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绿化规划设计
居住区绿地设计基础知识

宅旁绿地
宅旁绿地
宅旁绿地
二、居住区绿地规范
• 居住区内绿地,应包括公共绿地、宅旁绿 地、配套公建所属绿地和道路绿地等。
• 1、 居住区内绿地应符合下列规定: • (1 )一切可绿化的用地均应绿化,并宜发
展垂直绿化; • (2) 宅间绿地应精心规划与设计;宅间绿
地面积的计算办法应符合本规范第11章中 有关规定; • (3 )绿地率:新区建设不应低于30%; 旧区改造不宜低于25%。
居住区绿地设计 基础知识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 城市居住区:一般称居住区,泛指不同居住 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和特指被城市干 道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 (30000~50000人)相对应,配建有一整套 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 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 居住小区:一般称小区,是被居住区级道 路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 模(7000~15000人)相对应,配建有一 套能满足该区居民基本的物质与文化生活 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 居住组团:一般称组团,一般指被小区道 路分隔,并与居住人口规模(1000~3000 人)相对应,配建有居民所需的基层公共 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居住小区公共绿地
公共绿地
2.居住小区单位附属绿地
• 居住小区单位附属绿地是居住小区级公共 建筑内的绿地。如中小学、幼儿园、托儿 所、食堂、饮食店、锅炉房等单位附属的 绿地。
3.居住小区道路绿地
• 居住小区道路绿地是联系住宅组群之间的 道路和通向各户或各居住单元门口的小路。 一即居住小区内主要道路和住宅小路的沿 路绿化。
• 居住小区公共绿地是为居住小区服务的集 中整块面积的公共绿地,包括运动地、儿 童、青少年活动场地和老人休息地。它的 位置也常规划在居住小区中心段,服务半 径300-500m,步行约10min可以到达。
居住区绿化规划设计探讨

Sub nCo nt b n a d Ru a ln n n a a e n e t n, u bn 1 6 0, ii u yUr a n rlP a nig a d M n g me tS ci o S i i 20 Chia 5 n
摘 要 : 住 区的绿 化规 划 , 须 以城 市生 态系统 为基础 , 重生 态效 益 , 居 必 注 以提 高居 民 小 区的环 境质 量 , 维护 和保 持城 市 的生 态平 衡 。因此 , 运 用生 态学原 理进 行居 住 区绿 化地 设计 是 园设 计 者 面临 的一个新 课题 。
Absr t tac :Th re i g o ei e ila e s mu tbebae n ura c s t ms fc sn n e o f ce c o i r v h n io me t u lt f eg e n n frsd nt ra s s d o b n e oyse ,o u i g o c ~ef in yt mp o e t e e vr n na q aiy o a i l rsd n ilae s man an a d prs re t c lgc lb ln eo hect.Th rfr t s fe oo ia rncplsfrge n rsd nild sg sa n w e i e ta ra , iti ee v hee oo ia aa c ft iy n e eo e,heu eo c lgc lp i i e o re e ie t ein i e a
・42 ・
居 住 区绿化 规 划设 计 探 讨
Dic so i e n a i nd De i n o s usi n O lGr e Pl nn ng a sg fDwe ln s rc l g Dit i t i
城市居住区绿化规划设计初探

物 的客观 发展规律 ,一切 从实 际出发,坚持因地制 宜 的原则。这包括两个方 面的内容:一方面 ,对绿 化植物 的选 择。地形的规划布局要尽 可能的在保留 和利用原有 地形 、地貌基础上进 行设计 。如高低起 伏的地貌相 比一 马平川的地形会更加令人感 觉富有 美感 、充满 诗情 画意,给人舒适 与轻松感 ;另外, 在园林植物选择 方面要 以本土植物优 先。为 了改善 居住 区的绿化结 构 ,还可 以根据 需要和居住 区环境 选取一些观 赏性 和适应能力强 的外地植物 ,在布置 生态环境的时候要遵循花草树木科学搭配的原则 。
则 是 园 林 设 计 的 重 要 原 则 ,也 是居 住 区绿 化 设 计 的 重 要 依 据 之 一 。 干 净 整 洁 、空 气 清 新 、充 满 阳 光 、 没有 噪 音 的 居 住 环 境 几 乎 是 所 有 人 的 向往 , 在 居 住 区绿 化 设 计 的 过 程 中 要 提 前 做 好 空气 清 洁 控 制 、 噪
居住 区 绿 化 植 物 地 选 择不 是 随机 的 , 要 适 应 植
音污 染控制、碳氧破坏控制 以及有害 气体和 物质 的
检测控 制的规划工作 。只有这样 ,在 面对 愈演愈烈 的环境污染和热 岛效应 的危害时才不会不知所措 , 从而建立适合人 类居住 的园林环境 ;再次 ,水平系 统 和 绿 化 系 统 构 成 了居 住 区 的 两 大 系 统 。为 了让 人 们可 以尽情 的享 受绿化 空间带来的美感 ,保 持绿化 空间的连续性和协调性 。从水平 系统来 说,坚持 点、 线、面相结合 的原则 。如住宅区之间 的小规模绿地
小区规划: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

小区规划: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一、居住区的性质与规模:建国以来,我国居住形态从初期由于缺乏经验而借鉴西方邻里单位,学习苏联街坊的布置,直到小区规划理论的出现并传入我国被广泛地采用及积极发展的今天,总结这段走过的道路,有必要给小区下个定义。
白德懋在《小区规划与居住区环境设计》一书中,将居住区划分为三级:居住区、小区和住宅组团。
1、居住区:居住区是指城市主要道路所包围的独立生活居住地段。
在居住区内设有比较完整的日常性和经常性的生活服务设施,这些设施能满足居民的基本物质和文化生活要求。
因此它的规模一般为1万至1。
5万户,3-5万人,相当于一个城市街道办事处管辖的范围。
居住区下可划分若干小区,也可不划分小区,而由若干住宅组团组成。
2、居住小区:简称小区,有别于工业或其他小区。
小区应是居住区道路(也可是城市一般道路)所包围的日常性生活居住单位。
小区内设有日常性的生活服务设施,以满足日常生活必须;但经常性的设施,如规模较大的邮局,购物超市、医院等还得去小区外解决。
它的规模约2-3千户,1万人左右。
小区下可划分若干住宅组团,或视具体情况不分组团。
3、住宅组团:是居住区的基本居住单位,由若干栋住宅组成。
其规模相当于一个居民委员会(或里弄委员会),300-700户,1000至2500人。
住宅组团内可设一些直接与居民日常生活有关的,如小百货、烟杂店、卫生站和自行车存放处等微型服务设施。
一般不设幼儿园、百货商店等公共设施,以免把嘈杂的人流、车流和噪音带进来而影响居住环境。
所以称之为住宅组团,以表示它的单纯居住性质。
二、居住区景观的构成:景观的使用几乎渗透到了居住区环境的各个角落,在景观设计中如何对这些设计元素进行综合取舍合理配置乃是景观设计的要点。
1、绿化:居住区绿化设计最早发展于西方发达国家,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工业的迅猛发展,破坏了生态环境,带来一系列严重后果,迫使相关国家开始重视环境设计。
70年代,日本率先制定了改善居住环境的方针政策,提出了居住环境设计的基本要求:舒适、优美、安全、卫生、方便。
住宅小区的园林绿化设计分析

住宅小区的园林绿化设计分析摘要:我国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居民生活质量的大幅度提升。
同时,居民对住宅小区的居住环境也有更高的要求,住宅小区绿化就是其中之一。
文章从园林绿化的建设特点出发,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住宅小区园林绿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探讨了园林绿化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以及绿化规划,实现住宅建筑与园林绿化的有效配合,以期为住宅小区园林绿化建设予以理论帮助和技术支持,为居民创造更好的绿色环境。
关键词:住宅小区;园林绿化;设计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给园林设计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人们对生活品质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根据这种需求,园林建设应运而生。
因此,对居住区进行合理的园林绿化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住宅园林绿化的目的是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进一步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在原有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提高人们对生活的热情。
住宅小区景观绿化不仅是一项设计任务,更是一项后期维护工作,是可持续发展理念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工作。
1. 住宅小区园林绿化设计重点首先,全方位组织绿化区域面积。
应从整个居住区的面积规划入手,进行合理、恰当的分析和安排,力求最大限度地保证足够的景观建设面积。
其次,注重因地、因时制宜设计。
在住宅小区建设园林绿化设施时,选择合适的植物是非常重要。
选择合适的绿色植物,能够充分发挥绿色植物独特的净化功能,给人们带来愉悦,促进园林绿化的可持续发展。
在设计住宅小区的景观时,一定要遵循自然规律,从而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发挥造景效果。
最后,注重人性化。
归根结底,在居民区建设绿化设施是为了能够让人们生活得更好,因此不能只考虑建设景观而忽视人性化。
项目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在保证景观本身美观性和功能性的前提下,充分考虑人们的居住需求,使所设计的景观设施得以满足业主的需求,进一步提升其生活和居住质量,得以协调应对人们的日常出行,充分履行职责。
2. 住宅小区园林绿化设计需遵循的原则2.1 保障绿化面积住宅小区景观设计属于住宅小区内部绿化设计。
浅论居住区绿化景观规划设计

规 划 设计
1 . 3 绿 色 和环 保成 为 世界 潮 流 的今 天 , 引入 大量 “ 生 态景 观 ” 的设计 手 法 , 通 过 对 总体 布 局 和景 观软 硬质 空间 的技术 处理 , 使 整个 小 区建筑和 居 民对 自然界 的 阳光 、 水、
随 着经 济 的发展 , 人 们 的物质 、 文 化生 活逐 步提 高 , 人 绿化 等具备 更强 的亲和 力。 利 用绿景 造成 的小 区生 活环 境 们 开始 追 求高 品位 的生 活。 但是 , 伴 随着城 市化 进程 的加 可防 噪声 、 灰 尘 及其他 污 染 , 远 离噪 声和 污染 , 营造 健康 安 快, 城市 的基 础 设施 严 重滞 后 , 并 由此产 生 了一 系列 的社 居小 区 , 为居 民提 供优 美健康 清新 的生活环 境。 会 问题 和环 境 问题 。八 十年代 以前 , 由于我 市 的城市 人 口 2 规 划设计 的整体 风格 和景观 的连贯 性 数量 较 少 , 城 市居 住 区 占地 也 相 对较 少 , 城 市 绿化 在 居 住 小 区 的整体 风格 简 约、 明快 的 “ 中国风 ” , 将 中国传 统 区 内几 乎没 有 , 景 观 设计 更 是 无从 谈 起 , 城 市 绿化 无 非 就 文 化符 号和 江 南 园林 的婉 约别 致结 合 融 入到 小 区 的 设计 是种几 棵 树 , 也 就是所 谓 的“ 见缝 插绿 ” 。 八 十年代 以来 , 随 中 , 创 造 出鲜 明 时代 和 地域特 征 的高 品位 小区景 观。 小 区 着我 国 改革开 放 的不 断深 入 ,经 济 形势 出现 一片 好转 , 居 的整 体风 格 的形 成受 多种 因素 的制约 , 设计 力求 从 总体 布 住 条件得 到 明显 的改 善 , 绿 地景 观和 居住 环境 逐渐 进入 人 局和 节点 的营造 、 园林植 物和 园林 小 品 的选 取 等多 角度加 们 的视 野 , 备 受人们 的关注 。 近 年来 , 随着 一批高 质量居 住 以控 制和 体现 。 小 区景观结 构 明晰 , 以硬 质功 能性 广场 、 草 区相 继竣 工 , 这些 居住 区 的绿化 得 到广 大居 民 的认可。 居 坪 、 保 健乔 灌 木 构 成“ 面” , 主 要干 道 以及 景观 步 行 道 构成 住小 区作 为人 们 的活 动场 所 , 与人们 的 日常工 作和 生 活紧 “ 线” , 小 型 广场建 筑 小品构 成 “ 点” 。 主步行 道 以 曲线 为贯 密联 系 、 密 不可 分。人 们 对居住 环境 环境 的要 求达 到 一个 穿 , 突出“ 移步换景” 的立 意 , 也 与 中 国古 典 园林 “ 曲径 通 前 所 未有 的高度 , 从 生理 需 求逐 渐 提升 到 精神 、 情感 方面 幽 ” 的 设计理 念相 契合 , 以弧 线和 直 线 的转折 使 总体 平 面 的需求 , 逐步 向休 闲、 文化 、 交往 等 高层 次转 变。如 何将 人 幽雅流 畅 , 充 满 活泼和 流动 感 , 引导和 围合 性强 , 空 间态 势 们 的生活 居 住环 境 打造 的更加 舒 适 、 健 康 和安 全 , 满足 人 更 富 “ 人 性化 ” 。 在景 观 设计 中注 重 意境 的 营造 , 以少胜 多 , 们在 交往 、 休闲、 学 习、 娱 乐等 方面 的需 求 , 营造功 能齐 全 、 追 求诗 画合 一 , 给 小 区居 民营造 一个 富 有 中国传 统 写 意园 设施完 备 的复合 人 类发展 的空间 , 小 区的景 观环 境规 划和 林 意 味的 “ 冥想” 空 间。为 了保持 小 区景观 的整体 性和统 一 设计 在 一定程 度上 起着 重要 的作 用 。 居住 区是 城市 中一切 性 , 变 化 中求统 一 , 考 虑 景观 轴 线和 各 种景 观 元 素 的风 格 行 为活 动产 生 的基 础。 人 们在 经过 一天 紧张 的工作 之后都 统 一 , 如 植 物 的选择 、 小 区的 色彩 、 地 面铺 装 的材 质 的呼应 要 回 归到 自己惬 意 的住 区 中进行休 息 、 调 整。因此 , 居 住 区 与协调 等。由大 门、 入 口广场 、 景观 大道和 中心 广场形 成小 的合理 规 划十 分重 要 , 居 住 区 的景 观规 划 设计 是其 中 的重 区景观 主轴 线。 双 向车 行道把 小 区划分 为 四个相 对独 立 的
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

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也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
居住区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了人们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
因此,如何规划和设计一个舒适、安全、便利的居住区,成为城市规划者和设计师们必须面对的难题。
接下来,本文将从规划设计标准的角度来探讨居住区的规划和设计。
一、居住区的规划居住区的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居住区建设的前提和基础。
在规划居住区时,需要符合以下标准:1. 建设规模划分。
对居住区内的各类住宅、公建设施、道路交通、公共绿地等进行规划。
2. 合理设置居住区条块大小。
在居住区规划中,可以将居住区分成若干个条块,不同的条块面积大小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决定,不能一刀切。
3. 公共服务设施配置。
对于人们的基本需要设施(如商场、医院、公园、幼儿园等)的配置,需要合理规划,确保住宅区内能提供便利的公共服务。
4. 道路交通规划。
要合理规划道路交通布局,确保交通流畅和道路安全。
同时,还要为非机动车和行人创造便利通道,让人们的出行更加便利。
5. 绿化规划。
要合理规划绿化布局,增加居住区的美观和舒适度。
在绿化布局中要逐步实行保护自然生态,让居住区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地方。
二、居住区的设计居住区的设计是规划的具体实现,也是人们日常生活活动的场所。
在设计居住区时,需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规划要求进行设计。
以下是居住区设计的标准:1. 住宅建筑设计。
住宅建筑是居住区最主要的构成部分,住宅建筑设计需要合理设置户型、面积、采光和通风等方面,保证住户安全、健康、舒适的居住条件。
2. 公共建筑设计。
公共建筑是供人们娱乐、体育、培训和学习等方面使用,公共建筑的设计需要考虑人流量、功能齐全、设施先进、交通便利等方面。
3. 道路交通设计。
道路交通设计需要考虑驾驶员、行人和非机动车的通行安全和便捷。
道路设施应配备齐全,交通标志及路面标线等应该清晰易懂。
4. 绿化系统设计。
绿化是居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合理规划和设计。
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

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居住区规划设计是城市建设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之一,它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的发展方向。
在进行居住区规划设计时,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才能保障居民的生活舒适度、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和城市的整体宜居性。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
1. 人文关怀原则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中,首要考虑的是人的需求和舒适感。
因此,人文关怀原则是至关重要的。
规划设计应该以人为本,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营造宜居环境。
考虑到人的生活习惯、文化背景和社会关系,打造一个让人愿意居住的社区。
2. 生态可持续原则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是现代社会亟需关注的问题。
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中,应该遵循生态可持续原则,保护自然资源,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规划设计应该注重绿化环境、节能减排,打造一个环保、绿色的社区。
3. 多样性原则居住区规划设计不应一刀切,而是应该考虑到社区内居民的多样性。
不同人群有不同的需求和喜好,规划设计应该兼顾各种人群的需求,打造一个包容、多元化的社区。
例如,设立各类公共设施和服务设施,满足不同居民的需求。
4. 社区互动原则社区是居民生活的重要场所,社区互动对于社区的和谐发展至关重要。
因此,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中,应该注重社区互动原则,促进居民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规划设计应该合理设置公共活动空间,鼓励居民之间的互动,增强社区凝聚力。
5. 安全健康原则居住区是人们居住生活的地方,安全和健康是最基本的需求。
在规划设计中,应该注重安全健康原则,保障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身心健康。
规划设计应合理规划交通道路、设置安全设施,保障社区的安全和健康。
6. 经济合理原则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中,经济因素也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规划设计应该遵循经济合理原则,确保规划的可行性和经济效益。
合理控制规划成本、提高利用效率,打造一个经济合理、可持续发展的社区。
总的来说,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人文关怀、生态可持续、多样性、社区互动、安全健康和经济合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居住区绿化规划设计
摘要:“绿色住宅”是灵活运用景观环境,讲究景观环境的可达性,创造最贴切的景观环境,讲究天人合一,建筑与环境的相统一的设计,突出住宅独有的特色,焕发个性魅力。
关键词:居住区;绿化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s7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小区绿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重建筑轻绿化
在我国房地产业蓬勃发展的今天,为了迎合市场,过分强调视觉冲击,建设大面积的广场、水景、假山、雕塑等[1],不仅占用有限的绿地,耗费大量资金,还使小区内的绿地分割成零碎、孤立的点状,造成夏天烈日炎炎,无绿荫可挡。
同时,各种景观设施的高额运转、维护费使入住居民不堪重负,最终使许多景观形同虚设。
2、重面积而忽视绿地质量
由于各个方面的原因,许多居住区普遍采取少量乔木+少量灌木+大面积草坪的绿化形式,结构单一,不利于城市小区绿化建设的发展。
3、缺乏文化内涵
文化的蕴涵程度是园林绿化的生力尺度,在进行城市小区绿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将不同的文化设计和理念运用其中。
4、人工群落代替自然群落
用乔木、灌木、草、地被配置的复层结构模式,提高绿量,标榜
着“生态园林”。
而在园林设计方面缺少用生态学的理论为指导原则,没有考虑种间的竞争性和种内互助性,从而导致群落的无序竞争,长势不良。
5、一次成型的流行
所谓一次成型即灌木层密集地种植,多种植物块状镶嵌的配植,配置植物群落缺乏植物品种的丰富度和均匀度,导致群落结构单一性,群落内自然发育潜力、种群的生存发展和发育空间被限制,制约了物种的可持续发展。
提高植物多样性,对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提高园林设计水平尤为重要。
二、住宅区绿化的生态设计
1、绿化的生态效益
小区内植物材料的生态适应性应突出季相变化;植物多样性;乔、灌、藤、花、草合理配置 ,速生与慢生、常绿与落叶科学合理搭配 ,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相结合来体现自然生态的植物群落。
良好的植物景观往往作为园林小品、铺装、坐凳的独特背景 ,通过色彩、质感等方面的对比突出园林小品以及铺装、坐凳所处的特定空间 ,起到点景的作用。
2、生态绿化设计原则
①保护和改善环境的原则
选择适生植被原则。
乡土树种长期生长于当地,适应当地的自然条件,养护管理较为粗放。
其组成的群落结构,实现自然物种的多样性,对构筑稳定的生态群落,保护当地的自然植被,发挥极大的
生态效益。
乡土树种凸现了本土特色,增加了自然的野趣,在居住区园林设计中,强调在植物多样性前提下注重选择乡土树种,具有生态学意义。
②合理的植被群落组配原则
提高生物多样性原则。
它不仅是构筑稳定生态群落的前提,也是景观多样性的需要,还对植保有重要意义。
所以园林设计强调植物多样性,建立科学的人工群落是尤为重要。
三、景观设计
1、立意构思
园林的立意构思,即项目本身蕴含的精神文化:一方面吸收中国古典园林的精髓,另一方面吸收国外先进园林设计经验和手法做到内外并蓄,塑造精神内涵,这是园林的灵魂。
小区的园林设计,首先要确立主题,恰当的主题定位,能锦上添花,造园如同做诗文,必须文题相对,方能成为佳作,如离题,难成佳作。
把外来文化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相协调,这样才能相互补充,才能提高园林的文化品味。
还可以利用人们予以植物的精神属性,来体现园林的意境美。
小区绿化建设发展需要我们景观设计师不仅要重视文化含蕴,而且要在实践中,与生态、经济、使用功能结合起来,创造出高品味、具有时代特点的精品园林文化。
2、绿化树种的选择
居住区的绿化树种总的原则有:一是适地适树,就是选用乡土树种和地方品种。
二是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生活、休息的需要。
三
是绿化树根据居住区的各种环境选择植物,做到选择抗(无)污染,
无伤害性、少常绿,多落叶、阔叶树为主,乔、灌等有机搭配、选择有小果、小种子的植物。
3、周围植物配植
植物扮演着建筑配合物的角色。
通过种植丰富的植物使整个环境变得富于自然、动感和季节的变化。
①植物与建筑的配植
建筑在形体、风格、色彩等方面是固定不变的,通过植物的季相变化和树体的变化而产生活力。
如在住宅的墙壁上,用紫藤、木香、凌霄,地锦、爬山虎、蔓生月季等植物垂直绿化,则自然气氛倍增。
在体型较大、视线开阔的高层住宅附近,用干高枝粗、树冠开展的树种,如雪松相配;在结构细致精美的住宅四周,要选栽一些叶小枝纤、姿态雅致、色彩鲜艳的树种。
在住宅南面,为不影响采光,近距离(一般是 5米)内不宜种高大乔木,以花灌木和地被植物为主;住
宅北面,因环境荫蔽适宜种植一些耐阴的地被植物如玉簪、沿阶草、万年青、杜鹃、山茶、八仙花等。
窗外植姿态雅致的树木[6],与窗构成框景,如竹、芭蕉、梅、腊梅、碧桃等。
②植物与山石的配植
按照石与土的比例高低可把假山分为土山、石山和土石山。
一般来说,土山上宜种茂密、高大的植物,以创造森林般的景观;石山上的植物宜矮小、匍匐,以体现山石之美;土石山介于两者之间,土多处可植大一些的树,土少处宜配小一些的植物。
③植物与道路的配植
道路两边的植物可以强化道路的作用,或方向感增强,或幽深,或边走边赏。
树木栽于曲折道路两侧分隔空间,可达到“曲径通幽”的意境,也可达到“草路幽香不动尘”的环境效果。
同时道路也是景观线,要注意道路上各种潜在的观景点的视觉效果,处理好绿化与道路的进退关系、视距绿化的层次和疏密等问题。
4、空间组织
①空间的分割
通过空间分割可创造人所需的空间尺度 ,丰富视觉景观 ,形成远、中、近多层次的空间深度 ,获得园中园、景中景的效果。
用水面、山石、树丛、花架、小品等分割水面如处理得当能拓宽空间 ,将有限的距离拉大。
山石如砌筑得法 ,配以树丛能增加空间层次。
花架能使空间隔而不断。
地面高差和铺装的变化根据不同的使用功能 ,改变地面高差来分割空间也是常用的手法。
空间隔断的作用除分离空间外还起到丰富精致、增加层次和控制引导游览路线的作用。
因此,它是组织空间的一个重要手段。
②空间的渗透
空间的渗透与联系同空间的分割是相辅相成的。
单纯分割而没有渗透和联系的空间令人感到局促和压抑 ,通过向相邻空间的扩展、延伸 ,可产生层次变化。
③空间的隔断
空间隔断在我国古典园林中以其特有的魅力给游人增添了情趣
和美感。
随着建筑技术水平和材料的发展,它在当代园林中被日益广泛地运用。
它不仅功能简化明了,体量玲珑小巧典雅别致,形式多种多样。
它对丰富园景增添园趣起着明显作用,故为游客所喜闻乐见。
根据园林的性质,周围的环境条件采用各种不同形式的隔断。
除植物材料外,按其式样主要分景窗式、博古式、花格式及栅栏式。
景观设计要不断创新,切忌在不同的环境中作出相同的设计来,更不能生搬硬套。
居住小区的景观设计不同于公园的设计,它应以自然为主线,开拓人与自然充分亲近的生活领域,使身居闹市的人们能获得重返自然的美好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