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课本

初中信息技术课本
初中信息技术课本

第一节 :键盘和鼠标的认识及应用

一、键盘介绍

键盘是目前计算机主要的输入设备,计算机所要处理的信息,大部分通过键盘来实现的。

二、键盘的分区

键盘上的108个键主要分成四个区:

主键盘区(打字键区)、功能键区、编辑键区、数字小键盘区(副键盘区)。(演示实物)

1、主键盘区

包括:数字键、英文字母键、控制键等。

1)数字键:(0~9):10个数字;

英文字母键:(A~Z):26个字母;其中:键盘上的基本键是:A、S、D、F J、K、L、;

2)特殊符号键:?!* % # ^ &等特殊符号;

3)控制键:

①Tab:制表键或跳格键

②Caps Lock:大小写字母锁定键。按下该键,键盘右上角的指示灯亮,输入的字母为大写。灯灭,为小写。(演示)

③Shift:上档键。左右各一个,功能相同。针对双字符键,可产生上位符号。也可以切换字母大小写。(演示)

备注:双字符键,含两个字符,例:主键盘区的数字键;单字符键:含一个字符。如:字母键。

④Alt:转换键,又叫交替换档键;

⑤Ctrl:控制键。此键总是与其它键组合使用,完成特定功能。例如:Ctrl+C(复制),Ctrl+Alt+Del(若系统长时间不响应用户要求,可用该组合键结束任务)等。(演示)

⑥Space:空格键。可产生一个空白字符,(打字时又叫键入键,可以打入文字)

⑦Enter:回车键,又称换行键,确定键。(演示)

⑧Backspace:退格键,删除光标左边一个字符,其后的字符自动前移,用于修改和删除。

⑨Win:窗口键:开始菜单的快捷键。(演示)

2、功能键区:包括ESC键、F1—F12

1)ESC:转义键或命令取消键,主要用于退出或在行编辑中对所输行的取消。(演示)

2)F1~F12:在运行不同软件时被定义成不同的功能。例:F1:帮助键,用于提供帮助信息,F8:开机时按住此键,可以在安全模式下启动计算机。

3、编辑键区

1)Printscreen:屏幕复制键,可将电脑屏幕以图片的形式复制到剪贴板。

Alt+ Printscreen:可将当前活动窗口复制到剪贴板。(演示)

2)Scroll Lock:屏幕滚动锁定键

3)Pause:暂停键

4)Insert:插入改写转换键;( 主要用于在WORD文字处理中对于“改写”方式与“插入”方式的转换)(演示)

Delete:删除光标所在位置右边的字符,也用于文件或文件夹的删除。(演示)Home:光标快速移至行首(Ctrl+Home:光标快速移动到文档首部)(演示)End:光标快速移至行尾(Ctrl+End:光标快速移动到文档结束)(演示)

5)Page up /Page Down: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6)光标移动键:可上下左右移动光标,上下移动一行,左右移动一列。

4、数字小键盘区

各键的功能和主键盘功能完全相同

Num Lock:数字锁定键,灯亮,启动数字键;灯灭,启动编辑键。

三、鼠标的操作(演示)

1、指向

将鼠标指针移动到某个操作对象上,通常将激活对象或显示该对象的有关提示信息。

2、单击

指向某个对象,快速按下并释放鼠标左键,用于选择某个对象。

3、双击

在保持鼠标光标不动的情况下,快速按下并释放鼠标左键两次。用于打开某个对象。

4、右击

和单击相似,不同的是快速按下并释放鼠标右键。用于打开对象的快捷菜单。

5、拖放

指向某一对象,按住鼠标左键,移动鼠标,把鼠标指针移动到某一位置后松开鼠标左键。

实习作业:练习打字操作题。

第二节:信息技术简介

一、基本概念

1、信息

人们社会活动中有用的各种信号的统称,包括消息、情报、图表、数据、信号等;人们无时无刻不在接触、传播、加工和利用信息。(例如:红绿灯、烽火台等)信息、物质、能源称为信息时代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三大基本资源。信息可以检索、分类、存储,但不可以测量。

2、信息载体

指信息传播中携带信息的媒介,信息必须借助某种媒介才能进行传递,即信息的传输与表示离不开载体。(举例:黑板,报纸的纸张等)

例如:在我国古代,使用“鸣金收兵”来传递信息,此时信息传递所依附的载体是(声音)

信息的表示方式:

1)数字、文字、符号、动作、表情、声音、电波、电视等都可以用来表示并传播信息。(一一举例)

2)信息有多种表示形式或传播方式。

3、信息技术

简称IT,指人们获取、存储、传递、处理及利用信息的技术。

4、信息的特征:

1、载体依附性(交通信息既可通过信号灯显示,也可以通过交通警察的手势传递,主要体现了信息的载体依附性)

2、共享性(网上登载的文章《我们如何应对入世》被数以千计的人们不断地翻阅)

3、时效性(例如:老黄历看不得,找路时使用旧的交通地图往往误事)

4、价值性

二、信息技术包含内容

1、微电子技术

2、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技术是信息技术的核心技术。

3、通信技术

实现信息的传输与交流,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构成了网络技术。

4、信息处理技术。

三、信息处理过程

信息采集、信息加工、信息处理、信息储存。

(例:人们把人造卫星发射上天,得到了大量的数据信息和情报,这属于信息处理过程中的信息采集)

四、信息高速公路。

1、信息高速公路

是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统称,能够以交互式传递文字、声音、图像等媒体高信息流量的电信网络。

1991年美国首先提出信息高速公路

2、多媒体

一种可以存储、处理和传递多种媒介信息的实体。

多媒体计算机:可以存储、处理和传递多种媒介信息的计算机。

3、“三金”工程

金桥:国家信息化建设基础设施。

金关:国家对外经济贸易信息网工程。

金卡:实现货币流通的电子货币工程。

4、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多媒体化、传输高速化、网络化)

第三节:计算机病毒

1、计算机病毒的定义:

它不是微生物而是一种人为编制的,能侵入计算机系统并给系统带来故障的程序。

2、计算机病毒的特佂:

1)寄生性:计算机病毒寄生在其他程序之中,当执行这个程序时,病毒就起破坏作用,而在未启动这个程序之前,它是不易被人发觉的。

2)传染性:计算机病毒不但本身具有破坏性,更有害的是具有传染性,一旦病毒被复制或产生变种,其速度之快令人难以预防。

3)潜伏性:有些病毒像定时炸弹一样,让它什么时间发作是预先设计好的。比如黑色星期五病毒,不到预定时间一点都觉察不出来,等到条件具备的时候一下子就爆炸开来,对系统进行破坏。

4)隐蔽性:计算机病毒具有很强的隐蔽性,有的可以通过病毒软件检查出来,有的根本就查不出来,有的时隐时现、变化无常,这类病毒处理起来通常很困难。5)破坏性:计算机中毒后,可能会导致正常的程序无法运行,把计算机内的文件删除或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通常表现为:增、删、改、移。

6)可触发性:病毒因某个事件或数值的出现,诱使病毒实施感染或进行攻击的特性称为可触发性。预防

3、计算机病毒的传染途径:

1)通过软盘传染

2)通过硬盘传染

3)通过U盘传染

4)通过网络传染

网络是计算机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

5)通过光盘传染

6)使用来历不明的电子邮件

注意:将光盘或软盘叠放在一起是不会传播病毒的,只有使用时才会传播。

4、计算机病毒的判断

计算机染上病毒后,一般将发生一些异常现象

1)可执行文件长度增加。

2)访问磁盘的时间变长。

3)磁盘空间变小。

4)程序和数据突然丢失

5)系统出现异常启动或经常“死机”现象

6)显示器上经常出现一些莫名其妙的信息或异常显示。

7)系统的某些设备不能使用。

5、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1)给计算机加防病毒卡。

2)定期使用最新版本杀病毒软件对计算机进行检查。

3)对硬盘上重要文件,要经常进行备份保存。不随便使用没有经过安全检查的软件。

4)系统盘或其他应用程序盘要加上写保护或做备份。

5)经常检查系统内存,如内存减少,则有可能是病毒作怪。

6)严禁其他人使用计算机,特别是在计算机上玩游戏。

7)使用杀毒软件防范与查杀病毒

8)不随便打开来历不明的电子邮件,从网上下载的文件先杀毒再使用

6、防火墙的定义

所谓防火墙是指为了网络安全,在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之间建立的信息通信监控系统。

8、《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是保护软件的著作权。

未经它人同意,私自拷贝它人的软件属违法行为。

第四节:计算机的发展及特征

一、计算机的定义

较先进的计算机有生物计算机、光子计算机、量子计算机等。是一个能够代替人类脑力劳动的工具。

二、计算机的发展

1、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的诞生

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于1946年2月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名字叫“埃尼阿克”英文名(ENIAC)。即“电子数字计算机”。它体积庞大,长达30米,占地170平方米,用了大约18000个电子管,1500个继电器,耗电量150千瓦,运算速度是5000次/ 秒,字长12位。

在ENIAC研制同时,美国数学家冯·诺依曼针对其弱点与莫尔小组合作进行了EDVAC 计算机的研究,确立了计算机的5个组成部分:输入设备、输出设备、运算器、控制器和存储器,并把计算机要执行的指令和要处理的数据都采用二进制来表示,还采用的存储程序的原理。该设计思想解决了程序的“内部存储”和“自动运行”的两大难题,从而提高了计算机的运算速度。

2、计算机的发展

根据计算机所使用的电子元件或逻辑元件的不同,计算机的发展可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电子管时代(1946——1958)

逻辑元件为电子管,主存储器采用磁鼓,外存为磁带,使用机器语言编程,具有体积大,存储容量小,速度慢,耗电量大,可靠性差,成本高等特点。

第二阶段:晶体管时代(1958——1965)

逻辑元件为晶体管,主存储器采用磁芯,外存为磁盘,开始使用高级程序及操作系统,具有存储容量大、速度高、体积小等特点。应用领域扩大到数据处理和工业控制等方面。

第三阶段:中小规模集成电路时代(1965——1975),

这一代计算机仍然以存储器为中心,机种多样化、系列化,外部设备不断增加,功能不断扩大,软件的功能进一步完善,除了用于数值计算和数据处理外,已经可

以处理图像、文字等资料。用操作系统管理硬件资源,出现计算机网络、集成度高、功能增强、价格下降。

第四阶段: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1975年到今),

逻辑元件为大规模和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主存储器采用半导体晶体管,外存为磁盘、光盘等,并逐渐走向微型化、人工智能化,采用了多媒体技术,具有看、听、说、读、写等功能,为网络化创造了条件。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和生产的众多方面

三、计算机的分类

按规模可以分为: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微型机和工作站等6种。(注:家庭使用的计算机为微型机)

四、计算机的特点

运算速度快、计算精度高、存储容量大、判断能力强、工作自动化、可靠性强。(注:计算机没有“学习”功能),(保证计算机能够高精度、高可靠性地完成数据处理任务,是因为计算机具有“正确的记忆、准确的判断、高速的运算”。)

五、计算机的应用

1、科学计算

也称为数值计算,是计算机最早的应用领域。如军事、航天、气象、地震勘测等尖端科技领域。

2、数据处理

也称为信息管理或事务处理。如企业的经济管理、图书资料管理、人事档案管理等。

3、自动控制

也称为过程控制或实时控制,是指用计算机对连续工作的控制对象实行自动控制,并及时进行采集检测数据,按最优方案实现自动控制。主要应用在宇航、军事领域以及工业生产系统。

4、辅助功能

是将计算机的工程计算、数据处理、逻辑判断能力等方面结合起来,形成一个专门的系统帮助人们完成任务,主要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教学(CAI)、计算机辅助工能(CAE)等。

5、网络通信

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实现信息的传递、交流和传播。

6、人工智能

是指利用计算机来模拟人类的某些智能行为。

六、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智能化、多媒体化。

第五节: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一、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一台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1)硬件:能看得见摸得着的物理实体部分。

(2)软件:是指计算机系统中的程序、数据及相关文档。

硬件是计算机的物质基础,软件在硬件的基础上才能发挥作用,两者相辅相成,协调工作,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

二、硬件系统

计算机的硬件系统是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五部分组成的。

1)运算器:用来进行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2)控制器:用来解释执行程序中的指令,控制计算机各部件协调一致地工作。

运算器和控制器合在一起构成中央处理器,简称为CPU(control processing unite)。它是计算机的心脏。我们常说的赛扬(celeron)、奔腾(pentium)均指CPU型号。3)存储器:分为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它的功能是完成对输入数据、中间数据及处理结果的存储。

①内存储器:分为RAM和ROM。

RAM:(read and memory)读写存储器,可读出内容也可写入内容,特点:断电后信息丢失。(如:在计事本中打入一段文字,在未保存情况下,重启计算机,开机后,内容就不存在了)

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只能读不可写入内容。特点:断电后信息不会丢失。(如:每次开机前显示的机器语言)

②外存储器包括:软盘、硬盘、闪盘即邮盘、光盘、磁带等。

软盘:分英寸和英寸两种,盘符用A:\或B:\表示。其中英寸软盘容量为,当软盘处于写保护状态时,只能读出信息不能写入信息。(演示)

硬盘盘符用C:\ D:\ 等表示容量:20G、40G、80G、120G、200G、500G等

光盘:分为只读光盘(CD—R)和可擦写光盘(CD—RW),容量为:800M、1G等。内存和外存的区别:内存储器容量小但读取速度快,外存容量大,但读取速度较慢。其中,内存储器是CPU直接读取数据的地方。

4)输入设备:使计算机从外部获得信息的设备。如:鼠标,键盘,光笔,扫描仪,话筒,数码相机,摄像头, 手写板等

5)输出设备:把计算机处理信息的结果以人们能够识别的形式表示出来的设备。如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音箱,投影仪

触摸屏既属于输入设备又属于输出设备。

三、软件系统

软件系统可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1)系统软件的功能之一是对硬件进行管理,它包括:(Dos、Ms-Dos、、Win95、Win98、Winme、Win2000、Winxp、WindowsVista、Win2007、Unix、Linux)

Dos操作系统:单用户单任务命令式的操作系统。

Windows操作系统:单用户多任务图形界面式的操作系统。多任务指的是可以同时运行多个应用程序。

Unix、Linux:多用户多任务的操作系统,又叫网络操作系统。

2)应用软件:以操作系统为平台,为一些专门的应用而设计的软件。如杀毒软件(kv3000、瑞星、360杀毒、金山毒霸等)、文字处理软件(word 、wps等)、压缩软件(winrar、winzip)、photoshop、千千静音等。

第六节:计算机中信息的表示

一、计算机中的数制

数制:用一组固定的数字和一套统一的规则来表示数字的方法。

基数N:表示一位数所需要的数目。

如:十进制:表示一位数所需要的数字符号有0 1 2 3 4 5 6 7 8 9共十个,所以十进制的基数是10

1、十进制

基数为十,只有10个数码,特点是:逢十进一,借一当十。

2、二进制

基数是2,只有0 和1两个数码,特点是逢二进一,借一当二

3、计算机所采用的数制是二进制

在计算机内部,数字、字符、声音、图形等所有信息的存储、处理和传送,均采用二进制或二进制编码,因为,二进制具有以下优点:容易实现、且稳定性强。

计算机中包含二进制、八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各种进制间相互转换的方法:“开始”-----“程序”-----“附件”-----“计算器”,然后单击“查看”菜单,选择“科学型”。

二、字节

1、概念

1)位:度量信息的单位,是计算机中表示数据的最小单位,一个二进制数位简称位或(Bit)。1 Bit 为一个二进制数。

2)字节:Byte 简称 B ,表示信息的基本单位,一个汉字占2个字节,一个字节为8个二进制位。

2、容量

包括内存容量和外存容量,其中内存容量是计算机处理信息能力的技术指标。

1字节=8个二进制位 1KB=1024字节 1MB=1024KB 1GB=1024MB

1TB=1024GB

中文含义:T(太)、G(吉)、M(兆)、K(千字节)

3、字符的编码

计算机中将信息用规定的代码来表示的方式称为编码,用二进制数表示的信息称为二进制编码。当前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采纳的是ASCII码,它是美国标准信息交换代码的缩写,是国际通用的信息交换标准代码。微型计算机中普遍采用的字符信息编码方案是ASCII码。

例如:1、存储1024个国标(GB2312)汉字内码需要(2048)个字节

2、某同学打算为自己的数码相机配备一块能够存储400张约2MB大小的照片,他购买的存储卡容量至少应是()A 、512M B 、2G C、256M D 、1G

模块二:网络部分

第一节: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一、计算机网络

1、定义:

利用通信线路和设备,把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上的多台计算机按一定规范连接起来。按照网络协议进行数据通信实现资源共享的计算机的集合。它是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2、计算机网络分类

根据所覆盖范围的大小,应用技术条件可分为:

1)局域网(LAN)Local Area Network 一般来说,一个学校组建的计算机网络属于局域网。在局域网中以集中方式提供共享资源并对这些资源进行管理的计算机称为服务器。

2)城域网(MAN)

3)广域网(WAN)Wide Area Network

3、计算机网络作用:实现数据通信和资源共享。资源共享:包括硬件资源(如打印机)和软件资源的共享。

4、数据通信中的几个主要指标数据传输速率是指每秒能传输的二进制代码的位数,单位为位/秒(记为bit/s或bit per second,简写为bps)

5、网络互连设备

常用的网络互连设备主要有:网卡、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调制解调器(modem)、

网桥、中继器和网关等。

网卡:又称网络适配器,是组建局域网必不可少的连接设备。

集线器:(Hub)是计算机网络中连接多个计算机或其他设备的连接设备。

6、网络服务器的定义:主要负责网络的正常运行或提供专用的服务。

二、计算机互联网络(Internet)

1、概念:

Internet,中文译名为国际互联网,简称因特网,是由许多不同种类不同规模的计算机网络组成的巨大的全球性的计算机网络。Internet是最大的广域网;Internet的前身为美国国防部的阿帕网(ARPANET),采用的网络协议为TCP/IP。网络协议:为网络数据交换而制定的规则,约定和标准。

2、我国Internet的发展情况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才起步。 1989年我国第一个公用分组交换网CNPAC建成运行。我国已陆续建成与Internet 互联的四个全国范围的公用网络: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中国金桥信息网(CHINAGBN)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中国科学技术网(CSTNET)

3、Internet提供的四个基本服务

(因特网可以提供网上购物、网上冲浪、网络新闻但不能提供现金交易。)

1)文件传输 FTP File transfer protocal

2)电子公告板 BBS Bulletin Board System

3)电子邮件 E—mail 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及时地向特定对象发送文字、声音、图像或图形的一种通讯方式。因此说电子邮件的附件可以是任意类型的文件。给某人发送电子邮件,最重要的是要知道对方的E—mail地址,但对方不一定要处于开机状态。

电子邮件地址格式:收信人邮箱名或用户名@邮箱所在主机的域名例:winner01@ 第一部分是用户的帐号,最后一部分提供该电子邮箱网站的域名地址,两部分要

用@连接起来。

其中发送邮件服务器为:SMTP,接收邮件服务器(POP3),ISP为Internet 服务提

供商。

4)远程登录 Telnet 指通过Internet与其它主机连接。登陆上另一主机,你就可以使用该主机对外开放的各种资源,如联机检索、数据查询。

4、Internet域名和IP地址

1)IP地址所谓IP地址,就是为Internet中的每一台主机分配一个在全球范

围的唯一地址。 IP地址是用“.”隔开四个十进制整数,每个数字取值为0—255。如:,在因特网上IP地址是唯一的。

2)域名(DN):域名是由四部分组成:开头、主机名、主机类别、国家名(可

以不要)如:域名地址采用层次结构,一个域名一般有3-5个子段,中间用“. ”隔开。顶级域名

3)三类:国家顶级域名,如cn(中国)、us(美国)、uk(英国)国际顶

级域名—— int ,国际性组织可在int 下注册通用顶级域名,如:com(商业)、net(网络服务机构)、edu(教育)

gov(政府)、……

5、WWW(Word WIDE WEB)服务(又叫万维网)

1)www基本协议是HTTP协议,即超文本传输协议

2)www文档是用HTML编写的文档, HTML为超文本标识语言。

3)URL:统一资源定位符。它由资源类型、存放该资源的主机域名和资源文件名三部分组成。例如:其中,为超文本传输协议;为华中理工大学的主机域名;为资源文件名。

第二节:Internet Explorer

1、主页定义:浏览器设置的默认网页,又叫网站首页。主页的文件名一般采用“”或“”

超级链接标志(为小手状):可以对任意类型的内容创建,如文字,图片、视频等。

2、搜索引擎:对internet上信息资源进行搜集整理,供用户查询的系统。常用的有:搜狐、谷歌、百度等。

3、浏览某些网页时,由于某些原因造成文档未完整显示,可通过“刷新”按钮或

F5键重新传输。查看近期访问过的站点,应该点击“历史”按钮。

4、收藏夹:IE浏览器的“收藏夹”的主要作用是收藏网址。收藏网址仅能把该网页的链接信息保存在硬盘中。

5、用IE浏览网页时,如果想把当前的网页保存起来,可以选择“文件”、“另存为”,在对话框中设置保存后的位置和文件名。

6、在IE中清除地址栏内已经访问过的历史记录的正确操作是选择“工具”/internet 选项…”对话框中常规标签,单击“清除历史记录”命令按钮。

模块三:Windows部分

第一节:桌面和图标

一、操作系统的定义和功能

1、定义

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简称OS)是计算机系统中硬件资源的直接控制者和管理者,属于系统软件。用户通过操作系统能充分而又有效地利用计算机中的各种资源。

2、操作系统是一个庞大的管理控制程序,大致包括5个方面的管理功能:进程与处理机管理、作业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

二、桌面的组成

桌面是Windows工作的平台,一般摆放着一些经常用到的和特别重要的文件夹和工具。

桌面定义:启动Windows2000或XP后的整个屏幕。

对象:Windows2000、XP的各种组成元素,包括程序文件、文件夹和后面介绍的快捷方式。

图标:表示计算机资源的图形符号,一般为上面是图形,下面是文字说明的组合。

1、我的电脑

管理本地计算机资源,进行磁盘、文件夹和文件的操作,功能和“资源管理器”类似。通过它能够浏览计算机的配置情况或打开有关磁盘、控制面板、打印机的信息。

2、回收站

又叫电子垃圾箱,暂存用户从硬盘上删除的文件、文件夹等内容,以便在需要的时恢复,如果清除其中的内容就不能再恢复。回收站是硬盘上的一块空间。(演示)提示:U盘、软盘、删除的文件或文件夹不放入回收站。

3、网上邻居

管理网络中的资源,浏览网络中的内容。

4、我的文档

存放用户个人文档。

5、Internet explorer又叫IE浏览器

因特网浏览器,用来浏览因特网信息。

三、桌面的操作

1、在桌面上添加快捷方式:(演示)

是为了方便和快捷使用而复制的指向对象的指针。

右击桌面空白处------选择“新建”/“快捷方式”/打开“创建快捷方式”对话框/输入或选择输入需要建立快捷方式的文件的路径及文件名,单击“下一步”输入快捷方式名称,单击“完成”。

2、删除桌面上的对象

1)右击桌面上某个对象,然后从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取“删除”命令;

2)将桌面上的对象直接拖入回收站;

3、排列桌面上的图标对象

4、用鼠标把图标对象拖放到桌面上的任意位置;

5、右击桌面空白处/选择快捷菜单中的“排列图标”命令/在子菜单中选择排列方式。(按名称,类型、大小、修改时间)(演示)

6、启动程序或窗口方法:

双击桌面上相应的图标对象。

7、改变桌面属性

右击桌面空白处/选择快捷菜单中的“属性”。可对屏幕分辨率、外观、屏保、桌面等进行设置。(演示)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