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畜牧业生产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合集下载

青海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青海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当务之急。
倍 , 良草场是 2 倍 , 改 1 草地建设投入是 2 倍 。 4 草地建设有力地 增强 了草 原畜牧业 的发展后劲 , 进了畜牧业 持续 、 促 稳定 、 协
调 发展 。
24科技 含 量提 高 , 动 了传统 畜牧 业 向现代 畜牧业 . 推
转 变
20 0 0年 以来 , 在全 省范围内组 织施 实 “5 6计划 ”、 星 11 “
2 青海 草 原畜 牧 业发展 的现 状
21 生 产稳 定发 展 , 益 大 幅提 高 , 头数 畜牧 业 向 . 效 由
效 益 畜牧 业 转 变
20 年 , 0 6 全省共有各类 草食 畜仔 畜 7 99万头 ( ) 比 8. 只 , 20 0 0年增 长 2 . 仔畜 成活率 8 .%, 高 16个 百 分 点 ; 58 %, 8 7 提 . 20 0 6年全 省 草 食 畜 年末 存 栏 数 为 25 1 8万头 ( ) 总 3. 9 只 , 增头数达 7 0万头 ( ) 总增率达到 3 .%, 0 只 , 1 7 提高 54个百分 . 点; 能繁母畜 比例达到 5 %, 0 提高了 42 .个百分点 ; 全省草食畜 出栏率 、 品率达 到 3 _ 商 1 %和 2 .%, 3 5 8 分别提高 了 42和 57个 . . 百 分点 。草食畜 内部 比例结构 ( 、 羊 、 马 牛、 其他 ) 2 0 的 从 00年
顷, 占全 国可利用草原总面积的 1.3 草原可利用 面积仅次 44 %,
年不变”基本政策 的贯彻落实 , 不仅 从根本上解决 了 “ 草原无 主、 放牧无界 、 使用无偿 、 建设无 责”的问题 , 使草场 “ 大锅饭 ” 成为 已去不再复返 的历史 。而且极大 的调动了广大牧 民的生 产积 极性 , 民 自筹 资金搞 草地建设 的积极性 空前高涨 ,00 牧 20 年至 20 0 4年底农 牧民 自筹 资金 1 8 L 3亿元 ,全省牧 区冬春草

内蒙古畜牧业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内蒙古畜牧业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内蒙古畜牧业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本文分析了内蒙古畜牧业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加快内蒙古畜牧业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内蒙古畜牧业经济发展现状1.畜牧业结构调整取得突破随着生产结构进一步优化、现代畜牧业发展步伐的加快,内蒙古畜牧业已由追求数量向质量、效率与生态并重的方向转变,畜牧业“三个比重”不断提高.牲畜养殖实现向科学健康养殖方式和规模养殖转变,牧畜出栏得到大幅度增加,牲畜繁殖成活率进一步提高。

2.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得到提升目前,全区无公害农畜水产品达到900个,产品生产总量达到460万吨,产值达到65亿元;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达到424个,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面积达到2912万亩;有机食品产品达到145个。

全区动物防疫监测预警和应急快速反应能力进一步提升,重大动物疫病始终处于稳定控制状态。

3.农牧业科技达到新水平农牧业科技入户工程效果明显,辐射带动农牧户24万户。

农牧业重大技术推广力度加大,特别是完成了1000万亩免费测土任务,实现节本增效4.32亿元。

农作物良种覆盖率、牲畜改良比重、水产良种覆盖率预计分别为95%、93.2%和91.3%,同比分别提高了1个、2.5个和0.3个百分点。

农村牧区沼气建设步伐加快,在全区15个旗县,143个村(嘎查)开展了沼气建设。

4.草原生态建设取得成效全区草原建设总体规模已达7112.57万亩,预计饲料总产量可达165万吨,同比增长10%,工业总产值可达50亿元。

禁牧休牧草原面积达到6.5亿亩,实行划区轮牧的草原面积达到0.7亿亩。

二、内蒙古畜牧业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1.草畜矛盾仍十分突出全区草地沙化、退化面积已由60年代的18%,发展到80年代的39%,目前沙化、退化面积占可利用草地面积的比例已经达到73%,而且每年还以1200万亩的速度蔓延。

生态环境恶化、草畜矛盾的不断加剧便成为制约内蒙古畜牧业经济发展的强大阻力。

2.基础设施建设薄弱不少农村牧区存在人和牲畜饮用水困难的问题;很多地方因电网质量差和电价太贵而无法保证最基本的生产用电。

内蒙古草原畜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内蒙古草原畜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可或缺的优势资源和产业 , 更是 区域社会 、 经济 发展 的源 动 力 .草 原 畜牧 业 的发 展对 稳 固与 增 进草 原 生态 建设 成 果 、 边疆 稳定 、 国家 食 物安 全 均有较 大 影响 。 1 草原 牧 业 为 区域 的 发展 和 粮食 安全 发 挥 着
较大 作用
总 产 量 1 2 5 1 6 3万 t计 , 可 节 约 粮 食 4 . 、9 . 6 6 3 5 .2万 t相 当于增 加耕 地 6 33万 h 03 5 , 7. m。
内蒙古畜禽品种资源十分丰富 ,在提供高 档 畜产 品 和支 援 区 内外 畜种 等方 面 发挥 了积极 的作 用 ,也 是我 国重 要 的畜 产 品生 产和 加 工基 地 。目前 总饲 养牲 畜 l 头 只 , 0 9年 牛奶 、 亿 20 羊
199 4. 3万 人 。 民人均 纯收 入 6 9 . 。 牧 l 43元 由于牧
产 方式 正 在转 变 的促 进 下 。 草原 生 态整 体遏 制 、
局 部 改善 的趋 势 已经 形 成 。但 牧 区政府 和 农牧 民在 此方 面作 出了 巨大 的投 入 。 21 改 革开放 后 ,锡林 郭 勒盟 在全 国牧 区率 先 . 推行 了“ 草畜 双 承包 ” 策 。 实 了草 牧场 “ 权 政 落 双
内蒙古草原畜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赵 青 山
中 国农 业科学 院 草原研 究所
【 要】 本 文通过 对 内蒙古草 原 畜牧业在 区域和 国 家发展 中的地位 , 府及农 牧 民在草 原 畜牧 摘 政 业发展 历 程 中的贡 献 。 原 畜牧 业对 提 高农牧 民生 活水平 的作 用 , 草 以及 草原 生 态、 原 畜牧业 发展 现 草
在 不 断 实 行 草 畜 平 衡 、 牧 牧 、 区轮 禁 休 划 牧, 以及饲 草 料基 地建 设 的措 施 下 , 畜牧 业生 在

认真做好生态畜牧业试点工作实现畜牧业生产发展与草原生态保护“双赢”

认真做好生态畜牧业试点工作实现畜牧业生产发展与草原生态保护“双赢”
杂草 面 积 1 .1 公 顷 。黑 土滩 面 79 万
周 尕 一 南 黄南 原 站 ∞ 0 一 0 发展 的必 要途 径 。 州 中度 以上退 河 2 县 草 州 生态 畜牧 业 试点 建 设现 全
按照 省 上 的统 一部 署 , 南州 黄 在 河 南 县 优 干 宁 镇 吉 仁 村 开 展 了
善 , 畜矛 盾 得 到缓 解 、 众 收 入 草 群
得 到增 加 的 目的 。 1 发展生态畜牧业是促进草 原牧 . 2
谈 会 ,专 题 研 究 吉 仁村 的 试 点 工 作 。 干部 群众 的思想 认 识得 到 统 使


信 心 更 加 坚 定 ; - 畜 牧 业 生 -是
区经济发展 。提高牧 民收入 的根 本
目扩 张 头 数 、单 纯 追 求 数 量 的低
水平 、 效 益局 面 。原 始 的饲 养方 低 式 , 放 的经 营管 理 , 之 超 载 放 粗 加 牧 , 害发 生 频 繁 。 民增 收 渠 道 灾 牧 单一 , 收入 增长 缓慢 。要 想 改 变这 种局面 , 只能 改 变 生 产 经 营方 式 , 发展 生 态 畜牧业 。
积 6 公 顷 ,天然 草原 产草 量 比上 万
世 纪8 5 %。 这 些 因素 严 重 制 约 了我 州 畜 牧 业 的发展 。 而河 南县 吉仁 村开 展 生态 畜 牧 业 试 点 工 作 证 明 了发 展 生 态 畜 牧 业 将 打 破 以往 家 庭 式 的小 而 全 、 而散 的传 统粗 放 畜牧 业生 产 小
生态 畜牧 业 试点 工 作 ,吉 仁村 13 6 户 , 点 建设 涉及 3 户 1 3 , 试 0 6 人 可利 用 草场 面 积02 万公 顷 , 栏 牲 畜 .1 存 7 2 头 、 ( ) 能 繁 母 畜 比例 为 26 只 匹 ,

我国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我国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作者简介刘振江(1975-),男,山东临沂人,硕士,讲师,从事生物技术方面的研究。

收稿日期2006-12-28近年来,随着我国畜牧业规模化、集约化程度的提高,由养殖业和畜产品加工业带来的环境污染、产品质量下降和生态破坏等现象也越来越严重,不但制约了畜牧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而且严重影响了社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

1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根本保证。

而畜牧业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就是从我国畜牧业的实际情况出发,依靠科学技术,正确处理好资源与环境、利用与保护、当前与长远、生存与发展的关系,走出一条合理配置与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资源永续利用,生产持续发展的高产、优质、低耗、高效发展之路,确保当代和后代对畜产品的需求得以满足。

2我国畜牧业发展现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畜牧业持续高速发展,已连续20年以平均9.9%的速度递增,产值增长近5倍,占农业总产值的1/3以上,发达地区已超过40%,畜牧业已经成为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中最有活力的增长点和最主要的支柱产业。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2005年公布的统计资料:我国生猪存栏4.89亿头,比2004年增长3.37%,占世界存栏总数(9.6亿头)的50.9%,居世界第1位;绵羊1.71亿只,比2004年增长8.61%,占世界存栏总数(10.81亿只)的15.81%,居世界第1位;山羊1.96亿只,比2004年增长6.76%,占世界存栏总数(8.08亿只)的24.24%,居世界第1位;牛1.15亿头,比2004年增长2.39%,占世界存栏总数(13.55亿头)的8.5%,居世界第3位。

2005年我国肉类总产量达7756万t ,禽蛋(不含鸡蛋)432.6万t ,鸡蛋2434.8万t ,奶类2867万t ,鲜牛皮171.1万t ,其中肉类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29.26%,禽蛋产量占84.12%,鸡蛋产量占41.09%,奶类产量占4.56%,鲜牛皮产量占21.44%。

锡盟草原畜牧业生产现状、问题与可持续发展对策

锡盟草原畜牧业生产现状、问题与可持续发展对策

锡盟草原畜牧业生产现状、问题与可持续发展对策作者:王利斌来源:《畜牧兽医科学》 2018年第3期摘要:本文对锡盟草原畜牧业生产现状进行了分析,剖析了目前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畜牧业;现状;问题;可持续发展中图分类号:S8-1文献标识码:Bdoi:10. 3969/j. i ssn. 2096-3637. 2018. 03. 169锡林郭勒盟是以草原畜牧业为主体经济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礼会发展水平的提升,现代化、智能化、自动化技术以及先进管理方法逐步应用于锡盟地区草原资源的开发、管理和生产应用,草原畜牧业生产逐步走向了稳定、持续发展的道路。

1畜牧业生产现状近年来,锡盟成功应用国内外草原畜牧业生产先进经验,并结合自身气候、地理位置等特点,提出了发展集约化草原畜牧业的战略构想,使得全盟草原建设取得了突出成绩。

目前全盟草原建设总面积达到100万hm2,其中人工草地建设面积达到5 33万hm2;围栏草场达到1067万hm2,占全部可利用草场面积的一半以上。

为了合理利用、管理草地资源,坚持“以牧为主、草业先行、多种经营、综合发展”的发展方向,提出草畜双承包的生产机制,并在此基础上逐级落实草地载畜量指标,使全盟、盟内各级部门,各户牧民明确自己管辖或承包的草地内在不同季节、不同气候条件下能够生产多少草、能够养活不同种类的牲畜数目,指导各级各部门以及各牧民进行合理的规划、科学的养殖。

2 畜牧业生产问题分析21草地退化问题锡盟地区是我国草原分布范围最为广泛的地区,也是我国草地退化、土地沙漠化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

一项调查显示,20世纪90年代末期相较于70年代全区可利用草地面积减少了39.3%;锡盟地区草地退化面积达到可利用草地面积的40%以上。

2004年对全区的沙漠化、荒漠化的监测结果显示全区荒漠化面积已经达到了0.62亿hm2。

2 2畜产品质量问题由于我区生态环境恶化、矿业开采增多,使得草场退化、草地质量下降,使得可供牲畜食用的优质牧草产量和种类均不断减少,造成牲畜营养不良、优质品种的牲畜数量减少,畜产品质量下降。

打造精品草食畜牧业——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打造精品草食畜牧业——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念 , 能保 障草原 畜 牧业 的可 持续发 展 。 才
加 大 了对草地 投入 , 由于草 原地 区发展 底子 薄 , 但 历
史 欠账多 , 草地 生态 环境 的恢 复速度还 十分缓慢 。 随
着 全社会 对生态 环境 改善 的要求 愈发 迫切 ,草 地生 态恢 复和要 求退牧 还草 的压 力越来 越大 ; 同时 , 国家 粮食 安全 的问题始 终存 在 ,受 国家 粮食 安全 政 策 以 及种粮 补贴 等措施 的影 响 , 方政府 和农 牧 民在 “ 地 种 粮还 是种 草 ” 的选 择 中 , 加偏 向于发 展 粮食 生 产 , 更 因此发展 人工 种草 的空 间不 断受 到挤 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以上 这些 制 约 因素都 使 我 国 的优质 饲 草 资 源变 得更 加 稀 缺 , 继续 扩大 草原 畜牧 业规 模 的难度增 大 。 绿色健 康 的特色 畜产 品 品牌是 草原 畜牧 业 的优 势, 独特 的 自然地 理环境 和 资源条件 , 为养殖 的畜 种
于稀缺 资源 , 只有将稀 缺 的资源用 于生产 稀缺 的、 附
基 金项 目 :本研 究受 国家牧 草产业 技术 体 系产业 经济 研究 室项 目资助 作 者简 介 : 明利 (9 8 )男 , 士 , 王 16 一 , 博 研究 员 , 研究 方 向为畜牧业 经济 、 农业技 术经济
加值 高 的产 品 ,才能有 别于 以农 副产品 为主要 生产 资料 的农 区畜 牧业 , 现草 原畜牧业 的可 持续发展 。 实 但 目前 由于产 品质量 和安全 性参差 不齐 ,没有 品牌
高额成 本 。本研 究在 充分 考虑到草 原畜牧 业的 生态效益 和社会 效益的基 础上 , 经济视 角为破 解这一难题提 供 从

新时期草原畜牧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分析

新时期草原畜牧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分析

工 作 研 究2021年第14期新农民新时期草原畜牧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分析杨昌祥(化德县林业和草原局草原工作站,内蒙古 化德 013350)摘要:在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下,生态环境保护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

在草原畜牧发展的过程中,要注重环保效益的提升,在生态保护理念下做好草原畜牧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在保障畜牧养殖业健康发展的同时,更好的保护草场环境。

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新时期草原畜牧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并就草原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进行探究,仅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新时期;草原畜牧;生态环境保护0 引言畜牧业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畜牧业发展的过程中,要注重保护草原稳定的生态环境,这是保障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近年来,在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下,人们逐渐加强了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但是依然存在草原退化以及操场破坏等问题。

这不仅会给畜牧业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而且还会导致养殖地生态环境失衡。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在保障草原畜牧发展的同时,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1 草原畜牧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草原畜牧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加强环境保护,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草原的承载力,提升牧草的生长质量,为草原畜牧发展奠定基础。

反之,则会导致草场退化,牧草质量下降,这必将影响到草原畜牧发展。

在良好的草原生态环境下,才能保障畜牧养殖的动物的健康生长,与此同时,良好的草原生态环境还可更好的抵御自然灾害,降低自然灾害对畜牧业造成的危害。

并且良好的草原生态还可以为人类的生存创造更好的环境条件,更加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2 草原畜牧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分析近年来,环境保护问题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并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但在草原畜牧发展过程中,在生态保护方面依然存在问题。

首先,草场面积不断缩减。

导致草场面积缩减的原因主要是畜牧养殖业的盲目扩张,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必然会需要更多的牧草作为支持,由于新开辟草场的难度较高,这便导致原有草场需要供养更多的牲畜,一旦超出草场的承载力,便会对草场造成严重破坏,导致草场逐渐退化,面积不断缩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草原畜牧业生产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青藏高原草原畜牧业是广大牧民群众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也是历史选择
的必然结果,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变化,到现在为止,草原畜牧业生产出现了前
所未有变化,主要表现在一是草地生态日益退化,二是草地保护与畜牧业可持续
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海晏县是以草原畜牧业生产为主的牧业县,由于种种
原因,上述问题更为突出。就如何遏制草原生态恶化,实现草原畜牧业生产可持
续发展问题,现进行如下研究。

【关健词】草原畜牧业;发展现状;困难问题;建议
一、草原及畜牧业发展现状
(一)草地资源
海晏县位于青海湖的东北部,西邻刚察县、北接祁连县,东至大通、湟源,
南低共和、湟源,西南频临青海湖。东西宽约84公里,南北长约101公里。平
均海拔3000以上,年降雨量270—500毫米,牧草生长季为120天左右。属典型
高原大陆性气候。草地总面积为532.55万万亩,可利用草原面积为417.5万亩。
境内共有五大类草地,主要以山地草甸类和山地草原类为主,以此为灌丛类、沼
泽类、荒漠类。经测算统计,全县天然草场平均产草量为266.88公斤/亩,理论
载畜量37.3万只羊单位,在完全放牧的条件下,平均需要8.7亩才能养活1只羊。
全县除夏季草原外全部实现了草原围栏,全县修建羊棚7000余栋,覆盖率达到
97%。全县种草2万亩左右,平均年产干草15000吨。平衡草原239.72万亩,禁
牧草场208.64万亩,理论载畜量23.22万只羊单位,中度退化面积238.35万亩

(二)畜种资源
饲养的传统畜种为藏系绵羊和牦牛,还有数量不多的荷斯坦杂种奶牛,肉牛,
全县存栏牛羊51.3余万头只,其中绵羊46.7万只,牛4.2万头,马0.37万匹,
折合羊单位为70.3万个。农业总产值万元,其中畜牧业产值万元,母畜比例为
64.54%,家畜繁活率88.8%,死亡率1.88%,出栏率为52.9%。商品率48.87%,
繁活仔畜30.1万头只,其中羊28.5万只,牛1.55万头,羔羊出售14.99万只,
销售收入8120万元。家畜生长发育遵循高寒牧区自然规律,表现出夏秋肥壮,
生长发育块,冬春瘦弱,生长发育缓慢或停止。

(三)饲养结构
海晏县主要以户为单位进行养殖,户均饲养量约为170个羊单位,绝大多数
牧户饲养各种家畜,即马、牛、羊齐全。全县现有规模养殖场56个,主要为牛
羊养殖场,全县舍饲养殖牛羊10万个羊单位(主为短期育肥饲养),占到饲养总
量的10%左右,其中规模最大的是夏华养殖场,年可饲养牛羊8万个羊单位。
二、草原畜牧业发展面临的困难与问题
(一)草畜矛盾突出
草地牲畜超载十分严重,超载数量达到理论载畜量的60%左右;天然草原持
续退化,全县中度退化草原面积大总面积的50%左右,草畜矛盾十分尖锐,严重
制约着我县草原畜牧业的持续性发展。

(二)传统养殖方式与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
传统养殖方式是几千年来自然选择的结果,是草原条件优越情况下最好的养
殖方式,具有饲养成本低、劳动强度小、畜产品质量好的特点,但畜牧业生产发
展到现在阶段,传统养殖方式存在经营规模小,经营手段落后,缺乏产业化、标
准化的经营理念。只有逐步改变传统养殖方式,才能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产生最
大的经济效益,畜牧业生产持续发展才能够实现。

(三)市场环境与畜牧业发展之间的矛盾
传统饲养存在牧户各自为政,规模偏小,标准不一,设备缺乏等弊端,由于
合作化程度低,产品以原料或初级产品进入市场,缺乏品牌,难于形成多次增值,
无法享受产品加工、运销环节的丰厚利润,畜牧业经济效益低,还存在丰产不丰
收的状况,同时面对市场波动,没有一点抵抗能力,严重干扰了畜牧业生产的持
续发展。

三、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一)必須坚持草原畜牧业生产
草原畜牧业生产是高寒牧区草原利用的最佳方式,舍它则没有更好的替代方
法。海晏县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草原牧草品质良好,但由于海拔高,生长期短,
株枝低矮,放牧饲养才能够更好的利用自然资源。

(二)必须坚持养殖方式的转变
现代畜牧业的主要表现之一就是舍饲养殖方式的开展,草原畜牧业必须要借
鉴这些现代技术成果,变全天放牧为放牧加补饲的饲养方式,只有这样,才能保
证家畜营养平衡,减少草原践踏,给草原以休养生息的机会,畜牧业生产才能持
续发展。

(三)必须坚持畜群结构调整
目前牧户所有畜种齐全,马、牛、羊均养,造成饲养管理不精细,劳动力效
益不高,应大力推行单一畜种饲养,发展牛、羊养殖专业户,减少劳动强度,增
强精细化管理水平,以提高生产效率,同时要进一步加大母畜比例,减少羔羊和
公畜饲养数量,加大老弱畜淘汰,为畜牧业持续高效赢得时机。
(四)必须坚持经营方式的转变
要积极扶持龙头企业,以企业为抓手带动全县畜牧业经营方式的转变,要引
导牧户组建合作组织,变分散经营为集中管理经营,以做到生产统一、标准统一、
销售统一的原则,做到畜牧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为畜牧业持续发展奠定经济基
础。

(五)必须坚持羔羊经济发展
要继续坚持发展羔羊经济的生产理念不动摇,做到羔羊六月龄或六月龄以前
出栏销售,出栏销售羔羊体重不低于2岁羊体重,保持羔羊活体重在32—37公
斤之间。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进行早期羔羊断奶,早期开始补饲精料,半舍饲
或全舍饲养殖4个月左右时间。通过测算,羔羊年出栏14万只的基础上还可以
增加10万只以上,至少达到20—25万只之间。

(六)必须坚持草畜平衡的原则
发展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必须要坚持草畜平衡的基本原则。草原禁牧只是
为了草原能够得到休养生息的机会,从长远看,草原不能只看不用,要达到草原
最大效益发挥与草原持续发展之间的相互平衡,畜牧业发展过程中的草畜平衡是
基本原则,坚持的好,草原畜牧业就能够持续发展,反之则既不能保持草原生态
又不能发展生产,其结果只能是鸡飞蛋打。

(七)加大草原建设力度
通过多年的草原基础实施建设,海晏县牧户家家户户做到了“四配套”或“五
配套”,个别牧户既有天然草原还有饲草料种植耕地,但真正对天然草地的建设
除进行了禁牧或草畜平衡措施外,并没有进行实质性运作,建议对天然草原进行
草籽补种、施肥等措施,真正做到对草地的建设。

(八)必须要求政策层面的大力支持
虽然草原奖补政策开始大力实施,对草原保护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仍
然要求中央到地方从政策上再次给予大力的支持,尤其在产业结构转化的关键时
期,无畜户增多,草原真正使用者得不到实惠的条件下,对草原掠夺式经营愈演
愈烈,所以建议按畜种、生产母畜数量进行饲料补贴,即可避免草畜平衡政策实
施过程中的缺陷,有可增加畜牧业生产者的经济效益,才能从根本上起到草原畜
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高寒草原有其独特生态机理,在现实中即要持续发展畜牧业生产,增加牧户
收入,又要保持草地正常休养生息,维护草原生态平衡,只有从多处出手,才能
达到矛盾的相对平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