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经济学在线作业答案-(2)

药物经济学在线作业答案-(2)
药物经济学在线作业答案-(2)

单选题

1.【第1章】在药物经济学评价的实际应用中,首先要明确()。A 评价立场 B 评价主体或服务对象 C 评价观点D,评价主体或评价观点

单选题

2.【第1章】从哪个角度出发的药物经济学评价的目的是实现全社会药物资源的最优配置和最佳利用,实现社会群体健康状况的最大程度改善?()

A 医疗服务提供者

B 全社会

C 保险机构

D 患者个人

单选题

3.【第1章】药物经济学评价的核心是对()的识别、计量与比较。

A 成本

B 成本和收益

C 收益

D 效益

单选题

4.【第1章】有关备选方案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最优资源利用的备选方案就是以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多预期效果的备选方案

B 药物经济学研究的备选方案通常只有1-2种药物方

案 C 不同的备选方案对药物的利用资源程度不同,所需的成本也可能不同,由此获得的收益也不尽相同。

D 药物经济学研究的备选方案包括药物方案也包括非药物方案。

单选题

5.【第1章】药物经济学与下列哪一个概念密切关联?()

A 丰富性

B 稀缺性

C 无限性

D 满足性

单选题

6.【第1章】下列有关药物经济学评价指标表述不准确的是()。

A 效益是指以货币或非货币计量的收益

B 效果是指以临床治疗效果计量的收益

C 效用是指以满意度或偏好计量的收益

D 效益是指以货币计量的收益

7.【第1章】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不应有的特点是()。

A 需要更加广泛地运用增量分析法

B 评价多个方案的经济性时,依据干预方案自身的成本-收益比值的大小可以保证得出准确的结果

C 主要评价方法无自生的经济性判定标准

D 需要更加广泛地运用增量分析法

单选题

8.【第1章】狭义概念上的药物经济学评价指标是指()。A 成本-效益比 B 成本-利润比 C 成本-效用比D 成本-效果比

单选题

9.【第1章】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的分类依据是()。

A 成本

B 效益

C 收益的不同计量方式

D 收益

单选题

10.【第1章】独立方案的特例是()。

A 具有独立关系的一组方案

B 备选方案是单一方案

C 各备选方案之间互不干涉、互不影响

D 方案的采用与否,只取决于方案自身的经济性,不用考虑方案之间的可比性

单选题

11.【第1章】用成本效益分析法对单一方案或一组独立型方案进行经济性评价时,下列哪个结果表示该方案在经济学上没有效益()。

A 效益/成本>1

B 效益/成本=1

C B/C>1

D 效益/成本<1

单选题

12.【第1章】诊治某一疾病有M、N、L三个备选方案,所需的诊治时间分别是4、6、8天,评价这三个备选方案经济性的分析计算期应是()。

A 4天

B 8天

C 6天

D 18天

单选题

13.【第1章】狭义概念上的药物经济学是指()。

A 对狭义药物资源的配置进行研究与评价

B 对狭义药物资源的利用效率进行研究与评价

C 对可供选择的药物治疗方案进行研究与评价D

对临床上各种可供选择的诊治方案的成本与收益进行识别、计量和比较,对狭义药物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效率进行研究与评价

14.【第1章】如果要解决的医疗问题是确定某一疾病的最佳药物治疗方案,则备选方案应是()。A 手术治疗治疗方案 B 物理治疗方案 C 其他多种形式的治疗方案 D 包括所有可选的可治疗该疾病的各种药物治疗方案

单选题

15.【第1章】在药物经济学研究与评价中,只有()才具备参与药物经济学评价的资格,这样的评价和比较才有意义。

A 安全性方案

B 有效性方案

C 可行性方案

D 经济性方案

多选题

16.【第1章】广义概念上的药物经济学定义包含下列那些含义()。

A 表现为对药物研究开发、生产、流通、使用全过程及各环节的成本与收益进行识别、计量和比较

B 对广义的药物资源的配置和

利用效率进行研究与评价 C 仅仅表现为对药品使用环节各种干预方案的成本与收益进行识别、计量和比较 D 对药品使用环节各种干预方案的成本与收益进行识别、计量和比较

多选题

17.【第1章】下列对药物经济学评价中所指备选方案的涵义表述准确的是()。

A 利用药品或其他手段对某种疾病进行预防、诊断、治疗或干预所有可供选择的措施、项目

B 预防或诊治该种疾病的备选方案的统称

C 包括药物的、非药物的预防、诊断、治疗措施或项目

D 利用药品对某种疾病进行预防、诊断、治疗或干预的措施

多选题

18.【第1章】药物经济学评价中的可行性方案应()。A 符合临床对有效性的要求 B 符合国家有关法律、规章和规定C 符合临床对安全性的要求 D 符合伦理、道德等相关方面的要求

多选题

19.【第1章】药物经济学研究的假设前提是一定时期内,()。

A 药物资源是有限的

B 药物资源是无限的

C 药物资源是稀缺的

D 药物资源是可满足需求的

多选题

20.【第1章】广义概念上的药物资源包括()。、

A 狭义概念范畴的药物资源

B 研究开发、生产、流通、使用过程中所需的人力资源和各种物质资源

C 研究开发、生产、流通、使用过程中所需的技术、资金、时间

D 决定狭义药物资源数量、质量和经济性的资源

多选题

21.【第1章】狭义概念上的药物经济学是指()。

A 对狭义药物资源的利用效率进行研究与评价

B 对临床上药物治疗方案的成本与收益进行识别、计量和比较

C 对狭义药物资源的配置效率进行研究与评价

D 对临床上非药物治疗方案的成本与收益进行识别、计量和比较

多选题

22.【第1章】药物经济学的服务对象包括()。

A 政府管理和决策部门

B 患者家属

C 医疗服务提供者

D 商业医疗保险公司

判断题

23.【第1章】药物经济学评价的前提条件是干预方案符合安全性、有效性要求。()正确错误

判断题

24.【第1章】药物经济学评价的核心内容就是对备选方案进行经济性评价正确错误

判断题

25.【第1章】增量分析法是互斥方案比选的基本方法。()正确错误

判断题

26.【第1章】效果和效用的计量方式及计量单位与成本的计量方式及计量单位不同,不存在类似于“B/C?1 ”的客观的、内生于指标自身的判定经济性的标准,只能人为地、外在地给出判定经济性的标准。

正确错误

判断题

27.【第1章】药物经济学评价的核心内容就是对备选方案进行经济性评价。()正确错误

判断题

28.【第1章】药物经济学研究就是为了追求药物资源的最大节约。()正确错误

判断题

29.【第1章】对同一种疾病的治疗,不同的备选方案中需要的成本和产出的收益一般是比较相近的。()正确错误

判断题

30.【第1章】在药物经济学研究中,收益依据不同的计量方式可分为效益、效果二种表现形式。()

判断题

31.【第1章】即使有效性不能完全满足临床客观需要的干预方案进行药物经济性评价也是有意义的。(

判断题

32.【第1章】备选方案的收益与结果是两个相同的概念。()正确

单选题

33.【第2章】将一种具有多种用途的有限资源置于某特定用途时放弃的置于其他用途时所可能获得的最大收益指的是()。A 损失成本 B

间接成本 C 机会成本 D

单选题

34.【第2章】成本计量时,选择计量和统计方法的依据是()。A 成本数据的大小 B 成本数据的来源 C 成本数据的类型 D 成本数据的关

单选题

35.【第2章】识别成本的基本原则()。

A 消耗统计

B 计量收益

C 明确目标

D 贡献比较

单选题

36.【第2章】资金的时间价值是指()。A 把不同时间发生的数额相等的资金(等额资金)在价值上的差别 B 把相同时间发生的数额相等的资金(等额资金)在价值上的差别 C 把相同时间发生的数额不等的资金(等额资金)在价值上的差别 D 把不同时间发生的数额不等的资金(等额资金)在价值上的差别

单选题

37.【第2章】当备选方案的治疗周期大于()时,则必须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进行资金等值计算使备选方案具有时间上的可比性。

A 3年

B 2年

C 1年

D 半年

单选题

38.【第2章】增量成本又可被称为()。A 间接医疗成本 B 间接成本 C 固定成本 D 边际成本

单选题

39.【第2章】为获得医疗保健之外的产品或服务所发生的消耗或所付出的代价可以纳入()。

40.A 间接医疗成本 B 直接医疗成本 C 医疗成本 D 非医疗成本

单选题

40.【第2章】医院成本的最终表现形式是()。

41.A 劳务费和公务费 B 卫生业务费用 C 医疗机构中所有成本 D 医疗项目成本

单选题

41.【第2章】不随着产出量的变动而变动的成本是指()。

A 固定成本

B 变动成本

C 间接成本

D 边际成本

单选题

42.【第2章】从医疗机构的角度出发的成本边界是()。A 患者 B 医疗保险公司 C 医疗保障部门 D 医疗机构自身

单选题

43.【第2章】资金等值计算是指把在某个时点发生的资金额换算成另一个时点的()的过程。

A 金额

B 不等值金额

C 差价金额

D 等值金额

单选题

44.【第2章】隐性成本具有的特点是()。A 通常可以货币化表现 B 真实存在,难以测量 C 伴随实际资源消耗的成本 D 存在资金之间的实质性转换和交换

单选题

45.【第2章】间接医疗成本是()。A 直接计入医院成本 B 可以计入医疗成本 C 不能直接计入医疗成本,需要按一定方法分摊计入各个相关服务项目的成本 D 可直接计入医院间接成本

多选题

46.【第2章】在成本计量阶段要进行的三个内容是()

A 计数每一种资源或代价的单位量

B 考虑资金时间价值

C 识别所消耗的资源或代价

D 赋予资源或代价以货币价值

多选题

47.【第2章】治疗周期成本是指()。A 从患病直至完全治愈达到预期治疗目标而结束治疗所持续的整个期间内,为治愈、缓解或控制疾病所付出的各项成本或代价的总和 B 包括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因预防、诊断或治疗而致的风险、痛苦、不适等无形成本 C 患病采取应有的治疗而需要付出的资源消耗和代价 D 可以彻底治愈但需要进行阶段治疗的慢性病患者的治疗成本

多选题

48.【第2章】下列哪些费用项目可计入变动成本()。服务人员的计量工资

A 药品成本

B 设备的折旧费

C 卫生材料

D 人员工资

多选题

49.【第2章】药物经济学研究中的成本不同于会计成本之处有()。 A 成本数据较多的是来自预测和估算 B 成本数据来自实际发生的数据 C 成本数据是稳定、真实的D 成本数据可能不确定

判断题

50.【第2章】医院成本的最终表现形式是医疗项目成本。()

判断题

51.【第2章】当备选方案的治疗周期大于2年时,则必须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正确错误

判断题

52.【第2章】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的划分不是绝对的,不同的项目、不同的评价角度对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的划分就可能不同。()正确错误

判断题

53.【第2章】隐形成本不是一种客观存在的成本,通常难以定量表示。()

正确错误

判断题

54.【第2章】不良反应对人体的有害作用和影响也是疾病治疗成本的表现。()正确错误

单选题

55.【第3章】在药物经济学评价中,间接收益是指()。

A 由于药物的使用,使人的健康得以恢复

B 由于药物的使用引起其他方面损失的减少或产值的增加

C 减少了卫生资源的消耗

D 由于药物的使用,使人的健康得以促进

单选题

56.【第3章】无形效益是整个效益的一部分,可以用()。A 定量的等级指标加以描述的方式予以解决 B 半量化或定性描述的方式予以解决 C 文字加以描述的方式予以解决 D 半定量的等级指标加以描述的方式予以解决

单选题

57.【第3章】药物经济学研究与评价中的效果不包括()。

A 医疗卫生服务及药品治疗的直接效果

B 临床效果指标表现的收益

C 医药领域特有的收益计量指标

D 非临床效果指标表现的收益

单选题

58.【第3章】药物经济学评价时,中间指标和最终指标的应用原则是()。

A 尽量使用中间目标

B 用中间指标时不要与终点指标有相关

C 优先使用终点目标

D 测量不能太简单

单选题

59.【第3章】在药物经济学研究中,效益指的是()。

A 临床效果指标提高

B 以临床效果指标表现的收益

C 以货币形态表现的收益

D 诊疗时高水平医生带给自己的满足

单选题

60.【第3章】在药物经济学领域,效用指个体在不确定条件下对某个特定的健康状态的偏好或愿望的()。

A 半定量表达

B 定量表达

C 定性表达

D 文字描述

单选题

61.【第3章】药物经济学评价中的效果不包括()。

A 医疗卫生服务及药品治疗的直接效果

B 非临床效果指标表现的收益

C 医药领域特有的收益计量指标

D 临床效果指标表现的收益

单选题

62.【第3章】实施某诊治或干预方案所导致的生命、健康卫生资源以外的成本节约或损失减少是指()。

A 直接效益

B 间接效益

C 综合效益

D 无形效益

单选题

63.【第3章】药物经济学中的效用概念适用的表达方式是()。

A 定量表达

B 定性表达

C 文字描述

D 半定量表达

多选题

64.【第3章】效益概念指的是()。

A 指有利的或有益的结果货币表现.

B 药物经济学中的效益,是指实施某一药物治疗或干预方案所获得的所有有利的或有益的结果.

C 效益是以货币计量和反映的收益.

D 效益不一定是以货币计量的收益

多选题

65.【第3章】药物经济学中的收益指标可分为()。

A 效益

B 效果

C 费用

D 效用

多选题

66.【第3章】效益指标包括()。A 直接效益指标 B 间接效益指标 C 实施某个药物治疗方案之后所节省的卫生资源和健康的改善及生命

的延长 D 无形效益指标

多选题

67.【第3章】质量调整生命年与质量调整期望寿命年的不同之处是()。

A 质量调整生命年是个人效用值

B 质量调整期望寿命年是社会整体的人群效用值

C 质量调整生命年是社会整体的人群效用值

D 质量调整期望寿命年是个人效用值

多选题

68.【第3章】健康效用的计量主要取决的因素是()。

A 人们对某种健康状态的偏好程度

B 健康效用值

C 生命质量权重

D 偏好的某种健康状态下生存的时间

判断题

69.【第3章】对临床药物经济学评价中的收益难以货币化计量的收益应放弃计量。()

正确错误

判断题

70.【第3章】伤残调整生命年是一个基于整体人群研究的指标。()

正确错误

判断题

71.【第3章】效益是结果的货币表现。()

判断题

72.【第3章】效果的软硬指标的区分反映的是效果指标受主观偏倚影响的程度。()

判断题

73.【第3章】效果指标可分为“硬指标”和“软指标”。“软指标”可被客观测量,“硬指标”易受主观因素影响。()

单选题

74.【第4章】净现值指标是反映方案净收益绝对量大小的指标,净现值指标的适用范围是()。

A 只适用于评价、比较作用或方案实施期限相同的方案

B 只适用于评价、比较作用或方案实施期限不相同的方案

C 只适用于评价、比较作用不同,方案实施期限相同的方案

D 只适用于评价、比较作用不相同,方案实施期限相同的方案

单选题

75.【第4章】增量分析法是指对不同的备选方案在成本、收益等方面的()部分进行分析,进而对方案的经济性进行比较、选优的方法。

A 成本/效益

B 效益/成本

C 差额

D 额度

单选题

76.【第4章】成本效用分析的适用范围()A 可对多个备选方案的经济性进行评价与比较

B 可对单一方案的经济性判断

C 可对医疗或非医疗项目的经济性进行比较

D 可对不同疾病的备选方案的经济性进行比较

单选题

77.【第4章】成本-效用比指标的一般表示方式是()。

A C/E,

B C/U,

C /QALY C C/B,

D E/C

多选题

78.【第4章】药物经济学研究中,影响效用的因素有()。

A 血压、呼吸、心率、血细胞计数等

B 症状减轻、疼痛消失、功能恢复、精神好转等

C 主观感受

D 客观指标

多选题

79.【第4章】增量分析时指标的表达方式和适用条件正确的有()。

A ΔB/ΔC一般表达备选方案比较少时的增量分析经济指标,

B B(B-A)/C(B-A)方案较多时的增量分析经济指标的表达

C ΔB/ΔC一般表

达备选方案比较多时的增量分析经济指标 D B(B-A)/C(B-A)方案较少时的增量分析经济指标的表达

多选题

80.【第4章】最小成本分析法指的是()。

A 当收益相同或相当的情况下,成本-收益分析可只比较备选方案的成本

B 四种方法中最简便、易懂的评价方法

C 评价在效益或效果(用)

没有差别的条件下成本最低的备选方案 D 成本-效益分析法不对收益进行比较

多选题

81.【第4章】成本-效果分析法与成本-效益分析法的比较表述准确的有()。

A 两种方法的成本的识别、计量和计算方法是相同的

B 两种方法的收益的识别、计量方式是不同

C 成本-效果分析法中的收益无需进行货币

化计量 D 成本-效果分析中方案之间的可比性低于成本-效益分析法

判断题

82.【第4章】效用-成本比(CUR)值越低,表示方案效率越高

83.【第4章】成本-效果比指标对单一方案,若C/E ≤成本-效果阈值,则表明实施这个方案是经济的。

正确误

判断题

84.【第4章】效果-成本比指标对多个互斥备选方案进行经济评价、比较时,简单按照效果-成本比的大小来排序选优也会取得非常好的结

论。()

判断题

85.【第4章】对寿命期相同的多方案比较选优来说,净现值越大的方案越经济。()正确错误

判断题

86.【第4章】进行增量分析时,首先要将所有备选方案按成本额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序。()

正确错误

判断题

87.【第4章】进行效益成本增量分析时,只有成本额最小的方案是经济的(B/C?1),具有绝对意义上的经济性,成本额较高的相邻方案

才可与之比较。()

判断题

88.【第4章】在药品使用环节,必须在互斥方案中选择其一竭尽全力救治病人,因此,无需对备选方案自身的经济性进行评价,只需进行

方案之间的经济性比较、选优即可。

判断题

89.【第4章】成本效益比指标可对同一疾病的不同备选方案的经济性进行比较。

判断题

90.【第4章】成本-效果分析方法不适用于对不同疾病的不同干预方案或具有不同健康效果产出指标的干预方案之间的经济性评价和比选。

()

91.【第5章】增量分析法的判别标准()。

A B/C ≥ 1

B C/E < 成本-效果阈值

C C/U < 成本-效用阈值

D C/U < 成本-效果阈值

多选题

92.【第5章】互斥方案选优一般分有()。

A 直接比较法

B 间接比较法

C 增量分析法

D 将互斥方案的经济评价指标值直接对比的方法

多选题

93.【第5章】互斥方案的评价选优中,增量分析法的含义有()。

A 等额分析法

B 是互斥方案的基本方法

C 其实质是判断投资大的方案相对于投资小的方案所多投入的资金能不能带来满意的增量收益

D 如果增量投资带来的增量收益是满意的,则投资大的方案更优

单选题

94.【第6章】药物经济学研究的预测性特点主要表现为()。

A 实例分析

B 回顾性研究

C 样本成本和收益数据不准确

D 样本预测总体

单选题

95.【第6章】药物经济学研究与评价所用的数据和资料通常是由什么推测而得的。()

A 样本情况

B 所有的病例数据

C 理论计算

D 随机推断

多选题

96.【第6章】数据类型-按所采用的计量尺度,可分为()。

A 计量数据

B 计数数据

C 等级数据

D 数值型变量数据

判断题

97.【第6章】在药物经济学研究中,可以通过一定渠道获取别人调查或科学研究得到的统计数据—二手数据,间接数据。

正确错误

98.【第6章】药物经济学研究可通过查阅文献资料摘取他人已有数据进行整理、融合、调整、归纳后供评价使用。()

多选题

99.【第7章】不确定性分析包括()。 A 敏感性分析B 概率分析 C 统计分析 D 误差分析

多选题

100.【第7章】在药物经济学中,影响成本-效果分析的许多不确定因素的来源主要有()。

A 参数

B 分析模型

C 计算公式

D 分析者

公共经济学在线作业1

公共经济学_在线作业_1 交卷时间:2016-01-28 10:23:30 一、单选题 1. (5分)根据经济发展的变化来解释公共支出增长现象的模型是()。 ? A. 政府活动扩张法则 ? B. 公共支出增长的发展模型 ? C. 非均衡增长模型 ? D. 公共收入增长引致说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公共经济学 展开解析 答案B 解析2. (5分)公共支出结构中转移性支出占较大比重,说明政府履行( )强。 ? A. 调节收入分配的职能 ? B. 保证社会安定 ? C. 促进经济稳定发展的职能 ? D. 资源配置的职能 纠错

知识点:公共经济学 展开解析 答案A 解析3. (5分)个人所得税税率的基本形式是()。 ? A. 比例税率 ? B. 累进税率 ? C. 定额税 ? D. 累退税率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公共经济学 展开解析 答案B 解析4. (5分)关税在性质上属于( )。 ? A. 所得税 ? B. 财产税 ? C. 行为税 ? D. 流转税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公共经济学

答案D 解析5. (5分)只以新预算年度的经济发展情况为依据确定公共收支计划指标,而不考虑以前的公共收支状况的预算编制方法是()。 ? A. 单式预算 ? B. 复式预算 ? C. 零基预算 ? D. 增量预算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公共经济学 展开解析 答案C 解析6. (5分)根据经济发展的变化来解释公共支出增长现象的模型是()。 ? A. 政府活动扩张法则 ? B. 公共收入增长引致说 ? C. 公共支出增长的发展模型 ? D. 非均衡增长模型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公共经济学 展开解析

生活中的经济学第二次作业答案

1 周;由于工厂订单较/小时10元/小时的条件下,小明选择工作40深圳某工厂工人小明,在工资率为为小时,希望小明能多增加工作时间,而结果却与老板预料相反,/元多,当老板决定把工资增加到15这说明,此时,对小明来说: 、?A收入效应小于替代效应收入效应等于替代效应?B、?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C、?、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的作用方向一样D A我的答案:分得分:0.0 2 元,已知达到消费者均衡时消费最后X2两种商品,其价格分别为每单位1设某消费者仅消费元、、Y) XY一单位的的边际效用大约为(边际效用为20,则这时消费的最后一单位 20A?、10B?、?40C、?D、25D我的答案:分0.0得分: 3 垄断者知道每一个消费者对任何数量的产品所要支付的最大货币量,并以此决定其价格,以上我们称之为: 一级差别定价A、? B、二级差别定价? 三级差别定价、C?. D、四级差别定价?A我的答案:分得分:10.0 4 有关劳动的供给曲线向后弯曲的说法正确的是: A?、当工资增加到一定程度,其所带来的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B、当工资增加到一定程度,其所带来的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C当工资增加到一定程度,收入已经很高,人们希望有闲暇替代工作;? D?、当工资增加到一定程度,继续增加工资则劳动的供给开始减少。B我的答案:分5.0得分:5 有关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理解正确的是: 、正斜率向右上方倾斜的部分表示:工资增加则劳动者愿意减少闲暇。A? 正斜率向右上方倾斜的部分表示:工资增加则劳动者愿意增加工作。、B? 负斜率向后弯曲部分表示:工资增加则劳动者愿意增加工作。C、? 工资增加则劳动者不一定愿意增加工作。D?、B我的答案:分5.0得分: 6 有关本课程所讲的等边际原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等边际原则与效用最大化没有任何关系。?美元,都能、根据等边际法则我们应该这样安排自己的消费,即在每一种物品上所支出的最后?1B 给我带来相等的边际效用。消费的每一种物品,最后一单位的消费所带来的边际效用相等,即实现了效用最大化。C?、D?、如果花费在任何一种物品上的最后1美元能够提供更多的边际效用,那么增加该物品的消费会减少总效用。. A我的答案:分5.0得分: 7 下列属于实现价格歧视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卖者是一个垄断者,或者它至少拥有一定程度的垄断权力,因而他可以控制价格。?A、卖者能够了解不同层次的买者购买商品的意愿或能力。也就是说,他知道不同的买者对商品所?、 B 具有的不同的需求弹

执业药师考试 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第05章 药品的临床评价方法与应用(练习)

第5章药品的临床评价方法与应用章节练习 一、最佳选择题 1、上市后药品再评价阶段属于 A、Ⅰ期临床试验 B、Ⅱ期临床试验 C、Ⅲ期临床试验 D、Ⅳ期临床试验 E、Ⅵ期临床试验 2、Ⅰ期临床试验阶段,试验样本数为多少例 A、小于10例 B、20~30例 C、200~300例 D、1000~3000例 E、大于2000例 3、Ⅱ期临床试验需要多中心试验,即进行试验的医院的数目必须是 A、在1个及1以上 B、2个及2个以上 C、在3个及3个以上 D、在4个及4个以上 E、在5个及5个以上 4、Ⅳ期临床试验是在广泛使用条件下,考察药品疗效和不良反应,样本数常见病不少于 A、100例 B、300例 C、1000例 D、2000例 E、3000例 5、药品临床评价具有“公正性和科学性”是基于 A、应用医药学理论和实践的前沿知识 B、药品临床评价重在实践 C、在多学科新进展基础上进行 D、药品临床评价采用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双盲、对照的方法,经数理统计得出结论 E、药品临床评价将疗效、不良反应、给药方案和价格一并进行比较 6、Ⅱ期临床试验是对治疗作用的初步评价,多发病例应不少于 A、20~30例 B、100例 C、200例 D、300例 E、500例

7、根据循证医学研究,与利尿剂和β受体阻滞剂相比,硝苯地平可有效降低血压,但可能增加何种危险 A、心肌梗死和死亡 B、心动过缓 C、肾衰竭 D、肝功能不全 E、骨髓抑制 8、药品上市前的安全性信息不包括 A、毒理学 B、致癌、致畸 C、不良反应 D、禁忌证 E、药物相互作用 9、药物治疗的效果不以货币为单位表示,而是用其他量化的方法如延长患者生命时间表达治疗目的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是 A、最小成本法 B、最大成本法 C、成本效果分析 D、成本效益分析 E、成本效用分析 10、可以为总体医疗费用的控制和医疗资源优化配置提供基本信息的经济学研究评价是 A、最小成本法 B、最大成本法 C、成本效果分析 D、成本效益分析 E、成本效用分析 11、一个安全、有效、稳定、经济的药品,其基本前提必须是 A、临床急需 B、有明确适应症 C、质量合格 D、有明确使用对象 E、有权威机构研发 12、药物经济学研究的4种方法主要差别在于 A、用药成本的不同测量上 B、计算不同类型的成本 C、对于用药结果的不同测量 D、所采用的实验研究方法不同 E、研究对象不同

公共经济学离线作业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公共经济学》课程作业 姓名:学号: 年级:学习中心: ————————————————————————————— 第一章公共经济学基础 1.为什么要用成本-收益分析方法来分析公共经济问题 答:公共经济问题主要涉及公共产品生产与发展及其由谁生产,生产多少和公共产品如何分配等问题。在研究公共经济问题的前提假设之一就是从事经济活动的社会人为经济人。而经济人的行为就是成本—收益分析的结果。人们的基本行为动机没有什么不同,都是追求利益最大化。所以在分析公共经济问题时需要用成本-收益分析方法。 2.试通过边际效用论分析政府调控分配的必要性。 答:产品的边际效用是指该产品的消费量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所引起的总效用的增加或减少的量。边际效用是指所消费产品的一定数量中最后增加的那个单位提供的效用。而边际效用是递减的。现代经济条件下,贫富分化非常严重,作为市场势

力又在不断推动这种分化,一些人可以有上亿美元的货币财富积累,另一些人则食不裹腹。所以货币边际效用在不同社会成员之间是存在差异的。货币边际效用不同表明政府应该加强宏观调控,缩小贫富之间的差异,使生产和消费达到两旺。 3.帕累托原理有哪三方面内容 答:帕累托原理三个方面的内容为:(1)交换的帕累托最佳条件;(2)生产的帕累托最佳条件;(3)产品替代的帕累托最佳条件。 4.在所有权与控制权相分离的情况下,可通过哪些途径降低代理成本。答:以下途径可以降低成本:⑴经理劳务市场的竞争对代理人行为的约束。(2)产品市场的竞争对代理人的约束。(3)资本市场的竞争对代理人行为的约束。 第二章公共经济学理论的形成 1.从产品的社会性质不同可以划分哪几类不同的产品并说明它们的生产主体分别为谁。 答:按社会性质来分,可将产品分为(1).公共产品。公共产品是指公众所必须使用,且社会每一成员对这一产品的使用不会导致其他个人对该产品消费的减少,这一产品在产权上具有不可分割性。具体地说,作为公共产品具有两个特点:即所有权上的非排它性和消费过程中的非竞争性。其生产主体主要为政府部门(2).私人产品。私人产品相对于公共产品而言是具有产权明确而又可分割的特性。私人产品具有两个特征:所有权上的排他性;消费上具有竞争性,即该产品不能公共消费,某个社会成员消费它以后其他人员就难以无偿消费。其生产主体主要为以盈利为目的

经济学概论题库

1、经济学就是研究 如何实现稀缺资源得有效配置 2、在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生产要素得就是 在柜台上销售得产品服装 3、微观经济学得最基本假定有 理性人完全信息完全理性 4、“稀缺性”就是指 相对于资源得需求而言,资源总就是不足得 5、造纸厂排出得污水造成渔场鱼得死亡,从而减少产量,则说明造纸厂得生产存在 负得外部性 6、为了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政府对自然垄断部门得垄断行为就是 加以管制得 7、市场失灵就是指 以市场为基础得对资源得低效率配置 8、市场不能提供公共物品就是因为 公共物品消费不具有排她性、公共物品供给不具有竞争性、消费者想免费搭车 9、某厂商生产一批产品,生产第7个单位产品得总成本就是3、5元,生产第8个单位产品得总成本就是4、6元,那么该厂商得边际成本就是 1、1元 10、以下说法中正确得就是 如果连续地增加某种商品得产量,她得机会成本将递增 11、卖主比买主知道更多得关于商品得信息,这种情况称为 非对称信息问题 12、养蜂人放养得蜜蜂,在采蜜得同时使附近果园果树授粉,从而水果增产,说明存在 正得外部性 13、瞧不见得手一般指 市场 14、假定其它条件不变,某种商品得价格下降,将导致其 需求量增加、供给量减少 15、在经济学中,生产得机会成本等于 显性成本+隐性成本、会计成本+隐性成本 16、在其她情况不变得条件下,下述哪一种情况可使汽油得整条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铁路与空中运输费用提高 17、微观经济学得研究对象就是 个体经济单位 1、电影票与DVD就是替代品。如果DVD得价格上升,电影票市场会发生什么变化? 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2、向下倾斜得线性需求直线就是 有些点就是缺乏弹性得,而另一些点就是富有弹性得 3、一种物品得价格从8美元上升到12美元,需求量从110单位下降到90单位。用中点法计算得弹性就是 1/2 4、下列陈述正确得就是 神秘小说比必备得教材更有弹性

经济学导论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 1、解释下列概念 稀缺:稀缺性是指欲望总是超过了能用于满足欲望的资源。稀缺具有绝对性,任何社会和时代资源都存在稀缺;稀缺具有相对性,资源相对于人的欲望总是稀缺。 自由物品:是自然界存在,人类可以不用付出任何代价就能自由取用的物品。 经济物品:人类必须付出代价才能得到的物品,即必须耗费一定资源、借助生产工具通过劳动加工生产出来的物品。 微观经济学:又称个量经济学,研究对象是个别经济单位,包括单个消费者、单个生产者、单个市场等。 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利用总量分析方法研究国民经济中各个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来说明资源怎样才能得到充分利用。 机会成本:资源投入某一特定用途后,所放弃的其他用途的最大利益。 生产可能性曲线:在资源既定的条件下,所能达到的两种产品的最大组合,可以用来进行各种生产组合的选择。 2、怎样理解西方经济学的性质? 西方经济学具有双重性质:一方面,存在与社会主义思想相对立的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的一面;另一方面,又有对社会主义有用的经验总结和管理方法的另一面。(具体可展开阐述) 即使以西方经济学中的有用部分而论,它是否真正有用还要看它是否适合我国的国情。由于国情的差异,对西方有用的东西未必在我国能产生同样的效果。 3、怎样理解西方经济学是研究在资源稀缺状况下,如何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科学? 资源的稀缺性与人的欲望和需求的无止境和多样性是人类社会所面临的基本矛盾,分析与解决这一矛盾冲突就是经济学的基本任务。经济学实质是一门关于选择的科学,它主要研究人和社会如何做出选择,以使有限的资源能更好的满足人类多样化的需求。因此,西方经济学是研究资源稀缺状况下,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科学 4、现代西方经济学试图解决的基本经济问题有哪些? 现代西方经济学包括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1)微观经济学试图解决的问题; a.生产什么,生产多少的问题 b.采用什么生产方法,即怎样生产的问题 c.为谁生产,即收入分配问题 (2)宏观经济试图解决的问题: a.总体经济问题,如:经济增长、经济周期波动、失业和通货膨胀、国家财政、进出口贸易和国际收支等。 b.国民经济总量及各项总量的相互关系,如:国民收入、国内生产总值、总就业量或总失业率、全社会消费量、投资、储蓄、物价水平、利息率,以及这些变量的增长率和波动率等。 5、什么是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概念需具备哪些条件? 机会成本:资源投入某一特定用途后,所放弃的其他用途的最大利益。 条件:一,资源本身有多种用途;二,资源可以自由流动且不受限制;三,资源能够充

经济学第二次作业答案

案例二 津巴布韦通货膨胀 上世纪80年代,被称为非洲的“菜篮子”和“米袋子”的津巴布韦是非洲最富裕的国家之一。至U 2008年4 月4日,继2008年1月津巴布韦中央银行发行最大面值为 1000万津元后,又发行了当今世界上面额最大的 2.5亿津元纸币,可是仍旧有人提议要发行更高面值的货币。在津巴布韦,人们对货币的使用早已不是论张,而是论“堆” 或者用秤来“称量”。被称之为津巴布韦化。 津巴布韦的物价越来越高,钱却是越来越薄,通货膨胀让许多人大喊吃不消,位于非洲的津巴布韦,感触绝对特别深,一张面额1000万津巴布韦币的纸钞,只能换到美金1.5元,而在津巴布韦买一只鸡要 1300万津巴布韦币,游民至少要捡两个月的垃圾,加上不吃不喝才能买到一只鸡。 津巴布韦的垃圾场上来了许多街头游民,没钱买东西吃他们只好自力救济,身体还算硬朗的游民。一个月还能攒上津巴布韦币2000万,但像一名体弱多病的苏菲亚,变卖的东西一个月才赚上 100元津巴布韦币。拾荒者苏菲亚说:“政府补助金根本不够用,我只好捡垃圾,赚钱付房租,好有个睡觉的地方。”一张面额一千万津巴布韦币 纸钞,才折合1.5美元,当地去年11月份通货膨胀为24447%短短3个多月,通胀已是当时三倍,来到 66000% 超市中的洋芋片,一包将近500万津巴布韦币,结果还是抢光光,据说500万津巴布韦币,还是上个月的价钱,目前价格已经翻了一倍,当地的通货膨胀,让民众苦不堪言,政府束手无策,只会箝制媒体自由,例如美国有线电 视新闻网就遭津巴布韦政府拒绝采访报导,这段难得的津巴布韦实录,还是透过可靠消息来源,协助采访才完成,国际社会也才得以知悉津巴布韦问题的冰山一角。 结合案例,请你分析以下几个问题: 1. 什么是通货膨胀?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2. 津巴布韦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3. 如何治理通货膨胀?津巴布韦政府如何解决其通胀问题的? 答: 1. 通货膨胀指的是由于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的上涨现象。其实质是社 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形成通货膨胀的原因有三种: 一是币值标准变化,或者说过多的货币追逐过少的商品。这是一种货币现象。实际上通货膨胀从表面上看都是一种货币现象;一是供求失衡导致的交换价格大于生产价格的现象那么这只是一种暂时的通货膨胀现象,等到供求平衡以后,价格就会回到以前的生产价格上;货币政策对上面两种现象有效,最后一种是财富重新分配导致的通货膨胀, 这通常表现为成本上升型。由于货币只是财富的影子,其本身并不是财富,因此货币政策对此一般无效。 2. 津巴布韦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

基本药物合理使用知识竞答试题

. 市公立医院药学技术人员 基本药物合理使用知识技能竞赛试题 单位 笔试部分 一、单选题(每道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共40题,每题1分) 1. 抗炎作用最强的药物是() A. 氢化可的松 B. 强的松 C. 泼尼松 D. 地塞米松 2. 尤其适用于伴有精神症状的儿童癫痫患者的药物是() A. 苯妥英钠 B. 卡马西平 C. 丙戊酸钠 D. 乙琥胺 3.黄连上清丸的功效是() A.清肝胆,利湿热B.散风清热,泻火止痛 C.清热解毒,化瘀凉血D.清肝利肺,降逆除烦 4. 对《省医疗机构药品采购目录》中的妇、儿专科非专利药品、急(抢)救药品、基础输液、临床用量小的药品等,实行() A .定点生产 B .谈判采购 C. 集中挂网采购 D. 招标采购 5.完整的药品调剂流程不包括() A. 审方 B. 调配 C. 核对 D.用药咨询 6. 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国办发〔2015〕7号文件完善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工作的实施意见》医疗机构每种药品的采购剂型及每种剂型对应的规格原则上不超过的种数是() A 5,3 B 4,2 C 3,2 D 3,1 7.关于螺酯的介绍错误的是() A. 化学结构与醛固酮相似 B. 为弱效利尿剂 C. 起效慢,维持时间久 D.肾功能不良者适用 . . 8.以下板蓝根主治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A.肺胃热盛致咽喉肿痛B.急性腮腺炎C.腮部肿胀D.阴虚火旺致咽喉肿痛 9. 缩宫素对子宫作用的特点不包括() A. 大剂量可使子宫平滑肌发生强直性收缩 B. 作用与体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有关

C. 小剂量可使子宫收缩的作用与正常分娩相似 D. 对子宫血管有收缩作用 10. 对采购周期新批准上市的药品,根据疾病防治需要,在经过药物经济学和循证医学评价后,可另行组织集中采购。省级药品集中采购周期原则上不少于的年限是() A. 5 B. 4 C. 3 D. 1 11.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的长程治疗方案制订需三级医院、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决定的要() A. 分泌专业主治医师以上,分泌专业住院医师以上 B.分泌专业主治医师以上,分泌专业主治医师以上 C.分泌专业主治医师以上,相应学科主治医师以上 D.相应学科主治医师以上,相应学科主治医师以上 12.理中丸的使用注意事项是() A.脾胃虚寒者慎用B.湿热中阻者忌用C.中焦虚寒者慎用D.寒凝气滞者慎用 13. 双香豆素伍用,后者抗凝血作用降低是由于() A.酶促作用B.酶抑作用C.竞争血浆蛋白的结合D.改变胃肠道的吸收14.下列选项中,具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功效的中成药是() A.感冒清热颗粒B.参丸C.藿香正气水D.正柴胡饮颗粒 15.对定点医疗机构参保人员的医疗费用进行检查、审核及结算的部门是() A.统筹地区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B.社保经办机构 C.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D.统筹地区卫生行政管理部门 16. 医院应将药品收支纳入预算管理,严格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支付货款,在药品到货后24小时验收确认,从交货验收合格到付款不得超过的天数是() A. 7 B. 15 C. 30 D. 45 17.有滋阴清肺,止咳平喘功能的中成药是() A.子降气丸B.七味都气丸C.固本咳喘片D.蛤蚧定喘胶囊 18.患者,男,75岁,因“右手震颤一年伴右侧肢体活动迟缓半年”入院。既往有前列腺肥大. . 史。本次入院体格检查面具脸。右手静止性震颤伴右上肢肌力齿轮样增高,动作迟缓。该患者禁忌使用的药物是() A.罗匹尼罗B.多巴丝肼C.苯海索D.金刚烷胺 19.以下不属于胰岛素的药代动力学特点是() A.皮下注射0.5~1小时开始生效,维持时间5~7小时 B.静脉注射10~30分钟起效,持续时间0.5~1小时 C.腹壁吸收最快,上臂外侧比股前外侧吸收快 D.20%与血浆蛋白结合 20. 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对基层医务人员收入的影响是() A. 不会影响,得到有效保障 B. 会影响,但得到有效保障 C. 不会影响,得不到有效保障 D. 会影响,得不到有效保障 21.关于冰硼散,说法错误的是() A. 孕妇禁用 B. 哺乳期妇女禁用 C. 虚火上炎者禁用 D. 热毒蕴结者慎用 22.多重耐药菌的对应缩写为() A.CRE B.PDR C.KPC D.VRE 23.某慢性酒精性疾病的患者,在你的病房住院。护士告诉你该患者在住院期间还饮酒。你查看

技术经济学概论习题答案

第一章导论 1.为什么说技术创新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引擎?请举例说明。 答:发展经济必须依靠一定的技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P2)。例如工业革命使生产效率提高到手工劳动的100倍以上,极大的推动了经济的高涨。 2、什么是技术经济学,技术经济学研究的任务主要是什么? 答:技术经济学是应用理论经济学基本原理,研究技术领域经济问题和经济规律,研究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是研究技术领域内资源最佳配置,寻找技术与经济最佳组合以求的科学。(P3)技术经济学是在技术领域内,应用理论经济学基本原理,研究经济问题,经济规律和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寻求技术与经济最佳组合,资源最佳配置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 主要任务:一、研究技术方案的经济效果,寻找具有最佳经济效果的方案;二、研究技术与经济的相互促进与协调发展;三、研究技术创新,推动技术进步,促进企业发展和国民经济增长。 3、企业在技术选择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为什么? 答:一、技术选择要视经济实力而行(P5),不能脱离实际,不能好高骛远。因为不切实际的技术路线不但无法获得良好的经济效果,还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二、处理技术与经济的关系时,发展是中心问题。要创造条件去争取发展速度。因为选择技术路线时如果没有超前意识就可能走入开发(引进)--落后—再开发(引进)--再落后的死胡同,永远摆脱不了落后。 4.为什么工程技术人员要学习一些技术经济学的基本知识? 答(P9)因为工程师具有三大使命:技术使命、经济使命和社会使命。而技术经济学有三个主要研究任务: 1、技术创新,可以创造具有潜在超额利润的技术方案,帮助工程师完成技术使命;2、技术方案的经济评价可以确保技术方案的最佳性价比,帮助工程师完成经济使命;3、技术方案的可持续发展评价可以确保技术方案的生态、社会效益,确保工程师完成社会使命。 第二章技术创新 1、什么是创新?熊彼得提出的创新有几种分类? 创新是指:以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包括但不限于各种方法、元素、路径、环境等等),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 种类:①、生产新的产品;②引入新的生产方式,新的工艺过程;③开辟新的市场;④开拓并利用新的原料获半制成品的供应来源;⑤采用新的生产组织方法。

生活中的经济学第二次作业答案完整版

生活中的经济学第二次 作业答案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1 深圳某工厂工人小明,在工资率为为10元/小时的条件下,小明选择工作40小时/周;由于工厂订单较多,当老板决定把工资增加到15元/小时,希望小明能多增加工作时间,而结果却与老板预料相反,这说明,此时,对小明来说: A、 B、 C、 D、 我的答案:A得分:分 2 设某消费者仅消费X、Y两种商品,其价格分别为每单位1元、2元,已知达到消费者均衡时消费最后一单位的Y边际效用为20,则这时消费的最后一单位X的边际效用大约为( ) A、 B、 C、 D、 我的答案:D得分:分 3 垄断者知道每一个消费者对任何数量的所要支付的最大货币量,并以此决定其价格,以上我们称之为: A、 B、 C、

D、 我的答案:A得分:分 4 有关劳动的供给曲线向后弯曲的说法正确的是:A、 B、 C、 D、 我的答案:B得分:分 5 有关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理解正确的是: A、 B、 C、 D、 我的答案:B得分:分 6 有关本课程所讲的等边际原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B、 C、 D、 我的答案:A得分:分

7 下列属于实现价格歧视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A、 B、 C、 D、 我的答案:BC得分:分 8 下面属于价格歧视的是: A、 B、 C、 D、 E、 我的答案:ABC得分:分 9 根据本文观点,“经济文化人”以最佳为理性,而“经济人”以实用为理性; 我的答案:√得分:分 10 小明吃一个苹果的效用为10,吃两个苹果的效用为12,吃三个苹果的效用为10,则第三个苹果的边际效用为2

第十八章 药物经济学基本知识

第十八章 药物经济学基本知识 黄贵东讲师 临床药理教研室

目录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 第三节药物经济学的应用

?药物经济学( Pharmacoeconomics )是应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结合流行病学、决策学、生物统计学等多学科研究成果,全面地鉴别、测量、比较和分析不同药物或非药物治疗方案以及不同医疗或社会服务项目的成本与结果(效益、效果及效用)关系,并评估其经济学价值的一门学科。 鉴别比较不同 治疗方案或服务项目, 以此选择出最优结果 一、药物经济学的概念

药物经济学的研究目的: ●是从全社会人群对医药卫生需求的整体利益出发,研究药物资源利用的有关经济问题和经济规律,研究药物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的方法和途径。 ●有助于人们在有限的医药卫生资源中,对药物治疗方案及其他医疗服务措施作出合理选择和充分利用,实现以最低的医疗成本,获取最佳的治疗效果,最大程度地改善和提高人类健康水平的基本目标。

?药物经济学研究,主要是对医疗实践过程中使用的药品或医疗服务的成本和结果进行衡量对比,以确定何种方案单位成本所产生的结果最佳。 成本(cost ) 特定药物或治疗方案所消耗的资源的价值。结果(outcome)特定药物或治疗 方案所产生的效果。 药物经济学的核心:评价结果的同时必须考虑成本因素。

医疗卫生 体系参与者 保险机构 制药企业及药品流通企业 患者及其家属 政府管理部门 医药工作者及学术研究机构 ?药物经济学研究作为评价药物治疗方案和其他医疗措施的有效工具,亦成为促进医药资源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的重要手段。 决策依据 报销政策 优化方案 决策参考 治疗信息

《公共经济学》作业

《公共经济学》作业 本课程作业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客观题部分”,由15个选择题组成,每题1分,共15分。第二部分为“主观题部分”,由简答题和论述题组成,共15分。作业总分30分,将作为平时成绩记入课程总成绩。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0题) 1.下述()研究课题反映了公共经济学的特点。 A、国民经济中货币与产品之间的关系及对经济的影响 B、国民经济中各产业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C、国民经济中各地区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D、国民经济中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2.如果学校是政府办的,但办学的成本全部通过向学生收费来补偿,在这种情况下,教育在提供方式和生产方式上采取了下述哪种组合?( ) A、公共提供,公共生产 B、公共提供,私人生产 C、市场提供,公共生产 D、市场提供,私人生产 3.下述()问题不属于实证分析范畴。 A、我国税收的累进度应该多大? B、某项公共支出的主要受益者是哪些群体? C、降低关税之后我国进出口结构会出现怎样的变化? D、发行一定规模的国债能在多大程度上拉动经济? 4.下述()研究不属于公共经济学的规范分析。 A、我国公共部门或财政的规模是过大了还是过小了? B、对电讯行业是否需要政府规定价格? C、若用消费型增值税取代生产型增值税会使社会的产出结构发生怎样的变化? D、税收的累进程度多大为宜?

5.下述()单位属于公共部门? A、政府机关 B、师范大学 C、吉利汽车集团 D、民生银行 6.下述()单位属于政府部门? A、卫生部 B、中国石化 C、国防部 D、中国人民银行 7.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的经济学家有? A、亚当·斯密 B、凯恩斯 C、弗里德曼 D、马歇尔 8.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的区别有? A、公共部门决策主要依靠投票,私人部门依靠货币 B、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产权都明确界定 C、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都有集中有效的决策机制 D、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都坚持市场化、对等、付费原则 9.福利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命题包括? A、如何实现帕累托最优 B、如何达到共同利益 C、如何实现分配公平 D、如何增进社会福利

经济学概论练习题3及答案 -

第三部分(下篇第1-3章) 一、名词解释 1、总供给p.133 2、总需求p.133 3、国民生产总值p.137 4、国内生产总值p.138 5、国民收入p.138 6、消费函数p.141 7、储蓄函数p.142 8、乘数效应p.144 9、投资乘数p.144 10、自愿失业p.149 11、非自愿失业p.150 12、充分就业p.150 13、摩擦性失业p.151 14、结构性失业p.151 15、周期性失业p.151 16、通货膨胀p.153 17、经济周期p.160 18、经济增长p.165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哪一项不列入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B)。 A.出口到国外的一批货物;B.政府给贫困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C.经纪人为一座旧房买卖收取的一笔佣金;D.保险公司收到一笔家庭财产保险费。 2、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小于国民生产总值,说明该国公民从国

外取得的收入(B)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 A.大于;B.小于;C.等于;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 3、今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大于去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说明(D) A.今年的物价水平一定比去年高了;B.今年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总量一定比去年增加了;C.今年的物价水平和实物产量水平一定都比去年提高了;D.以上三种说法都不一定正确。 4、下列哪一项计入GDP?(D) A.购买一辆用过的旧自行车;B.购买普通股票;C.汽车制造厂买进10吨钢材;D.银行向某企业收取一笔贷款利息。 5、经济学上的投资是指(D)。 A.企业增加一笔存货;B.建造一座住宅;C.企业购买一台计算机;D.以上都是。 6、在一个由家庭、企业、政府和国外部门构成的四部门经济中,GDP是(A)的总和。 A.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B.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C.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总出口;D.工资、地租、利息、利润和折旧。 7、下列哪一项不是公司间接税?(B) A.销售税;B.公司利润税;C.货物税;D.公司财产税。 8、下列项目种,(C)不是要素收入。 A.总统薪水;B.股息;C.公司对灾区的捐献;D.银行存款者取得的利息。 9、如果在消费-收入图形上,消费曲线向上移动,这意味着消费者(D)。 A.由于减少收入而减少储蓄S;B.由于增加收入而增加储蓄S;

川大劳动经济学第二次网上作业答案

你的得分:100.0 完成日期:2015年12月03日13点07分 说明:每道小题选项旁的标识是标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0 分,共6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大卫?李嘉图建立在( )基础上的分配论达到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的高峰。 A.市场法则论 B.劳动价值论 C.工资基金说 D.边际效用论 2.工资率提高的收入效应对个人劳动供给影响是( )? A.正向 B.负向 C.没有 D.不确定 3.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是( )的。 A.向前弯曲 B.向后弯曲 C.从左下向右上倾斜 D.从左上向右下倾斜 4.家务劳动的存在对劳动参与( )影响。 A.有正向 B.有负向 C.没有 D.不确定 5.等成本线的斜率等于( )? A.劳动和资本的边际产品之比 B.劳动和资本的数量之比? C.劳动和资本的相对价格比 D.工资率? 6.长期劳动力需求曲线比短期需求曲线的弹性和形状( )? A.大,陡峭 B.大,平缓 C.小,陡峭 D.小,平缓 7.下列关于边际技术替代率的说法,不正确的有( )? A.边际技术替代率是劳动投入和资本投入相互替代的比率? B.边际技术替代率数值为正 C.边际技术替代率是等产量线的斜率 D.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可变投入要素的边际产品之比 8.边际劳动产量最终都要下降,这是因为( ) A.新增加的劳动力本身技术较差

B.新增加的工人工资较高? C.资本变得相对不足 D.资本变得相对过剩 9.劳动力需求曲线不变,劳动力供给曲线左移,对均衡工资率和均衡就业量的影响为( ) A.减少,减少 B.减少,增加 C.增加,减少 D.增加,增加? 10.蛛网稳定条件是指( ) A.劳动力需求弹性大于劳动力供给弹性 B.劳动力需求弹性小于劳动力供给弹性? C.劳动力需求弹性等于劳动力供给弹性 D.劳动力需求弹性为1? 11.一般培训的成本通常由( )来支付。 A.企业 B.员工 C.政府 D.社会 12.实际工资与物价指数( )? A.正相关 B.负相关 C.不相关 D.不确定 13.下列关于无差异曲线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 A.无差异曲线随主体偏好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形状 B.同一主体的无差异曲线绝对不能相交 C.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效用越低 D.无差异曲线的斜率衡为正值 14.技术进步对( )的就业影响较大。? A.熟练工 B.非熟练工 C.技工 D.女工 15.下列( )属于紧缩性财政政策。 A.提高税率 B.增加政府转移支付 C.扩大政府购买 D.增加公共工程支出?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0 分,共2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一项或多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互惠的交换不能实现的主要障碍有( )? A.信息障碍

18春地大《公共经济学》在线作业一

------------------------------------------------------------------------------------------------------------------------------ (单选题) 1: 在计算预算赤字时,不包含在财政收入中的是() A: 罚没收入 B: 公债收入 C: 规费收入 D: 税收收入 正确答案: (单选题) 2: 某个人或企业的经济行为影响了他人或其他企业,却没有为此付出代价或获得应有的报酬,这种情况称为() A: 违法行为 B: 外部性 C: 违纪行为 D: 信息不对称 正确答案: (单选题) 3: 关于财政联邦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只有中央政府拥有决策权 B: 实行联邦制的国家可实行财政联邦制 C: 实行单一制的国家可实行财政联邦制 D: 指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都拥有决策权 正确答案: (单选题) 4: 公开市场业务是常用的货币政策工具,()就是中央银行进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主要对象。 A: 公共支出 B: 公共收入 C: 公债 D: 货币供应量 正确答案: (单选题) 5: 一种税区别于另一种税的主要标志是() A: 纳税人 B: 课税对象 C: 税目 D: 税率 正确答案: (单选题) 6: 在联邦制国家,由于联邦政府预算与州预算及州以下地方预算之间相对独立,因而通常只把()称为国债。 A: 州政府公债 B: 联邦政府公债 C: 州以下政府公债 D: 民间债 正确答案: (单选题) 7: 影响一国税收负担水平的决定性因素为该国的() A: 经济发展水平 B: 经济体制 C: 政治制度

2014经济学概论期中复习题

2014经济学概论期中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稀缺性 2、实证分析 3、规范分析4.需求定理5、需求变动6、需求量变动7、替代效应8、互补效应9.市场均衡10、供求定理11.需求价格弹性12、供给价格弹性13、支持价格、14、限制价格15.替代品16.互补品、17.恩格尔定律18.效用19.边际效用20、基数效用、21、序数效用、22.边际效用递减规律23、预算线24.无差异曲线25、消费者均衡、26、边际替代率27.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28、边际产量29、平均产量、30、边际产量递减规律31、等成本曲线32、边际技术替代率33、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34、固定成本、35可变成本36、边际成本37、机会成本38、边际收益39、生产函数、40生产成本。 二、判断题 1.稀缺性仅仅是市场经济中所存在的问题。( ×) 2.经济学又被称为选择的科学。( √) 3.竞争是争夺对稀缺资源的控制。(√) 4.在一个由行政指令来协调经济活动的社会经济中,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决策是价格调节的结果。(× ) 5.“所得税税率提高会引起总税收减少”。这是一个实证表述的例子。(√ ) 6.“中国应该限制私人小轿车的发展”。这是一个实证表述的例子。( × ) 7.科学不涉及实证问题。(× ) 8.实证表述的是关于是什么的问题,规范表述的是关于将来是什么的问题。( × ) 9.经济人意味着我们每一个人在任何场合下都是自私自利的(×) 10.X商品的价格的下降.将导致Y商品的需求数量上升,说明两种商品是替代品(×)。 11.汽车的价格下降,会使汽油的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 × ) 12.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其互补商品的需求将上升。( × ) 13.如果对小麦的需求高度缺乏弹性,粮食丰收将减少农民的收人。( √ ) 14.一般来说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弹性比奢侈品的需求弹性要小。( √ ) 15.如果价格和总收益呈同方向变化,则需求是富有弹性的。( × ) 16.需求价格弹性等于需求曲线的斜率。( × ) 17.一般来说,价格上升就会增加销售收入;而降价则要减少销售收入。( × ) 18.高档品因占人们的收入的比例比较大,所以它的价格弹性比较小。( × ) 19.必需品的价格弹性必定大于高档品的价格弹性。( × ) 20.如果一种商品的用途较广泛,会使该种商品的价格弹性变小。( × ) 21.供给曲线右移表示生产者在每一种价格上提供更多的产品。( √ ) 22.对厂商征税,将使产品的供给曲线左移,使均衡价格下降,均衡产量上升。(×) 23.生产环境的改善会使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 × ) 24.原油价格的下降会促进人们对别的替代能源的开发。(× ) 25.政府规定最高价格的政策意图是防止价格下跌。( × ) 26.对生活必需品涨价要谨慎。( × ) 27.如果需求曲线比供给曲线陡直,征收单位销售税的结果是使消费者负担更大比例的税收。( √ ) 28.维持农产品价格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其价格的大幅度的波动。( × ) 29.政府规定最高价格会使短缺现象发生;( √ ) 30.如果需求增加,需求量一定会增加。(×)

经济学基础作业答案资料

会计成本和机会成本如何区分?假定马丽原来生产产品A,无须人工费和材料费,利润收入为40元。现在改生产产品B,花费人工费50元和材料费30元,总收入为100元。马丽生产产品B的会计成本和机会成本各是多少?(第三单元) 答题要领: (1)解释会计成本含义 (2)解释机会成本含义分析生产B的机会成本 答题要领: (1)解释会计成本含义 答:会计成本也称历史成本,是企业为购买生产要素实际支付的成本,直接反应在账目中。会计成本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所实际发生的一切成本。包括工资、利息、土地和房屋的租金、原材料费用、折旧等 (2)解释机会成本含义分析成产B的机会成本 答:机会成本包括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 机会成本是指把该资源投入某一个特定的用后所放弃的在其他用途中所能获得的最大利益。 会计成本和机会成本如何区分? 答:经济意义上与会计意义上的成本在于在处理工资和折旧方便的区别。 马丽生产产品B会计成本和机会成本各是多少? 答:马丽生产产品B的会计成本是80元,机会成本是400元 分析:马丽生产产品B所得到的利润为20元,如果把马丽生产B产品的成本80元投入生产产品A将得到320元的利润,因此马丽生产产品B所产生的隐形成本为320元,显性成本为80元,所以生产产品B的机会成本为400元

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的关系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虽然字面意思相似,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有着不同的内涵和价值取向。按照国内外公认的解释,经济增长偏重于数量的概念,主要是对不同时期投入变化导致产出数量的增加而言,包括由于扩大投资而获得的增产和更高的生产效率所带来的产品的增加。它的核算常使用“GDP(国内生产总值)总量”、“GDP增长率”和“人均GDP”三个指标。经济增长方式通过生产要素投入的变化,包括生产数量增加、质量改善和组合优化起来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 按照马克思的观点,经济增长方式可归结为扩大再生产的两种类型,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内涵扩大再生产和外延扩大再生产,这些理论对当今相关研究仍有指导价值。现在经济学界结合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实践给予的解释是按照要素投入方式划分,将经济增长方式大体分为两种:一是通过增加生产要素占用和消耗来实现经济增长,即依靠增加资金、资源的投入来增加产品的数量等粗放型增长方式;二是通过提高生产要素质量,优化生产要素配置和提高利用效率来实现经济增长,即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来增加产品的数量和提高产品质量等集约型增长方式。世界各国政府和学者都非常关注经济增长指标,但如果片面追求GDP的增长,就会造成经济发展的严重失调和重大损失。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是从粗放型增长方式转变为集约型增长方式,也就是我们经常讲的,从主要依靠增加资源投入和消耗来实现经济增长转变为主要依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可循环、可持续的增长是其发展目标也是其实现的重要途径。这在相当大程度上寻求的依然是一种经济上“量”的变化,用来衡量其变化的尺度还是一定时间段中“GDP(GNP)”或“人均GDP(人均GNP)”的增长率,基本上还是在经济活动数量变化的旋涡中兜圈子,尚未能有足够力量使人们从“GDP”崇拜或“GDP中心主义”的窠臼中走出。由此有的学者评价说,经济增长是指更多的产出,显现为GDP的增长,物质财富的增加,具有物本性、片面性、短视性、极端功利性等特点。 经济发展的内涵比经济增长复杂得多,内容更丰富。它强调经济系统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阶段性变化,是一个量变和质变相统一的概念。可以理解为实现经济发展的方法、手段和模式,其中不仅包含生产要素投入后更多的产出和变化,同时,还包括产品生产和分配所依赖的技术和体制上的改变,意味着产业结构的改变以及各部门间投入分布的改变,这里有发展的动力、结构、质量、效率、就业、分配、消费、生态和环境等要素和质的变化过程,涵盖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各个方面,包括众多方面在内的经济社会进步过程,其所指向的价值目标是以人为核心的。 增长是手段,发展才是目的;只有增长才能发展,但增长并非必然带来发展,经济发展是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不仅重视经济规模扩大和效率提高,其与“经济增长”相别的鲜明特征就在于:顾及可持续性,顾及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升级以及顾及就业、消费、分配等一系列社会需要,也即更强调经济系统的协调性、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增长成果的共享性。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价值取向的核心是落实在经济发展的“质”上。它蕴涵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更含有结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和地区结构等)、运行质量、经济效益、收入分配、环境保护、城市化程度、工业化水平以及现代化过程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它不仅突出经济领域中数量变化,更强调经济运行的质量提升和社会的和谐,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