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年级区一模物理质量分析

初三年级区一模物理质量分析
初三年级区一模物理质量分析

初三年级区一模物理质量分析

兴仁中学初三物理备课组

一、试卷的基本情况

1(试卷的题型结构

题型选择填空作图实验计算与应用

题量(22) 10 5 3 2 4

占分(90) 20 15 6 15 34

2(本次试卷为通州区调研试卷,满分90分,知识点覆盖全面,难易程度适中,重点突出,突出学生基础和实际相结合的能力,也比较真实的反映出教学的实际水平。二、学生抽样试卷分析及卷面暴露的问题

我校参考人数139人, 最高分83, 最低分25,平均分为62.1分。

主要问题

1(部分基本知识掌握不扎实,脱离生活实际,缺乏生活经验,学生不能灵活应用物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如选择题第5题,再如作图题图丁,实验题17方案二。

2、审题不清,解题不规范,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在评卷过程中发现,由于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语言不规范,推理不严密,导致丢分占了不少的比例。如计算题20题。

3、思维不够灵活,能力仍显薄弱,综合应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如选择题第10题不会分析浮力与密度的关系,22题不会分析电路情况。

4(学生对图像题的分析仍不够全面,如填空题第14题不会从图像中获取信息。三、对前一阶段教学的反思

造成以上错误的原因是:

1、近期学生做各科试卷太多,学生只能疲劳应付,学习兴趣不够浓厚,对基本概念的掌握不牢固,遗忘较多。

2、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活动重视不够,在平时教学中,教师总舍不得把课堂上的时间让给学生,教师讲得多,让他们进行读题审题、分析说理少。

3、物理思维方法的培养做得不到位,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欠缺。

4、对生活物理、热点问题关注不够,知识掌握的“应试”成分太多,对实际问题的解决不能触类旁通。

5、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不强,不能灵活运用数学手段解决物理问题。学生在综合应用题上失分严重,这反映了我们对学生审题、作图、计算、提问质疑、猜想假设、设计实验、评估、信息收集和处理、分析归纳、综合运用以及方法迁移等方面的培养还远远不够。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有针对性训练,切实把方法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重视起来

6、教学中过分重视“知识与技能”,而忽视“过程与方法”造成的。我们要深刻体会和研究如何将科学探究作为“内容”、“方法”、“精神”和“创造性活动”,并将其贯穿于教学的过程中,教学素材的选用之中,试卷命制的过程之中。

四、中考二轮复习措施:

( 一)认真研究《课程标准》、《考试说明》和教材,有的放矢

- 1 -

1、吃透《课程标准》、《考试说明》。

中考命题唯一的依据就是《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若教师能够真正的吃透《课标》、《考试说明》,细化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各项要求,不但能使我们在复习时做到有的放矢、提高效率、脱离题海战术,在平时新课教学过程中把握住难度,减轻学生负担,少走弯路。

2、以教材为本,但又不能拘泥于教材。

(二)精心分析近年中考试题,把握中考脉动

1、仍然要重视对“双基”的复习,但已不再是简单的记忆背诵

对比近两年中考试题不难发现,09年和10年的中考试题试题稳定,但稳中有变。结构、难度、考点基本保持稳定,但是题目的形式却会有变化。重视对中考试题的研究,必要时进行二次创造,正确把握2011年中考命题的走向。

2、强调过程与方法,考查探究过程的细节

近年课改区的试题体现的一大趋势是突出考查探究活动的细节,考查学生对基本探究方法、探究能力的掌握情况,以此体现平时教学中科学探究的落实情况。

3、联系实际,注重应用。

生活中的常见现象最可能成为命题的素材,特别是当年与物理有关的重大事件。教学中应提醒学生身边生活处处有物理知识,注意身边的物理现象。要把物理知识从具体的情景中抽象出来,再还原到具体情景中去。要密切关注社会生活热点、最新科技成果,要培养学生能将物理知识情景化,物理情景理性化。让学生的头脑中不再是枯燥的公式、概念和规律,而是随时能够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简单问题情景化,情景问题理性化。

4、重视开放探究型物理题,体现新课程理念

近年中考卷中都会设置适量的开放探究型题目,考查学生的发散思维、迁移能力和创新意识,体现新课程理念。初中学生只能是浅层次地开放,学生往往都可以用已掌握的知识和方法加以拓展和迁移。对于此类题型常常没有现成的解答标准。

(三)掌握学情,因材施教

分析学生层次,分层次教学,立体分析后进学生的弱项在哪些方面,比如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心态等,了解学生知识欠缺在哪些部分,改进教学,提高针对性

(四)科学设计复习策略,注重非智力因素

加强模拟试题训练,提高学生的考试实战、心理调节能力。模拟练习要紧扣中考要求,做到系统化、规范化,要在练中指导学生读题、审题、解题、答题。读题要抓助关键的字词,正确把握试题情景;审题要注重试题的物理思想,抓助物理过程;解题要以已知的事实数据为运用知识的依据,寻找突破口;答题要清晰、明确、规范。

(五)充分激发学生潜能,事半功倍

以“学生为本”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要注重学生的复习活动,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性,真正让学生自己主动去梳理知识、剖析错误、寻找适合自己更好的复习方法。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就是提高复习效率的源泉。

总之,物理最后一阶段复习教学应以回归教材,查缺补漏为主导,知识掌握与技能提升为基础,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注意知识系统化,方法系列化,训练规范化,专题多样化,夯实双基的基础上,多研究近几年中考试题,根据试题热点,联系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综合解题能力。以达到最理想的中考成绩。

- 2 -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