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工程安全评价案例

某工程安全评价案例
某工程安全评价案例

XX乙烯工程安全评价案例

安全环保研究院

2001年11月

目录

一、总论 (1)

1.1 概述 (1)

1.2 评价目的和原则 (1)

二、工程概况 (2)

2.1 总图布置 (2)

2.2 气象条件 (2)

2.3 地质及施工条件 (2)

2.4 主要生产装置工艺流程 (3)

2.5 XX乙烯厂安全管理状况 (4)

2.6 工厂生产过程中潜在的危险危害因素 (5)

三、系统危险辨识 (6)

3.1 系统危险辨识方法及危险分级标准 (6)

3.2 危险辨识主要工作内容 (8)

3.3 系统危险辨识结果综合分析 (9)

四、系统危险控制能力诊断 (13)

4.1 乙烯厂现代化安全管理模式 (13)

4.2 系统危险控制能力评估 (14)

五、综合安全评价 (17)

5.1 综合安全评价方法的确定 (17)

5.2 综合安全评价模型 (18)

5.3 安全度综合评定 (21)

六、评价结论及安全管理工作建议 (23)

6.1 评价结论 (23)

6.2 安全管理工作建议 (25)

一、总论

1.1. 概述

XX乙烯工程,是经国务院1988年批准立项的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厂址选定在XX市东郊黄埔区大田山地带的将军地西侧,西距XX市约28Km。厂区占地面积约80 多公顷。

本工程有5 个生产装置:即15.0万吨/年乙烯装置,10.0 万吨/年聚乙烯装置,7.0万吨/年聚丙烯装置,8.0万吨/年苯乙烯装置,以及5.0万吨/年聚苯乙烯装置。

1.2. 评价目的和原则

1.2.1 评价目的

安全评价是现代化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在系统寿命周期内各阶段,都应进行安全评价。XX乙烯工程目前处于投产前的试车准备阶段,本次评价是工程投产前试车准备阶段的安全评价。

通过安全评价,运用现代化安全系统工程及安全控制论的原理和方法,系统发掘存在于生产工艺、设备、作业环境等环节的潜在危险因素,预见并分析危险经触发可能发生的事故状况及造成的危害,有针对性的制定防范措施和控制危险的对策,为工程投产后,企业组织和实现安全生产提供决策依据,基层组织实施危险预测预控提供信息基础。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应于企业生产要求的现代化安全管理体系和安全管理模式。

1.2.2 安全评价原则

1.以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为指导思想,综合运用现代安全系统工程新技术,并吸收已有评价技术的有益成份,辨识评价工程各子系统存在的危险状况,有针对性提出危险控制措施。

2.运用安全控制论的安全评价模型开展综合安全评价。

3.现代化安全管理模式的提出强调以危险源辨识为基础,以系统危险控制为核心。

4.评价对象主要XX乙烯工程的主要生产装置为主。

1.2.3 评价范围

据初步设计文件,确定评价范围包括:

1.乙烯装置,包括裂解、急冷、裂解气压缩、冷分离、热分离、制冷等装置;

2.苯乙烯装置;3.聚乙烯装置;

4.聚丙烯装置;5.聚苯乙烯装置;

6.罐区;7.消防系统;

8.辅助系统;9.公用设施;10.总体布局与周边环境。

1.2.4 评价工作内容

1.通过危险辨识,对物料、能源、生产工艺装置、管线、作业环境等的危险充分暴露,尤其是各子系统接口处可能出现的危险;

2.评价重大危险源被激发酿成事故后,生命财产损失严重度;

3.评价自然灾害如洪涝、雷电、风暴对系统的危害以及重大危险源诱发事故的可能性;

4.评价工人操作条件和防止人为失误的安全防护装置是否符合要求;

5.评价由于管理失误可能造成的风险。

上述评价工作内容贯穿于各子系统的危险辨识分析评价的各个环节。

二、工程概况

2.1. 总图布置

XX乙烯工程选址于XX市东郊黄埔区,位于城市规划的石油化工工业区。厂址西距XX市中心约28km,东距深圳市约120km,距黄埔区中心约4 km。

厂址区域轻、化工工业较为发达,机械工业和其它工业也有一定基础。厂址西侧有XX化工厂、XX氮肥厂、XX油脂化工厂、珠江造纸厂、人民制革厂等,南邻XX石油化工总厂,东南有黄埔化工厂等。地区协作条件好。

厂区南侧紧邻旧围村,西侧为姬堂小学,西南侧有黄埔区物资局炸药库一处,对本工程会有相互影响。

工程在总体布置中尽量把有危险的装置布置在影响较小的位置,以减少对职业安全与卫生的影响。如化学品库布置在厂区的东北角,远离生产装置,且为独立建筑物,一旦发生事故,也不会对其它设施造成影响。空分装置为保证吸入空气的纯度,也布置在厂区的东北角,为全年主导风向的上风向。乙烯罐区、全厂罐区、液化气站等火灾危险性大的场所,布置在厂区的东侧,为主导风向的侧风向,以减少对其它区域的影响。

总图布置见附件一。

2.2 气象条件

气温:年平均气温21.8℃,最热月平均气温28.5℃,极端最高温度38.7℃。

主导风向:年主导风向:北;夏季主导风向:东南;冬季主导风向:北。年平均风速1.9m/s,夏季平均风速1.86m/s,冬季平均风速2.07m/s,并有台风出现(风速达35.4m/s)

降水量:年最大降水量1680.5mm,1小时最大降水厚度1.1.1mm/h,1日最大降水厚度284.9mm/d,一次暴雨持续时间及降雨量(1955年7月5—6日)15时50分,275.5mm。

雷暴:年平均雷电日数为82.4日/年,年最多雷电日数为111日/年。

2.3 地质及施工条件

厂址地区的土壤主要由粘土、亚粘土、亚沙土组成,承压力约为14T/m2—29 T/m2。下层为风化状花岗岩,岩基埋藏深度不一。从露地面的基岩观察,属中生代燕山期块状花岗岩。XX市地震烈度为5.5—6级,设计烈度按7度设防。

该厂地处丘陵地带,为平整土地,有些低洼地段需用土填平,此处土质较松。为防止地基下沉,设计中的防范措施采用伸打桩和强夯地基的处理方法,提高建构筑物的基础强度,防止形变。

2.4 主要生产装置工艺流程2.4.1 乙烯装置

2.4.2 聚乙烯装置

2.4.3 聚丙烯装置

2.4.4 苯乙烯装置

2.5 XX乙烯厂安全管理状况

鉴于该厂已于1997年进行了投料试车运行,由于种种原因,未能持续生产。但在安全管理方面,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机构及规章制度,形成安全工作上的厂、车间(部门)、班组三级管理,上至厂长,下至岗位工人形成一个指令和要求迅速下达,基层信息迅速反馈的逐级保证体系。安技人员素质较高,大部分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厂安全组织管理网络见框图所示。

为保证乙烯工程的安全顺利复产,1999年5月至今,乙烯厂已制定了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达40余个。主要规章制度如下:

1)安全生产责任制 2)安全教育制度

3)安全活动管理制度 4)事故管理制度

5)事故隐患治理管理规定6)安全技术措施管理制度

7)安全检查制度8)动火升级管理制度

9) 盲板管理制度10)事故柜管理制度

11)安全标志管理制度12)用火票签发程序规定

13)安全阀管理制度14)安全工作月、季报告书制度

安全组织管理网络

15)合同工、临时工、民工及外来施工人员安全管理规定

16)易燃可燃液体防静电安全管理规定17)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管理规定18)职业安全卫生技术装备管理规定19)工业卫生管理规定

20)防护器材管理规定21)电梯的使用和安全操作规定

22)便携式气体检测器管理制度23)厂内一般安全规定

24)安全会议制度25)消防设施管理实施细则

26)安全用火管理制度27)安全检修制度

28)大检修安全规定29)进设备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30)乙烯厂罐区安全管理规定

2.6 工厂生产过程中潜在的危险危害因素

1)火灾爆炸危险

本工程生产过程中使用和产生的原材料、中间产品、产品等均为易燃易爆物质,如氢气、甲烷、乙烯、丙烯、丁二烯1.3、芳烃类等,在高温、高压、深冷等工艺条件以及设备易腐蚀,可能造成泄漏,遇明火(包括静电、雷电等)引起火灾爆炸。另外,一些催化剂也具有易燃易爆性,如三乙基铝,与水、空气和含有活泼氢的化合物激烈反应,与空气接触自动燃烧,与含氧化物,有机卤化物反应甚为激烈。

2)毒物泄漏或不慎接触造成中毒危险

生产过程中使用和产生的原材料、中间产品、产品等也具有极大毒性。如苯、甲苯、二甲苯、二甲基甲酰胺、乙烯、丙烯、丁二烯1.3、苯乙烯、糠醛等,这些物质尽管在生产过程中是密封进行,但有可能因设备密封不严和误操作引起泄漏或误接触,引起中毒。本工程涉及的主要有毒原料与产品毒性危害如下表所示:

3)雷电、静电危险

本工程的大部分设备均为露天布置,一些塔类设备的净空高度高,而该地区年平均雷电日数为82.4日/年,年最多雷电日数为111日/年。因而装置容易受雷击产生火花,可能引起泄漏的易燃易爆物质的火灾爆炸。另外,装置在物料的输送过程、人穿化纤服装等产生静电,静电积聚到一定的程度将产生放电造成火花,引起火灾爆炸。

4)机具伤害和高处坠落危险

装置设备中有大量的泵类等传动设备,同时化工生产的特点决定了其生产设备和管线高空架设和重叠布置,作业人员在进行现场巡查和检修作业时,可能因传动装置防护不当,引起机具伤害;或高处作业时不慎造成坠落伤害。

5)粉尘作业危害

本工程的聚乙烯装置、聚丙烯装置、聚苯乙烯装置生产工艺最终产品为固体颗粒,在造粒过程中,尽管是在密闭的管式设备中进行,但仍有可能发生泄漏,造成粉尘危害。

6)噪声作业危害

本工程噪声强度较高的主要部位有空压机、压缩机、冷冻站及泵房,噪声水平在85dB —100dB。

三、系统危险辨识

3.1 系统危险辨识方法及危险分级标准

3.1.1 危险辨识方法选择

由于危险辨识在安全管理和安全评价中的重要地位,近几年来,国际上已开

发出许多用于系统危险辨识的危险分析方法,而每一种方法一般适用于不同危险特征的分析对象。因此,在具体开展危险辨识时,必须根据分析对象的特点、需重点发掘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选择系统危险分析方法。

根据前述本工程潜在危险危害因素状况,系统危险辨识应重点把握以下几方面内容:

* 全面分析主要灾害事故被触发的原因;

* 系统了解各危险源危险状况信息,如事故模式、缺陷状况、本质安全化水平等;

* 分析辅助系统危险状况;

* 分析重要危险装置经触发造成事故的波及范围及其影响。

为达到上述目的,采用了表3.1所列分析方法开展系统危险辨识工作。

表3.1 危险辨识方法及主要目的

3.1.2 危险严重程度与危险概率分级标准

分级标准如表3.2、表3.3所示。

表3.2 危险严重程度分级表

表3.3 危险发生概率分级标准

3.2 危险辨识主要工作内容

3.2.1 主体生产系统危险源划分

危险源划分工作是在系统熟悉乙烯工程有关初步设计资料,并对乙烯工程进行必要的现场调查基础上进行。

危险源划分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1.从安全系统分析与危险控制角度,以主要设备、设施或岗位为中心,将主要危险设备、工艺状况及操作条件、作业范围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的辨识对象划分为不同的危险源。

2.满足日常生产操作管理的要求。

根据上述原则,将整个生产系统划分成34个危险源。

3.2.2 危险源辨识

危险源辨识在整个安全评价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安全评价工作的基础,其工作量占整个评价工作的一半以上。

按照危险源辨识工作程序,对每个危险源所涉及各种作业中的潜在危险因素、触发条件、事故后果、事故类别、控制措施,以及固有危险状况,包括本质安全化状况、设备、设施、工艺缺陷、危险暴露程度等信息进行系统发掘。

危险源辨识的现场调查工作在对乙稀厂的各有关部门和车间进行广泛和深入的调查的基础上,参阅大量石油化工企业的事故案例,运用系统危险分析方法,依照有关规程、标准,对所调查信息进行大量的加工、整理,并制定了专门表格对34个危险源有关信息进行了登记,形成危险源辨识结构文件。

3.2.3 故障树分析(FTA)

针对乙烯工程石油化工生产系统的危险特征,分别对装置内化学爆炸、工艺介质外泄燃烧爆炸、加热炉爆炸、锅炉爆炸等4种事故类型,进行了故障树分析。

FTA的故障树生成,最小割集以及危险概率计算运用了Faultrease Version 1.2软件。

3.2.4 辅助系统危险性调查分析

为保证对系统危险性分析的完整性,采用FMEA方法对消防、供配电、防雷电静电等十四个辅助系统存在的危险因素及其对主体生成系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3.2.5 重要危险设施危险严重度估计

鉴于石脑油储罐存在易燃易爆危险特性,运用Dow化学公司火灾爆炸指数法第六版,对油库的火灾爆炸危险进行了估计。

对于芳烃抽提装置,一旦发生泄漏,首先将形成液池,遇火会造成火灾,后果严重。运用国外风险评价的火灾后果评价模型——池火灾模型及计算机软件(ARCHIE OF EPA,the pool fire pool explosion),对苯塔泄漏的火灾后果严重度进行了估计。

运用密闭容器水被汽化膨胀造成超压爆炸模型,对蒸汽锅炉可能造成的超压爆炸,估计了其爆炸冲击能量。

针对易燃易爆气体泄漏后,形成气云遇明火引起气云爆炸的后果,运用气云

爆炸模型及计算机软件(DEGADIS OF EPA, VCE OF JET RELEASE),对氢气泄漏的气云爆炸后果,进行了估计。

3.3 系统危险辨识结果综合分析

3.3.1 主体生产系统危险源辨识登记结果分析

经过对所划分的34个危险源进行系统危险辨识,全厂主体生产共发掘有关事故模式684条,设备、设施缺陷30项,环境缺陷26项,表3.4乙烯厂危险源辨识结果汇总。

表3.4 乙烯厂危险源辨识结果汇总表

续表3.4 乙烯厂危险源辨识结果汇总表

合计684 30 26

1.事故模式分析

经统计,事故模式较多的10个危险源分布如表3.5所示。

表3.5 事故模式分布状况

从表3.5可以看出,上述10个危险源的事故模式较多,合计占全部总数的51.9%,工程投产后,应重点增强上述危险源所在岗位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安全技能、安全知识教育,通过危险预知活动等手段,提高职工安全素质。

2.从发生故障的可能性看,发生事故概率较大的几个危险源依次为:汽车装卸作业区、原料贮罐区、裂解炉、成品贮罐区、C4球罐区、裂解气压缩、冷分离作业区、空分空压、辅助锅炉、汽油加氢作业区、聚合生产区;

3.从发生事故的后果看,可能发生O级事故的危险源有6个,占总数的

17.6%,Ⅰ级事故的危险源有14个,占总数的41.2%;

4.从危险源管理级别看,A级危险源6个,分别为裂解气压缩及碱洗作业区、乙烯、丙烯制冷作业区、A罐区、丁二烯抽提作业区、原料贮罐区、C4球罐区;B级危险源10个;C级危险源6个;D级12个。

3.3.2 后果严重度估计分析

1.针对石脑油贮罐、聚丙烯反应器的火灾爆炸危险特征,运用火灾爆炸指数法计算石脑油贮罐、聚丙烯反应器的火灾爆炸危险指数分别128、141.12,其火灾爆炸破坏影响如下:

*石脑油贮罐火灾爆炸破坏半径为32.77m,破坏半径范围内65%的设备、设施可能遭受火灾破坏;但由于安全措施较完善,修正后的火灾爆炸危险指数降为70.9,属于较轻危险等级。

*聚丙烯反应器火灾爆炸破坏半径为34.4m破坏半径范围内80%的设备、设施可能遭受火灾破坏;但由于安全措施较完善,修正后的火灾爆炸危险指数降为80.7,属于较轻危险等级。

2.针对苯塔及其辅助设施可能发生泄漏引起火灾的危险,运用池火灾模型对其后果进行了评估。结果如下:

表3.6 苯塔管道泄漏引起火灾影响状况

从表若泄漏时间达到30分钟,火焰高度将达8.82m,受风力影响,将严重威胁友邻设施的安全。

3.鉴于水在常压下温度升高到100℃时,水吸收汽化潜热变为水蒸汽,当水完全蒸发后,分子间的距离增大10~11.447倍,具体积增大约1500倍。若此膨胀过程在极短时间内发生,就会发生爆炸。最大可能释放能量可近似按工程热力学绝热过程计算。蒸汽锅炉存在上述超压爆炸危险。计算结果如下:

表3.7 锅炉蒸汽超压爆炸影响范围估计

4

压状态,生产、储存设备也多为压力容器,由于工艺操作失误、设备缺陷等诸多因素,常常引起压力容器、连接管线、附属部件的破裂,导致化学物质的泄漏。泄漏出的物质如果蒸发与空气混合,则会形成大块易燃易爆气团或蒸汽云,遇到激发能源时,将产生火灾爆炸。对甲烷化反应器氢气泄漏发生火灾后的影响范围估计如下:

表3.8 甲烷化反应器氢气泄漏爆炸影响分析

3.3.3 重大缺陷及其影响一览表

表3.9 重大缺陷及其影响一览表

四、系统危险控制能力诊断

系统危险控制能力是反映企业生产系统对生产、工艺、设备、设施等潜在危险的控制管理能力。要诊断乙烯工程生产系统危险控制管理能力状况,必须针对乙烯厂实施现代化企业制度的特点,提出一套符合乙烯装置安全生产管理要求的现代化安全管理模式作为参照基准。

4.1 乙烯厂现代化安全管理模式

4.1.1 乙烯厂安全系统要素状况分析

1.从企业安全管理运作角度,安全管理应体现全员参与,尤其是班组危险控制机制的落实,因而必须有一些实用的用于基层管理的危险控制技术作为支撑,以强化班组安全自主管理。从目前所掌握的乙烯厂有关安全管理文件看,尚缺乏基层管理的危险控制技术方面的内容。

2.从现场调研所了解的情况看,即将上岗的生产管理、操作人员的文化素质都较高,能适应现代化企业生产管理要求,但大部分人员都较年轻,生产管理经验较为缺乏,加之设备的先进性,往往给各级人员,尤其是岗位人员造成一种侥幸心理,而忽视生产、工艺过程中的潜在危险。

3.化工工艺设备的自动化程度高,对操作人员的应急能力提出了很高要求,应强化操作人员的应急处理意识和技能。

4.1.2 现代化安全管理模式基本结构

运用现代控制论原理,现代化安全管理模式可用如图4.1所示的安全系统反馈控制图描述。

图4.1 安全系统反馈控制图

从图4.1可以看出,系统危险辨识是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础,既为危险控制提供信息,也为危险评价提供依据。通过安全考评,可获得系统危险控制状况有关信息,找出管理上的薄弱环节;最后通过综合评价,对系统安全状况进行综合判断,为管理部门下步安全管理决策提供依据,从而形成动态约束机制。

4.1.3 模式的基本特点

该模式是综合运动用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原理于企业安全系统工程实践的产物。

具体说来具有如下特点:

1.强调危险辨识,以掌握危险源的危险严重度、发生概率、事故模式、波及范围、缺陷状况等信息,为控制危险提供依据。

2.以控制危险为核心,并以实施班组危险控制为重点。通过岗位在线危险预知活动(KYT),标准化作业,提高职工安全素质;协调各级安全检查网络,加强检查信息管理,建立安全信息管理系统。

3.将安全评价作为一种危险控制工具,通过实施各级安全考评,以形成一种动态约束机制。

4.正确运用恰当的反馈控制方式,除众所周知的负反馈控制外,特别提倡运用前馈控制,切实防患于未然。

4.2 系统危险控制能力评估

4.2.1 控制因素评估表的形成

系统危险的控制因素涉及领导安全意识、管理水平、人员素质以及安全信息系统运作质量等,内容十分广泛,并且都是无法衡量的定性因素,必须认真筛选,抓住主要因素。尤其是管理水平,必须体现各级管理机构的工作内容,须分层次加以考察。因此,控制因素评估表分厂、车间、班组三级制定。

1.控制因素筛选

评估表内容的制定原则上狠抓与控制事故关联较大的重要因素,如掌握重要的安全信息,实际采取的反事故措施,工人的在线安全训练等,而对于是否成立安委会等形式性的内容不作为控制因素。

各级控制因素分二层考虑,如班组控制因素筛选结果如图4.2所示。这些内容都是前述现代化安全管理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2.控制因素的赋值

目前,对于控制因素评估表的赋值大都凭经验给定,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如何使赋值结果具有科学依据,是很多安全系统工程研究者长期困惑的问题。这项工作实质是决策问题,本课题采用现代决策技术——层次分析法(AHP),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

AHP 的具体做法是通过将全部因素两两成对比较,判别轻重程度,列出一个判别矩阵,最后根据矩阵某些特殊算法进行合理判断。

图4.2 班组控制因素层次图

如班组第一层控制因素的判断矩阵为:

A B C D

据判断矩阵求得归一化权向量为:

W=(0.2290,0.3584,0.3014,0.111)T

班组控制因素

工人素质 班组安全活动 安全检查 文明生产

班组长安全工作职责

岗位作业“三

不伤害”内

岗位作业防止事故技能

班前及集体协同作业

工前危险预知活动 日常活动及

危险预知活动

班组

长例行检查

岗位危险控制检查

场所布置

通道情况

工具摆放

D C B A 文明生产 工人素质 班组活动 安全检查 1 1/2 1 2

2 1 1

3 1 1 1 3 1/2 1/3 1/3 1

然后,根据判断矩阵与权向量的和,求得最大特征值和一致性比例C.R分别为:

λmax=4.0456

C.R= 0.016

根据AHP一致性判断准则,以C.R愈小愈好,当C.R<0.1时,即可认为合格。因此,权向量非常理想。

为方便使用,采用100分制,则权重化为:

W=

A B C D 24363010?

?

?

?

?

?

班组第二层控制因素及厂、车间控制因素的赋值也采用上述方法确定,从而避免了主观性。三级控制因素评估表。

4.2.2 各级危险控制能力评估

表4.1 班组危险控制评估结果

表4.2 车间危险控制评估结果

表4.3 厂级危险控制评估结果

五. 综合安全评价

5.1. 综合安全评价方法的确定

六十年代以来,许多工业发达国家,针对日益严重的重大工业事故,开发并实施了一些定量安全评价方法,颁布了一系列有关危险辨识、控制安全评价的规程、标准,如1982年欧共体颁布了《预防重大工业事故危险法令》,1992年美国颁布了《高危险性化学物质生产过程安全管理规程》和《风险管理规程》。概括起来,安全评价方法主要包括指数法和概率法两大类。

指数法由美国道化学公司首创,并用火灾爆炸指数作为衡量化工厂危险严重度标准,在世界范围内较有权威性,由于其侧重于危险严重度的评定,对于综合

评价不宜采用。

英国帝国化学公司(ICI〕蒙德分部在道化学公司的火灾爆炸危险指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补充完善了有关内容,加强了系统危险控制的一些内容,由六个系数,总共33个因子的连乘积作为综合危险性指标的修正,形成一种综合评价方法。但该评价法最大的局限性在于很难保证综合危险性指标修正的准确度。经过测算,由于33个因子中每个系数取值无严格的科学尺度,若考虑每个取值相对误差平均偏离±5%,33个因子连乘结果的误差可能使计算结果变为实际值的5倍或降低1/5倍,这就说明用该评价法进行评价很难得到恰如其分的评价结果,实际应用也说明此问题,不宜采用。

概率法以美国国防部的系统安全标准882为典型。该标准的主要特点是:要求在系统寿命的全过程,从规划、设计、制造、运行等各阶段,都要考虑消除或控制危险,并针对各阶段特点,规定不同的危险分析方法。对于危险的辨识与控制,该评价法不失为一有效手段。但至今未提出定量综合评价模型。

以上简述的几种国外著名安全评价方法虽互有长短,但共同特点是未充分考虑系统运行的动态特点。为此提出以安全控制论为基础的综合安全评价法。

该评价法的主要特点是:

1.以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为指导思想,综合应用现代科学新技术,并吸收已有安全评价技术的有益成份,将安全系统视为系统中危险及其控制二者斗争的结果,系统安全水平则是二者斗争长期积累的反映。

2.安全评价建立在系统危险辨识与控制基础上,并以现代化安全管理模式做为安全评价的参考系。

3.综合评价数学模型能较准确反映系统安全状态及其动态变化。

本评价法以现代化安全管理为参考系,评价结果不仅可以客观地评估系统安全水平,还有助于企业安全管理进一步现代化、科学化,形成有效的制约机制。

以安全控制论为理论基础的综合安全评价法,目前已在烧结、炼钢、轧钢、氧气、乙炔、化工苯加氢、水电工程等不同类型的专业工厂、建设工程进行过试点评价,评价结果令人满意,并受到有关方面的好评。

5.2. 综合安全评价模型

5.2.1系统安全度动态模型

系统安全度是衡量系统危险控制能力的尺度。安全度高者,发生事故概率小。根据安全控制论的理论,安全度定义为:

S=Glnmτ(1)式中,m为系统职工人数,τ为系统平均无事故时间。

系统安全度随系统安全状态的变化呈动态变化,其动态变化的原动力是安全系统中危险与控制二者矛盾的斗争—称之为危险控制效应。因此,某一时期(年)系统安全度是上一时期(年)系统危险控制效应之和,即:

S(K)=S(K-1)+B(K) (2)

B(K)=αC—βH

式中S(K)—评价年度安全度;S(K-1)—初始安全度;B(K)—评价年度控制效应;C-系统危险指数;H-系统危险指数;α、β—常数,由安全控制论原理计算确定。

式(2)中第一式说明安全度具有积累效应。第二式表征系统中危险H与控制能力C二者的斗争。

B(K)>0,表征C占优势,S上升;B(K)=0,表征二者持平,S保持稳定;

B(K)<0,表征C处劣势,S下降。

最新安全预评价案例

安全预评价案例

编制说明 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事关改革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搞好安全生产评价工作,是促进生产安全、提高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市场监督职能的基本任务,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本要求。 为了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依据《安全许可证条例》、《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国家安监局第9号令)和《陆上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安全评价导则》的有关规定,为了加强陆上石油和天然气的开采业的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设施“三同时”及陆上石油天然气开采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规范陆上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安全评价行为,确保安全评价的科学性、公正性和严肃性,受某公司的委托,吉林省元麒安全环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对委托企业合作区块新生产井进行安全预评价。 为使安全预评价能够准确地反映该企业的安全生产状况,评价组经过现场勘察和相关资料的搜集,根据企业提供的《油藏工程开发方案》,运用安全评价的方法,分析和预测该企业建设项目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的危险度评价,查找生产中可能存在的事故隐患,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将采油生产运行期的风险控制在安全合理的程度之内。

报告的编写始终以《陆上石油与天然气开采业安全评价导则》的要求为依据,以评价单位的客观事实情况为内容,利用科学的评价方法,认真地进行安全评价报告的编写工作。此报告为企业安全生产运行及日常安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前言 为了贯彻安全生产方针,以适应经济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为保证生产和人安全的需要,安全评价就显得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我国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开展安全评价是这一方针在安全生产工作上的具体体现,也是预测、预防事故的安全手段,在贯彻安全生产方针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安全评价是以实现工程、系统安全为目的,应用安全评价方法对工程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识别和分析,判断工程、系统中存在的危险的可能性的严重程度,并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和建议,从而为工程、系统中的安全防范和监督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为了使安全评价结果能够准确的反映出该公司的安全状况,评价人员本着科学、严谨、公正、规范的原则,通过现场调研,相关评价资料的收集,现场相关拍照资料,组织技术交流等形式,取得了评价工作所需要的资料和数据,为做好评价工作奠定了基础。 根据《陆上石油与天然气开采业安全评价导则》的要求,我们编制完成预评价报告,可查出设计中的缺项和不足,分析和预测工程、系统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可能导致的危险、危害结果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指导危险源监控和事故预防,以达到最低事故率、最少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并为政府的安全管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案例1 S201施工图设计道路安全评价报告结论

报告五 新疆S201改建工程 施工图设计审查 报告结论

目录 1.概述..........................................................................................错误!未定义书签。 1.1道路基本建设情况和运营情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1.2主要的技术标准.................................................................错误!未定义书签。 1.3评价范围与内容.................................................................错误!未定义书签。 1.4评价依据.............................................................................错误!未定义书签。 2.评价人员组成及工作过程......................................................错误!未定义书签。 2.1评价小组组成.....................................................................错误!未定义书签。 2.2评价工作过程....................................................................错误!未定义书签。 3.交通安全状况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3.1整体安全状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3.1.1事故情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3.1.2交通情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3.2交通参与者.........................................................................错误!未定义书签。 3.3道路安全状况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3.3.1道路线形.......................................................................错误!未定义书签。 3.3.2路基、路面和排水.......................................................错误!未定义书签。 3.3.3桥隧构造物...................................................................错误!未定义书签。 3.3.4交通工程设施...............................................................错误!未定义书签。 3.3.5服务设施.......................................................................错误!未定义书签。 3.3.6路线交叉.......................................................................错误!未定义书签。 3.4车辆情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3.5环境情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4.重点路段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4.1相对事故多发路段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4.1.1判别方法和原理...........................................................错误!未定义书签。 4.1.2判别结果及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4.2其它重点路段....................................................................错误!未定义书签。 5.主要结论..................................................................................错误!未定义书签。

2019年注册安全工程师《案例分析》考试真题

2011年注册安全工程师《案例分析》考试真题 及答案 案例一 A焦化厂为民营企业,从业人员1000人,2009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2起、造成2人轻伤。该厂因精苯工业废水兑水稀释后外排,被环保部门责令整改。该厂采取的措施是将废水向煤堆喷洒,这样既仰制了扬尘,又避免了废水外排。为防止相关事故发生,该厂于2009年5月20日制定实施了《A焦化厂精苯污水喷洒防尘管理办法》。 2011年5月11日15时20分许,A厂备煤工甲、乙在进行胶带输送机巡检作业时闻到强烈异味,随后两人分别前往不同部位查找原因。15时38分,乙听到从甲的方向传来一声闷响,气浪迎面扑来,发现通廊部分坍塌。乙立即呼救。厂领导接到报告后,迅速组织对胶带输送机通廊坍塌现场进行搜救,在胶带输送机通廊北端发现甲倒在废墟中。甲头部有明显外伤,身上大面积烧伤,经医务人员确认已经死亡。 事故调查确认,此次事故为1号煤仓内苯蒸汽爆炸事故。在含苯废水向煤场内煤堆喷洒1年后,废水管道断裂,废水从管道断裂处流入煤堆底部,经胶带输送机运输,大量含苯煤粉进入1号煤仓,从含苯煤粉中挥发出的低浓度苯蒸汽积累、聚集达到爆炸极限,遇到点火源后引起爆炸。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14分,每题2分,1-3题为单选题,4-7题为多选题):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关于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及安全管理人员配备的规定,A厂() A.可以只配备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B.可以委托注册安全工程师事务所代管企业安全生产。 C.可以委托具有安全评价资质的评价机构代管企业安全生产。 D.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E.可以委托具有注册安全工程师职业资格的个人代管企业安全生产。 2、A厂招收新从业人员,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学时 A.12 B.24 C.36 D.48 E.72 3、A厂2009年百万工时伤害率() A.1 B.2 C.3 D.4 E.5 4、根据注册安全工程师管理规定,作为A厂的注册安全工程师,

客运站安全评价案例分析报告

客运站安全评价案例分析 果市二级容运公H]成疗于I曲6年,公司下设客运总站、稍代臥、§亍客乐分公司、检保养厂.技术财务祁、行政办企竜、营运部、金划部、安住保闻部竽细织机初拥冇背运线路240条、RS5个班派览屮跨省线路了条,跨地IX. 17^,.齐类伴运车辆4轲台* 1C中高级倉运客乍130台 处诃卜幅H牛客乍公诃?卑扌H荐公坪旅卒迄絵、旅潇泌牛运输任狰匚按崗家一级站會林准姥设的客运总站.日口】发送推客沾力人 H中二级资喷的机动半修配厂,可以虞脱备类半辆的人中小修业务;机功年检刘会旬町球揽备类机动车的检测业碧,燃代站和检测台’可保证营运军牺燃代的供给及车辆拽术状况的检於. 公司现有营运车辆450台,总座位11436,其申禹级客年112台* ff 更数为3706=小级客舉271自?吨世数力67閃;fiM'#t4<67舍"座位数为937o 虫产址篦哎机具的型够、数皐、状况等见明细表(见附衷1) 公司内部曽理实行聊业部制.於工实行竞爭上岗。内设财务部、安全保哺離技术部、营运部、企管策划笳、行政办公室、稻许駅匕个廿理部蛊“ 客运站近三年安全生产惰况均符合行业帝理部门规定.死rrtftlT.伤人后标段财产损失的交通事枚起数均不高于政府履行业管理挪门的控制起数.GPS 系统完好率.在线率不低于致输及荷业带理部门规定值,近三年安全书战耳坤怙况如卜';2011年共发生贪任噺故13起*建「4人*伤24人* 2012年共发生贵彳I:爭故14起*妊丁门人,伤27人;2013年菲发主贵任爭故10 死卩2 人+伤16人口 42客运站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 審运曲展-个咁级的二级客込站.窘运讪的结构和规模比较处熬,配置的生产设施也比较完善,但由丁将运站的管理水平相对岀址落仃「职员安全蠹廣百特提岛,作业条竹也存亦较多樂感,所以村该獰运站谨行危险源濟识和凤险评价可以辅助客运站安全管理工作,帮助客运站预防和避免重大事故" 市舌%巨站实全水平辻:较落缺少根苏审故统计数据和敎料’诙穽运站

安全评价报告实例

XX酒店集团 XX快捷酒店(XXX店) 安全现状评价报告 XX安全评价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安全评价资质证书XXX-(X)-XXX-XXXX 二〇一一年一月十一日

XX酒店集团 XX快捷酒店(XXX店)安全现状评价报告 法定代表人:XXX 技术负责人:XXX 评价项目负责人:XXX 二〇一一年一月十一日

评价人员 技术专家 姓名签字

XX快捷酒店安全现状评价 1.安全评价的报告编制说明 1.1安全评价的目的 安全评价的目的是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寻求最低事故率、最少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本次安全现状评价要达到的目的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1.1通过评价确认酒店是否满足各项相关法律、法规、标准的规定。 1.1.2通过评价为酒店提出消除、减弱事故隐患的对策与措施,为事故隐患治理提供依据,提高酒店安全管理水平,实现安全的经营。1.2安全评价的过程与范围 受XX快捷酒店的委托,XX安全评价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承担了本项目的安全现状评价工作。 本次评价的对象为酒店内各场所安全现状,评价的范围包括酒店安全管理、电气安全和防火安全等方面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和安全评价。并对酒店内各方面安全水平做出客观的评价结论。确认其安全生产条件是否满足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定的要求。 1.3安全评价的依据 1.3.1法律、法规、标准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4)《天津市安全生产条例》

(5)《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00 (6)《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4-1995 (7)《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 50140-2005 (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9)《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 50222-1995 (10)《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2004 (11)《旅店业卫生标准》GB 9663-1996 1.4安全评价程序 1.4.1评价工作程序如下: (1)前期准备 了解被评价单位基本情况,确定评价范围,准备评价资料。(2)危险、有害因素和事故隐患的识别 针对被评价对象的情况,采用科学合理的辨识方法进行危害因素识别和分析,确定主要危害部位,有无重大危险源,以及可能导致重大事故的缺陷和隐患。 (3)定性、定量评价 根据酒店的特点,确定评价模式和评价方法,定性或定量的进行科学、全面、系统地分析评价。 (4)确定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综合评价结果,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安全对策措施的建议,并按照风险程度高低进行解决方案的排序。 (5)确定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某工程安全评价案例

XX乙烯工程安全评价案例 安全环保研究院 2001年11月

目录 一、总论 (1) 1.1 概述 (1) 1.2 评价目的和原则 (1) 二、工程概况 (2) 2.1 总图布置 (2) 2.2 气象条件 (2) 2.3 地质及施工条件 (2) 2.4 主要生产装置工艺流程 (3) 2.5 XX乙烯厂安全管理状况 (4) 2.6 工厂生产过程中潜在的危险危害因素 (5) 三、系统危险辨识 (6) 3.1 系统危险辨识方法及危险分级标准 (6) 3.2 危险辨识主要工作内容 (8) 3.3 系统危险辨识结果综合分析 (9) 四、系统危险控制能力诊断 (13) 4.1 乙烯厂现代化安全管理模式 (13) 4.2 系统危险控制能力评估 (14) 五、综合安全评价 (17) 5.1 综合安全评价方法的确定 (17) 5.2 综合安全评价模型 (18) 5.3 安全度综合评定 (21) 六、评价结论及安全管理工作建议 (23) 6.1 评价结论 (23) 6.2 安全管理工作建议 (25)

一、总论 1.1. 概述 XX乙烯工程,是经国务院1988年批准立项的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厂址选定在XX市东郊黄埔区大田山地带的将军地西侧,西距XX市约28Km。厂区占地面积约80 多公顷。 本工程有5 个生产装置:即15.0万吨/年乙烯装置,10.0 万吨/年聚乙烯装置,7.0万吨/年聚丙烯装置,8.0万吨/年苯乙烯装置,以及5.0万吨/年聚苯乙烯装置。 1.2. 评价目的和原则 1.2.1 评价目的 安全评价是现代化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在系统寿命周期内各阶段,都应进行安全评价。XX乙烯工程目前处于投产前的试车准备阶段,本次评价是工程投产前试车准备阶段的安全评价。 通过安全评价,运用现代化安全系统工程及安全控制论的原理和方法,系统发掘存在于生产工艺、设备、作业环境等环节的潜在危险因素,预见并分析危险经触发可能发生的事故状况及造成的危害,有针对性的制定防范措施和控制危险的对策,为工程投产后,企业组织和实现安全生产提供决策依据,基层组织实施危险预测预控提供信息基础。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应于企业生产要求的现代化安全管理体系和安全管理模式。 1.2.2 安全评价原则 1.以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为指导思想,综合运用现代安全系统工程新技术,并吸收已有评价技术的有益成份,辨识评价工程各子系统存在的危险状况,有针对性提出危险控制措施。 2.运用安全控制论的安全评价模型开展综合安全评价。 3.现代化安全管理模式的提出强调以危险源辨识为基础,以系统危险控制为核心。 4.评价对象主要XX乙烯工程的主要生产装置为主。 1.2.3 评价范围 据初步设计文件,确定评价范围包括: 1.乙烯装置,包括裂解、急冷、裂解气压缩、冷分离、热分离、制冷等装置; 2.苯乙烯装置;3.聚乙烯装置; 4.聚丙烯装置;5.聚苯乙烯装置; 6.罐区;7.消防系统; 8.辅助系统;9.公用设施;10.总体布局与周边环境。 1.2.4 评价工作内容 1.通过危险辨识,对物料、能源、生产工艺装置、管线、作业环境等的危险充分暴露,尤其是各子系统接口处可能出现的危险; 2.评价重大危险源被激发酿成事故后,生命财产损失严重度;

安全评价案例1 (2)

情景题 某企业中存在的危险化学品及其储存量如表1所示。依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和已知条件,试分析该企业的重大危险源。 表1 企业各种危险化学品及其储存量 几种危险物质的临界量如表2和表3. 表3 其他危险化学品类别及其临界量

解题思路: 依据:规范GB18218-2009 《职业资格三级》教材P182-P186页重大危险源辨识及重大危险源辨识的公式判定; 由图可看出气瓶房和喷漆工房边缘之间距离小于500米,故作为一个单元判断重大危险源: 按计算公式计算: + + + + =0.1+0.0005+0.0008+0.003=0.1043<1 因此气瓶房和喷漆工房单元不是重大危险源 油料库房单元按计算公式计算: ++=0.25+0.4+0.4=1.05>1 因此存放在油料库房内的危险化学品为该企业的重大危险源。

办公室的照度标准值为500Lx,照度标准值是指工作、活动或生活场所参考平面上的最低平均照度值。某新建办公室,现场实测工作参考平面上的8个照度数据为:527Lx、448Lx、518Lx、551Lx、549Lx、546Lx、498Lx、532Lx。试用“Q值检验法”判别其中是否有极端数据应该舍去。计算该新建办公室的平均照度值,并说明是否满足标准的要求?(观察8次的置信因素 Q0.90=0.47) 解题思路: 依据:《职业资格三级》教材P90页 根据Q值检验法从小到大排列: 448Lx、498Lx、518Lx、527Lx、532Lx、546Lx、549Lx、551Lx 极端值:448Lx 检验极端最小值:Q===0.49>(八次观测的Q0.90=0.47) 故448Lx应该舍去 新建办公室的平均照度值为 =532Lx>500Lx 故新建办公室的平均照度值满足标准的要求。

安全评估报告备案案例

《安全评估报告》的办理模板 2018年11月,网信办发布了《具有舆论属性或社会动员能力的互联网信息服务安全评估规定》。自此,各个应用市场陆续开始要求提供《安全评估报告》。 没有提供《安全评估报告》的开发者,可能会遭遇应用下架等处理。 那么《安全评估报告》该怎么写?《安全评估报告》在哪里提交?这是一份《安全评估报告》的办理攻略。 1、注册登录https://www.360docs.net/doc/0112720113.html, 已有注册账户的用户,在首页页面点击“评估报告登录”按钮,进入登录页面点击登录进入“评估报告登录”专用登录页。新用户需要根据要求,先完善主体信息,主体资质审核很快,大概5-10分钟就可以通过了,然后就可以填其他信息了。 2、注册登录后,点击“提交安全报告”进入信息填写页面 3、基本信息填写 《安全评估报告》里,“红色星号”为必填信息。这里简单列举下基本信息,仅供参考:

服务名称:APP名称(写软著上的名称比较稳妥); 服务类型,选择“APP” 访问/下载地址:应用宝(或其他主流市场)上的链接; 开展评估情况:根据自家APP的情况,选择其中1项或则选择全部; 评估方法:可以选择“自评审”,如果采用第三方评估,则选择“第三方评估”; 开办主体负责人和评估单位:自评估的话,开办主体负责人建议写法人,评估单位可以写自己(或其他评估的人员)或法人,稳妥一点可以都写法人,加盖2个公章;第三方评估就写:第三方评估就写第三方名称和评估人,暂时不清楚是否需要盖章。 基本信息填写完成后,点击下一步。 4、主要信息的填写 主要信息里的7个问题有一定的专业性,很多开发者不知该怎么填写,本文下方提供了填写的范例,大家可以参考范例填写奥。 5、生成下载文件,打印后签字盖章,扫描上传 完成主要信息的填写后,点击“下一步”根据提示打印文件,签字盖章后,上传扫描件即可。 《安全评估报告》7条回答范例 (1)安全管理负责人、信息审核人员及安全管理机构设立情况。 公司设有编辑审核部门、运营管理部门、运维管理部门;编辑审核部门将对每日的新闻内容进行审核;运营部门对用户的帖子内容进行审核;运维管理部门负责日志留存记录、内容拦截等工作。 (2)用户真实身份核验及注册信息留存措施。 在用户注册时需要使用手机号注册,我们可以根据手机号对其身份信息进行核验,同时通过日志留存设备检查将该用户身份信息、终端IP地址、终端型号、MAC地址和上网所用账号进行有效绑定,并对应至相应数据表。 (3)对用户账号、操作时间、操作类型、网络源地址和目标地址、网络源端口、客户端硬件特征等日志信息,以及用户发布信息记录的留存措施。

安全评价师资格考试典型案例与分析模拟题

2010年安全评价师资格考试典型案例与分析模拟题 模拟题一 某年夏末秋初,某电化厂液氯工段发生液氯钢瓶爆炸。使该工段414m2厂房全部摧毁,相邻的冷冻厂厂房部分倒塌,两个厂房内设备、管线全部损毁,并造成附近办公楼及厂区周围280余间民房不同程度损坏。液氯工段当班的8名工人当场死亡。更为严峻的是爆炸后氯气扩散7krn2,由于电化厂设在市区,与周围居民区距离较近,事故共导致百余人氯气中毒,数十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达63万元(时值)。 最初爆炸的一只液氯钢瓶是由用户送到电化厂来充装液氯的。由于该用户在生产设备与液氯钢瓶连接管路上没有安装逆止阀、缓冲罐或其他防倒罐装置,致使氯化石蜡倒灌人液氯钢瓶中,这属于违章行为。而且在送来此钢瓶时也未向充装单位声明情况,留下重大事故隐患。 负责充装钢瓶的电化厂液氯工段工人违章操作,在充装液氯前没有按照操作规程对欲充装的钢瓶进行检查和清理,就进行液氯充装。充装时,钢瓶内的氯化石蜡和液氯发生化学反应,温度、压力升高,致使钢瓶发生爆炸,并导致周围钢瓶相继爆炸,造成严

峻后果,阻碍恶劣。 经调查,双方工人均未经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和考核,当地政府和化工厂均没有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或措施。 问题: (1)试依照上述材料,分析该起事故的直接缘故和间接缘故。(2)依照《安全生产法》,试提出处理建议。 (3)试提出防范措施。 答题要点: (1)事故缘故 直接缘故: ①用户方违章在液氯钢瓶内混入氯化石蜡,且未向充装方讲明此情况,形成事故隐患; ②充装方工人违章操作,在充装前未按规定检查和清理,就进行充装作业。 间接缘故: ①用户方的生产设施存在缺陷(缺少必要的防倒灌设施); ②压力容器灌装工属于特种作业人员,应经培训和考核,持证上

安全评价师二级考试试题

二级考题 基础知识: 一、单选(50分)50×1,50道选择题 二、多选(50分)25×2,25道多选题 专业能力 (一)单选题(略)10×1 (二)多选题(略)10×2 (三)案例题 1.一氯化氢生产企业,简单叙述生产工艺流程。 问题:按照预评价导则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建议。(20分) 2.一乙炔充装站,简述了乙炔充装站的设备和乙炔气瓶数,做了一个事件树。 问题:乙炔充装站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乙炔站着火的原因分析?(20分) (四)情景分析题 1、一机械加工厂,有机床,镗床,钻床,磨床等机加工设备,。(30分) 问题:1)分析该机械加工厂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 2)针对危险有害因素提出相应的对措施? 3)提出防止触电的对策措施? 2、分析一个催化剂建设项目的危险有害因素;画出事件树 综合评审 某水泥厂拟新建一条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及其配套设施。生产设施主要包括:厂房建筑、压缩空气站、物料储运系统、供配电系统、新建道路、一座12 000km余热发电机组等。水泥生产过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生料制备、熟料煅烧和水泥粉磨。生料制备是将生产水泥的各种原料按一定的比例配合,经粉磨制成料粉(干法)的过程;熟料煅烧是将生料粉在水泥窑内熔融得到以硅酸钙为主要成分的硅酸盐水泥熟料的过程;水泥粉磨是将熟料深加工适量混合材料(矿渣),共同磨细得到最终产品——水泥的过程。 其生产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石灰石储存、输送及预均化:卸车后的石灰石由胶带输送机送到碎石库储存,按一定比例出库送至预均化堆场的输送设备上。预均化堆场采用悬臂式胶带堆料机堆料,采用桥式刮板取料机取料。 (2)原料调配站及原料粉磨:原料调配站将原料按一定比例配和后由胶带传送机送入原料磨。原料粉磨采用辊式磨,利用窑尾预热器排出的废气作为烘干热源。 (3)生料均化,储存与人窑。 (4)原料输送与煤粉制配。 (5)熟料烧成与冷却:熟料烧成采用回转窑,窑尾带五级旋风预热器和分解炉,熟料冷却采用篦式冷却机,熟料出冷却机的温度为环境温度的+65%。为破碎大块熟料,冷却机出口处设有一台锤破碎机。 (6)废气处理:从窑尾预热排出的废气,经高温风机一部分送至原料磨作为烘干热源,另一部分送入增湿塔增湿降温后,直接进入电收尘器净化后排人大气。 (7)熟料储存及运输。 (8)水泥调配:熟料、石膏、矿渣按比例配合经胶带输送机送至水泥磨。 (9)水泥粉磨:采用球磨机,磨好的水泥料送入高效洗粉机,送出的成品随气流进入布袋收尘器,收不来的成品送人水泥库。 (10)水泥储存及散装。 (11)辅助工程:余热发电系统和压缩空气站。

安全评价案例

在安全评价中我们是如何为企业服务的——以同煤大唐塔山煤矿为例 山西智德安全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二0一三年八月

在安全评价中我们是如何为企业服务的 ——以同煤大唐塔山煤矿为例 山西智德安全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概况 同煤集团大唐塔山煤矿为年产1500万吨的大型现代化矿井,鉴定为高瓦斯矿井,现主要开采石炭系太原组3—5号煤层,煤层平均厚度15.64m,采用综采放顶煤采煤法。煤层易自燃,最短自然发火期60天,煤尘具有爆炸危险性。 现采3—5号煤层瓦斯含量1.6—1.97 m3/t,平均1.78m3/t,煤层透气性系数171.71—428.8m2/(MPa2·d),透气性差。由于工作面单产量大(最高月产达100万吨),使得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较高,最高达73m3/min,瓦斯问题始终威胁着矿井的安全生产,成为该矿的难解之题。 二、问题由来 2011年10月,我公司在对同煤大唐塔山煤矿进行重大危险源评估时,发现该矿综放工作面采用U+I通风方式,即工作面采用“一进一回”的U型通风,同时在煤层顶板设高抽巷封闭抽放采空区瓦斯,高抽巷内瓦斯浓度已达到4%,最高达到7-9%,而高抽巷内氧气浓度在16%左右,瓦斯、氧气浓度已达到瓦斯燃烧、爆炸界限,一旦巷道内出现火花,后果不堪设想。高抽巷已成为重大危险源。 三、反馈交流,亮明观点,共同寻找解决问题之道 1.矿方观点:承认这是该矿目前最大安全隐患,但是也好像没有违反什么规定或安全规定,甚至个别领导认为这是发明创新,没有高抽巷

还采不出这么多煤,上述高抽巷解决了上隅角瓦斯超限问题,为此同煤还申报了国家专利;其次也担心其后果,可是目前也没有什么好办法,也请了国内多家权威机构制定方案,花了不少钱,但至今没有理想的解决办法。 2.我公司观点:这是重大隐患,必须高度重视,尽快解决,否则后果严重;我们愿意与矿方一道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 四、采取行动 (一)针对塔山矿现状,我们首先在国内调研解决之策,收集整理汇编了四大本瓦斯治理技术资料。 (二)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和技术,二年三次赴美国考察学习、调研,并翻译了大量国外技术资料汇编成册。 (三)找准问题症结,认清其严重性和危险性。 1. 目前开采现状严重违反了国家现行规定 (1)应抽未抽。《煤矿安全规程》规定,高瓦斯矿井必须建立瓦斯抽放系统,并要求抽采达标。而事实上该矿虽然建立了瓦斯抽放系统,但没有发挥作用,并没有进行实质性的瓦斯抽放,也即开采前和开采中煤层和采空区的瓦斯并没有减少。目前所谓的抽采率达到80%以上,实质上是利用风排通过顶板上的所谓抽放巷道,将采空区瓦斯浓度由1000 m3/min的风稀释到4—5%,再通过封闭高抽巷依靠瓦斯泵动力和瓦斯管道抽排出来,这并不是实质上的瓦斯抽放,更谈不上抽放率。不实施有效的瓦斯抽放,不降低煤层和采空区的瓦斯含量,仅凭通风无法解决高产高效工作面的瓦斯问题。

09安全评价师资格模拟试题-案例分析

0 9 安全评价师资格模拟试题- 案例分析 、论述题 论述安全评价机构如何保障安全评价质量 、场景及案例分析 某年1月24日10点左右,在某路段发生特大汽车追尾事故,造成5人死亡、5 人受伤,其中一辆运输车上装载的有毒化工原料泄漏。事故发生在某高速自北向南方向的距某市14km处,前方4辆汽车相撞,其中一辆面包车上3人当场死亡,另一辆挂重庆车牌的运输车被撞坏,造成车上2人死亡、1 人受伤,运输车装载的15t 四氯化钛开始部分泄漏。四氯化钛是一种有毒化工原料,挥发快,有刺激,对皮肤、眼睛会造成损伤,大量吸人可致人死亡。事故现场恰逢小雨,此物质遇水后起化学反应,产生大量有毒气体。某市、某县有关领导闻讯后立即赶赴现场,组织公安、消防及附近群众200 余人,对泄漏物质采取土掩埋处置措施。 问题: (1)危险化学品事故往往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国家于2004年出台《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对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储运条件作了规定。请简述危险化学品分类。 (2)简述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的安全要求。 (3)简述危险化学品公路运输的安全要求。 三、安全评价模拟题 氧气充装生产需要的原料是液态氧,充装站一般不具备生产液态氧的能力,为了满足生产需要,需外购。 充装生产是连续的工作过程,在连续过程中管道内物料工艺参数的变化,反映了设备的状况。生产工艺为:购入的低温液态氧,由厂家的专用运输槽车将其送至低温液体储罐内(标定压力为0.8MPa),充装时,缓缓开启低温液氧泵(吸人压力为0.4MPa,排出压力为16.5 MPa),低温液态氧被压缩至高压汽化器(最高工作压力为16.5MPa,其出r_I温度低J:环境温度5C)内受热、升温、汽化成为高压、高纯度(99.5%以。卜) 的气态氧,并经高压管道输送至高压气体充装台。通过气体充装台的卡具分别装入氧气瓶内。工艺流程如图6—2 所示: 问题: (1)简要介绍HAZ0法,并论述其特点和应用范围; ⑵ 划分评价单元,并应用HAZO法进行评价分析,作出HAZO分析表,得出评价

注册安全工程师案例牛人总结重点推荐

第一章安全生产事故预防知识 一、安全生产相关概念 1、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①同一个单位、②500m以内、③等于过超过临界量。 2、危险化学品分类:根据——------------------细化 ①爆炸品: ②压缩气体或液化气体 ③易燃液体 ④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⑤氧化剂 ⑥有毒品 ⑦放射物品 ⑧腐蚀品 3、重大危险源——与“临界量”对比(500m以内,不同物质) A百分比+B百分比≥1时,即为重大危险源;存量/临界量 注意:没有特殊说明在同一单元时或不能证明在同一单元时——不在同一单元; ①计算所得; ②特种设备:长输管道(200km+300mm)、工业管道、蒸汽锅炉(2.5Mpa+10t/h)、热水锅炉(出水120°)、压力容器(0.1mpa,中毒以上)、高瓦斯矿井; ③危化品临界量:乙炔1t、氢、氯、硫化氢5t、氨10t、苯50t、汽油200t、甲苯、甲醇、乙醇500t、柴油5000t; 4、重大事故隐患:危害、整改难度大,需要全部或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才能排除事故隐患;(辨识依据:危险特性、数量) 5、重大事故隐患报告内容:现状及产生的原因、危险程度、整改难易程度分析、治理方案; 6、危险源VS事故隐患:危险源可能存在事故隐患,也可能不存在事故隐患;事故隐患一定是危险源; 二、危害因素辨识 1、危险有害因素分类:——GB/T13861-2009 (重点) ①人的不安全行为:指挥错误、误操作、监护有误、违章作业; ②物的不安全状态:(物理)设计缺陷、防护缺陷、标志缺陷、信号缺陷、噪声、振动、辐射、高低温、有害光照;(化学):爆照品、压缩气体、氧化剂、有毒品、粉尘; ③管理因素:组织机构、责任制、规章制度、应急预案、安全培训、安全投入; ④环境因素:(作为补充)场地、照明、地滑、不适应;

安全评价报告范文3篇

安全评价报告范文3篇 安全评价是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对系统存在的危险性进行的综合评价和预测,并根据其形成的事故风险大小,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以达到系统安全的过程。本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安全评价的报告范文,仅供参考。 安全评价报告范文篇一: 安全评价报告格式 安全评价报告是安全评价工作过程形成的成果。安全评价报告的载体一般采用文本形式,为适应信息处理、交流和资料存档的需要,报告可采用多媒体电子载体。电子版本中能容纳大量评价现场的照片、录音、录像及文件扫描,可增强安全验收评价工作的可追溯性。目前国内将安全评价根据工程、系统生命周期和评价的目的分为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安全现状评价和专项安全评价四类。但实际上可看成三类,即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和安全现状评价,专项安全评价可看成安全现状评价的一种,属于政府在特定的时期内进行专项整治时开展的评价。在本节中简单介绍一下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和安全现状评价报告的要求、内容及格式。 一、安全预评价报告 (一)安全预评价报告要求 安全预评价报告的内容应能反映安全预评价的任务:建设项目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评价;建设项目应重点防范的重大危险、有害因素;应重视的重要安全对策措施;建设项目从安全生产角度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 (二)安全预评价报告内容

安全预评价报告应当包括如下重点内容。 (1)概述: ①安全预评价依据。有关安全预评价的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等建设项目相关文件;安全预评价参考的其他资料。 ②建设单位简介。 ③建设项目概况。建设项目选址、总图及平面布置、生产规模、工艺流程、主要设备、主要原材料、中间体、产品、经济技术指标、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等。 (2)生产工艺简介。 二、安全验收评价报告 (一)安全验收评价报告的要求 《安全验收评价报告》是安全验收评价工作过程形成的成果。《安全验收评价报告》的内容应能反映安全验收评价两方面的义务:一是为企业服务,帮助企业查出安全隐患,落实整改措施以达到安全要求;二是为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服务,提供建设项目安全验收的依据。 (二)安全验收评价报告主要内容

安全评价案例(1)

安全评价案例(1) 某水泥厂拟新建一条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及其配套设施。生产设施主要包括:厂房建筑、压缩空气站、物料储运系统、供配电系统、新建道路、一座12000km余热发电机组等。水泥生产过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生料制备、熟料煅烧和水泥粉磨。生料制备是将生产水泥的各种原料按一定的比例配合,经粉磨制成料粉(干法)的过程;熟料煅烧是将生料粉在水泥窑内熔融得到以硅酸钙为主要成分的硅酸盐水泥熟料的过程;水泥粉磨是将熟料深加工适量混合材料(矿渣),共同磨细得到最终产品——水泥的过程。 其生产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石灰石储存、输送及预均化:卸车后的石灰石由胶带输送机送到碎石库储存,按一定比例出库送至预均化堆场的输送设备上。预均化堆场采用悬臂式胶带堆料机堆料,采用桥式刮板取料机取料。 (2)原料调配站及原料粉磨:原料调配站将原料按一定比例配和后由胶带传送机送入原料磨。原料粉磨采用辊式磨,利用窑尾预热器排出的废气作为烘干热源。 (3)生料均化,储存与人窑。 (4)原料输送与煤粉制配。 (5)熟料烧成与冷却:熟料烧成采用回转窑,窑尾带五级旋风预热器和分解炉,熟料冷却采用篦式冷却机,熟料出冷却机的温度为环境温度的+65%。为破碎大块熟料,冷却机出口处设有一台锤破碎机。

(6)废气处理:从窑尾预热排出的废气,经高温风机一部分送至原料磨作为烘干热源,另一部分送入增湿塔增湿降温后,直接进入电收尘器净化后排人大气。 (7)熟料储存及运输。 (8)水泥调配:熟料、石膏、矿渣按比例配合经胶带输送机送至水泥磨。 (9)水泥粉磨:采用球磨机,磨好的水泥料送入高效洗粉机,送出的成品随气流进入布袋收尘器,收不来的成品送人水泥库。 (10)水泥储存及散装。 (11)辅助工程:余热发电系统和压缩空气站。 本项目所涉及的主要设备包括:原料立磨、胶带输送机、斗式提升机、螺旋输送机、刮板取料机、堆料机、烘干兼粉碎煤磨、五级旋风预热器、窑外分解回转窑、分解炉、冷却机、燃煤锅炉、余热发电机组、压缩空气罐(压缩空气站)、袋式收尘器、电除尘器等。请根据给定的条件,解答以下问题: (1)对该建设项目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并分析其产生原因。 (2)试针对该建设项目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提出安全对策措施。(3)试分析安全检查表法、道化学公司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法和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中不适用于该建设项目安全验收评价的方法,并说明理由;指出适用于该项目安全验收评价的方法说明理由。

安全评价报告范例(5篇)

安全评价报告范例第一篇: 根据《煤矿安全评价导则》,煤矿安全评价程序如下: 一、前期准备 明确评价对象范围,进行煤矿现场调查,初步了解煤矿状况,收集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及与评价对象相关的煤矿行业数据资料。 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分析 根据煤矿的开采工艺、开采方式、生产系统辅助系统、周边环境及水文地质条件等特点,识别分析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 三、划分评价单元 对于生产系统复杂的煤矿,为了安全评价的需要,能够按安全生产系统、开采水平、生产工艺功能、生产场所、危险与有害因素类别等划分评价单元。评价单元应相对独立,便于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危险度评价,且具有明显的特征界限。 四、现场安全调查 针对煤矿生产的特点,对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的要求,采用安全检查或其他系统安全评价方法,对煤矿的各生产系统及其工艺、场所设施、设备等进行安全调查。在煤矿安全现状综合评价中,经过现场安全调查应明确: 1、安全管理机制、安全管理制度等是否适应安全生产,构成了适应于煤矿生产特点的安全管理模式。 2、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投入、安全管理机构、及其人员配置是否满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要求。 3、生产系统、辅助系统及其工艺、设施设备等是否满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的要求。 4、可能引起火灾、瓦斯与煤尘爆炸、煤与瓦斯突出、水害、片帮冒顶等灾害、机械伤害、电气伤害及其他危险、有害因素是否得到有效控制。 5、明确通风、排水、供电、提升运输、应急救援、通讯、监测、抽放、综合防突等系统及其他辅助系统是否完善并可靠。 6、说明各安全生产系统、开采方法及开采工艺等是否合理。 7、明确采空区、废弃巷道是否进行了管理,并等到有效控制。

2010年安全评价师考试典型案例与分析试题

2010年安全评价师考试典型案例与分析试题 1.某年夏末秋初,某电化厂液氯工段发生液氯钢瓶爆炸。使该工段414m2厂房全部摧毁,相邻的冷冻厂厂房部分倒塌,两个厂房内设备、管线全部损毁,并造成附近办公楼及厂区周围280余间民房不同程度损坏。液氯工段当班的8名工人当场死亡。更为严重的是爆炸后氯气扩散7krn2,由于电化厂设在市区,与周围居民区距离较近,事故共导致百余人氯气中毒,数十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达63万元(时值)。 最初爆炸的一只液氯钢瓶是由用户送到电化厂来充装液氯的。由于该用户在生产设备与液氯钢瓶连接管路上没有安装逆止阀、缓冲罐或其他防倒罐装置,致使氯化石蜡倒灌人液氯钢瓶中,这属于违章行为。而且在送来此钢瓶时也未向充装单位声明情况,留下重大事故隐患。 负责充装钢瓶的电化厂液氯工段工人违章操作,在充装液氯前没有按照操作规程对欲充装的钢瓶进行检查和清理,就进行液氯充装。充装时,钢瓶内的氯化石蜡和液氯发生化学反应,温度、压力升高,致使钢瓶发生爆炸,并导致周围钢瓶相继爆炸,造成严重后果,影响恶劣。 经调查,双方工人均未经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和考核,当地政府和化工厂均没有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或措施。 问题: (1)试根据上述材料,分析该起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 (2)根据《安全生产法》,试提出处理建议。 (3)试提出防范措施。 答题要点: (1)事故原因 直接原因:①用户方违章在液氯钢瓶内混入氯化石蜡,且未向充装方说明此情况,形成事故隐患; ②充装方工人违章操作,在充装前未按规定检查和清理,就进行充装作业。间接原因: ①用户方的生产设施存在缺陷(缺少必要的防倒灌设施); ②压力容器灌装工属于特种作业人员,应经培训和考核,持证上岗。用户方和充装方的工人都属违章操作,也未经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和考核。说明双方单位安全管理和教育培训不足; ③无论何种原因,化工厂建在居民区都是不符合有关安全规定要求的。政府和厂方也没有应急救援预案或措施。 (2)处理意见 ①化工厂为危险品化学生产单位。根据《安全生产法》第80、82、85条,追究该厂主要负责人的法律责任; ②追究该厂相关负责人、管理人员及其他从业人员的法律责任; (3)防范措施 ①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对化工厂的安全生产情况进行有效监督检查; ②按照有关规定要求,加强化工厂安全管理,包括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及其他必要的安全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等,并教育、督促所有从业人员严格执行; ③双方单位应当对有缺陷的生产设施进行整改,消除这一事故隐患; ④按照有关规定要求,加强主要负责人、特种作业人员及所有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