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4全套导学案

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4全套导学案
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4全套导学案

第二章平面向量

2.1 向量的概念及表示

【学习目标】

1.了解向量的实际背景,理解平面向量的概念和向量的几何表示;掌握向量的模、零向量、单位向量、平行向量、相等向量、共线向量的概念;并会区分平行向量、相等向量和共线向量;

2.通过对向量的学习,使学生初步认识现实生活中的向量和数量的本质区别;

3.通过学生对向量与数量的识别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认识客观事物的数学本质的能力。【学习重难点】

重点:平行向量的概念和向量的几何表示;

难点:区分平行向量、相等向量和共线向量;

【自主学习】

1.向量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量的表示:

(1)图形表示:

(2)字母表示:

3.向量的相关概念:

(1)向量的长度(向量的模):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记作:______________

(2)零向量:___________________,记作: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单位向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平行向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共线向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相等向量与相反向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

(1)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起点是原点的单位向量,它们的终点的轨迹是什么图形?____ (2)平行向量与共线向量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向量“共线”与几何中“共线”有何区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典型例题】

例1.判断下例说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请改正:

(1)零向量是唯一没有方向的向量;

(2)平面内的向量单位只有一个;

(3)方向相反的向量是共线向量,共线向量不一定是相反向量;

b c,则a和c是方向相同的向量;

(4)向量a和b是共线向量,//

(5)相等向量一定是共线向量;

例2.已知O 是正六边形ABCDEF 的中心,在图中标出的向量中: (1)试找出与EF 共线的向量; (2)确定与EF 相等的向量; (3)OA 与BC 相等吗?

【课堂练习】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请改正:

(1)向量AB 和CD 是共线向量,则A B C D 、、、四点必在一直线上; (2)单位向量都相等;

(3)任意一向量与它的相反向量都不想等; (4)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当且仅当AB

CD =;

(5)共线向量,若起点不同,则终点一定不同;

2.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2OA =,则A 点构成的图形是__________

3. 四边形ABCD 中,

则四边形ABCD 的形状是_________

4.设0a ≠,则与a 方向相同的单位向量是______________

5.若E F M N 、、、分别是四边形ABCD 的边AB BC CD DA 、、、的中点。 求证://EF NM

6.已知飞机从甲地北偏东30的方向飞行2000km 到达乙地,再从乙地按南偏东30的方向飞行2000km 到达丙地,再从丙地按西南方向飞行10002km 到达丁地,问:丁地在

甲地的什么方向?丁地距甲地多远?

【课堂小结】

O

D

C

B

A F

E

2.2.1 向量的加法

【学习目标】

1.掌握向量加法的定义;

2.会用向量加法的三角法则和向量的平行四边形法则作两个向量的和向量;

3.掌握向量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并会用它们进行向量计算 【学习重难点】

重点:向量加法的三角法则、平行四边形则和加法运算律; 难点:向量加法的三角法则、平行四边形则和加法运算律; 【自主学习】

1.向量的和、向量的加法:

已知向量a 和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向量OB 叫做a 与b 的和,记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向量的加法

注意:两个向量的和向量还是一个向量;

2.向量加法的几何作法: (1)三角形法则的步骤: ① ② ③

OA ∴就是所做的a b +

(2)平行四边形法则的步骤: ① ② ③

OC ∴就是所做的a b +

注意: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只适用于对两个不共线的向量相加,而向量加法的三角

a

b

A

B

O

b

a

形法则对于任何两个向量都适用。

3.向量加法的运算律: (1)向量加法的交换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量加法的结合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如果平面内有n 个向量依次首尾相接组成一条封闭折线,那么这n 条向量的和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

【例题讲解】

例1.如图,已知O 为正六边形ABCDEF 的中心,作出下列向量: (1)OA OC + (2)

例2.化简下列各式 (1)AB BC CD DA EA ++++ (2)AB MB BO OM

+++

(3)AB DF CD BC FA ++++ (4)()AB CD BC DB BC ++++

例3.在长江南岸某处,江水以12.5/

km h 的速度向东流,渡船的速度为25/km h ,渡船

要垂直地渡过长江,其航向应如何确定?

【课堂练习】 1.已知,a b ,求作:a b +

(1) (2)

2.已知O 是平行四边形ABCD 的交点,下列结论正确的有_________ (1)AB

CB AC += (2)AB AD AC +=

(3)AD CD BD +≠ (4)0AO CO OB OD +++≠

3.设点O 是ABC ?内一点,若0OA OB OC ++=,则点O 为ABC ?的______心;

4.对于任意的,a b ,不等式||||||||||a b a b a b -≤+≤+成立吗?请说明理由。

【课堂小结】

b

a

b

a

2.2.2 向量的减法

【学习目标】

1.理解向量减法的概念;

2.会做两个向量的差;

3.会进行向量加、减得混合运算

4.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认识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 重点:三角形法则

难点:三角形法则,向量加、减混合运算 【自主学习】 1.向量的减法:

①a 与b 的差:若__________________,则向量x 叫做a 与b 的差,记为__________ ②向量a 与b 的减法:求两个向量差的运算叫做向量的减法;

注意:向量的减法是向量加法的逆运算。 2.向量a

b -的减法的作图方法:

作法: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BA a b =-

3.减去一个向量等于加上这个向量的相反向量 ()a b a b -=+-

4.关于向量减法需要注意一下几点:

①在用三角形法则做向量减法时,只要记住连接两向量的终点,箭头指向被减向量即可.

②以向量

,AB a AD b ==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ABCD ,则两条对角线的向量为

,AC a b =+BD b a =-,DB a b =-这一结论在以后应用还是非常广泛,应加强理

解;

③对于任意一点O ,AB

OB OA =-,简记“终减起”,在解题中经常用到,必须记住.

【例题讲解】

例1.已知向量,,,a b c d ,求作向量:,a b c d --;

思考:如果//a b ,怎么做出a b -?

例2.已知O 是平行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的交点,若,,,AB a DA b OC c ===试证

明:b c a OA +-=

本题还可以考虑如下方法: 1.(1)OA OC

CA OC CB CD =+=++

(2)c a OC AB OC DC OD OA AD -=-=-==+

2.任意一个非零向量都可以表示为两个不共线的向量和。

例3.化简下列各式 (1)()AB BC

BD AD -+-

(2)AB DA BD BC CA ++-- (3)()()AB DC AC BD ---

【课堂练习】 1.在ABC ?中,90C

∠=,AC BC =,下列等式成立的有_____________

c

d

b

a

a

c

b

(1)||||CA CB CA CB -=+ (2)|

|||AB AC BA BC -=-

(3)||||CA BA CB AB -=-

(4)222

||||||CA CB AB AC BA CA +=-+-

2.已知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AC 与BD 相交与O 点,且,AO OC BO OD ==, 求证: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

3.如图,ABCD 是一个梯形,//,2AB

CD AB CD =,,M N 分别是,DC AB 的中

点,已知,,AB a AD b ==试用,a b 表示BC 和MN

【课堂小结】

2.2.3 向量的数乘(1)

【学习目标】

1.掌握向量数乘的定义,会确定向量数乘后的方向和模;

2.掌握向量数乘的运算律,并会用它进行计算;

3.通过本课的学习,渗透类比思想和化归思想 【学习重难点】

重点:向量的数乘及运算律; 难点:向量的数乘及运算律; 【自主学习】 1.向量的数乘的定义:

一般地,实数λ与向量a 的积是一个向量,记作:_______;它的长度和方向规定如下: (1)||||||a a λλ= (2)当0λ

>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0λ<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0λ=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向量的数乘 2.向量的线性运算定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统称为向量的线性运算; 3.向量的数乘的作图: 已知,a 作b a λ= 当0λ>时,把a 按原来的方向变为原来的λ倍; 当0λ<时,把a 按原来的相反方向变为原来的λ倍;

4.向量的数乘满足的运算律:

设,λμ为任意实数,,a b 为任意向量,则 (1)结合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配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1)向量本身具有“形”和“数”的双重特点,而在实数与向量的积得运算过程中,既要考虑模的大小,又要考虑方向,因此它是数形结合的具体应用,这一点提示我们研究向量不能脱离它的几何意义;

(2)向量的数乘及运算性质可类比整式的乘法来理解和记忆。

【典型例题】

例1.已知向量,a b ,求作: (1)向量 2.5a - (2)23a b -

例2.计算 (1)(5)

4a -

(2)5()4()3a b a b a +---

(3)2(263)3(342)a b c a b c +---+-

注意:(1)向量的数乘与实数的数乘的区别:相同点:这两种运算都满足结合律和分配律。不同点:实数的数乘的结果(积)是一个实数,而向量的数乘的结果是一个向量。 (2)向量的线性运算的结果是一个向量,运算法则与多项式运算类似。

例3.已知,OA OB 是不共线的向量,,()AP t AB t R =∈,试用,OA OB 表示OP

b

a

例4.已知:ABC ?中,D 为BC 的中点,,E F 为,AC BA 的中点,,,AD BE CF 相交于O 点,求证: (1)1

()2

AD AB AC =+ (2)0AD

BE CF ++=

(3)0OA OB OC ++=

【课堂练习】 1.计算:

(1)3(53)2(6)a b a b --+

(2)4(35)2(368)a b c a b c -+---+

2.已知向量,a b 且3()2(2)4()0,x a x a x a b ++---+=求x

3.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3,AB a AD b AN NC M ===为BC 的中点,

用,a b 来表示MN

4.如图,在ABC ?中,,,AB a BC b AD ==为边BC 的中线,G 为ABC ?的重心,

求向量AG

【课堂小结】

b

a

G ?

D

C

B

A

2.2.3 向量的数乘(2)

【学习目标】

1.理解并掌握向量的共线定理;

2.能运用向量共线定理证明简单的几何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学习重难点】 重点:向量的共线定理; 难点:向量的共线定理; 【自主学习】 1.向量的线性表示:

若果,(0)b a a λ=≠,则称向量b 可以用非零向量a 线性表示; 2.向量共线定理:

思考:向量共线定理中有0a ≠这个限制条件,若无此条件,会有什么结果?

【典型例题】

例1.如图,,D E 分别是ABC ?的边,AB

(1)将DE 用BC 线性表示; (2)求证:BC 与DE 共线; 例

2.

12,e e 是两个不共线的向量,已知

1212122,3,2AB e ke CB e e CD e e =+=+=-,若,,A B D 三点共线,求k 的值。

变式:设12,e e 是两个不共线的向量,已知

12121228,3,2AB e e CB e e CD e e =-=+=-,求证:,,A B D 三点共线。

例3.如图,OAB ?中,C 为直线AB 上一点,,(1),AC BC λλ=≠-

求证:1OA OB

OC λλ

+=

+

思考: (1)当1λ=时,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2)上面所证的结论:1OA OB

OC

λλ

+=

+表明:起点为O ,终点为直线AB 上一点C 的

向量OC 可以用,OA OB 表示,那么两个不共线的向量,OA OB 可以表示平面上任意一个向量吗?

例 4.已知向量1

21223,23,a e e b e e =-=+其中12,e e 不共线,向量1229c e e =-,

是否存在实数,λμ,使得d a b λμ=+与c 共线

例5.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3,1),(1,3),A B -若点C 满足,OC OA OB αβ=+其中

,,R αβ∈,,A B C 三点共线,求αβ+的值;

【课堂练习】 1.已知向量122122,3(),a e e b e e =-=--求证:,a b 为共线向量;

2.设12,e e 是两个不共线的向量,12122,,a e e b ke e =-=+若,a b 是共线向量,求k 的

值。

3.求证:起点相同的三个非零向量,,32a b a b -的终点在同一直线上。

【课堂小结】

2.3.1 平面向量基本原理

【学习目标】

1. 了解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其意义;

2. 掌握三点(或三点以上)的共线的证明方法: 3.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预习指导】

1、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

如果1e ,2e 是同一平面内两个不共线的向量,那么对于这一平面内的任一向量,有且只有一对实数1λ,2λ使=1λ1e +2λ2e 2.、基底:

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中的不共线的向量1e , 2e ,称为这一平面内所有向量的一组基底。 思考:

(1) 向量作为基底必须具备什么条件? (2) 一个平面的基底唯一吗? 答:(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向量的分解、向量的正交分解:

一个平面向量用一组基底1e , 2e 表示成a =1λ1e +2λ2e 的形式,我们称它为向量的分解,当1e , 2e 互相垂直时,就称为向量的正交分解。

4、 点共线的证明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典例选讲】

例1: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AC 和BD 交于一点M ,AB =a ,AD =b 试用 ,,表示 , , 和 。 C

A

a

例2: 设1e ,2e 是平面的一组基底,如果 =31e —22e , =41e + 2e ,

=81e —92e ,求证:A 、B 、D 三点共线。

例3: 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点 M 在 AB 的延长线上,且 BM=2

1

AB ,点N 在 BC 上,且BN=

3

1

BC ,用向量法证明: M 、N 、D 三点共线。 D C

N

A B M

【课堂练习】

1、若1e ,2e 是平面内所有向量的一组基底,则下面的四组向量中不能作为一组基底的( )

A 、1e —22e 和1e +22e

B 、1e 与32e

C 、21e +32e 和 - 41e —62e

D 、1e +2e 与1

e

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4全套导学案

第二章平面向量 2.1 向量的概念及表示 【学习目标】 1.了解向量的实际背景,理解平面向量的概念和向量的几何表示;掌握向量的模、零向量、单位向量、平行向量、相等向量、共线向量的概念;并会区分平行向量、相等向量和共线向量; 2.通过对向量的学习,使学生初步认识现实生活中的向量和数量的本质区别; 3.通过学生对向量与数量的识别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认识客观事物的数学本质的能力。【学习重难点】 重点:平行向量的概念和向量的几何表示; 难点:区分平行向量、相等向量和共线向量; 【自主学习】 1.向量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量的表示: (1)图形表示: (2)字母表示: 3.向量的相关概念: (1)向量的长度(向量的模):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记作:______________ (2)零向量:___________________,记作: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单位向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平行向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共线向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相等向量与相反向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 (1)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起点是原点的单位向量,它们的终点的轨迹是什么图形?____ (2)平行向量与共线向量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向量“共线”与几何中“共线”有何区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典型例题】 例1.判断下例说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请改正: (1)零向量是唯一没有方向的向量; (2)平面内的向量单位只有一个; (3)方向相反的向量是共线向量,共线向量不一定是相反向量; b c,则a和c是方向相同的向量; (4)向量a和b是共线向量,//

高中数学必修4知识点总结归纳(人教版最全)

高中数学必修4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三角函数 1、任意角①正角: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 ②负角: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 ③零角:不作任何旋转形成的角 2、角α的顶点与原点重合,角的始边与x 轴的非负半轴重合,终边落在第几象限,则称α为第几象限角. 第一象限角的集合为{} 36036090,k k k αα?<,则sin y r α= ,cos x r α=,()tan 0y x x α=≠. 10、三角函数在各象限的符号:一全正,二正弦,三正切,四余弦.

(完整)高一上学期数学必修一、必修四期末知识点详解,推荐文档

集合及其运算知识点 1.元素与集合 (1)集合中元素的三个特征: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2)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是属于或不属于关系,用符号∈或?表示. 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函数知识点 1.函数的基本概念 (1)函数的定义 一般地,设A,B 是两个非空数集,如果按照某种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 中的任意一个数x,在集合B 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x)与之对应;那么就称:f:A→B 为从集合A 到集合B 的一个函数.记作y=f(x),x∈A. (2)函数的定义域、值域 在函数y=f(x),x∈A 中,x 叫做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A 叫做函数的定义域;与x 的值相对应的y 值叫做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叫做函数的值域. (3)函数的三要素是:定义域、值域和对应关系. (4)表示函数的常用方法有:解析法、列表法和图象法. (5)分段函数 若函数在其定义域的不同子集上,因对应关系不同而分别用几个不同的式子来表示,这种函数称为分段1函数.分段函数的定义域等于各段函数的定义域的并集,其值域等于各段函数的值域的并集,分段函数虽由

几个部分组成,但它表示的是一个函数. 2.函数定义域的求法 3. 调函数的定义 自左向右看图象是上升的自左向右看图象是下降的 若函数y=f(x)在区间D 上是增函数或减函数,则称函数y=f(x)在这一区间具有(严格的)单调性,区间D 叫做函数y=f(x)的单调区间.

5.函数的最值 前提设函数y=f(x)的定义域为I,如果存在实数M 满足 条件 (1)对于任意x∈I,都有f(x)≤M; (2)存在x0∈I,使得f(x0)=M. (3)对于任意x∈I,都有f(x)≥M; (4)存在x0∈I,使得f(x0)=M. 结论M 为最大值M 为最小值 6. 奇偶性定义图象特点 偶函数如果对于函数f(x)的定义域内任意一个x,都有f(-x)=f(x), 那么函数f(x)是偶函数 关于y 轴对称 奇函数如果对于函数f(x)的定义域内任意一个x,都有f(-x) =-f(x),那么函数f(x)是奇函数 关于原点对称 7.奇( (1)奇函数在关于原点对称的区间上的单调性相同,偶函数在关于原点对称的区间上的单调性相反 (2)在公共定义域内 ①两个奇函数的和函数是奇函数,两个奇函数的积函数是偶函数. ②两个偶函数的和函数、积函数是偶函数. ③一个奇函数,一个偶函数的积函数是奇函数. (3)若函数f(x)是奇函数且在x=0 处有定义,则f(0)=0. 8.周期性 (1)周期函数:对于函数y=f(x),如果存在一个非零常数T,使得当x 取定义域内的任何值时,都有f(x+T) =f(x),那么就称函数y=f(x)为周期函数,称T 为这个函数的周期. (2)最小正周期:如果在周期函数f(x)的所有周期中存在一个最小的正数,那么这个最小正数就叫做f(x)的最小正周期. 9.幂函数 (1)幂函数 一般地,形如y=xα 的函数称为幂函数,其中x 是自变量,α 为常数. (2)常见的5 种幂函数的图象 (3)常见的5 种幂函数的性质

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1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必修I 测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设集合{}{}{}1,2,3,4,5,1,2,3,2,5U A B ===,则()U A C B =( ) A 、{}2 B 、{}2,3 C 、{}3 D 、{}1,3 2、已知集合{}{}0,1,2,2,M N x x a a M ===∈,则集合 M N ( ) A 、{}0 B 、{}0,1 C 、{}1,2 D 、{}0,2 3、函数()21log ,4y x x =+≥的值域是 ( ) A 、[)2,+∞ B 、()3,+∞ C 、[)3,+∞ D 、(),-∞+∞ 4、关于A 到B 的一一映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① 一一映射又叫一一对应 ② A 中不同元素的像不同 ③ B 中每个元素都有原像 ④ 像的集合就是集合B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5、在221 ,2,,y y x y x x y x ===+=,幂函数有 (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6、已知函数()213f x x x +=-+,那么()1f x -的表达式是 ( ) A 、259x x -+ B 、23x x -- C 、259x x +- D 、21x x -+ 7、若方程0x a x a --=有两个解,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 A 、()0,+∞ B 、()1,+∞ C 、()0,1 D 、? 8、若21025x =,则10x -等于 ( ) A 、15- B 、15 C 、150 D 、 1 625 9、若()2log 1log 20a a a a +<<,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

【最新】高中数学必修四导学案

高中数学《必修四》导学案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第一章三角函数 1.1.1 任意角 【学习目标】 1、了解任意角的概念;正确理解正角、零角、负角的概念 2、正确理解终边相同的角的概念,并能判断其为第几象限角,熟悉掌握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表示 【学习重点、难点】用集合与符号语言正确表示终边相同的角 【自主学习】 一、复习引入 问题1:回忆初中我们是如何定义一个角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学的角的范围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2:在体操、跳水中,有“转体0 720”,怎么刻画? 720”这样的动作名词,这里的“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建构数学 1.角的概念 角可以看成平面内一条______绕着它的_____从一个位置_____到另一个位置所形成的图形。 射线的端点称为角的________,射线旋转的开始位置和终止位置称为角的______和______。 2.角的分类 按__________方向旋转形成的角叫做正角,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叫做_________。 如果一条射线没有作任何旋转,我们称它形成了一个_________,它的______和_______重合。这样,我们就把角的概念推广到了_______,包括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3.终边相同的角 所有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连同角α在内,可构成一个集合_________ , 即任一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都可以表示成。 4.象限角、轴线角的概念 我们常在直角坐标系内讨论角。为了讨论问题的方便,使角的________与__________重合,角的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重合。那么,角的_________(除端点外)落在第几象限,我们就说这个角是__________________。

高一数学必修四知识点

基本三角函数 Ⅰ Ⅱ ◆ 终边落在x 轴上的角的集合: {}z ∈=κκπαα, ? 终边落在 y 轴上的角的集合: ??????∈+=z κπκπαα,2? 终边落在坐标轴上的角的集合:? ?????∈=z κπ καα,2 ? 2 21 21 r r l S r l αα=== 弧度 度 弧度弧度弧度 度 180180 11801 2360. ππ π π====? ? 倒数关系:1 11 cot tan == =ααααααSec Cos Csc Sin 正六边形对角线上对应的三角函数之积为1 平方关系:α αααα α222 222111tan Csc Cot Cos Sin Sec =+= +=+乘积关系:αααCos Sin tan = , 顶点的三角函数等于相邻的点对应的函数乘积 Ⅲ 诱导公式◆ 终边相同的角的三角函数值相等 ()()()z k , tan 2tan z k , 2z k , 2∈=+∈=+∈=+απααπααπαk Cos k Cos Sin k Sin ? 轴对称关于与角角x αα- ()()()α αααα αtan tan -=-=--=-Cos Cos Sin Sin ? 轴对称关于与角角y ααπ- ()()()α απααπα απtan tan -=--=-=-Cos Cos Sin Sin ? 关于原点对称 与角角ααπ+()()()α απααπααπtan tan =+-=+-=+Cos Cos Sin Sin

?对称关于与角角 x y = -ααπ 2 ααπααπααπcot 2tan 22=??? ??-=??? ??-=??? ??-Sin Cos Cos Sin ααπα απααπcot 2tan 22-=?? ? ??+-=??? ??+=?? ? ??+Sin Cos Cos Sin 上述的诱导公式记忆口诀:“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 Ⅳ 周期问题 ◆ ()()()()()()ω π ω?ωω π ω?ωω π ω?ωωπ ω?ωωπ ω?ωωπ ω?ω2T , 0b , 0 , 0A , b 2T , 0 b , 0 , 0A , b T , 0 , 0A , T , 0 , 0A , 2T , 0 , 0A , 2T , 0 , 0A , = ≠>>++== ≠>>++== >>+== >>+== >>+== >>+=x ACos y x ASin y x ACos y x ASin y x ACos y x ASin y ? ()()()()ω π ω?ωωπ ω?ωω π ω?ωωπω?ω= >>+== >>+==>>+== >>+=T , 0 , 0A , cot T , 0 , 0A , tan T , 0 , 0A , cot T , 0 , 0A , tan x A y x A y x A y x A y Ⅴ 三角函数的性质

人教A版数学必修四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导学案

第三章 三角恒等变换 1.三角恒等变换中角的变换的技巧 三角函数是以角为自变量的函数,因此三角恒等变换离不开角之间的变换.观察条件及目标式中角度间联系,立足消除角之间存在的差异,或改变角的表达形式以便更好地沟通条件与结论使之统一,或有利于公式的运用,化角是三角恒等变换的一种常用技巧. 一、利用条件中的角表示目标中的角 例1.已知cos ? ????π6+α=33,求cos ? ??? ?5π6-α的值. 分析.将π6+α看作一个整体,观察π6+α与5π 6 -α的关系. 解.∵? ????π6+α+? ?? ? ?5π6-α=π, ∴ 5π6-α=π-? ?? ??π6 +α. ∴cos ? ????5π6-α=cos ???? ? ?π-? ????π6+α =-cos ? ????π6+α=-33,即cos ? ?? ??5π 6-α =-33. 二、利用目标中的角表示条件中的角 例 2.设 α 为第四象限角,若sin 3α sin α =13 5 ,则tan 2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要求tan 2α的值,注意到sin 3α=sin(2α+α)=sin 2αcos α+cos 2αsin α,代入到sin 3αsin α=13 5中,首先求出cos 2α的值后,再由同角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求出tan 2α. 解析.由sin 3αsin α=sin (2α+α)sin α=sin 2αcos α+cos 2αsin α sin α =2cos 2 α+cos 2α=135 . ∵2cos 2 α+cos 2α=1+2cos 2α=135.∴cos 2α=45. ∵α为第四象限角,∴2k π+3π 2<α<2k π+2π(k ∈Z ), ∴4k π+3π<2α<4k π+4π(k ∈Z ),

新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四教材分析

新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四教材分析

一、教材分析的理论 本文分析的内容为新人A教版高中数学(必修四),运用系统理论进行研究,其出发点就是将教材看成是一个系统。分析系统的要素之间整体与部分的构成关系,以及形成的不同质态的分系统及其排列次序。 进行教材分析,首先从整个数学教育发展到教师个人专业成长,再到课堂教学等方面研究教材分析的意义;然后,按照树立正确教材观、深刻理解课标、分析教材特点、分析教材内容结构、处理教材等步骤研究如何科学分析高中数学教材,其中的案例均来自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四);最后,结合典例分析的感悟,提出了高中数学教材分析时应坚持的思想性、实践性、整体性及发展性原则,以提升教材分析的效果。 二、数学必修四第三章的教材分析 从系统上看作为新课程高中数学非常重要的必修四,它是由“第一章三角函数、第二章平面向量、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三部分内容组成。内容层层递进,逐步深入,这对于发展学生的运算和推理能力都有好处。 本章内容以三角恒等变换重点,体会向量方法的作用,并利用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线、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等建立的正弦、余弦值的等量关系。在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推导中体现了数形结合思想以及向量方法的应用;从两角差的余弦公式推出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二倍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的过程中,始终引导学生

体会化归思想;在应用公式进行恒等变换的过程中,渗透了观察、类比、特殊化、化归等思想方法。特别是充分发挥了“观察”“思考”“探究”等栏目的作用,对学生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进行引导。教材还对三角变换中的数学思想方法作了明确的总结。 本章还强调了用向量方法推导差角的余弦公式,并用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推导和(差)角公式、二倍角公式。要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运算能力上,降低变换的技巧性要求。教学时应当把握好这种“度”,遵循“标准”所规定的内容和要求,不要随意补充知识点(如半角公式、积化和差与和差化积公式,这些公式只是作为基本训练的素材,结果不要求记忆,更不要求运用)。 三、数学必修四第三章第一课时的教材分析 3.1教学要求: 基本要求: ①能利用和、差、倍角的公式进行基本的变形,并证明三角恒等式。 ②能利用三角恒等变换研究三角函数的性质。 ③能把一些实际问题化为三角问题,通过三角变换解决。 发展要求: ①了解和、差、倍角公式的特点,并进行变形应用。 ②理解三角变换的基本特点和基本功能。 ③了解三角变换中蕴藏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3.2重点难点:

高中数学必修4知识总结(完整版)

高中数学必修四知识点总结 ?? ??? 正角: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1、任意角负角: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零角:不作任何旋转形成的角 2、角α的顶点与原点重合,角的始边与x 轴的非负半轴重合,终边落在第几象限,则称α为第几象限角.第一象限角的集合为{} 36036090,k k k αα?<,则sin y r α= ,cos x r α=,()tan 0y x x α=≠.

高一数学必修1(人教版)基本知识点回顾

高一数学必修1(人教版A)基本知识点回顾 一、集合 1.集合的概念描述:集合的元素具有______性、______性和______性.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记作________. 2.常用数集的符号:自然数集______;正整数集______;整数集______;有理数集______;实数集______. 3.表示集合有两种方法:______法和______法.______法就是把集合的所有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并用_____号“_____”起来;______法是用集合所含元素的共同特征表示集合的方法,具体的方法是:在______号内先写上表示这个集合元素的一般符号及取值(或变化)范围,再画一条______,在此后面写出这个集合中元素所具有的_____性质.4.集合间的关系:A?B?对任意的x∈A有______,此时我们称A是B的______;如果_______,且_______,则称A是B的真子集,记作______;如果______ ,且______,则称集合A与集合B相等,记作_______;空集是指____________的集合,记作_____.5.集合的基本运算:集合{ x | x∈A且x∈B }叫做A与B的______ ,记作_______;集合{ x | x∈A或x∈B }叫做A与B的______,记作_______;集合{ x | x?A且x∈U }叫做A 的_____ ,记作____;其中集合U称为_____.6.性质:①A ?A,??A; ②若A ?B,B ?C,则A ?C; ③A∩A=A∪A=A; ④ A∩B=B∩A,A∪B=B∪A; ⑤A∩?=?;A∪?=A; ⑥A∩B=A?A∪B=B ?A ?B; ⑦A∩C U A=?;A∪C U A=U; ⑧C U (C U A)=A;⑨C U (A∪B)=C U A∩C U B. 7.集合的图示法:用韦恩图分析集合的关系、运算比较直观,对区间的交并、补、可用于画数轴分析的方法. 8.补充常用结论:①若集合A中有n (n∈N)个元素,则集合A的所有不同的子集个数为2n(包括A与?);②对于任意两个有限集合,其并集中的元素个数可用“容斥原理”计算: card(A∪B)=card A + card B - card(A∩B) 9.易错点提醒:①注意不要用错符号“∈”与“?”;②当A ?B时,不要忘了A =?的情况讨论; 二、函数及其表示法 1.函数的定义:设A,B是非空数集,如果按照某种确定的_________ 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x,在集合B中都有____________的数f ( x ) 和它对应,则称f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函数,记作_________.函数的三要素是指函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2.函数的表示法:_____________法、____________法和____________法. 3.解有关函数定义域、值域的问题,关键是把握自变量与函数值之间的对应关系,函数图象是把握这种对应关系的重要工具.当只给出函数的解析式时,我们约定函数的定义域是使函数解析式_____________的全体实数. 4.求函数解析式的常用方法:①待定系数法,②换元法,③赋值法(特殊值法),等(试各举一例). 5.函数图象的变换:根据函数图象的变换规律,可以由基本初等函数的图象为基础画出更多更复杂的函数图象,以便利用函

新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4知识点

新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4知识点总结经典

新课标高中数学必修4知识点详细总结 ?? ??? 正角: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1、任意角负角: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零角:不作任何旋转形成的角 2、角α的顶点与原点重合,角的始边与x 轴的非负半轴重合,终边落在第几象限,则称α为第几象限角. 第一象限角的集合为{}36036090,k k k αα?<

高中数学必修一必修四知识点总结(杠杠的)

数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必修1知识点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1.1〗集合 【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1)集合的概念 集合中的元素具有确定性、互异性和无序性. (2)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表示自然数集,或表示正整数集,表示整数集,表示有理数集,表示实数集. (3)集合与元素间的关系 对象与集合的关系是,或者,两者必居其一. 只要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是一样的,就称这两个集合相等。 (4)集合的表示法 ①自然语言法:用文字叙述的形式来描述集合. ②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 ③描述法:{|具有的性质},其中为集合的代表元素. ④图示法:用数轴或韦恩图来表示集合. (5)集合的分类 ①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有限集. ②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无限集. ③不含有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把研究的对象统称为元素,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做集合。 【1.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一般地,对于两个集合A、B,如果集合A中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中的元素,则称集合A是集合B的 子集。记作. 2、如果集合,但存在元素,且,则称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记作:A B. 3、把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作:.并规定:空集合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4、如果集合A中含有n个元素,则集合A有个子集,个真子集. 5、子集、真子集、集合相等 名称记号意义性质示意图 子集(或A中的任一元素都 属于B A (1)A (2) ,则 且 若 (3) ,则 且 若 (4)或

真子集 A B (或 B A) 中 B ,且 至少有一元素不属 于A 为非空子集) A ( ) 1 ( ,则 且 若 (2) 集合相等A中的任一元素都 属于B,B中的任 一元素都属于A B (1)A A (2)B 6、已知集合有个元素,则它有个子集,它有个真子集,它有个非空子集,它有 非空真子集. 【1.1.3】集合的基本运算 1、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集合B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与B的并集.记作:. 2、一般地,由属于集合A且属于集合B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A与B的交集.记作:. 3、全集、补集 名称记号意义性质示意图 交集且 (1) (2) (3) 并集或 (1) (2) (3) 补集 2 1 【1.2.1】函数的概念 1、函数的概念 ①设A、B是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种确定的对应关系,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在集合B中都有惟一确定的数和它对应,那么就称为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记作:. ②函数的三要素:定义域、值域和对应法则. ③如果两个函数的定义域相同,并且对应关系完全一致,则称这两个函数相等 【1.2.2】函数的表示法 2、函数的表示方法 表示函数的方法,常用的有解析法、列表法、图象法三种. ①解析法:就是用数学表达式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②列表法:就是列出表格来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一教案

高一数学必修一教案(北师大版) 第一章集合 §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学习目标: 1、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关系。能选择恰当的方法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2、了解集合元素的性质,掌握常用数集及其专用符号。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揭示目标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请看本节的学习目标:(投影) 二、自学指导: 师:同学们,如何完成本节的学习目标呢?主要依靠大家的自学,请认真看自学指导。(投影) 自学指导: 请认真看课本P3-P5的内容,弄清以下几个问题: 1、集合的概念. 2、集合元素的性质. 3、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4、常用数集的专用符号. 5、集合的表示方法. 6、集合的分类. 8分钟后检测,比谁能做对与例题类似的习题。 三、学生自学 教师督促,使每一位学生紧张自学,注意学生看书速度。 四、检测 1、检测题 ○1请举出两个集合的例子 ○2所有的高个子能否表示为集合? ○3A={2,2,4}表示是否准确? ○4做练习题P5,1、2、3 2、指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认真做在练习本上。

五、更正讨论 1、更正 请同学们认真看板演的内容,能够发现问题并能更正的同学请举手。(指名更正) 2、讨论 先看第①题,举的例子正确吗?为什么?引导学生总结集合的定义 ②题,回答的正确吗?为什么?引导学生归纳集合的特征:确定性 ③题,回答的正确吗?为什么?引导学生归纳集合的特征:互异性 【集合的元素的基本性质】 (1)确定性:集合的元素必须是确定的.不能确定的对象不能构成集合. (2)互异性:集合的元素一定是互异的.相同的几个对象归于同一个集合时只能算作一个元素. (3) 无序性:集合中的元素没有顺序。 ④题第一题,这道题都是运用了课本中的哪个知识点?引导学生回答:运用的是常用数集的相关知识。 再看第二题,运用的方法恰当、正确吗?为什么?并规范集合的表示。 第三题,结果正确吗?为什么?纠正学生对空集的认识。 3、学生归纳总结,识记概念。 六、当堂训练 师:请同学们运用本节所学内容独立完成作业。 作业:P6 T2、3 §2集合的基本关系 学习目标: 1、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 2 、掌握并能使用Venn图表达集合关系,加强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揭示目标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集合的基本关系。 请看本节的学习目标:(投影)

高中数学 新人教A版必修4导学案全套

任 意 角 高中数学 1.1.1任意角导学案新人教A版必修4 一、学习目标:1.理解并掌握任意角、象限角、终边相同的角的定义。2.会写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并且会利用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判断任意角所在的象限。 二、重点、难点:任意角、象限角、终边相同的角的定义是本节课的重点,用集合和符号来表示终边相同的角是本节课的难点 三、知识链接: 1.初中是如何定义角的? 2.什么是周角,平角,直角,锐角,钝角? 四、学习过程: (一)阅读课本1-3页解决下列问题。 问题1、按方向旋转形成的角叫做正角,按 - 方向旋转形成的角叫做负角,如果一条射线没有作____旋转,我们称它形成了一个零角。零角的与重合。如果α是零角,那么α= 。 问题2、 问题3、象限角与象限界角 为了讨论问题的方便,我们总是把任意大小的角放到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加以讨论,具体做法是:(1)使角的顶点和坐标重合;(2)使角的始边和x轴重合.这时,角的终边落在第几象限,就说这个角是的角(有时也称这个角属于第几象限);如果这个角的终边落在坐标轴上,那么这个角就叫做,这个角不属于任何一个象限。 问题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作出下列各角并指出它们是第几象限角: (1)420o (2) -75o(3) 855o(4) -510o

问题6、以上各角的终边有什么关系?这些有相同的始边和终边的角,叫做 。 把与-32o 角终边相同的所有角都表示为 ,所有与角α 终边相同的角,连同角α 在内可构成集合为 .。即任一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都可以表示成角α 与整数个周角的和。 例1. 在0?~360?之间,找出与下列各角终边相同的角,并分别指出它们是第几象限角: (1)?480; (2)?-760; (3)03932'?. 变式练习 1、 在0?~360?之间,找出与下列各角终边相同的角,并分别指出它们是第几象限角: (1)420 o (2)—54 o18′ (3)395o 8 ′ (4)—1190o 30′ 2、写出与下列各角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并把集合中适合不等式-720 o β≤<360o 的元素 写出来: (1)1303o 18, (2)--225o 问题8、(1)写出终边在x 轴上角的集合 (2) 写出终边在y 轴上角的集合 变式练习 写出终边在直线y =x 上角的集合s,并把s 中适合不等式-360 ≤β<720o 元素β写出来。

高一数学必修4知识点

欢迎光临Magiccube1号的文库 高中数学必修4知识点 ?? ??? 正角: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1、任意角负角: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零角:不作任何旋转形成的角 2、角α的顶点与原点重合,角的始边与x 轴的非负半轴重合,终边落在第几象限,则称α为第几象限角. 第一象限角的集合为{} 36036090,k k k αα?<

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一至必修四公式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至必修四公式(必会)初高中衔接: 2babab 2 和平方:()() a和、差平方: 22 22 (ab)aabb 立方和、立方差:a3b3(ab)(a2abb2)和、差立方:(ab)3a3b33a2b3ab2 2;(abc)2a2b2c22ab2bc2ac 222 (abc)abc2ab2bc2ac 2;(abc)2a2b2c22ab2bc2ac 222 (abc)abc2ab2bc2ac 韦达定理:设 2 x1和x为axbxc0的两根,那么 2 x 1 x 2 xx 12 c a b a 必修一: (1)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属于()和不属于() 集合与元素(2)集合中元素的特性: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3)集合的分类:按集合中元素的个数多少分为:有限 集、无限集、空集 (4)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自然语言描述、特征性质描述)、图示法、区间法子集:若xAxB,则AB,即A是B的子集。 nn 1、若集合中有个元素,则集合的子集有2个,真子集有个。 AnA(2-1) 2、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即AA 注 关系3、对于集合A,B,C,如果AB,且BC,那么AC. 4、空集是任何集合的(真)子集。 真子集:若AB且AB(即至少存在xB但xA),则A是B的真子集。 集合 00 集合相等:且 ABABAB 定义:ABx/xA且xB集合与集合 交集 性质:AAA,A,ABBA,ABA,ABB,ABABA 运算 定义:ABx/xA或xB 并集 性质:AAA,AA,ABBA,ABA,ABB,ABABB Card(AB)Card(A)Card(B)-Card(AB) 定义:/且 CAxxUxAA U 补集性质:,,,, (CA)A(CA)AUC(CA)AC(AB)(CA)(CB) UUUUUUU C(AB)(CA)(CB) UUU 恒成立问题: ax 2bxca在R上恒成立的条件a且△bxca在R上成立的条件为a且△ 2 0(0)00;ax0(0)0 指数函数: n

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一数学知识总结 必修一 一、集合 一、集合有关概念 1.集合的含义 2.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 (1)元素的确定性如:世界上最高的山 (2)元素的互异性如:由HAPPY的字母组成的集合 {H,A,P,Y} (3)元素的无序性: 如:{a,b,c}和{a,c,b}是表示同一 个集合 3.集合的表示:{ … } 如:{我校的篮球队员},{太 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1)用拉丁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篮球 队员},B={1,2,3,4,5} (2)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 注意: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记作:N 正整数集 N*或 N+ 整数集Z 有理数集Q 实数集R 1)列举法:{a,b,c……} 2)描述法:将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的方法。{x R| x-3>2} ,{x| x-3>2} 3)语言描述法:例:{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 4)Venn图: 4、集合的分类: (1)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 (2)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 (3)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 例:{x|x2=-5}

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包含”关系—子集 注意:B A?有两种可能(1)A是B的一部分,;(2) A与B是同一集合。 反之: 集合A不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不包含集合A,记作A?/B或B?/A 2.“相等”关系:A=B (5≥5,且5≤5,则5=5) 实例:设 A={x|x2-1=0} B={-1,1} “元素相同则两集合相等” 即:①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A?A ②真子集:如果A?B,且A?B那就说集合A是集合B的 真子集,记作A B(或B A) ③如果 A?B, B?C ,那么 A?C ④如果A?B 同时 B?A 那么A=B 3. 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为Φ 规定: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有n个元素的集合,含有2n个子集,2n-1个真子集 二、函数 1、函数定义域、值域求法综合 2.、函数奇偶性与单调性问题的解题策略 3、恒成立问题的求解策略 4、反函数的几种题型及方法 5、二次函数根的问题——一题多解 &指数函数y=a^x a^a*a^b=a^a+b(a>0,a、b属于Q) (a^a)^b=a^ab(a>0,a、b属于Q) (ab)^a=a^a*b^a(a>0,a、b属于Q)

高一数学必修一和必修四测试题

学大教育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Beijing XueDa Century Education Technology 高一期末测试模拟题(数学必修一和必修四) (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 姓名___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____ 一、 选择题(共12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结果,每题5分,满分60分) 1、已知全集为实数R ,M={x|x+3>0},则M C R 为( ) A. {x|x>-3} B. {x|x≥-3} C. {x|x<-3} D. {x|x ≤-3} 2、a (a>0)可以化简为( ) (A )2 3a (B )8 1a (C )4 3a (D )8 3a 3、若点P 在3 2π 的终边上,且OP=2,则点P 的坐标( ) A .)3,1( B .)1,3(- C .)3,1(-- D .)3,1(- 4、已知点A (2,m )、B (m+1,3),若向量OA// OB 则实数m 的值为( ) A.2 B.-3 C.2或-3 D.5 2 - 5、已知sin α>sin β,那么下列命题成立的是( ) A 若α、β是第一象限角,则cos α>cos β B 若α、β是第二象限角,则tan α>tan β C 若α、β是第三象限角,则cos α>cos β D 若α、β是第四象限角,则tan α>tan β 6、若α、β为锐角,且满足54cos =α,5 3 )cos(=+βα,则βsin 的值是( ) A .2517 B .53 C .257 D .5 1 7、若∈<<=+απ αααα则),2 0(tan cos sin ( ) A .)6 ,0(π B .)4,6(ππ C .)3,4(ππ D .)2,3(π π 8、已知)0,3(=a ,)5,5(-=b ,则a 与b 的夹角为( ) A. 4π B. 43π C. 3 π D. 32π 9、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若AB AD AB AD +=- ,则必有( ) A .0AD = B .0AB = 或0AD = C .ABC D 是矩形 D .ABCD 是正方形 10、若10<<<xy a 11、已知奇函数)(x f 当0>x 时x x f ln )(=,则函数x x f y sin )(-=的零点个数为( )。 A.2个 B.4 个 C.6个 D.无数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