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小学生数学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小学生数学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小学生数学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小学生数学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数学学习习惯是学生在较长时间的数学学习中,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不易受干扰的学习行为和方式。由于这种行为的稳定性,它必然对学生的后续学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形成,它不但能提高数学学习的效率,更能使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

我校是一所位于城乡交接处的学校,学生主要来自于农村,家长多数都在城里打工,对孩子是放任自由。独生子女也越来越多,有的家长对孩子溺爱、迁就,导致孩子学习不努力、没有养成良好习惯。老师们都反映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非常的差,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上课不能够认真听老师或其它学生的发言;做题不认真,不是丢三落四就是抄错数;不能用清晰准确的语言来表示自己的意思;学生不能主动提问和主动思考,总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等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明确指出:“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校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还不够理想,特别是在新课程背景下,对学习习惯的养成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面对现状,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只有把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落实到课堂教学中,才能帮助学生学好数学,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

二、国内外关于本课题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1.国外:在心理学、教育学等领域,关于儿童道德与习惯的研究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苏霍姆林斯基非常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她精心设计学校的环境,使学校中的一切客体都能对儿童产生有益的影响,用以培养她们正确的观点、信念和良好的习惯。

在众多的教育学家中,乌申斯基是对习惯问题研究最为深刻的一位。她不但探讨了习惯的定义问题,而且还论述了习惯形成的生理基础,以及习惯的道德和教育意义等问题。

2.国内: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申报的“少年儿童行为习惯与人格的关系研究”,被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即教育部规划课题。少年儿童行为习惯与人格的关系研究课题组出版了少年儿童发展蓝皮书《儿童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当代少年儿童行为习惯研究报告》(孙云晓张梅玲主编),报告反映经过课题研究对习惯培养的内容、与健全人格的关系,习惯培养的途径、好习惯的培养和不良习惯的矫正方案的四大块内容研究,总结了行为习惯塑造与矫正十二种方法,给家长的十七条建议,给老师的十一条建议,四大原则即习惯培养教育的关键期、一致性,整体性、差异性原则。

三、课题的界定

习惯,就其基本含义而言,是指经过长期的重复或练习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易改变且经常重复的,进而需要固定下来的自

动化的反应倾向或行为方式。习惯是一个行为自动化的方式。所谓自动化,就是稳定的条件反射活动,甚至是下意识的动作。行为习惯形成以后,就不需要专门的思考和意志的努力。

学习习惯是在学习过程中经过重复练习形成并发展,成为一种个体需要的自动化学习行为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使学生终身受益。

数学学习习惯是学生在长期的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逐渐养成的行为或倾向。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不但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数学的效率、还能够促进她们形成其它学科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促进她们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与工作习惯。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除了教给学生知识以外,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数学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桑代克的“联结论”

学习的联结理论是20世纪初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首创。桑代克认为,学习是一个渐进的、重复尝试的过程。随着错误反应逐渐减少,正确反应逐渐增加,终于形成了固定的刺激反应。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就代表学习。练习的次数越多,越容易构成固定的感应结。

2.班杜拉学习理论:

班杜拉认为良好的习惯形成的过程是一个人将外在的要求内化为自身需要的过程。自我强化依赖于外界的结果。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有着重要的教育实践意义。观察和模仿是人类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学习她人的行为方式、人际交往、生活习惯、态度作风、审美情趣、文化娱乐和体育运动等诸多内容的主要学习方式。这种学习不需要特定的场合地点,不需要听课看书做作业,而是随时随地在人们的相互接触中潜移默化的进行着。观察和模仿学习对于人的个性形成,学习习惯的养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教育心理学》的学习迁移理论:

学习迁移理论认为,“学习迁移是在某一种学科或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理解或态度对在另一学科或情境中技能、知识、理解、或态度的获得的影响”。在小学阶段让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根据迁移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对学生一生的学习历程和将来的社会生活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4.《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数学素养。认为低年级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应从培养学习习惯开始。”还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才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因此,我们应重视学生经经历、体验与探索,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使她们学会学习,成中真正的学习主体。

五、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1.经过在课堂中教师对学生的听、说、读、思、做等各方面有目的、有计划、长期的训练培养,促使学生的习惯得到固化,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使其受益终身。

2.教师在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过程中形成一整套的有效方法,既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也得到提高,也使课堂变的高效。

3. 经过课题实验转变教师观念,准确把握课程理念,关注学生情感和态度,让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奠定基础,成为教师教育教学贯穿始终的核心目标之一。

六、课题研究必须遵循的原则

1.过程性原则

过程性原则强调收集并保存表明学生习惯状况的关键资料,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学生的优势和不足给予学生激励或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2.主体性原则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改变过去学生被动接受状况。让学生更多地主动参与到教师的训练和培养。

3.差异性原则

要依据学生的不同背景和特点,正确地判断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为每一个学生提出适合其发展的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建议。

七、课题研究的内容

1.培养学生听的习惯。培养学生认真听讲和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的习惯。

2.培养学生说的习惯。培养学生善于与同学交流、主动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并能够用清晰、准确的语言表示自己的意思,。

3.培养学生读的习惯。培养学生认真阅读课本,认真审题的能力。能了解和分析题意。

4.培养学生写的习惯。培养学生认真书写,书写规范的习惯。

5.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习惯的培养。

八、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1.该课题贴近学生实际,素材丰富。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就会面临着有着各种各样习惯的学生。而保证课堂高效的重要条件之一就是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去研究学生,分析学生,为其指定适合的策略。

2.前期查阅了大量有关的研究成果资料,收集和研究相关的资料。结合本校实际,我们举行了相关的理论学习和教研活动,经过老师们的研讨,已经形成了初步的培养措施。为本课题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实验教师都是一线教师,正在从事教材研究和教学工作,有足够的时间和能力保证实验的正常进行。范海慧、上官金花老师观念新、素质高、上进心强,高金萍(市教学能手)吕凤静(区教学能手)具有扎实的现代教育技术和丰富的教育教学经

验,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

4.学习制度的保障:我们课题研究小组的成员都是同年级的教师,平时针对教学中的问题经常在一起进行研讨。我们将定期举行理论学习和各种课堂展示观摩活动,学习别人的先进理念。定期检查学生学习习惯的变化并制定下一步的措施。

5.经费保障及时:学校领导对课题的研究非常重视,经常参与各项研究活动,从物质上、经费上和人员安排上均优先考虑,为课题的研究提供了保障。

九、课题研究的主要阶段及主要措施

本课题研究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12月~ 4月) 准备阶段:

⑴制订课题研究方案和计划,完成课题申报,落实人员分工。明确研究思路。

⑵经过问卷调查,对学生数学学习习惯情况进行调查摸底,提出实施方案。制定研究目标。

⑶加强理论学习,教师有一定的理论摘抄及个人反思,研究者具有一定的理论修养。

第二阶段( 4月~ 4月)实施阶段:

⑴排查出数学课堂中学生的各种不良学习习惯,制定每部分具体实施方案。

⑵按计划开展教育研究。每学期初学习钻研、制订计划、探讨全学期实验目标及重点方法等。以学习、讨论、个人尝试、研

究课、互相交流为主要形式,边学习、边实验、边研究。形成教师案例反思集、教育论文集等。

⑶每月最少活动一次,经过召开课题研讨课、研讨会,进行中期和阶段性实验汇报,及时调整活动方案。

⑷定期召开课题研究小结会。

第三阶段( 4月~ 6月) 总结评估鉴定阶段:

⑴整体研究、数据统计。

⑵撰写、汇编相关论文、总结、经验交流。

⑶完成课题研究报告。

⑷成果展示、申请验收。接受专家组评估验收,找出实验设计操作等方面的缺陷和成败原因,进一步改进实验和教学。

⑸课题结题

十、课题组人员及分工

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课题负责人:

:全面负责课题研究工作,负责制定课题实施方案、撰写实施计划、总结报告。

:实验教师,具体负责实验班级的课题研究工作,会议记录,收集整理研究资料、相关理论文章、教学随笔、教案等。

:实验教师,具体负责实验班级的课题研究工作,各项公开课、研讨课工作。

:实验教师,具体负责实验班级的课题研究工作,各项公

开课、研讨课工作。

十一、课题研究方法

本课题将采用行动研究法、文献研究法、调查法、反思法及经验总结法等方法进行研究,确保课题的顺利实施。

1.行动研究法:在课堂教学的环节中,不断对自己的教育方法进行自我评价、自我调整、自我总结。

2.文献研究法:经过对国内外学习习惯培养的有关的资料的收集与研究,使课题更加实效,争取在现有的水平上有所提高。

3.调查法:对学生现有的习惯进行调查了解,并针对实验班级的学生的个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培养方案。

4.反思法:经过对自己教学过程中具体情况进行反思,找到自己的亮点和不足,从而找到更加适合自己的方式方法。

5.经验总结法:在教学实践和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课题研究的重点,总结得失,寻找更有效的方法。

十二、课题成果形式

1.教师学习材料汇编;

2.教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集、教学论文集;

3.学生个案研究记录;

4.调查报告、阶段性总结报告、结题报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