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微生物的检验项目及结果解释

合集下载

药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

药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
10ml
24~48h
紫红胆盐葡 萄糖平板
10-1
无菌落
18~24h
有菌落
报告未检出
10g/10ml/ 100cm2供试品
3.耐胆盐革兰阴性菌定量检查操作示意图
以TSB为稀释液制供试液
一定量 肠道增菌肉汤
20~25℃, 2h预增菌
1ml
24~48h
紫红胆盐 葡萄糖平板
报告结果
10-1
18~24h
(六)梭菌的检查
梭菌 增菌 培养 基
供试液的制备
书写检 验记录
哥伦比亚琼脂培养基分离
1.梭菌检查程序
无菌落生长
过氧化氢 酶试验
配培养基和稀释液
最终结果判断
有 菌 落
确证 试验
10g/10ml/ 100cm2供试品
2.供试品梭菌检查操作示意图
各10ml
分别接种
一份80℃保温10min后迅速冷却
10-2
10-31ml10-110-210-3
各管加1ml
查可能菌数表
9ml 稀 释 液
有/无菌落
(二)大肠埃希菌检查
大肠埃希菌作为检验供试品是否受粪便污染的指示菌。
2015年版《中国药典》规定经口及呼吸道服给药的制剂,每1g、1ml或10cm2不得检出大肠埃希菌。
TSB 增菌 培养
30℃~35℃
3~5d
1.平皿法
(1)基本程序:
数据 处理
结果观察与计数
书写检 验记录
平板 接种
需氧菌 的培养
供试液 的制备
配培养基和稀释液
倒置 培养 3~5d
30~35℃
TSA
不少于 0.1ml

最新临床病原体检查-PPT文档

最新临床病原体检查-PPT文档
• 一般在抗生素使用前,于发热初期或高 峰期采血。
• 24小时内采血2~3次可提高阳性率。 • 血液与培养基的比例为1:10,一般成人
血量10~20ml,婴儿1-5ml。
血液标本的采集方法
呼吸道标本采集
• 类型:鼻咽拭、痰和 经气管采集的标本。
• 上呼吸道存在正常菌 群,在采集标本与结 果分析时应予考虑。
therapy. • Objective.
பைடு நூலகம்
标本送检
• 标本要求在30min内送检,否则影响阳性 率。
• 烈性传染病标本需专人护送。
检验科可拒收部分标本
• The information on the label does not match the information on the requisition.
检测病毒抗原、特异性抗体或核酸,如 CMV。 • 不能细胞培养的病毒:病毒核酸检测与 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如HCV、HPV等。
真菌感染检查项目的选择与应 用评价(1)
• 直接显微镜检查:初步明确真菌 感染。
真菌感染检查项目的选择与应 用评价(2)
• 分离培养:明确何种真菌感染。 • 真菌抗原检测:只适合于血清与脑
痰标本的采集
• 采集时间:晨痰,且 在取痰前用清水反复 漱口。
• 方法:(1)自然咳 痰法:(2)气管镜 下采集法;(3)气 管穿刺法。
尿标本的采集
• 无菌采集中段尿 • 如考虑厌氧菌感染,
采取膀胱穿刺法采集 标本。 • 排尿困难者考虑导尿 采集标本。
粪便标本采集
• 自然排便,挑取脓、血或粘液部分于清 洁容器中送检。
墨汁染色找 新型隐球菌
抗酸染色
直接显微镜检查的目的与评价 (2)

微生物检验报告单

微生物检验报告单

微生物检验报告单是一种用于检测和分析微生物样本的重要工具。

它提供了有关微生物存在和数量的关键信息,对于预防和控制疾病以及保障公共卫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以为主题,探讨其重要性,解读常见项目,并分析报告单对疾病预防和治疗的意义。

在开始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的基本信息。

一般而言,报告单上会包含样本类型、检测项目、检验方法、检出限、结果解读等内容。

各个内容的编排形式和排版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核心的信息内容通常是相似的。

首先,我们来讨论一下的重要性。

微生物是我们周围无法看见的微小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

它们存在于我们的身体、环境中,对我们的健康、环境卫生以及食品安全都有着重要影响。

通过对样本进行分析,能够准确了解微生物情况,提供科学依据,支持疾病预防和治疗。

报告单中常见的项目包括细菌培养与鉴定、真菌培养与鉴定、病毒检测等。

其中,细菌培养与鉴定是最为常见的项目之一。

它通过将样本进行培养,观察细菌的生长情况,并经过一系列鉴定试验,确定细菌种类和数量。

例如,常见的细菌培养项目有肠道菌群检测、泌尿生殖道感染相关菌群检测等。

这些项目的结果可以帮助医生准确诊断疾病,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另外,真菌培养与鉴定也是中的重要项目之一。

真菌在我们的身体和环境中广泛存在,有些真菌可以引起感染。

真菌感染在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中尤为常见,如白血病患者、器官移植者等。

真菌培养与鉴定可以确定真菌的种类,提供治疗方案的指导。

此外,还有病毒检测项目。

病毒是引起许多传染病的主要病原体,如流感病毒、乙肝病毒等。

病毒检测可以通过PCR、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方法,检测病毒的存在和数量,为临床诊断和疫情监测提供重要依据。

中的结果解读对于疾病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结果的分析,可以确定细菌、真菌、病毒的存在与数量。

这对于疾病的防控有着直接的指导作用。

例如,在临床上,细菌培养结果可以指导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另外,对于环境卫生和食品安全领域也同样重要。

细菌与真菌涂片镜检和培养结果报告规范解读

细菌与真菌涂片镜检和培养结果报告规范解读

七、报告单模板
七、报告单模板
如咳痰标本镜下观察超过40个视野未见菌体,不建议进行普 通细菌培养。如果临床有适应证,可建议进行其他检查。
如果报告发出后培养仍在继续,则报告上注释:培养将继续 进行XX天。
五、培养结果的规范报告
2、注意事项 粪便、成人阴道分泌物,不宜做普通培养(除非特殊人群)、
厌氧培养,只做针对特定病原的靶向培养。 必须定量培养的标本:尿液、BALF、PSB;可以定量培养的
染色包括六胺银染色、其他病理染色。质谱 鉴定和分子鉴定技术;微阵列或微流体技术 鉴定;真菌抗原检测
具有鉴定下列菌 种/属的能力
肠杆菌科、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嗜 肠杆菌科其余部分、棒杆菌属、奴卡菌 麦芽窄食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 和放线菌、常见厌氧菌,CLSI少见菌药 性葡萄球菌、链球菌属、无乳链球菌、肺炎链 敏对应的菌种,念珠菌属、曲霉菌属、 球菌、肠球菌属、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 隐球菌属、厌氧菌鉴定到种 脑膜炎奈瑟菌和淋病奈瑟菌、念珠菌属、曲霉 菌属
部标本外的各种标本 ➢ 抗酸染色:检查抗酸杆菌,适用于:除血液和导管外的各种
标本,其中呼吸道标本最常见。
Hale Waihona Puke 四、涂片结果的规范报告➢ 弱抗酸染色:检查奴卡菌,主要适用于呼吸道、中枢神经系 统标本。10%KOH和/或乳酸棉酚兰染色检查真菌。
➢ 墨汁染色:检查脑脊液标本中的新型隐球菌。 ➢ 六胺银染色:检查呼吸道标本中的人肺孢子菌。
明确的实验室内污染,不回报临床;明确的实验室外污染, 无法确定来源的污染分离株,需与临床沟通,必要时以检验 报告方式正式回报。
五、培养结果的规范报告
(3)对重复的分离株:同患者同部位在XX天内重复出现表 型基本一致的分离株,可不必进行完整的鉴定和药物敏感试 验,结果可以参考上一次结果。

检验师微生物检验知识点集锦

检验师微生物检验知识点集锦

检验师微生物检验知识点集锦微生物检验是现代医学中的重要检验项目之一,主要用于检测病原微生物的存在和种类,以及对药敏试验进行评估。

作为初级检验师,你需要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点:1.微生物基础知识-微生物的分类和命名规则: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分类。

-微生物的形态和结构:掌握不同类别微生物的形态特征和结构组成,如细菌的形状、胞壁和胞质等。

-微生物的生长条件:了解微生物的生长条件,包括温度、湿度、pH值和营养物质等。

2.微生物检验方法-样品采集及处理:理解不同样品(如血液、尿液、分泌物等)的采集方法和处理步骤,以确保样品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培养方法:熟悉不同微生物的培养方法,包括琼脂培养基的配制、接种方法和培养条件等。

-鉴定方法:了解常见微生物的鉴定方法,包括形态学鉴定、生化试验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等。

-药敏试验:掌握药敏试验的原理和操作步骤,用于评估微生物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并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3.常见病原微生物-常见病原菌:学习常见病原菌的分类、形态和致病特点,如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等。

-常见病毒和真菌:了解一些常见的病毒和真菌的致病性和检测方法,例如流感病毒、念珠菌等。

-传染病的检测:学习不同传染病的检测方法,包括艾滋病、结核病和流行性感冒等。

4.质控和质量管理-质量控制:了解微生物检验中的质量控制措施,如内外质控、质量标准和质量评估等,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安全措施:掌握微生物检验过程中的安全措施,如个人防护、试剂的正确使用和实验室的卫生管理等。

除了以上的基础知识,你还需要掌握实验中的仪器操作、数据分析和结果解读等技能。

微生物检验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检验项目,需要不断学习和实践,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和判断能力。

病原学检查

病原学检查

Antibiotic interactions with gram negative organisms
Cephalosporins
slower diffusion due to bulk and ionic charges
Imipenem
Rapid diffusion due to small size and zwitterionic +/- charge)
㈠血 液
• • • • • 发热初期和高峰期采集 抗菌药物治疗前 成人每次10-20ml,婴幼儿1-5ml 专用血培养瓶 24小时内,可在不同部位采血3次
Chills 寒战
Blood Cultures
血培养
BACTEREMIA LEVEL 菌血症的水平
Temp 体温
0
30 Time (min)
60

用拭子采样,亦可在局部麻醉后取 角膜刮屑
二.病原体检查的基本方法
1.临床标本细菌检验一般程序
一般程序
标本
直接涂片,染色镜检 需氧培养 分离培养 二氧化碳培养 观察菌落形态 单个菌落 血清学鉴定 生化鉴定 确定致病菌发出报告 涂片、染色镜检 药敏试验 增菌培养 厌氧培养
原体诊断的基本方法
直接显微镜检测(microscopic examination) ⑴染色标本检查法:革兰染色和抗酸染色 ⑵不染色标本检查法:悬滴法和压滴法
一、流行病学和临床类型
• Clinical types: 1.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 2.Syphilis⑴初期梅毒⑵二期梅毒⑶三期梅毒 3.Gonorrhea:淋病奈瑟菌 4.Non-gonococcal urethritis(NGU) 5.Genital herpes: HSV-Ⅰ、HSV-Ⅱ Condyloma acuminatum:HPV 6.Chancroid:杜克雷嗜血杆菌

病原微生物检验实习总结

病原微生物检验实习总结

病原微生物检验实习总结大三下学期5月份,我们动物检疫专业的同学开始了为期2个多月的教学实习,在众多辅导老师之中,我有幸跟随我校动物科技学院预防系的赵宇军教授进行学习。

实习的地点就在我校动科楼的微生物实验室,以前我们曾在这里上过实验课,所以并不陌生。

这次大家来到实验室为自行选择课题进行相关实验操作,我对世界闻名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非常感兴趣,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相关食物中该菌的检验。

下面我们来回顾这次实验。

一、实验内容:食品中金黄葡萄球菌的检测方法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引起人类和动物化脓感染的重要致病菌,也是造成人类食物中毒的常见致病菌之一。

本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如空气、土壤、水及其它环境中。

在人类和动物的皮肤及外界相通的腔道中,也经常有本菌存在。

据报导,在正常人群中的带菌率可达30%~80%,其中皮肤带菌率为8~22%,鼻腔和咽喉部等上呼吸道的带菌率在40~50%以上,因此其可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尤其是经工作人员的手和上呼吸道而污染食品。

由于致病金黄葡萄球菌能产生肠毒素,故一旦细菌污染食品,并在合适的温度环境下,细菌可以大量繁殖并产生肠毒素,从而引起消费者食物中毒。

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在世界各国都极为普遍。

特别是在北美及欧洲等地区发病率更高。

在上述这些国家中,每年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病例,仅次于沙门氏菌,而在细菌性食物中毒病例排到第2~3位,有此而造成的经济损失也相当惨重,在我国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病例也时有报导,所以目前世界各国都把金黄色葡萄球菌列为食品卫生的法定检测项目。

我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目前采用的方法是以国家标准GB.4789-10-84及检验检疫系统行业标准SN.0172-92作为依据。

整个检测过程获得最终结果须时5天左右,既费时又费力,并造成货物积压,也影响货物的及时出运,并使货主的仓储成本提高,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多年来很多食品微生物实验室都在探索和寻找一些准确性高,并快速的检测方法,最近我们分别从美国3M公司和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获得两种快速检测致病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培养基,其名称为:① Petrifilm RSA. Count Plate(由美国3M公司研制生产),是一种薄膜型快速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计数平板。

临床常见病原体检查

临床常见病原体检查

PCR的特点
第2轮结束
A
42
模板DNA
第第12轮轮P扩扩C增增R的基本原理
第3轮扩增PCR反应条件
PCR过程 PCR的特点
第4轮扩增第5轮扩增
第6轮扩增
A
43
PCR扩增产物电泳
A
44
PCR技术的特点
1 )高度的灵敏性
PCR产物每轮循环增加一倍
30轮循环
扩增量达230个拷贝(109拷贝)
皮克(pg=10-12)量级扩增到微克(ug=10-6)水
标准的PCR反应体系
4种dNTP混合物 引物 模板DNA Taq DNA聚合酶 Mg2+
各200umol/L 各10~100pmol 0.1~2ug 2.5u 1.5mmol/L
A
35
PCR的基本原理
• PCR反应条件 • PCR过程 • PCR的特点
1
2
3
高温变性 低温退火 适温延伸
94

度 72
(℃)
55
22
DNA 2
形 成
条变
子链延伸
单性
DNA加倍

DNA单链
与引物复性
DNA双螺旋
重复1~3步 25~30轮
目的DNA片段 扩增100万倍以上
1
2
3
4
5
时间(min)
A
36
PCR的基本原理
PPCCRR反过应程条件95℃
PCR的特点
1 2 模板D3NA
高温变性 低温退火 适温延伸
94

度 72

能从100万个细胞中检出一个靶细胞
病毒检测的灵敏度可达3个RFU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 感谢下载载 病原微生物的检验项目及结果解释

微生物检查包括:细菌、真菌、衣原体、支原体及病毒等。这对于查明致病原因和选择用药十分重要。但除细菌和真菌外,直接查找方法比较复杂。细菌培养,采集血、痰、咽试子、大便、小便、创面分泌物等标本进行培养,看有无致病菌生长,正常应为阴性或少量非致病菌;真菌检查,标本涂片或培养,检出真菌为不正常。

病原微生物的检验主要是检测与l临床患者致病性有关的病原性微生物,对感染性疾病进行快速、准确地诊断,密切结合临床提出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案,防止微生物产生耐药性和医院内感染的发生。

基础知识 1.什么是微生物?什么是病原微生物? 微生物是需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y:显微镜放大观察到的结构简单,个体微小的生物的总称。微生物的种类很多,医学微生物尤其是临床微生物主要有细菌、病毒、真菌、支原体、衣原体等。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与人类和自然界其他生物共生共存,绝大多数对人

类和自然界是有益的,只有少部分可以引起人类和动植物发生疾病,这部分微生物才称为病原微生物,比如结核分枝杆菌可引起结核病,痢疾杆菌可以引起痢疾精品 感谢下载载 等。

2.什么是细菌?细菌分哪几种? 细菌是在自然界分布最广、个体数量最多的有机体,是大自然物质循环的主要参与者。其体积微小,以微米作为测量单位,无色半透明,只有经过染色才能观察到细菌的轮廓及其结构。经革兰染色,可将细菌分为两大类,即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细菌主要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体等部分构成,有的细菌还有夹膜、鞭毛、菌毛等特殊结构。根据形状则可分为三类,即:球菌、杆菌和螺旋菌(包括弧形菌)。

3.什么是病毒?病毒分哪几种? 病毒是结构最简单、体积最微小(纳米)的一类非细胞型微生物,介于生命和非生命之间的一种物质形式,其必须严格寄生在活细胞内,含有单一种核酸即脱氧核糖核酸(DNA)或核糖核酸(RNA)的基因组和蛋白质外壳,没有细胞结构,对抗生素不敏感,但对于干扰素敏感。按传播途径病毒可分为呼吸道病毒、胃肠道病毒、经性传播感染的病毒和狂犬病毒等。按感染部位与症状特征则分为肝炎病毒、出血热病毒、疱疹病毒、侵犯神经系统的病毒和肿瘤病毒等。

4.什么是真菌? 真菌是一大类具有细胞壁和典型细胞核,不含叶绿素,不分根、茎、叶的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核高度分化,有核膜和核仁,细胞内有完整的细胞器。 精品 感谢下载载 5.什么是支原体和衣原体? 支原体为没有细胞壁,呈高度多形态性,能通过滤器,可用人工培养基培养增殖的一类最小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由于这一类微生物没有细胞壁,能形成丝状与分支形状而称其为支原体。衣原体是一类专性细胞内寄生、有独特发育周期、能通过细菌滤器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多呈球状、堆状,有细胞壁。

6.人体内的正常茵群是指什么? 在人的皮肤表面体表、口腔、鼻咽、肠道等腔道黏膜中都存在着细菌,对人体无害甚至有益的细菌称为正常菌群,比如肠道菌群可以将不能吸收的食物残渣进行分解成为粪便排出体外,还可以制造维生索等对人体都有益处。

7.细菌检测和病毒检测,真菌检测各有哪些方法? 细菌可通过细菌形态结构、培养特性、生化反应、血清学试验等方法进行检测。

病毒的检测包括电子显微镜观察、抗原检测、核酸检测、病毒分离培养及抗体检

测等途径。

真菌检测采用直接涂片法、培养法、免疫学试验及动物实验等方法。

8.支原体和衣原体检测有哪些方法? 衣原体检测可采用酶免法、直接免疫荧光法,核酸检测技术包括DNA探针法、聚合酶链式反应(PCR)、连接酶链式反应(LCR)等和细胞培养法等。支原体实验室检测方法有:形态学检查、支原体培养、抗原检测、血清学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精品 感谢下载载 法。

9.用于检测病原微生物的标本有哪些? 根据病人的症状,医生的初步考虑属于某个部位感染就留取此部位的样本进行细菌检查,常用于微生物检查的标本有血液、大便、痰、尿、脑脊液、胸水、腹水、关节液、各种拭子、各种分泌物、各种排泄物、各种穿刺液等。

检验项目及正常参考值 1.血液 1)涂片查疟原虫、利杜体:未见疟原虫、利杜体。 2)血培养:无细菌生长。

2.痰 1)涂片革兰染色:未见真菌及革兰阴性杆菌。 2)涂片抗酸染色(找结核菌):未见抗酸杆菌(结核杆菌)。 3)痰培养:无致病菌生长。

3.尿 1)中段尿培养:无细菌生长。 2)24小时尿沉渣找结核菌:未见抗酸杆菌(结核杆菌)。 精品 感谢下载载 4.大便 1)大便培养:无致病菌生长;无志贺菌和沙门菌生长。 2)大便球杆菌比例:l:3~1:5。

5.脑脊液、胸腹水、关节液 1)涂片革兰染色:未见细菌。 2)涂片抗酸染色:未见抗酸杆菌。 3)脑脊液墨汁染色;未见新型隐球菌。 4)脑脊液、胸腹水、关节液培养:无细菌生长。

专家解读 1.为什么要做微生物检查7 根据不同的病情采集不同的标本进行涂片或培养的检测,从而得出是何种致病菌,并迸一步做药敏试验,从而得出哪些药物对此菌敏感,哪些药物耐药,进而按照药物敏感性进行有针对性的使用抗生素,避免盲目用药造成的经济上的损失以及延误病情所造成的严重后果。所以,只要发热怀疑有感染都应该进行细菌培养、涂片查细菌等有关微生物方面的检验。

2.什么标本要留于指定的容器中? 要找到患者的真正的致病菌,就要先排除外界环境中的微生物污染,医院指定的容器是经过高压灭菌的,是无菌的容器,将标本留于其中,得到的结果才是准确精品 感谢下载载 的结果。

3.为什么标本留取时有合格与不合格之分? 对于医学微生物学来说,检测的目的是找出真正的致病菌,对症用药,以使患者得到及时的治疗。因此标本留取是否合格直接影响着报告结果,所以要正确留取。

4.怎样正确留取痰液? 留取痰液时应该是留取清晨第一口痰,留痰前用清水漱口或刷牙,有义齿(假牙)者取下后漱口或刷牙,咳出深部痰,以黏性、脓性或血性为佳,白色泡沫痰一般为涎液,应弃之重新留取,痰液吐人专用无菌容器中。

5.什么叫中段尿培养? 中段尿培养是诊断尿路感染的重要依据,也是治疗时使用何种抗生索的依据,非常重要。但是在临床工作中,不少病人对如何留取中段尿的方法了解不够,尿液被污染,培养结果出现假阳性。正确的留取方法是:先将外阴部洗干净,用适合的消毒液消毒后再排尿,将刚开始的尿不要,到大约排出尿液l/3后,再用消毒的无菌的管子接尿,留取2~5ml即可,盖盖送检,注意不要用手摸

盖子与尿管内壁接触的部分,以确保尿液不被污染。 6.怎样留取粪便标本? 粪便培养必须留取有脓血或有黏液的部分,如果取的部位不当就培养不出致病精品 感谢下载载 菌。留取的大便必须放在指定消过毒的容器中,若是放在普通的未消毒的容器中,会被容器中的细菌污染,培养出的细菌不是真实的致病菌。有的将留取的大便标本放在普通纸盒内甚至放在纸上,都是不正确的。

7.为什么化脓性感染病灶中取脓汁培养阳性率反而较低? 脓液是由坏死的组织和吞噬了细菌而死亡的白细胞组成,都是无任何营养的物质,而细菌一般都需要在有较高营养的环境中才能生存生长,因此,在脓液中几乎没有细菌,所以取脓液培养也就难以培养出阳性结果。

8.为什么培养的结果要3天甚至更久才能出结果? 微生物培养不是一时一会儿就可以完成的,它有其自身的生长周期。当标本送检后应及时接种到相应的培养基上,然后放置于温度、湿度恒定的孵箱中,孵育24~48小时后取出, 观察生长的细菌形状,并进行一些生化反应,从而鉴定出细菌名称。在这些生化反应中,有些是可以在几分钟之内看到结果,而大多数反应是要在24小时后才能得到结果。同时要对致病菌进行药敏试验,依然是要24小时出结果。因此最终的报告是要到第3天甚至是更久才能签发。

9.为什么痰既要做涂片又要做培养? 由于培养的过程需要耗费的时间较长,为了辅助临床做出快速的诊断,并合理的选用抗生素,可以先进行涂片,得到大体的细菌分类,如革兰阳性菌或者革兰阴性菌。根据此大致的结果,再结合临床的症状及其他检查,选用合适的药物。 精品 感谢下载载 10.痰涂片可队代替痰培养吗? 痰涂片只是一个大致的分类结果,并不能鉴定出是何种致病菌,更无法得到此菌对哪类的药物敏感,因此为了得到精确的结果,就要进行培养,从而得到鉴定和药敏的结果。

11.尿培养为什么出现污染就要重新留取尿标本? 如果患者是尿路感染的话,其致病菌应该是单一的,不会超过两种,所以当培养的结果出现三种甚至更多的时候,应考虑是否是标本污染,为了结果的准确性,建议患者重新留取标本送检以排除外界污染的影响。

12.血培养的培养时间为什么比痰培养的时间长? 血培养的时间一般为7~10天。正常人的血液中是没有细菌生长。当某些细菌入血后,其数量比较少,为了对其进行鉴定并得到药敏结果就要先对其进行增殖,即让其在适宜的环境下繁殖,当增殖到一定数量后进行进一步的鉴定和药敏试验。

13.为什么尿培养要进行菌落计数? 尿路感染通常是指细菌性感染,故尿液细菌数量成为其诊断的依据,而单纯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难以确诊,因此尿培养对尿路感染的诊断及治疗很有意义。根据尿菌落计数的多少来区别是标本污染还是尿路感染。一般每毫升在1万个以下多为污染;10万个以上为真性细菌尿,可肯定为感染;l万~10万个为可疑,应重复培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