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交通运输通用航空行业分析报告

2014年交通运输通用航空行业分析报告

2014年2月

目录

一、美国通用航空市场 (3)

1、美国通用航空需求的变迁 (4)

2、行业周期性经济、政策、技术及事件冲击 (4)

(1)经济发展水平 (5)

(2)技术进步 (5)

(3)政策更迭 (5)

(4)事件性冲击 (5)

二、中美空域政策对比凸显差距 (6)

1、美国的“服务”与中国的“管制” (7)

(1)美国以服务为主,我国以管制为主 (7)

(2)非管制空域规模在我国十分有限 (7)

(3)我国飞行报备(审批)复杂程度大,时间长 (8)

2、从“理念差异”到“空域短缺” (8)

(1)理念差异 (8)

(2)绝对可用空域短缺 (8)

三、中国通用航空政策率先起步 (9)

1、中国通航企业存在“两多、两少、两不足” (9)

2、政策导向日趋明朗 (12)

3、空域管理加快推进 (13)

四、中国通用航空飞行时间持续增长,飞行员短缺明显 (15)

1、通用航空总飞行时间持续增长 (16)

2、过去5年,私人和商用飞行执照数稳步增加 (18)

五、投资思路:优先关注飞行服务类上市公司 (19)

通航是人类交通的“第四次革命”。与商用航空相比,通航市场更大,这一产业涵盖了公务机、轻型飞机、直升机、运动飞行器等,形成了庞大的地面和周边延伸产品集群。

通用航空是指采用民用航空器进行公共航空运输以外的民用航

空活动。一般而言,通用航空与公共航空运输组成民用航空业。在很多大中城市和小城市之间,出于成本、运营条件等因素考虑,运输航空企业无法开辟相应的航线,于是通用航空就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与此同时,通用航空活跃在各个领域,除了公务机飞行,工业、农业生产方面的应用外,还包括警察执法、空中救火、医疗救护、环境保护、旅游观光以及各类应急服务。

一、美国通用航空市场

美国是通用航空业最发达国家。目前,全世界大约有通用航空飞机34万架,而美国占了其中的大约2/3。在美国,有15000多个机场适合通用航空飞机起降,其中有5000多座设施条件非常齐备的公用机场能够用于公务航空飞行,而运输航空公司使用的机场有450个左右。

目前美国国家公务航空协会(NBAA)大约有8000家会员公司,约占美国通用航空公司总数的70%,拥有飞机12000架,大多都是可以容纳6~8名乘客的小飞机。这些公司每年平均飞行时间约400小时,最多的可达900小时。

1、美国通用航空需求的变迁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通用航空业经历了五个阶段:

1950~1979年:美国通用航空业保持了近30年的增长态势,全部在役通用航空飞机的飞行时间于1979年达到历史最高的4334万小时,平均每架飞机的年飞行时间达到206小时;

1980~1994年:美国在役通用航空飞机的总飞行时间开始在波动中下降,1994年跌至2409小时这一历史最低点,比1979年减少了44.5%;平均每架飞机年飞行时间同步下降,1993年跌至历史最低的138小时,只相当于1979年的67%;

1995~2000年:美国在役通用航空飞机总飞行时间有所反弹,1999年达到了90年代最高的3123小时,比1994年增长了29.6%;平均每架飞机年飞行时间变化不大,2000年仅137.3小时,甚至低于1994年;

2001~2007年:“911”事件之后至2007年,美国在役通用航空飞机总飞行时间基本维持在2700~2800小时,平均每架飞机年飞行时间维持在130小时左右;

2008年至今:受金融危机影响,美国在役通用航空总飞行时间进一步下降,2008~2010年总飞行时间维持在2300~2600小时,平均每架在役飞行的年飞行时间逐步下降至2010年的111小时。

2、行业周期性经济、政策、技术及事件冲击

综合来看,通用航空的发展主要受到四方面的影响: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