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

【毕节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
【毕节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

毕节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制造与

装配技术专业建设方案项目组长:杨慧

项目副组长:孙波周天生张治国彭永贤吕善进项目成员:熊荣谦曹东冬余鹏何志勇张倩

李仲勋刘鹏杜静李世勇王义

陈伟贺丽叶刘世鹏文江李玲珑

蔡泽荣王锦

项目概述:本项目面向毕节试验区汽车装配制造业产业集群,以汽车制造与装配专业建设为重点,带动其专业群(汽车制造与维修、汽车运用与维修等专业)的发展。建设内容包括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实验实训条件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制度与管理运行机制建设等。

本项目建设预算投资250.5万元,其中申请中央财政支持217.5万元,地方财政配套支持20万元,学校自筹投入13万元。

一、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建设背景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各行业提供技术装备的战略性产业,是高新技术的载体及转化为生产力的桥梁和通道。因此,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装备制造业要努力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

贵州“十二五”的规划中强调:要大力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在西部地区实现赶超进位,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条件更加充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

据测算,我国技能劳动者需求总量将增长 20%-25%,其中高级以上技能劳动者所占比例预计增长 15-20%。据此推算,我国现有高技能人才数量对比企业需求,仍有几百万人的缺口,而且这种需求以每年10.1%的速度增长,构成了制造类人才需求的巨大空间。

毕节地区力帆骏马振兴车辆有限公司是云南力帆骏马车辆有限公司在省外设立的第一家创造生产企业,公司由毕节地区振兴机械厂和云南力帆骏马车辆有限公司合资组建成立。为了扩大生产规模,做大做强毕节地区机械制造加工业,公司决定进行异地技改建厂,于2007年9月正式开工,于2009年5月建成试生产,投产后年设计生产规模为5万辆“振兴”牌系列变型农用车,达到每年20亿元以上的工业产值,新增就业岗位3500个以上。力帆骏马二期技改项目改造,将形成一个年产10万辆轻卡、2万辆重卡的现代化、规模化的各型载荷汽车及配件的生产制造基地,将新增劳动就业2万余人、实现工业生产总产值100亿元以上、新增税收3亿余元。

力帆二期技改项目开工后,园区又以力帆为媒,以商招商,引进浙江万里扬变速器股份有限公司、杭州世宝方向机有限公司等22户规模较大的零部件生产企业进驻园区,并于2011年12月18日与力帆汽车研发中心一同开工。这对于推动毕节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设、加快毕节汽车制造与装配业将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汽车相关行业突出矛盾是人员素质远远满足不了行业发展需要,由于经过系统学习的汽车专业人员供不应求,导致大量未经任何培训的人员进入汽车行业。据抽样调查,主要存在具有专业技术职称证书比例较低、专业技术管理及经营管理人员结构不

合理、民营企业专业技术及经营管理人员技术职称缺乏正常认定渠道,导致专业技术队伍不稳定等问题。

毕节地区力帆骏马振兴制造厂现有职工900余人,目前公司正在进行载货汽车生产二期技术改造项目。项目建成后,根据生产纲要及设备情况,所需生产工人12000人,辅助工人6000人,技术人员800人,管理人员1200人,共需20000技术工人及管理人员。

二、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建设基础

1、实行了“校矿合作、订单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

我院于2010年12月与贵州力帆时骏振兴集团签定了校企联合办学协议,正在与贵州力帆时骏振兴集团共同筹建毕节汽车培训学院。今年通过合作办学形式,毕节职业技术学院订单培养汽车制造与检修、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380人,对创新我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实现高技术产业园区(企业)产、学、研深度融合,提升高职教育办学能力和水平,促进企业技术改进,实现企业产品升级,对承接我区产业升级,为工业发展培养高技能型实用人才,实现人口大区向人力资源强区转变,推动我区装备制造业跨越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2、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成绩

按照制造业生产一线对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将教学内容与岗位能力训练相结合,实行了“双证书”制度,将职业资格标准纳入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开展了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

3、有一支专兼结合的优秀教学团队

目前,我院有教职工220余人,其中从事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的专兼职教师16人,获取驾驶资格证教师有30余人。教师结构合理,经验丰富,完全可以承担“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高职

专业教学工作。具有硕士学位教师1人,“双师”素质教师比重为50%。

4、有校内外实训基地

目前,我院建有电工实验室、plc实验室、汽车模型实、电焊车间等实验实训室,为学生校内进行生产性实训、岗位技能训练、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提供了条件。校外建有贵州力帆时骏振兴集团、荣贵修理厂、高山汽车服务公司等校外实训实习基地,主要承担学生的生产实习、顶岗实习等任务,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和专业教师的实践锻炼创造了条件。

三、建设内容

1.专业建设思路

1.1指导思想

以专业服务能力基本要求为指导,围绕重点培育壮大的汽车装配制造传统优势产业及重大项目,加强内涵建设,促进产学对接,提升专业建设水平、条件装备水准和产业服务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2建设基本思路

依托汽车装配制造行业发展,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基础课程体系和实践课程体系,实现专业技能要求与企业岗位技能要求对接。

引入职业标准,根据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分析,调整课程结构与内容,进行基于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实现职业标准与专业课程内容对接。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校企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建立课程综合性评价体系,提升专业发展水平。

依托贵州力帆时骏振兴集团及配套企业生产一线,解决生产性实训问题,通过扩建、改善实验实训条件,搭建技术开发平台,提升技术服务能力。

建立和完善“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培养和评聘制度,聘请来自生产一线的兼职教师承担相应比例的教学任务。建设专兼结合专业教学团队,建立有效的团队合作教学机制,推进校企之间技术研讨和经验交流的制度化建设,提高技术服务能力;

建立就业(用人)单位、行业协会、学生及其家长、研究机构等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的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整体提升专业发展水平和服务能力。

2、建设目标与实施方案

2.1、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建设目标

着力推进学院与与区域内知名企业贵州力帆时骏振兴集团及二十余家配套企业深度融合,紧随制造行业、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建成以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为核心、汽车制造与维修、汽车运用与维修、汽车营销等为辅助的骨干专业群。通过专业建设,达到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内容合理,产学研结合特色鲜明,师资队伍结构合理,教学条件优良。培养具备汽车制造与装配、汽车制造与维修、汽车运用与维修、汽车营销等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经营管理能力,逐步探索校企、校行深度合作的专业建设办学模式,强化社会服务,真正培养技能高、素质好、业务精、懂经营、会管理的适用高技能型人才。

2.2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1)加强和落实贵州力帆实骏振兴集团及二十余家配套企业的合作,重点是引进职业标准、培训体系和标准,探索订单式培养模式,到2013年实现订单式培养模式;( 2)以校内汽车综合

维修、汽车装配实训基地为平台,搭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3)推广项目教学、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方式,并使理论、实训教学与职业岗位能力实现对接;(4)做好毕业生顶岗实习的工作,到2013年,使100%的学生可以实现顶岗带薪实习;(5)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2.3教学质量目标及监测指标

2.3.1实验实训教学条件建设目标

在以贵州力帆时骏振兴集团及配套企业作为实习实训基地的基础上,建设汽车维修、汽车装配、汽车电工等专业实训室,以满足学生实训、顶岗实习及社会培训的需要,营造职业氛围,使之成为集教学、科研、生产、培训、实验实训为一体的产学研基地。

监测指标:实训室建设方案,实训仪器设备清单,学生实训记录等。

2.3.2师资队伍建设目标

完善教师职务聘任制,强化教师实践技能训练,充分利用番禺职业技术学院、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湖南科技职业学院、天津职业大学、东营职业学院等对口帮扶学校为平台,通过培训和进修,建立一支政治思想素质优良、业务素质过硬、理论与实践结合、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利用实习实训基地,逐年安排专业课教师与部分基础课教师深入到生产管理第一线,进行实践锻炼。鼓励教师参与科研活动,每年选派1-2名中青年教师进修学习或攻读学位。3—4教师深入企业、工厂锻炼,开展科研工作;培养学术带头人3人,专业骨干教师15人;硕士学历6人,引进博士1人;双师型教师比例达80%以上,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程学时比例达50%。

监测指标:教师培训、进修、到企业锻炼、开展科研工作、引进人才、培养人才等工作方案、过程记录、工作总结。

2.3.3课程体系和教学改革目标

改革理论脱离实际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根据汽车制造、维修、营销和汽车电工岗位群需求,建立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开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一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校企共同育人。加快课程教学资源、实践教学资源、网络信息平台资源建设,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使专业教学具有职业教育的针对性,使理论教学体系与职业岗位群的需要相适应,学生就业率达95%以上。

监测指标:专业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材建设、实习实训,课程组织安排与实施,教学监督与检查,学生就业率,教学评估,企业评价,主管部门意见。

2.3.4社会服务目标

建设汽车综合维修厂,积极拓展社会培训功能,积极为企业职工技能提升、社会年培训1000人次,年开展汽车维修、汽车装配、汽车电工等技能培训和鉴定1000人次。

监测指标:相关设备清单,培训鉴定相关档案。

3、项目建设步骤及内容

(1)第一阶段:办学机制体制建设、校企合作制度建设(各类教学文件、制度、校企合作机制体)。

(2)第二阶段:教学资源建设(课程教学资源建设、实训教学资源建设、网络信息平台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建设(课程体系建设、教学内容建设、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学术带头人1人,专业骨干教师10人,硕士学历2人,兼职教师承

担的专业课程学时比例达50%。)、实训室建设(汽车维修实训室、汽车电工实训室)。

(3)第三阶段: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学术带头人2人,专业骨干教师5人,硕士学历4人,引进博士1人,双师型教师比例达80%以上,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程学时比例达50%。),实训室建设(汽车装配实训室)。汽车综合维修车间建设。

4、具体建设项目内容

4.1人才培养方案建设

为了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组织专业教师到汽车制造企业调研,与汽车制造企业车辆设计、车辆销售、车辆装调人员以及我系毕业生等相关人员,进行多次的深入研讨,了解企业对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在此基础上,组织专业教师、职业教育专家、汽车制造企业总工程师等人员,开展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会,结合汽车制造与装配职业岗位分析,了解到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高职学生毕业后,主要在汽车制造企业从事整车装调、整车试验、零部件制造、零部件检验、产品工艺设计与车间管理等岗位工作,制定符合企业需求和学生长远发展的人才培养方案。

同时与行业企业紧密合作,根据企业需求,不断拓展订单培养,共同开发实用的专业课程,将职业素养融入教学全过程,让教室与实训室相结合、实训室与制造车间相结合、学生与企业员工相结合、教师与技师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深化“工学结合、双证对接、能力递进”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素质技能型汽车制造与装配专业技术人才。

人才培养方案建设资金计划见表1

表1 人才培养方案建设资金计划表(单位:万元)

建设内容

资金投入

2011.10-2012.102012.10-2013.10合计

制定人才培养

方案

调研研究岗位需求分析 3 2 5 人才培养方案制定 1 1 2 合计 4 3 7

4.2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

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路为:与企业专家共同制定本专业职业岗位标准;按照职业岗位标准,确定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以区内知名的力帆骏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典型目标产品生产过程为导向,分解岗位工作任务及能力需求,将岗位任务和能力需求分解为若干个任务能力模块,确定学习领域,构建“通用能力培养模块+专业基础能力培养模块+专业核心能力培养模块+拓展能力模块”的课程体系,引入汽车制造行业企业标准,校企合作开发专业课程与教材。

在教学方式上,实行工学结合,融“教、学、做”为一体,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强调学生在具有真实环境的实训室和企业中学习,教学方法以边讲边做、讲做练结合为主;合理使用教学课件、仿真教学软件、装调实践录像、网络课程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除满足学生岗位能力的要求外,还要与该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所要求的内容对接,使学生能够顺利取得相关证书,增强就业竞争力。在学校,学生能够获得汽车装调中(高)级工证书等。

课程体系建设资金计划见表2

表2 课程体系建设资金计划表(单位:万元)

建设内容

资金投入

2011.10-2012.102012.10-2013.10合计

课程体系建设优质专业核心课程建

4 2 6 教材及教学课件建设8 6 14 教学资源库建设10 18 28

合计22 26 48

4.3师资队伍建设

4.3.1. 专业带头人培养

两年建设期内在原有1名专业带头人的基础上,再从企业聘请1名,使专业带头人达到2名。专业带头人每年参加国内外交流和教育部组织的高职师资进修培训各1次,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在企业挂职或工程进修不少于3个月,参与教学改革工作2项。专业带头人每人每年负责培养青年教师1人,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教学模式改革、课程标准制定、厂中校建设等方面发挥带头作用。

专业带头人培养计划资金见表3

表3 专业带头人培养计划资金表(单位:万元)

建设内容

资金投入

2011.10-2012.102012.10-2013.10合计

专业带头人

培养国内考察培训、学术交流 3 2 5 企业培训、学术交流 2 1 3 现场培训 1 1 2 合计 6 4 10

4.3.2. 骨干教师培养

采用进修、现代职教理论学习、教研课题研究、课程建设等方式,通过与校外实训基地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岗位交流、企业挂职锻炼等途径,提高骨干教师的专业技术能力、教学能力、实践能力、科研能力。

原有骨干教师2人,新增3人,两年内共培养5名骨干教师,使其能够胜任课程体系改革、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等任务,在专业教学、产学合作、实训基地建设、技术服务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形成以专业带头人为灵魂、骨干教师为主体的专业团队。

骨干教师培养资金计划见表4

表4 骨干教师培养资金计划表(单位:万元)

建设内容

资金投入

2011.10-2012.102012.10-2013.10合计骨干教师培养

国内考察培训、学术交流 2 2 4

企业培训、学术交流 1 1 2

合计 3 3 6

4.3.3. “双师”教师培养

通过安排教师到校外实训基地进行生产锻炼,担任挂职工程师,提高实践能力,参与企业技术创新与研发,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鼓励教师参加各类职业技能培训,考取职业资格证书。通过两年建设,使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80%。

“双师型”师资队伍培养资金计划见表5

表5“双师型”师资队伍培养资金计划表(单位:万元)

建设内容

资金投入

2011.10-2012.102012.10-2013.10合计“双师型”师国内考察培训、学术交流 3 2 5

资队伍培养企业培训、学术交流 3 2 5

青年教师实践锻炼 3 2 5

聘请行业专家指导 2 1 3 合计11 7 18

4.3.4. 兼职教师培养

两年建设期内从校外实训基地企业再遴选出5名汽车制造技术方面专家、技术能手为兼职教师,参与专业实践课教学、职业资格考证实习指导、顶岗实习指导等教学任务。建立兼职教师资源库,完善兼职教师选聘制度,实行动态管理、灵活考核。两年后,建成一支结构合理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兼职教师承担专业课学时比例达到35%以上。

兼职教师培养资金计划见表6

表6 兼职教师培养资金计划表(单位:万元)

建设内容

资金投入

2011.10-2012.102012.10-2013.10合计

兼职教师培养

兼职教师准入制度建设 1 1 2 兼职教师资源库建设0 0.5 0.5 兼职教师培训 1 1 2 兼职教师教学0.5 0.5 1 兼职教师管理0.5 1 1.5 合计 3 4 7

4.4实习实训条件建设

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本着“完善现有、更新技术、提升效能”的原则,同时加强硬件、软件、人才培养、先进教学模式及教材等方面的建设。建设重点放在适度增加设备数量与品种、完善和更新原有实训设备,继续坚持以生产性设备为主,技术水平接近或超过企业水平。校内实训基地按照企业工位模式设立学生实训工位,融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四位一体,满足以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为重点的专业群教学、科研需要,为企业提供培训与技术开发服务,并为兄弟院校提供实训室建设方案和思路。

重点建设汽车制造与装配实训室、发动机拆装室、底盘拆装室、自动变速器实训室、整车电路实训室、汽车安全检测线、汽车车身电控实训室、汽车性能试

验中心等校内实训室。

实训室建设计划见表7,实训室建设资金计划见表8,实训室计划购进设备见表9.

表7 校内实训中心(室)

实训中心(室)功能所面向课程名称

汽车制造与装配实训

室整车、主要部件拆装调整,车身

制造实训。

《汽车装调技术》、《车身制造技术》

发动机拆装室发动机拆装(汽油机、柴油机)、《汽车构造》等

底盘拆装室制动系统拆装、离合器拆装、差

速器拆装、制动间隙调整《汽车构造》等

自动变速器实训室自动变速器拆装、检修《自动变速器检修》等

整车电路实训室整车电路认知、电路故障排除《汽车电器》等

汽车安全检测线汽车输出功率、制动、底盘、灯

光、喇叭等性能检测《汽车检测技术》等

汽车车身电控实训室车身控制系统检测《汽车车身电控系统》等

汽车性能试验中心汽车整车性能检测《汽车性能评价》等

电喷发动机实训室电喷发动检测《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等

表8校内实训室建设资金计划表(单位:万元)

建设内容

资金投入

2011.10-2012.102012.10-2013.10合计

校内实训室

建设

购买仪器设备69 70 139

合计69 70 139

表9 专业实训设备一览表

序号实训室名称设备名称数量单价(万元)小计(万元)

1 汽车制造与装

配实训室

车身装调系统1台 5.6 5.6

一般工具10套0.1 1 气动专用工具10套0.3 3

车桥装调系统1台12.5 12.5

车门装调系统1台 2.6 2.6

点焊机1台 2.8 2.8 车身装配夹具4套 1.9 7.6

总计35.1

2 发动机拆装室

拆装用电喷发

动机

4台0.8 3.2 一般工具4套0.1 0.4 专用工具4套0.15 0.6 汽车发动机故

障实训台(本田

雅阁)

1套 3.55 3.55

发动机拆装翻

转架

4个0.2 0.8

总计8.55

3 底盘拆装室

一般工具3套0.1 0.3 专用工具3套0.15 0.45 差速器8台0.3 2.4 主减速器8台0.5 4 制动器8台0.8 6.4 整车底盘及传

动系统实训设

备(本田雅阁)

1套 2.85 2.85

转向器8台0.23 1.84 总计18.24

4 自动变速器实

训室

一般工具3套0.1 0.3

专用工具4套0.15 0.45

变速器3台0.4 1.2 自动变速器5台0.9 2.7

自动变速器试

验台

2台0.95 1.9

换油机3台0.8 2.4 自动变速器检

测仪

2台 6.6 13.2

总计22.15

5 汽车电器构造

与维修

汽车全车电器

实训台(本田雅

阁)

1 3.1 3.1

总计 3.1

6 汽车安全检测

线

汽车

灯光检测仪

2套0.7 1.4 悬架测试系统2套 1.1 2.2

制动测试系统1套 3.8 3.8

总计7.4

7 汽车车身电控

实训室

电控车门试验

台架

2套0.9 1.8 奥迪四驱系统1套 2.7 2.7

电控转向系统1套 3.4 3.4 总计7.9

8 汽车性能试验

中心

转向参数测试

1套 1.3 1.3 微机制动性能

测试仪

1套 2.6 2.6 转向系统测试

2台 3.1 6.2 转向系统测试

2套 2.5 5

总计15.1

9 电喷发动机实

训室

电喷发动机实

训台

2台 2.8 5.6 共轨柴油发动

机台

2台 4.5 9 共轨柴油机故

障诊断仪

2台 2.6 5.2 VAG1552故障

解码仪

2台0.83 1.66

总计21.46 总计139

4.5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

建立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校企合作与发展理事会,使其成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纽带和桥梁。在理事会的指导下,充分发挥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建设委员会的作用,明晰责任、分工协作、完善制度。研究如何才能与企业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紧密性、长期性的合作;研究如何在企业更好的开展教学实习、顶岗实习以及如何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研究双方师资建设、课程开发、技术攻关等校企合作中的突出问题。

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资金计划见表10

表10 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资金计划表(单位:万元)

建设内容

资金投入

2011.10-2012.102012.10-2013.10合计

创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立 3 1 4 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管理运行 3 1 4 合计 6 2 8

4.6实习意外伤害保险

4.6.1、建设目标

完善实习实训的保障机制,确保本专业实习各项实习实训的顺利进行。

4.6.2、建设内容

根据本专业的实习特点,建立相应学生实习实训意外伤害保险制度,与保险公司签订相关保险协议。

4.6.3、建设措施

(1)根据实习实训意外伤害保险制度,成立相关的机构。

(2)确保目标实现。建立相关的实习实训制度及保障机制。

表11实习意外伤害保险资金预算表

序号建设项目建设费用(万元)

1 制度及保障机制建设 3

2 与保险公司签订相关保险协议 4.5

合计7.5 (二)改革举措与保障措施

1、解决的关键问题

(1)创新办学体制机制;(2)校企合作制度建设;(3)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4)师资队伍建设;(5)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2、改革措施

(1)创新办学体制机制。完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建立有政府、行业、企业等多方参与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完善委员会章程,积极构建科学规范的委员会工作制度,充分发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功能,逐步增强学院办学活力。

(2)校企合作制度建设。深化我院内部人事分配、管理制度改革,形成一整套有利于推进校企深度合作的内部管理运行机制。完善校企之间人才双向聘任制度,建设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让企业全程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按企业要求“量身定做”企业急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实现校企合作共同育人。

(3)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按照汽车制造与装配行业人才需求和人才标准,校企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组织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让企业全程参与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教学计划制订、教学组织实施、教学质量评价等人才培养全过程,按企业要求“量身定做”企业急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实现校企合作共同育人。

(4)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内部人事制度改革、校企共建科研和技术服务团队等措施,促使专业教师深入工程实践,开展技术服务,提高实践动手能力,两年内,使具有双师素质的专业教师比例超过80%。大力推进兼职教师队伍建设,聘请行业企业专家,全程参与专业及专业群建设,依托合作企业建立动态兼职教师库,完善兼职教师聘任与管理办法。两年建设期内,使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学时比例达到50%。

(5)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新模式,新建汽车制造与维修实训室、汽车装配实训室、汽车电工实训室,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为平台,建设具有校企深度融合特色、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稳定实习实训基地,建立健全校企合作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保障实训基地健康可持续发展。

(6)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大力开展行业职工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面向社会,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服务,使各类培训总量达到1000人次/年;提升区域内企业资质,校企共建应用技术服务团队,面向行业企业开展技术服务,年技术服务经费收入达到100万元;逐步提升学院服务地方积极发展的能力。

2、保障措施

(1)组织及人员保障

聘请区内外权威专家组成项目建设指导委员会为项目实施把

握方向,指导制定切实可行的项目年度建设实施方案,明确项目建设质量标准、建设进度和建设要求,使项目实施方案具有较强可操作性。成立由学院主管部门、学院、企业主要领导参加的项目建设领导小组,解决建设工作中遇到的政策、技术、资金问题,对项目建设进行统一协调、指导和监督。成立由毕节职业技术学院领导、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和各项目组负责人组成的项目建设工作委员会,负责项目建设方案的组织实施。成立各子项目建设工作组,负责项目方案的具体落实。成立由纪检、监察、审计、财务、教务、人事等部门负责人和教师代表组成的项目建设监督组,负责项目建设日常监督检查工作,保证项目质量和资金安全。

(2)制度保障

进一步完善学院内部人事分配和管理制度改革,深化用人制度改革,激励教师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中走工学结合之路,引导教师主动为企业和社会服务;同时按照教育部、财政部高职教育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建设项目的政策和精神,通过建立项目建设工作委员会,认真制定项目管理制度、项目执行制定、项目报告制定、项目检查制度、项目审计制定、项目验收制度、仪器设备采购制定、项目专项资金管理制度等,保证项目顺利实施。

(3)政策保障

①《转发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高函〔2010〕18号);

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③《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

④《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

⑤《贵州省人民政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⑥《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⑦《毕节职业技术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院发〔2010年17号)。

⑧《毕节地区工业聚集区总体发展规划(2009—2020年)》

⑨贵州“十二五”重点工业园区布局和发展规划

⑩贵州省“十二五”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

(4)师资保障

建立体现以教育教学为中心,教师为主体,激励和稳定人才机制体制。鼓励从生产、工程单位聘请有实践经验的名师、专家、能工巧匠担任专业和核心课程的兼职教师。打造由“双师型”教师、专业骨干教师、专业学术带头人、行业专家和能工巧匠组成的结构合理的教师团队。“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业教师的80%,初步形成了结构合理的“双师结构”队伍。

(5)经费保障

该项目建设期为两年,预计建设金费250.5万元。申报教育部、财政部高职教育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建设资金217.5万元,毕节地区行署配套建设资金20万元,学校自筹13万元。

(6)质量控制

毕节职业技术学院将认真制定相应的项目建设管理制度,包括项目负责人管理制度、招投标管理制度、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项目建设考核奖惩办法等,为本建设项目提供全面科学的制度保障。并建立信息通报制度,及时向项目建设领导单位、毕节地区行署等上级部门汇报项目实施情况,完善教研室、系部、教务处、学院四级监督与审核制度,及时向社会各界、师生员工公开项目

进展和资金使用情况,保障高质量完成项目建设任务。

(三)建设进度及2012年、2013年预期绩效:

1、建设进度

(1)第一阶段:办学机制体制建设、校企合作制度建设(各类教学文件、制度、校企合作机制体),负责人:周天生彭永贤吕善进,完成时间:2011年10月

(2)第二阶段:教学资源建设(课程教学资源建设、实训教学资源建设、网络信息平台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建设(课程体系建设、教学内容建设、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学术带头人1人,专业骨干教师10人,硕士学历2人,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程学时比例达50%。)、实训室建设(汽车维修实训室、汽车电工实训室)。负责人:孙波周天生张治国彭永贤,完成时间:2011年11月至2012年10月

(3)第三阶段: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学术带头人2人,专业骨干教师5人,硕士学历4人,引进博士1人,双师型教师比例达80%以上,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程学时比例达50%。),实训室建设(汽车装配实训室)。汽车综合维修车间建设。负责人:孙波周天生张治国彭永贤,完成时间: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

2、2012年预期绩效

办学机制体制建设、校企合作制度建设全面推广实施;课程教学资源、实训教学资源、网络信息平台开放使用;教学内容、教材推广到相关专业群;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学术带头人1人,专业骨干教师10人,硕士学历2人,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程学时比例达50%。);实训室建设(汽车维修实训室、汽车电工实训室)全面开放。

3、2013年预期绩效

完成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学术带头人2人,专业骨干教师5人,硕士学历4人,引进博士1人,双师型教师比例达80%以上,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程学时比例达50%。)完成实训室建设(汽车装配实训室)。完成汽车综合维修车间建设。服务能力全面提升,辐射到全区机械行业,为企业大幅度开展职业培训。

(四)建设经费预算

汽车制作与装配技术专业建设金费共计250.5万元,申请中央财政支持217.5万,地方财政支持20万元,学院自筹13万元。具体预算分配如下表:

建设内容

投入资金预算(万元)

2011年10月至2012年10

月年度

2012年10月至2013年10

月年度合计中央财政地方财政中央财政地方财政

人才培养方案建设1、人才培

养模式,构

建专业课

程体系

4 0 3 0 7

课程与教学资源建

设1、优质专

业核心课

程建设

4 0 2 0 6

2、教材及

教学课件

建设

8 0 6 0 14

3、教学资

源库建设

10 0 8 10 28

小计260191055

师资队伍建设1、培养专

业带头人

6 0 4 0 10

2、培养

骨干教师

3 0 3 0 6

3、聘请

兼职教师

3 0

4 0 7

4、“双

师”教师

培养

11 0 7 0 18

小计23018041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