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史

中国教育史
中国教育史

第一章原始时期的教育

1、教育的起源:①生物起源说教育起源于生物遗传本能。(法:利托尔塔英:沛西·能)

②心理起源说教育起源于儿童对人的无意识模仿。(美:孟禄)

③劳动起源说教育起源于社会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恩格斯)

2、原始社会的教育特点:①教育目的一致,教育权利平等

②以生活经验为教育内容,包含多种方面

③教育活动在生活生产中进行

④教育手段局限于言传身教

⑤男女教育有区别,根源在于分工

⑥教育还没有专门的场所和专职人员

第二章夏商西周与春秋时期的教育

1、六艺教育:礼:政治、伦理、道德、礼仪皆为其包括

乐:诗歌、音乐、舞蹈

射:射箭的技术训练

御:驾驭战车的技术

书:文字读写

数:算法

2、春秋时期的教育变革

①官学衰废原因:世袭制度造成贵族不重教育,王权衰落导致学校荒废,战争动乱打破旧的文化垄断。

②私学兴起a、私学产生的背景:①管学的衰废,促进了私学的兴起②士阶层的变化与统治者争相养

士促进了私学的兴起。

b、产生的意义:①私学的兴起为百家争鸣开辟园地,促进了思想学术上的百家争鸣②私

学的产生,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中国教育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

变革③私学打破了“学在官府”传说,使文化知识传播于民河。

③私学的派别:郑国的邓析、鲁国的少正卯、孔丘

3、孔丘的教育思想

(1)孔子的人性论

①孔子从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上论证了教育的作用,他承认教育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②孔子提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性”是指先天素质,“习”是指后天习染,包括教育与社会环

境的影响。人的本性是很接近的,后来之所以有较大的差别,是教育和学习的结果;人的聪明才

智不是先天的,主要靠后天习得,无论何人,只要肯努力,定能获得成功。

③人要发展,教育条件是很重要的,孔子主张人应当终身不断受教育,这样才能使知识的掌握和道

德的修养不至于停顿、倒退,这个全人生的学习过程要到进入坟墓才算结束。

④他在实践上强调重视教育,是其教育思想的进步一面,但是他把人性分为三等,并断言有不移的

上智和下愚,这是不科学的,是他人性论的一个缺陷。

(2)有教无类

有教无类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进步思想,主张打破奴隶主贵族对教育文化的垄断,应不分贵贱贫富、种族以及“国别”,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一般平民,有利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

(3)教学内容:《诗》《书》《礼》《乐》《易》《春秋》

教学内容的特点:重人事,轻鬼神;重文事,轻武事;重政事,轻科技。

(4)孔子的教育目的观:①培养志道弘道的德才兼备的君子

②关于君子的品格,孔子强调三个要求:“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③如何实现志道弘道则通过设学授徒,扩大道的影响,同时学而优则仕,仕而

优则学

(5)如何评价学而优则仕?

①学习是通向做官的途径,培养官员是教育最主要的政治目的,而学习成绩优良是做官的重要条件,

如果不优秀或不学习,也就没有做官的资格,这样也提高了官员的素质。

②“学而优则仕”与“任人唯贤”的路线配合一致,为封建制度的建立准备条件,他适应社会的发

展要求,反映了一定规律,直到现代还有实际意义。

③“学而优则仕”反映了封建制度兴起时的社会需要,成为当时知识分子积极学习的巨大推动力。

④束缚教育与政治捆绑,对教育科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6)孔子的教学思想:①学思行结合:学而时习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君子耻其言而过其

②启发诱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③因材施教: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了解学生的特点,通过对话,个别观察,有

针对性的进行教育。

④好学与实事求是的态度:好学乐学、不耻下问、实事求是的态度

(7)孔子的德育原则:

①立志:人不应当以当前的物质生活为满足,还应有对未来的精神上更高的追求,要有自己的理想

②克己:如何对待自己和对待他人是一个重要的道德问题,是复礼的基本条件。

③力行:实际行动才表明人的道德水平

④中庸:既无过,也无不及,不偏不倚,恰到好处

⑤内省:不论道德认识或是道德实践,都需要有主观积极的思想活动

⑥改过:人会犯错是客观存在的,正确的态度是重视改过,同时改正错误需要得到别人的指点帮助

(8)孔子的教师观(树立教师的典范):

①学而不厌:敏而好学,保持积极的精神状态,时刻记住不断进步

②温故知新:巩固旧知识,探索新知识;注重继承,探索创新

③诲人不倦:以耐心说服的态度教育学生,对学生要有爱和高度的责任心

④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言行一致,做学生的榜样

⑤爱护学生:要求学生努力进德修业,不断努力,对学生充满希望,满怀信心,公正客观对待学生

⑥教学相长:“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为学生解疑答惑,经常共同进行学问切

磋,教和学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第三章战国时期的教育

1、稷下学宫

“稷下”是指齐国都城临淄的稷们附近地区,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田齐的官办高等学府,始建于齐桓公,是一所由官家举办而由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学校,是一所集讲学、著述、育才活动为一体兼具咨议作用

的高等学府,它对中国古代学术文化和教育发展产生过重大的历史影响。

2、墨子及其教育思想

(1)人性论及其在教育思想中的体现

①墨子从人性平等的角度出发,认识和阐述教育作用,他提出“素丝说”,以素丝和染丝为喻,来说明

人性及其在教育下的改变和形成。

②他讲到人性不是先天形成的,生来的人性不过如同待染的素丝,下什么颜色的染缸,就成什么颜色

的丝,也既有什么样的环境与教育造就什么样的人,因此,必须慎其所染,选择所染。较之孔子的人性论,在社会意义上进步了。

(2)墨子的教育目的

“兼相爱,交相利”的社会理想培养“兼士”或“贤士”“博乎道术”:知识技能

“辩乎言谈”:思维论辩

“厚乎德行”:道德的标准要求(3)墨子的教育内容

①政治和道德教育

②科学和技术教育

③文史教育

④培养思维能力的教育

(4)三表法

是墨子用于衡量人的认识和言谈是否正确的标准,分别是指:“有本之者”:历史的经验和知识

“有原之者”:依据民众的经历,以广见闻

“有用之者”:必须在社会实践中检验思想

和言谈是否正确

(5)墨子的教学方法

①主动

②创造

③实践

④量力

3、孟子及其教育思想

(1)人性论—“性善论”

①人性是指“仁义礼智”之类的道德属性,“性善论”说明了人性是人类所独有的、区别于动物的本

质属性。

②性善论还包含了一个人类种系发展的前提在内,“我固有之”的“仁义礼智”归根到底也是人类学

习的结果

③性善论不仅揭示了人类之“类”,而且还揭示了人之“故”。

④所以,教育与学习是人的必须也是人的可能;教育与学习必须遵循人的内在依据,发扬人的自觉

⑤开创了中国教育史上强调个体理性自觉的“内发说”。

(2)教育的作用:引导人保存、找回和扩充其固有的善端

(3)教育的目的:明人伦

人伦“五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五常”:仁、义、礼、智、信

(4)论理想人格:“大丈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如何实现:持志养气、动心忍性、存心养性、反求诸己

(5)教学思想:

①深造自得:深入学习和钻研必须有自己的收获和见解,这样才能形成稳固而深刻的智慧,遇事才

能左右逢源,挥洒自如,学习就应由感性学习向理性思维转化。

②盈科而进:是指学习和教学过程要循序渐进,应该像源源不断的流水那样,渐次流入大海

③教亦多术:“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

【翻译】:对学生,有的应及时点化,有的应成就其德行,有的要发展其才能,有的可答其

所问,不能蓟门者则可以间接地受教。

④专心致志: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

4、荀子及其教育思想

(1)性恶论

①“性伪之分”:人性应当是指人的先天素质,人的自然状态,塔完全排除后天人为的因素,不需要任

何前提条件;“伪”是指人为,是泛指一切通过人为的努力而使人发生的变化。

②“性伪之合”:性与伪是有区别甚至对立的,但是二者也是相互联系、相互统一的。通过化性起伪实现性

伪之合。

③“化性起伪”: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着“化性起伪”的作用。教育作用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人的

主观能动性,一方面是环境的作用,因而,化性起伪是环境、教育和个体努力的共同结果。

(2)教育的目的

出于礼法兼治的政治理想,要求教育培养推行礼法的“贤能之士”或者说是具有儒家学者身份且长于治国理政的各级官僚。依据德才兼备、言行并重的标准。

(儒者的三个层次:俗儒、雅儒、大儒)

(3)学习过程和思想方法

①闻见

②知:兼陈万物而中悬横:不偏执于某一事物和事物的某一方面,对事物做全面、广泛的比较,分析、

综合,择其所是而弃其所非,以求如实的把握事物及其关系。

虚壹而静:既在积极活动,同时又在更高水平上清醒地把握它,使思维成为广则能兼,专则能深,亦动亦静的活动过程,就可以“坐于室而见四海,处于今而论久远··”

③行

5、战国后期的教育论著

(1)《大学》:

是《礼记》中的一篇,是儒家学者论述大学教育的一篇论文,着重阐明“大学之道“—大学教育的纲领,被认为是与论述大学教育之法的《学记》互为表里之作。

①三纲领:《大学》开头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儒家对大学教育目的和为学

做人目标的纲领性表达,“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被称之为“三纲领”。

a、明明德:把人天生的善性—“明德”发扬光大

b、亲民:由己及人,把个人自身的善转化为他人,尤其是民众的善

c、止于至善:每个人都应在其不同身份时做到尽善尽美

②八条目:《大学》以为人的完善是一个过程,又可细分为八个步骤: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

齐家、治国、平天下,即八条目,八条目前后相继,逐个递进又逐个包含,体现了阶段与郭晨

的统一。

(2)《中庸》:

《礼记》中的一篇,司马迁肯定是孔丘之孙子思“作《中庸》”,《中庸》共33篇,主要阐述先秦儒家的人生哲学和休养问题,提出了“中庸之道”,与《大学》互为阐发。到宋代,经朱熹整理,亦列为《四书》之一,对后世中国知识分子、一般民众的个人修养、精神生活和为人处世之道均有影响。

学习的过程:学问思辨行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3)《学记》

①《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是先秦时期儒家教育

和教学活动的理论总结,它主要论述教育的具体实施,偏重于说明教学过程的各种关系。

②教育教学原则:

a、预防性原则

b、及时施教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学习观摩原则

e、长善救失原则

f、启发诱导原则

d、藏息相辅原则

g、教学相长原则

《学记》复印资料

1、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

必由学乎!

【译】考虑问题合乎法度,招求贤能的人,足以取得小名声,不足以感动群众;亲访贤人,并体察关系疏远的臣民之心,足以感动民众,不足以教化民众。君子想要教化民众,形成良好的风俗,大概必须从办学兴教着手吧。

【析】办学兴教对于化民成俗的重要意义。此段表现了对教育作用和目的的基本看法。认为实现良好政治的最佳途径是“化民成俗”,即兴办学校,推行教育,作育人才,以教化人民群众遵守社会秩序,养成良风美俗。把教育视为政治的最佳手段。

2、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

其此之谓乎!

【译】玉不雕琢,不能成为器物。人不学习,不懂得道理。因此古代做君王的人,建立国家,治理民众,都把兴教办学放在首位。《说命》说:“要始终想着经常学习。”就是说的这个意思吧!

【析】进一步强调学习和教育的重要意义。

3、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译】虽有好菜,不吃,不知道它的美味。虽有最好的道理,不学,不知道它好在哪里。因此,学习了然后就知道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育别人然后才发现自己的困惑。知道不足,然后能反省自己;知道困惑,然后能加强自己。因此说教和学是互相促进的。《说命》说:“教别人,一半也是增长自己的知识。”就是说的这个意思吧!

【析】进一步说明学习的重要性,并说明教学相长的道理。

8、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

之所由兴也。

【译】大学的教育方法,在学生的邪念尚未萌发的时候就加以防禁叫做“预防”,当学生可以教育的时候及时进行教育叫做“适时”,不超越阶段而循序渐进的施行教育叫做“顺序”,互相观察学习而提高叫做“观摩”。以上四条就是使教育兴盛的方法。

【析】促使教育兴盛的方法。

9、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译】坏事发生了然后加以禁止,就抵触而难以奏效。过了学习的年龄然后学习,就勤苦而难有成就。杂乱地进行教学而不循序渐进,就会搞坏、搞乱教学秩序而不可整饬。独自学习而没有朋友互相切磋,就会学识褊狭浅薄而见识不广。不尊敬朋友就违背师教。闲逛不学好就荒废学业。以上六个方面就是造成教育失败的原因。

【析】教育失败的原因。

10、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译】君子既懂得促使教育兴盛的方法,又知道导致教育失败的原因,然后可以做人的老师。因此君子教育学生,加以诱导而不强牵着学生走,加以鼓励而不抑制学生的进取精神,加以开导而不把话说透。诱导而不强牵着学生走就能使学生无抵触情绪,鼓励而不抑制学生的进取精神学生就会感到容易接受,开导而不把话说透就能启发学生思索。能使学生无抵触情绪,易于接受而又勤于思索,可以称为善于教育了。

【析】教学的方法在于启发诱导。

11、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译】学生易犯四种过失,老师必须了解。学生的学习,有的失于贪多,有的失于过狭,有的失于见异思迁,有的失于浅尝辄止。犯这四种过失的学生,心理各不相同。了解这些学生的心理,然后才能挽救他们的过失。从事教育的人,就是发扬人的长处而挽救人的过失的。

【析】指出学生易犯的四种过失,老师必须了解而帮助纠正。

第四章秦汉时期的教育

一、董仲舒

1、《春秋繁露》—汉代思想家董仲舒的教育教学论著。

2、三纲五常:三纲(道德的基本准则):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五常(是与个体的道德认知、情感、意志、实践等心理、行为能力相关的道德观念):

仁义礼智信

3、教学方法:①强勉努力

②专心致志

③精思要旨

4、道德修养的原则与方法:①确立重利轻义的人生理想—义利观

②“以仁安人,以义正我”—人我观

③“必仁且智”—情感与认知的统一

5、教学内容:《诗》《书》《礼》《乐》《易》《春秋》

二、颜之推

1、《颜氏家训》—我国封建社会第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科书。

2、颜之推的教学方法:勤学、切磋、眼学

3、眼学:对事物亲自观察和深入钻研,直到获得确切的真知为止的学习态度和方法。

3、儿童教育思想

①儿童幼年时期,心理纯净,各种思想观念还未形成,可塑性大;

幼年时期受外界干扰少,精神专注,记忆力出于旺盛时期,能把学习材料牢固的记住

②在教育时应注意严慈结合、同等爱护,切忌偏爱。语言是社会交往的工具,重视通用语言、注重道德教

育,包括以孝悌为中心的人伦道德和立志教育两方面。

第六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

1、科举的科目设置:常科:秀才科、明经科、进士科、明法科、明字科、明算科

制科:武科不定期举行,作为补充

2、科举制度对学校教育的影响

(1)学校与科举的关系:

学校教育与科举考试,皆独立而并举,相辅而相成,关系相当密切。学校教育要适应科举考试的需要,成为科举的附庸,学校作为科举专场的预备场所,一切受科举考试的直接支配。科举对学校教

育发挥着导向调控的作用,科举制度存在的一切消极因素,也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

(2)科举影响学校教育培养的目标:

充实国家官员队伍,是封建时代选拔官员的制度。科举考试的基本原则是以文才出众为标准,不是以德才兼备为标准,这对于学校的培养方向产生极深刻的影响。

(3)科举影响学校的教育内容:考什么,学什么,科技实用知识根本不接触,造成知识面狭隘。

(4)科举影响学校的考试方法

补充:科举制的影响:积极影响:①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制消极影响:①国家只重视科举取士,忽略学校教育

②使选士与育士紧密结合②科举具有很大的欺骗性

③使选拔人才较为客观公众③科举束缚思想,败坏学分

④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

第七章宋元辽金时期的教育

一、书院

1、北宋六大书院:白鹿洞、岳麓、应天府、嵩阳、石鼓、茅山书院

2、南宋四大书院:白鹿洞、岳麓、丽泽、象山书院

3、书院萌芽的原因:①官学衰废,士人失学(社会动乱,安史之乱)

②源远流长的私人讲学传统

③佛教禅林的影响

4、书院的作用:①为广大士人提供学习场所

②促进古代学术繁荣

③书院的形成和精神对中国近代大学的形成有一定影响

5、蒙学教材

①什么是蒙学:一般将8至15岁儿童的“小学”阶段称为蒙养阶段,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学校称为蒙学

②蒙学教材:《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二、朱熹的教育思想

1、朱熹著作:《四书集注》《近思录》《伊洛渊源录》《朱子语录》《朱文公文集》《续集》《别集》等

2、朱熹亲自制定《白鹿洞书院揭示》,这是书院发展史上一个纲领性学规。

3、朱熹的教育阶段论

小学阶段(8-15岁)大学阶段(15岁以上)

任务:培养“圣贤坯璞”在“坯璞”的基础上“加光饰”,进一步精雕细琢,把把他

们培养成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内容:教事(知之浅而行之小者)教理(事物之所以然)

方法:①主张先入为主,及早施教①重视教师指导下的自学

②要求形象生动,能激发兴趣②提倡不同学术观点之间的相互交流

③首创以《须知》《学则》的形式

来培养道德的行为习惯。

4、关于道德教育的方法

①立志(树立远大志向)

②居敬(专心致志,谨慎认真)

③存养(存心养性)

④省察(自我反省和检查)

⑤力行(将学到的伦理道德知识付诸实际,转化为道德行为)

5、朱子读书法

①循序渐进:按一定次序,不要颠倒,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能力,安排读书计划,并切实遵守它,要

扎实大好基础,不可囫囵吞枣,急于求成。

②熟读精思:读书要能成诵,熟读的目的是精思,是一个“无疑—有疑—解疑”的过程。

③虚心涵泳:“虚心”:指读书时要虚怀若谷,静心思虑,仔细体会书中的意思,不要先入为主,牵强附会

“涵泳”:读书时要反复咀嚼,细心玩味

④切己体察:读书时不能仅仅停留在书本上,口头上,必须见之于自己的实际行动,要身体力行

⑤着紧用力:必须抓紧时间,发愤忘食,反对悠悠然;必须抖擞精神,勇猛奋发,反对松松垮垮

⑥居敬持志:居敬:读书时要精神集中,注意力集中

持志:要树立远大志向,高尚的目标,并以顽强的毅力长期坚持

第八章明朝的教育

1、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结合复印资料)

①揭露和批判儿童教育不顾儿童的身心特点

②儿童教育必须顺应儿童的性情

③儿童教育的内容是“诗歌”“习礼”和“读书”

④要“随人分限所及”,量力施教

⑤儿童教学程序:动静搭配,体脑结合

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其目的是为了向儿童灌输封建伦理道德,但反对“小大人式”的传统儿童教育方法和粗暴的体罚等教育手段,要求顺应儿童性情,根据儿童的接受能力施教。

2、王守仁:自然教育的代表,封建时代的完人,创立了与程朱理学相径庭的“阳明学派”,著有《传习录》等

第十章中国近代教育的转折

1、著名的洋务学堂

①京师同文馆:1862年,恭亲王奕 奏请设立于北京,是近代中国被动开放的产物,标志着近代教育的开端

②福建船政学堂:1867年开办,是近代中国海军人才的摇篮,为近代中国海军输送了第一代舰战指挥和驾驭人

才,为近代中国船舰制造业的发展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2、张之洞

①著《劝学篇》—张之洞的名篇

②“中体西用”思想在《劝学篇》中的系统阐述

“中学西用”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不是偏废”

3、“中体西用”的评价

①该理论为“西学”教育的合理性进行了论证,促进了资义文化在中国的传统

②在此原则下实施的留学教育和举办的新式学堂,给僵化的封建教育制度打开了缺口,改变了单一的传统教育

结构

③其作为一种文化整合方案和教育宗旨是粗糙的,它在没有克服中西学间固有的内在矛盾的情况下直接嫁接,

必然引起两者的排异反应。

④为新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论证。

第十一章维新运动到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

1、康有为《大同书》

康有为的代表作之一,描述康有为的“大同”社会的理想蓝图,即“无邦国、无帝王,人人平等,天下为公”

的大同社会,带有明显的未来乌托邦色彩。

第十二章民国成立初期的教育

一、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1、“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从养成共和国民健全之人格的观点出发

(1)“五育”:①军国民教育(兵式体操、体育)--原因:抵外侵,寓兵于民,全民皆兵捍卫共和国,打破封建军

阀佣兵独霸的局面

②实利主义教育(智育)

③公民道德教育(德育)--自由、平等、博爱

④世界观教育—世界分为“现象世界”与“实体世界”

⑤美感教育(美育)--应用美学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感情。

(2)五育的关系:五育不可偏废,公民道德教育是根本,其中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偏于现象世界之观念,为隶属于政治之教育;世界观教育与美育教育以追求实体世界之观念为目

的,为超轶政治之教育。五育中,军国民教育为体育,实利主义教育为智育,公民道德教育

为德育,美感教育可以辅助德育,世界观教育将德智体三育合而为一,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学校中每种教学科目虽于五育各有侧重,但又同时兼通数育。

2、高等教育思想(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思想)

(1)整顿学风、校风①抱定宗旨,改变校风—-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

②发展研究所,广积图书,引导师生研究兴趣

③砥砺德行,培养正当兴趣

(2)以“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为原则整顿教师队伍

(教师的聘任,罗致各类学术人才—有新文化运动的著名代表人物,也有政治上保守而旧学深沉的)(3)教授制校,民主管理:①组织评议会—全校最高立法机构和权力机构

②组织各部门教会—分管各学门教会,规划本学门教学工作

③设立行政会议—全校最高行政机构和执行机构

意义:让真正懂得学术的人来管理学校。新管理体制的建立,改变了封建衙门作风,提高了工作效率,促进了学校的蓬勃发展。

(4)学科与教学体制的改革:①扩充文理,改变“轻学而重术”的思想

②沟通文理,废科设系

③改年级制为选科制(学分制)

3、教育独立思想:教育独立的要求:教育经费独立、教育行政独立、教育学术和内容独立、教育脱离宗教而独立

二、三大学制

1、壬寅学制,1902年颁布,统称《钦定学堂章程》,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以中央政府名义制定的全国性学制系统,

公布后为及时行。

2、癸卯学制,1904年颁布,统称《奏定学堂章程》,是中国近代由中央政府颁布并首次得到施行的全国性法定学

制系统,划分为三段七级。

3、1922年“新学制”或称“壬戌学制”,又称“六三三学制”

第十四章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

一、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1、陶行知与晓庄学校

1927年春,创办晓庄学校,确立“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成为中国现代教育史上提倡乡村教育,兴办乡村学校的先行者。(晓庄学校的办学目的是以培植学生的“生活力”)

2、生活教育理论

“生活教育”:“生活的教育”“为生活而教育”“为生活的提高进步而教育”

6个特点:生活的、行动的、大众的、前进的、世界的、有历史联系的

①从定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上向前的需要而教育

②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生活决定教育

③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1)“生活即教育”:①生活含有教育的意义

②实际生活是教育的中心

③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a、表现为教育的目的、原则、内容、方法都为生活所决定

b、推动生活进步

(2)“社会即学校”:①“以社会为学校”(社会即学校)是拆除学校围墙,依据社会的需要,利用社会的力量,在社会中创建新型学校,即把工场、农村与学校、社会打成一片的学校。

②“学校即社会”:其实是一种“半开门”的改良主义主张,是把社会里的东西“挑选几样,

缩小一下搬进学校里去”

意义:以社会为学校,使教育材料,教育方法,教育工具,教育环境都可以大大增加,有利于拓展学生知识,增强学生的能力,还可以使被传统学校拒之门外的劳苦大众能够受到起码教育。(3)“教学做合一”(对人之影响为教,对事是做,对己之长进是学)

教的方法和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

中国教育史复习要点

《中国教育史》复习要点 第一章 1、简述夏、商、西周的文教政策。 (一)学在官府 第一,惟官有书,而民无书。第二,惟官有器,而民无器。第三,惟官有学,而民无学。(二)官师合一 1、教师由官吏兼任,官职为当教师的前提条件; 2、师资的选聘任用,均由政府包办; 3、教师无真正的专业精神可言。 (三)政教合一 l、教育与政治的叠合,教化是政治统治的重要手段和内容,施教机构就是行政机构或教育行政管理机构;2、教学内容与官方意识形态密不可分;3、读书与做官发生密切联系。 2、简述秦代的文教政策。 (一)崇法尚刑,以法为教 (二)强化文化学术的高度统一 1、书同文:许慎:“言语异声,文字异形”。丞相李斯将由籀文改造的大篆简化为小篆(又称秦篆),编《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编《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编《博学篇》。汉代塾师将三篇合一,统称《仓颉篇》。汉代狱吏程邈创制隶书。 2、行同伦:“黔首改化,远迩同度”。 3、禁私学,以吏为师。“以吏为师”是指在政府机关附设“学室”,由吏对弟子进行教训,以培养刀笔小吏。 4、禁游宦。“游宦”是指通过游说宣传自己的主张,以达到从政做官目的的知识阶层。 5、设三老以掌教化

6、颁挟书令,焚书坑儒 (三)设置博士官 3、了解李斯、赵高、胡毋敬所编写的字书名称。 丞相李斯将由籀文改造的大篆简化为小篆(又称秦篆),编《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编《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编《博学篇》。汉代塾师将三篇合一,统称《仓颉篇》。汉代狱吏程邈创制隶书。 4、简述汉初以及汉武帝制定的文教政策。 (一)各家并存,推重“黄老之学”的汉初教育政策 1、重视知识分子作用 2、允许开办私学,恢复各派学术 3、废除挟书令 (二)汉武帝“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 1、“推明孔氏,抑黜百家” 2、兴太学以养士 3、重视选举,任贤使能 5、了解卧碑文、训士卧碑文的对应朝代。 国子监设绳愆厅;立《卧碑文》(明)、《训士卧碑文》(清)。 6、简述古代文教政策基本特点。 一、极为重视对文教政策的制定 二、文教政策充分发挥了为政治经济服务的作用 三、鼓励官学的发展,允许私学发展,私学成为官学的重要补充 四、注意到人才培养与人才选拔任用的联系 五、贯穿着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并重的精神 六、强调以道德教育为中心 第二章 1、简述学校教育萌生的前提条件。 1、阶级的分化和国家机器的产生 2、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 3、文字的创造与知识的积累。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 重点内容整理 第二章 第三节 “六艺教育”

第二章第三节“六艺教育” 一、六艺的内容 西周不论是国学还是乡学, 不论是小学还是大学, 都以“六艺”为基本学科, 只是在要求上有层次的不同。六艺教育起源于夏代, 商代有所发展, 西周在继承商代礼仪教育的基础上, 使它得到发展和充实。 1、礼乐: 奴隶主贵族的礼和乐是密切配合的, 凡是行礼的地方, 就需要有乐。礼乐贯穿于整个社会生活, 体现了宗法等级制度, 对青年一代政治思想、道德品行的培养有重大的作用。 礼:凡政治、伦理、道德、礼仪都包括在内,周礼的教育不仅在于养成礼仪规范,同时具有深刻的社会政治作用,通过礼制表明尊卑上下的等级关系,强化宗法制度和君臣等级制度。 乐:包括诗歌、舞蹈和音乐,是当时的艺术教育,陶冶人的感情,包含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要求,使强制性的礼转化为人们内在的道德和精神的需求。 2、射御: 射:拉弓射箭的技术。御:驾驭战车的技能。西周的武装力量以战车为主,武士必须有驾驭战车的技术,青年达到一定年龄就要受训练。 3、书数:

书:文字。西周时期把文字构造规律归纳为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六个方面,称为“六书”。当时有了我国最早的儿童识字课本——《史》。这是西周小学主要的教学内容。 数:算法,以及历法等与数字计算相关的知识。这也是西周小学的主要教学内容。 二、六艺的特征 西周的教育内容可以总称为六艺教育。它是西周教育的特征和标志。六艺教育包含多方面的教育因素。它既重视思想道德, 也重视文化知识; 既注重传统文化, 也注重实用技能; 既重视文事, 也重视武事; 既要符合礼仪规范, 也要求个人道德修养。六艺教育有符合教育规律的历史经验, 可供后世借鉴。 三、意义 “六艺”教育经历了夏、商的发展,到西周最为完备,是西周教育的特征和标志。“六艺“既重视思想道德,也重视文化知识;既重视传统文化,也重视实用技能;既重视文事,又重视武备;既要求符合礼仪规范,又要求内心情感修养。总之,“六艺”体现了文武兼备、诸育兼顾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文明发早期的辉煌。

中国教育史精讲

中国教育史 原始社会教育的最本质特点是无阶级性。 中国历史上记载最早的儿童识字课本是《史籀篇》。 制度化教育诞生的标志是学校的出现。 西周教育的特征:学在官府 私人讲学兴起的原因:官学衰废,学术下移,新兴士阶层出现 私人讲学兴起的意义 冲破了西周以来学在官府,学校教育为官府所垄断的局面,打破了政教合一,官师合一的旧官学教育体制,使学校成为了独立的活动。 私学扩大了教育对象 使教育内容与教育方式得到了新的发展 私学提倡思想自由,有利于学术繁荣 促成了学校教育服务社会政治的古代教育传统的形成,例如孔子的“学而优则仕”。 稷下学宫 性质:由官家主办而由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学校,是战国时代的最高学府。由养士制度发展转化来的教育机构。创办学宫的目的是招贤纳士。 任务:讲学,著述,育才,咨询议政 特点:学术自由,待遇优厚 历史意义: 促进了战国时期思想学术的发展,显示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独立性和创造性精神,创造了一个出色的教育典范。 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 贡献:1 首创私学,2 编订六经 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孔子是首倡因材施教的教育家 启发诱导——世界上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启发式教学成败的关键在于 是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思,行并重4由博返约 道德教育 道德修养的原则和方法 立志——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克己——严以责己,宽以待人 力行,中庸,内省,改过 孟轲的思想——性善论与教育作用 性善论的内容:善性是指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即仁,义,礼,智理论价值:1认为人生来就有理智的善端,强调了人与动物的区别是人生来就有的2他所说的善性是人生来就有的,他的性善论是以唯心主义哲学为理论基础 他认为教育的作用在于:一是求放心,即恢复失去的善性,二是存心,养性,保持和发扬固有的善性。他认为仁政的根本在于得民心,而教育又是得民心的最有效地手段。 明人伦与教育目的 大丈夫的人格理想 标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实现:持志养气,动心忍性,存心养性,反求诸己

中国教育史课程论文

论韩愈及其教育思想 湖南师范大学教科院教育学专业颜静 2007010130 摘要:韩愈不仅是伟大的文学家和政治家,而且也是位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韩愈在教育史上最突出的贡献是他关于“师道”的论述。在其众多的著作中,《师说》一文被世人公认为是韩愈最重要的教育理论著作。其中蕴含的思想构成了韩愈教育思想的精髓。它的出现并不是偶然性的产物,而是有着其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的。韩愈的教育思想流传至今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学习、认真的研讨与大胆的借鉴。现代教育是指以培养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现代人为宗旨的教育。它的目标已凸显出素质教育、通才教育、创造教育、个性教育等特征。这同时也就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教育家教育思想“性三品”《师说》 主要内容: 韩愈,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他三岁而孤,受兄嫂抚育,早年流离困顿,有读书经世之志。德宗贞元八年登进士第,任节度推官,其后任监察御史、阳山令等职。宪宗即位,为国子博士。后又历官至太子右庶子。元和十二年,从裴度征讨淮西吴元济叛乱有功,升任刑部侍郎。元和十四年,宪宗迎佛骨入大内,他上表力谏,为此被贬为潮洲刺史。移袁州。不久回朝,历官国子祭酒、吏部侍郎等显职。卒于长安,韩愈在政治上力主加强统一,反对藩镇割据。思想上尊儒排佛,以孔孟道统的继承者自居。他反对六朝以来的形式主义的骈偶文风,大力提倡古文,和柳宗元共同领导了中唐古文运动。韩愈是唐代著名散文家。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韩愈的文章深于立意,巧于构思,语言精练,富有创造性。其诗亦别开生面,勇于创新,工于长篇古风,采用散文辞赋的章法笔调,气势雄浑,才力充沛,想象奇特,形成奇崛宏伟的独特风格,开创了李、杜之后的一个重要流派,纠正了大历以来的平庸诗风。 韩愈不仅是伟大的文学家和政治家,而且也是位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韩愈作为一位正直而有抱负的文人,是主张儒家积极入世的观点的。他在参与政治的过程中深刻认识到教育问题对于封建统治的重要性,因而他对教育问题十分关注,终其一生都在努力思索人才问题,并积极投身教育事业。他在教育实践中投入了大量的心血,对教育事业的发展与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其事迹如下:在其做四门博士、国子祭酒期间不停地四处讲学,激励提携后学;在其任潮州刺史期间捐资助学,大力兴办乡校,促进了潮州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韩愈所留下来的教育论著比较系统地论述了人才与教育问题的各个方面,其中许多都是具有建设性的观点。从其主要的著作中,我们可以把韩愈的教育思想大体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为实现“古道”而提出的教育目的的学说;与其人性论观点相联系的关于教育作用的学说;尊师重道的“师说”;在《进学解》里及其长期教育实践活动中总结出来的教学经验。 任何一个教育家论述教育作用,都必然要涉及对人性的看法。韩愈关于教育作用的论述,则是以其性三品说为其理论基础的。他总结、继承并发展儒家传统的人性观,创立了性三品说,把人性分为三个等级。他说:“性之品有三”,“上焉者善焉而已矣,中焉者可导而上下也,下焉者恶而已矣。”《原性》。就是说,人之性有上、中、下三个品级。上品人之性天生是善的,中品人之性可诱导之为善为恶,下品人之性始终归于恶。他认为,仁、礼、信、义、智乃是人生来所具有的善性。上品人只在五种善性中有其主要的一种,则其他四种也相应的同时具备。中品人在五种善性中,某一种或偏多偏少,而其他四种也杂而不纯。至于下品人在五种善性中,某一种偶尔得到一点善的因素,则其他四种都背逆了善性。在这里,

中国教育史重点总结知识分享

中国教育史重点总结 1、学校萌芽的传说—学校的名称9 2、西周的六艺教育及其特点 3、辟雍/大学、小学、乡校/官师合一 西周大学教育场所的一种名称。据说辟雍四周环水,中间高地建筑学宫,组成四合式的大院。这些学堂居于不同的方位有不同的用途,而获不同的名称。因其为官方最高学府故称学宫。它的四周有水环绕,又称泽宫。它是教射、比射选士的场所,又称射宫,其实一也。 4、私学的兴起26 (一) 官学见于史传记载的只有两件事,即鲁僖公修泮宫,郑国子产不毁乡校。这些缺乏事迹可供记载说明官学不仅没有新发展而且走向衰落。影响官学衰落的诸多原因中 (1) 贵族子弟命定为统治者,学习文化知识与其权位并无直接联系。他们养尊处优,只图享受而不重教育,缺乏上进精神失去学习动力。官学 (2) (3) 不论国学还是乡学都难以维持。宫廷中的一部分司礼司乐的专家以及其他方面的一些知识分子流散四方,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以传授为业在社会中谋生,造成文化下移的现象。民间分布有多种学术人才, (二) (1) 1 权机构。而士阶层中有许多有才能的人在,活动能量颇大,在政治斗争或军事斗争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2、新兴地主阶级为了扩大自己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势力也需要士来为自己服务。 3、士从自己的利益和政治立场出发也积极投靠有权势的人,寻找出路,以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 由于政治斗争的需要,养士出现了竞争,养士之风开始形成。社会上有大批自由民争着要成为士,首先需要学习文化知识,从师受教,这就成为新时期教育发展的推动力量。没 (2) 地主阶级迫切需要掌握文化的新人才、以新的思想理论来为他们的利益服务。他们成为促进新的文化机构——私学发展的社会力量。 私学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私学的产生是由于社会发展的需要。私学的发展促进了思想学术上的百家争鸣 5、全面掌握孔丘的教育思想29 重视教育的作用 ——中国自夏商周依赖就有重视教育的优良传统,孔丘继承了这种优良的传统并进一步在理论上加以发展。 ——孔丘认为教育对社会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是立国治国的三大要素之一。教体育事业的发展要建立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治国的基本大纲要解决三个条件即:庶、富、教。 即首先要有较多劳动力,其次要是人民群众有丰足的物质生活,左后要使人民受到政治伦理教育,知道如何安分守己。这三者的先后顺序表明三者之间的关系,庶与富是实施

论中国教育史的发展及现代教育体制的形成

论中国教育史的发展及现代教育体 制的形成 中国是个历史悠久的泱泱大国,有着五千年的文化积淀与文化底蕴。教育的历史当然相较于欧美等西方其他国家也更为悠久。因此文化教育的遗产也特别丰富,所以中国无论在教育制度、教育思想和选拔人才制度等方面都积累了极为丰富的资料和经验。 中国古代的教育方式为孔子始创的私塾,教育对象也极为狭窄,以士大夫以上等级及其血缘亲戚者为主。教育内容以文史类为主,如《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书以及五经为主。春秋时期各国士大夫的教育方式以及理论在中国古代历史中影响极为深远,传承千年。春秋时期的教育变革运动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教育改革与思想文化运动。 中国现代的考试制度则主要源于古代的科举制。魏晋时期以来,采用九品中正制,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为改变这种弊端,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他令各州推举人才,参加考试,合格的可以做官。隋炀帝时期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中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这种科举制能够更好地为国家选拔人才,因此被沿用下来,对中国近现代的人才选拔制度即考试制度也有深远重大的影响。 中国的近代新式教育开始于洋务运动,学校的建立有三条路径:洋务学堂,用于培养各种实用技术人才;改制的旧式书院,相比侧重西方现代科学,成为后来省立大学的前身;以京师大学堂为代表的真正的高等学校,然而这些学校的主要目标是培养懂新学的官僚,主要为中央服务,不能实现大学自治。民国建立后,蔡元培首任民国教育总长,并执掌北大,从政策层面完成中国教育现代化使命的同时,将官僚的北大改造成为民主科学策源地的新北大,为中国现代高等教育树立样板。实现了大学的自治,保证了学术的自由,并确立了大学以研究学术为主的原则。三十年代,教育部又经过考察,为提高高校质量,将高校教学重心移到理工科类,限制文法专业的设置。大学教育的管理重心也上移。抗战期间高等教育比较混乱,到建国初期,高等学校采用校长负责制。新中国建立后,则加强了党对高等教育事业和普通高等学校的领导。文革期间高等学校教育受到严重的损害。

《中国教育史》孙培青版--配套习题及答案

习题集锦 第一章原始时期的教育 一、填空题 1、原始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人类的需要和人类的需要。 2.从教育意义上说,原始宗教活动中的又是原始文化知识的保存者和传播者,是知识分子的前身。 3.传说是黄帝命令他的史官创造了文字。 4.据文献记载,五帝时期已有叫和的教育场所,它们被看成是萌芽状态的学校。 二、判断题 ()1、原始社会的教育已经有了专门的场所和专职人员。 二、简答 1、如何认识教育的起源问题。 2、氏族公社时期教育活动的重要方面有哪些? 3、原始社会的教育有哪些特点? 第二章夏、商、西周与春秋时期的教育 一、填空题 1、夏代在王都设立的最典型的教育场所为“___”,堪称是一种武备学校。 2、商代的被看成是我国有系统文字的开始,和我们今天使用的汉字一脉相承。 3、西周的学校设臵可分为两类:设在天子王城和诸侯国都的称,按年龄层次上可分为和两级;设于郊、野范围内的学校称。 4、西周天子和诸侯国所设大学分别称和。 5、西周的学校教育内容主要表现为“六艺”,它们分别是指、、、、、六方面知识和技能。 6、“天子失官,学在四夷”是时期的历史现实,其结果是打破了“”的局面。 7、“不分贵贱种族,人人都可以受教育”,这个意思在孔丘的教育实践中可以概括为“”。 8、孔丘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编纂和核定的《___》、《___》、《__》、《》、《__》、《__》,成为儒学的基本经典和封建社会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六经) 二、单项选择题 ()1、“学在官府”是哪个历史时期的文化教育特征? A 商代 B夏代 C西周 D东周 ()2、中国历史上记载最早的儿童识字课本是什么? A《千字文》 B《史籀篇》 C《三字经》 D《急就篇》 ()3、下列哪个选项不是西周学校“六艺”教育的内容? A、射 B、御 C、诗 D、数 ()4、孔子所认为的最高道德准则是什么? A、孝 B、礼 C、忠 D、仁 ()5、在论述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中,提出“庶→富→教”这一思路的是哪位教育家? A、孟子 B、孔子 C、荀子 D、老子

中国教育史

《中国教育简史》期末模拟试题2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教学相长”的原则最早是在——中提出的。 2.古代最早的文艺专门学校是————————时期建立的——。 3.封建礼教的“三纲”是——、——和——。 4.韩愈认为构成师生关系的基本条件是——,———。 5.明清科举正式考试为三级,即——、——和——。 6.魏源提出学习西方的观点是——。 二、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六艺 2.求放心 3.朱子读书法 4.京师大学堂 5.活教育 6.苏维埃文化教育建设总方针 三、简答(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科举制度创立的原因,是何时开始的? 2.简述王夫之具有重要教育价值的教育观点。 3.大职业教育主义是怎样提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四、回答(20分) 蔡元培教育思想和实践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有哪些贡献?对当今教育有何启迪?

试题答案 一、填空题(填空均无先后次序规定) 1.《学记》 2.东汉(或汉代) 鸿都门学 3.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4.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5.乡试会试殿试 6.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7.1897年南洋公学师范院 8,1912年(或民国元年、壬子)学制1922年(或壬戌)学制 9.《新教育大纲》《教育史ABC》 10.设计教学法道尔顿制? 二、解释 1.西周时的教学内容(1分),指礼、乐、射、御、书、数(2分,每错1项或次序颠倒扣0.5分)。汉代以后将《诗》、《书》、《礼》、《乐》、《易》、《春秋》也称为六艺。(2分,每错1项扣0.5分,允许次序颠倒) ,2.(孟子1分)提出的关于教育作用的观点(2分)。意思是把丢失的善心找回来。(2分) 3…是朱熹(1分)的门人<1分)整理归纳出来的。共有六条: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共3分,每条o.5分)。 4.1898年(戊戌变法、百日维新时)建立(1分)。课程分为普通学和专门学两类(1分)。 普通学结业后,每个学生各学一到二门专门学(0.5分)。它以高等教育为主,附设中小学(0.5 分)。还有统辖各省学堂的职责(1分),是最高学府和教育管理机关合一的机构。辛亥革命 后,改为北京大学(1分)。

考研中国教育史的复习要点

考研中国教育史的复习要点 1.原始社会的教育有哪些特点? 答:原始社会教育表现出与以店阶级社会教育迥然不同的一些特点:①教育的社会性和无阶级性。原始社会的集体生产与集体生活,决定了其教育也是集体的、公共的、社会性的活动,没有阶级的界限。②教育不是专内的社会活动。原始社会的教育尚未从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分化出来,它的主要途径是通过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实践来进行。③教育以口耳相传和观察模仿为主要手段,因为原始社会文字尚未出现,也没有专门的教学场所和教师,当时教育手段极为简陋,主要是口耳相传、观察模仿。 2.春秋战国私学的兴起有何意义? 答:春秋战国时期的私学兴起,是中国教育史上的划时代的革命:①它冲破了"正教合一"的枷锁,教育从政治活动中分离出来。完成了学校教育独立化的过程。 ②教师不再是官吏,而成为以教育人为谋生之道的专业化的教育工作者。③扩大了教育对象,使受教育的范围由少数贵族扩大到广大平民,教育的社会基础更为广阔。④有利于教育经验的积累和教育理论的形成,出现了以(学记)为代表的一批教育专著。 3.简述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 答:"有教无类"是孔子的办学方针,它规定了孔子办私学的教育对象,其基本含义是,不分华夷,无别贵贱,扩大受教育的对象,使那些愿意学习而在学力、经济条件和时间上又允许的人,都可有受教育的权力和机会。这一教育主张顺应了社会历史进步潮流,打破了少数奴隶主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断。扩大了受教育的范围,符合教育事业的发展趋势。 4.评析孔子"学而优则仕"的教育主张。 答:"学而优则仕"是孔子的学生子夏提出来的,但它在理论上集中地概括了孔子的教育目的。其基本含义是主张把官职与学习紧密联系起来,有官职的人应该是受:过教育并继续学习的人,受过教育的人应该得到一定的官职,教育就是要培养能治国安民的贤能之士。 "学而优则仕"教育目的论的提出,在当时具有很大的进步意义:①反对不学而仕的世袭制,为平民开拓了从政的道路;②把学优与仕优联系起来,以学优保证仕优,有利于推行贤人治邦,改良社会政治。但是,这一教育目的论对中国古代教育也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①过于突出教育的政治功能,忽视了教育的经济功能,强化了中国"官本位"的传统观念;②以名利为诱饵,使中国知识分子从一入学读书始,就产生严重的功名意识,形成"两耳不闻窗外事,二心只读圣贤书"的传统观念。

中国教育史练习题(孙培青版)

中国教育史练习题 第一章原始时期的教育 一、填空题 1、原始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人类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和人类自身身心发展的需要。2.从教育意义上说,原始宗教活动中的巫师又是原始文化知识的保存者和传播者,是知识分子的前身。 3.传说是黄帝命令他的史官仓颉创造了文字。 4.据文献记载,五帝时期已有叫庠和成均的教育场所,它们被看成是萌芽状态的学校。 二、判断题 (X )1、原始社会的教育已经有了专门的场所和专职人员。 三、简答 1、如何认识教育的起源问题。 2、氏族公社时期教育活动的重要方面有哪些? 3、原始社会的教育有哪些特点? 第二章夏、商、西周与春秋时期的教育 一、填空题 1、夏代在王都设立的最典型的教育场所为“_序__”,堪称是一种武备学校。 2、商代的甲骨文被看成是我国有系统文字的开始,和我们今天使用的汉字一脉相承。 3、西周的学校设置可分为两类:设在天子王城和诸侯国都的称国学,按年龄层次上可分为大学和小学两级;设于郊、野范围内的学校称乡学。 4、西周天子和诸侯国所设大学分别称辟雍和泮宫。 5、西周的学校教育内容主要表现为“六艺”,它们分别是指礼乐、射御、书数。 六方面知识和技能。 6、“天子失官,学在四夷”是春秋时期的历史现实,其结果是打破了“ 学在官府”的局面。 7、“不分贵贱种族,人人都可以受教育”,这个意思在孔丘的教育实践中可以概括为“有教无类”。 8、孔丘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编纂和核定的《_ 诗__》、《__书_》、《_礼_》、《乐》、《_ 易_》、《_春秋_》,成为儒学的基本经典和封建社会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 二、单项选择题 (C)1、“学在官府”是哪个历史时期的文化教育特征? A 商代B夏代C西周D东周 (B )2、中国历史上记载最早的儿童识字课本是什么? A《千字文》B《史籀篇》C《三字经》D《急就篇》 (C )3、下列哪个选项不是西周学校“六艺”教育的内容? A、射 B、御 C、诗 D、数 (D )4、孔子所认为的最高道德准则是什么? A、孝 B、礼 C、忠 D、仁 (B )5、在论述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中,提出“庶→富→教”这一思路的是哪位教育家? A、孟子 B、孔子 C、荀子 D、老子

中国教育史知识点归纳

中国教育史 1.原始人群时期的教育 教育内容:简单、名副其实的生活教育 教育方式:综合习惯言传身教(口耳相传、行为模仿) 2.氏族公社末期学校的萌芽 (1)学校萌芽的原因(理解) 政治上,氏族社会末期部落显贵对文化知识的垄断促使教育的分化; 经济上,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体脑分工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 文化上,文化的发展、知识的积累,尤其是文字的形成,为学校的产生创造了有利条件。(2)学校萌芽的传说(学校的名称) 成均——实施乐教之地 庠——养老与教育 (3)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 ①教育目的一致,教育权利平等; ②以生活经验为教育内容,包含多种方面; ③教育活动在生产生活中进行; ④教育的手段局限于言传身教; ⑤男女教育有区别,根源在于分工; ⑥教育还没有专门的场所和专职人员。 3.西周的学校的特点 A.设置完备 (1)两类:按行政级别分为 国学:设在王城及诸侯国都(中央学校) 乡学:设在国都郊外的六郊(地方学校) (2)两级:按入学年龄分为 小学:在公宫南之左 大学:在郊,天子曰辟雍,诸侯曰泮宫 4.西周教育制度的主要特征——学在官府 (1)学在官府:学术和教育为官方所把持。国家有文字记录的法制规章、典籍文献以及祭祀典礼用的礼器全都掌握在官府,普通百姓根本无缘接触到。 (2)“学在官府”的原因 客观原因:社会生产力低下,影响文化教育的发展。(唯官有书,而民无书;为官有器,而民无器;为官有学,而民无学) 根本原因:奴隶主贵族专制,统治阶级想通过垄断文化教育,在贵族子弟中培养治国人才。(3)“学在官府”的具体表现——官师不分,政教合一 5.西周的教育内容——“六艺”教育 礼乐射御书数 《史籀篇》是中国历史上记载最早的儿童识字课本,已失传。

读中国教育史有感

读《中国教育史》有感 孔子有云,“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作为一名教育新人,读一读我国五千年来教育的发展历程肯定是十分必要的。国内最权威的教育史应当是华东师范大学孙培青教授所著的《中国教育史》。该书再版多次,全国发行数百万,是国内以及国外学者专家研究中国各阶段教育的重要资料,也是教育者从教的重要参考。这本书是笔者的一位教育学研究生朋友推荐的,由此可见,此书也是引领国内教育史研究的模范。 下面来谈一谈我对本书的具体把握。本书将我国的教育历史主要划分为如下几个阶段,第一,原始社会教育的萌芽阶段;第二,封建社会的发展阶段;第三,封建社会末期到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曲折发展阶段。在每个阶段下又详述了各朝代的教育状况,下至村学社学,上至国学州学,描述全面且详略得当。在这三个阶段当中,第一阶段属远古社会,约170万年前到约公元前21世纪,教育萌芽并对文明的进步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然而进程却十分缓慢,也是各个阶段中时间最长,成效最小的一个阶段。第二阶段也就是从夏朝开始直到清朝被推翻前夕的四千多年,这一阶段,是华夏文化繁荣大发展的阶段,也是教育发展最为迅速的阶段。朝代更替,随之而来的也是文化的不断替换与更新,有数之不尽的教育范例,例如赫赫有名的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稷下学宫”等教育的直观反映,也产生了不计其数的学术流派和教育大家,儒道释三家最为著名,然儒家最终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统领文化和教育达两千多年,创始人孔子也被后世奉为至圣先师、师之表率。本阶段初期和中期,教育对于文化发展和文明进程是具有较大积极意义的,但到了后期,则完全沦为了禁锢人民思想的枷锁,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以致最后被推翻,重塑。第三阶段是从清王朝覆灭前夕到新民主主义社会,也就是从清末洋务运动到新中国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这九十年间教育的发展过程。这一阶段是个阶段中时间最短,但发展跨度最大的阶段,也是中国的教育向世界教育靠近的艰难过渡阶段。在这九十年当中,中国社会经历了多次历史巨变和社会革命。在动荡不安的社会大环境下,教育的发展也是风雨飘摇,极不稳定。但正是伴随着社会巨变,教育也脱胎换骨,有了全新的发展。由落后的且严重阻碍历史进程和文明发展的古代封建教育逐步进步到与世界大方向接轨的近现代教育。在这一阶段中有几点不得不提。第一,洋务运动和戊戌维新运动两大运动中,早期觉醒的民族资产阶级尝试以改革的方式保住政权和改革教育,虽然最后都被封建反动势力打压下去,但是这毕竟是从无到有的突破,新式学堂和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教育渗入了落后的东方教育。第二,新文化运动,由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知名学者教育家在尊孔复古的思潮兴起时引导发起的,大范围传播西方科学文化

《中国教育史》2015年春期末A卷及答案

湖北科技学院教育学院2015年春季学期 2013级小学教育本科 《中国教育史》期末考试试卷(A卷、闭卷)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2小题,前7题每题1分,后5题每题2分,共17分) 1.从教育意义上说,原始宗教活动中的巫又是原始文化知识的保存者和传播者,是知识分子的前身。 2.西周的学校教育内容主要表现为“六艺”,它们分别是指礼、乐、射、御、书、数 六方面知识和技能。 3. 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齐国的一所著名学府,制定历史上第一个学生守则《《弟子职》》。 4. 《颜氏家训》被认为是我国封建社会第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育指导书,它的作者是南北朝时期的颜之推 5.颜元在教育内容上强调实学,在教学方法上强调习行 6.魏源在其著作《海国图志》中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是鸦片战争时期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思想代表。 7.抗日战争初期,国民党政府将部分大学迁往内地,迁往云南的称西南联合大学。 8.孟子明人伦的教育目的的基本内容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9.《中庸》将学习的过程具体概括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五个先后相续的步骤。 10.《四书》包括《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它是由朱熹编定的。 11.蔡元培主张五育并举,这五育是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 12.晏阳初针对当时我国农村存在的“愚”、“穷”、“弱”、“私”四大问题提出的“四大教育”是指文艺教育、生计教育、卫生教育、公民教育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2分,共20分) 1. 在论述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中,提出“庶→富→教”这一思路的是哪位教育家? A、孟子 B、孔子 C、荀子 D、老子 2.道家的教育主张是什么? A、“不言之教” B、“以法为教” C、“兴利除害” D、“化性起伪” 3.“太学”这一官办教育机构是在哪个朝代出现的? A、唐代 B、汉代 C、秦代 D、周代 4.《白鹿洞书院揭示》是谁制定的?

中国近代史纲要知识点梳理总结

中国近代史纲要知识点梳理总结 绪论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1、在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中,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占主要地位。 2、以个体家庭为单位并与家庭手工业牢固结合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 3、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是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4、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结构的特点是族权和政权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其核心是宗族家长制,突出君权、父权、夫权。 5、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体系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6、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结构,一方面巩固和维系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稳定和延续,另一方面也使其前进缓慢甚至迟滞,并造成不可克服的周期性的政治经济危机。 7、资本主义产生需要两大前提:一是少数人积累大量财富;二是,劳动者丧失生产资料变成自由出卖劳动力的生产者。 8、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标志着世界开始进入资本主义时代。 9、中国近代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把香港岛割让给英国,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等5个港口城市为通商口岸。 10、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a、帝国主义和中国民族的矛盾(最主要); b、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11、反侵略战争等的失败根本原因:a、社会制度腐败;b、经济技术落后。 12、两大任务:a、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b、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1、1856年,俄国二战签订《瑷珲条约》,割去黑龙江以北的6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2、1860年,中俄签订《北京条约》割去乌苏里江以东40万平方公里领土,割让香港对岸九龙半岛南端和昂船洲给英国,开放天津为通商口岸,向俄国开放伊犁、喀什尔等商埠。 3、1864年,中俄签订《勘分西北边界约记》,割去西北44万平方公里领土。 4、1881年,中俄通过《改订伊犁条约》和5个勘界协议书,割去中国西北7万平方公里领土。 5、1895年,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割去中国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 6、1901年《辛丑条约》规定外国军队有权在北京使馆区等地留兵驻守。 7、1899年,义和团在山东兴起。 8、《天津条约》允许外国公使常驻北京,开放牛庄、登州、台湾、汉口、九江、南京等十个口岸。 9、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战争。 10、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组织翻译《地理大全》并编成《四洲志》。 11、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12、严复翻译了《天演论》,他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社会进化论思想为这种危机意识和民族意识提供了理论根据。 13、1894年11月,孙中山创立革命团体兴中会。 第二章对中国出路的早期探索 1、1851年1月,洪秀全率拜上帝教教众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天平天国。 2、《天朝田亩制度》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 3、洪仁轩提出的《资政新篇》是天平天国后期颁布的社会发展方案,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2021年中国教育史名词解释

1、稷下学宫 欧阳光明(2021.03.07) 是我国古代一种特殊办学形式,是学术上百家争鸣的场所,也是当时私学空前发展的一个标志,意味着封建制官学的萌芽。是春秋用士、养士发展而来,是有教师有学生、有教有学的教育机构,属官学和私学合营性质。 2、《论语》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3、有教无类 是孔子的办学方针,它规定了孔子办私学的教育对象,其基本含义是,不分华夷,无别贵贱,扩大受教育的对象,使那些愿意学习而在学力、经济条件和时间上又不允许的人,都有可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这一教育主张顺应了社会历史进步潮流,打破了少数奴隶主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断,扩大了受教育的范围,符合教育事业的发展趋势。 4、学而优则仕 是孔子选拔人才的方针,是子夏概括的孔子的教育目的。其基本含义是主张把官职与学习紧密联系起来,培养和选拔能治国安民的

贤能之士。为平民从政开辟了道路,促进了私学的勃兴,有利于封建官僚制的形成。 5、性善论 中国古代人性论的主要观点之一,战国时期孟子首先提出。性善论就是说人的本性具有善的道德价值,每个人生来就有向善的潜能。性善论是孟子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对后世有重要影响,宋明学者予以改造后,成为中国古代人性论的正统理论。 6、性恶论 中国古代人性论的重要学说之一,认为人的本性具有恶的道德价值,战国末荀子倡导这种理论。性恶论以人性本恶,强调道德教育的必要性,性善论以人性本善,注重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二者既相对立,又相辅相成,对后世人性学说产生了重大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遗传、环境和教育之间的关系,是对中国古代教育理论的重大贡献。 7、《学记》 《礼记》中的一篇,一般认为是战国末期思孟学派乐正克的著作,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和世界教育史上一部最早、最完整的教育学专著,对先秦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作了全面的总结和概括,论述了教育作用、目的和任务,以及教育制度、教学内容、原则和方法以及教师及师生关系,对有关教育学的基本问题都有精辟的论述,奠定了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8、太学 太学的本义就是儒家经典中所说的大学,我国古代官立高等学

中国教育史-官学发展之示意图

中国教育史 ——官学的发展进程【机构示意图】 一、秦汉时期 ? 秦朝: ? 政府机关设置“学室”,由吏对子弟进行教训。(以吏为师) ? 汉朝: 二、魏晋南北朝官学(时兴时废) ? 1、三国时期 魏(官学设置,基本继承汉制) 蜀国的学校教育 中央官学 太学 鸿都门学 宫邸学 地方官学 郡国--学 县道邑--校 乡--庠 聚--序 太学 地方官学 律学(曹魏在教育制度上的新发展) 太学 州学 刘备

吴国的学校教育:立国学,按古制置学官,设五经博士 (蜀吴简略) ? 2、两晋时期 西晋 两晋的地方官学 两晋时期地方官学的兴衰主要依赖地方长官。朝廷虽然偶或颁发 诏令, 要求地方兴学,但在中央官学都奄奄一息的年代,地方兴学更是形同空文。 十六国的学校教育 (大多沿袭魏晋的教育模式,并无多大独特性) ? 3、南朝的学校教育 宋朝 的学校教育 太学(魏的基础上加以整顿和重建) 国子学(最大特点就是创办了旨在培养高级贵族子弟的国子学) 中央官学 设“四馆” 兴复国子学 立“总明观”(东观) 玄学馆 史学馆 文学馆 儒学馆

齐朝 的学校教育:国学即国子学的发展与衰退 梁朝 的学校教育 地方官学:梁武帝时期曾派遣博士祭酒分赴州郡立学,如荆州办起州学 陈朝 的学校教育:国子学(建制上多因袭梁超) 梁、陈的专科教育主要是律学,陈沿梁朝设置胄子律博士,属廷尉。 ? 4、北朝的学校教育 北魏 中央官学 五馆(儒、道、玄、士、阴阳) 集雅馆 国子学 士林馆 律学 中央官学 道武帝 初:立太学 天兴二年:增国子太学生 次年:撰成《众文经》,为太学教材 明元帝:改国子学为中书学(北魏的特创) 太武帝:另起太学于城东 孝文帝 太和九年,文明太后:建皇宗学(北魏首创) 太和十年,改中书学为国子学 太和二十年,立国子、太学、四门小学 孝明帝: 修缮国学

中国教育史

一、填空题。 1 据文献记载,五帝时期已有叫庠和序的教育场所,它们被看成是萌芽状态的学校。 2 西周的学校设置可分为两类:设在天子王城和诸侯国都的称国学,按年龄层次上可分为小学和大学两级;设于郊、野范围内的学校称乡学。(P8) 3 《中庸》将学习的过程具体概括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五个先后相续的步骤。P76 4 我国最早一篇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论著是《学记》。 5 “立五经博士”的文教政策是汉武帝统治的时期确立的。 p94 6 公元前124年,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为博士置弟子员,标志着太学的正式设立。p94 7 汉代太学内部的考试基本上采用设科射策的形式。P97 8 汉灵帝时设立的鸿都门学是一所研究文学艺术的专门学校。(专科学校)P98 9 汉章帝建初四年召开经学会议,讨论结果经班固编成-《白虎通义》。公元175年在蔡邕的建议镌刻于太学门外的石经称熹平石经。P96 10 在汉代识字教育所采用的字书中,流行最广且一直保存至今的只有(),它的编者是汉元帝时的史游。 11王充的主要著作是《论衡》,他理想的培养目标是-鸿儒- 。P118 12 魏文帝时制定- 五经课试法--,太学弟子每两年进行一次考试,按通经的多少授予不同等级的官职,将选官考试与教育考试更紧密地

结合起来。P121 13西晋咸宁二年(276年)晋武帝下令增设国子学,开中央官学教育分别士庶的先例。P122 14 《颜氏家训》被认为是我国封建社会第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育指导书,它的作者是南北朝时期的颜之推。P136 15.《四书》包括(《大学》《中庸》、《孟子》、《论语》)。它是由朱熹编定的。P198 16.北宋先后发起三次兴学运动,第一次是范仲淹主持发起,史称庆历兴学;第二次是王安石变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史称熙宁兴学;第三次由蔡京主持发动,史称崇宁兴学。 P175——P177 17元代京都国子学中的-(回回国子学)--,实际上是一所外语学校。P191 18两宋著名的书院有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等。P184 19朱熹将人性分成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两个方面,强调学校教育的目的是明人伦。P196 20朱熹把学校教育明确划分为大学与小学两个阶段。P197。 二、单项选择 1、“学在官府”不是哪个历史时期的文化教育特征? A商代B夏代C西周D东周 2、真正揭开“百家争鸣”序幕的是哪个学派?

中国近代史知识点整理(重要考点)

中国近代史知识点 上编综述 1、通过对比鸦片战争前中国与世界的不同发展轨迹,理解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 2、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①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及其补充条约、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这是中国人民遭受外国资本主义奴役的起点,给中国社会带来极大的影响。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即由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一步步地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中国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国的自然经济由于遭受外国资本主义的冲击而开始解体。在思想领域也发生了巨大的震动。所以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帝国主义和中华****成为主要矛盾;中国出现了新的生产关系、新的阶级和新的思想。因此,鸦片战争就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①中国的主权开始遭到破坏②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③中国的社会阶级结构和主要矛盾开始发生变化。 3、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 (1)在错综复杂的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两大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前一个是主要矛盾。太平天国运动就是第一个矛盾的体现,义和团运动就是第二个矛盾的体现。(2)在两种矛盾的作用下,中国的社会性质由封建社会转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3)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有一下一些基本特征:①、资本----帝国主义势力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控制了中国的政治②、中国封建势力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压迫奴役中国人民。③、中国自然经济遭到破坏,但土地所有制依然存在,阻碍着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④、所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已经存在,但势力很弱。⑤、政治势力不统一,各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不平衡。⑥、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的广大人民过着饥寒交迫,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4、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解放这两个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社会制度,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因为不经过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就不可能推翻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反动统治,改变它们控制中国经济财政命脉,利用特权向中国大量倾销商品和资本输出,压迫中国民族工商业发展的局面,就不可能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和专制政治制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