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设计论文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常见问题论文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常见问题论文摘要:近年来随着高层建筑发展的速度不断加快,对结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结构设计人员需要不断的强化自身技术水平的提升,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加强自身实践经验的积累,能够在实际设计工作中对每一道设计工序都能够做到有效的处理,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全方位的考虑,确保高层建筑各项性能都能达到相关规范的要求,确保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前言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大量人口涌入到城市当中,城市用地呈现非常紧张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高层建筑项目得以快速发展起来。
高层建筑由于其垂直高度较大,而且结构较为复杂,需要具有良好的承载力和抗震性,所以对于建筑材料、施工技术和结构设计具有越来越高的要求。
特别是目前高层建筑结构开始向复杂化和多样化的方向发展,这就给结构设计师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1 结构总体布置问题高层建筑结构的总体布置主要包括对高层建筑的高度、平面、立面和体型等方面进行选择,确保总体布置能够完全满足建筑、施工和结构的具体要求。
同时还要对建筑使用功能进行充分的考虑,确保各项服务设施、开间、进深、层数、层高以及平面关系和体型等都能够满足使用功能的需求。
对于使用过程中的便利性、经济和美学需求也要进行考虑。
另外还要确保后期的维护费用具有较好的经济性。
在选择先进的施工技术,提高工业化程序,有效地实现对工程造价的控制。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其他工程存在着很大的不同,所以需要将结构体系进行确定,确定了结构体系后,则需要将总体布置与建筑设计有效地进行结合,确保高层建筑的造型和传力路线具有合理性。
高层建筑中,建筑物的布局和结构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动力性能,所以在高层建筑设计时就需要对地震、房屋体型、结构体系和刚度等进行全面的分析设计。
2 建设的高度问题目前我国对于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开始向超高层方向发展,对于高层建筑的高度,我国的根据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施工技术水平进行了全面的规定,但在实际设计中出现许多超高度的情况。
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论文

浅析混凝土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我国高层建筑发展迅速,设计思想也不断更新,结构体系日趋多样化,这就给高层建筑分析及设计提出了更高的高求,如何才能高效保证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的耐久性及稳固性,是工程师设计高层建筑结构时急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1.提高结构重要部位的延性,防止截面钢筋超配1).要使高层建筑在遭遇强烈地震时具有很强的抗倒塌能力,最理想的办法是使结构中所有的构件都具有很高的延性。
然而在实际工程中很难完全做到这一点,比较经济的办法是有选择有重点的提高结构中重要构件或某些构件中关键部位的延性。
在结构平面位置上,应该着重提高房屋周边转角处、平面突变处以及复杂平面各翼相接处构件的延性;对偏心结构,应加大房屋周边特别是刚度较弱一侧构件的延性;对具有多道抗震防线抗侧力构件,应着重提高第一道抗震防线构件的延性。
2).使结构能进入弹塑性状态,并能通过结构的塑性变形吸收地震能量、抗御更高烈度的地震,从而达到“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设防目标,就必须做到“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弱杆件”,才能使结构在进入弹塑性状态后形成合理的延性较大的屈服机制。
因此在设计工作中,必须注意构件截面纵向钢筋的超配现象,同时也要注意材料的超强问题。
2注意高大建筑的整体稳定性对高层建筑来说,在抗震设计中,房屋的高宽比是一个需慎重考虑的问题。
近年来出现了许多板式高层住宅,其立面高度很大而房屋进深尺寸有限,即高宽比超过了规范限值,也就是说建筑愈瘦高,在地震作用下的侧移就愈大,地震引起的倾覆作用就愈严重,巨大的倾覆力矩在柱中和基础中引起的拉力和压力比较难处理。
结合几年来的工程实践,有以下几点体会:1).对整个建筑进行抗倾覆稳定性验算,使地震作用下的倾覆力矩与相应的重力荷载在基础与地基交界面上的合力作用点,不应超出力矩作用方向抗倾覆构件基础边长的1/4。
2).加大建筑物下部几层的宽度,使其满足规范高宽比的限值,但尽可能避免形成大底盘建筑。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技术分析论文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技术分析探讨【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功能俱全的高层建筑越来越多,下文针对高层建筑结构的设计特点进行了分析及探讨。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设计1 常用高层建筑结构体系受力特点分析比较1.1 框架结构框架结构体系它是由基础、楼板、柱、梁这4种承重构件所组成的。
基础、柱和梁一起构成平面框架是主要的承重结构。
框架结构建筑平面布置灵活,可形成较大的建筑空间,建筑立面处理也较方便;整体性、抗震性能好,具有较好的塑性变形能力。
但是,框架结构侧向刚度小,当层数过多时,会产生过大的侧移,从而限制了框架结构的建造高度。
1.2 框架——剪力墙结构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通常采用的是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即把框架和剪力墙两种结构共同组合在一起形成的结构体系,竖向荷载由框架和剪力墙等竖向承重单体共同承担,水平荷载则主要由剪力墙这一具有较大刚度的抗侧力单元来承担。
剪力墙的设置,大幅增加了高层建筑结构的抗侧力刚度,使其水平侧向位移大幅减小;同时,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协同工作使各层层间变形趋于均匀,所以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的建筑能建高度要显著高于框架结构。
1.3 剪力墙结构由墙体承受全部水平作用和竖向荷载的结构体系称为剪力墙结构体系。
剪力墙结构体系属于明显的刚性结构,且传力均匀、直接。
其结构的强度和刚度都相对较高,但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延性。
结构在台风、地震作用等水平大荷载作用下,结构的侧向位移能有效控制,具有良好的结构整体性能,抗倒塌能力强,其能建高度大幅高于框架或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
1.4 筒体结构筒体结构体系由筒体为主的结构称为筒体结构。
筒体结构体系的高层建筑结构具有非常大的强度和刚度,结构体系中各构件的受力分配合理,抗风、抗震性能相对框架——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结构更强,往往应用于大空间、大跨度要求的高层、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
2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关键技术分析2.1 水平荷载相对于竖向荷载显得更为重要结构需同时承受竖向和水平荷载,低层结构以抵抗重力为代表的竖向荷载为主,而水平荷载所产生的内力、侧向位移很小。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要点分析论文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要点分析【摘要】根据笔者从事建筑结构设计的工作经验,结合某高层建筑,对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特点进行了简要的概述与分析,指出了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和构造要求,以及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应注意控制事项,以提高建筑结构设计的经济性和安全性。
【关键词】高层建筑;设计特点;结构设计;整体稳定1 引言高层建筑是社会生产的需要和人们生活需求的产物,是现代工业化、商业化和城市化的必然结果。
科学技术的发展,高强轻质材料的出现以及机械化、电气化在建筑中的实现等,为高层建筑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条件和物质基础。
随着高层建筑结构高度、复杂程度等的不断增加,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也带来了许多新的课题和更高的挑战。
因此,如何设计出安全、功能齐全、舒适美观、经济合理,同时又要符合人们精神生活要求,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需求的建筑,是结构设计师们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首要问题。
为此,本文对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进行了简要的探讨。
2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特点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水平荷载是结构设计时的决定性因素。
这是因为结构由自重等竖向荷载产生的轴力和弯矩的大小,仅与楼房高度的一次方成正比;而结构由于水平荷载产生的倾覆力矩及在竖构件中产生的轴力,是与楼房高度的两次方成正比;同时,对一建筑来说,自重等竖向荷载基本上是定值,而风荷载和地震作用等水平荷载,其数值是随结构动力特性的不同而有较大幅度的变化;2)轴向变形不容忽视。
因为在高层建筑中,自重等竖向荷载很大,能够使柱产生较大的轴向变形,从而会对连续梁弯矩产生较大的影响,对预制构件的下料长度产生影响,另外对构件的剪力和侧移也会产生影响,易使结构设计不够安全;3)侧移是结构设计的关键因素。
水平荷载下结构的侧移变形随着楼房高度的增加迅速增大,因此水平荷载作用下结构的侧移应控制在规定限度之内;4)结构延性是重要设计指标。
与较低楼房相比,高层建筑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变形更大一些。
为了能让结构在进入塑性变形阶段后仍具有较强的变形能力,防止建筑倒塌,必须采取一定的构造措施,以保证结构具有足够的延性[1]。
高层建筑设计要点分析论文

高层建筑设计要点分析摘要:由于高层建筑的建筑空间向上发展,因而可以节约用地面积,在建筑面积与基地面积比值一定的条件下,有利于节约城市建设总投资。
高层办公建筑人员、机构集中,方便相互的联系,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但高层建筑的平面系数低,单位造价高,管理费用大,能源消耗大,对防火、安全疏散、建筑设备等还有许多特殊要求。
本文阐述了高层建筑的建筑设计,提出了高层建筑设计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高层建筑设计要点分析中图分类号: tu20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abstract: due to the high building of building space up development, thus saving land area, in the construction area and base area ratio certain conditions, which saves city construction total investment. high-rise office building personnel, organization focused, convenient the mutual relationship, be helpful for improving working efficiency. but high-rise building plane coefficient is low, high unit cost, cost management, energy consumption, to fire prevention, safety evacuation, building equipment and many of the special requirements.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design of high-rise building construction, and puts forward the high-rise building design process should be noted.keywords: high building design key points of the analysis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人口剧增,用地紧张,为满足城市居民对住房的迫切需要和改善旧城的环境质量,建造高层建筑是不可避免的。
高层建筑剪力墙连梁设计论文

高层建筑剪力墙连梁设计探讨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发展,高层建筑呈现突飞猛进的发展态势。
高层建筑由于其本身的高度,对抗震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使建筑物具有足够的侧向刚度。
剪力墙以其较好的抗震性能在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中得以广泛运用。
剪力墙洞口连梁既起着调节和保证剪力墙侧向刚度的作用,又是抗震剪力墙的第一道防线,起着消耗地震能量的作用。
因此对连梁进行抗震设计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首先分析了连梁的受力原理及破坏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层建筑剪力墙连梁设计的总体要求,并从五个方面分析了连梁设计的具体措施,最后对其配筋要求进行了概述。
关键词:高层建筑;剪力墙;连梁;塑性铰;刚度abstract: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ity construction, high-rise buildings by leaps and bounds of the present development situation. high-rise buildings because of its own height, the seismic design put forward higher request, must make building has enough lateral stiffness. shear wall with its good seismic performance in the high-rise building structure design can be widely used. shear wall hole even beam not only play a regulation and ensure that shear wall lateral stiffness effect, and seismic shear wall of the first line of defense, plays the role of the seismic energy consumption. so even the beams seismic design research, has the vitalsignificance. 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principle of the stress of the coupling beam and failure mechanism,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high-rise building shear wall design of coupling beam, and overall requirements from five aspects analyzes the design of coupling beam of specific measures, and finally the reinforcement requirements are reviewed.keywords: high-rise buildings; shear wall; even the beam; plastic hinge; stiffness中图分类号:[tu208.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一、连梁的受力原理及破坏机理在剪力墙结构和框架—剪力墙结构中,连接墙肢与墙肢、墙肢与框架柱的梁称为连梁。
高层建筑暖通节能设计问题论文

高层建筑暖通节能设计问题研究摘要:随着国内建筑和交通的高速发展,节能的重点已从工业逐渐转向建筑和交通。
由于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占建筑节能的主要部分,所以进行暖通空调的节能设计对于降低建筑物的能耗有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暖通空调设计的从业人员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本文主要阐述了暖通空调节能设计的一般原则和具体的应用设计,为建筑暖通节能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高层建筑;暖通;设计abstract: with the domestic construction and traffic development, energy saving has been the focus gradually shifted from industrial building and traffic. as a result of the hvac system energy accounted for the main part of building energy saving, therefore the hvac energy saving design to reduce the energy consumption of buildings has important role. therefore, the hvac design practitioners should be given enough attention. this article mainly elaborated the hvac energy saving design of the general principles and specific applications for building hvac energy saving design, the reference design.key words: high-rise building; ventilation; design中图分类号:tu2一、概述能源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实现现代化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先决条件。
高层建筑生态设计文化内涵论文

探究高层建筑生态设计文化内涵摘要:进入20 世纪以来,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 不得不让人们重新审视那些耗能巨大的高层建筑。
今天随着全球性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逐步确立,建设生态城市已成为人类共同的呼声,这也将是未来城市发展的必然方向。
那么,下面就让我们通过对几座高塔建筑设计的读解,来探问生态文化的创造在这里告诉了我们些什么。
关键词:建筑设计;高层;生态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一、艺术性的生态文化转换2010 年1 月4 日,一座“海拔”828 米的“哈里发塔”亮相迪拜。
这座迄今为止世界上最高的建筑一下子成了世人关注的焦点。
那令人震撼的高度背后是先进的科技支持与新材料的应用,正是这些为这神话般的高度铺展开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20 世纪初,工业的发展、混凝土的出现、电梯的发明使高层建筑突破300 米的高度。
今天随着钢材与混凝土性能的改善,新材料的大量涌现,抗风、抗震、地基对建筑的支撑等诸多技术难题的攻克,建筑高度的竞赛正在上演。
在高层建筑中强风是最常见的问题,工程师可以利用电脑模拟仿真实验,计算强风对建筑的影响,从而完成高层建筑的内、外部结构设计。
人们兴许早已见到悬于台北101 大厦88-92 层空间的巨大钢球,在它撼人心魄的视觉体量背后更有着强大的功效。
它重达660 吨,当遇到强风和地震时,通过传感器探测建筑物的摆动程度,再利用计算机控制钢索悬吊的钢球动作,利用摆动来减缓建筑物的晃动,它还可以吸收地震时的震波, 达到抗震目的。
然而仅从钢球的外部看去,那一圈圈的梯级设计,和谐完美的序列组合,恰当的比例尺度,造型式样,以及在整个建筑中的空间安所有这些具体感觉形式,让这个高技术产品倒更像一个具有视觉形式美感的装置艺术品。
这正是技术与艺术的完美契合。
电梯技术的进步,使人们不用操心从地面到达上百层高度的往返时间。
以哈里发塔为例,它拥有世界速度最快且运行距离最长的电梯,楼内57 部电梯的速度,高达每秒17.4 米,人们可以在眨眼的瞬间安全地到达目的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高层建筑设计研究
摘要:随着高层建筑的自身发展,人们对高层建筑中建筑设计的
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首先对高层建筑中的总体设计进行概述,对
高层建筑分类设计进行分析,同时从建筑整体、尺度以及规划等三
个方面的内容,浅谈高层建筑中整体设计。
关键词:高层设计 高层尺度空间高层规划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高层建筑的建造和发展已有百余年的历史,是人们生活中一种
重要的建筑类型。高层建筑体量巨大,视觉冲击力强,充分体现了
现代建筑技术、美学、文化等魅力,对城市形态也有重要的影响。
因此,高层建筑风格的转变一直是人们研究、探讨的焦点,探讨高
层建筑设计理念的更新与高层建筑设计风格变化的相互关系,将有
利于现代高层建筑的发展。
1高层建筑整体设计
1.1主体设计
高层建筑设计中的一个全新的要求就是要实现建筑本身首先对
于高层建筑主体的下部分裙房而言,虽然其裙房的建设对整个城市
影响较小,但是对街道的尺度以及人性化空间的创造等方面的影响
都很大。高层建筑的下部门裙房在立面设计上一般跟高层建筑的上
部立面不同,在建筑设计当中需要比较细致的设计。坚持裙房设计
的比较多样化,以免显得过于苍白。同时裙房还要进行一定的人性
化处理,原因在于群众的视觉一般接触到的都是高层建筑的裙房部
分,因为裙房对人们所产生的街道空间感的影响比较大。而对于高
层建筑的中的楼顶对整个高层建筑的设计形象又起到了个性化体
现的作用,在面对大底盘多塔楼结构,大底盘上两个或多个塔楼时,
结构振型复杂,并会产生复杂的扭转振动,如结构布置不当,竖向
刚度突变、扭转振动反应及高振型影响将会加剧,而且由于多个塔
楼通过底盘或者底盘和连体相互连接,其振动特性、受力性能、破
坏形式、分析模型及计算方法要比一般高层建筑复杂得多。但是它
们体现的是高层建筑的标志性和独特性,因此在塔楼的设计上也不
是不容忽视的。
1.2 型体处理
建筑型体组合与造型是高层建筑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建筑型体
组合与造型是建筑空间组合的外在表现,它是内在诸因素的反映。
二者是互为依存不可分割的。往往完美和谐的建筑艺术形象,总是
内部空间合乎逻辑的反映,在设计中表现为对建筑尺度的处理。高
层建筑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的,即裙房、主体和顶部,一个造型美
的高层建筑是建立在很好地处理了这几个部分之间的尺度关系,在
近人尺度处理中,应特别注意建筑底层及人口的柱子、墙面的尺度
划分,檐口、门、窗及装饰的处理,使人的心理有一个逐渐变化的
过程。
2高层建筑设计中的外部尺度
2.1城市尺度
高层建筑是一座城市有机组成部分,因其体量巨大,高度很大,
是城市的重要景点,对城市产生重大的影响。从对城市整体影响的
角度来看,表现在高层建筑对城市天际轮廓线的影响,城市的天际
轮廓线有实、虚之分,实的天际线即是建筑物的轮廓,虚的天际线
是建筑物顶部之间连接的光滑曲线,高层建筑在城市天际线创造中
起着重要的作用,因城市的天际轮廓线从一个城市很远的地方就可
以看见,也是一座城市给一个进入它的人第一印象。因此,高层建
筑尺度的确定应与整个城市的尺度相一致,而不能脱离城市,自我
夸耀,唯我独尊,不利于优美、良好天际线的形成,直接影响到城
市景观。高层建筑对城市局部或部分产生的影响,是指从市内比较
开阔的地方,如:广场、干道、开放的水系和绿地所看到的天际线,
也直接影响人民的日常生活。因此,城市天际轮廓线不仅影响人从
城市外围所看的景观,也直接影响到市内居民的生活与视觉观赏。
2.2整体尺度
整体尺度是指高层建筑各构成部分,如:裙房、主体和顶部等
主要体块之间的相互关系及给人的感觉。整体尺度是设计师十分注
重的,关于建筑的整体尺度的均衡理论有许多种,但都强调整体尺
度均衡的重要性。因此,建筑物的整体尺度的掌握是十分重要的,
在设计时要注意下面的两点:高层建筑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的裙
房、主体和顶部,也有些建筑在设计中加入了活跃元,以使整栋建
筑造型生动活跃起来。一个造型美的高层建筑是建立在很好地处理
了这几个部分之间的尺度关系,而这三个部分尺度的确定,应有一
个统一的尺度参考是以尺度等级最高部分为高层建筑的某一整个
部分(裙房、主体和顶部),一般在最高和最低等级之间还有1~2
个尺度等级,也不易过多,太多易使建筑造型复杂而难以把握。
2.3街道尺度
街道尺度是指高层建筑临街面的尺度对街道行人的视觉影响。
这是人对高层建筑近距离的感知,也是高层建筑设计中重要的一
环。临近街道的高层建筑部分的尺度确定,主要考虑到街道行人的
舒适度,高层建筑主体因为尺度过大,从而使底层的裙房置于沿街
部分,减少了高层建筑对街道的压迫感。例如:上海南京路两边的
高层建筑置于后面,裙房置于前使两侧的建筑高度与街道的宽度的
比例为1∶12,形成良好的购物环境。
为了保持街道空间及视觉的连续性,高层建筑临街面应与沿街
的其他建筑相一致,宜有所呼应。如:在新加坡老区和改建后的一
条干道的两侧,为了不致造成新区高层和老区低层截然分开,沿新
区一侧作了和老区房屋高度相同中相似的裙房,高层稍后退,形态
效果良好的对话关系。
3高层建筑中的分类建筑设计
3.1塔楼高层建筑结构体系
主要特点是:在多栋独立的高层建筑底部有一个练成整体的大
裙房,即形成了大底盘。而塔楼高层建筑结构在大底盘上一层突然
收进,属竖向不规则结构、大底盘上有2个或多个塔楼时,结构振
型复杂,并会产生复杂的扭转振动。一旦结构布置不当,竖向刚度
突变,扭转振动反应和高振型则受影响将会加剧。在实际工程的设
计中,总的来说,大底盘多塔楼高层建筑结构的设计为大底盘结构
顶层楼板可作为上部多塔楼的嵌固端。通常带地下停车位的住宅小
区基本属于该种类型。
从结构设计的角度来说,在进行结构大底盘部分的内力分析时,
必须进行整体计算,但由于塔楼的侧向刚度相对于大底盘的侧向刚
度来说比较小,因此,上部单个塔楼的在水平地震力作用下对于离
塔楼位置较远的大底盘构件产生的影响很小,所以该种情况下对于
大底盘的构件内力可以不考虑由于上部多塔楼的存在而对大底盘
产生的复杂影响。鉴于此,高层建筑设计规程中并未把此类结构形
式归为复杂高层建筑。同样的,在结构设计中,对于竖向荷载作用
下,需要进行整体模型计算,来进行基础等构件的设计,在水平荷
载作用下,不需要对整体模型进行多塔楼相互影响的复杂结构分
析。
3.2底层入口
首先高层住宅的底层入口处一定要避免设在当地冬季主导风的
迎风面,而在我国的南方地区,由于比较炎热,因此底层入口可以全
部或者是局部架空,避免对夏季通风的妨碍。
3.3建筑围护
由于人们在高层建筑商居住多半都会产生一定的恐惧心理,因
此在高层建筑设计中一定要注重建筑维护的安装,从而给居民提供
一定的安全感。同时在高层住宅的窗户设计上,由于高层的风压过
大,一方面会对外窗开关造成影响,同时也会对人们擦玻璃的同时
产生不安全因素,因此在外窗的设计上应该设计为推拉的启闭方
式。
4高层建筑的规划设计
第一,避免高层建筑密集。高层建筑的密集虽然对于城市办公
等条件方便有利,却给城市空间带来很多压力,造成城市空间和城
市交通的拥挤,如一些高层建筑玻璃幕墙的大面积使用造成以前未
出现过的光污染。
第二,控制超高层建筑数量。一些已建成的超高层建筑投入使
用后表明收益并不乐观,可以说仅仅是体现城市形象,提高城市知
名度。
第三,高层建筑与城市街道。高层建筑一般分布在城市中商业
发达的地段,这些地段的街道本身交通荷载就较大,在规划设计时
要对这些街道进行扩展,加大其通行能力。
可以看出,高层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的协调以及城市空间的营
造是通过两方面的共同作用来完成的,即建筑设计和规划。高层建
筑已走过百年历史,从其出现之日起就成为城市的焦点,其形式和
风格也不断的发展变化着,我国的高层建筑虽然相对发达国家起步
较晚,但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如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的高
层建筑可以说代表了中国高层建筑的发展史,高层建筑设计与城市
空间的融合也正不断的完善发展。
5结束语
高层建筑已走过百年的发展历程,其风格是不断变化的,任何
风格的建立和兴起,都有它存在的道理和意义,也有它的局限性和
负面效果。探究高层建筑风格的发展变化的深层原因,可以看到高
层建筑设计理念的更新是推动建筑风格变化的重要因素。因此,重
视对高层建筑设计理念的探讨,进一步完善高层建筑设计理念是推
动高层建筑设计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陶任重,秦海福.基于城市空间的高层建筑设计理论研究[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06).
[2]陈大昆,住宅的优化设计[j].住宅科技.2001.2.
[3]李世权.高层建筑设计的可持续性理念[j].山西建
筑,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