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导学案1

《细菌》导学案1
《细菌》导学案1

第二节细菌导学案

新知梳理

一、细菌的发现

1、17世纪后叶,荷兰人制作的能放大倍的显微镜,从而发现了细菌。

2、19世纪中叶,法国科学家设计了一个巧妙的实验——

实验,证明了肉汤的腐败是由造成的。

3、巴斯德向世人证实了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产生的。还发现了菌、菌,提出了保存酒和牛奶的巴氏消毒法及防止的方法。后人称他为“”。

二、细菌的形态和结构

1、形态:

(1)细菌的个体十分,大约10亿个细菌堆积起来,才有一颗小米粒那么大。只有用或才能观察到细菌的形态。

(2)细菌的形态一般有三种:、和。

(3)一个细菌是个细胞。有些细菌相互连接成团或长链,但每个细菌是的。

2、结构:

(1)基本结构:不同种类的细菌形态不同,但它们的基本结构是相同的,具有、、、等。

(2)特殊结构: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有,有些细菌生有。

(3)细菌与动物细胞的区别:细菌只有,却没有。细菌有,却没有。

三、细菌的生殖

1、生殖方式:细菌靠进行生殖,也就是一个细菌分裂成两个细菌。

2、细菌和的特性,使它们几乎无处不在。

合作探究

1、巴斯德所做的实验向世人证实了()

A.细菌是由有机物自己产生的

B.细菌是由有机物的某些物质进化而来的

C.使有机物腐败的细菌原来已经存在,并可以由空气传播

D.细菌是自然发生的

2、下列关于细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细菌的形态有杆状、球状和螺旋状

B.细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C.细菌的具体非常微小,大约10亿个细菌堆积在一起才有一颗小米粒那么大

D.有些细菌有鞭毛,有些细菌有荚膜

3、肺炎双球菌侵入人体肺部后,少量的细菌形成大量的菌群,导致人体表现出病症,这一过程是通过实现的()

A.芽孢产生的

B.分裂生殖

C.孢子生殖

D.细胞生长

课时作业

1.多数细菌的营养方式是( )

A.含叶绿体,自己制造有机物B.不含叶绿体,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

C.不含叶绿体.自己制造有机物D.含叶绿体,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

2.有些细菌有鞭毛和荚膜,它们的作用分别是( )

A.运动和保护B.防御和保护C.攻击和保护D.运动和保温

3.巴斯德是伟大的生物学家,被世人称为“微生物

学之父”。以下哪项不是他的主要贡献( )

A.教会人们用酵母菌酿酒B.通过实验否定了细菌自然发生说

C.提出了防止手术感染的方法D.提出巴氏消毒法

4.与洋葱细胞相比,细菌细胞缺少的结构是( )

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细胞质④成型的细胞核⑤叶绿体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④⑤

5.下列细菌中,属于营寄生生活的是( )

A.生活在人体肠道内的某些菌落B.分解枯枝落叶的细菌

C.生活在面包上的细菌D.被噬菌体寄生的细菌

6.细菌在生态系统中属于( )

A.生产者B.分解者C.消费者D.非生物部分

7.夏天天气闷热时,牛肉干能长时间存放的原刚是( )

A.所含的水分极少,不利于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B.空气干燥,不适宜细菌生长

C.所含的有机物已分解,细菌无法繁殖

D.天气闷热,细菌、芽孢数目极少

8.两个未经消毒的瓶子,甲为250毫升,乙为250 毫升,装入250毫升牛奶后密封,放在同样温度的环境中,它们所盛牛奶的变质情况足( )

A.同时变质B.乙先变质C.甲先变质D.无规律

9、下图为细菌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下列问题。

(1)写出细菌各部分的名称:

【①】,【②】,

【③】,【④】,

【⑤】,【⑥】

(2)与动物细胞相比,所有细菌细胞特有

的结构是。

(3)与植物细胞相比,二者都有的结构是、、。

(4)细菌结构中【⑥】的作用是,【④】的作用是,【①】的作用是。

(5)与植物细胞相比,多数细菌自己不能制造,营养方式为。

(6)不同的细菌,有的有【④】,有的没有,你认为与没有【④】结构的细菌相比,该细菌抵抗不良环境的能力。

(7)你来猜测一下,有【⑥】结构的细菌大多数生活在环境中。

人教版语文必修五第三单元第八课《咬文嚼字》一体化导学案(无答案)

课题:《咬文嚼字》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关于随笔的常识; 2、熟读课文,梳理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3、熟读课文,分析文中所举实例的内容。[来源:ZXXK] 重点:梳理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分析文中所举实例(1、2、3)的内容。 预习案 一:了解作者 朱光潜(1897——1986),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笔名孟实、孟石,安徽桐城人。代表作有:《文艺心理学》、《诗论》、《谈文学》、《西方美学史》等。1919年考入香港大学教育系,毕业后在上海、浙江中学教书。1925年起先后留学于英国爱丁堡大学、伦敦大学和法国巴黎大学、斯特拉斯堡大学,主修语言和文学,获爱丁堡大学文学硕士、斯特拉斯堡大学文学博士学位。1929年,由于开明书店出版其《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而闻名全国。1933年回国,任北京大学西语系教授,主讲西方名著选读、文艺批评史和文艺心理学。1936年出版《文艺心理学》,为中国人自己撰写的第一部具有现代科学形态和独特体系的、比较系统的美学专著,也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的重要文献之一。1937年后历任四川大学文学院院长、武汉大学外文系教授兼教务长。1946年回北京大学任西语系教授兼系主任,讲授外国文学,后转哲学系讲美学。1947年8月—1948年8月兼任北京大学文学院代理院长。1949年以后,一直任北大西语系教授,还曾任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理事、顾问,中国美学会会长、名誉会长,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常务理事、顾问,全国政协委员、常务委员,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等职。朱光潜教授对中西文化都有很深的造诣,在他的七百多万字的论著和译著中,融贯中西,创立了自己的美学理论,在我国文学史和美学发展史上享有重要的地位,堪称一代宗师,为祖国培养了大批人才,其中许多已成为国内外著名学者。 二:随笔的相关知识 随笔是散文的一种,写随笔就像与邻家谈心般轻松,没有任何的负担,没有华丽的辞藻,严密的结构。或讲述文化知识,或发表学术观点,或评析世态人情,启人心智,引人深思。随笔的形式可以不受体裁的限制,灵活多样,不拘一格,可以观景抒情,可以睹物谈看法,可以读书谈感想,可以一事一议,也可以对同类事进行综合议论。随笔也不受字数的限制,短的几十字,长的几百字,篇幅长短皆由内容而定。在写法上,它们往往旁征博引,而不作理论性太强的阐释,行文缜密而不失活泼,结构自由而不失谨严,因此,富有“理趣”是其突出的特色。 所谓的“文化随笔”就是对一些文化现象或文化人物进行解读、分析、咏叹的文字。“文化随笔”在文学体裁上属于散文一类。当代作家余秋雨的《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千年一叹》等就是“文化随笔”的代表作。 三:从文中找出生僻的字词加以解决: (1)正音: 锱()铢()镞()岑()牍()下乘()蕴()藉()付梓() (2)了解词义: 咬文嚼字 推敲 蕴藉 学富五车 才高八斗 四:“咬文嚼字”本意是指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抠字眼而不领会精神实质),在这篇文章中,“咬文嚼字”是这个意思吗?阅读全文并思考作者笔下的“咬文嚼字”的含义? 探究案 一:熟读课文,梳理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第一部分: (段至段),意味不同。 阐明和的密切关系,意味不同。 ,意味不同。 第二部分:(段至段) 正面:

(完整版)咬文嚼字导学案(含答案)

咬文嚼字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熟习课文,把握结构,分析评价课文观点,注意筛选重点语句。 2、能力目标:从课文内容,写法上获得启示,学会在写作中“咬文嚼字”。 3、情感目标:把握作者思想感情,借鉴吸收其中精华。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一、预习检测 1.给加点字注音。 2.对下面加点字的词语解释不当的一项是( C ) A.端木 ..(在长安东,汉..遗风(端木,即孔子的弟子子贡,因善做买卖,家有千金) 柳岸灞桥 代人送客至此桥,折柳送别) B.付梓.(古时用木版印刷,在木板上刻字叫梓) 杀青 ..(古人在竹简上著书,为了便于书写和防止虫蛀,先把竹简用火烤干水分,叫做杀青,后泛指写定著作) C.兴会 ..(书信。古代书简约长一尺,故名) ..(高兴,得意) 尺牍 D.援例 ..(引用成例。援,引用) 锱铢必较 ....(对极少的钱或很小的事,都十分计较。锱、铢,古代很小的重量单位) 3.填空。 朱光潜,北京大学著名教授,当代著名_美学家_、__文艺理论家__。他的_<西方美学史>___是中国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 4.“咬文嚼字”本义是什么?在本文中如何理解?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 A、过分地斟酌字句。 B、形容卖弄才学。 C、形容强词夺理或狡辩。 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感情 阅读全文,理清整体思路 第一层(1至5)通过三个例子——(郭沫若改字)(王若虚改句)(贾岛“推敲”),说明文字与思想感情之间的关系密切,强调“咬文嚼字”实质上就是_思想 _和_情感__的调整。 第二层(6至7)从正反——(善用联想意义)(反对”套板反应”)两方面强调:咬文嚼字的重要性。 第三层(第8段)总结全文,点明写作目的:对文字创作者的要求和希望: _刻苦自励,推陈出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炼与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三、合作探究

【初中教育】最新八年级生物上册5-1-1细菌导学案冀教版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初中教育】最新八年级生物上册5-1-1细菌导学案冀教版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

课题第一节《细菌》 学习目标1、描述细菌的形态、结构,说出它们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 2、列举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的细菌,关注细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通过小组的合作学习,培养与他人合作、交流与沟通的能力,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4、学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全面、客观、辩证地分析问题的科学观点 重点难点1、重点:细菌的形态、结构,细菌的营养方式和繁殖方式,细菌与人类的关系 2、难点:细菌的营养方式和繁殖方式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观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练习提高 使用说明学生自学为主,教师点拨与评价 学习过程 细菌的分布非常广泛,土壤、空气、水里,乃至人和动物的体 表、体内都有细菌。然而我们却视而不见,为什么?——因为 细菌的个体十分微小,大约100万个细菌排起来才有1毫米, 10亿个细菌堆积起来,才有一颗小米粒那么大,要借助显微镜 才能看到,今天我们就来了解这些微小的生物——细菌。二、 自学指导: 观察形态各异的细菌,描述细菌的形态、结构特征。 .通过比较细菌和动植物的细胞结构,推测出细菌的营养方 式,锻炼收集信息、分析推测的科学能力。 .了解细菌的繁殖方式,认识到细菌繁殖速度很快,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通过对细菌正反两面方面作用(有害和有益)的学习, 了解细菌与人类的关系。

1、细菌的形态 细菌一般有三种基本形态,分别 是、和形。 2、细菌的结构 细菌是单细胞个体,许多细菌可以连接成长链或成 团,但每个细菌都是独立生活的。 细菌共有的结 构:、、、。 有些细菌具有保护作用的和运动作用的。有些细菌可以形成,是细菌抵抗干旱、低温、高温等恶劣环境的休眠体,在适宜的环境中能发育成细菌个体 3、细菌的营养方式 细菌一般不含,不能制造有机物,只能依靠现成的有机物来生活,这种营养方式叫,包括腐生和寄生。依靠分解动植物的遗体而生活的叫做,如:乳酸杆菌等。从活的动植物体吸取有机物来生活的叫做,如:肺炎双球菌等。少数细菌含有,能进行,自己制造有机物,属于,如:蓝细菌。 4、有的细菌在有氧的条件下呼吸,叫细菌,如枯草杆菌等,有的细菌在无氧的条件下呼吸,叫细菌,如甲烷菌等。 5、细菌的生殖方式 细菌通过分裂生殖,一个细菌直接分裂成两个细菌,在环境条件适宜时,每20-30分钟就可以分裂一次,后代个体呈2n指数增长,繁殖速度相当快。

《咬文嚼字》导学案 (语文版高三必修五)

《咬文嚼字》导学案 (语文版高三必修 五) 【学习目标】 体会语言文字的微妙,养成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精神, 以提高阅读和写作的能力,能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重点难点】 懂得语言文字与思想感情有密切联系,推敲语言文字就 是推敲思想感情这一道理,并应用于实践,提高自身读写能力。 【学法指导】 品尝实例比较阅读绝知躬行 【知识链接】 朱光潜(1897-1986),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笔名孟实、孟石。安徽桐城人。1897年9月19日生。1916年考 入武昌高等师范学校中文系,次年进香港大学,主攻教育学。1922年毕业后,在上海中国公学和浙江上虞春晖中学执教,并与匡互生、朱自清、夏丏尊、叶圣陶、丰子恺等人在上海 成立立达学园,筹办开明书店和《一般》杂志(后改名《中 学生》)。1925年入英国爱丁堡大学学习,1929年毕业,转入伦敦大学,同时在法国巴黎大学注册,后又入法国斯特拉 斯堡大学,以论文《悲剧心理学》获文学博士学位。1933年

秋回国,先后在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任教,并曾 任四川大学文学院院长、武汉大学教务长、北京大学文学院 代理院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朱光潜一直是北京大 学教授,历任第二、三、四、五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主 同盟第三、四届中央委员,中国美学学会会长,中国外国文 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香港大学名誉 教授等职。 《文艺心理学》和《诗论》是朱光潜1933年回国以前的代表作。1933年回国之后,在执教之余,继续从事美学和文学研究工作。主要是结合新文学运动的实际,撰写论文和书评,文章分别收入《孟实文抄》(后略作增删,改名为《我 与文学及其他》和《谈文学》)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朱光潜主要从事美学研究工作,试图以马克思主义指导自己的学术研究,在一系列重大美学 理论问题上,提出了独到的见解,成为美学界一个重要流派 的代表。此外还致力于翻译西方美学名著,在批判继承美学 遗产方面,作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他的《西方美学史》, 是中国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 朱光潜的著作,除了上面举述的以外,还有《给青年的 十二封信》《变态心理学派别》《变态心理学》《谈修养》《克罗齐哲学述评》《美学批判论文集》《谈美书简》《美 学拾穗集》《艺文杂谈》。翻译了柏地耶、哈拉普、柏拉图、

《咬文嚼字》导学案答案

《咬文嚼字》导学案答案 二、知识积累1、给下列字注音下乘(ch岔g)岑寂(c岔)付梓(z 1)锱铢(Z I Zh u)没镞(z u)咬文嚼 字(ji劲咀嚼(ju e)嚼舌(ji co)蕴藉(ji e)累积(I S )憎恶(z rng)便宜(bi rn)尺牍(d u)俗滥(I rn)剥啄(zhu o)清沁肺腑(q in)2、解释下列词语咬文嚼字: 锱铢必较: 岑寂: 尺牍: 付梓: 下乘: 学富五车: 才高八斗: 三、整体感知: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1、全文的线索是什么? 解析: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的关系。 2.文章观点性的语段是第几段?作者主要的观点什么?用一句话概括出来。 解析:观点性语段在最后一段,作者主要的观点是: (1)、应该有运用文字所 应有的谨严精神;(2)、文学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概括:(1)、应该有谨严精神;(2)、只有咬文嚼字,不断推陈翻新,追求思想感情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才可能达到艺术的完美。 3、解答思考题,并分析课文。 (一)分析1、2段:作者列举改字不当之例,常常用怎样的写作方式?作用何在?解析:对比;正误比较分析,使之更有说服力。 (二)分析第3、4段: (1)为什么我们在咬文嚼字时,非这样锱铢必较不可? 解析:文字上的推敲,就是思想感情上的推敲,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2)修改后的句子为什么不好?给你怎样的启示? 解析:①原文“草中石,以为虎”并非“见草中有虎”。②原文“视之,石也” 有发现错误而惊讶之意。③原文“终不能复入石矣”有失望而放弃得很斩截之意。 总之,说明文字一增一减,这表面形式的变化,就引起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变化。 启示:我们咬文嚼字也要有思路,或由表及里,或由此及彼,这样品味才能到位。 (三)分析5段:

《细菌》导学案1

第二节细菌导学案 新知梳理 一、细菌的发现 1、17世纪后叶,荷兰人制作的能放大倍的显微镜,从而发现了细菌。 2、19世纪中叶,法国科学家设计了一个巧妙的实验—— 实验,证明了肉汤的腐败是由造成的。 3、巴斯德向世人证实了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产生的。还发现了菌、菌,提出了保存酒和牛奶的巴氏消毒法及防止的方法。后人称他为“”。 二、细菌的形态和结构 1、形态: (1)细菌的个体十分,大约10亿个细菌堆积起来,才有一颗小米粒那么大。只有用或才能观察到细菌的形态。 (2)细菌的形态一般有三种:、和。 (3)一个细菌是个细胞。有些细菌相互连接成团或长链,但每个细菌是的。 2、结构: (1)基本结构:不同种类的细菌形态不同,但它们的基本结构是相同的,具有、、、等。 (2)特殊结构: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有,有些细菌生有。 (3)细菌与动物细胞的区别:细菌只有,却没有。细菌有,却没有。 三、细菌的生殖 1、生殖方式:细菌靠进行生殖,也就是一个细菌分裂成两个细菌。 2、细菌和的特性,使它们几乎无处不在。 合作探究 1、巴斯德所做的实验向世人证实了() A.细菌是由有机物自己产生的 B.细菌是由有机物的某些物质进化而来的 C.使有机物腐败的细菌原来已经存在,并可以由空气传播 D.细菌是自然发生的 2、下列关于细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细菌的形态有杆状、球状和螺旋状 B.细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C.细菌的具体非常微小,大约10亿个细菌堆积在一起才有一颗小米粒那么大 D.有些细菌有鞭毛,有些细菌有荚膜 3、肺炎双球菌侵入人体肺部后,少量的细菌形成大量的菌群,导致人体表现出病症,这一过程是通过实现的() A.芽孢产生的 B.分裂生殖 C.孢子生殖 D.细胞生长 课时作业

《咬文嚼字》导学案

《咬文嚼字》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分析文章结构,概括文章内容,理出作者观点。 2、品味佳句,培养发表独立见解的能力 3、体会在文学创作、阅读中“咬文嚼字”的作用与意义,培养学生在阅读与写作中具备“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的精神。 【学习过程】 预习学案 夯实基础 1、文学常识填空 朱光潜(1897年-1986年),笔名孟实、盟石。安徽桐城人。中国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北京大学教授。主要作品有、、、等。 文艺随笔:也叫,是的一种。文艺评论是的文章。 2、给下列字注音 锱铢()()箭镞()岑()寂牍()下乘()蕴藉()()付梓()咀嚼( ) 拘( )礼付梓( ) 清沁( )肺腑斟( )酌憎( )恶深恶痛嫉 ( ) 尺牍( ) 流弊( ) 3、解释词义: 推敲: 蕴藉: 学富五车: 才高八斗: 锱铢必较: 3、通读全文,把握故事情节,理清线索 第一课时 【文本探究】 一、导入课文 福楼拜说过:“无论你所要讲的是什么,真正能够表现它的句子只有一句,真正适用的动词和形容词也只有一个,就是那最准确的一句、最准确的一个动词和形容词。其他类似的却很多。而你必须把这唯一的句子、唯一的动词、唯一的形容词找出来。”下面给

大家三个词:“发展”“在”“中国”,请大家把它们合理组合,看看它的意思有何不同?为什么? 二、导引自学 1、咬文嚼字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三个解释: A.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抠字眼而不领会精神实质) 。 B.形容卖弄才学 C.形容强词夺理或狡辩。 1、学习马列主义理论要领会其精神实质,切不可一味地咬文嚼字。() 2、此君肚里学识稀薄,但在人前说起话来却常常咬文嚼字,极尽哗众取宠之能事。() 3、此事明明是你错了,你再咬文嚼字也毫无用处。() 原来的意义是贬义的,朱先生在文中却反其道而行之,大胆的提出了新的观点,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找出答案。 2、阅读全文,理清整体思路,划分全文结构层次。 三、合作探究 1、作者举的下列例子分别说明一个什么道理?试分别加以概括。 (1) “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一句的修改。 (2) 《史记》李广射虎一段的改写。

《咬文嚼字》公开课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咬文嚼字》教学设计 高中部:汪俊鹏 一、教学目的 1、理清文章结构,把握文章中心 2、深人体会作者“文字和思想感情有着密切的关系”的主张。 3、在理清文意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分析评价,借鉴吸收。 4、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习惯,培养“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精 神。 二、教学重点 1、深入体会“文字和思想感情有着密切的关系”。 2、从课文内容,写法上获得启示。 教学过程 一、诗歌《泊船瓜洲》导入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这首词中“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曾经换过“过”、“到”“入”“满”等字,最后才确定用“绿”,为什么“绿”字在这里用得好? 二、检查预习 1、咬文嚼字在成语词典中的本意: 明确: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抠字眼而不注重精神实质。形容过分推敲字 句;形容掉书袋或卖弄学问;谓不重视实质,只在某些字句上纠缠,或强词夺理。 2、朱光潜在这里说的“咬文嚼字”和刚才字典上的“咬文嚼字”有何不同?能 不能找出本文作者观点? 明确:这里“咬文嚼字”指运用文字应有谨严的精神,为文应刻苦自励,推陈出新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达到艺术之美。不能懒惰,不能粗心,不能受迷惑,不能轻易满足。 作者观点: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三、内容梳理 1、为了说明咬文嚼字的意义和作用,作者在文中举了哪些例子?请同学们归纳总结。

第二节 细菌 导学案

第二节细菌导学案 教师寄语:科学上伟大的发现,都需要有一双敏锐的眼睛。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细菌的形态结构、生殖方式,通过与动、植物细胞的比较,推 测出细菌的营养方式。 2、水平目标:通过推测细菌的营养方式,提升逻辑推理水平。 3、情感目标:了解细菌发现过程和巴斯德的实验,认同科学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密 切相关。 重难点: 重点:细菌的形态和结构 难点:细菌的生殖。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夏天吃剩的肉汤过一段时间会变质,我们知道是因为里面有了细菌,那么,细菌是从哪里来的呢?最初,微小的细菌又是如何被发现的呢?(请同学们课下查阅资料,阅读列文·虎克发现细菌的故事。) 二、合作探究 认真阅读课本整节内容,不要放过任何细节噢,10分钟后,完成下列问题: 1、细菌的发现: (1)第一个看到细菌的人是谁?被称作“微生物学之父”的又是谁? (2)巴斯德通过著名的“曲颈瓶实验”向世人证明了什么? 2、细菌的形态、结构: ⑴细菌有哪几种形态?它们是群居生活的吗? ⑵细菌的细胞与植物细胞相比,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⑶你能推测细菌的营养方式吗?请说出你的根据。 3、细菌的生殖: (1)细菌的生殖方式是什么方式?

(2)细菌无处不在的原因是什么? 三、拓展创新 1、植物的营养方式是什么?试推测细菌的营养方式与植物有什么区别? 2、细菌的芽孢是生殖细胞吗?为什么? 四、归航拾贝(清点今天的收获!) 五、达标测试 (一)选择题 1. 外科手术器械和罐头食品的水煮消毒,都要以能够杀死下列哪项作为标准() A. 球菌 B. 芽孢 C. 螺旋菌 D. 杆菌 2.(2010韶关,37)下列生物中,属于单细胞生物且细胞内没有成形细胞核的是()A.海带 B.细菌 C.酵母菌 D.艾滋病病毒 3.在公共场合咳嗽或打喷嚏时,口腔或鼻腔的液滴喷出2米以外,对他人最大的危害是()A.在公共场合咳嗽和打喷嚏对他人不礼貌,影响他人。 B. 在公共场合咳嗽和打喷嚏,液滴容易溅到别人身上。 C在公共场合咳嗽和打喷嚏,液滴中的细菌等微小生物会随着水分的蒸发四处散布,威胁他人健康。 D.在公共场合咳嗽和打喷嚏,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4.下列细菌中对人类有害的是( ) A.甲烷细菌 B.乳酸菌 C.根瘤菌 D. 软腐病细菌 5、细菌的发现得益于() A 科学家的勤奋观察 B 观察者的细心 C 显微镜的出现 D 细菌分布十分广泛 6、细菌的发现者是() A 法国科学家巴斯德 B 荷兰人列文·虎克 C 中国人李时珍 D 英国人珍妮·左多 (二)非选择题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准确,准确的画"√",错误的画"×"。 (1)细菌与藻类植物一样,它们的营养方式都属于自养。() (2)细菌没有真正的细胞核,但有DNA。() (3)细菌不属于植物也不属于动物。() (4)所有的细菌都具有鞭毛。() 2.下图为细菌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咬文嚼字》(教案)

咬文嚼字 朱光潜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在阅读、写作方面的“咬文嚼字”意识 [教学重点] 分析把握文章的内容 [教学难点] 评价把握作者观点 [教学方法] 讨论评价法 [教学设想] 本文是讲述“文字重要性”的一篇文化随笔,行文缜密不失活泼并富有“理趣”。重点内容要放在对文意的理解及借鉴上,因此要先对文意深入理解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之上启发学生改变“套板反应”的通病,允许求异,总体上欣赏并理解本文的见解,从而在今后对语言的理解运用时自觉养成谨严的习惯。可把板书制作成多媒体演示文稿,以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作者介绍。 朱光潜(1897—1986),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笔名孟实、孟石。安徽桐城人。 代表作《文艺心理学》《诗论》《谈美书简》等。 2.学习目标 ①了解咬文嚼字的基本方法和作用。 ②分析评价课文的观点,从内容和写法上获得一些启示。 ③学习本文的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 ④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习惯,培养“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的精神。 二、分析 1.解题:“咬文嚼字”的含义 A.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抠字眼而不领会精神实质) 。 B.形容卖弄才学。 C.形容强词夺理或狡辩。 2.文中义: 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感情。 三、研读赏析

1.整体把握:

全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举例说明文字和思想的密切关系。共有三个例子,分别从不同角度论述。 第二部分,运用正反对比论证语言要想跟着情感走,就要“惟陈言之务去”。这一段共有两个例子一正一反。 第三部分,在论证“咬文嚼字”道理的基础上,指出只有“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美”。 2.在整体把握课文的基础上,分析课文的思路: 从实例入手,引入论题 静态描写正面描写 阅读咬文嚼字写作 动态描写反面描写 达到艺术的完美 3.合作探究: 文章最后一段中说“以上只是随便举几个实例,说明咬文嚼字的道理”。 分析: 文章举了哪几个“实例”?每一个实例各从什么角度说明一些什么“道理”?给了你什么启示 (1)文章举了哪几个“实例”? 明确: 郭沫若改字 王若虚改《史记》 韩愈改诗 苏东坡写《惠山烹小龙团》 做诗文的人从古籍中找辞藻、乞灵 (2)每一个实例各说明一些什么“道理”? (3)给了你什么启示 明确: ①郭沫若对自己的两部作品所做的两处修改。这两处修改,一处改得好,一处改得文句不通。修改文字当以更准确有力地传达感情为准,郭沫若没有注意这个道理,将文章修改中取得成功的经验直接挪用到别处,以致修改出的语句不仅表达的感情全然不对味,就是从语法角度来看,也全然不符合语法规则。 说明的道理:文字与思想情感有关 启示:(让我们明白)读书、作文,有时连一个字眼都不能放过。 ②王若虚修改《史记》中的李广射虎这个片段。王若虚认为原文啰嗦,用词重复,于是将它加以精简,却没想到,这样一来丧失了原文的丰富的意蕴。

《咬文嚼字》导学案答案

《咬文嚼字》导学案答案 二、知识积累 1、给下列字注音 下乘(ch?nɡ)岑寂(c?n)付梓(zǐ)锱铢(zī zhū)没镞(zú)咬文嚼字(jiáo) 咀嚼(ju?)嚼舌(jiáo)蕴藉(jia)累积(lěi)憎恶(zēnɡ)便宜(bi àn)尺牍(dú)俗滥(làn)剥啄(zhuó)清沁肺腑(qìn) 2、解释下列词语 咬文嚼字: 锱铢必较: 岑寂: 尺牍: 付梓: 下乘: 学富五车: 才高八斗: 三、整体感知: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1、全文的线索是什么? 解析: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的关系。 2.文章观点性的语段是第几段?作者主要的观点什么?用一句话概括出来。解析:观点性语段在最后一段,作者主要的观点是:(1)、应该有运用文字所应有的谨严精神;(2)、文学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概括:(1)、应该有谨严精神;(2)、只有咬文嚼字,不断推陈翻新,追求思想感情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才可能达到艺术的完美。 3、解答思考题,并分析课文。

(一)分析1、2段:作者列举改字不当之例,常常用怎样的写作方式?作用何在? 解析:对比;正误比较分析,使之更有说服力。 (二)分析第3、4段: (1)为什么我们在咬文嚼字时,非这样锱铢必较不可? 解析:文字上的推敲,就是思想感情上的推敲,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2)修改后的句子为什么不好?给你怎样的启示? 解析:①原文“草中石,以为虎”并非“见草中有虎”。②原文“视之,石也”有发现错误而惊讶之意。③原文“终不能复入石矣”有失望而放弃得很斩截之意。总之,说明文字一增一减,这表面形式的变化,就引起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变化。启示:我们咬文嚼字也要有思路,或由表及里,或由此及彼,这样品味才能到位。 (三)分析5段: (1)用“推”或用“敲”各自不同的意境是什么? 解析:推——步月归寺——冷寂场合 敲——月夜访友——热闹场合 (2)世人与钱钟书就“推敲”的用法是否一致?你从中得到怎样的启示? 解析:A.世人认为“敲”字好,有动作、形象,有声音。 B.钱钟书不迷信,不盲从,独抒新见。他认为哪一种境界是诗人当时所要说的而且与全诗调和的就用哪一个字。 启示:品味语言要独立思考,只要言之成理(合情合理)就行。 (四)总结1-5段的内容,①这些都是具体咬文嚼字的的实例。总共有几个实例?②3个修改的例子中,改得效果如何?为什么? 解析:①、A演员替郭沫若改台词 B王若虚改《史记》“李广射虎” C 推敲:王若虚该文——增与减——意味全改 贾岛作诗——推与敲——意境有别

七年级生物上册 2.3.2《细菌》导学案3(新版)济南版

第二节细菌 【学习目标】 1.描述细菌的主要特征。 2.初步学会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细菌的形态。 3.关注细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问题导学】 探点一:细菌的形态结构 1.下图为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三种细菌的形态图,请据图回答。 A是________菌,B是________菌,C是菌。 2.各种细菌都是由______个细胞构成。细菌的细胞中都有、、 等结构,但没有 _____。有些细菌还有、等特殊的结构。 3.观察细菌的形态,分析讨论: (1)使用高倍镜观察时,为什么要先在低倍镜下找到观察的对象? (2)转换高倍物镜时,为什么要转动转换器而不能直接扳动物镜? (3)你观察到的细菌形态有哪几种? 4.写出细菌细胞的各结构名称: [1],[2],[3], [4],[5],[6]。

探点二:细菌的生命活动 1.营养方式:一般为异养,主要分为________、________两种情况。营腐生生活的如________,营寄生生活的如________。 2.繁殖方式:________繁殖。分裂时,首先进行________的复制,然后细胞从中部________,形成________子细胞。当环境不利时,细菌还能形成________,它是一个椭圆形的________,非生殖结构,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恶劣环境有很强的抵抗力,在环境________时,能萌发出新个体。 3.芽孢是不是生殖细胞? 探点三:细菌与人类的关系 1.有益方面:大多数细菌是有____________(填“益”或“害”)的,如放线菌能产生 ________,利用这个特点,医学上将其制成抗生素药品,如________、________等,用于消炎灭菌。 2.有害方面:痢疾杆菌使人患________,肺炎双球菌使人患________等。 【反馈检测】 1.细菌的繁殖速度很快,在适宜的环境下,分裂一次只需() A.2~3分钟 B.2—3小时 C.20~30分钟 D.2—3天 2.某些细菌依靠分解动植物遗体获得养料,这叫() A.自养 B.自生 C.腐生 D.寄生 3.一个细菌芽孢萌发后,可以形成() A.一个细菌 B.两个细菌 C.四个细菌 D.多个细菌 4.下列有关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绝大多数细菌对人类有害,少数细菌对人类有益 B.细菌对人类都是有害的 C.细菌对人类都是有益的 D.大多数细菌对人类有益,少数细菌对人类有害 5.下列现象中是寄生细菌起作用的是() A.制造泡菜 B.尸体分解 C.蔬菜腐烂 D.人患肺炎 6.下列生物的细胞中,有成形细胞核的是() A.大肠杆菌 B.酵母菌 C.葡萄球菌 D.肺炎双球菌 7.罐头食品在很长时间内不会腐败变质的原因是( ) A.密封很严,细菌没有机会侵入

生物 选一 专题一 导学案(附答案 )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选修1[人教版]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阅读“果酒制作的原理”,引导考学生自学基础知识。) 一、知识内容 1.基础知识 1.1 果酒制作原理 (1)利用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异化作用类型是兼性厌氧型,明确酵母菌发酵的反应式: ①有氧条件: ②无氧条件: (2)影响酒精发酵的主要环境条件有温度、氧气和pH。 ①酒精发酵是一般将温度控制在18~25℃范围内,在20℃时最适宜。 ②酒精发酵过程中,要保持缺氧、酸性环境。 〖思考1〗为什么在酒精发酵过程中往往“先通气后密封” 〖思考2〗酒精发酵过程中发生“先来水后来酒”现象,其原因是什么 〖思考3〗葡萄酒呈现深红色的原因 〖思考4〗酵母菌是如何进行生殖的 1.2 果醋制作原理 (1)利用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异化作用类型是需氧型。在氧气和糖源都充足时,降糖分解形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可将乙醇转变成乙醛,并进一步转变成醋酸。明确醋酸发酵的反应式。 (2)醋酸发酵的最适宜温度为30~35 ℃。 〖思考5〗影响醋酸发酵的环境因素还有哪些 〖思考6〗醋瓶子、未喝干的啤酒瓶子放置久了,在醋和啤酒表面形成一层“白膜”。它是怎样形成的 2.实验设计 2.1 实验流程 〖思考7〗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的区别和联系:

2.2 设计发酵装置:根据图1-4a、4b回答 (1)在酒精发酵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12h)拧松瓶盖或打开排气口,其原因是什么(2)在醋酸发酵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 (3)在图1-4b装置中: ①充气口的作用是在发酵中补充氧气; ②排气口的作用是在发酵中排出或残余气体; ③出料口的作用是便于; ④排气口胶管长而弯曲的作用是防止。 3.发酵操作 3.1材料选择和处理 选择新鲜优质的葡萄,然后依次冲洗、除去枝梗和榨汁。 〖思考9〗先冲洗后去枝梗的目的是什么 3.2 防止发酵液被污染 为防止发酵液被杂菌污染,实验中所用的、等器械进行消毒,并使发酵装置处于状态。 〖思考10〗在实际生产中,还要对发酵液进行煮沸处理,其目的是什么 3.3 控制发酵条件 (1)发酵液装瓶后保持的剩余空间。 (2)酒精发酵的温度要控制在℃范围内,发酵时间控制在天左右。(3)醋酸发酵的温度要控制在℃范围内,发酵时间控制在天左右,并保持不断。 〖思考11〗在发酵液装瓶后问什么要保持1/3的剩余空间 〖思考12〗在醋酸发酵过程中需要向发酵液中补充氧气,你认为最经济实用的方法是向发酵液中通入。 4.结果分析与评价 4.1实验现象:

【苏教版】2019版必修三语文:第3课《咬文嚼字》示范学案(Word版,含答案)

第3课咬文嚼字 (一)作者简介 朱光潜三立座右铭

朱光潜先生一生曾三立座右铭,给人们留下了悠长的思索。 第一次,是在香港大学教育系求学时。他以“恒、恬、 诚、勇”四个字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第二次,是在英国爱丁堡大学学习时。朱先生把研究 美学作为自己终生奋斗的事业,他给自己立下这样一条座右铭:“走抵抗力最大的路!” 第三次,是在20世纪30年代。他的座右铭共六个字:“此身、此时、此地。”此身,是说凡此身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决不推诿给别人;此时,是指凡此时应该做而 且能够做的事,决不推延到将来;此地,是说凡此地(地位、环境)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决不等待想象中更好的境地。 从朱光潜先生三立座右铭的故事中,我们看到了一个自我砥砺、矢志不渝的伟大形象。 (一)背景链接 《咬文嚼字》写于抗日战争后期。朱光潜先生结合当时新文学运动的实际,为了帮助大家体会语言文字的微妙,提高阅读写作能力,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以及提高美学修养等,撰写了不少论文和书评,本文即是其中的一篇。 (二)常识整理 1.古代重量单位 这番话不免啰嗦,但是我们原在咬文嚼字,非这样锱铢 ..必较不可。 锱铢:古代很小的重量单位,旧制锱为一两的四分之一,铢为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现比喻极其微小的数量。《隋书·说苑》云:称(同秤)之所起,起于黍。十黍为一絫,十絫为一铢,二十四铢为一两,十六

两为一斤,三十斤为一钧,四钧为一石。 2.古代容量单位 才高八斗.。 斗:南朝诗人谢灵运称颂三国魏诗人曹植时说:“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斗、石为古代容量单位。中国古代容量单位从小到大依次为:撮,抄,勺,合,升,斗,石。十撮一抄,十抄一勺,十勺一合,十合一升,十升一斗,十斗一石。 3.古代创作称谓 到现在用铅字排印书籍还是“付梓 ..”。 ..”“杀青 付梓:古代用木版印刷,在木板上刻字叫梓,因此把稿件交付刊印叫付梓。 杀青:古人著书写在竹简上,为了便于书写和防止虫蛀,就先把青竹简放到火上炙烤。人们把这个工序叫作“杀青”,也叫“汗青”“汗简”。后来泛指写定著作。

高中语文8咬文嚼字导学案1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5

《咬文嚼字》 ()班组姓名 【温馨心语】拼搏的汗水放射着事业的光芒,奋斗的年华里洋溢着人生的欢乐。——张衡【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熟习课文,把握结构,分析评价课文观点,注意筛选重点语句。 2、能力目标:从课文内容,写法上获得启示,学会在写作中“咬文嚼字”。 3、情感目标:把握作者思想感情,借鉴吸收其中精华。 【知识链接】 1、了解有关常识: 文艺随笔:文艺随笔是一种形式灵活,笔调轻松,富有趣味性的批评样式。随笔很注重内容的知识性,它不像规范的论文那样,注重逻辑和理论论证,而且选用富有趣味性的材料做铺垫,从中引出对某种观点和哲理的议论,再与文学领域的有关话题联系起来加以评论。随笔的行文很讲究文采,笔调轻松活泼、亲切随意,深入浅出。 2、作家作品《新学案》53页 3、炼字,修辞方法之一,即根据内容和意境的需要,精心挑选最贴切、最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来表情达意。其目的在于以最恰当的字词,贴切生动地表现人或事物。 .炼字题如何设问 (1)诗中的某个词用得好不好?为什么?或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直接鉴赏关键词) (2)诗中的“诗眼”“关键字”是哪一个?为什么?(找出关键词并鉴赏) (3)这个词与另一个词比较哪个更好?为什么?(比较鉴赏) 2.答题步骤 第一步,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第二步,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第三步,出该字构成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或有怎样的表达效果,尽量点出表现手法。 【自主学习与检测】 1、基础积累【详见《新学案》54页】 2、“咬文嚼字”本是贬义词,在本文中该如何理解?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

3、.阅读全文,理清整体思路,划分层次,概述每层主要内容。 【合作探究,问题生成与解决】 1、文章中作者提出了那些观点,其中中心论点是哪个? 2.文章列举了哪些事例,分别说明一个什么道理?试分别加以概括。 3、从课文中,可以看到作者“咬文嚼字”的极高水平,这对我们“咬文嚼字”有什么启示? 4、这篇课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细菌导学案

五校联片“三自”学习模式生物导学案 课题:细菌(1课时) 班级: 姓名:主编人: 学科组长审核: 教研组长审核: 一、学习目标: 1.知道细菌具有哪些形态结构特征并能与动物细胞、植物细胞比较? 2.细菌是怎样进行生殖 - 2 -

【当堂反馈】(5min) 1.下列关于细菌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细菌能够引发人的疾病,细菌是对人类有害的一种生物 B 细菌的遗传物质存在于它的细胞核中 C 在适宜的条件下,细菌会快速分裂大量繁殖 D 细菌含有叶绿体,营自养生活 2.没有真正细胞核而又有其他细胞结构的生物是() A 噬菌体 B 乳酸菌 C 酵母菌 D草履虫 3.外科手术器械和罐头食品的消毒,都要以能够杀死什么为标准?() A 球菌 B 杆菌 C 螺旋菌 D 芽孢 4.对细菌芽孢的描述,正确的是() A 芽孢是细菌细胞内形成的休眠体 B 细菌以形成芽孢的形式进行繁殖 C 芽孢的含水量高,抗热性弱 D 芽孢是由细菌细胞壁裹上厚壁而成 5.细菌的发现得益于() A 科学家的勤奋观察 B 观察者的细心 C 显微镜的出现 D 细菌分布十分广泛 6.细菌的发现者是() A 法国科学家巴斯德 B 荷兰人列文·虎克 C 中国人李时珍 D 英国人珍妮·左多 7.下图为细菌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细菌与动植物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不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细菌的【】_____________内没有叶绿体等结构,说明一般细菌的营养方式为_______。(3)细菌的哪些特点和它们的分布广泛有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图中表示的是具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细菌。 - 2 -

高中语文咬文嚼字教案(含答案)

咬文嚼字教案 教学目的 一、在理清文意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分析评价,借鉴吸收。 二、深人体会作者“文字和思想感情有着密切的关系”的主张。 三、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习惯,培养“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的精神。 四、知识应用能力训练。 教学时数: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对文意深入理解分析并做简要评价 教学步骤 一、导人新课 一提到“咬文嚼字”这个词,人们往往会觉得这是对有些人为了卖弄学问而在某些字句上故意纠缠的极大讽刺,很少会想到有什么积极意义。的确,如果你查词典,你会发现词典上的三个解释无一不含贬义。而今天,当你读过了朱光潜先生这篇《咬文嚼字》,你会发现,这个成语被赋予了一种新的含义,它对我们养成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作者介绍 朱光潜(1897——1986),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笔名孟实、孟石,安徽桐城人。早年曾在武昌高等师范学校、香港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伦敦大学、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学习,并获博士学位,回国后曾任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美学学会会长、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香港大学名誉教授等职。代表作有:《文艺心理学》、《诗论》、《谈文学》、《西方美学史》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朱光潜主要从事美学研究工作,试图以马克思主义指导自己的学术研究,成为美学界一个重要流

派的代表。此外,还致力于翻译西方美学名著,在批判继承美学遗产方面,作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他的《西方美学史》成为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 三、感知课文内容,积累重点词语 学生浏览课文,画出下列词语: 1.援例2.锱铢必较3.斟酌4.镞词藻 7.蕴藉8.付梓9.尺牍10.陈言务去 请同学们借助工具书准确掌握上述词语的音、形、义。 四、阅读全文,理清整体思路 学生为各自然段标号,分组讨论。 教师明确:全文一共8段,大致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举例说明文字和思想的密切关系。共有三个例子,分别从不同角度论论述。 第二部分,运用正反对比论证语言要想跟着情感走,就要“惟陈言之务去”。这一段共有两个例子,一正一反。 第三部分,在论证“咬文嚼字”道理的基础上,指出只有“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美”。 五、研习作品 1.学生朗读课文第一部分。 思考:课文第一部分各自然段之间什么关系? 学生讨沦。 教师明确: 第一部分:用三个例子.分别从不同角度举例说明文字和思想的密切关系。 第一段,第一个例子,体会“你这”与“你是”两种句式的区别。(学生讨论,试组一些句子,逐个体会,再看课文中的论述。)教师明确:从表面上看,两个句子的区别只有一个字,但表达效果不大相同,初步说明文字与思想是有关系的。另外,文章从一个例子引入正题,使得作者观点更具有说服力。 第二段:又举了《水浒传》和《红楼梦》里的例子,对“你这”句式进行进一步推敲(让学生朗读课文)教师明确:这一段从表面上看是在辨析“这”与“是”的区别, 为下一部分引出作者观点作必要铺垫。 步推。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五《咬文嚼字》教学设计

《咬文嚼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文中“咬文嚼字”的含义,概括总结课文观点,从作者的观点中获得启示,品味炼字的妙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提出的“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的主张,并将其运用于修改和创作练习中,培养不肯放松的谨严态度。过程与方法目标:从课文中发现疑点,培育质疑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文章内容,概括总结作者观点。 【教学难点】品评诗句,体会作者观点,运用本课所学内容完成修改和创作练习。【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两位同学读“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和“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比较这两个句子的差别。 明确:“你是什么”句式,“不带情感判断”,而“你这什么”句式则“表现着强烈的情感”。 上面的这个例子选自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朱光潜先生的《咬文嚼字》,请同学们把课本翻到40页。 二、作者介绍 朱光潜(1897--1986),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安徽桐城人。京派文学代表人物,代表作《文艺心理学》、《诗论》、《谈美书简》、《西方美学史》。朱光潜信奉“三此主义”,即此身,此时,此地。“此身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由此身担当起,不推诿给旁人”。“此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时做,不拖延到未来”。“此地(我的地位、我的环境)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地做,不推诿到想象中另一地位去做”。这是朱光潜不尚空谈、着眼现在、脚踏实地的治学精神的体现。他的座右铭:“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我们来看看朱光潜先生这篇课文是怎样体现他严谨的治学精神的? 三、解题 1.“咬文嚼字”一词通常怎么理解? 明确:咬文嚼字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三个解释: A.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抠字眼而不领会精神实质) 。 B.形容卖弄才学 C.形容强词夺理或狡辩。 下面三个例子分别是以上三个解释的哪一个? 1、此君肚里学识稀薄,但在人前说起话来却常常咬文嚼字,极尽哗众取宠之能事。B 2、学习马列主义理论要领会其精神实质,切不可一味地咬文嚼字。A 3、此事明明是你错了,你再咬文嚼字也毫无用处。C 2.原来的意义是贬义的,朱光潜先生在文中对“咬文嚼字”的阐释是以上解释的哪一个? 明确:都不是解释。 四、合作探究 (一)文章最后一段中说“以上只是随便举几个实例,说明咬文嚼字的道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