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获奖项目

2013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获奖项目
2013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获奖项目

2013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获奖项目

一等奖

序号编号项目名称主要完成人推荐单

1F-310-1-01 大型结构与土体接

触面力学试验系统

研制及应用张建民(清华大学),

张嘎(清华大学),

胡黎明(清华大学),

侯文峻(清华大学),

冯大阔(清华大学),

张雷(清华大学)

中国土木

工程学会

二等奖

序号编号项目名称主要完成人推荐单位

1F-301-2-01 鸭传染性浆膜炎灭

活疫苗

程安春(四川农业大学),

汪铭书(四川农业大学),

朱德康(四川农业大学),

贾仁勇(四川农业大学),

陈舜(四川农业大学),

黎渊(成都天邦生物制品有限

公司)

四川省

2F-301-2-02 高产高油酸花生种

质创制和新品种培

育禹山林(山东省花生研究所),

杨庆利(山东省花生研究所),

王晶珊(青岛农业大学),

王积军(山东省花生研究所),

迟晓元(山东省花生研究所),

潘丽娟(山东省花生研究所)

中国农学

3F-301-2-03 传染性法氏囊病的

防控新技术构建及

其应用

周继勇(浙江大学),

于涟(浙江大学),

荣俊(长江大学),

杜元钊(青岛易邦生物工程有

限公司),

刘爵(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程太平(长江大学)

北京大北

农科技集

团股份有

限公司

4F-301-2-04 果实采后绿色防病

保鲜关键技术的创

制及应用

田世平(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

所),

蒋跃明(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

园),

秦国政(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

所),

郜海燕(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孟祥红(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

中国科学

所),

郑小林(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

所)

5F-301-2-05 油菜联合收割机关

键技术与装备

李耀明(江苏大学),

徐立章(江苏大学),

陈进(江苏大学),

李萍萍(江苏大学),

易中懿(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

化研究所),

赵湛(江苏大学)

中国机械

工业联合

6F-301-2-06 水稻胚乳细胞生物

反应器及其应用

杨代常(武汉大学),

谢婷婷(武汉大学),

何洋(武汉大学),

宁婷婷(武汉大学),

施婧妮(武汉禾元生物科技有

限公司),

欧吉权(武汉禾元生物科技有

限公司)

湖北省

7 F-301-2-07 低成本易降解肥料

用缓释材料创制与

应用张夫道(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

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张建峰(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

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杨俊诚(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

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王玉军(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

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黄培钊(深圳市芭田生态工程

股份有限公司),

王学江(五洲丰农业科技有限

公司)

农业部

8F-301-2-08 水稻抗旱基因资源

挖掘和节水抗旱稻

创制罗利军(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

中心),

梅捍卫(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

中心),

熊立仲(华中农业大学),

余新桥(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

中心),

钟扬(复旦大学),

王一平(中国水稻研究所)

上海市

9 F-302-2-01 1.1类原创新药——

口服重组幽门螺杆

菌疫苗邹全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

军医大学),

童文德(芜湖康卫生物科技有

限公司),

毛旭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

军医大学),

郭刚(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

医大学),

重庆市

鲁东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

军医大学),

吴超(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

医大学)

10F-302-2-02 基于生物生存策略

的有毒动物中药功

能成分定向挖掘技

术体系赖仞(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

究所),

熊郁良(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

研究所),

张云(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

究所),

肖昌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

研究所),

王婉瑜(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

研究所)

云南省

11F-302-2-03 一类单体中药新药

参一胶囊创制的关

键技术及应用富力(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天

富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弓晓杰(大连大学),

刘基巍(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

一医院),

王杰军(上海长征医院),

燕秋(大连医科大学),

鲁岐(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天

富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大连市

12F-303-2-01 碳酸盐岩油气藏转

向酸压技术与工业

化应用周福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

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刘玉章(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

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张福祥(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

有限公司塔里木油田分公

司),

张贵才(中国石油大学(华

东)),

郭建春(西南石油大学),

熊春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

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

天然气集

团公司

13F-303-2-02 硫化矿新型高效捕

收剂的合成技术与

浮选应用

钟宏(中南大学),

刘广义(中南大学),

覃文庆(中南大学),

王帅(中南大学),

蒋玉仁(中南大学),

曹占芳(中南大学)

中国有色

金属工业

协会

14F-303-2-03 岸船空基海上油膜

探测传感识别技术

及应用

李颖(大连海事大学),

刘瑀(大连海事大学),

陈澎(大连海事大学),

刘丙新(大连海事大学),

徐进(大连海事大学),

陈铎(大连海事大学科技开发

交通运输

总公司)

15F-304-2-01 厌氧-微藻联合资源

化处理高浓度有机

废水新工艺

张亚雷(同济大学),

赵建夫(同济大学),

席北斗(中国环境科学研究

院),

朱洪光(同济大学),

周雪飞(同济大学),

郑平(浙江大学)

上海市

16F-304-2-02 工业钒铬废渣与含

重金属氨氮废水资

源化关键技术和应

用曹宏斌(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

研究所),

李鑫钢(天津大学),

林晓(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

究所),

张懿(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

究所),

宁朋歌(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

研究所),

刘晨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

研究所)

环境保护

17F-304-2-03 高效微生物及其固

定化脱氮技术倪晋仁(北京大学),

叶正芳(北京大学),

籍国东(北京大学),

赵华章(北京大学),

陈倩(北京大学),

孙卫玲(北京大学)

教育部

18F-304-2-04 污染物微生物净化

增强技术新方法及

应用

任洪强(南京大学),

郑俊(安徽华骐环保科技股份

有限公司),

孙珮石(云南大学),

耿金菊(南京大学),

吕锡元(江苏三强环境工程有

限公司),

丁丽丽(南京大学)

江苏省

19 F-305-2-01 高性能二次电池新

型电极、电解质材

料与相关技术

吴锋(北京理工大学),

杨汉西(武汉大学),

艾新平(武汉大学),

陈人杰(北京理工大学),

张先林(江苏华盛精化工股份

有限公司),

曹余良(武汉大学)

中国轻工

业联合会

20F-305-2-02 重大淀粉酶品的创

制、绿色制造及其

应用

王正祥(江南大学),

路福平(天津科技大学),

郭庆文(山东隆大生物工程有

限公司),

石贵阳(江南大学),

叶秀云(福建福大百特科技发

中国轻工

业联合会

展有限公司),

刘逸寒(天津科技大学)

21F-305-2-03 基于风味导向的固

态发酵白酒生产新

技术及应用

徐岩(江南大学),

范文来(江南大学),

吴群(江南大学),

王莉(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

司),

杜小威(山西杏花村汾酒厂股

份有限公司),

周新虎(江苏洋河酒厂股份有

限公司)

中国商业

联合会

22F-306-2-01 类人胶原蛋白生物

材料的创制及应

用范代娣(西北大学),

马晓轩(西北大学),

朱晨辉(西北大学),

惠俊峰(西北大学),

米钰(西北大学),

骆艳娥(西北大学)

陕西省

23F-306-2-02 全结晶复合孔分子

筛催化新材料的创

制与工业应用谢在库(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

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

院),

滕加伟(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

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

院),

赵国良(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

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

院),

王家纯(中国石化中原石油化

工有限责任公司),

时海涛(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

限公司),

丁维平(南京大学)

中国石油

化工集团

公司

24F-306-2-03 新型甲醇羰基化催

化剂的结构设计及

工业应用

袁国卿(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

所),

宋勤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

所),

钱庆利(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

所),

邵守言(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

所),

李峰波(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

所),

潘科(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中国石油

和化学工

业联合会

25F-306-2-04 生物法生产富马酸

及其衍生物的关键

技术及应用

黄和(南京工业大学),

李霜(南京工业大学),

徐晴(南京工业大学),

宋萍(南京工业大学),

李云政(南京国海生物工程有

中国石油

和化学工

业联合会

限公司),

高振(南京工业大学)

26 F-306-2-05 含空间位阻的大分

子硫化物脱除关键

技术及相关催化材

料创制郭蓉(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

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

方向晨(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

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

院),

彭绍忠(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

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

院),

刘继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

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

院),

杨成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

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

院),

陈勇(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

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

化工集团

公司

27F-307-2-01 高性能钼合金材料

制备关键技术及其

应用

孙军(西安交通大学),

孙院军(金堆城钼业股份有限

公司),

张国君(西安交通大学),

王林(金堆城钼业股份有限公

司),

刘刚(西安交通大学),

罗建海(金堆城钼业股份有限

公司)

教育部

28F-307-2-02 KBBF族晶体深紫外

非线性光学特性的

发现、晶体生长与

激光应用陈创天(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

研究所),

许祖彦(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

所),

王继扬(山东大学),

王晓洋(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

研究所),

李如康(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

研究所),

唐鼎元(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

结构研究所)

中国科学

29 F-307-2-03 磷酸钙类生物活性

陶瓷和骨修复体模

板法仿生制备新技

术及临床应用

王迎军(华南理工大学),

陈晓峰(华南理工大学),

卢建熙(上海贝奥路生物材料

有限公司),

任力(华南理工大学),

杜昶(华南理工大学),

王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

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教育部

30F-307-2-04 现代混凝土流动性

调控与超早强关键

技术及应用刘加平(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

院有限公司),

冉千平(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

院有限公司),

洪锦祥(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

院有限公司),

缪昌文(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

院有限公司),

杨勇(江苏博特新材料有限公

司),

周栋梁(江苏博特新材料有限

公司)

中国建筑

材料联合

31 F-307-2-05 钕铁硼晶界组织重

构及低成本高性能

磁体生产关键技

严密(浙江大学),

罗伟(浙江大学),

马天宇(浙江大学),

樊熊飞(浙江英洛华磁业有限

公司),

姚宇良(宁波科宁达工业有限

公司),

王新华(浙江大学)

浙江省

32F-307-2-06 冶金高频液压控制

伺服元件关键技术

及应用

陈奎生(武汉科技大学),

陈新元(武汉科技大学),

傅连东(武汉科技大学),

曾良才(武汉科技大学),

湛从昌(武汉科技大学),

张济民(韶关液压件厂有限公

司)

中国钢铁

工业协会

33F-307-2-07 高能射线探测器用

碲锌镉晶体材料及

制备技术介万奇(西北工业大学),

王涛(西北工业大学),

查钢强(西北工业大学),

徐亚东(西北工业大学),

李国强(西北工业大学),

李宇杰(西北工业大学)

陕西省

34 F-30801-2-01 复杂工况三维全场

动态变形检测技

梁晋(西安交通大学),

赵宏(西安交通大学),

洪军(西安交通大学),

刘志刚(西安交通大学),

郭成(西安交通大学),

王永信(西安交通大学)

陕西省

35 F-30801-2-02 仿生耦合多功能表

面构建原理与关键

技术

任露泉(吉林大学),

周宏(吉林大学),

张志辉(吉林大学),

邱小明(吉林大学),

刘国懿(一汽铸造有限公司),

李家勋(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

造有限公司)

吉林省

36 F-30801-2-03 大行程、高精度、

快响应直线压电电

机赵淳生(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姚志远(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时运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金家楣(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李华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黄卫清(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教育部

37F-30801-2-04 飞机大型整体结构

件测量/加工一体化

关键技术及应用赵慧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周富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姜宏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隋少春(成都飞机工业(集

团)有限责任公司),

杜宝瑞(沈阳飞机工业(集

团)有限公司),

祝世平(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中国机械

工业联合

38 F-30801-2-05 飞机数字化装配若

干关键技术及装

备柯映林(浙江大学),

李江雄(浙江大学),

蒋君侠(浙江大学),

方强(浙江大学),

董辉跃(浙江大学),

刘刚(浙江大学)

教育部

39F-30801-2-06 高性能无线射频识

别(RFID)标签制

造核心装备

尹周平(华中科技大学),

王瑜辉(东莞华中科技大学制

造工程研究院),

熊有伦(华中科技大学),

陶波(华中科技大学),

陈建魁(武汉华威科智能技术

有限公司),

蔡小如(中山达华智能科技股

份有限公司)

教育部

40 F-30802-2-01 复杂工况下电机系

统高效能运行与控

制关键技术及其应

夏长亮(天津大学),

何湘宁(浙江大学),

李瑞来(山东新风光电子科技

发展有限公司),

陈炜(天津大学),

何洪臣(山东新风光电子科技

发展有限公司),

赵相宾(天津电气传动设计研

究所有限公司)

天津市

41F-30802-2-02 夏热冬冷地区建筑

冷热湿一体化高效

处理技术与装备

张小松(东南大学),

殷勇高(东南大学),

梁彩华(东南大学),

李舒宏(东南大学),

徐国英(东南大学),

庄嵘(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

公司)

江苏省

42 F-30802-2-03 基于行驶环境感知

与控制协同的汽车

智能安全新技术及

应用李克强(清华大学),

王建强(清华大学),

罗禹贡(清华大学),

李升波(清华大学),

郑四发(清华大学),

杨殿阁(清华大学)

教育部

43F-30901-2-01 异构多域无线网络

协同安全关键技术

及应用马建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郑志彬(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裴庆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吴昊(北京交通大学),

沈玉龙(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左文树(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教育部

44F-30901-2-02 下一代互联网

4over6过渡技术及

其应用

吴建平(清华大学),

崔勇(清华大学),

李星(清华大学),

徐明伟(清华大学),

赵慧玲(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蒋胜(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工业和信

息化部

45F-30901-2-03 耗能设备智能运行

反馈控制技术柴天佑(东北大学),

丁进良(东北大学),

吴永建(东北大学),

岳恒(东北大学),

吴志伟(东北大学),

方正(东北大学)

教育部

46 F-30901-2-04 信息密度非均匀下

的异构无线组网新

技术

张平(北京邮电大学),

陶小峰(北京邮电大学),

张建华(北京邮电大学),

冯志勇(北京邮电大学),

赵先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

司),

向际鹰(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

司)

教育部

47F-30902-2-01 基于生物敏感膜的

便携式传感器关键

技术及应用蔡新霞(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

究所),

崔大付(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

究所),

赖平安(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

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刘春秀(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

究所),

何伟(北京怡成生物电子技术

有限公司),

蔡浩原(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

究所)

中国科学

48 F-30902-2-02 高精度微纳结构掩刘明(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

所),

中国科学

模制造核心技术谢常青(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

究所),

叶甜春(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

究所),

陈宝钦(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

究所),

卞福良(无锡华润微电子有限

公司),

龙世兵(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

究所)

49F-30902-2-03 高速半导体激光器

制备、测试与耦合

封装技术祝宁华(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

究所),

余向红(武汉电信器件有限公

司),

朱洪亮(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

究所),

谢亮(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

所),

黄晓东(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

限公司)

中国科学

50F-30902-2-04 高场静磁装备设计

理论和关键技术及

应用王秋良(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

所),

胡新宁(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

所),

戴银明(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

所),

严陆光(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

所),

许建益(宁波健信机械有限公

司),

汪建华(武汉工程大学)

北京市

51F-30902-2-05 高性能谐振式传感

器关键技术及其应

用樊尚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郑德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王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秦杰(太原航空仪表有限公

司),

邢维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郭占社(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工业和信

息化部

52 F-30902-2-06 宽带复杂信号实时

捕获与合成技术田书林(电子科技大学),

王厚军(电子科技大学),

叶芃(电子科技大学),

刘科(电子科技大学),

曾浩(电子科技大学),

王志刚(电子科技大学)

教育部

53 F-310-2-01 新型自密实混凝土

设计与制备技术及

余志武(中南大学),

谢友均(中南大学),

田倩(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原铁道部

应用有限公司),

郑建岚(福州大学),

李化建(中国铁道科学研究

院),

龙广成(中南大学)

54 F-310-2-02 基于吸收式换热的

集中供热技术

付林(清华大学),

张世钢(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

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罗勇(北京华源泰盟节能设备

有限公司),

景树森(赤峰富龙热力有限责

任公司),

李岩(清华大学),

肖常磊(北京华源泰盟节能设

备有限公司)

北京市

《国家优质工程奖评选办法》(2018年修订版)

附件1: 国家优质工程奖评选办法 (2018年修订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进工程建设行业开启高质量发展新时代,规范国家优质工程奖评选活动,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国家优质工程奖是经中共中央、国务院确认设立的工程建设领域跨行业、跨专业的国家级质量奖。 第三条国家优质工程奖弘扬“追求卓越,铸就经典”的国优精神,倡导提升工程质量管理的系统性、科学性和经济性,宣传和表彰设计优、质量精、管理佳、效益好、技术先进、节能环保的工程项目。 第四条国家优质工程奖获奖工程应当符合国家倡导的发展方向和政策要求,综合指标应当达到同时期国内领先水平。 第五条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登记的企业建设的工程项目(包括境外工程)均可以参与国家优质工程奖评选活动。 第六条国家优质工程奖评选工作由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以下简称中施企协)组织实施。

第二章评选范围 第七条参与国家优质工程奖评选的项目应为具有独立生产能力和完整使用功能的新建、扩建和大型技改工程。 第八条国家优质工程奖评选包括下列工程: (一)工业建设工程; (二)交通工程; (三)水利工程; (四)通信工程; (五)市政园林工程; (六)建筑工程。 前款工程具体评选范围见附录1。 第九条下列工程不列入评选范围: (一)国内外使、领馆工程; (二)由于设计、施工等原因而存在质量、安全隐患、功能性缺陷的工程; (三)工程建设及运营过程中发生过一般及以上质量事故、一般及以上安全事故和环境污染事故的工程; (四)已正式竣工验收,但还有甩项未完的工程。 第三章评选条件 第十条国家优质工程奖获奖项目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建设程序合法合规,诚信守诺;

2019国家科技进步奖提名项目公示

201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提名项目公示 一、项目名称 西部山区大型滑坡潜在隐患早期识别与监测预警关键技术 二、主要完成人 许强、汤明高、刘春、廖明生、巨能攀、何朝阳、朱星、张路、黄学斌、李慧生 三、主要完成单位及贡献 主要完成单位:成都理工大学、同济大学、武汉大学、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深圳市北斗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1)成都理工大学(许强、汤明高、巨能攀、何朝阳、朱星):创新滑坡成因分类方案,揭示滑坡成灾机理,建立三维识别图谱,提出重大滑坡隐患早期识别的“三查”体系,揭示滑坡变形时-空动态演化规律,建立基于时空变形的“过程预警”理论方法,研发监测预警平台。负责项目实施及全面推广。 (2)同济大学(刘春):与成都理工大学共同研究提出大型滑坡演化的空-天-地-内多源立体观测,研发基于卫星遥感、无人机等滑坡观(探)测技术,开展行业推广应用。 (3)武汉大学(廖明生、张路):发挥在测绘遥感技术方面的优势,与成都理工大学共同研究解决了InSAR技术在西部山区地质灾害识别监测应用中的瓶颈问题,有效提高了该技术的可用性和结果可靠性,在四川丹巴县、理县、茂县等区域进行了应用。 (4)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黄学斌):原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指挥部现已划归武汉地质调查中心,主要贡献三峡库区涉水滑坡机理、滑坡灾害监测预警及推广应用,与成都理工大学共同编制《三峡库区滑坡灾害预警预报手册》、并进行了深入推广应用。 (5)深圳市北斗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李慧生):研发滑坡监测技术,滑坡大数据采集传输、无人机建模和INSAR建模位移分析系统,与成都理工大学合作进行滑坡监测预警技术的推广应用。 四、提名意见 我国西部山区大型滑坡机理复杂、隐蔽性强、灾害损失及社会影响大,国家防灾减灾需求迫切。该项目依托973计划等,针对滑坡隐患早期识别与监测预警中的关键技术难题,通过十余年研究积累和联合攻关,取得了原创性研究成果,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推动我国滑坡隐患识别与预警走在世界前列。获得“标准规范、专利和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30

国家优质工程奖评选办法

附件: 国家优质工程奖评选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国家《质量发展纲要》和“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增强参与工程建设各单位质量意识,强化创新驱动发展能力,提高工程管理水平,确保工程建设质量,规范国家优质工程奖评选活动,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国家优质工程奖是经国务院确认设立的工程建设领域跨行业、跨专业的国家级质量奖,宗旨是弘扬“追求卓越,铸就经典”的国优精神,倡导和提升工程质量管理的系统性、科学性和经济性,宣传和表彰设计优、质量精、管理佳、效益好、技术先进、节能环保的工程项目。 第三条国家优质工程奖以各行业、各领域工程项目质量为主要评定内容,涉及工程项目从立项到竣工验收各个环节。获奖工程应当符合国家倡导的发展方向和政策要求。国家优质工程的综合指标应当达到同时期国内领先水平。 第四条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登记的企业建设的工程项目均可以参与国家优质工程奖评选活动。 第五条国家优质工程奖评审工作由国家工程建设质量奖评审委员会(以下简称评审委员会)负责专业技术审查并提出最终推荐名单,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会长办公会议决定获奖项目,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颁布。 第二章评选范围 第六条参与国家优质工程奖评选的项目应符合法定建设程序,

并且是具有独立生产能力和完整使用功能的新建、扩建和大型技改工程。主要包括: (一)工业建设项目:冶金、有色金属、煤炭、石油、天然气、石油化工、化学工业、电力工业、核工业、建材等。参与评选的工程规模: 1.烧结机使用面积180平方米(含)以上,焦炉炭化室高度6米(含)以上,高炉有效容积1200立方米(含)以上,转炉公称容量120吨(含)以上,电炉公称容量90吨(含)以上的钢铁建设项目; 2.产量100万吨/年(含)以上重金属矿山和露天铝土矿山项目,产量60万吨/年(含)以上氧化铝项目,产量20万吨/年(含)以上电解铝项目,产量10万吨/年(含)以上多品种综合铝加工项目、单系列铜熔炼项目、单系列锌冶炼项目; 3. 原煤生产能力在120万吨/年(含)以上的煤矿(含相应建设规模的配套选煤厂),独立申报的洗选能力在300万吨/年(含)以上的中心或集中式选煤厂,煤层气生产能力1亿立方米/年(含)以上的煤层气田建设项目; 4.原油生产能力30万吨/年(含)以上的油田开发地面建设工程,原油处理量300万吨/年(含)以上的炼油厂工程配套的各生产装置工程; 5.天然气生产能力6亿立方米/年(含)以上的气田开发地面建设工程; 6.设有首末站及中间加压泵站、长度100公里(含)以上、管径273毫米(含)以上的长输油气管道工程; 7.年产30万吨(含)以上的乙烯厂工程配套的各生产装置工程,年产18万吨(含)以上的合成氨工程,年产30万吨(含)以上的尿

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报奖公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高砷多金属废水处理技术及工业化应用 推荐单位: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推荐奖种:科技进步奖 完成单位: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长沙华时捷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完成人:杨成渊、雷思维、汪友元、谭自强、蒋晓云、胡忠东、余旦新、王栋、王强、冯治兵、李和平、唐光炜、刘永龙、武卫国、李鹏 项目简介: 随着冶金工业的迅猛发展,冶炼矿产资源中而伴生的铅、锌、砷等有害杂质呈上涨趋势。在冶炼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水中砷及重金属的含量大幅增加,造成冶金工业废水处理难度的增大。根据(国办发〔2009〕61号)《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环保部等部门关于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对重金属污染物铅、汞、镉、铬和类金属砷的排放提出了严格的限制,要求重金属排放企业必须做到达标处理。本项目通过两家企业联合研究,结合白银公司生产工艺现状及生产实际,开发出了高砷多金属酸性废水处理技术。2010年12月,高砷多金属废水处理技术在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铜业公司成功使用,处理后的废水达到《铜、镍、钴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7—2010)》。该技术率先在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工业化应用,并已成功推广到江西铜业、铜陵有色、山东恒邦、豫光金铅、云南冶金、灵宝黄金等铜铅锌镍及黄金冶炼企业。 推广应用情况: 该技术率先在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工业化应用,并已成功推广到江西铜业、铜陵有色、山东恒邦、豫光金铅、云南冶金、灵宝黄金等铜铅锌镍及黄金冶炼企业。 前三完成人主要贡献: 1、杨成渊高级工程师,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主持了项目技术方案论证、可研和项目实施的全过程。创造性地将①开发了高砷多金属废水电化学处理技术②研发了智能模块化电化学装置③开发了高砷多金属废水处理工艺管理包三项创新点应用于该项目。 2、雷思维高级工程师,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项目总负责。主持了项目前期方案论证、组织协调、全程跟踪监督项目的实施。创造性地将①开发了高砷多金属废水电化学处理技术②研发了智能模块化电化学装置③开发了高砷多金属废水处理工艺管理包三项创新点应用于该项目。 3、汪友元教授级高工,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负责本项目技术路线的确定和技术方案的论证,以及科研成果的转化、协调等,提高了项目研发效率,加快了建设进度。创造性地将①开发了高砷多金属废水电化学处理技术②研发了智能模块化电化学装置③开发了高砷多金属废水处理工艺管理

国家技术发明奖和进步奖

国家技术发明奖 国家技术发明奖:授予运用科学技术知识做出产品、工艺、材料及其系统等重大技术发明的中国公民。国家技术发明奖不授予组织。 简介 技术发明是指利用自然规律首创并成功地用于改造客观世界的技术新成果。它一般是与生产有关的新技术,如在国民经济某一技术领域中提供了新的、先进的、效益好的新技术。以上所称产品包括各种仪器、设备、器械、工具零部件及生物新品种等;工艺包括各领域的各种技术方法;材料包括用各种技术方法获得的新原料;系统是指产品、工艺和材料的技术综合。科学发现、科学理论不属于国家技术发明奖的奖励范围,但是,将科学发现成果应用于生产、生活等实践,将新的发现体现在工艺、产品中,也可以推荐为技术发明奖。如新发现的一种化学物质,虽为客观存在,但如果将其开发为一种新药品或转化为一项技术发明,则符合技术发明奖的奖励范围。仅依赖个人经验和技能、技巧,而别人又不能根据所提供的方案将其重现的技术,不属于技术发明奖的奖励范围,如各种个人拥有的特技。[1] 授奖条件 (1)前人尚未发明或者尚未公开; (2)具有先进性和创造性; (3)经实施,创造显著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 “前人尚未发明或者尚未公开”,是指在候选人所完成的产品、工艺、材料公开之前,前人所没有的,为国内外首创,或者虽然国内外已有,但主要技术内容尚未在国内外各种公开出版物、媒体及各种公众信息渠道上发表或者公开,也未曾公开使用。 推荐国家技术发明奖时,一般应出具获得发明专利的证明,如果没有获得发明专利,应当通过国家科技奖励工作办公室(以下统称“国家奖励办”)认定的科技信息部门进行文献检索和查新,以确认一项技术是否符合前人尚未发明或尚未公开的条件,文献应该检索到该技术的公开时间。界定或者确定“公开”时间的形式具有多样性,除技术鉴定外,还有专利申请、产品鉴定、产品或者技术公开销售使用、主要技术内容公开发表等。如果一项技术同时存在着上述几种公开方式,那么,确定发明权的公开时间应以最早的时间为准。 “具有先进性和创造性”,是与国内外已有同类技术相比较而言。先进性是指在推荐评审时,其主要性能(性状)、技术经济指标、科学技术水平及其促进科学进步的作用和意义等综合优于同类技术。先进性要求一项发明不但是新的、前人没有的,还要求它具有技术优越性,从而具有竞争力和实用价值。创造性是指发明的技术思路有创新,技术上有实质性的特点和显著的进步。创造性要求一项发明不是简单的前人所没有,必须和已有同类技术有本质的差异,有质的飞跃和突破。先进性和创造性主要是与先进的同类技术进行全面比较。 “经实施,创造显著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是指通过实践检验证明技术确是成熟、实用的,而且已经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该条件要求发明不但是先进的,还应当具有实用价值,并已较大规模地应用于生产实践。推荐参加国家技术发明奖评审的技术发明,应该经过一年以上较大规模的实施应用,取得良好的实用效果。产品、材料至少应已批量生产和应用,对工艺要求至少经过中试或相当于中试以上规模的生产实施。[1]

2016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项目名单

2016 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项目名单 二等奖 47 项(通用项目) 序号编号项目名称主要完成人 推荐单位 (推荐专家) 1 F-301-2-01 良种牛羊高效克隆技 术张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周欢 敏(内蒙古农业大学),权富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李光鹏 (内蒙古大学),王勇胜(西北农 林科技大学),刘军(西北农林科 技大学)陕西省 2 F-301-2-02 芝麻优异种质创制与新 品种选育技术及应用张海洋(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芝麻研 究中心), 苗红梅(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芝麻研 究中心), 魏利斌(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芝麻研 究中心), 张体德(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芝麻研 究中心), 李春(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芝麻研究 中心), 刘红彦(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 护研究所) 河南省 3 F-301-2-03 玉米重要营养品质优良 基因发掘与分子育种应 用李建生(中国农业大学), 严建兵(华中农业大学), 杨小红(中国农业大学),胡建广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 究所), 教育部

陈绍江(中国农业大学), 王国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 研究所) 4 F-301-2-04 动物源食品中主要兽药 残留物高效检测关键技 术 袁宗辉(华中农业大学),彭大鹏 (华中农业大学),王玉莲(华中 农业大学),陈冬梅(华中农业大 学),陶燕飞(华中农业大学), 潘源虎(华中农业大学) 教育部 5 F-301-2-05 基于高塔熔体造粒关键 技术的生产体系构建与 新型肥料产品创制高进华(史丹利化肥股份有限公 司), 陈明良(上海化工研究院), 武志杰(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 研究所), 孔亦周(宝鸡秦东流体设备制造有 限公司), 张英鹏(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 源与环境研究所), 解学仕(史丹利化肥股份有限公 司 山东省 6 F-302-2-01 骨折微创复位固定核心 技术体系的创建与临床 应用 张英泽(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 院),侯志勇(河北医科大学第三 医院),陈伟(河北医科大学第三 医院),张柳(华北理工大 学), 中华医学会7 F-302-2-02 多肽化学修饰的关键技王锐(兰州大学),甘肃省

国家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

2017年国家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 一、项目名称 海洋牧场生境构建和资源修复技术创新与集成应用 二、推荐单位(专家)意见 我国近海生境严重退化,渔业资源持续衰退,供给侧改革和产业布局等亟待产业转型升级兴业。海洋牧场作为一种海洋经济新业态,既能养护渔业资源,又能修复生态环境,是实现我国海洋渔业资源与近海生态系统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 针对海洋牧场建设重要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环节,项目系统开展了牧场设施研发、技术创新、模式构建、监测评价、预警预报和集成应用,取得了牧场生境构建、资源修复和平台建设等系列创新性成果。突破了增殖放流与生境构建关键技术、创新了海洋牧场生产经营与管理策略,发展和丰富了重要渔业资源养护和可持续利用理论、方法和技术,为黄渤海渔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范例。 授权发明专利17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软件著作权2项;发表SCI文章45篇,专著2部,制定山东省标准6项;阶段性成果曾获山东省技术发明一等奖、科技进步一等奖和青岛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成果在黄渤海集成应用,示范面积9万亩,推广面积45万亩;近三年新增销售额55亿元,新增利润11亿元。通过CCTV焦点访谈、中国科学报等专题报道和系列科普报告,提高了全民保护、合理开发海洋的科学意识;创建了“科研院所+企业+合作社+渔户”相结合的“泽潭模式”,实现渔民收入与企业发展同步提升,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我单位认真审阅了推荐材料,确认推荐材料真实有效,完成人和完成单位排序无异议,相关栏目符合要求,根据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授奖条件,经评审并推荐该项目申报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三、项目简介 本项目属于水产科学技术领域。 受陆源污染、过度捕捞、盲目开发影响,我国近海生境严重退化,渔业资源持续衰退,海洋荒漠化显著。海洋牧场作为一种海洋经济新业态,是实现我国近海渔业资源恢复、生态系统和谐发展与“蓝色碳汇”的重要途径。

2019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

2019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 安徽省提名项目公示 (一)项目名称 强流稳态中子调控关键技术及装置 (二)提名意见 针对先进核能系统复杂中子场构建问题,发明了强流稳态中子调控技术,创新研制了中子调控科学装置,解决了复杂系统重要的核辐射安全设计与验证难题。 该大型装置及相关技术成果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1项、软件著作权12项,发表SCI论文81篇。获省部级一等奖多项。项目成果在大型核工程、国防装备等重大项目中获得广泛应用,产生了重大的社会与经济效益,推动了核能及核技术交叉应用领域的技术创新发展。 项目材料填写规范,内容真实,经公示无异议。对照国家技术发明奖授奖条件,提名该项目为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三)项目简介 核能利用是国家能源战略发展以及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核能系统中,中子被称为“灵魂”,是核能安全发展的源头。中子行为研究是核能安全发展的源头和关键。针对先进裂变堆、聚变堆、混合堆等先进核能系统的研发及验证,传统技术在中子场精准构建以及辐射安全评价等方面存在

重大挑战,成为制约先进核能系统发展的关键瓶颈。 针对上述挑战,项目团队突破了强流稳态中子调控技术瓶颈,创新研制了中子调控科学装置,解决了复杂系统重要的核辐射安全设计与验证难题。主要技术发明如下:(1)创新研制了聚变裂变耦合的中子调控装置。发明了高产额中子源强调控技术,发明了基于阵列射流强化散热的靶技术,突破了氘氚聚变中子源强难以提高的技术瓶颈,研制了加速器驱动的氘氚聚变和裂变耦合的大型中子调控装置,其氘氚中子源强提升了28%。 (2)发明了调控模块自适应组合的中子场构建技术。设计了分能区的中子调控模块体系,发明了基于响应矩阵的中子能谱调控方法,研制了中子场调控系统,解决了传统方法难以构建先进核能系统中子场的难题。 (3)发明了复杂中子场的在线反演评价技术。研制了特征识别的中子在线测量系统,大幅提升了测量范围;提出了基于离散点测量的中子场在线反演方法,解决了复杂系统辐射安全动态特性的精准评价难题。 该大型装置及相关技术成果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1项、软件著作权12项,发表SCI/EI论文81篇。相关成果获省部级一等奖多项。项目成果在大型核工程、国防装备等重大项目中获得广泛应用,产生了重大的社会与经济效益,推动了核能及核技术交叉应用领域的技术创新发展。 (四)客观评价

2016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项目名单

2016 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项目名单 二等奖47项(通用项目) 序号编号项目名称主要完成人 推荐单位(推荐专家) 1F-301-2-01 良种牛羊高效克隆技 术张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周欢敏(内蒙古农业大学), 权富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李光鹏(内蒙古大学), 王勇胜(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刘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陕西省 2F-301-2-02 芝麻优异种质创制与 新品种选育技术及应 用张海洋(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芝麻研 究中心), 苗红梅(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芝麻研 究中心), 魏利斌(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芝麻研 究中心), 张体德(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芝麻研 究中心), 李春(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芝麻研 究中心), 刘红彦(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 护研究所) 河南省 3F-301-2-03 玉米重要营养品质优 良基因发掘与分子育 种应用李建生(中国农业大学), 严建兵(华中农业大学), 杨小红(中国农业大学), 胡建广(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 究所), 陈绍江(中国农业大学), 王国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 研究所) 教育部 4F-301-2-04 动物源食品中主要兽 药残留物高效检测关 键技术袁宗辉(华中农业大学), 彭大鹏(华中农业大学), 王玉莲(华中农业大学), 陈冬梅(华中农业大学), 陶燕飞(华中农业大学), 潘源虎(华中农业大学) 教育部 5F-301-2-05 基于高塔熔体造粒关高进华(史丹利化肥股份有限公山东省

键技术的生产体系构建与新型肥料产品创制司), 陈明良(上海化工研究院), 武志杰(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孔亦周(宝鸡秦东流体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张英鹏(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解学仕(史丹利化肥股份有限公司) 6F-302-2-01 骨折微创复位固定核 心技术体系的创建与 临床应用张英泽(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侯志勇(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陈伟(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张柳(华北理工大学), 郑占乐(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王娟(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中华医学会 7F-302-2-02 多肽化学修饰的关键 技术及其在多肽新药 创制中的应用王锐(兰州大学), 袁建成(深圳翰宇药业股份有限公 司), 方泉(兰州大学), 马亚平(深圳翰宇药业股份有限公 司), 刘建(深圳翰宇药业股份有限公 司), 张邦治(兰州大学) 甘肃省 8F-303-2-01 重建多期油气复杂成 藏过程的关键仪器与 方法刘文汇(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 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金之钧(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 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秦建中(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 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徐旭辉(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 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郑伦举(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 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张志荣(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 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 公司 9F-303-2-02 复杂结构井特种钻井 液及工业化应用蒋官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孙金声(中国石油集团钻井工程技 术研究院), 蒲晓林(西南石油大学), 高德利(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王玺(中国石油集团钻井工程技 术研究院), 王平全(西南石油大学)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 业联合会 10F-303-2-03 陆域天然气水合物冷 钻热采关键技术孙友宏(吉林大学), 郭威(吉林大学), 陈晨(吉林大学), 吉林省

广东省建设工程优质奖评选办法

附件 广东省建设工程优质奖评选办法 (2017年修订)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落实国家《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立建设工程质量创优激励机制,鼓励建筑施工企业采用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加强项目管理,颂扬工匠精神,进一步提高我省建设工程质量水平和完善广东省建设工程优质奖的评选活动,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广东省建设工程优质奖(以下简称省优质工程奖)称号,是我省建筑行业工程质量的最高荣誉奖,每年评选一次。省优质工程奖的评选工作由广东省建筑业协会组织实施。评选活动接受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和指导,评选结果报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三条省优质工程的评选对象为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在广东省境内承包施工的,并已经建成投入使用一年,其质量达到省内一流水平的各类工程,主要包括:房屋建筑工程、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工业设备安装工程及铁路、交通、水利、电力等专业工程。 第四条省优质工程由建筑施工企业自愿申报,经工程所在地的地级市建筑业协会(专业行业协会)或省直施工企业主管部门推荐,由省建筑业协会组成专家评委会进行评审,择优审定。评审工作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以及国家和省有关建设工 -1-

程质量的法律、法规、强制性技术标准、行业技术标准为评选依据,以“公平、公正、客观”为原则,对工程竣工资料和实体工程质量进行综合评审。 第二章申报评选工程规模 第五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符合下列规定范围要求的工程,均可参与申报评选。 (一)民用建筑工程 1.有150间以上的客房的旅业工程,3000座位以上的体育馆,20000座位以上的体育场、1000座位以上的影剧院或礼堂,建筑面积在6000平方米以上的商住工程,以及5000平方米以上其它用途的民用建筑。 2.总建筑面积在40000平方米以上(含40000平方米),配套设施齐全并能投入正常使用的民用建筑群体工程。 3.建筑面积在1500平方米以上的古建筑重建或修缮工程,或具有特色的传统建筑工程。 4.别墅类工程,可按20栋以上(含20栋),累计建筑面积不少于10000平方米的规模组团申报。 5.以上工程初装修面积不得超过25%,初装修部分必须满足使用功能。 (二)工业建筑及设备安装工程 1.辅助配套功能齐全单体建筑面积在10000平方米以上的生产厂房、仓库。 2.辅助配套功能齐全建筑面积在20000平方米以上的工业-2-

国家科技进步奖填写要求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年度工作日程 (2013年) 时间 工作安排 1月 提交推荐材料 2月 形审,受理项目公布 4月 初评网络评审 5月-6月 初评会议评审 6月 初评结果公布 6月-7月 初评通过项目考察,异议处理 8月 评审委员会会议 9月 监督委员会会议,奖励委员会会议 10月 报科技部审核,报国务院批准 11月 下一年度推荐工作部署 12月 批准,授奖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推荐书》填写要求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推荐书》是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审的基础文件和主要评审依据,应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当年推荐通知,按照推荐书规定的格式、栏目及所列标题的要求,如实填写。形审不合格项目退回推荐单位,不予提交评审。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推荐书》包括电子版推荐书和书面推荐书两种形式。 电子版推荐书包括主件(第一至第十部分)和附件(第十一部分),须按要求在线填写和上传。主件第二、三、四部分的页边距左右各3.2㎝,上下各2.8㎝(以推荐系统提供下载的模版为准),正文文字使用宋体,不小于小四号,行距不小于18磅,标题和图表文字格式自行设置(建议以黑体、仿宋、楷体为主)。 书面推荐书包括主件(第一至第十部分)和附件(第十一部分)。主件从推荐系统中直接生成并打印,内容应与电子版推荐书相关内容完全一致。推荐书主件和附件装订成册(单双面不限),纸张规格A4,竖向左侧装订,不要另加封面。书面推荐书一式两份,原件1份(封面顶部右上角标注“原件”字样),复印件1份。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推荐书》填写要求如下: 一、项目基本情况 1.专业评审组、序号、编号:由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填写。 2.奖励类别:在推荐系统中选择相应类别填写。 3.项目名称:不超过30字。应紧紧围绕项目核心创新内容,简明、准确地反映出创新技术内容和特征,项目名称中一般不使用xx研究、企业名称等字样。 企业技术创新工程项目应紧紧围绕项目核心创新内容,简明、准确地反映出创新工程所属领域、内容和特征,项目名称中一般不使用xx研究字样,必要时可以通过使用企业名称或者产品品牌等方式来限定工程的内容,以防止侵犯其他企业的权益。 科普项目应直接使用科普作品的名称。 4.公布名:不超过30字。如项目名称不可直接对外公布,应在此栏填写可公布名称,并且必须提供书面说明材料供审查。不填写此栏时视为项目名称可直接公

201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

201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 安徽省提名项目公示 (一)项目名称 制冷空调装备绿色工质替代关键技术与产业化 (二)提名意见 针对我国履行环保国际公约的迫切需求和制冷工质绿色替代的技术难题,突破了绿色工质制冷空调装备基于新型热力学循环的增效机理、复合制冷系统安全节能调控、流动传热与除霜降噪协同设计、高安全性测试方法与环境友好性评价等关键技术,首次建立了我国制冷空调装备绿色工质替代的技术体系,研发多种制冷空调新装备并实现产业化。项目成果成功应用于我国冷冻冷藏设备、空调设备等装备制造业和工业、建筑、食品等重点领域,产品出口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推动行业科技进步和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走出了中国制冷空调行业的自主创新发展之路,为履行环保国际公约贡献了“中国方案”,取得了突出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项目材料填写规范,内容真实,经公示无异议。对照国家科技进步奖授奖条件,提名该项目为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三)项目简介 工质在制冷空调装备中承担着能量转换和传输的重要作用,制冷空调装备使用的传统工质存在破坏臭氧层、温室

效应高等突出的环境问题,随着全球对绿色发展的日益关注及《蒙特利尔议定书》、《巴黎协定》等系列环保国际公约的签署,积极寻找制冷空调装备安全适用的绿色工质替代技术是全球同行共同面对的重大挑战,也将成为抑制全球温升和气候变化的重要途径。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制冷空调装备制造国和消费国,传统工质年消费量占全球的50%以上。因此,如何实现我国制冷空调装备绿色工质的替代并保障行业平稳转换过渡,已成为突破现有技术瓶颈、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展示我国“负责任大国”形象的迫切需求。 本项目依托联合国框架下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多边基金等专项支持,集合国内制冷空调行业产学研各界优势资源,针对R32、CO2、NH3等不破坏臭氧层且具有低温室效应潜值的绿色工质,历时近十年联合攻关,突破了绿色工质制冷空调装备基于新型热力学循环的增效机理、复合制冷(供热)系统安全节能调控、流动传热与除霜降噪协同设计、新型测试评价方法与安全可靠运行等关键技术,建立了制冷空调装备绿色工质替代的技术体系,并实现多种新装备的应用和产业化。创新成果主要包括: 1.国内率先开展了可燃性工质多因素耦合泄漏燃烧性能试验,建立了安全可靠的“湿蒸气压缩”热力学循环和自然工质复叠式热力学循环,测定了工质含油状态下的强化换热准则,探明了绿色工质制冷空调装备基于新型热力学循环的增效机理,提出行业绿色工质替代路线图,为全面替代传

2018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项目提名

2018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项目提名 公示内容 一、项目名称:中蒙俄跨境区域绿色发展要素获取关键技术及应用 二、提名单位意见 本项目从区域发展的资源、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等全要素的新视角,在中蒙俄跨境地区(中国黄河以北地区,俄罗斯远东地区、西伯利亚地区和蒙古全境)要素获取、格局与机理模拟和区域发展决策支持等关键技术取得重大创新性突破,首次创新研制出区域发展要素获取技术规范和集成技术体系、生态经济区划与要素机理分析模拟技术、四层循环经济、六城建设生态城等区域发展决策支持关键技术体系,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服务了西部大开发生态文明建设和“一带一路”战略决策,产生了巨大的综合效益。 1、首次创新研制了中国北方及其毗邻地区点—线—面—网定点观测、综合调查、数据集成、样带分析的国际综合科学考察区域要素获取和集成一体化关键技术体系。首次对我国科技资料稀缺和难以到达的俄罗斯勒拿河流域中下游及北冰洋沿岸、西伯利亚、远东及太平洋沿岸地区和蒙古国等中高纬度地区以及我国黄河以北地区进行了多学科、多尺度、跨区域国际综合科学考察,考察面积1100万平方千米。系统获取了该地区的地理背景、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及人居环境要素数据,构建数据集群支撑了我国西部大开发和“一带一路”战略规划,项目填补了我国对俄罗斯、蒙古高纬度地区缺乏综合科学考察的空缺。首次系统建立了考察区不同尺度本底基础数据库和系列专题数据库,研发了分散、多源、异构的综合科学考察数据集成技术方法、标准规范等关键技术,建立了数据共享平台;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并建立了自中国黄河以北到俄罗斯北冰洋沿岸的东北亚南北综合样带,以全球陆地样带方法思想建立了综合样带指标体系,系统调查了样带内资源、环境和人类活动诸要素的时空变化梯度;首次编绘了中国北方及其毗邻地区地形图和科学考察数据地图集,支撑了“一带一路”战略规划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俄罗斯科学家开展的西伯利亚、远东地区发展战略研究。 2、创新研制了区域发展全要素格局和互动机理分析模拟技术方法。在我国首次研制生态经济区划技术体系并完成我国西部、东部沿海和北方地区生态经济区划;创新提出了“六位一体”生态文明建设、“四层循环经济”、“六城建设生态城”、“大旅游”等区域发展决策支持系统关键技术模式,并在中国北方、东部沿海和西部等区域广为应用,为国家西部大开发、主体功能区划和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和远东发展战略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 《关于加强科技基础性工作的建议》等6份咨询建议分别得到国家领导人批示,要素数据群集和地图集等成果被国家发改委西部司、国家地理空间信息协调委员会

国家优质工程奖评选办法

附件2 国家优质工程奖评选办法 (2018年修订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进工程建设行业开启高质量发展新时代,规范国家优质工程奖评选活动,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国家优质工程奖是经中共中央、国务院确认设立的工程建设领域跨行业、跨专业的国家级质量奖。 第三条国家优质工程奖弘扬“追求卓越,铸就经典”的国优精神,倡导提升工程质量管理的系统性、科学性和经济性,宣传和表彰设计优、质量精、管理佳、效益好、技术先进、节能环保的工程项目。 第四条国家优质工程奖获奖工程应当符合国家倡导的发展方向和政策要求,综合指标应当达到同时期国内领先水平。 第五条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登记的企业建设的工程项目(包括境外工程)均可以参与国家优质工程奖评选活动。 第六条国家优质工程奖评选工作由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以下简称中施企协)组织实施。 第二章评选范围 第七条参与国家优质工程奖评选的项目应为具有独立生

产能力和完整使用功能的新建、扩建和大型技改工程。 第八条国家优质工程奖评选包括下列工程: 1.工业建设工程; 2.交通工程; 3.水利工程; 4.通信工程; 5.市政园林工程; 6.建筑工程。 前款工程具体评选范围见附录1。 第九条下列工程不列入评选范围: 1.国内外使、领馆工程; 2.由于设计、施工等原因而存在质量、安全隐患、功能性缺陷的工程; 3.工程建设及运营过程中发生过一般及以上质量事故、一般及以上安全事故和环境污染事故的工程; 4.已正式竣工验收,但还有甩项未完的工程。 第三章评选条件 第十条国家优质工程奖获奖项目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1.建设程序合法合规,诚信守诺; 2.创优目标明确,创优计划合理,质量管理体系健全; 3.设计水平先进,获得省(部)级优秀设计奖或中施企协组织评定的工程建设项目优秀设计成果;

度国家技术发明奖获奖项目

2013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获奖项目2013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获奖项目 一等奖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主要完成人 推荐单位 1 F-310-1-01

大型结构与土体接触面力学试验系统研制及应用 张建民(清华大学),张嘎(清华大学),胡黎明(清华大学),侯文峻(清华大学),冯大阔(清华大学),张雷(清华大学)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 二等奖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主要完成人 推荐单位

1 F-301-2-01 鸭传染性浆膜炎灭活疫苗 程安春(四川农业大学),汪铭书(四川农业大学),朱德康(四 川农业大学),贾仁勇(四川农业大学),陈舜(四川农业大学),黎渊(成都天邦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四川省 2 F-301-2-02 高产高油酸花生种质创制和新品种培育 禹山林(山东省花生研究所),杨庆利(山东省花生研究所),王晶珊(青岛农业大学),王积军(山东省花生研究所),迟晓元(山

东省花生研究所),潘丽娟(山东省花生研究所) 中国农学会 3 F-301-2-03 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防控新技术构建及其应用 周继勇(浙江大学),于涟(浙江大学),荣俊(长江大学),杜元钊(青岛易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刘爵(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程太平(长江大学) 北京大北农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4 F-301-2-04

果实采后绿色防病保鲜关键技术的创制及应用 田世平(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蒋跃明(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秦国政(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郜海燕(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孟祥红(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郑小林(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5 F-301-2-05 油菜联合收割机关键技术与装备 李耀明(江苏大学),徐立章(江苏大学),陈进(江苏大学),李萍萍(江苏大学),易中懿(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赵湛(江苏大学)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关于印发《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评选办法(2017年修订)》的通知

关于印发《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评选办法(2017年修订)》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筑业协会(联合会、施工行业协会),有关行业建设协会,解放军工程建设协会,国资委管理的有关建筑业企业: 为进一步规范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的评选工作,根据建筑业发展形势,我会对《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评选办法(2013年修订)》部分条文进行了修订。现将《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评选办法(2017年修订)》及《关于修订<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评选办法>的说明》印发。本办法自2017年起施行,《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评选办法(2013年修订)》(建协〔2013〕24号)同时废止。 中国建筑业协会 2017年1月17日 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 评选办法 (2017年修订)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加快我国建筑业的技术进步,促进建筑业企业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推动建设工程质量水平的提高,规范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以下简称鲁班奖)的评选活动,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鲁班奖是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的最高奖,工程质

量应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第三条鲁班奖的评选工作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指导下由中国建筑业协会组织实施,评选结果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第四条鲁班奖的评选工作要本着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的精神,坚持“优中选优”、宁缺毋滥和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 第五条鲁班奖每两年评选一次,获奖工程数额不超过240项。获奖单位为获奖工程的主要承建单位、参建单位。 第六条鲁班奖由建筑业企业自愿申报,经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筑业协会、有关行业建设协会或有关单位择优推荐后进行评选。 有关单位是指没有成立建筑业(建设)协会,并与中国建筑业协会商妥的归口本系统申报工程的单位。 第二章评选工程范围 第七条鲁班奖的评选工程为我国境内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各类新(扩)建工程。 第八条鲁班奖的评选工程分为: (一)住宅工程; (二)公共建筑工程; (三)工业交通水利工程; (四)市政园林工程。 以上四类工程的评选范围和规模应符合本办法附件1、2的规定。各类工程的获奖比例视当年实际情况确定。 第九条已参加过鲁班奖评选而未获奖的工程,不再列入

201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

201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 安徽省提名项目公示 (一)项目名称:沿淮主要粮食作物涝渍灾害综合防控关键技术及应用 (二)提名意见 面向农业防灾减灾、脱贫攻坚战略需求,针对沿淮涝渍灾害突出问题,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项目支持下,安徽农业大学等单位联合攻关,按照“结构避灾、生物抗灾、技术减灾”新思路,通过良种良机良法融合、避灾抗灾减灾统筹,开展了沿淮主要粮食作物涝渍灾害综合防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经过18年研究,揭示了沿淮“降水-汇流-入渗-涝渍”成灾机制,创建了农田快速排水工程技术与标准,创新了改土增渗降渍技术;攻克作物涝渍抗性和减产机理以及抗性评价方法瓶颈,创新了玉米和小麦抗涝渍栽培关键技术;在行蓄洪区首创“旱稻-小麦”结构避灾新模式和旱稻“精量机直播+旱管”轻简栽培技术。成果获得省部级一等奖2项,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农技推广合作奖2项,发明专利10项,作物新品种4个,行业、地方标准11项;2009年以来,技术累计推广3.29亿亩,经济社会效益显著,系统化解决了沿淮主要粮食作物涝渍防控、稳产增潜难题。中国农学会评价认为成果总体水平国际先进,部分国际领先。

项目材料填写规范,内容真实,经公示无异议。对照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授奖条件,提名该项目为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三)项目简介 沿淮地区是指鄂豫皖苏四省淮河沿岸50-80km的大片低洼平原,耕地面积约1.4亿亩,光温水热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粮食主产区和增产潜力最大的地区之一。因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地势低洼,洪涝灾害多年平均成灾面积占全国同期的39%,面广、频发、重发的涝渍灾害长期困扰着粮食生产稳定性和增产潜力的提升。针对传统种植模式适应性差、品种涝渍抗性弱、防灾减灾栽培技术缺乏等问题,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项目支持下,历经18年联合攻关,创建了“创新种植结构避灾、增强作物耐渍能力抗灾、调水改土技术减灾”涝渍灾害综合防控新思路、新模式和新技术,主要创新如下: 1.首创沿淮行蓄洪区“旱稻-小麦”结构避灾新模式,创新了旱稻“精量机直播旱管”轻简栽培技术。首次揭示旱稻在该区生态适应性强,率先提出“旱粮调旱稻”结构避灾新策略,破解了传统“玉米(大豆)-小麦”模式产量低而不稳难题;发明新型板茬宽幅小麦旱稻兼用施肥播种机,首创旱稻免耕开沟条播、侧位精准施肥、覆土镇压保墒一体化作业的轻简化精量播种方式,首次明确潮土旱稻旱管补灌的盈亏临界点,制定技术规程4套;新模式较原模式稳产增产、

2013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获奖项目

2013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获奖项目 一等奖 序号编号项目名称主要完成人推荐单 位 1F-310-1-01 大型结构与土体接 触面力学试验系统 研制及应用张建民(清华大学), 张嘎(清华大学), 胡黎明(清华大学), 侯文峻(清华大学), 冯大阔(清华大学), 张雷(清华大学) 中国土木 工程学会 二等奖 序号编号项目名称主要完成人推荐单位 1F-301-2-01 鸭传染性浆膜炎灭 活疫苗 程安春(四川农业大学), 汪铭书(四川农业大学), 朱德康(四川农业大学), 贾仁勇(四川农业大学), 陈舜(四川农业大学), 黎渊(成都天邦生物制品有限 公司) 四川省 2F-301-2-02 高产高油酸花生种 质创制和新品种培 育禹山林(山东省花生研究所), 杨庆利(山东省花生研究所), 王晶珊(青岛农业大学), 王积军(山东省花生研究所), 迟晓元(山东省花生研究所), 潘丽娟(山东省花生研究所) 中国农学 会 3F-301-2-03 传染性法氏囊病的 防控新技术构建及 其应用 周继勇(浙江大学), 于涟(浙江大学), 荣俊(长江大学), 杜元钊(青岛易邦生物工程有 限公司), 刘爵(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程太平(长江大学) 北京大北 农科技集 团股份有 限公司 4F-301-2-04 果实采后绿色防病 保鲜关键技术的创 制及应用 田世平(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 所), 蒋跃明(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 园), 秦国政(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 所), 郜海燕(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孟祥红(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 中国科学 院

所), 郑小林(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 所) 5F-301-2-05 油菜联合收割机关 键技术与装备 李耀明(江苏大学), 徐立章(江苏大学), 陈进(江苏大学), 李萍萍(江苏大学), 易中懿(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 化研究所), 赵湛(江苏大学) 中国机械 工业联合 会 6F-301-2-06 水稻胚乳细胞生物 反应器及其应用 杨代常(武汉大学), 谢婷婷(武汉大学), 何洋(武汉大学), 宁婷婷(武汉大学), 施婧妮(武汉禾元生物科技有 限公司), 欧吉权(武汉禾元生物科技有 限公司) 湖北省 7 F-301-2-07 低成本易降解肥料 用缓释材料创制与 应用张夫道(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 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张建峰(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 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杨俊诚(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 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王玉军(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 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黄培钊(深圳市芭田生态工程 股份有限公司), 王学江(五洲丰农业科技有限 公司) 农业部 8F-301-2-08 水稻抗旱基因资源 挖掘和节水抗旱稻 创制罗利军(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 中心), 梅捍卫(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 中心), 熊立仲(华中农业大学), 余新桥(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 中心), 钟扬(复旦大学), 王一平(中国水稻研究所) 上海市 9 F-302-2-01 1.1类原创新药—— 口服重组幽门螺杆 菌疫苗邹全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 军医大学), 童文德(芜湖康卫生物科技有 限公司), 毛旭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 军医大学), 郭刚(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 医大学), 重庆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