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心理咨询师社会心理学备考知识点:主要理论流派

2023心理咨询师社会心理学备考知识点:主要理论

流派1500字

在备考2023心理咨询师社会心理学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主要的理论流派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将介绍一些社会心理学中主要的理论流派。

1. 社会认知理论流派:

社会认知理论主要关注人们如何获取、解释和使用社会信息。这一流派的代表性理论

包括:

- 归因理论:解释人们如何将社会现象归因于个体或环境因素。

- 期望理论:研究人们如何在选择行为时使用期望和概率进行决策。

- 社会认知理论:阐述个体如何对社会现象进行感知和加工。

2. 社会影响理论流派:

社会影响理论关注人们在群体中如何被他人的观点、行为和态度所影响。该流派包括:

- 社会比较理论:解释人们如何通过与他人比较自己的表现和状态来塑造自我认知。

- 社会认同理论:研究人们如何通过与特定社会群体的认同来塑造个体认知和行为。

- 社会规范理论:阐释人们在群体中如何受到群体的行为规范和期望的影响。

3. 社会关系理论流派:

社会关系理论研究人们在人际关系中的行为和互动。该领域的理论包括:

- 交换理论:解释人们如何基于成本和收益进行情感和资源的交换。

- 病态模型理论:研究人们如何在人际关系中对待权力、支配和互动。

- 亲社会行为理论:阐释人们如何出于关怀和合作的目的来行使亲社会行为。

4. 群体行为理论流派:

群体行为理论研究了人们在群体中的行为和决策过程。该领域的理论包括:

- 群体决策理论:解释人们在群体中如何进行决策和解决问题。

- 社会认知理论:研究人们在群体中如何感知、加工和共享信息。

- 社会规范理论:阐释人们在群体中受到的行为规范和期望。

5. 文化心理学流派:

文化心理学关注个体与环境、群体和社会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该领域的理论包括:

- 文化心理学:解释个体如何通过文化的意义和价值观来感知、思考和行为。

- 跨文化心理学:研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如何表达情感、处理信息和互动。

- 文化智力理论:阐释个体在跨文化环境中如何适应和理解不同文化。

以上是2023心理咨询师社会心理学备考知识点中的主要理论流派。熟悉和理解这些理论,可以帮助应试者更好地理解社会心理学的核心概念和原理,以及在实践中应用这些理论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023心理咨询师社会心理学备考知识点:主要理论流派

2023心理咨询师社会心理学备考知识点:主要理论 流派1500字 心理咨询师备考社会心理学的知识点主要涵盖了一些主要的理论流派。下面将介绍几 个重要的理论流派,并进行简要概述。 1. 社会认知理论流派: 社会认知理论流派主要研究个体是如何对社会信息进行处理和理解的。其中著名的理 论有: - 配型模型:强调人们对他人行为的理解是基于认知规则的。人们通过观察他人的情境和行为,根据一定的规则将他人归类到不同的行为类型当中。 - 期望-协议理论:强调人们对他人行为的解释是基于个体的期望和社会常规的。当个 体观察到他人的行为时,会根据自己的期望和社会常规来解释他人的行为。 2. 社会认同理论流派: 社会认同理论流派主要研究个体是如何形成和维持自己与群体之间的认同感。其中著 名的理论有: - 自我认同理论:强调个体倾向于将自己定义为与所属群体相关的。个体通过参与群体活动和与群体成员互动来维持和加强自我认同。 - 社会身份理论:强调个体的认同感基于对自己所属的社会群体的认同。个体会根据自己所属的群体的特征和目标来界定自己的身份。 3. 社会互动理论流派: 社会互动理论流派主要研究个体在社会环境中是如何进行互动的。其中著名的理论有: - 交换理论:强调个体在社会互动中是会进行成本与收益的计算。个体在进行决策时会考虑与他人的互动所带来的成本和利益。

- 社会交往模式理论:强调个体在社会互动中会采取一定的模式,如讨价还价、合作博弈等。个体会根据自己的目标和对他人行为的预期来选择不同的模式。 这些理论流派是社会心理学中的重要知识点,掌握这些理论可以帮助心理咨询师更好地理解和解释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心理过程和行为。此外,还需要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和应用。

心理咨询师二三级社会心理学知识点(一)

心理咨询师二/三级社会心理学知识点 第一节概述 一、定义和研究范围 1、定义:育它母体(心理学和社会学)里继承了不同的研究传统,形成了两种基本的研究取向,即“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1)侧重于心理学的定义:1924年, F.H.奥尔波特(实验社会心理学的奠基人)在《社会心理学》中指出,“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认为社会心理学试图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受他人的现实的、想象的、隐含的存在所影响。主张主要采用实验研究方法,揭示个体的社会行为的依存条件,分析个体心理的变化过程。(2)侧重于社会学的定义:1925年,乌德认为,“是关于社会互动的科学,以群体生活的心理学为基础。以对人类反应、沟通以及本能和习惯行为的群体塑造类型的解释为出发点。”“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的心理学有赖于对个体生活在其中的历史的与社会环境的理解”。(3)综上所述:是关于社会情境中个体的心理现象及其行为规律的科学。 2、社会行为:(1)社会行为:是有机体的反应和反应系统。是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和反应系统。包括个体的习得行为、亲社会和反社会行为、人际合作与竞争、群体的决策行为。1936年,勒温(社会心理学之父)提出:B=f(P,E)。其中,B指行为,P指个体,E指个体所处的情境。含义是:行为是个体及其情境的函数,即个体行为是个体与其所处情境相互作用的结果。认为“要理解和描述行为,人和他所处的情境必须被看成是一个相互依赖的因素群。”(2)社会心理:是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是由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行为具有指导作用的心理活动。社会心理活动与个体所处的即时情境,过去的经验及其人格特征有关。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紧密相连,前者是外显的,客观存在的,比较容易观察;而后者则是内隐的,属于个体的主观世界,不能直接观察。二者的主体都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个人。 3、研究范围:(1)个体层面:个体社会化与自我意识、社会知觉、态度、社会动机、社会学习。(2)人际层面: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如人际沟通、人际关系。(3)群体层面:群体凝聚力、群体心理氛围以及个体与群体的相互作用、社会影响等。(4)社会层面:风俗、时尚、阶层、阶级以及民族心理特征、国民性。

社会心理学知识点背诵版

社会心理学 第一单元社会心理学定义和研究范围 第二单元社会心理学简史 第三单元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四单元社会心理学的注意理论流派 1、勒温社会行为的公式 2、社会心理学发展三阶段中个别知识点 3、社会心理学理论流派(社会学习论、精神分析论) 社会心理学是现代心理学的一门基础性分支学科。心理学、社会学、文化历史学乃至哲学都对社会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起过重要作用。 社会心理学的诞生标志: 1908年两本书的先后出版: —罗斯(美国社会学家)《社会心理学》 —麦独孤(英国心理学家)《社会心理学导论》 第一单元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 一、社会心理学定义 一)侧重于心理学的定义(关注个体) F.H.奥尔波特: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 G.W.奥尔波特:试图揭示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受他人的现实的、想象的和隐含的存在所影响。主张实验研究。 二)侧重于社会学的定义(关注群体和社会) 艾尔乌德:“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互动的研究,以群体生活的心理为基础。”“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的心理学有赖于对个体生活在其中的历史的与社会环境的理解”。 社会心理学:研究社会情境中的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行为规律的科学。 二、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 社会行为是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 社会行为及其发展取决于个体与所处情景的状况。 勒温(K.Lewin,1936)公式:B=f(P,E) B:behaver——行为 P:pesernnal——个体 E:environment——个体所处的情境 F:fax——函数关系 勒温(1890—1947),德国心理学家,场理论的创始人,社会心理学的先驱,“社会心理学之父”,以研究人类动机和团体动力学而著名。他试图用团体动力学的理论来解决社会实际问题,这一理论对以后的社会心理学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二)社会心理: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行为具有引导作用的心理活动。 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个体层面:社会化、自我意识、社会知觉、态度、社会动机、社会学习 人际层面:人际关系、人际沟通 群体层面:群体凝聚力、群体心理氛围以及个体与群体的相互作用、社会影响 社会层面:风俗、时尚、阶层、民族心理特征、国民性 第二单元社会心理学简史 美国霍兰德(E.P.Hollander,1976)将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分三个阶段:

2023心理咨询师社会心理学备考知识点: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

2023心理咨询师社会心理学备考知识点:社会心理 学的主要理论流派1500字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主要研究社会现象和社会行为的 心理机制。在备考2023心理咨询师社会心理学时,了解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将介绍几个重要的社会心理学理论流派。 1. 社会认知理论: 社会认知理论关注个体如何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进行认知和解释。该理论强调个体的 想象力、观察和记忆对社会行为的影响。比较著名的社会认知理论是自我知觉理论、 归因理论和坡印廷效应等。 - 自我知觉理论认为个体通过观察和分析自己的行为来构建自己的自我形象。 - 归因理论研究个体对他人和自己行为的解释方式,探讨人们是如何归因行为的原因,是内在特质还是外部环境。 - 坡印廷效应是一种认知偏见,指的是人们对于自己的能力和品德往往过高估计,而对他人的能力和品德则过低估计。 2. 社会认同理论: 社会认同理论研究个体如何认同并与他人产生联系。社会认同是个体对所属群体的归 属感和认同感。社会认同理论的代表性理论有自我一致性理论和社会认同理论。 - 自我一致性理论认为个体会通过调整自己的态度、信念、观点和行为,以保持一致性,避免认知不协调和内心的紧张。 - 社会认同理论研究个体如何在不同的群体中寻求社会认同,并在社会与个体之间产生一种互动。

3. 社会影响理论: 社会影响理论研究个体如何被他人行为和看法所影响。代表性的社会影响理论有合规性理论、信息传递理论和群体决策理论。 - 合规性理论研究个体如何在社会规范和他人期望的影响下改变自己的态度和行为。 - 信息传递理论探讨个体在交流中如何获取、解释和传递信息,以及信息传递对个体认知和行为的影响。 - 群体决策理论研究个体在群体中如何进行决策和影响他人的决策。 除了以上的三个主要的社会心理学理论流派外,社会心理学还涉及了其他一些重要的理论和研究领域,如认知失调理论、社会支持理论、集体行为理论等。备考2023心理咨询师社会心理学时,需要深入了解这些理论流派和相关重要概念,并了解它们在社会心理学中的应用和研究方法。

心理咨询师考试知识点整理

普通心理学 1.意识是心理发展的最高层次,只有人才有意识2.心理现象——心理过程、人格。在一定意义上,人格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通过心理过程表现出来的。 (1)心理过程: A认知—信息加工:指人认识各种事物的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 B情绪、情感和意志——调控系统 (2)人格: A需要和动机(倾向性)——动力系统 B能力、气质和性格(特征)——条件和特征 3.心理是脑的功能,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 4.伴随着神经系统的进化,人类心理的发生经历了四个阶段: (1)感应性——感觉(环节动物) (2)感觉——知觉(脊椎动物) (3)知觉——思维萌芽(灵长类动物) (4)思维萌芽——思维(人) 动物心理发展的三个阶段:感觉、知觉、思维萌芽。 5.德国心理学家冯特(科学心理学之父)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这被看作是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6.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抛开意识,直接研究行为,探索刺激与反应(S-R)之间的关系。认为心理(行为)无外乎是肌肉的收缩或腺体的分泌。环境决定论代表人物,否认遗传的作用。 7.机能主义心理学奠基人詹姆斯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意识的适应性机能。意识是一个连续的整体,不能进行分解。 8.人本主义心理学—心理学的第三势力,代表人物:罗杰斯、马斯洛。 9.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三部分组成。 10.12对脑神经、31对脊神经。 11.自主神经又叫植物神经。 根据植物神经的中枢部位和形态特点,可以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具有拮抗作用。 交感神经的功能在于唤醒有机体,调动有机体的能量。副交感神经在于使有机体恢复或维持安静状态,使有机体储备能量,维持有机体的平衡状态。自主神经一般不受意识支配,经特殊训练,意识或意念可在一定程度上调节自主神经的活动。 自主神经的活动与情绪密切相关。 12.脑干是脑的最古老的部分,也是维持生命基本活动的机构。 13.脑干网状结构调节脑的兴奋水平,是睡眠和觉醒中枢,它使有机体在一定刺激作用下,保持一定的唤醒水平和清醒状态,维持注意并激活情绪。 14.间脑由丘脑、上丘脑、下丘脑、底丘脑构成。 下丘脑是内脏系统活动的调节中枢。 15.小脑的功能是保持身体平衡,调节肌肉紧张度, 实现随意不随意的运动。 16.大脑皮层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功能。 右利手的人,言语功能占优势,抽象逻辑思维占优 势。 右半球不需要语言参加的空间、形象思维占优势。 1860年,法国医生布洛卡发现,左半球额叶损伤(布 洛卡区)→运动性失语症,证明了左半球的言语优 势。 20世纪60年代,美国神经心理学家斯佩里的“割 裂脑”实验结论:对于右利手的人来说,左半球言 语功能占优势,右半球空间知觉占优势。 单侧化只是单侧功能优势,而不是绝对的单侧化。 18.感觉是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 别属性的反映。 19.感受性: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 适宜刺激:某种感觉器官感觉最敏锐的那种刺激 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绝对感 觉阈限,50%) 感受性的高低是用感觉阈限来度量的,感受性与感 觉阈限成反比 20.感觉适应: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人的感受 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光适应:快(1-2分钟) 暗适应:慢(30-40分钟),视紫红质的作用 戴波长在620纳米以上的红色眼镜,视紫红质不会 分解,可保护暗适应 21.感觉后像:外界刺激停止作用后,暂时保留的 感觉印象。 正后象和负后象可以相互转换 彩色的负后像是刺激色的补色 后像持续的时间与刺激强度呈正比 22.感觉对比:不同刺激物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 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同时对比、相继对比) 23.联觉:一个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引 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 24.视觉的适宜刺激是380~780纳米(赤橙黄绿青 蓝紫)之间的电磁波。 25.视觉感受器 27.色觉异常包括色弱(感受性低)、色盲(感受 性缺失)。色觉有缺陷的人是靠明度的差别来辨认 颜色的,明度相同色调不同的颜色他就分辨不出来 了。 28.听觉的适宜刺激为16 ~ 20000赫兹的机械波, 其中 1000 ~ 4000 Hz 最敏感。 声音具有: 29.痛觉遍布全身的所有组织中。 内脏痛:性质不清、定位不准,具有放射的现象。 痛觉的生物学意义在于保护机体;痛觉最难适应。 30.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 在人脑中的反映。 31.整体性:把物体的各个部分、各种属性结合起 来,知觉成为一个整体的特性。 32.选择性:根据需要有选择地知觉外界物体的特 性。也就是把一部分物体当作知觉的对象,知觉得 格外清晰,而把其他物体当作背景,知觉得比较模 糊。 33.恒常性: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了变化, 而知觉的映像却保持相对稳定不变的特性,又叫知 觉的常性。包括大小恒常性、颜色恒常性、明度恒 常性、形状恒常性。 34.理解性:用过去的经验对被知觉的事物加以解 释,并用词把它揭示出来的特性。 35.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知觉, 这种歪曲往往带有固定的倾向。 错觉是客观存在,是有规律的而不是主观意想出来 的。 形重错觉:形状的大小影响了对重量的判断。两个 大小不等,重量相等的木盒,掂起来觉得小的重, 大的轻了。 视听错觉:眼睛看着台上做报告的人,觉得声音是 从台上传过来的;低下头来不看作报告的人,又觉 得声音是从旁边扩音器里传过来的。 36.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包括识记、 保持、回忆(再认)三个环节。 37.艾宾浩斯致用无意义音节作为记忆材料,遗忘 1

2023年心理咨询师考试复习资料一

2023心理征询师考试复习资料 第一章:基础心理学 第一节绪论 第一单元基础心理学旳研究对象及内容 一、心理学概述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旳科学。 基础心理学:是以正常成人旳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总结心理活动最普遍、最一般规律旳心理学旳基础学科。 二、基础心理学旳内容 基础心理学旳内容可以分为四个方面: 错误!认知 错误!情绪、情感和意志 错误!需要和动机 错误!能力和人格。 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与心理特性。 心理过程又分为:

1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 2情绪情感过程 3意志活动过程。 心理特性又分为: 1心理活动旳动力(需要、动机、爱好、爱好、信念、世界观) 2对实践活动旳合适性(能力) 3人格特性(气质和性格) 认知认知(感觉、知觉、记忆、思维……) 心理过程情绪情感 情绪、情感和意志基础心理学意志 内容心理活动旳动力-需要和动机 需要和动机(心理现象) 对实践活动旳合适性-能力 心理特性气质能力和人格人格特性

性格 第二单元人旳心理旳本质 一、心理是脑旳机能 心理是脑旳机能,也就是说脑是从事心理活动旳器官,心理现象是脑活动旳成果。 无脊椎动物发展到环节动物阶段如蚯蚓时,开始有了感觉旳心理现象,它们可以对具有生物学意义旳信号刺激做出反应,产生了心理现象。只能认识事物旳个别属性。 脊椎动物有了脊髓和大脑,能认识到事物旳多种属性,而不只是事物旳个别属性,即有了知觉旳心理现象。 灵长类动物可以认识事物旳外部联络,但还不能认识事物旳本质和事物之间旳内在联络,它们旳心剪发展到了思维萌芽阶段。 只有到了人类才有了思维,才能认识到事物旳本质和事物之间旳内在联络,这是人旳心理和动物心理旳本质区别。我们把人旳心里叫做思维、意识、精神。 没有心理 感觉旳阶段

中科院心理咨询师考点速记

中科院心理咨询师考点速记 1. 介绍 中科院心理咨询师考点速记是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准备中科院心理咨询师考试而编写的速记指南。本文将从考试内容、备考方法、重点知识点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2. 考试内容 中科院心理咨询师考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2.1 心理学基础 •心理学的定义、发展历程和主要流派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 •认知、情感、行为等心理过程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人格理论、发展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知识 2.2 心理咨询理论与技术 •心理咨询的定义和基本原则 •咨询师的角色和职责 •咨询过程中的基本技术和方法 •常见的心理咨询模式和流派 •咨询师的职业道德和伦理规范 2.3 心理测量与评估 •心理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常用的心理测量工具和量表 •心理测量的应用领域和局限性 •评估技术和方法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 2.4 心理疾病与干预 •常见的心理疾病和障碍的症状和诊断标准 •不同心理疾病的干预方法和治疗技术 •心理危机干预和紧急援助 •心理健康教育和促进心理健康的方法 3. 备考方法 为了更好地备考中科院心理咨询师考试,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3.1 制定学习计划 根据考试内容和自己的时间安排,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将考试内容分为不同的模块,每天或每周安排相应的学习任务。 3.2 多练习题 通过做大量的练习题,熟悉考试的题型和难度,提高解题能力和应对考试的信心。可以寻找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和模拟试卷进行练习。 3.3 参加培训班或辅导课程 参加专业的培训班或辅导课程,可以系统地学习考试内容,了解考试的重点和难点,同时可以与其他考生交流学习经验。 3.4 阅读相关教材和参考书 阅读相关的教材和参考书,系统地学习考试内容,掌握重点知识点和理论框架。可以选择一些权威的教材和参考书进行阅读。 3.5 制作速记笔记 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制作速记笔记,将重要的知识点和关键信息进行整理和归纳。通过制作速记笔记,可以加深记忆和理解。 4. 重点知识点 中科院心理咨询师考试的重点知识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心理咨询的基本原则和技术 •心理测量和评估的方法和工具 •常见的心理疾病和干预方法 •心理健康教育和促进心理健康的方法 5. 总结 中科院心理咨询师考点速记是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中科院心理咨询师考试而编写的指南。通过系统地学习考试内容,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多做练习题,参加培训班或辅导课程,阅读相关教材和参考书,并制作速记笔记,考生可以更好地应对考试,取得好成绩。希望本指南对考生有所帮助。

2023心理咨询师社会心理学知识点: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2023心理咨询师社会心理学知识点:社会心 理学的研究方法 2023心理咨询师社会心理学知识点: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社会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主要原那么: ⑴价值中立原那么。对一些反社会的价值观和一些引起心理障碍的价值理念,应进展积极的干预和引导。 ⑵系统性原那么。系统论中的动态原那么、整体原那么、有序原那么、反应原那么等为社会心理学研究提供了理论视角和分析^p 手段。 ⑶伦理原那么。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往往要采用一些手段控制情境和被试者。因此要特别注意欺瞒、恫吓等不良身心刺激所产生的后果,尽量防止对被试者的身心安康造成损害。 研究者应该遵循的主要伦理守那么是: ①制定研究方案时,应评估其道德可承受性。 ②研究前应向被试者说明方案的主要局部,征得其同意。 ③研究中,必须采取保护被试者的措施。 ④被试者有退出研究的自由。 ⑤资料应加以保密,如公开发表,须经同意。

⑥不得和被试者建立研究工作以外的其他关系。 2、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1〕实验法。是应用最广泛的方法之一。有自然实验、实验室实验、现场实验。与观察法相比,实验法具有较好的内在效度,而外在效度较低。 〔2〕观察法。①自然观察。主要目的是描绘行为,提供“类别”及“数量”信息,即答复“是什么”的问题②参与观察。观察者和被观察者之间存在互动关系。观察者有可能获得更多的“内部”信息,且材料来更加真实;观察者和被观察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可能会有一些负面的影响;观察者隐瞒自己的身份,有助于减少被观察者的紧张感和唐突感。 〔3〕调查法。分为口头调查——访谈,纸笔调查——问卷。访谈法分为构造访谈和非构造访谈,直接访谈〔面对面的访谈〕和间接访谈〔访谈通过一定的中介来进展,如访谈、网络访谈〕。问卷法有两个特点:标准化程度高;收效快。问卷设计的原那么; 〔4〕档案法。按照一定目的搜集大量资料〔过去及如今的〕,通过内容分析^p 进展研究的一种方法。优点:对研究对象的心理干扰少,适用于跨文化的比拟研究和时间跨度较长的趋势研究,适用于对历史人物进展研究。缺点:工作量大,费时费力,分析^p 数据的难度也大。

2023心理咨询师社会心理学常考知识点: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

2023心理咨询师社会心理学常考知识点:社会动机 与社交情绪1500字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在社会中的行为和心理过程的科学。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了 解社会动机和社交情绪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将介绍社会动机和社交情绪的定义、特点、影响因素以及相关研究和应用。 社会动机指的是个体参与社交行为的心理动力和动机。社会动机驱使着个体与他人建 立联系、参与社会交往和追求社会认可。社交行为包括与他人合作、竞争、帮助、争 斗等。社会动机是人际交往中个体行为的内在动力,是个体为了满足社会需求而产生 的心理状况。 社会动机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社会动机是个体的内心状态,因此是主观的。不同 个体可能有不同的社会动机,这取决于他们的价值观、态度和个人目标。其次,社会 动机是一种自我控制的过程。个体会根据自身的需求和目标来选择适合的社交行为。 再次,社会动机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个体在社会中的角色、身份、文化背景等因素 都会影响他们的社会动机。 社交情绪是个体在社交交往中产生的情绪体验和表达。社交情绪可以包括正面的情绪,如喜悦、幸福、满足,也可以包括负面的情绪,如愤怒、焦虑、羞愧。社交情绪是个 体对他人的反应和感受,会影响个体在社交交往中的行为和决策。 社交情绪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社交情绪是与他人的交互行为相关的。个体在社交 交往中会因为他人的行为、反应和评价而产生情绪。其次,社交情绪是个体对社交情 境的解读和评估的结果。个体会根据社交情境的特征、目标和期望来产生不同的情绪。再次,社交情绪是个体内外在刺激的综合反应。个体在社交交往中会受到他人的言语、行为、面部表情等刺激而产生情绪。 社会动机和社交情绪的产生和表达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个体的自我价值观、目标、 认知偏差、心理健康状况等都会影响他们的社会动机和社交情绪。社会环境也是重要

2023心理咨询师社会心理学备考知识点:人类的亲社会行为

2023心理咨询师社会心理学备考知识点:人 类的亲社会行为 2023心理咨询师社会心理学备考知识点:人类的亲社会行为 人类的亲社会行为是指任何自发性地帮助别人或者有意图地帮助别人的行为,人类的亲社会行为可以分为利他行为和助人行为,其中助人行为的涵盖范围要大于利他行为。利他行为〔Altruism〕是指在毫无回报的期待下,表现出志愿帮助别人的行为,而助人行为指一切有利于别人的行为,包括期待回报的行为。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对这两种行为的区分并不多,这不仅是因为意图难以把握,还因为二者都是有利于社会开展的行为,对其加以鼓励要比区分更重要,所以心理学家常常把二者放在一起加以讨论。 1、对利他与助人行为的理论解释 〔1〕社会生物学〔Sociobiology〕: 这是由威尔逊〔Edmund Wilson〕提出的一种理论观点。威尔逊认为,任何遗传上具有高生存价值,即有助于个体持续生存的决定性特质,往往具有向下一代遗传的倾向。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具有该特质的个体比不具该特质的个体较易持续生

存下去,并且产生较多的后代,而每一个后代也将具有该特质。依次类推,具有该特质基因的团体将在该物种中占多数,从而形成团体优势。比方,具有产生较长脖子基因的长颈鹿常常容易获得数量有限的食物,因此会比短脖子的长颈鹿产生的后代,经历数代以后,我们将看到脖子更长的长颈鹿。然而脖子过长会使动作变得笨拙,也会被淘汰。如此一来,只有脖子长度适中的长颈鹿可以成为该种族的优势团体。 威尔逊把这一演化原那么用到利他行为的解释中,指出帮助别人的倾向对团体的基因来说具有很高的持续生存价值,对个体来说那么未必如此。以一对鸟饲养6只小鸟为例,每一只幼鸟有半数的基因来自其雄性亲代,6只小鸟的基因加起来的话就是其雄性亲代的3倍。假设这只雄鸟牺牲自己去保全他的幼鸟,它的基因库仍然超于从前。Robert Trivers〔1971〕那么从互相性的角度阐述了社会生物学的观点,他认为只有双向的或互相的利他行为〔Mutual or reciprocal altruism〕才可作为生物学上的根底。他认为个体利他行为的潜在本钱,必须经由得到来自别人帮助的可能性所抵消。社会生物学对利他行为的预测较易验证,比方具有血缘关系的个体之间会有的利他行为。 〔2〕社会进化论

二级心理咨询师复习笔记《社会心理学》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 心理学诞生标志:1908罗斯(美)出版《社会心理学》,麦独孤(英)出版《社会心理学导论》 研究社会情境中的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行为规律。 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的公式: 勒温:B=F(P。E),行为=函数关系(个体.环境)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遵循的主要原则:价值中立,系统性原则,伦理原则。 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 1社会学习论,起源于行为主义,代表人物是班杜拉,沃尔特斯(1)学习的机制,联想:经典条件反射,强化:操作条件反射—正负强化,惩罚,模仿(2)观察学习的过程:注意—保持-动作再现-动机(外部强化、替代性强化、自我强化)2符号互动论,自我是社会的产物3精神分析:弗洛伊德——意识潜意识本我自我超我,荣格--集体无意识,霍妮——男女之间的心理差异是文化因素决定的, 沙利文-—人际关系是人格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是个体有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早期社会化(儿童,青少年),继续社会化(成年),再社会化(社会急剧变化) 社会化的基本内容:掌握知识、技能;社会规范;生活目标;社会角色. 社会化的基本条件:1较长的生活依附期,从出生到独立生活,13-25岁,有变长趋势,2遗传素质(脑的智能)狼孩 个体社会化载体:家庭,学校,大众传媒,参照群体。

社会化分类:语言,性别角色,道德,政治 . -社会角色的差异。 ,道德行为。 角色扮演:角色期待—角色领悟-角色实践 几类角色失调:1角色冲突:角色内冲突(同一角色的不同期待),角色间冲突(两个以上角色矛盾)2角色不清3角色中断4角色失败是最严重的角色失调。 自我是心理学中最古老的话题,又叫自我概念,自我意识。 罗杰斯认为,自我概念比真实自我对个体的行为以及人格有更为重要的作用。自我概念的功能1保持个体内在一致性,个体行为的稳定性和一致性的关键在于有一个稳定的自我意识。2解释经验3决定期待 自我概念的发展1生理自我(8个月—3岁)2社会自我(3—13,14岁)3心理自我(青春期到成年) 是对其扮演的各种角色进行单独评价的综合。 詹姆斯的自尊公式:自尊=成功/ 抱负,自尊取决于成功,以及获得的成功对个体的意义. 影响自尊的因素1亲子关系2行为表现的反馈3选择参与和扬长避短4合理的社会比较.

2023心理咨询师社会心理学备考知识点:人类的亲社会行为

2023心理咨询师社会心理学备考知识点:人类的亲 社会行为1500字 人类的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对他人的关注、同情、关心和帮助。这种行为在个体和社 会层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心理咨询师来说,了解人类的亲社会行为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能帮助咨询师了解人们为什么会表现出某些行为,从而为他们提供更好的 咨询服务。 1. 善意与帮助:人类的亲社会行为最基本的表现就是善意和帮助他人。人们在日常生 活中会表现出许多善意的行为,比如礼貌、友好、关心等。同时,当他人需要帮助时,人们也会主动伸出援手,提供帮助和支持。 2. 同理心:同理心是指人们能够感受到他人的情感、需求和痛苦,并能够对其产生共鸣。同理心是亲社会行为的基础,它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感受,并在必要 时提供支持和帮助。 3. 合作与互助:人类的亲社会行为还包括合作与互助。人们在社会中经常需要与他人 合作,解决问题、完成任务。在合作中,人们会互相支持、互助,共同努力达成共同 的目标。 4. 社会支持:社会支持是指人们通过提供情感上的支持、物质上的援助、信息的传递 等方式来帮助他人。社会支持被认为是人类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可以提高个体 的幸福感、减轻压力和应对困难。 5. 同伴关系:人类的亲社会行为还体现在人们的同伴关系中。同伴关系包括友谊、亲 密关系和亲中关系等。这些关系能够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安慰,帮助人们建立良好的 社会支持系统。

6. 人道主义行为:人类的亲社会行为还体现在人们对于社会公正和人道主义价值的关注和追求。人们对于社会不公、贫困和疾病等问题会表现出关心和关注,并积极参与志愿者活动和捐助行动,为社会做出贡献。 7. 善行:善行是指人们通过捐血、捐款、植树造林等方式为社会作出贡献。善行不仅能够帮助他人,也能提高个体的幸福感和自尊心。 了解人类的亲社会行为对于心理咨询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亲社会行为能够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心理咨询师可以通过了解人类亲社会行为的知识点,帮助个体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增强他们的合作能力和同理心,从而提高他们的心理适应能力和生活质量。

2023年全国心理咨询师考试大纲解析与备考

2023年全国心理咨询师考试大纲解析与备考【2023年全国心理咨询师考试大纲解析与备考】 一、引言 心理咨询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人们提供心理咨询服 务的专业心理咨询师需要经过严格的考试认证。本文将对2023年全国 心理咨询师考试大纲进行解析,并提供备考建议,帮助考生在考试中 取得优异成绩。 二、考试内容概述 2023年全国心理咨询师考试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理论考试和实践考试。理论考试包括心理学基础、咨询理论与技术、职业道德与法律规 范等方面的知识。实践考试主要测试考生在真实咨询场景中的应用能力。 三、理论考试解析 1. 心理学基础 心理学基础部分考察考生对心理学概念、理论和方法论的掌握。重 点包括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人类发展与行为等方面的知识。 2. 咨询理论与技术 咨询理论与技术部分考察考生对心理咨询基本理论和技术的理解和 应用。重点包括不同咨询模式、咨询过程、咨询技巧等内容。

3. 职业道德与法律规范 职业道德与法律规范部分考察考生对心理咨询师职业道德和法规要求的理解。重点包括职业道德准则、保密和隐私、职业责任和义务等方面的知识。 四、实践考试解析 实践考试主要模拟真实咨询场景,考察考生在咨询工作中的应用能力。考生将面对心理咨询案例,需要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准确分析问题、提供咨询建议,并展示良好的沟通与倾听能力。 五、备考建议 1. 全面复习要点 根据大纲,系统地复习心理学基础、咨询理论与技术、职业道德与法律规范等内容。理解每一个知识点的核心概念,掌握其内在联系。 2. 制定学习计划 根据自身时间和能力,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分配合理的时间进行复习和实践操作。合理安排每天的学习任务,提高学习效率。 3. 多做模拟题 通过做模拟题,加强对考试形式和题型的熟悉程度。模拟题能帮助考生提前感受考试紧张氛围,增强应试能力。 4. 注重实践锻炼

2023心理咨询师社会心理学备考知识点:归因

2023心理咨询师社会心理学备考知识点:归因1500 字 归因理论是社会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和研究领域,它探寻人们对事件和行为的原因进行解释和归咎的过程。归因理论主要包括内部/外部归因、稳定/不稳定归因和可控/不可控等方面。 内部/外部归因是指个体在解释行为的原因时,将原因归咎于自身的因素还是外界的因素。内部归因认为行为是个体内心特质、能力和动机等因素的结果,而外部归因则认为行为是外界环境、机遇和其他人的影响所致。内部归因更偏向于将行为的原因归因于个体内部因素,而外部归因更偏向于将行为的原因归因于外部环境因素。 稳定/不稳定归因是指个体在解释行为的原因时,将原因归咎于固定不变的因素还是可变的因素。稳定归因认为行为的原因是相对固定、不变的因素所致,而不稳定归因则认为行为的原因是可变的、暂时的因素所致。稳定归因更偏向于将行为的原因归因于个体的内在特质和性格,而不稳定归因更偏向于将行为的原因归因于临时的外部情境和情绪等。 可控/不可控归因是指个体在解释行为的原因时,将原因归咎于可控的因素还是不可控的因素。可控归因认为行为的原因是个体能够掌控和改变的因素所致,而不可控归因则认为行为的原因是个体无法掌控和改变的因素所致。可控归因更偏向于将行为的原因归因于个体的自主选择和行动,而不可控归因更偏向于将行为的原因归因于外界的限制和约束。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归因理论和偏差需要掌握。其中,自我审查归因理论认为人们在解释自己的成功和失败时,往往倾向于将成功归因于内部因素、将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这是一种保护自尊心的心理防御机制。配对归因偏差是指人们在解释他人行为的原因时,往往将其行为与内在特质相匹配,同时忽视了外部环境的影响。归属归因偏差是指人们在解释他人行为的原因时,往往将其行为归咎于内在特质,而忽视了外部环境和情境的影响。

2023年社会心理学人际关系知识点

第八章人际关系 第一节人际关系概述 一.人际关系旳定义 人际关系是人们在共同活动中彼此为寻求满足多种需要而建立起旳互相间旳心理关系。 人际观系旳特点:个体性;直接性、可感性;情感性。 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间旳关系 社会关系是客观决定旳,是一种角色关系。 人际关系理解为社会关系旳个性方面或心理方面; 人际关系受客观社会关系旳制约; 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旳一种复杂旳折射,社会关系透过人际关系这一中介原因,对人们发生作用。 二.人际关系旳建立与发展 人际关系建立和发展阶段;人际关系旳发展与自我暴露 人际关系旳建立发展阶段(4个阶段) 定向阶段:选择和谁交往互动 情感探索阶段:探讨共同旳需求,是自我暴露旳开始,情感旳卷入是轻度旳,不波及私密性旳 情感交流阶段:彼此旳信任感安全感就确立了,自我暴露深入加大,情感卷入深入加大,情感破裂会有丧失,有心理压力。

另一重要标志是双方可以提供真实旳评价性旳反馈信息,提供提议,彼此进行真诚旳赞赏和批评。 稳定交往阶段:交往旳频率增长,双方共同旳领域深入增长,情感卷入到达一定深度,自我暴露很深,容许对方进入自己高度私密性旳领域 自我暴露程度旳高下是贯穿人际关系建立发展阶段旳脉络。自我暴露可分为四个层次(鲁宾) 第一层,是自我最表层水平,波及我们旳爱好、爱好等方面,如饮食、偏好、平常情趣、消遣活动旳选择。 第二层,是我们对事物旳见解和态度,如对某一政治事件旳评价,对某个老师旳见解等。 第三层,是自我旳人际关系与自我概念状况。如自己与父母旳关系、亲子关系、自己旳自卑情绪等。 第四层,是自我旳最深层次,属于一种人旳隐私部分,不会轻易向他人暴露。如自己旳某些不能为社会一般观念所接受旳经验、念头、行为。(如财产、性经验、政治态度等) 为何说自我暴露是人们与他人发展亲密关系旳重要途径或条件? 第一,自我暴露能体现出你旳真诚 第二,暴露意味着开放,它有助于我们在人际交往当中发明一

2023心理咨询师社会心理学知识点:自我意识

2023心理咨询师社会心理学知识点:自我意 识 2023心理咨询师社会心理学知识点: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对自己身心活动的觉察,即自己对自己的认识,详细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如身高、体重、体态等〕、心理特征〔如兴趣、才能、气质、性格等〕以及自己与别人的关系〔如自己与周围人们相处的关系,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与作用等〕。 自我意识概述 意识对于意识活动本身的认识。广义指人对自己的属性、状态、行为、意识活动的认识和体验,以及对自身的情感意志活动和行为进展调节、控制的过程。在近代西方哲学界,一些哲学家赋予这一术语以更多不同的涵义。在康德哲学中自我意识即先验的统觉的同义语,指主体意识对于经历材料的综合统一功能;在黑格尔的哲学体系中,那么被视为人类精神在主观精神开展阶段上介乎于意识之后,理性之先的特定的意识形式。 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包括对自己心理倾向、个性心理特征和心理过程的认识与评价。正是由于人具

有自我意识,才能使人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进展自我控制和调节,使自己形成完好的个性。 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身心状态及对自己同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意识。自我意识包括三个层次:对自己及其状态的认识;对自己肢体活动状态的认识;对自己思维、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的认识。自我意识不仅是人脑对主体自身的意识与反映,而且人的开展离不开周围环境,特别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制约和影响,所以自我意识也反映人与周围现实之间的关系。自我意识是人类特有的反映形式,是人的心理区别于动物心理的一大特征。 自我意识在个体开展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自我意识是认识外界客观事物的条件。一个人假如还不知道自己,也无法把自己与周围相区别时,他就不可能认识外界客观事物。其次,自我意识是人的自觉性、自控力的前提,对自我教育有推动作用。人只有意识到自己是谁,应该做什么的时候,才会自觉自律地去行动。一个人意识到自己的长处和缺乏,就有助于他发扬优点,克制缺点,获得自我教育积极的效果。再次,自我意识是改造自身主观因素的途径,它使人能不断地自我监视、自我修养、自我完善。可见,自我意识影响着人的道德判断和个性的形成,尤其对个性倾向性的形成更为重要。

2020心理咨询师社会心理学备考知识点: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

2020心理咨询师社会心理学备考知识点:社会心理学的主要 理论流派 时间过得很快,为了做好备考复习,下面由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心理咨询师社会心理学备考知识点: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2020心理咨询师社会心理学备考知识点: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 社会心理学理论的价值体现在:①提高人认识自身的能力;②提高人的生活质量。 一、社会学习论 社会学习论试图通过学习机制来解释人们社会行为的形成和变化。社会学习论吸收了行为的主要理论假设,认为先前的学习对现在的行为有决定作用。 (一)简史:社会学习论的代表人物是班杜拉。 (二)学习的机制 在社会学习论看来,学习的机制主要有:①联想;②强化;③模仿(没有“暗示”)。 (三)观察学习 观察学习所包含的过程有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再现过程、动机过程。 (四)社会学习论的不足 二、社会交换论 社会交换论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创始人是美国社会学家霍曼斯。 霍曼斯(1961)社会交换论的基本观点体现在几个相互联系的普遍性命题上,这些命题包括有:①成功命题;②价值命题;③剥夺一满足命题;④侵犯一赞同命题;⑤刺激命题。 社会交换论认为,趋利避害是人类行为的基本原则(0506-3-65),交换行为本身变成得与失的权衡。

关于社会交换论,不正确的说法是:社会交换关系是建立在利益冲突基础上的人们的竞争性活动,正确的说法是,社会交换关系是建立在互惠基础上的人们自愿的活动。 “个体或群体重复获得相同奖赏的次数越多,则该奖赏对个体的价值越小”,这是霍曼斯社会交换论的剥夺一满足命题。 三、符号互动论 符号互动论的代表人物有:①詹姆斯;②米德。 (一)符号互动论的基本假设 符号互动论的基本假设包括:①个体对事物采取的行动是以该事物对它的意义为基础的;②事物的意义源于个体与他人的互动,而不是存在于事物自身中;③个体在应付他所遇到的事物时,往往通过自己的解释去运用和修改事物对他的意义。 符号互动论的基本假设不包括事物的意义在于得与失的权衡结果,也不包括强化和模仿他人。 (二)主要观点 四、精神分析论 (一)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论的主要概念和观点 1.意识与潜意识:集体潜意识不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论的主要概念(是由荣格提出来的)。 2.“力必多” 3.快乐原则与现实原则 4.生本能与死本能 5.人格结构: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层次包括:①本我;②自我; ③超我(不包括“镜我”)。 (二)荣格的分析心理学 荣格创立了分析心理学,他认为心理治疗的目的应该是发展病人的创造性潜力及完整的人格,而不是治疗症状。 “集体潜意识”理论是由荣格提出来的。 (三)新精神分析论的主要观点 1.霍妮的“文化因素论”:霍妮认为男女之间的心理差别是由文

心理咨询师2023社会心理学常考知识点:社会影响

心理咨询师2023社会心理学常考知识点:社会影响 1500字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思维、情感、行为等方面的科学,是心理学的 一个重要分支。以下是2023年社会心理学常考的知识点——社会影响。 1. 社会规范:指社会对个体行为的期望和要求。社会规范可以分为显性规范和隐性规范。显性规范是社会明确告知个体的规范,如礼貌用语、法律法规等;隐性规范则是 个体通过观察和学习形成的、无需明确告知的规范,如社会习俗、行为习惯等。 2. 社会认知:个体对他人、他们自身和社会环境的认知和理解。社会认知理论包括社 会知觉和社会信息处理。社会知觉指个体如何从他人和环境中获取信息,如形象评价、人格特质推断等;社会信息处理指个体如何对获取的社会信息进行加工、存储和运用,如社会记忆、社会推理等。 3. 社会认同:个体对自身的社会属性和身份的认同感。社会认同可以包括个体对自身 的性别、年龄、国籍、职业等身份的认同。社会认同理论强调个体在社会交往中追求 被认同和归属感的需求,也指出社会认同对个体的情绪、行为和决策产生影响。 4. 社会影响的类型:社会影响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即信息性社会影响和规范性社会影响。信息性社会影响指他人对个体观点或行为的观察和评价,个体会考虑他人的意见 和行为作为决策的参考;规范性社会影响指个体受到他人行为和社会规范的影响,会 根据他人行为和规范来调整自己的行为。 5. 社会比较:个体通过与他人进行比较来评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社会比较可以分为 上位比较和下位比较。上位比较指个体将自己与比自己更强的人进行比较,可以激发 个体的竞争动机和进取心;下位比较指个体将自己与比自己更弱的人进行比较,可以 增强个体的自尊感和幸福感。

国家心理咨询师复习资料整理(社会心理学知识)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知识 第一节概述 一、社会心理学诞生的标志:1908年,美国社会学家罗斯的《社会心理学》及 英国社会学家麦独孤的《社会心理学导论》的先后问世。 第一单元社会心理学的定义与研究的范围 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1、侧重于心理学的定义: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在《社会心理学》(1924)一 书中指出,社会心理学就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与社会意识的学科”。她认为,社会心理学试图了解与解释个体的思想、情感与行为怎样受她人的现实的、想象的与隐含的存在所影响。 2、侧重于社会学的定义:艾尔乌德指出“社会心理学就是关于社会互动的科学, 以群体生活的心理学为基础”。 3、我们认为:“社会心理学就是关于社会情境中个体的心理现象及其行为规律的 科学”。 二、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 1、社会行为:就是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与反应系统。包 括个体的习得行为、亲社会行为与反社会行为、人际合作与竞争 以及群体的决策行为等等。勒温(1936)公式:B = f ( P , E ) B 指行为,P指个体,E指个体所处的情境,f指函数关系。 2、社会心理:就是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就是由社会因素引起并对 社会行为具有引导作用的心理活动。 三、社会心理学研究的范围: 1、个体层面:主要研究个体社会化与自我意识、社会知觉、态度、社会动机、社会学习等。 2、人际层面:主要研究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如人际沟通、人际关系等。 3、群体层面:主要研究群体凝聚力、群体心理氛围以及个体与群体的相互作用、 社会影响等。 4、社会层面:主要研究风俗、时尚、阶层、阶级以及民族心理特征、国民性等。第二单元社会心理学简史(代表人物) 一、社会心理学的发展的三阶段:据美国学者霍兰德1976的研究,社会心理学 的发展可划分为哲学思辨、经验描述与实证分析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也就就是社会心理学的启蒙期、形成期及确立期。 二、哲学思辨阶段:哲学思辨阶段从古希腊开始,延续到19世纪上半叶。 围绕着“人性”的哲学争论,可视为最早的社会心理学研究。 1、人性善派:18世纪德国哲学家康德与法国启蒙主义学者卢梭,认为人性具有潜在的“善” 2、人性恶派:16世纪意大利哲学家马基雅维里与17世纪的英国哲学家霍布斯, 认为人生来就就是自私与邪恶的,因此须受法律的强制。 三、经验描述阶段: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其特点就是在观察的基础上,对 人类的心理活动与行为方式进行客观的描述与分析。 1、达尔文的进化论 2、德国的民族心理学1 3、法国的群众心理学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