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学理论与流派及其在我国的发展_代志华

产业经济学理论与流派及其在我国的发展_代志华
产业经济学理论与流派及其在我国的发展_代志华

产业经济学理论与流派及其在我国的发展

●代志华

摘 要:文章主要探讨产业经济学的发展与流派,重点研究SCP范式的崛起和衰落以及新产业组织理论的观点及政策主张,同时,对产业经济学在我国的引进、发展及研究作了评述。

关键词:产业经济学 产业组织理论 SCP范式

中图分类号:F0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6)01-027-03

产业经济学是战后迅速发展起来的应用性经济学科。直到1996年,在我国学科专业设置上,“产业经济学”作为“经济学”大类中“应用经济学”这个一级学科之下的二级学科第一次位列其中,与国际惯例实现了初步的接轨。从总体上看,目前国内对产业经济学研究起步很晚,对产业组织问题的研究仍然比较薄弱,研究过于重视产业结构而没有深入到产业组织中去,在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存在诸多不足。内容上偏于“宏观”,学科范围不够清晰,把许多不属于产业经济学研究范围的内容都纳入研究视野,如经济增长理论问题、增长方式的转变问题、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等问题;另一方面,对我国市场结构的规模经济水平、集中度和进入壁垒的实证性研究明显不足,无法深入了解市场结构对企业行为进而对市场绩效的影响;在企业行为研究方面,多数论著主要是沿着产权—企业行为—改革对策这样一种模式展开研究,忽视对市场结构、企业组织这些相关因素的深入分析;在研究方法上,基本上以规范研究、定性研究为主,缺乏实证研究,对市场结构、企业行为等产业组织结构要素缺乏数量分析和统计研究。由于博弈分析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对数学基础要求较高,而未被产业经济学研究者广泛采用,而结构主义分析方法虽然无法研究市场主体或寡头之间的互动模式,但却是一种简单且被广泛采用的研究方法。同时,对数量分析和统计研究的忽视,缺乏基础性的研究,对于产业经济学来说很难取得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因此,有必要探讨西方产业经济学研究对象和理论体系,研究其发展轨迹和主要流派,以期对我国产业经济学学科体系有效构建有所帮助。

一、哈佛学派与产业经济学的结构主义观点

产业组织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伴随着上世纪大型制造业公司的大规模出现而出现的,与新古典微观经济理论在解释垄断或不完全竞争问题上的失败分不开的。一般认为,马歇尔的新古典经济学是产业经济学的源头,20世纪前半叶的斯拉法、张伯伦、琼?罗宾逊的垄断竞争理论,以及克拉克的“有效竞争理论”都对产业经济学的产生起了推动作用,但此的产业经济学还处于萌芽阶段。比较一致的看法是,现代产业经济学体系是30年代以后在美国以哈佛大学为中心,以梅森和贝恩为主要代表形成的,理论界称为哈佛学派。哈佛学派的主要贡献是建立了完整的SCP理论范式,这一范式的最初形式是贝恩(1956)的市场结构、市场绩效两段论范式。贝恩编写的著名教科书《产业组织论》(1959)的出版标志着产业经济学的基本形成,并在其后的20年间成为国外许多著名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的主要学习内容,影响了整整一代学者和决策者。这一阶段产业经济学的主要研究成果集中在海弗里鲍尔和斯托金主编的《产业组织与公共政策论文集》中。至于现代主流产业经济学中流行的SCP三段论范式则由谢勒在贝恩两段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SCP范式的形成标志着产业经济学体系的初步成熟,产业组织学因此而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经济学科。在产业经济学的早期发展中,还有不少哈佛学派以外的学者也对产业经济学做出过重要贡献,如为现代产业经济学中的广告推销、销售契约等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的霍特林和兰凯斯特等。

二、芝加哥学派的崛起与SCP范式的衰落

上世纪60年代之后,来自芝加哥大学的经济学家,包括施蒂格勒、德姆塞兹、波斯纳等人对SCP分析范式提出激烈的批评,形成了所谓芝

加哥学派,并逐渐取得了主流派地位。与结构主义者那样只关心竞争的程度不同,该学派特别注重市场结构和效率的关系,故被理论界称为效率主义者。其代表人物施蒂格勒由于对产业经济学的开创性研究而被授予198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该学派继承了奈特以来芝加哥大学传统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想和社会达尔文主义,认为市场竞争过程就是市场力量自由发挥作用的过程,是一个“生存检验”的过程。该学派在理论上皈依新古典经济理论,坚信瓦尔拉均衡和自由竞争理论依然有效,厂商行为是厂商预期的函数,政府不需干预,1966年施蒂格勒的名著《产业组织》一书问世,标志着芝加哥学派理论上的成熟。在芝加哥学派形成的过程中,法学家与经济学院和商学院的经济学家们共同合作,应用价格理论对反托拉斯法展开了深入的研究,推动了新兴边缘学科———法学经济学的诞生。芝加哥学派对产业经济学研究的另一重要贡献是开创了规制经济学这一个新的经济学研究领域。作为对传统的SCP范式的批判,鲍莫尔、帕恩查和韦利格等人于1982年合作出版了《可竞争市场与产业机构理论》,系统阐述了所谓的“可竞争市场理论”。这一理论对80年代鲍莫尔(1982)提出的“可竞争性理论”有很大影响。

SCP范式的衰落,一方面该范式缺乏深刻而又明确的理论基础,“旧产业组织学”与微观经济学理论不能很好地融合以及它对大型企业的成长与行为和日益突出的产业集中趋势缺乏解释能力;另一方面由于在实践中人们无法发现那种稳定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模型关系,导致对统计结果的解释自相矛盾。还有就是博弈论的广泛运用,企业在市场中的策略性行为以及企业内部代理人的策略性行为,为博弈论的应用提供了广泛的机会,预示了产业经济学的发展方向。因此,SCP范式的衰落正是产业经济学迅速发展的结果。

三、产业经济学的发展与新奥地利经济学派观点

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可竞争市场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和博弈论等新理论、新方法的引入,产业经济学研究的理论基础、分析手段和研究重点等发生了实质性的突破,大大推动了产业经济学的发展。这一阶段的代表作是泰勒尔(法国)1988年出版的《产业组织理论》,这一近10年来国外大学最具权威性的产业组织学教科书。此外,1987年《产业经济学杂志》以特刊形式出版的一期论文集和1990年由威廉姆森主编出版的《产业组织学论文集》,以及1994年授卡布尔主编的《产业经济学前沿问题》,这些著作包括了产业经济学的经典文献、“新产业组织学”的代表作及“芝加哥学派”和“新制度经济学”的一些成果,基本上反映了整个80年代西方产业经济学各个流派取得的最新进展。

一方面,近年来崛起的以交易费用理论为基础,从制度角度研究经济问题的“新制度经济学”,也被称为“后SCP流派”,其代表人物有科斯、诺斯、威廉姆森、阿尔钦等人。该学派组织理论的主要特点在于它引入交易费用理论,对交易费用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基本假说、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围作了系统的阐述,彻底改变了只从技术角度考察企业和只从垄断竞争角度考察市场的传统观念,为企业行为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理论视角,重点深入到企业内部,对产业组织的深化起了直接的推动作用。

另一方面,产业经济学的发展沿着SCP范式的方向发展成为“新产业组织学”。20世纪80年代前后,以泰勒尔、克瑞普斯等人为代表的经济学家用博弈论的分析方法对整个产业组织学的理论体系进行了改造,逐渐形成了“新产业组织学”的理论体系。新产业组织理论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三个主要方面:一是博弈论的引入;二是从重视市场结构的研究转向重视市场行为的研究,即由“结构主义”转向“行为主义”;三是突破了传统产业经济学单向、静态的研究框架,建立了双向的、动态的研究框架。

另外,建立在门格尔、庞巴维克的传统思想和方法之上的新奥地利学派在产业组织理论上的取得了新成就,其代表人物是米瑟斯、哈耶

7

2

《经济师》2006年第1期 ●理论探讨

简论毛泽东反腐倡廉的思想与实践

●梁承忠

摘 要:毛泽东作为我们党的第一代领导核心,在长期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十分重视我们党的党风廉政建设,对此作过许多重要论述,并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形成了其独特的反腐倡廉思想。深入学习、研究毛泽东的反腐倡廉思想,对于我们党在新世纪继续坚定不移地开展反腐败斗争,把党建设得更加廉洁、更加坚强、更加朝气蓬勃,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毛泽东反腐倡廉思想 实践 预防 遏制 严惩

中图分类号:A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6)01-028-02

一、毛泽东反腐倡廉思想的主要特点

毛泽东作为我们党、国家和人民军队的主要缔造者,精通中国历史,谙悉政权得失兴替,善于从历史教训中吸取经验。无论是在民主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始终对我们党内可能滋生的腐败现象保持清醒的头脑和高度的警觉,始终把反腐倡廉放在党的建设、政权建设、人民军队和革命根据地建设的突出地位。综观毛泽东反腐倡廉的思想与实践,主要有以下特点:

1.注重思想教育,预防和克服腐败。毛泽东认为腐败现象之所以产生,首先在于思想上出问题,一名党员、干部腐化变质,往往首先是从思想上蜕化变质开始的。为了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预防和克服党内腐败现象的发生,毛泽东一方面告诫全党,防止党内可能出现的各种腐败现象,力图把可能滋生的腐败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1944年,在抗日战争胜利前夕,毛泽东向全党郑重推荐了由著名史学家郭沫若撰写的旨在总结明亡的政论《甲申三百年祭》,用意就是告诫全党同志要十分警惕和防止出现滥用手中权力而脱离人民群众的现象,牢记明代因腐败而

亡国的历史教训,对全党深入进行反腐倡廉

教育。这一时期,我们党及党所领导的根据

地政权和人民军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清廉风

气,与国民党的黑暗统治及国民党统治区贪

污腐败横行形成了鲜明对比。1949年3月,

我们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取得胜

利,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正确估计

了中国民主革命胜利后的国内外阶级斗争新

形势,高瞻远瞩地向全党发出了克服腐败现

象的警告:“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们

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他们在这些

敌人面前不愧为英雄的称号;但是经不起人

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他们在糖弹面

前要打败仗。”毛泽东在这里提出了执政党建

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即在执政的条件

下,党员干部如何抵制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

侵蚀和影响,避免出现腐化堕落现象。为使

党员干部抵制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进攻,毛

泽东在这次全会上提出了“两个务必”的思

想,他说:“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

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现

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

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

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在我们

党执掌全国政权以后,继续保持革命战争年

代所形成的优良作风,是一个严肃而重要的

问题。我们党正是依靠这些优良作风,而赢

得了人民的支持和拥护,从而夺取了全国政

权,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在执政

后要继续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就必须继

续保持深受人民欢迎的优良作风,唯有如此,

才能巩固我们党的执政地位,才能抵制各种

腐朽思想的侵蚀,也才能有效地克服党内的

腐败现象。另一方面,毛泽东开创了以整风

的形式加强对全党进行思想教育和作风建

设,防范党内腐败现象的发展。1942年我们

党开展的延安整风运动,是一次深刻的马克

思列宁主义的思想教育运动。经过这次整

风,全党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

以及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党的三大作

风,是我们党特有的精神面貌和优良作风,也

成为毛泽东反腐倡廉思想的重要内容。

2.重视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防范和杜

绝腐败。毛泽东不仅注重思想教育,更注重

言传身教的表率作用。综观毛泽东的一生,

在保持我们党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方面,堪

称是我们党的楷模。这方面的例子很多,这

里仅举一例。据毛泽东的卫士李银桥回忆:

“有一天,毛泽东准备会见张澜先生,事前他

吩咐我:‘张澜先生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

了不少贡献,在民主人士中享有很高威望,我

们要尊敬老先生,你帮我找件好些的衣服换

换。’我在他仅有的几件衣服里选了半天也没

找到一件没有补丁的衣服。我心里很不是滋

味,对他诉苦道:‘主席,咱们真是穷秀才进京

赶考,一件衣服都没有。’毛泽东说:‘历来纨

绔子弟考不出好成绩,安贫者能成事,嚼得菜

根百事可做,我们会考出好成绩!’”新中国成

立后,毛泽东作为我们党、国家和人民军队的

最高领导人,仍然保持革命战争年代那种艰

苦奋斗的作风,两袖清风,一生清廉。他的睡

衣、毛巾被和袜子补了又补。三年困难时期,

人民群众水肿他水肿,与人民群众共渡难关。

我们党的其他领导人如刘少奇、朱德、周恩来

等,也都与毛泽东一样,无论是在民主革命时

期,还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都保持

着艰苦朴素的平民本色。这方面的事例不胜

枚举,如“朱德的扁担”、“周恩来的纺车”等

等,成为党史上的佳话和人民的美谈。在以

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领导同志的带动下,党

的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党的高级领导干部,

在新中国成立后仍和战争年代一样,深入群

众、深入基层,与人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

克、里奇、阿门塔诺、罗斯巴德等人,还包括熊彼特、博克、布罗曾、德姆塞兹等。该学派注重个体行为的逻辑分析,在理解市场时着重过程分析,其研究目标是从个人效用和行为到价格的非线性因果传递,而不是为人熟知的新古典主义数学函数的相互决定,与哈佛学派、芝加哥学派在基础理论上的区别构成了该学派的最主要特征。该学派按“人类行为是实现其目的的合理行为”这一公理,极力否定作为经济分析工具的现代数学方法,主张经济现象应运用人类行为科学的方法,通过语言进行阐述。在政策上,新奥学派强烈反对政府干预,人为最有效的促进竞争的政策首先应该是废除那些过时的规制政策和不必要的行政垄断,实行自由放任政策,认为市场竞争过程本来就是淘汰低效率企业的过程,反对企业分割、禁止兼并的结构主义政策主张。

四、产业组织理论在我国的引进和发展

直到改革前,我国一直缺乏对产业经济学进行系统的研究,在整个80年代,产业经济学的研究进入一个引进与研究范式初步转换的时期,

一方面传统的范式和在传统范式影响下进行讨论的问题仍然得以继续;另一方面,西学东渐,一部分学者已开始尝试运用西方产业经济学的范式对我国产业组织的有关问题进行研究,一些大学也开设了产业经济学课程,1990年我国在学科设置上初步与国际惯例接轨。1985年,杨治教授编著的《产业经济学导论》出版,这是国内第一本以产业经济学为名的著作,在国内影响较大,与西方不同,它的研究范围较宽泛,很多不属于产业经济学的内容都纳入了研究领域。同年,世界银行经济发展学院和清华大学经济学院联合编印了《产业组织经济学》,比较系统地对西方产业经济学进行了介绍。1988年,日本学者植草益的《产业组织论》(卢东斌译)出版,成为是国内第一本系统介绍国外产业经济学的译著。随后,国内又陆续翻译出版了几本西方学者研究产业组织的著作,如克拉克森和米勒的《产业组织:理论、证据和公共政策》(1989)、J.施蒂格勒的《产业组织与政府管制》(1989)、丹尼斯?卡尔顿和杰佛里?佩罗夫著的《现代产业组织》(1998),上述著作的引进,对我国产业(下转第110页)

涵盖在内。第一级评价指标中,个人资金实力

对应的二级指标包括:普通奖学金、年底奖学金、打工收入、其他收入及担保人收入;个人信誉对应的二级指标包括:年龄、学历、健康状况、专业性质、学习成绩、奖励与处分、图书馆借阅情况、与经办银行联系程度、在校还款情况以及转、退、休学出国信息等。

二、多层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及其算法

由于影响大学生信用因素的复杂性和周围环境的多样性,许多项目的评判没有绝对分明的界限,存在着非此非彼的模糊性质,因而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进行大学生信用评价有着明显的优越性。对于这种多指标、多层次的综合评价问题,可以尝试采用模糊数学中的“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来解决。模糊综合评价法(FUZZY )是将模糊数学的思想应用于系统评价的一种方法。通过模糊评价可使人们对问题的认识从定性转向定量,从而获得较为准确的认识。本文采用模糊数学中的二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上文中的大学生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和多层次分析(AHP )法确定的多层模糊综合评价过程如下:

1.确定因素层次。设第一层次影响评价结果的因素有m 个,得因素集U ={u 1,u 2,…,u i ,…,u m },其中,u i 为第一层次(最高层次)中的第i 个因素,它又由第二层次中的n 个因素决定,即u i ={u i1,u i2,…,u in }。当然

,若存在更多的层次,还可以继续往下推。

2.建立权重集。根据每一层次中各个因素的重要程度,分别给予相应的权数。第一层次因素的相应权重假设为a 1,a 2,…,a

m ,则第一层次的权重集为A =(a 1,a 2,…,a i ,…,a m ),其中a i 是第一层次中第i 个因素u i 的权数。同理,第二层次的权重集可假设为a i =(a i1,a i2,…,a ij …a in ),其中a ij 是第二层次中决定因素u i 的第j 个因素u ij 的权数。若还有更低层次的因素,则还应有相应的权数和权重集。

3.建立评价集。无论多少层次,评价集只有一个,假定有p 个评价结果,则评价集可表达为V ={v 1,v 2,…,v k ,…,v p },其中,v k (k =1,2,3,…,p )为总评判集的第k 个可能的评判结果。评价集代表p 个由高到低的评价结果,借鉴对企业的信用评级方法,我们也可以类似地根据评估的总分情况划分个人的信用等级,大学生信用的评价一般采用“优秀”、“良好”、“一

般”、“暂不办理”、“恶劣”五级进行评价。

4.一级模糊综合评判。分层次的多级模糊综合评判的基本思想是:先按最低层次的各个因素进行综合评判,然后再按上一层次的各个因素进行综合评判,逐层向上进行,直到最后的一个层次(最高层次),得出最后的综合评判结果。最低层次的评判称为一级模糊综合评判,若共有n 层次,则最高层次的综合评判称为第n 级模糊综合评判。为了叙述的方便,这里假定共有两个层次。一级模糊综合评判应按最低层次的各个因素进行。设评判对象按最低层次(实际是第二层次)的因素u ij 评判,对评判集中第k 个结果的隶属度为r ijk (i =1,2,3,…,m ;j =1,2,3,…,n ;k =1,2,3,…,p ),则第二层次的单因素评价矩阵为:

R i =

R i11 R i12…R i1p R i21 R i22…R i2p

… … … …R in1 R in1…R inp

其中,I =1,2,...,m ;j =1,2,...,n ;k =1,2,...p 。

第二层次的模糊综合评判集为:B I =A I ?R I 。

5.二级模糊综合评判。在多级模糊综合评判中,每个下级评判的结果实际上就是相邻上级的单因素评判。在仅有两个层次的情况下,二级模糊综合评判即是按第一层次的所有因素u i (i =1,2,…,m )进行的综合,二级模糊综合评判的单因素评判矩阵,应为一级模糊综合评判矩阵:

R ~=B 1B 2…B m =A 1?R 1A 2?R 2

 …

A m ?R m

二级模糊综合评判集为:

B =A ?R ~=A ?A 1?R 1A 2?R 2

 …

A m ?R m

=(b 1,b 2,…,b k ,

…,b p )

其中,b h 即为表示评判对象按第二层次中所有因素评判时,对评价集中第k 个结果的隶属度。若有两个以上的层次因素,则可继续上述过程,直至最后一个层次评判结束。

6.评判指标的处理。经过多层次的评判,

最终得到的是一个具有多种评价结果的评判指标集,即B ={b 1,,b 2,…,b i …,b P },b i 的含义是综合考虑所有因素的影响时,评判对象对评价集中第i 个元素的隶属程度。例如,对某位大学生信用的评价分优(A 级)、良(B 级)、一般(C 级)、差(D 级)、恶劣(E 级)五个等级,最后可能得到的结果是:{0.23,0.60,0.15,0.13,0.10},集合中的数据反映了企业信用对每一种评价结果的“隶属度”。面对这一结果,通常最简便的方法是最大隶属度法。取与最大的评价指标maxb i 相对应的评价元素为评价结果。对上例,最终评价结果是该学生信用为“B ”。然而,该方法仅考虑了最大评判指标的贡献,舍去了其它指标所提供的信息。此外,当最大的评判指标不止一个时,该法无法作出具体的评价结果。因此,笔者建议在对大学生进行信用评级时可以考虑以下两种方法:

方法一:加权平均法。这种方法可以作出大学生信用等级为“C 级”的评价结论,显然,比最大隶属度法的结论描述要准确一点。然而,对于某些评价结果而言,也许保留原来的评价指标更具有说服力。

方法二:模糊分布法。这种方法是直接把评价指标作为评价结果,或将评判指标进行归一化,用归一化的评判指标作为评价结果。由此,可以帮助得出如下结论:该大学生信用状况为“A 级”的可能性为19%;信用为“B 级”的可能性为50%;信用状况为“C 级”的可能性为12%;大学生信用状况为“D 级”的可能性为11%;信用为(E 级)的可能性为8%。在上述两种方法中,笔者建议采用第二种方法———模糊分布法,因为,它能给出可帮助进行大学生信用高低对比的惟一决策性结论。

[本文为湖北省教育厅2005年度社科项目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05q172。]

参考文献:

1黄锫坚.国家助学贷款困境[J ].财经,

2002(2)

2马经.助学贷款国际比较与中国实践[M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3邹建平.信用评级学[M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4

(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 湖北武汉 430064)

(责编:贾伟)

(上接第28页)组织范式的转变起到了推动作用。

进入90年代以后,历经10余年的引进、吸收,新的研究范式已成为产业组织研究的主导范式,市场化取向的改革,使得一些产业组织现象和问题在我国的经济转型期也得到了充分的暴露,为产业组织研究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国内一部分学者也开始对我国产业组织问题展开研究。这一时期出现了一批分析比较规范的研究成果,如陈小洪、金忠义主编

的《企业市场关系分析—产业组织理论及其应用》(1990),王慧炯的《产业组织及有效竞争:中国产业组织的初步研究》(1991)和马建堂的《结构

与行为———中国产业组织研究》

(1993),后两本书同时荣获了第六届孙冶方经济学奖(1994)。夏大慰的《产业经济学》

(1994),这是国内第一部系统介绍和分析产业经济学、方法以及产业组织政策的教材,金碚编著的《产业组织学》在这方面的研究比较系统。总之,这一时期的研究趋于多样化:在研究的理论框架上,既有在西方正统的产业经济学的SCP 分析框架内展开的分析论著,也有在新制度经济学和公共选择理论的框架内进行分析的成果;在研究方法上,规范性的分析在减少,实证和案例分

析的论著增多;在分析的广度上,既有综合性分析,又有行业分析和专题性研究,可以看出我国对产业经济学的研究经历了一个引进、发展和创新的阶段。

参考文献:

1.(法)J.泰勒尔著.张维迎校译.产业组织理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2.马广奇.产业经济学在西方的发展及其在我国的构建.外国经济与管理.2000

3.J.施蒂格勒.潘振民译.产业组织与政府管制.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

4.于立主编.产业经济学理论与问题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陕西西安 710000)

(责编:贾伟)

产业经济学习题汇总精选

《产业经济学》习题集 一、名词解释 1. 产业2产业布局 3.产业分类 4.主导产业 5.基础产业 6.瓶颈产业7支柱产业8先导产业9.产业生命周期 10.产业发展战略11产业调整12产业结构优化 13产业结构合理化14产业结构高级化15产业结构 16区域产业结构17区位熵18高技术19高技术产业 20传统产业21技术进步22经济增长23投入产出法 24.产业关联25.产业波及26.影响力系数27感应度系数 28直接消耗系数29完全消耗系数30列昂惕夫逆矩阵 31.产业组织32有效竞争33市场结构34市场绩效 35沉没成本36马歇尔冲突37完全竞争市场 38完全垄断市场39垄断竞争市场40寡头垄断市场 41.集中度42产品差别化43市场行为44产业集群 45企业兼并46产业融合47.市场协调行为48产业结构政策 49战略产业 50产业组织政策 51产业规制 52.规模经济 53.范围经济 54.绝对集中度指数 55.赫芬达尔指数 56.勒纳指数、

二、单项选择题 1.产业经济学研究的领域是(D ) A国民经济总量 B 企业C家庭D产业 2..产业经济学就学科性质而言属于:(C ) A.宏观经济学 B.微观经济学 C. 应用经济学 D.理论经济学 3..三次产业分类法的创始人是(B ) A.霍夫曼 B.克拉克 C. 费希尔 D.库兹涅茨 4.产业的雁行发展模式的提出者是( B ) A.泰勒尔 B.赤松要 C.贝恩 D.梅森 5..根据霍夫曼定律,当霍夫曼比例小于1时,意味着:(D) A国家已实现工业化; B. 国家还远未实现工业化 C.国家处于工业化中期 D.国家处于后工业发展阶段 6.霍夫曼比例是指(A) A. 消费品工业净产值与资本品工业净产值之比 B. 消费品工业净产值C 资本品工业净产值与消费品工业净产值之比 D资本品工业净产值. 7.马克思两大部类分类法中第一部类是指(B)

语言学流派

二、语言学流派主要有哪些,要求掌握哪些内容? 现代语言学一百多年来的发展经历了三个主要时期,历史比较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转换-生成语言学分别是这三大时期的代表。网络课件介绍了八个流派,我们要求重点了解历史比较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包括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描写主义学派)、转换-生成语言学,因此我们主要围绕这三大学派简要介绍有关内容要求,也就是各个学派最基本的基本情况:各学派的贡献、地位、代表人物。更加详细的内容,同学们可以参考《语言学概论》网络课件?quot;望远镜·语言学流派"。 1.历史比较语言学 历史比较语言学从前又称比较语法,通过语言亲属关系的比较研究语言的发展规律,拟测它们的共同母语。历史比较语言学是在19世纪逐步发展和完善的,主要是印欧语系的历史比较。19世纪之前,这种研究不是没有,但都是孤立的分散的研究,到19世纪才进入系统的研究,并使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19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在理论和方法上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在初始阶段,丹麦的拉斯克(R·Rask)、德国的格里姆(J·Grimm)和葆扑(F·Bopp)被称为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奠基者。 19世纪中期,历史比较语言学发展到第二阶段,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德国的施莱歇尔(August Schleicher),其代表作是《印度日耳曼语系语言比较语法纲要》。初期的比较语言学者已经认识到历史上有亲属关系的语言的共同原始母语是一种不再存在的的语言,到了中期施莱歇尔则开始具体"构拟"这种原始母语的形式,并用星号*来标示构拟的形式。他受到生物学物种分类的启发,为有亲属关系的语言的历史演变过程设计了一种树形谱系图,使语言之间的亲属关系以直观的形式呈现在人们的面前。这是历史比较语言学的一大进展。 19世纪的最后25年是历史比较语言学的"新语法学派"时期。这个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奥斯特霍夫(H·Osthoff)和布鲁克曼(K·Brugmann),他们在自己创办的刊物《形态学研究》上正式宣布:语音演变规律不允许任何例外。 历史比较语言学在语言学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历史语言学产生以前,语言学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语言学,一般称之为语文学,还不是独立的学科,只是别的学科的附庸。语文学时期的学者,对语言的研究多是主观的规定和臆测,缺少客观的描述和检验,研究对象往往仅限于书面语,目的是校勘古书,解释传统经典中的微言大义,不准违背古人的说法,忽视语言本身的结构与发展,更不理解语言作为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的社会功能。历史语言学建立了比较的方法,既注意语言古今的对比,又注意现代不同语言的对比,重视当代活的语言的研究,运用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考察语言的的历史来源和亲属关系,为语言建立了谱系,对各种语言作出了谱系分类。所以,历史比较语言学是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是语言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2.结构语言学 语言学的重要流派之一。兴起于本世纪30年代的欧洲,基本理论源出于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反对对语言现象进行孤立的分析,主张系统的研究。结构语言学的主要论点扼要地说有两个方面:第一,认为每中语言都有一套独特的关系结构;第二,每种语言的个别单位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在跟其它单位的区别、对立中存在的。其鼻祖索绪尔有一个著名的例子:语言结构类似于象棋,每个棋子都有一定的意义和动作范围,以若干个区别特征与其它单位对立,按一定的规则相互作用,离开了象棋的结构关系,这些单位不过是毫无意义的木块或石子。语言中的词或语素,都可比拟为这样的棋子。 结构主义强调不能孤立地从事物的个别性去认识它,而要同时从各个成分之间的关系、从结构的分层符号系统的整体性去认识,这无疑是正确的,但结构主义语言学后来陷入了形式主义的死胡同,过于追求抽象形式,而忽视语句的具体内容,显得比较片面。 结构语言学内部又分为三大学派: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以及美国结构语言学派(也称美国描写语言学)。(1)布拉格学派,又称"结构-功能学派"或"功能学派"。其先驱者是马泰修斯,成员主要有雅科布逊、特鲁贝茨柯伊、哈弗阿奈克等。1926年10月,由马泰修斯和雅克布逊等6人发起,建立了布拉格语言学会。该学会在第一届国际语言学会议上第一次把音位学的观点公诸于世,引起很大反响。1929年出版了会刊《布拉格语言学会

西方三大语言学流派

西方三大语言学流派 目录: 【一】19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也称比较语言学) 【二】20世纪初期到中叶:结构主义语言学(也称结构语言学) 【三】20世纪中叶至今:转换生成语言学 【一】19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 (也称:比较语言学) 运用“历史比较法”,对不同语言进行比较分析,揭示语言间的亲属关系以及它们的历史发展,这样的语言研究就是历史比较语言学。 【1】先驱人物——威廉·琼斯(英国东方学家,加尔各答最高法院法官)1786年是语言学诞生的一年,因为这年的9月27日有个名叫威廉·琼斯(W. Jones)的英国人在加尔各答“亚洲学会”宣读了一篇著名的论文《三周年演说》。文章指出梵语(古印度语)和欧洲希腊语、拉丁语、凯尔特语和日耳曼语的结构具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因而他断言,这些语言必有一个共同的来源。威廉·琼斯的论文研究引起了欧洲学术界的广泛兴趣,在当时启蒙运动和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下,许多学者把眼光引向过去,探索各民族的起源和史前史,古代的语言也是系统研究的对象之一。 此后的100年中,学者们忙于各种语言的历史比较——先是在印欧语系的各种语言之间进行比较,后来则是构拟它们的母语——原始印欧语。 【2】奠基人有:葆朴、拉斯克、格里木 1816年,德国语言学家葆朴发表了《论梵语动词变位系统,与希腊语、拉丁语、波斯语和日耳曼语相比较》一文,揭示了这些语言的动词变位系统的对应规则,并认为这些语言应该具有共同的来源的结论,被认为是历史语言学的奠基之作。 1818年,丹麦语言学家拉斯克发表了《古代北方语或冰岛语的起源研究》,指出日耳曼诸语言和其他印欧语的词在语音上存在着有规律的形式对应关系。拉斯克认为,语法对应是确定语言亲属关系和起源共同性的更为可靠的标志,该文所论述的方法和原理对历史语言学的建立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德国语言学家雅各布·格里木对历史语言学的建立也作出了重要贡献。他1819年出版的《德语语法》提出了语音演变规律(著名的格里木定律,受到拉

产业经济学重点知识整理·苏东水

第一篇总论 第一章产业经济学导论 第一节产业 1.产业的含义:(1)社会分工和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产物; (2)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企业经济活动的集合; ①需求角度,具有同类或相互密切竞争关系或替代关系的产品或服务 ②供求角度,具有类似生产技术、工艺、过程等特征的物质生产活动 或类似经济性质的服务活动 (3)介于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之间的中观经济。 2.产业的一般分类方法→目的:制定产业政策,调节产业结构 (1)关联方式分类法 ①技术关联分类法:制造业、建筑业、运输业等; ②原料关联分类法 ③用途关联分类法 ④方向关联分类法:单向、双向、环向关联;(纵向关联的前向、后向关联) ⑤战略关联分类法:主导、先导、支柱、重点、先行产业。 (2)三次产业分类法 第一阶段(初级生产阶段):农业、畜牧业; 第二阶段(18C60.英国工业革命(第一次产业革命)):机器大工业为标志,纺织、钢铁; 第三阶段(20c)大量资本和劳动力流入非物质生产部门,商业、旅游、娱乐、文化等。(3)生产要素分类法 ①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其生产过程中资本、知识的有机构成水平较低,活劳动特别是 体力劳动所占的比重较大的产业。如纺织、服装、食品、零售、餐饮等。 ②资本密集型产业:在其生产过程中活劳动、知识的有机构成水平较低,资本的有机 构成水平较高,产品物化劳动所占比重较大的产业。如交通、钢铁、机械、石油化学等基础工业和重工业。 ③知识密集型产业:在其生产过程中对知识的依赖程度大,即知识含量高、脑力劳动 所占得比重较大的产业。如航天、生物、高分子、信息、计算机等。 3.产业的其他分类方法 (1)四次产业分类 (2)产业发展阶段分类:分幼小、新型、朝阳、衰退、夕阳、淘汰产业等。 (3)霍夫曼分类法 消费资料工业(食品、服装、家具)、资本资料工业(金、机、运、化)、其他工业第二节产业经济学 学科领域: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关联、产业布局、产业发展理论、产业政策研究

产业经济学课后答案讲解

第一章产业经济学导论 1.什么是产业,如何理解产业的含义? 首先,产业是社会分工和生产力不断发展的产物。产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它随社会分工的产生而产生,并随社会分工的发展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促成了产业的产生和发展。 其次,产业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内涵不断充实,其外延不断扩展。 (由重农学派流行时期专指农业,扩展到资本主义工业高度发展时期主要指工业,在扩展到近代以后可以包括农业、工业、服务业三大产业及其细分产业。到了今天,凡是具有投入产出活动的产业和部门都可以列入产业的范畴。 第三,产业的含义具有多样性。产业是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分工形式的表现,是一个多层次的经济系统。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不同阶段,社会分工的主导形式的转换和社会分工不断向深层次的发展形成了具有多层次的产业范畴。 第四,产业是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企业经济活动的集合,即同一产业的经济活动均具有这样或那样相同或相似的性质。(如:需求角度上是指具有同类或相互密切竞争关系和替代关系的产品或服务;供给角度上是指具有类似生产技术、生产过程、生产工艺等特征的物质生产活动或类似经济性质的服务活动。 第五,产业是结语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之间的中观经济。(因为它研究的既不 是国民经济总量,也不是企业和家庭的经济行为,产业经济的研究对象是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企业经济活动组成的集合。 2.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产业经济学是研究具有某些相同特征的经济组织集团的发展规律及其相互作用规律的学科。产业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产业,具体来说就是研究产业内部各企业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规律、产业本身的发展规律、产业与产业之间互动联系规律以 及产业在空间区域中的分布规律等,例如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关联、产业布局、产业发展、产业政策等。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正是从产业出发来揭示产业的发展和变化、产业内部企业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产业与产业之间的相互联系等诸如此类产业本身所特有的经济规律。 3.如何理解产业经济学的学科体系?

产业经济学

C 1.策略性行为:指一个企业旨在通过影响竞争对手对该企业行动的预期,使竞争对手在预期的基础上做出对该企业有利的决策行为 2.产业结构政策:指政府依据本国的产业结构现状,规划产业结构逐渐演进的目标,确定重点发展的战略产业,实现资源的重点配置的政策。 3.产业集群:指特定产业中互有联系的公司或机构聚集在特定地理位置的一种现象。 4.策略性进入壁垒:是指产业内在位企业为保持在市场上的主导地位,获取,利用自身的优势通过一系列的有意识的性行为构筑起的防止潜在进入者进入的壁垒。 5.创造性毁灭: 潜在进入者创新对原有企业造成的致命性打击,迫使他们退出原有的市场。 F 1.范围经济:指利用单一经营单位内原有的生产或销售过程来生产或销售多于一种产品而产生的经济。 2.富有的窘境:在解释默契合作策略性行为方面存在均衡过多的问题。 G 1.规模经济:由于生产专业化水平的提高等原因,使企业的单位成本下降,从而形成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递减的经济。 2.管制:指管制者依照一定的法规,对被管制者所采取的一系列行政管理与监督。 H 1.混合并购:彼此没有相关市场或生产过程的公司之间进行的并购行为。 J 1.进入壁垒:是指潜在进入企业和新企业若与既存企业竞争可能遇到的种种不利因素。 L 1.掠夺性定价:是指一个厂商将价格定在牺牲短期利润以消除竞争对手并在长期获得高利润的行为。 S 1.市场结构:指市场中各种要素(者、需求者、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特征。 2.水平一体化:是企业在原有生产经营范围内,通过联合、兼并同类企业或投资兴建新的生产经营单位,形成多工厂企业,以扩大企业规模。 3.市场势力:也称市场权力。是指卖方或买方不适当地影响商品价格的能力。 T 梯度发展理论: 根据产业生命周期理论,不同生命阶段的产业有不同的最优区位。 W 1.网络外部性:指消费的外部性,即购买某种商品的消费者数量的增加将提高消费者的效用水平,从而增加了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 2.完全消耗系数:两个产业间的产品直接消耗关系。但一种产品对另一种产品的消耗不仅

产业经济学

产业经济学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C 1.策略性行为:指一个企业旨在通过影响竞争对手对该企业行动的预期,使竞争对手在预期的基础上做出对该企业有利的决策行为 2.产业结构政策:指政府依据本国的产业结构现状,规划产业结构逐渐演进的目标,确定重点发展的战略产业,实现资源的重点配置的政策。 3.产业集群:指特定产业中互有联系的公司或机构聚集在特定地理位置的一种现象。 4.策略性进入壁垒:是指产业内在位企业为保持在市场上的主导地位,获取,利用自身的优势通过一系列的有意识的性行为构筑起的防止潜在进入者进入的壁垒。 5.创造性毁灭: 潜在进入者创新对原有企业造成的致命性打击,迫使他们退出原有的市场。 F 1.范围经济:指利用单一经营单位内原有的生产或销售过程来生产或销售多于一种产品而产生的经济。 2.富有的窘境:在解释默契合作策略性行为方面存在均衡过多的问题。 G 1.规模经济:由于生产专业化水平的提高等原因,使企业的单位成本下降,从而形成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递减的经济。 2.管制:指管制者依照一定的法规,对被管制者所采取的一系列行政管理与监督。 H 1.混合并购:彼此没有相关市场或生产过程的公司之间进行的并购行为。 J 1.进入壁垒:是指潜在进入企业和新企业若与既存企业竞争可能遇到的种种不利因素。 L 1.掠夺性定价:是指一个厂商将价格定在牺牲短期利润以消除竞争对手并在长期获得高利润的行为。 S 1.市场结构:指市场中各种要素(者、需求者、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特征。 2.水平一体化:是企业在原有生产经营范围内,通过联合、兼并同类企业或投资兴建新的生产经营单位,形成多工厂企业,以扩大企业规模。 3.市场势力:也称市场权力。是指卖方或买方不适当地影响商品价格的能力。 T

产业经济学名词解释(精简)

产业经济学 马歇尔冲突:大规模生产能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但企业追求规模经济的结果必然会导致垄断的发展,而垄断将破坏价格机制,扼杀竞争,使市场经济丧失活力,损害资源配置的效率。 产业经济学:是以“产业”为对象,研究产业之间关系结构、产业内部组织结构及其相互作用规律的应用经济学科。产业:具有某种共同特性的、彼此相互作用的经济活动的集合。 产业结构:产业间的相互联系和联系方式。 产业关联:产业间以各种投入品和产出品为连接纽带的技术经济联系和数量结构关系。 产业组织:同一产业内各企业间相互作用的关系结构。 产业布局:指生产力诸要素在区域空间上的组合而形成的各产业在区域范围内的分布。 主导产业:指对一个产业未来发展具有决定性引导作用的产业。 支柱产业:指在国民经济中占较大比重,对经济增长起着重要作用,在一定时期内能支持社会发展的产业。 幼稚产业:指工业后发国家的产业体系中,相对于工业先行国家成熟产业而言,处于幼小阶段的产业。 衰退产业:指某一产业由于技术进步或需求变化等因素致使市场需求减少,生产能力过剩且无增长潜力的产业。 产业结构优化:指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发展的过程,是实现产业结构与资源结构相适应的过程。 产业结构合理化:指产业之间协调能力和关联水平的提高。 产业结构高级化:指产业不断从低级向高级转变的过程。 产业集群:是产业发展演化过程中的一种地缘现象,在一定区域内相互关联的企业集中成片,形成结构完整的有机体系。 前向关联:一产业通过提供供给与其他产业部门发生的关联。 后向关联:一产业通过需求吸收与其他产业部门发生的关联。 投入产出法:通过建立投入产出模型,研究经济系统各个部分间表现为投入与产出的相互依存关系的数量分析方法。

产业经济学简答题答案

产业经济学简答题答案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1. S-C-P三者间的关系答:在短期内,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之内的关系是,市场结构从根本上制约市场行为,市场行为又直接决定了市场绩效。从长期考察,市场结构也发生变化,而这种变化正是企业市场行为长期作用的结果,有时市场绩效的变化也会直接导致市场结构发生变化。所以,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之间是双向的因果关系。 2.可竞争市场理论的内容及政策主张答:内容:市场内的企业从该市场退出时完全不用负担不可回收的沉没成本,从而企业进入和退出完全自由的市场。衡量可竞争市场的一个方法是看该市场的沉没成本:沉没成本越低,企业退出就越容易,从而企业进入决策不会太小心谨慎,在位企业面临的进入压力越大,市场就越接近于可竞争。政策主张:潜在的竞争完全可以替代政府的规制。政府的竞争政策与其说重视市场结构,不如说是重视是否存在充分的潜在竞争压力,而确保竞争压力的存在关键是要尽可能降低沉没成本3.试述市场结构的度量指标答:市场的集中度;产品的差异化;进入和退出壁垒;市场需求的价格弹性;市场需求的增长率;短期成本结构。 4.试述主导产业的作用。答:1)依靠科学技术进步,获得新的生产函数2)形成持续高速增长的增长率3)具有较强的扩散效应,对其他产业乃至所有产业的增长有决定性的影响。 5.试述古典企业模型主要从技术角度出发,运用边际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一个产业最佳产出水平和市场均衡价格的决定问题,以及与此相应的企业最优生产规模和最佳生产范围的决定问题。 6.试述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短期与长期行业均衡及厂商最优规模分别是如何决定的。 答:所谓短期是指这样长的一段时期,在这个时期内的厂商的厂房设备的规模是固定不变的。他只有通过调整可变要素的使用量来调整其产销。从整个行业来看,在短期内,不仅该行业现有厂商的厂房规模是固定不变的,而且该行业的厂商的数量也是固定不变的。原因是由于时间较短,现有厂商来不及调整其厂房设备等资产,而其他厂商也无法建造出新的厂房设备从而进入到该行业中来。 长期:所谓的长期是指在这段时期内,厂商有足够的时间调整其厂房设备的规模,即厂商能够根据他的准备提供的产量选择一个所需的总成本为最低的厂房设备规模;而且整个行业的厂商的数量也有足够的时间发生变化,即只要现有厂商可获得超额利润,就会吸引新的厂商进入该行业,从而引起厂商数量的增加,反之,不能赚得正常利润而蒙受亏损的厂商势必退出该行业,从而引起该行业厂商数量的减少。 7.试分析企业的价格歧视策略答:1厂商必须具有一定的市场力量。价格歧视通常发生在垄断市场或寡头垄断市场2价格歧视要求厂商能根据消费者的支付意愿划分顾客。厂商可以从地域、年龄、收入、消费习惯等多方面来划分顾客3厂商必须能够阻止消费者通过转售套利。 8.如何理解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合理化 答:高度化:主要是指产业结构从低水平向高水平状态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产业经济学》试题库(完整版)

1、产业经济学研究的领域是(D ) A、国民经济总量 B 、企业C、家庭D、产业 2、把产业分为主导、先导产业的关联分类法是(B ) A、技术关联方式分类法 B、战略关联分类法 C、原料关联分类法 D、方向关联分类法 3、中国封建时期最重要的产业政策是(A ) A、农本思想 B、工商业思想 C、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思想 D、农工商思想 5、霍夫曼比例是指( A ) A.消费品工业净产值与资本品工业净产值的比例B.供给与需求的比例 C.轻工业品净产值与重工业品净产值的比例 D.以上都对。 6、(A)提出了三次产业划分 A、费歇尔 B、瓦尔拉斯 C、马歇尔 D、霍夫曼 7、SCP理论指的是(B) A、市场结构—市场主体—市场绩效 B、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 C、市场行为—市场结构—市场效果 D 、市场结构—消费主体—产品状况 8、产业组织是指(A) A、同一产业内企业间的组织或市场关系 B、产业中同类企业的总和 C、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经济关系 D、市场主体间的市场活动的集合 9、马歇尔冲突指的是( A) A、规模经济与垄断的矛盾 B、完全竞争与市场的矛盾 C、竞争与垄断的矛盾 D、垄断与市场的矛盾 10、下列说法中对SCP的认识正确的一项(C) A、决定市场行为的主要依据是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别化和进入壁垒的高低 B、在此体系中,对于市场结构的指标的研究处于重要的核心地 C、市场绩效优劣的评价主要考虑产业资源配置效率、利润率水平、生产效 D、市场行为的主体指的是消费者的消费行为 11、可竞争理论的分析中心是(C) A、SCP理论 B、市场绩效 C、完全可竞争市场及沉没成本 D、退出壁垒 12 、HHI指数的优势在于(C) A、必须收集到该市场上所有企业的市场份额信息 B 、计算量不大 C 、HHI对规模最大的前几个企业的市场份额变化反映特别敏 D 、便于收集资料 13、勒纳指数与贝恩指数相比较,以下说法正确的有(D) A、两者都不是建立在不完全的理论假定基础上 B、两者都建立在完全的理论假定基础上 C、勒纳指数与贝恩指数相比,较易取得 D、勒纳指数与贝恩指数相比,较难取得 14、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有(A)

胡壮麟《语言学教程》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现代语言学理论与流派)【圣才出品】

第12章现代语言学理论与流派 12.1 复习笔记 本章要点: 1. The Prague School and Functional Sentence Perspective (FSP) 布拉格学派与功能句子观 2. The London School and context of situation 伦敦学派与语境观 3. Halliday and Systemic-Functional Grammar 韩礼德与系统——功能语法 4. Bloomfield and American Structuralism 布隆菲尔德与美国结构主义 5. Chomsky and Transformational-Generative Grammar 乔姆斯基与转换——生成语法 常考考点: 各流派的代表人物、理论基础、特点、主要观点、重要概念;语言普遍性和人类行为关系等。 本章内容索引:

I. Saussure and modern linguistics II. The Prague School 1. Main points and contribution 2. Functional Sentence Perspective (FSP) 3. Communicative Dynamism (CD) III. The London School 1. Introduction 2. Malinowski’s theories 3. Firth’s theories 4. Halliday and Systemic-Functional Grammar 5. Systemic grammar and Functional grammar (1) Systemic grammar (2) Functional grammar IV. American Structuralism 1. Introduction 2. Three stages of the development V. Transformational-Generative Grammar 1. Introduction 2. The Innateness Hypothesis 3. Generative Grammar 4. Stage of development of TG Grammar 5. Main features of TG Grammar

语言学教程[第十二章现代语言学理论与流派]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第十二章现代语言学理论与流派 复习笔记 I.索绪尔和现代语言学 现代语言学始于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他被称为“现代语言学之父”和一位“使语言学走向现代的大师”。 索绪尔认为,语言是用声音表达交流思想的符号系统。符号是形式和意义的联合,是表示者和被表示者的结合。符号是语言事实的核心,研究语言必须从符号本身的特性人手。 索绪尔区分了几组重要的概念:能指和所指,语言和言语,共时研究和历时研究等。 II.布拉格学派 布拉格学派的形成可以追溯到马泰休斯领导召开的该学派的第一次会议。1.主要观点及贡献 布拉格学派的研究有三大重点: (1)强调共时研究的合理性,因为它可以提供完整且易掌控的研究材料。 (2)强调语言的系统性,指出任何语言单位都不能在孤立的的情况下得到令人满意的分析及评估。换句话说,语言单位处于功能对比、对立之中。 (3)它将语言看作是在所属语言群体中发挥一系列功能的工具。 2.功能句子观 功能句子观是一套语言学分析理论,它是指用信息论的原理来分析话语或文本。其基本原则就是一句话中各部分起的作用取决于它对全句意义的贡献。 一些捷克语言学家尝试从功能的角度来分析句子。他们相信一个句子包含话

语的出发点和话语的目的。话语的出发点叫做主位,它是说话人和听话人都知道的信息;话语的目的是说话人要向听话人传递的信息,叫做述位。从主位到述位的运动揭示了大脑本身的运动。 功能句子观旨在研究话语中新(未知)、旧 (已知)信息的分布问题。已知信息指那些对于听话人不再是新信息的部分;新信息是即将向听话人传达的信息。句子中主语一谓语的分布不总是与主位一述位的分布一致。 3.交际能力 另一种版本的分析法叫做交际能力,由费尔巴斯提出。他用交际动力表示句子成分对交际发展所起的作用。 费尔巴斯把功能句子观解释为不同程度的交际力的分布。他认为,句子前面部分承载的交际力最低,然后逐步增加,直到交际力最大的成分。 Ⅲ.伦敦学派 1.介绍 伦敦学派专门用来称呼独具英国特色的语言学研究。弗斯使语言学在英国完全成为一门公认的科学。弗斯主要受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影响,而后他又影响了他的学生韩礼德。三人都强调“语言环境”和语言“系统”的重要性。因此,伦敦学派也被称为系统语言学和功能语言学。 2.马林诺夫斯基的理论 (1)语言是一种行为模式,而不是什么与思想相对应的东西。 (2)话语意义并不来源于构成话语的词的意义,而是来源于话语发生的上下义之间的关系。其断言是根据两大观察结果得出的: ①在原始社会团体中,书写并不存在,语言只有一种使用方法。 在所有人类社会中,孩子以此种方法习得语言。

产业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产业经济学》试题 专业姓名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产业经济学是一种() A、微观经济理论 B、中观经济理论 C、宏观经济理论 D、古典经济理论 2、产业经济学研究的领域() A、国民经济总量 B、企业 C、家庭 D、产业 3、有效竞争理论是由()提出 A、克拉克 B、马克思 C、贝恩 D、霍夫曼 4、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是() A、实现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合理化 B、实现经济的飞速发展 C、促进各产业间的协调发展 D、调整不协调的产业结构 5、产业组织是指() A、同一产业内企业间的组织或市场关系 B、产业中同类企业的总和 C、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经济关系 D、市场主体间的市场活动的集合 6、广告的作用() A、有利 B、有弊 C、有利有弊 D、无利 7、掠夺性定价的特征有() A、定价一般长期性的 B、所有企业都可以采用此战略 C、价格一般定在低于平均利润之下 D、对市场结构产生有利的影响 8、以下哪种联系方式不属于按照产业之间的供给与需求联系分类的方式() A、前向联系 B、后向联系 C、环向联系 D、价格联系 9、从产业发展生命周期角度看,“夕阳”产业是指() A、处于成熟期阶段的产业 B、处于衰退期的产业 C、处于调整期的产业 D、市场容量渐趋饱和的产业 10、下列不属于SCP分析框架内容的是()

A、市场行为 B、市场绩效 C、市场结构 D、市场竞争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以下属于三次产业分类法中第一产业的有() A、农业 B、渔业 C、畜牧业 D、林 业 2、产业结构政策通常包括() A、幼小产业保护政策 B、主导产业选择政策 C、战略产业扶植政策 D、贸易保护政策 3、影响市场集中度的主要因素包括() A、企业规模 B、进入壁垒 C、市场容量 D、产品差别化 4、产业结构优化的内容包括() A、供给结构的优化 B、需求结构的优化 C、国际贸易结构的优化 D、国际投资结构的优化 5、市场结构的基本类型() A、完全竞争 B、完全垄断 C、寡头垄断 D、垄断竞争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产业的经济活动是某些经济活动或者部门经济活动。() 2、高消耗追求经济数量增长和"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发展模式符合经济与产业发展的需求。() 3、煤炭产业部门和电力产业部门是一种单向联系方式。() 4、产业组织考察的是组织之间的关系。() 5、产品差别化是一种有效的非价格竞争手段。() 6、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之间是双向的因果关系。() 7、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国际产业转移只具有促进作用。() 8、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比完全垄断更有利于技术进步。() 9、产业组织理论主要是为了解决“马歇尔冲突”。()

产业经济学(1)

一、名词解释 : 1.产业:在国民经济中以社会分工为基础,在产品和劳务的生产和经营上具有某些相同特 征的企业或单位及其活动的集合 2.产业经济学:产业经济学是研究产业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 3.产业分类:产业分类是吧具有不同特点的产业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各种不同类型的产 业,以便进行产业研究和产业管理 4.单个产业状况:单个产业状况是指从经济上看的某个国家或地区的单个产业总体而言的 产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5.企业:企业是指通过投资监理的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以盈利为主要目标的组织 6.企业制度:企业制度是企业各方面制度安排的总称 7.个人业主制:个人业主制是由个人投资建立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制度 合伙制:合伙制是由多个合伙人投资建立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制度 公司制:公司制是通过发行股票由众多投资者入股建立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制度 8.委托代理风险:是指代理人可能损害委托人的利益,使代理成本大于代理收益、企业经 营亏损和破产的危险性 9.规模经济:是指经济体随着规模的扩大而经营成本下降且收益递增的现象 外部规模经济:经济体随着外部经济规模的扩大而收益递增 内部规模经济:经济体随着内部经济规模的扩大而收益递增 范围经济:是指经济体随着经营范围的扩大而经营成本下降且收益递增的现象 10.产业素质:是指单个产业的性质和质量,是决定单个产业状况和发展的基本因素 11.产业竞争力:产业在生产经营的资源、资本、技术、设备等方面拥有的优势或能力 12.产业生命周期:是指产品从最初投入市场到最终退出市场的全过程 13.产业链:是指产业按特定顺序依次进行的生产经营环节而构成的具有连续性、关联性的 链条或系统 产业价值链:是从价值上看的产业链,反映的是产业各生产经营环节的价值增值即附加值的情况及其变动 14.微笑曲线:产业价值链特别是制造业价值链中各环节的附加值一定的变动趋势 对企业和产业的价值: (1)企业之产品与服务要有持续性的附加价值(盈余),才能够生存下去。 (2)高附加价值的产品方向与服务,才能有高获利的潜力,方能确保企业的永续经营。 (3)经验曲线是一种静态表示,透过微笑曲线,可以表现动态的一面,并能突破经验瓶颈,迅速化内隐知识为外显知识。 (4)如何将研发、生产、营销结合,一直是企业谈论的主题。透过微笑曲线的认知,可以很快达到需求的知识。对于企业来说,应该加快产业升级和转型,尽量让在全球产业链分工的“微笑曲线”中占据有利位置。操作方式如下: A、产品升级或产品下移,产品升级指的是产品从原来低档往中档、中档往高档走的办 法,而产品下移,追求的不是提高附加价值,而是创造不同的市场,让营销固定成本往下降,创造规模经济的概念 B、垂直整合,包括向上游的整和和向下游的整和; C、缩短销售渠道,建立直接供销关系,渠道缩得越短,附加价值就越高; D、水平延伸,一种是产品的水平延伸,一种是产品线的水平延伸; E、多元事业,一种是相关产业的多元化,一种是非相关产业的多元化,对于后者,风 险较高,在实施时要具备充足的资金和现金流量,要做好亏几年的心理准备;

语言学类别和流派.

第一部分语言学的类别 语言学类别是教学大纲增补的内容,学习上要注意几个基本的概念问题。 语言学是语言研究的各个学科的总称,它的内部还有很多的分支学科,所以语言学的内容是十分丰富多彩的。这主要是因为语言本身的结构非常复杂,语言的种类繁多,语言与人类社会生活有着多方面的联系,人们研究语言的目的、角度、方法多种多样,于是就形成了语言学的各种类别和流派。 语言学可以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分类。关于语言学的类别,要注意以下几个分类角度:一是功能角度,二是研究对象,三是从研究对象的时间范围分类。一般主要是从功能角度给语言学分类。从功能看,语言学首先可以分为理论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两大类,其余角度的分类,我们这里综合在一起介绍。由于分类角度不通,一门语言学科可以划分在不同的类别中。例如现代汉语从功能看属于理论语言学,从对象看是专语语言学,从研究的时间范围看是共时语言学。 一、理论语言学 理论语言学是语言学的主体部分,是所有语言学的理论基础,它包括对具体的、个别的语言的研究和综合各种语言的研究。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理论语言学又可分为普通语言学和专语语言学两大类。 (一)普通语言学 普通语言学也叫一般语言学,它以人类所有的语言为研究对象,是语言学的重要的理论部分,是在人们对各种具体语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同时又对专语语言学的研究具有指导作用,可以说是人类语言研究成果的综合反映与运用。普通语言学研究的基本内容是:语言的性质、语言的结构、语言的起源与发展变化,语言学的研究方法,语言学在学科体系的地位等。通常所说的语言学,主要是指普通语言学。 普通语言学再细分,可分普通语音学、普通词汇学、普通语法学、语义学等,我们的课程就属于普通语言学性质。 (二)专语语言学 专语语言学也叫具体语言学、个别语言学。专语语言学为普通语言学提供丰富目的材料,要吸收应用普通语言学的研究成果,接受普通语言学的指导,与普通语言学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专语语言学以一种或几种语言为研究对象。它可以研究某种具体的语言,如研究汉语,叫汉语语言学,以英语为研究对象,叫英语语言学。它也可以以几种有亲属关系的语言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其发展规律特点,如我国的壮语、布衣语、傣语、土语等是来源于侗傣语支的亲属语言,以这几种语言为研究对象,叫侗傣语言学。英语、德语、荷兰语、瑞典语、丹麦语来源于日尔曼语,以之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叫日尔曼语言学。同学们在专科阶段学过的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就是专语语言学。 普通语言学的理论是在专语语言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其发展水平取决于对具体语言进行研究的成果。对具体语言的研究越多,材料越丰富,那么就越有利于普通语言学理论的发展。目前对具体语言的研究,还主要局限在世界上一些大的语种,还有很多语言,比如一些边远、落后民族的语言,还没有得到很好的研究,甚至可能还有不为人知的语言。所以目前普通语言学的理论只综合反应了一部分语言的研究成果,随着语言学家对各种语言研究的范围不断深入,不断扩大,语言学理论还将进一步得到发展。 二、历时语言学和共时语言学 任何一种语言,都有它横向结构的一面,相对稳定的一面,又有它纵向发展的一面,历史的一面。研究分析语言,既需要看它在当代的状态,认识它的现状,也要看发展的特点,找出演变的规律。因此,专语语言学可以从不同角度研究语言,它可以研究一种语言的发展历史,也可以研究语言在某一个时代的状况,据此可把专语语言学分为历时语言学和共时语言学两大类。 (一)历时语言学

产业经济学基本理论.doc

产业经济学基本理论 今天,我讲课的主要内容是:介绍什么是产业经济学、为什么要研究产业经济学、怎样研究产业经济学以及产业经济学的学科体系,让我们对产业经济学有一个全景式的了解。 第一节产业的含义与分类 研究产业经济首先要理解和把握产业的含义。产业是一种社会分工现象,它随着社会分工的产生而产生,并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而发展。产业一词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理论研究领域有不尽相同的含义。产业作为一个经济单位应该如何理解和把握,是研究产业经济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一、产业的含义 (一)产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 产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它随着社会分工的产生而产生,并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而发展。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发生在原始公社的新石器时代,畜牧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发生在原始公社末期至奴隶社会初期,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发生在奴隶社会初期,商业逐渐从农业、手工业中分离出来,这一时期,专门从事商品买卖的商人阶层逐渐形成,商业开始独立出来。三次社会大分工之后,实际上已形成了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等产业部门。 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社会分工进一步深化。18世纪60年代,爆发于英国的第一次产业革命使英国的各主要工业部门先后出现了从手工生产过渡到机器生产的趋势。从此,机器生产的大工业逐渐取代了农业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接着在20世纪初又爆发了第二次产业革命,表现在铁路、钢铁工业的快速发展,工业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巩固。社会分工也进一步向深度发展,表现为新兴产业部门不断出现和产业分工越来越细。 (二)产业是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 生产工具的进步是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在石器时代之前,人类使用的生产工具是直接取自自然的天然工具,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还没有社会分工。在石器时代,人类使用经过加工和制作的生产工具,生产力水平比以前有了很大的发展,畜牧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形成了独立的产业部门。在青铜器和铁器时代,人类开始使用金属制成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大大促进了生

产业经济学简答题答案

1. S-C-P三者间的关系?答:在短期内,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之内的关系是,市场结构从根 本上制约市场行为,市场行为又直接决定了市场绩效。从长期考察,市场结构也发生变化,而这种变化正是企业市场行为长期作用的结果,有时市场绩效的变化也会直接导致市场结构发生变化。所以,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之间是双向的因果关系。 2. 可竞争市场理论的内容及政策主张?答:内容:市场内的企业从该市场退出时完全不用负担不可回收的沉没成本,从而企业进入和退出完全自由的市场。衡量可竞争市场的一个方法是看该市场的沉没成本:沉没成本越低,企业退岀就越容易,从而企业进入决策不会太小心谨慎,在位企业面临的进入压力越大,市场就越接近于可竞争。政策主张:潜在的竞争完全可以替代政府的规制。政府的竞争政策与其说重视市场结构,不如说是重视是否存在充分的潜在竞争压力,而确保竞争压力的存在关键是要尽可能降低沉没成本 3. 试述市场结构的度量指标?答:市场的集中度;产品的差异化;进入和退岀壁垒;市场需求的价格弹性;市场需求的增长率;短期成本结构。 4?试述主导产业的作用。?答:1)依靠科学技术进步,获得新的生产函数2)形成持续高速增长的增长 率3)具有较强的扩散效应,对其他产业乃至所有产业的增长有决定性的影响。 5.试述古典企业模型?主要从技术角度岀发,运用边际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一个产业最佳产岀水平和市场均衡价格的决定问题,以及与此相应的企业最优生产规模和最佳生产范围的决定问题。 6?试述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短期与长期行业均衡及厂商最优规模分别是如何决定的。 答:所谓短期是指这样长的一段时期,在这个时期内的厂商的厂房设备的规模是固定不变的。他只有通过 调整可变要素的使用量来调整其产销。从整个行业来看,在短期内,不仅该行业现有厂商的厂房规模是固定不变的,而且该行业的厂商的数量也是固定不变的。原因是由于时间较短,现有厂商来不及调整其厂房设备等资产,而其他厂商也无法建造岀新的厂房设备从而进入到该行业中来。 长期:所谓的长期是指在这段时期内,厂商有足够的时间调整其厂房设备的规模,即厂商能够根据他的准 备提供的产量选择一个所需的总成本为最低的厂房设备规模;而且整个行业的厂商的数量也有足够的时间 发生变化,即只要现有厂商可获得超额利润,就会吸引新的厂商进入该行业,从而引起厂商数量的增加, 反之,不能赚得正常利润而蒙受亏损的厂商势必退岀该行业,从而引起该行业厂商数量的减少。 7?试分析企业的价格歧视策略?答:1厂商必须具有一定的市场力量。价格歧视通常发生在垄断市场或寡 头垄断市场2价格歧视要求厂商能根据消费者的支付意愿划分顾客。厂商可以从地域、年龄、收入、消费习惯等多方面来划分顾客3厂商必须能够阻止消费者通过转售套利8如何理解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合理化? 答:高度化:主要是指产业结构从低水平向高水平状态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产业结构合理化包括如下三方面内容:(1)三次产业之间以及各次产业内部的比例要相互适应。(2)各次

产业经济学前沿与热点

产业经济学前沿与热点结课论文中国房地产业前沿与热点研究 姓名 学号 院系 班级 2011年11月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中国国内的房地产业发展概况以及热点问题分析,当然 国内的市场还是跟国外市场有一定联系,但关系不大,在此不做讨论。分析房地产行业热点问题,像保障住房、产业政策、北京市房地产情况等问题,从此之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房地产业还在迅速的发展,更多的问题值得我们深究。而对于未来市场的分析,我们又得注意整个国家的制度问题,国民的生活问题。总之,中国房地产业需要更深刻的改革和分析。 关键词:政策环境;北京市房地产;商品房和保障房。 正文 引导语:房地产业,对于目前来说一个尤为突出的产业,尤其是在中国。当然这取决于房地产业它所处的环境以及发展阶段等多方面的因素。总的来讲房地产业已经深入到中国的各个阶层,无疑不得说这是一个热点问题,更是一个让人堪忧的问题,当然我们更看重的是房地产业未来的发展,这是我们需要讨论的前沿问题。在中国这个社会中,人们的文化,政府的政策,商家的利益诉求等导致了如今这个比较肮脏的房地产行业,但是我们也不可将其一棒子打死,只有具体分析了它的特点,掌握了它的发展规律,才能让房地产业更好的服务于民,造福于社会。 中国房地产现状及未来市场分析 对于目前来说,房地产业似乎是一个比较缓和的时期,这主要是国家政策的高压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房地产业的不规则快速发展的势头。而分析中国房地产业主要是在城市发展,以京沪深等大城市为主导,其余大部则跟风而上,从中谋得发展。 当前我国房地产业发展现实来看,虽然受限购、限价、限贷等政策影响,但房地产业向上发展的趋势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原因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依然在进行,今后10年是前期进城农民买房、安家、就业,实现真正城镇化的重要时期,因此,房地产市场的刚性需求依然强劲,改善住房需求也将持续释放。 从产业周期看,前20 年可以看做是房地产业发展的起步期和快速发展期,今后10 年,我国房地产业发展将处于快速发展期的后半段,并逐步进入稳步发展期。 房地产热点问题分析 一、房地产发展特征分析 1、尽管政府政策对房地产有一定的限制,但是总的来讲,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竣工总量、 销售总量、价格等数量指标还是在不断的增长。 2、房地产开发数量巨大,人均居住面积不断走高,但人均拥有率却不一定高。 3、商品房和经济适用房产业结构失衡,虽然俩者的数量都是在不断增加的,但是比较 而言商品房还是占有比较大的优势,这无疑在另一方面使经济适用房很难站稳脚 跟。 4、土地问题严重,房地产占用了大量的土地,使得耕地面积不断减少,这在另一方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