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的中国当代抽象艺术

合集下载

我看中国雕塑艺术的风格特质——论中国古代雕塑的八大类型

我看中国雕塑艺术的风格特质——论中国古代雕塑的八大类型

2我看中国雕塑艺术的风格特质——论中国古代雕塑的八大类型吴为山我之所以要谈中国传统雕塑的艺术风格特质,乃在于近现代以来,西方雕塑的介入,导致了雕塑价值标准的偏离与混乱。

原本优秀的中国雕塑传统在本土被排斥于主流之外。

这“主流”指官方大型展览、重要的学术策展、学院的主干教学以及艺术的评价体系。

与雕塑同样受西方影响的绘画则命运不同,因为绘画严格地分类为西洋画与中国画,且绘画有自身品评尺度并各循其道发展。

按理,中国雕塑与西洋雕塑恰如中国画与西洋画的关系,中国雕塑也应循其自身规律发展。

只不过近百年来,随着造“菩萨”的渐衰,“塑人”的兴起,导致写实的功用性要求愈高,西洋法价值凸显,又上个世纪50年代后苏联革命现实主义的一统天下,文革的新偶像塑造,80年代的西方现代主义热和90年代至今的后现代风潮,使得中国传统雕塑一直处于边缘的、民间的、非正统的境地,甚至被斥为封建落后余絮。

纵观中国雕塑发展,就其精神性,受政治、宗教、哲学影响;就其造型,受绘画的影响,并在意象、抽象、写意、写实诸方面显示出其道、其智、其美,有着迥异于西方传统的独立体系、独特价值。

我们不能满足于中国雕塑只存在于博物馆、石窟、墓道,应当提炼出影响着现在于未来的绝伦之底蕴、超拔之意志、高远之境界。

这不仅在于弘扬民族传统,保持华夏独特韵致,更在于促进人类文化生态的多元发展。

数年来,笔者在对中国雕塑的直觉感受和理性分析中结合自己的创作实践,将中国雕塑归纳为八种类型的风格特征。

并将风格的阐释诉诸于对中国雕塑思维方式和表现方式的思考。

中国传统雕塑风格大致分为八种风格类型:原始朴拙意象风、商代诡魅抽象风、秦俑装饰写实风、汉代雄浑写意风、佛教理想造型风、宋代俗情写真风、帝陵程式夸张风和民间朴素表现风。

以下,就上述风格加以一一阐释。

一、原始朴拙意象风原始的意象风,是原始人生命自然状态的发散表现,是直觉感受的表达。

通过鲜明、夸张的表现与外貌特征的塑造,直截了当地表达心灵。

世界上最贵的10幅抽象派名画欣赏

世界上最贵的10幅抽象派名画欣赏

世界最贵的10幅抽象派名画欣赏艺术市场上从不缺神作,而天价抽象神作更是令人惊叹。

当艺术品卖出上亿美元的天价时,人们不禁要问:是什么样的画如此价值连城?在如今的拍场上,抽象奇迹并非罕见,各种拍卖数据显示,抽象作品大卖已成一种趋势,在世界拍卖最贵的绘画中,“抽象艺术”的价格最高,排名第一。

如今,抽象艺术领跑了全球最贵的名画,成为世界有钱人的收藏目标。

艺术品,变为继房地产和股票之后的第三大投资领域。

这个世界有幸被赐予许多大师的杰作,我们来看看这些世界最昂贵的抽象派名画。

1.威廉·德·库宁: 《交换》 3亿美元荷兰籍美国画家威廉·德·库宁,抽象表现主义的灵魂人物之一,新行动画派的大师之一。

在他创作生涯中,人体成为其绘画创作的主体,加以风景及书写的符号来发展他的抽象世界。

他将欧洲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与表现主义的风格融于自己大而有力的绘画行为之中,把激进艺术的理念融化在自己的艺术世界里,试图唤醒人们心中一种与所有生命事物的内在关联感。

2.杰克森·波洛克:《第17A号》 2亿美元美国抽象表现主义大师杰克森·波洛克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他创造了在帆布上随意地泼溅颜料、洒出流线的技法,画板上滴满稠密的棕黄色、白色、栗色和黑色颜料,形成了鸟巢状的外观,看起来有些杂乱无章。

他的滴洒法绘画在随意之间隐藏着戏剧性的偶然效果,激情四射而且充满了色彩的自由、张力和狂野,作品具有难以忘怀的自然品质,融合了抽象主义、表达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的特点。

3.马克·罗斯科:《紫色,绿色和红色》 1.86亿美元美国当代著名画家马克·罗斯科是现代艺术史中杰出的抽象派画家。

他的作品画面上,矩形的边缘没有被明确地界定,颜色也相互渗透融合,这使得块面仿佛是从背景上隐约浮现出来,并且不断地徘徊、浮动着。

它们在画面上产生某种韵律,温和、舒缓而深沉,触动着人们的心灵。

中国画的留白就是伦勃朗的黑

中国画的留白就是伦勃朗的黑

中国画的留白就是伦勃朗的黑一财网钱梦妮2015-07-01“中国画最大的不同就是留白,不画的地方也说明很多问题。

其实,西方曾经也有空白,那就是伦勃朗的黑——那种黑里面什么都有,他的人物画如果拍成反转片会跟中国画一样:一个人的头像,背后全是白的。

”清溪渔隐图之三,2014-2015,色、墨宣纸拼贴,140x200cm桃花源记之一,2014,色、墨宣纸拼贴,50×40cm冷泉之三2013 茶、色、墨、宣纸拼贴122×92cm梁铨迹2007 茶、色、墨宣纸拼贴60×90cm在近两年来艺术界颇为时兴的“新水墨”潮流,以及今年尤为热闹的“抽象”流派之中,梁铨恰好占据了二者的交汇点。

他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就不断在中国古代艺术和西方当代艺术之间徘徊,最终找到属于自己的独特路径:扔掉画笔,拼贴宣纸。

自2000年之后,梁铨创作了系列新作,画面乍看上去是一片空白,没有笔触,没有色块,没有图像,仿佛让观者的眼睛扑了空——只有连排脏脏的纸条,如同旧书补丁般机械紧密地贴在一起。

而他所追求的,正是这种“看起来好像艺术家并没有做什么事”的效果。

倘若你习惯了这种淡漠的色调,凑近看,会发现这一堆拼贴的纸条呈现出独特的空间感:宣纸的毛边、染色不均的颜料,贴合出层层叠叠的手工感。

而再远观全幅,纸条的边缘变成了线条,长方格子大小错落,成为不同的几何形状,墨色与浅粉、浅绿之间的对照,都使作品成为了包含一切的载体。

“有次搬家的时候,无意中看到了外婆的洗衣板,形状像是中国画,上面留着洗衣痕迹的线条就像是画面,从这里有了做纸条拼贴的灵感。

”梁铨在接受第一财经专访时说。

但这种极简的形式与极丰富的细节、极丰富的表达,实际上是梁铨悉心探寻自己道路20多年的结果。

他用非常当代的语言,以及西方的抽象思维,去研究和展现东方绘画中最受重视的“空”。

从这个角度来说,梁铨是当代和传统的绝佳代表。

“中国画最大的不同就是留白,不画的地方也说明很多问题。

“在地性”观念与中国当代艺术中的在地实践

“在地性”观念与中国当代艺术中的在地实践

“在地性”观念与中国当代艺术中的在地实践作者:李艳毛一茗来源:《艺术评论》 2020年第6期李艳毛一茗【内容提要】在地性观念起源于极简主义绘画的剧场转向,然而在地艺术在其发展过程中却几经演变,至今仍处于概念的含混和实践的流变状态。

受国外影响,自20世纪末开始,在地艺术亦在中国内地逐渐流行起来,并伴随着城市更新改造、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而逐渐从边缘走向主流,直至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的一大景观。

在此过程中,国内在地艺术在地方知识重建、与特定地点联系的创作方法论两个方面形成问题意识。

而其种种实践又以“艺术乡建”活动蔚为大观。

这些活动以地方知识重建为关切点,全面借鉴了国外城市社区公共艺术的观念与形式,但又因其落地中国乡村,并独自承载新农村建设、乡村扶贫等任务而显示出特色。

不过,由于其习惯采用节庆形式,许多活动又难免虎头蛇尾,从而在“乡建”与“艺术”的交接处留下了令人反思的空间。

这种反思又将进一步把我们引向对在地艺术与当代艺术相互关系的思考之中。

【关键词】在地性;在地艺术;中国当代艺术;艺术乡建;去艺术化自20世纪末以来,中国在地艺术已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

虽然“在地性”观念与在地艺术皆由外来,但在改革开放环境下,在地艺术一进入中国,便赶上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大规模城市更新改造,激发了公共艺术的需求;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扶贫事业,带动了艺术与乡村建设结合的尝试。

在这些客观形势的促动下,在地艺术在中国得到了迅猛发展,逐渐成为中国当代艺术中不可忽略的盛大景观。

然而,由于“在地性”本身是一个变动不居的历史概念,在地艺术实践在世界范围内尚处于流变状态,其概念也在汉语世界存在歧义,面对中国地理与文化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中国在地艺术仍然有着巨大的探索空间。

梳理在地艺术的演化文脉,观察其在中国的发展现状,总结其得与失,理当成为这种探索的一部分。

本文愿以小小的努力,在这些方面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于“有机抽象”的定义

关于“有机抽象”的定义

关于“有机抽象”的定义
作为美术的⼊门,⼤多是从摹写物象⼊⼿,也就是写实具象---这是第⼀种造型⼿法.
但视觉美感并⾮只是“栩栩如⽣”的具象,西⽅现代抽象艺术开拓了另⼀审美形态----尤以蒙德⾥安的抽象为极致,为“⼏何抽象”---这是第⼆种造型⼿法.。

⽽我,以有机形态为“发端”,顺“势”应变,随机掌控,这种物我互动的⽣发趋势,所形成的“新形态”,不是事先设计出来的,⽽是“⽣长”出来的,应为造型艺术的第三类---不是具象,也不是⼏何抽象,⽽是“有机抽象”。

所谓“有机抽象”---在⽴体作品中,就是运⽤素材⾃由、任意的移动、旋转、摆动、扩⼤及扭曲、弯曲、切割、展开等运动形式,更重要的是创作者在过程中的⼈为把控,所产⽣的⽴体构成。

作品本⾝像是有⽣命的物体,⾃在“⽣长”与“变化”,它⾃会呈现出⾮刻意设计的,意外的新形态----“有机抽象”。

这是区别于前两种造型⽅式的,新的,有东⽅意味的第三种造型⽅式----“有机抽象”----我想,这对于视觉艺术的发展将有重要⼀意义。

关于⼏个名词的解释
1)抽象就是剔除物象,让⼈看不出任何形象。

“⼏何抽象”是指以点、线、⾯、纯⾊等为基本元素,没有具体主题和对象的抽象形式作品,或称“冷抽象”带有很⼤⼀部分理论⾊彩实验倾向。

蒙特⾥安作为冷抽象的代表.
2)中国书法属于有机抽象。

是区别于⼏何冷抽象的,富有情感⾊彩的,有机形态.
3)今天,抽象艺术已在边缘化的处境中渐趋成熟,既和西⽅现代艺术语⾔逻辑有联系,⼜具有本⼟⽂化特征——⼀种⾃在的、超越性的抽象语⾔体系终会出现.。

浅析后现代解构主义艺术

浅析后现代解构主义艺术

浅析后现代解构主义艺术【摘要】后现代解构主义艺术是当代艺术中一种独特的表现形式,融合了后现代主义和解构主义的特点。

在艺术领域里,后现代解构主义艺术展现出对传统艺术形式和观念的挑战和颠覆。

本文将从后现代主义艺术的特征和解构主义艺术的特点入手,探讨后现代解构主义艺术的发展趋势及其代表作品。

分析后现代解构主义艺术对当代艺术的影响,探讨其意义和未来发展。

通过对这一艺术形式的深入了解,能够更好地领略当代艺术的多元化与复杂性,以及艺术对社会和文化的引领和影响。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艺术,特征,发展趋势,代表作品,影响,意义,未来发展1. 引言1.1 后现代主义与解构主义的概念后现代主义与解构主义是当代艺术中的两种重要流派,它们在艺术理论和实践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后半叶的一个重要社会文化现象,它通过对现代主义的批判和超越,强调了碎片化、多元化、相对主义和游戏性等特征。

解构主义则是一种哲学和文化运动,致力于揭示并颠覆二元对立、中心主义和稳定性等传统观念。

后现代主义和解构主义在艺术领域的结合,形成了后现代解构主义艺术。

这种艺术形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审美标准和叙事结构,而是探索混乱、矛盾、错位和意义缺失等问题。

通过对传统观念的颠覆和重构,后现代解构主义艺术呈现出一种独特的审美风格和思维方式,引领着当代艺术走向新的境界。

后现代主义和解构主义的融合为艺术界带来了新的启示,使艺术创作更加多元化和自由化。

它们突破了传统的束缚,开拓了艺术的表现形式,激发了艺术家们对于现实世界和人类经验的深刻思考。

后现代解构主义艺术的出现,为当代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创造性,拓展了艺术的边界,引领着艺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1.2 解构主义对艺术的影响解构主义对艺术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传统观念和结构的挑战和颠覆上。

解构主义的出现打破了传统艺术的规范和约束,通过对原有艺术形式、象征和意义进行解构和重组,创造出全新的艺术语言和形式。

抽象审美和抽象思维训练在高等艺术院校教学中的价值探索

抽象审美和抽象思维训练在高等艺术院校教学中的价值探索
师, 最后在 2 0 世纪6 0 年代 左右 , 以极 简主
种必然 的规律 ,演进 。在 后现
代 主义 艺术创作 中, 对于语 言 、 形式 的 自 由选择 、 挪用 和实验使 得抽象艺术这一体 系成为 多元 艺术不 可或缺 的一部分 , 并被
类有 了抽象 思维 的发展 , 抽 象和 具象从此 彼 此关联 , 共 同构成 了人类丰 富多彩 的思 维体 系。尽 管在相 当长 的一段 时间里, 具
象 思维 以及 艺术领 域 的具 象绘 画一直作
曲和器具 中都 十分常见 。如 中国传 统 的 文人 画选择 了最为筒约 的材质— —水 墨, 它排除 了现实色彩体系 , 而运用 符号化的
象和具象虽彼此对立 , 但都是人 类认识世
界、 反 映 世界 和分 析 世 界 的 方 式 。 自从 人
年代所倡 导的艺术复兴精神交相 印证 。 近年来 , 越来越 多的 中国艺术家投入 抽象 艺术创作 , 以上海抽象 艺术群体 为代
中。这 些审美 习惯在绘画 、 书法、 园林 、 戏
实践都极具意义。
吴冠 中 在《 美术》 杂志上发表《 绘 画的形 式
美》 和《 关于抽象美》 两篇 文章 , 提 出了“ 内
容与形 式之争” 的有 关抽 象艺术 的话 题。
人 类最初认 识世界 和分析 世界 的方
式是从具象模仿开始 的, 抽象的概念和思 维 是人 类文明发展 到一定程 度后 才发展 起 来 的。人类最初 的文 字和 绘 画都 是 以
验, 它往往体现在 一种意象和象征 的范畴
在2 0 世纪8 0 年代 , 中国抽象 艺术开始 抬 头, 一方 面是“ 8 5新潮 ” 所代表 的 中国现
代 主义艺术 阶段所致 ; 另一方面 , 抽象艺

人类艺术的5个阶段,10分钟了解世界艺术史

人类艺术的5个阶段,10分钟了解世界艺术史

艺术是⼈类⽂明进程中的附属产品,审视艺术,就不能离开⼈类⽂明的进程,审视⼈类艺术的(岩画是常见的原始美术形态,⼉童画、农民画和精神病⼈的画就属于原始美术。

)⼀,原始美术,⼈类艺术进程的第⼀个阶段⽯器时代等原始社会⼈类的那些涂鸦和装饰纹样就是原始艺术,⽐如岩画、陶⽂那些。

欧美指原始社会到古希腊期间的艺术,但欧美之外的部分国家的原始美术阶段要漫长很多,⾮洲艺术和中国艺术就保留了⼤量的原始艺术特征,⽐如中国画并没有发展出科学和精确的写实体系,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古典美术。

但中国画也做了跨越式的发展,在宋代就发展出类似于西⽅印象派的写意⽂⼈画,⽐如南宋画家梁楷的作品就很印象。

⽂⼈画到了明末清初的⼋⼤⼭⼈就发展出类似于西⽅表现主义的风格。

也就是说中国画的印象派早于西⽅印象派600年,中国画的表现主义早于西⽅表现主义200年,在西⽅抽象艺术兴起之前的20世纪初,中国艺术都是领先于西⽅艺术的。

⼈类在狩猎⽂明时代产⽣了原始美术。

原始美术是涂鸦性质的,作为记录事件功能⽽存在。

原始美术⼀般是记录⼀些狩猎活动,宗教仪式等。

最后也⽤于⼀些宗教仪式。

纪事是原始美术的核⼼特征。

由于没有技法和功利因素的束绑,原始⼈类的原始美术流露出⼀定的⽆意识内容和精神图腾特征,这令重视⼼理学的现代艺术某些流派发现现代艺术与原始美术在⽆意识图腾⽅⾯的交叉。

⼼理学家荣格就研究过⼤量的原始⼈类的精神图腾,荣格论述最多的就是曼荼罗图腾,曼荼罗出现很多原始宗教之中,从⼗字架到唐卡都是曼荼罗图腾。

荣格是弗洛伊德的学⽣,其祖⽗是歌德的私⽣⼦,荣格的理论体系远远超过弗洛伊德,荣格的核⼼理论体系是集体⽆意识理论,集体⽆意识理论认为⼈类的智慧是通过遗传的⽅式繁殖下来,现代⼈类的智慧遗传可以追逆到⼏百万年前的原始⼈类。

为什么⼩孩⼦和精神病的绘画和原始⼈类很接近,因为⼩孩⼦和精神病在⼀定程度还能唤醒遗传⾃原始⼈类的那部分智慧。

中国画是原始美术向古典美术过度期的产物,中国画并没有发展出科学和精确的三维空间绘画体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l卷 第5期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Hubei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VoI.31 

No.5,2011 

边缘的中国当代抽象艺术 叶 猛 (湖北师范学院美术学院,湖北黄石435002) 

[摘要] 中国的当代抽象艺术自兴起之日,便始终处于边缘地位。在中国当代艺术日益浅俗、并逐渐丧 失先锋性的现状中,拥有高贵品质的抽象艺术,自甘寂寞,一直默默地坚守着自己的阵地,并在“本_-+-4E”的 进程中以先锋的姿态为中国"-3代艺术提供着精神慰藉。 [关键词] 抽象艺术;边缘化;气质契合;形而上;举土化 [中图分类]J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733(2011)05—0069—02 

当代抽象艺术于2O世纪80年代进入中国。按理 说,抽象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存在着某种气质上的契 合,应该在中国存在其发展的土壤。然而,自抽象艺术 进入中国之初便处境艰难,始终处于边缘化状态。原因 何在?这是一个沉重的论题。本文试图从地缘关系、自 身发展、生存环境和本土化问题等多个角度阐述抽象艺 术为何在中国处于边缘化的相关因由。 首先,从地缘关系方面说。抽象艺术与中国传统文 化艺术显现出来的气质契合,是抽象艺术得以进入中国 的理由,然而,它们之间却还存在本质的差异。抽象艺 术背弃了现实的功利性,把艺术从叙事的具象世界中拯 救出来,在艺术本体和艺术家的创造主动中获得极大的 自由,进而营造一个深不可测的、非具象的、形而上的纯 个人体验的精神世界。它的超凡脱俗和强调个人内省 与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禅文化在气质上是相通的,这 就是抽象艺术这个外来的艺术品种得以进人中国并力 图存在下去的理由。 然而,从客观的作品面貌来看,西方抽象艺术和中 国传统文化却有本质的不同:西方抽象艺术作品呈现出 的是对绘画本身语言的纯化,作品的各因索——比如形 式、点线面、色彩等都表现出极强的自律。作为现代主 义艺术逻辑发展的最高形式,这一切成果都是基于排开 诸如情节性、具体形象等在他们看来与艺术本体无关的 因素,以及对现代派美学、视觉心理学和绘画技巧等研 究成果的不断升华。西方抽象艺术所展现的节奏与对 比、和谐与冲突等是纯粹的思辩美学特征,是有一定的 评判标准的。自古以来,抽象伴随艺术在世界范围内都 [收稿日期]2011—o2 7 [作者简介】 叶猛。男,湖北师范学院美术学院讲师。 存在,而自觉的抽象意识则早在六朝、唐宋、元以来,在 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就一直影响着中国的传统绘画,特 别是清代的“八怪”、“八大”、“四王”把中国抽象推向高 峰。然而中国绘画从未走向西式的纯抽象,这是由于中 国式的抽象是意境的抽象(或者说是“意象”),意境表 达需要通过具体形象来实现,形象本身对于画家从来只 是媒介而不是对象,所以形象的抽象与否都无关于中国 式的抽象。对于中国绘画来说,过于具象则易流于表 面,而离开具象,抽象则元法存在,这也是为什么中国艺 术中的形象不会走向西方的极度写实或纯粹抽象的原 因。当然,这也是由于中华民族的轻物质重精神、中庸, 以及不善于逻辑思维的个性决定的。中国式的抽象只 可意会,不可言传,是诗化美学的特征,也是无一定评判 标准的。这种差异,决定了当代抽象艺术在中国必然处 于接受与拒斥交织的尴尬处境。 《易-系辞E》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 器”。如果说中国绘画来自于画面传递的精神一… “道”、西方抽象艺术来自于绘画本身…一“器”的话,那 么也可以说中国传统艺术的抽象是“道”之形而上,西方 抽象艺术为“器”之形而上。“道”与“器”之差别决定了 西方抽象艺术在中国的“不服水土”。如,抽象艺术作品 所具有的强烈视觉冲击带来了积极进取因素,同时也带 来了与中国传统艺术中追求虚无、淡泊的文人化精神的 冲突。 因此,可以说西方抽象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除了在 显现出来的气质相通之外,其他方面都有着巨大差异。 这种差异,决定了西方抽象艺术在中国不是可以简单挪 

・69・ 用的,更不是可以流通无阻的。 其二,就艺术自身发展来说。中国当代抽象艺术与 西方抽象艺术的不同发展背景和内需,也促成了中国抽 象艺术的边缘化。 曾有数十年一统天下的抽象艺术,作为现代主义艺 术语言逻辑发展演进的必然环节,发展到极端的极少艺 术,已成为西方现代艺术艺术形式发展的最高级阶段。 它是艺术形式语言的逻辑演进结果,它体现的精神是基 于绘画本体的。西方抽象艺术宣告了西方艺术现代主 义阶段的终结,也预言了它在当代艺术环境中的存在, 只是一种艺术形式的延续。 从世界范围来看,抽象艺术作为众多艺术样式的一 种依然存在,中国的抽象艺术也会如此,尽管它从未有 过辉煌。虽然当代中国是直接引进、发展和完善已经是 过去时的西方抽象艺术,但它一进入中国就被深深地打 上东方精神的烙印,尽管它仍然是直白的洋面孔。 究其实,是中国文人画家在其中找到了自己的精神 乐园,赋予了它新的精神生命。然而,抽象艺术在中国, 没有经历现代主义各流派的渐进过程,不存在发生的必 然性,它的兴起起初只是中国艺术现代化和逃避80年 代艺术挑战主流意识形态受挫的现实需要,试图进行自 我救赎和精神寄托。面对新潮美术时期的狂燥和21世 纪当代艺术的庸俗浅白,抽象艺术作为精英艺术,对较 深文化底蕴的要求,以及对艺术纯粹性的追求迎合了部 分对现实持悲观态度的艺术家的文人情怀,他们甘于寂 寞,默默地坚守着这块净土。在这种情势下,中国当代 抽象艺术当然不可能象西方现代主义抽象艺术那样成 为主流,只能处于边缘状态。然而,抽象艺术主题的荒 诞性、形式语言的纯粹性,以及在肤浅嘈杂的当代艺术 环境中的卓尔不群,也表现出它的先验性和冷峻的挑战 姿态,使已是过去时的抽象艺术在中国具有了后现代主 义色彩,呈现出新的生命力。因而,它尽管边缘,却依然 存在。 中国当代抽象艺术体现出的对现实无言的抗争和 带给中国传统文人的悲剧色彩,及其所体现出来的精神 性,恐怕是与西方现代主义抽象艺术纯语言追求的最大 不同。也许这种精神性只能在当代中国的环境中出现, 这也是日后中国抽象艺术能够立足于世界艺术之林的 根本。从这层意义上说,抽象艺术在中国还有存在理 由,或不仅仅如此,但是,至少在目前,这所有一切理由 并不足以改变它的边缘化命运。 其三,从生存环境方面说。上述西方抽象艺术与中 国传统文化的本质差异、二者不同的发展背景与内需, 内在地决定了抽象艺术在当代中国生存环境的严重艰 难,导致抽象艺术在中国当代艺术序列中极为显著地处 于边缘化。 尽管在中国有生根发芽的土壤,然而自引入到现 ・70・ 在,抽象艺术在中国艺术序列中始终处于边缘状态。上 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基于迫切改变自己的中国 画坛,大肆引进西方现代主义艺术样式,抽象艺术是其 中最为现代、最具革命性的形式。然而中国艺术教育尚 处于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之下,当时的学院教 育根本不可能为在西方早已成为学院经典的抽象主义 艺术提供任何理论和技术上的支持。在当时的中国,无 论是艺术学子还是鉴赏者对抽象艺术都是一知半解,只 有极少数修养深厚的画家才能体会其艺术精髓,从事着 这方面的研究。与此同时,因为缺乏从事精英艺术研究 的基础,大多数艺术家都只能用具象手段,如火如荼地 进行着各种以社会现实、意识形态为主要批判对象的先 锋艺术活动:如政治波普、玩世现实主义、艳俗艺术等 等,抽象艺术无法进入艺术活动的中心,只能处于边缘 状态。 当进程延伸到21世纪,中国国力大幅提升,艺术环 境日益开放,当代艺术在成为主流之时,其先锋性和创 造力也日益衰退。随着国外艺术市场对中国的青睐,不 少艺术冒险家带着有色眼镜,不怀好意、不择手段地要 左右中国的当代艺术时,当一些中国艺术家的创作自由 被金钱所吞没时,任何被冠以“先锋…前卫”的艺术都 显得虚伪和苍白,然而人们却满足于这个浮华景象。对 于日渐世俗和功利的社会,身受物欲横流的冲击,人们 对现实的务实追求就决定了对虚幻的精神追求的忽略。 处于另一个世界的抽象艺术的严肃、高贵就愈显不合时 宜,作为纯粹艺术的象征只能是成为少数甘于寂寞的艺 术家的精神家园,而不可能成为社会的广泛需求。 在严肃艺术家的眼中,商业运作和金钱是与文化相 抵触的。然而,时至今日,二者开始联姻了,而且这种关 系从没有象今天这样紧密结合,甚至是共生共荣,这电 许正是后现代主义文化与以前文化含义的不同之处。 在这种环境、这种氛围中,抽象艺术的救赎愿望无疑只 能变成孤芳自赏,只能退缩一隅越来越边缘化。其四, 从“本土化”方面说。中国当代抽象艺术当然力争能存 在并发展,但这必须经历一个实现“本土化”的过程。而 中国当代抽象艺术本土化进程显然是任重道远,因而, 其边缘化也必将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 中国抽象艺术经历了上世纪80年代的拿来主义, 到90年代的“本土化、个性化”符号的寻找,经历了近20 年曲高和寡的孤独探索。当时,不理解、不认同抽象艺 术的现象在中国很普遍,甚至在画家圈内也是如此。他 们认为,抽象艺术只是一些色块、线条、肌理等纯技巧游 戏,把它视作纯粹的视觉形式主义,而缺乏对抽象艺术 的文化本质的认识,以致引发了2 世纪8O年代“形式 与内容”之争。 (一F转第97页) ③从2000年的统计数据来看,以工业为主的洛阳市人 均GDP已经低于焦作、三门峡和济源。 ④工业社会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以大机器的使用和无 生命能源的消耗为核心的专业化社会大生产占据了社 会经济的主导地位。 ⑤例如,文化部早在1998年就成立文化产业司,主要负 责拟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起草有关法规草案、 扶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建设与发展等工作。 [参考文献] [1]夏征农,罗竹风等.《辞海》(1989年版),上海辞书 出版社,1990. [2]夏征农,罗竹风等.《辞海》(1989年版),上海辞书 出版社,1990. [3]中国洛阳:h ̄p://www.1y.gov.cn/。 (责任编辑:徐柏青) 

My Views on Regional Cultural Industry Development Plan of Luoyang LI Zhao.hui (College of History and Culture,Luoyang Normal University,Luoyang 471022,China) 

Abstract:From the concept of“cultural industry”into our decision system formally in 2000 to the cultural industry wa8 iden- tifed as”pilar industry”in 2010,devoting major efforts to develop cultural industry is well established by government and society.Based on cultural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Henan Province,developing cultural industry of Luoyang in the future should set up new ideas,formulate new plans,take new measures,and ensure competitive advantage and the scientific devel- opment in the new economy platform. Key words:cultural industry;Luoyang;re,ohM;pla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