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现状、问题及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现状、问题及对策【正文】
农村养老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最薄弱的环节,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对于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发展解决城市二元制社会经济结构造成的发展不平衡,解决三农问题,都有重要意义.养老保险是全体农民的基本保障,对于推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计划生育基本国
策的实施,对于调节收入分配、缩小城乡差别、维护社会稳定、促进
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发展及现状
(一)发展状况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2003年以来,一些地方开始探索建立由政府财政补贴的新型农保制度.
2007年底,全国1805个县(市、区、旗)不同程度地开展了农保工作,5171万农民参保,积累保险基金将超过412亿元,392万参保农民领取养老金,当年支付养老金40亿元.
2008年新组建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原来的基础上充实和
加强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职能.
近年来,各地在制度模式和财政补贴方式方面进行了大胆试点探索,形成了三类制度模式:
一是基础养老金与个人账户相结合.基础养老金部分个人不缴费,直接从政府财政预算中安排.个人账户部分实行个人缴费,有些地方还给予参保补贴.
二是个人账户与社会统筹相结合.制度结构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
保险类似,但筹资和保障水平较低.其中社会统筹部分由政府预筹或者企业(单位、集体)缴纳.
三是完全个人账户模式.即全部筹资都记入参保者个人账户模式.
在财政补贴方式上也有三种:一是“进口”补,即从缴费环节进行补贴;二是“出口”补,即从发放环节进行补贴;三是两头补,即从缴费和发放环节都进行补贴.
2009年9月1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
险试点的指导意见》,标志着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正式启动,农民老有所养即将变为现实.它标志着中国农民自古以来完全依赖家庭养老的模式即将成为历史,其意义堪比2006年正式取消延续数
千年的“皇粮国税”.
(二)养老方式
1、家庭养老,这是我国农村传统的养老方式,在这种养老方式下,养老服务的提供者是家庭.
2、自我养老,这同样是我国农村传统的养老方式,其能够为农村老人提供最基本的养老保障,但是与传统的自我养老相比,如今的自我养老在内涵上出现了很多变化.在发达农村地区,农村老人的收入来源是多元化的.
3、社区养老,这是一种以集体作为养老服务提供者的养老方式,在这种养老方式下,集体承担其成员部分乃至全部的养老责任,这种养老方式在我国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是其实行需要坚实的集体经济作
为后盾.
4、商业养老保险,商业养老保险的供给者是以营利为目的的商业
保险公司,但商业养老保险只能面向部分富裕而且观念比较新的农村
居民.
5、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供给者是政府,从长远看,其必将成为我国农村地区最重要的养老保障方式,该制度正处于改革之中.
6、“五保”养老和优抚养老,这两种养老方式针对的都是农村中的
特殊群体,在这种养老方式下,相关群体的养老问题基本上能够得到解决,但是不具有普遍性.
如果根据经济发展水平把我国农村分为发达农村地区、欠发达农
村地区的话,那么三者的主要养老方式选择集合存在很大的差别,在发达农村地区,自我养老、家庭养老、社会养老保险、社区养老在农村
养老保障制度中都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而在落后农村地区,低龄老人的养老以自我养老为主,高龄老人的养老以家庭养老为主,欠发达农村地区的养老方式选择集合介于二者之间.
二、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人口众多,老年人比重过大.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的寿命不断延长,由于计划生育的原因,农村4-2-1式的家庭也在增多;城乡收入差距的加大,使农民实际的购买能力下降.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太小,覆盖对象有缺陷
目前中国拥有世界上数量最多的老年人口,其中75%在农村.据统计,未纳入社会保障的农村人口还很多.
(二)农民收入水平低,缴费压力过大.长期以来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城乡农居民收入存在着一定的差距,随着我国农村城市化和工业化程度的加深,农村人口出现了下降的趋势,城乡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在不断增加.
(三)缺乏国家的财政支持和集体单位的配套交费.我国城镇职工的基本养老保险实行强制行的缴费制度,国家财政拨入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资金主要是用于城镇居民参加的各种保险,唯独对农民参加的各种保险缺乏财政拨款.没有国家财政资金的支持,农村的村级单位大多没有独立的资产和固定的收入,乡镇政府是通过财政资金拨款维持运行的.
(四)养老基金的运营及管理不合理.长期以来,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增值主要依靠银行存款、委托贷款、购买国债和财政
补贴收入,只有少量基金参与股票或直接投资.由于管理不够规范,管理费用和投资损失过高,很难保证农民养老基金的保值增值.
(五)银行利率的持续递减.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推行困难,运行低效主要是银行利率下调的原因.
(六)养老保险金的发放标准过低.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养
老问题的.
(七)缺乏法律、法规的保护.从整体发展过程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还缺乏法律性规定,大多是以政策、通知、会议决定等形式进行
制度落实,缺乏稳定性和持续发展性.个人的缴费和集体的配套交费都不具强制性,国家的补贴也没有在具有强制性的相关法律、法规中予
以确定,这也注定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低效性.
三、建立健全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必要性
(一)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带来的挑战
农村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显著特征是“城乡倒置”,
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农村不仅是我国老年人口最多的地区,也是老龄化程度和老年抚养比最高的地区.
(二)农村传统养老模式面临严峻考验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主要依赖家庭养老、土地养老和集
体养老这三种方式.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的不断完善,这种养老保障格局将受到严峻挑战.
随着家庭规模的小型化、家庭结构的核心化、居住代际分离倾向
的出现,越来越多家庭的养老功能出现弱化,老年人照料需求的满足将越来越多地求助于社会的支持和帮助.我国人多地少,农民承包的土地数量有限,农业的比较收益低,土地承载负担重.土地承包制也使农民丧失了集体的福利保障.
(三)农村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必然要求
城市化是指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它不是简单的城乡人口结构的转化,是传统劳动方式、生活方式向现代劳动与生活方式的转化.
城乡差距大使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城市,促进了城市化的进程.农民工作为城市化进程中的特殊群体,养老方面基本处于空白.
四、改进和完善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