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敷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穴位贴敷疗法是中医治疗学的重 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劳动人民在 长期与疾病作斗争中总结出来的 一套独特的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它经历了无数次的实践、认识 、再实践、再认识的发展过程, 有着极为悠久的发展历史
• 早在原始社会,人们用树叶、草茎之类涂 敷伤口治疗与猛兽博斗所致的外伤而逐渐 发现有些植物外敷能减轻疼痛和止血,甚 至可以加速的愈合。这是中药贴敷疗法的 起源。 • 在我国古代的医学名著中有着很多中药贴 敷疗法的记录,我们最熟悉的有各种膏药 、药油等。
穴位贴敷疗法在我们科室的应用
• 我们科从2013年11月起开展通络散穴位贴 敷业务 • 通络散(外用)药物组成 制川乌 制南星 马钱子 吴茱萸 白芷 细辛 浮萍
• 功效:升清降浊,醒脑开窍,祛风化痰,通经活络。
• 适应症:中风后遗症 • 注意事项:不可内服,贴药时间不宜超过6小时。 • 禁忌:帖敷部位皮肤有溃疡者。
• (三)简单易学,便于推广 • 穴位贴敷有许多较简单的药物 配伍及制作,易学易用,不需 特殊的医疗和仪器。无论是医 务人员还是患者或家属,多可 兼学并用,随学随用。
• (四)取材广泛,价廉药俭 • 穴位贴敷法所用药物除极少数是名贵药材 外(如麝香),绝大多数为常见中草药, 价格低廉,甚至有一部分来自于生活用品 ,如葱、姜、蒜、花椒等。且本法用药量 很少,既能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又可节 约大量药材。
• 操作要点: • 1、将经药剂室配制好的通络散加姜汁和醋 调和成糊状; • 2、取一元银币大小的药糊均匀地平摊于大 胶布的中心,厚度以0.1到0.2厘米为宜; • 3、按医嘱选用准确的穴位,用酒精或生理 盐水清洁皮肤后贴药 • 4、观察局部及全身情况,若出现红疹、瘙 痒、水疱等过敏现象时,及时停用。
• 什么叫做敷药法?敷药法的适应症是什么 ? • 敷药法是将药物敷贴于患处或穴位的一 种治疗方法。敷药法的适应症是 各种疮 疡、跌打损伤等病症所引起的局部肿胀、 红、热、疼痛,以及慢性咳喘、腹泻等病 症。 • 敷药法的禁忌证是什么? • 敷药法忌在皮肤破损或严重水肿的部位 实施,对药物过敏者禁用。
• (五)疗效确切,无创无痛 • 穴位贴敷疗法集针灸和药物治疗之所长, 所用药方配伍组成多来自于临床经验,经 过了漫长岁月和历史的验证,疗效显著, 且无创伤无痛苦,对惧针者,老幼虚弱之 体,补泻难施之时,或不肯服药之人,不 能服药之症,尤为适宜。
• 贴敷疗法有多种实施方式,包 括敷法、贴法、填法、覆法、 涂法、滴法等,其中医院最常 用是敷法和贴法
结束
谢谢大家
一、吴茱萸 外敷神厥穴的作用是什么?适用 于哪些疾病? • 吴茱萸有散寒止痛、理气止呕、温中止 泻的作用。外敷神厥穴能促进胃肠蠕动, 加快胃肠功能回复,减轻腹胀。适用于麻 痹性肠梗阻、促进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的 恢复、机械通气引起的腹胀、长期卧床引 起肠胀气及消化不良、呕吐吞酸、五更泄 泻等,也使用于老年重症患者的胃肠蠕动 功能恢复。
贴药的适应症、禁忌证是什么? 贴药的适应证有:各种疮疡 疔肿、跌打损伤 、慢性咳喘、慢性腹泻等寒性病证。 贴药的禁忌证有: • 消渴病者禁用此法。 • 皮肤过敏者慎用。 • 皮肤损伤早期、溃疡、炎症、水泡、水肿 等禁用。
• 贴药过程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 贴药前要清洁局部皮肤,如胶布及贴药痕 迹,剃去较长的毛发。 • 药饼不宜过湿,范围不宜过大,时间不宜 过长。贴药后仔细观察局部反应,如疼痛 较甚,即使无泡产生,亦可取下药饼。 • 若为膏剂,则加热使之烊化,贴于相应部 位。 • 发泡后应减少活动。泡内液体抽吸干净, 一般隔日更换敷料,严格无菌操作,预防 感染。告知患者不要自行刺破。 • 虚弱体质、年老及寒证者,贴药后宜热 外 敷或配合温灸。
• 贴敷时间 • 根据疾病种类、药物特性以及身体状况而 确定贴敷时间。一般情况下老年、儿童、 病轻、体质偏虚者贴敷时间宜短,出现皮 肤过敏如瘙痒、疼痛者应即刻取下。 • 1.刺激小的药物每次贴敷4-8小时,可每 隔1-3天贴治一次。 • 2.刺激性大的药物,如蒜泥、白芥子等, 应视患者的反应和发泡程度确定贴敷时间 ,约数分钟至数小时不等(多在1-3小时) ;如需再贴敷,应待局部皮肤基本恢复正 常后再敷药,或改用其他有效腧穴交替贴 敷。
• 穴位贴敷疗法不但国内影响广 泛,在国外也逐渐兴起,如德 国慕尼黑大学医学部发明的避 孕膏,贴敷在腋下可收到避孕 良好效果;日本大正株式会社 研制的中药贴膏深受人们的欢 迎,如温经活血止痛的辣椒膏 等。
• 穴位贴敷疗法的作用机理比较 复杂,尚不完全清楚。我们认 为其可能的机理有如下三个方 面:一是穴位的刺激与调节作 用;二是药物吸收后的药效作 用;三是两者的综合叠加作用 。
贴敷疗法
信宜中医院 内一科 黄启莲
一、 概念
• 穴位贴敷疗法,是以中医经络学说为理沦 依据,把药物研成细末,用水、醋、酒、 蛋清、蜂蜜、植物油、清凉油、药液甚至 唾液调成糊状,或用呈凝固状的油脂(如 凡士林等)、黄醋、米饭、枣泥制成软膏、 丸剂或饼剂,或将中药汤剂熬成膏,或将 药未散于膏药上,再直接贴敷穴位、患处 (阿是穴),用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无创痛 穴位疗法。
• 中药外敷神厥穴的具体操作方法是怎样的 ? 中药外敷神厥穴的具体操作方法是: • 敷药的厚薄应均匀,神厥穴处视肚脐而定 ,填塞满肚脐窝即可。 • 可用的赋型剂有醋、酒、乙醇、蜂蜜、植 物油、药液等,应视患者皮肤而定。如果 觉得醋刺激性太大,可在醋调药时加水, 水为原醋量的1/3或改用蜂蜜。 • 一般一次敷药时间为8~12h,但要每2h观察 一次,若出现红疹、瘙痒、水泡等现象, 应立即停止使用,应报告医生,配合处理 。
Biblioteka Baidu
• 穴位贴敷疗法有以下特点: • (一)作用直接,适应证广 • 穴位贴敷疗法通过药物直接刺激穴位,并 通过透皮吸收,使局部药物浓度明显高于 其他部位,作用较为直接,其适应证遍及 临床各科,“可与内治并行,而能补内治之 不及”,对许多沉疴痼疾常能取得意想不到 的显著功效。
• (二)用药安全,诛伐无过 • 穴位贴敷疗法不经胃肠给药,无损伤脾胃 之弊,治上不犯下,治下不犯上,治中不 犯上下。即使在临床应用时出现皮肤过敏 或水泡,亦可及时中止治疗,给予对症处 理,症状很快就可消失,并可继续使用。
• 敷药前的护理评估内容有哪些 ? • 1、患者当前主要症状及药物过 敏史。 • 2、敷药部位皮肤情况。
• 敷药时间有多长? • 敷药时间:一般敷药4~6h,最 少要2h
• 敷药过程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敷药过程的注意事项有: • 一、摊药的面积应大于治疗部位,厚度1~2cm ,厚薄应均匀。 • 二、敷药的温度因人而异,注意试温,防 止 烫伤。 • 三、敷药过程中,如出现红疹、水泡、瘙 痒 、疼痛等过敏现象,应停止治疗,去除药物并 清洁皮肤,报告医生处理。 • 四、调药时注意掌握好药物的干湿程度,以既 不至于流淌,又不至于脱落为适宜。
• 行天灸贴药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 天灸贴药阶段应注意:贴药后皮 肤出现红晕属正常现象,如贴药 时间过长引起水泡,避免抓破感 染,必要时涂烫伤药膏,治疗期 间,戒食易化脓的食物,如牛肉 、烧鹅、鸭、生鸡、虾、花生、 芋头等。贴药后交代患者2h贴药 部位勿沾冷水。
介绍几种简单又有效的中药穴位 贴敷疗法
• 特殊部位的敷药有哪些注意事项? • 特殊部位的敷药应注意:疮疡初起消 散时,宜敷满整个病变部位,敷药面 积应超过肿势范围,如毒已结聚或溃 疡后余肿未消,宜敷于患处四周,中 间不用敷布,有利于脓毒外泄,乳痈 敷药时,应使乳头露出,以免乳汁溢 出污染敷料。
• 什么叫做贴药法? • 贴药法是将药物贴附于患者体表 局部或穴位上的一种操作方法。 发泡疗法是贴药法的一种,是将 药物敷贴于患处或穴位上使其局 部皮肤红、灼、疼痛、起泡的治 疗方法,也称“天灸疗法”。
• 什么叫做天灸贴药?它的适应证有哪些? • 天灸贴药是将具有中医特色的子午流注 时间治疗学与特定中药相结合在特定穴位 治疗某些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适应证: 天灸贴药对巩固治疗效果、增强机体功能 和抗疾能力非常有利,特别是对过敏性鼻 炎、哮喘、虚证感冒、慢性结肠炎、虚寒 胃痛、慢性支气管等疾病有显著的疗效。
二、大黄胶囊、姜汁外敷神厥穴有 什么作用?适用于什么病症? • 大黄具有通腑泻浊的功效。适 用于肠梗阻者或服用止痛药物导致 便秘,而难以口服药物者。
三、姜夏外敷神厥穴治疗化疗所引 起的恶心呕吐的原理是什么? • 以生姜汁调半夏粉,具有除 湿化痰、和胃降逆止呕的作用。适 用于所有化疗患者防止恶心呕吐。
• 贴药前的护理评估的内容有哪些? • 贴药前的护理评估的内容: • 患者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既 往病史及药物过敏史。 • 患者体质及贴药部位的皮肤情况。 • 患者心理状态及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 贴药法的意外情况的处理及预防? • 贴药法的意外情况有: • 烫伤:如果灸后局部起小泡,涂上少量万 花油,可自行吸收,大着可按烫伤处理, 经局部消毒后,用灭菌针头刺破水泡下缘 ,将其液体挤干,外涂烫伤膏,并盖上消 毒纱布。 • 感染:由于发泡后处理不规范或患者自行 刺破,水泡破裂引起的感染。处理:待水 泡胀满后,经常规消毒,用无菌注射器在 泡下方抽出液体,用乙醇消毒针眼,盖上 无菌纱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