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阻油层测井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低阻储层流体性质判别的新方法

P TR , 9 5 19
【】 田鑫 , 成 广 , . 时傅 立 叶 变换 在 阵 列 声 波信 息提 取 中的 应 用 5 章 等短 [l 测井技 术 , 0 ,( : — 5 1国外 1 2 5635 5 0 )3 【]岳文 正 , 6 陶果 小 波 变换在 识 别储 层 流体 性 质 中的 应 用I 地球 物 理 J ] 学报 , 0,6 ) 6— 6 2 3 ( : 3 89 0 4 68 l 司马立 强 , 壮 志 . 酸 盐 岩储 层 测 井评 价 方 法及 应 用 【 北京 : 7 ] 疏 碳 M】 石
了较好的应 用效果 。
1 时 频 分 析 技 术 的 原 理
结合广安地 区须二段储层测 井资料和试 油结论 分析 ,可得出该区
短时傅立叶变换的基本思想是利用一个固定大小的窗函数在信号 的时间轴上进行滑动 , 假定信号在窗 口内是平稳的 ,然后计算出信 并 号 在各个窗 口内的傅立叶变换值 ,从而得到信号在不同时刻的频谱 , 取其模的平方 ,便得到信 号的功 率谱 。 短时傅立叶变换的定义可由公式 ( ) 1 表示 ’ :
2 储层流体判别应用
可 以看 出,与常规方 法相 比 ,时频 分析 不仅能 够提高流体判别的 准确率 ,而且最重要的是能给 出较为直观的显示 。
地球物理测井所测得的各种 曲线是地下 多种信息 的综合 响应 。为 了应用短时傅立叶变换分析测井 曲线来识别流体性质 ,本文假设 : 测 井 曲线是载有地层信息的信号 ,该信号 的总能量为微观孔 隙结构 、流
X9井区低阻油层特征分析

X 9井区低阻油层特征分析Ξ刘 强,陆正元(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四川成都 610059) 摘 要:低阻油层分布广,类型多,潜力大,评价难题集中,是油田勘探开发中后期的主要油气资源潜力。
近年来,在我国的油气勘探开发过程中,发现了许多低阻油层,尤其是在我国东部的油田。
本文对渤海湾盆地的G 油田的X9井区块的低阻油层特征进行详细分析,得出的结论,对周边区块的低阻油层勘探开发和老井复查有着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渤海湾盆地;沙河街组;低阻油层;油水层识别;成因分析前言低阻油层通常指的是油层电阻率与同层位典型油层相比,电阻率明显降低;或是油水层电阻率差别不大;或是在同一油水系统内油层与纯水层的电阻率之比小于2,即油层的电阻增大率小于2的油层。
无论油层电阻率绝对值较高还是较低,只要其电阻增大率较低,都会给油层的识别带来极大的困难。
X 构造处于由北东向的H 4井断层、东西向的ZD 断层、南北向的C4井断层及几条东西向的次级断层在该区交汇而形成一个“三角形”地带内。
X 9井位于X 构造的X9井断鼻。
在X 9井钻遇的沙河街组见到了良好的油气显示,但是电测解释较差,后经试油证实为油层。
这个井区的标准水层电阻率为2.89~3.760hm.m ,平均电阻率为3.160hm.m 。
而该井油层电阻率为2.37~4.880hm.m ,平均值为3.420hm .m ,电阻增大率小于2(见图1)。
1 钻井液侵入油层形成的低阻油层X 地区绝大部分井为盐水泥浆钻井,长时间的盐水泥浆浸泡,造成所测储层电阻率急剧下降,使得电阻率的含烃信息非常微弱,这种情况下电阻率曲线在判断油水层方面应有的重要作用大大降低。
X 9井也是盐水泥浆钻井,钻井滤液电阻率小于地层水电阻率,自然电位曲线相对与泥岩基线为正异常。
钻井时低阻泥浆侵入地层形成的低阻油层。
当泥浆矿化度远低于或远高于地层水时,泥浆侵入对地层剖面电性特征与电测响应都有明显的影响。
当高矿化度泥浆钻遇低矿化度地层水的油层时,泥浆侵入对电测影响很大,往往导致油层电阻率的电测结果偏低。
利用常规测井资料对王集地区低阻油田进行油水层识别

图 1 E王 A 井 无 侵 线 法 图版
1 2 含水 饱和 度与束 缚水 饱和 度重 叠显 示可动 水 . 根据 可动水 饱 和度 和 束 缚 水饱 和度 的概 念知 , 地 层 含水饱 和度 ( 是 可 动 水饱 和度 ( ) 束 缚 水 饱 S) 5 与
一
井段 , 以微侧 向 电阻率 为横坐标 , 以深 侧 向电阻率 为纵
坐标 , 取致 密层 、 读 纯泥 岩层 ( 侵点 ) 无 的深 侧 向电阻率
5 i5 O 在水 层 应 有 : w 0 对 油 水 同层 , 介 , ; S》 ; 则
于两者 之 间。
第一作者简介 : 姚美 兰, , 程师,9 9年生 ,20 女 工 17 0 2年毕业于 中南大学地质工程专业 , 现在河南省南 阳市河南石油勘探局测井公 司解 释计算 站
和度 ( ) 和 。即 : Li s 之
S = S + S iS = S 一 S ; i
1 油 水 层 识 别 方 法
11 “ . 无侵线 法”
为 了消除低 阻 因 素影 响 , 须 是 同一 沉 积 环境 的 必
因此 , 和 S S i 重叠 可 显 示 可 动 水 , 油 气 层 S 在
本 次研 究用 的是 阿尔奇 公式求 得 的含水饱 和度 和声波
时差 与岩心孔 隙度建立 的孔 隙度模 型求得 的地层 有效 孔 隙度 。这 两种参 数 的精确性 与研究 区资料 的多 少成
正 比。图 3是王 D井用该 方法 做 出的解 释结 果 ,7号 5 层 含水 孔 隙度与地 层有 效孔 隙度 曲线迭合 为“ 向” 反 解 释为 油层 , 油 结论 : 2 .t水 0 4 为 油层 ;7 试 油 9 7 , .3m , 2 号层含 水孔 隙度 与地 层 有效 孑 隙 度 曲线 重 叠 , 释为 L 解 水层 , 试油结 论 : 0t水 2 . , 油 , 1 6m3为水层 。两层 与解 释结论 相符 合 。
利用测井资料计算的含水率识别恩平凹陷低阻油层

I de nt i ic f a t i o n o f t h e Lo w Re s i s t i vi t y Re s e r v o i r s b y Wa t e r Cu t Ca l c ul a t e d f r om W e l l - Lo g g i ng Da t a i n En pi ng Sa g
d u c i b l e wa t e r s a t u r a t i o n i s d e t e r mi n e d b y u s i n g t h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e e n p o r o s i y, t p e me r a b i l i y t a n d i r r e d u c i b l e wa t e r s a t u r a t i o n . T h e n t h e r e l a t i v e p e m e r a b i l i t y c a n b e i f g u r e d o u t t h r o u g h t h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e e n r e l a t i v e p e me r a b i l i y t a n d wa t e r s a t u r a t i o n , i r r e d u c i b l e
摘
要 :恩 平 凹 陷储 层 岩 石 颗 粒 细 , 泥 质 含 量 高 , 油藏 幅度 低 ,低 电 阻率 油层 发 育 ,流 体 性 质 识 别 比较 困难 。 由于 受 高泥
质含 量的影响 ,采 用 了能够 消除 泥质 影响的印度尼 西亚公 式计算含水饱和度 ;利 用孔 隙度和渗透率建 立与束缚水饱和度的
测井解释 电阻率测井

三、普通电阻率测井影响因素
1、电极系的影响
电极矩不同时,探测范围不同,测量结果不同 (L小时,主要测量Rm和Ri;L太大时,受围岩影 响)
2、井眼的影响
井眼的大小、泥浆电阻率决定了探测范围内各 种介质对测量结果的贡献的大小
三、普通电阻率测井影响因素
3、层厚与围岩的影响
地层厚度h、围岩电阻率与Rt的差异的大小、层 厚变薄,低阻围岩对测量结果贡献增大
4、侵入的影响
低侵(一般在油层)、高侵(一般在水层)与 di、Ri有关
5、高阻邻层的屏蔽影响
高阻邻层的屏蔽改变了电流的分布及地流密度
四、视电阻率曲线的应用
1、划分岩性剖面
不同岩性地层的Rt不同,反映Rt的视电阻率Ra 也不同,所以Ra曲线可用来划分岩性,以地区经 验为基础。
二、七电极侧向测井
1、测量原理
• 测量过程中:A1、A0、A2的极性 相同;主电流强度I0不变,通过自 动调节电路调整Is的大小使 Um1=Um1’,Um2=Um2’,即使主电 流Io侧向流入地层之中.
• 深浅七侧向的电极系分布比S不同, 聚丝能力不同。深七侧向的主电流 能流入到地层的深部,而浅七侧向 的主电流进入地层后不久就开始发 散。
三、双侧向测井
1、测量原理
• 电极的极性: 深侧向: A2与A1的极性相同; 浅侧向: A2与A1的极性相反。 因此,深侧向的探测深 度较深七侧向的还大。而 浅侧向的探测深度与浅七 侧向的差不多。
三、双侧向测井
1、测量原理
• 深、浅侧向的电极的大小、 形状、位置完全相同。所 以主电流层的厚度完全相 同 ,有利于对比。
一、三电极侧向测井
3、影响因素
铁边城地区深层低电阻率油层成因及测井识别技术

Z ANG a mi g,W ANG a h n , Z E H Xio n Xio o g H NG u h n, Z AO h n i g YI Gu r i Xi c e H Z e xn , N o u
tvt e e v i wih hg o n t rs t rto ih a tc e lcrc l o d cii fca . ii r s r or t ih b u d wa e a u a in a dh g ta h dee tia n u tvt o ly y c y Th o g h o ro r u n sl tlw ,t ec m bn d e to y ( au )m eh d,t edfe e — r u h t ef u fa g me t i a mi h o ie n r p H v l e to h i rn f
t la a y i ,t e s o t n o s p t n i l i e e c t o i n l s s h p n a e u o e ta f r n e me h d,l t r l o ta ta d o h rc mp e e — a d f a e a n r s n t e o c rh n sv o g n e o n to e h o o y r s l e r h e i n h n e p l w— e i t iy a d l w— i e l g i g r c g ii n t c n lg . e o v d a e t e Ti b a c e g d e o r ss i t n o v c n r s e e v i i e t ia i n p o l m. Di e e t me h d h u d b s d t g t e o i e t y o t a tr s r o r d n i c t r b e f o f r n t o s s o l e u e o eh rt d n i f f l w- e i t iy r s r o r s e il a o e a t n i n t n l zn o ma i n e e t ia r p r y o r ss i t e e v i ,e p ca l p y m r te to o a a y i g f r t l c rc lp o e t v y o d fe e c s wh n t e p y ia r p r is a d l h l g c l c a a t r r i l r t n l zn i i r n e e h h sc l p o e t n i o o i h r c e s a e smi ; o a a y i g l f e t a a — t o o ia r a u st i e e c s wh n t e e e t ia r p r is a e smi r t n l zn t e h l g c lo q o i d f r n e e h l c rc l p o e te r i l ; o a a y i g o h r y f a n n r ss i i if r n e . o - e it t d fe e c s v y Ke o d : l g i t r r t t n,d e o r ss i iy r s r o r o n t r s t r t n,l h l g y w r s o n e p e ai o e p l w- e i t t e e v i ,b u d wa e a u a i v o i oo y t i e t ia i n,Ti b a c e g a e d ni ct f o e in h n r a
洼38块沙三段低阻油层成因分析及识别技术应用

第一作者简介 : 狄富春 , ,94 男 16 年生 , 工程师 , 8 年毕业于辽河油田职工大学石油地质专业 , 1 8 9 现在辽 宁盘锦辽河油 田金马油田开发公司地质所 从事油气 田开发工作。邮编:2 00 14 1
21 年 00
第 2 4卷
第 1期
狄 富 春 等 : 3 沙 三 段 低 阻 油 层 成 因 分 析 及 识 别 技 术 应 用 洼 8块
, 。
发 , 次工作 对象 就是 该井 区这部 分低 阻差 油层 。 本
_ _ _ _
/ ・ . , ・ . .
.
1 低 电 阻 率 油层 成 因分 析 u J
通 过对 洼 3 块 沙三 段 低 电 阻率 油 层 的 形成 机 理 8
进 行分 析研 究 , 为 造成 该 块 油 层 电 阻率偏 低 的 主要 认
‘5 5
储层 岩石 分选 差 , 隙 结 构 变 化大 是 造 成 低 阻 油 孔
层 的主要 原 因[ 。沙三 段为 重力 流成 因 的水下 扇沉 积 6 3
此基 础 上综合 利用 深 侧 向 电阻 率 、 波 时 差测 井 等 资 声 料, 形成 流体 性质 解 释 图 版 , 3所 示 , 时结 合 试 油 图 同 及生 产数 据 , 对对 该块 沙 三 段 I砂 岩组 及 Ⅱ砂 岩 组 上
替。
选 较差 ; 岩石 颗粒 间 以点 接触 为主 , 孔隙 ( 接触式 胶结 。
随埋 深 的增加 , 实作用 增强 。 压
4 6 1 0 5 3 0 0 0 0 0 1 0 0 5 0 10 00 30 00
l I l I l I
l Il l l l
高分辨率阵列感应测井技术在王集油田低阻油层评价中的应用

分 辨率 阵列 感应 测 井技 术 。该 技术 能较 好 的消 除井
眼 、 入 、 岩 等 环 境 和 趋 肤 效 应 的 影 响 数 据井 眼校 正 时 , 两 种 有 方 法来 实现 : 一种 方 法 是 基 于几 何 因子 的 近 似 校 第
收 稿 日期 : 0 0—0 —1 ; 回 日期 : 0 0—0 21 6 4改 21 8—1 6
境对 测 量信 号 的影 响 , 用 信 号 合 成 技 术 进 行 真 分 采
作 者 简 介 : 颜 峰 , 程 师 , 9 3年 生 ,2 0 韩 工 17 0 2年 毕 业 于华 东 石 油 大学资源勘查专业 , 从事测井资料解释及方法研究工作 。 现
象 , 成 常 规 测 井 技 术 难 以 识 别 油 层 问题 。 文 章 重 点 论 述 了 高 分 辨 率 阵 列 感 应 测 井 的 处 理 流 程 和 关键 技 术 , 论 造 并
述 了该 项技 术在 王 集 油 田低 阻 油层 评 价 中的 应 用效 果 。
关 键 词 : 分 辨 阵 列 感 应 ; 眼 校 正 ; 号 合 成 ; 演 ; 阻 油 层 高 井 信 反 低 中图分类号 :618 P 3 . 文献标识码 : A
高 分 辨 率 阵 列 感 应 测 井 技 术 在 王 集 油 田低 阻 油 层 评 价 中 的应 用
韩 颜 峰 赵 宏 梅 张 玉 增 王 , , , 卫
( . 国石 化 河 南 石 油 勘 探 局 地 球 物 理 测 井 公 司 , 南 南 阳 4 3 3 ; . 国石 化 辽 河 油 田公 司 锦 州 采 油 厂 ) 1中 河 7122 中
正 方 法 , 速 度 快 , 精 度 低 。第 二 种 方 法 是 基 于 正 它 但 演 模 拟 数 据 库 的 井 眼 校 正 方 法 , 完 全 自适 应 时 , 在 速 度 较慢 , 精度 高 , 正 效果 好 , 校 正方 法如 下 : 但 校 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 储层 含 水饱 和度 的定量 评价 . 根据 储 层成 因不 同 ,需 采用 不 同的模 型定 量评 价低 电阻率 油层 的含水 饱 和度 ,阿尔 奇公式 揭 示 了 地层 电导 性 与地层 岩性 、孔 隙性 和流 体饱 和特性 的
f1 1 当储 集层 的 S l w=S i ,w =0, wr S m r 无可 动 水
时 , K w=0 而 K o- 1 则地 层 只 产油 不 m 水, 则 r , r- , - * 属
于 油层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作用 , 而 使得 岩石 电阻率 降低 。这 种作 用越 强 , 从 降
低 的值越 多 。
从现今 已发现的低阻油层来看 ,其岩性特征主
作者 简介: 白利 , 南石油大学石 油工程学院在读研 究生。 西
2 1年第 4期 00
白利 , : 等 低阻油层测井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 1 1’
饱和 度高 , 地层 电阻率 降低 , 测井 曲线 上显示 为低 在
可 动水 分析法 是 以流体 在微 观孑 隙 中的渗 流理 L
1 地 层水 矿化 度的影 响 . 4
() S 2 当 w>S i , w >0 有 可 动 水 时 , 0< wr S m r , 则
K o<1 0<K w<1 则地 层 既 产油 、 m水 . r , r , 又 故属 油 水 同层 。
岩石孔 隙 中地层 水性 质 、 量 、 石性 质 以及地 含 岩
求 含水饱 和度方程 阿尔奇公 式 :
国 外 测 井 技 术
2 1年 8月 00
I
-
0 I
模型 中 abm n 是 由岩 电实 验确 定 。 ,, , 值
, , //
, ./ ." a3 ," 2o o4
/
式 中 :w为 地层 含水饱 和度 ; w为 地层 水 电阻 S R 率 ;、 ah为岩 性 系数 ( 一 般 为 0 1 , a . . b一般 接 近 6 5 于 1 ; 为胶结指 数 ,与岩 石胶结 情况 和孔 隙结 构 )m 有关 ; n为饱 和度指 数 , 与油 气水 在孔 隙 中 的分 布状
对 于泥 浆侵人 较 深 的储 层 ,我们 可 以采 用 时 间 推 移测 井 、 向电阻率 测井 、 径 阵列 感应测 井 等方法 实
现 。 们适用 于地 层矿 化度 比较小 的地 层 , 别对 高 它 特 压 地层 内油 层 的识 别有 较好 的效果 。 通常情 况 下, 淡 水 泥浆 打井 时 , 水层 段表 现 为高侵 特 征, 油层 段 在 在 应 表现 为低侵 特征 。 当高矿化 度泥 浆侵 入较 深 的储 层 时 , 测得 电阻率 明显 下降 , 可 最终 可得 到地 层真 电 阻率 , 而识 别这种 低 阻油层 。 从
关 键词 : 阻油层 ; 因 ; 井 ; 低 成 测 定性评 价 ; 定量评 价 要是 以细 、粉 砂 岩 为主 ,粒 度 中值 大部 分 小 于 0 1 .
O 前 言
目前 ,随着 全球 性油 气勘探 与开发 工作 的不 断
mm。以湖泊 相沉积 体 系 、 三角 洲沉积 体 系和 浊流沉 积体 系等 沉积 特征 的低阻 油层最 为典 型 。由于岩石
f) S S i , w- 1 S S r . 3 当 w t wr S - , o > r - * o 时 即地 层 中不含 油或 只含 残余 油而 无可 动 油时 ,则 K w 1 r一 , K o * 则 地层 只 出水。 水层 。 r - 0, 故属 式 中 :w为 含 水 饱 和度 ;wr 为 束 缚 水 饱 和 S Si r 度 ;w 为可 动 水 饱 和 度 ;o为 含 油 饱 和度 ;o 为 Sm S Sr
层水 矿化 度 的高低 , 决定 了其 电阻率 的高 低 , 中地 其 层水 矿化度 的高低是 储层 电阻 率高低 的 主要影 响 因 素 。高矿化 度 、 高密度 的地 层水 侵人原 状 地层 , 特别 是地 层 中裂缝 发 育时 , 传导 电流 的 能力越 强 , 致 其 将 使油 层 的电阻率 大大 降低 ,与邻 近水 层 的电阻 率相 差甚 小 , 时甚 至低 于水层 。一 般说来 , 层 电阻率 有 地
21 对泥 浆侵入 较深 低 阻油层 的测 井评价 .
有 明显差 异 。核磁 共振 测井技 术对 识 别低 阻油层 也 很 有 效 。核磁共 振测 井 能对 弛豫 时间 和分 布进行 解 释, 它不受 岩性 的影 响 , 而储层 流体 又具 有不 同 的核 磁 共 振参 数 , 用不 同 的参数 和测井 方 法 , 得到 反 采 可 映岩 石 物理 性 质 和孔 隙 流 体性 质 的 弛豫 时 间 (" 3 2) 分 布 , 而识 别低阻 油层 。 从 特别 是核 磁共 振测 井可 解 决 束缚 水成 因的低 阻油层 的识 别 问题 。
并 且 对油气 资源 的分布 也影 响较大 ,油层 的油 水分 布现状 是油 气运 移过程 中驱动 力 和毛管 压力平衡 的 结 果 。构造 运动 可 以形 成各种 各样 的圈 闭 , : 如 背斜 油气 藏 、 断层 油 气藏 、 缝性 油 气藏 , 裂 它们 对 低阻 油
电阻率 测井值 低或 与水层 相 比差别 不大 ,造成 应用 电性 曲线 划分 气 、 层 困难 , 至不 可 能划 分 出气 、 水 甚 水层。 因此 , 电阻率气层 的评 价是 当前测 井解 释领 低 域 中普 遍关 注的难 题 。 场实 践表 明 , 大低 阻油层 矿 加 测 井识 别方法 的研 究力 度 ,能打开 寻找低 阻油 层难
与地 层水矿 化度 成反 比。
残 余油 饱 和度 ; r Kw为水 相端 相 对 渗透 率 ; r Ko为油
相 端相对 渗 透率 。
2 核磁 共 振测 井识别 低 阻油层 . 4
低 阻油 层 由于 沉积 、构造 等不 同使 其 流体性 质
2 低 阻油 层 的 定 性 识别 方 法研 究
差 与 电阻 率交 会 图版 和 低 电阻 油 藏 的下 限标 准 , 以 此进 行 区域低 电阻储 量 的开采 。
23 可动 水分 析方 法识别 低 阻油层 .
采用阿尔奇公式参数,其随孔隙度变化进行含油饱 和度解释, 达到较高的精度要求, 实现 了低阻油层的 有 效识 别 。 因储层 内泥质含 量较 少 的纯地 层 . 采用 可
摘 要 : 随着 油气勘探 开发 工作 的不 断深入 , 寻找 油 气的难 度 日益 增加 , 阻油层 目前 已成 为我 国 低 石 油勘探 开发 领域 中最具 潜 力的研 究对 象之 一 。本 文主要 从低 阻油层 的特征 、 因分析 入 手 , 成 开展
了低 阻油层 测井识 别方 法定性 和定量 方 面的研 究。 并 以甘 肃合 水构造 上 的庄 19 5 一某井 为例 , 对该
中声 波时差 一电阻率交会 图原理是利用统计法对 储 层通 过 电测参数 与 纯水层 进行 对 比 ,优 化可 疑储
集层 , 并对 其进行 一 、 、 分类 , 二 三 挑选 三种类 型 的代 表 性储层 分别 进行 测试 ,通 过测试 结果 制作 声波 时
相互 关 系 , 由于孑 隙 结构 与孑 隙度 有 较好 的相关 性 . L L
层形 成 因素 多种 多样 , 井响应 的关 系也很 复杂 , 测 故 其测 井识 别方 法 与常规油 层来说 ,存 在着 相 当大的
差 异 。低 电阻率油 层在 常规测 井资 料上 的表现 是其
般 的, 低阻 油层位 于断裂 上盘超 覆尖 灭带 , 构
造 部位 高 , 藏 浅 , 活 动频 繁 . 洗 氧化 及生 物 降 埋 水 水 解 作用 形成 的稠油 油藏 油气 的驱替 压力低 ,大量 的 小 孔 隙和微孑 隙被 地层 水所 占据 ,油驱水 置换程 度 L 较 差 , 油饱 和度偏 低 。 含 构 造运 动不仅 控制 了盆地 的形 成 、 展和演 化 , 发
水饱 和度高 。 1 构 造运动 的影 响 . 2
一
指 电阻率 小于或 接 近 围岩 电阻率 ,或 电阻率 绝对值
小于等于 5 ・ Q m,或 含水 饱 和度 大 于 5 %或 等 于 0 5 %的油层 。低 阻油 层 的发现 加深 了人 们对 储层 的 0 认识 , 也成 为老井 复查 的主要 目标1 它 1 】 。由于低 阻油
井的 两个井段 应 用低 阻油层 解释 方 法进行 了岩性 、 泥质 含 量 、 隙度 、 透 率 、 油饱 和度等 参数 的 孔 渗 含
综合解释评价 , 分析认为应用低 阻油层的解释 方法具有 良好的处理效果。同时, 本文也探讨 了低 阻
油层 的重要性 , 对今后 该类 油层 的勘 探 开发和 增储 上 产也具有 重要 指导 意义 。 这
的局面 , 其在 油气 生产过 程 中具有 重要 的意义 。
1 低 阻油 层 的 影 响 因素 分 析
11 沉 积环 境的 影响 .
层 有 一 定影 响 。低 构 造 幅度也 是 造 成 油层 原始 含 油饱 和度低 的原 因之一 , 在低 幅度 圈闭 中 , 其对 应低 的毛 管压力 和低 的含 油气饱 和度 ,从而 造成束缚 水
国 外 测 井 技 术
W0RL W EL L D L 0GGI NG T CHNOL GY E 0
低 阻油层测井综合评价 方法研究
白利 范翔 宇 夏宏 泉 1 龚 明 杨 大 千 2
( 西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四川 成都 6 00 中国石油测井有 限公 司 陕西 西安 70 2 ) 1 15 0 2 10 1
深化 , 勘探 工作 难度 日益增 大 , 寻找油层 的领 域也 发 生 了巨 大改变 ,低 阻油层 已成 为我 国石 油勘 探开 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