1884年的世界各国舰队概况

合集下载

第六单元侵略与反抗

第六单元侵略与反抗

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1.中国是怎样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拓展归纳】(1)鸦片战争中,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南京条
约》,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北京条约》等,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3)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政府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中 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清政府被迫签订了《辛丑条约》,
A.《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B.《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
‚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让与日本‛,由 此可知是《马关条约》。
5.(2011·莱芜学业考)“中国带着首都被外敌占领的耻辱进
入了20世纪。我们苦难深重的祖国啊,在穷凶极恶的列强面前, 赤裸着孱弱的身躯。”这指的是( A.火烧圆明园 C.签订《马关条约》 B.黄海大战 D.签订《辛丑条约》 )
台湾 (1)内容:割辽东半岛、_____、澎湖列岛给日本;赔款白 2亿两 开设工厂 银______;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_________;增辟通商口岸等。 半殖民地化 (2)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___________程度。
考点四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课标】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结合《辛丑条约》的主
要内容,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
也体现了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
4.我们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开端的根本原因是中国的社会
性质发生变化,中国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5.《马关条约》中允许日本开设工厂的规定,阻碍了中国民族 资本主义的发展,体现了帝国主义侵略发展到资本输出阶段。 6.《辛丑条约》中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与反帝活动说明清政

1840-2020大事年表

1840-2020大事年表

1840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1841年1月,英国侵占香港岛1842年8月,中英《南京条约》签订。

1843年1月,魏源编著的《海国图志》50卷出版。

1844年7月,中美《望厦条约》签订。

1845年11月,英国在中国上海设立了近代史上的第一块租界。

1846年1月,清廷正式宣布弛禁天主教。

1847年7月,上海发生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教案——徐家汇教案。

1848年2月,首批满怀着淘金梦想的中国移民抵达旧金山。

1849年2月,广州市民组织抗拒英国人进入广州运动。

1850年7月,沙俄强占中国黑龙江口庙街,改名尼古拉也夫斯克。

1851年1月,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1852年11月,英海军在厦门登岸,枪杀华人4人,伤5人。

1853年3月,太平天国定都南京。

1854年2月,英外相以《南京条约》签订满12年,指示英公使包令向中国提出修约要求:中国全境开放,外国公使驻京,长江通商,鸦片贸易合法化。

1855年5月,沙俄武装航行黑龙江,并迁来大批“移民”,在江左岸强行建立居民点。

1856年10月,英国海军借口“亚罗号事件”悍然发动进攻,正式挑起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7年12月,英法联军攻陷广州,两广总督叶名琛被俘,解往印度加尔各答。

1858年5月,中国与俄国签订不平等条约《瑷珲条约》,该条约令中国失去了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约60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把乌苏里江以东的中国领土划为中俄共管;黑龙江、乌苏里江只准中、俄两国船只航行;当时清政府拒绝批准该条约。

1859年7月,上海组织寻找失踪壮丁反对掠夺华工的运动。

1860年10月,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清政府被迫签署中英、中法《北京条约》。

1861年9月,曾国藩在安徽安庆创办安庆内军械所,这是洋务派开办的第一个军事企业。

1862年6月,京师同文馆开办。

1863年1月,安庆内军械所造出的中国第一条木壳小火轮,曾国藩登船试航后,喜而命名“黄鹄号”。

1864年7月,太平天国运动基本结束。

1865年6月,曾国藩和李鸿章在上海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德国海军计划

德国海军计划
航空母舰4艘
装甲舰15艘
重巡洋舰5艘
轻巡洋舰和侦察巡洋舰44艘
驱逐舰和鱼雷艇158艘
潜艇249艘
计划完成后总共拥有超过800艘舰艇,人员超过201000人。
1941年战后德国舰队建造计划
计划战后实施
实施期限12-15年。
计划未实施
主力舰队
主力舰(含战列舰、战列巡洋舰、装甲舰/袖珍战列舰)25艘
航空母舰(含航空母舰和航空巡洋舰)8艘
木壳风帆快速巡航舰6艘
蒸汽动力轻型巡航舰3艘
通报舰和其他舰艇若干
仅建造阿科纳级风帆巡航舰4艘
普鲁士1862年十年造舰计划
1862年批准
轻型巡航舰12艘
其它舰艇若干
该计划因1867年修正案而发生变更。后普法战争使得该计划最初的舰艇也未建成。
普鲁士王国1865年海军备忘录
1865年在普鲁士议会提出
计划为期10年,建造预算3450万塔勒,年维护费约500万塔勒
劳雷出资建造,每月提供5000塔勒补贴
舰船挂勃兰登堡旗
1684年勃兰登堡海军计划
勃兰登堡海军部向内阁提出
劳雷提供17艘战舰
海军部建造装备240门火炮的10艘战舰
七年战争中的1759年应急计划
1759年8月应普鲁士请求由斯但丁市商人提出
突击船4艘
大型渔船改装战船4艘
近海渔船改装战船4艘
全部被瑞典击沉。
计划至1917年,舰队规模达到战列舰38艘,大型巡洋舰14艘,小型巡洋舰38艘。
将三级战列舰齐格弗里德级岸防装甲舰列入战列舰38艘的总量之内。
包括替代舰在内,共需要建造大型巡洋舰12艘,小型巡洋舰37艘。
大型巡洋舰8艘
小型巡洋舰24艘
海外舰队

战列舰

战列舰
战列舰
海军舰种
01 作用介绍
03 技术特点
目录
02 发展沿革 04 服役历程
基本信息
战列舰(Battleship)是以大口径火炮攻击与厚重装甲防护为主的高吨位海军作战舰艇。又称战斗舰、主力 舰。是“巨舰大炮主义”的象征。其自风帆时代诞生,1860年开始变革,在1870年-1890年之间一度断代,由 1890年开始复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末期逐渐式微。战列舰曾长期是各主要海权国家的主力舰种之一,作为各国 海军的主力舰。
无畏号战列舰“无畏”号是第一艘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战列舰,它在许多方面都是前所未有的:它是第一艘 安装蒸汽轮机的主力舰,航速达到了惊人的21节,而同时代的美国战列舰“罗得岛”号航速是19节;“无畏”号 的武备是它最引人注目的特点,当时的战列舰通常安装安装4门12英寸口径的火炮和各种中等口径的火炮,“罗 得岛”号装有4门12英寸口径的火炮、8门8英寸口径的和12门6英寸口径的火炮,8艘与“无畏”号同时完工的英 国“爱德华七世”级战列舰分别装了4门12英寸炮、四门9.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航空母舰和潜艇的成功运用,使参战国70余艘战列舰中的28艘被击沉、击毁,“大和” 号、“武藏”号、“俾斯麦”号、“提尔皮兹”号、“威尔士亲王”号、“加利福尼亚”号等著名的战列舰亦包 括在内。从此,战列舰丧失了主力舰的地位。
海湾战争中对地开火的衣阿华级战列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战列舰逐渐淡出历史舞台,绝大多数战列舰都退 役并解体,有些则作为博物馆保留下来。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对“衣阿华”级战列舰进行了现代化改装:航速 增至35节,保留3座三联装406毫米主炮,拆除4座双联装127毫米副炮,加装8座四联装“战斧”巡航导弹发射装 置、4座四联装“捕鲸叉”导弹发射装置、4座6管20毫米“密集阵”近程防御武器系统,搭载直升机3架,加装了 电子系统以及对空搜索雷达。该舰重新服役后,曾组成4个以战列舰为核心的海上突击群,独立遂行海上作战、支 援登陆和攻击岸上目标等任务,或协同航空母舰编队行动。

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传播

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传播

– 1644年4月24日李自成攻入北京,明朝灭亡 – 汤若望守住历书、天文仪器,将新历献给清廷,改名 《西洋新历法书》 – 汤若望与顺治关系密切,1656-1657年间,顺治造访 汤住所24次之多,被赐为“通玄教师” – 1658年,被封为光禄大夫,一品官员 – 汤乘机原有的钦天监人排斥出去 – 1664年,杨光先反诉,汤若望受审
• 利玛窦的科学工作 – 坤舆万国全图:欧罗巴、利未亚、亚细亚、墨利加、 墨瓦蜡泥加。地中海、尼罗河、罗马、大西洋、加拿 大;南极、北极、地球、经纬线、赤道、北极圈 – 天球仪和地球仪,准确预报日月蚀。《乾坤体义》( 1605年,利玛窦口授、李之藻记录) – 《几何原本》(克拉维斯拉丁本15卷的前6卷),与徐 光启(1562-1633)合译。“此书未译,则他书俱不 可得” – 1610年去世,万历赐葬于平则门外的栅栏寺
• 利玛窦(Matthoeus Ricci, 1552-1610),意 大利人,1583年来华 • 汤若望(Jean Adam Schall von Bell, 15911666),德国人,1622年来华
利玛窦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汤若望
• 南怀仁(Ferdinandus Verbiest, 1623-1688 ),比利时人,1659年来华 • 艾儒略(Julius Aleni, 1582-1649),意大 利人,1913年来华
汉武帝:“异物四面至。”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既是一次十分艰险的外交旅行, 同时也是一次卓有成效的科学考察。
陆、海丝绸之路成为中国对外交往的纽带
唐代之后,特别是到宋代之后,海外贸易空前发 展。北宋初年,海外贸易通行货物有30余种,到南 宋绍兴初年就达200多种。南宋时,与中国通商的国 家有50多个,其中海船通商的国家就有20多个。

第17课《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知识点总结

第17课《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知识点总结

第17课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一、太平天国运动(1851年—1864年)1、背景(1)鸦片战争后,列强侵略加剧,促使国内阶级矛盾激化。

(2)理论准备:洪秀全提出了拜上帝会的主张。

(3)组织准备:冯云山到广西紫荆山号召民众加入拜上帝会,团结了许多穷苦农民。

特别提醒: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是阶级矛盾的激化。

斗争的矛头是清政府。

2、发展历程(1)准备:洪秀全提出拜上帝的主张,并与同乡冯云山到广西号召民众加入拜上帝会。

(2)爆发:1851 年1月11日,洪秀全、杨秀清等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3)高潮:1853 年,太平军占领南京,改南京为天京,定都天京,正式建立政权。

(4)军事全盛:太平军北伐和西征,占领湖北、江西、安徽的许多地方。

(5)由盛转衰:1856年,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讧,杨秀清、韦昌辉被杀,石达开出走,太平天国在军事、政治上开始衰落。

(6)后期防御:洪仁玕、陈玉成、李秀成进入最高领导层,取得浦口、三河大捷,但在安庆战役中败于湘军。

(7)失败: 由于受到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1864年天京等地被攻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3、革命纲领(1)《天朝田亩制度》(1853年)①主张:“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

②结果: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未能实施。

③实质:否定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反映农民追求社会财富平均的思想。

(2)《资政新篇》(1859年)①内容:提出新的社会经济政策,试图回答农民革命应当向何处去的问题。

②结果:未能实施。

4、失败原因(1)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即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不能冲破封建社会的制度和思想等。

(2)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5、历史评价(1)性质:是反侵略反封建的农民战争。

(2)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引起政治和权力结构的变化。

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湘淮系官僚集团崛起,逐渐掌握了地方军政大权,中央权力下移,对此后历史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公元1644-1911年历史大事记

公元1644-1911年历史大事记

1644--1911年1644年,李自成改西安为西京,定国号大顺。

1644年3月,李自成攻入北京,明朝灭亡。

1644年6月6日,清军入关,占领北京。

1645年,李自成牺牲。

1662年2月1日,郑成功收复台湾。

1662年6月23日,中国明清之际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郑成功逝世,38岁。

1668年7月25日,山东郯城发生8.5级地震,死亡5万人。

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

1684年,清政府设置台湾府。

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1727年,雍正帝设置驻藏大臣。

1733年,凯伊发明飞梭。

1751年,曹雪芹名著《红楼梦》(原名《石头记》),著就。

1765年,哈格里夫斯创制了“珍妮纺纱机”。

1769年,阿克莱特制成了水力纺纱机。

1776年7月4日,美国费城召开第二次大陆会议,通过了《独立宣言》,正式宣布美利坚合众国成立。

1781年3月13日,英国天文学家赫歇尔发现天王星。

11785年,卡特莱特发明水力织布机。

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起义,攻占象征封建统治的巴士底狱。

1791年12月5日,奥地利天才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杰出代表莫扎特逝世。

1792年5月17日,世界上最大的证券市场纽约证券交易所成立。

1794年7月27日,法国发生热月政变。

1807年,美国人富尔敦造成了第一艘汽船。

1807年3月25日,英国议会通过废除奴隶贸易法案,禁止英国船只从非洲往美洲运送奴隶。

1814年,英国工程师史蒂芬孙发明火车机车。

1819年8月25日,英国发明家、蒸汽机发明者瓦特逝世,83岁。

1820年11月28日,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之一恩格斯诞生于普鲁士莱茵省巴门市(今法国伍珀塔尔市)。

1825年9月27日,由英国发明家史蒂芬森设计并制造出世界第一台商业蒸汽机车,牵引30节车厢,450名旅客从达灵顿驶到斯托克顿,从此,铁路运输业诞生。

1826年7月4日,美国《独立宣言》主要起草人杰斐逊逝世。

1830年7月27日,为推翻波旁复辟王朝,法国人民开始七2月革命。

骄傲自满导致失败的例子

骄傲自满导致失败的例子

一、西班牙无敌舰队(1588年):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自认为神的旨意将他选为统治西班牙的王,派出了一支庞大的舰队攻打英国,结果因自负而失败。

二、拿破仑的俄罗斯战役(1812年):拿破仑自信可以打败俄罗斯,但没有考虑到俄罗斯冬季的极端恶劣天气和地形,最终导致法军损失惨重,彻底失败。

三、日本偷袭珍珠港(1941年):日本自认为可以打败美国,然而在不顾休战协议的情况下偷袭了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导致美国对其宣战并参与二战,最终日本失败。

四、希特勒入侵苏联(1941年):希特勒自信可以在短时间内打败苏联,但是没有考虑到苏联的庞大军事实力和顽强的抵抗,最终导致纳粹德国失败。

五、英国法国向南非开战(1899年):英国和法国自认为可以轻松击败南非的布尔人,但是遭遇了布尔人的有组织的游击战和激烈的反抗,最终英法联军失败。

六、蒙古入侵日本(1281年):蒙古大汗忽必烈自信可以征服日本,然而被日本的台风和暴风雨所阻挡,导致蒙古舰队损失惨重,最终失败。

七、法国入侵俄罗斯(1812年):拿破仑曾试图入侵俄罗斯,但是俄罗斯采取了“焦土政策”烧毁粮食和城市,让拿破仑的军队陷入了绝境,最终法国失败。

八、西方列强入侵中国(1900年):八国联军自认为可以轻松占领北京,但是遭遇了中国义和团的激烈反抗和顽强抵抗,最终失败。

九、萨拉热窝事件(1914年):奥匈帝国自认为可以打败塞尔维亚,但是这场战争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最终奥匈帝国失败。

十、英国北美殖民战争(1775年):英国认为可以轻松击败北美殖民地的叛乱,但是受到了华盛顿领导下的反抗和其他国家的支持,最终英国失败。

十一、美国在越南的战争(1965-1975年):美国认为可以击败北越和越共,但是遭遇了越南人民的有组织反抗和抵抗,最终美国失败。

十二、英国入侵阿富汗(1839年):英国自认为可以轻松征服阿富汗,但是在抵抗和游击战中失去了大量士兵和资源,最终英国失败。

十三、塔桥设计(1884年):纽约市的塔桥设计师华盛顿·罗布林自负地坚持使用非传统的混凝土锚杆,最终导致锚杆破裂,工程出现严重问题,最终解决问题花费了十多年的时间和巨额资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84年的世界舰队(连载前14名)本文简介1884年各主要海军国家的舰队装备情况,包括各类装甲舰、巡洋舰和千吨以上级别的炮舰,为的是让我们了解一下当年各国海军舰队的实力对比,以及初建的中国海军在世界上的地位。

首先是英国皇家海军,1875-1884年,是皇家海军的黑暗时期,授权建造的主力舰远远不能满足英国保障世界海权控制的需要,法国在此阶段大力扩充海军舰队,差一点超过了皇家海军的实力而跃居世界第一。

1884的皇家海军舰队还有很多老式的舷侧列炮铁甲舰,是大约1864-1872年间建造的,实际战斗力已经比较低下,巡洋舰方面还以铁壳护卫舰和巡逻舰在世界各地执行任务,不过新型巡洋舰的曙光已经崭露,一等巡洋舰和二等巡洋舰已经开始装备5艘,皇家海军钢壳快速巡洋舰遍布世界海洋的时代即将到来。

/bbs/UploadFile/2005-2/200521703914490.jpg | 670 ×700其次是仅次于皇家海军的法国海军,在19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真正有能力与英国海军争夺制海权的只有法国人,1884年的法国舰队曾经给中国人带来痛苦的回忆,这一年他们的实力远远高于除英国以外任何海军,超过了第三、四名的实力总合。

在法国的舰队中,已经出现了装甲巡洋舰的早期雏形。

法舰中我们可能最熟悉的是凯旋号(加利索尼埃尔级中央炮廓装甲舰,马江之战的法国主力舰)/bbs/UploadFile/2005-2/200521704219915.jpg | 670 ×620统一的德国1884年就已经显示出了超级强国的端倪,为了能够在全世界争夺更多领地和大力发展贸易,经过大约20年的苦心经营,威廉一世的海军已经夺得世界第三舰队的座次,而蒂尔匹茨的发力还没有到来呢。

/bbs/UploadFile/2005-2/20052170514798.jpg | 670 ×550俄罗斯的舰队曾经在19世纪两次向英国提出挑战,俄国虽然相对贫穷落后,但怎么也是欧洲大国,在历代沙皇对领土的无限贪婪下,俄国以巨大的国力为了执行扩张政策一直保持着舰队的巨大规模,只是俄国在舰艇设计和建造上却一直跟不上潮流,总是被其他强国领跑。

/bbs/UploadFile/2005-2/200521705353371.jpg | 730 ×700没想到算出来1884年的舰队排名第5名是土耳其舰队,虽然19世纪中叶希腊已经独立,而且英法对埃及已经开始行动,不过此时的土耳其还没有糜烂到一战那么严重的程度。

土耳其为了北拒俄罗斯,西抗英法诸强保住自己的地盘,对海军的投入还是比较大的。

不过1884年的土耳其海军结构中主力舰过多,巡洋舰不足说明土耳其对于自己的海外贸易并不那么看重。

此一阶段的土耳其和二十世纪初都有同一个特点——缺钱,国民经济困窘时有订了军舰掏不出钱的尴尬局面出现。

/bbs/UploadFile/2005-2/20052170571417.jpg | 670 ×560曾几何时是海上马车夫的荷兰,在1884年已经成为一个普通的欧洲国家,荷兰的海外领地只剩下散落在西印度群岛、南美洲和东南亚的少数殖民地,因此财政上并不宽裕的荷兰政府选择了建设一支近岸防御海军的政策。

因此荷兰的装甲舰中有相当多的美国在南北战争中赶造的浅水重炮舰,这些船基本不具备远海作战能力,不过根据主要舰只排水量的排名,荷兰应当在奥匈帝国之前,按公海的战斗力而论则不足以与奥匈争锋。

/bbs/UploadFile/2005-2/200521705915776.jpg | 670 ×700奥匈帝国对于攫取欧洲领土的决心同样不小于俄国,因为他们都是面黄饥瘦的老帝国土耳其的好邻居。

奥地利虽然被普鲁士赶出了德意志世界,但面对南面同样是刚刚统一的意大利却从不手软,一场利萨海战让亚德里亚海平静了将近50年。

奥匈与意大利从那时起开始了一场中型的海军军备竞赛(相对南美诸国而言),直到接近十九世纪末由于三国同盟的缔结才使意大利改变了她的假想敌。

奥匈的海岸线不长,海外领地也很少,但由于军备竞赛海军实力却不俗。

/bbs/UploadFile/2005-2/200521616564378.jpg | 720 ×570紧随奥匈之后的就是海军军备竞赛的伙伴意大利。

意大利舰队和奥匈的相比互有短长,为了弥补利萨海战中造成的损失,同时吸取了海战的教训,意大利的主力舰开始走上了超大口径巨炮旋台舰的道路。

1884年的意大利舰队中就已经有了第一批巨炮旋台舰Duilio级,采用17.7寸的巨炮4门。

地中海三国(法、意、奥)主力舰的共同特点是航速快,防护相对薄弱,这可能与地中海特殊的作战环境有关,同时还与超级强大的皇家海军地中海舰队的存在有关。

/bbs/UploadFile/2005-2/2005223224135554.jpg | 670 ×620虽然西班牙已经永远失去了包括墨西哥在内的几乎整个拉丁美洲,不过西班牙仍然在世界各地还有大大小小的海外领地,比如菲律宾、古巴等等,因此西班牙舰队和商船队仍然尽可能保持着一定的规模。

1868西班牙海军在加的兹港发生了哗变,进而推翻了伊莎贝拉二世女王在西班牙的统治,不过西班牙的君主制并没有受到影响。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发生了V irginius号事件(该船被西班牙的旋风号护卫舰截获,西班牙人认为船上载运的雇佣兵是去协助古巴人发动反对西班牙的游击战争的,因此很多英国和美国乘员被枪杀),虽然美国并没有实力向西班牙人立即发起挑战,但西美之间不可调和的火种已经埋下。

/bbs/UploadFile/2005-2/2005218176929.jpg | 670 ×550当今的美国海军拥有技术先进并且数量庞大的各类舰只,可以在短期内就迅速集结4个航母编队,对纵深达两千公里的深远内陆发动雷霆万钧的打击。

而1884年的美国海军,没有一艘象样的装甲舰,南北战争时期建造的大部分军舰烧火的烧火,换钱的换钱,剩下的家底在大国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美国海军当时的主要假想敌是以英国为代表的欧洲大舰队。

如果英国像1812年一样再次对美国开战,美国还是以陆战抗击为主,海军的轻快舰船唯一的任务就是打击横跨北大西洋的英国航路,阻挠英国陆军的进兵和补给,打击其海上贸易。

但是以美国海军当时拥有的舰船来看,执行水面袭击的任务尚嫌不足,看来还是需要调动人民的积极性搞私掠船战术。

/bbs/UploadFile/2005-2/20052181186916.jpg | 650 ×510马江硝烟散尽,以扬武号为首的福建船政水师几乎全军覆没,但是这并不能阻止正在洋务高潮的中国继续其扩大海军的计划。

这一年还有一件事值得纪念,“遍地球第一等之铁甲舰”定镇已经完工,虽然德国以中法交战为由拒绝当年交付,但中国终于有了自己的战列舰。

虽然中国以地方财政为主支持的四大舰队之间关系很复杂,但是这一年中国海军总体实力大大超过了东面的邻居。

不过可惜的是要制海权,海军的建设永远没有高枕无忧的一天,可惜当时的中国政府中很多官员还不具备这个意识.露台旋炮舰:2艘,是定远镇远防护巡洋舰:3艘,是济远+超勇+扬威巡防舰:2艘,是海安(原名镇安,1885年在石浦海战中战沉)和驭远(1885年2月被法国杆雷艇击沉)巡逻舰:10艘,是万年青、安澜、元凯、伏波、泰安、超武、威远、康济、澄庆和福靖(1898年在旅顺口遭遇风暴沉没)(1884年初还有扬武、飞云和济安,已经在8月22日的马江海战中沉没)这些巡逻舰几乎全部是福州船政局建造的。

无防护巡洋舰:4艘,是开济、南琛、南瑞和保民/bbs/UploadFile/2005-2/200521812558115.jpg | 670 ×555一提到巴西现在99%首先想到踢球,其次的1%可能是狂欢节,不过当年的巴西海军在新大陆可是数一数二的强大舰队,美国人的船只吨位总合虽然可能比巴西人的大,但就海战一役的得失来看,巴西人的实力当在同时期的美国之上。

1865-1870年间巴西、阿根廷和乌拉圭三国同盟与巴拉圭人展开漫长而血腥的战斗,巴拉圭在那次战争中几乎被毁灭,而巴西舰队不但在规模上极大地得到了扩充,并且取得很多作战经验,和智利一起成为南半球最有战斗力的两只海军。

/bbs/UploadFile/2005-2/200521813723555.jpg | 670 ×500蕞尔小国丹麦其实不可小觑,虽然他们在与普鲁士和奥地利的战争中落败并且丢了对两个公国的控制,但面对两个大国,丹麦人在陆战中不敌的情况下,海军却实现了对普鲁士海岸线的彻底封锁。

最后逼得奥地利与普鲁士联手,1864年5月9日,3艘奥地利巡防舰和2艘普鲁士炮舰对丹麦海军的3艘护卫舰打响了赫耳果兰岛海战,才最终突破了丹麦人对易北河与威悉河口的封锁。

丹麦舰队数量虽少,不过他们以培养战斗力为最终目标,近海战斗力强的岸防铁甲舰与保护殖民地的快速巡洋舰是丹麦海军这一时期的特色。

/bbs/UploadFile/2005-2/200521815154496.jpg | 670 ×550日本海军服从国家战略的特点非常鲜明,保卫交通线和海岸不是最终目的,夺取制海权、陆海军联手击溃强大的假想敌才是最终的任务。

不过1884日本的海军建设也是起步不久,引进西方军舰没有系统性和不太会讲手段,船炮虽然有一些但是实际的战备水准却不高。

此时的日本海军与中国海军相比完全是当今的实力对比的颠倒,所以我们没有必要把清国舰队说得一钱不值而把人民海军捧得实力雄厚。

好在对当时的日本海军来说,时间是最好的盟友,他们可以持续不断的努力发展,而相信“船炮足以守海口”的对手则势必要落后了。

/bbs/UploadFile/2005-2/2005218227934.jpg | 670 ×6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