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与动力工程

能源与动力工程
能源与动力工程

能源与动力工程致力于传统能源的利用及新能源的开发,和如何更高效的利用能源。

能源与动力工程致力于传统能源的利用及新能源的开发,和如何更高效的利用能源。能源既包括水、煤、石油等传统能源,也包括核能、风能、生物能等新能源,以及未来将广泛应用的氢能。动力方面则包括内燃机、锅炉、航空发动机、制冷及相关测试技术。2012年教育部新版高校本科专业目录中调整热能与动力工程为能源与动力工程。

这个行业可以说一直都是个热门行业。

1、目前来说火力发电依然是发电形式的主流,安全高效,虽污染环境但不会形成洪涝灾害,亦无辐射污染;

2、工业生产三要素:水、电、气。热能与动力工程可以说是必需的行业。

3、目前,国家紧跟世界形式。慢慢从“能否用”转变为“更好的使用”在这个转向智能化的时代里,相信你只要付出努力,必有一番建树

二级学科

编辑

考虑学生在宽厚基础上的专业发展,将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分成以下四个专业方向:

(1)以热能转换与利用系统为主的热能动力工程及控制方向(含能源环境工程、新能源开发和研究方向);

(2)以内燃机及其驱动系统为主的热力发动机及汽车工程,船舶动力方向;

(3)以电能转换为机械功为主的流体机械与制冷低温工程方向;

(4)以机械功转换为电能为主的火力火电和水利水电动力工程方向。

即工程热物理过程及其自动控制、动力机械及其自动化、流体机械及其自动控制、电厂热能工程及其自动化四个二级学科。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培养要求

编辑

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的基础理论,学习各种能量转换及有效利用的理论和技术,受到现代动力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动力机械与热工设备设计、运行、实验研究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2.较系统地掌握该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工程力学、机械学、工程热物理、流体力学、电工与电子学、控制理论、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

3.获得该专业领域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

4.具有该专业领域内某个专业方向所必要的专业知识,了解其科学前沿及发展趋势;

5.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培养目标

编辑

该专业主要培养能源转换与利用和热力环境保护领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实践、适应和创新能力,较高的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的高级人才,以满足社会对该能源动力学科领域的科研、设计、教学、工程技术、经营管理等各方面的人才需求。学生应具备宽广的自然科学、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热学、力学、电学、机械、自动控制、系统工程等宽厚理论基础、热能动力工程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掌握计算机应用与自动控制技术方面的知识。毕业生能从事能源与动力工程及相关方面的研究、教学、开发、制造、安装、检修、策划、管理和营销等工作。也可在该专业或其它相关专业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主干学科

编辑

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流体力学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主干课程

编辑

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图、电工与电子技术、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控制理论、测试技术、燃烧学等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实践教学

编辑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军训、金工、电工、电子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一般应安排40周以上。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专业实验

编辑

传热学实验、工程热力学实验、动力工程测试技术实验、流体力学实验等。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知识结构

编辑

工具性知识

比较系统地掌握一门外语,掌握外文科技写作知识。掌握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基本知识,具有在该专业与相关领域的计算机应用与开发能力;掌握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的知识、方法与工具。能够进行中外文文献检索。

自然科学知识

掌握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工程化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等方面的知识。

学科技术基础知识

掌握工程制图、工程数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设计基础、金属工艺学、电工学、电子技术基础、工程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计算机原理与应用、自动控制原理等方面的知识(对水利水电动力工程方向,工程热力学、传热学知识要求可适当降低)。

专业知识

根据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因专业方向的不同而有所差别。

(1)热能动力及控制工程方向(含能源环境工程方向)

主要掌握热能与动力测试技术、锅炉原理、汽轮机原理、燃烧污染与环境、动力机械设计、热力发电厂、热工自动控制、传热传质数值计算、流体机械等知识。

(2)热力发动机及汽车工程方向

掌握内燃机(或透平机)原理、结构、设计、测试、燃料和燃烧,热力发动机排放与环境工程,能源工程概论,内燃机电子控制,热力发动机传热和热负荷,汽车工程概论等方面的知识。

(3)制冷低温工程与流体机械方向

掌握制冷、低温原理、人工环境自动化、暖通空调系统、低温技术学、热工过程自动化、流体机械原理、流体机械系统仿真与控制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掌握该方向所涉及的制冷空调系统、低温系统,制冷空调与低温各种设备和装置,各种轴流式、离心式压缩机和各种容积式压缩机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4)水利水电动力工程方向

掌握水轮机、水轮机安装检修与运行、水力机组辅助设备、水轮机调节、现代控制理论、发电厂自动化、电机学、发电厂电气设备、继电保护原理等方面的知识,以及水电厂计算机监控和水电厂现代测试技术方面的知识。

也就是说,该专业学生应具有如下知识和能力,并根据培养规格的不同而有所侧重: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熟练掌握高等数学、工程数学、大学物理、工程化学等基础性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方法;具有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应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2)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好的听、说、读、写能力,能较顺利地阅读该专业的外文书籍和资料。若外语为英语应达到国家四级以上水平(含四级)。

(3)系统地掌握该专业必需的技术基础理论,主要包括力学理论(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流体力学),热学理论(热力学、传热学等),机械设计基本理论,电工与电子基本理论,自动控制理论,能源动力工程基础理论等。

(4)熟悉该专业领域内1~2个专业方向或有关方面的专业知识,了解其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5)具有该专业必需的制图、计算、测试、调研、查阅文献和基本工艺、操作、运行等基本技能。

(6)具有一定计算机相关知识和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较熟练使用计算机工具,解决工程中的有关问题。

(7)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意识。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就业方向

编辑

根据专业方向不同,毕业生可在大型企业、相关公司以及相关的研究所、设计院、高等院校和管理部门从事热能工程、动力工程、制冷工程方面的研究与设计、产品开发、制造、试验、管理、教学等工作。主要就业方向为发电厂、内燃机厂、汽车制造厂、物流调控、锅炉厂、大型机械厂、造船厂、空调厂、制冷设备厂、暖通工程等等!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开设学院

编辑

四年开设院校(非按排名排列)[1]

中原工学院郑州轻工业学院河南科技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理工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郑州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河北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长安大学

西北大学北京交通大学武汉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湘潭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天津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工业大学

同济大学新疆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天津商业大学

德州学院大连海事大学四川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

重庆大学南昌大学东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广西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河海大学苏州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吉林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山东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

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大连海洋大学江苏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吉林化工学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邵阳学院佳木斯大学南京工程学院江苏工业学院江苏科技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扬州大学景德镇陶瓷学院

重庆理工大学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哈尔滨理工大学长江大学武汉工程大学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哈尔滨商业大学沈阳化工学院沈阳理工大学辽宁科技大学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沈阳农业大学西华大学中国计量学院山西大学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中北大学

太原科技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东海洋大学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上海理工大学上海工程技

术大学

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海事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学院上海电力学院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藏大学陕西理工学院长沙理工大学南华大学

东北电力大学长春工程学院河南城建学院集美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兰州交通大学

青岛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青岛理工大学山东建筑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山东理工大学山东农业大学烟台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政法大学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河北理工大学河北农业大学燕山大学河北工程大学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南昌工程学院

江西蓝天学院平顶山学院运城学院贵州大学仲恺农业技术学院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武汉科技大学重庆科技学院重庆交通大学沈阳工程学院辽宁科技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河南理工大学方科技学院江苏大学京江学院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中北大学朔州校区[2]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院校排名

编辑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专升本环节

编辑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培养目标

该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掌握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必需的热、机、电及管理领域的基本理论及基本知识、具备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技术技能、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能从事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领域生产、管理、服务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培养要求

学生在掌握本科学生所必备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理论以及外国语的基础上,通过系统地学习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方面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相应的基本技术技能。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1、基本素质要求: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法律意识以及高度的社会责任和团队精神,具有良好的沟通与交流能力。

2、基本知识要求:掌握该专业所必备的热、机、电及管理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船舶动力装置、热力发动机和新能源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3、基本能力要求:具有承担该专业工作所必需的系统分析、运行管理和设计、制造能力。

4、文献检索要求:掌握专业文献检索、资料查询、信息收集的基本方法。

5、外语与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具有较强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一定的专业英语阅读及听、说、写的能力)。掌握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6、职业技能(证书)要求:掌握以能源与动力系统分析、运行管理和设计、制造为主要内容的基本技能,能获得大学英语四级、计算机二级、CAD等证书。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课程设置

主干学科: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力学、热力学、机械学、控制理论

核心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电工电子技术、工程图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工程热力学、动热质传递基础、自动控制基础

双语教学课程:工程图学、船舶动力装置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机械设计综合训练、专业认识实习、专业实习、专业综合实训、毕业设计

主要专业实验:物理实验、电工电子技术实验、计算机程序语言上机实践、能源与动力工程基础实验

我国能源状况浅析

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中国崛起的动力。能源问题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刚性约束问题,如何正视我国能源消费现状,科学制定节能规划目标,构建起能支撑我国经济适度发展的能源保障体系,以实现能源、经济的协调发展,对我国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能源供应国际化所面临的地域政治控制威胁也在加剧。我国能源需求增长较快,一些地区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能源紧张局面。再加上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建设的中期阶段,是世界第二位能源消费大国,能源供应的保障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因此必须加强对能源危机的认识和应对策略研究。 我国正处在工业化过程中,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的依赖比发达国家大得多。一次能源的储量和生产量可以满足需要,但由于能源的生产分布并不均衡,能源价格正日益成为改变世界财富分配的重要因素,资源控制导致的能源危机是主要的表现形式。我国能源资源可利用总量比较丰富,结构以煤炭为主,一次能源的生产能力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了长足发展,基本满足和支持了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能源需求。不同的人类文明时期拥有不同的物质生产方式,使用的主导能源也不相同。主导能源从化学(矿物)能源向物理能源转换,是当前世界能源发展的基本趋势。从全球时代背景和我国具体国情出发,我国现代化建设应确立由初级战略——传统能源发展战略和高级战略——新能源发展战略组成的复合型的能源发展战略。

近年来,资源的日益枯竭导致国际之间的资源争夺战愈演愈烈,能源甚至成为发动现代战争的根本目的。而20世纪的两次世界范围内的石油危机,使人们意识到寻求和发展可以替代化石能源的其它能源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同时,长期使用煤炭等污染的能源所产生的环境污染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困扰,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能源短缺、油价飙升,已成为笼罩在人们心头的一片挥之不去的阴影。解决能源短缺问题,要靠能源技术的改进,更要靠正确的能源理论来支撑。就是说,树立科学的能源观,努力把握能源演进的历史及其规律,是深入认识能源问题的实质、切实把握能源问题的发展趋势、探寻能源问题解决方案的关键。而全球性的能源短缺乃至危机,恰好发生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速实现现代化的历史时期,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一个极其严重的瓶颈。 一、我国的能源结构现状 从能源总量来看,我国是世界第二大能源生产国和第二能源消费国,能源消费主要靠国内供应,能源自给率为94% 。其中煤炭的消费已经占76% ,而且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仍将是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同时石油和天然气所占能源的消费比例也开始慢慢上升,出现了石油、天然气对外依存度逐步加大。虽然我国的水利资源丰富,但水电也只占到6%,炭、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一旦能源枯竭,势必影响我国的国民经济的运行。 二、我国能源结构出现的问题 我国供需出现很大的缺口,按目前的经济发展速度,缺口将会越来越大。近几年,石油、天然气的进口大增,油价一直攀升,这即以我国的经济增长的需要,但也从侧面反映我国的能源结构的不合理性。煤炭是主导能源,但据预测,如果按现在的开采速度,我国的煤炭的供

能源与动力工程

能源与动力工程致力于传统能源的利用及新能源的开发,和如何更高效的利用能源。 能源与动力工程致力于传统能源的利用及新能源的开发,和如何更高效的利用能源。能源既包括水、煤、石油等传统能源,也包括核能、风能、生物能等新能源,以及未来将广泛应用的氢能。动力方面则包括内燃机、锅炉、航空发动机、制冷及相关测试技术。2012年教育部新版高校本科专业目录中调整热能与动力工程为能源与动力工程。 这个行业可以说一直都是个热门行业。 1、目前来说火力发电依然是发电形式的主流,安全高效,虽污染环境但不会形成洪涝灾害,亦无辐射污染; 2、工业生产三要素:水、电、气。热能与动力工程可以说是必需的行业。 3、目前,国家紧跟世界形式。慢慢从“能否用”转变为“更好的使用”在这个转向智能化的时代里,相信你只要付出努力,必有一番建树 二级学科 编辑 考虑学生在宽厚基础上的专业发展,将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分成以下四个专业方向: (1)以热能转换与利用系统为主的热能动力工程及控制方向(含能源环境工程、新能源开发和研究方向); (2)以内燃机及其驱动系统为主的热力发动机及汽车工程,船舶动力方向; (3)以电能转换为机械功为主的流体机械与制冷低温工程方向; (4)以机械功转换为电能为主的火力火电和水利水电动力工程方向。 即工程热物理过程及其自动控制、动力机械及其自动化、流体机械及其自动控制、电厂热能工程及其自动化四个二级学科。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培养要求 编辑 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的基础理论,学习各种能量转换及有效利用的理论和技术,受到现代动力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动力机械与热工设备设计、运行、实验研究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2.较系统地掌握该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工程力学、机械学、工程热物理、流体力学、电工与电子学、控制理论、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 3.获得该专业领域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 4.具有该专业领域内某个专业方向所必要的专业知识,了解其科学前沿及发展趋势; 5.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培养目标 编辑 该专业主要培养能源转换与利用和热力环境保护领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实践、适应和创新能力,较高的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的高级人才,以满足社会对该能源动力学科领域的科研、设计、教学、工程技术、经营管理等各方面的人才需求。学生应具备宽广的自然科学、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热学、力学、电学、机械、自动控制、系统工程等宽厚理论基础、热能动力工程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掌握计算机应用与自动控制技术方面的知识。毕业生能从事能源与动力工程及相关方面的研究、教学、开发、制造、安装、检修、策划、管理和营销等工作。也可在该专业或其它相关专业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主干学科

中国能源现状

中国能源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学号;作者: [ 摘要] 能源是人类社会生活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一直为世界各国所重视。本文从中国能源现状的分析入手,对石油、天然气、煤炭、电力四大主要能源现状作了初步考察,充分认识到我国能源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同时对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征途中对能源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和对策分析。 [ 关键词] 能源;现状;挑战;发展前景;中国 一直以来, 能源问题都被世界各个国家所重视, 因为能源是人类社会生活和发展进步的物质基础。在过去的20 世纪中, 人类使用的能源主要有四种, 就是原油、天然气、煤炭和电力。而根据国际能源机构的统计, 假使按目前的势头发展下去, 不加节制, 那么,地球上原油、天然气、煤炭三种能源供人类开采的年限, 分别只有40 年、60 年和220 年了。进入21 世纪, 能源问题的重要性更是越来越突出, 确切地说, 能源问题已经不仅仅是某一个国家的问题,而是整个世界, 整个人类社会所要面对和所要解决的问题。 一、我国能源的现状 我国既是能源的消费大国, 也是能源的生产大国。虽然1990年以来能源生产总量已名列前茅, 但人均占有能源消费量只有发达国家的5%-10%; 但在另一方面, 每万美元国民生产总值能耗方面则为世界各国之首, 为印度的2.2 倍, 为发达国家的4-6 倍; 使用能源的设备效率偏低, 又造成能源的浪费, 能源利用效率不高。[1]再者, 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以煤及石油为主, 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一)煤炭资源 中国是世界最大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难以改变。然而, 煤炭利用严重污染环境, 据统计, 每燃烧1 吨标准煤排放二氧化碳约26 公斤, 排放二氧化硫约24 公斤、排放氮氧化物约7 公斤。[2] 这不仅影响和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 还直接影响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 (二)石油资源 我国石油资源相对短缺。中国目前有待发现和探明的石油资源比较丰富, 但勘查难度比较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我国的石油需求量将会越来越大。据有关部门预测, 到2020 年, 我国石油消费量最少也要4.5 亿t, 届时石油的对外依赖度将有可能接近60%。国际能源署公布的数据甚至称, 到2030 年中国进口石油占石油总需求的百分比将激增至80%以上。[3] (三)天然气资源 天然气是一种清洁和使用方便的能源, 我国是开发利用天然气最早的国家, 天然气资源储藏量达380000 亿立方米, 目前已探明储量仅占5%, 天然气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仅占2.1%, 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目前, 国家已开始全国天然气管网的大规模建设,特别是启动了西部大开发序幕性工程的"西气东输"工程, 为天然气的合理利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电力资源 过去十多年, 中国电力工业高速发展, 2003 年发电量为1990年的3 倍。2003 年, 发电装机容量391 40GW。到2004 年5 月, 发电装机容量达400GW。2004 年9 月, 水电装机容量达100GW, 居世界首位。全国1GW以上电站共有107 个, 最大水电站是三峡水电站, 已装机5 9GW; 最大火电站是山东德州电站, 2 4GW; 最大核电站是广东岭澳核电站, 1 98GW。[4] 但是, 中国20 世纪60 年代中期出现大范围缺电。造成严重缺电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主要是体制问题, 包括: 高耗电产业过度发展, 电力预测和规划失误, 以及电力改革尚未从根本上改变垄断经营格局等。

2020年全国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大学排名.doc

2020年全国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大学排名_ 高考升学网 当前位置:正文 2020年全国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大学排名 更新:2019-12-24 09:47:06 一、教育部全国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大学排名排名学校名称1清华大学2西安交通大学3上海交通大学4浙江大学5华中科技大学6天津大学7哈尔滨工业大学8东南大学9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0华东理工大学11华北电力大学12江苏大学13北京理工大学14北京科技大学15大连理工大学16上海理工大学17海军工程大学18吉林大学19哈尔滨工程大学20同济大学21南京工业大学22山东大学23重庆大学24西北工业大学25中国石油大学26东北电力大学27浙江工业大学28武汉大学29兰州理工大学30北京交通大学31上海电力学院32河海大学33郑州大学34天津商业大学35沈阳化工大学36南京师范大学37武汉工程大学38内蒙古科技大学39沈阳航空航天大学40辽宁科技大学41辽宁工程技术大学42辽宁石油化工大学43浙江理工大学44长江大学45广西大学二、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相关介绍本专业

培养具备热能工程、传热学、流体力学、动力机械、动力工程等方面基础知识,能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动力机械(如热力发动机、流体机械、水力机械)的动力工程(如热电厂工程、水电动力工程、制冷及低温工程、空调工程)的设计、制造、运行、管理、实验研究和安装、开发、营销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的基础理论,学习各种能量转换及有效利用的理论和技术,受到现代动力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动力机械与热工设备设计、运行、实验研究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具备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2.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工程力学、机械学、工程热物理、流体力学、电工与电子学、控制理论、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 3.获得本专业领域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 4.具有本专业领域内某个专业方向所必要的专业知识,了解其科学前沿及发展趋势; 5.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三、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清洁能源现状分析及发展中存在问题

1 清洁能源概念 传统意义上,清洁能源指的是对环境友好的能源,意思为环保,排放少,污染程度小。但是这个概念不够准确,容易让人们误以为是对能源的分类,认为能源有清洁与不清洁之分,从而误解清洁能源的本意。 清洁能源的准确定义应是:对能源清洁、高效、系统化应用的技术体系。含义有三点:第一清洁能源不是对能源的简单分类,而是指能源利用的技术体系;第二清洁能源不但强调清洁性同时也强调经济性;第三清洁能源的清洁性指的是符合一定的排放标准。 2 我国清洁能源发展现状 清洁能源在我国发展至今,主要有如下几种: 1.洁净煤技术 由于我国煤炭在能源中的重要地位,今后一段时期内,煤炭仍将是我国主要的一次能源,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就是煤炭的清洁燃烧。目前比较成熟的的洁净煤技术主要包括:型煤、洗选煤、动力配煤、水煤浆、煤炭气化、煤炭液化、洁净燃烧和发电技术等。 2.核电 核能是清洁的能源。我国已经建有的核电站分别有秦山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岭澳核电站等,运行情况良好。目前是我国主要的发电来源之一,地位仅次于煤炭和水电。根据新浪网消息,我国政府近期规划在2006年至2010年期间,将积极发展核电,重点建设百万千瓦级核电站;远期规划是到2020年,每年核发电能力,从目前的8700兆瓦,增加到4万兆瓦,意味着2006~2020年的14年里,中国将增建30座核电厂。 3.太阳能 太阳能是清洁可再生的能源,目前已在我国得到较大范围的使用,主要体现为太阳能热水器的普及使用。在山东等地,太阳能产业正得到快速发展,许多技术如太阳能电池等也日臻成熟。 4.生物质能 是指由生命物质排泄和代谢出的有机物质所蕴含的能量,我国生物质能储量丰富,70%的储量在广大的农村,应用也是主要在农村地区。目前已经有相当多的地区正在推广和示范农村沼气技术,技术简单成熟,正在逐步得到推广。我国在生物柴油研究方面也得到快速发展,在福建、四川等地已经建有小规模的生物柴油生产基地,但是目前并未形成产业化。 5.水能 水能在我国早已得到大规模的使用,主要用途是发电。较早期的有小浪底水电站,刘家峡水电站等;规模较大的如三峡水电站等。这些水电站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提供能源保障作出了巨大贡献。 6.风能 我国风能资源较为丰富,风能在我国的利用也较为成熟。据中国风电发展报告指出,如果充分开发,中国有能力在2020年实现4000万千瓦的风电装机容量,风电将超过核电成为中国第三大主力发电电源。在我国甘肃等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有较大规模的应用。 7.地热能 我国地热资源丰富,已发现温泉有3000多处。地热应用前景广阔,主要指的是有效利用地下蒸汽和地热水,用途可以发电、供暖等。受资源所限,地热发电站主要集中在西藏地区。在其他地区,地热也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山东省商河县已经建成的温泉别墅就是利用地热供暖,效果良好。

热能与动力工程职业生涯规划书

热能与动力工程职业生涯规划书 热能与动力工程职业生涯规划书 新的时代更需要新型的人才,而大学生作为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也就必须接受新的观念,以新的方式锻炼自己。下面,我CJ为大家整理了热能与动力工程职业生涯规划书,希望你能喜欢!欢迎参考借鉴。 热能与动力工程职业生涯规划书 一、自我分析 1、我的性格我觉得我自己性格开朗,也不是很内向,跟人在一起时总是能交流得很好,善于和同学沟通,有很好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感觉我脾气很好,不会轻易与别人发生矛盾,而且做事认真负责,虽然有时候会有懒惰情绪,但是总体上来说做事还是能做得比较好的。 2、我的兴趣 小时候对机械工程和能源方面有浓厚兴趣,总梦想着长大也要成为一名工程师,那时候就可以为人类做很多的贡献了。同时也对商业活动有着一定热爱,报考大学时,出于对能源与动力方面的热爱,而选择了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在上学期间,有幸加入了燕山大学大学生科学技术协会,使自己的创新能力得到提高,同时加入学校自强社与于校学生会,负责组织车辆与能与学院赴唐山机务段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并被评为了小分队,组织能力和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3、职业取向

我所学的专业是热能与动力工程,主要就是汽车发动机的研发,其次就是热能发电站,所以我会选择汽车研究院、火电站之类的公司。假如有机会,我也会选择跟市场营销贸易有关系的行业,那样能使我工作得更有兴致,不仅有益于工作的进行,也有利于我自身的发展。 4、优势劣势 我感觉我自己学习理工类的知识能力较强,不管是汽车发动机所需要的专业知识还是市场营销于贸易方面的知识,学习能力较高,学习较快,如果工作的话也能很快适应,对于技术问题应该能很快解决,同时管理学能力也是我的长处,能管理好团队与公司业务,同时可以协调好自己的工作与生活,这是我的优势。相对来说,我的协作能力较差,对于团队发展有一定负面影响,不利于集思广益。 二、社会环境分析 1、家庭环境分析: 我的家乡是河北省唐山市,父母是公司的一名普通职家庭环境分析: 员,他们生活淳朴,工作努力,诚信,厚道,对于我的学习与工作给予了很大的希望,我一定不能辜负他们,我一定要找个适合的工作或者自己创办一个企业,回报他们的养育之恩。 2、学校环境分析: 我就读的是燕山大学的热能与动力工程的专业,该专、学校环境分析: 业培养具有工程热物理、动力工程和内燃发动机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掌握能源的高效率、低污染转换和利用的理论和技术,从事动力

中国能源现状分析

中国能源现状分析 1、能源消费需求不断增加 能源就是经济与社会发展得动力,人们对更高生活水平得追求导致能源消费需求得增加。2005~2009年,中国得GDP年增长率都在10%上下,与此想对应得就是,能源需求平均增速为7、45%,远高于同期世界能源消费得平均增速为1、65%(见图1)。 图1 世界与中国能源消费增加速度 资料来源:BP世界能源统计、中国能源统计年鉴 2、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

在能源消费需求不断增加得同时,我国得能源消费结构相对不合理,主要体现为:新能源比例低,常规能源“多煤、缺油、少气”。 2005~2009年,我国得能源消费结构中,新能源比例低于3、1%,而世界得平均水平为12%;常规能源中,煤炭得比例占74%以上,而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以石油为主,煤炭比重略高于天然气(见图2、3)。 图2 2005~2009年世界能源消费结构

图3 2005~2009年中国能源消费结构 资料来源:BP世界能源统计、中国能源统计年鉴 3、能源危机与环境危机 能源消费需求得快速增加,使常规能源面临枯竭得危机。如果以2009年得能源探明储量、生产量、消费量为基础,中国已探明储量得常规能源仅能开采、消费不足35年,而这一数字得全世界平均值也仅不足80年。在无重大能源发现或能源消费结构无重大变化得情况下,全世界常规能源在未来100年内消耗殆尽,而石油可能就是最先枯竭得能源(见图4、5)。

图4 2009年中国、世界能源储产比 图5 2009年中国、世界能源储消比储产比=2009年已探明储量/2009年得生产量;

储消比=2009年已探明储量/2009年得消费量。 资料来源:BP世界能源统计2010年6月 常规能源得消费带来一系列得环境问题,如气候变化、酸雨。 常规能源得消费产生正在使全世界得温室气体浓度快速上升。根据世界气象组织WMO发布得《温室气体公报》,全球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得平均浓度比工业革命前(1750年前)分别增加了38%、158%与19%。温室气体增加带来得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贫乏等诸多环境灾难。 2010年中国监测得443个城市中,189个城市出现酸雨,8个城市(区)酸雨频率为100%,也就就是说逢雨必酸。 4、新能源繁荣与困境 能源危机、环境危机已经引起世界各国得高度重视,发展新能源无疑就是不二选择,而目前技术最成熟得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与热利用成为各国最佳选择。 1)新能源得繁荣 今年年初得能源工作会议上提出,十二五能源发展得主要目标就是: 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40亿吨标煤,2009年这一数字为29、2亿吨标煤,即2010~2015年得年均增速低于7、4%(前文提到,2005~2009这一数字为7、45%)。就目前瞧来,这一目标基本可以实现。 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比重达十二五末达11、4%,十三五末达15%。即到201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折合标煤约4、6亿吨标煤(2009年这一数字为0、9

能源互联网的发展现状

能源互联网的发展现状 能源互联网是什么?杰里米·里夫金(Jeremy Rifkin)在所著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中第一次对其进行阐述,电网将变成分布式和可分享,电网会变成像互联网一样。这里所说的能源互联网,实际上是一种隐喻,其实际意义是指“从分布集中的传统化石燃料以及铀能源向分散式的新型可再生能源转移”。 杰里米·里夫金对能源互联网(Energy Internet)描述的局限性: 1. 杰里米·里夫金对能源互联网(Energy Internet)主要是对用户层的能源共享的愿景。而对能源系统缺乏总体的把握,对能源系统的层次结构也没有清楚的描述。 2. 杰里米·里夫金对能源互联网(Energy Internet)的命名不够全面。要准确描述能量这个与时间有关的物理量,应由功率(POWER)和能量(ENERGY)来共同表述。前者更关注能量随时间的变化,而后者表示给定时间段的能量消耗或生产。 3. 杰里米·里夫金在其著作《第三次工业革命》中未阐述智能电网与能源互联网之间的关系。 一、美国——FREEDOM系统,提升能源效率 针对可再生能源的日益普及,FREEDOM系统的理念是在电力电子、高速数字通信和分布控制技术的支撑下,建立具有智慧功能的革命性电网构架吸纳大量分布式能源,通过综合控制能源的生产、传输和消费各环节,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对可再生能源的兼容。

由于需要更加稳定、高效、安全的电网,以及实现以风能和太阳能为代表的新能源大规模替代化石能源,电网将不可避免地走向智能化和分散化。而这一趋势,正在从隐喻意义上的“互联网式的电网”,转向真正的能源互联网,即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来管理现代文明中最基础的产品——电力。如果说电力是现代产业和消费的中枢神经,那么互联网技术将是电网的中枢神经。 从当年IBM最早提供智能电网的解决方案,到目前趋势是硅谷的高科技公司在引领能源互联网的风潮。其创新领域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向:提升能源效率:美国的能源互联网公司——奥能公司OPower (下称奥能),于2014年4月在纽交所上市。奥能目前在全球已与100家公用事业企业建立服务协议,为超过6000万户的家庭提供能效管理。 奥能创建于2007年,准确的说它是一家软件公司,借助先进的数字化通讯手段,与客户建立联络平台,通过分析公用事业公司的能源数据,以及其他各类第三方数据,进而为用户提供节能方案。2015年4月14日,奥能跟随美国“智能城市—智慧增长”总统商业发展代表团访问中国。 用户通过奥能提供的平台,可以清楚知道这个冰箱、电视、热水器、手机等在这个月的用电量,甚至可以到自己邻居的能源使用情况,从而进行对比,合理规划能源使用情况。奥能的数据平台能够帮助电力公司降低用电高峰时期的用电量,不仅为用户,也为电力公司节省了能源。 目前,奥能在全球已与100家公用事业企业建立服务协议,为超过6000万户的家庭提供能效管理。根据奥能董事长拉斯基的测算,截至目前,奥能帮助用户节省了约60亿千瓦时的电力,2014年,其帮助节省电力约27亿千瓦时。其表示,美国最大水力发电站之一的胡佛水电站,平均每年的发电量为39亿千瓦时,预计今年奥能帮助用户节省的电量将超过胡佛水电站的发电量。 奥能85%的利润额都来自美国,但其业务已经扩展到日本、新西兰、英国、法国等诸多国家。目前,奥能只在香港开展了一个项目,已经与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以及其他一些电力公司建立了商业联系。 大数据+服务:甲骨文创始人之一Thomas M. Siebel创办的C3 Energy,通过集成大数据形成分析引擎,提供电网实时监测和即时数据分析,同时也能对终端用户进行需求响应管理。另外,拥有大数据可以产生更多的商业模式,如用于节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工学,能源动力类,080501)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热工、力学和机械科学理论为基础,以计算机和控制技术为工具,以锅炉与热能供应、低温制冷、电厂为主要方向,培养具备能源生产、转化、利用与动力系统研发基本理论和应用技术,具备节能减排理念,能在工业、民用领域从事能源动力、人工环境、新能源研究开发、优化设计、先进制造、智能控制、应用管理等工作的创新创业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培养要求 1.知识要求 (1)具有较扎实的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基础,熟练掌握其基本原理与方法; (2)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计算机基础知识; (3)具有一定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科学文献检索和文字表述能力; (4)比较系统、扎实地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自然科学基础和技术科学基础的理论知识,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相关的工程技术知识和技术经济、工业管理知识,对本专业范围的科学技术新发展及其动向有一般的了解; (5) 具有本专业所必需的制图、运算、实验、测试、计算机应用等基本技能,以及一定的基本工艺操作技能以及专业创新和创业能力。 2.能力要求 (1)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具有综合应用各种手段(包括外语)查取资料、获取信息的基本能力;具有应用语言、文字、图件进行工程表达和交流的基本能力;至少掌握一门计算机高级语言,具有计算机应用、主要测试和试验仪器使用的基本能力。 (2)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的基础理论,学习各种能量转换及有效利用的理论技术,得到现代动力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备进行动力机械与热工设备及系统的设计、运行、实验研究的基本能力。 (3)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外文书刊,了解本学科国际前沿性的科学技术最新发展动态,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思维和科学研究能力。 3.素质要求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

热能与动力工程排名

热能与动力工程排名 “热能与动力工程”是多门科学技术的综合,其中包括现代能源科学技术,信息科学技术和管理技术等,主要涉及热能动力设备及系统的设计、运行、自动控制、信息处理、计算机应用、环境保护、制冷空调、能源高效清洁利用和新能源开发等工作,面向及培养知识面广、基础扎实、创新能力强的复合型高级人才。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排名 1、西安交通大学 A+ 2、上海交通大学 A+ 3、浙江大学 A+ 4、清华大学 A+ 5、华中科技大学 A+ 6、天津大学 A+ 7、哈尔滨工业大学 A 8、大连理工大学 A 9、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A 10、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 11、重庆大学 A 12、东南大学 A 13、上海理工大学 A 14、江苏大学 A

15、北京理工大学 A 16、华北电力大学 A 17、南京理工大学 A 18、东北大学 A 19、北京科技大学 A 20、同济大学 A 21、山东大学 A 开设学校有 北京] 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方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石油大学[天津] 天津大学、天津理工学院、天津商学院、天津城市建设学院 [河北] 河北工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河北理工学院 [山西] 太原理工大学、太原重型机械学院 [内蒙古] 内蒙古工业大学 [辽宁] 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大连水产学院、鞍山钢铁学院、沈阳工业大学、沈阳化工学院 [吉林] 吉林大学、东北电力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佳木斯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 [上海] 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水产大

对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认识及规划

对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认识通过上网查询和老师的介绍,认识到热能与动力工程 是研究热能的释放、转换、传递以及合理利用的学科,它广泛应用于能源、动力、空间技术、化工、冶金、建筑、环境保护等各个领域。 一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培养目标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培养能源转换与利用和热力环境保护领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实践、适应和创新能力,较高的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的高级人才,以 满足社会对该能源动力学科领域的科研、设计、教学、工程技术、经营管理等各方面的人才需求。学生应具备宽广的自然科学、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流体工程、流体力学、流体机械、动力机械、水利工程等宽厚理论基础、热能动力工程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掌握计算机应用与自动控制技术方面的知识。能从事汽车动力工程、制冷与低温技术、暖通空调,能源与环境工程、电厂热能动力、燃气工程、船舶、流体机械等方面的科研、教学、设计、开发、制造、安装、检修、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方向; 我校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设立了两个方向; 制冷与空调方向和热电方向。 主干学科: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传热学、工程热力学。 主要课程;工程数学、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工程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零件、电工与电子学、机械制造基础、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工程经济学,控制工程基础、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单片机原理、测试技术、制造工艺学、优化设计等。 制冷方向专业科目:主要研究制冷与低温技术。主要有制冷与空调测量技术、制冷原理与装置、低温技术、空气调节、制冷压缩机、制冷系统CAD、计算机绘图、泵与风机、制冷空调电气自动控制、冰箱冷库、制冷热动力学、热泵制冷空调故障诊断等有关课程。专业方向培养从事制冷与空调技术和设备设计、科研、开发、制造和管理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方向毕业生可在制冷、低温和空调技术及其相关应用领域的企业和科研院所、高等学校、设计院以及相关政府管理部门从事制冷与空调技术和设备的研究开发、设计制造、运行控制、管理、技术服务和营销等方面的工作。 热电方向专业科目;主要研究大气环境保护理论和技术,主要有电站锅炉原理核电技术、燃气轮机及其联合循环、热力发电厂、循环流化床锅炉、电厂汽轮机原理,发电厂自动化、电机学、发电厂电气设备、继电保护原理等有关课程。 毕业生主要从事热力设备的运行、维护、管理、科研开发以及热力系统的设计等工作,还可以在航天、机械、化工、船舶、核能等行业从事相关工作,也可以在军事部门、核电工业和辐射科学相关的科研设计单位、核电站、高等院校等从事规划、设计、运行、施工、管理、教育和研究开发工作。 三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前景: 伴随现实环境的发展,热能与动力工程的重要性正在日渐突出。 目前全世界常规能源的日渐短缺,人类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节能、高效、降低或消除污染排放物、发展新能源及其它可再生能源成为本学科的重要任务,在能源、交通运输、汽车、船舶、电力、航空宇航工程、农业工程和环境科学等诸多领域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能源动力及环境是目前世界各国所面临的头等重大的社会问题,我国能源工业面临着经济增长、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的重大压力。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和消费国,煤炭占商品煤炭、(%,已成为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已经探明的常规能源剩余储量76能源消费的.

对热能与动力工程学科的认识

对热能与动力工程学科的认识 1.专业的培养目标的认识 本专业主要培养能源转换与利用和热力环境保护领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实践、适应和创新能力,较高的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的高级人才,以满足社会对该能源动力学科领域的科研、设计、教学、工程技术、经营管理等各方面的人才需求。学生应具备宽广的自然科学、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热学、力学、电学、机械、自动控制、系统工程等宽厚理论基础、热能动力工程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掌握计算机应用与自动控制技术方面的知识。毕业生能从事能源与动力工程及相关方面的研究、教学、开发、制造、安装、检修、策划、管理和营销等工作。也可在本专业或其它相关专业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2.对我校热能与动力工程设立的三个专业方向听课后的认识 我校本专业共设立三个专业方向,分别是以内燃机方向、制冷与空调方向、以及火力发电的能源方向。 热力发动机主要研究高速旋转动力装置,包括蒸汽轮机、燃气轮机、涡喷与涡扇发动机、压缩机及风机等的设计、制造、运行、故障监测与诊断以及自动控制。为航空、航天、能源、船舶、石油化工、冶金、铁路及轻工等部门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我校的本专业方向主要是做汽车发动机的,我们国家的汽车工业起步比较晚,在发动机方向比较需要人才,这个专业就是做这方面的钻研。我们在这方面的老师大多都去过国产汽车企业搞过项目。虽然新能源和电动汽车的发展已经起步,但是要多

少时间,更新速度不可估计。所以在不短的一段时间内传统的发动机还是会存在的,军用的发动机、船用的等等大功率的机械设备少不了传统发动机。并且就算是以后新能源时代真的到来了,其人才还是远远不够的,肯定从传统发动机的人才里培养一部分。任何国家跟地区,不会让曾经传统发动机的人才没事可干的。 制冷与空调方向主要研究制冷与低温技术。它广泛应用于能源、航天、航空、汽车、石油化工、食品与药品的生产、医疗设备与空调制冷设备的生产等领域。培养从事制冷与空调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研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方向培养的学生适应范围广,其涵盖的范围有制冷方面的设计、开发、空调设计、运行管理等。其中空调方向的学生掌握制冷、低温原理、人工环境自动化、暖通空调系统、低温技术学、热工过程自动化、流体机械原理、流体机械系统仿真与控制等方面的知识,也掌握该方向所涉及的制冷空调系统、低温系统,制冷空调与低温各种设备和装置,各种轴流式、离心式压缩机和各种容积式压缩机的基本理论和知识。随着科技的发展,未来的空调的应用会越来越广,从环保的角度看,未来的空调主要会向这几个方向发展: 1、变频空调 变频空调器是通过内装的变频器改变频率。从而控制空调器压缩机的转速。使压缩机转速连续变化,实现压缩机能量的无级调节。与一般空调相比.变频空调有着高性能运转、舒适静音、节能环保、能耗低的显著特点,改善

能源互联网技术发展阶段分析

能源互联网技术发展阶段分析 2016.8

目录 一、引言 (1) 二、能源互联网阶段划分 (1) 2.1 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阶段划分 (2) 2.2 国内互联的阶段划分 (3) 2.3 能源互联网架构划分 (4) 三、能源互联网阶段技术分析 (5) 3.1 能源本身的互联阶段 (6) 3.2 信息互联网与能源行业相互促进 (10) 3.3 能源与信息深度融合 (11) 四、结论 (12)

能源互联网技术发展阶段分析 一、引言 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作为动力机被广泛使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使人类社会对能源需求大大提高。 第二次工业革命:电的发现和利用、内燃机等机械技术的发展直接推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这一百多年的文明发展伴随着能源的急速消耗,对能源的需求还在不断增加。 “第三次工业革命”:融合互联网技术和可再生能源技术,构建新型能源供需架构的思路,能源互联网相关技术获得广泛关注。之所以“第三次工业革命”,注以引号,是因为随着美国未来学者杰里米˙里夫金所写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一书提及并着重描绘的能源互联网蓝图引起广泛关注和憧憬。从而逐渐兴起一股能源互联网的讨论热,并且逐步升温成一种预见性的“革命”。即便称之为“革命”,也只是概念性的,因为并不是后世总结。或许,今时今日的我们便是“革命者”,开创一个新革命。 能源互联网,现在被各界誉为能源发展趋势,具有指向性的作用,国内外学者给以不同发展阶段定义,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根据目前国内多数专家、学者的学说,简单谈一下能源互联网的阶段划分,以及现阶段技术发展状况。 二、能源互联网阶段划分 能源互联网是刚刚起步的阶段,也是正在构建蓝图,逐步定义调整的阶段。现阶段能源互联网主要定义为,互联网技术、能源技术与现代电力系统的结合,是信息技术与能源电力技术融合发展的状态。解决可再生能源的有效利用问题, 即借助电力电子技术、信息技术实现各类集中式电源、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用电单元的能源流、信息流的互联互通,在允许新能源接入的同时,合理分配能源资源以提高能源利用率。 能源互联网是互联网技术提供了可行的技术方案。包含了目前开展的智能电网,分布式发电,微电网等研究,能源互联网在概念、技术、方法上都有一定的独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上海交通大学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与规格 在国家发展的两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其中第一个一百年是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所对应的是实现教育现代化。在这个过程中,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人才强国的最基本的基础。而大学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走出一条扎根于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的道路。为此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到了必须要改革的关口。 顺应国家的发展大趋势,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自2009年以来敢于实践,勇于革新,率先以培养综合型人才为目标,对课程体系进行了深入的调整与改进。教学内容突破传统专业设置的界限,体现当代科学技术发展中学科交叉的鲜明特点。加强数理基础和人文科学基础,努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建设机械工程学科大平台,以“大工程”为主导,在设计、制造、控制、工程管理、环境、市场等多方面设置了一系列的课程。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以大机械类的培养目标为基础,培养学生具有科学的知识结构、综合的实践能力、开阔的国际视野、强烈的创新意识、团队的合作精神、自信的沟通能力。同时关注新能源领域的新兴学科,在发扬传统学科优势的基础上,重视学科发展中交叉、互补的内在联系,优化课程结构,使教学内容不断适应能源与动力领域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培养目标有以下几点: (1)发挥上海交通大学教育方面厚基础的优势,同时与国际教育模式相接轨,培养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高层次的能源动力工程技术人才。 (2)考虑到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越来越要求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所以在教学改革中强调通过学科交叉来打破学科壁垒,培养具有综合知识体系的创新型人才。具体的要求为:除了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知识以外,必须具有扎实的机械基础以及机械加工动手能力,必须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数学、物理、力学、机械学、电路和电子技术以及自动控制的基本知识和能力;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和技能;善于将雄厚的力学基础、机械基础、热物理基础以及控制基础知识融会贯通,在相关的研究领域中大显身手。 (3)能源与动力工程课程体系所面对的专业为航空航天、动力工程及自动化、汽车动力工程、电厂热能动力及自动化、制冷及低温技术、能源与环境工程等领域。所培养的人才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同时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强,胜任“能源与动力工程”领域的各项工作,能够实现机械、计算机、人文、社会等多种知识体系相融合并具有一定专长的“宽厚、复合、开放、创新”型的高级专门人才。

世界能源现状及分析

世界能源现状及分析——兼谈燃煤发电的发展与应用 化学化工学院20620151152180 安晓鸣 一言以蔽之,当前全世界的能源使用结构仍然是以石油、天然气和煤三大传统能源为主,辅之以核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并大力开发新能源。 石油、天然气资源将在2050年前被罄尽的看法已被公认。 由于大量碳排放导致全球气温上升,破坏生态平衡的危机,用煤的简单和直接燃烧又受到限制。 核能发电因其碳零排放和生产成本低廉的特点,一度被认为是理想的未来能源,自问世以来一直呈增长趋势。但其安全性和经受自然灾害的能力,最近又受到人们质疑。日本福岛事件后,大批核电工程项目下马,核能发展陷入停滞。 太阳能的充分利用是一条好出路,但由于占地面积大、太阳能电池的昂贵、低效和高污染,这一可再生能源当前尚难以大量开发利用。 风力和潮汐发电亦属可再生能源,但亦受地域、节气和设备投资的限制。 利用生物燃料能源有利于减少碳排放,但和粮食生产、经济作物、其它动植物争土地和空间会受到相当程度限制。几年前因生物质能大跃进导致粮食作物产量减少,推高了世界粮价,甚至在非洲酿成饥荒。 而纵观众多新能源,甲烷水合物( methane hydrate) 又名可燃冰,在海洋大陆架深处和陆上永久冻土带有相当的蕴藏量,但目前开采利用在技术上尚有困难,大规模开发利用仍是遥遥无期。 近年来如火如荼的页岩气资源,亦存在燃烧热值低、开采难度大并附带高污染等等缺陷。 总之为使人类社会健康发展,生活质量能持续改善,在新能源开发和有效利用以及节约减排上还要作最大努力。 目前世界上大规模投入运行并网发电的发电方式主要有四种,火力发电、核能发电、水力发电及风力发电。 火力发电是传统火电厂采用的发电方式,也是目前世界上发电量最大的发电方式。火力发电一般以燃煤为能源进行燃烧发电。与其他能源相比,燃煤具有热值高、储量大、易运输等优点,一般认为世界上煤资源的储量尚能满足100 ~ 200 年的需求。但是燃煤会产生大量灰渣和CO2,含硫的煤会产生硫酸,形成酸雨,更不必说燃煤带来的碳排放问题。 截至目前,全世界核反应堆的发电量约占全球总发电量的近20%,在一些工业化国家中核电占50%以上。除极个别情况外,核电站有很好的运行记录,发电的可靠性高,在正常情况下,对环境友好,无有害气体排放。但与此同时,核能发电的运行维护成本高、核废料难以处理也是无法回避的问题,如何克服民众对核能的恐慌情绪则是绕不开的坎。 水电站集蓄水、节流、防洪、发电等诸多功能于一身,在条件适宜的地区有极大的应用潜力。但是水力发电的发电量完全取决于自然因素,有很大的波动性,这就造成了极大的资源错配与浪费。另外,水电站建设对自然环境和生物繁殖也有极大影响,像黄河小浪底这样的工程应当引起我们的警醒。 风力发电近年来方兴未艾,笔者家乡就设有国华电力的风力发电厂。风力发电的前期建设需要天量的固定投资,运行维护的人力成本也居高不下,而并网运行后的发电量却具有很大的波动性,可以说是一种清洁却不经济的发电方式。此外,风力发电机组需要占据广阔的土地,在选址上极为苛刻。

中国能源现状及未来的发展

中国能源现状及未来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面对持续、快速增长的中国经济,对能源的需求,特别是对一次能源的需求的不断增长,产生了很多的问题。煤炭开采的安全、利用率、深加工的研发,石油对国外进口的依赖所带来的安全问题,煤层气等个别气体产业化建设问题等等都在制约着中国经济平稳快速发展。中国的能源发展在20年里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实现GDP翻2 番,能源消费翻1 番,完成了中国经济增长所需能源一半靠开发,一半靠节约的目标。 一 对中国能源现状的认识 随着经济建设的推进,资源储量的勘探也越来越清楚。中国地大物博,能源资源丰富,据2006 年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全国主要能源的基础储量为:石油248972.1 万t、天然气28185.4亿m3、煤炭3326.4 亿t;但若以“人均拥有量”来衡量,中国却是资源贫瘠国,2006 年人均石油储量只有1.9t, 人均天然气储量2168m3,人均煤炭储量256t,分别为世界平均值的11.1%、4.3%和55.4%,中国的人均资源储量远远低于世界水平。二 中国能源存在的问题 中国能源结构不合理,能源消费以煤占主导地位,偏离了世界能源结构以油气为发展趋势主流。落后的用煤方式、生产设备、管理方式产生了严重的污染。中国经济现代化正面临能源的严峻挑战:能源供需矛盾尖锐、转换方式落后、能耗高、效率低、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经济损失巨大。 1、 人均能源资源少,供需有差距 中国人口众多,占世界人口的21%,能源矿产人均探明储量相对较少,煤炭资源可以满足较长期需求,而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则需要以国外资源作为重要补充,才能满足当前和长远的需求。中国是世界能源大国, 一次能源的生产和消费均居世界前列,但人均能源消费水平还很低。 2、 能耗强度高,效率低 由于我国产业结构的不合理性与管理技术上的落后,尽管在能源消耗上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与发达国家比还是存在很大的差距。中国产业生产和居民生活中大量使用高耗能的落后技术和产品,现有的近400 亿m2建筑中, 99%属于高能耗建筑。中国发电、冶金、建材、化工等产业消耗全部一次能源的80%左右,单位产品能耗平均高于国际先进水平20% ~30%。 3、结构不良,污染严重 能源资源决定了中国能源长期以来是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 不论是火力发电还是工业用煤, 都会造成大量污染排放。SO2和CO2排放量分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