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太阳”》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番茄太阳”》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番茄太阳”》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番茄太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2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9个字,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浏览课文,培养学生提取信息与概括内容的能力。

3. 品读描写明明的语句,体会明明的“聪明美丽”“活泼开朗”与“富有爱心”,感受“我”对明明的喜爱之情。

4.默读课文,学习课文抓住细节描写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品读描写明明的语句,体会明明的“聪明美丽”“活泼开朗”与“富有爱心”,感受“我”对明明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

默读课文,学习课文抓住细节描写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题,引发期待

1.谈话切入:板书“太阳”,同学们,看到这个词语,你有怎样的感觉?(感觉太阳是温暖的,是光明的。)

2.引发期待:板书“番茄”,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课文,看到这个题目,心里有问题吗?(指导学生围绕课题进行质疑,如为什么叫“番茄太阳”?为什么加引号?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助初读:同学们有了这些问题,一定很想弄明白,答案就在课文里。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不会读的字音看看课后的生字表;拿不准的字音和不理解的词语在小组里互教互学。(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互助交流:学习就是一种分享,请同学们把自己学会的生字新词和拿不准的地方在小组里交流一下。(小组互教互学。)

3.互助展示:相信同学们一定有了很多的收获!你认为哪些生字在音、形、义上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请写在黑板上并讲一讲。(学生展示学习成果。如“忙碌”的“碌”,右下部不能写成“水”;“蔬菜”的“蔬”,第四笔是“横撇”;“亲戚”的“戚”,注意里面部分。)4.整体感知:初读了课文,你知道“番茄太阳”是什么了吗?(学生初读课文,对“番茄太阳”有了大致的了解:明明是个盲童,看不到太阳的样子,她觉得太阳就像番茄,所以就叫“番茄太阳”。)

三、再读课文,概括大意

1.发现变化:这篇课文主要写“我”和盲童明明之间的事情。在“我”和明明交往的过程中,“我”有什么变化吗?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圈画出有关词语。

2.学生汇报:在“我”和明明交往的过程中,“我”的心情发生了变化。相机板书:灰暗→温暖→心疼→快乐→感动(我的泪哗地一下子流了下来)。

3.概括大意: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根据“我”心情变化的词语,想想“我”的心情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把人物、时间、地点、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连起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注意语句连贯。先自己练一练,然后在小组里交流一下,看谁说得又清楚又简练。

4.学生汇报:那年,“我”来到了这座城市,生活很艰难,心情灰暗无比。“我”在菜市场上看到一个女孩跟着父母守着摊位,父亲让她通过抚摸认识各种蔬菜,盲童的笑声让“我”感到温暖。“我”看到明明的样子,“我”很心疼,但在交往的过程中,她却给“我”带来了许多快乐。明明将接受复明治疗,在和“我”告别的时候,说长大了要把自己的腿献给“我”,“我”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四、朗读课文,巩固生字

1.感受朗读:同学们读懂了课文的内容,再大声地朗读课文,感受“我”在和盲童明明交往过程中的心情变化。

2.巩固生字:先抄写生字词,然后再听写:番茄、盲童、忙碌、蔬菜、亲戚、清脆、小屋、捐献。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引出话题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读后带给你怎样的感受?你能用一个词语概括出来吗?(学生板书,如“感动”“温暖”“震撼”等)

2.同学们能把自己心中涌动着那么多的感受用几个词语概括出来,很不简单!(指板书)这么(感动、温暖、震撼)的课文背后站着一个人(出示作者卫宣利的图片),课前,同学们已经搜集了资料,我们要学会从众多的资料中提取自己需要的信息,能用简练的几句话介绍一下作者吗?先练一练,谁来说一说?(指两名学生说)出示:作者卫宣利17岁那年,发生了意外的车祸,双腿残疾了,只能拄着双拐走路。24岁时,为了逃避父母安排的婚姻,赌气从家里搬了出来,来到了一座陌生的城市。她靠写作为生,可是一连投出去的几封稿件都石沉大海,生活陷入了困境,心情灰暗无比。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卫宣利遇到了明明,并写出了《“番茄太阳”》一文。

3.我们读课文不仅要与文本进行对话,还要与作者进行对话。上节课,同学们已经关注到作者卫宣利心情的变化,还记得吗?(学生说并板书:灰暗→温暖→快乐→感动)

4.是什么样的场景,是什么样的画面,是什么样的盲童,让作者的心情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我们再细细地读读课文。

二、出示话题,自助学习

1.出示:在和盲童明明的交往中,“我”的心情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哪些细节描写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关注反复出现的内容。

▲关注意思特别的词句。

▲关注特殊的标点符号。

▲紧扣文本,讲出依据。

请同学们读一读阅读话题,学习任务明确了吗?(指一名学生说说)

2.自助学习:学生根据阅读话题自助学习课文内容。

3.互教互学: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一下自己的发现与体会。(教师巡视,在关注“笑”的内容上标注①,在关注“番茄太阳”的内容上标注②,在关注意思特别的词句上标注③)

三、品读课文,互助展示

1.同学们很会学习,在课文纸上做了许多批注,小组交流得也非常热烈。请课文纸上被老师标注①的同学先汇报一下自己的发现与体会。(小组同学相互补充,其他同学相互补充)

2.预设内容。

(1)关注反复出现的内容,品读明明“笑”的细节,感受明明的聪明漂亮、活泼开朗。

①每次从菜场经过都能看到那家人:夫妻俩忙碌;女孩安静地坐着,说话声音细细柔柔,特别爱笑。(明明虽然是个盲童,但她活泼开朗,生性爱笑)

②小女孩一面用手摸,一面咯咯地笑,妈妈也在旁边笑。(明明用手摸着认识了许多蔬菜,非常开心,她的笑声很感人)

③明明挺漂亮的:乌黑的头发,象牙色的皮肤,精致的眉毛,笑起来像个天使。(明明虽然双目失明了,却是个美丽可爱的小女孩)

④明明咯咯的笑声银铃样清脆,一串一串地追着人走。(联系上文说说明明在什么情况下发出咯咯的笑声?笑声怎么会追着人走呢?“银铃”一词写出明明的笑声像银铃一样清脆、动听。“一串一串”写出明明的笑声是一个一个连成一串,写出明明在“认识”了太阳之后的开心和快乐。“追着人走”,人到哪,笑声到哪,写出了明明的笑声富有感染力,充满了活力。这纯真的笑声感染着每一个人)教师跟进:明明是那么的可爱、活泼、开朗,她的笑声像银铃一样清脆、动听,充满着活力和感染力,“我”的心情由灰暗变得温暖而又快乐起来(指板书)。

(2)关注反复出现的内容与特殊的标点符号,品读“番茄太阳”,感受明明的美好心灵。

追问:文中几次写到了“番茄太阳”?每次的意思一样吗?

①明明一面用手摸一面笑:“真的吗?太阳像番茄吗?那我就叫它番茄太阳。”(明明用手摸了番茄后,感觉到天上的太阳就像番茄。这里的“番茄太阳”没有加引号,指“太阳”)

②看着她的笑脸,觉得那就是最美的“番茄太阳”。(“我”看到明明的笑脸就觉得像明明心中的“番茄太阳”那么美丽。这里的“番茄太阳”加了引号,是指明明的笑脸)

③红红的“番茄太阳”一直挂在我的心中,温暖着我的心。(联系上文,明明要把腿献给“我”,“我”被明明童真与爱心震撼了,因此,觉得明明的童真与爱心就像“番茄太阳”一样温暖而美好,这里的“番茄太阳”加了引号,指明明的美好心灵。)

教师跟进:“我”被明明的童真与爱心震撼了,这红红的“番茄太阳”一直挂在“我”的心中,温暖着“我”的心。“我”的心情由“温暖”“快乐”变为深深的“感动”(指板书)。

四、品味细节,习得语言

1.课文最感人的地方是第16自然段,读读这段话,如果把括号里的内容去掉,可以吗?

出示:要走的时候,明明(轻轻地拉住了我的袖子)说:“阿姨,你过来,我和你说句话。”我弯下腰,她(附在我的耳边轻声)说:“阿姨,妈妈说我的眼睛是好心人给我的。等我好了,等我长大了,我把我的腿给你,好不好?”她的小嘴呼出的温热气息拂过我的面颊,我的泪(哗地一下子)流了下来。

2.学生交流:把括号里的内容去掉是不可以的,因为只有抓住明明动作的细微处进行描写,才能让我们感受到明明的天真、可爱,富有爱心。再加上“我”的心情描写“我的泪哗地一下子流了下来”,让人身临其境、感同身受。让我们把这些理解和感受带进文本中,好好地读一读。

3.教师跟进:说得很好!这就是“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进行细致地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和思想感情。当代作家贾平凹(wā)说:“我可以告诉你一个秘诀,这也是我多年没有告诉别人的经验——那就是多写细节。细节是生动的,像春天的树干上生出的绿叶和花朵。有了它,文章就有了生气。”

4.细节描写训练。

(1)创设情境,进行细节描写:

①清晨,妈妈对我说:“孩子,该起床啦!”过了一会儿,妈妈又对我说:“快吃点早餐吧,还要去上学呢!”

②中午放学了,雨下得很大,妈妈在校门口等着我。她看到我说:“孩子,衣服淋湿了吧,快穿上雨衣!”

(2)妈妈对我的爱无处不在,请你任选一个内容进行改写,注意细节描写。(发给学生带有横线格的作业纸,展示时挑选书写工整、注意行款的作品)

(2)学生练写。

(3)组织交流,教师相机评价:爱在细微处,细微处有母爱……

五、拓展想象,互助提升

1.同学们,作者卫宣利用生动、细腻的细节描写,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漂亮可爱、活泼开朗的盲童,我们一起读读课文第16—17自然段。(配乐朗读)

2.红红的“番茄太阳”一直挂在“我”的心中,温暖着“我”的心,明明的笑脸一直鼓励着“我”要好好地活着。作者就是想告诉我们:心里有了太阳,希望还会远吗?(出示)老师读,学生读。

3.对于盲童明明来说,心里有了太阳,光明还会远吗?(出示)对于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人,读了这篇文章,一定会触动我们的心灵:(出示)心里有了太阳,还会远吗?把这句话写在第17自然段的旁边。

4.让我们交流一下,让学生连起来说。

心里有了太阳,快乐还会远吗?

心里有了太阳,幸福还会远吗?

心里有了太阳,梦想还会远吗?

心里有了太阳,未来还会远吗?”

……

5.总结:同学们,只要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颗太阳,希望、快乐、幸福、梦想就不会再让遥远,让这颗太阳照亮我们的心灵,温暖我们的人生,下课!

板书设计:

12 “番茄太阳”

灰暗→温暖→快乐→感动

漂亮可爱活泼开朗富有爱心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