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优势特色

淮安优势特色

江苏淮安是一座历史古城、文化名城、生态水城、工业新城。近年来,按照把淮安建成苏北重要中心城市这一发展定位,我们加快推进“构筑大交通、培育大产业、发展大流通、繁荣大文化、开发大旅游”五大建设,经济社会保持了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态势。去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指标增幅位居全省前列,财政总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指标提前一年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GDP、人均GDP和财政总收入3项指标实现历史性突破,特别是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标志淮安已进入工业化转型、城市化加速、外向化互动并进的发展阶段。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淮安要壮大现有产业和资源优势,努力构建具有淮安特色的产业体系。经过多年发展,淮安已拥有各类工业企业1万多家,特钢、电子信息、盐化工新材料、机械和新能源等九大产业初具规模;地下蕴藏着岩盐、芒硝、石油、天然气等非金属矿产资源。我们将立足现有的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坚持新型工业化不动摇,按照主导产业规模化、传统产业品牌化、新兴产业高新化、优势产业集群化的发展思路,做大做强传统产业,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加快培育新兴产业,推动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努力形成具有淮安特色的工业经济体系。

当前对淮安发展来讲,一个重大机遇就是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淮安要壮大区位优势,抢抓机遇,加快借港出海、扩大开放步伐。淮安虽然不临海,但是距离连云港、盐城、南通三个沿海城市都很近,特别是距离连云港不足100公里。因此,江苏沿海开发战略的实施,不仅是三个沿海城市的发展机遇,也是淮安发展的重大机遇,必将为淮安在更大空间、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承接新一轮产业转移、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有利条件。我们将紧抓沿海开放这个重大战略机遇,用足用好加快沿海地区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依托沿海,借港出海,扩大开放,引进更多国际国内资源,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淮安借港出海、扩大开放,主要是借助三个港:

一是借连云港港,实现由“运河经济”向“海河经济”跨越。统筹规划淮安与连云港之间的综合交通网络建设,重点加快建设盐河航道整治工程,开工建设宿淮铁路淮安段,加快完成连淮铁路项目前期工作,规划建设淮连一级公路,同时积极制定与上海、南通、盐城等沿海城市在铁路、高铁等方面的对接远景规划。

二是借上海之“港”,在更高平台上参与国内外分工与合作。主动融入上海,全面接轨上海,充分利用上海世博会的机遇,进一步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大力推动淮安与上海在信息产业、盐化工、钢铁、现代物流、商贸服务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借梯登高,借“港”出海,加快发展步伐。

三是借各类高端资源之“港”,借助外力形成“井喷”效应推动跨越发展。既借助连云港港、上海“港”等有形之港,又把一切信息、技术、人才、资本等发展资源的集中地都作为淮安要借的“港”,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地推进对内对外开放,既注重资金、设备、项目的引进,又注重技术、人才、市场等生产要素的配置与合作,通过招商引资、招才引智,集聚各种资源要素,推动淮安跨越发展。

淮安简介

淮安市地处中国江苏省北部腹地,为江苏省省辖市,辖清河、清浦、楚州、淮阴四区和洪泽、金湖、涟水、盱眙四县,面积 1.01万平方公里,截至2003年底人口519.92万。四季分明,气候宜人,雨量充沛,境内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土地肥沃,水网密布,拥有耕地40万公顷,丘陵山地3.7万公顷,地下蕴藏多种非金属矿藏,已探明岩盐、芒硝和凹土储量分别达26亿吨、1亿吨和0.65亿吨。 淮安是新兴的工业城市,已形成冶金、机械、纺织、化工、烟草五大支柱产业,生物工程与医药、节能环保、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正在兴起。淮钢集团、淮阴卷烟厂、清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华能电厂、安邦集团等一批重点企业的综合经济指标名列全国同行的前列,一品梅卷烟、淮钢牌特种电机、韩泰全钢子午胎、辉煌牌太阳能热水器等一批品牌产品畅销国内外。淮安是鱼米之乡。近年来,蔬菜、家禽、水产、林果、生猪等五大主导产业规模优势不断扩大,已成为全国著名的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 淮安商厦林立,网点棋布、商贾云集、市场繁荣,是江淮平原的商品集散中心。目前,已建立了以市区淮海广场为商业中心,以新锦亚商城、清江商场等大型商贸企业和汇通市场,新世纪商贸城、苏北市场、清江市场等骨干商品市场为龙头的具有较强吸引力的辐射力的市场网体系,区域性商贸都会初步形成。 淮安“三外”经济快速发展,外贸出口日本、韩国、美国、欧盟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韩泰轮胎、泰国正大、香港肇丰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知名大公司,大财团在淮投资,淮安先后与法国韦尼雪市、白俄罗斯戈梅利市,美国亚柏林达市、韩国完州郡、意大利卢卡省、日本西山町和贺洋町等建立了友城关系。

位于市区中部的淮安经济开发区,面积22平方公里,是江苏省先进开发区,区内基础设施配套完善,服务机构齐全,对投资规模大,技术含量高的项目实行特殊的优惠政策,吸引了美国、韩国、新西兰、埃及、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众多客商抢滩入区。 淮安已形成以高等级公路和铁路为主骨架,水陆并举,内联外延、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成为国家级水陆交通枢纽。已建成通车的京沪(北京—上海)、同三(黑龙江—海南三亚)、淮连(淮安—连云港)、宁徐(南京—徐州)高速公路及在建的徐宿淮盐(徐州—宿迁—淮安—盐城)、淮宁(淮安—南京)高速在境内交汇,新(沂)长(兴)铁路新沂至淮安段已建成营运,发达便捷的交通,不仅使淮安融入上海经济圈,而且拉近了淮安与国内大都市以及毗邻空港、通商口岸的时空距离。 淮安素有五水交汇、九省通衢之称,京杭大运河、淮河、盐河、淮沭新河、苏北灌溉总渠及新开凿的淮河入海水道等内河航运,北通徐州、东接连云港、南连黄金水道长江、西达皖北腹地、港口年吞吐能力1300多万吨。正在筹建中的民航机场将为淮安交通增添新的魄力。 如今的淮安市区建成区面积已达70平方公里、人口73万,苏北区域中心城市地位初步确立,市区六条河流纵横贯穿,绿化工程点连片接,大气质量及河流水质分别达到国家二级和三级标准、是独具特色的“水中城、城中水、绿中城、城中绿”的自然生态城市。 淮安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建成现代化的程控电话网、移运通讯网和数字数据网、对外通讯十分方便。建有装机容量40万千瓦和20万千瓦的发电厂两座,

淮安风俗文化礼仪知识

淮安风俗文化礼仪知识 淮安位于江苏省中北部,江淮平原东部,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风俗文化,不知大家是否了解过淮安的风俗文化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淮安风俗文化礼仪,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文化 古琴 山阳琴派,其溯源悠久,风格独特,为历代琴家所重视。其之所以能成为中国八大琴派之一,就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环境之下,淮安的古琴艺人博采众长,精心潜学,不断提高自身的琴艺素质,逐步改进、创新和优化演奏技法,用淮安琴弹独特的艺技演奏手法反映作品、表达作品,才让淮安的古琴演奏艺术、演唱技法成为流派,由古传来,流传至今。 弈棋消夏图 梁魏今,字会京。淮安区人。雍正、乾隆年间,位列清朝围棋四大国手之首。梁魏今自幼学棋,一生清贫,没有功名,更未做过官。他凭着棋艺游历四方,以棋会友,并为清廷供奉。在云游江浙一带时,结交了许多江淮名流,与画家郑板桥等有过交往。梁魏今棋艺高超,棋风绵密细致,奇巧多变,受到时人的高度评价。梁魏品行高雅,超凡脱俗,名满天下,在当时围棋界享有盛誉,标志着中国古代围棋的最高水准,为围棋事业作出过杰出贡献。 淮安区位于苏北平原中部,文化积淀厚重,源远流长,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运河之都、淮扬菜美食之乡。淮安自古人才荟萃,书法名家辈出,吴承恩、边寿民、龚开、刘鹗、罗振玉等大家享誉华夏。 风俗文化 方言 淮安地处江淮官话区,属于官话方言区与吴语方言区的过渡地带。淮安语音,有“淮平子”之称。南称蛮北称侉,而淮安的语音也就是不蛮不侉的意思,相对较平。淮安内部来说,南部县区方言,具备典型的南方方言特征,入声词汇众多,无卷舌音,外地人尤其是北方人难以听懂,而北部县区,北方方言色彩开始呈现,一些词汇、发音有别于南部县区,并开始出现卷舌音。 戏曲

城市特色风貌规划

城市特色风貌规划 随着万源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万源城市老城改造和新区建设的深入,城市发展和建设已经进入快车道,城市建设速度明显加快,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然而在近几年的城市快速发展和建设中,城市特色面貌建设平庸无奇,千城一面,似曾相识,城市风貌特色不明显,缺乏个性,“特色危机”已成为现时城市建设与管理的热门话题。 万源市委、市政府充分意识到特色风貌的遗失,直接关系到城市总体人居环境的提升。为全面落实全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总体规划,优化中心城市的空间结构形态,塑造城市风貌特色和个性气场,提升城市内在品位和总体形象,改善人居环境,立足资源和区位优势,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务实创新、改善民生”的工作思路,围绕建设“山青、水秀、地干净、物整洁、人文明”的森林万源、生态万源、宜居万源目标,高标准开展城区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委托陕西中晟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编制《万源市城市总体特色风貌规划》,构建以后河为轴心、新老城区功能配套一体的城市发展格局。 同时,城市特色风貌建设应严格坚持“五项”规划原则:一是把握整体、突出重点原则。首先要把握城市总体环境风貌、总体空间形态、廊轴系统、色彩体系、山体景观和滨水景观以及建筑风格的统一协调并在总体控制的原则下,突出重点,突出本次规划要解决

的主要问题,通过滨河景观的打造、外围山体景观的保护及营造,城市重要节点的强调来塑造城市的整体风貌特色。二是继承、尊重、展望原则。风貌特色规划不仅要继承和延续万源城市的历史脉络、风俗习惯、文化底蕴和地域特征外,而且更应强调万源山地城市的现实情况,尊重万源城市的生态环境和水体景观,在继承、延续、创新的同时,还要展望未来,规划要高起点、高标准、有深度,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三是特色、文化、个性原则。每一个城市都得有自己的个性和特色,有自己的文化底蕴。万源城市的山、水、城、人等主要体现实体,是万源城市魅力的体现,加之文化、历史、风情等是万源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名片。四是生态优先、环境利用原则。万源城市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优美的自然环境,“城在山中、山在城中、人在山水中”是万源城市的鲜明写照。规划在保护城市整体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要充分利用城市的山水资源,通过显山、露水、增绿、透脉、弘文、辟场、留廊等手段,打造山、水、城、绿相融的川陕魅力城市和山水园林城市。五是系统规划、动态塑造、弹性实施原则。万源城市的风貌特色塑造必须通过系统的整体规划,由于城市建设在这方面欠帐较多,所以城市特色建设不可一蹴而就,只顾眼前利益,要有一个较长的时间和动态的过程,同时在实施中要有弹性,要留有余地,保证规划的有效和顺利实施。

淮安市总体及高教新区规划

淮安市总体及高教新区规划 淮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 淮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分为市域城镇体系规划、规划区规划及中心城区规划三个层次。本次规划期限为2008—2030年,分近期、中期、远期规划。规划近期至2015年,中期至2020年,规划远期至2030年。 一、城市总体发展目标 大力提高淮安工业化、城市化和经济国际化水平,进一步增强区域综合竞争力,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将淮安建设成为长江三角洲北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和具有绿水生态特色的宜居城市。 二、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1、规划范围:淮安市辖清河、清浦、淮阴、楚州4区和涟水、洪泽、盱眙、金湖4县,面积为10072平方公里。 2、人口规模及城市化水平:近期到2015年市域总人口为565万人,城市化水平为53%;中期到2020年市域总人口为580万人,城市化水平为60%;远期到2030年市域总人口为600 万人,城市化水平为70%。 3、市域空间结构:形成“一主、四副、多点、网络化”的城镇体系空间结构。一主,即淮安中心城市;四副,即涟水县城、洪泽县城、盱眙县城和金湖县城四个市域次中心城市;多点,即其他城镇;网络化,即以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和铁路等交通设施为骨架,以市县域中心城市和重点镇为节点,构建开放的网络化空间格局。 4、市域城镇等级规模结构:形成1座市域中心城市——4座市域次中心城市——15座重点镇——36座一般镇的四级等级规模结构。

5、市域交通发展:构筑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管道综合协调发展的一体化交通网络,促进淮安发展成为长江三角洲北部地区综合交通枢纽。 三、规划区规划 1、规划范围:市辖四区、涟水县陈师镇在宁连高速公路以西的部分,面积为3213平方公里。 2、空间发展策略: (1)极化中心城市,强化区域服务职能,提升区域辐射和带动能力。 (2)拓展“一轴两翼”,注重区域协调发展。 一轴,通过整合各区发展动力,打造具有区域竞争力的淮安中心城市,中心城市向北发展空港新区,带动涟水县城的发展;向南发展盐化工业区,带动洪泽县城的发展。形成涟水——淮安——洪泽的规划区城镇空间发展主轴。 两翼,即由京沪高速以东、徐宿淮盐高速公路以南的城镇乡村构成的东部发展翼,和由宁连高速公路以北、以西的城镇乡村构成的西部发展翼。东部发展翼重点发展车桥镇,强化培育钦工、范集等重点镇的综合功能和朱桥、平桥等镇的特色职能。西部发展翼重点发展徐溜镇,强化培育渔沟、南陈集等重点镇的综合功能,和码头、赵集等镇的特色职能。通过增强小城镇的设施服务能力,带动其各自周边乡村地区整体协调发展。 3、交通结构:通过建设完善“五横五纵”的骨架公路,形成与空间结构相适应的“放射+联接”式网络结构。五横,即327省道、325省道、吴城—码头公路、328省道、102省道(宁连一级路);五纵,即205 国道、236 省道—北京路—郯金线、237省道、234省道、235省道。 4、生态结构:规划区形成“五横三纵两湖多点”的生态结构。 四、淮安市城市总体规划

我的家乡淮安作文400字

我的家乡淮安作文400字 篇一:我爱家乡-淮安 我爱家乡—淮安 我的家乡淮安是历史上有名的壮丽东南第一洲。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鸟语花香,四季分明。虽然没有名山,也没有大川,但是她历史悠久、名人荟萃:从淮阴侯韩信,西汉辞赋大师枚乘,到文学家吴承恩,一代伟人周总理,人才辈出。我为这片养育我的土地而骄傲。 远方的朋友来做客,我会带他们瞻仰周恩来纪念馆、周恩来故居,逛逛美丽的勺湖公园和河下古镇,然后去府市口吃特色小吃,晚上到东门美食街品尝琳琅满目的淮扬菜,有朱桥的甲鱼,平桥的豆腐,博里的羊肉,钦工的肉圆,萧湖的蒲儿菜??。送别的时候还会为朋友准备我们的特产—茶馓。每每为大家介绍我的家乡,都会倍感自豪。 随着经济发展,我的家乡也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人们住进了绿化环境优美、管理井然有序的小区;一条条道路四通八达,有轿车的家庭越来越多,人们出行旅游更方便了;一个个广场热闹非凡,广场是老百姓文化娱乐的大舞台,在这里人们唱歌跳舞,生活越来越丰富精彩了。 现在的我在百年老校,新安旅行团的母校--新安小学上学,我要

向革命前辈学习,做一个新时期的新旅小好汉,牢记周总理的教诲“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为中华腾飞而努力奋斗”,将来把我的家乡淮安建设得更美好。 三(12)班 篇二:我的家乡400字 我的家乡400字 ★市二小五(一)班张星★ 我的家乡在河底,那里山清水秀,鸟语花香,一年四季风景如画。春天,大地穿上了一件绿色的大衣,一片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小草奋力地露出了脑袋,呼吸着春天的气息。大树也戴上了一顶绿色的帽子。清晨,晨雾映着远处的大山,若隐若现非常的神秘。看,远处的迎春花开的一片一片的,真是锦上添花呀。夏天,小河像一面镜子一样,里面的小鱼小虾都看得清清楚楚,它们在河里自由自在的游着。快看,那石头下面露出了几条腿是什么,轻轻翻开石头,一只大螃蟹在那里吐泡泡玩呢。一阵暖风吹来,两边的柳树摆动着婀娜多姿的身躯翩翩起舞,山坡上五颜六色的花儿争奇斗艳,几只蝴蝶飞来飞去,好一副美丽的风景呀。秋天是个收获的季节,人们都在田里忙碌着,一堆堆玉米金灿灿的,煮熟了吃满口的香味。孩子们则爬上了高高的柿子树,那一个个柿子像一个个红灯笼似的挂满了枝头,看着就让人流口水。我最喜欢的还是冬天了,一场大雪下过,一个粉妆玉砌的世界出现了,树枝被厚厚的积雪压弯了腰。我们在雪地里打雪仗、堆雪

淮安的文化资源

江苏省淮安市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现状分析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文化产业管理孙超 201100080120 一、淮安的文化资源盘点 1、淮安简介 淮安市,下辖四区四县,地处江苏省中北部,中国第四大淡水湖洪泽湖畔,淮河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处,中国南北方分界线——秦岭-淮河线上,是苏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 淮安曾用名淮阴、楚州、山阳、清江浦、清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传说大禹治水于此,故其名取意“淮水安澜”。淮安在夏商时期已有开发,春秋时期建成从扬州到淮安的邗沟,为京杭运河有史记载最早开挖的河段。秦朝正式置淮阴县。隋唐时期淮安凭借其运河交通枢纽地位成为大都市——楚州。南宋时期宋金隔淮河对峙,淮安衰落。元代之后,京杭大运河成为漕运要道,淮安再度复兴。明清时期,漕运总督驻节淮安,河道总督也长时间驻节淮安,淮安与扬州、苏州、杭州并称为运河沿线四大都市。近代伴随交通方式的变更,运河交通衰落,淮安沦落为苏北小城。直到进入21世纪后,淮安再度快速发展,苏北中心城市初见规模。 2、淮安的历史文化资源 a.历史遗迹 淮安的历史遗迹主要有古人类遗迹、古城遗址、名人活动遗址、水利遗址四类。 古人类遗迹以青莲岗文化遗址为代表。“青莲岗文化是我国黄淮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主要分布在鲁中南和苏北地区。”1青莲岗文化距今约六千余年,因最早发现于淮安县(今淮安市淮安区)青莲岗而得名。青莲岗文化遗址出土了大量的原始遗物,对于研究新石器时期人们的生活方式具有重要价值。 古城遗址以东阳城遗址和泗州城遗址为代表。东阳城兴起于秦汉,南北朝时期因战乱荒废。古城遗址保存完好,发现大量秦汉遗物,城周围还发现了大量的汉代墓葬。泗州城始建于北周,因其水路交通枢纽地位而繁荣一时,同时它也是佛教圣地之一。到清康熙年间黄河南下夺淮,泗州城被淹没,埋没于洪泽湖底。其遗址完整地保存了三百多年前古城的原貌,因而有“东方庞贝”之称,遗物众多,十分具有开发价值。 名人活动遗址以淮阴侯韩信和开国总理周恩来两位名人的活动遗址为代表。关于韩信的遗址有韩侯祠、韩侯钓台、漂母祠、漂母墓、韩信城遗址等。关于周恩来的遗址有周恩来故居、周恩来童年读书处、周恩来纪念馆等。另外还有《西游记》作者吴承恩的故居,《老残1《中国世界古文化》,刘丰编著,时事出版社,2007年,第37页

江苏省淮安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研究

江苏省淮安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研究 文化产业管理121 顾瑞010612102 淮安又被称为淮阴,是国务院批准的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周恩来总理的故乡,同时也是我国五大菜系之一的淮扬菜的发源地。淮安位于江淮平原东部,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淮河与京杭大运河交点,历史上与扬州、苏州、杭州并称运河沿线的“四大都市”,有“中国运河之都”的美誉。淮安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为江淮流域古文化发源地之一,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因此,对于淮安文化产业的发展来说,有着比其它地区先天独厚的条件。 下面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简述并分析淮安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 一、利用优势,发展特色文化产业 1、大力发展淮扬菜文化产业,坚持市场化、产业链化 继连续举办十届淮扬菜美食文化国际旅游节、建设中国淮扬菜文化博物馆及研究院、品鉴堂之后,淮扬菜重要发源地淮安,以成立中国淮扬菜集团等一系列创新 举措,吹响了振兴淮扬菜文化产业更嘹亮的号角。 坚持市场化运作,牢固树立“发展靠市场”的理念,以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市场化运作为路径。坚持产业链发展,充分发挥淮扬菜文化产业带动作用,加快上 下游产业的培育和集聚,努力形成一个巨大的产业链。坚持淮扬菜标准化生产,精 心研究设计菜品及其具体制作流程,力求原汁原味地体现淮扬菜特色。 2、千年淮安古镇逢发展机遇,建立文化产业基地 沉寂已久的闽都文化发祥地之一的淮安古镇,正面临着重现商业繁荣的历史机遇。作为曾经的“进士之乡”与“理学之乡”,淮安古镇古色依旧,现存有淮安县衙署、接官道、五帝庙、临水宫、提统抚、将军庙、古窑址、桃源境泉、摩崖题刻等古迹。 文化产业在此发展,或将打造淮安的另一种商业繁荣。 二、重点文化行业主体地位突出 2011年,全市出版发行和印刷业经营年销售收入达25亿元,报刊营业收入超亿元,演出票房收入超过520万元。重点文化企业规模不断壮大,江苏劲嘉、美嘉、 顺泰等包装印刷企业大力发展高档印刷、特色印刷、数字印刷和彩印包装,产值均 超亿元。淮安日报社大力发展网络媒体、户外媒体,连续两年广告经营性收入超亿 元,组建了淮安报业传媒集团,综合实力跻身全省地市报第二方阵、正在向全国地 市报20强迈进。出版物发行继续发挥苏北中心城市的集聚作用和辐射作用,2011 年发行业经营码洋达7亿元。万达、卢米埃、人民大会堂等数字影院相继建成,票 房收入逐月增加,其中万达影城全年收入2583.78万元。 三、创意文化产业发展迅速,成效显著 近年来,创意设计、动漫、网络、软件等新兴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在创意设计产业中,清河创意产业园区以中鑫大厦为资源载体,吸引100余家广告设计、文化 传媒等创意企业进驻,全力打造了淮安首家创意产业社区,今年,他们又着手清河 工业设计园的规划、引智、建设工作。在动漫产业中,清河新区内的江苏楚天极目 动漫科技有限公司是我市第一家通过国家认证的动漫企业,在影视动画行业具有较 高的知名度,去年,该公司生产的三维系列动漫片《风影少年》与央视少儿频道成 功签约。在网络、软件产业中,淮安软件园共引进了软件、服务外包、网络动漫、

淮安优势特色

江苏淮安是一座历史古城、文化名城、生态水城、工业新城。近年来,按照把淮安建成苏北重要中心城市这一发展定位,我们加快推进“构筑大交通、培育大产业、发展大流通、繁荣大文化、开发大旅游”五大建设,经济社会保持了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态势。去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指标增幅位居全省前列,财政总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指标提前一年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GDP、人均GDP和财政总收入3项指标实现历史性突破,特别是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标志淮安已进入工业化转型、城市化加速、外向化互动并进的发展阶段。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淮安要壮大现有产业和资源优势,努力构建具有淮安特色的产业体系。经过多年发展,淮安已拥有各类工业企业1万多家,特钢、电子信息、盐化工新材料、机械和新能源等九大产业初具规模;地下蕴藏着岩盐、芒硝、石油、天然气等非金属矿产资源。我们将立足现有的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坚持新型工业化不动摇,按照主导产业规模化、传统产业品牌化、新兴产业高新化、优势产业集群化的发展思路,做大做强传统产业,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加快培育新兴产业,推动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努力形成具有淮安特色的工业经济体系。 当前对淮安发展来讲,一个重大机遇就是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淮安要壮大区位优势,抢抓机遇,加快借港出海、扩大开放步伐。淮安虽然不临海,但是距离连云港、盐城、南通三个沿海城市都很近,特别是距离连云港不足100公里。因此,江苏沿海开发战略的实施,不仅是三个沿海城市的发展机遇,也是淮安发展的重大机遇,必将为淮安在更大空间、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承接新一轮产业转移、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有利条件。我们将紧抓沿海开放这个重大战略机遇,用足用好加快沿海地区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依托沿海,借港出海,扩大开放,引进更多国际国内资源,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淮安借港出海、扩大开放,主要是借助三个港: 一是借连云港港,实现由“运河经济”向“海河经济”跨越。统筹规划淮安与连云港之间的综合交通网络建设,重点加快建设盐河航道整治工程,开工建设宿淮铁路淮安段,加快完成连淮铁路项目前期工作,规划建设淮连一级公路,同时积极制定与上海、南通、盐城等沿海城市在铁路、高铁等方面的对接远景规划。 二是借上海之“港”,在更高平台上参与国内外分工与合作。主动融入上海,全面接轨上海,充分利用上海世博会的机遇,进一步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大力推动淮安与上海在信息产业、盐化工、钢铁、现代物流、商贸服务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借梯登高,借“港”出海,加快发展步伐。 三是借各类高端资源之“港”,借助外力形成“井喷”效应推动跨越发展。既借助连云港港、上海“港”等有形之港,又把一切信息、技术、人才、资本等发展资源的集中地都作为淮安要借的“港”,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地推进对内对外开放,既注重资金、设备、项目的引进,又注重技术、人才、市场等生产要素的配置与合作,通过招商引资、招才引智,集聚各种资源要素,推动淮安跨越发展。

介绍淮安的导游词

介绍淮安的导游词 介绍淮安的导游词【一】 淮安市,是位于中国江苏省中部偏北的一个地级市,2001年由原淮阴市更名而来。淮安位于江淮平原东部,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淮河与京杭运河交点,历史上与扬州、苏州、杭州并称运河沿线的“四大都市”,有“中国运河之都”的美誉。淮安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与扬州为淮扬菜的主要发源地,为江淮流域古文化发源地之一,历史悠久、人杰地灵。 淮安市淮安区(原为县级淮安市,因原地级淮阴市更名淮安市而改名楚州区,现已改回淮安区)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其淮安区是国务院1986年12月8日批准公布的国家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时年淮安,淮阴非同一城市),秦时置县,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境内有著名的“下草湾文化”和“青莲岗文化”遗址。历史上曾是漕运枢纽、盐运要冲,驻有漕运总督府,明清鼎盛时与苏州、杭州、扬州并称为运河沿线的“四大都市”,有“运河之都”之称。 介绍淮安的导游词【二】 在一望无际的苏北平原上,坐落着一个美丽的城市,她就是我可爱的家乡——淮安。 春天,当你来到我的家乡,你可以到美丽的桃花岛去观赏桃花,她可和…射雕?里的桃花岛很像哦:当春姑娘悄悄来临时,桃花竟相开放,远远望去,那里就像一个粉红色的世界,人们常到这里赏花游玩,更是我们春游

踏青的好地方。 夏日,骄阳似火,来到美丽的洪泽湖,乘上小船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游玩,会让你感到阵阵凉爽,来到荷花盛开的金湖,参加一年一度的荷花节,你更会陶醉在湖光山色之中:那朵朵盛开的荷花亭亭玉立,像一张张 姑娘的笑脸,笑迎各地的客人;那一根根荷叶,像一把把绿色的小伞,给炎热的夏日送来阵阵凉意,坐着小船在荷花中飘荡,那感觉真像是凌波仙子…… 金色的秋天来临了,凉风习习,让我们到野外去看看,那丰收的景色美不胜收,再去爬爬盱眙的山,看看那里的美丽风景,竹林。小溪各种奇 异的树和许多不知名的中草药,你一定会感谢大自然慷慨的恩赐。 冬日来临,北风呼啸,大地披上了银色的外套,我们去参观敬爱的周故居,他一定会让你感到骄傲和自豪,会让你心里暖融融的,会更加喜爱 我们的淮安。 嘿,玩了这么多,可别忘了吃啊!“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嘛!我们这可是淮扬菜的故乡,各种美味任你品尝,洪泽湖螃蟹、盱眙的龙虾、平桥的豆腐……会让你留连忘返。每年的美食节会迎来八方宾客,他 们投资献策,把我们的城市建设的更加美丽,更使我们的淮安名扬中外。 朋友,欢迎!欢迎来我们淮安! 介绍淮安的导游词【三】 淮安市位于苏北平原,是一代伟人周恩来的故乡和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下辖清河、清浦、楚州、淮阴四区以及洪泽、金湖、涟水、盱眙四县,面 积1.01万平方公里,人口510万,年平均气温14℃,降水量940毫米。

塑造城市风貌特色,建设文化生态名城

塑造城市风貌特色,建设文化生态名城 杨清辉 摘要:在趋同化的城市发展背景下,以城市特色建设推动特色城市发展成为中小城市规划、建设工作的突破口。在这一工作思路的指导下,我们对地域文化、生态资源特色进行了深入挖掘和系统整合,在此基础上组织编制了《城市风貌特色专项规划》。然后根据规划确定的目标,逐项实施特色建设工作,同时结合管理工作自身的职能,从多个环节予以规划控制和引导,从而为寻求城市的特色发展作出了初步探索。 关键词:特色发展;风貌特色规划;特色建设;规划管理 CONSTRUCTIONG THE CHARACTER OF CITY,THEN BUILDING A ECOLOGICAL AND CULTURAL CITY YANG Qinghui Abstract: In the background of similarly city developing,promotes the city develop character with city character construction is becoming the key of the small and medium city plan。Under the instruction of this work mentality,we excavated and packed up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culture and ecology with the resources of region,then we organizatied and compiled the "City Style Characteristic Special Plan".According to the goal of this plan,we are implementing the characteristic construction work seriatim,then giving guidances in our function unifies the supervisory work own function,All of these study are aim to promotes the city develop character. Key words: Characteristic development Style characteristic plan Characteristic construction The plan manages 近年来,我们高度重视城市特色建设,在规划、建设管理工作中以 “最佳历史文化魅力城市”为动力,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采取积极措施塑造城市风貌,为寻求城市的特色发展作了有益的探索。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1 高起点编制规划,构筑城市发展框架。 针对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千城一面现象,我们从抓好规划的编制入手来弘扬地域文化、生态特色。2006年,我们邀请同济大学规划设计研究院高起点、高标准地编制了《汉中市城市功能布局与风貌特色专项规划》(以下简称《风貌特色规划》)。该规划通过系统整合“汉、水、绿”这些一脉相承的特色资源,将汉中城市风貌特色高度概括为“汉之渊源、西北江南”,为建设充盈历史文化灵气和时代气息的历史文化名城提供了科学的规划指导。 设计人员通过优化城市产业布局、整合城市景观结构,将城市风貌的基本骨架确定为“三轴、三环、六大特色风貌区”。其中,三个景观主轴线为:南北向以天汉大道为主体形成现代商业办公金融特色风貌轴;东西向以汉江为主体形成现代滨水特色风貌轴,以东关正街和西汉三遗址为主体形成历史文化特色风貌轴。在严格保护历史文化风貌和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形成三个风貌特色环路,即体

关于淮安旅游业发展的一

关于淮安旅游业发展的一些建议 淮安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运河之都”、“淮扬菜之乡”、“伟人故里”,有这么多靓丽的城市名片,理应成为一块风水宝地。但当各种假期来临,其他城市游人如潮,而在淮安,外地来淮旅游的游客廖若辰星,甚至可以用“门可罗雀”来形容也不为过。我们不禁要问:淮安的看点究竟是什么?前几年淮安曾经很自豪地宣称:我们是国家旅游城市。我们是真正的旅游城市吗?政府花了那么多的钱和精力申请到“国家旅游城市”这个称号,有用吗? 在目前旅游业大发展时期,各地都在大力开发旅游业,很多地方充分利用历史和地理资源,甚至无中生有地发展旅游,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我们淮安为什么一值无多大起色?这个问题值得关心淮安旅游的各位同仁思考。 不要说外地人,就是本地人,在淮安买张淮安旅游图都很困难,在新华书店能买到一张交通图就不错了,更不用说能买到一些关于淮安旅游景点景区介绍宣传的书籍了。每当外地人到淮安,旅游景点一般就是三个:周恩来纪念馆、铁山寺、明祖陵。本地居民家中来了外地的朋友,除了带到周恩来纪念馆,其他地方就想不起来了。如果再玩下去,就是钵池山公园、楚秀园这些普通的公园了。几乎从来没有人想到淮安还有清晏园、韩信故里、苏皖边区政府旧址等地方了。2011年淮安召开旅游发展大会。刘永忠书记要求,坚持在拓展内涵提升层次中增强旅游业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我觉得要发展淮安旅游,就要以淮安市名河、名城、名人、名著、名湖、名菜等特色旅游资源为基础,以运河之都、名人故里、美食之乡为主题灵魂,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整合淮安现有的旅游资源。将市区、楚州区、淮阴区、盱眙、洪泽等多个景点统一规划整合,共同发展,形成整体品牌。组织人员制作淮安旅游图和旅游手册。精心推出几条特色旅游线路,串联起各个景点,供游客选择。要给本市的居民和外地游客一个整体的印象:淮安值得看的景点很多,来了就不虚此行。 二、做好景点宣传工作。我们旅游业的最大的失误是缺少宣传。除了周恩来纪念馆,我们本市的居民都不知道我们有什么景点可看。要提高淮安景点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游客。首先,在市区各显要位置、各旅游景点、各宾馆酒店、公交站台,张贴悬挂宣传图片;其次,到周边城市大力宣传淮安旅游景点,因为自驾游已经成为当前重要的旅游形式了,而周边城市的有车族到淮安旅游的概率最高;第三,在全国范围内宣传淮安,把淮安推向全国。 三、精心开发打造旅游资源,突出人文景观的文化内涵。淮阴区的东方母爱公园的“东方三母”浮雕,岳母刺字竟然是当前得简化字,真是让人贻笑大方。

淮安历史遗迹

淮安历史遗迹 淮安的历史遗迹主要有古人类遗迹、古城遗址、名人活动遗址、水利遗址四类。 古人类遗迹以青莲岗文化遗址为代表。“青莲岗文化是我国黄淮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主要分布在鲁中南和苏北地区。”青莲岗文化距今约六千余年,因最早发现于淮安县(今淮安市淮安区)青莲岗而得名。青莲岗文化遗址出土了大量的原始遗物,对于研究新石器时期人们的生活方式具有重要价值。 古城遗址以东阳城遗址和泗州城遗址为代表。东阳城兴起于秦汉,南北朝时期因战乱荒废。古城遗址保存完好,发现大量秦汉遗物,城周围还发现了大量的汉代墓葬。泗州城始建于北周,因其水路交通枢纽地位而繁荣一时,同时它也是佛教圣地之一。到清康熙年间黄河南下夺淮,泗州城被淹没,埋没于洪泽湖底。其遗址完整地保存了三百多年前古城的原貌,因而有“东方庞贝”之称,遗物众多,十分具有开发价值。 名人活动遗址以淮阴侯韩信和开国总理周恩来两位名人的活动遗址为代表。关于韩信的遗址有韩侯祠、韩侯钓台、漂母祠、漂母墓、韩信城遗址等。关于周恩来的遗址有周恩来故居、周恩来童年读书处、周恩来纪念馆等。另外还有《西游记》作者吴承恩的故居,《老残游记》作者刘鹗的故居,南宋抗金女英雄梁红玉的祠,明代水利官员陈瑄、潘季驯的祠,清代水利官员吴棠的祠,鸦片战争抗英将领关天培的祠和墓,京剧大师周信芳、王瑶卿故居,教育家李更生故居,朱元璋的高祖、曾祖、祖父的衣冠冢及其祖父的实际葬地明祖陵等。 水利遗址以清江大闸、清口枢纽、洪泽湖大堤、镇水铁牛、双金闸、淮安钞关遗址为代表。淮安有“中国运河之都”之称,兴衰皆因运河,与运河有关的遗址很多。清江大闸和清口枢纽始建于明代,用以调控运河水流,便于漕运船只穿行。洪泽湖大堤始建于东汉,直到清代建成了现存的规模。大堤抵御洪水,保护了淮安城的安全,显示了我国古代水利工程的高超技艺。洪泽湖大堤旁原有“九牛二虎一鸡”的铜塑,现存五只牛塑,并称为“镇水铁牛”,做工精细,也体现了古人的哲学思想。双金闸始建于清康熙年间,用于控制南下夺淮的黄河水流。民国年间双金闸坍圮,由英国工程师重建,保留至今。淮安钞关设置于明清两代,是中国八大钞关之一,也是最大的钞关,是中央设在地方的税务机构。目前京杭

什么是城市风貌

什么是城市风貌 1 概述城市风貌是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气质、底蕴、格局特点的外在展现和历史、文化及社会发展程度的综合反映。面对新世纪,历史文化名城在保护和发展进程中,更应注重其风貌和形象的研究与塑造,从而焕发出新的更加耀眼的光彩。 2 城市风貌特色建设的背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城市建设速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但由于前几年的城市规划编制和管理工作相对滞后, 对城市设计、城市风貌特色的研究更是刚刚起步, 使得不少地方城市建设工作走入误区, 片面地认为高楼大厦就是现代化, 造成不少城市“千城一面”,失去了自己应有的特色。近几年,随着城市建设的进一步发展,人们精神需求的提高、对城市环境、城市风貌特色的研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并成为我国规划界、建筑界讨论的试点课题。但一座城市风貌特色的形成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情,它需要十几年、几十年、甚至几代人的努力。这就要求首先要在规划上就注重对城市风貌的研究,把城市风貌特色规划作为城市总体规划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来考虑。本文结合**市中心城区的具体情况,来谈一下城市风貌特色建设。 3 中心城区城市风貌特色建设的内容和影响因素3.1 城市风貌特色的形成应注重历史古迹和人文景观的开发城市从某种意义上讲,它的物质形态构成是历史文化的限定、沉淀与结晶。一定地域、一定时期、一定民族的传统民俗、文化背景、自然条件、经济水平、轶闻趣事等形成了各有区别的城市形态与地方风貌特色。我国是拥有五十多个民族,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大国。由于地域、自然条件、习俗的不同,形成了江南水乡,北国风光等各具特色的城市风貌。在城市发展和建设中,既不能割断传统文脉,也不能不加取舍地全盘继承。取舍什么?如何保持、建设自己的特色?这是摆在我们城市规划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市张店区位于**省中部,东临齐国故都,南接聊斋故里,属**半岛对外开放区、环渤海经济发展带、半岛城市群,是中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市的中心城区,全市政治、经济、文化、金融、科技和流通中心。张店属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蔓延地带,历史源远流长。战国时燕将乐毅分封于此,建立“昌国”。金末元初,又以“黄桑店”闻名海外,有“商贾云集,日进万金”之说,是元、明、清三代重镇。1955年4月,张店区正式成立,为**市辖区之一。在**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中,通过大量的历史资料调查、分析,提出了开发**市中心城区历史、人文景观的两个规划构想。3.1.1 保护现有文物古迹,逐步恢复历史人文景观**市张店区历史悠久,人文景观十分丰富。中心城区平畴沃野,人杰地灵,是中华民族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几千年的灿烂文化,孕育出众多的名人,并留下许多名胜古迹,且极具特色和魅力。黑铁山起义中的姚仲明、廖容标、赵明新、马耀南等著名人士均是本地人;世界文学史上的奇文佳作《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居住于中心城区的南部——淄川区;此外,在张店城区周围这片土地上还造就了一大批英明卓著的人物,他们是春秋战国时的著名军事家孙武、孙膑、田穰苴、田单,还有著名的科学家贾思勰,文学家左思、王士祯、赵执信,政治家管仲、鲍叔牙、晏婴、房玄龄,医学家淳于意。在中心城区周围有建于西周的齐国故城和战国齐长城遗址、明清时的蒲松龄故居、北魏西天寺石佛造像、战国田齐王陵、新石器时代桐林遗址、后李遗址、董禇遗址、大蓬科遗址和浮山驿遗址、北齐寨里窑址、明清颜文姜祠、春秋战国临淄墓群,均保留完好。规划根据不同性质的古迹划定不同的保护范围,逐步开发利用这些历史古迹和人文景观,做到继承中求发展,在开发中继承、更新、提高传统文化的活力。3.1.2 优美的轶事传说,多民族交汇的传统,给城市建设提供了大量素材**市流传着不少优美的民间传说,且不少与地方文物古迹景点相融合,如“孟姜女”、“牛郎织女”、“颜文姜”、“炉姑”、“高柴女”、“鲁山”等。虽然他们不在中心城区内,但是对张店的文化建设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这些传说有的催人向上,有的是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还有的是民族爱国教育的典例。发掘利用这些积极向上的民间轶事传说,为丰富城市景点建设提供不少文化内涵。中心城区是个多民族融合聚居的地方,历代战争、人员的迁徙,形成满、汉、回交融的局面。

淮安文化旅游产业论文-最新范文

淮安文化旅游产业论文 一、淮安市文化旅游开发模式的选择 (一)直接利用开发模式 即在保持原始风貌的基础上,把现有的旅游景区开发成文化旅游产品。在淮安市的文化旅游资源中,周恩来故居、周恩来纪念馆、苏皖边区政府、明祖陵、吴承恩故居等有特殊感染力,资源特色十分明显,品位高,且不可代替度高,是全省公认的优秀旅游资源;镇淮楼、黄花塘新四军军部旧址、古淮河文化生态景区、淮安运河博物馆群、清晏园、东岳庙等有很强的人文感染力,资源特色明显,品位较高,是可以替代的,是全市公认的特色旅游资源。这些高端、高知名度的文化旅游资源可直接加以利用,打造成精品旅游景区,构成淮安市文化旅游体系中的主要产品。 (二)整合提升开发模式 即整合一个地方的多种文化资源,进行包装和提炼,组合成文化旅游景区。淮安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其现状和特点是知名旅游资源发展较好,知名度低但有发展潜力的旅游资源开发较差,郊县的开发较好,市区的开发较差;例如清浦区的都天庙街区、文庙街区、淮安区的河下古镇街区等虽然有详细的规划,但都没有很好的开发。这类型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可整合提升形成文化背景性景观,打造历史文化街区,创造文化旅游品牌,烘托旅游区的文化氛围,从而形成规模和精品效应。 (三)节庆活动开发模式

即指地方利用特有的民俗文化传统,举办各种节日庆祝活动,使旅游者在旅游期间更多的参与文化活动,从而获得文化体验。例如淮安?中国淮扬菜美食文化节、中国盱眙国际龙虾节、中国金湖荷花美食节、中国洪泽湖大闸蟹节等。应该将现有的几个节庆活动做精做优,丰富活动项目,增强节庆影响力,鼓励各景区根据自身特色定期或不定期举行各类旅游节庆活动,实现旅游活动项目的多元化发展。同时整合淮安旅游节庆资源,营造浓烈的旅游氛围,提升淮安的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以节庆活动为平台,实现县市互动合作,构建“区域联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节庆旅游发展体系。 (四)主题公园开发模式 即指根据一个特定的主题,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景点设置方式,将娱乐活动、参观游览和服务接待等多种项目集于一体的旅游方式。可对淮安特有的文化资源进行主题公园型开发,以更深刻体现文化内涵。例如淮安自古为水运枢纽,千年运河在此延绵,素有“运河之都”之称。2013年开始进行建设的里运河水文化长廊工程将以文为脉,以水为魂,在里运河文化长廊一期“承”、”转”两段,将世界著名运河、经典水城景观浓缩其中,沿十里古运河岸边徐徐展开一幅以“黄金水岸、十里金粉、水舞间、田园水乡、运河春天、榷关怀古”为六大主题和实景体验的世界运河文化画卷,打造淮安的世界级运河文化主题公园。 二、淮安市文化旅游发展的战略重点 (一)实施深度开发战略,增加产品体验值

淮安市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淮安市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大大加快,土地利用逐渐成为城市化进程中重要的一环。淮安市作为江苏北部地区重要的发展地区,同样面临着土地利用的诸多问题,相关的政府部门对土地利用非常关注。淮安市政府,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以2005年为基期年,提出2006—2020年的土地利用规划,通过调查,对淮安市土地利用的现状进行分析。 关键词:土地资源;开发利用 1、前言 土地是一切资源和环境要素的载体,其可持续利用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对土地资源的掠夺式使用已经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迫切要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由理论走向实践。 土地作为人类赖以生存和社会经济得以发展的基础,是社会生产力的根本源泉,也是一项宝贵的资源和财富。土地资源不可替代性及其稀缺性,决定了土地资源利用必须向持续、高效利用发展。 2、自然条件概况 淮安市地处苏北平原中部,淮河流域下游,介于北纬32°43′— 34°06′,东经118°12′-119°36′之间,东与盐城接壤,西与安微省毗邻,南与扬州隔高邮湖相望,北分别与宿迁、连云港两市相连,辖区总面积994997.2公顷(1492.50万亩)。 市域地势低平、平原广阔,仅西南地区盱眙县辖区内有低丘分布。地貌可划分为黄淮冲积平原区、江淮湖洼平原、低山丘岗三大类型。地势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倾斜,一般地面高程在9-13m(以古黄河口零点为准)。淮安市地处暖温带向亚热带的过渡地区,兼具有南北气候特征,光热水整体配合较好,季风气候典型,年平均降水量885-1015cm。境内河湖交错,水网密布,包括京杭大运河、淮沭新河、苏北灌溉总渠、淮河入江水道、淮河干流、废黄河等9条流域性河流。境内有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洪泽湖,以及白马湖、宝应湖、高邮湖。 淮安非金属矿产和能源矿产资源丰富,目前已发现的有盱眙凹凸棒石粘土、玄武岩、白云岩,金湖、洪泽和盱眙的石油与天然气,楚州、清浦、淮阴区、洪泽的岩盐、芒硝等,这些矿产储量很可观,有较高的开采利用价值。其中尤以石盐储量最丰富,已探明的储量达111亿吨。 3、土地利用现状 根据淮安市土地变更调查资料,2005年全市土地总面积为994997.2公顷(1492.50万亩),人均土地面积0.19公顷(2.85亩)(以常住人口计算)。全市土地总面积中,农用地 682797.1公顷(1024.20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68.62%;建设用地135524.1公顷(203.29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13.62%;其他土地176676.1公顷(265.01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17.76%。如下图表所示:

关于如何打造城市风貌和风格

关于如何打造城市风貌和风格 ------城市印象(特色) 城市风貌是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性格、底蕴、格局的外在展现和历史、文化及社会发展程度的综合反映,是通过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所体现的城市文化和社会生活的环境特征。而城市风格是一座城市的内容和形式,它是明显区别于其他城市的个性特征,是城市社会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外在表现。两者相同之处在于都与城市形象有关,不同之处在于城市风格侧重于城市可视形象特征区别于其他的表现,也是一个城市特色表现。城市风貌特色不仅仅是建筑技术和学术流派问题,而且是事关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大问题。塑造城市风貌特色具有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意义和文脉传承的历史意义。 我县的城市建设这些年来得到迅猛发展,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到处盖新楼、修马路,互助县城变样了、变大了、变绿了,可是,随着城市建设空前发展。同时暴露出很多美中不足的缺憾,如互助的味道没有了,即特色不再明显,除了它自身的地理环境有特色外,大多数新建的建筑可以放到省内任何一个县城都合适,而我们城市的新定位是“具有地域民族特色,高原田园风光的国家级休闲度假旅游名城”,所以说,一个城市的风格才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塑造城市的特

色是城建工作的生命。下面,我就如何打造和提升我县城市风貌和风格作一研讨发言,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塑造我县城市风貌特色的主要途径 城市特色的产生、发展是由其所处地理环境、历史沿革及经济社会发展等诸多因素所决定,既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也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我县独特的自然环境,丰富的人文资源,快速的经济增长为塑造城市特色奠定了良好基础。关键是要解放思想,提高认识,更新观念,处理好多样与协调、重点与一般、继承与创新、发掘与借鉴的辩证统一关系,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地塑造城市特色。(一)顺应自然地理环境。城市都是依据自然环境形成鲜明而永恒的城市特色。我县有着“三山三水”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要充分尊重、顺应、利用所处地理环境优势,着力构建“城在山中、市在林中、水在城中”的生态城市格局。围绕三河形成主要XX生态景观轴和围绕地块片区特色形成历史老城、山水新城、城南休闲度假、城西民俗旅游、三河交汇生态旅游、绿色产业等风貌区及城市多点景观节点的“六轴、六区、多点”的城市风貌系统。 (二)挖掘民族文化内涵。我县是以土族为主的15个少数民族聚居区,各族人民在独特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积淀,是塑造城市风貌特色的重要基础。城市风貌特色的塑造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背景。土族文化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