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历史课堂中的史料教学

浅谈初中历史课堂中的史料教学
浅谈初中历史课堂中的史料教学

浅谈中学历史课堂中的史料教学

[内容摘要]史料是历史科学的生命。在历史教学中引进史料可以使历史课堂更具有生命与活力。本文就史料的释义、分类以及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作一简单的探讨,以期能够为历史教学改革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史料教学应用注意事项

近些年,全国各省市纷纷把历史纳入中考考试科目,并且逐步使中考历史试卷在命题方式、考查方向等方面与高考接轨,加大史料分析、史料评价的占有量比例,这样史料教学成为当前历史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史料的释义、分类、应用、注意事项等方面作一简单探讨。

一、史料的释义与分类

史料是指可以据以为研究或讨论历史时的根据的东西。按照获取的途径和保存状态可以分为实物史料、文献史料和口述(传)史料。实物史料指各类遗物、遗址、建筑、碑刻、雕塑和绘画等,这类史料是历史的见证和历史知识的可靠来源,它既能比较真实地反映历史,又具有形象直观性。文献史料主要表现为史书资料、档案材料、思想或学术著作、文学作品、日常生活中的文字遗留、报刊杂志等,是我们研究历史的主要资料来源。口述史料是人们对往事的口头回忆而写成或整理成文字的资料,多用于现代史的研究,借由对尚在人世的当时人访问口述而获得对历史更直接深入的了解。按照史料价值的不同,史料又可分为原始史料和转手史料。所谓原始史料是指目击者的陈述、文献以及遗迹遗物;所谓转手史料就是就是史学家凭借直接或者间接的原始史料,论述他们没有亲见的事件。在我们历史教学中,常见的史料主要有文字资料、实物图片、人物图片、图表、示意图、战争形势图等,教师应该指导学生按不同分类方法对这些史料进行区别分类,掌握简单的史料甑别、辨伪方法以及通过不同史料对比从不同角度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方法。

二、史料的应用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著名学者傅斯年先生曾提出一个著名观点:史学便是史料学。历史已经消逝,人们必须通过史料才能进入历史现场。其实,所谓的历史,留给我们的只是一些记忆的碎片——史料。研究历史,就是把那些记忆碎片拼合成一幅历史图案,使过去的生活和思想呈现出较为清晰的景象。因此,史料乃是史学的生命。就我们历史教学而言,教科书仅仅节选了特定时期具有特定意义的典型事件、人物和文化成就等内容让学生得以了解那个时代历史发展的特征。如果把课本内容看作人体的骨骼,那么史料就是血肉,所以课堂教学缺少了史料教学这一过程,那么学生历史的学习就会有缺失,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也很难悄然达成。既然史料在历史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失,那么如何应用史料进行教学呢?

1.让史料“说话”——印证历史

历史教学重在阐述历史的发展过程,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以利于我们从中获得经验教训,指导我们的生活。但是,课本上的历史真实存在吗?历史叙述符合历史真相吗?这在学生的心里是个问号,当我们带着充足的史料旁征博引阐述这些史实时,学生就会信服。比如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3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中有这样一句话:“相传黄帝造出宫室、车船、兵器、衣裳”,学生会问“我们如何得知那时候有车船了呢?”教师就可以引用课本上插图《船形彩陶壶》(陕西宝鸡北首岭出土)来印证这个说法,还可以借机说明传说与史实的关系。再比如说《尚书》有句“惟殷先人,有典有册”,如何证实此记载是正确的呢?我们就可以借用殷墟出土甲骨文这项重大考古发现来阐述。因而教师在讲述历史或分析史实时要尽量让史料“说话”,增加说服力。

2.把史料“串”起来——还原历史

在讲述历史事件时,有些时候为了增加趣味性或者让学生对事件过程有一清晰的认识,需要扩展课本知识,这时候就需要把史料“串”起来,让整个事件脉络清晰,过程一目了然。比如我们学习红军长征内容,教师自己光说长征如何的艰难、长征意义如何的重大,学生根本不知所云。假如教师能够搜集图片资料、文字材料、当事人的回忆录,把长征途中发生的重大事件串起来,那么学生就会对长征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对长征在党的革命史中的地位也会有

自己独到的认识和理解,这样还原了历史,比单纯说教好很多,激发了学生探究历史真实的兴趣。

3.让史料“打架”——评价历史

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通过对历史史料的分析,对历史叙述的理解,学生对该段历史或人物就会自发地做出自己的评价。从历史研究的角度出发,我们要求研究者尽可能多的占有史料,然后去伪存真,对历史事件或人物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但是由于学生历史知识的匮乏,评价历史方法的缺失,很多时候对历史史实没有自己独到的或者说全面的评价。教师在培养学生史观形成过程中,可以有目的的寻找对同一事件特定的或者对立的论述史料,用这种史料记载或史实评价上的矛盾,帮助学生学会正确评价历史的方法。失去史料的支撑,仅仅告之学生评价历史的方法,这样的历史教育是无源之水,注定不会成功。

4.纵横对比,培养史料处理能力

史料的辨识、理解再到应用一直是高考的重戏,近些年中考也加强了这方面能力的考查,特别是专题类试题,命题者把相似的历史事件按照一定的结构,抽取相关的图片资料、文字材料以及学者的论述等史料进行重新组合,设计探究问题,纵横对比,考查学生学习的广度和深度,因而史料处理成为教学中重点。如何在教学中处理史料呢?连云港市教研室刘俊利老师将史料处理这一过程细分了5个层次:第一是“落地”——让学生明确与史料内容相关的史实;第二是“生根”——从内容、作者意图和作者潜意识反映的时代特征等层次理解史料;第三是“发芽”——明确史料叙述史实的结论、视角及其合理性,由史料内容审视和理解史实;第四是“开花”——由史实判定史料价值,体验历史变化,感悟史实,提高历史认知的层次;第五是“结果”——跳出史料,分析史实产生原因,归纳影响、启示等,形成自己的历史观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实现教学的目标。这五个层次的论述科学合理、具体形象,值得我们广大教师借鉴学习。

三、史料教学的注意事项

史料教学在帮助学生理解历史史实,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等方面的作用无疑是巨大的,但是如果在历史教学中过度追求史料教学,忽视中学历史教学的基础性目标,这样的

教学也是不成功的。在正常的教学活动中,引用史料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历史教学不是史料教学

一些老师在尝试史料教学后,感觉课堂授课很充实,于是把历史教学完全变成了史料教学,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因为太多太杂的史料,反而使学生无所适从,从而分散了他们的注意力,并不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重点知识。史料是历史教学中辅助学生理解课本知识,从而达成教学目标的载体,它不是教学的终极目标,所以在教学中不能本末倒置。

2.区分史实和史论

史料涉及的内容广泛,有些是史实,有些是史论,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让学生知道哪些史料是史实,哪些是史论,如果学生把某些不完整的史论当作史实对待,那对学生的历史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将是致命打击。比如基于原始史料基础上专家对原历史真相的猜想、假设,因为专家所掌握的材料局限,这种假设、猜想很有可能离史实相差甚远。如果学生获得这些假设、猜想,把它当作原始史料,那么在此基础上学生经过自己大脑加工处理后的认识很有可能是错误的。

3.“歪曲历史”要有“后手”

这主要表现在引用学者基于不同的政治立场或角度而散播的歪曲历史真相的言论。比如日本右翼分子对侵华史实的言论完全是根据日本的利益而歪曲历史,模糊历史的真相,假如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将日本侵华史实,大量引用右翼分子的言论而不列举客观史实或真实的历史图片来辩驳,很可能对学生正确认识历史产生不利的影响,因而反面史料列举一定要留有后手,反面史料的引用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认识历史的真相。

4.史料引用类型要多样化、有度

史料有些是文字,有些是图片,有些是实物,还有示意图等。在历史教学中引用史料要注意史料类型的多样化。单纯的文字资料会让学生产生视觉疲劳,时间长久就失去了研读史料的兴趣;单纯的图片资料则会让学生眼花缭乱,影响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同时还要注意史料选取的量和文字难度,史料引用过多会影响课堂授课进度,史料阅读与理解偏难,既会影响学生掌握历史知识,还会挫伤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因而课堂引用史料要有度,要精挑细选,

类型要多样化,相互印证,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和探究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5.史料选择要符合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达成是我们课堂教学的终极目标。在历史课堂中引入史料教学,不仅仅是为了交代该史实的来龙去脉和细节,更重要的是为了更好的教学,为了实现教学的三维目标。因而在选取史料时要挑选能够达成教学目标的内容作为课堂探究的材料,并且能够帮助学生顺利的理解史实,这些史料要观点鲜明,论述清晰,学生阅读不吃力,能直接抓住问题的核心所在。

课堂是教师的舞台,史料是历史科学的生命,善于驾驭史料的历史教师将会在课堂这个大舞台上舞出自己的智慧之花!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基本流程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基本流程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基本流程为(“自主共研式”五步教学法):创设情境,巧妙导入——自读 课文,建构知识——质疑问难,合作共享——拓展探究,深化主题——反馈总结,评价提高。 1、创设情境,巧妙导入 本环节主要是根据本节课的内容,设置情境,渲染气氛,帮助学生尽快走进相关历史阶段。这种情境的 设置或通过总结上节课学习的内容,自然地联系本节课的内容;或利用相关的文化背景,制作相应的课 件;或通过设置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问题吸引学生“好奇”地进入课文;或通过出示材料,联系实际, 利用联系法链结本课将要学习的内容。也就是说,将文本信息形象化、情境化、经验化,巧妙地将问题 设置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以引起学生的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并萌生问题和想法。 本环节应注意的问题是:①所创设的情境必须与本节课的内容密切相关,不能强拉硬扯,牵强附会。②情境不宜太长,能起到潜移默化最好,切忌拖泥带水,费时太多,喧宾夺主。 2、自读课文,建构知识 这是一个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学会学习的关键环节,关注的是学生的学法。此环节主要是引导学 生自主学习课文内容,了解相关知识。此时应指导学生读的方法:首先浏览大小标题,知道本课主要内容。其次,让学生自由阅读教材及相关资料,把感悟出的问题和想法叠加、碰撞、搅拌,然后过滤,加 工成自己的观点和意向。为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性,教师要在教材资料的基础上给学生提供必要的 文字与图片等各种补充资料,让学生从中捕捉信息,处理信息,运用信息,并为学生的自主探究提供必要的时间与空间。同时,结合文中插图或补充内容有重点地边读边勾画出相关内容(历史时间、人物、 地点等,可用不同的符号标出)。再次,根据勾画的内容要点尝试编列知识提纲(学生可根据自己的习 惯或用图表式,或用表格式,或用图示法等等)。最后,根据自己读书的结果,找出自己的质疑点。 本环节应注意的问题是:①学生自读时,要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读书不能“走马观花”,,粗读和 细读相结合,能充分理解课本插图、图表及补充史料的作用。勾画知识点内容应抓住关键词句,切忌对 课文基本内容全圈全画②教师对学生的要求要有针对性,且最好一次性交代完毕,切忌随意打断学生读书的思路。③对学生所列提纲不要强求一律,不要求全责备。④对于起始年级的授课,教师可以列出其

浅谈初中历史课堂教学

浅谈初中历史课堂教学 旧的历史教学观念,我们称为教本主义,课堂即书本,书本即课堂,书本是课堂教学的凭据,以谈古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没有论今的韵味,教学没有走出书本,成了古代说书的先生。为 此有的人认为就是故事课,识字能说者皆为其师,不要什么专业培训,任找一人代上都得行。其实历史教学只要走出课堂、深入社会、结合实际,仍对学生具有现实的教育意义,是当今 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课堂。正如唐太宗李世民说过:“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说明史学有一定的现实教育意义。 如八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第一课《鸦片战争》新课完后,可以引导学生深入社会,凭借自己的 见闻说出:当今世界你还知道那些是毒品?对于今天的毒品违法犯罪,作为新世纪中学生的 我们能听之任之,估息养奸,任其危害?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引导学生回答:珍爱生命,远 离毒品并与其作斗争,难道这样的历史课不是一节德育课吗? 2.社会课堂化,提高学生学史的能力,培养学史的兴趣 传统的历史教学观,仅与一些图文资料为教材,枯燥无味,远离学生的实际和生活。学生的 史学来源较为狭窄,学得费劲而难得提高。渐渐失去了学史的兴趣。我认为历史课堂应就地 取材、就近取材,历史教学生活化。如教学八下中国历史:人民政权的巩固一课:抗美援朝 知识点时,作为贵州松桃的老师可以世昌广场为教材,进行教学。先亮出龙世昌塑像,然后 可问:这是谁呢?此处和此人对于这里的中学生是众所周之的,这样即可激起学生的课堂主 动性和积极性,活跃课堂的气分,然后问此人是在那次战争?哪个国家牺牲的?为什么作为 松桃人的他要到朝鲜去打仗呢?引导学生参考并齐读课本的第10页最后一段回答,再一次 激发学生的兴趣,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孔子说过:乐之者不如好之者。皮亚杰说过:兴趣是事业成功的先决条件。 有时我们可以把热播的影视剧带进课堂,如电视剧《汉武大帝》可用来教学七上:西汉政权 的进一步巩固。因为现在的影视基本在农村普及,这拓宽了师生史学的来源。同样的可以用 学生看过的三国演义教学七上中国历史的:三国鼎立。为此社会课堂化,就地取材,就近取 材这就要求历史老师要关注当地,关注当时,深入社会实际,深入学生的生活。 3.课堂地图化,增强直观性,便于学生掌握史学知识 涉及到地点的史学,利用简易图进行教学便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如上图是教学七上第三课 所用的地图,一看就知道半坡氏族是黄河中上游陕西境内的原始居民,为此也可以知道他们 的农作物是高粱和玉米,气候干燥,半地穴住房;河姆渡氏族却位于长江下游的江浙地区, 是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原始居民,气候潮湿,干栏式住房。但历史课堂地图有三个特点: 3.1简易:只要把以本课堂相关的省、地点,河流画好即可,不能过于繁杂,否则费了功夫没 效果,那样只能在学生眼前密密麻麻,不知所讲之地在何处,以上教学图只画了长江、黄河 两条主要河流,也只标注于陕西、江浙两地。这样便于学生一目了然本课的知识点。又如九 年级世界史:英国大革命一课时只要画爱尔兰(左)、苏格兰(中上)、英格兰(右),其 间都是河流。在英格兰主要也只要标明马斯顿、普雷斯顿、纳斯比和伦敦即可,这样就把整 节课的知识点现于图中,便于学生对英国大革命的掌握。 3.2以本节课无关的,不要画出来,多了、宽了反而不利学生堂屋。如英国大革命教学如拿 原版的世界地图或地球仪可能还很难在地图上讲请楚。 3.3可以相当于板书设计,课完时复述概括时也较为简单,便于学生掌握。如右图只要加一 个课题:英国大革命,那不是一个很好的板书设计吗? 4.历史课堂形式多样化、活动化,但不失重点

浅谈初中历史课堂中的史料教学

浅谈中学历史课堂中的史料教学 [内容摘要]史料是历史科学的生命。在历史教学中引进史料可以使历史课堂更具有生命与活力。本文就史料的释义、分类以及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作一简单的探讨,以期能够为历史教学改革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史料教学应用注意事项 近些年,全国各省市纷纷把历史纳入中考考试科目,并且逐步使中考历史试卷在命题方式、考查方向等方面与高考接轨,加大史料分析、史料评价的占有量比例,这样史料教学成为当前历史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史料的释义、分类、应用、注意事项等方面作一简单探讨。 一、史料的释义与分类 史料是指可以据以为研究或讨论历史时的根据的东西。按照获取的途径和保存状态可以分为实物史料、文献史料和口述(传)史料。实物史料指各类遗物、遗址、建筑、碑刻、雕塑和绘画等,这类史料是历史的见证和历史知识的可靠来源,它既能比较真实地反映历史,又具有形象直观性。文献史料主要表现为史书资料、档案材料、思想或学术著作、文学作品、日常生活中的文字遗留、报刊杂志等,是我们研究历史的主要资料来源。口述史料是人们对往事的口头回忆而写成或整理成文字的资料,多用于现代史的研究,借由对尚在人世的当时人访问口述而获得对历史更直接深入的了解。按照史料价值的不同,史料又可分为原始史料和转手史料。所谓原始史料是指目击者的陈述、文献以及遗迹遗物;所谓转手史料就是就是史学家凭借直接或者间接的原始史料,论述他们没有亲见的事件。在我们历史教学中,常见的史料主要有文字资料、实物图片、人物图片、图表、示意图、战争形势图等,教师应该指导学生按不同分类方法对这些史料进行区别分类,掌握简单的史料甑别、辨伪方法以及通过不同史料对比从不同角度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方法。

初中历史教学案例

初中历史教学案例 南康市凤岗中学王新平 在学习《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课时,发生了这样一件事:上课铃响后,我走进教室上课,打开多媒体课件,一幅“黄海激战”图出现在学生的面前——中日双方战舰在海面上战斗,两侧慢慢出现一句诗“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接着我向同学讲述:“同学们,这副挽联是人民为哀悼民族英雄邓世昌而撰写的。在中日海战中,邓世昌带领致远舰不幸舰体受伤,弹药断绝。他沉着镇静,指挥部下“快车”冲向日先锋指挥舰吉野,决计同归于尽。吉野大怖躲避,并以快炮及鱼雷攻击致远,没入黄海。牺牲后举国震动,光绪帝垂泪亲自为他撰联,以歌颂邓世昌在黄海大战中伟大业绩而作的。这是我想起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岳母为其刺字“精忠报国”(也用动画效果打了上去)。想用历史名句来衬托突出邓世昌的业绩,又能自然的导入新课。 正在这是,一学生举手要求发言,说“老师,错了,精忠报国不是赐给邓世昌的”。可能是他的发言激发了另一位同学的勇气,另一位也站起来说:“我知道精忠报国是南宋初期的抗金名将岳飞母亲在他后背刺的字,那岳飞和邓世昌有什么相同的呢?”

对这半路杀出的“程咬金”,我一面用较慢的语速表扬他们能思考和大胆提问,一面则以飞快的速度思考应付的办法,如果与他们讨论这个问题,教学任务很难完成,这也不是全班同学感兴趣的话题,我的教学计划中根本没有这一环节。如果用以前惯用的手段“这个问题我们课后讨论好吗?”显然是对学生的“外交辞令”(实际是老师不允许讨论)而继续把学生引入我精心预设的教学程序之中,这样做,学生学习的热情、好奇心、学生的创造思维很可能被扼杀了!我当机立断放弃了已制作好的多媒体课件,对学生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你们提出的问题我一时不知如何回答,我想我们只要学习一定能弄清所有的问题。现在我提议分小组学习,你们俩(我真诚地微笑着对刚才两位提出问题的学生)如果愿意就带一小组从挽联入手,兼考察黄海的地理环境,了解邓世昌在黄海大战中所克服的困难,理解邓世昌在打击日本帝国主义时的爱国情操,并把你们的收获给同学们汇报;第二小组从清王朝国家安全的角度来考察黄海在我国海防中的地位从而理解邓世昌为什么坚持打击日本帝国主义,与战舰共存亡以及此举的重要意义?(小组成员自由搭配);第三小组考察黄海及朝鲜半岛的历史地位,看能否用你们的考证事实来告诉同学日本侵略的史实:黄河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不容你们践踏和侵略!朝鲜是清王朝的附属国,受清朝保护!第四小组,考察邓世昌在黄海大战中的历史过程,要求把海战中的路线、措施、经过、结果搞清楚,各小组形成书面材料,老师作必要的补充或更正,并对学生的成果作恰如其分的肯定,有些地方与学生再一起讨论。就这样,总共只有两目、图文、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探究 吴永桂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探究吴永桂 发表时间:2018-12-03T12:00:16.097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9年3月05期作者:吴永桂[导读] 吴永桂黔西南州义龙新区德卧中学 562400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5-173-01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良好的课堂气氛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心态。教师还要尊重学生,中学生不同于小学生和初中生,基本的道理他们都明白,只是自制力较差,有一定的叛逆心理。他们有自己的个性、情感、兴趣、爱好,有敏锐的观察力,具备快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独特性,给予适时的引导鼓励。要营造宽松、自由、民主的学习氛围。中学生思维很活跃,教师应在正确引导的前提下,让他们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对学生精彩的发言和精辟的观点应加以鼓励、概括升华和扩展,注意保护学生积极性和自尊心,这样学生也敢于发问。使课堂气氛始终处于和谐、民主、自由、活跃的状态,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这样学生才能够尊重教师、配合教师,才能营造一个轻松愉快并且秩序井然的课堂。 二、提高对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重视程度 首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课堂导入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内容方面,应使其尽可能丰富多彩,借鉴一些历史中的著名事件和小故事,使学生喜欢上历史课,还应该注重与一些其他教学科目的结合,帮助学生记忆知识点。历史并不是一门孤立的课程,它可以和语文、地理进行很好地结合,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广泛收集相关契合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良好地调动。 其次,在历史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应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地发挥。一是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教学影响力和课堂魅力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采用适当的方法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其主动地参加到教学过程中来。二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作为学生学习历史的引导者,帮助其掌握相关知识点,并总结一些重要的历史规律。如对秦始皇、武则天等人物的评价,一般都会从他们对社会的贡献,在军事、农业等方面的突出表现进行评论,同时结合影响社会进步的阻碍处进行综合评价。 三、用好图文史料 新教材中提供了大量史料,图文并茂,处理好坏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如果不用活史料,只对教材简单重复,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升。编者的用意是希望学生通过对史料的学习掌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地比较、概括和解释。因此,要求教师要有较高驾驭能力:一是史料的选择,大部分可来自课本,还可以根据学生实际自行选择一部分,有机整合;二是问题设置要有梯度,一方面可以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另一方面也是遵循认识的一般规律:从易到难、从低到高。史料运用得当。可以让学生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地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良好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在合作互动中解决问题, 形成多种思维方式,采取多种解决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构建知识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实践证明,小组讨论学习有利于全体学生主动性的发挥,有利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课堂上,注重调动学生的自主能动性,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让学生“自己想想”“组内说说”等学习活动,在观察、思考、研讨交流中,体验与同伴合作、交流、沟通、争辩等解决问题的过程,逐步感悟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板书设计非常重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只有清晰的板书下来,才能记下来,可以有学生代表到黑板板书,培养学生从多角度观察、思考问题的意识,体现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教学思想,同时让学生在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主体意识得到有效张扬。 五、信息技术手段和课程的有效结合 在教学中,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意思就是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方法,融合到教学之中。通过创设多种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考,力求信息获取,实现资源共享,达到多重交互,促进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等多方面要求的教与学方式,从而实现新课改所提倡的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意思就是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方法,融合到教学之中。通过创设多种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考,力求信息获取,实现资源共享,达到多重交互,促进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等多方面要求的教与学方式,从而实现新课改所提倡的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是信息化的一个部分,大力促进多媒体教育已成为教育发展的潮流,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浅谈历史课堂教学

浅谈历史课堂教学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教师们要把自己变成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顾问”、“参与者”、“协作者”,课堂教学中必须“以人为本”,让学生尽可能“活动”起来,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史、在“活动”中悟史、在“活动”中明理。如学生朗读、观赏、表演历史剧、看图说史、绘图大比拼等活动,鲜明、形象、生动的情景会使学生产生相对应的情感,这些活动让学生的情感得到释放,自然就掌握了该掌握的历史基础知识、道德情感;一些再现历史场景的“活动”让学生有深刻的印象,培养了他们的团队精神,并能强烈地震撼他们的心灵,唤醒他们的良知,陶冶他们的情操。所以我们的学生中有叫“秦始皇”、“张骞”“明智天皇”的也就不奇怪了。一、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活动设计要引导学生学习历史方式的转变。新课改中,教师的教学方式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得转变。新课程标准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知识、应用知识的态度与水平。历史教师首先应该让学生参与各种“活动”,让学生明白自己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而是把自己作为主动学习、主动探究历史的主人。 二、有利于达成课堂教学的目的让学生在历史课堂中“活动”起来,老师就相当于“导演”,要真正做到“教师搭台,学生唱戏”。很多历史课堂有了学生朗读、绘图、讲故事、唱歌、历史剧表演等,能够说是丰富多彩、立意翻新,学生踊跃参与,课堂可谓“热闹非凡”。但是学生活动不是盲目的,不能为了“活动”而“活动”,不能“华而不实”,历史课堂“活动”必须要有明确的目的性,也就是我们要引导学生不能只为了感官的刺激而活动,而是要明确活动的意图,既要保证学生的“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和有效参与”,又要防止学们偏离主题。并在学生“活动”中随时提醒学生本“活动”的“目的”。如在七年级下册《明清专制集权的增强》里的明 清八股取士一目中,我安排了学生课前收集资料、课堂上表演短剧、“看图说史”等活动,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其中印象最深刻的切是让学生看《举子看榜》“看图说史”的活动,学生非常踊跃,纷纷发言,有趣的是他们对图中挑担子的小男孩的身份发生了争议,初一学生的天真本性使他们争得面红耳赤,有说是货郎的、有说是书童的。这个时候不能由他们争个没完没了,偏离主题,于是活动的目的让我提醒他们的时机也到来了,我对他们的发言都做了肯定表扬“观察仔细,想象丰富”并允许保留各自的意见,然后立即顺势让学生们思考此图整体上说明了什么问题?这样留有悬念又尊重了学生,也不让他们太偏离主题。结果学生们也就很快言归正转,并都能说到当时八股取士考试制度下读书人的复杂心理,并能理解八股取士的危害,也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完成了对本课的学习。所以教师们要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不能重形式而轻知识,不能因活动而偏离主题和抛弃重点。让历史课堂中“学生活动”既要创新又要主题鲜明,并且要目的明确、任务清楚。 忆等,而是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习与探索,让学生在体验历史中思考、积累和丰富经验。让学生在活动中持续开拓延伸从而培养学习历史的水平,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水平,培养学生自信心以及团结协作的精神等。历史课堂中的“活动”不是千篇一律,而是要具有开放性和自主性的。我们在引导学生活动时要尽可能的让学生自主有序活动,同时不局限单一的形式和内容,鼓励学生大胆开拓、创新。例如“小老师”的活动教师们都不陌生,在七年级下《近代前夜的盛事与危机》一课中我就安排了“小老师”上课的活动,具体办法把学生分为三个组,分别负责“盛世”“近代化因素的萌发”“危机”的教学。第一堂课实行分工准备,每一大组的组长负责分布任务,并让自己的每个组员分别都有任务(查阅资料、做课件、备课、选出“老师”等);第二堂课就由三位“小老师”正式“上课”,“小 老师”们也大力发挥学生主体性,表演课本剧、讲故事等丰富的活动,最终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们非常新鲜。通过这样“活动”后,学生们不但牢固掌握了本课知识,也懂得了团结协作的重要,还感受到老师的苦与乐,坚强、信心的情感油不过生。这样的历史课堂的学生“活动”就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和自主性。当然学生不可能达到老师的素质和技巧,这就要我们历史教师要做大量的课前工作,给予他们必要的指点和协助。 四、有利于三维目标一体化的达成新课改下历史教学目标是三维目标的达成过程,而历史课堂中的学生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正确开展史料教学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正确开展史料教学 发表时间:2013-06-17T10:57:41.560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3年8月总第143期供稿作者:齐发萍 [导读] 在历史教学中,如果离开了基本的历史材料,教学只能是空谈。 齐发萍新疆石河子市第十九中学832000 在历史教学中,如果离开了基本的历史材料,教学只能是空谈。历史知识的重要特点是其研究对象早以消失,也不可能再次出现,所以难以被直接观察。历史是从史料所提供的“证据”中构建关于过去的论述,历史教师普遍认为在历史课堂中运用了史料即是符合了历史教育改革的需要,在选择史料时首先考虑的是史料能否激起学生兴趣、能否充分论证教科书上的某个结论,这些说明教师在利用史料时功用心过强。 但是我们细读教科书,就会发现除了少量原始史料外,其余大部分内容都是教材编写者自身的研究结果或结论性的语言,其自身是否可以作为“二手史料”尚且不论,作为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思维能力也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教师们在教学时运用史料仅仅是印证教科书的结论,而不是把重点放在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上,这显然背离了教学的初衷。 “史论结合,论从史出”是史学的基本方法,也是义务教育历史课标的要求。英国历史教学法专家汤普森指出:“学校的历史学习,不是把焦点集中在历史本身发生了什么上,而是集中在我们如何具有对历史的认识。”“论从史出”,要尽可能地搜集各方面的史料,对这些史料进行全面分析,才有可能接近历史事实。 以义和团运动的评价为例,在选取史料时我引用了陈独秀先生在不同的报刊有截然相反的两段论述:1918年,陈独秀先生在《新青年》发文,痛骂义和团:“我国民要想除去现在及将来国耻的纪念碑,必须叫义和拳不再发生——现在世上有两条道路:一条是向共和的科学的无神的光明道路,一条是向专制的迷信的神权的黑暗道路。我国民要是希望义和拳不再发生——到底走哪条路而行才好呢?”1924年,陈独秀却在《向导》中高度赞扬义和团:“还幸亏‘野蛮的’义和团少数人,保全了中国民族史上的一部荣誉。”该如何评价义和团运动呢?学生结合课本知识和材料内容,经过分析讨论得出了义和团运动具有爱国的积极性和愚昧落后的消极性。我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又补充了部分社会背景:1918年陈独秀高举民主科学大旗,倡导新文化运动,义和团的盲目排外、愚昧落后被陈独秀无限夸大了;而1924年作为中国共产党领袖的他,在轰轰烈烈的大革命里,更多关注的是义和团运动反帝爱国的积极作用。由此我引导学生得出了一个结论:动机、倾向、利益和目的不同,即使是同一个人,对同一历史事件的解释也会不同。通过这种教学我教给了学生新的学习方法:要搜集、比较不同的史料;不要轻易下结论;要有质疑的精神;要培养解释历史的方法和能力。 初中学生的历史知识比较贫乏,缺乏必要的历史思维能力,不会辨析材料,在读完前引的两段材料后,可能会出现思想混乱,甚至得出与事实截然相反的结论。前引张静轩老师关于史料教学现状的调查,也提及这一情况,张老师分别针对教师和学生设计了两个问题: 1.你(教师)认为下列哪一种说法正确? A.史料是客观历史的真实记载。 B.对同样的史料,可能存在不同的解释。 C.针对同一历史事件的史料大致相同。 D.事件当事人的记录最全面、最客观。 受访教师的答案分别是:A占8%;B占85%;C占7%;D为0。 2.你(学生)认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对同一事件的记载,不同的史料可能完全不同。 B.对同一个史料,可能会有多种解释。 C.历史事件当事人的记载是完全真实和可信的。 D.所有历史结论都必须依靠史料才能得出。 受访学生的答案分别是A占13%、B占19%、C占54%、D占14%。 在这一调查中,对于当事人的记录是否最全面、最客观,学生和老师形成了巨大的差距。而差距形成的主要原因应该是我们在平时教学中忽略了辨析史料真伪能力的训练,甚至可以说这是我们教师自己种下的苦果。 在读完张静轩老师的文章后,我也尝试着在教学中加强学生这一能力的培养。例如《戊戌变法》中,梁启超《戊戌政变记》中:“人人封章,得直达于上。举国鼓舞欢蹈,争求上书,民间疾苦,悉达天听。每日每属,封章皆数十,上鸡鸣而起,日哺乃罢。” 这段材料一直作为人们拥护戊戌变法的证据,我在讲述时,向学生提了几个问题: 1.这段材料是“戊戌变法”亲历者的记载,那么它是否是真实可信的? 2.以当时中国的实际情况,材料所描述的内容是否真的能够实现? 3.如果内容不真实,作者的目的又是什么? 学生经过讨论得出这则材料并不完全真实,因为当时能够上书的只有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其目的是为了抬高戊戌变法的地位。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我进一步为学生补充:《戊戌政变记》写于变法失败后,当时光绪帝被囚,“六君子”被斩,康、梁流亡海外,海内外舆论纷纷斥之为误君误国。为了进行辩论,争取舆论支持,同时游说日本政要干预解救光绪帝,梁启超匆匆写成此书。所以此书的背景及目的都具特殊性。所以,争论亲历者记载是否属于信史,一方面可以鉴别史料,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知道: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往往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这才是史论结合。 当然,要把史论结合立即转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具有一定的困难。这就意味着,这种具有一定反思性的史料教学法,只有持续地进行,才能有效地改进课堂教学行为。

0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三种基本模式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三种基本模式 教学模式的把握,不仅要知道其结构方式和运行程序,能够“照着做”;而且要掌握其蕴含的教学思想或意向,能充分实现其教学目标,并在此基础上能够根据各教学要素变换或创造出更合适的新教学模式。本着这一指导思想,本文拟对我国当前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最常见的几种教学模式进行一定的总结和概括,并逐一展开教学示例,以此使人们对现行的历史教学模式有一全面的认识和评价,为建构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教学模式提供一定的素材。 当前,我国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最常见的教学模式,主要有三种:“讲谈——接受式”、“自觉——辅导式”和“参与——活动式”。 一、讲谈——接受式 讲谈——接受式是在改革传统历史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形成的。 传统历史教学模式是50 年代初我国历史教育工作者以苏联的教学模式为基础,融合我国的一些传统的教育思想的方式而成的,以“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家庭作业”五个环节为结构程序。它的优点是方便了人们对历史教学活动过程的准确把握,有利于历史知识的系统传授,对历史教学实践的指导也更为明确具体。其教学过程由教师直接控制,通过教师对历史教材内容的系统讲述,使学生对所学的历史知识由感知到理解,然后通过总结新课和家庭作业的完成,巩固所学的历史知识。它能使学生比较有效地在单位时间内掌握较多的历史知识,比较突出地体现了历史教学活动作为一种简约的认识过程的特性,使系统性较强的历史知识得以有效地传授,历史教师的主导地位得到了较好的发挥。 然而,它的局限性和缺陷也是非常明显的,最主要的是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在教学实践中,就是过分强调书本知识,忽视能力培养,造成了“先生只管教,学生只管受教”;教师一讲到底,学生一听到底的被动学习的局面。它所反映的师生之间的教学关系为授受关系,表现在教学内容上以知识为主,在教学方式上以传授、灌输为主。 70年代末、80年代初,人们对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在巩固了教师系统地讲述历史知识、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的基础上,采用师生谈话的方式展开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自主积极地接受历史知

(完整word版)如何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

如何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 黄文渊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如何在历史课堂上吸引学生,让学生乐学,是提高课堂效益的助推器。下面我谈一谈自己在教学中的几点建议: 一、在课堂上吸引学生 1、用微笑亲近学生。微笑是心灵的阳光,微笑让人互相亲近。课堂上教师的微笑,给学生的学习送去了好心情,创造了一个宽松的心理环境,学生的思维会更加流畅,探究会更加积极,学习的效益当然会大大提高! 2、用激情和幽默感染和吸引学生。教师的激情是学生的“氧气“一个充满激情的老师,能够深深的感染学生,让学生情绪昂扬、节奏铿锵。一个充满激情的老师能够让课堂活跃、进度流畅。如果一个老师的讲课干瘪乏味,学生只能昏昏欲睡,怎能有高效课堂而言。一个幽默的老师能够吸引学生,成为课堂活动的润滑剂,学生的困倦和紧张,或许会因为老师一句幽默的话语、一个历史故事、一个夸张的表情而烟消云散,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提高了知识和能力,课堂肯定高效! 3、创设情境,以趣取胜。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化被动为主动,是提高课堂效益的有效途径。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则是首选的法宝。以初中历史为例,我在进行《宋代的城市生活》教学时,为了突破一个重点和难点——北宋东京的市坊制度,向

学生创设了一个情景:“假如你乘坐时空穿梭机,回到一千多年前的北宋东京的家里。晚上你饿了,想去隔壁的餐馆吃点宵夜可不可以呢?为什么?学生讨论热烈,争得面红耳赤,最终达成了共识——不行,在专门的“夜市”里,要吃宵夜,在“夜市”里解决。又比如在进行《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教学时,我设计了一个情景:“如果一个人因赋税过重,生活困难,偷走了邻人的钱财。假如你们是儒家、道家、墨家和法家的派出的代表,面对窃贼,你们会主张如何处理”?学生代表们纷纷扮演不同的思想家,在趣味盎然的“判决”中,深深的理解了各家的思想精髓。 二、把课堂还给学生 课堂这片肥沃的土地,必须让学生亲自耕耘和播种,才能有属于学生自己的收获。如果老师老是越俎代庖,久而久之,学生们离开你就会饿死。所以,提高课堂效益的根本之路是把课堂还跟学生。要真正的把课堂还跟学生,除了必须转变理念之外,还要争取在课堂上做一个“懒惰”的老师。为什么这么说呢?我记得有一位专家说过:“勤劳的老师会教出懒惰的学生。”一个老师在课堂上越是辛苦,讲的越多,学生反而收获的越少。我们每位老师必须明白一个道理,一个孩子能学好,能成才,绝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学出来的,老师只能起到指导、引路的作用。知识不让学生主动去感悟获取,问题不让学生自己去探讨解决,错误不让学生自己去反思总结,疑难也是老师包办,这样你的学生就不是他自己,他们就会被惰性绑架,他们就像一个在饭店等吃等喝的客人,慢慢地就没有了学校的主动性,

浅谈中学历史课堂教学

浅谈中学历史课堂教学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课堂教学十分关键,它是中学历史教学的主阵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主 要在课堂进行,同时历史教学也是推动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对推动其他文化课的学习 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人们常说:“文史不分家,政史不分家。”政治和文学都是从浩瀚的历 史文化中分离出来的,可以说历史是百科之母。在我们中学历史的教学现状中,老师读课本,学生划重点,考试背重点,学生学得十分被动、消极、机械,不会用历史的观点来分析问题,割舍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学生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我在从事中学历史教学以来,长期 执着于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研究,不断改进历史教法,指导学生的学法,取得了较好的课堂效果,本文谈谈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具体做法,供大家参考,并逐步完善。 一、正确认识中学历史教学的地位 历史是一种文明的传承,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乃至世界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它展示了一 个民族的智慧和创新精神,一个民族产生、发展、壮大、演变的脉络,任何文化都有一个传 承历史走向,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创新,同时也不知道一个民族未来的发展方向,历史 的传承能够更好地发挥一个国家公民的爱国主义的思想,以一种主人翁的态度来发展国家, 人们常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历史上的经验给我丰富的智慧,开阔我们的眼界,启迪 我们睿智地思考问题,少犯错误,一个国家的未来由少年主宰,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说道:“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作为未来的建设者,必须知道一个国家的过去,立足今天,展望未来,一个民族忘记祖国的历史意味背叛,我们要把学 生培养成爱国主义建设者,历史教育是一种必然的选择,可以全面推动学生的思想建设,这 是时代的要求和选择,也是弘扬我们民族文化的必然选择,也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 辞的责任。只有正确认识了历史的教学地位,才能端正我们的历史教学的态度。 二、抓纲务本,明确教学目标 抓纲务本,这个“纲”原来是指《中学历史教学大纲》,现在是指《中学历史新课程标准》, 新课程标准对中学历史教学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它是我们教学的行动指南,它对教材中的知 识哪些要求识记、哪些要求理解、哪些要求熟练运用、培养什么情感,都十分明确、细化, 形成一个严密的教学体系,教材是立足学生对历史的认知规律和学生的心理特点编写,它是 围绕新课程标准编写的,它是新课标的细化、具体化,它是我们教学的蓝本,是历史教育专 家严格审查后使用的,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深钻教材,领会新课标的精神实质,不能停留在表 面的语言文字上,课标和教材是我们进行历史教学的两件重要武器,离开它们我们就无法教学,如船置浅滩、车陷泥潭,我们教学本末皆无了。 三、认真落实课堂教学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在这样一个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必须要科学、合理地设计, 不能浪费一分一秒,不能浪费学生的智力资源,更不能浪费教学资源,我们要充分立足于学 生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必须要整合、完善、整合所有的资源,使教学效果最大化,我在教 学中采取了以下做法: 1.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兴趣是人们对某种事物的内心偏好,它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驱动学生的内在动力,让学生长时间专注在自己的所学的目标上,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开 发学生的智力,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创新思维中,通过思维来认识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把历史知识细化、序化、网络化。 2.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多媒体可以使历史教科书中的内容通过声音、图像,生动、形象、 直观再现出来,中学生喜欢直观地思考问题,逻辑思维还处于起步阶段,通过声音、图像、 文字多方刺激学生的感官,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情感,学生容易记忆、理解。心理 学表明,信息多途径进入学生大脑之中比单一渠道进入学生大脑中记忆深刻得多。

史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史料教学的观点很早就提出了,新课改以来,史料在教学中的运用和在试题中的出现率就更多了。那么,中学生运用史料作为证据,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诠释历史的能力、历史思维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探索和创造的能力,养成独立思考、处理信息的能力。 【关键词】历史教学;历史材料 新课改形势下,连云港历史中考试题的历史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都大量使用了文字材料、历史表格材料和图表材料。题目设问角度灵活、能力层次分明、答案简单浓缩,有效地考查了考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历史考试的进步中,因为历史学科的学习很容易陷入空洞的说教和纯粹知识记忆中,试题中大量材料的引入,使历史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历史学习是对现成知识的记忆的传统模式,即“贝多芬(背多分)”,也摆脱了过去死抠教材命题的困境。 因此,对历史材料题的解答既是教师教学的重点内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内容。如何突出这一重点,突破这一难点,如何利用好历史教材中提供的各种材料组织教学,使教学取得举一反三的效果,是摆在我们历史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经常被使用的历史资料大体分为两种:一种来自于教科书,另一种来自教科书以外各种原始资料历史典籍、历史书籍。历史材料包括文献典籍、图表、实物图片、笔记碑文、考古资料、影视等。 历史教科书中提供的历史资料是历史教学的主要来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历史教科书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资料,有文字、图表、地图等,这是历史教科书的一大进步。教科书提供的资料一般是与教科书内容紧密联系的原始资料。例如,八年级上册《近代工业的兴起》这一课有这样一段材料: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引自李鸿章。这是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李鸿章对自己兴办洋务的一番感叹。正文只是提到洋务运动的目的口号措施及评价,而这段材料却是对正文的阐释和补充,教学中如果重视了这些,会大大拓宽学生的视野,对培养学生的能力大有裨益。 原始材料又分为两种:一是最权威和最科学的历史事件的亲历者和当事者的第一手资料;二是所能看到的相关历史事件最早、较早的记录。一般说来这些材料在教学过程中被直接利用,可加强教学的科学性。如:在讲《辛亥革命》这课时,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性质只是简单的一句话,教师可适当补充《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一些原始条款。 第十九条十一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之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可决弹劾之。 第二十二条参议院议决事件,咨由临时大总统公布实施。 第二十三条临时大总统对于参议院议决事件,如否认时,得于咨达后十日内,声明理由,咨院覆议。但参议院对于覆议事件,如有到会参议员三分之二以上仍执前议时,仍照第二十二条办理。 通过补充的材料使学生了解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第一手材料,学生对这个约法的性质也就有更深的理解。那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历史材料呢? 首先,读懂材料,逐步分析。在材料的运用中首先要通读材料,从整体上把握,对于不能理解的句子,教师要指导学生“细嚼慢咽”,逐句过关。如,八年级上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这一课中有这么一段材料:俄罗斯自北方,包我三面;英吉利,假通商,毒计中藏;法兰西,占广州,窥视黔桂;德意志,胶州领,虎视东方;新日本,取台湾,再图福建;美利坚,也想要,割土分疆。这中国,那一点,还有我份;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压制我,众汉人,拱手降洋。——引自陈天华的《猛回头》。接下来这样设问:说一说这是学过的哪一幅图描绘的情况?它反映了当时中国怎样的一种社会状况?清政府成为洋人的“守土长官”是在哪一条约签订后?这段材料反映了当时中国面临被列强瓜分的社

初中历史集体备课教案模板

江夏区初中历史学科课时集体备课教案 江夏区初中历史学科课时集体备课教案

备课思路: 第11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第四单元“步入近代”中很重要的一课,在世界近代史上具有里程碑的地位。 1、本课的教学目标的确定,从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三个方面分别确定为: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包括革命前夕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封建王朝的专制统治;革命的经过;《权利法案》的颁布和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等基本史实。能力目标:引导学生探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克伦威尔的评价,培养学生初步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人类历史上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一次重大胜利。 2、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和历史意义。从原因上来看,应该从当时英国社会现象和社会矛盾的分析,概括出英国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苏格兰人民起义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导火线,也就是直接原因。 3、本课的教学难点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曲折性。教学中,教师应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的讲解,帮助学生认识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历经多次的反复,最终才取得革命的成功。 4、教学方法采用区教研室历史导-预-议-讲-练五步教学法。首先对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相关知识点的复习,从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的影响导入本课的学习。通过预习让学生对本课所讲知识有个初步的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掌握好的学习方法。教师讲解应根据课标要求和学生预习情况有重点的讲解,体现有针对性,不能平均使用力量,更不能面面俱到。师生共同探究是历史导-预-议-讲-练五步教学法中的重点,也是课堂教学的精彩环节,教师应巧设问题,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概括总结历史结论的能力。 5、练习是对学生所学知识掌握情况的一个检查,练习的设计应抓住重点,不能面面俱到,求多求全。教师要根据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精心选编,力求事半功倍。

中学历史史料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中学历史史料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地位愈益突出重要,可以说史料已日益成为中学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2003年新颁布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对历史史料的教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和建议。课题组根据中学历史史料教学现状,调查问卷主要围绕当前中学历史教学方式、史料的定义、分类、史料教学的方法及存在的问题等进行设计。调查对象为本校的老师和部分校外历史老师及高二、高三80名文科学生。通过调查发现,许多老师和学生对史料及史料教学与学习的相关知识仍相当缺乏,没有能够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措施,对史料案例研究更缺乏分析研究。这种状况应引起我们的充分重视。 下面是对调查问卷及调查结果作一简要的描述与分析。 1.您认为“史料”这一概念应定义为:(选项及调查结果如下。下同) A.与历史学习有关的一切资料:26% B.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痕迹:35% C.人类社会发展中保留下来的文献材料:39% 关于“史料”学界一般认为,史料“亦即人类社会历史在发展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痕迹”。从调查结果来看,许多教师和学生不是扩大(选择A项)便是缩小了(选择C项)“史料”这一概念的内涵。这表明,许多教师和学生至今仍不清楚“史料”这一概念的准确含义,因而也就很难在实践中开展全面、完整的史料教学。 2.您在选择史料时首先考虑的是: A.史料是否真实:20% B.史料是否有趣:10% C.史料能否充分论证教科书上的某个结论:70% 从调查结果来看,认为应首先考虑史料是否真实的只有20%,大部分的教师和学生关注的只是史料本身某方面的功能——是否有趣,是否能证明某个结论。这说明在利用史料时,功心过强,值得注意。 3.您主要从哪些地方获取文献史料?(可多选) A.教学参考书:77% B.互联网:62% C.学校图书馆:45% D.其它:29% 从调查结果来看,教师获取史料的最主要来源为教学参考书。这一结果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教学参考书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及教师宏观的课程资源的概念的缺失。当然,这种现象的出现应与中学特殊的条件与环境——图书及设备等的不足、升学压力等直接相关。 4.您在课堂上一般采用的教学方法是: A.主要是以讲为主的方法:40% B.指导学生进行自学:8% C.设计问题情境,师生共同进行探究:52%

初中历史教学案例与分析历史案例

初中历史教学案例与分析 教学案例与分析不是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实录、教学论文,而是一个真实 而典型且含有问题的事件。既有对包含有疑难问题的实际情境的描述,也有对这一事件的反思和分析。此次征集的教学案例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1.标题:要能反映这个教学案例的主题。 2.针对问题:这个教学案例针对的是课堂教学中的 什么问题。 3.案例:包括背景,即需要向读者交代故事发生的有关情况,如时 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等;细节或情节,即故事发生的过程,如学生出现 的问题,教师采取的措施;结果,即这种教学措施的即时效果,包括学生的反映 和教师的感受等等。 4.反思:对于案例所反映的主题和内容,包括教学的指导 思想、过程、结果,对其利弊得失,作者要有一定的看法和分析。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是这样完成教学任务的: 第一步:课件展示一些宗教人物:学生知道猪八戒戒、玉皇大帝、如来佛祖、唐僧、丘处机等这些在影视中经常出现的人物。 要求学生判断这些人物是哪个宗教中的人物,学生基本上能辨别出来。导入今天要学习的宗教方面的内容:佛教和道教。这种学习的方式贴进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有利于下一步的教学工作。 第二步:展示与这两种宗教有关的俗语:转世投胎恶有恶报,善有善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回头是岸,人生无常,修身养性,清净无为,得道成仙,长生 不老,炼制丹药 要求学生判断这些俗语来源于哪种宗教。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予以肯定和更 正,指出这节课我们所要学习的宗教与这些俗语有关,这节课主要了解佛教和道

教。让学生对这两种宗教的教义有一个粗浅的认识。不要求学生全部掌握,但至少在有限的课堂中了解这两种宗教的教义。 教师板书:佛教道教要求学生找出以下知识点:佛教产生于古代印度,西汉末 年传入中国,道教兴起于东汉时期,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并要求学生区别于道家学派。 教师简单的介绍一下两种宗教的教义,并要求学生思考佛教广泛传播和道教兴起 的原因。 第三步:教师讲解佛教起源传说和故事,并强调佛起源于印度在西汉的末年传入中国。道教的兴起与道家学派的区别。 提问:佛教道教的哪些说法满足了统治者的要求?引导学生思考 在学生思考的基础,教师小结:佛教由于宣传生死轮回和因果报应,消磨了人们的反抗意志,为统治阶级维护统治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因而广泛传播开来。 道教宣扬通过修身养性潜心修道就可以得道成仙,长生不老。这不仅满足了统治者超凡脱俗、长生不老、永享富贵的愿望,对普通老百姓也是一个极大的诱惑, 因而得到广泛的传播。 在有限的课堂里学生只能对两种宗教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不可能作更深入 的学习。因此我在教学的过程中设计了一个课外作业,要求学生完成一个小调查。第四步:要求学生实地了解一下,我们附近有没有佛教寺院和道教胜地?想一想,现实生活中人人有哪些思想观念受佛教和道教的影响。 ①活动主题:调查道教佛教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②活动目标:学会调查和处理调查结果的方法,了解宗教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③活动动准备:笔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