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茶树的植物学分类

第一节茶树的植物学分类
第一节茶树的植物学分类

第一节茶树的植物学分类

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山茶目→山茶科→山茶属→茶组

印度大叶种及中国小叶种

第二节.茶树形态特征

东晋?郭璞《尔雅注》载:“树小似栀子,冬生,叶可煮作羮饮”。

陆羽?《茶经》“茶之源”:“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树如瓜芦,叶如栀子,花如白蔷薇,实如栟榈,茎如丁香,根如胡桃。”

形态特征:茶树植株自然性状是一种较为稳定的生态型,其树型可分为乔木型、小乔木型和灌木型三种。

乔木型茶树:根、茎、叶、花、果、种子

根:轴状根系,由主根、侧根、细根、根毛组成。主根可垂直深入土层2~3米,一般灌木型茶树根系入土1米以下。幼年茶树的根系属直根系类型。在生产中进行无性繁殖育苗。根系在土壤中的形态与分布,受土壤条件、品种、树龄、农业技术措施、繁殖方式有一定关系。根系的生长状态往往和地上部生长相对应,树冠的某一方位内枝叶量多,其对应部位根系的分布数量也较密。茎:形成新的茎叶芽的部分。茎部一般分为主干、主轴、骨干枝、细枝,直到新梢。自然生长的茶树,无法形成整齐密集的采摘面。芽:叶芽和花芽叶芽分定芽和不定芽,顶芽、驻芽。叶:真叶、对夹叶、鱼叶、鳞片。花:两性花。果:塑果。叶:1.叶片大小、叶片色泽,以及叶片着角度等。真叶、对夹叶、鱼叶、鳞片2.叶缘上有锯齿,锯齿的大小、疏密受环境影响较大,一般为16~32对。3叶尖的形状(急尖、渐尖、钝尖、圆尖)4.茶树叶片为网状脉。5.叶片有青绿色茸毛。叶芽展开后形成的枝叶称新梢。根据新梢展叶多少,分一芽一叶梢、一芽二叶梢……,将其摘下即成一芽一叶、一芽二叶的制茶鲜叶原料。花:茶树无专门的结果枝。果实

第三节茶树的生物学年龄期与生长周期

一. 茶树生物学年龄:(一)幼苗期(二)幼年期(三)成年期(四)衰老期

二、年生长周期:年生长特性:地上与地下部生长的交替性、营养生长的关联性、“花果相会”

第四节茶树的起源与传播

一、起源:茶树起源已有6000万年至7000万年历史。

茶树原产我国西南地区,在云南省发现一株树龄约1000年的过渡型“茶树王”。发现直径1.38米,树龄800多年的栽培型“茶树王”。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利用、栽茶制茶的国家,各国对茶的认识、利用、生产大都由中国直接或间接传入。

二、传播:

唐代传入日本:最澄法师日本茶道:和敬清寂

唐代传入韩国:《新罗本纪》

传入印度尼西亚:1684年,印度尼西亚已经引种中国茶树成功。

传入斯里兰卡:1824年首次由荷兰人从中国输入茶树种子试种。

传入俄罗斯:1638年,蒙古可汗赠送4普特的中国茶。

传入欧洲;1610 年,荷兰人直接从中国和日本运茶回欧洲销售。

第五节茶树的生长环境

喜光怕晒、喜温怕寒、喜湿怕涝、喜酸怕碱、

生长环境

一.温度:茶树性喜温暖,自南纬45度至北纬38度之间均可栽培。茶树对于温度的适应性视品种而异。一般而言,小叶种的抗寒(-16 ℃)或抗旱性都比大叶种(-6 ℃)强。茶树的最高临界温度为45 ℃。

二.土壤pH值:4.5~5.5

三.水分:来自降水和空气湿度;茶树性喜湿润。

四.光照:茶树耐荫,25000—35000lx为最适强度,不耐强光;喜漫射光。

第六节茶区

1、我国茶区:南自北纬18度海南省→-北至北纬38度的山东蓬莱山,西到东经95度西藏自治区东南部,东至东经122度台湾东部,18个省区。分江南、江北、华南、西南四个茶区。

2、世界茶区:南自南纬33度南非→-北至北纬49度的前苏联,共53个国家、地区,亚洲18、非洲19、美洲11、大洋洲

3、欧洲2;世界茶叶产量以红茶最多。根据茶叶生产分布和气候条件,可分为东亚、南亚、西亚、欧洲、东非、和南美六个茶区

植物学植物分类

植物学植物分类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裸子植物的分类 现存裸子植物有 71属 800余种,我国有41属 236种。 分五个纲 铁树纲(苏铁纲:9属110种) 银杏纲(1科1属1种,我国特产,国家一濒危级保护植物) 松柏纲(球果纲:7科51属600余种) 红豆杉纲(紫杉纲:3科14属162种) 买麻藤纲(3科3属80种) 1. 苏铁纲 (Cycadopsida) 苏铁(Cycas revoluta)苏铁科,苏铁属 主要特征:常绿木本茎不分枝羽状复叶集生茎顶雌雄异株 2. 银杏纲 (Ginkgopsida) 银杏(Ginkgo biloba)银杏科,银杏属 特征:高大落叶乔木;有长枝和短枝之分;叶扇形,叉状脉;雌雄异株。 3. 松柏纲分类及代表植物(种类最多,有600余种,分为 7 个科) 本纲主要特 乔木,多分枝,叶针形、线形、鳞片形具有树脂道 孢子叶球球果状(球果植物),大孢子叶球由多枚 大孢子叶(珠鳞)和苞鳞组成 胚珠在大孢子叶腹面倒生 小孢子有气囊或无气囊精子无鞭毛 可分为3个科: 松科:种鳞与苞鳞离生,每种鳞有2粒种子 杉科:种鳞和苞鳞半合生,每个种鳞有2—9 粒种子 柏科:种鳞和苞鳞完全合生,每个种鳞有1—多胚珠 (1)松科:叶常针形或线形,每种鳞两粒种子,种鳞与苞鳞离生。 冷杉属(Abies)(枝具圆形微凹的叶痕叶条形球果直立,当年成熟)该属约50种,分布于亚洲、欧洲、北美、中美及非洲北部的高山地带。我国有19种3变种。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及浙江、台湾各省区的高山地带,常组成大面积的纯林,为令后开发利用的森林资源,有些种类是森林更新的主要树种。多为耐寒的耐荫性较强的树种,常生于气候凉润、雨量较多的高山地区。 (2)杉科:叶披针形、条形或鳞状,种鳞和苞鳞半合生,每个种鳞有2--9粒种子 常见植物有:杉木属(Cunninghamia) 南洋杉属南洋杉科植物。常绿乔木,原产澳大利亚诺和克岛,它的名称繁多,按属地称谓有英杉、澳杉、南洋杉等。 南洋杉树形高大,姿态优美,为世界5大公园树种之一。最宜独植作为园景树或作纪念树,亦可作行道树。但以选无强风地点为宜,以免树冠偏斜。南洋杉又是珍贵的室内盆栽装饰树种。南洋杉为美丽的园景树,可孤植、列植或配植在树丛内。也可作为大型雕塑或风景建筑背景树。南洋杉又是珍贵的室内盆栽装饰树种,用于厅堂环境的点缀装饰,显得十分高雅。 (3)柏科:叶对生或轮生,具两型叶,种鳞和珠鳞完全合生

植物学分类学总结

植物学分类学总结 一、植物分类检索表的编制原则和应用 植物分类检索表是鉴别植物种类的一种工具,通常植物态、植物分类手册都 有检索表,以便校对和鉴别原植物的科、属、种时应用。 检索表的编制是采取“由一般到特殊”和“由特殊到一般”的二歧归类原则 编制。首先必须将所采到的地区植物标本进行有关习性、形态上的记载,将根、 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的各种特征的异同进行汇同辨异,找出互相矛盾和互相 显着对立的主要特征,依主、次特征进行排列,将全部植物分成不同的门、纲、 目、科、属、种等分类单位的检索表。其中主要是分科、分属、分种三种检索表。 检索表的式样一般有三种,现以植物界分门的分类为例列检索表如下: (1)定距检索表将每一对互相矛盾的特征分开间隔在一定的距离处,而注 明同样号码如1~1,2—2,3—3等依次检索到所要鉴定的对象(科、属、种)。 1.植物体无根、茎、叶的分化,没有胚胎………………………低等植物 2.植物体不为藻类和菌类所组成的共生复合体。 3.植物体内有叶绿素或其他光合色素,为自养生活方式…藻类植物 3.植物体内,无叶绿素或其他光合色素,为异养生活方式…菌类植物 2.植物体为藻类和菌类所组成的共生复合体……………………地衣植物 1.植物体有根、茎、叶的分化、有胚胎……………………………高等植物 4.植物体有茎、叶而无真根………………………………苔藓植物 4.植物体有茎、叶也有真根。 5.不产生种子,用孢子繁殖…………………………蕨类植物 5.产生种子,用种子繁殖……………………………种子植物

(2)平行检索表将每一对互相矛盾的特征紧紧并列,在相邻的两行中也给予一个号码,而每一项条文之后还注明下一步依次查阅的号码或所需要查到的对象。 1.植物体无根、茎、叶的分化,无胚胎……………………………(低等植物)(2) 1.植物体有根、茎、叶的分化,有胚胎……………………………(高等植物)(4) 2.植物体为菌类和藻类所组成的共生复合体...........................地衣植物 2.植物体不为菌类和藻类所组成的共生复合体 (3) 3.植物体内含有叶绿素或其他光合色素,为自养生活方式.........藻类植物 3.植物体内不含有叶绿素或其他光合色素,为异养生活方式......菌类植物 4.植物体有茎、叶;而无真根.............................................苔藓植物 4.植物体有茎、叶,也有真根 (5) 5.不产生种子,用孢子繁殖…………………………………………蕨类植物 5.产生种子,以种子繁殖……………………………………………种子植物 (3)连续平行检索表从头到尾,每项特征连续编号。将每一对相互矛盾的特征用两个号码表示,如1(6)和6(1),当查对时,若所要查对的植物性状符合1时,就向下查2,若不符合时,就查6,如此类推向下查对一直查到所需要的对象。 1.(6)植物体无根、茎、叶的分化,无胚胎…………………………低等植物 2.(5)植物体不为藻类和菌类所组成的共生复合体。 3.(4)植物体内有叶绿素或其他光合色素,为自养生活方式”……藻类植物

植物学植物分类.

裸子植物的分类 现存裸子植物有71属800余种,我国有41属236种。 分五个纲 铁树纲(苏铁纲:9属110种) 银杏纲(1科1属1种,我国特产,国家一濒危级保护植物) 松柏纲(球果纲:7科51属600余种) 红豆杉纲(紫杉纲:3科14属162种) 买麻藤纲(3科3属80种) 1. 苏铁纲(Cycadopsida) 苏铁(Cycas revoluta)苏铁科,苏铁属 主要特征:常绿木本茎不分枝羽状复叶集生茎顶雌雄异株 2. 银杏纲(Ginkgopsida) 银杏(Ginkgo biloba)银杏科,银杏属 特征:高大落叶乔木;有长枝和短枝之分;叶扇形,叉状脉;雌雄异株。 3. 松柏纲分类及代表植物(种类最多,有600余种,分为7 个科) 本纲主要特 乔木,多分枝,叶针形、线形、鳞片形具有树脂道 孢子叶球球果状(球果植物),大孢子叶球由多枚 大孢子叶(珠鳞)和苞鳞组成 胚珠在大孢子叶腹面倒生 小孢子有气囊或无气囊精子无鞭毛 可分为3个科: 松科:种鳞与苞鳞离生,每种鳞有2粒种子 杉科:种鳞和苞鳞半合生,每个种鳞有2—9 粒种子 柏科:种鳞和苞鳞完全合生,每个种鳞有1—多胚珠 (1)松科:叶常针形或线形,每种鳞两粒种子,种鳞与苞鳞离生。 冷杉属(Abies)(枝具圆形微凹的叶痕叶条形球果直立,当年成熟)该属约50种,分布于亚洲、欧洲、北美、中美及非洲北部的高山地带。我国有19种3变种。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及浙江、台湾各省区的高山地带,常组成大面积的纯林,为令后开发利用的森林资源,有些种类是森林更新的主要树种。多为耐寒的耐荫性较强的树种,常生于气候凉润、雨量较多的高山地区。 (2)杉科:叶披针形、条形或鳞状,种鳞和苞鳞半合生,每个种鳞有2--9粒种子 常见植物有:杉木属(Cunninghamia) 南洋杉属南洋杉科植物。常绿乔木,原产澳大利亚诺和克岛,它的名称繁多,按属地称谓有英杉、澳杉、南洋杉等。 南洋杉树形高大,姿态优美,为世界5大公园树种之一。最宜独植作为园景树或作纪念树,亦可作行道树。但以选无强风地点为宜,以免树冠偏斜。南洋杉又是珍贵的室内盆栽装饰树种。南洋杉为美丽的园景树,可孤植、列植或配植在树丛内。也可作为大型雕塑或风景建筑背景树。南洋杉又是珍贵的室内盆栽装饰树种,用于厅堂环境的点缀装饰,显得十分高雅。 (3)柏科:叶对生或轮生,具两型叶,种鳞和珠鳞完全合生 常见植物:圆柏属(Sabina) :龙柏侧柏属(Platycladus)刺柏属(Juniperus) (4)南洋杉科:栽培种南洋杉Araucaria 原产大洋州

植物学分类哈钦松系统

G1 铁科Cycadaceae 1:207 4:3 7 3: 1 1:285 1:338 上:83 G2 银杏科Ginkgoaceae 4:6 7 3:11 1:286 1:339 上:84 G3 南洋杉科Araucariaceae 1:214 4:8 7 3:12 1:316 1:340 上:85 G4 松科Pinaceae 1:208 4:11 7 3:13 1:286 1:342 上:86 G5 杉科Taxodiaceae 4:19 7 3:68 1:313 1:359 上:100 G6 柏科Cupressaceae 1:212 4:25 7 3:73 1:316 1:369 上:106 G7 罗汉松科Podocarpaceae 1:215 4:32 7 3:95 1:327 1:380 上:116 G8 三尖杉科Cephalotaxaceae 1:219 4:38 7 3:101 1:330 1:383 上:117 G9 红豆杉科Taxaceae 4:41 7 3:105 1:331 1:385 上:119 G10 麻黄科Ephedraceae 7 1:336 G11 买麻藤科Gnetaceae 1:220 4:44 7 3:118 1:338 1 木兰科Magnoliaceae 1:22 2 1:1 30(1)3:12 3 1:785 2:327 下:193 2A 八角科Illiciaceae 1:230 2:1 3:360 3 五味子科Schisandraceae 1:232 1:22 3:367 6 昆栏树科Trochodendroaceae 2 7 3:697 1:649 6B 水青树科Tetracentraceae 7 连香树科Cercidiphyllaceae 27 3:697 1:650 2:253 8 番荔枝科Annonaceae 1:234 2:7 30(2)3:158 1:805 2:346 10 檬立米科Monimiaceae 11 樟科Lauraceae 1:259 31 3:206 1:816 2:347 下:204 13 莲叶桐科Hernandiaceae 1:301 3:1 31 3:304 1:864 14 肉豆蔻科Myristicaceae 1:303 2:41 30(2)3:196 1:814 15 毛茛科Ranumculaceae 1:304 5:1 27,28 3:388 1:651 2:254 下:158 16 莼菜科Cabombaceae 3:385 17 金鱼藻科Ceratophyllaceae 3:5 27 3:386 1:649 2:250 下:157 18 睡莲科Nymphaeaceae 1:309 3:6 27 3:379 1:646 2:245 下:154 19 小檗科Berberidaceae 3:11 26 1:758 2:307 下:186 20 星叶草科Circaeasteraceae 3:581 21 木通科Lardizabalaceae 1:311 4:49 29 3:583 1:753 2:299 下:183 22 大血藤科Sargentoboxaceae 1:312 4:56 3:582 下:185 23 防己科Menispermaceae 1:313 1:27 30(1)3:596 1:778 2:320 下:190 24 马兜铃科Aristolochiaceae 1:326 1:47 24 3:336 1:541 2:134 下:90 25 大花草科Cytinaceae 2:44 24 7:773 27 猪笼草科Nepenthaceae 1:329 2:46 34(1)5:104 2:72 28 胡椒科Piperaceae 1:330 1:63 20(1)3:318 1:341 2:5 29 三白草科Saururaceae 1:338 1:78 20(1)3:316 1:339 2:3 下:13

植物学系统分类部分

植物学系统分类部分复习资料 一、两种分类系统: 人为分类系统:不是根据植物的自然性质,也没有考察彼此间在演化上的亲疏关系,就一、两个特点或应用价值进行分类。 自然分类系统:利用现代自然科学的先进手段,从比较形态学、比较解剖学、古生物学、植物化学、植物生态学等不同角度,反映植物界自然演化过程及彼此间亲缘关系进行分类。 将植物界50万种以上植物分为16个门 二、植物分类的阶层系统和命名 (一)植物界的分类单位(taxa): 界、门、纲、目、科、属、种(species)、亚种(Subspecies)、变种(Varietas)、变型(Forma)、种(Species)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是有一定的自然分布区和一定的生理、形态特征的生理类群,同种个体具有相同的遗传性状,而且彼此杂交可以产生后代。 种群(Population):在一个分布区的所有种内植物个体的总和称为种群。 (二)植物界分类的依据: 1 形态学依据:依据形态结构特征分类。优点是:直观、简便。 2 细胞学依据:以植物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和性质来作为植物分类的依据。 3.化学依据:植物的化学组成随种类而异,因而化学成分可以作为分类的一项重要指标,如植物碱、酚、萜、糖、蛋白质、DNA 等等。常用的有血清学方法和电泳分析法。 4.分子生物学依据:在染色体DNA结构上寻求分子水平差异,作为分类的依据。 5. 超微结构和微形态学依据:利用电镜技术研究植物在超微结构的差异作为分类依据。 (三)植物命名法 每种植物都有自己的名字,但在命名上十分混乱,往往存在同物异名的现象,如番茄,南方称为番茄,北方称为西红柿,英语称tomato ;马铃薯,南方称为洋芋,北方叫土豆,英语叫potato,此外还有同名异物的现象,如黄瓜香,可能是荚果蕨,也可能是地榆(蔷薇科)。 双名法(binomial nomenclature):1753年,瑞典植物学家林奈在巨著?植物种志?中,提出了为植物命名的双名法。双名法由两个拉丁词或拉丁化的词为植物命名。 属名 + 种加词 + 命名人缩写 属名:一般为拉丁名词,词首大写。 种加词:一般是形容词,也可以是名词,形容词一般与属名在性、数、格上一致,开头字母小写。 命名原则: 1、优先律原则:植物新种名称的发表有优先权,符合法规的最早发表的名称为正确名词。 2、单一原则:每种植物只有一个合法的正确名称。 第一章藻类植物Alage 第一节藻类概述 一、藻类植物的共同特征 1.具有进行光和作用的色素 2.原植体植物,形态差异较大 3.生殖器官多数为单细胞 4.合子不形成胚,直接发育为个体 5.主要生活于水中,适应性强;深海、高山、温泉、等均有分布 二、藻类的起源及演化: 藻类植物出现在35—33亿年前,最早出现蓝藻, 地球上大约有三万种藻类,一般分为八个门。 第二节蓝藻门Cyanophyta 一、蓝藻门的主要特征 (一)形态构造 原生质体 中央质(中心质):细胞中央,含有核质, 有遗传物质 周质(色素质):含有叶绿素a、藻蓝素、藻红素等,在电镜下可见一些片层,是光合作用场所。 细胞壁:外层:胶质 内层:纤维素 形态:单细胞、群体、丝状体 异形胞(heterocyst):在蓝藻的藻丝上常含有特殊的细胞,由营养细胞形成,比营养细胞大,细胞内是空的,称异形胞。

被子植物4大分类系统复习过程

被子植物4大分类系 统

被子植物4大分类系统 1、克朗奎斯特分类法 是由美国学者阿瑟·克朗奎斯特(1919年—1992年)最早于1958年发表的一种对有花植物进行分类的体系,1981年在他的著作《有花植物的综合分类系统》中最终完善。包括64个目和383个科,现在还有许多植物学家仍然使用这种分类体系,但大部分科学家都倾向于最新的APG II 分类法。 目录 木兰纲 Magnoliopsida 1. 木兰亚纲 Magnoliidae 2. 金缕梅亚纲 Hamamelidae Hamamelididae 3. 石竹亚纲 Caryophyllidae 4. 五桠果亚纲 Dilleniidae 5. 蔷薇亚纲 Rosidae 6. 菊亚纲 Asteridae 百合纲 Liliopsida 1. 泽泻亚纲 Alismatidae 2. 槟榔亚纲 Arecidae 3. 鸭跖草亚纲 Commelinidae 4. 姜亚纲 Zingiberidae 5. 百合亚纲 Liliidae 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被子植物分为两大纲: 2、哈钦松系统 这是英国植物学家哈钦松(J.Hutchinson)于1926 年和1934年在其《有花植物科志》I、 II中所建立的系统。在1973年修订的第三版中,共有111目,411科,其中双子叶植物82目,342科,单子叶植物29 目,69科。 目录 主要特点 实际应用

哈钦松系统认为多心皮的木兰目、毛茛目是被子植物的原始类群,但过分强调了木本和草本两个来源,认为木本植物均由木兰目演化而来,草本植物均由毛茛目演化而来,结果使得亲缘关系很近的一些科在系统位置上都相隔很远,如草本的伞形科和木本的山茱萸科、五加科;草本的唇形科和木本的马鞭草科等,这种观点亦受到现代多数分类学家所反对。 主要特点 a.两性花比单性花原始,花部分离,多数,螺旋状排列的比花各部合生、定数、轮生的进化,虫媒比风媒原始。在现代被子植物中,多心皮类包括木兰目和毛茛目是最原始的。 b.单被花和无被花是次生的,来源于双被花类;柔荑花序类群较进化,起源于金缕梅目。 c.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有共同的起源,木本植物起源于木兰目,草本植物起源于毛茛目。 哈钦松系统分科比较小,较易运用和掌握,被子植物在最后修正的系统里有411科。目前在我国,建立较晚的标本室,如中科院昆明植物所、华南植物所、广西植物所、福建、贵州的经济植物标本室,多用哈钦松系统。南方的高等院校植物标本室也多采用哈钦松系统排列标本。 有人认为1973年版比原版更不好用,比如有些双子叶植物科本来关系较接近,如唇形目与马鞭草目用草本支、木本支为标准在系统树很早被分开,但实际上关系很近,五加科与伞形科亦是如此。人们宁可用旧版而不用它的新版系统,认为新版加重二元思想的色彩。 a.两性花比单性花原始,花部分离,多数,螺旋状排列的比花各部合生、定数、轮生的进化,虫媒比风媒原始。在现代被子植物中,多心皮类包括木兰目和毛茛目是最原始的。 b.单被花和无被花是次生的,来源于双被花类;柔荑花序类群较进化,起源于金缕梅目。 c.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有共同的起源,木本植物起源于木兰目,草本植物起源于毛茛目。 实际应用

《植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植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植物学 2、英文名称:Botany 3、课程代码:011189 4、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 5、课程性质:必修课 6、适用层次:汉族本科 7、适用专业:植物保护、园林、林学 8、开课学期:第二学期 9、学时:总学时64(理论课46学时,实验课18学时) 10、学分:4学分 二、课程教育目标 植物学是植保、园林、林学等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包括种子植物形态解剖和植物系统分类两部分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植物个体发育中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的基本知识,使学生掌握植物个体生长发育和生殖规律,提高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水平和观察、实践的能力,为学习本专业其它相关课程和进行科学研究奠定基础。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 1、理论课教学内容与要求 绪论 教学内容:植物界的特征及其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生物界的划分,植物学的分支学科,学习植物学的目的、要求以及学习植物学的方法。 教学要求:使学生明确学习植物学的目的、任务和方法;植物学课程的性质、主要内容;了解植物学的历史和发展动态;理解植物在自然界的作用及与人类关系;植物多样性及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以激发学生学习植物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植物界的特征及其在自然界的作用。 第一章植物细胞 教学内容:细胞的基本概念,原生质(化学组成、物理和生理特性),原生质体,植物细胞的基本特征;植物细胞的形状大小,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壁和原生质体);后含物概念、类型及其作用;植物细胞的分裂,植物细胞生长、

分化,植物细胞死亡。 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后含物的概念,类型及细胞的死亡;理解原生质,细胞的特征,细胞的生长和分化;掌握植物真核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细胞器的结构及其功能及细胞的分裂。 教学重点:植物细胞的显微结构。 教学难点:植物细胞的分裂方式及细胞分化。 第二章植物组织 教学内容:植物组织概念、组织类型(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薄壁组织,机械组织,输导组织,分泌结构)及其功能;植物组织的演化,复合组织及组织系统类型。 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复合组织,分泌结构,理解组织系统的概念;掌握组织的概念、各类组织的形态、分类(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薄壁组织,机械组织,输导组织)、结构及功能。 教学重点:植物组织的类型及其功能。 教学难点:各组织的结构特征。 第三章种子和幼苗 教学内容:种子的基本结构和类型(有胚乳种子和无胚乳种子);种子萌发的条件过程及种子的休眠;子叶出土幼苗,子叶留土幼苗。 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种子和幼苗的类型;理解种子的休眠和萌发机制;掌握被子植物种子的基本结构。 教学重点:植物种子的基本结构。 教学难点:种子休眠和萌发。 第四章根的形态结构与功能 教学内容:根系的概念,根系类型及其在土壤中的生长分布规律,根的生理功能;根尖结构(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及生长动态;根初生生长和初生结构的概念,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单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侧根的形成;根瘤的产生与作用,菌根的类型及功能;根的变态类型和功能。 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根的功能,根系的类型;理解根与土壤微生物的关系、根的变态类型、侧根的形成、根尖结构及生长动态;掌握根的初生生长和初生结构(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园林专业、植物保护专业重点掌握),根的次生生长和次生结构(林学专业重点掌握)。

植物学分类哈钦松系统

植物学分类哈钦松系统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海南志广东志中国志高等植物图鉴浙江志江苏志科号 科名 1:207 4:3 7 3: 1 1:285 1:338 上:83 G1 苏铁科Cycadaceae 4:6 7 3: 11 1:286 1:339 上:84 G2 银杏科Ginkgoaceae 1:214 4:8 7 3: 12 1:316 1:340 上:85 G3 南洋杉科Araucariaceae 1:208 4:11 7 3: 13 1:286 1:342 上:86 G4 松科Pinaceae 4:19 7 3: 68 1:313 1:359 上:100 G5 杉科Taxodiaceae 1:212 4:25 7 3: 73 1:316 1:369 上:106 G6 柏科Cupressaceae 1:215 4:32 7 3: 95 1:327 1:380 上:116 G7 罗汉松科Podocarpaceae 1:219 4:38 7 3:101 1:330 1:383 上:117 G8 三尖杉科Cephalotaxaceae 4:41 7 3:105 1:331 1:385 上:119 G9 红豆杉科Taxaceae 7 1:336 G10 麻黄科Ephedraceae 1:220 4:44 7 3:118 1:338 G11 买麻藤科Gnetaceae 1:222 1:1 30(1)3:123 1:785 2:327 下:193 1木兰科Magnoliaceae 1:230 2:1 3:360 2A 八角科Illiciaceae 1:232 1: 22 3:367 3五味子科Schisandraceae 27 3:697 1:649 6昆栏树科Trochodendroaceae 6B水青树科Tetracentraceae 27 3:697 1:650 2:253 7连香树科Cercidiphyllaceae 1:234 2:7 30(2)3:158 1:805 2:346 8番荔枝科Annonaceae 10檬立米科Monimiaceae 1:259 31 3:206 1:816 2:347 下:204 11樟科Lauraceae 1:301 3:1 31 3:304 1:864 13莲叶桐科Hernandiaceae 1:303 2:41 30(2)3:196 1:814 14肉豆蔻科Myristicaceae 1:304 5:1 27,28 3:388 1:651 2:254 下:158 15毛茛科Ranumculaceae 3:385 16莼菜科Cabombaceae 3:5 27 3:386 1:649 2:250 下:157 17金鱼藻科Ceratophyllaceae 1:309 3:6 27 3:379 1:646 2:245 下:154 18睡莲科Nymphaeaceae 3:11 26 1:758 2:307 下:186 19小檗科Berberidaceae 3:581 20星叶草科Circaeasteraceae 1:311 4:49 29 3:583 1:753 2:299 下:183 21木通科Lardizabalaceae 1:312 4:56 3:582 下:185 22大血藤科Sargentoboxaceae 1:313 1:27 30(1)3:596 1:778 2:320 下:190 23防己科Menispermaceae 1:326 1:47 24 3:336 1:541 2:134 下:90 24马兜铃科Aristolochiaceae 2:44 24 7:773 25大花草科Cytinaceae 1:329 2:46 34(1)5:104 2: 72 27猪笼草科Nepenthaceae 1:330 1:63 20(1)3:318 1:341 2:5 28胡椒科Piperaceae

植物学分类学总结

植物学分类学总结 It was last revised on January 2, 2021

植物学分类学总结 一、植物分类检索表的编制原则和应用 植物分类检索表是鉴别植物种类的一种工具,通常植物态、植物分类手册都有检索表,以便校对和鉴别原植物的科、属、种时应用。 检索表的编制是采取“由一般到特殊”和“由特殊到一般”的二歧归类原则编制。首先必须将所采到的地区植物标本进行有关习性、形态上的记载,将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的各种特征的异同进行汇同辨异,找出互相矛盾和互相显着对立的主要特征,依主、次特征进行排列,将全部植物分成不同的门、纲、目、科、属、种等分类单位的检索表。其中主要是分科、分属、分种三种检索表。 检索表的式样一般有三种,现以植物界分门的分类为例列检索表如下: (1)定距检索表将每一对互相矛盾的特征分开间隔在一定的距离处,而注明同样号码如1~1,2—2,3—3等依次检索到所要鉴定的对象(科、属、种)。 1.植物体无根、茎、叶的分化,没有胚胎………………………低等植物 2.植物体不为藻类和菌类所组成的共生复合体。 3.植物体内有叶绿素或其他光合色素,为自养生活方式…藻类植物 3.植物体内,无叶绿素或其他光合色素,为异养生活方式…菌类植物 2.植物体为藻类和菌类所组成的共生复合体……………………地衣植物 1.植物体有根、茎、叶的分化、有胚胎……………………………高等植物 4.植物体有茎、叶而无真根………………………………苔藓植物 4.植物体有茎、叶也有真根。 5.不产生种子,用孢子繁殖…………………………蕨类植物

5.产生种子,用种子繁殖……………………………种子植物 (2)平行检索表将每一对互相矛盾的特征紧紧并列,在相邻的两行中也给予一个号码,而每一项条文之后还注明下一步依次查阅的号码或所需要查到的对象。 1.植物体无根、茎、叶的分化,无胚胎……………………………(低等植物)(2) 1.植物体有根、茎、叶的分化,有胚胎……………………………(高等植物)(4) 2.植物体为菌类和藻类所组成的共生复合体………………………地衣植物 2.植物体不为菌类和藻类所组成的共生复合体 (3) 3.植物体内含有叶绿素或其他光合色素,为自养生活方式………藻类植物 3.植物体内不含有叶绿素或其他光合色素,为异养生活方式……菌类植物 4.植物体有茎、叶;而无真根………………………………………苔藓植物 4.植物体有茎、叶,也有真根 (5) 5.不产生种子,用孢子繁殖…………………………………………蕨类植物 5.产生种子,以种子繁殖……………………………………………种子植物 (3)连续平行检索表从头到尾,每项特征连续编号。将每一对相互矛盾的特征用两个号码表示,如1(6)和6(1),当查对时,若所要查对的植物性状符合1时,就向下查2,若不符合时,就查6,如此类推向下查对一直查到所需要的对象。 1.(6)植物体无根、茎、叶的分化,无胚胎…………………………低等植物 2.(5)植物体不为藻类和菌类所组成的共生复合体。 3.(4)植物体内有叶绿素或其他光合色素,为自养生活方式”……藻类植物 4.(3)植物体内无叶绿素或其他光合色素,为异养生活方式………菌类植物

被子植物的分类系统类型及其特点

被子植物的分类系统类型及其特点 对被子植物进行分类,是在植物亲缘关系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分类,进而对分类系统进行监理,以阐述被子植物之间的演化关系[1]。自19世纪50年代以后,许多植物分类工作者根据各自对被子植物系统发育相关理论,对被子植物系统提出了不同的见解,但是由于被子植物起源、演化等方面知识和证据的不足[2],截至目前,被子植物的分类尚无完美的分类系统,当前应用较为普遍的主要有以下几种[3-5]。 1被子植物的主要分类系统类型 1.1恩格勒分类系统 恩格勒系统是1897年德国植物学家恩格勒(Engler)和柏兰特(Prantl)提出的,其在《植物自然分科志》一书中有所描述,是被子植物分类史上第1个较为完整的自然分类系统。该系统的提出是在假说的基础上,认为被子植物的原始特征是单性、无花瓣、风媒传粉、木本等,而其进化特征有两性、花瓣、虫媒传粉等,为此,恩格勒认为最原始的被子植物类型为葇荑花序类植物,而较为进化的类型为毛茛、木兰等科。上述假说是在艾希勒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很多植物学家认为该理论不合理。因此,经过对恩格勒系统的多次修订,在1964年出版的第12版《植物分科志要》上,认为单子叶植物比双子叶植物要原始的理论是错误的,并进行了修改,仍将双子叶植物分为合瓣花亚纲和古生花被亚纲,基本系统大纲内仍将植物界划为17门,并未作多大改变,其中被子植物独立成被子植物门,共包括2纲,62目,344科。 1.2哈钦松分类系统 该系统是1926年英国植物学家哈钦松提出的,其在《有花植物科志》一书中对该系统进行了初步描述,1973年相应地做了修订,将被子植物的分类科数增加了,由原来的332科增加到411科。哈钦松系统认为与单性花相比,两性花更为原始;多数、各部分分离的花,比定数、连合的花更为原始;与轮状排列的花相比,各部分螺旋状排列的花更为原始;与草本植物相比,木本更为原始。该系统还认为被子植物为单元起源,双子叶植物的起点是毛茛目与木兰目,该系统认为毛茛目与木兰目这2支是平行发展的:一支木本植物从木兰目中演化出,一支草本植物从毛茛目种演化出;在被子植物的后来演化过程中,单花被、无被花逐渐蜕化而成;从金缕梅目中逐渐分出葇荑花序类各科。从双子叶植物的毛茛目中逐渐演化出单子叶植物,并在演进的早期就分化为3个进化线,即瓣花群、萼花群及颖花群。 1.3塔赫他间分类系统 塔赫他间系统于1954年公布。该系统认为被子植物从种子蕨中演化而来;从木本植物中演化出草本植物;从原始的水生双子叶植物(具单沟舟形粉的睡莲

植物学分类学总结归纳

精心整理 植物学分类学总结 一、植物分类检索表的编制原则和应用 植物分类检索表是鉴别植物种类的一种工具,通常植物态、植物分类手册都有检 索表,以便校对和鉴别原植物的科、属、种时应用。 检索表的编制是采取“由一般到特殊”和“由特殊到一般”的二歧归类原则制。首先必须将所采到的地区植物标本进行有关习性、形态上的记载,将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的各种特征的异同进行汇同辨异,找出互相矛盾和互相显着立的主要特征,依主、次特征进行排列,将全部植物分成不同的门、纲、目、科属、种等分类单位的检索表。其中主要是分科、分属、分种三种检索表检索表的式样一般有三种,现以植物界分门的分类为例列检索表如下: 将每一对互相矛盾的特征分开间隔在一定的距离处,而注明定距检索(1科、属、等依次检索到所要鉴定的对样号码3 .植物体无根、茎、叶的分化,没有胚胎………………………低等植物 1 2.植物体不为藻类和菌类所组成的共生复合体。 3.植物体内有叶绿素或其他光合色素,为自养生活方式…藻类植物.植物体内,无叶绿素或其他光合色素,为异养生活方式…菌类植物 3 .植物体为藻类和菌类所组成的共生复合体……………………地衣

植物 2 .植物体有根、茎、叶的分化、有胚胎……………………………高等植物1 4.植物体有茎、叶而无真根………………………………苔藓植物.植物体有茎、叶也有真根。 4 5.不产生种子,用孢子繁殖…………………………蕨类植物 .产生种子,用种子繁殖……………………………种子植物 5 精心整理. 精心整理 (2)平行检索表将每一对互相矛盾的特征紧紧并列,在相邻的两行中也给予一个号码,而每一项条文之后还注明下一步依次查阅的号码或所需要查到的对象。 1.植物体无根、茎、叶的分化,无胚胎……………………………(低等植物)(2) 1.植物体有根、茎、叶的分化,有胚胎……………………………(高等植物)(4) 2.植物体为菌类和藻类所组成的共生复合体………………………地衣植物 2.植物体不为菌类和藻类所组成的共生复合体 (3) .植物体内含有叶绿素或其他光合色素,为自养生活方式………藻类植物3

被子植物4大分类系统

被子植物4大分类系统 1、克朗奎斯特分类法 是由美国学者阿瑟·克朗奎斯特(1919年—1992年)最早于1958年发表的一种对有花植物进行分类的体系,1981年在他的著作《有花植物的综合分类系统》中最终完善。包括64个目和383个科,现在还有许多植物学家仍然使用这种分类体系,但大部分科学家都倾向于最新的APG II 分类法。 目录 木兰纲Magnoliopsida 1. 木兰亚纲Magnoliidae 2. 金缕梅亚纲Hamamelidae Hamamelididae 3. 石竹亚纲Caryophyllidae 4. 五桠果亚纲Dilleniidae 5. 蔷薇亚纲Rosidae 6. 菊亚纲Asteridae 百合纲Liliopsida 1. 泽泻亚纲Alismatidae 2. 槟榔亚纲Arecidae 3. 鸭跖草亚纲Commelinidae 4. 姜亚纲Zingiberidae 5. 百合亚纲Liliidae 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被子植物分为两大纲: 2、哈钦松系统 这是英国植物学家哈钦松(J.Hutchinson)于1926 年和1934年在其《有花植物科志》I、II中所建立的系统。在1973年修订的第三版中,共有111目,411科,其中双子叶植物82目,342科,单子叶植物29 目,69科。 目录 主要特点 实际应用 哈钦松系统认为多心皮的木兰目、毛茛目是被子植物的原始类群,但过分强调

了木本和草本两个来源,认为木本植物均由木兰目演化而来,草本植物均由毛茛目演化而来,结果使得亲缘关系很近的一些科在系统位置上都相隔很远,如草本的伞形科和木本的山茱萸科、五加科;草本的唇形科和木本的马鞭草科等,这种观点亦受到现代多数分类学家所反对。 主要特点 a.两性花比单性花原始,花部分离,多数,螺旋状排列的比花各部合生、定数、轮生的进化,虫媒比风媒原始。在现代被子植物中,多心皮类包括木兰目和毛茛目是最原始的。 b.单被花和无被花是次生的,来源于双被花类;柔荑花序类群较进化,起源于金缕梅目。 c.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有共同的起源,木本植物起源于木兰目,草本植物起源于毛茛目。 哈钦松系统分科比较小,较易运用和掌握,被子植物在最后修正的系统里有411科。目前在我国,建立较晚的标本室,如中科院昆明植物所、华南植物所、广西植物所、福建、贵州的经济植物标本室,多用哈钦松系统。南方的高等院校植物标本室也多采用哈钦松系统排列标本。 有人认为1973年版比原版更不好用,比如有些双子叶植物科本来关系较接近,如唇形目与马鞭草目用草本支、木本支为标准在系统树很早被分开,但实际上关系很近,五加科与伞形科亦是如此。人们宁可用旧版而不用它的新版系统,认为新版加重二元思想的色彩。 a.两性花比单性花原始,花部分离,多数,螺旋状排列的比花各部合生、定数、轮生的进化,虫媒比风媒原始。在现代被子植物中,多心皮类包括木兰目和毛茛目是最原始的。 b.单被花和无被花是次生的,来源于双被花类;柔荑花序类群较进化,起源于金缕梅目。 c.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有共同的起源,木本植物起源于木兰目,草本植物起源于毛茛目。 实际应用 哈钦松系统分科比较小,较易运用和掌握,被子植物在最后修正的系统里有

(完整word版)中药植物学分类

双子叶植物 木兰科:木本,单叶,花大单生,花被3基数,雄雌蕊多数,螺旋状排列在花托上,聚合蓇葖果。木兰科:辛夷、厚朴、厚朴花、五味子、紫金皮(南五味子)毛茛科:草本,裂叶或复叶,萼、瓣各5,雄雌蕊多数,螺旋状排列在花托上,聚合瘦果或蓇葖果。毛茛科:升麻、黄连、白头翁、牡丹皮、赤芍、威灵仙、川乌、川木通、附子、白芍、猫爪草(小毛茛)、九节菖蒲、雪上一枝蒿、竹节香附(又称两头尖,多被银莲花)、天葵子 罂粟科:草本,常有液汁,萼片2,早落,花瓣4,离生雄蕊多数,侧膜胎座,蒴果孔裂或缝裂。罂粟科:延胡索、罂粟壳、博落回(号筒梗)、夏天无(伏生紫堇) 石竹科:草本,节膨大,单叶对生,无托叶,二歧聚伞花序,双花被5数,特立中央胎座,蒴果。石竹科:银柴胡、瞿麦、太子参、王不留行(麦蓝菜) 蓼科:草本,少灌木,茎节膨大,有膜质托叶鞘,花两性,单花被,常宿存,瘦果藏于增大花被中。蓼科:大黄、萹蓄、虎杖、何首乌、首乌藤、辣蓼、杠板归、水红花子、拳参(又称紫参、草河车)、草血竭(又称血三七、一口血)、金荞麦(野荞麦)、羊蹄(巴天酸模、尼泊尔酸模)、土大黄(盾叶酸模或红丝酸模)藜科:草本或灌木,单叶互生或对生,无托叶,花小,单花被,干膜质,常宿存,胞果,胚环形。藜科:地肤子

苋科:草本,单叶互生或对生,无托叶,花小,单花被,干膜质,宿存,胞果,盖裂。苋科:牛膝、土牛膝(倒扣草)、空心莲子草、青箱子、鸡冠花 十字花科:草本,单叶互生,常异形,总状花序,十字形花冠,四强雄蕊,角果,具假隔膜。十字花科:大青叶、板蓝根、莱菔子、莱菔叶、白芥子、葶苈子、蔊菜、荠菜(地米菜)、芸薹子(油菜) 葫芦科:草质藤本,具卷须,叶常掌状分裂,花单性同株,双花被5裂,三体雄蕊或聚药雄蕊,子房下位,瓠果。葫芦科:天花粉、南瓜子、瓜蒌(瓜蒌皮、瓜蒌子)、瓜蒂、甜瓜子、葫芦瓢、罗汉果、西瓜皮、丝瓜络、冬瓜皮、冬瓜子、木鳖子 锦葵科:草本或灌木,单叶互生,花单生或簇生,具副萼,单体雄蕊,花药1室,蒴果或分果。锦葵科:苘麻子、木槿子、木槿花、 大戟科:植株常具乳汁,单叶互生,花单性,聚伞或杯状花序,具花盘或腺体,蒴果3室3裂。大戟科:甘遂、京大戟、巴豆、铁苋菜(海蚌含珠)、透骨草(地构叶)、地锦草、叶下珠、飞扬草、蓖麻子、余甘子、千金子(又名随续子)、狼毒 蔷薇科:草本或木本,花被5数,雄蕊5倍数,生萼筒或托杯上,核果、梨果、聚合蓇葖果或瘦果。蔷薇科:郁李仁、木瓜、山楂、南山楂、地榆、仙鹤草、桃仁、苦杏仁、枇杷叶、乌梅、覆盆子、金樱子、翻白草(白头翁)、委陵菜(白

植物学分类哈钦松系统

科号科名海 南 志 广 东 志 中国志高等植物图鉴浙 江 志 江苏志 G1苏 铁 科Cycadaceae 1: 207 4: 3 7 3: 1 1:285 1: 338 上:83 G2银 杏 科Ginkgoaceae 4: 6 7 3: 11 1:286 1: 339 上:84 G3南 洋 杉 科Araucariaceae 1: 214 4: 8 7 3: 12 1:316 1: 340 上:85 G4松 科Pinaceae 1: 208 4: 11 7 3: 13 1:286 1: 342 上:86 G5杉 科Taxodiaceae 4: 19 7 3: 68 1:313 1: 359 上:100 G6柏 科Cupressaceae 1: 212 4: 25 7 3: 73 1:316 1: 369 上:106 G7罗 汉 松 科Podocarpaceae 1: 215 4: 32 7 3: 95 1:327 1: 380 上:116 G8三 尖 杉 科Cephalotaxaceae 1: 219 4: 38 7 3:101 1:330 1: 383 上:117 G9红 豆 杉 科Taxaceae 4: 41 7 3:105 1:331 1: 385 上:119 G10麻 黄 科Ephedraceae 7 1:336 G11买 麻 藤 科Gnetaceae 1: 220 4: 44 7 3:118 1:338 1木 兰 科Magnoliaceae 1: 222 1: 1 30(1)3:123 1:785 2: 327 下:193

2A 八 角 科Illiciaceae 1: 230 2: 1 3:360 3五 味 子 科Schisandraceae 1: 232 1: 22 3:367 6昆 栏 树 科Trochodendroaceae 27 3:697 1:649 6B 水 青 树 科Tetracentraceae 7连 香 树 科Cercidiphyllaceae 27 3:697 1:650 2: 253 8番 荔 枝 科Annonaceae 1: 234 2: 7 30(2)3:158 1:805 2: 346 10檬 立 米 科Monimiaceae 11樟 科Lauraceae 1: 259 31 3:206 1:816 2: 347 下:204 13莲 叶 桐 科Hernandiaceae 1: 301 3: 1 31 3:304 1:864 14肉 豆 蔻 科Myristicaceae 1: 303 2: 41 30(2)3:196 1:814 15毛 茛 科Ranumculaceae 1: 304 5: 1 27,28 3:388 1:651 2: 254 下:158 16莼Cabombaceae 3:385

植物学分类哈钦松系统

科号科名海南志广东志中国志高等植物图鉴浙江志江苏志G1 苏铁科Cycadaceae 1:207 4:3 7 3: 1 1:285 1:338 上:83 G2 银杏科Ginkgoaceae 4:6 7 3:11 1:286 1:339 上:84 G3 南洋杉科Araucariaceae 1:214 4:8 7 3:12 1:316 1:340 上:85 G4 松科Pinaceae 1:208 4:11 7 3:13 1:286 1:342 上:86 G5 杉科Taxodiaceae 4:19 7 3:68 1:313 1:359 上:100 G6 柏科Cupressaceae 1:212 4:25 7 3:73 1:316 1:369 上:106 G7 罗汉松科Podocarpaceae 1:215 4:32 7 3:95 1:327 1:380 上:116 G8 三尖杉科Cephalotaxaceae 1:219 4:38 7 3:101 1:330 1:383 上:117 G9 红豆杉科Taxaceae 4:41 7 3:105 1:331 1:385 上:119 G10 麻黄科Ephedraceae 7 1:336 G11 买麻藤科Gnetaceae 1:220 4:44 7 3:118 1:338 1 木兰科Magnoliaceae 1:22 2 1:1 30(1)3:12 3 1:785 2:327 下:193 2A 八角科Illiciaceae 1:230 2:1 3:360 3 五味子科Schisandraceae 1:232 1:22 3:367 6 昆栏树科Trochodendroaceae 2 7 3:697 1:649 6B 水青树科Tetracentraceae 7 连香树科Cercidiphyllaceae 27 3:697 1:650 2:253 8 番荔枝科Annonaceae 1:234 2:7 30(2)3:158 1:805 2:346 10 檬立米科Monimiaceae 11 樟科Lauraceae 1:259 31 3:206 1:816 2:347 下:204 13 莲叶桐科Hernandiaceae 1:301 3:1 31 3:304 1:864 14 肉豆蔻科Myristicaceae 1:303 2:41 30(2)3:196 1:814 15 毛茛科Ranumculaceae 1:304 5:1 27,28 3:388 1:651 2:254 下:158 16 莼菜科Cabombaceae 3:385 17 金鱼藻科Ceratophyllaceae 3:5 27 3:386 1:649 2:250 下:157 18 睡莲科Nymphaeaceae 1:309 3:6 27 3:379 1:646 2:245 下:154 19 小檗科Berberidaceae 3:11 26 1:758 2:307 下:186 20 星叶草科Circaeasteraceae 3:581 21 木通科Lardizabalaceae 1:311 4:49 29 3:583 1:753 2:299 下:183 22 大血藤科Sargentoboxaceae 1:312 4:56 3:582 下:185 23 防己科Menispermaceae 1:313 1:27 30(1)3:596 1:778 2:320 下:190 24 马兜铃科Aristolochiaceae 1:326 1:47 24 3:336 1:541 2:134 下:90 25 大花草科Cytinaceae 2:44 24 7:773 27 猪笼草科Nepenthaceae 1:329 2:46 34(1)5:104 2:72 28 胡椒科Piperaceae 1:330 1:63 20(1)3:318 1:341 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