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比较型选择题解题技巧及训练(附答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历史比较型选择题解题技巧及训练(附答案)

比较型选择题

解题对策:

对策一:可采用前面“通用通法”之排除法。对策二:三步走。解答比较型选择题的关键是明确比较什么、怎么比较,其解题过程可提炼为以下三个步骤:(1)认真审读题目,弄清题意,明确比较什么。(2)确立比较项,即找准比较的角度,如比较历史事件一般从背景、性质、方式、特点、结果、影响等方面展开思路。 (3)按照确立的比较项分项比较,归纳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对策三:做此类题时要善于运用历史理论进行分析判断。复习时要重点掌握一些基本理论知识,如共性和个性关系的原理,矛盾的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原理,量变与质变的原理等。对历史事件的分析要从同中求异,从异中求同。

题型诠释:

比较型选择题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或同一历史现象在不同阶段的反映作为对象进行比较分析的选择题。它是对教材内容的重新整合,备选项中的表述基本上是教材中没有的,因此同学们在做题时要注意辨别备选项表述的正误。

从形式上看,比较型选择题有隐形和显性之分,显性比较题在题干中一般有“相同点”“不同点”“共同之处”“相似之处”“最大的不同点”“最根本的不同点”“本质上的相似处”等词语出现。隐形比较型选择题则没有明确提示语。

从内容上看,这类选择题既有对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表面问题进行分析比较的,也有对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本质问题进行分析比较的,通常后一种更常见。

比较型选择题训练

1.商朝实行内外服制度:内服是指王畿以内地区,即由商王直接控制的地区。外服是商国周围的大小方国,其首领为侯、伯。商朝内外服之间没有建立隶属关系。许倬云在《西周史》中认为:“商人与各方国之间,大多有战争及贸易的交往,商以大邑商自居,大约只有商王畿之内的人以此认同。在王畿之外,未必有一个广泛的共同意识。”据此判断,西周与商朝政治制度的不同是( )。

A.确立了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

B.形成了“大一统”的政治格局

C.实现了国家对土地的实际控制

D.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2.据《晋书》记载:“人士流移,考详无地,故立九品之制,粗且为一时选用之本耳。其始造也,乡邑清议,不拘爵位,褒贬所加,足为劝威,犹有乡论余风。”另据《宋史》记载,“军中仓卒,权立九品,盖以论人才优劣,非为世族高卑。因此相沿,遂为成法,自魏至晋,莫之能改。州都郡正,以才品人,而举世人才,升降盖寡,徒以凭借世资,用相陵驾。”两则材料对九品中正制评价的相同点是( )。

A.该制度实行之初能依据人才优劣确定品第

B.该制度选官用人只重门第

C.该制度是士族地主垄断政权的工具

D.该制度具有封闭性、凝固性

3.苏格拉底和孔子是处在同一时代的东西方先哲。苏格拉底说过:“我愿意同样回答富人和穷人提出的问题,任何人只要愿意听我谈话和回答我的问题,我都乐于奉陪。”下列孔子思想中与苏格拉底该观点相似的是( )。

A.有教无类 B.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C.温故而知新 D.因材施教

4.(2013·黄山三模)唐代诗人李绅(今安徽亳州人)著有《悯农》诗两首,留下了“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等千古传诵、妇孺皆知的名句。下列题材和风格与之最接近的文艺作品是( )。

A.雨果的《巴黎圣母院》 B.米勒的《播种者》

C.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 D.毕加索的《格尔尼卡》

5.梁启超曾自述道:“梨洲有一部怪书,名曰《明夷待访录》……这部书是他的政治理想。从今日青年眼光看去,虽平平无奇,但在三百年前——卢梭《民约论》出世前数十年有这等议论,不能不算人类文化之一高贵产品。” 《明夷待访录》和《民约论》有何相同之处( )。

A.都强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B.都主张实行法治,建立资产阶级政权

C.都具有反封建专制的民主思想

D.都主张以民为本,实行君主立宪

6.晚清时,一些学者发表了自己对时局的看法。曾廉认为,“中国一切皆非为制度之,不良,而但为人心之败坏而已”。叶德辉说:“与其言变法,

不如言变人。”徐致祥认为“变人”之道无他,只须给皇帝开经筵讲理学就行,因为孟子说过“一正君而国治矣”。下列主张与三人思想一致的是( )。

A.“托古改制” B.“变者古今之公理”

C.“祖宗之法不可变” D.“中体西用”

7.“义和团对洋教和外国的侵略者充满正义的怒火与仇恨,对洋人洋事物则持偏狭的盲目排斥态度,从而形成拼死抵抗外来侵略的正义性与笼统排外的落后性交织在一起的特殊现象。”据此判断,义和团运动与太平天国运动( )。

A.都具有革命性和落后性的双重特点 B.斗争的首要目标都是反对外来侵略

C.都对外洋事物持盲目排斥的态度 D.都曾采取“扶清灭洋”的斗争策略

8.汉武帝时的“独尊儒术”和新文化运动时的“打倒孔家店”,两者对儒学的态度截然不同。造成这种不同在本质上的共同原因是( )。

A.儒学是封建社会最进步的思想 B.儒学成为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

C.董仲舒发展儒学,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 D.儒学中的“仁”极具双重性

9.孙中山、华盛顿被本国人民尊为“国父”,主要是因为他们 ( )。

A.领导本国人民实现了历史巨变 B.实现与友党的合作

C.领导人民大力发展经济 D.与殖民统治者进行坚决斗争10. 1953~1957年,中国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率为8.9%,农业和工业产量的增长每年平均约3.8%和18.7%。苏联1937年工业总产值实现大跨越,到“二五”计划完成时,已经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中苏两国经济建设成就均得益于( )。

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B.指令性计划的实施

C.对农业改造的成功进行 D.两国在政治经济上的相互支持

11.中国政治现代化的第一个巨大飞跃是从铲除专制政治到奠定现代民主政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