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树学复习材料.doc

测树学复习材料.doc
测树学复习材料.doc

测树学

题型:填空10题40分、选择10题20分、概念10分、简答2题10分、论述2题20分 计算约占50%,参考材料结合书本复习。

第1章伐倒木材积测定

一、树干材积测定

(1) 干形:树干的形状通称干形,研究树干形状的口的是测定材积。 通式:V=f o *g o *h

(2) 树干横断而的计算公式为:

式屮:g —树干横断面;

d —树干平均直径

(3)树干纵断面

干111]线:表示树干纵断面轮廓的对称曲线通常称为干曲线。

树干纵断面形状:截顶凹曲线体、圆柱体、截顶抛物线体和圆锥体

孔兹干曲线式为:(记住符号的含义)

y = Px r

式中:y —树干横断而半径; x —树干梢头至该横断面的长度;

P —参数;

「一形状指数。

二、伐倒木材积的测定技术

(1)伐倒木近似求积式

① 平均断面积近似求积式

② 屮央断而积近似求积式

V = g L L = -dlL

2

4 2

(2)区分求积式

概念:将树干区分成若干段,分别测算各分段材积,再把各段材积合计可得全树T 材 积.该法称为区分求积法。在树干的区分求积中,梢端不足一个区分段的部分视为梢头,用 圆锥体公式计算其材积。 式中:『—梢头底端断面积;

r -梢头长度。

(区分段个数一般$5 ,区分段个数越多,精度越高)

分为: 1. 中央断而区分求积式V=L*Eg i +l/3gT ,

1 Ji da

+ 〃 - 八尹。+曲〒(亍 )/

2?平均断面区分求积式V=[l/2(g o+g n)+Lgj]*L+l/3g n*L

(关于区分求积式,若考简述只需写概念,若考论述要加上公式。)

三、直径和长度的量测误差对材积计算的影响

P v=2P d+P L

式中:P、.为材积课差率,Pd为肓径谋差率,P L为长度课差率。

①当长度测量无误差,即P L=O时,贝'J P v=2P d

②当宜径测景无谋差,即Pd=O吋,则P V=P L

③当长度误差率与直径误差率和等时,直径测量的误差刈?材积计算的影响比长度测量误差的影响大一倍。

四、伐倒木造材

(1)原条:伐倒木剥去树皮且截去直径(去皮)不足6cm的梢头部分称作原条。

(2)原木:经过造材后形成的木段称作原木。

原条测定直径2.5米处,原木测定小头去皮直径。

(3)削度:树干自下而上直径逐渐减小,具单位长度直径减少的程度称为削度。

第二章立木材积的测定P27

1、测定胸径时注意事项:

①在我国森林调查工作中,胸高位置在平地是指距地面l?3m处。在坡地以坡上方1.3m处为准。在树T?解析或样木中,取在根颈以上1.3m处。

②胸高处出现节疤、凹凸或其他不正常的情况时,町在胸高断面积上下距离相等而干形较正常处,测总径取平均数作为胸径值。

③胸高以下分叉的树,可以当作分开的两株树分别测定每株树胸径。

④胸高断血积不圆的树干,应测相互垂肓方向的胸径取其平均数。

2、胸高形数与实验形数关系

树干材积与比较圆柱体体积Z比称为形数。

胸高形数:以胸高断面积为比较圆柱体的横断面的形数,以心表示。(优点:测定容易(胸高断而是确定的)缺点:不能脱离树高单株反映干形)实践上作用:作为立木材积的换算系数

V=G*H*F。

正形数:树干材积与树干某一相对高处的比较I员1柱体的体积Z比,记为fno (消除胸高形数的缺点,其优缺点与胸鬲形数相反。)

实验形数:实验形数的比较圆柱体的断面积为胸高断而积,其高度为树高(h)加3m。(已知£.3、H,可算出实验形数。)

3、立木材积三要素

胸高形数fl.3、胸高断面积gl.3、全树高h

4、形率

胸高形率:树干屮央肖?径(d I/2)与胸径(d L3)之比称之为胸高形率。表达式q2二(d I/2)/d13 形数与形率的关系:

?fi.3=q22前提条件是把树干当作抛物线体。

②fi.3=q2-c 提条件树干抛物线体,且树高在18m以上。

③形数、形率、树鬲有关系:在形率相同时,树干的形数随树高的增加而减小;在树高相同时则形数随形率的增加而增加。

5、用形率法求立木材积:根据形数与形率Z间的关系推算胸高形数,再按下式计算单株立木材积:V=gl.3*h*f L3

6、望高法(记住两个概念)

望点:树干上部直径恰好等于1/2胸径处的部位称作望点。

望高:自地面到望点的高度叫做望高。

第3章树木生长量测定

一、确定树木年龄的方法:

⑴年轮法;

⑵生长锥测定法;

⑶查数轮生枝法;

⑷查阅造林技术档案或访问的方法;

⑸目测法。

二、牛长量:一定间隔期内树木各种调查因子所发主的变化称为主长,变化的量称为牛长量。⑴总生长罐:树木自种植开始至调杏时整个期间累积生长的总量为总生长量。

设t年时树木的材积为M则M就是t年时的总生长量

⑵定期生长最Zn:树木在定期n年间的生长量为定期生长量。Z n=V r V t.n

⑶总平均生长量():总生长量被总年龄所除Z商称为总平均生长量。()二V(/t

⑷定期平均生长量()十定期牛长量被定期年数所除之商称为定期平均牛长量。

九二(V t-V t.n) /n

⑸连年生长量乙树木一年间的生长量为连年生长量o Z=V t-V M(代替计算定期平均生长量)

三、生长曲线的特性

1、当树木年龄t=0时,总牛.长量yt=O,此条件称为树木牛长方程应满足的初始条件;

2、总生长量y(存在一条渐近线,yt=k, k是该树木生长极限值;

3、总生长量yi是关于年龄t的单调非减函数,yt> yt-1;

4、生长Illi线存在一个拐点。

四、平均生长量的主要用途有:

其一、可根据同一生长期平均生长量的大小來比较不同树种在同一条件下生长的快慢或同一树种在不同条件卜?牛长的快慢。

其二、体积平均生长量是说明平均每年材积生长数量的指标。在树木或林分整个生长过程屮, 平均生长虽最高的年龄在林业上叫做数量成熟龄,它是确定合理采伐年龄的依据Z-o

五、连年生长量和总平均生长量的关系:

(1)在幼龄阶段,连年生长量与总平均生长量都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但连年生长量增加的

速度较快,其值大于平均生长量,即Z(A)> & (A)。

(2)连年生长量达到最高峰的时间比总平均生长量早。

(3)平均生长量达到鼓高峰(即最大值)时,连年生长量与总平均生长量相等,即Z(A)=& (A) 时。

(4)在总平均主长量达到最高峰以后,连年生长量永远小于平均主长量,即Z(A)〈& (A)o

六、生长率:生长率是树木某调查因子的连年生长量与其总生长量的百分比,它是说明树木相对生长速度的,即P(t)=Z(t)/y(t)*100

H20 H19 P(t)=( H20—H19)/H 19*100%

H20 H18 P(t)=( H20—H18)/ (H I8+H20)*200/t

七、各调查因子牛长率之间的关系

⑴断面积生长率匕与胸径生长率P D的关系:P g=2PD即断面积生长率等于胸径生长率的2倍; ⑵树高生长率P H与胸径牛长率P D的关系:在^^。*的前提下,P II=kP D即树高牛长率近似等于胸径生长率的k倍,k值是反映树高生长能力的指数。

⑶材积生氏率与胸径生氏率、树高生氏率及形数生氏率Z间的关系:

P v=P g+P H+P f Py=2PD+PH+Pf

在年龄大、间隔期短的条件下,P v=(k+2)P D

八、直径生长量的测定:用生长锥或在树干上砍缺口或截取圆盘等办法,量取n个年伦的宽度,其宽度的2倍即为n年间的直径生长蜃。

第四章林分调查P43

1、林分:内部特征相同且与四周相邻部分有显苦区别的小块森林。

2、根据林分起源分:天然林和人工林

3、根据组成林分的树木的年龄,可把林分划分为同龄林和异龄林。

同龄林中包括绝对同龄林和相対同龄林,绝対同龄林树木年龄一样,和I対同龄林年龄和差不超过一个龄级。

4、在复层林屮,蓄积量最人、经济价值最高的林层称为主林层,其余为次林层。

划分林层的标准:①各林层每公顷蓄积量人于30nF。

②相邻林层间林木 '卜均高相并20%以上。

③各林层平均胸径在8cm以上。

④主林层郁闭度大于0.3,其他林层郁闭度大于().2。

5、P46树种组成式:由树种名称及相应的组成系数组成。在组成式中,优势树种应写在前面。

各树种的蓄积量(或断而积)占林分总蓄积量(或总断而积)的比重來表示,这个比重叫作树种组成系数。各树种的顺序按组成系数大小依次排列,即组成系数人的写在询而,组成系数通常用卜分法表示,即各树种组成系数之和等于“10”。

例如杉木纯林,则林分组成式为“10杉”。

如果某一?树种的蓄积最不足林分总蓄积的5%,但大于2%时,贝恠组成式屮用“ + ”

号表示;若某一树种的蓄积少于林分总蓄积的2%时,则在组成式小用“一”号表示。

6、林分平均胸径P50

准确计算林分平均胸径的步骤是依据林分每木调查的结果,计算出林分或标准地内全部林木断面的总和(G-Eg.)及平均断面积(歹G/N),然后,求出与平均断面积(g)相对应的总径作为林分平均胸径(4g/n))o

7、平均高:林木的高度是反映林木生长状况的数量指标,同时也是反映林分立地质量高低的重要依据。根据不同的冃的,通常平均高又分为林分平均高和优势木平均高。

1林分平均高:与林分平均直径相对应的树高,称为林分条件平均高,简称平均高

测定方法:图解法——树高曲线

数式法——H=b0D b,

2优势木平均髙:优势木平均高可定义为林分中所有优势木或亚优势木高度的算术平均高。

8、立地质量

立地质量(乂称地位质量)是对影响森林生产能力的所有生境因子(包括气候、土壤和生物)的综合评价的一种量化指标。测定立地质量(或林分生产力等级)是开展森林经营活动的重耍

基础工作,常用树高作为评价指标。

地位级Hp=f(A):是依据既定树种的林分条件平均高H D及林分年龄A由该树种的地位级表中查定的表示林地质量或林分生产力相对高低的等级。(缺点:若林分经过下层间伐,平均D增加,平均H增加,年龄不变,地位级向上进一级。)

地位指数Hu=f(A):是依据既定树种优势木平均高H T与林分年龄A由该树种地位指数表屮杳定的表示林地质量或林分住产力高低的指数(值)。实际上就是某树种林分在标准年龄(亦称基准年龄)吋优势木所达到的平均树高值。

9、株数密度:单位面积上的林木株数称为株数密度(N / hm2)(简称密度)。

10、疏密度:林分每公顷胸高断面积(或蓄积)与相同立地条件卜标准林分每公顷胸高断面积

(或蓄积)之比,称为疏密度。以P表示:°标“标(°现、必现一—现实林分

每公顷断面积和蓄积量,°标、“标一一标准林分每公顷断面积和蓄积量。)

11、标准林分概念:某一树种在一定年龄、一定立地条件下最完善和最人限度地利用了所占冇空间的林分。标准林分的疏密度定为

12、郁闭度:林分中林冠投彩曲积与林地面积之比,称为郁闭度。

测定郁闭度方法:①画树冠投影图②样点法③样线法④目测法(论述则要展开写)

13、标准表的作用:测定林分疏密度

测定林分蓄积量

14、林分结构:(要求了解直径结构规律)P73

1、同龄纯林的直径结构规律:1.直径止态分布

2.直径变动幅度

3.累积分布曲线

4.直径分布拟合方法

2?复层混交异龄林分的直径结构规律

15、样地:在林分内,按照随机抽样的原则,所设置的实测调查地块,称作抽样样地,简称样地。

16、标准地:而在林分内,按照平均状态的要求所确定的能够充分代表林分总体特征平均水平的地块,称作典型样地,简称标准地。

17、标准地用途:①推算林分各调查因子②某些专门的林业调查工作(编制各类数表)

18、选择标准地的基木要求

(1)标准地必须对所预定的要求有充分的代表性。

(2)标准地必须设置在同一林分内,不能跨越该林分。

(3)标准地不能跨越小河、道路或伐开的调杳线,且应离开林缘(至少应距林缘为1倍林分平均高的距离)。

(4)标准地设在混交林中吋,其树种、林木密度分布应均匀。

19、标准地调查工作有哪些?

①标准地每木调查②测算树高(1.林分条件平均高2.林分优势木平均高)③测定林分年龄

④各项林分调查因了的计算⑤其他工作

第五章林分蓄积量测定

求林分蓄积量M的思路:

1、己知平均单株材积V: M=N*V (标准木法)

2、已知径阶平均单株材积Vi: M=刀ni*Vi (材积表法)

3、已知F: M=G*H*F

4、M二N*V=N*g*H*F (g 为总断面积)

1、标准木法

使用条件:无表或表的精度不鬲。

标准木:具有指定林木平均材积的树木称为标准木。

标准木选择条件:

①平均胸径Dg± lcm;

②平均树高Hi)±O. 5m;

③干形中等。

1、1平均标准木法

步骤:

(1)测设标准地,并进行标准地调查;

(2)根据标准地每木检尺结果,计算出平均直径Dg (方法见于P45),并在树高曲线上查定林分平均树高H D;

(3)选取1-3株作为平均标准木(依据标准木选择条件而得出),伐倒并用区分求积法测算其材积,或不伐倒而采用立木求积法计算材积;

(4)按式5?1求算标准地(或林分)蓄积,再按标准地(或林分)血积把蓄积换算为单位面积蕃积(m3/hm2)

M二EVi*G/Egi (5-1) P123

1、2分级标准木法

1、等株径级标准木法

2、等断面积径级标准木法

3、径阶等比标准木法

2、材积表法

2、1 一元材积表

一元材积表的编制

法一:直接法

方法与步骤:

1、资料收集与整理

为使编表资料能反映材积表使用地区的材积平均水平,在纟fl织和抽样木时,要求尽可能遵从随机抽样原则,样木株数一般要求在200-300株或以上。

对抽中的样木测定其胸径,并伐倒后用区分求积法测定材积。结合选择合适方程类型, 根据资料绘制散点图,进行数据预处理,剔除异常数据。

2、编制一元材积表

用图解法确定方程类型:将编表数据以横朋标示胸径,纵处标示材积作散点图,根据散点分布趋势,选择合适方程类型。

最优材积方程的选择:对于同一套数据资料,分别采用不同方程进行拟合,计算其剩余平方和及相关系数(或相关指数),选择其中剩余平方和最小、相关系数(或相关指数)最大的经验方程,且最接近材积与胸径散点分布趋势的方程式作为编表材积式。

一元材积表的整理:将胸径代入编表材积式,即为相应单株平均材积,将其列成表即为一元材积表。

例题P129

3、一元材积表的梢度计算(P129)

F检验:将实测材积值与相应理论材积值作线性回归统计假设检验,建立YFa+bxj (Xi表示理论值,yi表示实测值)线性方程,并对a=0 , b=l作F检验。

法二间接法?——由二元材积表导算一元材积表

貝体方法是在用表地区随机抽収200-300株株或以上样木,实测样木的胸径和树高。然后采用数式拟合树高曲线。

2、2二元材积表

如何应用二元材积表求林分蓄积量?

调查取得每个径阶的株数及树高曲线,根据每个径阶中的值和从树高曲线上查出的该径阶的平均树高值,就可从二元材积表中查出各径阶的单株平均材积,乘于该径阶的林木株数,可计算出该径阶的林木材积;各径阶林木材积相加,即得林分蓄积。

3、蓄积三要素法

一、标准表法

M=(G/G|.°)*M].o

二、林分蓄积量表法

M=b0+biG+ b2H+ b3GH

三、平均实验形数法

M=G L3(H D+3)*f1(「为平均实验形数)

第六章角规测树P230

1、角规测树技术

角规绕测技术:绕测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①要注意不要发生位移。②角规点的位置不能随意移动。③做好标记,以免漏测或重测。④ 仔细判断临界树。⑤角规点绕测360。o

2、角规测数的计数判定:当SvR计为1株;S=R计为0.5株;S>R不计数;P242。

水平距大于5m的树T,因位于样圆之外,就不计数。水平距刚好等于5m的,可计数为0.5 株,相当于,每公顷0.5m2胸高断面积。

3、何公顷蓄积量的测定P244:①角规绕测法②角规控制检尺法P244

4、消除林缘误差,林缘带宽要超过最大直径

第七章林分生长最测定

一、林分生长量分类

1、毛生长量(Zgr):林分中全部林木在间隔期内生长的总材积。

2、纯生长蜃(Zne):又净生长量,是毛生长聚减去期间内枯损聚以后生长的总材积。

3、净增虽(A):是期末材积(Vb)和期初材积(Va)两次调查的材积差(△二Vb- Va)0

4、枯损量(Mo):调查期间内,因各种自然原因而死亡的林木材积。

5、采伐量(C):一般指抚育间伐的林木材积。

6、进界生长量(I):期初调查时未达到起测径阶的幼树,在期末调杳时已长人进入检尺范围内,这部分林木的材积称之。

二、胸径生长量的测定(书本P206)

1、胸径生长量表的编制

概念:Z D=f (D) =a+bD

目的:1、推算材积牛长量

2、预估未来径阶株数

3、推算蓄积生长最

编制方法(书上了解具体过程):

1、样木资料的收集

2、带皮胸径生长虽的计算

3、胸径生长最的整列

2、直径分布预估(预估未來径阶株数)(P209)

假设生长均匀

R=Z D/C

R为移动因子

C为径阶距

未来预佔株数=现在株数一移出株数+移进株数

三、一次调查法测定林分蓄积牛长量(重耍掌握材积差法计算过程,和四种方法的原理)

(1)、材积差法:(P205)

某本原理即概念:利用一次测得的各径阶的直径生长屋和株数分布序列,推算林分蓄积生长量的方法。

计算公式:△vj=l/2C (Vj+1—Vj—1)

Avj为lcm材积差

V J+I为比该径阶人一个径阶的材积

Vj—】为比该径阶小一个径阶的材积

材积差法C为径阶距

通过表格计算

间隔时间内的蓄积生长量

蓄积连年生长暈Z M

林分蓄积生长率P M

此方法前提:1、要有经过检验而适用的一元材积表

2、要求待测林分期初与期末的树高曲线无显著差界,否则会导致较大误差

(2)、林分表法(P208—212)

基木原理:通过前n年间的胸径生长量和现实林分的宜径分布,预估未来(示n年)的肓径分布,然后用一元材积表求出现实林分蓄积和未來林分蓄积,两个蓄积Z差即为后n年间的蓄积定期生长量。

(3)、一元材积指数法:(P213)

原理概念:将测定的胸径牛长率(由胸径牛长量获得),通过一元幕指数材积式(V=a0D a,) 转换为材积工长率式,再由标准地每木检尺资料求得材积牛长量的方法。

Pv=a|P D

(4)、双因素法(P214)

原理概念:又二向法,是利用总断面积生长量和平均高生长量两个因了來佔计林分蓄积生长量的方法,此法适用于生长速度快的人工林蓄积牛长量。

根据Mb / Ma=GbHbFb / GaHaFa

应期内平均形数不变,Fa=Fb

AM=Mb-Ma=Ma (GbHb / GaHa—1)

Gb=Ga+AG Hb= Ha+AH

第八章材种出材和空长收获预估P143、P254

1、商品材(商用材)分经济材和薪材;经济材又分为规格材和非规格材;根据树干或木段的材质、规格尺码、及冇用性分为经济材、薪材及废材。

2^出材量二蓄积量水出材率

3、林分薔积量=商品材+废材

4、林分生长量:是指林分在一定期间内变化的量。

5、林分收获量:则指林分在某一时刻采伐时,由林分可以得到的(木材)总量。

6^ Avery和Burkhart (1994)根据模型的预估结杲将模型分为三类。

①全林分模型:用以描述全林分总量(如断血积、蒂积量)及平均单株木的生长过程(如平均直径的生长过程)的生长模型。

②径阶分布模型:以林分变量及肓径分布作为自变量而建立的林分生长和收获模型。

③单木生长模型:以单株木为基本单位,从林木的竟争机制出发,模拟林分小每株树木生长过程的模型。

7、Davis按照模型的模拟情况将生长和收获模型分为三类:

①以林龄、立地及林分密度等林分因子模拟林分的模型一全林分模型

②模拟各径阶内平均木的模型一径级模型

③模拟单木或林分内单株的模型一单木模型

8、全林分模型町分为:固定密度的模型和可变密度的模型

依据模型所描述的林分密度情况一林分具冇最大密度或者是平均密度,这类模型又可分为两类:正常收获模型(即正常收获表)和经验收获模型(即经验收获表)。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