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思维导图在数学单元复习中的应用策略

浅谈思维导图在数学单元复习中的应用策略
浅谈思维导图在数学单元复习中的应用策略

浅谈数学单元复习中思维导图绘制策略

随着我校课改的不断深入,我们的课堂教学也在不断发生着改变。尤其是刘濯源教授带来的思维导图,不但成为挖掘语文教学内涵的利器,更让数学单元复习教学变得丰富多彩了。下面仅以五年级学生绘制的数学单元复习思维导图之亮点为例,浅谈一下在数学单元复习中思维导图的绘制策略。

一、数学单元复习思维导图之亮点

1. 外形亮点:

(1)整体布局疏密有度、合理且有一定的美观性。

(2)能以一定的审美观使用彩铅绘制,相邻线用不同色系色彩搭配,和谐、分明,使阅读者也能一目了然。

(3)能依自己对单元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创新性的画出中央图。

(4)从一点钟方向开始,顺时针旋转。各层级线条粗细有别,变化舒展、自然。线条基本都做到了平走,遵循了“字多线长、字少线短”的原则。

2.内容亮点:

(1)逻辑关系清楚,知识的概括比较全面。

(2)会借助例题来解释相关的知识点。

(3)能运用图形、字母等数学符号代替文字,书写规范,也有自己的感悟。

3.拓展亮点:链接了课本外的知识。

二、数学单元复习中思维导图的绘制策略

1.实例说明,明晰绘制数学思维导图的必要性。

在指导学生画思维导图之初,教师先在自我认真学习的基础上,选择一个单元尝试绘制一幅思维导图(如下:“小数乘、除法”单元知识复习思维导图)。

然后以此思维导图为例进行讲析,让学生明白“数学单元复习思维导图是什么?”、“有什么作用?”、“它与语文思维导图的异同是什么?”、“数学单元复习思维导图中应该有哪些内容?”、“体现数学的哪些特点?”等等问题。让学生心甘情愿、明明白白的去绘制数学单元复习思维导图。

2.教师指导,学会梳理知识中的层级关系。

在让学生第一次自主绘制单元复习思维导图前,教师指导学生从单元标题、各知识节次之间的关系等进行梳理,让学生学会在整理的过程中分析、思考、辨析各知识间的关系,借此来构建知识模块和知识网络。以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因数与倍数”为例,课本

目录的顺序依次为“倍数与因数”、“2、3和5的倍数特征”、“质数与合数”。所以很多同学在复习梳理时误认为课本目录的顺序便是第一层级的内容。在老师引导学生认识概念之间的关系后,学生明白了“质数与合数”的概念来源于因数的个数,它们是因数个数的一种具体应用,并不是说倍数与因数、质数与合数是四个并列的概念。他们也懂得了课本目录的编排顺序是一种“线性的顺序”,需要我们自己进行思维加工将“线性”的知识串整理为“并列层级性”的知识网络。

3.课前制图,形成自己的知识网。

由于绘制思维导图前的知识回顾与梳理需要较长的时间,且学生绘制思维导图的能力具有鲜明的个性。老师让学生在课前自主绘制思维导图,既可以让学生在不断地知识回顾中,进一步理解或掌握知识,又能在梳理中形成自己的知识网。

4.课中展示,实现教学效益最大化。

在课堂展示部分学生绘制的思维导图,一方面老师可以鼓励其他同学进一步补充、质疑或解释,让学生在集思广益中进一步修正和完善自己的思维导图,实现知识的共享与思维的同步提升。另一方面,教师通过学生课前绘制的导图,能更清楚地了解学生的学情,从而使自己的教学更有针对性。也能是教师并引导这样就能更好地发挥教师的导向作用,也能更好地把握好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更重要的是展示思维导图时便是实现思维导图“一定要上墙”的目标时——一则不同的色彩、不同的图像、关键词,都能

给我们的大脑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增强学生的记忆。二则学生在展示时把思维导图的内容讲出来,会进一步增强记忆。同时也锻炼了学生语言的组织和表达能力。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

思维没有界限,也没有尽头。再完美的思维导图也都有提升的空间。愿我们在数学单元复习中能更智慧的运用思维导图,实现高效复习,提升学习力。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