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的动力与机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的

动力与机制

提要: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中华文明史源远流长。考古发现为我们梳理了中华文明早期历史的发展脉络,为论证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提供了重要依据。开展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的研究,以确凿的考古发现和多学科结合的研究成果,向全世界证明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对于进一步确立我国文明古国的地位,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

关键字:

中华文明、起源、发展、考古、动力、机制、

融合、传承

正文:

我国历史上早在2000多年前的古代文献中,就多次出现过“文明”这个词语。《尚书舜典》中的“浚哲文明”,讲的是舜有深智。《易乾》中有“见龙在

田,天下文明”之语,这虽有某种神秘色彩,但已能明确地在开化、昌盛和光明的意思上使用文明概念。康有为在《孔子改考制》也说“三代文明,皆藉孔子发扬之,实则蒙昧也。”这是把文明理解为人类的一种美好进步状态,反映了中华民族对于文明的向往和追求[1]。

在现代汉语中,文明指一种社会进步状态,与“野蛮”一词相对立。文明的起源,就是由于生产力的提高,人们对大自然的控制能力增强,随后人们在不断满足自己的物质需求时,同时发展了非物质文化。随着氏族公社过渡到部族联盟,冶金术、古代建筑、汉字、宗教、阶级、城市、国家等逐步并广泛产生,文明也就产生了。文明起源的时限,应包括构成文明诸因素的孕育、发展,直到文明时代最终诞生。文明的程度越高,离开野蛮、愚昧的状态越远。从中国目前的考古发现来看,中国古代社会进入文明的标志是文字、青铜器和城市[2]。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唯一文化没有断代的文明古国。可是有一个问题出现了,在文明没有出现的氏族社会,人们没有阶级没有压迫,为什么人们要走向文明呢?也就是产生文明的动因是什

么?是经济。在黄河流域的黄土高原上,距今10000—8000年时,中国人发明了小米和黄米的栽培技术,农业在这里出现了[3]。稳定的生产生活方式,农业人口越来越多,早期社会形态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由于耕种土地的出现,定居生活成为可能,最后逐渐形成一系列新的社会准则。这个准则就是为了治理国家而产生的约束人们行为的法则。而准则的传承需要文字来完成。文字成为治理国家、人们交往、技术传承等必不可少的工具。考古资料证明,我国的汉字在商朝时期,以甲骨文为代表,已经进入了成熟的时期。最早的原始记事符号出现在距今4500—6000

年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在仰韶文化半坡、北首岭、姜寨等遗址出土的陶器上,有许多刻画符号。[4]

又如青铜器。中国古代青铜器种类繁多,其中青铜礼器十分发达。青铜礼器三用于祭祀、宴享等礼仪活动的重要容器。容器铸造要比工具铸造复杂,它必需使用包括内模外范的多合体。这也是青铜铸造技术发展成熟、青铜业真正出现的标志。众所周知,中国古代社会是在青铜时代进入阶级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因而青铜器的出现也就成为了中国古代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其中编钟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用青铜铸成。被誉为“国宝”的编钟古乐器,在

山西省出土过多次,其中尤以晋侯苏编钟、赵卿编钟、戎生编钟最为著称[5]。

再说城市。从目前中国考古资料看,我国发现的时代最早的城址是登丰王城岗址。王城岗使用的年代为距今4000年左右,约相当于夏代初期。城市的出现,不是原有社会公有制的体现,而是阶级社会的阶级压迫的反映,是国家形成的物质表现,所以城市的出现是中国古代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之一[2]。

在文明起源中,一个很容易被忽略却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地理因素。从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发生的地域来看,恰如事先约好的一般,都有大体相同的自然环境,它们都诞生在地理环境特别有利的温带和亚热带:足够的日照、热量、以及尼罗河的定期泛滥,客观上给以小麦为主的古埃及农业生产创造了优越条件;足够的热量以及每年春季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泛滥,为古巴比伦小麦的高产提供有利条件;充沛光照及印度河水满足小麦对水份的需要,为印度文明的起源优越条件;至于华夏文明,在长江和黄河流域,气候适宜,有宽阔的平原和肥沃的土壤,分别成为稻作和粟作农业的中心,是东方的“两河流域”,尤其是中原地区,在新石器时代乃至铜石

并用时代的文化发展水平虽并不见得比周边地区高,但因处于中心位置,能博彩周围各区的文化成就并融合发展,因此成为华夏文化的发源地[6]。

事实上,在跨度为2000年的时间内,尼罗河、黄河、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和印度河等区域都出现了高度的文明,但是,除中华古文明,世界各古文明经历了起源、发展、兴盛之后,又一步步地衰亡、解体,最后都逐渐消亡了。唯有华夏民族在突破中发展,酿就了特殊的人文环境而成为自然的主人。至尧、舜时期(公元前21世纪),黄河中下游地区灾害频繁,连续发生严重的旱涝灾害。《怀南子本经训》记载:“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接着又发生了特大洪水灾害。洪水灾害给先民的农业带来了几乎毁灭性的打击。这样黄河流域的先民们只有在部落集团组织的带领下,共同抗击洪水,治理家园。为此以尧、舜、禹为主的华夏集团还建立起一套强有力的治水应急机构及相关人员组织调动制度。

总之,通过治水活动,华夏部落联盟最终确立了部落联合体----政治集团。大禹夺取舜的领导权,并将治水时期的领导方式与社会管理制度日常化、程序

化,并将联盟管理机关变为与民众对立的公共权力机关,正式建立了夏王朝,并在他的统治的疆域划为二级行政区域----九州,黄河流域的早期国家形成了。

“距今5000至4000年的地理环境造就了黄河文明,并不是黄河中下游的人们比其他地区的人更聪明,而是其地理环境的气候、土壤、地貌条件所决定了的”

[7]。文明的曙光在这里冉冉升起。

山西运城莴城县西候度村位于黄河中游拐弯的地方,1959年在这个小村庄发现了人类最早使用的旧石器,名字叫“石斧”。西候度文化距今大约180万年,在此不但出土了人工打制的石器,而且发现有被火烧过的兽骨。从猿类脱胎而来的人类,选择了石器来作为最强大的工具。但石器的工作效率很低,人类在漫长的岁月中艰难地前行,等待着另一种材质工具的出现----金属工具。

西候度人除了是我国的石片开山之祖外[8],还是目前已知的世界上最早使用火的记录,这个发现把人类用火的历史推到距今180万前。对火的认识和利用是人类在征服大自然时的一件法宝,它的作用在人类形成之初即直立人转变为早期智人阶段显得异常重要。因为火的第一个表象就是可以调节温度,第二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