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上期中考八年级历史科试卷及答案

2010-2011上期中考八年级历史科试卷及答案
2010-2011上期中考八年级历史科试卷及答案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7、在中国近代史上,我国受尽了西方列强的侵略,其中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A.英国

B.俄国

C.葡萄牙

D.日本

8、以下哪一个不是洋务运动创办的军事工业()

A.安庆内军械所

B.汉阳铁厂

C.江南制造总局

D.福州船政局

9、洋务运动前期的口号是()

A.自强 B.求富 C.民主 D.平等

10、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A.“公车上书”

B.强学会成立

C.康有为奉诏全面筹划变法事宜

D.《中外纪闻》的出版

11、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维新派发动和领导的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

B.光绪帝颁布颁布《定国是诏》,实行变法

C.戊戌变法从开始到失败历时103天因此又称为“百日维新”

D.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12、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下列历史人物身上能体现这种民族精神的是()

①邓世昌②曹汝霖③左宗棠④林则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3、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是()

①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②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

③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④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4、“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文化运动后期的主要内容。对此作出突出贡献的是()

A.陈独秀 B.李大钊 C.胡适 D.鲁迅

15、节日往往是对重大历史事件的纪念。与五四运动有关的节日是()

A.重阳节 B.建军节 C.端午节 D.青年节

16、影片《西安事变》中,蒋介石与周恩来互称“蒋校长”和“周主任”,源于他们曾共事于()

A.北京大学 B.工农革命学校

C.京师大学堂 D.黄埔军校

17、右图五四运动中“五四精神”的核心是

A.爱国主义 B.艰苦奋斗 C.开拓创新D.乐观主义

18、下图历史人物都是我党的早期领导人,其中只有一位参加过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他是()

八年级上英语期中考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英语期中考试卷 一、单项填空 1.---Where did Tina go on vacation last summer? ---She ________ to Hainan. A. went B. goes C. is going D. will go 2.—Did you try paragliding yesterday?---Yes. I_________ I was a bird, It was so exciting! A. looked like B. made sure C. thought of D. felt like 3.---Who will go to the ______ for teeth cleaning with you, Mark? ---My father. A. guide B. dentist C. writer D. musician 4.---I hate vegetables, I _________eat them. ---But they’re good for your health. You should often eat them. B. usually B. often C. hardly ever D. always 5. ---________ do you have a sports meeting in your school. ---Twice a year. A. How long B. How soon C. How far D. How often 6.----__________woman is your mother? ----The one with long hair. A. What B. How C. When D. Which 7.—How do you like the book you read yesterday? ---Oh! It’s one of ______ books I’ve ever read. A. interesting B. more interesting C. most interesting D. the most interesting 8.---How do you like the concert given by EXO? ---Exciting,___________ one piece of the music wasn’t played quite well. A. though B. because C. so D. and 二、完形填空 Do you have lost of friends? What do you 36 friends and friendship? Are 37 very important to you? Some of your friends may have 38 ideas from you, and some like doing the same things as you. Do you like friends different from 39 the same as you? You may like the friends who have the same hobbies 40 you. But I don’t really 41 . I have 42 good friends, Peter and James. Peter is like me. I’m 43 than most of the students in my class, and Peter is also quiet. And we 44 like going shopping. On weekends, we often go to the supermarket to 45 something. But 46 friend of mine, James is quite different from me. He is more outgoing, and he likes 47 funny stories and often makes me 48 . He also likes books, so he often goes to the library and does some 49 there. You see, friends are not 50 to be the same. Do you think so? ( )36.A. talk about B. think of C. thank for D. look at ( )37.A. it B. they C. them D. we ( )38. A. easy B. interesting C. different D. same ( )39.A. or B. and C. though D. but ( )40.A. to B. with C. as D. at ( )41.A. like B. care C. show D. wonder ( )42.A. two B. three C. four D. five ( )43.A. quieter B. funnier C. friendlier D. smarter ( )44.A. all B. each C. both D. some ( )45.A. sell B. buy C. play D. eat ( )46.A. other B. others C. the other D. another ( )47.A. speaking B. talking C. saying D. telling ( )48.A. laugh B. wait C. run D. dance ( )49.A. sleeping B. cooking C. reading D. cleaning

八年级历史试卷含答案精编版

2017年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卷 八年级历史(闭卷) 请注意:本试卷共4页,试题卷分选择题、判断题、材料解析题和探究题四道大题,均须在答题卡上作答。测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将与选择题答题区相对应的选中项字母涂满、涂黑,黑度以盖住框内字母为准。每小题3分,共45分) 1. 1951年它以和平的方式获得了解放,60年代它经过民主改革走上了社会主义的道路,今天它已发展成为我国的重要牧区和旅游区。这里的“它”是指 A.新疆B.西藏C.内蒙古D.青海 2. 1950年,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鲜,与朝鲜人民并肩反击美国侵略者的司令员是 A.彭德怀B.聂荣臻C.刘伯承D.贺龙 3. 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近3亿无地少地的农民获得了7亿亩土地。土地改革的完成 A.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B.建立了土地的公有制 C.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D.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4. 开始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是 A.土地改革完成B.一五计划的完成 C.三大改造完成D.东北工业基地的形成 5. 新中国建立初期,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是 A.组织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B.公私合营 C.将土地分配给农民 D.组建人民公社 6. 中共八大决定的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 A. 加速社会主义改造 B. 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C. 开展阶级斗争 D. 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

7. “文化大革命”期间,许多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和民主人士被诬为“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反动学术权威”等,遭到批斗、迫害。这些现象充分反映了“文化大革命”期间 A. 党中央出现了修正主义 B. 没有制定法律 C. “走资派”企图夺取政权 D. 民主与法制遭到严重的践踏 8. 1987年,中共哪次重要会议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A. 十二大 B. 十三大 C. 十四大 D. 十五大 9. 下列人民解放军军种中建立最晚的是 A.陆军 B.海军C.空军D.导弹部队 10. 1955年4月,在万隆会议中提出“求同存异”方针的中国领导人是 A.朱德B.周恩来C.叶剑英D.陈毅 11.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中美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标志着 A. 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 B. 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C. 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建立 D. 美国承认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2. 通过卫星传播,我们能坐在电视机旁欣赏到万里之外世界杯比赛中球星的精彩表演。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 A.“东方红1号” B.“神舟一号” C.“嫦娥一号” D.“长征一号” 13. 使“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说法成为现实的高科技是 A.生物技术B.航天技术 C.计算机网络技术D.自动化技术 14. 新中国成立之初,党和国家领导人非常重视体育运动。毛泽东主席对学生提出的要求是 A. 百花齐放 B. 全民健身 C. 健康第一 D. 体育强国 15.我国目前实行的社会保障不包括 A. 养老保险 B. 医疗保险 C. 最低生活保障 D. 公费医疗

初二数学上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在△ABC和△DEF中,AB=DE, ∠B=∠E,如果补充一个条件后不一定能使△ABC≌△DEF,则补充的条件是() A、BC=EF B、∠A=∠D C、AC=DF D、∠C=∠F 2.下面各组线段中,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1,2,3 B.1,2,4 C.3,4,5 D.4,4,8 3.下列图形中具有不稳定性的是() A、长方形 B、等腰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锐角三角形 4. 在△ABC中,∠A=39°,∠B=41°,则∠C的度数为() A.70° B. 80° C.90° D. 100° 5. 如右图所示,AB∥CD,∠A=45°,∠C=29°,则∠E的度数为() A.22.5° B. 16° C.18° D.29° 6. 7、点P(1,-2)关于x轴的对称点是P1,P1关于y轴的对称点坐标是P2,则P2的坐标为() A、(1,-2) B、(-1,2) C、(-1,-2) D、(-2,-1) 7. 如图所示,∠A+∠B+∠C+∠D+∠E的结果为() A.90° B.1 80° C.360° D. 无法确定 8. 正多边形的一个内角等于144°,则该多边形是正()边形. A.8 B.9 C.10 D.11 9. 如图所示,BO,CO分别是∠ABC,∠ACB的两条角平分线,∠A=100°,则∠BOC的度数为(). A.80° B.90° C.120° D.140° 10. 如图,△ABC中,∠A=90°,AB=AC,BD平分∠ABC交AC于D,DE⊥BC于点E,且BC=6,则△DEC的周长是() (A)12 cm (B)10 cm (C)6cm (D)以上都不对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 已知三角形两边长分别为4和9,则第三边的取值范围是. 12.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0cm,一边长为6cm,则底边长为______. 13.已知在△ABC中,∠A=40°,∠B-∠C=40°,则∠B=_____,∠C=______. 14. 如图,所示,在△ABC中,D在AC上,连结BD,且∠ABC=∠C=∠1,∠A=∠3,则∠A 的 度数为. 15. 把边长相同的正三角形和正方形组合镶嵌,若用2个正方形,则还需要____个正三角形才可以镶嵌. 16. 如果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为1260°,那么从这个多边形的一个顶点可以连_____?条对角线. 17. 如图,△ABC中,∠C=90°,AD平分∠BAC,AB=5,CD=2,则△ABD的面积是____________. 18. 已知△ABC的三边长a、b、c,化简│a+b-c│-│b-a-c│的结果是_________.

2017年山西省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山西省2017年中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1.中秋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蕴含着“凝聚血缘、合家团圆”的寓意,是中华民族自我认同的一个文化符号。与这一寓意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科举制 2. 中国的汉字构型独特,字形丰富,数量庞大,为富于个性化的书法艺术创造了条件。根据下面图片提示的相关信息,书法成为一门艺术的原因是() ①汉字的演变与成熟②历代统治者的推崇 ③造纸术的发明④人们对书法美的不懈追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3. 据《明太祖实录》记载:明洪武十三年(1381年)全国总人口为59 873 305人,而山西人口已达到4 103 450人。明朝为了巩固新政权和发展经济,便大量从山西往外地迁民。明政府在移民同时,给予外迁之人相关政策上的优惠和照顾,这无疑让外迁的山西人更快地投人到当地的农业生产中,与当地人共同创业,使明朝的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从这段话中不能提取到的信息是() A.山西人口在明朝增加的原因 B.明朝政府从山西移民的原因 C.政府的优惠政策调动移民积极性 D.山西移民对迁入地经济作出贡献 4. 下列选项与“古代对外友好交往”这一主题不符的是() A.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 B.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大唐文化 C.郑和——七下西洋,促进亚非交流 D.郑成功——收复台湾,抗击外来侵略 5. 为下表中的历史人物找到准确的对应项,空白处应填写的是() A.虎门销烟 B.洋务运动 C.武昌起义 D.北伐战争 6. 1862年6月26 日,《上海新报》登载了一则某商行售卖“外国杂货”的广告:“新到什锦饼干、酸果、洋醋、吕宋烟、白兰地、小面镜仔、东洋竹篮仔等”。这一现象说明了() A.自然经济的迅速瓦解 B.社会阶级分化的加剧 C.物质生活时尚的变化 D.国人办报事业的发展 7. 山西现有红色遗址600多处,见证了革命战争年代不同时期发生在我省的重大历史事件。下图是小明同学利用暑假去参观太原解放纪念馆时拍摄的照片及批注说明。据此判断,与太原解放的背景直接相关的事件是()

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人教版) 1.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第Ⅰ卷1~2页为选择题部分。选择题的答案请用2B 铅笔填涂在机读卡上。第Ⅱ卷3~6页为非选择题部分,其答案请用钢笔或签字笔直接在该卷相应试题的空白处书写答案。 2. 本试卷满分为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交卷时只交第Ⅱ卷,第Ⅰ卷由学生自己保管,以便下期开校讲评。 第Ⅰ卷选择题(50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一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所选答 案前的字母填入对应的括号中。每小题2分,共50分。) 1. 下列历史题材的影片,主要反映第二次鸦片战争相关史实的是() A.《林则徐》 B.《鸦片战争》 C.《火烧圆明园》 D.《甲午风云》 2.《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 允许列强在华投资设厂 B. 赔款2亿两白银 C. 开设新的通商口岸 D. 清政府禁止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3. 在山东刘公岛有一座甲午战争纪念馆,如果你是一名解说员,你将向参观的人们介绍哪些内容 ①林则徐率军抵抗英军②邓世昌为国捐躯③北洋舰队全军覆没④甲午中日战争是近代日本侵华的重要组成部分()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4. 一家日本企业征得清政府同意后,在重庆开设了一家工厂。你认为此事最有可能发生在:() A. 鸦片战争后 B. 洋务运动中 C.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D. 甲午战争后 5. 图片承载着历史。下列图片反映了八国联军侵华史实的是() A虎门销烟B圆明园遗迹 C 日军在旅顺的暴行D侵略者坐在清朝皇帝的宝座上6. 对下面图示解读准确的是() A. 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程 B. 中国逐步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程 C. 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历程 D.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历程 7. 毛泽东曾说:“讲重工业,不能忘了张之洞”。这主要指张之洞创办了() A. 汉阳铁厂 B. 大生纱厂 C. 福州船政局 D. 江南制造总局 8. 甲午中日战争失败以后,李鸿章伤感地反省,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 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对这句话理解最准确的应当是() A. 洋务运动一无是处 B. 洋务运动的目的在于表面做做样子 C. 洋务运动劳而无功 D. 洋务运动没有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 9. 中国近代史上有位清朝皇帝,“富有青年人的进取精神,愿意接受新思想,不甘做亡国 之君,积极支持变法”,他是() A. 康熙帝 B. 道光帝 C. 光绪帝 D. 宣统帝 10. 20世纪30年代中山装的造型被赋予了特殊的含义,其中袖口的三颗扣子代表的是() A. 三民主义 B. 辛亥革命 C. 百日维新 D. 洋务运动 11. 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后开始采用民国纪年,一位老人出生于民国23年,请问他出生于公元() A. 1933年 B. 1934年 C. 1935年 D. 1936年 12.“口号”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和传递着历史信息。下列哪项不是五四运动口号() A.“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B.“废除二十一条” C.“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D.“实业救国”

初二上册英语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初二上学期英语期中考试 I. 单项选择(30分) ( ) 1. He _______ TV every day. A. watch B. watches C. watching D. watched ( ) 2. They are in _______ class. A. different B. same C. the same D. difference ( ) 3. --- Can you _____ us a story in English? ---- Sorry. I can’t ____ English. A. tell; speak B. speak; talk C. tell; say D. say; tell ( ) 4. Mary likes______ football match very much. A. to look at B. to see C. looking at D. watching ( ) 5. We have ______ homework to do today. A. many B. lot of C. much D. few ( ) 6. I’m not feeling ______ . I have a headache. A. good B. well C. best D. ill ( ) 7. What’s ____ matter with you ? A. a B./ C. the D. an ( ) 8. Everyone ____ a good time now. A. has B. have C. are having D. is having ( ) 9. ____ in bed is _____ for your eyes. A. Reading; good B. Reading; bad C. Reading; badly D. read; bad ( ) 10. Miss Yang usually______ on Sundays. A. goes shopping B. go to shopping C. go shopping D. to go shopping ( ) 11. Look! Kate with her brothers _____ in the park.. A. skateboarding B. is skateboarding C. are skateboarding D. skateboards ( ) 12. The students are cleaning their classroom. ____ are cleaning the windows, ____ are cleaning the desks and chairs. A. Some; others B. Some; another C. Others; some D. Others; others ( ) 13. --- Do you know the man ___ a big nose. --- Yes. He is my uncle. He ___ big eyes, too. A. has; with B. with; has C. have; with D. with ; have

2019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9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历史试卷满分70分,历史、道德与法治的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2.本试巻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2页。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以“仁”释“礼”,力图将社会外在规范转化为个人的内在自觉,从而铺垫了中华民族文化精神根基的是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 2.汉初的封国有王、候两级。王国名义上受朝廷节制,但皇权不能施行于王国所属的郡县。候国建制与县相当,直属朝廷。由此可见,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加强中央集权主要针对 A.王国 B.侯国 C.郡 D.县 3.图1是西晋末年至南朝时期北方人口迁徙示意图。这一时期的人口迁徙 A.源于自然灾害 B.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C.阻碍民族交融 D.推动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4.图2是中国棉纺织业布机数(1912-1921年)和机制面粉业年产量(1913-1921年)柱状图。该图反映了

A.列强加大对中国的商品倾销 B.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开始起步 C.中国重工业获得了初步发展 D.民族工业获得快速发展良机 5.“国民政府秉总理之遗嘱出师北伐……革命成功惟一之要素,在得民众扶助。”这次革命的重任是 A.推翻清政府统治 B.反对袁世凯独裁 C.打倒列强除军阀 D.打败日本侵略者 6.抗战时期,苏联援华约7亿美元;美国援华8.4亿美元,仅占其对外援助的1.8%;英国对华援助也是有限的。中国实际所获外国援助与所需相距甚远。这反映了 A.中国抗日战争无需外援 B.中国单独抗击日军 C.中国抗战主要依靠自己 D.中国经济实力强大 7.1949年,“人民”开始成为最为流行的政治词汇。从“人民解放军”“人民到使用的”人民币”、乃至每天走过的“人民路”“人民广场”等,“人民”一词频繁地出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这表明我国 A.完全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 B.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C人民代表大会度已确立 D.人民真正成为国家主人 8.197年,美国提出“双重代表权”方案,即同意北京和台北都在联合国圳有席位。基辛格访华时曾以此试探中国,被周恩来总理拒绝。这说明 A.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B.一个中国原则是我国政府的一贯立场 C.中国已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D.驱逐台湾在联合国席位成为中美共识 9.1979年、占中国人ロ80%以上的农民群体人均存款不足10元。2009年,中国人均存款超万元。从1979年到2009年,中国GDP增长了近100倍,人民币总量增加了700多倍。这些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国有企业改革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C.实行改革开放 D.大量引进外来资金 10.罗马法中有很多法律原则、诸如公民权利平等原则、重视证据原则、法人制度原则等一直被现代法律所采用,这表明罗马法

最新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八年级历史试题 2017.01 一、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本大题共17小题,1—10题每小题1分;11—17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右图导致了清朝这一时期几种主要进口货物税率(关税) 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B.中国手工业纺织技术较弱 C.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 D.英国机器棉纺织也发达 2.晚清政府曾收到某地民众的一份公告:“……百姓无依,惟有死守,据为岛国,遥戴皇灵……图固守以待转机。”该公告反映的历史事件与地点对应正确的是 A .鸦片战争——香港 B .第二次鸦片战争——库页岛 C .甲午中日战争——台湾 D .郑成功收复台湾——钓鱼岛 3.《庚子西狩丛谈》记载:“庚子(1900年)之役,国家以乱民肇衅,外国连衡而入京师……”这段文字叙述的应是 A.英军攻陷南京 B.英法联军占领北京 C.义和团攻占南京 D.八国联军占领北京 4.右边是毛泽东对近代史上两位人物的评 价,关于两人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A .都是洋务派的地方代表 B .都提出了“求富”的口号 C .都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D .都提出了“实业救国”的口号 5.“生产之要素有三:曰土地,曰劳力,曰资本。我国土地劳力皆胜居优,惟苦乏资本……故利用外资,诚为中国今日生计政策之最妙法门”。在此,梁启超着重强调 A .发展工业以工立国 B .发展商业争夺市场 C .引进外资发展生产 D .学习西方君主立宪 6.某校开展“百年中国”历史主题活动,李同学就“1912年6月南京见闻”搜集到以下材料。其中有史实错误的是 A .“民主”“共和”成为热门话题 B .人们传阅《新青年》的进步文章 C .大街上有剪去长辫、穿中山装的男子 D .有人打听现任临时大总统是谁 7.毛泽东说:“我在师范学校学习的时候,就开始读这个杂志了。我非常钦佩胡适和陈独秀的文章。他们代替了已经被我抛弃的梁启超和康有为,一时成了我的楷模”。毛泽东所说的杂志当时主要宣传 A .传统儒家思想 B .维新变法思想 C .民主革命思想 D .民主和科学 8.梁启超在纪念某一运动时说:“目前之政治运动,专恃感情冲动作用。感情之为物,起灭迅速,乏继续性,群众尤甚。吾以为近日之青年,宜萃全力以从事于文化运动,则将来之有效的政治运动,自孕育于其中……”他评述的是 A .义和团运动 B .五四爱国运动 C .新文化运动 D .国民革命运动 9.1924年5月,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上说: “要从今天起,重新做革命的基础,另

初二语文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4分) 1.选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2分) A. 震悚(shǒng)荒谬(miào)溃退 (guì) 锐不可当(dǎng) B. 要塞(sāi)瞥见(piē)惊骇 (gài) 歼灭(qiān) C.俨然(yān)幽咽(yàn)诘问(jí)差使(chà) D.阡陌(qiān)举箸(zhù)寒噤(jìn) 仄歪(zè) 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阻遏创疤鸿蠕穷愁撩倒 B.烦躁狼籍蹒栅缭绕不绝 C.琐屑皇急杀戮臭名昭著 D.簌簌颓唐案牍黄发垂髫 3、下列的字或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2分) A.业已:已经震悚:身体因恐惧或过度兴奋而颤动。 B.阡陌:田间小路。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C.丝竹:丝线和竹子。烽火:柴火 D.逾:越过。幽咽:形容低微、断续的哭声。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A.同学们以敬佩的眼光倾听着这位老红军作的报告。 B.考试能否取得好成绩,取决于平时是否努力。 C、中学生是学习的重要阶段。 D、我们要注意改正并找出作文中的错别字。 5、对下面的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②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③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A ①对偶②排比③拟人 B ①排比②夸张③拟人 C ①排比②对偶③反问 D ①夸张②对偶③反问 6.下列有关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A 杜甫的诗“三吏”“三别”,真实地反映了唐朝安史之乱时期,战乱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以及对社会造成的极大破坏,《石壕吏》便是其中一首。 B《阿长与〈山海经〉》的作者是我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本文选自小说集《呐喊》。 C《爱莲说》与《陋室铭》在写作方法上都是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情感,我们称这种写法为借物喻人。 D《石壕吏》中“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哭!”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形成强烈的反差,极其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的矛盾。 7、从上下文连贯的角度看,衔接最紧密的一句是()(2分) 学习知识要一点一滴,善于积累,;平凡的努力虽不惊人,却能攀登万仞高峰。 A、能铺出千里路的是细小的不显眼的石子。 B、细小的石子虽不显眼,却能铺出千里路。 C、不显眼的细小石子,却能铺出千里路。 D、千里路的铺成,是有了细小的不显眼的石子。 8、默写填空:(8分) (1),芳草萋萋鹦鹉洲。(1分) (2)自古逢秋悲寂寥,。(1分) (3)“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这句话出自的课文《老王》,“他”是指。(1分) (4)《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自然环境的美好的句子是 。(2分) (5)父亲买橘子的“背影”感人至深,“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 地走到铁道边,慢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月台,就不容易

初中中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最新初中中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黄帝时期B夏朝C商朝D西周 2、“三顾茅庐”的故事发生在襄樊隆中,下列与故事相关的历史人物是 A袁绍B诸葛亮C孙权D曹操 3、揭开中华民族抗战序幕的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B卢沟桥事变C西安事变D日本侵占东北三省 4、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提到的“成吉思汗”是指 A忽必烈B铁木真C努尔哈赤D皇太极 5、1999年12月20日我国政府对其恢复行使主权的是 A英国侵占的香港B葡萄牙侵占的香港C英国侵占的澳门D葡萄牙侵占的要们 6、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A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成立B《人民宪章》的发表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D《国际歌》的诞生 7、我们能够享受电灯带来的光明最应该感谢 A瓦特B爱迪生C莱特兄弟D卡尔本次 8、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 A巴黎公社建立B俄国二月革命C俄国十月革命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9、下列会议中决定成立联合国的是

A巴黎和会B华盛顿会议C雅尔塔会议D慕尼黑会议 10、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是 A国际联盟的成立B欧洲联盟的成立C欧洲共同体成立D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二、非选择题(第11题7分,第12题6分,第13题各7分,第14-15题各6分,第16题8分,共40分) 11、【彰显辉煌历史】(7分) 汉朝和唐朝对我国封建社会的历史影响深远.据此回答: (1)汉武帝采取了哪些措施使汉朝出现了大一统局面?(举两例)(2分)(2)“唐朝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创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胜时期.”历史上把这一时期叫做什么?请再列举一例汉、唐出现的盛世局面.(2分)(3)汉唐时汉族同少数民族和睦相处,“合同为一家”,请举出一例.(2分)(4)举例说明“唐朝对外友好往来密切.”(2分) 12、【试看资产阶级革命】(6分) 当看到资本主义曙光之时,资产阶级以排山倒海之势冲破了封建制度的束缚,迎来了17—18世纪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从以上叙述中可以看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相同原因是什么?(1分) (2)在此期间美国爆发了一场什么战争?关键性的领导人是谁?(2分)(3)英法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分别是什么?(2分) (4)英法资产阶级革命对人类历史的共同影响是什么?(1分)

八年级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历史学科期末检测试题 (试卷说明:本卷共三道大题,32个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量60分钟) 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小题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 1、“竹枪一杆,打得妻离子散,不闻枪声震天;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屋,不见烟火冲天。”这段俗语反映了中国近代一段惨痛的历史,它告诫我们应 A 、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B 、家庭和睦,相亲相爱 C 、珍惜土地,保护环境 D 、反对战争,热爱和平 2、两千多年前,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说:“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纵观历史,中国近代遭受的第一次来自海上的侵略战争是由哪一个国家发动的? A 、美国 B 、俄国 C 、英国 D 、法国 3、1935年10月毛泽东途径六盘山时所作:“天高云淡,望断南飞燕。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词中“屈指行程二万”是指 A 、北伐战争 B 、秋收起义 C 、井冈山会师 D 、红军长征 4、小明中考后准备参加“重走长征路”的活动,如果你是导游,请你为小明设计一条最合适的旅游线路 A 、瑞金——遵义——吴起镇——会宁 B 、上海——遵义——西安——吴起镇 C 、瑞金——武汉——西安——吴起镇 D 、上海——瑞金——武汉——吴起镇 5、王刚要实地考察中国共产党诞生地,他应该去的城市是 A 、北京B 、南京C 、上海D 、武汉 6、在《辛丑条约》中,最能反映清朝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工具的内容是A 、赔款亿两白银 B 、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C 、拆毁大沽炮台 D 、允许各国驻兵保护北京——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7、他在100多年前第一个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他的一生是为近代中国的民族独立、民主自由、民生幸福而无私奉献的一生。这里的“他”是指 A 、康有为 B 、孙中山 C 、毛泽东 D 、邓小平 8、近代史上,一位日本企业家在苏州开办纺织厂。你认为此事最早可能发生在A 、鸦片战争前B 、鸦片战争中C 、鸦片战争后D 、甲午中日战争后 9、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它采用五角星和“八一”二字的图案。其中,五角星象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那么,“八一”二字纪念的应该是 A 、武昌起义 B 、北伐战争 C 、南昌起义 D 、秋收起义 10、某人在圆明园的遗址中游走,得一断瓦,不胜惊喜,归来磨洗干净,在无釉的一面涂以朱墨,刻上“圆明园断瓦”五字并题记“甲戌十月同孙女牛霄于圆明园废墟中拾得。”该断瓦记载哪一悲惨事件? A 、第一次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1、仔细观察右边表格,期中“运动名称”一栏应该填写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 考场________ 座位号______________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卷

临沂市第九中学八年级上数学期中考试试卷 班级姓名 分数 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对的打“√”,错的打“×”.全部打“√”或全部打“×”的得0分,共5分) 1.3的算术平方根是3. ( ) 2.直角三角形有两边长分别是3、4,则另一边长必为5. ( ) 3.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 ) 4 60°得到. ( ) 5.线段经过平移后得到A 'B ',那么四边形'A '是平行四边形.( )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81的平方根是; 2.____________83=-; 3.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是27cm ,则该正方形的边长是 cm 4.已知4)1(2 =-x ,则_______=x ; 5.如图,△与△都等边三角形,如果△经过旋转后能与△重合,则旋转中心和旋转角分别 是 .(注:只需填上你认为正确的一种条件即可,不必考虑所有可能的情形.) 6.若实数a 、b 满足,02)2(2 =-+-a b a 则 ____________2=-a b ; 7.如图,梯形ABCD 中,,∠90°,cm AD 4=, cm AC 5=, 218cm S ABCD =梯形,那么AB ; 8.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 中,CD BC 2=,AB CA ⊥C , cm AC 3=, 则平行四边形ABCD 的面积为 ; 9.矩形的周长是56,对角线、相交于点O , △与△的周长差是4,则矩形中较短的边 长是 10.若的三边分别是a 、b 、c ,且a 、b 、c 满足2 2 2)(c ab b a =-+,则△为 三角形 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单选题,共16) 1.如图,以数轴的单位长线段为边作一个正方形,以数轴的原点为旋转中心,将过原点的对角线顺时针旋转,使对角线的另一端点落在数轴正半轴的点A 处,则点A 表示的数是( ) A. 2 1 1 B. 1.4 C. 3 D. 2 2.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是 ( ) A. 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 B. 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 C.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D. 对角线互相平分 3.如图6所示,在 中,E 、F 分别、的中点, A B C D A B C D O D C B A A B C D E F

2018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2018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卷(开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王国维说:“自周之衰,文王、周公势力之瓦解也,国民之智力成熟于内,政治之纷乱乘之于外,上无统一之制度,下迫于社会之要求,于是诸于九流各创其学说。”他意在说明() A.分封制的崩溃B.商鞅变法的作用 C.兼并战争的后果D.百家争鸣的原因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自周之衰,文王、周公势力之瓦解也,国民之智力成熟于内,政治之纷乱乘之于外,上无统一之制度,下迫于社会之要求,于是诸于九流各创其学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社会大变革时期,学术环境相对宽松;面对社会的动荡与变革局面,各阶级阶层代表人物从不同的立场角度出发,发表自己的观点或主张,因此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选项D符合题意;而选项A分封制是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才废除的;选项B商鞅变法,题干内容没有涉及;选项C兼并战争,在题干内容在没有体现,所以选项ABC不符合题意。因此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 七上第8课百家争鸣 2.汉代陵阳县,故址在今安徽省石台县广阳镇,晋为避杜皇后名讳改名广阳,后又避隋炀帝名讳改名南阳。这种地名的变化反映了() A.外戚干政B.战乱频繁 C.皇权至高无上D.地方权力削弱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汉代陵阳县,晋为避杜皇后名讳改名广阳,后又避隋炀帝名讳改名南阳”,由此判断这是中国古代社会的特有的“避讳”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避讳”的意思是在帝制时代对于君主和尊长的名字,必须避免直接说出或写出。所以“陵阳”避杜皇后名(杜陵阳)讳改名广阳,后又避隋炀帝名(杨广)讳改名南阳,这种“避讳”,体现皇权至高无上,选项C符合题意;而选项ABD与“避讳”无关。因此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 3.贞观初,太宗曾对公卿说“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借忠臣。”为此,太宗() A.知人善任和虚心纳谏B.奉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C.戒奢从简和轻徭薄赋D.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借忠臣”,这句话的意思是,人要照见自己,一定要有

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有答案)

一.单选题(每小题0.5分,共25分,请将本选择题答案填至单选题答题卡处) 1.6月26日,是世界禁毒日。1839年,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鸦片,维护了民族尊严的历史人物是: A.道光帝 B.林则徐 C.邓世昌 D.左宗棠 2.1840年的枪炮声惊醒了沉睡中的中国,从此,中国近代史拉开了帷幕。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历史事件是: A.收复新疆 B.虎门销烟 C.鸦片战争 D.太平天国运动 3.落后就要挨打,是历史给我们的启示。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将有“万园之园”美誉的圆明园毁于一旦的侵略者是: A.英法联军 B.美俄连接 C.八国联军 D.德法联军 4.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趁火打劫,割占了中国东北、西北大片领土的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俄国 5.左宗棠收复新疆后,为加强对西北边疆的管理,清政府决定设立新疆行省。其设立的时间是: A.1871 年 B.1875年 C.1876年 D.1884年 6.近代史上,随着帝国主义国家的到来,中国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瑷珲条约》 C.《辛丑条约》 D.《马关条约》

7.有人说,中国是带着首都被侵占的屈辱进入20世纪的。能印证这一说法的、爆发于1900年的战争是: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8.洋务运动前期,洋务派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其口号是: A.自强 B.求富 C.民主 D.科学 9.下列选项中,属于洋务派创办的近代民用工业的是: A.安庆内军械所 B.江南制造总局 C.汉阳铁 厂 D.福州船政局 10.1895年,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历史事件是: A.公车上书 B.戊戌政变 C.百日维新 D.强学会的成立 11.“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为维新变法流血牺牲的历史人物是: 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光绪帝 12.作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三民主义不包括: A.民族主义 B.民主主义 C.民权主义 D.民生主义 13.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成立 于: A.檀香山 B.广州 C.南京 D.东京 14.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蓬勃展开,其主要阵地是:

八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

Ⅱ.知识使用(共20分) 第一节单项选择从A、B、C四个选项中选择准确答案。 (共10小题,计10分) 21.I think Lionel Messi played soccer than any other player. R A.good B.better C.best 22.My mother says fruits are good my health. A.for B.at C.with 23.Lily is hard-working student in our class. A.more B.most C.the most 24.My mother often makes me at home. A.stay B. to stay C.staying 25.She is new in Changsha. So she has friends here. A.a few B.few C.little 26. do you exercise? Once a day. A.When B.How often C.How long 27.Does your sister study as as you? No, she studies harder . A.hard B.harder C.hardest 28.Is there in today’ newspaper? Yes, there is. A.interesting anything B.anything interesting C.something interesting 29.Thanks for me so much help. A.giving B.give C.to give 30.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famous talk show? .I want to watch it again and again. A.I can’t stand it B.I love it C.It’s meaningless 第二节完形填空通读下面的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从A、B、C三个选项中选择准确答案。(共10小题,计10分) I have a problem. Yesterday afternoon I had a fight 31 my best friend, Peter. And I was very angry. I thought about it for a long time last 32 . Now I know I was 33 at that time. But I don’t know 34 I should do. My mother thinks I 35 go to see Peter and tell him I was wrong. My father thinks I should 36 and say 37 to him. And my brother 38 I should call “Teen Talk”,the radio advice program(电台建议节目). My sister tells 39 I should call my teacher for 40 . Can you tell me what I should do ? ( )31. A. with B. of C. at ( )32. A. morning B. noon C. evenin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