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型钢混凝土结构试验研究及工程应用(傅传国,娄宇著)PPT模板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 改进综合内力法
2.3.1 基本思路
2.3.2 基本假定
2.3.3 公式推导
2.3.5 预加力产生 的混凝土法向应力计算
2.3.4 改进综合内 力法的设计计算步骤
2.3.6 相对界限受 压区高度
第二章 改进综合内力法计算现代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2.3 改进综合内力法
0 1
2.3.7 受
弯承载力计算
试件设计与制作 测点的布置 加载方式 加载制度
04 7.4 结语
09
part one
第八章 大跨度预应力型钢混凝土叠层空腹桁架转换结构模型竖向加载及拟 动力抗震性能
3.1 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正截 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3.3 预加凝土构件刚 度
第三章 预应力型钢混凝土结 构的计算
3.7 结语
第三章 预应力型钢 混凝土结构的计算
3.1 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正截 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3.1.1 基本假定
3.1.2 界限受压
区高度
08
part one
第七章 型钢混凝土叠层空腹桁架转换结构模型受力与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第七章 型钢混凝土叠层空腹桁架转换结构模型受 力与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01 7.1 引言
7.3 试验结果
03 及分析
7.3.1 试验现象描述 7.3.2 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
02 7.2 试验概况
7.2.1 7.2.2 7.2.3 7.2.4
预应力型钢混凝土结构试验研究 及工程应用(傅传国,娄宇著)
演讲人
202x-11-11
01
part one
前言
前言
02
part one
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 绪论
1.1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发展综述
1.1.1 国外试验研究概况 1.1.2 我国的研究进展
1.3 预应力型钢混凝土 结构及其发展前景
1.3.1 预应力型钢混凝土 结构的比较优势
4.6.2 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裂缝宽 度计算值与试验结果的比较
4.6.3 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刚度计 算
06
part one
第五章 预应力和非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框架结构 验研究
受力与抗震性能对比试
第五章 预应力和非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框架结构 受力与抗震性能对比试验研究
5.1 试件设计与制作
• 5.1.1 试件尺寸 • 5.1.2 预应力筋的张拉 • 5.1.3 材料的力学性能
01 4 . 3 . 1 混 凝 土
应变测点布置
03 4 . 3 . 3 型 钢 应
变测点布置
05 4 . 3 . 5 裂 缝 观
测
02 4 . 3 . 2 钢 筋 应
变测点布置
04 4 . 3 . 4 挠 度 测
量
06 4 . 3 . 6 钢 绞 线
应力、应变量测
第四章 预应力型钢混凝土简支梁试验研究
4.4 试验加载方案及步骤
4.4.1 试验加载方 案
4.4.2 试验加载制 度
第四章 预应力型钢混凝土简支梁试验研究
4.5 试验现象描述
01 4.5.1 正截面
破坏特征
02 4.5.2 裂缝的
03 4.5.3 弯矩唱
出现、分布和开展
挠度曲线
04 4.5.4 截面应
05 4.5.5 裂缝的
变特性
闭合性
3.1.3 计算公式
第三章 预应力型钢 混凝土结构的计算
3.4 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构件裂 缝宽度验算
3.4.2 预应力型钢混凝 土构件受拉区纵向钢筋的等
效应力
3.4.1 预应力型钢混凝 土构件的裂缝宽度计算公式
05
part one
第四章 预应力型钢混凝土简支梁试验研究
凝第 土四 简章 支 梁预 试应 验力 研型 究钢
5.3 加载装置与加载制度
•
5.5 试验现象分析
•
5.2 测点布置
•
5.4 试验过程与现象描述
•
5.6 结语
•
07
part one
第六章 预应力和非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框架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滞回性 能理论分析
第六章 预应力和非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框架在低周反复荷 载作用下的滞回性能理论分析
• 6.1 梁柱恢复力模型 • • 6.2 恢复力曲线模型特征参数 • 6.2.1 屈服弯矩m珮y和曲u • 6.2.2 极限弯矩m珮u和曲率u • 6.2.3 完全屈服弯矩m珮ay和曲率ay • 6.3 预应力与非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滞回性能分析 • • 6.4 结语 • • • 6.2 恢复力曲线模型特征参数
1.3.2 预应力型钢混凝土 结构的理论与试验研究
1 32
1.2 型钢混凝土结构发 展综述
1.2.1 国外型钢混凝土结 构的发展 1.2.2 我国的应用与研究 现状 1.2.3 型钢混凝土结构设 计方法比较
03
part one
第二章 改进综合内力法计算现代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第二章 改进综合内力法计算现代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第四章 预应力型钢混凝土简支梁试验研究
4.6 理论计算与试验结果比较
9,300 million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文字是您思想 的提炼,为了最终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 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根据需要 可酌情增减文字,以便观者可以准确理 解您所传达的信息。
4.6.1 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开裂弯 矩、极限弯矩理论计算值与试验结果的 比较
混
01
4.1 引 言
04
4.4 试 验加载方案
及步骤
02
4.2 试 件设计
05
4.5 试 验现象描述
03
4.3 试 验测试内容 及测点布置
06
4.6 理 论计算与试 验结果比较
第四章 预应力型钢混凝土简 支梁试验研究
4.7 结语
第四章 预应力 型钢混凝土简支 梁试验研究
4.3 试验测试内容及测点 布置
2.1 综合内力、主内力和次内力 的概念
2.2 当前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计算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3 改进综合内力法
2.4 结语
第二章 改进综合内力法计 算现代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2.2 当前预应力混凝 土结构计算存在的问题
及对策
2.2.1 存在的问
题
2.2.2 工程实例
分析
2.2.3 次内力法
的特点
第二章 改进综合内力法计算现代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0 2
2.3.8 受
剪承载力计算
0 3
2.3.9 裂
缝宽度计算
0 4
2.3.10
短期刚度计算
0 5
2.3.11
算例
04
part one
第三章 预应力型钢混凝土结构的计算
第三章 预应力型钢混凝土结构的计算
3.2 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受剪 承载力计算
3.4 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构件裂 缝宽度验算
3.6 算例
2.3.1 基本思路
2.3.2 基本假定
2.3.3 公式推导
2.3.5 预加力产生 的混凝土法向应力计算
2.3.4 改进综合内 力法的设计计算步骤
2.3.6 相对界限受 压区高度
第二章 改进综合内力法计算现代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2.3 改进综合内力法
0 1
2.3.7 受
弯承载力计算
试件设计与制作 测点的布置 加载方式 加载制度
04 7.4 结语
09
part one
第八章 大跨度预应力型钢混凝土叠层空腹桁架转换结构模型竖向加载及拟 动力抗震性能
3.1 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正截 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3.3 预加凝土构件刚 度
第三章 预应力型钢混凝土结 构的计算
3.7 结语
第三章 预应力型钢 混凝土结构的计算
3.1 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正截 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3.1.1 基本假定
3.1.2 界限受压
区高度
08
part one
第七章 型钢混凝土叠层空腹桁架转换结构模型受力与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第七章 型钢混凝土叠层空腹桁架转换结构模型受 力与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01 7.1 引言
7.3 试验结果
03 及分析
7.3.1 试验现象描述 7.3.2 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
02 7.2 试验概况
7.2.1 7.2.2 7.2.3 7.2.4
预应力型钢混凝土结构试验研究 及工程应用(傅传国,娄宇著)
演讲人
202x-11-11
01
part one
前言
前言
02
part one
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 绪论
1.1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发展综述
1.1.1 国外试验研究概况 1.1.2 我国的研究进展
1.3 预应力型钢混凝土 结构及其发展前景
1.3.1 预应力型钢混凝土 结构的比较优势
4.6.2 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裂缝宽 度计算值与试验结果的比较
4.6.3 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刚度计 算
06
part one
第五章 预应力和非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框架结构 验研究
受力与抗震性能对比试
第五章 预应力和非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框架结构 受力与抗震性能对比试验研究
5.1 试件设计与制作
• 5.1.1 试件尺寸 • 5.1.2 预应力筋的张拉 • 5.1.3 材料的力学性能
01 4 . 3 . 1 混 凝 土
应变测点布置
03 4 . 3 . 3 型 钢 应
变测点布置
05 4 . 3 . 5 裂 缝 观
测
02 4 . 3 . 2 钢 筋 应
变测点布置
04 4 . 3 . 4 挠 度 测
量
06 4 . 3 . 6 钢 绞 线
应力、应变量测
第四章 预应力型钢混凝土简支梁试验研究
4.4 试验加载方案及步骤
4.4.1 试验加载方 案
4.4.2 试验加载制 度
第四章 预应力型钢混凝土简支梁试验研究
4.5 试验现象描述
01 4.5.1 正截面
破坏特征
02 4.5.2 裂缝的
03 4.5.3 弯矩唱
出现、分布和开展
挠度曲线
04 4.5.4 截面应
05 4.5.5 裂缝的
变特性
闭合性
3.1.3 计算公式
第三章 预应力型钢 混凝土结构的计算
3.4 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构件裂 缝宽度验算
3.4.2 预应力型钢混凝 土构件受拉区纵向钢筋的等
效应力
3.4.1 预应力型钢混凝 土构件的裂缝宽度计算公式
05
part one
第四章 预应力型钢混凝土简支梁试验研究
凝第 土四 简章 支 梁预 试应 验力 研型 究钢
5.3 加载装置与加载制度
•
5.5 试验现象分析
•
5.2 测点布置
•
5.4 试验过程与现象描述
•
5.6 结语
•
07
part one
第六章 预应力和非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框架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滞回性 能理论分析
第六章 预应力和非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框架在低周反复荷 载作用下的滞回性能理论分析
• 6.1 梁柱恢复力模型 • • 6.2 恢复力曲线模型特征参数 • 6.2.1 屈服弯矩m珮y和曲u • 6.2.2 极限弯矩m珮u和曲率u • 6.2.3 完全屈服弯矩m珮ay和曲率ay • 6.3 预应力与非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滞回性能分析 • • 6.4 结语 • • • 6.2 恢复力曲线模型特征参数
1.3.2 预应力型钢混凝土 结构的理论与试验研究
1 32
1.2 型钢混凝土结构发 展综述
1.2.1 国外型钢混凝土结 构的发展 1.2.2 我国的应用与研究 现状 1.2.3 型钢混凝土结构设 计方法比较
03
part one
第二章 改进综合内力法计算现代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第二章 改进综合内力法计算现代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第四章 预应力型钢混凝土简支梁试验研究
4.6 理论计算与试验结果比较
9,300 million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文字是您思想 的提炼,为了最终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 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根据需要 可酌情增减文字,以便观者可以准确理 解您所传达的信息。
4.6.1 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开裂弯 矩、极限弯矩理论计算值与试验结果的 比较
混
01
4.1 引 言
04
4.4 试 验加载方案
及步骤
02
4.2 试 件设计
05
4.5 试 验现象描述
03
4.3 试 验测试内容 及测点布置
06
4.6 理 论计算与试 验结果比较
第四章 预应力型钢混凝土简 支梁试验研究
4.7 结语
第四章 预应力 型钢混凝土简支 梁试验研究
4.3 试验测试内容及测点 布置
2.1 综合内力、主内力和次内力 的概念
2.2 当前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计算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3 改进综合内力法
2.4 结语
第二章 改进综合内力法计 算现代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2.2 当前预应力混凝 土结构计算存在的问题
及对策
2.2.1 存在的问
题
2.2.2 工程实例
分析
2.2.3 次内力法
的特点
第二章 改进综合内力法计算现代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0 2
2.3.8 受
剪承载力计算
0 3
2.3.9 裂
缝宽度计算
0 4
2.3.10
短期刚度计算
0 5
2.3.11
算例
04
part one
第三章 预应力型钢混凝土结构的计算
第三章 预应力型钢混凝土结构的计算
3.2 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受剪 承载力计算
3.4 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构件裂 缝宽度验算
3.6 算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