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写作作文专项突破主体)第01课考纲解读(含解析)

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写作作文专项突破主体)第01课考纲解读(含解析)
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写作作文专项突破主体)第01课考纲解读(含解析)

第01课考纲解读

考纲解读

作文的基础等级分内容和表达两项,基础等级的评分,以题意、内容、语言、文体为重点,全面衡量。

内容项(20分)的重点是题意、内容。对于内容要综合考虑,对于材料的把握虽然符合题意,但文章不好、中心基本明确、内容单薄、感情基本真实的,可以在三等上打分。

考生的考卷中所述论据的真实性要特别注意,如果是编造,或者有明显错误,或者不能佐证文章观点的,要适当扣分。

发展等级中的丰富:材料丰富;论据充足;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议论文中的主体部分

立片言而居要——居于主体。

议论文常常要议论说理,如能在议论文的主体论述部分巧引名言警句,往往能增强议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在记叙文或散文的主体部分巧引名言警句,能使形象丰满,语言熠熠生辉。

充当观点

以名言警句为“分论点”,既能做到观点鲜明,又能使文章结构清晰。

如《梦想的力量》之主体部分片段:

作家王蒙说:“面包只能给肚皮充饥,而梦想却能给灵魂增高。”(以名言警句为分论点)怀揣着创业的梦想,冯仑放弃了别人梦寐以求的“金饭碗”,一下子没有了单位,没有了房子,没有了档案,没有了职称,没有了户口,与潘石屹等人成立了“海南万通”。经过数年打拼,让万通地产于2001年、2002年连续两年获得“中国名企”称号。正当功成名就之时,2012年,他突然辞去万通总裁之职,专心司职于被誉为“乌托邦”的“立体城市”的建设。在这条追逐梦想的荆棘路上,俞敏洪也同样抛弃了在北大任教这块世人羡慕的“面包”,进入民办教育领域,让新东方从“星星之火”发展到“燎原之势”。可见,梦想比面包更重要,它让人在拥有面包的时刻更看到了灵魂的高贵。

充当论据

以名言警句为“论据”,既能和事实论据遥相呼应,又能增加文采,增强艺术感染力。如2016年课标全国Ⅱ卷满分作文《语文素养之花在阅读之美中绽放》片段:

中国古代文学的浪漫主义源头即为《离骚》,全诗如大河之奔流,浩浩荡荡,不见端绪,极为生动地抒写了诗人无比忧愤和难以压抑的激情。“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诗人运用比喻象征的手法,如以采摘香草喻加强自身修养,佩带香草喻保持修洁等;借用楚地的神话材料,用奇丽的幻想,使诗歌的境界大为扩展,显示恢宏瑰丽的特征。如此表达,不仅情感抒写引人共鸣,诗意转折更令人荡气回肠。

为了印证“文字与心灵的交流,思想与思维的碰撞,语文素养之花,便是在阅读之美中悄悄绽放的”这一实践性结论,作者浓缩了语文阅读体验的美感:“我们或是通过对古文知识的构建,去感受离骚的荡气回肠,去品味兰亭的潇洒飘逸,去吟咏苏东坡的豪放和柳三变的婉约。”其令人荡气回肠的《离骚》、凸显潇洒飘逸的《兰亭集序》等古代经典,正是语文素养得以提升的一个极佳凭借。

升华论据

以名言警句为“扣题句”,既能准确扣题,又能升华论据。如2016年课标全国Ⅱ卷满分作文《语文素养之花在阅读之美中绽放》片段: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这是北宋著名词人苏轼夜半醒来,面对寂然盛开的海棠,留下的千古佳句。无独有偶,千年以后,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随笔散文《花未眠》写道:“我太劳顿,早早就入睡了。凌晨四点醒来,发现海棠花未眠。发现花未眠,我大吃一惊。……凌晨四点凝视海棠花,更觉得它美极了。它盛放,含有一种哀伤的美。”川端康成满蕴诗意的审美文化锐角揭示了他发现世界的独特方式:未眠的海棠花在寂静的凌晨居然孤芳自赏,而盛放的海棠花具有一种忧伤的美。

聚焦“素养”,暗引“经典”。使得名句成为点睛之笔。恰当地表达了“语文素养是一个人心底最柔软的诗意”的深切感悟,在读者眼前如有温度的清泉,自然流淌。

记叙文中的主体部分

(一)肖像细节描写

即对人物肖像进行细节描写。人物的年龄不同,在长相上有不同的特征。同样,描写对象不同,人物的年龄、性别、性格、身份、职业等也都不同。因此,在描写人物外貌时一定要把握人物的显著差异,从表情、神态等细微的地方来表现不同的人物。

(二)语言细节描写

即对人物的某一典型语言进行仔细描写。

1.对人物的语言进行细节描写要注意人物职业、身份、年龄的特点。

2.对人物进行语言细节描写时要注意人物的不同性格。

3.对人物的语言进行细节描写时还要注意场合情境,写出人物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的语

言。同一个人,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说话内容、说话方式、语气都会有所不同。

(三)动作细节描写

即对人物的典型动作进行深入细致的描写。就是利用人物的一举手、一投足、一个姿势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头颈、眼耳、嘴巴、手肩、腰身、脚腿动作等都可以作为笔下的细节描写材料。动作细节描写应注意:

①要写出人物动作特征,②要富有个性化,③要表露思想感情,④要准确使用动词。

(四)心理活动细节描写

即对人物的心理活动进行细致的描写。心理细节描写的方法有很多种,可分为两大类: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直接描写包括内心独白、梦境或幻觉描写等,间接描写包括环境细节烘托、动作语言神态等细处的衬托描写。心理描写应注意:

(1)必须符合人物的年龄、身份和性格特点;

(2)要把握人物的思想脉搏;

(3)要善于对人物心理进行合理的想象和联想,设身处地地体验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

(4)心理描写要真实、细腻,符合当时的情景;

(5)心理描写要写出波折,写出冲突,写出变化。

考情分析

三年高考题型分布表

2016年高考全国卷2015年高考课标全

国卷

2017年高考课标全国卷

卷2 卷1 卷3 卷1 卷2 卷1 2 卷3

类型任务驱

动型作

宽泛任

务驱动

宽泛任

务驱动

任务驱

动型作

任务驱

动型作

任务驱

动型作

任务驱

动型作

任务驱

动型作

题目语文学

习关系

到一个

人的终

身发

展,社

会整体

的语文

素养关

要求:结

合材料

的内容

和寓意,

选好角

度,确定

历经几

年试验,

小羽在

传统工

艺的基

础上推

陈出新,

研发出

因父亲

总是在

高速路

上开车

时接电

话,家人

屡劝不

改,女大

学生小

当代风

采人物

评选活

动已产

生最后

三名候

选人:大

李,笃学

敏思,矢

请从中

选择两

三个关

键词来

呈现你

所认识

的中

国,写

一篇文

中国文

化博大

精深,

无数名

句化育

后世。

读了上

面六

句,你

年是我

国恢复

高考40

年。40

年来,高

考为国

选材,推

动了教

系到国家的软实力和文化自信。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语文素养的提升主要有三条途径: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请根据材料,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出发,比较上述三条途径,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立意,明

确文体,

自拟标

题;不要

套作,不

得抄袭。

一种新

式花茶

并获得

专利。可

是批量

生产不

久,大量

假冒伪

劣产品

就充斥

市场。小

羽意识

到,与其

眼看着

刚兴起

的产业

这么快

就走向

衰败,不

如带领

大家一

起先把

市场做

规范。于

是,她将

工艺流

程公之

于众,还

牵头拟

定了地

方标准,

由当地

政府有

关部门

陈迫于

无奈,更

出于生

命安全

的考虑,

通过微

博私信

向警方

举报了

自己的

父亲;警

方查实

后,依法

对老陈

进行了

教育和

处罚,并

将这起

举报发

在官方

微博上。

此事赢

得众多

网友点

赞,也引

发一些

质疑,经

媒体报

道后,激

起了更

大范围、

更多角

度的讨

论。

志创新,

为破解

生命科

学之谜

作出重

大贡献,

率领团

队一举

跻身国

际学术

最前沿。

老王,爱

岗敬业,

练就一

手绝活,

变普通

技术为

完美艺

术,走出

一条从

职高生

到焊接

大师的

“大国

工匠"

之路。小

刘,酷爱

摄影,跋

山涉水

捕捉世

间美景,

他的博

客赢得

网友一

章帮助

外国青

年读懂

中国。

要求选

好关键

词,使

之形成

有机的

关联;

选好角

度,明

确文

体,自

拟标

题;不

要套

作,不

得抄

袭;不

少于

800

字。

有怎样

的感触

与思

考?请

以其中

两三句

为基础

确定立

意,并

合理引

用,写

一篇文

章。要

求自选

角度,

明确文

体,自

拟标

题;不

要套

作,不

得抄

袭;不

少于

800

字。

育改革

与社会

进步,取

得了举

世瞩目

的成就。

40年

来,高考

激扬梦

想,凝聚

着几代

青年的

集体记

忆与个

人情感,

饱含着

无数家

庭的泪

珠与汗

水与笑

语欢声。

想当年,

1977的

高考标

志着一

个时代

的拐角;

看今天,

你正在

与全国

千万考

生一起,

奋战在

2017的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发布推

行。这些

努力逐

渐见效,

新式花

茶产业

规模越

来越大,

小羽则

集中精

力率领

团队不

断创新,

最终成

为众望

所归的

致富带

头人。

要求:综

合材料

内容及

含意,选

好角度,

确定立

意,明确

文体,自

拟标题;

不要套

作,不得

抄袭。

对于以

上事情,

你怎么

看?请

给小陈、

老陈或

其他相

关方写

一封信,

表明你

的态度,

阐述你

的看法。

要求综

合材料

内容及

含意,选

好角度,

确定立

意,完成

写作任

务。明确

收信人,

统一以

“明

华”为

写信人,

不得泄

密个人

信息。

片赞叹:

“你带

我们品

味大千

界”“

你帮我

们留住

美丽乡

愁“。这

三人中

你认为

谁更具

风采?

请综合

材料内

容及含

意作文。

体现你

的思考、

权衡与

选择。要

求选好

角度,确

定立意,

明确文

体,自拟

标题,不

要套作,

不得抄

袭。

高考考

上……

以“我看

高考”或

“我的

高考”为

副标题,

写一篇

文章。要

求选好

角度,确

定立意:

明确文

体,自拟

标题;不

要套作,

不得抄

袭;不少

于800

字。

解读材料虽

然不是

叙述类

仅从题

目要求

看,和新

典型的

来自生

活关注

为叙述

类材料,

指向现

为叙述

类材料,

指向现

其中

“要求

命题要

求“以

试题材

料中的

的,但为重大热点话题,在要求上和新材料作文有明显差别,和2015年任务驱动型作文略有区别但很接近——需要比较但不需要选择。

材料作

文有较

大差别,

和2015

年任务

驱动型

作文也

有明显

区别。漫

画需先

转换成

文字,弄

明白漫

画所指

现实中

的典型

现象和

热点问

题。指向

现实要

表达对

之的评

价、看

法。

热点的

叙述类

材料,在

要求上

和新材

料作文

有点差

别,和

2015年

任务驱

动型作

文似乎

有较大

区别

——缺

少明确

的具体

写作任

务指令。

但是材

料本身

蕴含着

具体的

任务指

令,需要

评价、权

衡,表明

看法甚

至建议。

实生活

和社会

热点,有

十分明

确的任

务指令。

实生活

和社会

热点,有

十分明

确的任

务指令。

选好关

键词,

使之形

成有机

的关

联。”

这是立

意原

则。什

么是关

联?事

物相互

之间发

生牵连

和影

响。关

联就是

关系。

联的关

键词就

是两个

或两个

以上在

意义上

有密切

联系的

关键

词。所

其中两

三句为

基础确

定立

意”,

实则是

引导考

生结合

自己的

感触与

思考,

在充分

理解名

句内涵

的基础

上自主

进行组

合,从

“小

我”或

“大

我”的

角度,

以古鉴

今,古

为今

用,激

活名句

的内在

内容,意

在引导

考生洞

悉材料

自身的

内在关

联与生

长性,如

为国选

材与社

会进步,

时代拐

点与国

家走势,

个人奋

斗与家

庭期许,

历史沉

思与当

下使命,

集体记

忆与个

人情感,

今昔对

比与感

慨生

发……

生更要

以,要从关键词的特征、特点出发,扭住它们的本质属性,找出含意、内涵的一致性。实际上就是寻找它们在意义上的统一性。

“这些关键词搭配组合的自由度很大。如由“长城”“京剧”生命

力。考

生既可

以集中

论述两

三个名

句的相

通内

涵。”

这是立

意的原

则。

意的基

础是充

分理解

名句内

涵,立

意的要

求是两

三个名

句的内

涵相

通。

么是相

通?事

物之间

彼此连

关注题

目的具

体指令:

“以

‘我看

高考’

或‘我

的高

考’为

副标题,

写一篇

文章”。

不同于

一般的

话题作

文,聚焦

审视与

表达的

主体

——“

我”,唤

醒考生

的直接

经验与

间接经

验,为考

生“锁

定”作

文立意

讲讲拥有古老文明的传统中国,由“高铁”“移动支付”谈谈现代开放的高科技中国,由“中华美食”“广场舞”说说好玩的中国或热情的中国,由“共享单车”“移动支付”聊聊生机贯沟

通。内

涵上的

相通还

是要考

生讨论

两三个

名句之

间的在

意义上

的关

系。

如以

①⑤为

基础探

讨自强

奋发、

敢作敢

为;也

可以辩

证思考

由两三

个名句

组合生

发的新

含意,

如以

③④⑤

提供支

架。考生

对于

“我”

的构思

定位,既

可写实,

亦可虚

构。可供

选择的

两个副

标题,为

考生在

不同文

体上的

选择预

留了写

作空间,

这样的

架构利

于考生

思想的

表达、经

历的叙

述与情

感的抒

发,利于

考生完

成边界

勃勃的时尚中国或新生事物层出不穷的互联网中国。另外,还可以将传统的国粹“京剧”与时下流行的“广场舞”并置而观,将文化悠久的“中华美食”与“食品安全”的严峻现实作勾为基

础,讨

论自信

与正视

问题、

开放进

取之间

的关

系;考

生还可

以深入

研析个

人、国

家、社

会及三

者之间

的关

系,如

①③④

⑤为基

础,探

究如何

全面提

升个人

的人格

境界,

或以

②⑤为

清晰且

能自由

发挥的

理想写

作。

本题写

作的预

估和建

议来说,

若选择

以“我

看高

考”为

副标题

写作,写

作相对

集中,考

生须从

标题的

拟定开

始,就聚

焦对于

“高

考”的

看法与

评价:既

可肯定

高考对

连,也可以将古时的“长城”与当下的“一带一路”相互对照、相互发明…”这是关键词组合搭配的示例,选择两三个关键词,必然要讨论它们之间的关系。基础,

表现个

人对家

国情

怀、社

会现实

的关注

与思

索,或

③⑤⑥

为基

础,论

说坚持

自我与

承担社

会责任

之间关

系,等

等。”

这是名

句组合

的例子

以及含

意的揭

示。

于国家、

社会、个

人的意

义与价

值,如对

于社会

进步的

推动价

值,对于

公平社

会的建

设意义,

对于个

人提升

的引领

作用等;

也可质

疑讨论

高考考

查的科

学性、录

取制度

的公平

性以及

高考催

生的教

育乱象

等。

“我的高考”为副标题写作,可供考生写作的空间比较大,选择的文体较多,如记叙类文体,可以围绕材料的触发点对自己的高考经历或憧憬进行筛选整合,传达出“我”之于“高考”的生活过

心期许,甚至通过个人轨迹折射时代变迁。有能力的考生还可以将其虚构为小说,间接传达“我”之于“高考”的独特体验与个性理解。此题也有散文诗歌等文体的写作空间。

总之是写

与“高

考”的

关系。真题演练

(2016·全国新课标卷Ⅰ)

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

莫以分数论成败

漫画以直观的方式,向人们昭示了中国家庭教育的现状:家长、学校急功近利,心态浮躁,将分数作为评价孩子优劣的唯一尺度。分数,成为牢牢套在学生头上的紧箍咒。

其实,这种教育方式不仅简单粗暴,而且危害极大。它违背了教育的规律,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造成孩子人文素养的缺失,责任意识的淡薄。

只以分数论成败式的教育方法急需改弦易辙,回归正途。

莫以分数论成败,用智慧浇灌个性花朵。

每个人都有独特个性,张扬个性才能演绎精彩人生。是菊花,就让其展现傲霜的骄姿;是青草,就让其吐露珍贵的青绿;是星星,就让其闪烁晶莹的亮光。不要把每个孩子都赶上应试教育的独木桥。硬性竹子制成笛子,能吹出悠扬的乐曲;柔性竹子却适合编成席子,清凉怡人。教育孩子也应如此,中国近代“超强老爸”梁启超,九个子女各有所成,享有“一门三院士,满庭皆才俊”的美誉,然而,他的教育之道却始于对孩子兴趣、爱好的发现与培养。

莫以分数论成败,用理性培育飞翔的翅膀。

如果没有崇高的理想做翅膀,分数再高,也难以挣脱自私自利的牵绊,更不能飞上利天下、济苍生的蓝天。有鉴于此,家长们必须学会理性看待孩子的分数,从长计议,在孩子的心灵深处播种崇高理想的种子,培育高飞蓝天的羽翼。诸葛亮教育儿子“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将“明志”“致远”放在重要位置;梁启超也告诫自己的子女说“有理想,有热情的人,令人敬畏”,强调人生理想的重要性。他们重视精心培育孩子心灵的翅膀。

莫以分数论成败,用责任培养担当情怀。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扛起社会责任,是每个孩子应尽的义务。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必须用责任意识培养孩子的担当情怀,用责任意识锻造孩子坚强的双肩。岳飞母亲,在儿子的背上刺下“精忠报国”的誓言,培养孩子抗金报国、收复失地的情怀;梁启超告诫梁思礼“人须有爱国心,然后才能成大事”,培养其热爱国家民族的情怀。天下意识、家国情怀,历来是中国家庭教育的基因。

父母之爱子,则为其计深远”,让我们放远视线,不以分数论成败,根据孩子的特长兴趣进行人生规划方面的引导,同时将理想、责任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如此,孩子才能成为栋梁之才,否则,可能事与愿违。

【点评】

文章引入丰富的材料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一是采用引证法,引入名言警句“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证明观点。二是采用例证法,引入典型论据,如岳家、梁家实施爱国教育的事例,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答案】

痛苦的第一

吕家村里面住的人都姓吕。村子里有个“首富”叫吕豪华,他在城市里赚了一大笔钱,回村盖了一座别墅。他有个儿子,名叫吕第一。

吕第一刚2岁时,他爸就天天不停地在他耳边念叨:“我们家是村里第一富,所以你长大样样都要拿第一,这样人家才会瞧得起你。”于是,这句话就成了吕第一的座右铭,天天在耳边回荡。

吕第一大了一些,在和小伙伴们做游戏的时候,当然非常想拿第一。跑步、捉迷藏、跳远他都想拿第一。可是他不是一生下来就能拿第一的,于是他每天就在家门口练跳远,练跑步,练观察力。就在他快要上小学一年级时,他已成为孩子中的“第一”,无论什么游戏,他总赢,所有孩子都叫他“屡第一”。

“屡第一”上小学了,他觉得学习更应该第一。他就开始努力、拼命地学习。二年级时,他就学会了五年级的内容,考试屡考第一,同学们都对他刮目相看。他感到每个人不但瞧得起他,还佩服他,果然像爸爸说过的一样,拿第一就能赢得尊敬。

他成了整个小学的“第一名”,不但考试第一,上学也第一个到,放学也要第一个走,下课第一个出教室,上厕所也要第一个去。有时候小朋友们喜欢一起去爬村子旁的峭壁,他

也要第一个爬上去探路,也因此经常被石头划破身体。正因为他总是急于拿第一,所以精神压力很大,身体一天不如一天。

后来,他以“第一名”的成绩顺利进入了重点中学,又以“第一名”的实力考上了名牌大学,在学校无论哪个科目他都还是第一。

他在学成毕业后决定开家公司。公司开张了,他又有了新的竞争对手,可就在竞争刚刚拉开帷幕时,他突然病倒了,卧床不起。

吕第一虽然才二十七八岁,但看上去却像个老头。他因长期过度用脑,头发都提前白光了,还脱落了不少。

他把3岁的儿子叫到床前,摘下自己那一副厚重的眼镜,用沙哑的声音对儿子说:“我和别人争了一辈子第一,现在看来,这第一个要倒下的也是我了。我可不希望你什么都拿第一,但身体方面,你一定要第一棒。”说完,他的眼睛就闭上了,再也没有睁开。

不管怎么说,吕第一这一辈子,还是样样都拿到第一了。

【点评】

考生紧扣漫画画意,刻画出吕第一这样一个从小到大样样都要拿第一的人物形象,他的一生可谓是实现了夙愿,但也因为精神压力过大,导致未老先衰而英年早逝,这个故事启发人思考在荣誉和健康面前,到底哪个更重要,又该如何协调处理好这二者之间关系的问题。全文语言朴实清新,思路明晰,言之有物。

【解析】

今年作文题的材料是一幅漫画,要求阅读漫画进行写作。这是对2007年、2010年漫画式作文题的延续。漫画作文审题立意三步骤:看懂漫画内容,联系社会生活,审题立意写作。前两步不难做到,第三步审题立意是关键。这一步可看出考生的思维能力,进而影响作文分数。由表及里、抓住本质,是写作的重要一环。

第二步,联系社会生活。这幅漫画,运用纵横对比的手法,鲜明地表现了我们对孩子的评判标准——唯以分数论英雄,功利心太重。

学生家长十分重视学生的考试分数,学生学习成绩尽管起点很高,但有了退步,仍受到家长的惩罚;学生成绩尽管起点较低,但有了进步,也会受到家长的奖赏。虽然同样受到奖赏或惩罚,但两个学生的分数差距很大,这反映了家长对学生学习分数的态度。学生家长的态度,其实反映了当前教育中存在的片面追求分数、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问题,甚而培养什么样人才的问题。从更抽象的角度,这也反映了目前社会上对进步、退步的态度。

第三步,审题立意写作。综合漫画内容,可有如下立意:

总之,这道作文题具有社会现实意义,并且对考生的思辨能力有着很好的导向作用。同时,漫画所反映的现象和问题不仅仅是今天的几百万考生所要面对的“任务”,也是每一位家长、教育工作者乃至全社会都要思考的问题。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