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浙江自考高等几何试题及答案解析试卷及答案解析真题

2020年4月浙江自考高等几何试题及答案解析试卷及答案解析真题
2020年4月浙江自考高等几何试题及答案解析试卷及答案解析真题

1

浙江省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高等几何试题

课程代码:10027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射影变换基本不变量是__________。

2.欧氏几何基本不变图形是__________。

3.直线2x-y+1=0上无穷远点的齐次坐标是__________。

4.原点的方程是__________。

5.自极三角形是__________。

6.二次曲线在无穷远点处的切线叫做__________。

7.共线四点A ,B ,C ,D 交比的定义是(AB ,CD )=__________。

8.两个射影点列成透视的充要条件是__________。

9.平面上两个圆点的齐次坐标是__________。

10.焦点的极线称为__________。

二、计算下列各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1.求仿射变换?

??-=+-=y 2x 4'y 4y x 3'x 的自对应点 2.一直线上取A=(5,-7,-1)为第一基点,B=(1,-2,1)为第二基点,C=(-1,1,1)

为单位点,建立射影坐标系。求点D=(1,1,-5)的齐次射影坐标。

3.设直线上三个点A ,B ,C 的齐次坐标依次为(2,1),(1,2)与(-1,1),求D 点坐标,使(AB ,CD )=2。

4.求点(5,1,7)关于二次曲线2x 12+3x 22+x 32-6x 1x 2-2x 1x 3-4x 2x 3=0的极线。

5.设一对合由非齐次坐标为3的二重点,以及非齐次坐标为1和4的一对对应点决定,求对合的表达式。

6.求二次曲线xy+y 2-x-3y-2=0的渐近线。

三、求作下列图形(写出作法,画出图形,每小题6分,共12分)

1.已知共点直线l 1,l 2,l 3,求作直线l 4,使l 1,l 2,l 3和l 4构成调和线束。

作法:

2.如图,给定二次曲线上五个点A,B,C,D,E,求作二次曲线上的第六点。

作法:

四、证明下列各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利用完全四点形的调和性质证明: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行。

2、证明:如果两个三角形内接于一条二次曲线,则它们同时外切于另一条二次曲线。

五、试用特殊仿射象证明几何题(12分)

将三角形的每条边三等分,将每个分点与三角形的对顶点相连,这六条直线构成一个六边形,求证它的三对对顶点的连线共点。

2

全国2010年07月自学考试00024《普通逻辑》历年真题和答案

全国2010年07月自学考试00024《普通逻辑》历年真题和答案

全国2010年7月自学考试普通逻辑试题 课程代码:0002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 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所有S都是P”与“有S不是P”这两个逻辑形式,它们( B ) 3-105 A.变项和逻辑常项都相同 B.变项相同但逻辑常项不同 C.变项不同但逻辑常项相同 D.变项和逻辑常项都不同 2.在“人是由猿进化来的”和“人是有思维能力的”两语句中,概念“人”( C ) 2-69 A.都是集合概念 B.前者是非集合概念,后者是集合概念 C.前者是集合概念,后者是非集合概念 D.都是非集合概念

3.相同素材的SAP判断与SEP判断之间的关系是( A )3-113 A.反对关系 B.矛盾关系 C.差等关系 D.下反对关系 4.概念之间的真包含于关系是( D )2-69 A.对称且非传递关系 B.非对称且非传递关系 C.反对称且反传递关系 D.反对称且传递关系 5.一个判断式“p∧q”为真,当且仅当( A )4-129 A.p真且q真 B.p真且q假 C.p假且q真 D.p假且q假 6.若同时断定SEP和SIP都假,则( C )5-161 A.违反同一律 B.违反矛盾律 C.违反排中律 D.不违反普通逻辑的基本规律 7.直接推理“SEP├PA S”(符号:“├”表示推出)是( D )6-182 A.换质法直接推理 B.换位法直接推理

C.换质位法直接推理 D.换位质法直接推理 8.“p,q├p∧q”,该推理式是( A )7-214 A.联言推理式 B.选言推理式 C.假言推理式 D.二难推理式 9.充分条件假言推理不是( D )7-221 A.必然性推理 B.演绎推理 C.三段论推理 D.或然性推理 10.“明天可能不下雨”是( D )4-148 A.必然肯定模态判断 B.必然否定模态判断 C.或然肯定模态判断 D.或然否定模态判断 11.一个产品要想稳固地占领市场,产品本身的 质量和产品的售后服务二者缺一不可。空谷牌冰箱质量不错,但售后服务跟不上,因此,很难长期稳固地占领市场。以下推理的结构和上述的最为类似的是( A )6-182 A.德才兼备是一个领导干部敬职胜任的必要条 件。李主任富于才干但疏于品德,因此,他难以敬职胜任 B.如果天气睛朗并且风速在三级以下,跳伞训练

自考马概真题及答案

自考马概真题及答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JINGBIAN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370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 ?作为马克思恩格斯一生最重要的理论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的是 A.唯物论和辩证法学说B?唯物论和劳动价值学说 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D?唯物史观和阶级斗争学说 2.承认世界的统一性的哲学都属于 A.—元论B?二元论 C.唯物论D.唯心论 3?列宇的物质定义表明,客观实在性是D A?生命物质的共性B?自然物质的共性 C.有形物质的共性D?一切物质的共性 4?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属于D A?本质和现象的关系B.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C.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D.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5?唯物辩证法提供的最根本的认识方法是C A?逻辑分析法B.阶级分析法C?矛盾分析法D?精神分析法 6?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态度依据的是B A.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观B?辩证否定的原理 C.历史唯物主义群众观 D.对立统一的原理 7?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A A?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B.相互依存的关系 C.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D.相互作用的关系 8?作为认识的初级阶段,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是B A.概念、判断、推理 B.感觉、知觉、表象 C.分析、归纳、综合 D.识记、联想、假说 9?真理的发展是一个D A?从主观真理走向客观真理的过程B?从局部真理走向全面真理的过程 C?从具体真理走向抽象真理的过程D?从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10?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B 亠一切从实际出发B?实事求是 C.理论联系实际D?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通过B A.对个体心理素质的影响实现B?对物质生产的影响实现 C.对个体生理结构的影响实现 D.对民族气质的影响实现 12?生产关系范畴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A A?经济关系B?政治关系C?思想关系D?血缘关系 13?在上层建筑的各种要素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是C A?艺术B?宗教 C?政治D?哲学 14?唯物史观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D

2017年10月全国自考《普通逻辑》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普通逻辑》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两个单独概念外延之间的关系或者是同一关系,或者是() A.真包含关系 B.真包含于关系 C.交叉关系 D.全异关系 【答案】D 【解析】同一关系是两个单独概念的外延完全相同,全异关系是两个单独概念的外延完全不同。 2.当S真包含P时,由此可以得到() A.SOP与SEP均真 B.SAP与SOP均真 C.SOP与SIP均真 D.SIP与SEP均真 【答案】C 【解析】当S真包含P时,说明所有P是S,有的S是P,即有的S是P和有的S不是P均为真。 3.“鲁迅的作品不是一天可以读完的”和“《祝福》是鲁迅

的作品”中,上述判断中“鲁迅的作品”() A.前者是非集合概念,后者是集合概念 B.都是非集合概念 C.前者是集合概念,后者是非集合概念 D.都是集合概念 【答案】C 【解析】辨别一个概念是集合概念还是非集合概念,一个基本的方法是看这个概念所反映的属性是否为这个概念所涉及的每一个个体所具有。如果这个概念所反映的属性为这个概念所涉及的每一个个体所具有,则这个概念通常是非集合概念。如果这个概念所反映的属性未必为这个概念所涉及的每一个个体所具有,则这个概念通常是集合概念。所以前者是集合概念后者是特指《祝福》,非集合概念。 4.下列概念的概括,正确的是() A.“鼠标”概括为“个人电脑” B.“北京”概括为“中国” C.“番茄”概括为“西红柿” D.“工具书”概括为“书” 【答案】D 【解析】概念的概括是通过减少概念的内涵、扩大概念的外延来明确概念的一种逻辑方法。A和B是组成关系,C是同一关系,D是种属关系,是对概念的概括。

毛概自考历年论述题及答案

2015年10月 26/33:简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答案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紧密联系中国具体实际,创造性地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形成理论,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优秀文化的土壤之中,和中国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用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表现出来. 27/33:“三个主体、三个补充”设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案 (1)在工商业经营方面: 国家经济和集体经济是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经济是补充。 (2)在生产计划方面: 计划生产是主体,按照市场变化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的自由生产是补充。 (3)在社会主义的统一市场里: 国家市场是主体,一定范围内的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是补充。 28/33:简述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原因。

答案 (1)要用相当长的时间发展社会生产力,去实现别的许多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建立社会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 (2)要用相当长的时期来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3)当前时代的特点和国际环境,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经历更长的时期. 29/33:简述中国梦的实现途径。 答案 (1)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M精祌。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3)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30/33:简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答案 (1)中国工作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2)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 (3)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31/33:简述“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意义。 答案 (1)体现了照顾历史实际和现实可能的灵活性,有利于保持港、澳、台地区的

自考马概真题及答案

自考马概真题及答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370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O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作为马克思恩格斯一生最重要的理论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的是 A.唯物论和辩证法学说 B.唯物论和劳动价值学说 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D.唯物史观和阶级斗争学说 2.承认世界的统一性的哲学都属于 A.一元论 B.二元论 C.唯物论 D.唯心论 3.列宁的物质定义表明,客观实在性是D A.生命物质的共性 B.自然物质的共性 C.有形物质的共性 D.一切物质的共性 4.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属于D A.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B.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C.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D.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5.唯物辩证法提供的最根本的认识方法是C A.逻辑分析法 B.阶级分析法 C.矛盾分析法 D.精神分析法 6.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态度依据的是B A.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观 B.辩证否定的原理 C.历史唯物主义群众观 D.对立统一的原理 7.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A A.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 B.相互依存的关系 C.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D.相互作用的关系 8.作为认识的初级阶段,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是B A.概念、判断、推理 B.感觉、知觉、表象 C.分析、归纳、综合 D.识记、联想、假说 9.真理的发展是一个D A.从主观真理走向客观真理的过程 B.从局部真理走向全面真理的过程 C.从具体真理走向抽象真理的过程 D.从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 10.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B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实事求是 C.理论联系实际 D.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11.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通过B A.对个体心理素质的影响实现 B.对物质生产的影响实现 C.对个体生理结构的影响实现 D.对民族气质的影响实现 12.生产关系范畴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A A.经济关系 B.政治关系 C.思想关系 D.血缘关系 13.在上层建筑的各种要素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是C A.艺术 B.宗教 C.政治 D.哲学 14.唯物史观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D

全国 月自考《普通逻辑》试题

绝密 考试结束前 全国201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普通逻辑试题 课程代码:00024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二写在答题纸上三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二姓名二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三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三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三不能答在试题卷上三 一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 答题纸 的相应代码涂黑三错涂二多涂或未涂均无分三 1. 人 和 机器人 这两个概念外延之间的关系是 A.真包含关系 B.交叉关系 C.全异关系 D.全同关系 2.若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前件二后件恰好是另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后件二前件,则这 两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 A.可同真,可同假 B.可同真,不同假 C.不同真,可同假 D.不同真,不同假 3. 若p,则?q 假,当且仅当 A.p真q真 B.p真q假 C.p假q真 D.p假q假 4. 并非有的S不是P 等值于 A.有的S是P B.所有S是P C.所有S不是P D.所有P是S 5.从并非S E P可以推出 A.S O P B.P I S C.P E S D.S A P 6.如果一个有效三段论的结论是S E P,小前提也是E命题,则大前提只能是

7.不可以 ???得到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这个结论的推理方法是 A.科学归纳法 B.不完全归纳推理 C.简单枚举法 D.完全归纳推理 8.若 p??q 真与 q 真,则 A. p 真假不定 B. p 真 C. p 假 D. ?p 假 9.若S A P与S E P恰有一假,则必然是 A.S I P与S O P恰有一真 B.S A P与S I P恰有一假 C.S E P与S O P恰有一真 D.S E P与S O P恰有一假 10.以 如果甲或乙不是犯罪嫌疑人,那么丙也不是犯罪嫌疑人 为一前提,若再增加另一前提, 可必然推出 乙是犯罪嫌疑人 的结论三 最合适作这一前提的判断是 A.丙是犯罪嫌疑人 B.丙不是犯罪嫌疑人 C.甲是犯罪嫌疑人 D.甲不是犯罪嫌疑人 11.未来深海电缆的外皮是由玻璃制成的,而不是特殊的钢材或铝合金三原因是金属具有颗粒 状的微观结构,在深海压力之下,粒子交结处的金属外皮易于断裂三玻璃外皮就不会有这种情况三因为玻璃看起来是固体,由于它在压力之下可以流动,所以可将其视为液体三最有可能从上述议论中推出的一项是 A.液体没有颗粒状的微观结构 B.目前的深海电缆经常发生故障 C.所有称之为固体的东西只不过是移动极其缓慢的液体 D.只有断裂的玻璃是微观粒状的 12.某评委对一个未入围歌唱比赛最后决赛的选手说: 你之所以没能进入最后的决赛,主要是 因为演唱的歌曲是民族歌曲三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将最有力地反驳该评委的解释? A.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 B.好几个入围最后决赛的选手演唱的曲目都是民族歌曲 C.大部分进入最后决赛的选手演唱的都是外国歌曲 另一个评委说该选手未能入围是因为所唱曲目难度不够

自考马概真题及答案教学教材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370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 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 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 作为马克思恩格斯一生最重要的理论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的是 A. 唯物论和辩证法学说 B.唯物论和劳动价值学说 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D.唯物史观和阶级斗争学说 2. 承认世界的统一性的哲学都属于 A. 一元论 B.二元论 C.唯物论 D.唯心论 3. 列宁的物质定义表明,客观实在性是D A. 生命物质的共性 B.自然物质的共性 C.有形物质的共性 D. —切物质的共性 4.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属于D A. 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B.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C.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D.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5. 唯物辩证法提供的最根本的认识方法是C A.逻辑分析法 B.阶级分析法 C.矛盾分析法 D.精神分析法 6. 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态度依据的是B A.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观 B.辩证否定的原理 C.历史唯物主义群众观 D.对立统一的原理 7. 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A A.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 B.相互依存的关系 C.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D.相互作用的关系 8. 作为认识的初级阶段,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是B A.概念、判断、推理 B.感觉、知觉、表象 C.分析、归纳、综合 D.识记、联想、假说 9. 真理的发展是一个D A.从主观真理走向客观真理的过程 B.从局部真理走向全面真理的过程 C.从具体真理走向抽象真理的过程 D.从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 10. 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B A. —切从实际出发 B.实事求是 C.理论联系实际 D.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11. 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通过B A.对个体心理素质的影响实现 B.对物质生产的影响实现 C.对个体生理结构的影响实现 D.对民族气质的影响实现 12. 生产关系范畴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A A.经济关系 B.政治关系 C.思想关系 D.血缘关系 13. 在上层建筑的各种要素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是C A. 艺术 B. 宗教

全国自考普通逻辑历年真题答案

全国自考普通逻辑历年真题答案

2008年4月全国自考普通逻辑历年真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p→q”与“p←q”这两个逻辑公式中,它们( ) A.变项和逻辑常项均相同 B.变项不同但是逻辑常项相同 C.逻辑常项不同但是变项相同 D.逻辑常项不同但是变项相同 答案:C 2.对于a、b两个概念,如果有的a是b,有的a不是b,而且,有的b是a,有的b不是a,那么 ,a、b两个概念具有( ) A.全同关系 B.真包含于关系 C.交叉关系 D.全异关系 答案:C 3.“没有一个人是生而知之的。”这判断是( ) A.全称肯定判断 B.全称否定判断 C.特称肯定判断 D.特称否定判断 答案:B 4.SIP与SOP之间的关系是( ) A.反对关系 B.矛盾关系 C.等差关系 D.下反对关系 答案:D 5.必要条件假言判断“p←q”为假,那么一定为( ) A.p真q真 B.p真q假 C.p假q真 D.p假q假 答案:C

6.“p←q”中,p判断与q判断之间的逆蕴涵关系是( ) A.对称且传递 B.非对称且传递 C.反对称且传递 D.反对称且反传递 答案:B 7.有人说:“我完全同意老张的意见,但是有一点保留。”此人的言论( ) A.违反同一律 B.违反矛盾律 C.违反排中律 D.不违反普通逻辑规律 答案:B 8.直接推理形式“SAP→PIS”属于什么推理( ) A.换质法 B.换位质法 C.换质位法 D.换位法 答案:D 9.“(p→q)∧(r→s)∧(p∨r)→q∨s”这一推理式是( ) A.二难推理的简单构成式 B.二难推理的简单破坏式 C.二难推理的复杂构成式 D.二难推理的复杂破坏式 答案:C 10.“因为aRb并且bRc,所以a[AKR-]c。”这一推理式是( ) A.对称关系推理 B.反对称关系推理 C.传递关系推理 D.反传递关系推理 答案:D 11.选言证法是通过先论证与原论题相关的其他可能性的论断都不能成立,然后确定论题真的一种间接论证方法。其依据的是( ) A.选言推理的否定肯定式 B.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肯定前件式 C.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前件式 D.联言推理的合成式 答案:A

2014年4月自考马概真题加答案

全国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370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O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作为马克思恩格斯一生最重要的理论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的是 A.唯物论和辩证法学说 B.唯物论和劳动价值学说 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D.唯物史观和阶级斗争学说 2.承认世界的统一性的哲学都属于 A.一元论 B.二元论 C.唯物论 D.唯心论 3.列宁的物质定义表明,客观实在性是D A.生命物质的共性 B.自然物质的共性 C.有形物质的共性 D.一切物质的共性 4.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属于D A.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B.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C.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D.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5.唯物辩证法提供的最根本的认识方法是C A.逻辑分析法 B.阶级分析法 C.矛盾分析法 D.精神分析法 6.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态度依据的是B A.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观 B.辩证否定的原理 C.历史唯物主义群众观 D.对立统一的原理 7.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A A.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 B.相互依存的关系 C.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D.相互作用的关系 8.作为认识的初级阶段,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是B A.概念、判断、推理 B.感觉、知觉、表象 C.分析、归纳、综合 D.识记、联想、假说 9.真理的发展是一个D A.从主观真理走向客观真理的过程 B.从局部真理走向全面真理的过程 C.从具体真理走向抽象真理的过程 D.从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 10.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B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实事求是 C.理论联系实际 D.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11.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通过B A.对个体心理素质的影响实现 B.对物质生产的影响实现 C.对个体生理结构的影响实现 D.对民族气质的影响实现 12.生产关系范畴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A A.经济关系 B.政治关系 C.思想关系 D.血缘关系 13.在上层建筑的各种要素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是C A.艺术 B.宗教 C.政治 D.哲学 14.唯物史观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D A.人的价值追求 B.人的政治立场

全国2012年7月自考普通逻辑真题和标准答案

全国2012年7月自学考试普通逻辑试题 1.“所有S是P”和“所有M是N”这两个逻辑公式( C ) 3-105 A.变项和逻辑常项均相同 B.逻辑常项不同但变项相同 C.变项不同但逻辑常项相同 D.变项和逻辑常项均不同 2.SEP的矛盾命题是( C )3-112 A.PES B.POS C.SIP D.SAP 3.“有些整数不是自然数”这一判断是( D )3-115 A.全称肯定判断 B.全称否定判断 C.特称肯定判断 D.特称否定判断 4.“哪一个运动员不想出现在奥运会的舞台上,并在上面尽情表演?”如果以上命题为真,则必定为假的命题是( C )7-221 A.所有美国运动员,如游泳选手菲尔普斯,都想在奥运会的舞台上尽情表演 B.有的牙买加运动员,如短跑选手博尔特,想出现在奥运会的舞台上 C.有些足球运动员不想出现在奥运会舞台上,并在上面尽情表演 D.任何一个人,只要他是运动员,他都想出现在奥运会的舞台上 5.“只有坚持锻炼,才能保持身体健康”,由此可以得到( B ) 7-221 A.如果老王坚持锻炼,他就能保持身体健康 B.如果老王不坚持锻炼,他就不能保持身体健康 C.老王能够保持身体健康,不一定是因为坚持了锻炼 D.老王没能保持身体健康,一定是因为没有坚持锻炼 6.两个概念之间的交叉关系是( D )3-119 A.对称且传递的关系 B.非对称且传递的关系 C.反对称且传递的关系 D.对称且非传递的关系 7.美国射击选手埃蒙斯是赛场上的“倒霉蛋”。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男子步枪决赛中,他在领先对手3环的情况下将最后一发子弹打在了别人的靶子上,失去即将到手的奖牌。然而,他却得到美丽的捷克姑娘卡特琳娜的安慰并最后赢得了爱情。这真是应了俗语:“如果赛场失意,那么情场得意。”如果这句俗语是真的,一定为假的陈述是( B )7-211 A.赛场和情场皆得意 B.赛场和情场皆失意 C.只有赛场失意,才会情场得意 D.只有情场失意,才会赛场得意 8.某经济学家:现在GDP仍是中央政府考量地方政府政绩的主要指标之一。要提高地方的GDP,需要大量资金。在现行体制下,地方政府只有通过转让土地才能筹集到大量资金。如果高价拍卖土地,则房价必定高。但中央政府已经出台一系列措施稳定房价,如果地方政府仍大力推高房价,则可能受到中央政府的责罚。可以作为这位经济学家论述的逻辑结论是( D )7-213 A.在现行体制下,如果地方政府降低房价,则不会受到中央政府的责罚

马概自考问答题汇总

绪论 练习本上参考答案 1、简述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P16) 答:(1)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2)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集中表现为它的彻底的批判精神。(3)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表现为它力求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如实地认识世界,不带任何偏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还在于它的深刻性,在任何一个领域都不是浅尝辄止;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也在于它经受了实践的检验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4)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都是以实践性为基础的。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和归宿。 2、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和理论品质。(P14-19) 答:(1)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的理论体系,简要地说,它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的;马克思主义不仅包括它的创立者的理论,还包括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继承人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形成一个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体系。(2)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3、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P2-4) 答:(1)马克思主义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成为主导趋势,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各种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充分显露,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争取自身和人类解放的斗争的历史时代。(2)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发展,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和各种社会矛盾的激化,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客观条件;工人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准备了阶级基础。(3)工人阶级肩负着资本主义的掘墓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的历史使命。工人阶级为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迫切需要革命理论的指导。马克思、恩格斯正是适应工人阶级解放斗争的需要和时代的需求,创立马克思主义的。 4、结合实际说明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P10) 答:(1)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实践经验的总结、科学成果的升华,所以它必然会随着时代的改变、实践的扩展、科学的进步而不断丰富和发展其自身。在马克思主义产生160多年来的历史过程中,它的创始人和后继者总是根据变化了的实际情况,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从而形成了一部内容丰富并持续向前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史。(2)马克思、恩格斯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而且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者。马克思主义问世以后,他们又通过总结实践经验、理论研究和与反马克思主义观点的论战,不断把自己的理论推向前进。(3)马克思、恩格斯逝世以后,列宁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条件下,在领导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在同第二国际修正主义的斗争中,继承、捍卫、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即列宁主义阶段。(4)马克思主义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传入中国,在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二、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 2、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P5-P9)

2020年7月全国自考普通逻辑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普通逻辑试题 课程代码:0002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p→q”与“r→s”这两个逻辑形式,它们() A. 变项和逻辑常项都不同 B. 变项不同但逻辑常项相同 C. 逻辑常项不同但变项相同 D. 变项和逻辑常项都相同 2.具有属种关系的概念是() A.普遍概念、单独概念 B.二分法、连续划分 C.江苏省、苏州市 D.科学家、化学家 3.主项不周延,谓项周延的性质判断为() A. A判断 B. E判断 C. I判断 D. O判断 4.SIP与SOP之间是() A.矛盾关系 B.反对关系 C.差等关系 D.下反对关系 5.与□p有矛盾关系的判断是() A.□﹁p B.◇p C.◇﹁p D.﹁◇p 6.“如果二角对顶,那么二角相等”可变换为等值于它的判断是() A.如果二角相等,那么二角对顶 B.只有二角相等,二角才对顶 C.如果二角不相等,那么二角对顶 D.只有二角对顶,两角才相等 7.必然性推理必定是() A.前提蕴涵结论的推理 B.前提不蕴涵结论的推理 C.类比推理 D.归纳推理 8.“小华要么是生病了,要么是遇到了别的急事。小华生病了,所以他没有遇到别的急事。”这个推理是不相容选言 1

推理的() A.否定肯定式 B.肯定否定式 C.肯定前件式 D.否定后件式 9.以“如果p或q,那么r”和“非r”为前提,可必然推出结论() A.﹁p∧q B.p∧﹁q C.﹁p∧﹁q D.p∧q 10.在假说形成的完成阶段,主要运用的是() A.演绎推理 B.归纳推理 C.类比推理 D.统计推理 11.“鲁迅的著作不是一天能读完的,《狂人日记》是鲁迅的著作,因此,《狂人日记》不是一天能读完的。”这种推理 的逻辑错误是() A.偷换概念 B.自相矛盾 C.轻率概括 D.循环论证 12.“我最爱阅读外国文学作品,英国的、法国的、古典的,我都爱读。”该陈述在逻辑上犯的错误是() A.划分外国文学作品的标准混乱,前者是按国别,后者是按年代 B.外国文学作品没有分诗歌、小说、戏剧等 C.没有说最喜好什么 D.没有说是外文原版还是翻译本 13.“某人正驾车行驶。此时若忽然停车,他后面跟行的卡车将撞上他车的尾部;若不停车,他会撞倒一个横穿马路 的妇女。”如果此陈述为真,则最可能的推论是() A.那辆卡车跟得太近 B.行人不该在马路上行走 C.他不是被后面的卡车撞上,就是撞倒那个妇女 D.他的驾驶技术还不够高明 14.有一种观点认为:“只要有足够的钱,就可以买到一切。”最能有力驳斥上述观点的是() A.有些东西,即使有足够的钱也不能买到,如友谊、健康、爱情等 B.如果没有足够的钱,那么什么也买不到 C.有一件我买不到的东西,便说明我没有足够的钱 D.没有足够多的钱,也可以买到一切东西 15.“如果刘伟力被选进区计划生育委员会,他一定是结了婚的。”此断定是基于哪种假设?() A.某些已婚者不可以被选进区计划生育委员会 B.只有已婚者才能被选进区计划生育委员会 C.某些已婚者必须被选进区计划生育委员会 2

普通逻辑自考复习重点强烈推荐.docx

专业课件 1 1、逻辑包括两大类:形式逻辑和辨证逻辑,普通逻辑即传统的形式逻辑。 2、普通逻辑是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及其基本规律和简单逻辑方法的科学。 3、思维分为三大类:抽象(逻辑)思维,形象(直感)思维,灵感(顿悟)思维,一般思维指抽象思维。 4、感觉是事物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时在人脑中产生的关于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5、知觉是事物在人脑中的整体性的直接反映。 6、表象是在感觉和知觉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一定概括性的感性形象。 7、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的思维形式,是思维机构的基本组成要素。 8、判断是对思维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它是由概念组成的,同时,它又为推理提供了前提和结论。 9、思维有两个基本特征:概括性和间接性。 10、思维的逻辑形式指思维内容各部分的联系方式或形式结构,也叫思维形式的结构。 11、普通逻辑的研究推理,正是要研究从不同的推理内容中抽取出来的各种共同的逻辑形式。 12、思维的基本规律有四条: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 13、同一律要求:一个思想是什么,它就是什么,不能把不同的思想混为 一谈。 16、充足理由律要求:断 定任何一个思想为真,都必须拿出充分的理由。 17、普通逻辑是撇开思维 的具体内容来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及其基本规律的。 18、普通逻辑的工具性表 现在:它本身不能给人们直接提供各种具体的科学知识,但是它能够为人们进行正确思维,获取新知识,表述论证思想,提供必要的逻辑手段和方法。 19、学习普通逻辑的意义: 1、有助于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获取新知识, 2、有助于人们准确地表达思想,严格论证思想, 3、有助于人们识别、驳斥谬误与诡辩, 4、有助于人们学习和掌握其他各门科学知识, 5、有助于提高人们的办事效率。 20、逻辑学有两千多年历 史,发源地为古代中国、印度、希腊。古希腊是逻辑学的主要诞生地。17世纪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提出科学归纳法,奠定了归纳逻辑的基础,提出三表法(存在和具有表、差异表、程度表),培根后,英国哲学家约翰.穆勒继承 并发展了培根的归纳逻辑,形成五种归纳法(契合法、差异法、契合差异并用法、共 变法、剩余法)史称穆勒五法。17世纪末,德国哲学家莱布尼兹提出用数学方法处理演绎逻辑、把推理变成逻辑演算的光辉思想,成为数学逻辑(即现代形式逻辑)的奠定人。 第二章:概念 1、概念是反映对象特有 属性或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2、概念的形成过程是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的过程,一般是通过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逻辑方法完成的,最重要的是抽象。 3、概念的作用:是思维的起点,是人们进行判断和推理的基本要素,是思维形式的最基本单位,由概念组成判断,由判断组成推理,没有概念,就无法进行思维活动。借助概念,人们可以从本质上把同类对象联系起来,把不同类对象区分开来。 4、概念作为思维的最基本单位,它的语言表达形式是语词,语词是概念的语言形式,概念是语词的意思内容。 5、概念与语词的区别:1、概念是思维形式,语词是语言形式,概念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而语词并不是事物的反映形式,只用来表达概念,2、任何概念都必须借助于语词来表达,但不是所有语词都能表达概念,3、同一概念可以用不同的语词来表达,4、同一语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 6、任何反映对象及其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概念都有两个逻辑特征:内涵和外延。 7、概念的内涵:是反映在概念中的对象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通常也叫概念的含义。 8、概念的外延: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对象,通常称为概念的适用对象。 9、概念内涵外延的灵活性指在不同的条件下,随着客观事物的发展和人们认识的深化,概念的含义和适用对象是可以变化的。 10、任何概念都是确定性与灵活性的统一。 12、单独概念:是反映独一无二的对象的概念。 13、普遍概念:是反映一个以上对象的概念。 14、集合概念:反映集合体的概念。 15、非集合概念:反映非集合体的概念。 16、正概念:反映对象具有某种属性的概念。 17、负概念:反映对象不具有某中属性的概念。 19、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反变关系:外延越大、内涵越小,外延越小、内涵越多,内涵越少、外延越大,内涵越多、

全国2012年07月自学考试00024《普通逻辑》历年真题和答案

全国2012年7月自学考试普通逻辑试题 课程代码:0002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所有S是P”和“所有M是N”这两个逻辑公式( C ) 3-105 A.变项和逻辑常项均相同 B.逻辑常项不同但变项相同 C.变项不同但逻辑常项相同 D.变项和逻辑常项均不同 2.SEP的矛盾命题是( C )3-112 A.PES B.POS C.SIP D.SAP 3.“有些整数不是自然数”这一判断是( D )3-115 A.全称肯定判断 B.全称否定判断 C.特称肯定判断 D.特称否定判断 4.“哪一个运动员不想出现在奥运会的舞台上,并在上面尽情表演?”如果以上命题为真,则必定为假的命题是( C )7-221 A.所有美国运动员,如游泳选手菲尔普斯,都想在奥运会的舞台上尽情表演 B.有的牙买加运动员,如短跑选手博尔特,想出现在奥运会的舞台上 C.有些足球运动员不想出现在奥运会舞台上,并在上面尽情表演 D.任何一个人,只要他是运动员,他都想出现在奥运会的舞台上 5.“只有坚持锻炼,才能保持身体健康”,由此可以得到( B ) 7-221 A.如果老王坚持锻炼,他就能保持身体健康 B.如果老王不坚持锻炼,他就不能保持身体健康 C.老王能够保持身体健康,不一定是因为坚持了锻炼 D.老王没能保持身体健康,一定是因为没有坚持锻炼 6.两个概念之间的交叉关系是( D )3-119 A.对称且传递的关系 B.非对称且传递的关系 C.反对称且传递的关系 D.对称且非传递的关系 第 1 页

全国2018年4月自考马概真题及答案解析

绝密★考试结束前 全国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3709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第一部分选择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历史时代及其提出的各项任务,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 A.主观条件B.客观条件 C.理论基础D.理论前提 2.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既表现为它具有彻底的批判精神,又表现为它具有() A.完整的理论体系B.严密的逻辑结构 C.鲜明的政治立场D.崇高的社会理想 3.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在于如何问答() A.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B.世界可否被认识的问题 C.世界的存在是怎样的问题D.世界统一性的问题 4.实践作为一种感性物质活动,强调的是() A.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B.实践具有主观性 C.实践具有能动性D.实践具有历史性 5.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中,本质和现象反映了() A.事物之间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B.事物的内在要素和结构方式的关系 C.事物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关系D.事物的根本性质和表面特征间的关系 6.意识的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是,意识活动() A.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B.能通过指导实践改造世界 C.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D.能影响人的心理活动 7.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承担者,认识主体所具有的突出特点是() A.能动性B.社会性 C.历史性D.客观性 8.脱离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这句话强调的是() A.认识过程中摹写与创造的统一B.认识过程中感性与理性的统一 C.认识过程中真理与价值的统一D.认识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9.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路线,就必须在工作中坚持() A.一切从实际出发B.—切从主观的愿望出发 C.一切从理论出发D.—切从臆造的规律出发 10.除了生产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另一对社会基本矛盾是() A.社会存在于社会意识的矛盾B.社会生产和社会消费的矛盾 C.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矛盾D.先进意识和落后意识的矛盾 11.既承认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又承认历史发展的选择性,这属于() A.历史唯物论观点B.相对主义观点 C.历史循环论观点D.折衷主义观点 12.阶级产生的根本前提是() A.用暴力掠夺他人财产B.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出现剩余产品 C.用特权侵吞共有产品D.由于产品分配不公出现两极分化 13.下列关于人的本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人的本质是发展变化的B.人的本质是现实具体的

普通逻辑自考复习重点

1、逻辑包括两大类:形式逻辑和辨证逻辑,普通逻辑即传统的形式逻辑。 2、普通逻辑是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及其基本规律和简单逻辑方法的科学。 3、思维分为三大类:抽象(逻辑)思维,形象(直感)思维,灵感(顿悟)思维,一般思维指抽象思维。 4、感觉是事物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时在人脑中产生的关于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5、知觉是事物在人脑中的整体性的直接反映。 6、表象是在感觉和知觉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一定概括性的感性形象。 7、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的思维形式,是思维机构的基本组成要素。 8、判断是对思维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它是由概念组成的,同时,它又为推理提供了前提和结论。 9、思维有两个基本特征:概括性和间接性。 10、思维的逻辑形式指思维容各部分的联系方式或形式结构,也叫思维形式的结构。 11、普通逻辑的研究推理,正是要研究从不同的推理容中抽取出来的各种共同的逻辑形式。 12、思维的基本规律有四条: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 13、同一律要求:一个思想是什么,它就是什么,不能把不同的思想混为一谈。 16、充足理由律要求:断 定任何一个思想为 真,都必须拿出充分 的理由。 17、普通逻辑是撇开思维 的具体容来研究思 维的逻辑形式及其 基本规律的。 18、普通逻辑的工具性表 现在:它本身不能给 人们直接提供各种 具体的科学知识,但 是它能够为人们进 行正确思维,获取新 知识,表述论证思想, 提供必要的逻辑手 段和方法。 19、学习普通逻辑的意义: 1、有助于人们正确 认识事物,获取新知 识,2、有助于人们 准确地表达思想,严 格论证思想,3、有 助于人们识别、驳斥 谬误与诡辩,4、有 助于人们学习和掌 握其他各门科学知 识,5、有助于提高 人们的办事效率。 20、逻辑学有两千多年历 史,发源地为古代中 国、印度、希腊。古 希腊是逻辑学的主 要诞生地。17世纪 英国哲学家弗兰西 斯.培根提出科学归 纳法,奠定了归纳逻 辑的基础,提出三表 法(存在和具有表、 差异表、程度表), 培根后,英国哲学家 约翰.穆勒继承并 发展了培根的归纳 逻辑,形成五种归纳 法(契合法、差异法、 契合差异并用法、共 变法、剩余法)史称 穆勒五法。17世纪 末,德国哲学家莱布 尼兹提出用数学方 法处理演绎逻辑、把 推理变成逻辑演算 的光辉思想,成为数 学逻辑(即现代形式 逻辑)的奠定人。 第二章:概念 1、概念是反映对象特有 属性或本质属性的 思维形式。 2、概念的形成过程是对 感性材料进行加工的 过程,一般是通过比 较、分析、综合、抽 象、概括等逻辑方法 完成的,最重要的是 抽象。 3、概念的作用:是思维 的起点,是人们进行 判断和推理的基本要 素,是思维形式的最 基本单位,由概念组 成判断,由判断组成 推理,没有概念,就 无法进行思维活动。 借助概念,人们可以 从本质上把同类对象 联系起来,把不同类 对象区分开来。 4、概念作为思维的最基 本单位,它的语言表 达形式是语词,语词 是概念的语言形式, 概念是语词的意思容。 5、概念与语词的区别:1、 概念是思维形式,语 词是语言形式,概念 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而语词并不是事物的 反映形式,只用来表 达概念,2、任何概念 都必须借助于语词来 表达,但不是所有语 词都能表达概念,3、 同一概念可以用不同 的语词来表达,4、同 一语词在不同的语境 中可以表达不同的概 念。 6、任何反映对象及其特 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 概念都有两个逻辑特 征:涵和外延。 7、概念的涵:是反映在 概念中的对象的特有 属性或本质属性,通 常也叫概念的含义。 8、概念的外延:指具有 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 性或本质属性的对象, 通常称为概念的适用 对象。 9、概念涵外延的灵活性 指在不同的条件下, 随着客观事物的发展 和人们认识的深化, 概念的含义和适用对 象是可以变化的。 10、任何概念都是确定性 与灵活性的统一。 12、单独概念:是反映独 一无二的对象的概念。 13、普遍概念:是反映一 个以上对象的概念。 14、集合概念:反映集合 体的概念。 15、非集合概念:反映非 集合体的概念。 16、正概念:反映对象具 有某种属性的概念。 17、负概念:反映对象不 具有某中属性的概念。 19、概念的涵和外延的反 变关系:外延越大、 涵越小,外延越小、 涵越多,涵越少、外 延越大,涵越多、外 延越小。这种反变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