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柠檬白粉虱药剂室内筛选试验
白粉虱的危害特点及防治措施

白粉虱的危害特点及防治措施白粉虱的危害特点及防治措施一、白粉虱的危害特点温室白粉虱对作物及花卉蔬菜的危害是多方面的。
主要有:①直接为害,连续吸吮使植物生长缺乏碳水化合物,产量降低。
②注射毒素,吸食汁液时把毒素注入植物中。
③引发霉菌,其分泌的蜜露适于霉菌生长,污染叶片与果实。
④影响产品质量,真菌导致一般果实变黑。
⑤传播病毒病,白粉虱是各种作物病毒病的介体白粉虱成虫排泄物不仅影响植株的呼吸,也能引起煤烟病等病害的发生。
白粉虱在植株叶背大量分泌蜜露,引起真菌大量繁殖,影响到植物正常呼吸与光合作用,从而降低蔬菜果实质量,影响其商品价值。
二、白粉虱的防治措施1、轮作倒茬:在白粉虱发生猖撅的地区。
棚室秋冬茬或棚室周围的露天蔬菜种类应选芹菜、筒篙、菠菜、油菜、蒜苗等白粉虱不喜食而又耐低温的蔬菜,既免受危害又可防止向棚室蔓延。
2、根除虫源:育苗或定植时,清除基地内的残株杂草,熏杀或喷杀残余成虫。
苗床上或温室大棚放风口设置避虫网,防止外来虫源迁入。
3、诱杀及趋避:白粉虱发生初期,可在温室内设置30~40厘米的方板,其上涂抹10号机油插于行间高于菜株,诱杀成虫,当机油不具钻性时及时擦拭更换。
冬春季结合置黄板在温室内张挂镀铝反光幕,可驱避白粉虱,增加菜株上的光照。
4、生物防治:当温室内白粉虱成虫平均每株有0.5一1头时,释放人工繁殖的丽蚜小蜂,每株成虫或蛹3一5头每隔10天左右放1次,共放4次。
也可人工释放草岭,一头草岭一生能捕食白粉虱幼虫170多头。
有条件的地区也可用粉虱壳抱粉防治。
5、药荆防治:在白粉虱发生初期及时用药,每株有成虫2一3头时进行,尤其掌握在点片发生阶段。
①白粉虱发生初期用10%吡虫威400一600倍液,或10%扑虱灵乳油1000倍液,或25%扑虱灵乳油1500倍喷雾。
能杀死卵、若虫、成虫,当虫量较多时可在药液中加入少量拟除虫菊醋类杀虫剂。
一般5一7天1次,连喷2一3次。
②选用25%灭螨猛乳油1000倍液、50%克蚜宁乳油1500倍液、2.5%天王星乳油2000倍液、21%灭杀毙3000倍液,每隔5一7天1次,连喷3一4次。
棚室内甜瓜白粉病药剂筛选试验

手动喷雾器进行均匀喷雾遥 1.4 调查方法
每小区定 10 株甜瓜植株袁每株定 1 根蔓袁药后 7尧14 d 记录其发病率尧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遥叶片白粉病发病程度 分级标准如下[1]院0 级袁无病斑曰1 级袁病斑面积占叶片面积的 比例在 5%以下曰3 级袁病斑面积占叶片面积的比例为 6%~ 10%曰5 级袁病斑面积占叶片面积的比例为 11%~20%曰7 级袁 病斑面积占叶片面积的比例为 21%~40%曰9 级袁病斑面积占 叶片面积的比例在 40%以上遥计算公式如下院
图 2 2018 年尧2019 年牛筋草株高监测
年袁玉米蜡熟期平均株高比 2019 年高 19.73%遥 2.4 牛筋草鲜重监测
由图 3 可知袁2019 年牛筋草鲜重在各玉米生育期均低 于 2018 年曰玉米蜡熟期袁2019 年牛筋草鲜重为 472.27 g/m2袁 较 2018 年鲜重降低了 26.60%遥 2.5 牛筋草盖度监测
-
病叶率/% 26.21 35.71 45.51 85.10
药后 14 d 病指 2.91 5.15 13.88 57.00防效/% 91ຫໍສະໝຸດ 01 84.82 67.34-
0.5%大黄素甲醚水剂则相对稍差[2]遥 3 结论与讨论
通过本次试验可以得出袁42%苯菌酮悬浮剂的速效性尧 持效性都非常好袁20%戊菌唑水乳剂速效性略差袁持效性较 好袁这 2 个药剂对于甜瓜白粉病的防治时间弹性比较好袁即 使防治失时袁也能补救遥因此袁为达到最经济有效的防治目
新型杀虫剂防治温室白粉虱田间药效试验

别为 83.5%尧48.6%尧61.1%和 81.3%袁22%阿立卡渊噻
虫窑高氯氟冤 和 1.8%阿维菌素 3000 倍液+2.5%高
效氯氟氰菊酯处理的防效都达到 80%以上袁 效果很
好遥 总体效果上看袁22%阿立卡渊噻虫窑高氯氟冤对温室
白粉虱的防效最好袁 其次是 1.8%阿维菌素 3000 倍
[关键词] 冬小麦曰新麦 26 号曰播期曰播量曰产量曰影响 中图分类号院S512.1+1 文献标识码院B 文章编号院员园园愿原园苑园愿渊2019冤07-028-02
新麦 26 号是周口西华县新引进的冬小麦品种袁 研究当前条件下该品种的适宜播期尧播量对其产量及 其构成因素的影响袁找出最佳播期播量袁对实现该品 种的大面积推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遥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残留活虫数 (头)
虫口减退率 (%)
防效 (%)
275
90
67.3
65.9
286
121
57.7
55.9
254
103
59.4
57.6
291
95
67.4
66
288
276
4.2
-
表3
处理 1 2 3
不同药剂处理对温室白粉虱的防治效果
渊药后 7 d冤
液+2.5%高效氯氟氰菊酯处理袁1%甲维盐 渊甲胺基阿
维菌素苯甲酸盐冤处理的防效只在 50%左右袁效果不
理想遥
表 1 不同药剂处理对温室白粉虱的防治效果
渊药后 1 d冤
药前基数 残留活虫数 虫口减退率 防效
处理
(头)
(头)
(%)
(%)
1
柠檬病虫害的防治与管理经验分享

柠檬病虫害的防治与管理经验分享柠檬是一种常见的水果,具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独特的香味,深受人们喜爱。
然而,柠檬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害,从而影响果实的质量和产量。
为了有效防治柠檬病虫害,提高果实产量和品质,下面将分享一些防治和管理经验。
一、病虫害防治1. 病害防治柠檬常见的病害包括炭疽病、黄龙病等。
炭疽病一般在潮湿多雨的季节易发生,主要通过喷洒草铵霉素、高锰酸钾等药剂进行预防和治疗。
黄龙病主要通过灭菌种植基质、及早发现病害并进行彻底处理等方式防治。
2. 虫害防治柠檬常见的虫害包括白粉虱、柠檬黄蝽等。
白粉虱主要通过喷洒杀虫剂、合理清剪枝等方式进行防治。
柠檬黄蝽主要通过利用天敌控制其数量,如种植马钱子等,吸引天敌进行食害控制。
二、管理经验分享1. 温度管理柠檬生长对温度要求较高,一般适宜生长温度为20℃-30℃。
夏季高温时要注意防暑降温,可以在温度过高时进行遮阴措施,如搭建遮阳棚。
2. 水分管理柠檬对水分要求较高,但忌水logging。
合理浇水,以避免积水,可以促进柠檬健康生长。
此外,要注意早晚浇水,避免中午高温时浇水。
3. 施肥管理柠檬的营养需求较高,为了保证较高的果实产量和品质,需要进行适量的施肥。
一般可选择有机肥和化肥结合使用,如在春季施入有机肥,夏季适量追加氮磷钾肥,可提高柠檬的养分供应,增加产量。
4. 修剪管理柠檬树的修剪是为了保持树形的整洁、便于通风、光照和管理。
在秋季和春季进行修剪,清除病虫害受损叶子、死枝等,调整枝条分支的密度,促进枝条的生长和萌发。
5. 病虫害监测和防控定期检查柠檬树的叶片、枝条和果实,及时发现病虫害受害症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如喷洒药剂、清理枯萎叶片等,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
6. 合理栽培密度和行距柠檬的栽培密度和行距是影响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
根据柠檬的品种特点、土壤肥力和灌溉条件等,合理选择栽培密度和行距,以保证柠檬树的正常生长和光照,避免拥挤和竞争影响果实的发育。
不同药剂防治棉粉虱田间试验

摘要棉粉虱是一种多食性昆虫,其寄生范围广、危害程度大,是棉花、蔬菜及花卉等多种植物生长期的重要害虫。
为寻找防治棉粉虱效果较好的药剂,2018年在棉花作物上开展了8种不同药剂防治棉粉虱田间试验,初步筛选出了防治棉粉虱效果较好的药剂。
结果表明,药后1~14d 速效性强、持效性长、防治效果好的农药首选50%氟啶虫胺腈水分散粒剂3000倍液,其次是10%烯啶虫胺水剂1500倍液;药后7~14d 防治效果达80%以上的农药还有1.8%阿维菌素乳油2000倍液、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3000倍液和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关键词棉粉虱;田间试验;药剂防治;防治效果中图分类号S435.622+.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739(2019)16-0105-02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不同药剂防治棉粉虱田间试验郭首定(河南省新野县植保植检站,河南新野473500)棉粉虱(Bemisia tabaci (Gennadius ))又叫烟粉虱、甘薯粉虱,俗称小白蛾子,属同翅目粉虱科小粉虱属,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棉区均有分布,以成虫、若虫为害棉花,尤以若虫危害最重,聚集在棉叶背面,刺吸棉株汁液,虫口密度大时,棉叶正面出现成片黄斑,严重时引起蕾铃大量脱落;同时,成若虫还大量分泌蜜露,使棉花叶、铃污染变黑,纤维品质下降[1-2]。
据调查,棉粉虱危害轻者可造成减产5%~10%,严重的减产20%~30%。
近年来,随着抗虫棉、温室蔬菜大面积推广种植,棉田用药量大幅度减少,以及城市乡村道路绿化普及,棉粉虱发生危害逐年加重,2018年棉粉虱在新野县棉田、菜田等植物上普遍严重发生,一般虫田率85%~100%、虫株率100%,严重影响寄主植物的正常生长。
市场上用来防治棉粉虱的农药品种很多,但防治效果差别很大,特别是农药的不合理使用,导致部分农药防效大大降低[4]。
为指导农业生产,做好棉粉虱防治工作,2018年笔者在棉花上进行了不同农药防治棉粉虱的药剂筛选试验,以便找出适宜新野县生产需要的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为棉粉虱的化学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防治甜瓜白粉病药剂筛选试验

防治甜瓜白粉病药剂筛选试验李淼【期刊名称】《现代农业》【年(卷),期】2018(000)003【总页数】2页(P50-51)【作者】李淼【作者单位】阜新市植物保护站, 辽宁阜新 123000【正文语种】中文1 试验目的甜瓜白粉病的防治上一直存在着抗药性增强,老药剂防效持续下降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生产上的难题,筛选出防治甜瓜白粉病的高效药剂,特进行此项试验。
2 试验条件及地点2.1 作物和栽培品种的选择作物:甜瓜;栽培品种:翠宝。
2.2 试验对象白粉病。
2.3 试验地点阜蒙县河西镇河西村。
2.4 试验条件温室:棚长 100m、棚宽 7.5m,连续3年种植甜瓜,白粉病发生严重。
3 试验设计和安排3.1 药剂3.1.1 试验药剂。
300g/L醚菌·啶酰菌悬浮剂(翠泽)巴斯夫(中国)有限公司。
29%吡萘·嘧菌酯悬浮剂(绿妃),先正达(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42.8%氟菌·肟菌酯悬浮剂(露娜森),德国拜耳作物科学公司。
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粉锈宁),成都田丰农业有限公司。
12%腈菌唑乳油,江苏宜兴市生物化工厂。
3.1.2 对照药剂。
设清水对照。
3.2 试验设计试验设5个处理,分别是300克/升醚菌·啶酰菌悬浮剂1000倍液(1)、29%吡萘·嘧菌酯悬浮剂1500倍液(2)、42.8%氟菌·肟菌酯悬浮剂 10 毫升/亩(3)、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4)、12%腈菌唑乳油2000倍液(5)。
以清水为对照。
试验地面积360m3,共18个小区,每小区面积为20m3,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
3.3 试验方法3.3.1 施药时间和次数。
白粉病发生期2月12日开始施药,施药的方式为喷雾,每隔10d喷一次药,共施药3次。
用手持小型喷雾器对叶片的正反两面进行喷药。
4 调查方法每小区定点选择10株,于施药前(2月12日)调查发病指数。
于施第三次药后7d根据叶片为害分级标准记载发病情况,计算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
五种化学杀虫剂对温室白粉虱的药效试验

五种化学杀虫剂对温室白粉虱的药效试验
唐宏伟;金生英
【期刊名称】《北方园艺》
【年(卷),期】2012(000)005
【摘要】以齐螨素、惊喜1#、天罗地网、虱蚧宁、金大地作为试验药剂,以温室
大棚上的白粉虱为处理对象,于2010年5月对青海农发高科技园艺有限公司一品
红上的温室白粉虱进行了化学杀虫剂药效比较试验和最佳药剂浓度筛选试验.结果
表明:20%虱蚧宁800倍液防治效果最好,校正防效在药后1、3、5d分别为
73.87%、92.60%、74.95%,对温室白粉虱有特效;其次为20%惊喜1#1 000倍液,在药后1、3、5d的校正防效分别为62.47%、80.54%、67.48%,防效均在60%以上,为了避免温室白粉虱产生抗药性,可作为20%虱蚧宁的替换药剂;25%天罗
地网防效较好,10%金大地3 000倍液防治效果最差.
【总页数】3页(P151-153)
【作者】唐宏伟;金生英
【作者单位】青海大学,青海西宁 810016;青海大学,青海西宁 81001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482.2
【相关文献】
1.25%噻虫胺·高效氯氟氰菊酯微囊悬浮剂防治温室白粉虱的田间药效试验 [J], 陶晡;苑士涛;范凡;魏国树
2.0.6%印楝素乳油防治温室白粉虱药效试验 [J], 李兰;张战利;张渭薇;马剑波;白晓红
3.速效性兼长效球孢白僵菌防治温室白粉虱药效试验初探 [J], 武艾卿
4.新型杀虫剂防治温室白粉虱田间药效试验 [J], 李夏
5.生物与化学杀虫剂配合防治玉米粘虫药效试验 [J], 冯玉磊; 胡福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温室白粉虱的防治技术

温室白粉虱的防治技术温室白粉虱(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是温室作物的主要害虫之一,给温室种植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为了有效防治温室白粉虱,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技术措施。
一、物理防治技术1. 温室通风:保持温室内外空气流通,提高温室内空气湿度和温度的均匀性,减少白粉虱滋生的环境。
2. 温室清洁:定期清除温室内的落叶、残枝和病虫害植株,减少白粉虱的滋生源。
3. 温室隔离:使用隔离网等物理隔离措施,阻止白粉虱的入侵。
二、生物防治技术1. 引入天敌:如瓢虫、蚜虫寄生蜂等天敌,可有效控制白粉虱的数量。
2. 利用昆虫杀菌剂:如白僵菌、绿僵菌等杀菌剂对白粉虱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3. 利用植物抗虫性:种植具有抗虫性的植物,如洋葱、大蒜等,可有效减少白粉虱的滋生。
三、化学防治技术1. 选择合适的农药:根据白粉虱的生命周期和温室环境,选择适用的农药进行喷雾处理,如氟虫腈、乙醚菊酯等。
2. 合理使用农药:严格按照农药的使用说明进行施药,避免过量使用或频繁使用同一种农药,以防白粉虱产生抗药性。
3. 定期轮换农药:使用不同机制的农药轮换使用,减少白粉虱对某种农药的抗药性。
四、栽培管理技术1. 选择抗虫品种:选择具有抗虫性的温室作物品种,减少白粉虱的侵害。
2. 控制温室湿度:保持适宜的温室湿度,避免湿度过高,以减少白粉虱的繁殖。
3. 定期检查:定期巡查温室内作物的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白粉虱的危害。
五、综合防治技术1. 综合利用多种防治技术:结合物理、生物和化学防治技术,采取综合措施,提高防治效果。
2. 定期监测:建立温室白粉虱的监测系统,及时掌握虫情,做好防治措施的调整和补充。
在实施温室白粉虱的防治技术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措施,并结合实际操作经验进行调整。
同时,加强对温室白粉虱的研究,提高防治技术的效果和可行性,为温室作物的生产提供更好的保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d的白粉虱成虫的死亡情况 , 以成虫不动视为死亡。 126 数据统计及处理 统计若虫的羽化数 、 .. 死亡数 以 及成虫的死亡数 , 并计算死亡率 、 羽化率和校正死亡率 ,
计算公 式如 下 : 死 亡率 ( ) 死虫数 / 试虫 数 ) 10 % =( 供 ×0 ;
水( K 里 , C ) 浸泡 1s , 后 用滤纸轻轻吸去多余水分 , 分别
产 )25 ;.%高效氯氟氰菊酯 E ( C 功夫, 由郑州志信农化有
限公 司生 产 )2% 丁硫克 百威 E ( 年 冬 , ; 0 C好 由苏 州 富美
梢 , 为白粉虱的生长和繁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 特别是 近几年来 , 柠檬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和农药的频繁使用
更导致 白粉 虱的大量 发生 。
Ab t a t h n o rsr e i gt s o ep sii e g i s lmo h tf r o d c e .T er s l n i ae h t h o . sr c :T e i d o ce n n e t frt e t d sa an t e n w i l wee c n u td h e u t id c td t a ec n s h c ey s t to f c e tse i d e t ie an t h y h eo mo h tf sn tie . u % Ac t mird E 0 o—t s rlef to t td 8 k n so p si d sa i s t e n mp a f e n w i l wa o a b t e f h e f c g l ey d1 5 ea p i C 2 0 i me dl e t 2 5 i n . . % Ku gu 1 0 u n f 0 0一t sd l e t 4% Me h my 0 0 一t sdl e t n 0 I d c o r i i n ,2 me u t o l1 0 i i n d 7 % mi a lo i WG 0 o—t ss l t n al me u a d 50 i o ui me o l
克泰 , 由瑞士先正达 ( 中国苏州 ) 作物保护有 限公 司生
产 ]2%灭 多 威 S ( ; 4 L 由江 门 市 大 光 明农 化有 限公 司生
冬无严寒, 夏无酷暑, 光照充足, 雨水充沛, 非常适合于柠
檬 的种植 和栽 培 。在 该 地 区 , 檬 一 年 四季 抽 发多 次 新 柠
摘
要 : 室内对 防治柠檬 白粉虱的药剂进行 了筛选试验 。结果表 明: 在 供试 的 8种 药剂对 白粉虱若 虫的 防治效果均不太
理想;%啶 虫脒 20 液、.%功夫 10 5 00倍 25 00倍液、4 2 %灭 多威 10 00倍 液和 7 %吡 虫啉 50 0 0 0倍液对 白粉虱成 虫均有较好的防 治效果 , 虫死亡率为 9 .5 一 72 % , 成 56 % 9 .2 校正死亡率达 9 .7 ~ 69 % 。 5 1% 9 .1
mo ai ae w s 9 . 7 ~9 . 1 . t t r l y rt a 5 1 % 6 9% Ke r s e n;Wh tf ;P s cd ;Co to f c ;S r e i g y wo d :L mo il e y et ie i nrl f t cenn ee
分 别 调查 施 药 前 以及 施 药
供试的 8 种药剂在厂家推荐的剂量下施用对 白粉虱若虫 的防治效果均不太 明显, 中防治效果最好 的药 剂是 其 1% 烯 啶 虫 胺 , 亡 率 为 5 . 7 , 正 死 亡 率 为 0 死 0 6% 校 3 .1 其次为 5 啶虫脒 , 35 %; % 死亡 率为 4 .0 校正死 2 5 %, 亡率为 2 .0 而 2 %阿克泰、4 25 %; 5 2%亩旺特和 25 .%功 夫对白粉虱若虫的校正死亡率均为负值 , 明对该虫没 说
关键 词 : 檬 ; 柠 白粉 虱 ; 剂 ; 治效 果 ; 药 防 筛选 中 图分 类 号 :4 19 文献 标 识 码 : 文章 编 号 : 0 —88 (o 2 o 05 0 ¥8. A 1 1 5 12 1 )7— 04— 3 0
I o r S r e i g Te t 0 sii s a a n tLe nd o c e n n ss f r Pe tcde g i s mo h t fy n W ie l
W AN Z —r n,G u G i a U0 J n,P NG Ma E n—xu,D i UAN Hu —f n i e ,DUAN C u mg h n一 ,GA J n—y n O u a
(ntu f rp a adSbrpc ahCos Y n a cdm cl r c ne, ul6 80 , hn ) Istt o oi l n u t i C s r , unnA ae yo A ut a S i cs R i 7 60 C ia i e T c o a l p f ul e i
1 2 试 验方 法 .
治 。但由于柠檬抽梢次数多 , J 白粉虱世代重叠严重, 一 年需要多次用药, 而单一药剂的长期大量使用容易导致
白粉虱产生抗药性。笔者于 2 1 年 3月柠檬春梢生长 01
旺期 ( 也是 柠檬 白粉 虱发 生 高 峰 时段 ) 别采 取 白粉 虱 分
12 1 药剂溶液的配制 ..
果实被害后 , 生长缓慢 , , 色黑 影响产量的提高 , 降低其商
品价值 。
113 供试药剂 2%螺虫乙酯 s 亩旺特, .. 4 c[ 由拜耳作
物科学 ( 中国杭州 ) 限公 司生 产 ]2% 噻 虫 嗪 WG 阿 有 ; 5 [
云南 德宏 地 处 西南 边 陲 , 于 南 亚 热带 季 风气 候 , 属
白粉 虱又 名柑橘 粉虱 、 桔绿 粉虱 、 通草 粉虱 和桔黄 粉 虱 等 , 同翅 目( o ot a 、 虱科 ( l r i e , 云 属 H m p r) 粉 e Ae o d ) 在 yd a
柠 檬生长 安全 、 白粉虱 防治效 果较好 的药 剂 , 对 为柠 檬 白 粉 虱 的科 学 、 高效 防治提供 技术 支撑 。
个 盒放 2片 叶 。试 验 设 9 处理 , 个 处 理 3个 重 复 。 个 每
共2 7个 铝盒 、4片 叶 。 5
2 结 果与 分 析
21 8种药 剂对 白粉虱 若 虫的 防治 效 果 . 由表 I 可见 :
123 若 虫试验 结 果调 查 ..
及 羽化为 成虫 的情况 。
有 防治 效果 。
后 125d的白粉虱若虫的死亡情况( 、、 颜色泛白为已死)
124 成 虫室内药效试验 .. 将采集的带有 白粉虱成虫
的柠檬嫩 梢和 嫩叶分 别 放 于准 备好 的铝盒 内 , 口盖 上 盒
纱布 , 用小喷壶将配制好 的 8 种药剂溶液分别喷于纱布 表面 , 使盒内的叶片和嫩梢形成一层药液薄雾 , 但不至于
基金项 目: 国家现代农业( 柑橘) 产业技术体系柠檬综合试验站项 目; 科技部科技人员服务企业行动项 目(09 J30 8 ; 20 GF 02 ) 国家科技部星火 技 术项 目(00 A 30 4 。 2 1G 800 ) 作者简介: 自然 (9O )助理研究员 , 王 18一 , 主要从事柠檬病虫害研究。 通讯作者 : 高俊燕。
ha etrc nr le e to h d ls o e n wh tf d b te o to f c n te a u t lmo ie y,t e mo t iy rt fa ls ra h d 9 6 f l h ra t ae o dut e c e 5. 5% ~9 2 l 7. 2% .a d t or ce n he c re处 理 3个
表 1 8种 药 剂对 白粉 虱 若 虫 的室 内防治 效 果
22 8 . 种药 剂 对 白粉 虱 成 虫 的 防治 效 果 由 表 2可 以
给药剂防治工作带来 困难。 目 尚无对所有虫态都有效 前 的药剂 。因此 , ] 在若虫刚孵化出来、 飞行力弱或尚未具 飞行力 、 集中在叶背取食时喷药防治效果较好 , 应重点抓 好柠檬夏梢期 、 秋梢期 白粉虱的防治 , 药剂可选用 5 %啶
7期
王 自然等 : 防治柠檬 白粉 虱药 剂室内筛选试验
55
和 1%烯 啶虫 胺 A 0 S分 别 配 制 成 40 00倍 、50倍 、00 30 1 0 倍、0 倍、0 1 0 1 0倍 、00倍 、00倍 和 20 0 0 50 ‘ 20 00倍 液 ( 为 均
重复 共 2 个 铝盒 。 7 125 成 虫试验结果调 查 ..
实植物保护剂有限公 司生产)7 %吡虫啉 WG( ; 0 由江苏
克胜集 团股份 有 限公 司 生产 )5 啶虫 脒 E ( ;% C 由河 北威
目前 , 对柠檬白粉虱最有效的防治手段仍是化学防
远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1%烯啶虫胺 A ( ; 0 S 由连 云港立本农药化工有限公司生产 ) 。
将供试的 2 %螺虫 乙酯 s 、 4 c
2 %噻虫嗪 WG 2 %灭多威 S 、.%高效氯氟氰菊酯 5 、 4 L2 5
E 、0 C 2 %丁硫 克百威 E 、 % 吡虫 啉 WG 5 啶 虫脒 E C7 0 、% C
若虫、 成虫 , 在室 内进行了药剂筛选试验 , 以期筛选 出对
收 稿 日期 :02— 4—1 21 0 9
南柠檬栽培区均有发生 。该虫为杂食性 害虫 , 除为害
柠 檬外 , 为害桃 、 还 石榴 、 、 季 、 、 子 花 、 花 、 贞 梅 月 李 栀 桂 女
1 材 料 与方 法
1 1 材 料 .
等植物。其繁殖速度快, 繁殖量大, 主要以各代若虫为害 春、 、 夏 秋梢嫩叶。若虫群集在叶片背面, 吮吸汁液 , 并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