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综合征性耳聋基因检测20141226

非综合征性耳聋基因检测20141226
非综合征性耳聋基因检测20141226

【新品速递】——非综合征性耳聋基因检测

一、背景介绍

耳聋是一种常见的,严重影响生存质量的疾病。据多国统计,每1000个新生儿中就有1~3例聋儿;我国现有听力残疾者约2780万,居各类残疾之首,其中0~6岁听障儿童约13.7万,且每年以2.3万的数量递增。2011年,中央财政投入19.43亿元,计划“十二五”期间为16865个中低收入家庭聋儿免费植入人工耳蜗,为18000名聋儿免费配戴助听器,截至目前,我国累计约有37万名听障儿童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服务。

根据致病原因,耳聋可分为遗传性和非遗传性(表1),前者是因为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后者则是环境因素(如感染、药物中毒等)所导致的,一般认为两者各占50%,但也有人认为遗传性耳聋应占到60%左右。其中,70%的遗传性患者除耳聋外不伴有其他症状,成为非综合征性耳聋(nonsyndromic hearing impairment,NSHI)。这一人群不仅在遗传性耳聋中所占比例高,而且极具有遗传异质性,发病率高,且无有效的药物和常规手术治疗方法,是耳科临床诊治上的世界性难题。

表1 耳聋的病因

减少耳聋的发生重在早期的预防与干预,对于环境因素导致的耳聋,可以通过预防感染、加强孕期围产期保健、改善产科和新生儿医学的整体医疗水平、避免应用耳毒性药物、加强职业防护等措施有效防护;而对于遗传性耳聋的预防及干预,明确其遗传学病因是关键。在

遗传性耳聋中,综合征性耳聋以及显性遗传耳聋,大都可以通过其特征性家族史和临床表型等得以确定其遗传学病因,但对占大多数的非综合征性耳聋的病因诊断,则更多依赖于耳聋基因诊断。

二、检测基因

目前,已知有很多基因都与非综合征性耳聋有关,其中的一个或几个基因存在突变,或一个基因中的不同位点存在突变,都会引起耳聋。但在不同种族,甚至同一种族不同地区的人群中,耳聋基因及其突变位点不尽相同。有文献研究表明,在来自中国28个省市地区聋哑人的DNA样本3564例中,发现21%的聋人带有GJB2基因突变;14.5%的聋人带有SLC26A4基因突变;另外分别有3.4%和0.6%的聋人带有线粒体DNA A1555G和C1494T 突变;而GJB3的复合杂合突变能导致隐性非综合征性耳聋。另有文献研究发现,在不同的发病和就诊年龄组中,GJB2、SLC26A4基因突变的最高阳性检出率均发生与0~10岁的耳聋群体中;GJB2基因突变在极重度耳聋患者中的阳性检出率最高(24.67%),而SLC26A4基因突变在重度耳聋组患者中的阳性检出率最高(48.67%),线粒体DNA 1555/1494位点突变在极重度耳聋组患者中的检测率为2.91%。

1、GJB2基因

GJB2编码链接蛋白(Connexin 26),负责细胞间信号介导和离子传递,突变的GJB2可能导致产生不正常的连接蛋白,进而干扰细胞间隙连接(Gap Junction)的功能,引起内耳钾离子回收障碍而致聋。在欧美地区,非综合征性遗传性耳聋中70%属于常染体隐性遗传,而发生在GJB2基因的突变导致了约50%的非综合征常染体隐性遗传性耳聋,这证明GJB2基因和它所编码的Connexin 26对维护耳蜗的正常功能非常重要。中国的资料显示GJB2基因突变在中国遗传性耳聋中也占有相当比例,在中国人中,儿童语前聋的26%-33%为GJB2基因突变所致,约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耳聋的28%。

中国人群的GJB2基因热点突变为235delC,有文献研究表明,对约500例耳聋患者的全序列分析结果显示,GJB2基因的235delC突变约占所有GJB2病理性突变的75%以上,是中国人群中绝对的热点突变,90%的GJB2基因相关性耳聋携带至少一个GJB2 235delC 的等位基因。

2、线粒体基因

线粒体DNA(mtDNA)是唯一存在于人细胞质中的DNA分子,是独立于细胞核染色体外的基因组,具有自我复制、转录和编码功能,但同时受到核DNA的调控。线粒体遗传属于母系遗传。研究发现线粒体12S rRNA上的1494C>T和1555A>G的点突变可通过改变

线粒体DNA的空间结构使形成新的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结合位点而导致对此类药物敏感而致聋。研究数据表明1555位A>G和1494位C>T突变在中国聋人群的携带频率分别为3.34%和0.45%。mtDNA的突变可通过母亲传给后代,这一特点也成为预防该突变携带者发生药物性耳聋的关键。基于线粒体聋母系遗传的特点,通过对高危人群及特定人群进行mtDNA 1555位A>G和1494位C>T突变的筛查,进而发现敏感个体,对其未发病的母系家庭成员进行预防宣教是一种有效的预防方法。

3、SLC26A4基因

SLC26A4基因又称PDS基因,位于人类染色体7q31,含有21个外显子,编码含有780个氨基酸的蛋白质Pendrin。SLC26A4基因突变可导致常染色体隐性耳聋和Pendrin综合征(前庭水管扩大或伴内耳畸形、神经性聋和甲状腺肿)。有研究报道,在EV AS患者中,95.1%发现至少携带一个SLC26A4基因等位基因突变,84.4%患者因找到了两个突变而在分子水平明确了诊断。研究还显示,IVS7-2A>G是中国EV AS患者第一热点突变,占所有EV AS 患者等位基因的42.59%;其次为第19外显子上的2168A>G突变,两者合计占全部EV AS 患者等位基因的54.32%。因此,SLC26A4基因的高突变率的发现、双基因突变的高检出率、存在明显突变热点的现象对于在中国进行此病的基因诊断、分子流行病学调查以及通过产前基因诊断进行生育指导和干预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4、GJB3基因

GJB3基因位于人类染色体1p33-35,编码有270个氨基酸的连接蛋白31(Cx31),全长3617bp。GJB3突变可以引起常染色体显性和隐性遗传非综合征性耳聋。1998年,我国夏家辉教授等最早报道了两个引起显性遗传高频听力下降的GJB3突变,其错义突变E183K和无义突变R180X被认为与高频听力下降有关。此外,GJB3复合杂合突变423-425delA TT和423A-G能导致隐性非综合征性耳聋。因此,由GJB3基因编码的缝隙连接蛋白Cx31的突变在中国人群中常见,为导致常染色体显性和隐性遗传非综合征耳聋的原因之一。、

三、检测方法:基于PCR和Q-PCR的基因突变检测法

四、适用人群

1、有或没有耳聋家族遗传史的耳聋先证者;

2、已生育一个聋儿、询问再发风险的正常听力夫妇;

3、无子女正常夫妇的一方或双方有耳聋家族史,询问子代患病风险者;

4、未婚或已婚的男女双方均为耳聋或其中一人耳聋,需要给予婚前婚配指导或婚后生育指导。

五、临床意义

备注:

(1)未检出异常者:①此结果排除中国人最常见的10个耳聋基因位点突变;②但不排除其他少见耳聋基因

位点存在突变;③建议EVAS患者进一步进行SLC26A4基因全序列分析;非EVAS患者进一步进行GJB2基因全序列分析。

(2)同源染色体的两个等位基因:一个位点发生了突变,另一个正常,这种基因型成为杂合突变;

同一位点都发生了相同突变成为纯合突变;不同位点发生病理突变称为复合杂合突变;

参考文献:

1. Steel K et al. BMJ,2000,320(7235):622-625.

2. Gardner P et al. Pediatrics,2006,118(3):985-994.

3. Siemering K et al. J Mol Diagn,2006,8(4):483-489.

4. Hilgert N et al. Curr Mol Med,2009,9(5):546-564.

5. Ouyang XM et al. J Hum Genet,2009,54(3):131-140.

6. Hutchin TP et al. J Med Genet,2001,38(4):229-331.

非综合征性耳聋基因检测20141226

【新品速递】——非综合征性耳聋基因检测 一、背景介绍 耳聋是一种常见的,严重影响生存质量的疾病。据多国统计,每1000个新生儿中就有1~3例聋儿;我国现有听力残疾者约2780万,居各类残疾之首,其中0~6岁听障儿童约13.7万,且每年以2.3万的数量递增。2011年,中央财政投入19.43亿元,计划“十二五”期间为16865个中低收入家庭聋儿免费植入人工耳蜗,为18000名聋儿免费配戴助听器,截至目前,我国累计约有37万名听障儿童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服务。 根据致病原因,耳聋可分为遗传性和非遗传性(表1),前者是因为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后者则是环境因素(如感染、药物中毒等)所导致的,一般认为两者各占50%,但也有人认为遗传性耳聋应占到60%左右。其中,70%的遗传性患者除耳聋外不伴有其他症状,成为非综合征性耳聋(nonsyndromic hearing impairment,NSHI)。这一人群不仅在遗传性耳聋中所占比例高,而且极具有遗传异质性,发病率高,且无有效的药物和常规手术治疗方法,是耳科临床诊治上的世界性难题。 表1 耳聋的病因 减少耳聋的发生重在早期的预防与干预,对于环境因素导致的耳聋,可以通过预防感染、加强孕期围产期保健、改善产科和新生儿医学的整体医疗水平、避免应用耳毒性药物、加强职业防护等措施有效防护;而对于遗传性耳聋的预防及干预,明确其遗传学病因是关键。在

遗传性耳聋中,综合征性耳聋以及显性遗传耳聋,大都可以通过其特征性家族史和临床表型等得以确定其遗传学病因,但对占大多数的非综合征性耳聋的病因诊断,则更多依赖于耳聋基因诊断。 二、检测基因 目前,已知有很多基因都与非综合征性耳聋有关,其中的一个或几个基因存在突变,或一个基因中的不同位点存在突变,都会引起耳聋。但在不同种族,甚至同一种族不同地区的人群中,耳聋基因及其突变位点不尽相同。有文献研究表明,在来自中国28个省市地区聋哑人的DNA样本3564例中,发现21%的聋人带有GJB2基因突变;14.5%的聋人带有SLC26A4基因突变;另外分别有3.4%和0.6%的聋人带有线粒体DNA A1555G和C1494T 突变;而GJB3的复合杂合突变能导致隐性非综合征性耳聋。另有文献研究发现,在不同的发病和就诊年龄组中,GJB2、SLC26A4基因突变的最高阳性检出率均发生与0~10岁的耳聋群体中;GJB2基因突变在极重度耳聋患者中的阳性检出率最高(24.67%),而SLC26A4基因突变在重度耳聋组患者中的阳性检出率最高(48.67%),线粒体DNA 1555/1494位点突变在极重度耳聋组患者中的检测率为2.91%。 1、GJB2基因 GJB2编码链接蛋白(Connexin 26),负责细胞间信号介导和离子传递,突变的GJB2可能导致产生不正常的连接蛋白,进而干扰细胞间隙连接(Gap Junction)的功能,引起内耳钾离子回收障碍而致聋。在欧美地区,非综合征性遗传性耳聋中70%属于常染体隐性遗传,而发生在GJB2基因的突变导致了约50%的非综合征常染体隐性遗传性耳聋,这证明GJB2基因和它所编码的Connexin 26对维护耳蜗的正常功能非常重要。中国的资料显示GJB2基因突变在中国遗传性耳聋中也占有相当比例,在中国人中,儿童语前聋的26%-33%为GJB2基因突变所致,约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耳聋的28%。 中国人群的GJB2基因热点突变为235delC,有文献研究表明,对约500例耳聋患者的全序列分析结果显示,GJB2基因的235delC突变约占所有GJB2病理性突变的75%以上,是中国人群中绝对的热点突变,90%的GJB2基因相关性耳聋携带至少一个GJB2 235delC 的等位基因。 2、线粒体基因 线粒体DNA(mtDNA)是唯一存在于人细胞质中的DNA分子,是独立于细胞核染色体外的基因组,具有自我复制、转录和编码功能,但同时受到核DNA的调控。线粒体遗传属于母系遗传。研究发现线粒体12S rRNA上的1494C>T和1555A>G的点突变可通过改变

耳聋基因检测与诊断的意义

耳聋基因检测与诊断得意义 我国科学家1998年成功克隆了人类遗传性感音神经性聋疾病基因GJB3、近年研究证实,先天性颞骨畸形(主要为大前庭水管综合征)与SLC26A4基因突变显著相关。国内耳聋遗传资源收集网络调查研究表明,GJB2突变最为常见,其次就是SLC26A4突变,前者突变检出率为21%,明确该基因突变致聋约15%;后者突变检出率约15%,明确该基因突变致聋约12%。迟发性显性遗传性聋患者虽然出生即携带致病突变,但幼年时听力可完全正常,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出现听力减退,进行性加重。?目前已经应用于临床得耳聋基因常规检测项目主要有线粒体DNAA1555G基因、GJB2基因、PDS基因、GJB3基因等、耳聋基因筛查对先天性或遗传性聋得诊断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线粒体DNA A1555G基因突变与氨基糖甙类药物引起耳聋有关;GJB2基因被认为我国最常见得致聋基因,患儿GJB2基因阳性,应考虑先天性或遗传性聋得可能性;PDS基因突变可以导致大前庭水管综合征,PDS全序列扫描可作为分析诊断大前庭水管综合征得客观指标;还有比较常见得GJB3基因得538C>T为目前已知可诱发耳聋得致病基因、GJB3基因得538C>T纯合突变,提示目前已经耳聋或以后发生耳聋得机率非常大;而GJB3基因得538C>T杂合突变,提示以后可能发生耳聋或不发生耳聋得可能性均存在,因此需要长时期听力监测。必须强调指出,目前得耳聋基因检测仍处于非常初级得阶段,影响因素多,临床意义有限,某个项目一次或多次得检测值异常并不一定能得出耳聋病因得肯定性结论。而且,耳聋基因检测只就是提示

在耳聋病因中占很少数得先天性或遗传性聋得可能性,对在耳聋病因中占大多数得后天获得性感音神经性聋诊断仅具有排除性诊断方面得参考意义。?由于耳聋基因在正常人群中也有较高得携带率,如GJB2、SLC26A4突变在听力正常人群中携带率均为3%,线粒体DNA1555与1494突变携带率约为1/300,听力正常得育龄夫妇携带至少一种基因突变得几率为6。3%。因此我们认为在有生育要求但无耳聋家族遗传史得听力正常育龄夫妇中进行常见耳聋基因筛查,在此基础上对携带耳聋基因突变得夫妇提供遗传咨询,这一前瞻性防治策略将阻止较大比例得先天性隐性遗传性耳聋得出生,其意义远远大于对已生育聋儿得正常夫妇进行耳聋遗传咨询与产前诊断,从根本上为预防遗传性耳聋发生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方法。因此耳聋基因筛查与产前诊断可以产生巨大得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从而真正达到提高人口质量,优生优育得目得。 一、预防避免耳聋发生或通过及时治疗延缓听力下降 药物性耳聋密切相关得母系遗传线粒体DNA12SrRNA突变相关性耳聋。突变基因携带者对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敏感,这就就是在携带此突变得个体中使用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可以导致或者加重耳聋得原因。如果携带该突变得个体通过基因检测预知自己与家族成员携带这种突变,避免接触氨基糖甙类药物则完全可以避免耳聋得发生,这也正就是耳聋基因检测得意义所在。不仅为聋人明确病因,还要为耳聋易感个体提供个体化得遗传咨询与预防措施、 另外一种可以通过有效手段延缓听力下降得耳聋类型就是由

耳聋基因检测

耳聋基因检测 中国耳聋现状 2006年中国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全国残疾人总数高达8000多万,听力语言残疾者达2780万人,其中单纯听力残疾2004万,占残疾人总数的24.16%,听力言语残疾者中7岁以下的聋儿达80万人并以每年新增3万聋儿的速度在增长。 3月3日是我国“爱耳日”。2011年(第12次)“爱耳日”的主题是“康复从发现开始—大力推广新生儿听力筛查”。 中国新生儿耳聋现状 先天性耳聋是导致语言交流障碍的常见致残性疾病之一,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新生儿中双侧先天性耳聋发生率约在1-3‰,在目前可筛查的出生缺陷中发病率最高,以我国每年出生1900万人口计算,平均每年大约要新增2万至6万名。 目前已在西方发达国家及我国部分城市实施的新生儿听力筛查证明,早期发现、诊断和早期干预康复,90%以上的先天性听力障碍患儿可以获得正常交流的能力和健康人一样生活。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004189106.html, 2010年10月25日来源:新华社 耳聋分类 按发病原因分为:遗传性耳聋(占50-60%)和非遗传性耳聋 根据病变部位分3类:传导性、感音神经性、混合型耳聋 根据发病时间分:先天性和迟发性耳聋

根据有无伴发疾病:综合症(占1/3)和非综合征性(占2/3)耳聋 以语言功能发育程度分为:语前聋和语后聋 耳聋遗传方式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占80%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10%-20% 性连锁遗传:1%-2% 线粒体基因突变:主要是母系遗传 耳聋致病基因 目前已鉴定的相关基因至少44个 最常见的致病基因是GJB2(connexin 26),碱基缺失与先天性中至重度耳聋有关,位于13q11-12 SLC26A4(PDS),突变与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有关,位于7q22-31.1 12SrRNA,突变与药物性耳聋有关,位于mtDNA 干预措施 GJB2耳聋:电子耳蜗移植(重度耳聋),进行早期听力恢复 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患儿:不适合剧烈体育活动,一旦头部受伤,就可能引起听力突然下降 线粒体基因突变者:用药警示,避免氨基糖苷类药物

基因芯片技术对非综合征型耳聋基因突变的检测

基因芯片技术对非综合征型耳聋基因突变的检测 发表时间:2013-07-24T14:34:00.013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15期供稿作者:阿曼古丽·牙生朱有森杨立 [导读] 遗传性耳聋的致病基因及同一基因的突变位点在不同种族,甚至同一种族不同地区的人群中不尽相同,有很强的种族特异性阿曼古丽·牙生朱有森杨立 (通讯作者)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学检验中心新疆乌鲁木齐 830011) 【摘要】目的:应用遗传性耳聋基因芯片对非综合征型耳聋患者进行分子病因学检测,评估其在遗传性耳聋快速基因诊断中的可行性。方法:采集96例耳聋患者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遗传性耳聋基因芯片检测中国人中常见的4个耳聋相关基因的9个突变,即GJB2(35delG,176dell6bp,235delC及299delAT)、GJB3(C 538T)、SLC26A4(IVS7—2A>G、2168A>G)和线粒体DNA 12S rRNA(A1555G、C1494T)。结果:96例耳聋患者共检出16例携带致聋突变(16.67%)。其中GJB2基因突变9例(9.38%)、SLC26A4基因突变7例(7.29%)、未检出GJB3基因突变和线粒体DNA 12S rRNA基因突变。结论:遗传性耳聋基因芯片技术对中国人常见耳聋相关基因热点突变的检出率高,具有快速、准确、高通量、低成本等特点,能够满足临床耳聋基因检测的要求,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关键词】耳聋基因突变基因芯片 【中图分类号】R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5-0041-01 耳聋是最常见残疾之一, 我国现有耳聋人数约2004万, 新生儿耳聋的发生率为0.1%~0.3%[1], 其中约50%属遗传性耳聋[2]。在70%-80% 的遗传性耳聋患者中可发现致聋基因突变[3]。国内耳聋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我国大部分遗传性耳聋主要由为数不多的几个基因突变引起,如GJB2、GJB3、SLC26A4以及线粒体12S rRNA 等[4、5]。由于遗传性耳聋遗传异质性强、突变位点多,以及人群患病率及携带致病基因比例高,建立快捷、高通量的基因诊断方法十分必要,传统的检测方法(如RFLP、DHPLC、测序等)均很难做到同时检测不同基因或同一基因的不同突变位点。而基因芯片技术以其固有的平行高效的检测特点,有望成为一种极具潜力的耳聋基因诊断和筛查工具。在本次研究中,我们使用了遗传性耳聋基因芯片检测试剂盒检测96例非综合征型耳聋者,以评价基因芯片技术应用在遗传性耳聋基因快速检测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研究对象全部来自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共96例,全部为非综合征型耳聋患者,年龄从1岁-55岁。经知情同意后,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病史调查,包括患者一般信息、耳聋发病年龄、家族史、个人史(耳聋前传染病史,耳毒性药物应用情况,头部外伤史等)、患者母亲孕期情况和体格检查等。晶芯九项遗传性耳聋基因检测试剂盒、微阵列芯片扫描仪及相应的遗传性耳聋基因芯片判别系统等均为博奥生物有限公司产品,全血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为QIAGEN公司提供。 1.2 方法 1.2.1 标本:采集外周静脉血5ml(枸橼酸钠抗凝),用全血核酸提取试剂盒提取全血基因组DNA。 1.2.2 PCR反应:9个突变位点的9组引物分成A和B两个反应体系分别进行多重PCR,在每个反应体系中加入待测全血基因组DNA(浓度100-200ng/u1)3ul,扩增引物混合物12.5ul,扩增试剂混合物4.5ul。PCR反应程序:37℃ 10min,95℃15min,96℃1 min预变性,94℃30s、55℃30 s、72℃45s共32个循环,70℃ 45s,60℃l0min。 1.2.3 杂交:PCR产物95℃变性10min后,立即浸入冰水混合物中冰浴3min。从同一样品模板的两个不同扩增体系管(A、B)中各取2.5 ul PCR产物加入到10 ul杂交缓冲液管中。将14 ul杂交混合液加到芯片的微阵列区域,加盖玻片,封闭杂交盒,然后放入50℃预热杂交箱中保温l h。 1.2.4 洗片:取出芯片在42℃洗涤液I中摇床洗涤2 min,取出放入已经预热42℃洗涤液Ⅱ中洗涤2 min后甩干。 1.2.5 结果判定:用晶芯针LuxSeanTM 10K/B微阵列芯片扫描仪对芯片进行扫描,每次试验均设正常对照及空白对照各一份。 2 结果 96例标本中共检出16例携带致聋突变,阳性率为16.67%。其中9例(9.38%) GJB2基因突变,包括2例235 del C纯合突变,1例35delG /235delC复合杂合突变,4例235 del C单杂合突变,1例35delG纯合突变, 1例176 del16 杂合突变;7例(7.29%)SLC26A4基因突变,包括2例IVS7—2 A>G纯合突变,3例IVS7—2 A>G单杂合突变,1例2168 A>G单杂合突变,1例2168A>G/IVS7-2A>G复合杂合突变。 3 讨论 耳聋是影响人类健康和造成人类残疾的常见原因之一,我国听力语言残疾者达2057万以上,并以每年新生3万聋儿的速度增长,其中50%以上与遗传因素有关,而70%的遗传性耳聋表现为非综合征型耳聋(Non-Syndromic Deafness, NSHI)。NSHI 具有高度的遗传异质性,其遗传方式有常染色体显性、隐性遗传,X 连锁遗传和线粒体DNA突变的母系遗传,不同的遗传方式涉及多个基因突变。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和完成,耳聋致病基因的发现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遗传性耳聋的致病基因及同一基因的突变位点在不同种族,甚至同一种族不同地区的人群中不尽相同,有很强的种族特异性[5]。国内进行的耳聋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显示,21%的耳聋患者带有GJB2基因突变14.5%的患者带有SLC26A4基因突变、3.8%和0.6%的患者分别带有线粒体DNAA1555G和C1494T突变。这一调查结果确定了GJB2、SLC26A4、线粒体基因是导致中国大部分遗传性耳聋发生的最常见的3个基因[5]。在本次研究中,用基因芯片检测了96例耳聋患者,共检出16例突变,其中GJB2基因突变9例,SLC26A4基因突变7例,线粒体基因突变1例,携带率分别为9.38%和7.29%,该芯片检测结果与全国范围内进行的聋病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并不完全相符,是否GJB2 基因突变不是广东地区遗传性耳聋的主要致病基因还有待进一步调查。 本研究表明,遗传性耳聋基因芯片对中国人中常见耳聋相关基因突变位点检出率高,可满足临床耳聋基因检测的要求,结合产前诊断技术能有效预防耳聋患者的出生,减少家庭负担,该技术还具有快速、高准确性、高通量、平行高效等优点,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张华,刘宇清,王幼勤等.遗传性耳聋基因芯片检测及其临床意义[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9,23(22):1032-1035.

可治性罕见病—非综合征性耳聋

可治性罕见病—非综合征性耳聋 一、疾病概述 耳聋是一种最常见的人类感觉系统缺陷,在新生儿中的发生率达1%。~3%[1]。耳聋按病因可分为遗传性和非遗传性,60%以上的新生聋儿是由遗传因素导致[2]。遗传性耳聋根据是否伴有耳外组织的异常或病变可将其分为综合征性耳聋( syndromic hearing loss,SHL)和非综合征性耳聋(non-syndromic hearing impairment,NSHI)。NSHI为发病个体唯一的遗传性疾病,其他器官无遗传性损害,约占遗传性聋的70%[3]。 二、临床特征 NSHI由于是发病器官唯一的遗传性疾病,其他器官无遗传性损害,故仅仅表现为听力下降。其临床特征取决于发病时间和发病位置。 根据发病时间可表现为先天性遗传性耳聋和遗传性进行性耳聋。前者耳聋于出生后即已发生,且出生后不再发展的遗传性聋属先天遗传性聋;后者出生时耳的各部分均正常发育,听力正常,而于出生后某一年龄阶段方始出现进行性听力下降,最后发展为严重的耳聋。 发病位置不同亦可造成临床表现的差异。病变位于外耳和(或)中耳,引起传导性耳聋,如耳廓发育不全、外耳道狭窄或闭锁、听小骨畸形、耳硬化症等。病变位于内耳,引起感音神经性耳聋。病变累及外耳和(或)中耳和内耳者,则引起混合性耳聋,此型比较少见。 内耳病变根据迷路的解剖特征,可分成4种基本类型[4]: 1.Michel型(发育不全型) 这是最严重的内耳畸形,其特征是部分或整个迷路不发育(包括耳蜗和前庭),偶可见残余膜迷路结构。蜗神经及前庭神经可存在或缺如,一般无听觉。 2.Mondini型(骨及膜迷路的各种畸形) 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耳蜗前庭发育不全,耳蜗可能部分发育,通常只有基底部的1周半或2周,球囊、椭圆囊及半规管可呈发育畸形,蜗神经及前庭神经及其神经节通常存在或部分存在。患者可有残余听力,但很少有可用的言语听力。 3.Scheibe型(膜迷路畸形型)

耳聋基因检测与诊断的意义修订稿

耳聋基因检测与诊断的 意义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耳聋基因检测与诊断的意义 我国科学家1998年成功克隆了人类遗传性感音神经性聋疾病基因GJB3。近年研究证实,先天性颞骨畸形(主要为大前庭水管综合征)与SLC26A4基因突变显着相关。国内耳聋遗传资源收集网络调查研究表明,GJB2突变最为常见,其次是SLC26A4突变,前者突变检出率为21%,明确该基因突变致聋约15%;后者突变检出率约15%,明确该基因突变致聋约12%。迟发性显性遗传性聋患者虽然出生即携带致病突变,但幼年时听力可完全正常,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出现听力减退,进行性加重。 目前已经应用于临床的耳聋基因常规检测项目主要有线粒体DNAA1555G基因、GJB2基因、PDS基因、GJB3基因等。耳聋基因筛查对先天性或遗传性聋的诊断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线粒体DNA A1555G基因突变与氨基糖甙类药物引起耳聋有关;GJB2基因被认为我国最常见的致聋基因,患儿GJB2基因阳性,应考虑先天性或遗传性聋的可能性;PDS基因突变可以导致大前庭水管综合征,PDS全序列扫描可作为分析诊断大前庭水管综合征的客观指标;还有比较常见的GJB3基因的538C>T为目前已知可诱发耳聋的致病基因。GJB3基因的538C>T纯合突变,提示目前已经耳聋或以后发生耳聋的机率非常大;而GJB3基因的538C>T杂合突变,提示以后可能发生耳聋或不发生耳聋的可能性均存在,因此需要长时期听力监测。必须强调指出,目前的耳聋基因检测仍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影响因素多,临床意义有限,某个项目一次或多次的检测值异常并不一定能

什么是耳聋基因检测

什么是耳聋基因检测 我国有两千多万聋哑人,其中遗传性耳聋占50%以上。 遗传性耳聋多为隐性遗传病,即夫妻双方均为携带者时,自身听力正常,但子女有25%的机会为聋儿;而仅当夫妻中一方为携带者时,子女听力不受影响。目前正常人群中携带遗传性耳聋突变基因的比例是5-6%,因此听力正常的夫妻生出聋儿的现象时有发生,新生儿中耳聋发病率已达1-3‰。 遗传性耳聋的发生与基因突变有关,目前已发现与耳聋相关的基因至少有200—300个,相关突变位点达1000个以上,这给临床检测聋病易感基因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而对中国人而言,80%的先天性耳聋患者其致病基因为:GJB2基因235delC、SLC26A4基因919-2 A>G、线粒体12Sr RNA基因1555A>G和1494C>T。进行这四种基因的检测,可以明确大部分遗传性耳聋的原因。 进行耳聋基因检测,对于个人、家庭及下一代都十分重要。 (1)避免“一针聋”: 原本听力正常的人,在使用抗生素药物后,出现听力下降或者耳聋俗称“一针聋”。既往人们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引起,现已经明确是由携带线粒体基因被氨基糖甙类药物损伤所致。 抗生素用于预防感染和抗炎治疗,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如庆大霉素、链霉素、丁胺卡拉霉素等,因其价格便宜和疗效好的原因,在临床被广泛应用,用药途径包括静脉、肌肉和局部,抗生素都均有一定的副作用,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可导致耳聋,其中一部分患者(线粒体DNA A1555G基因突变)对上述药物极其敏感,少剂量短时应用此类抗生素后也有可能发生耳聋,所谓“一针致聋”。在用药前进行耳聋基因检测是非常必要的。除了明确耳聋的病因,尚可指导携带线粒体DNA A1555G基因突变但未发病母亲家族中的亲属用药,避免他们因使用氨基糖甙类药物也发生耳聋的悲剧。 (2)减缓耳聋的发展。 PDS基因突变导致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此类患者应尽量避免头部外伤等原因引起颅压增高,损伤内耳,从而可减缓耳聋的发展;GJB2、GJB3基因突变可导致双侧感音神经性耳聋,部分婴儿出生就会耳聋,还有部分在幼儿或青少年时期发生耳聋。 ????

基因检测相关问题及答案

十个问题及答案 问题1:基因检测有什么用途? 回答: 1. 辅助临床诊断:很多疾病表现出来的症状类似,临床上很难进行鉴别诊断,容易混淆。若是通过基因检测,在基因层面找到致病原因,可以辅助临床医生鉴别诊断甚至纠正临床上的诊断。 举例:某基因检测机构通过对一个临床疑似“先天性白内障-小角膜综合症”的家系进行了基因检测,最后在基因层面发现他们家系患的其实是“玻璃体视网膜脉络膜病”而非“先天性白内障-小角膜综合症”,帮其纠正了临床诊断。 又如:糖尿病中有一型特殊类型的糖尿病为“单基因糖尿病”(由单个基因突变引起,为孟德尔遗传病)由于其基因存在缺陷,使得患者在代谢特征、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案等方面,都与1型或者2型糖尿病患者有着明显的区别。但是,由于认识上的不足,单基因糖尿病常常被误认为1型或2型糖尿病。英国一项流行病学的调查显示,有80%的青春晚期糖尿病(MODY)患者未被正确诊断。在欧美国家的单基因糖尿病的研究中,发现有10%的1型糖尿病和2-5%的2型糖尿病其实是单基因糖尿病。所以,通过对正常人群体,特别是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群,进行单基因糖尿病致病基因的筛查,可以尽早发现基因缺陷,从而把单基因糖尿病患者从1型或者2型糖尿病患者中区分出来。 2.携带者筛查:最常见的是唐氏综合征的筛查。传统的唐氏综合征筛查是利用血清学筛查进行的,检出率为65%-75%,容易漏检。而无创产前基因检测则可以准确地筛查出唐氏综合征患儿,还包括对18三体综合征和13三体综合征的筛查。此外,针对具有某些单基因遗传病(尤其是隐性遗传病)家族史的高危人群进行相关致病基因的筛查,可以及时发现该家族中致病基因的携带情况,进而分析后代患病的风险,为家属成员提供有效的遗传信息,防止缺陷基因向下一代遗传。 3指导治疗:现在医生开药的遵循的是经过广泛测试后提供的剂量信息。但所有的药物在测试过程中都是以群体作为样本的,因此药物剂量在对于大多数人是合适的。但是由于每个人的基因不同,会导致正常剂量下的药物对一些人产生致命的作用。导致原本挽救健康的药可能反而对健康造成伤害。这样的现象就称为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 ADR)。如药物warfarin是一种抗凝剂,是防止血液凝固的一种药物,病人服用这种药物可以大大减轻血栓形成的危险。但是抗凝剂服用过多,血液便不容易凝固,会造成出血,甚至有生命危险。在我们身体中有一种酶叫CYP2C9,它可以代谢这种抗凝剂,把它分解成小分子物质,使之失去抗凝血作用。正常情况下warfarin发挥作用后被代谢,完成它的药物治疗作用,也并不对人身体造成危害。但是,如果一个人CYP2C9发生突变,代谢功能降低,是弱代谢型

耳聋基因检测与诊断的意义

耳聋基因检测与诊断的意义 我国科学家1998年成功克隆了人类遗传性感音神经性聋疾病基因GJB3。近年研究证实,先天性颞骨畸形(主要为大前庭水管综合征)与SLC26A4基因突变显著相关。国内耳聋遗传资源收集网络调查研究表明,GJB2突变最为常见,其次是SLC26A4突变,前者突变检出率为21%,明确该基因突变致聋约15%;后者突变检出率约15%,明确该基因突变致聋约12%。迟发性显性遗传性聋患者虽然出生即携带致病突变,但幼年时听力可完全正常,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出现听力减退,进行性加重。 目前已经应用于临床的耳聋基因常规检测项目主要有线粒体DNAA1555G基因、GJB2基因、PDS基因、GJB3基因等。耳聋基因筛查对先天性或遗传性聋的诊断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线粒体DNA A1555G 基因突变与氨基糖甙类药物引起耳聋有关;GJB2基因被认为我国最常见的致聋基因,患儿GJB2基因阳性,应考虑先天性或遗传性聋的可能性;PDS基因突变可以导致大前庭水管综合征,PDS全序列扫描可作为分析诊断大前庭水管综合征的客观指标;还有比较常见的GJB3基因的538C>T为目前已知可诱发耳聋的致病基因。GJB3基因的 538C>T纯合突变,提示目前已经耳聋或以后发生耳聋的机率非常大;而GJB3基因的538C>T杂合突变,提示以后可能发生耳聋或不发生耳聋的可能性均存在,因此需要长时期听力监测。必须强调指出,目前的耳聋基因检测仍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影响因素多,临床意义有限,某个项目一次或多次的检测值异常并不一定能得出耳聋病因的肯定

性结论。而且,耳聋基因检测只是提示在耳聋病因中占很少数的先天性或遗传性聋的可能性,对在耳聋病因中占大多数的后天获得性感音神经性聋诊断仅具有排除性诊断方面的参考意义。 由于耳聋基因在正常人群中也有较高的携带率,如GJB2、SLC26A4突变在听力正常人群中携带率均为3%,线粒体DNA1555和1494突变携带率约为1/300,听力正常的育龄夫妇携带至少一种基因突变的几率为6.3%。因此我们认为在有生育要求但无耳聋家族遗传史的听力正常育龄夫妇中进行常见耳聋基因筛查,在此基础上对携带耳聋基因突变的夫妇提供遗传咨询,这一前瞻性防治策略将阻止较大比例的先天性隐性遗传性耳聋的出生,其意义远远大于对已生育聋儿的正常夫妇进行耳聋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从根本上为预防遗传性耳聋发生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因此耳聋基因筛查和产前诊断可以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真正达到提高人口质量,优生优育的目的。 一、预防避免耳聋发生或通过及时治疗延缓听力下降 药物性耳聋密切相关的母系遗传线粒体DNA12SrRNA突变相关性耳聋。突变基因携带者对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敏感,这就是在携带此突变的个体中使用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可以导致或者加重耳聋的原因。如果携带该突变的个体通过基因检测预知自己和家族成员携带这种突变,避免接触氨基糖甙类药物则完全可以避免耳聋的发生,这也正是耳聋基因检测的意义所在。不仅为聋人明确病因,还要为耳聋易感个体提供个体化的遗传咨询和预防措施。 另外一种可以通过有效手段延缓听力下降的耳聋类型是由

儿童耳聋基因检测详解

儿童耳聋基因检测 耳聋是临床上最常见的遗传病之一。在我国60%以上的先天性耳聋都是由遗传因素导致的。因此明确致聋病因,对于防聋治聋有重要的意义。一个家庭生育一个聋儿后,再生育二胎时,建议夫妻双方和胎儿都要做耳聋基因检测,及早治疗,降低聋哑的发生率。 导致耳聋的原因有环境因素、遗传因素或者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共同作用,其中遗传因素是主要的部分。在大量的迟发性听力下降患者中,亦有许多患者也是由于自身的基因缺陷致病,或由于基因缺陷和多态性造成对致聋环境因素易感性增加而致病。以往受检测条件所限,耳聋病因学诊断一直是临床上的难题之一,医生诊断到“神经性耳聋”这一步就无法再深入。近年来,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使得遗传性耳聋的病因学研究取得很大进展。 耳聋基因检测可为相当比例的遗传性耳聋患者提供准确的分子诊断,并可依据遗传模式对患者或突变携带者进行相关婚育指导和后代遗传性耳聋风险的评估。结合产前诊断,还可以在孕早期对胎儿的基因突变遗传情况进行检测,进而有效地减少遗传性聋病的发生。 80%的听障儿童由听力正常父母所生 有一些家长会非常疑惑,父母都没有耳聋,为什么生出孩子会是遗传性耳聋呢?这就涉及到遗传性耳聋的隐性遗传和新发突变的问题。顾主任解释说,数据显示,80%的听障儿童由听力正常父母所生,但事实上每100个正常人就有6个人携带耳聋致病突变基因。但是,他们大多数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如果父母各自携带一条致病的耳聋基因,他们自身只是携带者,不发病,但是会有25%的概率将两条致病基因都遗传给孩子,孩子就患上了遗传性耳聋。 另一种情况很少见,就是胚胎在发育过程中,受病毒感粱、环境毒害因素等导致基因发生新发突变,从而导致孩子出现耳聋。 如果在新生儿的听力筛查中采取“基因检测+物理听力筛查”的联合筛查方式,则能抓住很多“漏网之鱼”。基因检测非常简单,只需抽一点血就可以了,而这种检测将常规听力筛查可能漏掉的药物性耳聋(一针致聋)、迟发性耳聋(一巴掌致聋)的检出,及早干预避免耳聋发生,并为携带致病基因的患儿家庭提供后续生育指导的依据。从而有效阻断遗传性耳聋在家庭成员中的传递,降低了生育聋儿的风险。

耳聋基因治疗

耳聋基因治疗 耳聋是一组临床异质性很高的疾病,发病年龄、严重程度及损害部位各不相同,约60%的耳聋与遗传因素有关。人类全基因组测序工作完成后,人类基因组计划(H u m a n G e n o m e P r o j e c t,H G P)开始转入功能基因组研究阶段(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H u m a n G e n o m e S e q u e n c i n g C o n s o r t i u m,2001; C o l l i n s e t a l,2001),应用H G P基因组作图和测序的成果以及不断改进的基因定位克隆技术,遗传性听力损害致病基因的定位克隆工作近年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目前已定位的非综合征型遗传性聋基因位点111个,41个耳聋基因已被克隆,包括16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基因,18个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基因,2个X-连锁遗传基因,另有5个既表现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又表现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基因(G J B2、G J B3、M Y O7A、T M C1、T E C T A)。这些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包括离子通道蛋白、膜蛋白、转录因子和结构蛋白等(V a n C a m p&S m i t h;袁慧军,2003)。作为了解听觉通路分子机制的第一步,这些研究成果已成为为耳聋患者提供可靠的临床诊断和遗传咨询及潜在的治疗方案的生物学依据。耳蜗组织一直被认为是分裂期后终末分化的组织,损伤后不能再生,因此,尽管耳聋的发病率很高,但其治疗方法目前还仅限于助听器和人工耳蜗移植,缺乏有效的药物和生物治疗手段。了解听觉通路的分子机制有助于我们开发以基因和细胞为基础的新的治疗方法,如耳聋的基因治疗(g e n e t h e r a p y)。 基因治疗作为生物学和临床科学领域里的热门研究课题之一,以全新的医学概念和手段,给人类带来了许多惊喜,随着医学分子遗传学研究的深入,许多遗传病的发病机制在基因水平已得到阐明,使基因治疗发展速度大大加快。尽管在科学技术层次上基因治疗仍有许多障碍还有待于克服,在社会伦理道德法律上还有不同争议,但基因治疗在短短的10年里,很快从科学圣殿走向了世俗社会,从实验室研究进入了临床实践。 第1节 发展历程 基因治疗是指将人的正常基因或有治疗作用的基因通过一定方式导入人体靶细胞以纠正基因的缺陷或者置换致病基因,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生物医学新技术。E d w a r d T a t u m和J o s h u a L e d e r b e r g在60年代曾提出可利用病毒作基因转移载体的构想,但直到1990年,用基因治疗手段尝试治疗腺苷酸脱氨酶缺乏症(a d e n o s i n e d e a m i n a s e d e f i c i e n c y)才成功实现,基因治疗的对象也逐渐从遗传病被扩展到肿瘤等多种疾病。目前基因治疗的概念有了较大的扩展,凡是采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和原理,在核酸水平上开展的疾病治疗方法都可称为基因治疗。自从1990年5月美国批准了第一例临床基因治疗临床试验(治疗严重复合性免疫缺陷症)以来,基因治疗已从

防控耳聋,从基因筛查开始

防控耳聋,从基因筛查开始(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戴朴) 相当多的遗传性耳聋都是单基因病。现在,基因检测技术越来越成熟,因此从婚检到孕前阶段通过基因筛查就可以避免耳聋儿童的出生。这是一种被大家认可的有效且理想的防范手段。 早期检测可防“一针致聋”——我国7岁一下儿童,因为不合理使用抗生素造成耳聋的数量多达30万,占总体聋哑儿童的30%-40%。其中,绝大多数聋哑儿都是因为在小时候注射链霉素而“一针致聋”,永远失去了听力。全国聋病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中国聋人群体中4.4%的个体携带线粒体基因突变,在使用以链霉素为代表的氨基糖甙类药物后会引发听力下降。 这类链霉素等所致的药物性耳聋属于后天、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联合导致的出生缺陷,早期耳聋基因检测可以发现潜在的患儿。如果母亲在孕前筛查出带有药物性耳聋基因,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就可以同时保护母亲和孩子的听力健康,完全能够避免“一针致聋”的发生。 除先天性听力障碍外,遗传性耳聋还能以迟发性听力障碍的方式表现出来。迟发性耳聋的特点是:患有迟发性耳聋的人往往有很好的语言基础;迟发性耳聋的过程是渐进的;迟发性遗传性耳聋通常与遗传基因有关。虽然迟发性耳聋不是短时间内发生的,但随着听力损失的加重,仍将会对人们的工作和学习产生影响。由于迟发性耳聋具有隐蔽性,传统的检查方法难免会有所遗漏。对于这类患者,耳聋基因检测有可能明确其真正的病因,帮助医患采取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以保护残留听力,避免听力损伤加重。同时,在青少年聋人中进行相应的基因筛查和诊断,使他们了解自己的致病原因,能够有效地避免与同样有耳聋基因突变致聋的聋人异性结合,可有效地预防聋-聋的传递现象。 绝大多数遗传性耳聋为单基因病——我国现有听力致残人群2780万,居各类残疾之首(33%),同时耳聋也是常见的出生缺陷之一。 来自美国的遗传病学专家Mckusick的统计表明,目前已经知道的遗传性疾病有4000多种,包括地中海贫血、先天愚型、耳聋等。对于这些遗传性疾病,通过检查遗传基因状况,就可以明确发现出生缺陷的风险。在所有致聋病因中,遗传因素是导致聋儿出生的主要原因,比例高达60%。另外在大量的迟发性听力下降患者中,亦有许多患者由自身的基因缺陷致病,或由于基因缺陷和多态性造成对致聋环境因素易感性增加而致病。 相对于多基因疾病,遗传性耳聋等单基因疾病更容易筛查和防范。近年来,国内外科学家通过大量的研究发现,大多数遗传性耳聋属于单基因病。解放军总医院聋病分子诊断中心的自2004年起进行了全国性聋病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GJB2、SLC26A4、线粒体基因是导致中国大部分非综合征性遗传性耳聋的3个最常见的致病基因。通过对以上基因进行检测,可诊断近60%的遗传性耳聋。这项调查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提示中国聋人中可预防的比例较高,有可能通过规模化预防使中国耳聋发生人数逐年减少。 相对于消化性溃疡、哮喘等多基因疾病,作为一种单基因遗传病,现有的技术完全可以进行早期耳聋基因筛查。由于遗传性耳聋发病率较高,早期筛查就显得更为有效且格外重要。

新生儿耳聋基因检测数据集编制说明

《新生儿耳聋基因检测数据集》 编制说明 一、背景介绍 1.新生儿耳聋基因检测介绍 耳聋是临床常见疾病,也是新生儿常见出生缺陷之一。常规的新生儿听力筛查通过物理学技术只可检查宝宝当时的听力状况,但对于新生儿体内的遗传物质(即耳聋基因)的改变而导致的听神经病、迟发性与药物敏感性耳聋无法及时检测到而失去早期干预和治疗的机会。新生儿耳聋基因检测是通过荧光PCR、质谱、或者高通量测序等技术对新生儿耳聋相关基因进行检测,精准判断新生儿耳聋基因是否存在缺陷的检测技术。通过采集新生儿微量血液样本,提取DNA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评估新生儿患听力障碍的疾病风险。此技术能同时检测先天性、迟发性、听神经病与药物敏感性耳聋等非综合征型耳聋和发病率高或以听力障碍为首发的综合征型耳聋基因。 听力与耳聋基因联合筛查,可为临床医师及父母提供更为全面的新生儿听力护理及诊疗指导。 2.新生儿耳聋基因检测应用 耳聋是影响人类健康的一种常见疾病,也是临床上常见的遗传性疾病。研究表明,遗传性耳聋约占耳聋患者的60%。据统计,平均每100个中国人中,会有高达5-6人出现常见耳聋基因异常,包括受累者(即存在较高的听力损失风险),及携带者(一般不会表现出听力损失)。2013年召开的世界卫生组织全球防聋合作中心会议暨中国听力论坛上报告显示,我国现有听力残疾者2780万人,其中,0~6岁听障儿童约13.7万,且每年以2.3万的数量递增,而其中至少一半的聋儿是由于遗传缺陷引起的,可见遗传因素在致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新生儿阶段及早发现这些耳聋致病基因受累者,使得部分语前听力损失、迟发性语后听力损失以及药物性聋易感患者得到准确的遗传学诊断,能够实现对这些聋病进行有效的预防、控制或治疗。因此,正确做出病因分析,提出早期干预措施,是降低耳聋发生的有效途径。

《耳聋基因突变检测试剂盒》标准编制说明

《耳聋基因突变检测试剂盒》 标准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出的《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关于印发2019年医疗器械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的通知》(药监综办械管[2019]23号)项目编号为I2019013-ZJY。 2、工作过程:本标准于2019年3月形成工作组草案,2019年4月4日在北京召开了行标启动会,5月29日召开标准研讨会,针对工作组草案和验证方案进行了讨论。会后在2019年6月至7月开展了行标的验证工作,并形成征求意见稿。 二、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标准主要内容的论据 1、标准制定的意义、原则 听力障碍是新生儿最常见的出生缺陷,国外报道其发病率约在1‰~3‰,我国每年新增聋儿6-8.5万余名。越来越多的原因不明的耳聋缺陷被揭示是由遗传因素导致的。因此随着科技发展和优生优育理念的不断深入,从源头上控制致残诱因已成为从根本上减少新生聋儿的重要手段。早在2009年,我国卫生部就已颁布《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办法》,将新生儿听力筛查与另外两种遗传代谢病作为新生儿必查的病种之一。但是随着临床的实践发现,听力筛查有一定的局限性,容易漏筛迟发性和药物性耳聋。基于这种情况,我国学者提出“新生儿听力筛查与基因检测”联合筛查策略,联合筛查的好处是提高检出率的同时能够提前干预的时间,真正做到了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

基于此,已有多家企业开展了耳聋基因突变检测试剂的研究工作,这些检测方法涉及多种原理,包括测序法、芯片法、质谱法、PCR法等。目前国内已上市销售的耳聋基因突变检测试剂盒有9个,尚有多家企业正在进行注册相关工作。这些试剂在临床上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筛查参与率达95%以上,超过60万新生儿受益。以上数据表明,耳聋基因筛查技术已非常成熟,受众面广。然而各家因检测原理、检测位点和检测能力范围不同,存在一定技术水平差异,所以制定耳聋基因突变检测试剂盒的行业标准非常有意义,与耳聋基因突变检测国家参考品配合使用,将有助于促进各厂家改进检测能力和范围,提高试剂检测质量,必将有效提高耳聋患儿的检出率,真正的实现优生优育。 2、本标准性能指标制定依据,对于有争议指标的处理及验证情况。 在标准起草过程中充分调研了全国主要生产企业的生产和临床使用情况。本标准在相关技术指标的确定参考了耳聋基因突变检测国家参考品说明书、生产厂家说明书和性能评估资料,并结合了临床的要求。本标准在制定过程中,为了充分验证标准各条款的可操作性和合理性,制定了科学的验证方案,选择参加验证的厂家涵盖了现有生产厂家的90%以上。 要说明的几点: 1、“3 分类”项中分成以下类别:测序法、芯片法、质谱法、PCR法以及基于PCR法等原理的耳聋基因突变检测试剂盒。

耳聋基因检测八大问题

耳聋基因检测八大问题 聋病是影响人类健康和造成人类残疾的常见原因,许多聋病发病过程有遗传因素作用。在大量的迟发性听力下降患者中,亦有许多患者由自身的基因缺陷致病,或由于基因缺陷和多态性造成对致聋环境因素易感性增加而致病。故此,遗传性耳聋的基因学诊断十分重要。 针对耳聋基因检测小知识,整理了以下8问,希望能够给你们帮助。 1、父母三代都没有耳聋者为什么小孩会检查出是遗传性耳聋基因携带者? 遗传基因有缺陷不一定就发病,只有父母双方的遗传基因缺陷重合了就表现出来了。 2、先天性耳聋会遗传吗?需做耳聋基因检测吗? 遗传性耳聋肯定是遗传给下一代的,但是下一代不是每个个体都会发病,有的可以正常。如果想做产前诊断,需要先搞清楚造成耳聋的遗传基因,因为每个家族都可能有不同的遗传基因。 3、药物造成的耳聋,需要做基因检测吗? 是的。有许多患者的药物性耳聋是“一针致聋”,这说明他们对药物的毒性比一般人更敏感,这是因为他们可能携带了线粒体DNA A1555G突变。这种基因可以通过母系遗传方式传给下一代,预计我国有420万这样的携带者。通过基因检测,可以有效地预防他们及其后代的耳聋发生。 4、如果做了本次筛查结果正常,是否就不会得遗传性耳聋? 不是。目前的遗传性耳聋基因筛查只涵盖80%左右的导致遗传性耳聋的基因。现阶段的科学研究仍无法明确一部分遗传性耳聋与基因的关系。 5、新生儿听力损失的比例高吗? 新生儿听力损失的出生比例是1-3‰,每年新生聋儿约3万人,但是还有许多孩子在0-11岁发生耳聋,每年实际新增聋儿达5-6万。 ????

6、正常听力的人有可能生遗传性耳聋患儿吗? 中国人群常见耳聋基因突变的携带率高达3-5%,正常听力的父母如果携带遗传性耳聋基因,也将面临生育聋儿的风险。事实上,每年新增的3万多聋儿,其父母听力多半正常。 7、宝宝出生时听力正常,长大后就不会出现听力下降了吗? 不一定。如果宝宝携带有药物性/“一巴掌”致聋基因,在出生时听力是正常的。在宝宝成长过程中,一旦服用氨基糖甙类药物(如链霉素、庆大霉素)而导致耳聋,或此类个体只要头部受到轻微碰撞(包括耳光),就会导致耳聋。所以无论是否进行耳聋基因筛查,或者筛查结果是否正常,宝宝都应尽量避免使用此类药物。 8、新生儿做了普通的听力筛查还需要做遗传性耳聋基因筛查吗? 需要。普通听力筛查能检测出部分先天性耳聋。而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是一个补充,能筛查出一部分的先天聋、后天聋、药物聋等。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