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20五年级奥数分数的速算与巧算#精选.

20180420五年级奥数分数的速算与巧算#精选.
20180420五年级奥数分数的速算与巧算#精选.

五年级奥数 分数的速算与巧算(一)

一、知识要点

1、 裂项:是计算中需要发现规律、利用公式的过程,裂项与通项归纳是密不可分的,本讲要求学生掌握

裂项技巧及寻找通项进行解题的能力

2、 换元:让学生能够掌握等量代换的概念,通过等量代换讲复杂算式变成简单算式。

3、 循环小数与分数拆分:掌握循环小数与分数的互化,循环小数之间简单的加、减运算,涉及循环小数

与分数的主要利用运算定律进行简算的问题.

4、通项归纳法

通项归纳法也要借助于代数,将算式化简,但换元法只是将“形同”的算式用字母代替并参与计算,使计算过程更加简便,而通项归纳法能将“形似”的复杂算式,用字母表示后化简为常见的一般形式.

5、裂项综合

(一)、“裂差”型运算

(1)对于分母可以写作两个因数乘积的分数,即

1a b ?形式的,这里我们把较小的数写在前面,即a b <,那么有1111()a b b a a b

=-?- (2)对于分母上为3个或4个连续自然数乘积形式的分数,即:

1(1)(2)n n n ?+?+,1(1)(2)(3)

n n n n ?+?+?+形式的,我们有: 1111[](1)(2)2(1)(1)(2)

n n n n n n n =-?+?+?+++ 1111[](1)(2)(3)3(1)(2)(1)(2)(3)

n n n n n n n n n n =-?+?+?+?+?++?+?+

裂差型裂项的三大关键特征:

(1)分子全部相同,最简单形式为都是1的,复杂形式可为都是x(x 为任意自然数)的,但是只要将x 提取出来即可转化为分子都是1的运算。

(2)分母上均为几个自然数的乘积形式,并且满足相邻2个分母上的因数“首尾相接”

(3)分母上几个因数间的差是一个定值。

(二)、“裂和”型运算

常见的裂和型运算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

(1)11a b a b a b a b a b b a

+=+=+??? (2)2222a b a b a b a b a b a b b a +=+=+??? 裂和型运算与裂差型运算的对比:

裂差型运算的核心环节是“两两抵消达到简化的目的”,裂和型运算的题目不仅有“两两抵消”型的,同时还有转化为“分数凑整”型的,以达到简化目的。

(三)、整数裂项

(1) 122334...(1)n n ?+?+?++-?1(1)(1)3

n n n =

-??+ (2) 1123234345...(2)(1)(2)(1)(1)4n n n n n n n ??+??+??++-?-?=--+

0.9a =

; 0.99ab =; 0.09910990

ab =?=; 0.990abc =,…… 二、讲练结合

例1、11111123423453456678978910+++???++???????????????

练:333 (1234234517181920)

+++?????????

例2、计算:57191232348910

+++=??????L .

练2、计算:5717191155234345891091011?++++????????L (

例3、111111212312100

+

+++++++++L L L

练3、23101112(12)(123)(1239)(12310)

-

---?++?++++++?++++L L L ()

例4、22222211111131517191111131

+++++=------ .

练4、

22222222

3571512233478++++????L

三、家庭作业

Day 1

1、

12349223234234523410+++++?????????L L

2、计算:222222222231517119931199513151711993119951++++++++++=-----L .

Day 2

3、计算:2222

1235013355799101

++++=????L .

4、计算:22446688101013355779911

?????++++?????

Day 3

5、计算:111112123122007+

++?+++++?

6、计算: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 已改成word 文本 。 方便更改

111133535735721+++++++++++L L

20180420五年级奥数分数的速算与巧算#精选.

五年级奥数 分数的速算与巧算(一) 一、知识要点 1、 裂项:是计算中需要发现规律、利用公式的过程,裂项与通项归纳是密不可分的,本讲要求学生掌握 裂项技巧及寻找通项进行解题的能力 2、 换元:让学生能够掌握等量代换的概念,通过等量代换讲复杂算式变成简单算式。 3、 循环小数与分数拆分:掌握循环小数与分数的互化,循环小数之间简单的加、减运算,涉及循环小数 与分数的主要利用运算定律进行简算的问题. 4、通项归纳法 通项归纳法也要借助于代数,将算式化简,但换元法只是将“形同”的算式用字母代替并参与计算,使计算过程更加简便,而通项归纳法能将“形似”的复杂算式,用字母表示后化简为常见的一般形式. 5、裂项综合 (一)、“裂差”型运算 (1)对于分母可以写作两个因数乘积的分数,即 1a b ?形式的,这里我们把较小的数写在前面,即a b <,那么有1111()a b b a a b =-?- (2)对于分母上为3个或4个连续自然数乘积形式的分数,即: 1(1)(2)n n n ?+?+,1(1)(2)(3) n n n n ?+?+?+形式的,我们有: 1111[](1)(2)2(1)(1)(2) n n n n n n n =-?+?+?+++ 1111[](1)(2)(3)3(1)(2)(1)(2)(3) n n n n n n n n n n =-?+?+?+?+?++?+?+ 裂差型裂项的三大关键特征: (1)分子全部相同,最简单形式为都是1的,复杂形式可为都是x(x 为任意自然数)的,但是只要将x 提取出来即可转化为分子都是1的运算。 (2)分母上均为几个自然数的乘积形式,并且满足相邻2个分母上的因数“首尾相接” (3)分母上几个因数间的差是一个定值。 (二)、“裂和”型运算 常见的裂和型运算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 (1)11a b a b a b a b a b b a +=+=+??? (2)2222a b a b a b a b a b a b b a +=+=+??? 裂和型运算与裂差型运算的对比: 裂差型运算的核心环节是“两两抵消达到简化的目的”,裂和型运算的题目不仅有“两两抵消”型的,同时还有转化为“分数凑整”型的,以达到简化目的。 (三)、整数裂项 (1) 122334...(1)n n ?+?+?++-?1(1)(1)3 n n n = -??+ (2) 1123234345...(2)(1)(2)(1)(1)4n n n n n n n ??+??+??++-?-?=--+

(完整)四年级奥数速算与巧算

四年级奥数知识点:速算与巧算(一) 例1计算9+99+999+9999+99999 解:在涉及所有数字都是9的计算中,常使用凑整法.例如将999化成100 0—1去计算.这是小学数学中常用的一种技巧. 9+99+999+9999+99999 =(10-1)+(100-1)+(1000-1)+(10000-1) +(100000-1) =10+100+1000+10000+100000-5 =111110-5 =111105. 例2计算199999+19999+1999+199+19 解:此题各数字中,除最高位是1外,其余都是9,仍使用凑整法.不过这里是加1凑整.(如 199+1=200) 199999+19999+1999+199+19 =(19999+1)+(19999+1)+(1999+1)+(199+1) +(19+1)-5 =200000+20000+2000+200+20-5

=222220-5 =22225. 例3计算(1+3+5+...+1989)-(2+4+6+ (1988) 解法2:先把两个括号内的数分别相加,再相减.第一个括号内的数相加的结果是: 从1到1989共有995个奇数,凑成497个1990,还剩下995,第二个括号内的数相加的结果是: 从2到1988共有994个偶数,凑成497个1990. 1990×497+995—1990×497=995. 例4计算 389+387+383+385+384+386+388

解法1:认真观察每个加数,发现它们都和整数390接近,所以选390为基准数. 389+387+383+385+384+386+388 =390×7—1—3—7—5—6—4— =2730—28 =2702. 解法2:也可以选380为基准数,则有 389+387+383+385+384+386+388 =380×7+9+7+3+5+4+6+8 =2660+42 =2702. 例5计算(4942+4943+4938+4939+4941+4943)÷6 解:认真观察可知此题关键是求括号中6个相接近的数之和,故可选4940为基准数. (4942+4943+4938+4939+4941+4943)÷6 =(4940×6+2+3—2—1+1+3)÷6 =(4940×6+6)÷6(这里没有把4940×6先算出来,而是运

五年级奥数速算与巧算(二)

第二讲 小数的速算与巧算(二) 【知识概述】 若干个数排成一列称为“数列”,数列中的每一个数称为一项,其中第一项称为首项(1a ),最后一项称为末项(n a )。从第二项开始,后项与前项之差都相等的数列称为“等差数列”,后项与前项之差称为公差(d ),数列中的数的个数称为项数(n )。 对于等差数列,我们要熟练运用三个公式: 通项公式:第n 项=首项+(项数-1)×公差 项数公式: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 求和公式:和=(首项+末项)×项数÷2 1、对于一个数除以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数,我们可以把多个除数先用乘积的方式算出结果,再用被除数除以所求的结果,得到最后的商 例1 计算8.376÷3.2÷2.5 解析:8.376除以3.2再除以2.5也就是8.376除以3.2与2.5的乘积 练习 计算7.68÷2.5÷0.4 2、 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就等于这个数乘以这个数的倒数,即a ÷b=a ×1/b=a/b 例2 计算(4.8×7.5×8.1)÷(2.4×2.5×2.7) 解析 :因为乘除是同一级运算,我们可以把式子拆开,看作是(4.8÷ 2.4)×(7.5÷2.5)×(8.1÷2.7)

练习 1.1÷(1.1÷1.2)÷(1.2÷1.3)÷(1.3÷1.4) 3.数列通项公式:第n项=首项+(项数-1)×公差, 项数公式: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 求和公式:和=(首项+末项)×项数÷2 等差数列就是一列数,后面的数减去前面的数所得的差都是相等的例3 已知等差数列0.2,0.5,0.8,1.1,1.4,…。 (1)这个数列的第13项是多少? (2)4.7是其中的第几项? 解析:第13项等于首项+(n-1)×公差=0.2+(13-1)×0.3, 4.7=0.2+(n-1) ×0.3,求得的n就是第几项 练习:有一列数0.1,0.5,0.9,1.3,1.7,…。 (1)它的第1000项数是多少? (2)492.1是它的第几项?

奥数知识点 速算与巧算

速算与巧算 引导: 1、计算(凑十法)1+2+3+4+5+6+7+8+9+10 2、计算(凑整法)1+3+5+7+9+11+13+15+17+19 2+4+6+8+10+12+14+16+18+20 2+13+25+44+18+37+56+75 3、计算(用已知求未知)1+2+3+4+5+6+7+8+9+10+11+12+13+14+15 5+6+7+8+9+10 4、计算(改变运算顺序)10-9+8-7+6-5+4-3+2-1 5、计算(带着“+”、“-”号搬家)1-2+3-4+5-6+7-8+9-10+11 一、凑十法:利用个位数相加之和都等于10的技术 题1、计算1+2+3+4+5+6+7+8+9+10 这种逐步相加的方法,好处是可以得到每一步的结果,但 缺点是麻烦、容易出错;而且一步出错,以后步步都错。若是 利用凑十法,就能克服这种缺点。 二、凑整法:同学们还知道,有些数相加之和是整十、整百的数,如: 巧用这些结果,可以使那些较大的数相加又快又准。像10、20、30、40、50、60、70、80、90、100等等这些整十、整百的数就是凑整的目标。 题2、计算1+3+5+7+9+11+13+15+17+19 解:这是求1到19共10个单数之和,用凑整法做:

题3、计算 2+4+6+8+10+12+14+16+18+20 解:这是求2到20共10个双数之和,用凑整法做: 题4、计算 2+13+25+44+18+37+56+75 解:用凑整法: 三、用已知求未知 利用已经获得较简单的知识来解决面临的更复杂的难题这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过程,凑十法、凑整法的实质就是这个道理,可见把这种认识规律用于计算方面,可使计算更快更准。题5、计算: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解:由例2和例3,已经知道从1开始的前10个单数之和及从2开始的前10个双数之和,巧用这些结果计算这道题就容易了。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1+3+5+7+9+11+13+15+17+19)+(2+4+6+8+10+12+14+16+18+20)=100+110(这步利用了例2和例3的结果)=210 题6、计算:5+6+7+8+9+10 解:可以利用前10个自然数之和等于55这一结果。 5+6+7+8+9+10=(1+2+3+4+5+6+7+8+9+10)-(1+2+3+4)=55-10=45 四、改变运算顺序 在只有加减运算的算式中,有时改变加、减的运算顺序可使计算显得十分巧妙! 题7、计算:10-9+8-7+6-5+4-3+2-1 解:改变一下运算顺序,先减后加,就使运算显得非常“漂亮”。 10-9+8-7+6-5+4-3+2-1=(10-9)+(8-7)+(6-5)+(4-3)+(2-1)=1+1+1+1+1=5

新五年级奥数速算与巧算

新五年级奥数速算与巧 算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同步教育信息】 本周教学内容: 速算与巧算(一)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速算与巧算,在数的运算中根据数的特点及数与数之间的特殊关系,恰当地利用四则运算中的规律,不但可以提高运算速度,而且还能使我们的计算又准又快,锻炼思维,提高运算的技能技巧。 [学习过程] 一.阅读思考: 例1.简算: (1)99 68068...?+ 分析:题中,9.9接近10,且6.8和0.68都是有6、8这两个数字。 解法一: 解法二: 或99 68068...?+ (2)288 125280125..?-? 分析:审题可知,125和12.5可以互相转化 解:288 125280125..?-? 或288 125280125..?-? 例2.计算768 5614...÷? 分析:这道题是乘除同级运算,解答时,利用添括号法则,在“÷”后面添括号,括号里面要变号,“×”变“÷”,“÷”变“×”。不过,同学们请注意,这种方法只适用于乘、除同级运算。 解:768 5614...÷? 例3.()77728077+÷ 分析:我们可以把乘法分配律引申开,用来解题。 解:()77728077+÷ 二.尝试体验 1.请你判断下面的做法是否简便、正确。 (1)8448 7948?-?.. (2)8448 7948?-?.. 2.先按提示要求完成下面题的计算,再比较哪种算法巧,说说巧算的依据。 (1)()130052013-÷ (2)()130052013-÷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20分钟) 1.53 125043125...?-? 2.06 16684..?+? 3.144156 13÷?..

小数的速算与巧算基本方法

小数的速算与巧算基本方法 【知识概述】 小数的简便计算出了可以灵活运用整数四则运算中我们已经学过的许多速算与巧算的方法外,还可以运用小数本身的特点,如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数位顺序、小数的性质、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等。 很多计算题,如果我们根据运算法则按部就班地计算,将会觉得很繁,也很耗费时间,有的甚至算不出结果,如果我们能够发现其中数据的特点、正确运用数的组成、运算规律,把复杂的计算转化为简便的计算将会节约很多时间。学会巧算的一些基本方法,将有助于我们提高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增强注意力与记忆力。 1、凑整法简算: 例1 计算:0.125×0.25×0.5×64 练习:(1)1.31×12.5×8×2 (2)1.25×32×0.25 (3)1.25×88 2、拆拼法简算: 例2 计算:(1)1.25×1.08 (2)7.5×9.9 练习:(1)2.5×10.4 (2)3.8×0.99 (3)1991+199.1+19.91+1.991

4、转化法简算: 例4 5.7×9.9+0.1×5.7 练习:(1)4.6×99+4.6 (2)7.5×101-7.5 5、运用定律 不用计算,根据已知条件直接写出下面题的结果。 已知0.26×4.5=1.17 计算:2.6×4.5=() 0.26×45=() 0.026×0.45=() 2.6×0.45=() 260×45=() 例5 1240×3.4+1.24×2300+12.4×430 练习:4.65×32-2.5×46.5-70×0.465 5.7×10.1-0.57 5、设数法简算: 例6 (2+3.15+5.87) ×(3.15+5.87+7.32)-(2+3.15+5.87+7.32) ×(3.15+5.87)

小学数学奥数精讲速算与巧算

在进行加减运算时,为了又快又准确,除了要熟练地掌握计算法则外,还需要掌握一些巧算方法。加减法的巧算主要是“凑整”,就是将算式中的数分成若干组,使每组的运算结构都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再将各组的结果求和。这种“化零为整”的思想是加减法巧算的基础。 一、先讲加法的巧算,加法具有以下两个运算律: 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即: a+b=b+a 其中,a,b各表示任意数字。例如,5+6=6+5 一般地,多个数相加,任意改变相加的顺序,其和不变。例如, a+b+c+d=d+b+c+a=… 其中,a,b,c,d各表示任意一数。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与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即: a+b+c=(a+b)+c=a+(b+c)

其中,a,b,c,各表示任意一数。例如: 4+9+7=(4+9)+7=4+(9+7) 一般地,多个数相加,可先对其中几个数相加,再与其他数相加。把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综合起来运用,就得到加法的一些巧算方法。 1、凑整法。 先把加在一起为整十、整百、整千……的加数加起来,然后再与其他的数相加。 例1:计算(1)23+54+18+47+82 (2)1350+49+68+51+32+1650 2、借数凑整法 有些题目直观上凑数不明显,这时可“借数”凑整。例如,计算976+85,可在85中借出24,即把85拆分成24+61,这样就可以先用976加上24,“凑”成1000,然后再加61。 例2:计算(1)57+64+238+46

(2)4993+3996+5997+848 二、减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巧算。 加、减法有如下一些重要性质: 1、在连减或加、减混合运算中,如果算式中没有括号,那么计算时可以带着运算符号“搬家”。例如: a-b-c=a-c-b,a-b+c=a+c-b 2、在加、减法混合运算中,去括号时,如果括号前面是“+”号,那么去掉括号后,括号内的数的运算符号不变,如果括号前面是“-”号,那么去掉括号后,括号内的数的运算符号“+”变为“-”,“-”变为“+”。例如: a+(b-c)=a+b-c a-(b+c)=a-b-c a-(b-c)=a-b+c 3、在加、减法混合运算中,添括号时,如果添加的括号前面是“+”号,那么括号内的数原来的运算符号不变,如果添加的括号前面是“-”号,那么括号内的数的原来的运算符号“+”变为“-”,“-”变为“+”。例如:

五年级奥数:第2讲--速算与巧算(二)

第2课 小数的速算与巧算(二) 【知识概述】 若干个数排成一列称为“数列”,数列中的每一个数称为一项,其中第一项称为首项(1a ),最后一项称为末项(n a )。从第二项开始,后项与前项之差都相等的数列称为“等差数列”,后项与前项之差称为公差(d ),数列中的数的个数称为项数(n )。 对于等差数列,我们要熟练运用三个公式: 通项公式:第n 项=首项+(项数-1)×公差,n a =1a +(n -1)×d 项数公式: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n =(n a -1a )÷d +1 求和公式:和=(首项+末项)×项数÷2,和=(1a +n a )×n ÷2 例1 计算 8.376÷3.2÷2.5 7.68÷2.5÷0.4 例2 计算 (4.8×7.5×8.1)÷(2.4×2.5×2.7) 1.1÷(1.1÷1.2)÷(1.2÷1.3)÷(1.3÷1.4) 例3 已知等差数列0.2,0.5,0.8,1.1,1.4,…。 (1) 这个数列的第13项是多少? (2) 4.7是其中的第几项? 1、有一列数0.1,0.5,0.9,1.3,1.7,…。 (1) 它的第1000项数是多少? (2) 492.1是它的第几项? 2、一只小虫沿着笔直的树干往上跳。它每跳一次都能升高0.04米。它从离地面0.1米处开始 跳,如果把这一处称为小虫的第一次落脚点,那么它第100个落脚点正好是树梢。这棵树高多少米?

例4 如果一个等差数列的第4项为2.1,第6项为3.3,求它的第8项。 1、如果一个等差数列的第5项是11.9,第8项是16.1,求它的第11项是多少? 2、在12.4和24.5之间插入10个数以后,使它们成为一个等差数列,插入的10个数中,最 小的是几?最大的是几? 例5 计算:0.3+0.7+1.1+…+9.9 (1)计算:0.1+0.2+0.3+…+7.7+7.8 (2)计算:200-0.3-0.6-0.9―…―5.1-5.4 例6 算式0.1+0.3,0.3+0.6,0.5+0.9,…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求它的第2000个算式的和。 1、下面的算式是按一定的规律排列的:0.5+0.3,0.7+0.6,0.9+0.9,1.1+1.2,…,它 的第1999个算式的结果是多少?

五年级奥数速算与巧算(一)

第一讲小数的速算与巧算(一) 知识概述 小数的简便计算出了可以灵活运用整数四则运算中我们已经学过的许多速算与巧算的方法外,还可以运用小数本身的特点,如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数位顺序、小数的性质、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等。 很多计算题,如果我们根据运算法则按部就班地计算,将会觉得很繁,也很耗费时间,有的甚至算不出结果,如果我们能够发现其中数据的特点、正确运用数的组成、运算规律,把复杂的计算转化为简便的计算将会节约很多时间。学会巧算的一些基本方法,将有助于我们提高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增强注意力与记忆力。我们通过学习不同的方法来解答这类繁琐的计算题,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凑整法简算就是要求计算的小数通过移位,拆减等,把这类数化成2×5=10,4×25=100,8×25=200,8×125=1000等相加或者相乘的数。 例1计算:0.125×0.25×0.5×64 解析:我们可以通过凑整把64=8×4×2,从而题目可以变成0.125×8×0.25×4×0.5×2 练习:(1)1.31×12.5×8×2 (2)1.25×32×0.25 (3)1.25×88 2、拆拼法简算就是把某个数进行拆分,然后分别与乘数相乘,达到简便运算的效果。 例2 (1)计算:1.25×1.08 解析:我们可以把1.08化成1+0.08,再分别与1.25相乘,把得到的数相加就是结果。 (2)计算:7.5×9.9 解析:我们可以把9.9化成10-0.1,再分别与7.5相乘,把得到的数相减就是结果。 练习: (1)2.5×10.4 (2) 3.8×0.99

(3)1991+199.1+19.91+1.991 3、转化法简算就是把相同的因数提取出来,再把剩下的乘数相加或相减,以达到简便运算的目的。 例3 计算:5.7×9.9+0.1×5.7 解析:可以把5.7提取出来,把9.9加上0.1,算出结果再与5.7相乘,得出结果。 练习:(1)4.6×99+99×5.4 (2)7.5×101-7.5 4、扩大或缩减法就是将因式中相同数字的乘数通过扩大或者缩小,另一个乘数缩小或者扩大相同倍数,使其中某个乘数相同,达到简便运算的效果。 不用计算,直接写出答案 已知0.27×4.5=1.17 计算:2.6×4.5=() 0.26×45=() 260×45=() 0.026×0.45=() 2.6×0.45=() 例4 计算:1240×3.4+1.24×2300+12.4×430 解析:把1.24化成1240是扩大1000倍,那么2300就要缩小1000倍是 2.3,同样12.4扩大100倍是1240,那么430同样也要缩小100是 4.32,再提取1240,把剩下的乘数相加就得到结果。 练习:4.65×32-2.5×46.5-70×0.465 5.设数法简算就是几个相同数字以相加或相减的不同形式在乘数中

六年级下册数学讲义-小学奥数精讲精练:第一讲 速算与巧算(无答案)全国通用

第一讲速算与巧算(一) 我们已经学过四则运算的定律和性质等基础知识。这一讲主要介绍基本定律和性质在加减法中的灵活运用,以便提高计算的技能技巧。 一、运用加法运算定律巧算加法 1.直接利用补数巧算加法 如果两个数的和正好可以凑成整十、整百、整千,那么我们就可以说这两个数互为补数,其中的一个加数叫做另一个加数的补数。 如:28+52=80,49+51=100,936+64=1000。 其中,28 和52 互为补数;49 和51 互为补数;936 和64 互为补数。 在加法计算中,如果能观察出两个加数互为补数,那么根据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可以把这两个数先相加,凑成整十、整百、整千,……再与其它加数相加,这样计算起来比较简便。 例 1 巧算下面各题: (1)42+39+58; (2)274+135+326+ 265。解:(1)原式=(42+ 58)+39

=100+39=139

(2)原式=(274+326)+(135+265) =600+400 =1000 2.间接利用补数巧算加法 如果两个加数没有互补关系,可以间接利用补数进行加法巧算。例 2 计算 986+238。 解法 1:原式=1000-14+238 =1000+238-14 =1238-14 =1224 解法 2:原式=986+300-62 =1286-62 =1224 以上两种方法是把其中一个加数看作整十、整百、整千……,再去掉多加的部分(即补数),所以可称为“凑整去补法”。 解法 3:原式=(62+924)+238

=924+(238+62) =924+300 =1224 解法 4:原式=986+(14+224) =(986+14)+224 =1224 以上方法是把其中一个加数拆分为两个数,使其中一个数正好是另一个加数的补数。所以可称为“拆分凑补法”。 3.相接近的若干数求和 下面的加法算式是若干个大小相接近的数连加,这样的加法算式也可以用巧妙的办法进行计算。 例 3 计算 71+73+69+74+68+70+69。 解:经过观察,算式中 7 个加数都接近70,我们把 70 称为“基准数”。我们把这7 个数都看作70,则变为7 个70。如果多加了,就减去,少加了再加上,这样计算比较简便。 原式=70×7+(1+3-1+4-2+0-1)

五年级奥数小数的速算与巧算(一)精编版

五年级奥数小数的速算与巧算(一) 1、凑整法简算: 0.125×0.25×0.5×64 1.31×12.5×8×2 1.25×88 1.25×32×0.25 2、拆拼法简算: 1.25×1.08 7.5×9.9 2.5×10.4 3.8×0.99 1991+199.1+19.91+1.991 3、转化法简算: 5.7×9.9+0.1×5.7 9968 068...?+ 4.6×99+4.6 7.5×101-7.5 9.8+99.8+999.8+9999.8+99999.8 272.4×6.2+2724×0.38 0.999×0.6+0.111×3.6 0.222×0.778+0.444×0.111 0.999×0.7+0.111×3.7 0.888×0.9+0.222×6.4 0.111×5.5+0.555×0.9 1.25×32×2.5

12.5×48 2.5×128×125×5 2.5×56 1.8×5.5 1.25×6.3+37×0.125 7.24×0.1+0.5×7 2.4+0.049×724 知0.26×4.5=1.17 计算:2.6×4.5=() 0.26×45=() 0.026×0.45=() 2.6×0.45=() 260×45=() 4、设数法简算: (2+3.15+5.87) ×(3.15+5.87+7.32)-(2+3.15+5.87+7.32) ×(3.15+5.87) (1+0.23+0.34)×(0.23+0.34+0.65)-(1+0.23+0.34+0.65)×(0.23+0.34)(3.7+4.8+5.9) ×(4.8+5.9+7)-(3.7+4.8+5.9+7) ×(4.8+5.9) 5、数形结合法简算: 1.999×2003-1.998×2004 19.94×2010-19.93×2011

最新五年级奥数-速算与巧算2

第二讲小数的巧算与速算 轻松阅读: 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学过整数的速算与巧算,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小数的速算与巧算,它的算理与整数有异曲同工之妙。在数的运算中根据数的特点及数与数之间的特殊关系,恰当地利用四则运算中的规律,不但可以提高运算速度,而且还能使我们的计算又准又快,锻炼思维,提高运算的技能技巧。现在开始学习吧! 例1.简算: .68.068. (1)99 思路导航:题中,9.9接近10,且6.8和0.68都是有6、8这两个数字。 解法一:解法二: 99.68.068.99.68.068. =99×0.68+1×0.68 =9.9×6.8+0.1×6.8 =(99+1)×0.68 =(9.9+0.1)×6.8 =100×0.68 =10×6.8 =68 =68 想想还有别的解法吗? 同步导练一: (1)272.4×6.2+2724×0.38(2)1.25×6.3+37×0.125 (3)7.24×0.1+0.5×72.4+0.049×724 (4)6.49×0.22+258×0.0649+5.3×6.49+64.9×0.19

(2+0.48+0.82)×(0.48+0.82+0.56)-(2+0.48+0.56)×(0.48+0.82)思路导航:整个式子是乘积之差的形式,它们构成很有规律,如果把2+0.48+0.82用A表示,把0.48+0.82用B表示,则原式化为A×(B+0.56)-(A+0.56)×B,再利用乘法分配律计算,大大简化了计算过程. 解:设A=2+0.48+0.82B=0.48+0.82, 原式=A×(B+0.56)-(A+0.56)×B =A×B+A×0.56-(A×B+0.56×B) = A×B+A×0.56- A×B-0.56×B =0.56×(A-B) =0.56×2 =1.12 同步导练二: (1)(3.7+4.8+5.9)×(4.8+5.9+7)-(3.7+4.8+5.9+7)×(4.8+5.9) (2)(4.6+4.8+7.1)×(4.8+7.1+6)-(4.6+4.8+7.1+6)×(4.8+7.1) 例三: 计算76.8÷56×14 思路导航:这道题是乘除同级运算,解答时,利用添括号法则,在“÷”后面添括号,括号里面要变号,“×”变“÷”,“÷”变“×”。不过,同学们请注意,这种方法只适用于乘、除同级运算。 解: 76.8÷56×14 =76.8÷(56÷14)

奥数专题——分数、小数四则运算中的巧算(一)(含答案)-

奥数专题——分数、小数四则运算中的巧算(一) 同学们好!今天我们重点和同学们研究分数、小数四则运算中的速算与巧算。在整数运算中有不少巧算的方法。如,利用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以及和、差、积、商变化的规律进行巧算,使计算简便。这些简单规律和方法,同样适用于今天研究的内容,下面我们共同研究几例,请石老师指导。 例1. 183706581327185131713 ?+?-?+÷. 解:原式=? -?+?+?183727180658135131320. =?-+?+183727065813513 ().() =? +?=+=1817 06512471320 331140. 例2. 计算:1997 19971998 1997÷ 原式=+÷()1997199719981997 =÷+÷=+?=1997199719971998 19971199711998119971 111998 例3. 计算1997199719971998 ÷

原式转化为=÷1199719971998 1997 = +÷=+==1 199719971998 19971111998119991998 19981999() 观察比较例2、例3在解题技巧上有什么不同? 例4. 解关于x 的方程 x x x x x x x x 81315112245312 81315112245312813 505155813 505155+?-=?++?-=?++-=+=+().() (1124) 66661124 144x x x ==÷ = 例5. 已知162417700127 81.[()].?-?÷=□,那么□=________。(第12届初赛题) 解:设□为x ,于是此题转化为解关于x 的方程。

小学一年级奥数:速算与巧算

小学一年级奥数:速算 与巧算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小学一年级奥数:速算与巧算 1、计算(凑十法) 1+2+3+4+5+6+7+8+9+10 2、计算(凑整法) (1) 1+3+5+7+9+11+13+15+17+19 (2) 2+4+6+8+10+12+14+16+18+20 (3) 2+13+25+44+18+37+56+75 3、计算(用已知求未知)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1+2+3+4+5+6+……+46+47+48+49 4、计算(改变运算顺序) 10-9+8-7+6-5+4-3+2-1 22-20+18-16+14-12+10-8+6-4+2-0 5、计算(带着“+”、“-”号搬家)在只有加减运算的算式中,有时改变加、减的运算顺序可使计算显得十分巧妙! (1) 1-2+3-4+5-6+7-8+9-10+11 (2)45-48+50-52+54-56+58-60+62 (3) 10-20+30-40+50-60+70-80+90 例1 哥哥和妹妹分糖。哥哥拿1块,妹妹拿2块;哥哥拿3块,妹妹拿4块;接着哥哥拿5块、7块、9块、11块、13块、15块,妹妹拿6块、8块、10块、12块、14块、16块。你说谁拿得多,多几块? 例2 星期天,小明家来了9名小客人。小明拿出一包糖,里面有54块。小明说:“咱们一共10个人,每人都要分到糖,但每人分到的糖块数不能一样多,谁会分?”结果大家都无法分,你能帮他们分好吗?

五年级奥数速算与巧算

速算与巧算 知识导航 我们在进行运算时,除了熟练掌握好运算法则外,还要通过观察和分析,找出题目中数的特点,合理、有效地进行计算。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常用的方法、技巧如下: 1.运算法则:先乘除后加减;先算小括号,再算中括号;同级运算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2.运算定律与性质: 加法交换律:a b b a +=+; 加法结合律:)()(c b a c b a ++=++; 乘法交换律:a b b a ?=? 乘法结合律:)(c b a c b a ??=?? 乘法分配律:c a b a c b a ?±?=±?)( 减法的性质:)(c b a c b a +-=-- 除法的性质:)(c b a c b a ?÷=÷÷ 3.灵活运用通分和约分 4.分数、小数化成统一的形式再计算,一般是分数化成小数。 5.凑整法:运用运算定律,使式子中一些数凑成整十、整百或整千的数再计算。我们通常是利用运算律将一些数凑成整一、整十或整百再计算。凑整技巧主要有:①分组凑整;②加补凑整;③基准凑整。 6.分组分解法:利用交换律和结合律对式子进行分组求解,最后再综合求解。 7.综合方法:计算比较复杂的式子时要多种方法一起用。 精典例题 例1:25.697241283675.01000÷?? ?????+-?)(计算: 思路点拨 注意运算的先后顺序,同时要注意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模仿练习 125.019 158861915886625.025.01915886194113?+?+?+计算:

例2:计算:??? ??+++÷??? ??+++649537425313654543432321 思路点拨 先将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利用乘法分配律。 模仿练习 )()计算:(111 93313991111593353995 1++÷++ 例3:9.0195 105375.119484?+?计算: 思路点拨 84和105有公因数21,可以把84和105分解,然后计算。 模仿练习 52 69.434.316.3?+?计算:

奥数速算与巧算

速算与巧算 高斯求和1+2+3+...+97+98+99+100= 1+100+2+99+3+98…+50+51=5050 一、加减法运算技巧 1.凑整法(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互补你增我缺 22+78=100 87655+12345=100000 46802+53198=100000 例题:36+87+64=187 1361+972+639+28=2000 188+873=1061 548+996=1544 1000-90-80-20-10=980 300-73-27=200 2.带符号搬家 325+46-125=246 325-123+23=225 463+56-63-23=433 3.数同符号反,抵消再看看 9+2-9+3 53×23÷23 67×89÷67+11-33=67 4.基准数(众里挑一) 78+76+83+82+77+80+79+85 + 3 2 5 80 -------------------------------0--------------- =640 - 2 4 3 1 二、乘除法运算技巧 倍数与因数 1. 因数、倍数概念:如果a×b=c(a、b、c都是不为0的整数)我们就说a和b都是c的因数c是a的倍数也是b的倍数。倍数和因数是相互依存的。 2. 一个数的因数个数是有限的,最小因数是1,最大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倍数个数是无限的,最小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倍数。 3.2、3、5倍数的特征。 (1)2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2)3的倍数的特征:一个数各个位数上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是3的倍数。 (3)个位上是0、5的数都是5的倍数。 1.一个数是3、5、7的倍数,这个数最小是( 105 ). 2.是3的倍数的最小三位数是( 102). 3.三个数相乘,积是70,这三个数是(2 )(5 )(7 ) 4.同时是2、3、5的倍数的最小两位数是(30 ),最大两位数(90 )最小三位数(120 )最大三位数(990 )。 5.用8、5、1、0中三个数组成同时是2、3、5的倍数的最大三位数是(810 )同时是3、5倍数的最小三位数是(105 )。 6.100以内6和15的公倍数有(30、60、90)。 6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的数。人民币一样,有一块五块和十块,没有四块三块七块。 7.一个数最小倍数除以它的最大因数,商是(1 )。 8.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最小的一位数是(6 ),最大的三位数是(996 )。 巧算“11”

小学奥数(速算与巧算一)

速算与巧算(一) 知识点梳理 一、加法的运算规律及法则 (1)加法交换率 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即:a+b=b+a (2)加法结合率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 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它们的和不变。即:(a+b)+c=a+(b+c) (3)去括号和添括号的法则(重难点) 在只有加减运算的算式里,如果括号前面是“+”号,则不论去掉括号或添上括号,括号里面的运算符号都不变;如果括号前面是“-”号,则不论去掉括号或添上括号,括号里面的运算符号都要改变,“+”变“-”,“-”变“+”。 即:a+(b+c+d)=a+b+c+d a-(b+a+d)=a-b-c-d a-(b-c)=a-b+c 二、乘除法的运算定律积运算性质: (1)乘法交换律 两个乘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用字母表示是:a×b=。 (2)乘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 用字母表示是:(a×b)×c=。 (3)乘法分配律: a×(b+c)=。(重难点) 注意:四则混合运算法则:先算括号,再乘除后加减,同级间依次计算 加法中的巧算 1.什么叫“补数”?

两个数相加,若能恰好凑成整十、整百、整千、整万…,就把其中的一个数叫做另一个数的“补数”。 如:1+9=10,3+7=10,2+8=10,4+6=10,5+5=10。 又如:11+89=100,33+67=100,22+78=100,44+56=100,55+45=100, 在上面算式中,1叫9的“补数”;89叫11的“补数”,11也叫89的“补数”.也就是说两个数互为“补数”。 对于一个较大的数,如何能很快地算出它的“补数”来呢?一般来说,可以这样“凑”数:从最高位凑起,使各位数字相加得9,到最后个位数字相加得10。 如:87655→12345,46802→53198,87362→12638,… 下面讲利用“补数”巧算加法,通常称为“凑整法”。 1、互补数先加。 例1巧算下面各题: ①36+87+64②99+136+101 ③ 1361+972+639+28 解:①式=(36+64)+87 =100+87=187 ②式= ③式= 2、拆出补数来先加 例2 ①188+873 ②548+996 ③9898+203 解:①式=(188+12)+(873-12)(熟练之后,此步可略) =200+861=1061 ②式= ③式=

小数的速算与巧算讲课讲稿

小数的速算与巧算

五年级奥数教案 第一讲小数的速算与巧算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运算定律的简单运用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等运算定律。并利用这些运算定律进行巧算与速算。 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并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灵活运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运算定律 1、乘法的交换律a×b=b×a 2、乘法的结合律 (a×b)×c=a×(b×c) 3、乘法的分配律 (a+b)×c=a×c+b×c 乘法的分配律,不公适用两个加数的和,也适用于两个数的差,而且适用于多个数的和。也可以逆向使用。 如果把乘号改成除号,不能逆向使用。 二、一些特殊的计算 5×2=10 25×4=100 125×8=1000 0.5×2=1 0.25×4=1 0.125×8=1 三、运用定律

例1 1.25×(1.7×8)因为1.25与8的乘积为10. =1.25×8×1.7 先去括号,利用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10×1.7 求出1.25与8的积.再乘1.7. =17 例2 0.25×32×12.5 看到25想到4,看到125想到8, =0.25×4×8×12.5 把32看成为4与8的乘积. =0.25×4×(8×12.5) 分别求出0.25与4的积,12.5与8的积. =1×100 100 例3 12.5×(10+0.8) 因为12.5与0.8的乘积为整十数, =12.5×10+12.5×0.8 直接运用乘法的分配律. =125+10 =135 例4 (20-0.4)×2.5 直接运用乘法的分配律 =20×2.5-0.4×2.5 =50-1 =49 四、巩固练习: 计算: 2.5×(19×0.4) 2.5×8×4×1.25 1.25×(0.8÷7.6) 0.5× 2.5×1.25×64 2.5×(20+0.4) (80-0.8)×1.25

三年级奥数速算与巧算

第一讲速算与巧算 一、加减巧算 教学目标: 1 学会“化零为整”的思想。 2 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 3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与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 教学重点:加减法的巧算主要是“凑整”,就是将算式中的数分成若干组,使每组的运算结果都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再将各组的结果求和。 教学难点:有些题目直观上凑整不明显,这时可“借数”凑整。 教学过程 学习例1:凑整法 23+54+18+47+82; 解:23+54+18+47+82 =(23+47)+(18+82)+54 =70+100+54=224; 学习例2:借数凑整法 有些题目直观上凑整不明显,这时可“借数”凑整。例如,计算976+85,可在85中借出24,即把85拆分成24+61,这样就可以先用976加上24,“凑”成 1000,然后再加61。 (1350+49+68)+(51+32+1650)。 解:(1350+49+68)+(51+32+1650) =1350+49+68+51+32+1650 =(1350+1650)+(49+51)+(68+32) =3000+100+100 =3200 学习例3:分组凑整法 计算:(1)875-364-236;

(2)1847-1928+628-136-64; 解:(1)875-364-236 =875-(364+236) =875-600=275; (2)1847-1928+628-136-64 =1847-(1928-628)-(136+64) =1847-1300-200=347; 学习例4.加补凑整法 计算:(1)512-382; (2)6854-876-97; 解:(1)512-382=(500+12)-(400-18) =500+12-400+18 =(500-400)+(12+18) =100+30 =130; (2)6854-876-97 =6854-(1000-124)-(100-3) =6854-1000+124-100+3 =5854+24+3 =5881; 习题: 1.(1350+49+68)+(51+32+1650) 2.4993+3996+5997+848 3.1348-234-76+2234-48-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