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与人体肿瘤

寄生虫与人体肿瘤
寄生虫与人体肿瘤

寄生虫与人体肿瘤

一、肿瘤概念

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瘤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细胞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常表现为局部肿块。肿瘤细胞具有异常的形态、代谢和功能。它生长旺盛,常呈持续性生长。

癌的英文(cancer)名字,汉译意为"螃蟹"。这就是说"癌"是一种无限制地向外周扩散、浸润。癌症是一组疾病,其特征为异常细胞的失控生长,并由原发部位向其它部位播散,这种播散如无法控制,将侵犯要害器官和引起衰竭,最后导致死亡。

人类发现肿瘤已有3000年以上历史。不仅人类患肿瘤,动、植物也有肿瘤(关于植物肿瘤见本站相关栏目)。直到19世纪应用显微镜后,才建立了目前肿瘤学的框架。20世纪以来,由于自然科学的发展、基础理论研究与新技术的应用,肿瘤学研究有了长足的进步。尽管恶性肿瘤已成为人类致死的第1或第2位原因,但肿瘤学的进展已使肿瘤患者的1/3有根治希望。

二、肿瘤分类与命名

根据肿瘤对人体的危害程度将其分成两大类: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

来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叫"癌",来源于间叶组织(包括结缔组织和肌肉)的恶性肿瘤叫"肉瘤"。通常所讲的"癌症"指的是所有的恶性肿瘤,包括"癌"与"肉瘤"等。恶性肿瘤是当前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癌症与心脑血管疾病和意外事故一起,构成当今世界所有国家三大死亡原因。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和各国政府卫生部门都把攻克癌症列为一项首要任务。

良性肿瘤如:子宫肌瘤、乳房瘤

恶性肿瘤癌(来源于上皮组织)如:宫颈癌;肉瘤(来源于间叶组织)如:骨肉瘤;其它如:神经母细胞瘤、精原细胞瘤、白血病

三、病因

引起肿瘤发生的原因非常复杂,既涉及到外界因素如化学致癌物质、电离辐射、病毒等多种多样的环境致癌因素,又与机体细胞的DNA改变、遗传特性、免疫功能、激素水平的变化等密切相关。恶性肿瘤是体内外两方面各种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的最终结果,是多原因、多阶段与多次突变所引起的一大类疾病。本章内容仅限于体外环境致癌因素。

可能引起人类肿瘤的致癌因素非常多。据流行病学家的估计,70%~80%的人类肿瘤与环境致癌因素直接或间接有关。

人体肿瘤的发生过程复杂而又漫长,一般将整个变化过程分为:启动(initiation)、促进(Promotion)和演进(Progression)三个阶段。三者各有本身的特点,又互相连续逐渐过渡,有一定程度的重叠,没有很截然分明的界限。各种致癌物质影响肿瘤发生的强弱程度差异很大,就它们在致癌过程中的作用而言,可以分为启动剂和促进剂、完全致癌物和不完全致癌物。启动剂是指某些化学、物理或生物因子,它们可以直接改变细胞遗传物质DNA的成分或结构,一般一次接触即可完成,其作用似无明确的阈剂量,启动剂引起的细胞改变一般是不可逆的。促进剂本身不能诱发肿瘤,只有在启动剂作用后再以促进剂反复作用,方可促使肿瘤发生。促癌物的种类也很多,如某些激素、药物、6豆油、佛波醇酯(tetradecanoylphorbolacetate,TPA)等。安徽济民肿瘤医院https://www.360docs.net/doc/009746818.html,刘教授介绍有的促癌物只对诱发某种肿瘤起促进作用,而对另一种肿瘤的发生不起作用,例如糖精可促进膀胱癌的发生,但对诱发肝癌不起促进作用;苯巴比妥促进肝癌的发生,但不影响膀跳癌的发生。有些致癌物的作用很强,兼具启动和促进两种作用,单独作用即可致癌,称为完全致癌物,如多环芳香烃、芳香胺、亚硝胺、致癌病毒等;另一些物质作用较弱,只能起到启动或促进作用,称为不完全致癌物。

某种物质对人类是否致癌,往往需要经过长期复杂的研究、分析方能作出明确的鉴定。国际上有些机构长期从事这方面的专门工作,其中最具权威性的当推国际癌症研究组织(IARC)和美国环境保护署(EPA)。它们的评定标准和分类虽有所不同,但所得结果大同小异。按照通常的习惯,将环境致癌因素分为化学、生物和物理因素三大类。

化学致癌物

烷化剂:芥子气、环氧乙烷、氯乙烯、苯、烷化抗癌药物等

多环芳香烃:苯丙芘、甲基胆蒽、沥青、煤焦油等

芳香胺:联苯胺、硝基联苯、乙萘胺等

亚硝胺:二乙基亚硝胺、甲基辛基亚硝胺等

金属元素:镍、铬、砷等

矿物类:某些石棉纤维等

药物:某些激素、某些抗癌药物等

生活嗜好物:香烟、槟榔等

肿瘤发生过程中,除了各种致癌物的单独作用外,它们还可能互相影响,发生不同的联合作用:①协同致癌作用(syn-carcinogenesis),指单独作用时两种物质都是弱致癌物,而同时作用或先后作用时则会显著增强诱发肿瘤的作用;②共致癌作用(cocarcinogenesis),指致癌物在某种非致癌物存在的情况下,致癌作用加强。③抗致癌作用(anticarcinogenesis),即互相拮抗、减弱致癌作用。这种认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或潜在的实用意义。例如开发利用抗氧化剂维生素A、维生素E、硒、茶多酚等;某些激素、花生四烯酸代谢抑制剂、蛋白酶抑制剂等用以预防或减少癌症,便是实例。

生物性致癌因素

生物性致癌因素包括病毒、霉菌、寄生虫等。其中以病毒与人体肿瘤的关系最为重要,研究也最深入。

(一)逆转录病毒与人T细胞白血病、爱滋病

(二)乙型肝炎病毒与肝癌

(三)乳头瘤病毒与人宫颈癌

(四)EB病毒与Burkitt淋巴瘤、鼻咽癌

霉菌与肿瘤发生霉菌的种类很多。与肿瘤发生关系比较明确的有黄曲霉菌(aspergillusflavus),它产生的黄曲霉毒素(aflatoxin)是一类杂环化合物,包括B1、B2、G1;、G2。、M1;等许多种,其中的黄曲霉毒素凡是已知最强的化学致癌物之一,可引起人和啮齿类、鱼类、鸟类等多种动物的肝癌

寄生虫与人体肿瘤

电离辐射与肿瘤

电离辐射可以引起人体各部位发生肿瘤,但据估计在所有肿瘤的总病例数中只占2%~3%左右。文献中记载300多年前捷克斯洛伐克的约希姆斯托(Joachimstal)和德国的施内伯克(Schneeberg)两地矿工的肺癌是由于矿石中所含的放射性沥青铀所致,矿井中的放射性氛可引起肺癌;日本原子弹爆炸后引起白血病的发病率增高,这些都是著名的例子。按辐射源来区分,来自自然界的辐射线,来自宇宙线、土壤或建筑材料,人为的辐射线主要来自医用射线诊断。荆州中心医院生物治疗中心https://www.360docs.net/doc/009746818.html,杨教授介绍辐射致癌的机制可能有:①染色体或基因的突变;②基因表达改变;③放射线激活潜伏的致癌病毒。器官敏感性、性别、年龄、吸烟等因素对辐射致癌都有一定的影响。放射线较常引起的肿瘤有:白血病、乳腺癌、甲状腺肿瘤、肺癌、骨肿瘤、皮肤癌、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等。

四、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病理及区别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一般来讲区别如下。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比较良性恶性

1.成长特性

(1)生长方式

(2)生长速度

(3)边界与包膜

(4)质地与色泽

(5)侵袭性

(6)转移性

(7)复发

往往膨胀性或外生性生长. 通常缓慢生长.

边界清晰,常有包膜.

质地与色泽接近正常组织. 一般不侵袭,少数局部侵袭. 不转移.

完整切除,一般不复发.

多为侵袭性生长.

生长较快,常无止境.

边界不清,常无包膜.

通常与正常组织差别较大. 一般有侵袭与蔓延现象.

一般多有转移.

治疗不及时,常易复发.

2.组织学特点

(1)分化与异型性

(2)排列与极性

(3)细胞数量

(4)核膜

(5)染色质

(6)核仁

(7)核分裂相

分化良好,无明显异型性. 排列规则,极性保持良好. 稀散,较少.

通常较薄.

细腻,较少.

不增多,不变大.

不易见到.

分化不良,常有异型性.

极性紊乱,排列不规则.

丰富而致密.

通增厚.

通深染,增多.

粗大,数量增多.

核分裂增多,或出现不典型核分裂.

功能代谢除分泌性肿瘤以外,一般代谢正常核酸代谢旺盛,酶谱改变,常产生异常代谢对机体影响除生长在要害部位外,一般影响不大无论发生在何处,对机体影响很大,甚至导致人死亡

五、肿瘤分级

根据肿瘤的病理形态对肿瘤进行病理分级,可表明肿瘤的恶性程度,为临床治疗及预后提供依据。

国际抗癌联盟(UICC)根据原发肿瘤的大小及范围(T),局部淋巴结(N)受累情况以及肿瘤转移情况(M)3项指标对肿瘤进行病理学分期。简述如下:

T原发肿瘤

Tis浸润前癌(原位癌)。

T0手术切除物的组织学检查未发现原发肿瘤。

T1,PT2,PT3,PT4原发肿瘤逐级增大。

Tx手术后及组织病理学检查均不能确定肿瘤的浸润范围。

N局部淋巴结

N0叫未见局部淋巴结转移;

N1,PN2,PN3,局部淋巴结转移逐渐增加。

N4邻近局部淋巴结转移。

Nx肿瘤浸润范围不能确定。

M远距离转移

M0无远距离转移证据。

M1有远距离转移。

Mx不能确定有无远距离转移。

六、癌症的预防

随着人类对癌这一顽症认识的不断深化、逐渐意识到癌的预防是抗击癌症最有效的武器。许多科学研究及有效控制活动表明,癌症是可以避免的。1/3癌症可以预防。1/3癌症如能及早诊断,则可能治愈。中国生物治疗网https://www.360docs.net/doc/009746818.html,杨教授特别指出,肺癌的早期症状合理而有效的姑息治疗可使剩余1/3癌症病人的生存质量得到改善。当今世界对我们传统的习惯提出了很多挑战,已出现的新的健康观点需要不断认识。个人、家庭及至社区比以往更有责任帮助自己和他人防患疾病,改善生活方式和环境以促进健康。政府必须采取适当措施,以支持个人、家庭及社区的活动。只有将肿瘤预防与控制纳入到人们日常生活及工作议事日程中,才能真正起预防作用。癌症预防的最终目的,就是降低癌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可通过下列几种预防措施:一级预防、二级预防、一级预防

Ⅰ级预防(PrimaryPrevention)--第一级预防或病因预防。其目标是防止癌症的发生。其任务包括研究各种癌症病因和危险因素,针对化学、物理、生物等具体致癌、促癌因素和体内外致病条件,采取预防措施,并针对健康机体,采取加强环境保护、适宜饮食、适宜体育,以增进身心健康。对个人,这是0期,是重要"防患于未然"时期。

二级预防

Ⅱ级预防(PrimaryPrevention)--第二级预防或临床前预防、"三早"预防。其目标是防止初发疾病的发展。

其任务包括针对癌症症状出现以前的那些潜在或隐匿的疾患,采取"三早"(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措施。以阻止或减缓疾病的发展,尽早逆转到0期,恢复健康。

(一)重视癌症十大危险信号1)体表或表浅可触及的肿块逐渐增大。2)持续性消化异常,或食后上腹部饱胀感。3)吞咽食物时胸骨不适感乃至梗噎感。4)持续性咳嗽,痰中带血。5)耳鸣、听力减退、鼻衄、鼻咽分泌物带血。6)月经期外或绝经期后的不规则阴道出血,特别是接触性出血。7)大便潜血、便血、血尿。8)久治不愈的溃疡。9)黑痣、疣短期内增大、色泽加深、脱毛、痒、破溃等观象。10)原因不明的体重减轻。(二)对某些人群进行普遍检查。(三)治疗癌前病变:如食管上皮重度增生、胃粘膜胃粘膜的不典型增生、化生和萎缩性胃炎,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结肠息肉,支气管上皮的增生和化生等。(四)加强对易感人群的监测:如有癌瘤遗传易感性和癌瘤家族史的人群是癌瘤易感人群。必须定期对其进行监测。(五)肿瘤自检:对于体表可触及可看到的部位,也可定期进行自检。例如妇女的自我乳腺检查。

三级预防

Ⅲ级预防(PrimaryPrevention)--第三级预防,临床(期)预防或康复性预防。其目标是防止病情恶化,防止残疾。其任务是采取多学科综合诊断(MDD)和治疗(MDT),正确选择合理甚至最佳诊疗方案,以尽早扑灭癌症,尽力恢复功能,促进康复,延年益寿,提高生活质量,甚至重返社会。

七、肿瘤的诊断

虽然常规疾病的诊断都需要从病史、体检中获得第一手临床资料,但肿瘤病人的症状往往不典型、不具有特异性,除了一部分体表肿瘤及表浅能触到的肿瘤外,凭体检所获得的临床资料也难以直接做出诊断,因此肿瘤的诊断尤其是其确诊极大程度地依赖于病理检查、内窥镜检查、影像学检查,有些恶性肿瘤还需要特异的标志物来作最后的确诊。但是病史和体检能提供一个诊断的思路,指导下一步的检查方向,依然在肿瘤的诊断中其着无可代替的作用。

(一)肿瘤病理诊断技术及其意义

1.常规病理诊断技术主要是依赖于石蜡切片和冰冻切片的制作及苏木素-伊红染色(HE 染色)。此项技术能将病变细胞和组织制成结构清晰的切片,供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实用性强,费用低廉,是最基本的病理诊断技术。绝大多数病例能靠观察HE片并结合临床资料,做出符合临床实际的正确诊断。

2.肿瘤细胞学诊断技术是一种比较简易、经济、快速、并有相当可靠性的肿瘤诊断技术。采用刮片、印片、刷取、冲洗液或分泌物离心后涂片、细针穿刺吸取细胞涂片等方法采集细胞学标本,可在1~2小时内得到病理结果,准确率依不同来源的肿瘤而异,一般在70%~90%之间。除了能早期发现肿瘤并在一定程度上确定肿瘤类型外,还可以利用细胞学做免疫组化、流式细胞术、癌基因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检测等特殊检查。但细胞学诊断尚存在局限性,如有一定的误诊率,针吸细胞学可能导致肿瘤扩散,以及较难准确确定肿瘤的类型和具体部位,故常规组织病理学诊断和相关的检查,仍属必要。

3.组织化学诊断技术组织化学技术是在HE染色形态学基础上研究细胞或组织中所含的特殊化学成分,包括蛋白质、核酸、糖原、脂肪、粘液、色素、无机物、胶原纤维、网织纤维、弹力纤维、酶、抗原或抗体成分等。此为广义的组织化学。随着生物医学和方法学的发展,逐渐将广义的组织化学染色划分为特殊染色、酶组织化学以及免疫组织化学。特殊染色是对常规HE染色相对而言的一种染色法。它以特定的试剂与胞质内及间质中的特殊化学成分起反应而显色,证实网织纤维、胶原纤维、肌肉、糖原、粘液、脂肪、色素、无机物等的存在和定位,以辅助HE染色所见确定肿瘤的来源和类型。酶组织化学是在HE染色形态学基础上研究组织和细胞内酶的定位,以及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和不同生理、病理状态下酶活性变化的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组织和细胞内酶对其特异的底物的水解、氧化或脱氢等催化作用,以后其产物与辅助试剂发生反应,形成不溶于水且显色的终末产物,此即酶活

性及定位的表现。显色越深示酶活性越强,反之越弱。而免疫组织化学近年来在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

4.免疫组织化学诊断技术是利用免疫学原理来研究组织及细胞中的特异成分,即利用已标记的特异性抗体来检测组织或细胞内的未知抗原,并利用酶作用于底物所产生的颜色反应来显示其活性及定位、分布等。它有很多优点:①利用抗原抗体反应,使组织及细胞中很少量的特异成分也可查出,故特异性和敏感性均较高;②所得结果与传统的组织形态密切相关,因此对光镜难以确诊的低分化肿瘤具有重要的辅助诊断价值;③在多数情况下常规石蜡切片也可使用,因此不必受到新鲜取材的限制。故免疫组化技术除在常规肿瘤病理诊断上得到广泛应用外,还可用于回顾性研究。免疫组化技术最常用的染色方法有过氧化物酶~抗过氧化物酶法(PAP法)及生物素~抗生物素蛋白法(ABC法)。

5.电镜诊断技术电镜能观察到细胞内的超微结构,辨别某些细胞的特殊分泌颗粒,是研究肿瘤的组织发生、确定肿瘤组织类型、分化程度和分化方向的有用工具。但电镜由于样品取材有限,观察范围狭小,需与普通病理切片结合方能正确诊断肿瘤。

6.细胞增殖活性的测定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包括DNA合成前期(G1),DNA合成期(S),DNA合成后期(G2)和有丝分裂期(M)。由于受到精密的调控,正常组织中每一期的细胞在占细胞总数的比例是一定的,而肿瘤细胞由于其自主性不受调控,细胞增殖活性增强,常导致S期细胞增多。可采用3H标记胸腺嘧啶脱氧核苷、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流式细胞术等方法来检测S期细胞,从而判断肿瘤细胞的恶性程度。

7.分子生物学技术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为肿瘤的诊断带来了许多新的技术,如重组DNA技术、肿瘤细胞培养与传代、DNA和RNA的提取与分析、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蛋白质提取及电泳分析等都可以从更深、更细的层次来诊断和分析肿瘤。

(二)肿瘤的影像学诊断

影像学包括普通X线、CT、超声、MRI等,可用于人群普查、鉴别组织囊实性、确定病变范围、治疗后的随访观察等,现已越来越多地在肿瘤的诊断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普通X线诊断

1.透视胸部透视可以迅速、动态地见到胸部影像,并可配合咳嗽、呼吸等进行观察,有助于发现病变。腹部透视能了解有无胃肠道胀气,有无膈下游离气体。

2.摄片对骨骼系统肿瘤的诊断具有特别有意义的价值。通过正位和侧位的摄片,清晰显示骨结构,能发现骨骼的增生或破坏性改变。胸部正侧位片也有助于发现肺部的原发癌和转移癌。乳腺干板摄影或钼靶X线摄影能发现和诊断出早期的乳腺癌,其诊断正确率可达到90%,国外多采用此方法进行乳腺癌的普查。

3.特殊造影如食管和胃的造影用于诊断食管癌和胃癌,结肠钡灌肠造影能发现结肠粘膜的隆起或缺损性病变,静脉肾盂造影和逆行肾盂造影可判断泌尿系统疾病。

超声诊断

超声是利用声波在不同声阻抗的两种介质的界面产生的回声来诊断肿瘤,是一种非侵袭性的、无放射损伤的诊断方法,有A型超声、B型超声、M型超声和Doppler超声。其中M 型超声多用于心脏扫描,Doppler超声用于探测人体血管的宽窄与血流情况,而B型超声多用于肿瘤的诊断。B超在肝脏肿瘤、胆系肿瘤、胰腺癌、泌尿系统肿瘤、子宫附件、乳腺癌和甲状腺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CT诊断

将X线照射人体后射出的衰减X线照射到检测器,经计算机处理重新成像,弥补了普通X线成像平面的不足,提高了解剖影像的空间分辨率和对比分辨率,能够发现早期较小的肿瘤。广州肿瘤医院生物治疗中心杨博士https://www.360docs.net/doc/009746818.html,介绍,胃癌的早期症状对颅脑肿瘤、胸部肿瘤、腹部肿瘤、软组织肿瘤均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特别是CT薄层扫描和造影剂增强

显像,大大提高了恶性肿瘤的检出率。

MR成像诊断

MR技术是用与某原子核进动频率相同的射频脉冲激发原子核,使之产生共振效应,即核磁共振。经激发的原子核吸收能量处于高能状态,终止激发后原子核释放能量向周围辐射。辐射能量被接收后可转换为投影一维或三维图像。MR成像具有多参数高灵活性,可以根据不同部位脏器和病变、不同的要求和目的选择所需的成像脉冲序列。比CT等检查手段的优越性在于没有放射性损伤,能从横断面、矢状面、冠状面三个不同的防卫显示解剖病变。特别适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和软组织肿瘤的影像诊断。

放射性核素诊断

利用不稳定的核素自发衰变为另一种核素的过程中释放出来的β射线或γ射线,用核素功能测定仪或γ照相机等捕捉这些射线,从而进行肿瘤诊断的一种方法。如利用99mTc进行甲状腺显像可用于先天性异位甲状腺诊断、鉴别甲状腺良恶性肿瘤、功能自主性甲状腺腺瘤,131I除上述功能外,还可用于发现甲状腺转移癌和进行晚期甲状腺癌的治疗。

(三)肿瘤的内镜诊断

自50年代后期纤维内镜应用于临床以来,经过了半个世纪的发展,内镜检查术给人体管腔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带来了突破性的进展。随着内镜仪器的更新发展,无论是从检查部位或深度均有长足的发展,凡是内镜能达到的部位,例如小肠、胆道、输尿管、乳管、气管,均可进行内镜检查。同时由于将超声将查应用于内镜,使病变部位及累及的深度尤其是恶性肿瘤的定位诊断能更加精确。内镜的另一大进展是内镜下开展的治疗技术,使不少先前需要外科手术解决的疾病在内镜下可以进行满意的治疗。

1.胃镜检查

是应用最普遍的一种内镜检查方法,实际上胃镜检查不仅仅检查胃,同时也检查食管及十二指肠(球部、球后和部分降部)。可以发现这些部位的炎症、狭窄、肿瘤,并可钳取组织作病理检查,使两种诊断方法结合起来正确诊断肿瘤。有些早期胃癌还可以在胃镜下进行治疗。

2.小肠镜检查

实际上是胃镜的延长,镜子进入十二指肠后静脉注射肠道解痉药以减少小肠蠕动,使镜头通过屈氏韧带,往里注入少量气体使肠腔打开,边进镜边观察,能发现平滑肌瘤等少见的小肠肿瘤。

3.结肠镜检查

有乙状结肠镜和全结肠镜,目前多提倡用后者,因为结肠的肿瘤往往为多发性。除了能发现病变外,对长蒂的结肠小腺瘤还可以进行肠镜下摘除。结合镜下超声可以判断肿瘤浸润深度,选择未侵犯浆膜面的肿瘤进行腹腔镜治疗。.

4.膀胱镜检查

对无痛性血尿的病人进行膀胱镜检查有可能发现膀胱肿瘤,良性肿瘤及早期膀胱癌可以在镜下治疗。膀胱癌手术后的病人经常复查膀胱镜可以判断有无肿瘤复发。

5.气管镜检查

可以发现中央型的肺癌并刷取细胞活检,结合胸部CT检查大大提高肺癌的诊断率。临床上还可以在进行气管镜下全麻插管和进行气管镜下吸痰。

6.乳管镜检查

用极细的纤维乳管镜插入有溢血、溢液或扩张的乳房导管内,能发现溢血的来源及导管内乳头状瘤,还可以进行镜下止血和肿瘤摘除。

7.胆道镜检查

术前的经皮经肝胆道镜(PTCS)可用于胆管狭窄的扩张和胆管晚期肿瘤的胆镜下激光治

疗和放射治疗,术中和术后胆道镜可取胆道残余结石或晚期肿瘤的胆管引流。

八、肿瘤的治疗:有多种治疗方式,良性肿瘤多选手术治疗,恶性肿瘤应选用多种方法进

行综合治疗。

(一)手术治疗:外科手术是治疗肿瘤的最古老方法。迄今,尽管治疗肿瘤的手段越来越多,但仍有60%以上的肿瘤以手术为主。此外,肿瘤外科对于肿瘤的预防,诊断和分期,重建和康复都起着重要的不可代替的作用。外科手术包括根治手术、扩大根治术、对症手术或姑息手术等。要明确肿瘤外科作用,制订合理治疗方案全面考虑,选择合理的术式。必须根据肿瘤生物学特性选择术式。要保证足够的切除范围,力争手术治愈。还应根据患者年龄、全身状况和伴随疾病选择术式。术中防止医源性播散,术后要密切随访。

(二)化学治疗:化学治疗是恶性肿瘤治疗的三大主要方法之一,其因强调全身性治疗而有别于适合治疗局部性肿瘤的外科手术和放射治疗。肿瘤化疗的历史很短。1943年,耶鲁大学的Gilman等首先将氮芥应用于淋巴瘤的治疗,揭开了现代肿瘤化疗的序幕。另一突破性的发展,是1948年Farber成功地应用叶酸类似物氨甲蝶呤治疗小儿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获得缓解。此后,新的抗肿瘤药物不断涌现。60年代,通过用联合化疗治疗儿童急淋白血病和霍奇金病获得成功,证实即使是晚期的恶性肿瘤,也可用药物治愈,从而开始将联合化疗应用于实体瘤的治疗。从70年代开始,由于药物品种的增加和化学治疗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癌症化学治疗已经从姑息性目的向根治性目标迈进。目前,已有不少癌症有可能通过化学治疗治愈,约占全部癌症病人的5%。如:绒毛膜上皮癌、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霍奇金病、非霍奇金淋巴瘤、睾丸生殖细胞癌、卵巢癌、儿童肾母细胞瘤、胚胎性横纹肌肉瘤、尤文肉瘤、神经母细胞瘤和小细胞肺癌等等。另外有部分癌症,化疗虽不能治愈,但可延长生存时间。如:多发性骨髓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低度恶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等。近20年来发现,在手术后应用化学治疗(辅助性化疗),由于控制了亚临床的微小病灶,能使部分癌症如乳腺癌、骨肉瘤、结肠癌和胃癌等的治愈率有所提高。目前的研究结果也显示,术前化疗(新辅助化疗)可增加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头颈癌、卵巢癌等多种实体瘤的手术切除机会,同时对减少手术损伤、尽量保存机体的功能起了一定的作用。

(三)放射治疗:在手术、放疗和化学药物治疗3种主要治疗手段中,放射治疗因其适应症宽,疗效较好而有着不可置疑的重要地位。据国内各大肿瘤防治中心统计,经诊治的病人约有70%需要放疗。有的恶性肿瘤可单独放射治愈,某些则可用手术或(和)化疗+放射综合治疗治愈,对一些晚期肿瘤可以用放疗取得较满意的姑息疗效。当前,对于恶性肿瘤的治疗,倾向于多种方法的综合治疗。放疗可分为根治性放疗、姑息性放疗、术前放疗、术后放疗、术中放疗等。

(四)生物治疗:包括免疫治疗和基因治疗。

(五)中医中药治疗:扶正祛邪,为一种全身治疗。

人体寄生虫学试题及答案大全

人体寄生虫学模拟试卷 I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60分) A1、A2型题 1、保虫宿主是指 A、寄生有人体寄生虫的脊椎动物 B、寄生有人体寄生虫的原生动物 C、寄生有寄生虫的脊椎动物 D、寄生有人体寄生虫的节肢动物 E、以上都是 2、寄生虫的世代交替指的是 A、父代与子代交替 B、母代与子代交替 C、不同宿主 D、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交替 E、寄生虫一代与另一代的交替 3、有些人畜共患寄生虫的脊椎动物宿主,在流行病学上称这些动物是寄生虫的 A、中间宿主 B、终末宿主 C、转续宿主 D、保虫宿主 E、媒介宿主. 4、为我国5大寄生虫病之一的原虫是 A、丝虫 B、蛲虫 C、蓝氏贾第虫 D、疟原虫 E、包虫 5、人体寄生虫包括三大类: A、吸虫绦虫线虫 B、绦虫节肢动物原虫 C、蠕虫原虫节肢动物 D、吸虫原虫节肢动物 E、线虫节肢动物原虫 6、寄生关系是指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 A、一方受害,另一方收益 B、一方收益,另一方无害 C、双方都收益 D、双方都受害 E、双方既无害也无利 7、人体感染寄生虫后产生的免疫应答类型最常见的是 A、细胞免疫 B、体液免疫 C、消除性免疫 D、非消除性免疫 E、缺少有效的获得性免疫 8、土源性蠕虫与生物源性蠕虫的区分主要看 A、寄生虫的感染阶段是虫卵还是幼虫 B、寄生虫的的生活史是否需要中间宿主 C、寄生虫的是否需在土壤中生活一段时间 D、寄生虫的感染阶段是成虫还是幼虫 E、寄生虫的感染是经口还是经皮肤

9、下列哪个寄生虫可引起乳糜尿 A、血吸虫 B、疟原虫 C、马来丝虫 D、班氏丝虫 E、钩虫. 10、蛔虫对人体的致病阶段是 A、虫卵 B、幼虫 C、成虫 D、囊蚴 E、尾蚴 11、蛔虫的寿命 A、约1年 B、约3年 C、约5年 D、约10年 E、约10年以上 12、经皮感染且幼虫在体内移行可引起肺部炎症的土源性蠕虫有: A、蛲虫 B、钩虫 C、蛔虫 D、牛带绦虫 E、丝虫 13、蛲虫的致病机制主要在于 A、掠夺营养 B、钻孔习性 C、雌虫在肛周产卵量 D、吸血 E、引起变态反应 14、治疗丝虫病的特效药是 A、灭滴灵 B、甲硝咪唑 C、海群生 D、葡萄糖锑纳 E、丙硫咪唑 15、蛔虫对人体的感染阶段是 A、感染期虫卵 B、幼虫 C、成虫 D、囊蚴 E、尾蚴 16、钩虫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 A、腹泻 B、贫血 C、腹疼 D、发热 E、脾脏肿大 17、肛门拭子法可用来检查 A、蛔虫、蛲虫 B、蛲虫、牛带绦虫 C、仅用于蛲虫 D、蛲虫、钩虫 D、蛔虫、蛲虫 18、经皮感染的线虫是 A、蛔虫 B、钩虫 C、鞭虫 D、旋毛虫 E、蛲虫 19、Ascaris lumbricoides 是 A、蛔虫 B、钩虫 C、蛲虫 D、鞭虫 E、蓝氏贾第鞭毛虫 20、疫水是指 A、喝了可以产生免疫力的水 B、喝了可以生病的水 C、含有血吸虫尾蚴的水 D、放有消毒剂的水 E、含有血吸虫毛蚴的水 21、可以引起肝脏病变的寄生虫 A、华支睾吸虫 B、血吸虫 C、包虫 D、溶组织内阿米巴 E、以上都可以 22、肝吸虫的中间宿主是 A、水生植物 B、钉螺 C、淡水鱼虾 D、川卷螺 E、螃蟹 23、血吸虫主要致病阶段是 A、虫卵 B、幼虫 C、童虫 D、成虫 E、以上都是 24、血吸虫对人体的感染阶段是 A、虫卵 B、幼虫 C、成虫 D、囊蚴 E、尾蚴 25、血吸虫的中间宿主是

人体寄生虫学重点名词解释

人体寄生虫学重点名词解释 1.夜现周期性:丝虫成虫寄生于淋巴系统产生微丝蚴,微丝蚴在人外周血中周期性出现,白天滞留于肺微血管内,夜晚出现在外周血中,微丝蚴在外周血中的昼少夜多现象称为微丝蚴的夜现周期性。两种丝虫微丝蚴在外周血中出现的时间略有不同:班氏为晚10点到2点,马来为8点到4点。 2.钩蚴性皮炎:钩虫的幼虫丝状蚴侵入人体皮肤时引起患者皮肤针刺、烧灼和奇痒感,然后出现充血斑点或丘疹,1-2日内出现红肿及水疱,搔破后可有浅黄色液体流出。若有继发细菌感染则形成脓疱,最后经结痂、脱皮而愈。 3.棘球蚴砂:从囊壁的胚层上脱落的原头蚴、生发囊及子囊,悬浮于囊液中,统称为棘球蚴砂。 4.幼虫移行症某些动物体内寄生的蠕虫幼虫进入非正常宿主内,发育受阻,不能发育为成虫,但在体内可长期移行,破坏组织,产生疾病,根据寄生虫幼虫侵犯的部位和症状,将其分为两型,即皮肤幼虫移行症和内脏幼虫移行症。如斯氏狸殖吸虫可引起皮肤和内脏幼虫移行症。 5.机会致病寄生虫:某些寄生虫在宿主体内通常处于隐性感染状态,但当人体免疫力低下时,可出现异常增殖而致病,呈现临床表现,这些寄生虫称为机会致病寄生虫。如刚地弓形虫、卡氏肺孢子虫、隐孢子虫等。 6.世代交替:在寄生虫的生活史中,既有有性生殖,又有无性生殖,两者交替出现的现象,称世代交替。 7.土源性蠕虫:生活史简单,在发育过程中不需要中间宿主,其卵或幼虫直接在外界发育为感染阶段。食入被污染的食物或接触土壤而感染宿主。绝大多数线虫,特别是肠道寄生线虫都属于此类,如似蚓蛔线虫、毛首鞭形线虫等。 8.生物原性蠕虫:生活史复杂,在发育过程中幼虫必须经过中间宿主体内发育至感染阶段,感染阶段经口、皮肤或昆虫叮咬感染人体。所有的吸虫和棘头虫,大部分绦虫和少数线虫属于此类。 9.生物源性线虫:此类线虫在发育过程中,幼虫需要在中间宿主体内发育为感染阶段,再感染人,亦称间接发育型。如寄生于人体组织内的丝虫和旋毛形线虫。 10.土源性线虫:发育过程中,不需要中间宿主,其虫卵或幼虫在外界发育为感染阶段直接感染人,亦称直接发育型。如寄生在人体肠道内的似蚓蛔线虫、毛首鞭形线虫、钩虫等。 11.互利共生Mutu alism: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双方都获利如白蚁和它肠道中的鞭毛虫。 12.寄生Parasitism: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方从共同生活中获利;另一方受害。如人与寄生虫 13.共栖commensalism: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方从共同生活中获利,另一方既不受益,也不受害。 14.中间宿主intermediate host:寄生虫幼虫或无性阶段寄生的宿主。如华枝睾吸虫幼虫阶段先后寄生在豆螺、召螺和淡水鱼体内,所以豆螺、召螺,淡水鱼为中间宿主。 15.转续宿主paratenic host:有些蠕虫幼虫进入非正常宿主,虽能存活,但仍保持幼虫阶段,不能发育为成虫,而对正常宿主有感染性,这种非正常宿主为转续宿主。 16.保虫宿主reservoir host:有些寄生虫既能感染人体,也能感染动物,人和动物均是寄生虫的正常宿主,这些动物在流行病学中起储存和保虫作用,故称保虫宿主。如感染血吸虫的牛和鼠均为血吸虫的保虫宿主。 17.终宿主definitive host:寄生虫成虫或有性阶段寄生的宿主。如血吸虫成虫寄生在人体肠系膜静脉内,人是血吸虫的终宿主。 18.寄生虫生活史life cycle:寄生虫完成一代的生长、发育、繁殖及宿主转换的整个过程。 19.感染阶段infective stage:寄生虫在整个生活阶段有多个时期,能进入人体并继续发育的时期。 20.带虫免疫Premunition:人体疟原虫感染后机体可产生一定的免疫力拮抗同种疟原虫在感染,而同时宿主血液内又有低水平的原虫血症,这种免疫状态称为带虫免疫。 21.伴随免疫concomitant immunity:有些寄生虫感染可诱导机体产生抗再攻击的抗体,而最初感染的寄生虫完全不受所产生的抗体的作用,可继续存活,随寄生虫的消灭,此抗体就消失,这种现象叫伴随免疫。 22.旅行者腹泻:蓝氏贾第鞭毛虫滋养体寄生于十二指肠,引起患者脂肪吸收障碍,导致脂肪泻。因在旅行者中发病率高,故称为旅行者腹泻。 23.疟疾再燃Recrudescence:急性疟疾患者停止发作后,如无重复感染而体内残余的少量红细胞内期原虫经抗原变异或宿主的抵抗力对疟疾原虫的特异性免疫力下降,残存的红细胞内期原虫大量增殖引起疟疾的发作称为疟疾再燃。 24.疟疾复发Relapse:疟疾初发停止后,红细胞内期原虫已被消灭,而宿主未再被蚊媒传播感染,有原先侵入肝细胞内迟发型子孢子,经过数月或年余的休眠后复苏,发育施放的裂殖子再进入红细胞繁殖,这时引起疟疾的发作称为复发。 25.疟原虫红细胞外期exo-erythrocytic cycle:疟原虫在肝细胞内的发育叫红细胞外期。人四种疟原虫在肝细胞内均进行裂体增殖,其发育时间因种而异。

人体寄生虫学重点归纳 (1) 2

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有些人体寄生虫病可以在人与动物之间自然的传播,这些寄生虫 病称之。 共生:两种生物之间的共同生活方式 片利共生(共栖):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方从共同生活中获利,另一方既不获利,也不受害。互利共生:;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双方互相依存,共同受益,这种关系称为互利共生。 寄生: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方获利,而另一种生物受到损害,这种关系称为寄生。 寄生虫:寄生生活中获得利益的原虫、蠕虫和节肢动物等低等动物。 宿主:在寄生生活中被寄生虫寄生,提供寄生虫营养和居住场所,并受其伤害的人或动物为宿主。 终宿主:寄生虫的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中间宿主:寄生虫的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保虫宿主(储存宿主):作为人体寄生虫病传染源的受染哺乳动物。 转续宿主:寄生虫的非正常宿主。 生活史:寄生虫完成一代生长发、发育、繁殖的整个过程称为寄生虫的生活史。 感染阶段:寄生虫侵入宿主体内后能继续发育和/或繁殖的发育阶段。 寄生虫:一类失去外界自由生活能力,暂时/永久地寄生在另一生物的体表/体内,获取营养,给被寄生物带来损伤的低等动物 带虫免疫:人体感染某些原虫后,产生一定的保护性免疫力,这种免疫力可杀伤体内大部分 原虫,但还不能彻底消灭,体内仍存有少量原虫,并对再感染的原虫有一定抵抗力,无虫体 免疫力消失,这种免疫现象称带虫免疫 带虫者:寄生虫进入人体,可在体内长期生存,把这种人称为带虫者 隐性感染:免疫功能正常的人体感染某些寄生虫后,不出现临床症状,用常规的病原学诊断 方法不易查到病原体,称为隐性感染 夜现周期性:微丝蚴白天滞留在肺毛细血管中,夜晚则出现于外周血液的现象 疫水:疫水是指被细菌、病毒等微生物以及寄生虫所污染的,具有传染性的水源 变态:从卵变为成虫要经过外部形态、内部结构、生理功能、生活习性、行为和本能的一系 列变化的总称。 完全变态卵——幼虫——蛹——成虫 不完全变态卵——若虫——成虫 伴随免疫:初次感染血吸虫后,体内活成虫产生特异性免疫,对己存在体内的活成虫不起作 用,但可杀伤入侵的早期童虫,这种现象称为伴随免疫 机械性传播:病原体在节肢动物体表或体内,无发育无繁殖(数量/形态不变),虫媒 对病原体只起传递运载作用 生物性传播:病原体必需在一定种类节肢动物体内发育至感染期或(和)繁殖至一定数 量后才能传播给宿主 免疫逃避:在免疫宿主体内寄生的寄生虫可逃避宿主的免疫系统识别,而存活、寄生 旅游者腹泻:蓝氏贾第鞭毛虫滋养体主要寄生于人体的小肠上部,引起腹疼、腹泻和吸收不 良的症状,此病在旅游者中多见 再燃:急性疟疾患者由于治疗不彻底或机体产生了免疫力,大部分红细胞内疟原虫被杀死, 疟疾发作停止。在无新感染的情况下,由于残存的红细胞内的少量疟原虫大量繁殖,再次引 起的发作称再燃,四种疟原虫均可引起再燃

人体寄生虫学

人体寄生虫学》考试题 (A卷) 2004及答案 一、 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 (一) A型题:从A、B、C、D、E中圈出一个最佳答案。 1.对人体致病力较强的阿米巴是: ( ) A. 溶组织内阿米 巴 B. 哈氏内阿米巴 C. 结肠内阿米巴 D. 微小内蜒阿米 巴 E. 布氏嗜碘阿米 巴 2.溶组织内阿米巴的生殖方式是: ( ) A. 配子生殖 B. 裂体增殖 C. 接合生殖 D. 二分裂 E. 世代交替

3.在恶性疟原虫感染者的周围血循环中能看到( ) A. 滋养体 B. 成熟裂殖体 C. 子孢子 D. 配子体 E. 卵囊 4.蚊子传播疟原虫的方式( ) A. 经卵传递式 B. 发育繁殖式 C. 繁殖式 D. 发育式 E. 机械性携带式 5.可引起疟疾复发的虫期是( ) A. 缓发型子孢子 B. 速发型子孢子 C. 红内期无性体 D. 红内期有性体 E. 红外期裂殖子 6.华支睾吸虫主要感染方式是( ) A. 喝生水 B. 喜食某些螺类 C. 生吃蔬菜 D. 生食淡水鱼虾 E. 生食某些水生

植物 7.细粒棘球绦虫的终末宿主是( ) A. 牛 B. 猫 C. 犬 D. 羊 E. 猪 8.卫氏并殖吸虫的第二中间宿主 ( ) A. 淡水鱼虾 B. 水红菱、荸荠 C. 青蛙、蛇D.溪蟹、蝲蛄 E. 淡水螺 9.斯氏狸殖吸虫的非正常宿主( ) A. 果子狸 B. 犬 C. 猫 D. 虎 E. 人 10.雌雄异体的吸 虫是: A. 华支睾吸虫 B. 布氏姜片吸虫

C. 日本血吸虫 D. 卫氏并殖吸虫 E. 斯氏狸殖吸虫 11. 人体吸虫不 寄生于( ) A. 肌肉 B. 肺脏 C. 脑部 D. 小肠肠腔 E. 大肠肠腔 12.绦虫成虫的结 构( ) A. 有口和消化道 B. 无口,有消化 道 C. 有口,无消化 道 D. 无口无消化道 E. 有口无肛 13.下列寄生虫发育阶段,吸虫不可能有的是( ) A.毛蚴 B.囊尾蚴 C.后尾蚴 D.囊蚴 E.尾蚴 14.能经皮肤感染人的绦虫是(

人体寄生虫学重点归纳

人体寄生虫学 总论 一、定义 医学寄生虫学也称人体寄生虫学。是研究与人类健康、疾病有关的寄生虫的科学。包括医学原虫学、医学蠕虫学和医学节肢动物学。 二、主要概念 1、共生:两种生物之间的共同生活方式 2、片利共生(共栖):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方从共同生活中获利,另一方既不获利,也不受害。 3、互利共生:;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双方互相依存,共同受益,这种关系称为互利共生。 4、寄生: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方获利,而另一种生物受到损害,这种关系称为寄生。 5、寄生虫:寄生生活中获得利益的原虫、蠕虫和节肢动物等低等动物。 6、宿主:在寄生生活中被寄生虫寄生,提供寄生虫营养和居住场所,并受其伤害的人或动物为宿主。 7、终宿主:寄生虫的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8、中间宿主:寄生虫的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9、保虫宿主(储存宿主):作为人体寄生虫病传染源的受染哺乳动物。 10、转续宿主:寄生虫的非正常宿主。 11、生活史:寄生虫完成一代生长发、发育、繁殖的整个过程称为寄生虫的生活史。 12、感染阶段:寄生虫侵入宿主体内后能继续发育和/或繁殖的发育阶段。 13、带虫者:体内带有寄生虫而未表现临床症状的人。 14、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关系 (一)、寄生虫对宿主的致病作用 A.掠夺营养;B、机械性损伤;C、毒性反应;D、超敏反应。 (二)、宿主对寄生虫的免疫作用 1、先天性免疫 2获得性免疫:1)非消除性免疫:带虫免疫;伴随免疫。 2)消除性免疫 三、寄生虫的流行与防治 (一)寄生虫流行的基本环节 1、传染源:寄生虫病人;带虫者;保虫宿主; 2、传播途径; 3、易感人群。 (二)影响寄生虫病流行的因素:自然,生物,社会。 (三)寄生虫的流行特点:地方性;季节性;自然疫源性。 (四)寄生虫病的特点: 1、异位寄生; 2、幼虫移行症:幼内脏虫移行症;皮肤幼虫移行症; 3、慢性感染和急性感染 (五)寄生虫病的防治原则 1、控制和消灭传染源; 2、切断传播途径; 3、保护易感者 医学蠕虫学 第一章线虫 第一节似蚓蛔线虫 一、形态 1、成虫:长圆柱形,形似蚯蚓 雌虫:较大,长20-35cm,尾直 雄虫:较小,长15-31cm,尾端向腹面弯曲

人体寄生虫学 总结归纳_共4页

(一)在我国能引起肝脏损伤的寄生虫有哪些?各是由哪个阶段造成的? 刚地弓形虫滋养体(速殖子)、、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华枝睾吸虫成虫、日本血吸虫卵、杜氏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斯氏狸殖吸虫童虫、细粒棘球绦虫棘球蚴、似蚓蛔线虫成虫异位寄生于肝胆管。 (二)在我国能引起肺脏损害的寄生虫有哪些?各是由哪个阶段造成的? 刚地弓形虫滋养体(速殖子)、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卫氏并殖吸虫成虫、日本血吸虫虫卵、细粒棘球绦虫棘球蚴、卡氏肺孢子虫滋养体和包囊、旋毛形线虫、钩虫和似蚓蛔线虫幼虫游移至肺。 (三)在我国能引起眼损伤的寄生虫有哪些?各是由哪个阶段造成的? 刚地弓形虫滋养体(速殖子)、细粒棘球绦虫棘球蚴、链状带绦虫囊尾蚴、曼氏迭宫绦虫裂 头蚴、蝇蛆、结膜吸吮线虫成虫。 (四)在我国以贫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寄生虫有哪些?其贫血机制有何不同? 在我国以贫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寄生虫有钩虫、疟原虫和杜氏利什曼原虫。 钩虫贫血机理①钩虫口囊内有钩齿或板齿咬附、破坏肠粘膜并吸血。②钩虫吸血时,分泌抗凝素,加重血液的丢失。③因钩虫寄生造成人丢失的血量,为吸血量、移位伤口渗血量、咬附点渗血量和偶尔肠粘膜大面积渗血量的总和。每条十二指肠钩口线虫每日所致失血量为0.14~0.4d,而美洲板口线虫为0.01~0.1m1。④钩虫破坏肠粘膜,影响营养成分的吸收,加重贫血的发生。⑤宿主全身营养不佳时,虽有少量钩虫寄生,也可出现贫血。 疟原虫贫血机理①疟原虫直接破坏,每完成一个红细胞内裂体增殖周期,就破坏大量红细胞,以恶性疟原虫破坏红细胞为重。②脾肿大,脾功能亢进,破坏血细胞的能力增强。③免疫溶血。④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制。 杜氏利什曼原虫贫血机理①脾肿大,脾功能亢进,破坏血细胞能力增强。②免疫溶血。③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制。 (五)在我国能引起脑部损害的寄生虫有哪些?各是由哪个阶段造成的? 刚地弓形虫滋养体(速殖子)、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疟原虫(脑型疟主要由恶性疟原虫引起,而间日疟偶发)红细胞内期、卫氏并殖吸虫童虫和成虫、日本血吸虫虫卵、细粒棘球绦虫棘球蚴、链状带绦虫囊尾蚴、旋毛形线虫幼虫。 (六)粪便检查时,主要能发现哪些寄生虫卵? 似蚓蛔线虫卵、钩虫卵、毛首鞭形线虫卵、日本血吸虫卵、卫氏并殖吸虫卵、华枝睾吸虫卵、布氏姜片虫卵和微小膜壳绦虫卵。 (七)人粪处理不当能引起哪些寄生虫病的流行? 蛔虫病、钩虫病、鞭虫病、肺吸虫病、血吸虫病、肝吸虫病、肠吸虫病、猪带绦虫病和囊虫病、牛带绦虫病、微小膜壳绦虫病、阿米巴痢疾、贾第虫病、隐孢子虫病、结肠小袋纤毛虫病。 (八)在人肠道内寄生的寄生虫主要有哪些? 似蚓蛔线虫、钩虫、毛首鞭形线虫、蠕形住肠线虫、旋毛形线虫、布氏姜片吸虫、链状带绦虫、肥胖带绦虫、微小膜壳绦虫、曼氏迭宫绦虫、溶组织内阿米巴、蓝氏贾第鞭毛虫、隐孢子虫和结肠小袋纤毛虫。

“人体寄生虫学”习题(带答案)

人体寄生虫学”习题 一、单选题 1、寄生虫的幼虫期或无性繁殖阶段寄生的宿主称: A 、终宿主 B 、保虫宿主 C 、中间宿主 D 转续宿主 E 、传播媒介 2、 寄生虫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称为: A 、终宿主 B 、中间宿主 C 转续宿主 D 保虫宿主 E 、储存宿主 3、 终宿主是指寄生虫的: A 、无性生殖阶段或成虫期寄生的宿主 B 、无性生殖阶段或幼虫期寄生的宿主 C 、有性生殖阶段或幼虫期寄生的宿主 D 有性生殖阶段或成虫期寄生的宿主 E 、有性生殖或无性生殖阶段寄生的最重要的宿主 4、 寄生虫病的流行环节是: B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D 、温度、温度、地质 E 、寄生虫的种类、数量、致病性 B 、成虫或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D 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E 、含有滞育状态寄生虫幼虫的非适宜宿主 6、蛔虫寄生于人体小肠以半消化的食物为食属于下列哪种致病作用: A 、夺取营养 B 、机械损伤 C 毒性作用 D 致敏作用 E 、压迫作用 7、 感染血吸虫后,可抵抗血吸虫童虫再感染,但对体内成虫无清除作用这属于: A 、先天性免疫 B 被动免疫 C 带虫免疫 D 、伴随免疫 E 、消除免疫 8、 钩虫卵应与下列哪种卵相区别( ) A 、蛔虫受精卵 B 晓虫卵 C 蛔虫脱蛋白质受精卵 D 鞭虫卵 E 、以上均不是 9、 蛔虫引起肠穿孔属于下列哪种致病作用: A 、夺取营养 B 、机械损伤 C 毒性作用 D 致敏作用 E 、压迫作用 10、 感染疟原虫后,对同种疟原虫再感染有免疫,但不能清除原有疟原虫属于: A 、先天性免疫 B 被动免疫 C 带虫免疫 D 、伴随免疫 E 、消除免疫 11、 蛔虫进入人体的途径是( ) A 、经口 B 、经皮肤 C 经虫叮咬 D 、经输血 E 、经鼻腔吸入 12、蛔虫受精 卵的特点是( A 、传染源、中间宿主、传播媒介 C 、自然因素、生物因素、社会因素 5、中间宿主是指: A 、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C 、幼虫或有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人体寄生虫学平时作业

一、名词解释 1.寄生虫(parasites)和宿主(host):过寄生生活的多细胞的无脊椎动物和单细胞的原生生物。寄生(parasitism):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其中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受害者提供营养和居住场所给受益者,这种关系称为寄生。受益者称为寄生物(parasite),受害者称为宿主(host)。 2.中间宿主(intermediate host):指寄生虫的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3.终宿主(definitive host )指寄生虫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4.保虫宿主(reservoir host)亦称储存宿主,指某些寄生虫既可寄生于人,也可寄生于脊椎动物,后者在一定条件下可将体内的寄生虫传播给人。在流行病学上将这些脊椎动物称之为储存宿主或保虫宿主。 5.转续宿主(paratenic host )有些寄生虫幼虫侵入非适宜宿主后不能发育成虫,但能存活并长期维持幼虫状态,只有当该幼虫有机会进入其适宜宿主体内时,才能发育为成虫。这种非适宜的宿主称为~。 6.生活史:寄生虫完成一代生长发、发育、繁殖的整个过程称为寄生虫的生活史。 7、人兽共患寄生虫:在脊椎动物和人之间自然地传播着的寄生虫病,称为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亦称寄生虫性动物源性疾病。 8.带虫免疫:人体感染某些原虫后,产生一定的保护性免疫力,这种免疫力可杀伤体内大部分原虫,但还不能彻底消灭,体内仍存有少量原虫,并对再感染的原虫有一定抵抗力,无虫体免疫力消失,这种免疫现象称带虫免疫。 9.伴随免疫:初次感染血吸虫后,体内活成虫产生特异性免疫,对己存在体内的活成虫不起作用,但可杀伤入侵的早期童虫,这种现象称为伴随免疫。 10.隐性感染:免疫功能正常的人体感染某些寄生虫后,不出现临床症状,用常规的病原学诊断方法不易查到病原体,称为隐性感染。 11.带虫者:大多数情况下,人体感染寄生虫后并不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这些人称带虫者。 12.幼虫移性症:指一些寄生蠕虫幼虫侵入非正常宿主(人或动物)后,不能发育为成虫,这些幼虫在体内长期移行造成局部或全身性的病变,如斯氏狸殖吸虫童虫寄居在人体可引起内脏或皮肤等部位损害(幼虫移行症). 13.异位寄生:有些寄生虫在常见的寄生部位以外的组织或器官内寄生,这种寄生现象称异位寄生。 14.异位损害ectopic lesion:日本血吸虫成虫在门脉系统以外的静脉内寄生称异位寄生,而见于门脉系统以外的器官或组织的血吸虫虫卵肉芽肿则称异位损害(或异位血吸虫玻人体常见的异位损害在脑和肺。 15、机会致病寄生虫:一些寄生虫,如弓形虫,隐孢子虫,卡氏肺孢子虫感染宿主后,在其体内通常处于隐性感染状态,但当宿主免疫功能受累时,可出现异常增殖且致病力增强. 机会致病原虫:在寄生原虫中,有些种群对健康宿主不表现明显致病性,却在这类宿主引起急性感染或严重发作,这类虫种称为机会致病原虫。 16、包囊携带者(cyst carrier)指粪便中持续排出溶组织内阿米巴包囊的无症状带虫者,是阿米巴病的主要传染源。 17.疟疾发作:是指由于红细胞内期裂殖体成熟后胀破红细胞,裂殖子和疟原虫代谢产物、变性和残余的血红蛋白及红细胞碎片等一并进入血流;其中一部分被多形核白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细胞吞噬后,刺激这些细胞产生内源性的热原质,与疟原虫的代谢物共同作用于下丘脑的体温中枢,引起疟疾发作。典型的发作表现为周期性的寒战、发热和出汗退热三个阶段。 18.疟疾复发:经过抗疟治疗或免疫作用,杀灭所有红细胞内期疟原虫,疟疾发作停止。在无新感染的情况下,由于肝细胞内迟发型子孢子形成的休眠体复苏,进行裂体增值产生的裂殖子,侵入红细胞内发育,引起的发作称复发。只有间日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可引起复发。 19.疟疾再燃:急性疟疾患者由于治疗不彻底或机体产生了免疫力,大部分红细胞内疟原虫被杀死,疟疾发作停止。在无新感染的情况下,由于残存的红细胞内的少量疟原虫大量繁殖,再次引起的发作称再燃,四种疟原虫均可引起再燃。 20.夜现周期性:微丝蚴白天不出现于外周血液,集中于肺毛细血管,晚上出现在外周血液中,称夜现周期性。 21.棘球蚴砂:棘球蚴中的生发囊、子囊、孙囊中的原头蚴脱落下来的沙粒状颗粒物质。 22.自体内重复感染(auto-infection):自体内感染是猪囊尾蚴病的感方式之一,绦虫病患者反胃,呕吐时,肠道的逆蠕动将孕节反入胃中引起感染。

人体寄生虫学重点归纳

人体寄生虫学 一、定义 医学寄生虫学也称人体寄生虫学。是研究与人类健康、疾病有关的寄生虫的科学。包括医学原虫学、医学蠕虫学和医学节肢动物学。 二、主要概念 1、共生:两种生物之间的共同生活方式 2、片利共生(共栖):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方从共同生活中获利,另一方既不获利,也不受害。 3、互利共生:;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双方互相依存,共同受益,这种关系称为互利共生。 4、寄生: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方获利,而另一种生物受到损害,这种关系称为寄生。 5、寄生虫:寄生生活中获得利益的原虫、蠕虫和节肢动物等低等动物。 6、宿主:在寄生生活中被寄生虫寄生,提供寄生虫营养和居住场所,并受其伤害的人或动物为宿主。 7、终宿主:寄生虫的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8、中间宿主:寄生虫的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9、保虫宿主(储存宿主):作为人体寄生虫病传染源的受染哺乳动物。 10、转续宿主:寄生虫的非正常宿主。 11、生活史:寄生虫完成一代生长发、发育、繁殖的整个过程称为寄生虫的生活史。 12、感染阶段:寄生虫侵入宿主体内后能继续发育和/或繁殖的发育阶段。 13、带虫者:体内带有寄生虫而未表现临床症状的人。 14.寄生虫:一类失去外界自由生活能力,暂时/永久地寄生在另一生物的体表/体内,获取营养, 给被寄生物带来损伤的低等动物 15.带虫免疫:人体感染某些原虫后,产生一定的保护性免疫力,这种免疫力可杀伤体内大部 分原虫,但还不能彻底消灭,体内仍存有少量原虫,并对再感染的原虫有一定抵抗力,无虫 体免疫力消失,这种免疫现象称带虫免疫 10.带虫者:寄生虫进入人体,可在体内长期生存,把这种人称为带虫者 11.隐性感染:免疫功能正常的人体感染某些寄生虫后,不出现临床症状,用常规的病原学诊 断方法不易查到病原体,称为隐性感染 12.夜现周期性:微丝蚴白天滞留在肺毛细血管中,夜晚则出现于外周血液的现象 13.疫水:疫水是指被细菌、病毒等微生物以及寄生虫所污染的,具有传染性的水源 14.变态:从卵变为成虫要经过外部形态、内部结构、生理功能、生活习性、行为和本能的 一系列变化的总称。 15.完全变态卵——幼虫——蛹——成虫 16.不完全变态卵——若虫——成虫 17.伴随免疫:初次感染血吸虫后,体内活成虫产生特异性免疫,对己存在体内的活成虫不 起作用,但可杀伤入侵的早期童虫,这种现象称为伴随免疫 18.机械性传播:病原体在节肢动物体表或体内,无发育无繁殖(数量/形态不变),虫媒 对病原体只起传递运载作用 19.生物性传播:病原体必需在一定种类节肢动物体内发育至感染期或(和)繁殖至一定数 量后才能传播给宿主 20.免疫逃避:在免疫宿主体内寄生的寄生虫可逃避宿主的免疫系统识别,而存活、寄生 21.旅游者腹泻:蓝氏贾第鞭毛虫滋养体主要寄生于人体的小肠上部,引起腹疼、腹泻和吸收 不良的症状,此病在旅游者中多见

人体寄生虫学试题与答案

人体寄生虫学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 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寄生虫与宿主的关系,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人是冈地弓形虫的终宿主 B.中华按蚊是马来丝虫的中间宿主 C.野猪是斯氏狸殖吸虫的转续宿主 D.猫是华支睾吸虫的保虫宿主 2.感染期的定义是()A.寄生虫 感染宿主的阶段 B.寄生虫感染终宿主的阶段 C.寄 生虫感染人体的阶段D.寄生虫的 幼虫阶段 3.需夜间检查诊断的寄生虫病是() A.丝虫病 B.疟疾 C.旋毛虫病 D.血吸虫病 4.只需要一种宿主即可完成生活史的寄生虫是() A.丝虫 B.弓形虫 C.蛔虫 D.疟原虫 5.结肠内阿米巴成熟包囊内核的数目通常是() A.1个 B.2个 C.4个 D.8个 6.旋毛虫的主要保虫宿主是() A.人 B.犬 C.猪 D.牛 7.生活史中只有滋养体期的寄生原虫是() A.阴道毛滴虫 B.蓝氏贾地鞭毛虫 C.弓形虫 D.杜氏利什曼原虫 8.对怀疑为黑热病的患者,首选的检查方法是() A.免疫学检查 B.外周血涂片检查 C.骨髓穿刺涂片检查 D.肝脏穿刺涂片检查 9.在外界环境中,虫卵抵抗力最强的寄生虫是() A.蛔虫 B.猪带绦虫 C.鞭虫 D.血吸虫 10.我国长江以北地区没有血吸虫病的流行主要是因为() A.河流少 B.无传染源 C.人群抵抗力强 D.无钉螺 11.疟原虫的主要致病时期是() A.红细胞外期裂殖体 B.红细胞内期无性体 C.红细胞内期配子体 D.子孢子 12.在人体肝胆管内寄生的寄生虫是() A.丝虫 B.旋毛虫 C.华支睾吸虫 D.钩虫 13.包虫在人体内的寄生部位常见于() A.脑 B.肺 C.眼 D.肝 2 14.目前,治疗阿米巴病的首选药物是() A.海群生 B.丙硫咪唑 C.吡喹酮 D.甲硝唑 15.人体感染肺吸虫有可能是因为()

人体寄生虫学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下笔如有神读书破万卷 B.喜欢钻孔的习性试题一C.特殊的产卵习性(肛门产卵) (一)选择题 D.成虫固着造成肠壁的损伤C 1.生物源性蠕虫是因为它们:EA.必须在外界发育.虫体代谢产物的刺激 9.肉眼鉴别美洲钩虫和十二指肠钩虫的主要B.必须经口感染 依据:C .生活史中必须有中间宿主CA.虫体大小D.生活史中无中间宿主 B.口囊中的口甲E.以上说法都不对 C.体形(十二指肠钩口线虫比每周钩虫大2.带虫者是指:B ) D.口囊和交合伞A.病人 E.阴门的位置.感染了寄生虫而未出现临床症状的人B 10.主要致病阶段寄生在人肌肉中的蠕虫是:C.无免疫力的人C D.易感者A.钩虫E.以上都不是 B.丝虫.下列虫卵发育最快的是:3D C.旋毛虫A.钩虫卵 D.日本血吸虫B.蛔虫卵 E.华枝睾吸虫C.鞭虫卵 11.微丝蚴是哪种寄生虫的幼虫:B .蛲虫卵D A.钩虫E.姜片虫卵 B.丝虫.能引起幼虫移行症的蠕虫是:4D C.蛔虫.旋毛虫AD.蛲虫B .日本血吸虫 E.细粒棘球绦虫 C.丝虫12 .人可作为终宿主又可作为中间宿主的寄D.斯氏狸殖吸虫生虫是:.猪带绦虫D EA5.丝虫.成虫阶段具有诊断意义的蠕虫是:D B.华枝睾吸虫A.丝虫 C .肺吸虫.蛲虫BD.猪肉绦虫C.华枝睾吸虫 E.牛肉绦虫.日本血吸虫D 13.蛲虫的感染是由于:C E.肺吸虫AD .接触土壤中的丝状蚴.寄生在回盲部的线虫是:6B) 小肠.丝状蚴通过蚊虫(A.蛔虫CB.经口食人感染期虫卵) 淋巴管.丝虫(D .毛虫.食入肌肉中含幼虫的囊包CED.感染性虫卵通过饮水) 回盲部.鞭虫旋(14.钩虫侵入人体的幼虫是:) (E.钩虫十二指肠C A:E .新鲜粪便污染了食物,7.杆状蚴人食后可能感染B.蛔虫A.微丝蚴) (须发育一段时间C.丝状蚴.鞭虫B D .钩虫C.蜡肠期蚴 E .旋毛虫D.以上都不是 15E .以上都不可能.哪种寄生虫的虫卵排出后即对人有感染力:8C .蛲虫最主要的致病是作用是:D .钩虫卵A .摄取大量营养A. 下笔如有神读书破万卷 小肠上.猪带绦虫的成虫寄生于人体的(4B.肺吸虫卵,可寄生于)),其幼虫称(C.鞭虫卵囊尾蚴段 皮和(眼)人体的(D.蛔虫卵脑)、( )等。下肌肉E.猪带绦虫卵 )7-13 (5.猪带绦虫孕节的子宫分支每侧为16.哪种蠕虫可以引起贫血:B 支,而牛带绦虫为(15-30 )支。A.蛔虫6.人体患囊尾蚴病的感染方式有(自体外B.钩虫感染)、(C.日本血吸虫自体内感染)和(异体感染)等三种方式。.猪囊虫D 7.人误食猪带绦虫卵及细粒棘球绦虫卵可患 E.丝虫(囊尾蚴病)和(包虫病)病。17.蛔虫成虫寄生在人体的:A 8.裂头蚴是(曼氏迭宫绦虫)A.小肠的幼虫,它引起人体的(裂头蚴病)病。.盲肠B9C.结肠.人体感染钩虫后是否出现临床症状主要与 (感染数量)、(营养条件.肺部D )、(健康状况)、(免疫力)E.肠系膜下静脉有关。 10.晚期丝虫病的症状和体征有.引起象皮肿的寄生虫是:18E (象皮肿)、(鞘膜积液)、(乳糜A.日本血吸虫尿)B.肺吸虫等。 11.C.旋毛虫丝虫的幼虫白天滞留于(肺血管),而晚上出现于(外周血液.钩虫D )中。 12E.丝虫.班氏和马来微丝蚴在光镜下的主要鉴别点是(体态)、(.在病人的粪便中可查到虫卵的寄生虫是:19体核)、(头间隙)和(尾部)。B

人体寄生虫学复习要点(本科24学时)

人体寄生虫学复习要点 总论部分: 1.人体寄生虫学分类:医学原虫、医学蠕虫、医学节肢动物; 2.WHO热带病特别规划署规定的5类7种寄生虫病:血吸虫病、丝虫病(2种)、疟疾、利什曼病(黑热病)、锥虫病(2种); 3.我国建国初期五大寄生虫病:血吸虫病、丝虫病、疟疾、利什曼病(黑热病)、钩虫病; 4.三种共生现象及例举: 1)共栖(偏利共生):鮣鱼与大鱼;2)互利共生:白蚁与鞭毛虫;3)寄生: 5.保虫宿主举例:生食鱼虾的猫、狗等为华支睾吸虫(肝吸虫)的中间宿主; 6.转续宿主举例:野猪为卫氏并殖吸虫(肺吸虫)的转续宿主 7.寄生虫分类举例: 1)偶然寄生虫:蝇蛆病 2)专性寄生虫:疟原虫、钩虫 3)体外寄生虫:蚊、白蛉、虱、蚤等 4)机会性致病寄生虫:刚地弓形虫,隐孢子虫,肺孢子虫 8.寄生生活对寄生虫的影响: 1)形态特征的改变:体形的改变;某些器官退化或消失;某些器官发达;新器官的产生;2)生理特征的改变:抗消化液的作用;低氧环境中以酵解方式获得能量;生殖能力普遍增强; 9.寄生虫对宿主的作用:掠夺营养;机械性损伤;毒素和免疫损伤; 10.寄生虫感染的特异性免疫方式: 1)非消除性免疫:疟原虫的带虫免疫和血吸虫的伴随免疫; 2)消除性免疫:皮肤利什曼病; 11.寄生虫病的流行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12.寄生虫病的流行特点:地方性;季节性;自然疫源性; 13.影响寄生虫病流行的因素:自然因素;生物因素;社会因素; 14.寄生虫病的防治原则:控制与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15.简答:宿主对寄生虫感染的获得性免疫反应是否总是对宿主有利,为什么? 宿主感染寄生虫后产生的免疫反应有时可表现为对宿主的免疫病理损伤,可导致Ⅰ、Ⅱ、Ⅲ、Ⅳ型超敏反应。 16.举例说明人体寄生虫感染引起的超敏反应: 医学寄生虫部分: 一、形态 1.土源性蠕虫生活史中不需要中间宿主:蛔虫、蛲虫、钩虫、鞭虫; 生物源性蠕虫生活史中需要中间宿主:丝虫、旋毛虫、肝吸虫、日本血吸虫、猪带绦虫 和牛带绦虫、棘球绦虫 2.线虫的形态和生活史特点: 1)雌虫大于雄虫,雄虫尾端向腹侧弯曲或膨大成交合伞结构; 2)消化系统简单而完整,有简单的神经系统,雌性生殖系统为双管型,雄性生殖系统为单管型; 3)生活史中最显著的特点是蜕皮,一般蜕皮4次; 3.似蚓蛔线虫(蛔虫): 1)成虫属大型线虫,体长平均25cm,口孔有3个品字形排列的唇瓣;

寄生虫复习题及答案

人体寄生虫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寄生虫宿主终宿主中间宿主保虫宿主生活史感染阶段带虫者 伴随免疫夜现周期性生物源性蠕虫疟疾复发生物性传播 二、填空题 1、寄生虫对宿主的致病作用包括、、、。 2、寄生虫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为、、。 3、寄生虫病的传染源有、、。 4、寄生虫病的防治原则为、、。 5、常见蠕虫卵的形态结构,有波浪状蛋白质膜的是,外形两侧不对称的是,最小的是,最大的是。 6、写出下列寄生虫的寄生部位:蛔虫,钩虫,蛲虫,丝虫,肝吸虫,姜片虫,日本血吸虫,猪带绦虫,牛带绦虫,疟原虫和。 7、写出下列寄生虫的感染阶段:蛔虫,钩虫,蛲虫,丝虫,肝吸虫,姜片虫,日本血吸虫,猪带绦虫、,牛带绦虫,疟原虫。 8、取痰液检查的寄生虫病有、、。 9、可致肝、肺、脑同时损害的寄生虫有、、、。10、填中间宿主。肝吸虫第一中间宿主有、,卫氏肺吸虫的第一中间宿主,姜片虫的中间宿主。 11、典型疟疾发作的三步曲是、、。 12、人体寄生虫学内容包括、、。 13、建国初期的五大寄生虫病,在长江以北流行是。 14、线虫的发育过程中有、、三个阶段。 15、蛔虫对人体最严重的危害在于成虫有乱窜、钻孔的习性,由此引起,其中最常见的症状是、。钩虫对人体的主要危害, 丝虫对人体的主要危害。 16、蛔虫病常用的实验诊断方法是。饱和盐水漂浮法主要用于的检查。 17、送检标本需注意保温的原虫有与,需在晚间采集血液标本检查的寄生虫是。 18、能以引起贫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寄生虫是、、。 19、猪带绦虫感染人体的方式有、、。 20、医学节肢动物对人的主要危害是,其方式有与。 三、单项选择题 1、联合国倡议重点防治的6种热带病中除麻风病外,5种是寄生虫病,它们是: A、疟疾、血吸虫病、钩虫病、丝虫病、利什曼原虫病 B、疟疾、血吸虫病、丝虫病、利什曼原虫病、锥虫病

人体寄生虫学 总结归纳

人体寄生虫学总结归纳 钩虫贫血机理①钩虫口囊内有钩齿或板齿咬附、破坏肠粘膜并吸血。②钩虫吸血时,分泌抗凝素,加重血液的丢失。③因钩虫寄生造成人丢失的血量,为吸血量、移位伤口渗血量、咬附点渗血量和偶尔肠粘膜大面积渗血量的总和。每条二指肠钩口线虫每日所致失血量为0、14~0、4d,而美洲板口线虫为0、01~0、1m1。④钩虫破坏肠粘膜,影响营养成分的吸收,加重贫血的发生。⑤宿主全身营养不佳时,虽有少量钩虫寄生,也可出现贫血。 疟原虫贫血机理①疟原虫直接破坏,每完成一个红细胞内裂体增殖周期,就破坏大量红细胞,以恶性疟原虫破坏红细胞为重。②脾肿大,脾功能亢进,破坏血细胞的能力增强。③免疫溶血。④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制。杜氏利什曼原虫贫血机理①脾肿大,脾功能亢进,破坏血细胞能力增强。②免疫溶血。③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制。(五)在我国能引起脑部损害的寄生虫有哪些?各是由哪个阶段造成的?刚地弓形虫滋养体(速殖子)、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疟原虫(脑型疟主要由恶性疟原虫引起,而间日疟偶发)红细胞内期、卫氏并殖吸虫童虫和成虫、日本血吸虫虫卵、细粒棘球绦虫棘球蚴、链状带绦虫囊尾蚴、旋毛形线虫幼虫。(六)粪便检查时,主要能发现哪些寄生虫卵?似蚓蛔线虫卵、钩虫卵、毛首鞭形线虫卵、日本血吸虫卵、卫氏并殖吸虫卵、华枝睾吸虫

卵、布氏姜片虫卵和微小膜壳绦虫卵。(七)人粪处理不当能引起 哪些寄生虫病的流行?蛔虫病、钩虫病、鞭虫病、肺吸虫病、血吸虫病、肝吸虫病、肠吸虫病、猪带绦虫病和囊虫病、牛带绦虫 病、微小膜壳绦虫病、阿米巴痢疾、贾第虫病、隐孢子虫病、结 肠小袋纤毛虫病。(八)在人肠道内寄生的寄生虫主要有哪些?似蚓蛔线虫、钩虫、毛首鞭形线虫、蠕形住肠线虫、旋毛形线虫、布 氏姜片吸虫、链状带绦虫、肥胖带绦虫、微小膜壳绦虫、曼氏迭 宫绦虫、溶组织内阿米巴、蓝氏贾第鞭毛虫、隐孢子虫和结肠小 袋纤毛虫。(九)用血涂片主要可诊断哪些寄生虫?各能查见什么阶段?用血涂片主要可诊断丝虫和疟原虫。 丝虫可查见微丝蚴。 疟原虫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可查见环状体、滋养体、裂殖体和配子体;恶性疟原虫可查见环状体和配子体。()经医学节肢动物叮咬可感染哪些寄生虫?并写出传播寄生虫的医学节肢动物名称。蚊传播疟原虫和丝虫;白蛉传播杜氏利什 曼原虫。(一)用活组织检查可诊断哪些寄生虫?各能查见什么阶段?日本血吸虫卵、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链状带绦虫囊尾蚴、旋 毛形线虫囊包、曼氏迭宫绦虫裂头蚴、斯氏狸殖吸虫童虫、卫氏 并殖吸虫童虫和成虫、杜氏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结肠小袋纤毛 虫滋养体。(二)能引起皮炎的寄生虫主要有哪些?各由哪个阶段所致?钩虫丝状蚴,日本血吸虫尾蚴,禽类和兽类血吸虫尾蚴,疥螨幼虫、若虫和成虫,蠕形螨幼虫、若虫和成虫。(三)用二指肠引

人体寄生虫学考试题库

人体寄生虫学(JP_JISHENGCHONGXUE) 总论、线虫概论、蛔虫、蛲虫* 一、名词解释 1 世代交替 2 保虫宿主 3 感染阶段 4 带虫免疫 5 幼虫移行症 6 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7 土源性线虫 8 生物源性线虫 二、选择题 A型题 1 下列哪种寄生虫病不是我国“五大寄生虫病”? A 疟疾 B 利什曼病 C 蛔虫病 D 钩虫病 E 日本血吸虫病 2 下列哪种生物是营互利共生(共栖)生活? A 疥螨 B 弓形虫 C 人虱 D 结肠内阿米巴 E 自由生活阿米巴(棘阿米巴) 3 寄生虫对寄生生活最主要适应性的表现是: A 对气候的适应 B 对宿主体内环境的适应 C 体表结构功能的改变 D 生殖能力增强 E 对中间宿主适应性的加强

4 机会致病寄生虫是指: A 偶然致病的体外寄生虫 B 偶然机会引起疾病的寄生虫 C 在宿主免疫功能低下时致病的寄生虫 D 暂时性寄生人体的寄生虫 E 偶然致病的自由生活阿米巴 5 寄生虫病的流行环节是: A 传染源、中间宿主、传播媒介 B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C 自然因素、生物因素、社会因素 D 温度、湿度、地质 E 寄生虫的种类、数量、致病性 6 线虫幼虫在发育过程中最显著的特征是: A 都经自由生活阶段 B 都有蜕皮过程 C 幼虫只在宿主体内蜕皮 D 幼虫均需经宿主肺部移行 E 虫卵孵出的幼虫就有感染性 7 下列哪种寄生虫的生活史中不需要中间宿主: A Trichinella spiralis B Ascaris lumbricoides C Wuchereria bancrofti D Brugia malayi E Taenia solium 8 全国各地凡是个人与环境卫生差而气候适宜的地方都可能流行的线虫病是: A onchocerciasis B trichuriasis C trichinelliasis D ascariasis E hookworm disease 9 蛔虫性哮喘的免疫学反应是: A Ⅰ型变态反应 B Ⅱ型变态反应

人体寄生虫学重点简答题.pdf

重点:疟原虫,血吸虫,肝吸虫,猪带,钩,蛔,阿米巴,蚊 蛔虫的感染率高,流行广的原因是什么。 1.生活史简单,无中间宿主 2.雌虫产卵量大,24w/天 3.用未经处理的人粪施肥和随地大便的习惯,使蛔虫卵广泛污染土壤 4.人的不良卫生行为和缺乏完善的卫生设施 5.虫卵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强 姜片虫的生活史 1、寄生部位:小肠 2、终宿主:人 保虫宿主:猪(最重要) 中间宿主:扁卷螺 媒介:水生植物(如菱角、马蹄、茭白等) 3、感染期:囊蚴 4、感染方式:人吃入含有活囊蚴的水生植物。 以囊蚴、尾蚴为感染阶段的寄生虫? 囊蚴:肝吸虫、姜片虫、肺吸虫、斯氏狸殖吸虫。尾蚴:血吸虫 吡喹酮可治疗什么寄生虫病? 血吸虫,肺吸虫,肝吸虫,姜片虫,包虫,囊虫,微小膜壳绦虫,猪带绦虫,牛带绦虫,曼氏迭宫绦虫,斯氏狸殖吸虫 日本血吸虫的致病阶段?最严重的致病阶段及致病部位? 致病阶段为尾蚴(速发型、迟发型超敏反应)、童虫(损伤肺:点状出血,出现发热、咳嗽、痰带血丝;分解产物:超敏反应出现荨麻疹)、成虫(机械性损伤:静脉内膜炎和静脉周围炎;代谢产物:免疫复合物沉积肾,血吸虫肾病。III型超敏反应:蛋白尿,水肿,肾功能减退)及虫卵,以虫卵最为严重(肉芽肿和纤维化)。(肉芽肿:急性、慢性虫卵肉芽肿;病变注意发生在肠、肝组织) 猪带绦虫病与囊虫病关系? 人体猪带绦虫病是因为误食囊尾蚴引起的,而囊尾蚴病的原因则是驶入了该虫虫卵。 自体内感染:将寄生在自己肠道的孕节反入胃中引起感染; 自体外感染:误食自己排出的虫卵引起感染 异体(外来)感染:误食他人排出的虫卵引起感染

列表比较猪、牛带绦虫生活史不同点猪带绦虫牛带绦虫 部位囊尾蚴寄生于皮下、 眼、脑、肌肉 不寄生 中间宿主猪、人牛、羊 感染期囊尾蚴、虫卵囊尾蚴 肠绦虫病感染方式人吃含活囊尾蚴的 猪肉 人吃含活囊 尾蚴的牛肉 囊虫病感染方式自体内感染自体外 感染、异体感染 不寄生于人 体 猪带绦虫驱虫治疗注意什么? 注意:猪带绦虫寄生在肠道可致囊尾蚴病 A、及早、彻底治疗 B、防止呕吐 C、取出头颈节 以猫、犬、猪、鼠作为保虫宿主的寄生虫分别有哪些? 保虫宿主:有些寄生虫既可寄生于人,也可寄生于脊椎动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传给人,在流行病学上,称这些脊椎动物为保虫宿主 猫肝吸虫、肺吸虫 狗肝吸虫、肺吸虫、血吸虫 猪血吸虫、姜片虫、肝吸虫 鼠曼氏迭宫绦虫、血吸虫 以成虫、幼虫、虫卵作为主要致病阶段的寄生虫分别有哪些? 成虫:蛔虫、鞭虫、钩虫、蛲虫、丝虫、肝吸虫、姜片虫、肺吸虫、带绦虫、微小膜壳绦虫 幼虫:旋毛虫、肺吸虫、斯氏狸殖吸虫、猪带绦虫、孟氏裂头绦虫、细粒棘球绦虫、广州管圆线虫 虫卵:血吸虫 请指出所学过的吸虫、绦虫、线虫的寄生部位和感染阶段? 吸虫:肝吸虫(肝胆管,囊蚴)姜片虫(小肠,囊蚴)肺吸虫(肺,囊蚴)斯氏狸殖吸虫(皮下,囊蚴)血吸虫(门脉系统,尾蚴) 绦虫:曼氏迭宫绦虫(眼、皮下、颌面、脑,裂头蚴)带绦虫(小肠,囊尾蚴)猪带绦虫(皮下、肌肉、内脏,虫卵)细粒棘球绦虫(肝、肺、内脏,虫卵)微小膜壳绦虫(小肠,似囊尾蚴) 线虫:钩虫(小肠,丝状蚴)广州管圆线虫(神经系统,感染期幼虫)蛔虫(小肠,含蚴卵)鞭虫(盲肠、结肠,含蚴卵)蛲虫(盲肠、结肠,含蚴卵)旋毛虫(肌肉组织,幼虫囊包)丝虫(淋巴系统,丝状蚴) 肛门拭子法、饱和盐水浮聚法分别可用于哪些寄生虫诊断? 肛门拭子法:蛲虫卵、带绦虫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