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化学基础_第一章绪论课件.pptPPT课件

合集下载

医用化学课件1

医用化学课件1
提出设想 能否在宏观(可测)量与微观量之间建立一个物理 量和单位,用合适的数值表示很大数目的微观粒子
宏 观 (质量等)
微 观 (粒子数)Βιβλιοθήκη C+O2
点燃
CO2
1个碳原子 1个氧分子
1个二氧化碳分子 微观
12克
32克
44克
宏观
物理量 长 质 度(l) 量(m)
单位 米 千克
单位符号 m Kg


间(t)
1摩尔碳原子含有 6.02×1023个碳原子。 摩尔是表示物质的量的单位,每摩尔物 质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微粒。
练习一:下列描述是否正确
1)1mol氧 2)1mol 氧分子 3)0.1mol 水 4)1mol 西瓜
注意
( ×) ( √) ( √) ( ×) 指明微粒的名称或化学式
原子、分子、离子、 质子、中子、 电子等
阿佛加德罗常数就是6.02×1023,
对吗?
假如现有阿佛加德罗常数个 鸡蛋,平均分给全世界的人
(约60亿),每人每天吃一
27亿 个,可以吃________ 年。
把6.02×1023个面值为人民币1元的硬币
排成一行,将能来回于地球和太阳之间 240.8亿次。如果全世界的人来数,每人 每秒数一枚,那么要数约 32万年 。
本节主要介绍物质的量和溶液 的相关知识。
第一节 物质的量 复习回顾: 1.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分子是保 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离子是带有 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2.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分子、原子、离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都处于永恒运动中,相互之间有间隔。 3.国际上一致以碳-12原子质量的1/12(约为 1.66×10-27kg)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 量跟它作比较所得的数值,就是该种原子 的相对

第一章 医用化学基础 绪论

第一章  医用化学基础 绪论
种溶液中可以有多种溶质,水是常用的溶剂。 2. 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 • 浓度是指一定量溶液中所含溶质的量。溶液的浓度可
以用溶质的质量百分数表示。
质量百分数
溶液中某溶质质量百分数
溶质的质量 = 溶液的质量 100%
Hale Waihona Puke • 例如:0.9%的生理盐水指100克水溶液中含溶质NaCl 为0.9克。
3. 溶液酸碱性 • 酸性溶液:pH<7 的溶液,如盐酸、硫酸、硝酸、磷酸、
游离态:元素以单质形式存在的状态。 化合态: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状态。
例如:O2中O为游离态,CuO中O为化合态。
(三)物质组成的表示方法
1. 物质的分类 •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无法用
一个化学式表示其物质组成。 • 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可用一个化学式表示其
组成。 纯净物可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 单质: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 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 例如:氢氧根OH-、铵根NH4+、硫酸根SO42-、NO3-等。
2. 分子 • 同种或不同种元素的两个或多个原子结合形成分子。 • 例如:
同种元素的原子结合成的分子:H2、O3; 不同元素的原子结合成的分子:H2O、H3PO4。
3. 离子 • 离子:原子或原子团得失电子形成的带电荷微粒。 • 阴离子:原子或原子团得电子带负电荷。
医用化学基础
医用化学基础
第一章 绪论
长治卫生学校 陈林丽
重点难点
1.化学的研究对象。 2.化学学习方法。 3.初中基础知识回顾。
一、化学的研究对象
• 从微观视角来研究物质组成、结构及其表现出来的性 质、变化规律、合成方法和应用的一门自然科学。

医用化学基础PPT课件

医用化学基础PPT课件

• (2)某元素位于第二周期,第ⅦA 族,它 是_氟__元素。
20
精选ppt课件最新
某元素核外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 有7个电子,它处在周期表中第几 周期、第几主族?是什么元素?
21
精选ppt课件最新
练习:
• 1、第三周期第IVA族的元素原子序数是:14 • 2、Na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相邻的同族元素的
电荷
原子核
原子
中子 不显电性
核外电子 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
4
精选ppt课件最新
2、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质子所带的正电荷就叫核电荷数)
3、核外电子排布 元素核外电子最少的有1层,最多的有7层, 最外层电子数最多不超8个,只有1层的不 超2个。
4、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特别是最外层的电子 数目,与元素的化学性质有密切关系。
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 式,它反映了元素之间相互联系的规律
11
精选ppt课件最新
12
精选ppt课件最新
(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周期
具有相同电子层数的元素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 列的一个横行称为一个周期。7个周期,序数用1、2、 3、4、5、6、7表示,周期的序数等于该周期元素原子 具有的电子层数。
8 4
8 5
8 6
1
7
8 7
8 89 - 10 10 10 10 10 10 11 11 11
8 10 4 3
5
6
7
8
9
0
1
2
不完全周 期
14
精选ppt课件最新
第六周期中57号镧到71号镥,共15种元 素,它们的电子层结构和性质非常相似, 总称镧系元素。

《医用化学》全册课件

《医用化学》全册课件

分散系的分类 :*
1.按分散相粒子的组成分 均相(单相)分散系
非均相(多相)分散系
判断均相与非均相的方法:
分散相是否以单个分子(或离子)分散 在分散介质中。
是:均相(单相)分散系 否:非均相(多相)分散系
什么是相?
Äà ÍÁ
指在一个体系中,物理和化学性质
完²Ë 全ÓÍ 相同的一部分。
1/3ÊÔ ¹Ü Ë®
• 特征:*
• 1.通透性:能透过滤纸,不能透过半透膜;
.....
渗析(透析)
2.光学性质:丁铎尔效应;
丁铎尔效应:聚光光束通过放在暗处的 溶胶时,从侧面可看到一条明亮的光柱,
这是光散射的结果。*
聚光光束
低分子 溶液
........ .. .. 溶胶
3.动力学性质:布朗运动;
4.电学性质:电泳。
第一节 溶液与分散系的概念
• 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以分子或离子形式均匀 地分散到另一种液体物质中所得的稳定混合物, 例如 糖水、盐水。
• 溶液中能溶解其它物质的是溶剂(水),被溶 解的物质是溶质(蔗糖、NaCl)。
• 溶液 = 溶质 + 溶剂
Äà ÍÁ
²Ë ÓÍ
1/3ÊÔ ¹Ü Ë®
Õñ µ´ »ì ÔÈ
判断相的依据Õñ:µ´ »ì ÔÈ
¾² ÖÃ
Õá ÌÇ
分散相是否以单个分子(离子)
分散在分散介质中。
ʳ ÑÎ
2. 按分散相粒子的大小分 粗分散系 胶体分散系 分子(离子)分散系
一、粗分散系
• 分散相粒子直径>100 nm,多相,不稳定。 • 例:悬浊液、乳浊液
二、胶体分散系
• 分散相粒子直径1~100 nm,多相,较稳定。

第一章 绪论《医用化学基础》

第一章  绪论《医用化学基础》

讨论与思考
• 1.化学的概念是什么? • 2.化学与医学有何联系?
其次,注意归纳对比,学会总结,在理解 的基础上反复记忆,切忌死记硬背。
再次,注意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为终身 学习奠定扎实基础。
要重视化学实验:
实验是学习化学、体验化学和探 究化学构成的重要途径。日常生活和 医务工作中有很多化学现象,对它们 观察、探究和思考,可以加深对化学 原理的理解,开阔我们的眼界。
《医用化学基础》
第1章 绪论
许昌学院医学院 张彩霞 制作
二、化学——医学发展的基础
一方面,医学的发展要求基础学科化学为 其发展提供发展的理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技术和物质基础, 促进化学不断研究新的药物、发展新的工艺 技术;
另一方面,化学的发展又为医学的发展提 供了技术和物质保障,新的药物和新的工艺 促进了医学的进一步发展。
化学和医学的关系主要表现在: 1.化学是研究人体内一切生理现象和
病理现象的重要基础; 2.物质的化学结构及性质决定药物的
作用和疗效; 3.化学原理和方法是诊断疾病的主要
手段; 4. 通过化学方法研究并人工合成生物
分子。
三、医用化学的学习方法
首先,上课专心听讲,积极思考;课后 认真阅读教材,加深理解,对大量的新知识 及时消化吸收。

2024版医用化学PPT教案课件

2024版医用化学PPT教案课件

医用化学PPT教案课件•绪论•医用化学基础知识•医用有机化学•医用无机化学•医用分析化学•医用化学实验技术01绪论医用化学概述医用化学的定义医用化学是医学与化学的交叉学科,研究生物体内的化学过程以及药物与生物体的相互作用。

医用化学的历史发展自古代医药学中的化学知识应用,到近代医学与化学的紧密结合,医用化学逐渐发展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医用化学的重要性对医学的支撑作用医用化学为医学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验手段,有助于深入了解疾病的本质和治疗方法。

对药物研发的指导意义医用化学通过研究药物与生物体的相互作用,为药物设计和优化提供指导,推动医药产业的发展。

医用化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生物体内的化学过程研究生物体内各种生物分子的结构、性质和功能,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转化。

药物与生物体的相互作用研究药物在生物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以及药物与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

医用化学与医学的关系医学对医用化学的需求医学需要医用化学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手段,以深入了解疾病的本质和治疗方法。

医用化学对医学的贡献医用化学通过研究生物体内的化学过程和药物与生物体的相互作用,为医学提供了新的诊断和治疗手段,推动了医学的发展。

02医用化学基础知识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原子结构原子的组成,包括质子、中子和电子,以及它们在原子中的分布和相互作用。

元素周期律元素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列,呈现出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包括原子半径、电离能、电子亲和能等周期性变化。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和排列规律,以及各周期、各族元素的性质和特点。

分子的组成和形状,包括原子间的连接方式和空间排列。

分子结构化学键分子间作用力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等化学键的形成条件和特点,以及化学键的极性和分子极性的关系。

范德华力、氢键等分子间作用力的类型和特点,以及它们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030201分子结构与化学键溶液的定义和组成,包括溶质和溶剂的概念和分类。

溶液的浓度表示方法,如质量分数、体积分数、物质的量浓度等。

医用基础化学第1章

医用基础化学第1章

A
50
二、无穷小量定理
【定理1】在自变量的同一变化过程
(或 )中,
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其中
.
【定理2】有限个无穷小量的代数和仍为无穷小量.

说明:无限个无穷小之和不一定是无穷小 !
【定理3】有界函数与无穷小量乘积仍为无穷小量.
A
51
例如: 再如: 【推论1】 【推论2】
,函数

时为无穷小;
常数与无穷小量的乘积仍为无穷小量。
无穷小量与无穷小量的乘积仍为无穷小量。
例如:
A
52
三、无穷大量
【定义9】如果当 (或 )时, 无限增
大(即
),则称f(x)为 (或 )时的无穷大
量。
类似可以定义:

如 时,1/x、1/sinx 都是无穷大量;
时,lnx 是无穷大量;
时,tanx 是无穷大量;
A
53
注意:
无穷大是变量,不能与很大的数混淆;
A
22
反余弦函数
y arccos x, x [1,1]
A
23
反正切函数
y arctan x, x [,]
A
24
二、复合函数
例如自由落体运动的动能 ,其中m为质点的质量,v为质点的速度,而 , 其中g为重
力加速度.我们称
是由两个函数
和 复合而成的t的复合函数,v称为中间变
量,t称为自变量。
A
x
与对数函数
互为反函数,
它们都单调递增, 其图形关于直线
对称.
A
32
内容小结
1.函数的定义及函数的二要素
2.函数的特性 3.初等函数

药物化学课件1-第一章-绪论

药物化学课件1-第一章-绪论
、临床研究
临床前研究的大多数生物学试验都是在动物中进行,临床研究以人为试验对象。临床前研究工作基本完成后,必须向国家新药评审部门申请临床研究。临床试验是评价新药的关键阶段,临床研究分为四期:
期临床:初步临床药理学和人体安全性评价实验,观察新药耐受程度和药代动力学。
1
2
3
6
5
4
期临床:新药上市后有申请新药证书人自行进行的应用研究阶段,考察上市后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等。
2010年版《中国药典》
2010年版《中国药典》分为三部出版,一部为中药,二部为化学药,三部为生物制品。各部内容主要包括凡例、标准正文和附录三部分,其中附录由制剂通则、通用检测方法、指导原则及索引等内容构成。药典二部收载化学药品、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以及药用辅料等。药典三部收载生物制品。新版药典在凡例、品种的标准要求、附录的制剂通则和检验方法等方面均有较大的改进和发展,特别是对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可控性方面尤为重视。
期临床:治疗作用确诊阶段,进一步验证药物的治疗作用和安全性,评价利益和风险关系,为注册申请获得批准提供充分依据。一般为随机盲法对照试验。
期临床:治疗作用的初步评价阶段,包括对适应证的作用和安全性,以及为Ⅲ期临床研究设计和给药计量提供依据。
为了进一步解决原料来源的可能变化,或降低合成方面的成本,或减少污染等原因所进行的后续研究。
新的化学实体(NCE、New Chemical Entities) 具有知识产权的创新药物。 先导化合物 (Lead Compound) 具有可以作为改造起点的新结构类型的化合物。 是指有独特结构的具有一定活性的化合物,可以用来进行结构改造从而获得预期药理作用的药物。 原料药:是指能提供给制剂学家(和制剂企业)做成不同剂型药物的“原料”(固体或液体),实际上是最重要的真正的药物,但它不能直接用于临床。 制剂药:是将原料药经相应的制剂技术,并加入不同辅料而得到的不同剂型的药物,它可在SFDA(英文)批准后进入医药市场,提供给临床使用的药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全世界海盐产量5000万吨, 其中我国生产1300多万吨,居世 界第一。早在3000多年前,我国 就采用海水煮盐了,是世界上制 盐最早的国家。
22. 世界上已知的140多种有 用矿,我国都有。是世界上冶炼 矿产最早的国家。
化学与医学的关系
16世纪就提出制造药物来医治疾病 1800年,Davy发现了N2O的麻醉作用
中国的化学史
中国的化学史当然也是毫不逊色的。大约5000 -11000年前,我们已会制作陶器,3000 多年前的商朝已有高度精美的青铜器,造纸、磁器、 火药更是化学史上的伟大发明。在十六、十七世纪 时,中国算得上是世界最先进的国家。“化学”二 字我国在1856年开始使用。最早出现在英国传 教士韦廉臣在1856年出版的《格物探原》一书中。
中国化学史上的“世界第一”
14.3000多年前,我们祖先发现石油。古 书载"泽中有火"即指地下流出石油溢到水
• 面而燃烧。宋朝沈括 所著《梦溪笔谈》第 一次记载石油的用途,并预言:"此物必大 行于世"。 15.世界上最早开发和利用天然气的是中 国的四川省邛和陕西省鸿门两地。 16.我国祖先很早冰肝使用木炭和石炭 (又叫黑炭,即煤),而欧洲人16世纪才 开始利用煤。
金。 10.公元前8000--6000年中国已制造陶器。
公元200年中国比较成熟地掌握了制瓷技 术。

11.3000多年前我国已利用天然染料 染色。 12.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漆料和制 作漆器的国家,约有7000年历史。 13.公元前4000--3000年中国已会酿 造酒。公元前1000年我国已掌握制 曲技术,比欧洲的"淀粉发酵法"制 造酒精早2000多年
17.1939年,中国化工专家侯德榜提出"联 合制碱法",1939年侯德榜完成了世界上第 一部纯碱工业专著《制碱》。 18.1965年,我国在世界 上第一个用人 工的方法合成活性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 (由于署名原因,诺贝尔化学奖与国人擦肩 而过) 19.七十年代,中国独创无氰电镀新工艺 取代有毒的氰法电镀,是世界电镀史上的 创举。 20.1977年我国在山东发现了迄今为止的 世界上最大的金刚石--常林钻石。
定量化学时期,即近代化学时期。
1775年前后,拉瓦锡用定量化学实验阐述了燃 烧的氧化学说,开创了定量化学时期。这一时 期建立了不少化学基本定律,提出了原子学说, 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发展了有机结构理论。所 有这一切都为现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 础。
科学相互渗透时期,即现代化学时期。
二十世纪初,量子论的发展使化学和物理学 有了共同的语言,解决了化学上许多悬而未决 的问题;另一方面,化学又向生物学和地质学 等学科渗透,使蛋白质、酶的结构问题得到逐 步的解决。
(2)在疾病诊断、治疗过程中,需要进行化验和用药,如测 定血、尿等生物标本中某些成分的含量,所用药物讲究其结 构、化学性质、纯度等对药理作用、毒副作用的影响以及药 物间的配伍。
(3)在卫生监督、疾病预防等方面,如饮水分析、食品检验、 环境监测等都需要化学。
随着科技的进步,现、化学研究的对象、化学的发展简史。 2、化学和医学的关系,学习化学的方法。
复习回顾
1、化学是一门实验为基础,研究物质的组 成、结构、性质、变化及其应用的一门自 然科学。
2、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3、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前言
化学及其分支
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 化规律和变化过程中能量关系的科学。 传统四大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 分析 化学;物理化学。 近代化学:结构化学;量子化学。 边缘与应用学科:生物化学、环境化学、核 化学、水化学等。
中国化学史上的“世界第一”
1.公元前100年中国发明造纸术。公元105年东汉蔡伦总结并 推广了纸技术,而欧洲人还在用羊皮抄书呢! 2.公元700--800年唐朝孙思邈在《伏硫磺法》中归早记载 了黑火药的三组分(硝酸钾、硫磺和木炭)。火药于13 世纪 传入阿拉伯,14世纪才传入欧洲。 3.公元前200--后400年中国炼丹术兴起。魏伯阳的《周易 参同契》和葛洪的《抱扑子》记录了汞、铅、金、硫等元素 和数十药物的性状与配制。公元750年中国炼丹术传入阿拉伯。 4.公元800年唐朝茅华是世界上第一个发现氧气的人。他 比英国的普利斯特里(1774年)和瑞典的舍勒(1773年)氧 气约早1000年。
5.我国是"纤维之王"----蚕丝的故乡。公 元前2000年 中国己经养蚕。公元200年养 蚕技术传入日本。 6.公元前600年中国已掌握冶铁技术,比 欧洲早1900多年。公元前200年,中国炼出 了球墨铸铁,比英美领先2000年。 7.1000多年前中国就能炼锌,早于欧洲 400年。
8.公元前2000年中国已会熔铸红铜。公元 前1700年中国已开始冶铸青铜。公元900多 年我国的胆水浸铜 法是世界上最早的湿法 冶金技术(置换法)。 9.1700多年前,中国已能炼铅及铜铅合
化学的研究成果对此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后来有更多更好的麻醉药被应用于临床 1932年,Domagk发现一种偶氮胺染料可以治
疗细菌性败血症 此后,制备了许多新型的磺胺药物,开 创了今天的抗生素领域
现代医学于化学的关系更加密切。
(1)体内许多生理、病理现象,如消化、呼吸、排泄等都包 含复杂的化学变化。人体的基本营养物质糖、脂肪、蛋白质、 无机盐等的代谢同样也遵循化学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