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杜湖杂交优势利用_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

合集下载

杂交青虾“太湖1号”稻田立体种养技术

杂交青虾“太湖1号”稻田立体种养技术

杂交青虾“太湖1号”稻田立体种养技术
姜巨峰;冯守明;吴会民;刘肖莲;李春艳;白晓慧
【期刊名称】《科学养鱼》
【年(卷),期】2017(0)10
【摘要】2013年天津市引进杂交青虾“太湖1号”,尝试在稻田进行自然放养,建立了相应的养殖技术模式,本模式在天津市宝坻区进行了示范。

杂交青虾“太湖一号”平均产量8.43千克/亩,累计虾稻立体种养模式经济效益比单季稻高541元,增效较为显著。

【总页数】2页(P33-34)
【作者】姜巨峰;冯守明;吴会民;刘肖莲;李春艳;白晓慧
【作者单位】天津市水产研究所 300221;天津市水产研究所 300221;天津市水产研究所 300221;天津市水产研究所 300221;天津市水产研究所 300221;天津市水产研究所 300221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稻田养殖技术:第五讲稻田立体种养技术 [J], 施颂发
2.稻田养蟹立体种养技术 [J], 周玉波
3.利用低产低洼稻田进行青虾高秆稻种养技术研究 [J], 陈国平
4.稻田罗非鱼立体种养技术要点 [J], 敖礼林(文/图);鄢用亮(文/图);吴阳(文/图);邹春平(文/图)
5.稻田青虾绿色种养技术 [J], 于朝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裹包技术在后备奶牛全混合日粮贮存中的应用

裹包技术在后备奶牛全混合日粮贮存中的应用
提供的 日粮配方, 用特制 的搅拌机将精饲料、 粗饲料 和各种添 加剂按照适 当的比例充分混合成 营养相对平衡 的 日粮。T MR 饲喂方式与传统饲养方式相 比, 其优点主要表现为 : 提高奶牛 采食量和消化率 ; 增强瘤 胃发酵 , 降低奶牛发病率 ; 保证营养均
殖小 区的养殖户对后备牛 的营养关注不 高 , 还未将 后备牛 的 管理抓好。
2种裹包 T MR在贮存 过程 中发 酵指标 ( H值 和氨态 氮 p
含量) 变化情况见表 6 。从 表 6可 以看出 , 随着贮存 时间的延
幅度的波动, 但变化不 显著 , 可能与裹包 T 这 MR存 放过程 中
干物质的损失造成营养物质含量的相对 提高有关 。 从发酵指标 ( H值、 态氮 含量 ) p 铵 检测结 果可 以看 到, 2 种裹包 T R在贮存过程中有一定程度的发酵现象产生 , M 随着
6 进 行 取样 。取 样 时 采 用 改 造 的 采 样 器 , 别 从 裹 包 的 纵 0d 分
加入 9 0m 0 L蒸馏水 , 制成 T R饲料浸提液 , p M 用 H测定仪 立
即测定浸 出液 的 p H值 ; 采用苯 酚 一次氯酸 钠 比色法 测定 浸
出液 的铵 态 氮 含 量 15 资 料 分析 . 。
轴上 、 中心以及侧面对称横 轴 6个点插入采样 , 下、 插入 深度 为轴长 的 12 旋转 采样 器水平 拉 出 /, 。取 出物料 充分 混 合后 四分法缩样 , 取得 50g 其 中 20g鲜样立 即置 于 6 0 , 0 5℃ 烘箱 内烘干 7 , 2h 测定干物质含量 , 粉碎 后过 4 0目筛制成 风 干样 , 装入广 1瓶备用 。另外 3 0g 样于 一 O℃冰柜 中冷 : 3 0 鲜 2 冻保存 , 用于发酵指标 的测定 。 14 2 裹包外观及感官评定 .. 样品采集的同时 , 对裹包 的破 损程度 、 形状、 拖尾情况等外观指标进行评价 。开包后对裹包 T MR青贮 的颜色 、 气味等感官指标按相关标准进行 评价 。 14 3 营养成分含量 的测定 .. 营养成分含 量 的测定参 照文 献[] 7 的方法进行 。粗蛋 白 : 凯氏定氮法 ; 粗纤维 : 过滤法 ; 中 性洗涤纤维 ( D ) 酸性 洗涤 纤 维 ( D ) 范 氏纤 维 测定 N F和 A F :

杂交中稻两优1528

杂交中稻两优1528
进 展 ,0 0 2 :7 — 8 . 2 0 ( ) 1 3 1 0
[ ]曾 菊 新 .湖北 省 生 态 环 境 建 设 的 主 要 问题 与 对 策 [] 华 中师 范 4 J.
大 学 学报 ( 自然 科 学 版 ) 0 2,6 1 : 0 — 0 . ,2 0 3 ( ) 1 3 1 6
98 9







21 0 0焦
地 的覆 盖率 , 以提 高生态 环境 的质量 。
资 源 综合 利 用 . 善再 生 资源 回收 利 用 体 系 . 面 完 全 推行 清 洁 生产 , 成低 投 入 、 消耗 、 排放 和高 效 形 低 低
率 的节 约 型增 长方 式 。加 大环 境保 护 力度 , 化从 强 源头 防 治污 染 和保 护生 态 .采 取严 格 有力 的措 施 .
中 、 旬 播 种 . 东 南 和 鄂 南 5月 上旬 播 种 . 田公 顷播 种 量 下 鄂 秧 1 5k , 田公 顷 用 种 量 1 g 播 种 前 用 强 氯 精 浸种 , 防恶 0 g大 5 。 k 预
苗病 ; 秧苗一叶一心期适量喷施多效 唑, 促矮壮多发 。 ②适 当
密植 , 足基 本 苗 该 品种 生育 期 较 短 . 产 上 应 注 意秧 龄 和 插 生
种 植 密 度 。秧 龄 以 2 ~ 8d为 宜 . 长 不超 过 3 : 田公 顷 5 2 最 2 大 d 插 3 0万 穴 , 穴 插 2粒 谷 苗 . 公 顷 插 基 本 苗 1 0万 左 右 。 每 每 8
『 ]谢 高 地 , 玉 , 春 霞.生 态 系 统 服 务 研究 : 展 、 限 和 基本 2 肖 鲁 进 局
范 式 [] 物 生 态学 报 ,0 6 3 2 :9 — 9 . J .植 20 ,0() 1 1 19 『 ]邓 宏 兵 . 江 中上 游 地 区 生 态 环 境 建 设 初 步 研 究 [] 理 科 学 3 长 J.地

杜泊羊和湖羊杂交F_1代公羊能量及蛋白质的需要量

杜泊羊和湖羊杂交F_1代公羊能量及蛋白质的需要量
W A NG ng Fe (.Istt o ot S e c ne N n n gi l rlU i rt, aj g20 9 ,C ia . ame nma sa dya e r a , am n 1 ntu Gas& he Si c , aj gA r ut a nv sy N ni 10 5 hn ;2 H i nA i l bn r n Vti r H ie i ef p e i c u ei n Hu d e ny
量为1 1 2 / 。本研究结果确定了该 品种 肉羊 育肥期前半 阶段的能量 和蛋 白质需要 量 , 1 ~19gd 为该品种 肉羊营养 的 科 学供给提供了理论 依据。 关键词 : 能量 ;蛋 白质 ;需要量 ;杜湖杂交绵 羊
中 图分 类 号 : ¥ 2 .6 86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 10 4 4 (0 2 0 -340 0 0 4 0 2 1 ) 20 4 -7
杜 泊 羊 和 湖 羊 杂 交 F 代 公 羊 能 量及 蛋 白质 的需 要 量 1
聂海涛 施 彬彬 王子玉 张艳 丽 应诗 家 , 何 东洋 王 昌龙 游 济豪 , , , , , , , 张 国敏 李 嫔 邹盼盼 樊懿萱 王 锋 , , , ,
34 4
江苏农业学报( ins o g. c ) 2 1 2 ( :4 Jagu fA rSi ,0 2,8 2)34~30 . 5
聂海 涛 , 施彬彬 , 王子玉 , 等.杜泊羊和湖羊杂交 F代公羊 能量及蛋 白质 的需要量 [ ] 江苏农业 学报 ,0 22 ( ) 3430 I J. 2 1 ,8 2 :4 —5
it k , d 5 % o d l i m t e na e a 0 n f bt i a .Mea oi n r y a d p oen a d e e g ie t i t sw r e n d b olc n ef l a i u nk tb l e eg rti n n r d g s bl i e ed f e y c l t gt ul c n y i ie i ei h u n d fc s i n r ea e e .Nur in lrq i m n a ac ltd s b e e t sn h aa mo es stu n 3 sa e s u he x e i t t a e ur e tw s c l uae u s q nl u i g te d t d l e p i -t l g tre p r— i o e u y g a

南方套作大豆研究与推广工作交流会在四川成都成功召开

南方套作大豆研究与推广工作交流会在四川成都成功召开
在 21 00年加 快套 作大 豆 的示范推 广 面积 。 听到南 在 方 各省 ( 、 套作 大豆 美好 发展 前 景后 , 市 区) 杨文 钰教 授建 议 “ 希望各 省根 据 自身特 点选 出 2—3种 大豆套 作模 式 , 围绕高 产 目标 , 出精 品 , 出特 色 ; 希望 搞 搞 并 大家共 同努力 、 合作 共事 , 把南方 套作 大豆 产业搞 的
组 作用 , 过 多学 科协 作解 决 区域 性产 业 发展 关 键 通
团结 协作 、 真务 实 、 意创新 的精 神 , 求 锐 圆满 完 成各 项 任务 。 作 为农 业 部 、 财政 部 首批 启 动建 设 的十 个 产业 技 术 体 系之一 , 豆产 业 技术 体 系建 设 工作 取 得 了 大 显 著成 效 。09年 , 20 在完 成任 务 书规定 的重 点任 务 、 基 础 性工 作 、前 瞻性研 究 和应 急 性任 务 的 同 时 , 大
问题 ; 五是 以功 能 研究 室 为单 位组 建技 术 研 发协 作
网 , 克全 局性 、 期性 关 键技 术难 题 ; 是通 过 设 攻 长 六
立 顾 问专 家 组 , 挥 老 专 家 的传 帮 带 作 用 ; 是 促 发 七
进 产业 技 术体 系建 设 与其 它项 目的整 合 , 高资 源 提
推 广 总站 、 州省农 技 推广 总站 等南 方 8省 ( 、 贵 市 区) 主管 大豆 生产 的领 导及 四川农 业 大学 、 南农 业 大 云 学 、 庆市 农科 院等 8家科 研单 位 的从 事 大 豆科研 重 与 推 广 的研究 人员 共 计 3 参 加 了此 次 会 议 。 6人 全
不仅 为农 民增 收找 到 了一条 新 的 出路 , 为 缓 解我 更 国大豆供 需 矛盾 , 振兴大 豆产业 寻求 到 了好 的对策 。 对此 , 农业 部 提 出在南 方新 增 10 0 0万 亩 的套 ( 作 间1 大 豆发 展计 划 。 了更 有效 地 推 进南 方 各 省套 作 大 为 豆 的示 范 推广 工作 , 国农 技 推 广 中心 组 织 召开 了 全

生猪基础知识使用手册——育种篇说明书

生猪基础知识使用手册——育种篇说明书

生猪基础知识使用手册——育种篇边舒扬(投资咨询证:Z0012647)王一帆(期货从业证:F0309964)本系列旨在使对生猪期货感兴趣的投资者或者从业人员能对生猪行业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并力争完整地呈现出该行业各方面的相关知识和介绍,做到市面上较为全面和详实的科普文章。

初步设定育种篇、生产繁育篇、屠宰篇、终端消费篇、复盘与场外期权运用篇和主要养殖公司介绍篇。

本文章不包含行情。

1.国内外生猪发展历程1.1.国外生猪发展历程国外猪育种经历了外貌选育、脂肪型猪培育及瘦肉型猪培育三个典型阶段。

十八世纪之前,国外猪几乎不进行专门的选育,没有选育目标和具体育种记录,养猪主要以具有社会大众喜欢的外貌、能养活、能产肉满足家庭需要为主。

十八世纪,以英国为代表,开始以脂肪沉积能力为育种目标进行选育。

1770年到1860年,英国以本地猪、中国猪和暹罗猪为亲本开始选育,兼顾早熟和育肥快的优点,成为中白猪、小白猪和巴克夏猪的原始雏形。

1831年,英国的大白猪(又称:大约克猪,约克夏猪)新品种在温莎皇家展览(Windsor Royal Show )首次得到关注。

1896年,丹麦政府以英国大约克与北欧的一种晚熟吉尔吉斯猪杂交,生产F1杂种猪胴体,供应英国腌肉生产的需要,继之形成了培育长白猪新品种的计划,并建立了第一个育种群。

1898年,丹麦登记了12个大白猪群和50个长白猪群,成立了全国猪育种和生产委员会指导育种。

1907年,丹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猪后裔测定站(用来集中测定猪后代的生产性能和外貌等特征,并以此评定猪的种用价值),核心群中日增重、饲料转化率和胴体品质都以后裔测定的科学数据为依据而进行选择,经过数十年努力,丹麦长白猪成为流线型、体研究报告全部内容不代表协会观点仅供交流使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长而后躯发达的理想瘦肉型品种。

杜洛克猪外貌与生产性能的演变则体现了美国猪的育种史。

在十八世纪和一战期间,杜洛克是一种大体型脂肪型猪,在20世纪二十年代,曾一度开始向瘦肉型转变,但二战期间由于杜洛克猪体型大,能生产大量猪油以满足当时需要,所以仍回到了脂肪型猪种。

花优14作双季晚稻在鄱阳湖平原种植试验示范表现及高效应用思考

花优14作双季晚稻在鄱阳湖平原种植试验示范表现及高效应用思考

花优14作双季晚稻在鄱阳湖平原种植试验示范表现及高效应
用思考
王修慧;李浩元;程飞虎;陈忠平;黄大山;胡晓琴;王颖娴
【期刊名称】《江西农业学报》
【年(卷),期】2014(000)006
【摘要】为明确杂交晚粳花优14在江西省适宜播种期和栽插苗数,开展了不同播种期和栽插苗数试验。

结果表明:花优14在鄱阳湖平原作双季晚稻手工栽插,适宜播种期为6月中、下旬,秧龄25~30 d,每丛插3本或3本以上有利获取高产,最后提出了花优14高效应用思考。

【总页数】4页(P18-20,25)
【作者】王修慧;李浩元;程飞虎;陈忠平;黄大山;胡晓琴;王颖娴
【作者单位】江西省恒湖垦殖场,江西新建 330123;江西省恒湖垦殖场,江西新建 330123;江西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江西南昌330046;江西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江西南昌330046;江西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江西南昌330046;江西农业工程职业学院,江西樟树 331200;江西农业工程职业学院,江西樟树 3312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11
【相关文献】
1.优质稻天优华占作双季晚稻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J], 吴海亚;汪品三;刘诗晴;梅金安;翟中兵;魏坦雄
2.丰两优1号在沿江地区作单、双季晚稻种植表现 [J], 尹呈孚
3.花优218在尤溪作烟后稻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配套技术 [J], 郑明炉;杨生河
4.天优华占在浦城作双季晚稻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J], 蔡新华
5.威优111在赣中作双季晚稻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J], 方加海;万宜珍;魏雪娇;王来春;谷成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旱优73的高产栽培技术及推广应用

旱优73的高产栽培技术及推广应用

江西省有超过20万 hm2的棉地需寻求改种生产出路,山丘区、部分水资源困难且水利设施不配套的农田湖坪区也有6.7万 hm2以上,水稻种植面积受旱情威胁。

特别是近几年江西省高温自然灾害频发,7—8月极易出现35 ℃以上的高温天气,全省旱情不断显现并呈持续加重的发展态势。

节水抗旱稻以较强的耐旱性、丰产性,能充分适应对轻简栽培和机械化生产的要求,成为棉田改种和水资源不足稻田高效种植的最佳选择。

近年来,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土地抛荒。

为了改善这一情况,湖口县利用旱稻种植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改善棉花种植的技术短板和投资大、投入多、耗费人工的现状。

2014年种植大户开始试种旱稻,由于旱稻的耐瘠性较强,适于多种类型的旱地种植,一开始选择3个品种(井冈旱稻1号、沪优2号、旱优73)进行种植,最后从生长和产量表现来看。

2014年主要种植江西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培育的“井冈旱稻1号”,从2015年开始选用沪优2号、旱优73做试验示范,选择在土质墒情一般、水力资源条件差、土地肥沃度一般条件下种植。

大田中头茬种植油菜,高产地块通过测产能达600 kg/667 m2,一般地块产量为4 500 kg/667 m2左右,到2016年、2017年、2018年湖口县的旱稻种植达到33.3 hm2以上,2019年旱稻种植面积计划在333.3 hm2以上。

1 栽培要点旱优73在赣北的最佳播种期在4月中旬至6月中旬,播种前要求将稻种暴晒1~2 d,需注意的是要主动抢墒播种。

作春播需浸种24 h以上,作夏播需浸种12 h 捞出,然后用清水冲洗再浸12 h捞出,待谷子快要萌芽时下地为宜。

(1)整地。

精细整地,施足底肥,做畦整平,确保灌水、排水便利。

(2)播种。

播种采用人工撒直播或者机械条播、撒播都可以,旱播旱育用稻种量1.75~2 kg/667 m2,水播水育用稻种量2~2.25 kg/667 m2,旱播播种后,要及时复土盖种。

为防止鸟害,播种适宜深度2~4 c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杜湖杂交优势利用”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王新法,王一平,许雄伟,黄炳荣(浙江省临安市畜牧兽医局,浙江临安311300)

摘要:湖羊由平原引进山区舍饲养殖,通过优秀肉羊良种———杜泊绵羊与湖羊开展杂交改良,能够提升当地肉羊生产性能,加快优质高效的现代肉羊产业发展。对2011年浙江省临安市承担实施的“杜湖杂交优势利用技术研究示范”项目进展进行了总结。关键词:杜湖杂交;肉羊产业;示范推广中图分类号:S82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顺序编号:1672-5190(2012)07-0088-02

StudyontheTechnologyof“HeterosisUtilizationofHybridizingDorperSheepwithHuSheep”andItsDemonstrationandPopularizationWANGXin-fa,WANGYi-ping,XUXiong-wei,HUANGBing-rong(AnimalHusbandryandVeterinaryBureauofLin′anCityinZhejiangProvince,Lin′an311300,China)Abstract:HuSheepwasintroducedfromplaintomountainousareaforbarnfeeding.HuSheepwashybridizedwithexcellentmeatsheepvarietyDorperSheepsoastoenhancetheproductionperformanceoflocalmeatsheep,speedupthedevelopmentofgood-qualityandefficientmodernmeatsheepindustry.Theimplementingsituationsof“StudyandDemonstrationofHeterosisUtilizationTechnologyofHybridizingDorperSheepwithHuSheep”inLin′anCityofZhejiangProvincein2011weresummarized.Keywords:hybridizingDorperSheepwithHuSheep;meatsheepindustry;demonstrationandpopularization

临安市是浙江省山区养羊业重点市(县)之一。随着林权制度变革和现代生态林业的发展,林牧矛盾突出,以放牧为主的山羊生产受到制约。因此,及时调整产业发展思路,从转变养殖方式着手,改放牧为圈养,积极引进湖羊进山规模化舍饲,推动肉羊产业转型升级,已成为现代肉羊产业发展的创新举措。在浙江省农技基金会的关心支持下,临安市承担实施了浙江省2011年“杜湖杂交优势利用技术研究示范”项目。该项目选用白色的优秀肉用型杜泊绵羊和湖羊进行杂交,研究其杂交一代的产羔量、羔羊发育状况等指标,为湖羊进山舍饲标准化规模养殖提供了根据。通过对项目的认真组织实施,已圆满完成浙江省农技基金会资助合同书(编号浙农杭110443号)所规定的指标任务,笔者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了总结。1项目实施方案1.1项目实施地点与规模该项目重点以浙江省临安市板桥、天目山、太阳、潜川、乐平、河桥、湍口7个镇的62家肉羊规模化养殖场为实施地,当年出栏规模6200只。1.2项目实施结果通过对该项目的精心组织实施,已圆满完成项目所规定的各项任务(见表1和表2),项目合同任务完成率均达100%以上。1.3项目资金使用情况该项目实际安排使用资金74万

元,完成计划投资额102.8%。其中,引进种羊66只,安排使用资金10万元;扩建羊舍600m2

,安排建设资金24万元;

青贮窖800m3

,安排建设资金22万元;生产设施安排使用

资金6万元;科学试验安排使用资金5万元;技术培训安排使用资金2万元;专家咨询安排使用资金5万元。1.4项目创新点

①该项目开创了浙江省杜湖杂交优势利用先例,为湖

羊进山舍饲标准化规模养殖提供了根据。这对做大肉羊产业,以及为浙江省乃至南方农区现代肉羊产业发展开拓了一条新路。②杜湖杂交羊的优势利用,促进了竹笋壳资源的更广

泛利用,实现了变废为宝,节本增效,引领养羊农民走优质高产高效,生产安全、无公害绿色肥羔生产之路的目标,最终达到了农民增收致富、建设富丽山村的目的。

③有效改变了湖羊饲养周期长、商品出栏率低、育肥羊

肉质量差的现状。杜湖杂交羊的优势利用,开启了肥羔羊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快速健康发展之路。2项目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

2.1开展杜湖杂交科学试验该试验通过引进国外优秀肉

收稿日期:2012-05-31基金项目:浙江省农技推广基金会试验示范资助项目(浙农杭110443号)。

作者简介:王新法(1964—),男,畜牧师,主要从事生态畜牧业发展工作。

序号12345项目内容杜湖杂交组合试验建300只湖羊核心场建500只肉羊标准化生态养殖示范场山区舍饲肉羊标准化生态养殖示范场制订肉羊舍饲标准化规模养殖技术规范

计划任务(个)12111实际完成(个)13111完成率(%)100150100100100

项目合同任务完成结果表1项目任务完成实绩

AnimalHusbandryandFeedScience畜牧与饲料科学2012,33(7):88-89羊良种———杜泊绵羊与湖羊进行杂交改良。其目的是利用杂交优势,探讨提高临安地区肉羊生产性能的方法和途径,为加快发展优质高效的肥羔羊生产提供科学依据,为浙江省乃至南方农区现代肉羊产业的发展树立典范。该试验选择耐湿热、性成熟早、四季发情、产羔羊多、母性好的湖羊为母本,以国外优秀肉羊良种———南非杜泊绵羊为父本,各10只分设试验组和对照组,采用自然配种方式进行杂交改良,在饲养管理方法和饲料营养相同的情况下,测定母羊繁殖率、羔羊生产性能及屠宰净肉率等。试验结果表明(见表3~表5),杜湖(F1)杂交优势明显,3月龄日增重255g,比湖羊提高10.81%;6月龄平均每只宰前体重、屠宰率和净肉率分别比湖羊提高13.55%、5.00%和5.25%,充分突显杜湖杂交F1耐粗饲、抗病力强、初生重高、生长速度快、产肉性能好的特点。由此可以说明,随着今后杜湖F1舍饲规模化在山区的推广,必将促进现代肉羊产业的可持续发展。2.2制订舍饲肉羊标准化规模养殖技术规范舍饲肉羊有利于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提高产品质量和养殖效益;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减少对环境生态资源的过度利用;有利于安全优质畜产品的生产,促进农民增收。因此,临安市结合山区资源优势和农户养羊实际,建立起了以专业养羊大户为主的10个肉羊科技示范点,边总结、边提高。并参照5151-2002无公害食品肉羊饲养管理准则,制订舍饲肉羊标准化养殖技术规范,并以此指导农户科学养羊,从而提高肉羊养殖效益。2.3依托科技创新,实施科学养羊为提高科学养羊水平,

坚持以科技作为支撑。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①举办杜湖杂交养羊技术培训和生态循环养羊及科普讲座3次,共141人次参加。②在养殖技术上全面实行“六推六改”:即一推楼层式羊舍,改平养为离地养羊;二推分类分群养,改混群饲养为按公母、大小分类分群饲养;三推良种公羊配种,改土公羊为良种公羊配种,采取自然配种和人工授精相结合的方式;四推肥羔羊生产,改养长寿羊为短期育肥、适时出栏;五推定期免疫(驱虫),改重治轻防为防重于治;六推种草和利用笋壳、秸秆等饲料养羊,改传统放牧粗放管养为舍饲精细管养。2.4注重畜产品的产品质量安全在执行舍饲肉羊标准

化规模养殖技术规范过程中,严格规范投入品(饲料、添加剂)的使用和管理;重视从源头做起,切实搞好栏舍卫生;注重隔离消毒及防检工作;加强记录和台账档案管理,提升产品质量水平,保障生产无公害畜产品。2.5典型引路,加快杜湖杂交羊的推广从立足农民增收,

建设富丽山村出发,围绕杜湖杂交羊的推广,通过以点带面,采取利用新闻媒体和报刊宣传杜湖杂交羊耐粗饲、适应性强、增重速度快、产肉性能好等特点,统一农户对引种杜泊种公羊进行杂交的思想认识,以及培育建立对石村、桃花溪村、澄村等10个杜湖杂交肉羊科技示范户基地,通过现场观摩和参观等形式,增强农户做好推广杜湖杂交羊的自觉性,全市推广杜泊种羊155只,目前已有78%的农户推广饲养杜湖杂交羊。3项目效益

3.1经济效益通过对该项目的认真组织和实施,建成10

序号12345项目内容母羊产羔(%)羔羊初生重(kg)

3月龄体重(kg)

6月龄体重(kg)

均收入(元/只)

计划任务(个)190~300♂3.3♀3.0♂22♀21♂30~40(35)♀28~36(32)600~800实际完成(个)220♂3.3♀3.1♂26♀233834845完成率(%)100.00

100.00118.00107.00

108.50120.71

项目合同任务完成结果表2杜湖杂交组合试验完成实绩

注:♂代表雄性羔羊,♀代表雌性羔羊。品种F1湖羊杜泊产羔母羊数(只)101010公羔10138母羔12107合计222315公羔3.32.84.4母羔3.12.74.2产羔率(%)220230150成活数(只)222115成活率(%)100.091.3100.0

产羔数(只)平均初生重(kg)表3母羊繁殖性能对比

品种F1湖羊杜泊公羔10138母羔12107合计222315总重量576.4305.5415.5平均26.223.527.7日增重(g)225230260

羔羊数(只)平均体重(kg)表43月龄羔羊生长发育

品种F1湖羊宰前体重(kg)40.235.4胴体重(kg)22.117.7屠宰率(%)5550净肉重(kg)19.2815.12净肉率(%)47.9642.71肉骨化(%)6.845.86眼肌面积(cm2)12.4610.28

表56月龄肉羊屠宰测定

王新法等:“杜湖杂交优势利用”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第7期

8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