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实践

合集下载

基于“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探索课程思政改革的实践路径

基于“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探索课程思政改革的实践路径

基于“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探索课程思政改革的实践路径发布时间:2022-08-12T01:30:40.226Z 来源:《建筑实践》2022年4月第7期作者:吴梦梦[导读] 《建筑工程计量计价》是我院建筑工程系工程造价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承载着培训学生专业技能与专业素养的重任吴梦梦江苏省徐州技师学院江苏徐州 221151摘要:《建筑工程计量计价》是我院建筑工程系工程造价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承载着培训学生专业技能与专业素养的重任。

其重要性决定了课程的任务不仅局限于传授学生从事未来工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同时需要注重家国情怀、敬业精神、职业道德、价值观念等综合素质的培养。

关键词: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课程思政;改革路径1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教学现状分析1.1教学方法单一大多数学校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教学是线下课堂并借助多媒体展示教学,这种教学方式普遍且单一,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学习兴趣较低,难保持较高听课率。

从课后作业反馈效果来看,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不牢固,对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认知模糊,不具备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1.2教材适应性差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主要包含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两大内容,清单工程量的计算依据我国2013年颁布的《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GB50854-2013),而定额工程量的计算和计价则参考地区消耗量定额及地区信息价。

因此,大部分教材所涉及的教学案例区域性和时效性特征十分明显,而针对陕西省2009年消耗量定额的计量和计价文件的教材几乎没有,导致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脱节。

1.3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大多数学校在大三第一学期开设建筑工程计量与估价课程,在大三第二学期开设工程造价软件应用实践课程。

断断续续的学习不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此外,工程造价专业的毕业设计大多侧重于项目投标报价、投标报价和施工图预算的编制。

工程造价软件应用实践课程的延迟开设,使学生在学习软件操作时忘记了理论知识,这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影响了高中生毕业设计的进度和质量。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思政教育改革与实践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思政教育改革与实践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思政教育改革与实践摘要:《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是学生当下专业课程开始之课,也是开启未来职业工作第一把钥匙,其实践性特别强,直接对接工作中的职位,如何能在此课程中树立好正确职业素养和人文素养至关重要,因此对于此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学非常重要。

关键词: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思政教育;改革前言“课程思政”是指专业教师提炼课程中“思政元素”,将其与专业知识、职业素养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课程活动将其撒播在学生心田,实现全程、全方位育人机制。

“课程思政”的关键是专业课程教师之“思”,核心要义是教师的思想、思维、思路、思域。

高校专业教师是与学生接触多,对话最集中的群体之一,是开展“课程思政”育人主力军。

以往专业教师只注重专业知识培养,忽视育人成分,如何将其有效融合,是“课程思政”开展关键点也是难点。

1《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概述在建筑工程类专业课程中,《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属于专业技术课程之一,居于至关重要的地位,该课程的地域性非常突出。

伴随着课程改革工作的深入开展,全国范围内正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在我国的教育领域中,课程改革属于教育厅教育创新活动的范畴。

课程改革就是重新建构文化活动,促使其能够与时代的发展联系起来,更具有时代气息。

在选择与应用课程内容的过程中,对其实用性与系统性的关注度更高。

为了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将越来越多优秀的技能型人才输送给社会,在建设课程内涵的过程中,需要重视学习者的体验活动,将活动过程自身的作用充分体现出来,注重将学生、教师、教材与环境等因素融合成为一个整体。

学生这一群体处于不断发展之中,学习的过程就是强化学生独立性与自主性的过程。

在工程造价管理活动中,工程量计算非常繁琐复杂,该工作极易出现错误,具备比较高的难度系数。

在整个计价活动中,花费时间最长的工作就是工程量的计算活动。

计价结果的正确性与科学性,直接受到工程量计算活动的影响。

所以,对于工程造价人员而言,其应当具备的基本技能之一就是项目的工程量计算。

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讨

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讨

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讨摘要:随着工程建设领域的发展,对造价人才的需求增加,为了满足行业发展需求,应对高校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进行优化,重视课程思政教学的实施。

通过对高校工程造价专业教学特点及现状的分析,提出加强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措施,可使思政教学发挥出有效的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引言工程造价专业是以土木工程建设为核心的重要专业,对我国的土木工程建设行业发展有着促进的作用,为相关领域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使土木工程领域的发展得到推动。

造价专业教学对学生提出了多方面要求,要求其具备创新能力及实际运用能力,并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应对教学进行不断优化。

思政教育可为学生的素质培养提供良好的条件,使其实现全面发展,因此,应对工程造价专业的思政教育工作进行落实,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教学效果,以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

1高校工程造价专业教学特点及现状在当前的工程造价行业中对职业能力及职业素养兼具的技能人才有着较高的需求,造价专业学生可在建设单位、施工企业及造价咨询机构等之中发挥作用,岗位包括造价员、预算员及成本管理员等,任务是借助自身掌握的基础理论及专业技术开展工程预算、工程结算及工程量清单编制、成本管理工作[1]。

工作仅按图或者实际计量计价,而造价工作中涉及到了较多的内容,由于工程具有独立性与不可逆的特点,容易出现较多的突发情况,对造价人员的技术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同时应需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比如耐心、认真等,要求造价工作者能够在工作中遵守公平、实事求是的原则。

因此,思政教育对造价专业学生来说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工程造价专业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教师以传统教学方式来讲授专业理论知识,并且布置作业内容,学生在完成了考试后即可通过,而实际上多数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入,在实际工作岗位中难以实践,这使其受到了较大的影响,无法发挥相应的能力。

其次,一些学生在获得了图纸之后可初步列出大部分常用项,并且完成计算,但是实际上其中存在着较多的缺项、漏项及计算错漏等问题,这使工作中出现了较大的损失,带来了不利。

基于课程思政的《工程项目管理》绪论课教学设计

基于课程思政的《工程项目管理》绪论课教学设计

基于课程思政的《工程项目管理》绪论课教学设计
鞠金艳;王娜;周平
【期刊名称】《经济师》
【年(卷),期】2024()1
【摘要】工程项目管理是我校工科类本科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必修课,该课程包含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思政教育作用明显。

“绪论”课作为本课程的第一节课,对于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责任心、使命感和专业认同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绪论”课的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其中蕴含的“课程思政”元素,思考如何有效融入和实施思政教育,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加课程的吸引力、感染性,使学生在完成工程项目管理知识内容学习的过程中,实现立德树人的培养目标。

【总页数】3页(P206-207)
【作者】鞠金艳;王娜;周平
【作者单位】黑龙江科技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063.1;G641
【相关文献】
1.基于课程思政的《土木工程材料》绪论课教学探究
2.基于"课程思政"的高一物理绪论课教学探究
3.课程思政理念下优秀士兵保送学员的应用数学绪论课教学设计
4.课程思政视域下新工科专业大学化学绪论课教学设计
5.基于课程思政的“开学第
一课”教学设计——以有机化学课程绪论章节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校工科专业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以弘扬科学家精神为主线

高校工科专业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以弘扬科学家精神为主线

德育与管理DEYU YU GUANLI教师• TEACHER2021年1月Jan.2021高校工科专业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以弘扬科学家精神为主线郭锐h2’3’,李永涛u3’,袁晓明u3*,赵静一u3(1.燕山大学河北省重型机械流体动力传输与控制重点实验室,河北秦皇岛066004;2.燕山大学河北省特种运载装备重点实验室,河北秦皇岛066004;3.燕山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河北秦皇岛066004)摘要:课程思政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应当融入各类课程的教学之中。

当前工科课程中的思政教 学方式主要以被动灌输为主,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文中课题尝试打破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相 互隔绝的“孤岛效应”,以弘扬科学家精神为主线,将优秀品质与工匠精神贯彻到液压系统可靠性设计课程的 课堂教学全过程,在沉浸式教学场景中让学生产生共情与共鸣。

关键词:课程思政;优秀品质;工匠精神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20-07-29文章编号:1674-120X (2021 ) 02-0009-02液压系统的可靠性设计在工业的各个领域具有重要的 核心地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装备结构逐渐趋于复杂多 样,人们对液压系统的可靠性要求也越来越高。

大量实践经 验和理论分析均清楚地表明,改善液压系统的可靠性意味着 大幅度降低液压系统的使用和维修费用及有效地提高设备的 效能。

因此,培养学生掌握可靠性分析、设计、试验和故障 分析等理论,并与液压元件及产品的特点结合起来,对提高 液压系统的可靠性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育人任 务,在教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更需要充分发挥课程的思政作 用和功能,实现两者同向同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 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 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 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 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及实施探索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及实施探索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及实施探索耿晓华,刘学敏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山西阳泉045000)作者简介:耿晓华(1977-),S 西阳泉人,毕—于太{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讲师,主要从事建设工程的管理与施工技术研究。

摘要:为了加强专-课/课程思政建设,文章7"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为例,首先分析课程特点,其次挖L 提炼专-课程OP 德育元素,最后从课程思政培育目标、课程思政实施路径及实施体会三方面对课程思政教学g 革及实施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德育元素K擀磐祁»:«:刪窮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07-7359( 202( )03-0106-02 DOI :10.16330/ki.1007-7359.2021.03.051!引言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 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在此背景下,作为土木工程一线专业课教师,我们在积极探索,如何利用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在专业课教学的同时,贯穿思政教 育,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2课程简介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是土建专业学生 的一门必修课,一般在本科的大三第2 学期开设。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这门课程总体来讲有两大特点,—是综合性较强,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如房屋建筑学、结构力学、钢结构、混凝土、 建筑材料、工程造价等课程、制图等专业课程;二是实践性强,从工程实体出发,以国家、行业规范为标准,介绍分部、分 项的划分,工艺工序如何进行安排、实施。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将原本无序的土木工程专业知识有机的连为一体,这也是为什么这门课程在本科高年级才开设的原因。

3课程思政培育目标众所周知一个项目的建设周期,从建设方提出建设需求开始,要经历立项、设计、施工、验收这四个主要阶段,其中 施工阶段是重中之重,施工质量、施工安全、施工工期,直接影响到项目的成败。

工程机械管理课程思政探索

工程机械管理课程思政探索

工程机械管理课程思政探索1. 引言1.1 工程机械管理课程的价值意义工程机械管理课程的价值意义在于培养学生具备现代工程机械管理理论与应用技能,提高工程机械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通过学习工程机械管理课程,可以使学生深入了解工程机械管理领域的技术、规范和标准,掌握工程机械设备的运行原理和维护保养知识,提高对工程机械设备的管理和维护水平。

工程机械管理课程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提高学生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协调与管理能力,使其具备成为优秀工程机械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

通过学习工程机械管理课程,可以为学生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为其在职业发展中打下坚实的基础。

工程机械管理课程的价值意义不仅体现在提高个人素质和职业能力,更体现在促进工程机械管理领域的技术创新和发展,为推动工程机械行业的繁荣做出贡献。

1.2 工程机械管理课程的现状与挑战工程机械管理课程的现状与挑战在当前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工程机械行业的快速发展,对于专业管理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目前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我们思考和解决。

工程机械管理课程的内容设置亟待更新和完善。

传统的课程体系已经难以满足现代工程机械管理的需求,如何整合最新的技术和理论成果,提升课程的实用性和前瞻性,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工程机械管理课程的教学方法也需要进行探索和创新。

传统的教学方式可能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案例教学等新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专业素养,是当前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

工程机械管理课程与思政教育的融合也是一个挑战。

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工程机械管理的专业知识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专业素养,是当前值得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

工程机械管理课程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和困境,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和创新,提升课程的质量和实用性,培养更多优秀的工程机械管理人才。

【字数:234】2. 正文2.1 工程机械管理课程内容设置工程机械管理课程内容设置是培养学生掌握工程机械管理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的重要环节。

课程思政背景下砌体工程施工课程研究与实践

课程思政背景下砌体工程施工课程研究与实践

第47卷第5期6g坊2021年5月Sichuan Building Materials Vol.47,No.5May,2021课程思政背景下砌体工程施工课程研究与实践张同锂(咸阳职业技术学院,陕西咸阳712000)摘要:为不断适应市场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大学课程不仅需要与岗位知识关联度高、实践操作性强,还应在“立德树人”任务中的有具体体现,即“协同育人”。

本文以建筑施工技术专业砌体工程施工课程课程德育建设为例,探索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德育;砌体工程;课程思政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672-4011(2021)05-0251-02DOI:10.3969/j.issn.1672-4011.2021.05.1290前言传统的大学专业课程,教师教授时注重知识和技能,而忽略了思想品德方面的素质教育,致使“教书”和“育人”有所脱离,难以适应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人才培养的时代要求⑴。

为进一步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价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等融入到各门课程中去,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产生影响,从2014年起,我国将德育纳入教育综合改革重要项目,逐步探索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转变⑵。

1建立课程德育目标课程德育不仅是在课程中加入思想教育,而且是对整个课程的重新解读,是对课程教学目标的重新定义,对学生所需德育方面的重新认识因此,也是对整个课程的一个全新改革。

建筑工程类高职课程德育目标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①国家使命,树立崇高学习目标,加强爱国教育,让学生充满国家荣誉感,明确自己肩负的责任与使命感。

②道德品质,采用典型人物事例灌输正能量,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三观,提高学生的个人道德品质。

③工匠精神,展示行业历史发展与前沿技术,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知行统一、恪尽职守、团队协作诚信友善的职业素养。

2把握课程德育原则教师需要关注时事和当下社会热点,收集爱国教育、工匠精神、行业前瞻三个大类的德育教学相关案例,建立成案例档案库,这样同一案例可在相关类似的课程中可以实现资源共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实践
作者:吕雪玲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2020年第11期

【摘要】工程项目管理作为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需要教师在加强基础知
识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关于如何加强项目管理教学的实践效果,以
及改革教学模式,已经成为现阶段管理课程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根据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的思
政教学改革与实践提出应对策略。

【关键词】工程项目; 管理课程; 思政教学; 改革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1-0227-01
在我国现代化的社会发展中,已经普遍应用工程项目,而且相关企业部门和政府也会应用
各种方式来加入此项管理工作。工程项目课程针对管理方法所开设的新学科,融合了工程管
理、技术、经济等众多理论知识。工程项目管理学科具备较强的实践性,需要教师在传授理论
知识和基础技能的同时,加强实践方面的教学力度,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应用有效方
法从学生的思想和政治理念基础上实施教学任务。

一、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思政教学存在的问题
针对工程项目所开展的管理课程在内容讲解和应用上具备较强理论性,教师没有重视实践
教学的重要性,以及思政教学在工程项目课程上的作用。教师太过于看重课堂上的教学方法,
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实践方面认识程度不高,具体表现在课堂上使用的教材种类繁多,内容也是
追求丰富,没有体现出重点,知识点繁杂。这样的书本教材对学生来说不仅为其增加了学习难
度,而且这种主要以概论为主的内容,也不具备能够激发学生主动性的作用。工程项目所应用
的教学方式过于传统,教师在课堂上也并没有和学生进行交流,忽视了学生这个教学主体,以
及学生对教师以及这门学科的态度,大多数教师的思想都是学生必须配合,没有主动去了解过
学生的想法,欠缺思政教育。工程项目这种专业课所具备的实践性很强,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
程中,教师却很难将这种实践性发挥出来,因此,教师需要针对这些问题来开展教学改革工
作,使工程项目的管理课程主要以实践为主,用思政教育理念来实现教学效果。

二、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与改革的应用策略
(一)改革教育方式
为了能够使学生对工程项目的管理课程更好理解,教师需要改革教学方法,将思政教学理
念带入管理课程,从学生的思想和个性特点出发,以满足学生需求作为教学开展核心,以此来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实现高效率的教育目的。比如可以利用一些实际案例来作为学生实践理论知识的载体,在上课
之前教师需要根据教材内容来寻找对应的事件,然后让学生应用自身所学习到的知识来解答问
题,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使学生对知识加深理解,还能够在步入社会之前对如何应用这些知识
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学会如何将理论知识与现实应用结合在一起,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相互
融合。教师除了应用这种案例法来提升学生的实践效果,还需要在此过程中对学生的思想进行
教育,使学生能够具备良好素质,在处理项目事件的时候可以端正态度。

(二)与社会企业合作,为学生创造实践场所
教师既要改革工程项目课程的教学方法,也要将这门学科的实践性发挥出来,积极组织学
生与社会企业进行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训基地,以此来作为学生充分应用理论知识的场所,将
学生的实践力激发出来。学校应用与社会工商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使学生能够在实践的过程中
真正接触到社会资源,熟悉工商管理岗位需要员工具备的能力和素养,从实践中体会项目管理
课程的教育意义和存在价值。以此同时,学校还需要聘请高素质水平的工程管理全能型人才,
为学生提供相应指导,并安排教育学生课程的老师到企业内部开展调研工作,使教师的理论基
础和实践力不断提升。

(三)应用思政教学来完善教学内容
由于现阶段我国工商项目的管理课程没有统一教学逻辑和教材内容,所以教师在思维和教
学方法上存在很大差异,每个人对知识的侧重点都不相同,需要教师在真正开展教学过程中,
不要对教材过多依赖。教师应对教材内容积极改进,使其能够对学生的需求给予满足,不能将
自身和学生的思维局限在教材中,受到书本的限制。比如教师可以结合学科所涉及到的范围,
对教材知识进行扩展和补充,当遇到难点内容的时候要为学生留出思考时间,或者成立小组来
使学生对知识内容进行讨论,展开多种教学形式来带动学生理解理论性管理知识。例如总结难
点知识“风险管理”这一部分内容中,对于这种知识学生可能领会不到重要性,因此教师可以适
当添加一些相关的事件,如比较经典的兴业银行亏损案例,这种具体到实际的案例能够使学生
对风险管理引起重视,使学生提升起对工程项目管理这门课程的探索兴趣。

通过对工程项目管理课程进行分析,应用思政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在实践和思想认
识方面的水平,也能够验证实践对于学生学习此门科目而言是比较重要且十分有利的。教师应
当重视教学实践对学生的发展作用,在各方面的教学环节上都要积极改革,努力培养出更多管
理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宇航.项目育人,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课岗对接”教学模式下的高职院校《工程
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研究[J].中国市场,2017(02).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郭瑞.基于PMST系统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
2016(03).

[3]姜轶.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课程信息化改革与应用[J].现代商贸工业,2017(09).
作者简介:
吕雪玲(1989.11-),女,汉族,山东烟台人,助教,本科,主要從事工程管理教育研
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