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天岭地区古山体垮塌作用与铀成矿关系

合集下载

辽宁省太古宙花岗-绿岩带铀成矿作用及其找矿前景

辽宁省太古宙花岗-绿岩带铀成矿作用及其找矿前景

群组
南 细芬 河组 群 钓鱼
台组
里 尔 峪 辽组 河 群 浪 子 山 组
鞍茨 山沟 群组

二段
一段
二段 一段 五段 四段 三段 二段
一段
四段 三段 二段
一段
厚度 (m) 76
140
2118 204 103 276 114 143
43
198 232 145
13
表 2 鞍本绿岩带前寒武系地层岩组表
岩石组合
AFM 及 SiO2-FeO*/MgO 图解,华北地台上太古宙绿岩体多数落在拉斑玄武岩区,部分介于拉 斑玄武岩与钙碱性玄武岩之间。结合稀土模式的地质研究结果认为,绿岩带原岩的形成构造环境为
类似于现代岛弧的大陆边缘活动带。
294
辽东鞍山-本溪太古宙花岗-绿岩带(图 3)之绿岩体形成于地球早期的大洋裂谷环境。绿岩带中 发现代表裂谷带所特有的双峰式火山岩组合及碱性玄武岩,其中某些钙碱性系列的岩石可能是超基 性一基性火山岩群在裂谷深处有水区产生的部分熔融所致。因此,笔者认为辽东太古宙花岗-绿岩带 是在太古代特有的绿岩一裂谷带基础上孕育、成生、发育、成熟的。
292
地质单元。“太古宙花岗岩-绿岩带”由带状的“花岗岩”、“片麻岩”(花岗岩、花岗混合岩、混合 花岗岩、花岗片麻岩、片麻状花岗岩、片麻岩等)类及其裹夹着的以不规则向形构造形态存在的, 基本是反映火山一沉积盆地残留体的,以变镁铁质火山岩为主的变火山一沉积岩系组成的“绿岩” 即“花岗岩带”和“绿岩带”两部分“骨肉”相连的带状地质体构成。其中,“绿岩”存在明显的、 不同规模的地层旋回性,且表现在每个旋回中的层序自下而上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辽东是前寒武纪广泛发育的地区之一。其中,太古宙花岗-绿岩带主要由太古代鞍山群包括变镁 铁质—超镁铁质火山岩、变安山质—长英质火山岩、变碎屑沉积岩以及少量变质化学沉积岩的变火 山—沉积岩系组成的变质表壳岩与太古代混合质花岗岩、TTG 质片麻岩类一体构成。呈带状、不规 则条带状,分布在华北地台区。

辽宁悬岭后地区铀及多金属找矿方向

辽宁悬岭后地区铀及多金属找矿方向

31矿产资源Mineral resources辽宁悬岭后地区铀及多金属找矿方向罗 敏摘要:辽宁悬岭后地区位于辽东成矿带,已发现有铀、金、铅锌等多个矿床,文章在阐述悬岭后地区铀及多金属成矿地质背景、总结铀矿化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地表调查、物探和化探成果,分析了铀及多金属成矿地质条件,认为悬岭后地区的早白垩世白水寺花岗岩体的侵入与该地区铀及多金属矿化有关,该岩体并不富铀,只提供了少量多金属成矿元素,但这期花岗岩活动,导致了悬岭后地区铀及多金属的富集,使该岩体周围形成众多铀及多金属矿床。

在找矿方向上,应注意吕梁期形成的区域东西向断裂通过区,白水寺岩体外围,铀矿富集部位在白水寺岩体与连山关岩体之间的接触部位,多金属富集部位在白水寺岩体与辽河群大理岩接触部位。

关键词:悬岭后;白水寺岩体;铀;多金属;找矿方向悬岭后地区位于辽宁鞍山—八河川铀多金属成矿带中段,该成矿带内产有连山关铀矿床、悬岭后铀矿床、高家沟铀矿床、赛马铀矿床和众多多金属矿床。

悬岭后铀矿床于60年代已开采结束,之后在该地区发现多个金、银、铜铅锌、钼等多金属矿床,结合悬岭后铀矿床自身富含金的特点,认为,通过研究铀及多金属成矿特征及分布规律,尚可拓宽该地区的找矿空间。

1 区域成矿地质特征研究区位于辽东—吉南早元古代裂谷内的北部,向西南方向靠近太古代连山关花岗杂岩体,区域地层主要为元古代变质岩,构造较为发育,燕山期岩浆活动较强,为研究区提供了良好的成矿地质环境。

1.1 地层区内出露地层从老—新依次为:鞍山群茨沟组磁铁石英岩、斜长角闪岩;辽河群浪子山组二云母片岩、石英岩夹薄层大理岩、变粒岩、浅粒岩;辽河群里尔峪组白云大理岩、浅粒岩、变粒岩;钓鱼台组石英砂岩;南芬组页岩;第四系砂砾及腐殖土。

1.2 构造区内构造以单斜及断裂构造为主,单斜构造呈近东西走向,南倾,倾角15°~75°。

断裂构造近东西走向的木掀沟断裂,贯穿全区,西部与岩层走向一致。

摩天岭地块东部锂铍矿成矿条件及找矿前景探讨

摩天岭地块东部锂铍矿成矿条件及找矿前景探讨

摩天岭地块东部锂铍矿成矿条件及找矿前景探讨
刘晓雪;刘增达;罗光华
【期刊名称】《四川地质学报》
【年(卷),期】2022(42)4
【摘要】摩天岭地块位于松潘-甘孜造山带,东西向断裂、褶皱及岩浆热穹隆发育。

印支期花岗岩浆活动强烈,分布17个岩体,具有Be、Cs、Ba等异常,为锂铍矿的成矿母岩。

岩体外接触带蚀变分带较为明显,在内接触带和外接触带的十字石带中产出花岗伟晶岩型锂铍矿和电气石石英脉型锂铍矿,成矿条件较好。

区域印支期花岗岩成矿母岩广布,白钨矿重砂异常及Sn-Li-Be-Cs水系异常发育,已发现并圈定了锂铍矿体,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在四川开辟了锂铍矿新的找矿区域。

【总页数】7页(P589-595)
【作者】刘晓雪;刘增达;罗光华
【作者单位】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局六0四大队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2
【相关文献】
1.新疆东部(博格达——哈尔里克)铜——多金属成矿带成矿条件及找矿方向探讨
2.湘东丫江桥岩体西接触带铀多金属矿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前景探讨
3.克鲁伦-额尔古纳拼合地块有色金属矿产成矿条件及找矿方向探讨
4.新疆托盖勒克地区伟晶岩型锂矿
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5.若羌县阿尔金地区锂铍等稀有金属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初论地幔热柱与铀成矿的关系

初论地幔热柱与铀成矿的关系
! —早第三纪火山岩带; $ —晚第三纪—第四纪火山岩
图 $ 中国东南沿海地区上地幔岩包体形成 温度、 压力分布图 0 据赵海玲等, !224 1 "#$% < =(,.(1-)71(>.1(4471( 0/1 #3*274#/34 /0 )+( 7..(1 ,-3)2( 01/, )+( 4/7)+(-4)(13 */-4) /0 9+#30 56789 AB5C D5>E>;< !" #$@ !224 1 ! —本区上地幔岩包体投点; $ —本区辉石地温线
%%* 向断陷盆地严格地对应地幔的隆起,并且这种隆起趋势与盆地形成期的软流圈顶面相似 ( 。根据赵海玲的研究结果显示, 该地幔上隆时的辉石温度线高于大洋地温线的上方, 如图 !) 介于大洋地温线和上地幔固相线之间 ( 如图 $) , 这说明, 在中国东南地区在中新生代, 在此构 造背景下, 以热地幔物质上涌为主要的深部作用呈 “ 蘑菇云” 状上升, 也就是热幔柱的存在, 与 之相伴随的拉张 + 裂陷盆地的形成可能是热幔柱上升的结果 , 不同时期的地幔柱的不同运动 方式存在着不同的岩石学纪录 , 从白垩纪到晚第三纪表现为玄武岩源区依次经历类似于 *-!!*-$! ./*-’ 0 略亏损的通用地幔 1 的变化 , 说明软流圈地幔柱的贡献增大 , 而陆下岩石 圈地幔作用程度减弱。
+
地幔热柱研究现状
自从六十年代提出地幔柱概念以来, 其研究方法和研究深度取得了很大的发展, 地质学家
们从其物质组成、 几何形状、 运动方式、 物理化学变化及地球化学特性等不同的角度阐述地幔 柱的发生、 发展。 它的研究为地球深部作用与区域成矿浑然一体, 协调统一。 而研究的最多的就

南岭地区花岗岩型铀矿的特征及其成矿专属性_陈振宇

南岭地区花岗岩型铀矿的特征及其成矿专属性_陈振宇

收稿日期: 2013-09-03; 改回日期: 2013-11-11项目资助: 中国地质大调查项目“广东诸广山南部整装勘查区铀多金属矿成矿地质条件与综合找矿方法研究”(编号: 12120113090500)、“南岭地区岩浆岩成矿专属性研究”(编号: 1212011120989)、“我国重要矿产和区域成矿规律研究”课题(编号: 1212010633903)共同资助。

第一作者简介: 陈振宇(1978-), 男, 博士, 副研究员, 主要从事矿物学与微束分析研究。

Email: czy7803@ 卷(Volume)38, 期(Number)2, 总(SUM)141 页(Pages)264~275, 2014, 5(May, 2014)大 地 构 造 与 成 矿 学Geotectonica et Metallogenia南岭地区花岗岩型铀矿的特征及其成矿专属性陈振宇1, 黄国龙2, 朱 捌2, 陈郑辉1, 黄 凡1, 赵 正1, 田泽瑾3(1.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科学院 矿产资源研究所, 北京 100037; 2.核工业290研究所, 广东 韶关 512026; 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北京 100083)摘 要: 南岭地区是我国花岗岩型铀矿的重要矿集区。

该区产铀岩体的成因类型以S 型(改造型)花岗岩为主, 对岩性没有明显的选择性。

构造是控制铀成矿的重要因素之一, 几乎所有热液铀矿体都分布在一定的断裂或破碎构造中, 并且与穿切于花岗岩中的中基性岩脉密切相伴。

产铀岩体的热液蚀变发育, 规模大、范围广、类型全的热液蚀变是判别产铀岩体的重要标志。

产铀岩体的主要成岩时代为印支期和燕山期, 铀成矿作用则主要发生于燕山晚期-喜山期, 成岩成矿具有明显的时差, 指示成岩和成矿作用是两次或两次以上不同的地质作用。

印支期和燕山期花岗岩主要提供成矿铀源和成矿围岩, 而铀矿成矿作用与燕山晚期-喜山期伸展断裂构造和蚀变交代的关系更为密切。

中南地区铀资源类型_特点及找矿方向_杨尚海

中南地区铀资源类型_特点及找矿方向_杨尚海

第84卷 第5期2010年5月地 质 学 报 ACT A GEOLOGICA SINICAV ol.84 N o.5M ay 2010注:本文为中国核工业地质局全国铀矿地质志编撰委员会2002~2005年度项目资助的成果。

收稿日期:2009-03-23;改回日期:2009-11-20;责任编辑:郝梓国。

作者简介:杨尚海,男,1954年生。

高级工程师。

长期从事铀矿地质科研及生产工作,为5中南铀矿地质志6的主要编写人和主持人之一,2006年开始担任中国核工业地质局铀矿重点勘查项目监理。

通讯地址:410011,湖南省长沙市320信箱,核工业二三o 研究所;Email:Yangs han ghai@ 。

中南地区铀资源类型、特点及找矿方向杨尚海核工业二三o 研究所,长沙,410011内容提要:本文从我国能源需求引入了核电发展对铀资源的需求;对过去四十年来的找矿成果、存在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对中南地区五大类型铀矿的储量分布、矿床产出位置进行了统计分析;着重对中南地区最具特色的花岗岩型、碳硅泥岩型铀矿成矿特点及找矿前景进行了论述。

从铀成矿地球物理、地球化学角度指出了岩体外接触带亚型铀矿应成为未来找矿工作的重点,并根据已掌握的实际资料指出了具体的找矿部位;对中南地区蕴藏量巨大的低品位薄层碳硅泥岩亚型铀矿,从伴生可利用元素种类多、含量高的特点出发,提出通过综合开发和综合利用的新途径,是实现该区潜在低品位铀资源得到充分合理利用的关键。

关键词:铀矿类型;成矿特点;找矿前景;找矿方向随着现代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能源供需矛盾与日俱增,核能作为清洁能源,以其经济效益最大,环境效益最好,运输投入最小而备受人们的普遍关注。

和平利用核能发展核电已成为众多发展中国家的普遍共识。

自从1991年第一台核电机组在浙江秦山建成投产之后的短短18年里,我国的核电建设犹如雨后春笋,在沿海地区拔地而起,相继有十余座核电机组建成投产,总装机容量870万千瓦。

辽东古元古代热液铀矿床形成的大地构造背景

辽东古元古代热液铀矿床形成的大地构造背景

收稿日期: 2016-09-27; 改回日期: 2017-06-20项目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41502097)、中国核工业地质局地勘费科研项目“华北陆块北缘不整合面有关的铀矿成矿条件及远景评价”、国防科技工业局核能开发项目“华北陆块北缘铀多金属矿综合评价技术研究”、国土资源科技创新团队“铀矿成矿理论与深部找矿技术”培育计划联合资助。

第一作者简介: 郭春影(1982–), 男, 高级工程师, 硕导, 从事区域成矿学与成矿预测研究工作。

Email: guochunying106@ DOI: 10.16539/j.ddgzyckx.2018.05.007卷(Volume)42, 期(Number)5, 总(SUM)166 页(Pages)893~907, 2018, 10(October, 2018)大 地 构 造 与 成 矿 学Geotectonica et Metallogenia辽东古元古代热液铀矿床形成的大地构造背景郭春影1, 2, 韩 军1, 2, 徐 浩3, 白 芸1, 2,任忠宝3, 韩 愉4, 赵宇霆4(1.中核集团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北京 100029; 2.中核集团 铀资源勘查与评价技术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29; 3.中国铀业有限公司 北京 100013; 4.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北京 100083)摘 要: 辽东半岛是胶‒辽‒吉古元古代造山带的一部分, 经历了古元古代早期裂谷作用和古元古代末期碰撞造山过程。

裂谷阶段形成了A 型花岗岩(2.09~2.18 Ga)、辽河群沉积(2.05~1.93 Ga)。

1.90~1.93 Ga 期间裂谷闭合碰撞造山, 辽河群遭受强烈变形、变质。

1.83~1.90 Ga 造山带构造折返, 伴随垮塌、软流圈地幔上涌, 发生区域退变质作用, 形成造山后环斑花岗岩、斑状花岗岩、碱性正长岩和花岗伟晶岩。

1.83 Ga 辉绿岩的出现标志地壳进入伸展张裂阶段。

2在桃山地区寻找隐伏富大铀矿的思考

2在桃山地区寻找隐伏富大铀矿的思考
期 阶段 岩体 ( 石) 名称 煌斑岩 花岗斑岩 菜山 罗布里 打鼓寨 钓峰 上严坑 黄陂 莲花山 石示头 蔡江 漳灌 U T h / T h U 3. 6 7 3. 6 3 2. 6 5 2. 6 6 1. 7 6 3. 6 1 5. 0 5 5. 4 6 4. 6 9 9. 6 7 8. 4 3 7. 5 9
1 已取得的成矿地质认识
自从 1 9 5 8 年地 质 找 矿 队 伍 进 入 桃 山 地 区 以 来 至1 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 、 物 9 8 5 年这 2 7 年期间 , 力和财力开展铀矿 地 质 勘 查 工 作 , 取得了辉煌的找 矿成果 。 近几年 , 国家 又 掀 起 了 新 一 轮 找 矿 热 潮 ,
华南花岗岩型铀矿在我国铀矿资源勘查和发展 战略 中 占 有 重 要 的 地 位 ( 张 金 带, 黄 净 白 等, 2 0 0 4; ) 。 江西桃山地区 , 从上世纪 5 2 0 0 5 0 年代中期以来 , 经过几代地质工作者的努力探索 , 勘探出了 1 2 个铀 发现了众多铀矿 点 带 ? , 桃山铀矿田业已发展 矿床 , 成为我国著名的花岗岩型铀矿田和铀矿资源勘查开 发大基地之一 。 桃 山 铀 矿 资 源 固 然 十 分 丰 富 , 但从 现有的勘查成果显 示 矿 体 通 常 呈 短 小 分 散 、 脉状或 品位较低 , 没有富大铀以及常规开采不经济 群脉状 、 的帽子一直戴在桃山铀矿田的头顶上 。 事实果真如 此吗?难道在这已 探 明 巨 量 铀 矿 、 成矿地质环境又 如此好之地真的没有富大铀矿吗?人们不禁要反复 思考 。 作者作为近几年在桃山矿田实施的几个国家 省部级的铀矿勘查项目的负责人 , 根据已有的资 级、 料和最新的勘查成果 , 结合深源成矿 、 小岩体成矿及 伸展构造成矿等最 新 成 矿 理 论 , 提出在桃山地区寻 找隐伏富大铀矿的 大 胆 设 想 , 并试图指出桃山寻找 隐伏富大铀矿的找矿方向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  ̄2 o 1 3 c r h 3 @ 6 .o n
第1 期
舒孝敬 :摩天岭地 区古 山体垮塌作用 与铀 成矿关系
・2 3・
代 热液矿 床 。 根据 前 人 对 这 两 种 不 同类 型 铀 矿 床 的研
究 ,可 以得 出一致 的结 论 :区内铀成 矿 的铀 源
延 伸 的 凹陷 ,为 以后 大气 降 水 汇 聚形 成 通 道 ; 二 是垮塌 体 经历 较长 路程 的滑 移 ,在 到 达谷底 时具有很 大 的 冲击力 ,造成 垮 塌体 内大 量 的次 级 断裂 ( 隙)形 成 ;其 三是 由于垮 塌体 堵塞 裂 谷底 原有 水道 ,使 其上 游形 成堰 塞湖 ;其 四是 垮塌 体 的 巨大 冲击 力使 早期 谷底 硅化 断裂 带被 冲断移位 ,使 原 来 的 水 系 改 道 ,随 着 不 断 降 雨 ,洪水 泛滥 ,堰 塞湖 水沿 垮塌 体薄 弱部位 流 出 ,长期 不断 冲刷 形成 现代 水系 。
关系 。
[ 关键 词]摩天 岭地 区 ;古山体垮塌 ;汇水 区;帚状构造 [ 文章编号 ]10 —6 8 2 1 ) 10 2 —7 0 00 5 (0 2 0 —0 10 [ 中图分类号]P 1 [ 61 文献标志码]A
矿质 、水 和热 是 构 成 成 矿 热 液 的 3种 要 素 ,热液 的来 源涉及 矿 质 、水 和 热 的来 源 。热 液 是 热 的水 溶 液 ,其主 体是 水 ,因此 热液 的来
动 ,距 今 约 3 ~ 1 5Ma 0 3 ,是 摩 天 岭 铀 成 矿 的
大 气 降水 ( 和海 水 )热液 的 提 出和广泛 被 确认 ,是应 用稳 定 同位素 测试 技术 确定 热液 水 的来 源 、演 化 和成 因的必 然结 果 ,是热 液矿 床
学 从假设 、推断 的初 级 阶段发 展成 为定 性 、定 量 系 统 论 证 的 高 级 阶 段 的 重 要 标 志 和 里 程 碑 。
由于摩 天 岭地 区铀成 矿 热液 的原始 水来 自
主要 为 花 岗岩 ( 体 内及 接 触 带 ) 和 变 质 岩 岩 ( 接触 带 附近 ) ,形成 成 矿流 体 的原始 水主 要为
大气 降水 。因此 ,摩 天 岭地 区 的铀成矿 与 岩体 的风 化剥蚀 作 用 、成 矿 前 的流水 系统 、对 水 系
大气 降水 ,这 种垮 塌造成 的山体上 部 凹陷 ,使 下部 的垮 塌 区成 为 汇水 区 ,导致 大气 降水在 垮 塌 区滞 流 ,成 为成矿 热液 原始 水 的来 源体 。 由 于冲撞 、运 移 ,大 型垮塌 体 内断裂 发育 ,岩 石 相 对较 破碎 ,整 体成 为一 个 大型 的含水 体 。早
产生重大影响的断裂作用等密切相关 。由于摩
天 岭地 区的铀成 矿 与大气 降水 关 系密切 ,因此 矿 体形 成与 地表 水 的作用 关 系非 常密切 。已知 铀 矿床 中 ,矿体 走 向和侧 伏方 向与现代 水 系流
向具有 一致 性 ,如 X C地 区水 系 自: : 东 流 向 ll k稿 日期 ]2 1—61 0 10 —6
部位、构造断陷带和岩体边缘 的舌形凹陷带有
[ 作者简介 ]舒 孝敬 ( 9 3 ) 15 一 ,男 ,高 级 工 程师 ( 究 员 级 ) 研 ,主要 从 事 铀 矿 勘查 及 研 究 工 作。E ma : - i l
第 2 卷 第 1 8 期
201 年 2


Vo _ 8 1 2 No 1 .
1 月
Ge lg oo y
J n a.
2 1 02
摩 天 岭地 区古 山体 垮 塌 作 用 与铀 成 矿 关 系
舒孝敬
( 核工业 20 3 研究所 ,湖南 长沙 400) 10 7
[ 要]在摩 天岭地区 ,铀矿床产出在断陷带和岩体边缘 的舌形 凹陷带 。这些地 带为现代 剥蚀物 摘 的堆积 区,与现代地形 汇水 区关 系密切 。大量资料表 明,成矿流体原始水为大气 降水 ,赋矿构 造为帚 状构造 。这些特征表 明,古 山体垮塌是造成铀 成矿的主要原因 ,古垮塌体形成成矿前 的含水体 ,为成 矿流体提供原始水 。本文 阐述 了摩 天岭 地 区山体 垮塌 的几种 类型 ,帚 状构 造 的形 成 以及与 铀成 矿 的
运动 ,发 生 在约 4 0Ma的志 留纪末 到 泥盆 纪 0 初期 ,这 一 时期有 铀 成 矿 发 生 ( DL铀矿 床 ) ;
体 ,而且是 矿 质 的载体 和热 的容 体 。 在 成矿 作用 研究 中 ,水 源 的确定是 最 重要 的 。季克 俭 (07 20 )在 《 代 热 液成 矿 学说 》 交
主要 时期 ( XC铀矿 床 ) 。 造 山运动对 摩 天岭 地 区 的地 形 地 貌 特 点 、
铀成 矿作 用产 生重 要 的影响 。摩 天岭 地 区铀矿
床 和 主要 矿 点 分 布 在 区 域 性 断 裂 上 、下 盘 约 25k 范 围 内 ,NNE和 NW 向断裂 交叉 复合 . m
源 主要 决 定 于 水 的 来 源 。水 不 仅 是 热 液 的主
通 常形成 在低 地 形 区 ( 汇水 区) ,表 明 与大 气
降水 长期 汇 聚有关 。这 种类 型 的铀成 矿大 都发 生在 喜 山一 山 晚期 阶 段 ,基 本 上 是 造 山运 动 燕 的结 束 阶段 。现代 地貌 至今 仍基 本上 保 留 了成 矿 时期 的地貌 特征 。 在广 西摩 天岭 地 区 ,有 3 造 山运动 是最 期 主要 的 ,其 一 是 发 生 在 约 80Ma的 雪 峰 运 0 动 ,其 结 果是 四堡 群 、丹 洲 群 地 层 发 生 重 熔 , 并 向上侵 入形 成摩 天岭 花 岗岩体 ;其 二为 广西

书 中 认 为 ,大 量 证 据 表 明 ,铁 、 铜 、 钨 、
锡 、金 、铅 、锌 、萤石 、铀 等多 种矿床 类 型 的 成 矿热 液 ,其原 始水 为大 气 降水 _ 。因此 ,对 】 ] 成 矿 时 地 表 含 水 体 进 行 研 究 和确 定 是 非 常 重
要的。
其三 为 白垩 纪 到 古 近 纪 发 生 的 燕 山 一 山 运 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