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治疗6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伴青年急性心肌梗死一例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伴青年急性心肌梗死一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是一种遗传性代谢疾病,其特征是高浓度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容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血管疾病的发展。
本文报道了一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伴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病例。
病例患者为一名29岁男性,入院时主诉胸痛、胸闷、气短,持续时间约1小时。
患者并无明显诱因,自述其近期有心悸、头晕的症状。
患者有家族史,其父亲和叔叔均患有冠心病。
体格检查时,患者神志清楚,面色苍白,血压为140/90 mmHg,心率为90次/分钟。
听诊心脏有第三心音,并有部分肺部啰音。
实验室检查显示患者总胆固醇(TC)为8.0 mmol/L、甘油三酯(TG)为2.5 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为1.0 mmol/L、LDL-C为6.0 mmol/L。
心肌酶谱检测显示CK-MB为40 U/L,心肌肌钙蛋白(cTnI)为2.5 ng/mL。
心电图显示ST段呈损伤型抬高,T 波倒置。
冠脉造影显示左冠状动脉主干有中重度狭窄,右冠状动脉正常。
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诊断为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伴青年急性心肌梗死。
患者立即接受了急诊溶栓治疗,并给予抗血小板和抗凝治疗。
治疗过程中患者症状逐渐缓解,心肌酶谱下降。
在稳定后,患者接受了冠脉支架植入术。
术后,患者继续接受降脂治疗,包括他汀类药物和饮食控制。
随访期间,患者病情稳定,未再出现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的发作。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代谢疾病,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对于家族史阳性的患者,尤其是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的患者,应该高度怀疑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可能性。
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预防和延缓心血管疾病的进展极其重要。
降脂治疗是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
他汀类药物是目前最常用的降脂药物,可以有效地降低LDL-C水平。
除药物治疗外,饮食控制和生活方式改变也是非常重要的,包括限制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摄入,增加膳食纤维和omega-3脂肪酸的摄入,增加体力活动等。
胆固醇过高可以使用什么药物进行治疗?

胆固醇过高可以使用什么药物进行治疗?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吃的好穿得好用的好的时候,我们的身体却在一天天的被我们的胃口和食欲蚕食着,现在很多人都得了胆固醇过高这种生理疾病,其实这种病长期潜伏在人体内。
一旦我们吃的食物达到了身体承受的一种额度以后,它就会爆发,那个,我们要怎么通过药物治疗这种病呢?胆固醇是一种身体内的脂肪物质,用来制造健康细胞、维生素D和重要激素。
胆固醇的正常值是0-5.2mmo/L,超过这个值就是表现为胆固醇高一般的症状就是有头晕、胸闷等情况。
胆固醇高的危害主要有:1、会加快前列腺癌的生长速度,会引发肾衰竭脂类的肾脏疾病。
2、会减少人的寿命,尤其是男性的寿命同时和血管有关的中风几率会随着增加。
3、会阻塞心脏动脉和使其变窄,更容易引发心脏病。
4、会使骨质疏松症的可能性变高,同时过多摄入胆固醇可导致牙周病、牙和牙隙之间的沟隙会扩大。
目前可以治疗胆固醇过高的药物:常用的就是新伐他汀,他汀类药物是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的首选药物.它具有抑制人体合成胆固醇,降低血中甘油三酯浓度的作用.一般的他汀类药物适用于治疗除纯合子家族性(遗传性)高胆固醇血症以外的任何类型的高胆固醇血症(在他汀类药物中唯有辛伐他汀对于纯合子家族性的高胆固醇血症有一定的疗效).用于降低升高的总胆固醇、低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和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的比率。
短期内服用他汀类药物较为安全,长期服用此药则容易产生副作用.所以长期服用此药的患者应定期检查其血丙氨酸氨基转换酶及肌酸激酶等项目。
胆固醇过高平常应该注意避免食用高胆固醇食物,多吃燕麦,荞麦,木耳等食物有利于降低胆固醇,注意加强运动,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药物进行治疗治疗。
在了解了这么多可以治疗胆固醇高的药物以后,是不是安定了很多呢?这些药物都是很效果的哟,只要我们每天坚持锻炼身体服用药物,好好珍惜自己的健康,多注意养成一些好的生活习惯,那么胆固醇过高这种事就不会再发生在我们的身上了,所以,我么一定要好好爱护自己的身体。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细说这种绝对吃心的遗传病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细说这种绝对吃心的遗传病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作为一种常染色体(共)显性遗传病,其主要特征表现为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明显升高,多部位皮肤黄色瘤形成,以及早发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
该病其实并不罕见,但患病率却一直被低估;虽然降脂治疗在不断发展,但该病的治疗率却非常不乐观。
FH患者终生受累于高水平LDL-C的困扰。
早筛查、早治疗可以降低FH患者早发ASCVD 的风险,改善存活率。
本期将从临床表现、筛查诊断以及治疗等各个方面带你认识这种绝对'吃'心的遗传代谢性疾病:FH。
一.概况FH是由于低密度脂蛋白在肝脏代谢有关的基因发生致病性突变所致,可以分为杂合子(HeFH)、纯合子(HoFH)、复合杂合子和双重杂合子这四种类型,以杂合子型最为常见。
杂合子型FH在总人群中的患病率约为1/137,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加速5倍,较非FH患者的冠心病发病风险增加15倍;在早发心肌梗死患者中FH的患病率高达7.1%。
纯合子型FH则是一种严重的罕见病,患病率在1/100万到3/100万,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进展更早更快,可在儿童及青年期发生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并于20~30岁之前死亡。
FH发病的主要机制在于基因突变导致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表达缺失或功能异常,使血清LDL无法在肝脏得到有效清除,进而导致血清总胆固醇和LDL-C浓度升高,并在组织内过度蓄积,最终出现动脉粥样硬化等临床症状。
目前已检测到的致病基因包括编码LDLR、载脂蛋白B(Apo B)、前蛋白转换酶枯草溶菌素9(PCSK9)、LDL 受体衔接蛋白1(LDLRAP1)等多个基因。
其中以LDLR基因突变最为常见,该基因突变直接导致LDLR表达缺失及功能障碍。
Apo B是LDLR的主要配体,该基因突变将阻碍LDLR与血清LDL正常结合。
PCSK9基因突变会导致LDLR被过度降解以及肝细胞内胆固醇的加速合成。
ASCVD患者的血脂管理策略答案-2024年华医网继续教育临床内科学心血管病学

ASCVD患者的血脂管理策略答案2024年华医网继续教育临床内科学心血管病学目录一、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一) (1)二、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二) (3)三、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三) (5)四、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四) (7)五、降脂药物的前世今生 (9)六、现有主要降脂药物的分类和临床证据 (11)七、新型靶向降脂药PSCK9抑制剂 (12)八、冠心病患者的血脂管理 (14)九、脂蛋白(a)——被忽视的靶点(一) (16)十、脂蛋白(a)——被忽视的靶点(二) (18)十一、 ASCVD患者血脂的管理 (20)十二、“脂”上谈“兵”多“刃”齐发 (22)十三、高甘油三酯血症(一) (24)十四、高甘油三酯血症(二) (26)十五、 ASCVD血脂异常患者:尽早联合达标 (28)一、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一)1.以下哪一项不是FH的临床特征()A.血清LDL-C水平明显升高B.早发ASCVDC.黄色瘤D.脂性角膜弓E.低血钾参考答案:E2.FH的诊断标准之一是成人未接受调脂药物治疗的情况下,血清LDL-C水平应达到多少()A.≥3.8mmol/LB.≥4.7mmol/LC.≥5.5mmol/LD.≥6.0mmol/LE.≥7.0mmol/L参考答案:B3.以下哪项不属于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有效的治疗方法()A.饮食控制B.LDL分离术C.肝脏移植D.自体干细胞移植术E.调脂药物参考答案:D4.以下哪项不属于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常见临床表现()A.HDL-C水平极度降低B.LDL-C水平极度增高C.角膜弓D.早发冠心病E.皮肤肌腱黄色瘤参考答案:A5.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是一种什么类型的遗传病()A.常染色体隐性遗传B.X连锁遗传C.Y连锁遗传D.常染色体显性遗传E.线粒体遗传参考答案:D二、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二)1.下列哪一项疾病不宜首选HMG-CoA还原酶抑制药治疗()A.原发性高胆固醇症B.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C.杂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D.Ⅲ型高脂蛋白血症E.肾性和糖尿病性高脂血症参考答案:D2.FH患者在未接受治疗的情况下,杂合子(HeFH)和纯合子(HoFH)的血清LDL-C水平分别约为正常人的多少倍()A.1倍和2倍B.2倍和3倍C.2倍和4倍D.3倍和5倍E.4倍和8倍参考答案:C3.FH的治疗目标中,成人FH患者伴临床ASCVD的LDL-C目标值应低于多少()A.1.4mmol/LB.1.8mmol/LC.2.6mmol/LD.3.5mmol/LE.4.7mmol/L参考答案:A4.FH的筛查标准中,哪一项不是必需的()A.早发ASCVD(男性<55岁或女性<65岁即发生ASCVD)B.成人血清LDL-C≥3.8mmol/L(146.7mg/dl)C.儿童血清LDL-C≥2.9mmol/L(112.7mg/dl)D.一级亲属中有早发ASCVD - 正确答案E.存在皮肤/腱黄素瘤或脂性角膜弓(<45岁)参考答案:D5.FH患者在使用最大耐受剂量的他汀类药物和依折麦布后,如果LDL-C水平仍未达标,下一步应采取什么措施()A.停止所有药物治疗B.开始生活方式的改变C.加用PCSK9抑制剂D.增加他汀类药物的剂量E.使用胆汁酸螯合剂参考答案:C三、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三)1.他汀类药物治疗后,LDL受体表达增加的同时,循环中的什么物质水平也会增加,从而影响LDL-C的清除()A.胆固醇B.甘油三酯C.HDLD.PCSK9E.载脂蛋白B参考答案:D2.在ORION-10临床试验中,英克司兰治疗的ASCVD患者在第90-540天期间的LDL-C较基线的变化是多少()A.减少10%B.减少30%C.减少54%D.减少70%E.减少80%参考答案:C3.以下哪一项是FH患者LDL-C水平升高导致的后果()A.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B.增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C.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事件D.降低LDL-C时间累积E.增加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参考答案:B4.英克司兰的给药频率是怎样的()A.每日一次B.每周一次C.每月一次D.每季度一次E.每半年一次参考答案:E5.FH患者在治疗上面临的主要挑战是()A.无法使用他汀类药物B.他汀类药物无法单独满足降脂需求C.他汀类药物完全无效D.所有FH患者对降脂治疗有抗性E.FH患者不需要降脂治疗参考答案:B四、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四)1.依洛尤单抗在治疗多长时间后可显著降低LDL-C水平()A.24小时B.1周C.1个月D.3个月E.6个月参考答案:A2.对于糖尿病合并ASCVD的患者,《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推荐的LDL-C目标值是多少()A.<1.8mmol/LB.<1.4mmol/LC.<2.6mmol/LD.<3.5mmol/LE.<4.9mmol/L参考答案:B3.《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中,危险分层更加细化,特别提出了哪一类患者()A.一级预防患者B.二级预防患者C.超高危患者D.极低危患者E.中危患者参考答案:C4.在FOURIER-OLE研究中,接受依洛尤单抗治疗的患者,平均LDL-C水平在260周时达到多少()A.1.0mmol/LB.1.5mmol/LC.2.0mmol/LD.2.5mmol/LE.3.0mmol/L参考答案:A5.对于超高危患者,当预计他汀类联合胆固醇吸收抑制剂不能达标时,应考虑什么治疗方案()A.直接采用更强的他汀类药物B.停止所有降脂药物C.采用他汀类联合PCSK9抑制剂D.仅采用生活方式干预E.采用他汀类联合烟酸参考答案:C五、降脂药物的前世今生1.HMG-CoA还原酶是胆固醇合成过程中的()A.首步酶B.限速酶C.最终酶D.中间酶E.辅助酶参考答案:B2.以下哪种药物是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药()A.阿司匹林B.氯吡格雷C.瑞舒伐他汀D.依折麦布E.阿托伐他汀参考答案:C3.以下哪项不是临床血脂检测的项目()A.总胆固醇B.甘油三酯C.LDL-CD.血红蛋白E.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参考答案:D4.以下哪种药物可以升高HDL-C()A.阿托伐他汀B.瑞舒伐他汀C.普伐他汀D.依折麦布E.烟酸参考答案:E5.被认为是ASCVD致病性危险因素的是()A.总胆固醇B.甘油三酯C.LDL-CD.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E.非HDL-C参考答案:C六、现有主要降脂药物的分类和临床证据1.他汀类药物治疗可使心血管死亡风险降低多少百分比()A.14%B.31%C.6%D.9%E.12%参考答案:B2.在CURVES和VOYAGER等研究中,关于他汀类药物剂量增加时的降脂效果,以下哪一项描述正确()A.每增加一倍剂量,降脂效果增加18%B.每增加一倍剂量,降脂效果增加约6%C.增加剂量不会带来任何额外的降脂效果D.每增加一倍剂量,降脂效果增加10%E.增加剂量会降低降脂效果参考答案:B3.以下哪种药物属于HMG-CoA还原酶抑制剂()A.阿托伐他汀B.依折麦布C.伊洛尤单抗D.阿利西尤单抗参考答案:A4.依折麦布是一种什么类型的药物()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B.PCSK9抑制剂C.胆固醇吸收抑制剂D.胆汁酸螯合剂E.烟酸类似物参考答案:C5.PCSK9抑制剂通过何种方式降低LDL-C水平()A.抑制胆固醇的肠道吸收B.抑制肝脏中胆固醇的合成C.上调肝脏中的LDL受体D.促进LDL颗粒的分解E.降低甘油三酯水平参考答案:C七、新型靶向降脂药PSCK9抑制剂1.以下哪种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中与PCSK9相互作用()A.红细胞B.白细胞C.血小板D.肝细胞E.肌肉细胞参考答案:B2.PCSK9如何影响LDL受体的数量()A.增加LDL受体的数量B.减少LDL受体的数量C.不影响LDL受体的数量D.只在特定条件下增加LDL受体的数量E.通过间接途径增加LDL受体的数量参考答案:B3.PCSK9抑制剂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有什么影响()A.增加斑块体积B.减少斑块体积C.无影响D.增加斑块硬度E.减少斑块硬度参考答案:B4.PCSK9抑制剂的治疗如何影响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A.增加活性和趋化性B.减少活性和趋化性C.不影响活性和趋化性D.增加活性,减少趋化性E.减少活性,增加趋化性参考答案:B5.PCSK9在体内的其他作用包括什么()A.促进胰岛β细胞的葡萄糖稳态B.增加血红蛋白的合成C.减少血小板的凝集D.增加白细胞的寿命E.促进神经元的再生参考答案:A八、冠心病患者的血脂管理1.英克司兰在冠心病患者血脂管理中的优势不包括()A.长期降低LDL-C水平B.减少心血管事件C.方便的给药方式D.提高HDL-C水平E.良好的安全性参考答案:D2.英克司兰的给药方案是怎样的()A.每日口服一次B.每周注射一次C.每月注射一次D.每季度注射一次E.首针后三个月注射加强针,此后一年两次参考答案:E3.LDL-C水平每降低1mmol/L,心血管事件风险降低的百分比大约是()A.10%B.20%C.30%D.40%E.50%参考答案:E4.大量研究证实,降低哪种脂蛋白是心血管事件防治的主要靶点()A.高密度脂蛋白(HDL)B.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C.低密度脂蛋白(LDL)D.乳糜微粒(CM)E.脂蛋白(a)(Lp(a))参考答案:C5.英克司兰能够降低LDL-C水平的幅度大约是多少()A.10%B.20%C.30%D.40%E.54%参考答案:E九、脂蛋白(a)——被忽视的靶点(一)1.Lp(a)水平升高患者的一级亲属应进行什么()A.定期眼科检查B.定期听力测试C.级联筛查D.定期心理评估E.定期骨密度检查参考答案:C2.在10年ASCVD风险为7.5%-19.9%的40-75岁成年人中,Lp(a)≥125nmol/L或≥50mg/dL可促使什么治疗()A.高强度降压治疗B.中等或高强度他汀治疗C.抗生素治疗D.低强度降脂治疗E.非药物治疗参考答案:B3.Lp(a)≥125nmol/L或≥50mg/dL的水平在什么人群中被视为风险增强因素()A.儿童B.健康成年人C.40-75岁成年中危个体D.老年人E.妊娠女性参考答案:C4.Lp(a)水平升高在临床实践中可用作什么()A.肝功能指标B.肾功能指标C.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强因素D.糖尿病风险预测E.肿瘤标志物参考答案:C5.Lp(a)水平升高的患者应接受什么类型的管理()A.无需特殊管理B.生活方式改变和降脂药物治疗C.高强度体育锻炼D.单纯药物治疗E.单纯生活方式改变参考答案:B十、脂蛋白(a)——被忽视的靶点(二)1.Lp(a)升高还可见于下列哪种情况()A.长期素食B.长期禁食C.急性时相反应D.长期静坐E.长期睡眠不足参考答案:C2.Lp(a)的浓度在新生儿时期大约是成人水平的多少()A.1/2B.1/3C.1/4D.1/5E.1/10参考答案:E3.Lp(a)升高但LDL-C↓者,发生冠心病的概率大约是多少()A.5%B.10%C.15%D.20%E.25%参考答案:B4.Lp(a)在妊娠期会发生什么变化()A.保持稳定B.显著升高C.显著降低D.生理性波动E.不可预测变化参考答案:D5.下列哪种方法被推荐用于临床实验室测定血清Lp(a)()A.ELISAB.免疫浊度法C.PCRD.色谱法E.光谱法参考答案:B十一、ASCVD患者血脂的管理1.欲判断患者是否在1周前左右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最有价值的检查是()A.超声心动图B.冠状动脉造影C.肌钙蛋白测定D.心肌核素显像E.心脏磁共振成像参考答案:C2.最能反映存在急性心肌缺血的辅助检查结果是()A.冠状动脉造影显示血管狭窄>70%B.心电图出现ST-T动态改变C.超声心动图出现弥漫性室壁运动减弱D.监测血压出现收缩压波动超过40mmHgE.血清心肌酶谱显著升高参考答案:B3.男性,69岁。
高胆固醇血症病情说明指导书

高胆固醇血症病情说明指导书一、高胆固醇血症概述高胆固醇血症〔hypercholesterolemia〕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脂质代谢特别,具体是指血清总胆固醇增高〔超过 6.2mmol/L〕,而甘油三酯含量正常〔<1.70mmol/L〕。
本病主要由于基因缺陷、不良的生活方式、全身性疾病所致。
大多数患者无明显不适,常于体检时觉察。
高胆固醇血症的治疗是以服用降低胆固醇药物为主。
多数患者,经早期、标准诊治,可有效降低心血管大事的发生,预后较好;局部消灭严峻并发症者,预后较差。
英文名称:hypercholesterolemia其它名称:无相关中医疾病:暂无资料。
ICD 疾病编码:暂无编码。
疾病分类:暂无资料。
是否纳入医保:局部药物、耗材、诊治工程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询问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局部类型与遗传有关,遗传方式主要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发病部位:全身常见病症:皮肤黄色瘤、胸闷、胸痛、头晕、头痛主要病因:主要由于基因缺陷、不良的生活方式、全身性疾病所致检查工程:体格检查、血脂检测重要提示:高胆固醇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及脑卒中等疾病的独立危急因素,严峻威逼人类安康。
降低特别上升的胆固醇可有效降低心血管大事的发生,因此需乐观到院诊治。
临床分类:高胆固醇血症依据病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其中,绝大多数严峻的高胆固醇血症是由于基因缺陷所引起,即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而继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比较少见。
另外,目前又将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分为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严峻的多基因高胆固醇血症、家族性混合型高脂血症、家族性ApoB100 缺陷、家族性特别 B-脂蛋白血症五种类型。
二、高胆固醇血症的发病特点传染性传染源发病率好发地区好发季节传播途径发病率发病趋势无传染性。
暂无资料。
我国高胆固醇血症的发病率约为 4.9%。
暂无资料。
暂无资料。
暂无资料。
我国高胆固醇血症的发病率约为 4.9%。
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会有所增加。
内科学_各论_疾病: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_课件模板

内科学疾病部分: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病因:
对4名FH纯合子患者的LDL受体基因研究, 发现其基因突变发生在编码突变第二结构 域含Cys序列中段的密码突变成终止密码, 结果LDL受体缺乏O-连接糖链、跨膜域及 胞浆域,共缺失160个氨基酸残基。这种 突变的LDL受体基因被称之为“黎巴嫩等 位基因”。
内科学疾病部分: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症状及病史:
发现其中15%有冠状动脉瘤样扩张(指冠状 动脉的局限或弥漫性扩张,其直径超过了 相邻正常冠脉的1.5~2倍),并同时发现 冠状动脉瘤样扩张与血浆HDL-C水平呈负 相关,因而认为FH者易发生冠状动脉瘤样 性疾病。
FH患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性显 然与其血浆胆固醇水平升高的程度和时间
内科学疾病部分: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症状及病史:
与HDL-C和Apo AⅠ水平降低有关尚不清楚。 高胆固醇血症也促使胆固醇在其他组
织沉着。例如吞噬了胆固醇的巨噬细胞可 引起各部位在肌腱出现结节性肿胀,称肌 腱黄色瘤,以跟腱和手伸肌腱受累为多见。 在眼睑也可发生类似的胆固醇沉着,引起 扁平状黄色瘤;角膜的胆固醇浸润则引起 角膜弓。不过
5.Ⅴ类突
内科学疾病部分: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病因:
变 这一类LDL受体突变是发生在表皮生长 因子前体同源域,其特点是LDL受体的合 成、与LDL的结合以及其后的内移均正常, 但受体不能再循环到细胞膜上。这种缺陷 的LDL受体与LDL结合并进入细胞后,在溶 酶体内两者不能分离而同时被降解。
此外,Lehrman报道,黎巴嫩FH发病 率较高
内科学疾病部分: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 综 述 ·
2008年柴 晓文 (天津大港油 田总医院检验科 ,天津 300280)
[摘要】家族性高胆 固醇血症是一种常染 色体显性遗传疾病 。该病 的发病机制是细胞 膜表 面低密度脂蛋 白受体基因突变 ,导 致 LDLR缺如 ,低密度脂蛋 白代谢障碍 。过量 的 LDL-C沉积于细胞 中,形成黄色瘤和粥样斑块。本病的特征性 临床表现为血 LDL-C水平增高 、黄色瘤 、角膜 弓和冠心病 ,主要是血胆固醇升高及其导致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 ,特别是心血管方面 的症 状 。对 FH有效 的预防重 点是查 出携带者 ,早期 治疗 ,对家系成员 进行婚育 指导 ,并 对高危胎儿进行产前检测 。 【关键词】家族 高胆 固醇血症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低密度脂蛋 白 一胆 固醇 [中图分类 号】R589.2 [文献标 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O1(2oo8)24-52一o2
在人 的染 色体 中有两个 一样 的编码 LDL受体 的基 因片段 , FH患者 的一个基因片段功能发生 障碍 ,称 为异 型接合体 FH,这 些患者有一半的 LDL受体不能正常运 作 ,剩下 的一半 功能正常。 如果患者 有两个失 常基 因 ,那么他所有 的 LDL受体都没有 功能 , 这种情况称为 同型接合 体 FH。异型接合体 FH常见 。多数人群 中
血液里的胆固醇有两个来源 。一部分来 自食物 ,其他 的则 由 身体 自己合成 。胆 固醇 是一种蜡状的物质 ,它 不能溶解于血液 中。为 了解决这个问题 ,人体把胆 固醇 、蛋 白质和其他脂肪打包 , 形成各种 能溶解 于血液 中的颗粒 。其 中一种颗 粒 (低密度脂蛋 白)—— 就是胆 固醇的重要载体 ,当细胞需要胆 固醇 的时候 ,细 胞表面 的 LDL受 体从 血流中将 LDL拉入细胞 中 ,如果这些受体 不 能 正 常 运 作 ,LDL将 长 时 间 的逗 留在 血 液 中 ,这 样 LDL就 有 可 能进入动脉壁 ,或者其他不欢迎 LDL的地方。
FH的临床处理,治疗

(二)降血脂药物
(6)烟酸类 烟酸类药物属B族维生素,当用量超过其作为维生素 作用的剂量时,可有明显的降脂作用。该类药物的适 用范围较广,可用于除纯合子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及I型高脂蛋白血症以外的任何类型高脂血症。 大剂量能降低TG和VLDL,与他汀类或胆汁酸结合树脂 合用降LDL作用增强。烟酸能升高HDL。 烟酸能降低cAMP水平,使脂肪酶活性下降,脂肪组织 中TG不易分解出FFA,肝脏合成TG原料不足,难以进 一步合成和释放VLDL,继而LDL来源减少。烟酸升高 HDL是由于使TG浓度降低导致HDL分解减少所致。
• 硫酸葡聚糖乙酸纤维素珠吸附法,可选择性除去LDL, 操作容易,成本较低;但须注意对使用ACE抑制剂的病人, 有可能诱发休克。
• 无论何种方法,都是在体外循环条件下分离血浆。血浆 中的载脂蛋白B(LDL及其载体蛋白)可用免疫吸附法除去, 或用LDL分子筛滤过法除去,或用LDL静电吸附法除去后, 血浆再与血细胞混合回输病人体内,从而使血循环中胆 固醇减少以达到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目的。
• 他汀类和贝特类、烟酸类、胆酸螯合剂等任何 药物联合使用,可产生单一药物所不能的疗效。 胆汁酸螯合剂可有效联合烟酸、他汀类、贝特 类或普罗布考,可使LDL-C下降40%-60%。
• 但是,联合用药也增强了药物毒性。如他汀类 和贝特类合用会增加横纹肌溶剂率的发生。
(三)LDL分离术
LDL净化治疗的方法,从早年的血浆置换法逐步发展为双重膜滤过法、 免疫吸附法、肝素沉淀法(HELP系统)、硫酸葡聚糖乙酸纤维素珠吸附 法(Liposorba系统)等。 LDL净化疗法的作用: 1)伴随LDL-C血浓度的降低,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进展,使斑 块退缩。这是治疗的最主要的目标。 (2)使纤维蛋白原等凝血因子水平降低;血液流变学的改善,有可能预 防血栓形成。其作用时间,在净化治疗后可持续24~48小时。 (3)有报告可降低作为动脉粥样硬化独立危险因素的Lp(a)的血浓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金项目: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项目资助(2009-3-68) 作者单位:102600 首都医科大学大兴医院心内科(梁峰); 100730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心内科(方全,沈珠军);100044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胡大一) 通信作者:胡大一,E-mail: dayi.hu@medmail.com.cn
欧洲动脉粥样硬化学会共识专家组对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意见书 梁峰 方全 沈珠军 胡大一 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HoFH)是一种罕见但威胁生命的疾病,最初的临床特征是血浆胆固醇水平>13 mmol/L(>500 mg/dL)、全身出现广泛的黄色瘤以及明显提早和进展性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CVD)。这些患者的成纤维细胞培养显示,结合和内化低密度脂蛋白(LDL)颗粒的功能严重缺陷,随后进一步研究显示其是由编码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两个等位基因突变所致。然而最近的基因研究提示,HoFH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其他等位基因的突变,包括载脂蛋白B(APOB), 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和低密度脂蛋白受体衔接蛋白1(LDLRAP1)。 如果不治疗,多数患者LDL-C明显增高并于20岁之前进展为动脉粥样硬化,一般存活不超过30岁。因此治疗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早期综合控制高胆固醇血症预防ACVD,以及早期检出并发症,重点关注冠脉开口部闭塞和主动脉狭窄。但不幸的是,当严重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后HoFH通常才确诊,因此强调儿童期进行优化的治疗。 最近研究进展突显,HoFH内在遗传缺陷和临床表型的患病率和异质性均较最初预计更严重复杂。因此欧洲动脉硬化学会共识专家组认真回顾了以往和新近的资料,制定该意见书便于对临床提供指导而识别和治疗HoFH患者。这些推荐不仅指导心血管病专家和血脂专家,而且指导多个科室的医生,包括初级保健医生、儿科医生、皮肤科医生以及内分泌科医生,他们常常第一时间接触到这些患者,并希望推荐转诊于合适的专家。当确定对HoFH患者提供医疗保健时,这些推荐同样作为参考依据。 一、临床和基因确诊的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病率 历史的观点,临床上HoFH的发病率估算为1/1000000,而杂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HeFH)为1/500,虽然由于奠基者效应曾报道特定的种族人群发病率更高,如法裔加拿大人、南非白人或基督教黎巴嫩。但是最近非选择性人群显示,依据荷兰脂质诊所网络诊断标准HeFH的发病率可能高达约1/200左右,或分子定义诊断的HeFH发病率为1/244。相应HoFH可能达1/160000 –300000人。 二、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遗传学研究 1、遗传学研究 正常情况,细胞内的LDLR运送到细胞膜,膜上的LDLR识别并结合载脂蛋白B-100(apoB-100,为LDL的主要构成蛋白),形成复合物。位于细胞膜表面被覆陷窝的LDLR-LDL复合物,通过LDLRAP1参与的相互作用形成内吞泡。内吞泡内复合物分离,apoB-100和脂类与溶酶体融合并降解,LDLR通过再循环到细胞膜。PCSK9作为一种转录后低密度脂蛋白受体抑制剂,并通过与其相互作用而结合LDLR将其降解,而非再循环。 当编码LDLR基因出现功能缺失突变,LDLR不能合成并转运至细胞膜,或转运于细胞膜但功能发生改变。当apoB结合LDLR区域的基因出现突变,则其结合LDLR的功能降低,结果LDL颗粒摄入降低。编码PCSK9基因出现功能获得突变,更多LDLR降解,向细胞膜再循环的LDLR数量随之减低。编码LDLRAP1基因出现功能缺失突变,不能使LDLR与调节细胞内吞过程的细胞器相互作用,LDLR-LDL复合物内化受损。 HoFH的遗传学和遗传异质性:各自携带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突变等位基因一个拷贝的杂合子父母生育子女后,25%子女携带两个野生基因(正常纯合子),50%为杂合子,25%携带两个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突变等位基因(HoFH)。遗传的特定基因和突变类型决定个体是简单纯合子、复合杂合子或双重杂合子。LDLR, APOB, PCSK9和LDLRAP1分别位于1、2、19染色体,导致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突变率分别为>95%、2–5%、<1%和<1%。绝大多数HoFH患者突变等位基因在同一基因内,称为“真正的纯合子”。 基因确诊的HoFH多数患者有两个LDLR突变等位基因(MIM 606945),以及他们的父母均为HeFH。而最近,对类似于HoFH严重表型的某些患者研究,结果确定了其他三个基因的等位基因突变,这些辅助基因分别为APOB (MIM 107730)、PCSK9 (MIM 607786)和LDLRAP1(MIM 695747)。这些基因出现隐性表型,由于携带者父母血脂正常。患者可为两个等位基因相同突变的纯合子,更常见为的复合杂合子或双重杂合子。 2、遗传异质性转化为表型的变异性 不论内在的基因缺陷如何,HoFH表型的严重性取决于残留LDLR活性。基于患者体外培养的成纤维细胞检查,临床诊断的HoFH患者传统上分为受体缺失型(残留活性<2%)或受体缺陷型(残留活性2–25%)。受体缺失型HoFH患者较受体缺陷型出现较高的LDL-C水平以及较差的临床预后。 对携带APOB和PCSK9基因突变的患者,未曾进行系统评价残留LDLR活性。携带LDLRAP1基因突变的患者,成纤维细胞培养的LDLR活性正常,虽然原因仍然不清;但是新的资料显示,这些突变基因的携带者可能出现较受体缺失型者较轻的表型。总体,各种基因型的平均LDL-C水平通常按下列顺序增加:HeFH<双重杂合子(如,LDLR+PCSK9功能获得突变或APOB 突变)<纯合子APOB缺失或PCSK9功能获得突变<纯合子LDLRAP1或LDL受体缺陷型突变<复合杂合子LDL受体缺陷型+LDL受体缺失型突变<纯合子LDL受体缺失型突变。 HoFH表型变异性的其他根源可能起源于小部分效应基因的变异体(常见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基因与基因和基因与环境的作用,以及非孟德尔式遗传和表观遗传的影响。新一代测序技术更多和更广泛的临床使用,对识别这种变异以及其他致病基因至关重要,所有这些对预后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代谢特性 LDL受体功能的受损导致HoFH患者的高胆固醇血症。虽然肝脏摄取LDL受损是主要和最直接的后果,但是其他代谢性变化干扰可能有助于导致HoFH相关的代谢特性和加速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尽管体外和体内研究提示LDLR缺失型突变与apoB肝脏分泌过多有关,但HoFH患者ApoB代谢仍然无完整定义。另外,虽然甘油三酯水平常常在正常范围,但已观察到高甘油三酯血症,可能随着代谢综合征患病率的增加而更常见。富含甘油三酯的脂蛋白代谢减低可能起源于LDLR功能的缺陷,并可解释餐后血脂异常。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也出现相关的脂蛋白a(Lpa)血浆水平增高,其是通过未定义的机制,而该机制不直接涉及LDLR途径。HoFH患者Lpa水平趋向于较HeFH更高,独立于载脂蛋白a(ApoA)的基因变异。最后HoFH患者常出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浆水平低,可能由于高密度脂蛋白apoA-I的加速代谢,以及缺陷性高密度脂蛋白驱动的胆固醇外流。 四、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诊断 依据基因和临床标准可以确定HoFH的诊断(如表1)。虽然基因检查可提供HoFH的明确诊断,但是应认识到即使进行详尽的检查,某些患者基因检查确诊仍然模棱两可;实际上不能排除其他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基因的存在。历史的观点,HoFH最常依据下列标准诊断:不治疗LDL-C血浆浓度>13 mmol/L (>500 mg/dL),或治疗后LDL-C血浆浓度≥8mmol/L (≥300 mg/dL);以及10岁前出现皮肤或肌腱黄色瘤,或父母不治疗均出现与杂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一致的LDL-C水平增高。 表1:HoFH的诊断标准 在LDLR、APOB、PCSK9或LDLRAP1的基因位点,遗传学检查明确两个等位基因突变 或 不治疗LDL-C>13 mmol/L (500 mg/dL)或治疗后LDL-C≥8 mmol/L (300 mg/dL) *同时 10岁前出现皮肤或肌腱黄色瘤或父母不治疗均出现与杂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一致的LDL-C水平增高 *这些水平的LDL-C仅仅是提示性,更低水平的LDL-C不能排除HoFH,尤其儿童或治疗后的患者
1、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 在一个家族中,血浆LDL-C水平是鉴别的关键依据,与未受累及的成员相比,HoFH或HeFH家庭成员LDL-C水平分别约高出四倍和两倍。但是公众人口水平,HeFH和HoFH患者之间LDL-C水平可能明显重叠,基因证实的HoFH患者不治疗可能出现LDL-C水平 <13 mmol/L (<500 mg/dL)。尤其儿童常见,往往比成年人LDL-C水平较低。在荷兰确诊的HoFH儿童,50%以上LDL-C水平位于5.6- 9.8 mmol/L(一威格曼个人报道)。此种表型异质性至少部分由前述的遗传异质性能够解释。因此,LDL-C界限值不应该是诊断的唯一标准。实际上,治疗后LDL-C>8 mmol/L(>300 mg/dL)的界限值现在认为已过时,由于患者通常接受多重降脂治疗。这一点在一项最近试验明确证实,其中基因确诊的HoFH患者,当使用多种降低LDL-C药物时,基线LDL-C可低至3.9 mmol/L (~150 mg/dL)。 2、黄色瘤和角膜弓 儿童出现皮肤或结节性黄瘤,虽然并不与HoFH特异相关,但高度提示诊断。出现角膜弓增强临床诊断证据。正如LDL-C水平的高低不同状况,内在的突变可以部分解释黄色瘤出现和范围扩展的年龄变异性,同时黄色瘤较早期的外观表现与受体缺失和受体缺陷的相对比例状态相关。胆固醇在肌腱和关节的沉积可导致肌腱炎和关节痛,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需要手术切除。罕见病例,患者可能在脑部、纵隔、和臀部的肌肉出现巨大异位胆固醇黄瘤。转诊追踪幼儿黄色瘤的出现通常是HoFH诊断的关键因素,所以早期诊断的关键是及时识别。HoFH患者出现LDL-C水平明显增高以及无神经、认知、和眼部症状则可与脑腱黄瘤病鉴别。 3、家族史 详细的家族史通常是疑似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综合性评价的基础,尤其HoFH。常染色体显性突变(LDLR、PCSK9、APOB基因)的患者,父母必然均为杂合子并因此出现LDL-C水平升高(通常>本国特定年龄和性别标准的95百分位数),以及早发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强阳性家族史(第一代亲属中男性<55岁和女性<60发病)。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高胆固醇血症(由于LDLRAP1基因突变)的患者,父母可能出现LDL-C在正常范围,以及一个家族世系的延伸检查可能揭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模式。系统性级联或伺机性筛查对HeFH准父母患者可能提供产前明智的决定;以及出生时诊断为HoFH患者,可以早期治疗。HoFH的诊断也可指导“反向”级联筛查父母和亲属,确定FH患者。 4、与β-谷固醇血症鉴别诊断 虽然多数患者HoFH的诊断相对简单,但另外一种脂质代谢紊乱疾病,β-谷固醇血症也称植物固醇血症,可能出现非常相似的表现,童年出现血浆胆固醇显著升高相关的肌腱和/或结节性黄瘤以及动脉粥样硬化并发症。但是相比较,基因学诊断的β-谷固醇血症患者并不总是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高胆固醇血症相似,β-谷固醇血症呈现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模式,因此父母可能胆固醇水平正常。β-谷固醇血症与HoFH鉴别的两个重要特征是,明显升高的血浆植物甾醇浓度(>30倍);以及升高的胆固醇对节食和胆汁酸螯合剂或依折麦布治疗反应良好,20岁后并不持续升高。通过基因分析明确诊断,显示两个ABC转运体基因(ABCG5 和/或ABCG8)突变是β-谷固醇血症的致病基因。总之,该共识专家组推荐,通过临床特征和家族史的详细评估做出诊断,以及当HoFH的诊断不确定时进行基因检查,或促进“反向”级联筛查。对任何患者均强烈推荐“反向”级联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