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传播的符号系统

影视传播的符号系统
影视传播的符号系统

影视传播的符号系统

本章主要从三个方向来讲解影视传播的符号系统:

一、电影符号学:

1、符号:能指(符号形式)、所指(符号内容)

2、电影符号学的研究领域:①确定电影符号学的特性②划分电影符码的类别③分析电影作品的叙事结构

二、影视的图像符号系统:

1影像2画面3镜头4镜头的连接

三、影视的声音和文字符号系统:

1、声音符号:①人物同期声②音响③解说词④音乐

2、文字符号:字幕

3、内容:

影视是现代社会中最具感召力的一种试听综合的传播媒介,它的意义运载工具就是经过聚合的视觉符号和听觉符号。

电视就是凭借着具体可感的视觉符号和听觉符号所组成的形象来描绘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事件、环境,并极尽具体生动之能事。

对影视符号的研究,首先应该对影视中出现的所有符号的功能进行一个整体的概念梳理。

第一节电影符号学

一、符号

影视传播过程中充满了符号和由符号构成的文本。

符号学:是关于符号和符号系统的一般科学。

符号由能指和所指构成。

①能指是具体的事物(符号形式),所指是心理上的概念(符号内容)。

②能指是物质方面——构成语言表达方面可被感知的方面;所指是观念方面——符号中以能指为中介所表达的构成语言内容方面。

③能指是符号的表示成分,所指是符号的被表示成分。

符号的意义来源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或文化背景。符号学关心的就是这个意义发生联系的过程——能指与所指间如何产生联系。

(如黄翔的《十月螃蟹》中,能指:螃蟹、酒壶、酒杯、菊花、构图、对比、色彩等;所指:由能指引申出来的思想内涵。菊花代表金秋十月,螃蟹代表四人帮,酒和暖色代表粉碎四人帮后举国同庆的喜悦之情。

符号意义来源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或文化背景——1976年粉碎四人帮做文化背景,这幅摄影作品才有这样所指的思想内涵。)

电影符号:影像和声音既是能指,又是所指,即镜头所表达的物像和含义就包括在镜头之中。

二、电影符号学的研究领域

(一)确定电影符号学的特性

电影符号学首先面临的问题:“电影究竟是不是一种语言?”

电影是一种无语言结构的语言,不是普通语言学意义上的一种语言。

电影语言与普通语言存在着很大的区别:

1、电影语言不是一种交流手段,银幕与观众之间不存在双向交流。电影不是通讯工具,而是表达工具——表意系统。

2、电影语言与普通语言的内部结构不同。普通语言中词汇的能指与所指之间是

一种任意的约定俗成的关系,在电影语言中,影像的能指与所指之间的意指性联系却是以“类似性原则”为基础。

3、普通语言具有分节性结构特点,在电影语言中不存在。

4、电影的基本单位似乎呈连续性,这样将使电影表达面的分层切分无法进行,使人们难以找到它的逐级构成的表意体系。

(二)划分电影符码的类别

电影符码,八大组合段包括:

1、镜头。单镜头呈现具有相对完整、独立意义的影像,长镜头——一场戏在一个镜头内发生。(蒙太奇和长镜头)

2、平行组合段。指两个以上场景交替出现,但其时空关系并不具有确定的直接相关性。如前一镜头是二人携手进入教堂,接着的镜头是婴儿在母亲怀里啼哭。

3、插入组合段。打破连续的时空叙述而插入的一个段落或场景。最典型的例子是闪回或闪前。

4、描述组合段。指若干镜头构成对某一时刻、场景的描述和呈现,相当于文学书写中的环境描写或背景交代。

5、交替叙事组合段。类似于交叉式蒙太奇。

6、场景。是指不同的镜头连续呈现同一空间,一个叙事段落在同一空间内完成,也就是戏剧中的“一场戏”。

7、插曲式段落。指这一段落中发生的事件与主要情节没有直接的相关性。

8、一般叙事段落。展现某一过程、发生在不同时空中的而选取的镜头。

(三)分析电影作品的叙事结构

电影语言至少是依靠影像、对白、音乐、音响、文字等五方面的符号内容来

研究的。(就像摄影语言中的色彩、构图、影调、对比、点线面等)所以要对影片的段落分析、镜头组接、影像结构、声音元素等多方面的表意功能进行详尽的研究。

第二节影视的图像符号系统

在人类的社会传播活动中,信息是主要的传播对象,就信息本身而言,它是符号和意义的统一体。

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而意义则是信息的精神内容。

在社会传播中,任何信息都携带着意义,而任何意义也都必须通过符号才能得以表达和传递,因此,符号在传播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符号:就是人类借以替代其他事物或含义的简单形象,它构成了某种概念或意识的相对应的物质载体。

电影符号的五种传播途径:影像、文字、声音、音乐、音效。

银幕上直接展现的图像和声音所构成的符号,以及由这一符号所显示的意义,深沉、含蓄地传达出某种观念、思想和情感,构成了一种特定的影视符号语言。

电影与电视的区别:

1、影视符号多是直观的、具体形象的、动态展现的,他们直接作用于观众的听觉器官,而且稍纵即逝,因此影视各类符号的使用要强调简洁明了、通俗易懂——电视比电影的要求要高。

2、电视是一种消费型文化产业,电影是一种生产型的艺术作品。电视的经典性和可保存性远不如电影。

3、电视屏幕小、解像度低、注意力容易分散,电视影像经常无心于意义上

的雕琢。

4、电视对视觉上追求的是平常化、生活化的读解。

5、电视中电脑绘制的画框、字幕、特技效果,作为电视所独具的符号群,有着很强的目的性,它们的符号意义极为单纯。

影视的图像是指电视的所有视觉表达因素,它与声音、文字共同构成电视表意的完整的符号系统。

一、影像

影像,是影视屏幕上显现出来的物质现实的存在形态,它不是物质现实本身,而是与其极其相似的光影。

人们看到的无限丰富的运动现实并不是物质的现实本身,而只是物质的影像。——物质运动,看上去绝对真实可靠,但它并非实际的运动。当我们把影视的运动分解到最小的单元,我们就会发现它是一个个记录着运动瞬间静止形态的画幅。——幕布里奇的连续摄影——视觉暂留所产生的频闪效应。

二、画面

影视最小的表意单元是画面。

影视通过画面来塑造形象、表达主题、抒发感情、阐述思维哲理,借助高科技并利用不同镜头、色彩、线条、光影等物质手段合成可视而直观的物化形态——画面形象,从而可以从视觉上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在早期的默片时代,观众更是完全依赖视觉来接受信息,画面把可视的、具体的形象直接呈现给观众,观众的注意力更多的放在画面上,视觉对于观众的感知具有主导意义。

画面同时也是一个空间概念,一般是指屏幕上的图像,既指单个图像,也指

整个节目的图像。画面由框架、影像、构图、色彩、声音、文字、影调、运动等构成。它通过画面中的物像以及物像的组织构成方式和关系来表达意义。

由影像记号构成的影视画面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

1、具象性的意义。具象是所有艺术中用的最多的表现形式。

所谓具象,是指艺术创作中的形象可以与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形象相对应的形象。

在艺术中,具象往往和写实、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联系在一起。这就是以生活为基础,用生活中的素材塑造出高于生活的艺术真实,这是写实性影片和电视剧常用的创作方法。

2、抽象性的意义。

抽象的形象指的是与客观世界存在的形象不对应的形象,抽象有时也指一种过程、方法和风格。

把自然形象的个别特征加以归纳和概括,并向共同的特征转化,这就是抽象。

画面的直接形象通过巧妙结合可以产生联想性、含蓄性的意指作用,使之产生出引申意义和相关意义来。这种意义具有抽象的理念色彩。

普多夫金的著名影片《母亲》中母亲尼诺夫娜牺牲后,导演连续给了几个雄伟矗(chu)立的俄罗斯建筑的空镜头,这里建筑物宏伟的形象就被导演抽象出革命英雄精神不朽的内涵。——抽象是一种方法、风格。

3、意象性的意义。

意象是指既不按照自然界的规律也不遵循生活的逻辑,而是按照某种意念设计出的形象。这种形象既有具象的形,又有抽象的意。

意象的意义不再是简单地再现现实生活,而是要表现特定的主题和特定的意

念。

(在一些创意性较强的节目如综艺晚会、专题节目的画面中意象性的形象最多,即使有具象性的形象出现,它们也已不再是对应生活中的事物,而是被赋予了新的含义的形象语言,是体现总体意念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如一些电视剧或电视栏目的片头、电视广告、电视台或电视栏目的徽标等等都是用具象与抽象结合的方法来创作出的特定的意象。)

作为记号的影像与影像的本身是有区别的,如屏幕上的一个人作为记号不等于就是“这个人”而可以由这个人的有关特征来代表“人”的意义,而这时被指示的物体就不再是个体的概念,而是由个体组成的“类”的概念。很多时候,创作者正是利用这种“类概念”所创造的心理意象来进行形象性概括。

《战舰波将金号》中的三个石狮子单独来看并没有什么特殊意义,但是组接在一起,就具有了特殊的意象性的意义,那就是暗示着革命群众的觉醒。

上述三种意义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一组画面在表现事物时只是具有单纯的意义,抽象性意义和意象性意义往往是建立在具象性意义的基础上的。

三、镜头

一般来说,镜头具有两种不同的含义:

1、技术:镜头是指照相机、电视摄像机和电影摄像机上的光学部件;

2、摄影创作角度:指摄像机每拍摄一次所提取的一段连续画面。

——拍摄过程中摄影机的马达开动至停止这段时间内被感光的那段胶片。

镜头是影视作品中最基本的叙事单元。——是视觉形象运动的记录形态,记录了现实生活的一个片段。

(一)镜头的分类

1、根据画框内表现出的视域范围划分。

(1)远景镜头。远景镜头是视距最远的镜头,是摄像机摄取远距离景物和人物的一种广阔场面的画面。

远景镜头有两种:

传统的用大广角镜头拍摄;把变焦距镜头的视角拉到最全、最远处。

——远景镜头可以使观众在大屏幕上看到广阔深远的景象,以展示人物活动的空间背景或环境氛围以及场面气势。表现宏伟场面和惊人的整体气势。在一些风光记录片中或者表现宏大的战争场面时经常使用远景镜头。

(2)全景镜头:向观众展示对象全貌的镜头统称为全景镜头,如人身全景、建筑物全景等。

这种镜头画面可以使观众看到人物的全身动作及周围部分环境。主要用于展示比较完整地场景,如一栋房子、一个院落等。全景镜头可以作为一个封闭性叙事的开头,为整个故事规定场景。

(3)中景镜头:摄像机摄取人膝盖以上部分的一种镜头。

画面主体形象比较高大、清晰,这是电视节目中用的较多的一种镜头,这种镜头能使观众看清人物的大半身的形体动作,能给人物表演以自由活动的空间,同时人物又不会因此与周围氛围、动作脱节。

(4)近景镜头:摄像机摄取人物的上半身或人物某一部分形象的一种镜头。这种镜头能使观众看清楚人物面部表情或被摄物体最有代表性的一小部分,还有某种形体动作。近景镜头能使主体鲜明突出,能显示人物的音容笑貌和心理活动。(5)特写镜头:拍摄极近距离(1米左右)画面的镜头。

影视中拍摄人物的面部、眼睛或人物的一个小局部、一件物品的一个细部镜

头都属于特写。

取景范围一般是人地两肩以上的部分,或突出地要把强调、放大的神情、物件、景物占满屏幕。

特写镜头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可以形成鲜明、生动、强烈、清晰的视觉形象,得到突出与强调、冲击力和爆发力的最佳效果。特写镜头常用来烛幽显微,呈现心灵的奥妙,展示人物强烈的心理活动等。

上述几种镜头都是结合使用的,只有这样才能使叙事连贯,给观众造成层次感和连续感。

2、根据摄影机与被摄体形成的角度划分。

(1)仰(yang)角镜头:指摄影机在仰视角度拍摄而成的镜头。仰角镜头比普通镜头造成的画面要大,因此用来表现英雄人物的崇高伟大。

(2)俯角镜头:指摄影机在俯视角度拍摄而成的镜头。俯角镜头由于造成的画面比普通镜头要狭小,因此主要表现敌方人物的阴险奸诈。

3、根据摄影机的运动情况划分。

(1)固定镜头

摄影机原地不动,镜头对准目标后,作固定拍摄。

大大增加画面的稳定性。

早期的电影由于技术问题大都使用固定镜头。

(2)摇镜头

摄影机放在固定位置不动,运用三脚架上的活动底盘作原地转动拍摄而成的镜头,可以左右摇转也可以上下摇转。

用以表现剧中人物或引导观众环视周围事物,或用以表现剧中人物的主观感

受,制造眩晕或惊恐的感觉。

(3)移镜头

把电影摄影机放在移动车或升降机上,或用摄像机移动着拍摄,对被摄体作推近、拉远、跟随、横移或升降运动的摄影方法谓之移摄,由此拍下的镜头成为移镜头。

最常使用的就是横移镜头。横移如同人们一边走路一边向侧面看。

(4)推拉镜头

被摄体不动,摄影机由远及近向主体推进或由近及远向主体拉伸的镜头。

①推镜头:拍摄对象从面到点,观众的注意力就被引导到所要表现的部位。

推镜头作用:描写细节、突出主体,使所要强调的对象从周围环境中凸显出来。

A、用到影片开始部分,能渐渐把观众引入到故事的特定情境中。如希区柯克《蝴蝶梦》开头的推镜头,制造悬念。

B、常常缓慢推成人物特写,以表示进入人物内心世界。如《红河谷》这种手法流畅自然,富于表现力。

C、还能代表人物的视点,让观众和人物产生相同的感受。如张元《回家过

年》推进桌子上的五元钱。

总之推镜头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它往往能给人一种亲临其境的感受。

②拉镜头:摄像机向后退,由远离被摄主体到靠近被摄主体的变化。

特点:渐次扩展视野范围,并能在同一镜头内逐渐了解局部与整体的关系,造成悬念、对比、联想等艺术效果。

A、从点到面,所以它侧重表现人物所处的空间环境。如《角斗士》。

符号在人类传播中的作用

符 号 在 人 类 传 播 中 的 作 用 广电131班邵玲娟

一、符号的定义 1.本书定义: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是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要素。 2.日本·永井成男的符号定义:只要在事物X和事物Y之间存在着某种指代和表述关系,“X能够指代或表述Y",那么事物X便是事物Y的符号,Y便是X指代的事物或表述的意义。 索绪尔能指(意符,声音或图像) 所指(意指,概念或意义) 举例:国歌是由歌词和乐曲组成的,歌词和乐曲构成了国歌的 能指,而他们所代表的国家历史和民族精神,则构成了国歌的 所指,即概念意义。 关系理解特伦斯·霍克斯(现代符号学创始人之一,另一个是皮尔士) 符号—形式—媒介关联物(红色) 对象—指称—对象关联物(吉祥) 解释—意义—解释关联物(暖色调,传统,喜庆) 符号=符号具+符号义外在的实体或意义 玫瑰花=花+激情“爱情”的含义 3.符号不是人类社会的独有现象。从广义上来说,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符号现象是普遍的,以动物界来说,密封的“8”字舞就是一种传达食物所在方位的动作图形符号;兽类动物利用粪便、尿液及其他分泌物来做记号、划地盘等现象,也是一种符号行为。不过,动物的符号行为是基于先天的、本能的机制进行的。因此,动物界的符号连同其“意义”以及对符号的反应,都还不能超过条件原理反射的范畴。

4.语言是人类传播的基本符号体系。人类掌握的第一套完整的听觉符号体系是声音语言,创造的第一套完整的视觉符号体系是文字,我们把它并称为语言符号体系。动作、表情、体态、音声、图形、图片、影像等,都是信息的载体,都可以起到符号的作用。 二、信号与象征符 1.符号三分法(美国符号学创始人查尔斯·皮尔士) 图像符号:用肖似的方式来表征对象(肖像画、数学表格、化学分子式)。 指索符号:符号形体能够指示或索引符号对象的存在(动物园的指路标牌、高层建筑屋顶上的指示灯)。 象征符号:人类创造的某个别事物的替代品。 2.信号 (1)定义:表示消息的物理量,是运载消息的工具,是消息的载体。(2)分类:包括光信号、声信号、电信号(人们通过对光、声、电信号的接收,才知道对方想要表达的消息) 光信号:古代人利用点燃烽火台而产生的滚滚狼烟,向远方军队传递 敌人入侵的消息。 声信号:当我们说话时,声波传递到他人的耳朵,使他人了解我们想 要表达的意思。 电信号:遨游太空的各种无线电波,电话网中的电流,现代计算机、 手机的信号。 3.象征符:是一种由其解释着产生的符号,作为它与之同义的某个别 的符号的替代品。不仅从形式上讲是一种替代物,而且从 内涵上讲是由于具有“意义”而获得一种解释。

符号、意义与传播

符号、意义与传播 一、符号是人类的表征 1、符号、语言与意识、思想 2、符号为人类所独创和独有 二、符号与意义 1、意义性质与表意过程 2、外延意义与内蕴意义 外延意义:指语言符号体系中所固有的与客观事物有代表性关系的意义。 内蕴意义:人们在运用语言符号时所表达的与客观事物无直接联系的评价性意义。 德弗勒认为媒介对人类语言和意义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下列四方面: 立意功能、引申功能、替代功能、稳定功能。 三、编码 (一)科学编码。如:学科代码、邮政编码、汉字输入法编码、条形码等(二)艺术编码。如乐谱等。 第二节符号的特性、功能与易读性 一、符号的特性 1、任意性 2、约定性 3、组合性 4、传授性 5、跨越性 二、符号的功能 1、指代功能 2、表义功能 3、自律功能 4、显示功能 5、认识功能 6、交流功能 三、易读性与易读标准 大众传媒要将信息传播给尽可能多的受众,就必须使编码尽可能地明白易懂,让人能轻松快捷的译码。 “一篇提出足以使全世界震动的重要论断的社论,如果写成只有受过大学教育的人才看得懂,那么,它将失去88%的读者。”([美]赛弗林和坦卡特:《传播学的起源、研究与应用》,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69页) 不仅大众传播的文本要简明易读,组织传播的文本也要如此。1998年6月1日,美国总统克林顿正式向政府官员提出要求:在官方文件中也要用简单明了的语言,以方便美国公民阅读。克林顿说:“运用简明语言,可以一目了然地告诉人们政府在做什么、要求做什么及提供什么服务。简明语言可以使政府和私人机构节省时间、精力和费用。” 简明易读也是受众的普遍要求。国外的“简明英语运动”从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了。1979年,英国民众在议会广场举行集会,要求政府和大众媒介改变繁琐难懂的文体。此后,“简明英语运动”渐渐波及世界上的其他英语国家,每年一度的“简明英语奖”定期在英国颁发。我国进行的白话文运动、汉字改革、改字简化运动,实际上也是一种“简明汉语运动”。 易读性研究,最终是站在人本的立场上为你的传播对象考虑,最终是为了提高传播效果、为传播者自己考虑。 那么,究竟有哪些因素决定着文本的易懂或难懂呢?用什么方法来测量它在多大程度上易懂或难懂呢?西方传播学界在这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在大众传播特别是新闻传播中,其观点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1、字词的形式 多用常见的字词,忌用冷僻的字词;尽可能选用实体动词、及物动词,尽量少用形容词和介词,有部分成语、诗化的词和高度文学性的词也要少用或不用,尽量使用普通词汇,避免使用行话或专业词汇,以减轻受众的“词汇负担”。若要对易读性进行测量,则需统计出全篇“忌用”或“少用”的字词数,再除以全篇的字数,得数越大,其易读性越差。

传播的定义和特点

传播的定义和特点 传播:既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特点: 1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2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3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 4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授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5传播是一种行为,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 人类传播发展的过程 口语传播时代, 口语的产生无疑大大加速了人类社会进化和发展的进程,知道今天,口语依然是人类最基本最常最灵活的传播手段.但是有局限性.受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 文字,是人类传播发展史上第二座重大里程碑. 其发明的重要意义:1文字克服了音声语言的转瞬即逝性,它能把信息长久保存下来,使人类的知识,经验的积累,储存不再单纯的依赖人脑的有限记忆2文字能够把信息传递到遥远的地点,打破了声音语言的距离限制,扩展了人类的交流和社会活动的空间 3使人类文化的传承不再依赖容易变形的神话或传说,而有了确切可靠的资料和文献依据4文字作为人类掌握的第一套体外化符号系统,它的产生也大大加速了人类利用体外化媒介系统的进程 印刷,印刷术的发明标志着人类掌握了复制文字信息的技术原理,有了对信息进行批量生产的观念. 电子传播时代,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就是实现了信息的远距离快速传输.[1837年美国人赛繆尔`莫尔斯发明了第一台实用电报机].[1858年,横跨大西洋海底电缆宣告竣工] 1电子媒介为人类传播带来的变革并不仅仅是空间距离和速度上的突破 2它形成了人类体外化的声音信息系统和体外化的影响信息系统.使人类知识经验的积累和文化传承的效率和质量产生了新的飞跃. 3电子技术的发展还推动了计算机的诞生,电脑开始执行人脑的部分功能.其分为有线无线两种,无线系统的出现以意大利人马可尼1895年的无线电通信实验获得成功为标志.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标志人类开始进入卫星传播的时代.]人类传播的符号与意义 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是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额一种基本要素.[意符+意指] 符号不是人类社会的独有现象.自然界和社会的符号现象是普遍的.声音语言是人类掌握的第一套完整的听觉符号体系,文字是人类创造的第一套完整的视觉符号体系, 信号与象征符, 信号特点:1信号与其表示的对象事物之间具有自然的因果性2与其表示的事物之间通常具有一对一的固定对应关系. 与信号相比,象征符有不同性质:1象征符必须是人工符号,是人类社会的创造物2象征符不仅能够表示具体的事物,而且能够表达观念,思想等抽象的事物3象征符不是遗传的,而是通过传统,通过学习来继承的,4象征符是可以自由创造的,其与指代物之间关系有随意性,[自由性,武断性] 符号的基本功能 1表述和理解功能2传达功能3思考功能 人类传播中的意义交流 所谓意义:人对自然事物或社会事物的认识,是人给对象事物赋予的含义,是人类以符号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 符号意义的分类1明示性意义与暗示性意义,前者符号的字面意义,属于意义的核心部分,后者是符号的引申意义,属于意义的外围部分.2外延意义和内涵意义3指示性意义和区别性意义,前者是将符号与现实世界的事物联系起来进行思考之际的意义,后者表示两个符号的含义之异同的意义 语言符号有暧昧性,体现在1本身意义模糊2多义性 传播过程中的意义1传播者的意义2受传者的意义3情境意义:对特定的传播行为直接或假按揭产生影响的外部事物,条件,因素的总称.. 象征性社会互动 象征行为:用具体事物来表示某种抽象概念或思想感情的行为, 特点:使象征符的第一层意义向第二层意义发生转化, 象征性社会互动:人与人之间通过传递象征符和意义而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过程. 人类传播过程与系统结构 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1传播者2受传者3讯息4媒介5反馈[体现社会传播双向性互动性额重要机制] 主要传播模式: 在传播学史上,第一位提出传播过程模式的是美国学者h.拉斯韦尔,[5W模式]who-say what-in which way-to whom-with what effect,.这种直线模式在阐述社会传播过程中有缺陷,1容易把传播者和受传者的角色关系和作用固定化,2直线模式缺乏反馈单要素环节,不能体现人类传播的互动性质. 之后奥斯古德和施拉姆的循环模式[1没有传播者和受传者的感念,传播双方都作为传播行为的主体,, 2该模式的重点不在于分析传播渠道中的各个环节,而在于解析传播双方的角色功能,参加传播过程的每一方在不同阶段都一次扮演译码者,解释者,编码者,的角色,并相互交替角色]强调了社会传播的互动性,传播双方都看做主体,虽然正确,但是仍然有缺陷:1它把传播双方放在完全对等的关系中,与社会传播现实情况不符,2这个模式能够体现人际传播特别是面对面传播的特点,却不能适用于大众传播的过程.. 德弗勒的互动过程模式,克服了前者单向直线的缺点,明确补充了反馈的要素,环节,渠道,使传播过程符合人类传播互动的特点. 还拓展了噪音的概念:噪音不仅对讯息而且对传达和反馈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或要素都会发生影响,这一点加深了我们对噪音所起作用的认识, 严格的说,这个模式没有超出从过程本身或从过程内部来说明过程的范畴. 传播过程的特点1动态性2序列性3结构性 人内传播和人际传播 人内传播: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是一切社会传播的基础构成环节要素:1感觉,2知觉3表象4概念5判断6推理 [p77]人际传播:在两者或两者以上之间进行的,面对面的或凭借简单的非大众传播媒介的信息交流活动, 是最典型的社会传播活动, 人际传播动机和目的:1获得信息,2建立与他人的社会协作关系,3自我认知和相互认识4满足基于人的社会性的精神和心理需求 人际传播特点:1直接2意义丰富3随意性大4保密性强5反馈迅速6速度可控制性7非制度化 局限性 1发出的星系往往只在瞬间起作用 2覆盖面小,复制性息的能力不强 3适应面不及大众传播媒体广 集合行为:在某种刺激条件下发生的非常态社会集合现象.

传播学的符号理论

传播学的符号理论 参考文献: ?1、《传播学与符号学散论》陈道德,《湖北大学学报》1997(2) ?2、《传播学的"前结构"——符号活动的社会根源和基础》周军,《北京广播学院学报》1994.1 ?3、《符号学的历史》D.S.克拉克; 孙伟平《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5(1) ?4、《符号学视域中的身势语》李凤琴《外语学刊》2005(2) ?5、《符号与意义——巴特符号学与现代语言学的比较研究》吴晓峰《学术研究》2004(3) ?6、《传播与符号:罗兰·巴尔特思想述略》李彬《国际新闻界》2000(3)?7、《从符号学原理解读广告》彭璐《装饰》2004(11) ?8、《符号学在平面图形设计中的应用》陈大磊《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2005(6) ?9、《符号学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运用》陈武《装饰》2006(4)?10、《从<实话实说>看非语言因素在谈话节目中的重要性》柳红?11、《人类传播理论》《符号和语言理论》(第四章)《话语理论》(第五章) ?传播本质上为信息的流通,那么信息是怎么流通的呢? ?这就涉及到传播活动最基本的要素——符号,因为信息正是凭借符号才能流通。事实上,信息首先就表现为符号,或者说一种信息的外在形式就是某种符号。世界上没有离开符号而单独存在的信息,正如没有不包含信息的符号。 ?符号总是负载着某种信息,信息总是表现为某种符号。 ?符号是信息传播的最重要的工具。 ?符号化的思维和符号化的行为是人类生活中最富

于代表性的特征,并且人类文化的全部发展都依赖于这些条件。 ?在现代社会中,符号是最重要和最现实的需要。 ?李特·约翰:符号及语言理论是传播理论的基本内容之一。?“一般都认为符号是一切传播活动的基础。”(《人类传播理论》P68) ?“有关语言和符号的研究是传播理论的核心,对于传播学研究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人类传播理论》P85) 第一节符号 一、符号的定义 (一)定义 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是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要素,表现为有意义的代码及代码系统,如声音、图形、姿态、表情等。 ?《韦氏大字典》:一种代表思想的通用的记号或标志。?《辞海》:信息的携带者。 ?《现代汉语词典》:记号;标记;佩带在身上表明职别身份等的标志。 ?从人类传播活动的角度来考察符号: ?美国的伦德伯格认为“传播可以定义为通过符号的中介而传达意义”(沙莲香,1990)。

人类传播的符号与意义

第3章人类传播的符号与意义 1.简述符号的定义。 答: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是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要素。符号可以分为信号和象征符两类,符号在人类传播中的基本功能包括表述和理解功能、传达功能、思考功能。 2.象征符具有哪些特性? 答:象征符是对象事物之表象的载体,具有人类语义性质。和信号相比,象征符具有如下一些特征: (1)象征符必须是人工符号,是人类社会的创造物。不是人类创造的符号就不是象征符而是信号,如乌云压顶是大雨来临的信号,而不是象征符。 (2)象征符能够表达抽象事物。与信号不同,象征符不仅能够表示具体的事物,而且能够表达观念、思想等抽象的事物。 (3)象征符通过传统、通过学习来继承。象征符是人类创造的一种符号体系,这种体系并不是通过生物机制遗传而来,而是要经过后天的学习才能掌握。 (4)象征符与对象事物之间的关系具有随意性。象征符是可以自由创造的,这就是说象征符在与其指代的对象事物之间不需要有必然的联系,它们的关系具有随意性。象征符具有自由性和随意性,还在于一种对象事物可以用多种象征符表示,而一种象征符也可以表达多种事物。此外,象征符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同一象征符在不同社会或不同时代有不同解释;即便在同一社会里,随着时代的变迁也会发生意义的变化。 3.非语言符号有哪些类型? 答:传播学将符号分为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两大类,非语言符号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 (1)语言符号的伴生符。如声音的高低、速度的快慢,文字的字体、工整或潦草等等,都是声音语言或文字的伴生物,也称为副语言。副语言不仅仅对语言起着辅助作用,它们本身也具有自己的意义。 (2)体态符号(gesture)。例如动作、手势、表情、视线、姿势等等。由于它们也能像语言那样传递信息,有人也称之为“体态语言”。一般来说,体态符号既可以独立使用,也可以与语言并用,他们在形成语境(传播情境)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3)物化、活动化、程式化的符号。这些符号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和能动性。各种非语言的象征符体系,如仪式和习惯、服装和饮食、美术和建筑等等,都包括在其中。 4.符号的基本功能是什么? 答: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是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要素。符号在人类传播中的基本功能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表述和理解功能 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目的是交流意义,换句话说即交流精神内容。但是,精神内容本身是无形的,传播者只有借助于某种可感知的物质形式,借助于符号才能表现出来,而传播对象也只有凭借这些符号才能理解意义。 (2)传达功能 传达功能是指作为精神内容的意义如果不转换为具有一定物质形式的符号,是不可能在时间和空间中得到传播和保存的。 (3)思考功能,即引发思维活动的功能 人在思考之际,其思考的对象和关于对象事物的知识都是以形象、表象或概念等符号形式存在于人脑之中的,因此,思考本身也就是一个操作符号、在各种符号之间建立联系的过

人类传播的符号与意义

在人类的社会传播活动中,信息是符号和意义的统一体,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而意义则是信息的精神内容。在社会传播中,任何信息都携带着意义,任何信息也都必须通过符号才能得到表达和传递。 第一节符号在人类传播中的作用 在传播学中,符号具有极为广泛的含义。 日本学者永井成男认为,只要在事物X和事物Y之间存在着某种指代或表述关系,“X能指代或表述Y”,那么事物X便是事物Y的符号,实物Y就是事物X指代的事物或表述的意义。 简言之,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是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要素。 声音语言是人类掌握的第一套完整的听觉符号体系;文字是人类创造的第一套完整的视觉符号体系。文字是语言的再现和延伸,所以我们可以将它们并称为语言符号体系。语言是人类传播的基本符号体系,但不是唯一的体系。 美国符号学的倡使人皮尔士曾把符号分为10大类66种,对不同种类的符号的性质、结构和功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二分法:把符号(sign)分为信号(signal)和象征符(symbol)两大类。 信号(signal)特点:1、与其表示的对象事物之间具有自然的因果性,从这个意义上说,一切自然符号都是信号。例如乌云压顶是大雨来临的信号。2、信号与其表示的事物之间通常具有一对一的固定对应关系。在自然符号中这种对应关系是明显的,例如萤火虫发光是一种求偶行为。在人工符号中也有许多一一对应关系的符号,例如狼烟、旗语。 象征符的性质:1、必须是人工符号,是人类社会的创造物。2、不仅能够表示具体的事物,而且能够表达观念、思想等抽象的事物。3、不是遗传的,而是通过传统、通过学习来继承的。4、可以自由创造,也就是说象征符在与其指代的对象事物之间不需要有必然的联系,它们的关系具有随意性。 语言就是一种典型的象征符。 象征符的作用已经超出了知觉的层次,而具有表象和概念的功能。 象征符具有自由行和随意性,还在于一种对象事物可以用多种象征符表示,而一种象征符也可以表达多种事物。此外,象征符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同意象征符在不同社会里具有不同解释;即便在同以社会里,时代变迁,也会发生意义的变化。 根据符号在信息传播中的功能和作用机制的不同,象征符又可以分为“示现型象征符”“论述型象征符”“认知型象征符”“价值型象征符”等等。 象征符是人类特有的符号,惟有人类才能创造和使用象征符。 人类拥有最完整的符号体系。 非语言符号的类型: 1、伴生符。如声音的高低、大小,速度的快慢,文字的字体、大小、粗细、工整或潦草等,都是声音语言或文字的伴生物,也称为副语言。副语言不仅仅对语言起着辅助作用能够,它们本身也具有自己的意义,起着加强语言符号的作用或传递着语言符号以外的信息。(笔记

广播电视新闻

广播电视新闻 广播电视新闻的定义、内涵与特性 一、广播电视新闻的定义与内涵 1、广播新闻的定义、内涵 广播新闻:运用声音符号体系以及广播媒介的综合优势手段传播的新闻,是广播中各类新闻体裁、各种新闻性节目的总称。 广播新闻的声音符号体系中,包含有声语言、音响、音乐三大部分。 从节目样态角度出发,广播新闻具体可以分为:广播消息、广播通讯、广播系列报道、广播连续报道、广播新闻评论、广播谈话等。 从广播传播的时效角度考虑,可以把广播新闻分为广播现场报道、现场录音剪辑等。 2、电视新闻的定义与内涵 电视新闻:电视新闻是运用画面与声音符号体系以及电视媒介的综合优势手段传播的新闻,是电视屏幕上各类新闻体裁、各种新闻性节目的总称。 早期的电视新闻经历了以口播新闻为主和以影片新闻为主两个发展时期。 电视新闻的体裁大致可以分为:电视新闻消息、电视深度报道、电视新闻专题、电视系列报道、电视连续报道、电视调查性报道、电视新闻评论、电视新闻谈话节目等。 二、广播电视新闻的特性与优势 1、电视新闻的特性与优势 (1)电视媒介的特性——即时形声传播性。 电视在媒介特性方面与电影、广播的区别 (2)电视作为传播媒介的优势 传播形象化、传播及时化、传播内容广泛化、传播形式多样化 2、广播新闻的特性 (1)广播的媒介特性——即时同声传播性 (2)广播作为传播媒介的优势 广播可以把现实生活中最新的、值得报道的事物和情况,通过无线或有线电波,把可以传情达意的、真实的声音符号系统即时传递给广大的听众。 第二章电视新闻体裁(上) 第一节电视新闻消息 一、电视新闻消息的概念、特点与要领 1、电视新闻消息的内涵 电视新闻消息是运用电视媒介手段,以图像、声音、音响等综合符号体系,迅速及时、简明扼要地报道新闻事实的电视新闻体裁。 电视新闻消息是电视新闻最普遍、最大量采用的报道形式 2、电视新闻消息的特征 电视新闻消息(短消息、长消息)的特征:篇幅短小精悍,简明扼要。一般一两分钟,有的就几十秒。它在对新闻事实作“概要性”报道时,很讲究简洁明了,新闻要素要传达清楚。 3、电视新闻消息的采编要领 (1)仔细观察,精心捕捉典型画面 (2)点面结合

李岩《广播电视新闻学》笔记和典型题详解(广播新闻的符号系统)【圣才出品】

第七章广播新闻的符号系统 7.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一、声音符号的特征 广播符号都是有声的符号,主要有两种类型:有声的语言符号和有声的非语言符号。广播新闻中的声音符号主要有三种:口头说话、音响、音乐。 (1)声音的物理性 声音的存在形式是波状的。人的耳朵对于声音作出的判断正是基于声音的三个要素,它们是:音量(响度)、音调(音高)、音色(音品)。 (2)声音的生理性 指能够发出声音的人或动物发音部分的生理特点。 (3)声音的心理性 ①发出声音的一方

a.说话时首先要做到的是准确的发音。 b.人经常是带着某种情绪在说话,直接影响着说话的速度、响度、重音。 ②感觉声音的一方 不仅在感受、理解所说之基本意义,还会接受说话过程中的情感因素。 二、广播语言符号的分类与作用 1.语言的一般特点 (1)在新闻报道中,语言行为总是倾向于语境的,所以指称的功能永远占统治地位。 (2)如果交流倾向于信文,诗歌的功能就占统治地位。 (3)新闻语言不是一个个别的词,而是由一个语言行为完成的。 2.广播语言与书面语言的区别 (1)说话者与情感功能 ①书写者对所说内容的态度(风格)主要通过他对词语的选择和搭配表现出来。这些内容的声音形式只有在阅读行为发生后才会出现。 ②广播中的说话者在进行语言交流时,其情感因素可以分为两部分:作为公众形象(媒介的形象)和作为个人形象,其声音符号中的情感功能也产生于这样两个部分。 (2)受话者与意动功能 受话者是语言行为的终点,语言行为的全部效果是由受话者对语言的接受程度和兴趣决定的。在广播节目播出的过程中,语言行为的意动功能始终在起作用。当语言行为倾向于受话者时,也就是广播中的说话者希望引起受话者的注意的时候。 (3)语境与指称功能 ①语境是语言的客体内容,它具有指称的功能。语境起作用的方式是整体的,牵连于上

第四章 广播电视的传播符号及传播特性

第四章广播电视的传播符号及传播特性 “电视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但人类是否能享受到它的好处,主要取决于我们运用它的智慧,是否能与发明它的智慧并驾齐驱。” ——施拉姆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广播电视的媒介构成(一)——声音 第二节广播电视的媒介构成(二)——图像 第三节符号系统的关系 第四节广播电视的传播特点 语言与广播电视语言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用来表达意思、交流思想的工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 ——《现代汉语词典》 广播电视语言,是指凡是在广播电视上运用的,能够表达出思想或者感情,并使接受者获得信息的一种手段、方式方法。简单来说,广播电视语言就是广播电视媒体用来传递信息的工具。 一、语言 声音:构成广播的唯一物质材料和运动形式,没有声音就没有广播。用声音传播信息的是广播的主要特点,听觉感知是广播的本质属性。 ——施旗《广播电视语言》 声音是广播媒介传播的唯一手段,广播的声音包括语言、音响、音乐三大要素。 这里的语言的意义是狭义的,指有声的口头语言。在广播中,语言是最基本、最直接、最主要的表现手段。 语言的主要功能,就在于他能够将一个个具体的意义,用与之相对应的符号表现出来,从而在符号的排列中体现出不同的语义,语气特色。 在新闻类广播电视当中,语言的基本形态有三种:

新闻播音语言 新闻报道语言 实况语言 (一)新闻播音语言 指新闻信息传播机构中承担向受众口头传播语言信息工作的人在播讲稿件时使用的语言。 1.新闻播音语言的特点 基本定位是“转述” 与信息发出者的关系:非模仿性语言再现 与语境的关系:非现场单向传播 信息形式:规范性语言 2. 新闻播音语言的基本节目形态和表达样式 演播室口播新闻是基本形态 报道词口播新闻是常见形态 各种特写、专题节目乃至电视新闻纪录片的旁白 在新闻节目的串联上如内容提要、串联词等需要新闻播音语言来整合 表达样式: 播报式 宣读式 讲述式 (二)新闻报道语言 为报道新闻而播讲报道词、解说词时使用的语言。 现场报道,从消息到特写,新闻专题报道、记者述评、人物专访,等可采用报道新闻语言。 表达样式:讲述式、播报式、谈话式,不采用宣读式

第三章 人类传播的符号与意义

第三章人类传播的符号与意义 1. 本章(节、单元)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 (1)信号与象征符的定义及区别 (2)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 (3)传播过程中的意义 (4)象征性社会互动与传播 (5)象征性文化与现代社会 2. 本章(节、单元)教学内容(列出节名)及学时分配,可具体到知识点:(1)符号在人类传播中的作用 (2)人类传播中的意义交流 (3)象征性社会互动 共4课时。 3. 本章(节、单元)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象征性社会互动。 (2)教学难点:象征性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关系。 4.本章(节、单元)的思考题和习题等。 (1)象征符的特点? (2)符号的基本功能? (3)在传播过程中,除符号本身的意义之外还有哪些意义在起作用? (4)共通的意义空间在传播中的作用。 (5)现代文化的象征性。 第一节符号在人类传播中的作用 一、符号的定义

简言之,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是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要素。 一个符号具有三个基本特征:它必须有某种物质形式、它必须指自身之外的某种东西、它必须被人们作为某种符号使用与承认。巴尔特举玫瑰为例:通常情况下一朵玫瑰就是一朵花,但如果某位年轻男子将它献给女朋友,那么它就成为一种符号,因为它代表其浪漫激情,而她也承认玫瑰的这种意义。 索绪尔将一个符号剖为两个构成性元素——能指(被我们感官所把握的物质形式)与所指(所指之物在心中形成的概念)。皮尔士认为,符号有三种类型——肖像、标志与象征。这两位理论先驱,都对这一领域的此后研究产生重大影响。 索绪尔强调,一个符号只有在与同一符码或系统的其他符号的相对关系中才能得到恰当的理解:从一定程度上讲,其意义是由其他不具有该意义的符号所确定的。圆顶高帽的意思只在人们说它不是高顶黑色大礼帽,也不是软毡帽的情况下才是明确的。男孩这个符号是作为非—男人或---女孩被理解的,男人是作为非---动物或非---上帝被理解的。作为语言学家,索绪尔主要感兴趣的是某套符码中符号的相互关系,以及某个符号的能指与所指关系。他对符号同其所指对象——现实的关系(他称之为能指)不感兴趣。 二、信号与象征符 符号现象是丰富多彩的,列举起来几乎不可穷尽。本书采用一种常见的、简要的两分法,即把符号分为信号和象征符两大类。 在传播理论中,信号是指讯息为了得到传输而被赋予的物质形式:这个术语不关乎内容与意义,而仅指讯息的物质实体或形式。 信号具有以下特点:(1)信号与其表示的对象事物之间具有自然的因果性,从这个意义上说,一切自然符号都是信号。(2)信号与其表示的事物之间通常具有一对一的固定对应关系。 广义上讲,象征符就是凭借使用它的文化体成员所达成的一致意见而代表(stand for)某些非自身物的某个符号(sign)、客体(object)或行为(act)。可以指称那类与其对象不存在任何相似性的符号。比如表示女性的“♀”,与其对象不存在任何相似性的符号。也可指称某种代表抽象事物或价值的客体或行为。一枚金币可以象征财富,牧羊人与羔羊可以象征基督与其信徒的关系。另外这个术语还有一种文学与艺术上的用法。 与信号相比,象征符具有以下性质:(1)象征符必须是人工符号,是人类社会的创造物;(2)象征符不仅能够表示具体的事物,而且能够表达观念、思想等抽象的事物;(3)象征符不是遗传的,而是通过传统、通过学习来继承的;(4)象征符是可以自由创造的,这就是说象征符在与其指代的对象事物之间不需要有必然的联系,他们的关系具有随意性。 象征符的作用已经超出了知觉的层次,而具有表象和概念的功能。象征符具有自由性和随意性,还在于一种对象是可以用多种象征符表示,而一种象征符也可以表达多种事物。此外象征符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同一个象征符在不同社会里会有不同的解释;即便在同一个社会里,随着时代的变迁也会发生意义的变化。 三、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 人类拥有最完整的符号体系。人类的符号体系中既包括信号,也包括象征符。由于语言(包括再现语言的文字)是人类最基本的符号体系,因此,传播学一般也将人类使用的符号分为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两大类。 非语言符号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第四章 广播电视的传播共性与社会功能

第四章广播电视的传播共性与社会功能

————————————————————————————————作者:————————————————————————————————日期: 2

第四章广播电视的传播共性与社会功能 ?电视传播与“地球村” 广播电视有那些传播共性? 广播电视的社会功能(正、负两面) 广播的永恒魅力? 第一节广播电视的传播共性 ?一、传播的快速性、易受性与声音画面的易逝性 ?二、传播的广泛性与视听的随意性 ?三、内容的丰富性与视听的被动性 ?四、声画并茂与信息的传真性 一、传播的快速性、易受性与声音画面的易逝性 1、各种符号插上了“电翅膀”,使“大众传播”真正能够同时面向大众,使各地的大众真正能够同时获得同一信息; 信息可以以与事物的发展变化相同的速度广泛传播,使人们能够耳闻目睹瞬间万变的大千世界; 2、各种符号因素,经过精心处理、合成以后,可以更加真实、准确、清晰地传递信息,更易于人们接收。 如声音中的语言和音响、音量和音调,图像中的景别、光线和色彩等等。 3、人们可以在自己选择的环境和条件下接收信息,有利于排除或减少外部干扰 缺点:广播电视瞬间即逝,不留痕迹,收听看广播电视没有思考的余地; 必须使用一些录音、录像设备,把内容节目有意识地保留起来,增加了听众或观众时间和经济的支出; 广播电视只能单向、线性传播。(朝向双向、互动发展) 一、传播的广泛性与视听的随意性 地域、受众 收听的随意性----精力不集中 频繁转台 三、内容的丰富性与视听的被动性 1、内容丰富 2、表达手段丰富 电视具有双通道的传播特点。 广播电视以声音画面为表达手段,而声音画面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可以传言外之意,意外之情。 被动选择性----线性传播 二、声画并茂与信息的传真性 电视为观众提供了“身临其境”真实性。 新闻的滚动报道 现场报道

2018年4月自考00656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试卷及答案

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试卷 (课程代码00656) 本试卷共5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8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我国电视事业发端于 A.1956年 B.1958年 C。1960年D.1962年 2.我国磁带录像技术出现于 A.20世纪80年代初 B。20世纪70年代宋 C.20世纪70年代初 D.20世纪60年代末 3.因报道l991年海湾战争而强势崛起的国际媒体是 A。BBC B. CNN C。ABC D.NHK 4。世界上第一家商业广播电台诞生在 A。美国 B.英国 C. 法国 D.德国 5.调频广播出现于 A.20世纪30年代 B.20世纪40年代 C.20世纪50年代D.20世纪60年代 6.广播与电视共同的符号系统为 A.文字 B图像 c.标题 D.声音 7.我国将广播作为主要战时媒介开始于 A.七七事变 B.九一八事变 C.南京事变D.西安事变 8。“今天上午十点,长扛第一条过扛地铁一武汉轨道交通2号线一规工程开始遥营。” 这条广播消息导语的方式是 A.述评式 B.描写式 C.叙述式 D.议论式 9。‘吟天上午,怒江傈僳族自治卅独龙江乡信息通信鼹络正式开通,我省最后一个来通固定电话、宽带及第--=4弋移动通信系统的少数民族乡实现了现代通信的跨越。”这条广播消息导语的方式是 A.述评式 B.描写式 C.叙述式 D.议论式 10.广播新闻的剪辑中,音响以较低的声音播出,待需要以音响为主导时,再将音响逐 渐扬起,这种合成方式是

传播学课件03人类传播的符号和意义

教学内容批注第三章人类传播的符号和意义 一、引言 1、说话是一种“自我投射式”的交流。 (1)、举例:选取两位同学起立对话。 (2)、探讨“对话”中自我投射现象,推出说话中的自我投射现 象是一种普遍现象。因其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我所知”、“我所 想”,都是对所知世界的感知、认识和判断。 2、交流的是感知 他们所说的话,都是自己对所知世界的感知、认识或判断。 3、这些感知是“私密”的 从心理学上说,我们的感知和感情都是每个人独特的东西,我的 神经末梢以我的大脑为终端,而不是你的大脑。在我的大脑与你 的大脑之间不存在什么“无线接触”,所以我不能将我的感知直接 发送到你的感知世界里去。 4、感知是如何传递出去的? 这就涉及到人在传播活动的最基本的要素——符号。 第一节符号在人类传播中的作用 一、符号的定义 1、永井成男给符号下的定义: 只要在事物X和事物Y之间存在着某种指代或表述关系,“X 能够指代或表述Y”,那么事物X便是事物Y的符号,Y便是X指代 的事物或表述的意义。 2、符号是负载或传递信息的基元,表现为有意义的代码或代码系 统。 3、符号的本质属性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是信息表达和 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要素。 从前面我们讲到的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和发展中,我们可以知道, 语言、文字、动作、表情、体态、图画等等都是符号。 二、符号的分类 符号现象丰富多彩,列举起来不可穷尽,如何给符号分类呢?美 国符号学倡始人皮尔士将符号分为10大类66种,这里为避免繁琐, 咱们教材上将符号简要地分成了两大类——信号和象征符。 1、信号的特点 (1)信号与其表示的事物之间具有自然的因果关系。如:肉食发 出臭味是变质的信号。 (2)信号与其表示的事物之间通常是一对一的固定关系。 2、象征符的特点 (1)象征符必须是人工符号,是人类社会的创造物 (2)象征符不仅能够表示具体的事物,而且能够表达观念、思想

广播电视新闻学 考试重点

1广播电视新闻:是以现代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音或以声音画面为传播符号,对新近变动或正在变动的事实信息的传播。 2广播电视新闻学:既是新闻学的一个分支,又是广播电视学的一个分支,是广播电视学与新闻学相互交叉的边缘学科。 3录音通讯:对最突出,富有代表性的人物与事物进行的重点报道,报道性与描述性相结合的广播形式,由记者叙述,人物谈话或对话,现场音响剪辑组合而成。包括录音人物通讯,录音事件通讯,录音工作通讯,录音概貌通讯。 4广播电视新闻评论:是广播电视新闻媒介对当前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和重大问题发议论,讲道理,有着鲜明针对性和指导性的一种政论文体。 5纪录片:非虚构,非表演的影视艺术,它的本质是视听形象的纪实性。纪录片的主要特点是:真实性,纪实性,随机性 6广播电视报纸的优势? 广播:首先,广播传播范围广,传播速度快,穿透能力强。其次,多语种广播,针对性强。第三,成本低。第四,接收方便。 电视:视听结合传达效果好,纪实性强、有现场感,传播迅速、影响面大,多种功能、娱乐性强。报纸:1、传播面广。报纸发行量大,触及面广 2、传播迅速。报纸一般都有自己的发行网和发行对象,因而投递迅速准确。 3、具有新闻性,阅读率较高。报纸能较充分地处理信息资料,使报道的内容更为深入细致。4、文字表现力强。报纸版面由文字构成,文字表现多种多样,可大可小,可多可简,图文并茂,又可套色,引人注目。 5、便于保存和查找。报纸信息便于保存和查找,基本上无阅读时间限制。6、传播费用较低。 7传播史的五次革命 语言的产生,文字的发明,印刷的发明,电子媒介的产生,计算机的发明。 8新闻规律的涵义 新闻规律是新闻传播活动固有的本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必然性的品格。 9新闻双重价值律的标准 时新性,重要性,接近性,显著性,趣味性 10新闻双重价值的判断 11新闻宣传价值的几点要素 第一新闻报道与党中央的思想政治路线保持高度的一致,无条件宣传党的路线和政策。(前提)第二新闻报道的策划与构思,要从党和人民的长远利益根本利益考虑,对党的事业负责和对人民利益负责是一致的,需要有长远观念与全局观念。(过程)第三新闻报道无论是表扬还是批评,提倡还是反对,都要考虑报道的社会影响和效果。(效果)第四宣传要坚持唯物辩证法,防止片面性,表面性与绝对化,防止唯心主义与形而上学的思想观念与方法的侵蚀(方式)第五注意保密 12广播电视新闻的特殊规律那三个? 直线律,顺序律,完整律 13广播电视新闻工作的基本原则? 一党性原则。二真实性原则。三思想性原则。四社会效益第一原则。五为受众服务原则 14广播电视新闻的传播共性? 一传播对象的广泛性(直接,费用低,文化程度要求)二传播顺序的制约性(线性,与报纸网络相比)三传播信息的多元性(全方位信息——主信息之外的现场音响,画面)四传播过程的参与性(心理介入和亲身介入——人际交流的画面)

广播电视概论完整版

第一章 1、广播电视的定义:广播电视是一种电子通讯手段,是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传送声音和图像的电子信息传播媒介。人们凭借电子音像技术有意识建立大众传播媒介,向期望的受众传送专门制作的声音和图像节目。 2、广播电视分类广播电视可统称为“广播”:“声音广播”、“电视广播”;无线广播、有线广播、无线电视、有线电视。 3、电视节目的创作也显示了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电视纪实创作、1993年5月1日,《东方时空》开播,标志着中国电视进入到栏目化的阶段、1996年3月16日,《实话实说》的开播,标志着电视谈话节目的崛起、1998年岁末起,由湖南卫视发轫,一大批电视游戏娱乐节目走红中国、电视直播。 第二章 1、1873年,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威尔发表了《电磁论》在理论上确立了电磁学,被公认为无线电之父。 2、1895年意大利科学家马可尼和俄国科学家波波夫分别进行了无线电传送信号的实验,实现了无线电的发送和接收,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无线电收发报机,无线电通信进入实用阶段 3、1906年12月24日圣诞之夜,费森登播出了《圣经·路加福音》中的圣诞故事、小提琴演奏的圣歌、并祝贺大家圣诞快乐。这是世界上

的第一次语言广播,听众是当时附近船上的报务员们。宣告了广播的诞生。 4、1920年10月27日,美国商务部分配给西屋公司一个商业海岸 电台呼号:KDKA。这是第一个向政府领取营业执照的电台。 1920年11月2日,KDKA电台开始播音。这标志着广播事业 的诞生。 5、广播的发展: 1)、开办广播:1920年前后,广播在各国普遍出现。(如:1919年英国、1920年美国、1923年德国、中国,1925年日本)初期的广播电台规模小,设备简陋,发射功率低,广播时间短,主要是对国内广播。2)、对外广播:帝国主义国家为了加强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掠夺和控制,开始利用对国外广播。 3)、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广播:广播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挥了重要作,苏、美、英、等国同德、意、日法西斯国家展开了激烈的“电波战”(广播战)。各国的广播电台迅速及时地报道战争消息,有的广播电台派出记者(默罗)到前线采访,播出了许多真实生动的报道。一些国家元首(丘吉尔、罗斯福)多次到广播电台发表演讲,动员鼓舞人民同法西斯斗争到底。 4)、调频广播的诞生:1923年美国科学家阿姆斯特朗开始研究调频广播,1933年达到实际应用地步,1935年建立了最早的调频广播。因为战争,政府暂停发放执照。战后,美国于40年代建立了一批调频电台。50年代,英国、日本及其他国家也办起调频广播。70年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