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完整家谱分为七大部分

一套完整家谱分为七大部分
一套完整家谱分为七大部分

第T06版中国家族血脉记忆

2012年12月15日刊号CN21-0001

T06 中国家族血脉记忆2012.12.15 星期六

一套完整家谱分为七大部分

□本报记者/张颖

上世纪70年代,美籍黑人亚力克斯·哈利经过实地寻访和查阅家谱档案,写成了世界名著《根》,掀起了世界性的“寻根热”。由此,“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这样的问题变得不再可笑。其实,在中国,古人十分热衷于修撰家谱这项工作,依靠家谱所维系的家族血脉也因此更加清晰。在家谱中,中国人往往就能找到“我从哪里来”这个问题的答案。而且,经过修撰家谱等寻根活动,很多人都会发现,原来本人和悠远的某个地方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常情况下,一部较完整的家谱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谱名、谱序、凡例、姓氏源流、世系考、世系表、人物传记、祠堂、坟茔、家规家训、恩荣录、像赞、艺文、纂修人名、领谱字号等。明代中后期是中国家谱体例演变与内容更新的一个重要分水岭,这之后一套家谱往往分为七项内容:姓氏源流、堂号、世系表、家训、家传、艺文著述、家谱图像。而且,家谱的叙述语言非常精炼,往往数百字就记录了人的一生。

家谱要先说明姓氏起源

上海市图书馆研究员、《中国家谱总目》作者王鹤鸣告诉记者,“姓氏源流”是家谱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木必有本,水必有源,此万古不易

之常道也。不明其始,何以知祖之所出;不晰其流,何以知派之所由分。”王鹤鸣说,“源”是指一个家族的姓氏来源,也就是这个家族的得姓始祖、始祖、始迁祖的相关情况;“流”说的是家族迁徙、分支分流的情况。不过,“姓氏源流”也各不相同。有的说的是家族姓氏起源,有的讲的是家

族的迁徙情况。比如,在《龙池王氏续修宗谱》中,就记载了江西婺源王姓的起源问题,“开元初,柳冲与薛讷复加刊纂,考定二十六姓为国之柱,十六姓为国之宗,太原琅邪王在焉。王氏之先,出于周灵王太子晋之后,子孙多贤。”这段家谱中的记载说明,当地王姓的得姓始祖是周灵王太子晋的后人,同时也说明了王姓在唐朝具有崇高的地位。

还有家谱在记载姓氏来源的同时,介绍家族的迁徙和分流情况。安徽绩溪的《积庆坊葛氏族谱》就记载了葛氏家族迁徙安徽绩溪的经过。“葛本葛天氏之裔,后以国为姓,相传家江南句容。唐明宗时,名应祥公者,来任绩薄,长子武道公留居杨溪,历十二世至六二公,宋绍兴间迁居邑之西隅积庆坊右,子孙世业至今焉。”王鹤鸣解释说,葛氏这个家族从唐朝以来经历了数次迁徙,唐朝时居住在杨溪,经过十二代之后,宋朝时迁居到邑之西隅积庆坊右这个地方,并一直居住至今。由此可见,任何一个家族对待自己的祖宗源流的态度都是非常认真和严肃的。

堂号是寻根的重要线索

辽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郑毅告诉记者,在家谱中,堂号是一个家族姓氏的特殊符号,它是一个姓氏或家族的标志和代表。通过它能显示一个家族姓氏的起源地,这也成为后代寻根问祖的重要线索。郑毅说,堂号名称以自创居多,多是依据郡号名或依据家族始祖或名人而创立,大多数的堂号体现的是一个家族的血缘关系或地域起源。

用郡号名命名的堂号体现的是家族的地缘关系,是以家族发祥地的郡名作为堂号。比如,诸葛氏系出葛伯,望于琅琊。因此,后来遍布各地的诸葛氏,绝大部分都世代沿用“琅琊”作为家族的堂号。以血缘关系命名的堂号,体现的是人们对血缘关系的重视。只要具有血缘关系,不同姓氏之间也会使用同一个堂号。比如,闽粤一带的“六桂堂”就是洪、江、汪、

龚、翁、方六个姓氏共同的堂号。郑毅说,根据文献记载,这六个家族虽然不同姓,但是他们却是同一个家族分出的不同支派。追根溯源,他们都是翁姓的后裔。还有的家族是以祖上的卓越功勋作为堂号。如唐代宗时的名将郭子仪,在出将入相的20余年里,成为维系李唐王室的功勋大臣。因为他被封为“汾阳王”,所以其后子孙虽遍布全国,但却多以“汾阳堂”

作为堂号。

此外,还有家族以先世的嘉言懿行为号,或者以祖上的情操雅量、名人的厅堂别墅等为号。无论如何,堂号作为家族的徽号和别称,不仅体现了家族明显的地域特征和血缘内涵,而且也体现了它所代表的宗法色彩——具有区分宗支族别和血缘亲疏的社会功能。

家谱中世系表分量最重

世系表在一份家谱中所占的分量很重,它往往会占到一部家谱3/4以上的篇幅。因为世系表记载的是,从一世祖开始到纂修家谱时为止,历代家族成员的姓名字号、生卒年月、官职科第、妻室子女、葬地坟茔等内容。“一个家族所有成员的基本情况都可以在这个表里体现出来。”王鹤鸣一语概括。后人要认祖寻根,主要依据的即是世系表,而这也是家谱区别于方志、家传、家史等其他书籍的主要依据。

王鹤鸣告诉记者,在古代的家谱中,世系表上的人名都是男性,女性在世系表上没有体现,这是封建社会“男尊女卑”思想在家谱上的反映。直到清朝末年,在少数家族的家谱中才开始在世系表中标注本家族女子的名字。但是,如今所有的新修家谱中,按照“男女平等”的思想,无论男女都在家谱的世系表上有自己的位置,这是时代进步在家谱世系表上的体现。在一个家族的世系表上,一般都记载着这个家族几十代的繁衍延续,而一些名门望族的世系表甚至记载了近百代的世系演变。辽宁省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冯永谦认为,通过家谱中世系表的记载,可以理清一个家族整体的脉络。

此外,古人还有将族内名人的艺文著述录入家谱的惯例。在明朝时,这么做的家族逐渐多了起来,其录入的内容也更丰富,涉及文化、经济等

诸多内容。形式上则包括尺牍、禀牍、奏疏、诗文、碑记、寿序等。在体例上,艺文著述又被称为艺文志、辞源集、文征集等。此外,家谱还收集族人与外人的书信来往,以及经籍、表策、碑文、书札等。艺文著述可以说是先人智慧的结晶,其中有大量珍贵的史料,有非常珍贵的参考和欣赏价值。

家传用来记录名人事迹

在家谱中,还专门辟出一项章节来记录家族名人的事迹,这就是家传。家传也有不同的叫法,行实、志略等都是家传的一种。家传一般分为列传、内传和外传等。列传是记录家族中有功绩男子的传记;内传是记录家族中有品行女子的传记;外传是记录家族中已出嫁有品行女子的传记。

家传主要记述的就是家族中有德、有功、有才或者有一定官职或社会地位的人一生的功绩品德,从对国家、民族、社会的贡献,到对地方、家族做的每一件业绩。如出资修建词堂、祖墓等,全部记述在内,以作为后人学习的榜样,并荣耀家族。由于传主的经历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等有密切的联系,而传记撰写者一般也多是社会名流,所以家谱中的传记不仅仅是家谱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历史文献。

江苏武进的《张氏宗谱》的“宣公神道碑铭”就是由南宋理学大师朱熹撰写的。其中写道:“公讳栻,字敬夫……自其幼而所以教者,莫非忠

孝仁义之实。既长,又命往从南岳胡公仁仲先生,问河南程式学。先生一见,知其大器,即以所闻孔门论仁亲切之旨告之,公退而思若有所得也。”“公以是益自奋励直,以古之圣贤自期,作《希颜录》一篇,早夜观省以自警策,所造既深渊矣,而犹未敢自以为足,则又取友四方,益务求其学之所未至。”王鹤鸣说,在这段记载中,朱熹一方面介绍了张栻的求学之道,另一方面介绍了程朱理学。

郑毅说,通过看一个家族的家传,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世系表中记载的族人功绩。而在明朝之前,家传与家谱是分开来记录的。

画像图片让家谱更生动

家谱集书、图、史、表、志为一体,可见,图标也是家谱的一个必不

可少的部分。一张好的图片可以使后代更生动地了解祖先的信息。

当我们翻开家谱时,首先看到的就是位于卷首的本家族祖先的图像。王鹤鸣说,自宋代以后,将“遵祖、敬宗、收族”作为修编家谱的宗旨,将本家族的列祖列宗放在家谱的前面位置。家谱中的祖先画像,少则几幅,多的可达数十幅。祖先的画像有的是本家族的始祖、始迁祖,有的是五服之内的近世先祖,还有些是本族内的名人。一般在这些祖先的图像旁边,还有数十字的赞语,对祖先的相貌、业绩、功德等加以颂扬。

家谱中关于祠堂的记载,由图文两部分组成,并且是图主文辅,文字注释祠堂图画。祠堂是家族朝拜祖先、家族议事的场所,在家族中居于非常神圣的地位。所以,祠堂在家谱中居重要位置。一般家谱中都有记载和刊载建筑物版图的部分。祠堂图大多为建筑式样、框架结构等图案,而且还要将祠堂周围的住房、山水形貌等勾勒进去,以便让后人对祠堂的整体状况有个直观的了解。而且,在祠堂图前或者图后都有文字说明,主要介绍祠堂建筑、祠堂宗旨和祠堂管理等内容。

如今,与家族有关的古老黑白照片、家人合照等,也可以作为见证家谱的最原始资料。冯永谦告诉记者,家谱是研究历史必备的文献,通过研究家谱不仅可以知道帝王世系的传承,还可以知道一个普通家族的世代变化。

█古人智慧

家训在家谱中上升为家法或族规

作为古代家庭教育的主流模式,家训自然成为家谱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不过,家训在家谱中更多的时候是以家法、族规、家戒、家范等出现。虽然叫法不同,但是它们都是家族自己制定的约束、教化族人的家族法规。“家之有规,犹国之有典也。国有典,则赏罚以饬臣民;家有规,寓劝惩以训子弟。其事殊,其理一也。”王鹤鸣告诉记者,一个家族的家规家法,就好像是一个国家的法律典范一样。家训的严苛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

定着当地风俗的好坏,每年祭祀的时候,都要将家训、族规向族人宣读一遍。由此可见,家训理所当然地成为家谱的重要内涵,并对宗族子孙的教育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辽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郑毅说,家谱中记载的许多治家教子名言,逐渐被世人所传颂。如“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在今天仍然脍炙人口。“每一个家族都有自己的独特族规家训,但概括起来主要包括注重家法国法、和睦宗族乡里、孝顺父母、尊敬长辈、合乎礼教、祖宗祭祀等内容。”

比如,安徽绩溪的《南关叙堂许氏宗谱》中就记载有十条家训。简言之就是:孝父母、敬祖宗、重师儒、正闺门、睦宗族、务正义、早完粮、息争讼、杜邪风、禁溺女,这十条家训十分通俗易懂。不过,由于家训是古代传统道德的一种表现,因此既有积极的方面,又有消极的因素。王鹤鸣认为,对家谱中家法、家训之类的内容,我们今天应该辩证对待,要批判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清代著名晋商常氏家族的宗祠。祠堂是家族朝拜祖先、家族议事的场所,在家族中居于非常神圣的地位,所以,祠堂在家谱中居重要位置。

欧阳修和苏洵奠定家谱体例格局

在民间家谱的发展中,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和苏洵在编撰体例上作出了巨大贡献。

原先帝王诸侯的家谱比较单一,只需“一辈一辈”地记述就可以。但家谱流入民间以后,世系人口越来越多,给编撰带来了困难。而欧阳修和苏洵分别创制的“欧式”和“苏式”家谱,解决了这方面问题,并一直沿用至今。他们分修的《欧阳氏谱图》和《苏氏族谱》为后人推崇,奠定了后世修谱的基本体例格局。

《苏氏家谱》中的苏洵像

“欧式”家谱又称横行体,其特点是:世代分格,由右向左横行;五世一表,用起来很方便。每个世代人名左侧都有一段生平记述,介绍该人的字、号、功名、官爵、生辰年月日、配偶、葬地、功绩等。一人一条,可称为条目式。“苏式”家谱又称垂珠体,其特点是:世代直行下垂,图表格式也是由右向左排列,主要是强调宗法关系。人名之间用纵横线条联系,可称为表格式。人与人的关系很明晰,连相距几代都能一目了然。可能是限于篇幅,抑或囿于“五服”之说,也只记录五代人。

不论“欧式”还是“苏式”家谱,其世系表都是以五世为一表。“修谱古法,以十世为一图,或以九世为一图,因图系太繁,不免难以查阅。今以五世为一图,不繁不简,取阅犹便。”据《欧阳氏谱图序》记载,在欧阳氏的家族世系图中,欧阳洵只记载本房的子孙,至于其他诸房的子孙,因为服穷亲近,则图标不载,这样就达到近亲疏远的目的,详者不繁,略者不遗,亲疏有伦。这样就做到了“子孙虽多而不乱,世传虽远而无穷”。

大槐树移民家谱三

大槐树移民家谱三 1.明吉陈墓地买地券文 维大明隆庆元年(一五六七年)九月一日,岁次丁卯九月壬子朔,鸣吠破土立券,十一月初 九日庚申安葬据直隶大名府开州榆林里,孝男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吉澄伏缘,父敕封监察御史 吉陈奄逝,改卜茔坟,夙夜忧思,不遑所厝,遂令日者择此高原,来去朝迎地,占袭吉其地 属本宅东北甲字之原坤宫发脉,艮位生龙以始,生山为主官,国山为案放,元辰之水口左抱 右掩,四势有情,堪为宅兆,今备钱财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贯文买到墓地一方,南北长二十步,东西阔一十七步,三分半积地一亩四分东至青龙,西至白虎,南至朱雀,北至玄武,内 方勾陈,管分擘四,域丘承,墓伯封步,界畔道路,将军齐整,阡陌致使千秋百载永无殃处,若有干犯,并令将军亭长缚付河伯,今备牲牢酒脯百味香新共为信契,财地交相各已分付, 令工匠修茔安厝已后永保休吉。 知见人岁主传送之神,月主河魁之神代保人,今日直符从魁之神,故气邪精不得干扰,先有 居者永避,万里若违此约地府主吏自当其祸,助葬主里外,存亡悉皆安吉,急急如五帝使者 女青律令,券立二本,一本奉付后土氏之神,一本乞付墓中,令亡父陈收把准备付身永远, 照用今分券背上书合同二字,故气伏尸永不侵争。 2.明吉浈墓地买地券文 维隆庆三年(一五六九年)九月二十四日岁次己巳九月辛未朔,越二十四甲午吉日破土立券,十月二十庚申吉日安葬直隶大名府开州榆林里,在州迤东榆林村居住,孤子吉大典等伏缘, 父浈奄逝欲行归葬,祖茔穴路窄狭,安葬未便,夙夜忧思不遑所厝。遂令日者更新,扦于祖 茔之东北,以自然山为主,化生山为案,放勾陈之水口,左抱右掩四势有情,来去潮迎地, 占袭吉地属家望巽字之原堪为茔兆悌已。出备钱财九万九千九百九十贯文,买到茔地一方, 南北长二十步,东西阔一十七步,三分五厘,积得三百四十七步,该地一亩四分三厘七毫五糸,合得四神捧穴俱全。东至青龙,西至白虎,南至朱雀,北至玄武,内方勾陈,管分擘四,域丘承(丞),墓伯封步,界畔道路,将军齐整,阡陌致使千年百载永无殃咎,若有干犯, 垦乞将军亭长会议河伯。今备牲牢酒脯香薪共为信契,财地交相各已分付,令工匠修理之后 永保安吉,知见神岁月主代保神,今日直符太乙之神令,故气邪精勿得干扰,先有居者永避 万里,若违是约地府主吏自有垂鉴,助葬主里外,存亡悉皆安吉,急急如五帝使者女青律令 券立二本,一本奉上后土阴君,一本乞付墓中令亡父吉浈收把,准备付身永远照用。今分券 背上书合同二字,令故气伏尸永不侵争。大明隆庆三年九月二十四甲午吉旦建日直太乙之神,代保神年直神后之神,月直小吉之神。该碑碑额上书“追念祖德”,右联“祖德高如日月永垂 照耀”,左联“宗功大似泰山古今常存”。明故吉公讳伦字天叙别号乐素德配张老安人之墓(碑阴)。 3.高家村高氏碑谱记(河南) 2004年2月7日摄于河南省清丰县仙庄乡高家村,该族谱记载:“尝读十世再纵堂,祖庠生讳瀚所作,祖茔墓碑有云:始祖讳九山西平阳府洪洞县黄耄藕丝村人也,于大明洪武时奉 旨迁兹,披云露斩荆棘而遂家于斯焉,越二世而曾孙得预书香其后或同时发科或继世连芳子 姓繁庶前后两村不下百十余家,惟天派不一,继继绳绳连绵如瓜瓞迁居他里者近有辛庄集天 云寺董村王毛店等处,外县则有广平张村寺,开州石墓头,观邑百家寨,河南白杨县,此自 明时而已然矣,至今又有迁居英林里,楚家村,濮州高寺村,陈家马场村,范县北关,观城 屯里与张家娄村,藉非始祖积德累仁乌能如此蕃衍哉,然自始祖以来二十一世,五百余年独 于家谱未之修焉不诚一大憾事乎,虽有五世祖古坡公立一世系碑文上自始祖下至七世条分缕晰,但未载迁居者自几世迁出者为何人况七世以下之祖先独予东坟与西坟有碑文可考,神主

大槐树迁民之--李姓

大槐树李(lǐ) 姓 系承皋陶, 始祖为利贞、李耳, 为我国当代百家大姓第一姓。明朝洪洞大槐树移民李氏始祖为平阳府、洪洞县、赵城县等籍人氏, 明初奉旨在洪洞大槐树集中迁往异地, 至清末其后裔分布: 河南、山东、河北、北京、天津、陕西、甘肃、宁夏、安徽、江苏、湖北、湖南、广西、内蒙、辽宁、吉林、黑龙江、晋中、晋北、晋东南。李姓的记载最早见于东汉《风俗通·姓氏篇》。〔姓源〕其姓源主要有三: ①源自嬴姓。据《元和姓纂》、《北史》、《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 相传上古五帝之一的高阳氏颛顼帝生于若水, 居于帝丘。其生有儿子大业, 大业生子女华, 女华再生皋陶, 因生在曲阜偃地, 得偃姓。帝尧时, 皋陶曾担任大理官。生有儿子伯益, 被赐为嬴姓, 为古代嬴姓各族的祖先。伯益生恩成, 后子孙历虞舜, 从夏朝到商朝, 世代都担任大理的官职, 因此皋陶的后裔按照当时的社会习惯, 以官为氏, 就用官名中的理字作为姓。到了商纣王时, 理姓家族传到了理徵, 理徵字德灵, 因敢于直言向纣王进谏而为纣王所不容, 最后被纣王处死。理徵的妻子陈国契和氏带着儿子利贞逃到古伊国的旧址伊侯之墟, 靠吃木子即李子的果实充饥才能得以活命, 于是就理姓改为李姓。另一种说法: 周之前未见有李氏, 自从有老子姓李名耳, 因理、李两字古音相通, 老子为利贞的裔孙, 因祖上世世代代为理官, 便也以李为姓。李氏是始于李耳称姓的, 正史中记载的第一个李姓人物是李耳。②源自他族改姓。据《古今姓氏书辨证》记载, 又聊城的李姓有两支, 一支世代担任契丹族的酋长, 后来迁到京兆; 另一支为奚族人, 姓氏不明。这两支族人都由唐王赐为李姓。又鸡田的李姓, 原为河曲的一个部落, 后来这个部落的光进作了唐朝的节度使, 于是唐王赐光进姓李; 又渤海国是唐朝时人建立了政权, 渤海人茹常作了朔方的将领, 因屡立战功被赐姓李, 并改名为嘉庆。③源自他姓所改。据《通志·氏族略》记载, 唐时有名叫董秦的, 是幽州蓟地人, 从叛将史思明的军队中突围出来, 唐朝大将李光弼将他召到国都长安, 唐王赐他姓李; 西域也有李姓。唐肃宗乾元元年, 西域匿识国国王来朝见唐王, 唐肃宗赐他姓李。另据《魏书·官氏志》记载, 北魏鲜卑族的复姓叱李氏, 后改为汉姓单姓李。又同州蒲城人郭子和与他的弟弟子政、子端、子升一起归附唐朝, 唐王赐他姓李。〔郡望〕李姓的郡望主要有陇西郡、赵郡、顿丘郡、渤海郡、襄城郡、江夏郡、中山郡、广汉郡等。陇西郡: 战国时秦昭襄王二十七年设置, 属今甘肃省东乡、陇西地区。治所在甘肃临洮。〔堂号〕李氏的堂号主要有陇西、赵郡、平棘。陇西堂:因为李氏望出陇西郡( 今甘肃的兰州、巩昌、秦州一带) 。〔堂联〕李姓的堂联有: 陇西望族; 北海名流( 李邕) 。卫公勋业( 李靖) ; 元礼门墙( 李膺) 。经传道德( 李耳) ; 名重谪仙( 李白) 。家藏邺架( 李泌) ; 召赴玉楼( 李贺) 。居士词犹传漱江( 李清照) ; 娘子军莫与争锋( 平阳公主) 。狂歌痛饮双仙骨( 李白) ; 索句呕心一锦囊( 李贺) 。木荣花绽展春色; 子孝孙贤传嘉风( 木子为李) 。岷江水利千年颂( 李冰) ; 昌谷诗风万里香( 李贺) 。诗礼趋庭, 人羡邺侯卷轴( 李泌) ; 忠贞体国, 世瞻元礼肃墙( 李膺) 。世系考春秋, 御史名官、东鲁圣人曾问礼( 李耳) ; 渊源溯唐代, 翰林著绩、玄宗皇帝也求诗( 李白) ; 鸣凤朝阳, 谏诤均推御史( 李善感) ; 宫袍带月, 神气咸饮谪仙( 李白) 。田可耕, 桑可蚕, 书可读, 袭誉传家至宝( 李袭誉) ; 战则胜, 攻则取, 守则固, 文忠开国殊勋( 李文忠) 。胪唱儿孙三百辈; 经传道德五千言( 李氏祠联) 。楷模听松风, 敢与龙门望第; 文章标花萼, 莫忘鹿洞遗规( 李氏祠联) 。玉炉修炼延年药; 真道兴诚益寿丹( 李耳说经台联) 。匡山怀哲士; 青莲慕奇才( 李白祠联) 。新添十竹皆紫玉;恰对九峰如画屏( 李兆洛撰书联) 。铁肩担道义; 妙手著文章( 李大钊撰书联) 。〔名人〕九九版《辞海》收录李氏329 例,《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录李氏1806 例,《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收录2774 例。李姓的历史名人古代有伟大哲学家、道学派创始人李聃, 即老子; 战国时赵国有名将李牧, 秦蜀郡太守、都江堰的建造者、古水利专家李冰; 两汉有飞将军李广; 随末李渊、李世民建立唐朝; 唐代名将军李靖,著名诗人李白、李贺、李商隐; 唐末名将李克用, 克用之子、后唐始主李存勋; 五代南唐开国皇帝李日升; 南唐后主著名词人有李煜; 明代有哲学家李贽; 明末有农民起义领

洪洞大槐树移民在各地区的分布详情

洪洞大槐树移民在各地区的分布详情 洪洞大槐树移民在河南地区的分布详情: 河南省简称豫,地处黄河中下游、华中地区,向有“中原”、“中州”之称,元属河南江北行中书省,明置河南布政使司,辖八府,一直隶州,十一属州,九十六县。(《明史·地理志》)元朝末年,河南是兵荒天灾的重点地区,明初该地区土地荒芜,人口稀少,到处都是一片残景,朱元璋说:“今丧乱之后,中原草莽,人民稀少。”又说:“中原诸州,元季战争,受祸最惨,积骸成丘,居民鲜少。”据成化版<河南省志>载,洪武年间,在河南所辖十府十二州八十八县中,有十三个州县,户数都在一千零一户之下。山西与河南邻近,河南地广人稀,山西地狭人众,河南自然是山西移民的重点地区之一。据历史文献记载,洪洞大槐树移民迁于彰德府、怀庆府、开封府、卫辉府、大名府、归德府者居多,其它河南府、汝宁府、南阳府也不少。自山西往河南移民的次数也为最多,主要为洪武年间所迁,其次为永乐年间所迁。从时间上看,早在洪武二年就有向河南的移民,民国二十四年李敏纂修的《汲县志·大事记》里说:“士人传闻则以为洪武二年(移民)”。汲县《李氏族谱》亦载:“盛,明洪武二年自山西泽州府凤台县头村迁汲。”民国二十二年《孟县志-大事记》载:“明洪武三年,徙山西民于河北,而迁至孟州者十九,皆山西洪洞籍。”从《明史》、《明实录》的记载看,洪武年间,二十一年八月,二十二年九月,二十五年十二月,三次移民,永乐年间元年八月一次移民,共四次大批的往河南地区移民。至于小批的则有鹿邑县《刘氏家谱》载:“始祖原籍山西省洪洞县枣林庄,明洪武二十年迁至河南归德府鹿邑县西南二十五里褚固堆村。”偃师县游殿村道光年间《滑氏家谱》载:“吾滑氏聚族邙上,自明洪武六年由山西迁徙而来,至今四百余载。”洛宁县城关余庆村乾隆九年《全翁李公墓志铭》记载:“追溯古籍,洪洞县其桑梓焉,前明太祖三年十月诏迁豫。”洛阳市马营村《李氏墓碑》记载:“公生山西洪洞县大槐树村人也,至洪武三年迁居河西马营村”。辉县穆营村《穆氏家谱》载:“穆氏于明永乐年间自山西平阳府洪洞县迁穆家营。”温县招贤村《牛氏家谱》记载:“始祖牛鹏于永乐四年由山西平阳府洪洞县迁温。”舞阳县王楼村咸丰四年《王氏祖碑》载:“祖原籍山西洪洞大槐树,自明初迁民,有诏兄弟三人,各挈铜佛相居于此,建修楼房,因名村日三楼。”以上家谱、碑文对明朝洪洞移民始祖迁往何地作了详尽的记载。 据郑州大学历史研究所王兴亚教授《明初山西民到河南考述》一文所载,山西洪洞移民分布大名府所属诸县:清丰、南乐、内黄、濮阳、滑、浚、长垣等县。卫辉府所属诸县:汲、怍城、新乡、获嘉、淇县、辉县。怀庆府所属:河内、修武、济源、温、孟县。开封府所属六州,三十六县,包括后来的归德府、南阳府所属诸县。民国版《新安县志·民族》记载:“新安率为汉族,其氏族之由来,咸云迁自山西洪洞。一有谱牒足证者,如:横山吕:洪武初由洪洞迁入新安;芦院裴:山西闻喜迁新安芦院。回龙山(俗名寺坡山)张:……于恭帝末迁山西晋阳洪洞,六世孙琮,于明永乐初随文恕迁洛阳}廛河里,清初迁于新安。克昌邵:系明永乐由洪洞迁新安。辛庄孙:洪武初孙廷,由洪洞迁新安。城内许:洪武初许启伦由洪洞迁新安。横沟常:洪武初常福由洪洞迁新安。侯沟侯:先由云南迁洪洞,洪武初由洪洞迁新安。北关龚:洪武初龚大郎由山西夷山迁新安。邱沟邱:其先山西翼城人,元末邱德仲始迁新安。王庄王:南宋时由山西洪洞迁往河南新安下石井,洪武初王十二始徙王庄。韦庄翟:洪武初翟宗南自洪洞迁新安。庙头邓:洪武初邓奈由洪洞迁新安。城西街郭:洪武初郭奈由洪洞迁新安。东阳镇兰:洪武初兰锦由洪洞迁新安。石寺刘:洪武元年刘义从洪洞迁新安。石寺柳:洪武初柳旺由洪洞迁新安。石寺贾:贾政元末由洪洞迁渑池,洪武初迁新安。石井街:洪武二年于大公由洪洞迁新安。石井徐:洪武二年同于姓由洪洞迁新安时为姻亲。石井赵:系出宋某节度使后,元末由山西垣曲大赵村迁渑池石门即今之赵沟,又徙新安。羊义张:张聪于明初山西闻喜迁新安。高平寨郭:洪武初由洪洞迁邑西之南庄,明末郭三光徙高平寨。火虫驿王:洪武中王兴由山西洪洞迁新安。滩子沟介:元末介老八由山西介休迁滩子沟。西关董:洪武初由山西高平迁芮城后徙新安。骆岭李:洪武初由洪洞迁新安骆岭又迁栗园。车箱马:洪武初由洪洞迁罗家河,又徙济远之毛田,后徙新安盐仓,又徙车箱沟。流水沟冯:明初冯自勉兄弟三人由洪洞迁新安。王岭王:明初由洪洞迁新安。

洪洞大槐树移民在山东地区的分布详情

洪洞大槐树移民在山东地区的分布详情 山东省简称鲁,地处黄河下游,黄海、渤海之滨,元属中书省,明置山东布政使司,辖六府,十五属州,八十九县。(《明史-地理志》)元末明初,山东地区人口与山西地区人口不相上下,而土地面积却比山西大多了,由于元末战乱及灾荒,再加上朱元璋北伐,“靖难之役”的两次战争,靖难之役,山东军民抵抗燕军最为顽强,山东参政铁弦数败燕军于山东境内,民众也多自发抵抗燕军,南军李景隆在德州、济南地区与燕军反复拉锯作战,燕王胜后,对这些地区的民众进行了残酷的屠杀,造成山东地区“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所以山东地区是移民的重点地区,往山东的移民洪武、永乐朝较多。在《明史》、《明实录》记载的18次移民中,往山东地区的移民记载有:洪武二十一年八月,二十五年十二月两次,永乐元年八月,永乐五年五月两次,共四次大批移民。但大量的家谱、碑文及地方志记载永乐朝为多。主要迁往东昌府、济南府、兖州府、莱州府、德州府的最多。据叶涛《移民·山东人·山东民俗》调查,在鲁西南一带,大约半数以上的村庄是明代建立的。 《滕县县志资料》记载:滕县人民政府地名办公室于1980年对全县1801个自然村作了全面的普查和考证,1983年11月东部山区8个公社划出后,滕县今存的1223个自然村地名档案材料中,通过核计其立村年代为战国以前的34个,汉代18个,隋代4上,唐代27个,宋代45个,元代45个,明代687个,清代365个,民国10个,建国后26个,无考据的4个。共1261条,其中明初立村较为集中,数量较历代为多。以现存户藏的425份族谱和碑文中,115份记载为明初迁入滕籍,225份明确记载为明洪武、永乐年间从山西洪洞县(也有记载为平阳、临汾的。按:明初平阳府治临汾,辖洪洞,为同一地区)迁发来滕者,占明代迁滕立村的50%。今全县22个乡镇,经核查均有山西洪洞移民后裔之村庄,最少的1村(党山乡),最多的25村(级索镇),一般乡镇约为10个村庄左右。从今滕县自然村1223条档案中,有碑谱确证为山西洪洞籍的225条,滕县民间广传为“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这种说法虽不尽然,亦有它的来历。以光绪三十三年《滕县乡土志·氏族》记载的滕县门户较大的望族十二姓,其中黄、张、王、侯、杨氏五族祖籍系山西洪洞县,黄氏族谱具体到喜鹊村,迁滕纪年系明初洪武间,即说明这一点,同时也说明洪洞迁民来滕后发展的大户族系所占的比重是相当可观的。滕县史志办徐文潮同志对滕县碑、谱记载洪洞迁民的情况进行了统计,其中级索镇刘沟村《刘氏族谱》,没有记载迁滕年代;永丰乡《刘氏族谱》,明初迁;泉上村《刘氏族谱》,明朝迁;前赵庄《赵氏族谱》,洪武二年迁;彭庄《赵氏族谱》,洪武年迁;韩庄,韩氏族谱》,洪武年迁;后杨岗《杨氏族谱》,洪武年迁;北杨楼《杨氏族谱》,洪武年迁;道沟《徐氏族谱》,洪武年迁;王波《王氏家谱》,洪武二年迁;子崖《王氏家谱》洪武年迁;郝屯《王氏家谱》,洪武年间迁;董庄《王氏家谱》,洪武年间迁;千佛阁《王氏家谱》,洪武年间迁;羊二庄《满氏家谱》,明初迁;前潘楼《牛王庙碑铭》,明初迁;时庄《泰山庙碑记》,洪武年间迁;翟庄《翟氏族谱》,洪武年间迁;西宗庄《宗氏族谱》,明朝迁;前杨岗《马氏家谱》,洪武年间迁;牛集《牛氏家谱》,洪武年间迁;姚庄《周氏家谱》,洪武年间迁。望冢乡小刘庄《刘氏族谱》,明初迁;邱村《邱氏族谱》,明初迁;马村《马氏家谱》,洪武年间迁;刁村《刁氏祖碑》,明初迁;西谢庄《谢氏家谱》,洪武年间迁。姜屯镇刘楼《刘氏家谱》,洪武二年迁;侯颜庄《侯氏族谱》,洪武年间迁;孙村《孙氏族谱》,洪武年间迁;大彦《孙氏家谱》,洪武年间迁;解庄《解氏祖碑》,洪武年间迁;满园《满氏族谱》,明初迁;戚庄《戚氏族谱》,元初迁;西马场《马氏族谱》洪武二年迁。大坞镇吴楼《吴氏族谱》,洪武年间迁;战河《战氏族谱》,洪武元年迁。西岗镇东庄《王氏家谱》,清康熙年间迁;杜庄《杜氏族谱》,正统五年迁;两河岔《满氏祖墓表》,永乐年间迁;费庄《费氏家谱》,洪武年间迁;卓楼《卓氏墓表》,洪武年间迁。枣庄城区记载洪洞迁民的族谱统计:

山西洪桐大槐树移民姓氏牌位表

山西洪桐大槐树移民姓 氏牌位表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山西洪桐大槐树移民姓氏牌位表迁民姓氏寻源 迁民到各省的分布 1、迁往河南省分布 2、迁往河北省(北京、天津)分布 3、迁往山东省分布 4、迁往陕西省分布 5、迁往甘肃省分布 6、迁往宁夏自治区分布 7、迁往安徽省分布 8、迁往江苏省分布 9、迁往浙江省分布 10、迁往湖北省分布 11、迁往湖南省分布 12、迁往吉林省分布 13、迁往辽宁省分布 14、迁往黑龙江省分布 1、应姓 2、汲姓 3、闵姓 4、肇姓 5、寻姓 6、根姓 7、祭姓 8、祖姓 9、尤姓 10、翟姓 11、员姓 12、桑姓 13、远姓 14、敬姓 15、赫姓 16、息姓 17、致姓 18、舒姓 19、艾姓 20、渠姓

21、保姓 22、权姓 23、覃姓 24、黎姓 25、眭姓 26、深姓 27、慕姓 28、那姓 29、别姓 30、冀姓 31、成姓 32、燕姓 33、腾姓 34、靖姓 35、都姓 36、申姓 37、羡姓 38、及姓 39、曾姓 40、盖姓 41、日姓 42、唱姓43、淳姓 44、椎姓 45、贞姓 46、谈姓 47、晏姓 48、闽姓 49、岑姓 50、鄢姓 51、弋姓 52、逵姓 53、贡姓 54、步姓 55、国姓 1、席姓 2、文姓 3、师姓 4、龚姓 5、俞姓 6、易姓 7、车姓 8、宣姓 9、普姓 10、光姓 11、铁姓 12、向姓 13、宜姓 14、殷姓 15、乐姓 16、訾姓 17、荆姓 18、畅姓 19、聂姓 20、主姓 21、遆姓 22、硕姓 23、宰姓 24、金姓 25、亓姓 26、禄姓 27、岂姓 28、焦姓 29、阎姓 30、徐姓 31、卫姓 32、孟姓 33、詹姓 34、陶姓 35、甄姓 36、冯姓 37、仪姓 38、夏姓 39、谷姓 40、庞姓 41、寿姓 42、鲍姓 43、省姓 44、路姓 45、连姓 46、佘姓 47、司姓 48、芦姓 49、抄姓 50、原姓 51、左姓 52、丛姓 1、季姓

震惊!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真相深度揭秘

震惊!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真相深度揭秘 导读:在中国古代王朝的的末期,每逢社会混乱,这时总会出现人口的大迁徙。今天乡土人文地理将给大家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人口大迁徙(涉及到河南,山东,北京,天津,河北,陕西,安徽,东三省等大半个中国),这次人口 迁徙范围之广,影响之深远,不仅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的,而且在世界移民史上也是罕见的,这就是明初山西洪洞大槐树人口大迁移。文末附移民地理分布以及800多个姓氏从山西洪洞大槐树下出发,看看有你家乡和祖先吗?在整个河南,在山东,在河北,在安徽……乃至大半个中国,广为流传着一首歌谣:“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古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民间还流传着若干关于洪洞大槐树移民的故事。 为了证实这种说法,老人们总是让孩子们看小脚趾甲,说凡是过去从山西洪洞县老鹳窝底下迁来的,最小的那个脚趾甲都是两瓣的。 歌谣和传说标示着历史对发生在明代的一串惊天动地的“老 鹳窝底下”事件的惨痛记忆。这一切,还须从明朝的大移民说起。 民朝大移民 明朝大移民是洪武三年(1370年)至永乐十五年(1417年),

明朝政府先后数次从山西的平阳、潞州、泽州、汾州等地,中经山西洪洞县的大槐树处办理手续,领取“凭照川资”后,向全国广大地区移民。 民朝大槐树移民路径 元末战乱之后,历经20余年,朱元璋统一了天下,但是,此时的江山已是遍地疮痍,布满了战争的创伤;山东、河南、河北一带多是无人之地。为了恢复农业生产、发展经济,为了使人口均衡、天下太平,巩固明王朝的统治,明洪武年间,朱元璋采取了移民政策,按“四家之口留一、六家之口留二、八家之口留三”的比例迁移。 明初经洪洞县大槐树处迁往全国各地的移民曾达百万人之多,其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影响之深,不仅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的,而且在世界移民史上也是罕见的。这对于当时的明王朝以及后来的社会发展,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历史背景历史背景历史背景 1. 黄河泛滥 元朝统治中国虽然只有89年,但是它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灾难,特别是黄河中下游地区,却是其他朝代所难以比拟的。那时候黄河两岸就流传着这样一句歌谣:“石头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 元朝时的黄河曾有20多年不打口子,任其泛滥自流,致使中下游大片土地沦为沼泽。人们被大水撵得东奔西逃,无处

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老鸹窝移民史

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老鸹窝移民史 水有源,树有根,人有血脉宗亲。那么,你来自何方呢?——可曾听祖辈们念叨过: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里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数百年来这些民谣在我国广大地区祖辈相传,妇幼皆知。古大槐树处位于洪洞县城,是闻名全国的明代迁民遗址,海内外数以亿计的古槐后裔寻根祭祖的圣地。几个世纪以来,古大槐树被当作“家”,被称作“祖”,被看作“根”,成为亿万人心目中的故乡。 一、古槐移民传说 据《洪洞县志》和《明史》记载:元朝末年,元政府连年对外用兵,对内实行民族压迫,加之黄淮流域水灾不断,饥荒频增,终于激起连绵十余年的红巾军起义。元政府予以残暴的镇压,争域夺地的殊死之战时有发生,两淮、山东、河北、河南百姓十亡七八。元末兵燹的创伤未及医治,明初"靖难之役"又接踵而至。冀、鲁、豫、皖诸地深受其害,几成无人之地。在中原战乱时,蒙古地主武装察罕贴木儿父子统治的“表里山河”——山西,却是另外一种景象,相对显得安定,风调雨顺,连年丰收,四境安谧。较之于相邻诸省,山西经济繁荣,人丁兴旺。再者,外省也有大量难民流入山

西,致使山西成了人口稠密的地区。洪洞等地土沃水足,人烟尤为稠密。明朝为了巩固新政权和发展经济,便大量从山西往外地迁民,凡“丁多田少”及“有丁无田”之家,都在迁移之列。从洪武初年至永乐十五年,五十余年期间组织了十八次大规模的移民活动。 晋南是山西人口稠密之处,而洪洞又是当时晋南最大、人口最多的县。据记载,明朝时在洪洞城北二华里的贾村西侧有一座广济寺,为唐贞二年所建。寺院宏大,殿宇巍峨,僧众很多,香客不绝。寺旁有一棵“树身数围,前遮数亩,荫藏数目”的汉槐,车马大道从树荫下通过。汾河滩上的老鸹在树上构窝筑巢,星罗棋布,甚为壮观。明朝政权在广济寺设局驻员集中办理移民,发放“凭照川资”。大槐树下就成了移民荟萃之地。明洪武至永乐十五年间,屡移山西民于京、冀、鲁、豫、皖、苏、鄂、秦、陇等十余省市。六百多年来移民子孙繁衍遍布全国以及海内外。 据说,每次迁民,不管家在何处,都以洪洞为集中地。官家在广济寺旁设机构,进行登记,而后才往各地迁送。常言说:“穷家难舍,故土难离”。正因为这样,老百姓临离开洪洞时人人痛苦、个个流泪,他们拖儿带女、扶老携幼,肩挑箩筐、手拄破棍、抑天长号,其状极为悲切。晚秋时节,槐叶凋落,老鸹窝显得十分醒目。移民们临行、凝眸高耸的

(25)洪桐大槐树移民情况

(25)洪桐大槐树移民情况 洪桐大槐树移民情况 大槐树移民的地理分布: 根据《明史》、《明实录》、《日知录之余》等正史、笔记史料的记载,以及笔者收集查阅的家谱、碑文、信函资料和大槐树祭祖园留言簿的不完全统计,明朝洪洞大槐树移民姓氏共812个,移民分布共18个省(市)、500个县(市)。其中:河南106县(市),北京、天津、河北129县(市),山东92县(市),江苏、安徽、湖北、湖南62县(市),陕西、甘肃、宁夏51县(市),山西34县(市),内蒙古8县(市),辽宁11县(市),吉林3县(市),黑龙江3县(市),广西1县。 一、迁往河南省分布: 河南省简称豫,地处黄河中下游、华中地区,向有“中

原”、“中州”之称,元属河南江北行中书省,明置河南布政使司,辖8个府,1个直隶州,11个属州,96个县。 河南的移民分布情况看,主要以黄河流域和淮河流域为主,这和两河流域的水灾及元末农民起义的战场相吻合。经笔者对河南地区家乘、地方志及所收集的信函资料不完全统计,河南地区明朝洪洞大槐树移民主要分布有106个县(市):郑州、荥阳、开封、平顶山、洛阳、焦作、鹤璧、杞县、尉氏、新郑、登封、兰考、中牟、新密、巩县、新乡、卫辉、封丘、获嘉、温县、济源、博爱、辉县、原阳、武陟、盂县、沁阳、修武、安阳、范县、台前、滑县、浚县、内黄、清丰、濮阳、长垣、汤阴、林州、商丘、永城、睢县、宁陵、民权、周口、商水、扶沟、西华、太康、郸城、项城、许昌、漯河、鄢陵、郾城、襄城、鲁山、长葛、临颍、叶县、宝丰、陕县、禹县、驻马店、确山、西平、汝南、新蔡、上蔡、信阳、息县、固始、泌阳、正阳、新县、罗山、商城、南阳、方城、唐河、新野、邓县、淅川、南召、桐柏、镇平、内乡、西峡、三门峡、义马、盂津、汝州、汝阳、栾川、灵宝、渑池、偃师、伊川、宜阳、洛宁、卢氏、新安、淇县、嵩县、郏县、舞阳。

大槐树移民家谱四

大槐树移民家谱四 槐露堂《黄氏祖谱》道凝序 (一) 戊午岁,魁、木、丕、烈籍录世系以报本追远之巨典,为亲亲睦族之嘉谟。法莫良焉,意莫厚焉。凝知其说心甚慕之,第恐后嗣奉行遵守,久而或怠,用申诰戒以示提撕。因寻绎其意,推衍其文以为序。云:窃闻承先惟孝以悦亲为大,启后惟仁,仁以教子为先。凝庸愚人也。孝不足以悦亲,仁不足以教子,返躬内省深自愧矣。况世系一籍,先世之德泽所赖以长流,后嗣之情义所赖以永系。借孝非纯孝,仁非至仁,任莫胜也于。凝安有望哉?虽然有幸焉!疑三从族兄魁九世族孙附生丕,爱敬兼尽,萱堂无恙,教养并举,侧室有造。我族先世之德泽将艾而犹未艾,后嗣之情义将乖而犹未乖者,此两人之力也。而其意则又有宏远者,值露霜之辰,宗祖在念,睹瓜瓞之什子姓关心,以故恐先世之德泽未艾于今者,或艾于后。后嗣之情义未乖于己者,或乖于人。因思,为艾者永于不艾,未乖者永于不乖,断非世系之籍不可。于是详书名字,敬列爵职,在前者必列于前,不以遵而逾于卑,在后者必书于后,不以上而拟于上。且一脉相传亲疏攸分,宗派缕析,同气自存是真,以报本追远之巨典为亲亲睦族之嘉谟也。然则,先世之德泽长流而不息,后嗣之情义永系而不离者,不在斯乎?是知先人谟烈,承先启后,自笈以后,愿我族子子孙孙家喻户晓,敬体我先人之谟烈于不替,更念我魁木丕烈之伟大清乾隆三年八月朔日,功于不衰也夫!大清乾隆三年八月朔日。 (二)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族谱者,谱其族也。族之有谱犹国之有史,不可缺不可亵,非轻也。予每读凝祖遗稿,思先君子遗嘱,不禁涕零者久之,叹予自入庠后循墨数行,咿唔牖下,痴想不可必得之名,妄希不可必能之事,而仅以食息终悠忽岁月,倘不急取原谱而重修之以致祖父就湮,子孙失次,是谁之咎与?是谁之咎与?清夜自思,不觉汗下。兹拣约阅原谱照旧抄誊,又杳自始祖以迄今日蕃衍次第名位必书,婚配必书,迁徙必书,凡有可稽者莫不书之,以俟后人疑即阙之,不敢臆定,总以致慎焉耳。尚其随时修续,勿忘本支,百世之意其于承先启后之道,庶乎不悖云廷抡

山西洪桐大槐树移民姓氏牌位表

山西洪桐大槐树移民姓氏牌位表(2012-01-10 01:12:53)转载▼标签:洪桐大槐树杂谈分类:家国天下 看看有没你的姓 迁民姓氏寻源 迁民到各省的分布 1、迁往河南省分布 2、迁往河北省(北京、天津)分布 3、迁往山东省分布 4、迁往陕西省分布 5、迁往甘肃省分布 6、迁往宁夏自治区分布 7、迁往安徽省分布 8、迁往江苏省分布 9、迁往浙江省分布 10、迁往湖北省分布 11、迁往湖南省分布 12、迁往吉林省分布 13、迁往辽宁省分布 14、迁往黑龙江省分布 1、应姓 2、汲姓 3、闵姓 4、肇姓 5、寻姓 6、根姓 7、祭姓 8、祖姓 9、尤姓 10、翟姓 11、员姓 12、桑姓 13、远姓 14、敬姓 15、赫姓 16、息姓 17、致姓 18、舒姓 19、艾姓 20、渠姓 21、保姓 22、权姓 23、覃姓

25、眭姓 26、深姓 27、慕姓 28、那姓 29、别姓 30、冀姓 31、成姓 32、燕姓 33、腾姓 34、靖姓 35、都姓 36、申姓 37、羡姓 38、及姓 39、曾姓 40、盖姓 41、日姓 42、唱姓 43、淳姓 44、椎姓 45、贞姓 46、谈姓 47、晏姓 48、闽姓 49、岑姓 50、鄢姓 51、弋姓 52、逵姓 53、贡姓 54、步姓 55、国姓 接上页 1、席姓 2、文姓 3、师姓 4、龚姓 5、俞姓 6、易姓

8、宣姓 9、普姓 10、光姓 11、铁姓 12、向姓 13、宜姓 14、殷姓 15、乐姓 16、訾姓 17、荆姓 18、畅姓 19、聂姓 20、主姓 21、遆姓 22、硕姓 23、宰姓 24、金姓 25、亓姓 26、禄姓 27、岂姓 28、焦姓 29、阎姓 30、徐姓 31、卫姓 32、孟姓 33、詹姓 34、陶姓 35、甄姓 36、冯姓 37、仪姓 38、夏姓 39、谷姓 40、庞姓 41、寿姓 42、鲍姓 43、省姓 44、路姓 45、连姓 46、佘姓 47、司姓 48、芦姓 49、抄姓 50、原姓

大槐树李姓移民史 八

大槐树李姓移民史八 大槐树李姓移民史 李姓系承皋陶,始祖为利贞、李耳,为我国当代百家大姓第一姓。 明朝洪洞大槐树移民李氏始祖为平阳府、洪洞县、赵城县等籍人氏,明初奉旨在洪洞大槐树集中迁往异地,。 至清末其后裔分布:河南、山东、河北、北京、天津、陕西、甘肃、宁夏、安徽、江苏、湖北、湖南、广西、内蒙、辽宁、吉林、黑龙江、晋中、晋北、晋东南。 李姓的记载最早见于东汉《风俗通?姓氏篇》。 〔姓源〕其姓源主要有三: ①源自嬴姓。据《元和姓纂》、《北史》、《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相传上古五帝之一的高阳氏颛顼帝生于若水,居于帝丘。其生有儿子大业,大业生子女华,女华再生皋陶,因生在曲阜偃地,得偃姓。 帝尧时,皋陶曾担任大理官。生有儿子伯益,被赐为嬴姓,为古代嬴姓各族的祖先。伯益生恩成,后子孙历虞舜,从夏朝到商朝,世代都担任大理的官职,因此皋陶的后裔按照当时的社会习惯,以官为氏,就用官名中的理字作为姓。到了商纣王时,理姓家族传到了理徵,理徵字德灵,因敢于直言向纣王进谏而为纣王所不容,最后被纣王处死。理徵的妻子陈国契和氏带着儿子利贞逃到古伊国的旧址伊侯之墟,靠吃木子即李子的果实充饥才能得以活命,于是就理姓改为李姓。另一种说法:周之前未见有李氏,自从有老子姓李名耳,因理、李两字古音相通,老子为利贞的裔孙,因祖上世世代代为理官,便也以李为姓。李氏是始于李耳称姓的,正史中记载的第一个李姓人物是李耳。 ②源自他族改姓。据《古今姓氏书辨证》记载,又聊城的李姓有两支,一支世代担任契丹族的酋长,后来迁到京兆;另一支为奚族人,姓氏不明。这两支族人都由唐王赐为李姓。又鸡田的李姓,原为河曲的一个部落,后来这个部落的光进作了唐朝的节度使,于是唐王赐光进姓李;又渤海国是唐朝时渤海人建立了政权,渤海人茹常作了朔方的将领,因屡立战功被赐姓李,并改名为嘉庆。 ③源自他姓所改。据《通志?氏族略》记载,唐时有名叫董秦的,是幽州蓟地人,从叛将史思明的军队中突围出来,唐朝大将李光弼将他召到国都长安,唐王赐他姓李;西域也有李姓。唐肃宗乾元元年,西域匿识国国王来朝见唐王,唐肃宗赐他姓李。另据《魏书?官氏志》记载,北魏鲜卑族的复姓叱李氏,后改为汉姓单姓李。又同州蒲城人郭子和与他的弟弟子政、子端、子升一起归附唐朝,唐王赐他姓李。

大槐树移民家谱七

大槐树移民家谱七 1、西白仓村杨氏碑记(河南) 据先人传说,濮北杨氏除白仓与大招之外尚有南旺贾村等支南旺已于一九八○年叙谱归宗, 贾村亦于此次叙入,数支合谱犹百川汇海万流归一,诚盛事也。历次修谱概用毛笔书写,誊 写者非一人,字体不一工整者固不乏人潦草者亦势所难免,良莠不齐有碍观瞻,今属第五次 重修,族人共议族谱不再人工书写,拟用机复印,如此则字划一清晰醒目,虽花费较多,族 人不计也。谱将付印,族人命余为序,余不敏岂敏为序谨书历次修谱大略□附管见是耶非耶,愿族中贤达有以正之则幸甚矣。族人开启沐手,世谊温逢之,族人世瑞、先波公元一九八九 年四月初八日。 该碑碑额上书“流芳千古”,右联“美德长与天地在”,左联“英灵永垂宇宙间”,“一九九八年农 历七月十五立”,“孝男常秀,孙学堂、孟,曾孙海生、新生、春生、海旺、海全、国俊,玄 孙卫红、杨兵、卫光、杨强、彩庆、杨欢、晓庆、轲庆,来孙杨浩”。 2 、赞邑城南杨氏阖族茔中碑序 惟我始祖,按其世谱,原系山西太原府代州繁峙县籍。自有明国初,兄弟二人,迁于赞邑南 关居焉。嗣后,兄则南迁,未知所之。弟则讳成,赘于南关郑门为婿,随编入在城社一甲, 历传一十二世,或登仕籍,或游学庠,或力耕田,其间不胜缕述。但经兵燹之馀,劫掠无存,谱牒已失。而论者窃有隐忧,谓夫世远则前无稽,人湮则易迷,徜于此而不为之勒石,以垂 不朽,则后世子孙或卜迁异域,支庶散处,至见面不知为同姓者有之,或率意命名,至以先 人字讳,呼子弟者有之,况实迹已封锁可考,后即有尊祖敬宗之意,欲起而正其伦次,正其 位号,俾昭穆森然,昭若眉列者,其孰从而正之。于是,采诸故老所传,访诸族长所志,鸠 工材立碑记,备注字讳于上,细分宗派于旁庶,世虽远而不至前无稽,人虽湮而不至后或迷 也云尔。至于子孙繁衍接是统而再叙焉,是又事之未可量者矣,请为之,赞曰:“茔建于兹,竹苞松茂。卜世卜年,克昌厥后。勒石颂功,山陵同寿。世世鉴之,俾无狂谬。”康熙五年岁次丙午季春清明之吉,七世孙庠生杨天玉等仝勒石。 3 、杨营村村碑(山东) 该碑记载:“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杨氏祖由山西迁居古屯后迁此建村,因位于小流河东岸,村民杨氏以摆渡为生,故四乡送名杨家河口,简称杨河口。” 4、常袋乡杨沟五老维秀后杨氏家谱序(河南) 概论,国家有史,地方有志,家族宜当有谱。有谱可彰明昭穆,有谱应按期续修,况我族历 史悠久,人杰地灵,号称:“关西世第,四知家风”。续谱乃后世者义务,文墨人天职。据载:元代连年征战,国库空虚,又加泰元、顺帝期间水、旱、虫、天灾,中原人口伤亡凄惨。传言:“赤地千里,路断人稀,大街弃宝,无人拾遗。”因而明朝洪武三年(1370年)至永乐十四 年(1416年)官府曾七次征泽、潞、沁、汾等县,有丁无田、丁多田少,黎民集结于山西洪洞 县大槐树左侧广济寺内,押送到河南、河北、陕西等地落户,我杨氏兄弟十人中,推理亦在 其内。今虽一、二、三、四、六、八老无定居资料可查,但洛阳西北杨沟村有五老,井庄背 后沟脑有九老,樱桃沟(英古村)有十老,河北延津县有七老安家,实属万确。 从老谱查吾五老维秀后,自清朝嘉庆年(1808年)经咸丰(1860年)到民国(1923年)三次修谱, 计115年,民国十三年至今又间隔70年整,数十年之久,世事沧桑,尤以十年动乱,各支族家谱失之八九。 吾1993年7月15日返乡祭祖,偶见杨氏五老家谱一册,阅后萌生续谱之念,思之不续有愧,续之维艰,今日不续,日后更难。后在文杰叔、石头兄、书楷弟的支持下,决心下定,力推 万难,走村落、访老人、找知音、亲执笔、详寻查、几对照、发信、坐催,召开各村代表研

山西洪桐大槐树移民姓氏牌位表

山西洪桐大槐树移民姓氏牌位表迁民姓氏寻源 迁民到各省的分布 1、迁往河南省分布 2、迁往河北省(北京、天津)分布 3、迁往山东省分布 4、迁往陕西省分布 5、迁往甘肃省分布 6、迁往宁夏自治区分布 7、迁往安徽省分布 8、迁往江苏省分布 9、迁往浙江省分布 10、迁往湖北省分布 11、迁往湖南省分布 12、迁往吉林省分布 13、迁往辽宁省分布 14、迁往黑龙江省分布 1、应姓 2、汲姓 3、闵姓 4、肇姓 5、寻姓 6、根姓 7、祭姓 8、祖姓 9、尤姓 10、翟姓 11、员姓 12、桑姓 13、远姓 14、敬姓 15、赫姓 16、息姓

17、致姓 18、舒姓 19、艾姓 20、渠姓 21、保姓 22、权姓 23、覃姓 24、黎姓 25、眭姓 26、深姓 27、慕姓 28、那姓 29、别姓 30、冀姓 31、成姓 32、燕姓 33、腾姓 34、靖姓 35、都姓 36、申姓 37、羡姓 38、及姓39、曾姓 40、盖姓 41、日姓 42、唱姓 43、淳姓 44、椎姓 45、贞姓 46、谈姓 47、晏姓 48、闽姓 49、岑姓 50、鄢姓 51、弋姓 52、逵姓 53、贡姓 54、步姓 55、国姓 1、席姓 2、文姓 3、师姓 4、龚姓 5、俞姓 6、易姓 7、车姓 8、宣姓 9、普姓 10、光姓 11、铁姓 12、向姓 13、宜姓 14、殷姓 15、乐姓 16、訾姓 17、荆姓 18、畅姓 19、聂姓 20、主姓 21、遆姓 22、硕姓 23、宰姓 24、金姓 25、亓姓 26、禄姓 27、岂姓 28、焦姓 29、阎姓 30、徐姓 31、卫姓 32、孟姓 33、詹姓 34、陶姓 35、甄姓 36、冯姓 37、仪姓 38、夏姓 39、谷姓 40、庞姓 41、寿姓 42、鲍姓 43、省姓 44、路姓 45、连姓 46、佘姓 47、司姓 48、芦姓 49、抄姓

大槐树移民家谱九

大槐树移民家谱九 1、内黄东庄三流河村池氏碑谱记(河南) 三流河村,位于内黄县城西南4公里,在三个自然村已经连为一体。历史上有李、池、牛、张、武、崔、尚、陈8姓。陈姓1户,解放前夕迁内黄县西街定居。尚姓尚九玉于1942 年从本镇后村迁入,已传3代,现有3户12人。武姓是清咸、同年间从马上乡燕庄迁入, 世祖武发才以下(以上失考)已传10代,现有10户39人。崔姓先祖明初从山西洪洞迁来,世祖崔连山以下传4代,现有5户20人。张姓先祖明初从山西洪洞迁来,世祖张金德 以下传7代,现有37户111人。李姓分两支:李流河李姓,明初从山西洪洞迁来,始祖 失考,现有三门,有51户217人;牛流河李姓,明初从山西洪洞迁来,始祖失考,分两门,有27户86人。池姓先祖池宏德,明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从山西洪洞迁来,已传24代,现有81户400人。 牛姓先祖明初从山西洪洞迁来,始祖不详,有“打锅牛”之说,弟兄七人,将锅打成七块,每 人带一块,以作纪念,便于认宗。迁民时分别落户到本县牛林村、牛张固,清丰县牛李寨村。一人迁往滑县(村名失考),一人在本村落户,始祖失考,迄今已传23代,现有95户4 11人。 为共同发展生产,1952年党支部书记牛朝杰组织了互助组,1953年转为初级农业社,1955年李长海、池学林、牛富清、牛景致分别组建了完全按劳取酬的4个高级农业社, 依靠集体的力量,在国家扶持…… 2.邓丽君侄女碑位 邓丽君侄女即邓玉臣的女儿邓萍萍、邓珍珍等。该碑位于邓台村西堤北,邓氏祖碑记载“邓氏祖讳美字良玉,即邓。邓生子邓鸿池,邓鸿池生子邓枢(又名邓新玉)。邓枢生有四男一女,男为邓长安、邓长顺、邓长富、邓长禧和一代歌后邓丽君。参天大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尊重生命,尊重历史,尊重传统,以谱联家。四男三女,四男一女,四男二女。 在邓丽君纪念室里的墙壁上挂着一幅邓氏来邓台村的介绍图,上面说“邓姓发源于今河南省境,汉代开始迁入闽、粤。东晋时,大举南迁。汉代中期,邓况自楚徙居南阳新野。至东汉初, 因族人为光武帝刘秀的中兴汉室立下大功及东汉皇室的亲戚关系,一跃而成为东汉最显赫的 家族。但至东汉安帝时,有人诬告邓弘等曾反对立安帝,引起安帝不满,因而使邓氏遭受了 一次大的劫难。此后,南阳邓氏不断外迁,有南至湖南、湖北者,也有西至山西、甘肃者。 明初朱元璋为了休养生息,富国强民,做出从山西向中原地区大量移民的决策。于是,从明 洪武二年(1370年)到明永乐二十二年之间,通过设在山西洪洞大槐树下的移民机构, 大量移民迁到怀庆府(今河南沁阳)。 康熙、雍正时期(1662—1735年)为初兴期。经过明末清初动乱之后,康熙时社会 逐步安定下来,十一世康惠“康、朱联姻”后,财富迅速积累,已拥有四千余亩土地,家里相 当富裕,他的三个孩子,大勇“例授登仕佐郎”、大椿由“太学生赠文林郎”、大鉴亦为“太学生”;康惠的孙子十三世康云从由“太学生例赠文林郎”。康大勇毅然突破“士不经商”的思想桎梏,大河行船,将生意由洛河做向黄河,东进山东,开辟临沂、兰水,购置田地,为康家经 营山东土地、栈房奠定基础。特制的太平船每次运回的银子以万两计,沿河的船只或码头上 的人,一见到“太平船”就呼:“康百万家的船过来了!”康大勇独生子康云从继续开拓,扩大 了禹县、栾川、卢氏等药材和木材基地,家资十分富足,仍被称为“康百万”。 乾隆、嘉庆、道光、咸丰时期(1736—1861年)为全盛期,十四世康应魁(字斗方,1773—1850年),除拥有大量土地(曾两次悬挂“良田千顷”牌)外,还以家临洛水、黄河之利,靠漕运在山东、河南、陕西等地做生意,并贿通清廷镇压白莲教起义的大臣勒保,

大槐树移民家谱二

大槐树移民家谱二 1.蒙阴北楼村赵氏家谱(山东) “按明初洪武之世,迁山西之民于山左青兖诸邑,十室而九,吾赵氏祖,创居蒙之北楼村,适于其时意者来之洪洞之说,理惑然欤。”(“续修谱叙”之一)“相传于元明之际,自外省来蒙有兄弟三人,长居邑西乡,次迁博山,三居北楼村,即我始祖,立有谱碑志。迨明中叶,有海龙 寨之难,世传都付焚,如仅遗叔侄二人,不绝如缕矣!”叔名为“暹”,侄名为“纯”。暹系南支族,纯系北支族,据玉书祖谱碑序注明,暹与纯系堂叔侄。暹祖碑系嘉靖二十八年(公元 1549年)立,纯祖碑系崇祯八年(公元1635年)立。惟有园头碑载:赵三公,妣李氏,奉祀男:长潭,次济。下志:山东青州府蒙阴县安平乡长山社北楼村(“续修谱续之三”)。暹祖曾被举 授义官,县境一时向化乡里,颂德久而不衰。“吾祖创居北楼村,盖自元明鼎革时。乡党避难海龙山,共推吾祖为寨尊,联束防御一方,赖以安全,则其才德之出众概可知矣。”(旧谱碑 序之一)“暹”祖,配孙氏,子四:长讳“儒”;次讳“伟”;三讳“侃”;四讳“信”。“纯”祖,配张氏,子三:长讳“保”;次讳“俭”;三讳“价”。现存《赵氏支谱》,共有六册,其中“射”、“御”、“书”三册为“暹”祖后代;“礼”、“乐”二分册为“纯”祖后代(“乐”分册首起九世“作谋”,为“价”的四代孙);“数”分册为张庄一支,其始祖和北楼的始祖为兄弟。“数”分册还说:“至于薄板台 与颜神镇,明知同宗,但世远年湮,一时未能联合。”现在,散居蒙阴县境和迁往外省者就难以计数了。山东省蒙阴县巨山乡里仁庄的赵氏家族和河南省新安县仓头乡横山村赵坡的赵氏 家族都是“纯”祖的后代。“纯”祖的三个儿子中,长子“保”,失叙;三子“价”,有一儿子,名 为“子曰”失叙。二子“俭”,提叙。因此,我们都是五世“俭”(“纯”祖二子)的后代。到十世“富” 祖“由北楼迁居里仁庄”。十六世祖玉中,配张氏,携子迁居河南府,就是河南省新安县仓头 乡横山村赵坡一支。行辈字为“培家立传久,遵圣锡鸿材,鸣升钦汉树,焕在镇源桢,为增钟汝秉,列执巨衍荣。”已传二十一世……中华民国三年修,十四世孙赵家琛谱叙。 2.巩义芝田益家窝村赵氏家谱序(河南) “始祖赵信忠自今已传二十一世。吾始祖从明朝初年,约公元一三六八年,自山西省洪洞县迁至河南,从居之时,兼同族者众,西平一门,祥府一门,大抵皆一族同来,星罗棋布,置于 中原者也。虽相居非一土,相延数百人,乃一宗分派,不可以其久而忽之也。惟吾始祖讳信忠,卜居巩县,从征有功,授总旗帜,诰封指挥锦衣指挥将军。二世仁祖,指挥将军,义祖 袭总旗帜,屡有奇功。明末子孙在京,尚有千户,赵永康也,今不可考矣。礼祖传至明中, 祖为庆阳节推,迎祖赐进士出身,官拜佥事,或为经略,或为知县,或为少尹,州目之不同,惟时户大丁多,祖宗事业,彪炳当年,迄今家传户诵,谁不习闻……”。清康熙三十年,赵加忠谱序。 3.巩义回郭镇赵氏家谱序(河南) “始祖赵成,授阶明威将军,于洪武初年(公元1368年)自山西洪洞县迁自巩县,二世祖福、真、英、忠,福任南京孝陵卫千户,已传二十三世……”。大清乾隆三十一年修,十一世赵琳序文。 4.巩义回郭镇中宫底村赵氏家谱(河南) “迁居始祖赵坤,自明朝永乐八年(公元1410年)由山西省洪洞县徙至河南偃师县岳滩。到二 世祖邦彦、邦宰、邦臣三兄弟,因伊洛发大水所迫,又徙至中宫底村至今。安居后,先祖勤 劳耕读,人口绵延发展,五至九世间,曾先后出现生员、武生、监生数十人。为弘扬我赵氏 家族之美德以勉我后代子孙,十世祖金台会同族人重续家谱,并题诗一首。现将原文敬录于后:敬业留遗训,追宗务作实,三门垂百代,一本贯千秋,一肪围嵩邙,歧派同伊流,连前 还裕后,统续永无休。以延子孙流芳千秋。由于年久代远,祖坟不存,墓碑遗失。自然灾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