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四季度总结

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四季度总结
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四季度总结

疑难危重病例讨论第四季度总结

时间:2016年12月19日10时00分

疑难危重病例讨论目的在于尽早明确诊断,制定最佳治疗方案,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是提高诊断率、治愈率和抢救成功率的重要措施,是培养各级医师水平的重要手段。为此,我科2016年四季度我科共进行了4例疑难病例讨论,通过讨论我科医生对临床常见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有了进一步提高,提高了对疑难、危重病例的诊断及处理能力。

一、10月份进行了1例疑难病例讨论,患者为一老年男性,因“头面颈部皮肤反复红斑、丘疹伴痒4年,再发加重4天”入院,入院后经积极治疗,患者躯干、四肢仍有大量新起针头至米粒大小红色丘疹,且头部、双耳渗液明显。经院内专家会诊,患者1、本身有病灶,现在的皮损发于原发病灶之后。2、皮损泛发于全身,如果局限于头颈部可考虑发洗剂外用不当诱发的急性湿疹,但躯干、四肢均有新起皮损,主要诊断还是“自身敏感性皮炎”。应调整治疗方案1、抗组胺药物:选择第二代抗组胺药物+H2受体拮抗剂。2、免疫抑制剂:雷公藤多甙片20mg Bid。3、避光药物:羟氯喹,使用期间要注意监测患者眼底情况,长期使用应定期到州医院眼科检查眼底情况。4、糖皮质激素在皮炎湿疹的应用:系患者耳部、头部渗出明显,加用“地塞米松注射液5mg”静滴3天,迅速控制患者局部渗出症状。5、局部治疗:外用硼酸方湿敷次数可增加至2小时一次,每次20min。经调整患者治疗方案,患者病情逐渐好转。通过此次病案

讨论,我科医生在“自身敏感性皮炎、湿疹”等过敏性疾病的诊疗进一步提高。

二、11月进行了2例疑难病例讨论:

1.第1例为“慢性荨麻疹、湿疹、类风湿性关节炎”合并“冠心病窦性心律不齐心脏不大心功能2级、肺部感染、颈椎病、胸腔积液、心包积液、肝囊肿”患者,经积极治疗后“慢性荨麻疹”的红斑、风团及部分丘疹好转,但患者活动及夜间仍感瘙痒,治疗效果不明显,经讨论后患者长时间未行寄生虫杀虫治疗,治疗上加用“左旋咪唑”给予杀虫治疗,同时给予护胃等对症处理。另外此患者基础疾病较多,住院期间应加强患者病房巡视,强调患者患者家属患者住院期间应有家属全程陪护。

2.第2例讨论患者为老年男性,患者入院诊断为“多形性日光疹”,入院后经抗组胺、抗过敏、降低光敏性等处理,患者病情无好转,经过讨论结合患者既往病史及目前临床症状(1)、长期使用扑尔敏片,(2)皮损多位于曝光部位,(3)眉毛稀少、脱落,4、既往有“阿司匹林”过敏史,患者住院期间自服“布洛芬”,诊断考虑“1.慢性光化性皮炎,2.药疹”。经过讨论调整治疗方案,患者病情逐渐好转,通过此次病例讨论我科医生对多形性日光疹、慢性光化性皮炎两种疾病的诊疗有了进一步提高。同时提醒我们注意,在今后工作当中应交代住院病人在住院期间避免自行服用院外药物,以免引起不良后果。

三、12月分别进行了“接触性皮炎、带状疱疹”2例病例讨论,通过讨论,明白了接触性皮炎、带状疱疹的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增加

了我科对上述两种疾病的诊断率及治愈率。

疑难危重病例讨论记录本

井店镇卫生院 疑难危重病例讨论记录本 科别 科主任 护士长 年月日 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 一、凡遇疑难病例、入院3天内未明确诊断、或虽诊断清楚但经过一周以上正规治疗疗效不佳、病情严重等均应进行疑难病例讨论。 二、凡遇上述疑难病例,经治医生及时向科主任汇报,由科主任决定就是否进行科内疑难病例讨论。必要时由科主任上报医务科或分管院长,组织院内外有关科室进行大会诊讨论。讨论前,各级各位医师应作好充分准备。大会诊讨论前必须要有科内讨论及记录。 三、若经院内专家会诊后仍未能明确诊断得,须上报医务科,由医务科邀请并组织院外专家进行会诊。 四、主管医师须事先做好准备,将有关材料整理完善,写出病历摘要,做好发言准备。 五、会诊由科主任或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得医师主持,召集有关医务人员对确诊困难或疗效不确切病例认真进行讨论,尽早明确诊断,提出合理得检查、治疗方案。 六、讨论意见,按照医院《病历书写规范》要求分别书写在病程录及疑难病人讨论记录本上。记录内容包括:讨论日期、主持人及参加人员得姓名及专业技术职务、病情报告及讨论目得。病程记录中除上述内容外只记录确定性或结论性意见;而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本上除上述记录外须逐一记录从低资到高年资医师发言、讨论得意见、记录者得签名等。

疑难危重病例讨论记录书写要求 一、一般项目:必须认真逐项填写,不能留有空格。 二、内容包括1、对患者疾病得诊断得分析、讨论。 2、诊治经过、病情发展得分析、讨论。 3、提出合理得检查、治疗方案。 三、注意事项1、凡遇疑难病例、入院3天内未明确诊断、或虽诊断清楚但经过一周以上正规治疗疗效不佳、病情严重等均应进行疑难 病例讨论。 2、疑难危重病例讨论意见及结论应及时记入病案。按照医院《病历书写规范》要求书写,记录得内容包括参加讨论者得姓名、专业技术职务、讨论日期,在病程录中只记录讨论得综合性一致性意见;而疑难危重病例讨论记录本上按示范记录。 3、在病历中、疑难危重病例讨论记录本上得记录必须认真、详实、严肃。作为绩效考核中“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得必查内容。 4、所有记录内容(病历中、记录本上)最后必须有主持人审签。 疑难危重病例讨论记录本

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四季度总结

疑难危重病例讨论第四季度总结 时间:2016年12月19日10时00分 疑难危重病例讨论目的在于尽早明确诊断,制定最佳治疗方案,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是提高诊断率、治愈率和抢救成功率的重要措施,是培养各级医师水平的重要手段。为此,我科2016年四季度我科共进行了4例疑难病例讨论,通过讨论我科医生对临床常见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有了进一步提高,提高了对疑难、危重病例的诊断及处理能力。 一、10月份进行了1例疑难病例讨论,患者为一老年男性,因“头面颈部皮肤反复红斑、丘疹伴痒4年,再发加重4天”入院,入院后经积极治疗,患者躯干、四肢仍有大量新起针头至米粒大小红色丘疹,且头部、双耳渗液明显。经院内专家会诊,患者1、本身有病灶,现在的皮损发于原发病灶之后。2、皮损泛发于全身,如果局限于头颈部可考虑发洗剂外用不当诱发的急性湿疹,但躯干、四肢均有新起皮损,主要诊断还是“自身敏感性皮炎”。应调整治疗方案1、抗组胺药物:选择第二代抗组胺药物+H2受体拮抗剂。2、免疫抑制剂:雷公藤多甙片20mg Bid。3、避光药物:羟氯喹,使用期间要注意监测患者眼底情况,长期使用应定期到州医院眼科检查眼底情况。4、糖皮质激素在皮炎湿疹的应用:系患者耳部、头部渗出明显,加用“地塞米松注射液5mg”静滴3天,迅速控制患者局部渗出症状。5、局部治疗:外用硼酸方湿敷次数可增加至2小时一次,每次20min。经调整患者治疗方案,患者病情逐渐好转。通过此次病案

讨论,我科医生在“自身敏感性皮炎、湿疹”等过敏性疾病的诊疗进一步提高。 二、11月进行了2例疑难病例讨论: 1.第1例为“慢性荨麻疹、湿疹、类风湿性关节炎”合并“冠心病窦性心律不齐心脏不大心功能2级、肺部感染、颈椎病、胸腔积液、心包积液、肝囊肿”患者,经积极治疗后“慢性荨麻疹”的红斑、风团及部分丘疹好转,但患者活动及夜间仍感瘙痒,治疗效果不明显,经讨论后患者长时间未行寄生虫杀虫治疗,治疗上加用“左旋咪唑”给予杀虫治疗,同时给予护胃等对症处理。另外此患者基础疾病较多,住院期间应加强患者病房巡视,强调患者患者家属患者住院期间应有家属全程陪护。 2.第2例讨论患者为老年男性,患者入院诊断为“多形性日光疹”,入院后经抗组胺、抗过敏、降低光敏性等处理,患者病情无好转,经过讨论结合患者既往病史及目前临床症状(1)、长期使用扑尔敏片,(2)皮损多位于曝光部位,(3)眉毛稀少、脱落,4、既往有“阿司匹林”过敏史,患者住院期间自服“布洛芬”,诊断考虑“1.慢性光化性皮炎,2.药疹”。经过讨论调整治疗方案,患者病情逐渐好转,通过此次病例讨论我科医生对多形性日光疹、慢性光化性皮炎两种疾病的诊疗有了进一步提高。同时提醒我们注意,在今后工作当中应交代住院病人在住院期间避免自行服用院外药物,以免引起不良后果。 三、12月分别进行了“接触性皮炎、带状疱疹”2例病例讨论,通过讨论,明白了接触性皮炎、带状疱疹的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增加

病案讨论意见汇总

全院病案讨论建议反馈 根据院病案讨论方案的有关要求;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不断增强我院广大医务人员对危重症疾病的重视,对疾病转归、预后提高认识,促进我院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医务科将0000年00月00日全院病例讨论情况汇总如下: 建议及整改措施汇总 一)专科专治落实不到位,并存在推诿病人的现象。 严格落实医疗核心制度,门诊、急诊医师应当严格执行首诊负责、专科专治、专科会诊等医疗制度,应熟知我院各住院病区专业设置范围和专业人员配备情况,对入院病员做到对口收治,细化专业分工,规范住院病种管理,加强学科建设,提高专科诊疗技术,实行专科专治,防范医疗风险;同时严禁以专科专治为由,相互推诿诊断不明的病人。 二)医院年轻医师培养应该加强。 1、建立健全年轻医师的培养计划并落到实处。医师的工作需要扎实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医师的培养和训练、学习伴随医疗实践的全过程,不同阶段、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医师有其不同的学习内容,亦会在学习中不断吸收新知识,吐旧纳新,使其不断成熟、成长。 2、加强年轻医师的轮转,不同科室轮间转时间太短,应该进一步延长,通过轮转可以培养年轻医师的知识更全面。

3、加强年轻医师的培训及考核,定期组织考试,对考核优异的医师给予一定的物资奖励,同时对考核不合格人员给予处罚。 三)需要建立、健全内、外科住院总医师制度。 1、住院总医师必须由科室高年资具有主治医师资质的医生轮流担任。 2、每半年或一年轮换一次期满后由科室领导考核合格后结束。 3、在科主任指导下协助科主任做好科内各项业务和日常医疗行政管理工作。 4、院内科间会诊、转诊由住院总医师负责,当其不在时经请示科领导后由其他住院医师代替。 5、负责组织和参加科内疑难、危重病人的会诊,抢救和治疗工作。 6、协助科主任及教学科秘书加强对住院医师、进修医师、实习医师的培训和日常管理。 7、组织病房出院及死亡病例的总结讨论、做好死亡率、治愈率、院内感染率、病床周转率,临床利用率及医疗事故、差错的登记、统计、报告工作。 8、负责节假日排班及书写、登记、报告科室各种文件或报表。 9、每日早晨随同相关医疗小组或治疗小组查房,重点查看新入病人,了解病情和治疗情况。指导或协助临床医师进行评定与治疗,每晚9时查房一次,检查病房医疗器械、电器电源等。与值班医师一起查看病区病人,负责住院病人心理疏导。 10、二十四小时在岗,电话通讯保持畅通,每周休息一天,节假日不休,待住院总期满。按医院规定处理有关假期。

疑难病例讨论记录

疑难病例讨论记录 时间:2015年9月18日 地点:综合科医生办公室 参加人员:业务院长申玉梅主治医师、医务科主任尹良军主治医师、综合科主任张小军主治医师,张泽润医师、吴翔医师、邓华东医师、刘辉医师。 主持人:张泽润医师 病历报告人:张泽润医师 病例摘要:患者诉于9月11日上午无明显诱出现头晕、呈间歇性,无头痛恶心呕吐,无视物旋转,眼花、耳鸣,同时伴右侧肢体乏力,口齿不清行走时往右边偏、行走不稳,于9月11日在胜桥卫生院就诊当时考虑“脑血栓形成”进行治疗(具体用药及剂量不详)4天稍好转出院在家中药巩固治疗,近日上述症状加重并伴有咳嗽咳白痰,无畏寒发热,稍胸闷无气促。患者为求进一步诊治于9月18日入我科要求住院治疗。起病以来,精神、食欲、睡眠、欠佳,二便正常,体重无明显改变。 发言人: 业务院长申玉梅主治医师:患者为男性,无明显诱因出现自感头晕、口齿不清呈间歇性,同时感右侧肢体感觉异常乏力行走不稳并伴咳嗽咳白痰1天等症状查体:℃ BP120/80mmHg,神志清楚,双肺呼吸音粗,右下肺闻及干湿性啰音,HR90次/分,律稍不齐,心脏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右侧肢体活动不便,右侧肌力:Ⅱ~Ⅲ级桡动脉搏动正常,股动脉及肱动脉无枪击音。生理反射存在,两侧膝反射不对称。余病理反射未引出。考虑脑血管疾病,常宁市人民医院(号3526)示左侧颞枕部腔隙性脑梗死。 医务科主任尹良军主治医师:患者有矽肺病史10余年,不排除肺结核及支气管疾患,可进一步查痰及肺功能检查,中粒稍高结合胸片考虑肺炎性改变,综上述症状及体查认为脑梗成立,心电图房颤考虑心源性栓子。 综合科主任张小军主治医师:认同上述诊断指示予以溶栓降血脂、抗炎止咳化痰,改善微循环、心功能、营养脑神经等处理,肝内胆管结石无主管症状可暂不处理。房颤考虑偶发性已可暂不做处理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嘱家属帮患者定时翻身防止褥疮取侧半坐位以利痰液咳出 总结意见:1.腔隙性脑梗2.右下肺感染3. 矽肺4.房颤5.肝内胆管结石 签名:

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

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家早上好: 今天由我和大家共同学习一下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 1、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是执行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疑难病例是指门诊患者就诊3次未确定诊断者;疑难危重病人是指住院患者入院7日未确定诊断者、涉及多脏器严重病理生理异常者、涉及重大手术治疗者。 2、遇门诊疑难病例,应当由主治医师以上进行诊察。必要时,组织有关专家进行讨论。 3、遇住院疑难危重病例,由科室主任或副主任医师以上主持,有关人员参加,认真进行讨论,尽早明确诊断,提出治疗方案。 4、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可以一科举行,也可以多科联合举行. 5、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前,应当做好准备,负责主治的科室应将有关材料加以整理,做出书面摘要,发给参加讨论人员,并作发言准备。 6、科内疑难危重病例讨论由主治科室的主任或副主任医师以上主持,负责介绍解答有关病情、诊断、治疗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分析意见。病历由住院医师报告,会议结束时由主持人做总结。 7、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应有记录,记录包括:内容、地点、参加人员、主持人、是否存在问题、考虑诊断和治疗方案、今后应当做那些工作、有哪些经验教训、其它注意事项等等,将讨论记录的全部或部分内容整理后另附页抄写,科主任或主持人签字后,归入病历。 8、院级疑难危重病例讨论由主治科室的主任向医务科提出申请,将

有关材料加以整理,做出书面摘要,提交医务科,由医务科根据具体情况组织相关科室人员参加病历讨论,必要时分管院长参加。 我科存在的问题: 1、科室从上到下重视程度不够; 2、由于手术病人较多,工作量大,未做到及时讨论; 3、专业水平欠缺,思路不够开阔,不能及早识别患者的危重程度; 4、对于危重病例与患者家属沟通不够;以致患者转上级医院治疗,失去了珍贵的学习机会; 整改措施: 1、加强重视,严格按照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进行; 2、争取每周抽取时间安排疑难危重病例讨论; 3、加强业务知识学习,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4、对于疑难危重病人加强沟通,做好相关科室会诊及远程会诊,必要时可联系上级医院专家到我院会诊。

5.实习生疑难病例讨论 模板

洛阳新区人民医院 ()科实习生疑难病例讨论 (每月不得少于2次,实习生必须无条件全员参加)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区:床号:住院号: 讨论日期:讨论地点:主持人:(姓名、职务或职称) 参与讨论人员:(姓名、专业技术职称) 讨论目的:参与讨论内容:住院医师: 1、患者床位、姓名、住院号、性别、年龄、入院日期 2、主诉、主要现病史、既往病史、个人史 3、阳性体征、实验室报告、影像学及特殊检查(内窥镜、血管介入诊断)结果。 4、初步临床诊断(包括合并症、并发症)及诊断思路。 5、诊断治疗经过,患者对现行治疗方案的依从性、有效性及存在问题 6、请求与会医师解决的疑难问题何在?即讨论目的是什么? 上级医师:(本例的要害部分给予补充或强调,并提出对于所提出问题的初步解决办法或诊治意见) 与会医师分级讨论:(就主管医师提出的问题提出诊治思路,要求发言医师能够科学分析,有理有据地提出具体诊治措施,必要时可借鉴文献或个人临床经验,认真负责地予以回答主管医师的问题。提倡争论及学术气氛。)记录人应详细地记录每位医师的发言。 主持人总结:综合大家意见进行总括,提出最后的临床诊断(包括合并症、并发症),并对本例的疑难问题给予结论性的意见,补充,或修正现行的诊断及治疗方案。选择新的治疗措施,要提出疗效观察指标,在执行过程的注意事项,可能发生的问题,如何防范等。初步估计病程及预后。 主持人应从理论与实践层次深入分析本例疑难之缘由。解决疑难问题措施的依据,做为临床启示,指导下级医师提高水平。

讨论结果:最后的临床诊断(包括合并症、并发症),对本例的疑难问题给予结论性的意见,补充,或修正现行的诊断及治疗方案。 记录者签名: 主持人签名:记录日期: 参加人员签字:

疑难危重病例讨论记录

疑难危重病例讨论记录 SANY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SANYUA16H-

疑难危重病例讨论记录 科室:妇产科病区:妇科□√疑难□危重 入院时间:2016年08月22日08时10分 讨论时间:2016年 08月30日14时26分 目前诊断:1.子宫腺肌瘤 2.左侧卵巢囊肿 参加人(姓名、职称、职务):科主任管付娟副主任医师,赵娟娟、张艳、袁翠华主治医师 林雪梅、熊礼敏、章璐璐、程茜阳、朱俊住院医师。 讨论目的:共同学习,集思广益,优化治疗。 讨论记录(详细记录每个发言人的发言及主持人小结意见): 赵娟娟主治医师汇报病史: 1.患者江方菊,女,37岁,已婚。2.渐 进性痛经10年,加重3月.3.既往史:G5P1A4,2008年右膝关节镜手 术史,否认外伤史,否认药物过敏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传染病 等病史。4.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心肺腹(-),双下肢无明显水肿, 四肢活动自如。5.妇检:外阴已婚已产型,阴道通畅,宫颈表面光滑, 子宫增大如孕2月余大小,压痛(-),双侧附件区未触及明显异常。 6.辅检:暂无。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出凝血 功能、心电图、胸片、未见明显异常。肝胆脾胰输尿管彩超示脂肪肝、

左肾囊肿;子宫附件彩超示子宫腺肌症并腺肌瘤、宫颈囊肿。于2016年08月25日在腰硬联合阻滞麻醉行经腹子宫次全切除+左侧卵巢囊 肿剥除术,手术顺利,术中出血约50ml,补液1500m l,术毕测血压110/65mm Hg,术后行预防感染(美洛西林钠及奥硝唑)及对症治疗。术后病检示1.呈增生形象子宫内膜;2.子宫腺肌症伴腺肌瘤;3.左侧卵巢黄体囊肿伴出血。患者自术后第一天开始出现恶心呕吐不适,无 腹痛腹胀、腹泻等其他不适。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血性分泌物。 赵娟娟主治医师意见:患者应用常规止吐药物后无明显好转,查电 解质未见明显异常。请消化内科会诊后建议行腹部立位片及上腹部C T 检查,各项检查结果未见明显异常,予以芒硝外敷及止吐药物对症治疗,呕吐未见明显好转。 张艳主治医师:患者手术顺利,术后病检未提示异常,相关辅检未见明显异常,暂不考虑器质性病变,肠根阻不排除,予以芒硝外敷及止吐药物,症状较前稍微减轻,仍有恶心呕吐不适。 管付娟副主任医师总结:我对上述意见均无异议,患者目前诊断明确,入院后相关检查未见明显手术禁忌症,有手术指征,手术顺利,术后生命体征稳定,恢复可。恶心呕吐不考虑器质性病变,患者睡眠时无恶心呕吐等

疑难病例讨论总结Word

消化科疑难病例讨论分析总结 (2012-1-1日至2012-6-30日) 为切实提高科室医务人员的临床诊断思维和技能,不断改进医疗服务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提升科室的整体医疗服务能力,对2011-1-1日至2012-6-30日消化科疑难病例讨论分析总结如下: 1、为保证我科的疑难重症病例讨论程序化、制度化,所有我科的疑难病例,均需进行讨论。其他科室涉及我科相关专业的疑难病例,也可进行病例采集、分析、讨论。 2、疑难病例选择一般是指入院一周内未能确诊或治疗困难或疗效不佳、病情加重的患者,除组织科内讨论外、部分涉及多专业及多学科的患者,必要时报医务科,由医务科组织有关专家进行院内、外疑难重症病例讨论,同时也可应患者家属请求吸收院外专家参加。 3、全科病例讨论:由主管医师提出,科室主任、副主任主持,全科各级人员参加(包括护理人员)。 4、本科疑难病例讨论由主管医师详细介绍病史、诊疗过程及各种检查结果,以病例诊断、治疗为重点,陈述当前治疗方案、治疗后出现的病情变化,进行全面的分析和介绍,提出诊疗过程中的困难。讨论参与者对患者病历、当前病情进行全面分析,针对病情的可行性诊治方案做进一步讨论,最后由讨论会主持者归纳总结,尽早明确诊断,形成统一的诊疗方案。

5、对病情的分析,进一步诊疗方案,医患沟通建议经治医生必须认真记载在“疑难病例会诊讨论记录本”中,对有争议的学术观点不必记载在病程记录中(允许记录在科室保存的《疑难病例会诊讨论记录本》中)。 6、目前我科半年来疑难病例讨论进行得较好,疑难病例主要集中于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重症肝功能衰竭、肝性脑病、急性重症胰腺炎。炎症性肠病与肠道结核、淋巴瘤及免疫系统疾病的消化道受累的鉴别是消化系统疾病诊治的重要课题,但目前本科类似相关病例数较少,今后需进一步采集、分析、讨论。消化道肿瘤目前有增多的趋势,患者大部分均诊断明确,疾病终末期虽病情危重,但诊断明确,治疗缺乏有效手段。随着老年化社会的来临,消化科老龄患者明显增多,此类患者基础疾病复杂,脏器储备功能差,病情进展快,易出现多脏器功能不全,治疗费用及重复住院率高,需科室医护人员进一步关注。 友情提示:本资料代表个人观点,如有帮助请下载,谢谢您的浏览!

护理疑难病例讨论汇编

护理疑难病例讨论

陈玉荣主管护师:各位护理姐妹,大家好,首先欢迎大家来参加本次疑难病例讨论,本次讨论的病人是直肠癌术后伴多发转移的病人,本次讨论的重点问题是: 1.PICC置管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2.癌症病人的疼痛护理 3.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处理及护理 4.病人长期卧床,癌症晚期,机体抵抗力低下,如何预防感染的发生及发展 5.病人较烦躁,如何保证病人的安全、如何预防压疮的发生 6.病人是深静脉血栓的高发人群,如何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下面我给大家介绍病史: 基本资料:床号:108 姓名:陆金发性别:男住院号:20184264 年龄:68岁 主诉:直肠癌术后4年,伴纳差、乏力1月 入院诊断:1.直肠癌术后伴肺部转移、脑转移 2.肺部感染3.胸腔积液 既往史:有“左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史”4月余,有“右侧肱骨病理性骨折”病史1月余,有麻醉药物过敏史

入院查体:体温36.7℃脉搏116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00/60mmHg 指脉氧:98% 神清,精神一般,全身皮肤粘膜未见明显黄染,腹平软,中下腹部可见一长约8cm的手术疤痕,无压痛及反跳痛,右上肢带入一根PICC导管,固定在位、畅通,外露4cm,穿刺点无渗血渗液,右上肢轻度水肿1+,双下肢无水肿。左侧肢体肌力1级,右侧肢体肌力5级 头颅CT:脑内多发转移灶并瘤卒中;大脑镰下脑疝? 治疗:1.二级护理,软食,监测脉氧。 2.给予“氨溴索”止咳化痰,“头孢唑肟”抗感染,“参麦”益气固本,“甘露醇+地塞米松”脱水、降低颅内压,“氨基酸”补液支持等对症治疗。Morse:85分braden:13 分DVT:21 分NRS:3分Glasgow:14分09-17:查血示:血小板计数39*10^9/L,白细胞计数12.60*10^9/L,超敏C反应蛋白190.0mg/L;白蛋白24.9g/l,补充诊断“血小板减少症” 09-18:体温38.6℃,升级抗生素为头孢哌酮舒巴坦控制感染 09-19:患者Glasgow评分8分,查体:血压:110/70mmHg.指脉氧:89%,嗜睡状态,双瞳等大等圆,直径约2.0mm,对光反射迟钝,压眶反射存在,心率90次/分;给予尼可刹米兴奋呼吸对症治疗,家属要求出院,予以办理出院。病史介绍结束,请大家结合病例,对本次讨论的重点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疑难危重病例讨论记录

疑难危重病例讨论记录 科室:妇产科病区:妇科□√疑难□危重 入院时间:2016年08月22日08时10分 讨论时间:2016年08月30日14时26分 目前诊断:1、子宫腺肌瘤2、左侧卵巢囊肿 参加人(姓名、职称、职务):科主任管付娟副主任医师,赵娟娟、张艳、袁翠华主治医师 林雪梅、熊礼敏、章璐璐、程茜阳、朱俊住院医师。 讨论目的:共同学习,集思广益,优化治疗。 讨论记录(详细记录每个发言人的发言及主持人小结意见): 赵娟娟主治医师汇报病史: 1、患者江方菊,女,37岁,已婚。2、渐 进性痛经10年,加重3月、3、既往史:G5P1A4,2008年右膝关节镜手术史,否认外伤史,否认药物过敏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传染病 等病史。4、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心肺腹(-),双下肢无明显水肿, 四肢活动自如。5、妇检:外阴已婚已产型,阴道通畅,宫颈表面光滑,子宫增大如孕2月余大小,压痛(-),双侧附件区未触及明显异常。 6、辅检:暂无。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出凝血功能、心电图、胸片、未见明显异常。肝胆脾胰输尿管彩超示脂肪肝、左肾囊肿;子宫附件彩超示子宫腺肌症并腺肌瘤、宫颈囊肿。于2016

年08月25日在腰硬联合阻滞麻醉行经腹子宫次全切除+左侧卵巢囊肿剥除术,手术顺利,术中出血约50m l,补液1500m l,术毕测血压 110/65mm Hg,术后行预防感染(美洛西林钠及奥硝唑)及对症治疗。 术后病检示1、呈增生形象子宫内膜;2、子宫腺肌症伴腺肌瘤;3、左侧 卵巢黄体囊肿伴出血。患者自术后第一天开始出现恶心呕吐不适,无腹痛腹胀、腹泻等其她不适。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血性分泌物。 赵娟娟主治医师意见:患者应用常规止吐药物后无明显好转,查电 解质未见明显异常。请消化内科会诊后建议行腹部立位片及上腹部C T 检查,各项检查结果未见明显异常,予以芒硝外敷及止吐药物对症治疗,呕吐未见明显好转。 张艳主治医师:患者手术顺利,术后病检未提示异常,相关辅检未见明显 异常,暂不考虑器质性病变,肠根阻不排除,予以芒硝外敷及止吐药物, 症状较前稍微减轻,仍有恶心呕吐不适。 管付娟副主任医师总结:我对上述意见均无异议,患者目前诊断明确, 入 院后相关检查未见明显手术禁忌症,有手术指征,手术顺利,术后生命体 征稳定,恢复可。恶心呕吐不考虑器质性病变,患者睡眠时无恶心呕吐等

病例讨论记录格式范文

病例讨论记录格式范文 导读:本文是关于病例讨论记录格式范文,希望能帮助到您!病例讨论记录格式范文 病例讨论记录 (一)对临床上病清危重或诊断、治疗有困难的病人应组织病例讨论。 (二骗例讨论应另开专页书写,标题居中。 (三脑例讨论记录内容: 1.病例讨论的时间、地点、参加人员(姓名及职务)及主持人。 2.经治医师对病清的介绍。 3.参加讨论医师发表的意见。 4主持人所作的总结 (四)病例讨论示 病例讨论 时间:20**年n月25日,上午9时。 地点:保健科办公室。 参加人员:保健科张某某主任、消化科林某某主任、普外科刘某某主任、放射科马某某副主任、保健科王某某医师、肖某医师。 主持人:张某某主任。 王某某医师:报告病例如下(可省略不记)。患者王某某,男,

63岁,师职离休干部。因间歇性左上腹疼痛进行性加重2 月余,剧痛向腰部放射2天,于2朋1年10月24日入院。查体:体温38℃,血压150/75mmHg,左上腹压痛向背部放射,无反跳痛。按急性胰腺炎给予禁食、抑制胰腺分泌、抗生素等对症治疗,腹痛曾有所减轻。10月27日下午腹痛加重,继续按胰腺炎治疗1月余,腹痛日渐加重,并出现慢胜消耗性病容和阻塞胜黄疽。曾作内镜、CT、B超检查,除发现胆囊结石、肝内胆管扩张外,无其他阳性发现。 张某某主任:患者腹痛2月余入院,按急性胰腺炎治疗1月余无效,病情呈进行性加重,目前出现黄疽、恶病质,治疗效果不佳,特请各位主任一起讨论诊断和治疗问题。 马某某副主任:从CT扫描片看,1998年即有胆囊结石,胆囊不大;今年n月7日CT扫描见胆囊结石仍在,胰腺水肿,不能排除胰腺癌;昨日CT示肝内胆管扩张,结石较前减少,胰腺缩小,无明显包块。有无腹部肿瘤,从CT片上看无法断定。 林某某主任:虽然目前各种检查结果无法证实肿瘤的存在,但从临床特点分析,有胆囊结石史3年多,从无症状发作,而此次发作是先出现上腹痛,继而进行性加重并向腰背部放射,夜间较白天重,而后又出现阻塞性黄疽、漫性消耗病容,用急性胰腺炎或结石梗阻胜黄疽难以解释,应考虑肿瘤的问题,但胰腺炎与肿瘤有时也很难鉴别。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及ERCP检查有诊断价值,但最好是手术探查,从根本上解决诊断和治疗问题。 刘某某主任:按急胜胰腺炎治疗病清无好转,且逐渐加重、

疑难病例讨论总结

心内科科疑难病例讨论分析总结 (2013-2-1日至2013-7-31日) 为切实提高科室医务人员的临床诊断思维和技能,不断改进医疗服务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提升科室的整体医疗服务能力,对2013-1-1日至2013-7-31日心内科疑难病例讨论分析总结如下: 1、为保证我科的疑难重症病例讨论程序化、制度化,所有我科的疑难病例,均需进行讨论。其他科室涉及我科相关专业的疑难病例,也可进行病例采集、分析、讨论。 2、疑难病例选择一般是指入院一周内未能确诊或治疗困难或疗效不佳、病情加重的患者,除组织科内讨论外、部分涉及多专业及多学科的患者,必要时报医务科,由医务科组织有关专家进行院内、外疑难重症病例讨论,同时也可应患者家属请求吸收院外专家参加。 3、全科病例讨论:由主管医师提出,科室主任、副主任主持,全科各级人员参加(包括护理人员)。 4、本科疑难病例讨论由主管医师详细介绍病史、诊疗过程及各种检查结果,以病例诊断、治疗为重点,陈述当前治疗方案、治疗后出现的病情变化,进行全面的分析和介绍,提出诊疗过程中的困难。讨论参与者对患者病历、当前病情进行全面分析,针对病情的可行性诊治方案做进一步讨论,最后由讨论会主持者归纳总结,尽早明确诊断,形成统一的诊疗方案。

5、对病情的分析,进一步诊疗方案,医患沟通建议经治医生必须认真记载在“疑难病例会诊讨论记录本”中,对有争议的学术观点不必记载在病程记录中(允许记录在科室保存的《疑难病例会诊讨论记录本》中)。 6、目前我科上半年疑难病例讨论进行少,疑难病例主要集中于急性心肌梗塞、冠心病合并肺心病、病态窦房结综合症、主动脉夹层等重要课题,但目前本科类似相关病例数较少,今后需进一步采集、分析、讨论。患者大部分均诊断明确,疾病终末期病情危重,病情变化快,但诊断明确,治疗缺乏有效手段。随着老年化社会的来临,心内科老龄患者明显增多,此类患者基础疾病复杂,脏器储备功能差,病情进展快,易出现多脏器功能不全,治疗费用及重复住院率高,需科室医护人员进一步关注。

医院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

医院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 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是执行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为规范我院疑难危重病例讨论,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根据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一、疑难、危重病例讨论适用于以下情况:入院1周以上诊断不明或者疗效较差的病例;病情复杂疑难或者本院本地区首次发现的罕见疾病;病情危重或者需要多科协作抢救病例以及科室认为必须讨论的其他病例,住院期间有医疗事故倾向需要讨论的病例。必要时要提请医务处组织全院会诊。 二、分类: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分“多学科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和“本科室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多学科疑难危重病例讨论”等同于“多学科会诊讨论”。“本科室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即由本科室成员独立完成的讨论。 三、完成时限:24小时内完成讨论,有医疗纠纷隐患病例应尽快完成讨论。 四、参加人员:本科室疑难危重病例讨论由科主任或医疗组长主持,本科(组)各级医师、药师、护士长以及责任护士参加。病情危重、复杂需要多科协作治疗的病例,治疗效果不理想病例,有医疗纠纷隐患病例,死亡风险极大患者家属不能接受的病例均需申请“多学科疑难危重病例讨论”,除本科(组)各级医师、药师、护士长以及责任护士参加外,还应邀请相关科室专家参加,特殊情况也可邀请医

务处领导及分管院长参加。 五、流程: (一)多学科疑难危重病例讨论需要讨论前24小时向医务处提交备案,填写纸质版“多学科疑难危重病例讨论登记表”并送至医务处。科内疑难危重病例讨论不需要提交备案。本科室疑难危重病例讨论不需要提交申请。 (二)组织讨论 1.主管医师简明介绍病史、病情及诊疗经过。 2.各级医师详细分析病情,提出并解决本次讨论的目的及关键的难点疑点等问题。 3.有临床药师科室临床药师对有关药物治疗问题提出建议。 4.主持人进行总结,并确定进一步诊疗方案。 5.主管医师作好记录,记录内容包括:讨论日期、讨论地点、主持人及参加人员姓名、专业技术职务、病情报告及讨论目的、每位参加人员的具体发言、主持人总结讨论意见等,最后主持人及记录者双签名。 6.多学科会诊强调各专家严格按照通知会诊的时间到场参加讨论,不能单独行动,不能迟到。 (三)讨论记录 1.完善病历里的疑难危重讨论记录。 2.科室为单位分别建立“多学科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及“科内疑难危重病例讨论”2个电子文件夹。文件夹包括:

2014年疑难病例讨论分析

2014年1-10月全院会诊分析 目前我院临床学科越分越细,对一些疾病的诊断治疗往往不是一个科室能够解决的,需要全院多科通力协作。通过高质量的全院大会诊,能提高诊断符合率、临床治愈率与抢救成功率,同时也能提高病人及其家属对医院的满意度。 一、会诊次数统计

根据上述统计可以看出,2014年1-9月全院会诊次数整体趋势逐渐增加,对会诊中存在的各别问题总结如下: 1、会诊前准备不充分,有时缺乏必要的辅助检查,有时各别医师对病人病情不熟悉,这样的会诊既浪费了时间,又使会诊达不到预想的目的。有时各别科室对于疑难病例考虑不够全面,邀请的科室不全,有时临时增加会诊科室。 2、受邀请参加会诊的各别医师,不遵守医院相关规章制度,未能及时到位或以种种理由延误他科全院会诊。 3、在诊疗活动中,部分医务人员过于谨慎,一旦遇到病情较复杂或家属有意愿,为避免麻烦,动辄申请院外会诊,结果导致医院的总体会诊量增加,受邀会诊科室各别医师意见较大。 4、个别会诊医师反映会诊费用具体不详,而且全院会诊时间固定并且时间较长,各别会诊医师意见较大,导致会诊不积极。 5、个别会诊科室医师,在全院会诊后,未及时书写疑难病例讨论记录。 6、个别一些明确属于自己科室范围内的疾病,拒绝病人转科,使病人得不到更为专业、有效的专科治疗。对于一些存在潜在纠纷或

有欠费隐患的病人,会诊科室不愿承担风险。 二、整改措施: 1、申请会诊科室需做好会诊前准备,未能完全达到预期效果的会诊病例,大部分存在准备不充分问题。因此,申请会诊科室,会诊前必须尽量完善与诊治有关的各项检查,以便给前来会诊的各科人员提供必要的参考。各级医师对要会诊的病人必须心中有数,掌握病人的病隋变化,熟知病人情况。并且,申请会诊科室尽量请全会诊科室,考虑周全。 2、加强对参加会诊人员的纪律管理。会诊医师必须准时参加, 对会诊组织较好、医师到位及时的科室,医院予以表扬,对未能及时到位的科室予以相应的惩罚。因故不能参加的需委派本科室其他相应资质的医生准时参加,因故不能准时到达的要提前告知。 3、申请会诊科室需提前一天以书面或者电话形式上报医务科,上报内容包括:邀请科室、时间、地点、会诊目的。医务科根据上述内容,组织协调通知相关专业的专家会诊。 4、申请会诊科室必须做好3方面准备: ①病史资料方面的准备: 必须完善包括会诊申请在内的医疗文书,必须将各种辅助检查报告单准备齐全,必须事先详细了解受邀会诊科室专业方面的病史; ②病人方面的准备: 必须事先向病人或家属告知请会诊的目的和必要性,获得病人或家属的认同和配合,如病人拒绝请会诊,应在医患沟通记录中如实记录并要求病人或家属签字; ③接待会诊方面的准备: 会诊科室的医师到场后,请会诊科室的医护人员必须热情相迎,主动提供

疑难危重病例讨论规章制度

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 一、临床病例讨论:是解决临床病人的诊断、治疗难题和以临床教学为主要目的一种方法,采取定期和临时两种形式。定期病例讨论由科室主任或副主任主持,一般每周1次;临时病例讨论则根据病区的病人情况,危重病人可随时进行讨论。各病区对确诊困难或疗效不确切的患者,应在科主任或副主任医师指导下尽快完善各项检查,进行病例讨论。 二、病例选择:入院三天以上诊断不明者、诊断明确但临床少见或在诊治过程中有较重要的教学意义者、危重病人紧急抢救后疗效不佳者。有完整病理资料者可举行病理讨论会。 三、讨论方式和讨论范围: (1)治疗组内讨论:由经治医师提出,治疗组副主任以上医师主持,包括治疗组的其他实习医师和住院医师,多采取临时讨论形式,着重解决诊断和治疗中的问题。 (2)全科病例讨论:由治疗组主治医师提出,科室主任主持,全科各级人员参加。先由经治医师详细介绍病史及各种检查结果,主治医师结合文献,以病例诊断、治疗为重点,进行较全面的分析和介绍,提出诊疗过程中的困难,其他有关人员按年资由低到高顺序可就病例的某些方面,结合文献作较深入的分析讨论,最后形成统一的诊疗方案。 (3)多学科讨论或邀请外院专家参加的病例讨论会,则由经治科室主任提出,医务科负责安排、组织,由经治科室主任或医务科科长主持,并报

分管副院长。讨论前应作好较充分的资料准备,有病理报告者可邀请病理科医师参加,必要时可提前将病历摘要印发到有关医师手中。 (4)各科临床病例讨论资料应全部或摘要记入《疑难、危重病例讨论本》中。病程记录内容包括讨论日期、主持人及参加人员姓名、专业技术职务、讨论总结意见等。 (5)节假日或急诊疑难患者应由值班组副主任医师主持进行疑难病例讨论,做好详细记录,并向科主任及院总值班汇报,以明确诊治方案,避免延误病情。 四、对危重患者各治疗组(或病区)在病房主任或副主任医师带领下,应及时讨论、确定治疗方案,并密切监护患者,认真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记录病程。 五、对危重患者在每日下午下班前,主管医师应向科主任汇报病情,及时发现诊治过程中的问题,调整治疗方案,并在病历中做好记录。 六.对于特殊危重患者除以上讨论外,应及时组织全科讨论及相应科室的全院讨论。精品文档word文档可以编辑!谢谢下载!

疑难危重病例讨论记录44925

疑难危重病例讨论记录本 科室:骨科 彭水扶元中医医院

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 一、为确保医疗质量,防止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的发生,凡遇疑难危重病例,由主治医师或科主任提出,科主任主持,组织相关人员参加,认真进行讨论,尽早明确诊断,并提出治疗方案。 二、疑难危重病例是指疗效不确切、预后较差和病危的病例,由于各科室的专业性特点,目前对疑难病例不作制度上的界定,由各科室自行掌握,但原则是:从宽把握、宁多勿缺,特别是存在医疗隐患风险的病例。儿科患者、肿瘤晚期患者和临终关怀的病危患者可由科室自行掌握,病重病例鼓励进行讨论。 三、科内疑难危重病例讨论由科主任或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主持,召集科内有关医师参加,讨论的内容应包括目前的拟似诊断,下一步需要进行的相关检查的治疗、是否转科(院)是否申请院内会诊或院外会诊。 四、科内讨论仍未解决问题的,应及时上报医教部,由医教部组织全院大讨论,并将讨论结果向业务副院长报告。 五、全院疑难危重病例讨论时,由医教部负责人主持。负责主治的科室应将有关资料加以整理,尽可能作出书面摘要,事先发给参加讨论的人员,预作发言准备。床位医师事先做好准备,报告相关病历,主治医师及时补充,参加会诊的人员必须详细进行询问病史和查体,对有关病情、诊断、治疗等方面提出分析意见,会议结束时由主持人作总结。 六、床位医师必须详细做好讨论记录,并按时完成讨论中决定的各种检查和治疗措施。

疑难危重病例讨论记录 科室:床号:讨论时间:年月日时分讨论地点:

主持人:记录人:记录时间:年月日时分 要求: 1. 第一段记录主管医师汇报的病人情况,包括病史、主要体征、诊断治疗情况、讨论目的等。 2. 第二段起为各级医师的讨论发言(按发现顺序,每一位医师的发言为一段)。 3. 主持人总结发言。 注意: 1. 发言为原始记录,不要写成综合意见。 2. 每一段记录的开始要提行。

重症肌无力患者手术麻醉要点——【病例讨论总结】

重症肌无力患者手术麻醉要点 一、重症肌无重症肌无力(MG)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因神经、肌肉接头间传递功能障碍所引起。具有缓解与复发的倾向,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发于儿童及青少年,女性比男性多,晚年发病者又以男性多。临床表现为受累横纹肌易于疲劳,这种无力现象是可逆的,经过休息或给予抗胆碱脂酶药物即可恢复,但易于复发。 二、重症肌无力检查 根据临床特征诊断不难。肌疲劳试验,如反复睁闭眼、握拳或两上肢平举,可使肌无力更加明显,有助诊断。为确诊可作以下检查: 1、药物试验:新斯的明试验、氯化腾喜龙试验 2、电生理检查:常用感应电持续刺激,受损肌反应及迅速消失。 肌电图检查:肌电图提示肌收缩力量降低,振幅变小。肌肉动作电位幅度降低10%以上,单纤维兴奋传导延缓或阻滞。 3、血清检查:血清中抗AchR-Ab测定约85%患者增高。 4、胸部X线摄片或胸腺CT检查,胸腺增生或伴有胸腺肿瘤,也有辅助诊断价值。 三、重症肌无力的治疗 主要是应用抗胆碱酯酶药物及免疫抑制剂。 1、抗胆碱酯酶药物有新斯的明、吡啶斯的明、酶抑宁或称美斯的明,这些药物的副反应有瞳孔缩小、多口水、出汗、腹痛、腹泻等,可以同时服用阿托品以对抗。 1

2、免疫抑制剂主要有皮质类固醇激素及环磷酰胺等。 四、麻醉选择方面 1、一般局麻或脊髓麻醉优于全麻 2、神经节肌肉接头阻滞剂应该有选择性地慎用 3、提倡无肌松插管,术后常规拮抗1(新斯的明):120(溴吡斯的明) 4、去极化肌松剂(如司可林)所需剂量可能比非MG病人高,但非去极化肌松剂(如万可松)仅需较低剂量就可引起明显且维持时间长的阻滞效应,术后所需辅助呼吸时间也延长故重症肌无力病人多建议使用去极化肌松剂(如司可林)。 1

月度疑难病例讨论总结

普外1科2014年5月疑难病例讨论分析总结 为切实提高科室医务人员的临床诊断思维和技能,不断改进医疗服务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提升科室的整体医疗服务能力,对2014-05-01日至2014-05-31日普外1科疑难病例讨论分析总结如下: 1、为保证我科的疑难重症病例讨论程序化、制度化,所有我科的疑难病例,均需进行讨论。其他科室涉及我科相关专业的疑难病例,也可进行病例采集、分析、讨论。 2、疑难病例选择一般是指入院一周内未能确诊或治疗困难或疗效不佳、病情加重的患者,除组织科内讨论外、部分涉及多专业及多学科的患者,必要时报医务科,由医务科组织有关专家进行院内、外疑难重症病例讨论,同时也可应患者家属请求吸收院外专家参加。 3、本科疑难病例讨论由主管医师详细介绍病史、诊疗过程及各种检查结果,以病例诊断、治疗为重点,陈述当前治疗方案、治疗后出现的病情变化,进行全面的分析和介绍,提出诊疗过程中的困难。讨论参与者对患者病历、当前病情进行全面分析,针对病情的可行性诊治方案做进一步讨论,讨论时各级医师能根据患者病情就自己所掌握的专业知识进行热烈的讨论和交流,发言踊跃,重点突出,不同意见能及时提出,经积极讨论后最终能拿出对患者最有益的治疗方案。最后由讨论会主持者归纳总结,尽早明确诊断,形成统一的诊疗方案。讨论结束后由经管主治医师及时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并告知会诊专家的意见,多能取得良好的结果。并及时记录讨论结果在科室保存的《疑难病例会诊讨论记录本》中。 6、目前我科本月疑难病例讨论进行得较好,疑难病例主要集中于不明原因腹痛、肿瘤、急性重症胰腺炎。针对我科室消化系统疾病诊治的重要课题,今后需进一步采集、分析、讨论。消化道肿瘤目前有增多的趋势,患者大部分均诊断明确,疾病终末期虽病情危重,但诊断明确,治疗缺乏有效手段。随着老年化社会的来临,消化科老龄患者明显增多,此类患者基础疾病复杂,脏器储备功能差,病情进展快,易出现多脏器功能不全,治疗费用及重复住院率高,需科室医护人员进一步关注。 二、存在问题 1、个别讨论内容记录信息不全。 2、年轻医师对讨论内容记录信息不全。 3、护理人员参加讨论人数少,且就护理方面提出问题及建议少。 三、改进措施 1、加强学习疑难病例讨论制度,规范登记制度。 2、鼓励年轻医师积极参与讨论并发言,加强对年轻医师的业务理论培训学习,同时结合病例查阅相关文献,提高理论水平。

疑难危重病例讨论记录

疑难危重病例讨论记录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

疑难危重病例讨论记录 科室:妇产科病区:妇科□√疑难□危重 入院时间:2016年08月22日08时10分 讨论时间:2016年 08月30日14时26分 目前诊断:1.子宫腺肌瘤 2.左侧卵巢囊肿 参加人(姓名、职称、职务):科主任管付娟副主任医师,赵娟娟、张艳、袁翠华主治医师 林雪梅、熊礼敏、章璐璐、程茜阳、朱俊住院医师。 讨论目的:共同学习,集思广益,优化治疗。 讨论记录(详细记录每个发言人的发言及主持人小结意见): 赵娟娟主治医师汇报病史: 1.患者江方菊,女,37岁,已婚。2.渐 进性痛经10年,加重3月.3.既往史:G5P1A4,2008年右膝关节镜手 术史,否认外伤史,否认药物过敏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传染病 等病史。4.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心肺腹(-),双下肢无明显水肿, 四肢活动自如。5.妇检:外阴已婚已产型,阴道通畅,宫颈表面光滑, 子宫增大如孕2月余大小,压痛(-),双侧附件区未触及明显异常。 6.辅检:暂无。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出凝血 功能、心电图、胸片、未见明显异常。肝胆脾胰输尿管彩超示脂肪肝、

左肾囊肿;子宫附件彩超示子宫腺肌症并腺肌瘤、宫颈囊肿。于2016年08月25日在腰硬联合阻滞麻醉行经腹子宫次全切除+左侧卵巢囊 肿剥除术,手术顺利,术中出血约50ml,补液1500m l,术毕测血压110/65mm Hg,术后行预防感染(美洛西林钠及奥硝唑)及对症治疗。术后病检示1.呈增生形象子宫内膜;2.子宫腺肌症伴腺肌瘤;3.左侧卵巢黄体囊肿伴出血。患者自术后第一天开始出现恶心呕吐不适,无 腹痛腹胀、腹泻等其他不适。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血性分泌物。 赵娟娟主治医师意见:患者应用常规止吐药物后无明显好转,查电 解质未见明显异常。请消化内科会诊后建议行腹部立位片及上腹部C T 检查,各项检查结果未见明显异常,予以芒硝外敷及止吐药物对症治疗,呕吐未见明显好转。 张艳主治医师:患者手术顺利,术后病检未提示异常,相关辅检未见明显异常,暂不考虑器质性病变,肠根阻不排除,予以芒硝外敷及止吐药物,症状较前稍微减轻,仍有恶心呕吐不适。 管付娟副主任医师总结:我对上述意见均无异议,患者目前诊断明确,入院后相关检查未见明显手术禁忌症,有手术指征,手术顺利,术后生命体征稳定,恢复可。恶心呕吐不考虑器质性病变,患者睡眠时无恶心呕吐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