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稀土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税收政策研究

促进稀土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税收政策研究
促进稀土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税收政策研究

促进稀土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税收政策研究

——以赣州稀土产业为例

江西省国税局课题组

摘要:我国稀土产业大而不强,在中国乃至世界占据重要地位的赣州稀土产业亦受资源利用效率偏低、相关产品研发核心技术缺乏、环境污染问题突出、国家现行有关稀土产业的税收政策措施不利等问题长期困扰,严重制约了赣州稀土产业转型升级。要促进赣州乃至全国稀土产业做大做强,国家应该树立全国“一盘棋”思想,坚持国内与国外并举、开发与保护并重,加快稀土行业整合,优化稀土产业结构,加强稀土资源储备,严厉打击稀土行业中的违法违规行为,着力减轻稀土行业负担,控制稀土源头开采和低附加值的稀土初级原料出口,保护国家稀缺战略资源和环境,提高稀土应用技术水平,保障我国稀土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在税收制度和税收政策上,加大改革力度,完善稀土资源综合利用增值税政策和稀土产业企业所得税政策,调整稀土资源税制度,实施稀土资源“费改税”,并强化稀土专用发票信息分析利用。

关键词:稀土税收政策建议赣州

稀土被誉为“工业黄金”,是不可再生的重要战略资源,在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2011年,我国稀土冶炼分离产品产量占

世界稀土总产量的90%以上。尽管近年国外加大开采力度,并且加快稀土废料再生利用,但在短期内仍然难以撼动中国产量老大的地位。然而,我国稀土产业大而不强,一方面出口遭遇欧美投诉,另一方面环境污染问题突出、资源利用效率偏低、相关产品研发核心技术缺乏等问题长期困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税收是调控经济的重要杠杆,如何完善税收政策措施助力稀土产业解困和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以在中国乃至世界稀土产业中占据重要地位的赣州

稀土产业为例进行研究,并提出若干促进稀土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税收政策建议。

一、赣州稀土产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形势

据了解,在全世界已探明的稀土储量中,美国的稀土储量至少有1300万吨,约占世界储量的13.13 %; 以俄罗斯为中心的独联体稀土储量有1900万吨,约占19.19 %; 澳大利亚约占5.46 %;其他国家约占25%;中国稀土储量为3600 万吨,约占36.36 %。①中国的稀土分北方稀土和南方稀土,北方稀土以包头的白云鄂博矿为代表,以轻稀土为主,主要成分是镧、铈、镨、钕四种元素;南方稀土在江西(主要是赣州)、广东、广西、湖南、福建等省均有分布,以中重稀

①杨斌清、张贤平:《世界稀土生产与消费结构分析》,《稀土》2014年2月第35卷第1期

土为主,包含17种稀土元素,国家保护性开采的战略性资源主要是指南方稀土。

赣州素有“稀土王国”之美誉,全市已探明离子型稀土资源储量77.3万吨,远景储量960万吨。目前保有储量33.6万吨,占全国同类稀土资源保有储量的60%以上,在国内外同类型矿种中位居第一;稀土产销量均占全国同类矿产品的70%以上。赣州离子型稀土配分类型齐全,拥有全部17种稀土元素,且高价值元素含量高,是迄今国内外独具特色的优良稀土资源。近年来,赣州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对稀土资源开发利用的各项政策,实施严格的保护性开采措施和生态环境保护标准,开展稀土矿业秩序专项整治行动,对全市稀土生产实行开采、加工、经营、管理、招商“五统一”政府监管;在全国率先成立专攻稀土领域的院士工作站;纵深推进稀土资源整合和行业准入,组建赣州稀土集团,大力发展稀土精深加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稀土产业体系。

2011年至2013年,国家下达赣州市稀土矿业有限公司的稀土开采计划(稀土氧化物)每年为9000吨左右,因开采成本与价格倒挂,均未实现按计划开采,基本上是依靠压覆矿和回收矿进行生产。全市纳入增值税汉字防伪(稀土专用)开票系统的稀土企业387户,其中稀土工业企业88户,稀土商贸企业299户。2010年至2013年,赣州稀土采矿企业累计缴纳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国税局管辖户,下同)、资

源税共计11.74亿元,年平均税负率达23.24%,其中2013年仅稀土资源税税负就高达19.69%。2010年至2013年,赣州稀土冶炼分离企业累计缴纳增值税18.1亿元,增值税平均税负率为8.8%;累计缴纳企业所得税5.73亿元,企业所得税平均税负率为8.5%。

近年来,受我国稀土出口政策及国际稀土需求影响,国外一些封存多年的稀土矿山重启,一批新的稀土矿在世界多国被发现并开采,替代材料及废旧回收研发项目快速推进,WTO裁定我国限制稀土出口诉讼案败诉,我国稀土产业独大的地位受到越来越强劲的挑战。在国内,长期以来形成的非法开采、加工和销售、走私稀土的黑色产业链难以根治,一些企业以“资源回收利用”为名,行原矿分离之实,严重扰乱了国家的经济和税收秩序,造成资源税的大量流失。国外企业垄断高端核心技术,欧美国家设置技术贸易壁垒,我国企业掌握的仍是中低端技术,难以引进深加工尖端技术,直接制约了我国稀土行业向高端转移。此外,稀土开采造成的环境污染治理成本高昂,据估算,赣州治理稀土开采所带来的污染需要投入380亿元。国内外错综复杂的稀土新形势,将严重制约赣州稀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从税收视角看促进稀土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欠缺

目前,国家没有专门出台支持稀土产业发展的一揽子税收政策措施,相关税收政策多分散在增值税、企业所得税、

资源税等单个税种中,缺乏系统性和协同性,且范围较小,门槛较高,力度有限,难以形成合力,不利于促进稀土产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一)增值税方面,稀土废弃物没有纳入国家资源综合利用税收优惠政策范围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完善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及劳务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1〕115号),对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及劳务增值税政策进行调整完善,增加了部分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及劳务适用增值税优惠政策,较好地促进了循环经济发展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国务院关于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1〕12号)中明确:“发展循环经济,加强尾矿资源和稀土产品的回收再利用,提高稀土资源采收率和综合利用水平”。但稀土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并没有纳入享受税收优惠政策范围,不利于稀土资源的节约利用,也与国家加强尾矿资源和稀土产品的回收再利用精神不符。

(二)企业所得税政策对促进稀土产业发展存在欠缺

2008 年开始实施的新企业所得税法,较好地体现了国家宏观政策导向, 对于高新技术企业、西部大开发企业,节能节水、环境保护等方面都规定了具体且操作性较强的税收政策,如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投资抵免、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减计收入等,对下游稀

土应用企业提高生产技术,加强稀土高科技研发,发展稀土高端应用体现出有效的激励和支持作用,但普遍存在优惠范围窄、政策门槛高的问题,如对利用稀土工业废料分离提取稀土元素的企业,没有纳入享受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范畴。稀土资源开发主要是大企业集团运作,而现行企业所得税实行总机构汇总纳税原则,通过汇总纳税使得税收从资源所在地流向机构所在地, 形成资源地政府的财政收入流失,作为资源开采地,面临环境被污染却得不到相应税收补偿的难题。

(三)稀土资源税调控作用先天不足

目前我国对稀土资源税实行从量计征。2011年4月1日,国家大幅调高了稀土矿原矿资源税税额标准,调整后的轻稀土资源税税额标准为60元/吨,中重稀土资源税税额标准为30元/吨。从稀土资源税的设计来看,其理论上是调节级差收入、防止“采富弃贫”、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但实际执行效果不佳。一是无法调节资源的级差收入。稀土资源税以销售或自用精矿数量折算成原矿数量为计税依据,富矿所需开采原矿的数量相对贫矿来说更少,其资源税税负相对更低,而贫矿的税负则相对更高,与资源税调节级差的立法精神相悖。二是地区之间税负严重不公。稀土资源税存在一个折算比的问题,据调查显示,赣州市的折算比为1:1200,每吨混合氧化稀土的资源税税负为36000元;广东平远的折算比为

1:750,福建长汀的折算比为1:175,赣州市每吨混合氧化稀土的资源税税负远远高出同类矿的其他省份。②三是难以发挥税收职能。在目前价格低迷的情况下,赣州市稀土开采企业的资源税就占据了企业销售收入的20%,加上其他的税费就占了销售收入的40%以上,企业在如此高的税费负担下不堪重负。价格越是下行,税费占比就越大,而价格越上升,从量计征方式下的资源税又无法发挥税收的调节职能。

(四)WTO败诉导致稀土出口配额和关税政策需调整我国对稀土出口进行限制的政策工具主要有2个:一是出口配额,二是出口关税。自1998年开始对稀土产品出口实行配额许可证制度,但当时保留了出口退税的出口鼓励政策。从2003年10月开始,我国开始逐步降低和取消稀土冶炼分离产品的出口退税,2005年5月开始取消了全部出口退税,2006年10月开始对部分稀土产品征收出口关税,随后逐步扩大了应税产品范围,并提高了税率。2014年8月,WTO终裁认定中国限制稀土出口案败诉,意味着中国不能再继续采用出口关税、出口配额方式管理稀土出口,取消稀土产品出口关税势在必行。

(五)稀土环境保护税缺失

②赣州市地方税务局关于我市稀土资源税情况的调研汇报,内部资料

我国对于废气、废水、固体废物和噪音等污染排放实行的是排污收费制度,在税制设计上还没有“环境保护税”独立税种。当前,稀土行业环境保护性收费项目多且不规范,具体包括矿管部门征收的矿产资源补偿费,水保部门征收的水土保持费和水土流失防治费,林业部门征收的森林植被恢复费,环保部门征收的排污费,国土部门征收的临时占地费,工商部门征收的工商管理费等,除以上有法律法规依据的税费,各县还普遍征收了稀土稽查费、镇村管理费等,部分县征收了政府调控基金。据初步统计,2010年至2014年9月,赣州市稀土开采企业缴纳各种行政收费3.79亿元,收费负担率年平均达7.11%。这些收费主要是对破坏环境而不能修复行为的一种惩罚性手段,对环境污染的调控力度弱,政策效果不明显,环境保护功能无法体现。

(六)稀土专用发票政策管理效果不明显

为加强对稀土企业税收管理,自2012年6月1日起,我国将稀土企业开具的发票纳入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汉字

防伪项目管理,稀土企业必须通过增值税防伪税控开票系统(稀土企业专用版)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和增值税普通发票。稀土专用发票政策实施两年来,对稀土专用发票开具方式、具体品目的严格规定,在一定程度上杜绝了以往“胡开票”、“乱开票”的现象,规范了企业的开票行为。但稀土专用发票数据信息利用率不高,没有起到利用稀土专用发票打击

非法开采、整顿稀土市场秩序的目的。

三、促进稀土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取向

要促进赣州乃至全国稀土产业做大做强,国家应该树立全国“一盘棋”思想,坚持国内与国外并举、开发与保护并重,加快稀土行业整合,优化稀土产业结构,加强稀土资源储备,严厉打击稀土行业中的违法违规行为,着力减轻稀土行业负担,控制稀土源头开采和低附加值的稀土初级原料出口,保护国家稀缺战略资源和环境,提高稀土应用技术水平,保障我国稀土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在税收制度和税收政策上,完善资源综合利用增值税优惠政策,加大稀土产业企业所得税扶持措施,改革稀土资源税制度,实施稀土资源“费改税”,强化稀土信息分析利用。

(一)完善资源综合利用增值税优惠政策

应扩大财税〔2011〕115号文件享受资源综合利用产品范围,将在稀土资源开采、冶炼、加工过程中以及消费领域产生的可识别、可监控的稀土废弃物纳入综合利用增值税优惠范围。优惠对象为100%利用稀土废弃物为原料生产的稀土氧化物和稀土金属(含单一稀土氧化物及金属和混合稀土氧化物及金属),优惠方式为增值税先征后退50%。对享受税收优惠实行备案制,对假借稀土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的名义,加工非法稀土原矿生产稀土产品享受税收优惠的行为,一经发现,取消优惠资格,并由有关行业主管部门依法查处。

(二)加大稀土产业企业所得税扶持措施

对稀土企业为治理污染而改进工艺、新购设备、调整产品结构等发生的投资,给予税收抵免的优惠政策,并加大加速折旧和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所得税优惠政策实行力度,尽快将稀土产业列入享受国务院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企业

所得税政策范围,力促稀土企业向稀土高端应用产品加工方向转型升级。将利用稀土工业废料冶炼分离稀土元素的企业,纳入享受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范畴,予以企业所得税减计收入的税收优惠。提高稀土开采企业所得税税收收入地方留成比例,实行企业所得税在资源开采地缴纳,改变“有税源的地方无税收,无税源的地方得税收”的财税体制,规范稀土企业与地方政府之间的税收分配机制,带动地方政府进行生态环境治理的积极性。

(三)改革稀土资源税制度

将稀土资源税由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并结合我国限制稀土出口案WTO败诉的实际情况,取消稀土产品出口关税。以精矿的不含税市场价格为依据,采用比例税率。在不增加现有企业资源税税负的基础上,合理测算轻、中重稀土适宜比例税率,再加上取消的稀土加工产品的出口关税,综合确定稀土资源税从价计征税率。

(四)实施稀土资源“费改税”

清理并停止征收涉及稀土的水土保持费、水土流失防治

费、森林植被恢复费、排污费等各项收费,取缔省以下地方政府违规设立的涉及稀土的调控基金。在此基础上,清费立税,遵循“谁污染、谁缴税”的基本原则,征收稀土环境保护税,合理设定相应的纳税人、计税依据以及税率基本制度。环境保护税课征范围应该集中于资源的开采和生产加工环节,课税对象可暂定为排放各种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的行为,对产品本身不征收环境保护税。为了简化税制,便于征管,税率应采用定额税率,从量计征。

(五)强化稀土信息分析利用

税务机关可以利用增值税防伪税控开票系统采集的信息建立稀土专用发票管理监控预警系统,准确掌握稀土企业购进和销售的详细信息,有效监控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跟踪监控稀土产品的物流轨迹,进而通过数据比对和分析及时发现企业无计划、超计划生产的问题,及时将信息提供给相关主管部门组织查处,从而可以实现增值税专用发票与指令性计划间的有效衔接,放大税收管理的作用,为国家加强稀土行业管理服务。

主要参考文献:

1.马荣嶂.中国稀土行业现状及展望.第四届中国包头·稀土产业(国际)论坛专家报告集.

2.廖新庚.江西稀土产业发展战略研究.2011年南昌大学硕士学

位论文.

3.中国的稀土状况与政策白皮书.国务院新闻办2012年发布.

4.钟霖、梁敏.从出口税收政策的变化探讨我国稀土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策略.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2012(4).

5.赖丹、边俊杰.稀土资源税费改革与资源地的可持续发展.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2012(4).

6.廖秋敏、曾国华.从环境保证金至环境保护税—稀土贸易可持续发展之路.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2012(5).

7.谢玲玲.中国稀土贸易分析.2013年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8.方一平、张福良、李晓宇、杜轶伦、马骋.国际新形势下我国稀土资源管理政策探讨.中国矿业,2013(11).

9.杨斌清、张贤平.世界稀土生产与消费结构分析.稀土,2014(1).

10.刘峰。发挥税收作用促进稀土行业健康发展.中国税务

报,2014年5月26日.

11.赣州市地方税务局关于稀土资源税情况的调研汇报,内部资料.

课题组组长:肖光远

课题组成员:王用彬、曹文、徐建波、

曾耀辉、袁大建、郭钰平

我国稀土产业政策

我国稀土产业政策 一、引言 我国是全球稀土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且具有种类齐全、品质较高,资源优势突出。我国无论在产量、销售量、出口量均为世界第一。但长期以来我国以30%的稀土储量来满足国际市场95%以上的需求,再加上国内粗放的开采方式,导致我国稀土储量迅速下降。另外,我国稀土出口虽在数量上牢牢占据国际市场主导地位,但在出口价格上却始终没有获得与其市场份额相符的定价权,使得大批珍贵稀土资源廉价外流。针对这些问题,政府密集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和措施加强宏观调控,使得稀土产业开始朝着管理有序、产品价值链高端、国际话语权增强等良性发展方向逐步进行调整,但同时政策上的漏洞也使得稀土行业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 二、稀土产业政策制定的目标导向 1、保护战略资源,减少生态环境破坏 目前,我国稀土储量所占世界储量比例正逐年下降,还带来了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的双重隐患。我国政府逐渐意识到稀土资源的战略地位和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重点保护稀土资源,同时解决屡禁不止的环境污染问题。 2、规范行业秩序,实现规模发展 近年来,政府开始出台各种行业管理政策,希望促进行业内部整合,获取规模经济效益;规范行业秩序,引导行业健康发展。 3、控制出口量,夺回国际定价权 长年来,低廉的价格无疑使我国稀土行业蒙受巨大损失,同时也阻碍了产业的发展。因此,我国政策制定的重点目标就是通过出口量的控制,逐渐夺回国际定价权。 4、提高深加工能力,促进产品结构升级 稀土产品深加工能力不足一直是阻碍我国稀土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为了维护经济发展和国防安全,帮助稀土企业获取应得的经济效益,政策的制定应偏重于促进稀土下游企业的成长壮大,提高深加工能力,加快产品优化升级。 三、政策漏洞引发新的问题 1、价格暴涨暴跌,脱离理性区间 2009年以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对稀土行业进行强制调整的政策法规,并大幅减少了出口配额,至2011年7月份,部分稀土产品价格上涨了十多倍。

我国油茶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我国油茶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摘要:发展油茶产业对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维护国家粮油安全、推动山区综合开发有着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出台和资金投入的不断加大,我国油茶产业快速发展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通过对我国油茶资源分布、种质资源、经营模式、加工利用、经济效益等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我国油茶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研究结果可为指导我国油荼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思路。 关键词:油茶产业;现状;问题;对策 油茶(Camellia oleifera)为常绿小乔木或灌木,是我国特有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有2000多年的栽培和利用历史,与油橄榄、油棕、椰子并称为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植物,与乌桕、油桐和核桃并称为我国四大木本油料植物,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油茶产业是个古老而新兴的产业,一直处于起伏不定的发展过程,近年来,随着我国食用油供需矛盾的日益突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油茶的价值得到了重新认识,带来了油茶产业发展的一个新机遇。2006年,国家林业局专文下发了《国家林业局关于发展油茶产业的意见》,鼓励扶持发展油茶产业。2009年国务院批准的《全国油茶产业发展规划 (2009--2020)》(以下简称《规划》)出台后,油茶产业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 1油茶产业发展的背景及意义 改革开放后,通过科技进步和大力发展生产力, 中国已在很大程

度上实现并保障了粮食安全,但反差很大的是,食用油供需矛盾突出,始终无法实现自给自足。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食用植物油进口国, 每年需从国外进口占国内总需求60%多的食用油以弥补缺口。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粮油供求面临一系列制约因素:人口越来越多,城镇人口快速增加,直接推动了粮油需求总量的刚性增长;耕地越来越少,到2007年底已降为1.2亿hm2,遏制耕地减少趋势的压力十分巨大;消费结构不断升级,人们由过去主要吃粮向吃更多的肉蛋奶、由吃普通油向吃高档油的方向转变;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受自然灾害影响很大;农业生产成本不断提高、比较效益不断降低,提高农民发展粮油生产的积极性面临新的困难。从国际上看,随着石油价格的变动和粮食需求的增长,粮食危机的困局在持续演化,粮食安全面临的不确定性在增加。这对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构成极大威胁,维护粮食安全已成为世界各国高度关注的重大战略问题。 自我国加入WTO后,国内许多食用油品不同程度地受到市场冲击,但茶油产业却迎来一个极好的发展机遇,出现了恢复性的增长。中国耕地资源刚性短缺,扩大草本油料植物种植必然会与粮争地,进而危及我国粮食安全。发展木本粮油则不存在这个问题,不仅不占用耕地,还可以腾出更多的耕地资源来种植其他农作物,从而大大缓解耕地的压力。同时, 发展油茶生产,对于改善我国生态环境、分流农村剩余劳力、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群众脱贫致富步伐, 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2油茶产业现状

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措施计划

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措施计划 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科技、文化和自然环境在内的综合的社会发展观。下面是小编整理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措施计划的范文,欢迎阅读! 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措施计划篇一 一、活动目的: 通过各种环境教育活动,让学生不断获得环境知识,提高环保意识,增强环境责任感,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同时按照社会的要求培养人,将社会所需要的环境道德、价值观念传递给学生,将他们培养成为新世纪的绿色公民。 二、参加活动的对象: 1、ISC课题组 2、大学生志愿者 3、南门小学美术教师、四五年级班主任、学生 三、活动的开展 (一)、准备阶段

邀请ISC项目组人员对我校课题组的有关教师进行培训,了解有关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相关知识、国内国外开展该项活动的有关信息、方法;招收小学生志愿者;大学生志愿者配对班级,跟班主任交流了解情况。 (二)、实施阶段 活动一:环境意识提升项目 活动简介:在学校老师和校外辅导员(大学生志愿者)的指导帮助下,由四、五年级小学生记录自己家庭及邻居家庭的用电、用气、用油量,并通过计算转化为温室气体排放量,定期向社区公布。每个学期结束时,项目组将根据家庭用电量的降幅,评选出优胜家庭,并给予物质奖励,奖品为节能环保的产品。对活动中表现优异的教师、学生也给予一定的奖励。每学期的总结、评比、颁奖活动可以与村民联欢会相结合,庆祝所取得的成绩,并使其再接再厉,将节能、环保长期坚持下去。 过程: 1、由班主任(或者志愿者)上一节班会课,让学生认识温室效应与温室气体,知道面对温室效应,我们能做些什么。 2、鼓励所有学生报名参加这次活动,共同完成以下任务: 1)每周记录家庭的用电、用气、用油情况,并转换为温室气体排放量;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发表时间:2018-12-26T09:25:51.140Z 来源:《青年生活》2018年第10期作者:杨贻朵[导读] 随着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全球化进程加快,电子信息产业日益占据国家发展的重要地位,成为技术强国的领军产业。 摘要:随着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全球化进程加快,电子信息产业日益占据国家发展的重要地位,成为技术强国的领军产业。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目前处于蓬勃发展趋势,产业产品日益创新,并在国际上占有一定的地位,但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与对策,希望对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电子信息产业;产业发展;现状;应对策略 一、全球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现状 电子信息产业内涵丰富,包括软件、通信、计算机、网络、消费电子等众多领域,是一种利用电子技术、信息技术,将与电子信息产品相关的设备、硬件、系统、软件开发和应用服务等过程集合的产业[1]。近几年,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发布了一系列智能制造的强国战略,中国也随即规划出“中国制造2025”的强国政策,希望可以从“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智造”。美国以高通、思科、IBM等大型国际公司为代表,位于全球电子信息产业领域第一强国位置;韩国以三星、LG等为代表,位于全球信息通信技术第一的位置;日本以索尼、夏普、松下等龙头企业为代表,在2016年的电子信息产品产值约12万亿日元。目前,世界主要国家与地区的电子信息产业市场普遍保持增长态势,预计到2018年全球规模将达到2.34万亿美元[2]。 二、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一直高速发展,并始终保持稳步增长。国内一些优势企业在很多领域渐渐缩小与发达国家企业间的差距,甚至处于领先地位,成为世界一流的电子信息企业。但从不同层面看来,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技术的快速发展与监管之间的不匹配 创新与监管历来是一种紧张关系,需要维持平衡状态[3]。新兴技术的发展,往往面临这法律、制度、政策、伦理等多方面的难以实践的新挑战。电子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使得政策规定经常落后于行业发展,例如2017年年底频发P2P暴雷事件。在消费者还未享受到新技术带来的便捷与“红利”时,决策者应当加大监管力度,避免透支电子信息产业公信力。 (二)技术发展引发安全担忧 随着“数据驱动”时代的到来,电子信息产业带来的新技术的应用场景,给我们带来快捷的同时,安全隐含也不断突起。传感技术、万物互联等技术的发展,使得我们的身份信息、手机号、家庭住址等信息在网络空间快速传播。2017年,各种网络安全事件频发,恶意软件导致信息泄露,诈骗信息、勒索病毒的出现,极大的干扰了我们正常的生活。 (三)技术发展引发就业冲击 电子信息产业的蓬勃发展在为我们带来红利的同时,也给在各行各业的大量劳动者带来巨大的冲击。比如京东已经运行的无人超市将很有可能取代大量收营员;京东无人配送车也正式开启常态化的配送运营,可能会取代大量的快递员;Siri的诞生也让客服行业就业岌岌可危。电话推销员、保险业务员、接线员、前台、打字员、会计等传统行业的就业人员都有可能将人工智能取代被取代。 (四)产业发展不平衡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处于“一哄而上”的发展模式,虽然总体的发展速度较快,但是产业链上游和下游之间存在着较大的不平衡性。例如国家大力资助集成电路产业,各企业在基金感召下纷纷追捧这股热潮,虽然产业模式迅速提升、产业链迅速搭建,但在这股热浪退下后,很可能无法实现高端突破,其长期可持续性发展将会面临困境。 三、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应用对策 结合我国国情,发展电子信息产业,一是要抓住全球化浪潮,二是离不开政府的正确引导,监管力度的加强与适时国家的发展战略调整;三是加强电子信息领域人才的培养与建设,推进产业创新。 (一)抓住机遇,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 我们应当利用全球化趋势,抓住电子信息产业的区域趋势加强的机遇,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配套服务体系,在国内营造出良好的发展环境,强化技术跨国交流与联系,壮大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规模,提升电子信息产业在实力和全球地位。 (二)加强引导、监管 电子信息产业的持续健康、高速发展必须要处理好市场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平衡好市场活力与政府的引导、监管能力。在加强引导方面,政府需要在确定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重点与方向的同时,采取一定的激励手段,鼓励企业原始创新。同时,政府还需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并迭代完善尖酸方式,创新监管模式,改善电子信息产业的市场竞争环境以及法律环境。 (三)加强人才培养与建设 新的生产模式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提高了准入门槛,造成核心人员的缺失,新模式下人才的培养与建设,尤为重要[4]。首先,国家政策应当鼓励有相关技术背景的高校加强电子信息产业建设,包括新材料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基因编辑技术等;高校、企业应当积极联合建设培训基地,创建综合学界和业界培训课程;高校应当创造出灵活、生动、个性化的学习环境,编写前沿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础知识与最新实用技能。 四、结语 总体来说目前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还处于不平衡、市场监管不足、还未处于全球领先的状态。为电子信息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与可持续性前进,为提高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在全球的地位,国家必须加强监管与引导,离不开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与完善的法律环境;必须抓住全球化的机遇,鼓励跨国技术的交流;同时还需要重视新人才的培养,重视相关教育机构的构建,以适应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所带来的巨大冲击与挑战。 参考文献 [1] 李国平卢明华. 全球电子信息产业价值链及对我国的启示.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 41(4). 63069 [2] 陶于祥, 袁野, 樊自甫, 万晓榆. 全球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趋势与经验借鉴.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01). 89-95 [3] 张于喆. 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形势及政策建议. 宏观经济管理. 2018. (03). 53-60

可持续发展措施

区域可持续发展 (13年广东卷)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河流众多而短小,渔业资源丰富。 材料一: 材料二:爪哇岛地处板块边界上,北部是平原,南部是熔岩高原和山地,山间多宽广盆地,是世界上雷雨最多、土壤最肥沃、人口密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1.简述爪哇岛种植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8分) (10年安徽卷)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一个区域的变化往往受另一个区域物质运动变化的影响。 2.简述该区域或泥沙主要来源区如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10分) (10年上海卷)厄立特里亚气候干旱,降水量小而且不稳定。2007年人均国民收入仅270美元,农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但粮食不能自给。农业生产技术相对落后,如在平原、山地斜坡主要采用传统地面灌溉和引洪灌溉的方式,很少实施喷灌、滴灌。目前我国和厄立特里亚正在开展农业方面的合作。 3.简述厄立特里亚农业发展可以采取的措施。(6分) (12年广东卷)加拿大地广人稀,西南部地区地形复杂,欧肯那根河谷是世界著名的冰酒产地。

4.加拿大西部草原地区历史上由于过度开垦与放牧,加上连年干旱,植被遭到了破坏,土地资源退化。为应对这种危机,当地可能采取哪些措施?(8分) 材料一: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区域略图 材料二:2010年锡都个旧市主要工业行业的工业总产值图。 5.为防止“锡都”变“熄都”,实现个旧锡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应采取哪些措施?(8分) 【答案】1.措施:①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防治水土流失;②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推行生态模式,优化种植结构;③加强科技研发、应用与推广;④提升产业化水平,延长产业链。 2.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如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改善排灌条件、推广节水技术和优良品种等; 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如退耕还林还草、保持水土、治理盐碱地和风沙地、建设农田防护林等;实现农业综合开发,转变经营方式,如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处长产业链等;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如农林牧渔相结合、宜林则林、宜牧则牧等;加强农业生产专业化、地区专门化,如建设各种商品性农业基地等。(选择一个区域从以上5个方面回答,措施要结合区域特点) 3.措施:在高原修建水库与水坝,实现雨水的季节调配;培养农业技术人员;推广喷灌与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加强国际合作,解决资金短缺困难等(8分)。 4.①少耕、免(休)耕,退耕还草;②加强牧场生态管理,划区轮牧;③加强水资源管理,推广节水农业; ④合理利用肥料和农药(加强农牧业技术培训与推广等)。 5.合理开采锡矿;改进传统工艺,提高锡矿资源的利用率;延长锡产业链,深加工锡产品;利用废弃的锡

促进稀土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税收政策研究

促进稀土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税收政策研究 ——以赣州稀土产业为例 江西省国税局课题组 摘要:我国稀土产业大而不强,在中国乃至世界占据重要地位的赣州稀土产业亦受资源利用效率偏低、相关产品研发核心技术缺乏、环境污染问题突出、国家现行有关稀土产业的税收政策措施不利等问题长期困扰,严重制约了赣州稀土产业转型升级。要促进赣州乃至全国稀土产业做大做强,国家应该树立全国“一盘棋”思想,坚持国内与国外并举、开发与保护并重,加快稀土行业整合,优化稀土产业结构,加强稀土资源储备,严厉打击稀土行业中的违法违规行为,着力减轻稀土行业负担,控制稀土源头开采和低附加值的稀土初级原料出口,保护国家稀缺战略资源和环境,提高稀土应用技术水平,保障我国稀土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在税收制度和税收政策上,加大改革力度,完善稀土资源综合利用增值税政策和稀土产业企业所得税政策,调整稀土资源税制度,实施稀土资源“费改税”,并强化稀土专用发票信息分析利用。 关键词:稀土税收政策建议赣州 稀土被誉为“工业黄金”,是不可再生的重要战略资源,在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2011年,我国稀土冶炼分离产品产量占

世界稀土总产量的90%以上。尽管近年国外加大开采力度,并且加快稀土废料再生利用,但在短期内仍然难以撼动中国产量老大的地位。然而,我国稀土产业大而不强,一方面出口遭遇欧美投诉,另一方面环境污染问题突出、资源利用效率偏低、相关产品研发核心技术缺乏等问题长期困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税收是调控经济的重要杠杆,如何完善税收政策措施助力稀土产业解困和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以在中国乃至世界稀土产业中占据重要地位的赣州 稀土产业为例进行研究,并提出若干促进稀土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税收政策建议。 一、赣州稀土产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形势 据了解,在全世界已探明的稀土储量中,美国的稀土储量至少有1300万吨,约占世界储量的13.13 %; 以俄罗斯为中心的独联体稀土储量有1900万吨,约占19.19 %; 澳大利亚约占5.46 %;其他国家约占25%;中国稀土储量为3600 万吨,约占36.36 %。①中国的稀土分北方稀土和南方稀土,北方稀土以包头的白云鄂博矿为代表,以轻稀土为主,主要成分是镧、铈、镨、钕四种元素;南方稀土在江西(主要是赣州)、广东、广西、湖南、福建等省均有分布,以中重稀 ①杨斌清、张贤平:《世界稀土生产与消费结构分析》,《稀土》2014年2月第35卷第1期

【全】木材加工产业可持续发展规划及未来市场机遇

木材加工产业可持续发展规划及未来市场 机遇

前言 林业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承担着生态建设和林产品供给的双重重要任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明确指出:“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要赋予林业以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要赋予林业以首要地位”。《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绿色江苏建设的决定》又指出:“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全面的政绩观,充分认识林业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全局中的战略地位、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在生态建设中的首要地位”。加快林业建设,促进木材加工产业可持续发展,是宿迁市委、市政府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绿色江苏建设的决定》,实施“差别竞争、特色取胜”竞争策略的一项现实选择。 目前我国正处在崛起为世界木材加工产业大国的历史关头,一方面,木材加工产业发展迅速引起世人瞩目,另一方面,因受粗放型增长方式的制约而影响成长。今后5-10 年,既有需求持续强劲增长、全球生产要素流入和产业转移的黄金机遇,又面临资本全球化、市场化等多方面的严峻挑战。木材加工产业和其他产业一样,发展的引擎是消费、投资和出口。专家预测,“十一五”期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平均按照8%的速度增长,到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22万亿元人民币,其中绝大部分是国内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如此大规模的内需在中国经济史上是史无前例的。当前,木材加工产业和国家现代化建设一样正处于黄金发展期,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强劲地拉动着木材加工产品的需求。宿迁木材加工产业只有抓住机遇,扬长避短,超越自我,才能做大、做强。

2021年县林业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县地处湖北西部、长江西陵峡畔,随着三峡工程一期工程结束,首批机组发电,永久船闸通航,二期工程全面展开,实施库区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高效库区林业产业经济已成为全县林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 一、发展现状 近几年,为适应三峡工程带来的生态环境,社会环境发生的重大变化,妥善安置库区移民,有效地保护库区生态环境,合理开发利用林业资源,全县根据三峡库区经济发展的态势,紧紧抓住国家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和西部开发两大历史机遇,以项目为依托,以工程为载体,开展了以林业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环境建设,走出了一条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相统一的路子。 一是库区生态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通过以林业为主体的农林网络生态工程项目建设,地力减退、森林过伐、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等问题得到了有效遏制,森林植被逐步恢复,林分质量不断提高,林业用地面积增大,森林覆盖率由原来的44%提高到44%,增长了2个百分点,水土流失得到遏制,年输沙量减少75%,流域径流时间延长了7-1天,中强度水土流失由75%下降到3%,野生动植物得到有效保护,森林病虫害和森林火灾受害率逐年降低。

二是林业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退耕还林、天保工程等生态环境项目的建设实施,使全县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以立体产业为导向的新型林业经济结构完全取代了以林业为导向的传统经济结构,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生产向林果种植业、畜业化以及二、三产业过渡,尤其是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成为全县经济中最活跃的板块,由此带动了交通运输、餐饮服务等行业的蓬勃兴起。**的自然风光,**的漂流探险,**的滑雪滑草都是以森林资源为载体,以秀水青山为切入点而发展起来的。 三是生产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利用库区气候垂直分布的特点,变平面生产模式为立体生态生产模式,按照“山下粮菜,山上银行”的思路,具体建设模式为山顶戴帽—大于25度的坡耕地退耕建水保生态林,把住水土流失源头;山腰种果—小于25度的山腰地带修建水土保持工程和等腰梯田,在梯上建设以柑桔、板栗为主的林果业高效经济林,为农民开拓致富项目;山下粮菜—即在河谷冲积地带改造低产田,沟、渠、林、路网络配套建设,发展粮油、蔬菜等多经作物。 四、移民安置容量发生了重大变化。近几年,我们紧紧抓住三峡库区开发性移民这一历史性机遇,以林业生态工程项目建设为龙头,以经济林为载体,应用生态农业的技术措施进行开发移民,拓展了库区移民的生存空间和就业门路,增加了安置容量,解决了库区农民的生存状况,基本实现了移民“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发展目标。

第三产业发展现状及目前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措施

第三产业发展现状及目前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措施一、晋城市第三产业发展现状及目前存在问题晋城市自1985年建市以来,十分重视第三产业的发展,特别是1992年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关于加快第三产业的决定》之后,在大力发展第一、第二产业的同时,根据新建城市的实际情况,从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增强城市辐射能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入手,注重优先发展对国民经济具有全局性、先导性影响的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事业,积极发展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商业、饮食服务业、物供仓储业,特别是近几年在努力巩固提高传统第三产业的同时,注重培育、引导和发展中介服务业、信息服务业、社区服务业等新兴第三产业,呈现出传统第三产业迅猛发展,新兴第三产业势头高涨的喜人局面。2015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已达129..44亿元,占生产总值比重由建市初的14.85%上升到31.1%,增长了2.09倍。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占全社会就业人数的比重由1985年的21.97%上升到32.37%,总人数由17.5万人上升到 38.44万人。一产、二产较上年分别下降1.26、0.39个百分点,三产从业人员比重较上年增加8.77个百分点。晋城市的第三产业虽然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是与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要求相比,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速度,与兄弟城市及发达的沿海地区相比,与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促进第一、二产业快速发展的要求相比,无论从总量上还是内部结构上都存在着很大差距,远远不能适应建立市场经济体系的要求。对照比较,分析晋城市第三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特点。 1.第三产业发展势头高涨,但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仍然偏低。2015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上升到31.1%,比全省34.3%的平均水平低3.2个百分点,比全国39.1%平均水平更低了8个百分点;同期第一产业比重由21.36%下降到4.84%;第二产业比重与原来的63.78%基本持平,仍达64.1%,由建市初的“二、一、三”进入了“二、三、一”发展阶段。世界产业经济的发展史表明,产业结构发展是一个从低级向高级递进的过程。产业结构升级和演进是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比例失调的产业结构,将使经济效益长期处于低水平状态,从而使经济发展失去扩张的基础。产业结构变动的一般规律是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增加值的主要构成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化。九十年代初,全球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平均约60%,其中34个低收入国家平均为31%,48个中等收入国家为50%,22个发达国家平均约65%。目前,全球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为60%以上,发达国家达到70%以上,发展中国家达到43%。虽然城区2015年第三产业在生产总值比重已经达到58.6%,略高于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但市本级的GDP也包含在城区的经济总量中,尚不及全市的20%,且有着市区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就全市来讲,第三产业在经济构成中的比重还偏低。 2.批发零售业、餐饮业发展迅速,但规模效益不高,新兴经营方式尚待开拓。建市以来,我市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一是社会批发零售贸易业、住宿餐饮业营业总额和社会商业点迅速增长,2015年批发零售贸易业和住宿餐饮业分别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0.23和18.18亿元,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93.86%。二是消费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在国家连续多年鼓励消费政策的引导下,2015年我市消费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热潮,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GDP的比重达到27.7%,比上年提高3.7个百分点。批发零售贸易和住宿餐饮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的比重也由上年的19.9%提高到22.1%。与此同时,消费增长率与投资增长率之间的差距也呈现缩小态势,由上年的消费低于投资16.6个百分点缩小为9个百分点。三是所有制结构呈现多元化,形成了国营、集体、私营、个体、联营、股份制等经济点并存发展的局面,极大地搞活了商品流通和销售。2015年限额以下企业及个体户实现零售额67.50亿元,同比增长35.32%,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58.44%,比2015年占比提高了7.78个百分点。四是经营形式多样化,经营规模、档次也有了进一步提高。超级市场经营、连锁经营等经营方式有了良好的发展势头。经过多年的经济

区域可持续发展知识点..

专题区域可持续发展 一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1荒漠化的防治 知识点一荒漠化成因. 自然因素——为荒漠化创造条件 (1)基本条件——气候干旱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有利于荒漠化的发展。 (2)物质条件——地面疏松,为沙质沉积物 (3)动力条件——大风日数多且集中 接近亚洲高压中心,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冬春干旱的季节,从而为风沙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4)重要影响因素——气候异常本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的变率大。多雨年有利于抑制风沙活动;少雨年则加速荒漠化进程。 知识点二荒漠化的防治措施 (1)合理利用水资源

(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5)控制人口增长

技术措施 ①交通技术措施主要是在汽车上安装尾气净化装置 ②农业技术措施主要有深耕改土、科学施肥,科学育种、轮作套种、地膜覆盖、温室栽培、喷灌和滴灌等 生活措施建沼气池、普及省柴灶、以天然气作燃料等 经济措施主要是调整产业结构,如开展多种农业经营;发展农产品加工,使工业由资源消耗型向高科技、节约型转变;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等 政策措施主要有开发性移民,投入资金、劳动力,城市规划或旅游等 环保措施主要有发展生态农业、立体农业和环保产业,控制、治理环境污染,立法进行环境监督、管理、保护,提高环保意识,禁止破坏生态环境等 2湿地的开发和保护 知识点一湿地的主要功能 知识点二湿地资源问题的产生原因造成湿地面积减少、质量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分析时可主要从自然和人为两个方面入手。 (1)自然原因湿地减少本身是一个自然演化的过程,如沉积物的长期积累会自然充满湖泊,失去湿地的形态与功能,但这一自然过程十分漫长。所以从地球历史以百万年为单位的时间尺度看,一切湖泊和沼泽的存在都是一种过渡性现象。 人类活动影响导致的结果 土壤侵蚀外部物质进入,填充作用导致入湖泥沙量大增

浅谈我国三大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浅谈我国三大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以我国农业发展为例 摘要:农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和领先领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使农业具有长期持续发展的能力。而农业资源如土地、水资源、劳动力和资金等做为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和条件,直接影响着农业发展和社会发展,应得到更加广泛的重视。本文从农业资源角度来探讨中国的农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农业农业资源农业可持续危机对策 一、农业及农业资源 1.1农业 农业为通过培育动植物生产食品及工业原料的产业。农业的劳动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获得的产品是动植物本身。我们把利用动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各部门,统称为农业。农业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基本生活资料的来源,是社会分工和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的前提和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也是一切非生产部门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1.2农业资源 农业资源是指人们从事农业生产或农业经济活动中可以利用的各种资源,包括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社会资源。农业自然资源主要指自然界存在的,可为农业生产服务的物质、能量和环境条件的总称。它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气候资源和物种资源等等。农业社会资源指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因素中可以用于农业生产的各种要素,主要有人口、劳动力、科学技术和技术装备、资金、经济体制和政策以及法律法规等。 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农业资源已成为评价和衡量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所以,节约和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解决农业资源日益尖锐的供需矛盾,实现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二、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特征 1991年在荷兰召开的国际农业与环境会议上,国际粮农组织(FAO)把农业可持续发展确定为“采取某种使用和维护自然资源的方式,实行技术变革和体制改革,以确保当代人类及其后代对农产品的需求得到满足,这种可持续的农业能永续利用土地、水和动植物的遗传资源,是一种环境永不退化、技术上应用恰当、

加快全市开发区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加快全市开发区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徐州市外经贸局开发区处 开发区是开放型经济进展和招商引资的重要载体,开发区产业竞争力是开发区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开发区的产业进展反映着地区经济社会进展的总体水平,决定着地区经济进展的后劲,也引领着地区先进生产力的进展方向。明确开发区产业定位、加快推进产业集聚、打造开发区产业优势,是现时期开发区进展的紧迫课题。为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加快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战略决策和市动员大会精神,进一步加快我市省级开发区进展,我们采纳咨询卷调查与实地调查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全市省级开发区371家工业企业产业进展现状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专题调研,并在分析研究开发区产业进展的总体状况、要紧特点、制约因素和进展前景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开发区产业进展的一些设想和建议。 一、全市开发区产业进展概况 目前,全市共有8个省级开发区,经国家核准的近期规划面积66平方公里,远期规划面积633平方公里,已开发面积81平方公里,累计基础设施投入120多亿元,开发区共设置各类企业4000多家,其中外商投资企业400多家。2007年,8家省级开发区实现GDP211亿元,同比增长56.11%,占全市的12.57%;业务总收入910亿元,同比增长48.1 %;一样预算收入1 7.44亿元, 同比增长66.1 %,占全市17.37 %,;实际到帐注册外资2.8 亿美元,占全市的63.88%;自营出口9.6 亿美元,占全市的58%。开发区道路、供排水、供电、通信、热力、绿化、污水处理和标准厂房等基础设施配套比较完善,项目承载能力持续增强,开发区主导产业逐显特色,开发区进入了集约进展、可连续进展的新时期,出现良好的进展态势。开发区已成为我市利用外资和对外开放的主阵地,经济快速进展的重要支撑、招商引资最重要的平台和增加财政收入、扩大就业的重要载体。产业进展出现出四个明显特点:

果树产业现状及“十四五”发展对策

果树产业现状及“十四五” 发展对策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果树产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年产值约1万亿元,从业人口1亿人左右,果树种植面积和产量居世界首位,人均果品占有量达195kg。目前,我国已成为果树产业第一大国,果品贸易在世界果品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对促进山区经济发展以及生态环境保持具有特别的意义。 当前,我国水果面积和产量居前6位的树种分别是柑橘、苹果、梨、桃、葡萄和香蕉,果业已成为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种植业中种植面积、产量和产值仅次于粮食、蔬菜,排在第3位。果业在保障食物安全、生态安全、人民健康、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和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产业现状 种植面积和产量稳中有增 据国家农业统计发布数据,2019年园林水果(不包括西瓜、甜瓜、草莓等瓜果类,核桃、板栗、榛等干果类)面积1227.67万hm2,年产量为1.90亿t,分别比2015年增长9.5%、17.5%。其中柑橘种植面积为261.73万hm2、产量为4584.54万t,分别比2015年增长17.4%、26.7%;苹果种植面积为197.81万hm2、产量为4242.54万t,种植面积比2015年下降0.2%,产量比2015年增长9.1%;梨种植面积为94.07万hm2、产量为1731.35万t,分别比2015年下降3.4%、4.8%;葡萄种植面积为72.62万hm2、产量为 1419.54万t,分别比2015年增长1.4%、7.8%;香蕉种植面积为33.03万hm2、产量为

1165.57万t,种植面积比2015年下降7.1%,产量比2015年增长9.7%。 主要果树产业布局调整进一步优化 2002年及2008年国家实施苹果、柑橘和梨等优势区域发展规划以来,主要果树优势生产区域基本形成,生产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如苹果产业布局主要为环渤海湾和西北黄土高原两大优势区,两大产区2018年苹果种植面积分别占我国苹果总面积的26.9%、57.2%,产量分别占我国苹果总产量的36.0%、53.0%,生产集中度在85%以上;西南冷凉高地和新疆2个特色产区2018年苹果种植面积分别占我国苹果总面积的5.9%、3.4%,产量分别占我国苹果总产量的4.1%、4.2%。葡萄优势区域发展布局进一步显现,主要为西北及黄土高原传统优势葡萄产区、华北及环渤海湾传统优势葡萄产区、秦岭和淮河以南亚热带设施及避雨葡萄产区、云南高原及川西优质特色葡萄产区、东北冷凉山葡萄特色产区、湖南怀化刺葡萄特色产区、华南一年多收避雨栽培产区等。 品种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果品质量显著提高 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等专项的长期稳定支持下,我国主要果树新品种的引进与选育推广工作成效显著,果树品种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适宜国内外市场需求的新品种大面积推广,品种结构明显改善。据统计,2017年5月1日《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办法》(仅苹果、柑橘、香蕉、梨、葡萄、桃6种果树列入第一批目录)正式实施以来,共有300多个果树品种获得农业农村部登记。 目前,苹果重点发展的优良品种有华硕、优系嘎拉、红露、红将

促进可持续发展措施模板.doc

促进可持续发展措施模板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对传统发展模式反思的结果,是人类发展观的重大进步以下是我整理的促进可持续发展措施模板资料,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促进可持续发展措施 一、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般措施: 1.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2.控制农村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3.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加快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4.发展节水农业、生态农业 5.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 6.延长产业链,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的收入 7.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8.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工业可持续发展的一般措施: 1.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 2.调整工业布局,合理规划,保证各行业平衡发展; 3.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提高区域开放程度; 4.发展科技,更新设备,提高资源利用率; 5.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6.控制工业污染的排放,实行清洁生产。 三、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般措施: 1.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2.合理开采,节约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 3.加强生态环境的建设,保护环境 4.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发展生态农业 5.控制工业污染,实行清洁生产 6.调整产业结构和工业布局,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高技术产业 7.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保证措施 走进21世纪,人类与自然、环境和发展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如何避免"沽泽而渔"式的开发,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世界各国从政府到地方须面对的的问题。目前我国已经制定了未来十年可持续发展战略蓝图,做为未来发展的指南。 可持续发展是"里约环发大会"确立的新的发展观,其实质是改变传统的发展思维和模式。经济发展和资源的开发必须有利于资源的永续利用,有利于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绝不能以浪费资源和破环生态环境为代价。 北京地铁五号线是北京城市发展的一部分,是为20xx年北京奥运会服务的一条"奥运"地铁线。她的建成,从设计、施工到运营,都会因"新北京、新奥运"的提出而倍受世人瞩目。所以,

第三产业发展对策建议

第三产业发展对策建议 (一)基本思路 按照打造“教育名镇、花木之乡、旅游休闲镇”的总体目标定位,及时启动实施“三产扩张”发展战略,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突出特色、差异发展。规划大物流、发展大商贸、优化大环境、催生大企业。重点发展商贸物流、花木交易、旅游食宿和教育住房出租等服务业,使全镇第三产业在近期有一个跨越式发展,基本形成一个重点(以旅游食宿和教育住房出租服务为重点)、三条发展轴(休闲旅游、商贸物流、花木交易)的格局,成为庐南重要休闲旅游胜地、边际商贸物流高地。 (二)对策与措施 1、推崇“生态环境是可持续生产力”理念,大力发展旅游服务产业。巧借一桥相连的赤水市强势打造“神秘赤水河”生态旅游品牌之机,“借船出海”积极营造良好的旅游发展氛围,较好结合“周祠”升级为国家保护文物的人文资源优势,举全镇之力,加快启动实施包装推介、开发建设周祠广场旅游项目。紧盯赤水8 万多人和每年吸纳上百万游客的潜在消费群体优势,重点做好吃、住、玩、购“四篇文章”。以名小吃夜宵——曾烤鱼为依托,发展特色餐饮和特色小吃,力促形成特色小吃一条街,推出多风味、多品种的餐饮品牌,满足不

同层次消费群体的需要。同时,以集吃住娱乐为一体的三星级宾馆——罗曼假日酒店为依托,立足地方特色,借鉴先进酒店管理模式,不断开拓新的经营形式,提高经营规模、档次,大力发展一批功能齐全、设备现代化、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星级饭店、商务酒店等,提升聚人效应。以赤水七处国家级风景区和宋袁食品黑桃系列软糖为依托,积极与镇内外旅游业建立畅通旅游网络,吸引接纳镇内外游客,同时,着力开发具有地方特色、规模大、档次高、效益好的旅游产品,逐步形成“游、购”相互配套的旅游综合体系,实现“玩在赤水,购在九支”的一一对接。在公路沿线和锁口森林区,大力发展集休闲健身娱乐于一体的“农家乐”、“渔家乐”旅游项目,加快观光农业和郊游娱乐业的开发建设,按照生产与观光相结合,以旅游促产业,以产业促旅游的思路,以安居、徐家祠、月台等近郊村为核心区域,充分利用种植花卉传统优势,加大引导开发力度,逐步形成以旅游、观赏为主,科普、科研为辅,融生态旅游和经济生产为一体的综合性观光旅游区,打造赤水市“后花园”。 2、构建“川南黔北现代服务辐射中心”,加快发展商贸物流业。利用毗邻的国家级重点化工企业赤天化20万吨纸浆项目正式投产和德亿纸业、巨神酒业等大型招商引资企业的即将达产见效契机,出台实施《九支镇商贸物流业发展规划》,建设和提升副食品、家电产品、农副产品批发及服装批发等各类行业市场,着力培育边界商贸市场,构建川南黔北边际交易带,“攻占”边界消费“阵地”,形成辐射与反辐射中心;充分利用佛赤、九五等公路穿境而过、赤水河水路便捷和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产业结构调整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产业结构调整 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也是人类迈向21世纪的必然选择。当前,在我国的许多地区,经济的发展不得不面临着可持续发展与粗放型的耗能工业为基础工业的矛盾。而要解决这个矛盾,就必须把经济工作的重心放在经济结构调整,尤其是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变上。因此,在我国的现代化过程中,不能再走只注重数量增长、不考虑资源利用的发展道路,而只能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使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 当前的产业结构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历史上累积下来的产业结构性矛盾逐步得到解决。从总体上看,结构调整增强了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了工业经济的运行质量,使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推动力量,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在充分肯定成就的前提下,应当清醒地看到,我国现有产业结构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和隐患,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第一,产业结构调整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的持续增长,历史上累积下来的产业结构性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经济增长的速度、质量和效益。这主要表现在:一方面,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发展不协调不同程度地存在。从产业的构成看,我国第三产业的数量不足,目前其增加值在GDP中仅占28%,远低于中下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高新技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过小。特别是各地一味追求“大而全”、“小而全”式的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趋同化现象相当突出,由此带来恶性的竞争、严重的生产过剩和资源配置上的浪费。另一方面,产业结构档次低、产业素质低、产业增值能力差,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据第三次工业普查资料,我国工业企业具有国际上20世纪八九十年代先进水平的生产设备约占全部生产设备的23.86%,从产品结构看,低质量、低档次、低附加值的产品严重过剩,高质量、高档次、高附加值的产品却严重短缺,有的还需依赖进口。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削弱了我国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第二,现有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带来我国社会就业结构某种程度上的扭曲,增大了国家的就业压力,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发展。一方面,农业是我国就业人数最多的行业,到2001年仍然有36513万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总数的50.0%,农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5.2%。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闲置在农业之中,并表现为相对过低的劳动生产率,这不是市场的均衡结果,而是产业结构的一种扭曲。另一方面,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第三产业长期滞后于整个经济的发展,限制了就业范围的扩大,无法大量吸纳闲置在第一产业和

中国三七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0018892832.html, 中国三七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作者:崔秀明黄璐琦郭兰萍刘大会 来源:《中国中药杂志》2014年第04期 [摘要] 三七是我国特有的名贵中药材,也我国近年发展十分迅速的中药大品种之一,在我国中药产业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该文总结了我国近年来三七产业发展现状、取得的主要经验,找出了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三七产业发展的目标及对策措施,为我国三七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 三七产业;存在问题;发展对策 三七Panax notoginseng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是我国传统名贵中药材,在我国中医药行业中有重要影响,现在已经成为仅次于人参的中药材大品种,也是复方丹参滴丸、云南白药、血塞通、片仔癀等我国中成药大品种的主要原料。三七广泛应用于跌打损伤、冠心病、心绞痛、脑血管后遗症、高血压等疾病的治疗中[1-3]。三七皂苷是三七主要有效活性成分,也是目前研究较为系统的化学物质。迄今为止,已从三七的不同部位分离得到70余种单体皂苷成分[4], 现阶段我国以三七为原料的中成药品种400多个,批准文号3 200个,涉及的生产厂家1 300家,年需要三七800万kg[5]。三七还是经济价值很高的药用植物,按现在的市场销售价格计算,每公顷产值可达150万元左右。由于政府重视,科技支撑力不断提升,知名度提高,三七产业近几年来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本文根据三七主产区的调查资料,总结了我国三七产业发展现状、取得的经验,存在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发展的目标及发展对策,供同行参考。 1 三七产业发展现状 1.1 三七种植业发展历史及现状评价三七是我国特有种,因其对气候、土壤、植被等环境有特殊要求,分布范围仅集中于中国西南部海拔1 200 ~2 200 m,北回归线附近地区,传统上以云南文山、广西靖西等地为主要种植地区。由于价格不断上涨,社会需求量的不断扩大,近几年三七的种植区域已发生了很大变化,云南产区已由文山扩展到云南红河、玉溪、曲靖、昆明、大理等其他地区;贵州、四川、广东等地也开始栽培。在云南产区,三七种植面积从2003年的4 300 hm2发展到2013年的20 000 hm2;产量从2003年的378万kg增加到2012年的700万kg,三七产业实现总产值100亿元,其中种植业产值70余亿元,加工业产值近30亿元[6]。 三七种植历史已有400余年。1949年以前,云南三七种植面积仅有几百亩,广西有少量 种植。建国后,地方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发展三七生产,三七种植得到发展,但发展之路并不平坦。从1951年至2013年的62年间,三七产业种植经历了3次大起大落的曲折。1951年到1974年出现第一高种植高峰,当时全国三七种植面积5 333 hm2(其中云南2 933 hm2;广西2 400 hm2);产量为108万kg(云南66.4万kg,广西41.6万kg)云南产区三七产值为6 400 万元,当时的社会需求量为50万kg;之后三七种植面积大幅度下降,到1983年,云南文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