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课 法律是特殊的规则

第八课   法律是特殊的规则
第八课   法律是特殊的规则

第八课 法律是特殊的规则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了解法律是具有国家强制力的社会规则以及法律的其他显著特征,懂得我国法律在维护社会公共生活秩序,维护个人生活正常进行方面所具有的重要作用以及自觉遵守法律规则的重要意义。

二、能力目标:

使学生形成对法律规则与其他行为规则的辨别能力;进一步形成在社会公共生活中自觉遵守法律规则的能力;初步形成运用法律知识分析自身行为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具备一定的规则意识;初步形成对社会现象及个人行为进行法律评价的意识,同时在了解法律作用的基础上形成自觉守法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法律规则的特点及其在维持社会的安定与和谐方面的作用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这两个问题既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学生只有在充分认识法律规则特点的基础上,才能够真正理解法律在维护社会安定与和谐方面的作用。

2.如何使学生理解法律是具有国家强制力的社会规则这一部分内容是本课的教学难点。因为与其它行为规则相比较,法律规则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其以国家强制力作为保障,但国家强制力对学生而言是一个较为抽象的概念,学生在理解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因此通过将人们违反道德规则和法律规则的不同后果进行对比分析来认识这个问题。

课时安排

二课时,每站一课时。

本课知识网络

法律和道德是最重要的社会规则 认识法律规则

遵守法律规则

法 律 是 特 殊

规 则 法律的作用

社会生活中的各类规则组成一个有机联系

的整体 法律是特殊的社会规则 违反法律会依法受到强制矫正 法律是各类规则中的最低准则 违法行为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法律是具有国家强制力的社会规则 法律的作用 法律是唯一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

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法律通过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法律的目的在于关怀和保障

法律的特点 维护社会的安定与和谐

第一站认识法律规则

导入新课-——老师开讲

两名学生上黑板,一名学生用圆规、直尺画出圆和正方形;一名学生徒手画圆和正方形。然后让同学们比较看谁画得准确。

师:从两位同学画的图中我们可以看出,画圆而无规,会因笔走龙蛇而画不圆;制方而无矩,会因角不正线不直而制不出来,“无规矩不成方圆”这句古训就是人们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至理名言,它揭示了一个重要的道理: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规矩、守规矩。社会要有序进行,人们之间要相互和谐相处,就少不了合理的规则,社会公共生活就是按许多规则构成的人与人相互交往,相互关联的网络,而法律是规范人们行为的特殊规则。让我们今天来认识法律规则。

打开知识的大门。。。。。。。。师生一起来进行

一.认识法律规则(板书)

(一)法律和道德是最重要的社会规则(板书)

课堂活动一:说说体育比赛中的规则

活动准备:学生查找一些不同体育比赛中的比赛规则

活动过程:

(1):学生列举体育比赛中的不同规则。

生甲:篮球比赛规则中规定,无论是侵犯人犯规,还是技术犯规,一名球员犯规共5次(NBA规定为6次)必须离开球场,球员做出的不体现运动员精神的犯规动作,比如打人,发生此类情况后,球员应立即被罚出场外。

生乙:足球比赛中的“越位”这个规则的规定,极大地促进了足球比赛的发展。以前的比赛,许多球员都站在球门口,虽然进球多,但几乎没有什么观赏性。有了这个规则后,大家都更注重球场战略战述了,使足球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

(2)说说如果没有这些规则,体育比赛回怎样?

生甲:如果没有规则,球场就会乱作一团,根本无法比赛,也就没有了体育项目的趣味性和娱乐性,所以规则至关重要。

生乙:如果没有了比赛规则,那还要裁判做什么?谁想拿多长时间的球就抢,那体育比赛还有什么竞技性,也就失去了比赛的意义。

(3)教师小结体育比赛的重要性:一方面规范比赛秩序,另一方面保证了竞技性和比赛的悬念。

课题活动二:生活中的规则有很多——谈谈生活中的规则

活动步骤;(1)分组对抗的方式分别指出自己曾经经历或直接感受到的生活中的规则。

生甲:在马路上行走要考右行,过马路走人行横道,“红灯停,绿灯行”。

生乙:坐无人售票公交车时前门上,后门下,自觉刷卡或投币,主动给老、弱、病、残、孕让座。

生丙:在影剧院看电影时不能吸烟、大声喧哗。

生丁:学生上学要按时到校,不旷课。

生戊:坐火车不能携带易燃易爆危险品。

(2)分析这些规则哪些是道德的,哪些是纪律的,哪些属于法律的。

生甲:1、5说的是法律要求。2、3说的既是道德要求,也是法律要求,4是学校纪律要求。

师: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规则,如纪律、规章、道德、法律等,其中法律和道德是两种最重要的社会规则,各种规则组成了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①各种规则各自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道德靠舆论、习惯和信念的力量,力求在人们心中定出准则;纪律规章按本单位、本团体的需要定出在局部适用的准则;法律是有国家制定或认可,以规定权利义务为内容,具有国家强制性和普遍约束里的行为规则。②各种规则都无法单独完成规范社会生活、保障公共秩序的任务,这就要求各种规则在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的基础声组成一个有机整体,来共同完成调整社会公共生活的目标。

师:请同学们思考讨论后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没有法律,只有道德和纪律能保证社会的安定和正常运转吗?

2.如果只有法律,不要道德和纪律能行吗?

生甲:如果没有法律,只有道德和纪律不能保证社会的安定和正常运转,因为道德和纪律靠人们自觉遵守,法律靠国家强制力实施,对于不自觉的人就要靠法律来强制执行.生乙:如果只有法律,没有道德和纪律也不行,因为道德和纪律补充着法律的不足,更多社会规则需要人们自觉的去遵守,道德水平高尚的人更能自觉遵守法律.(二)法律是特殊的社会规则(板书)

案例分析;案例一

17岁的学生找某,多次手持三棱刮刀强夺9名小学生的财物,得脏款400多元,人民法院认定赵某犯了抢劫罪,依据刑法判处其有期徒刑。

案例二:李某等三人在电影院观看电影时,起哄、打闹、吹口哨,影院工作人员多次劝阻,他们就是不听。工作人员找来民警,将这三人带走,公按机关给予李某等三人警告的处罚。

问题:1.材料一中的赵某违反了什么法律,应承担什么法律后果?

2.材料二中的李某等三人做出了什么行为?有什么危害?受到什么处罚?他们的处罚可以避免吗?

3.案例中体现了法律的什么特征?

学生讨论回答;

生甲:赵某多次手持三棱刮刀抢夺他人财物,给他人的人身和财产造成伤害,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违反了《刑法》应承担刑事责任。

生乙。李某等三人由于不注意自己的道德修养,其行为扰乱了公共秩序,是违法行为,应受到警告的处罚。所以我们要加强道德修养,不做违法的事,哪怕是轻微的违法。

师:所以,从上述材料及同学们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法律作为特殊的社会规则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违反法律会依法受到强制矫正;

(2)法律是各种规则的最低准则;

(3)违法行为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因此,不做违法的事是我们的行为底线。

(三)法律是具有国家强制力的社会规则(板书)

法律是特殊的社会规则,那么这种特殊性是因何而产生的呢?请同学阅读教材77页案例,从道德和法律的角度分析李刚的行为,我国对挪用公款罪是如何规定的?

生甲:李刚挪用公司的钱,既是不道德的行为,也是违法的行为。如果他道德品质高尚就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仅仅依靠道德的约束已不起作用,所以必须依靠法律的强制性来

惩罚他.

生乙:李刚挪用公款触犯了我国《刑法》,是一种违法行为,构成了犯罪,所以他依法受到判处有期徒刑2年的处罚。

生丙:法律和其它公共行为规则相比有很大的不同,有自己的特殊性: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李刚受到处罚正说明了这一点。

师:法律规定我们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和不应该怎样做。它为我们的活动划定了自由的范围,为我们的生活指明了合理合法的界限。所以我们要自觉守法,做一个懂法守法的人。

放飞思维的翅膀——让学生在自学中成长

【入门求思路】

例1.公共生活就是按许多规则构成的人与人相互交往、想互关联的网络,而规范人们行为的特殊规则是

A.纪律B.法律C.道德B.守则

分析: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规则,如纪律、规章、道德、法律等,各种规则组成了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各种规则各自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道德靠舆论、习惯和信念的力量,力求在人们心中定出准则;纪律规章按本单位、本团体的需要定出在局部适用的准则;法律由有国家制定或认可,以规定权利义务为内容,具有国家强制性和普遍约束里的行为规则。法律是人们说话、办事所依据的最低准则,不违法是我们的行为底线,所有特殊的规则是法律。正确答案是B.

例2.我们上学要求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上课专心听讲,考试不作弊;我们乘坐公共汽车,要主动投币,并主动给老弱、病、残、孕等让座;我们行使在路上,要遵守交通规则。这说明①规则有很多种,如道德、纪律、法律。②规则遵守不遵守都无所谓③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④社会生活中的规则就是人们说话、做事所依据的标准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分析:本题是一道组合性的选择题,根据材料得出说明的道理,可用排除法,排除错误的选项②,再看看组合选项,不难看出正确答案应该是C.

【实践求效益】

例3.假如有人驾车超速,警车就会将他强行拦住罚款,甚至没收驾驶执照。这说明法律的特点是:①违反法律会依法受到强制矫正②法律是各种规则中的最高准则③违法行为必须承担相应法律后果④法律是唯一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则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分析:法律作为特殊的社会规则的特点是:违反法律会依法受到强制矫正;法律是各种规则的最低准则;违法行为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可以看出②项是错误的,④项虽是法律的特点,但与材料没关系,也不选,根据材料可以看出超速驾车是违反交通法律法规的行为,应受到相应的处罚,体现了法律的特点①③项,正确答案是B.

例4.小强同学认为在生活中,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有很多种,任何一种行为规则都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你认为这种认识对吗?为什么?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法律与其他规则的区别,是一道简答题,先判断,后说明道理。

答案:这种认识是不对的。生活中调节我们行为规则的有道德、纪律、法律等。其中道德靠社会舆论、习惯和想念的力量维持,纪律要靠教育、行政的力量发挥作用。只有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探究求发展】

例5.法律是具有国家强制力的社会规则。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每年的12月4日是我国的法制宣传日

B..某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判处周某等10名运输毒品犯死刑

C.国务院公布《城市生活无着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

D.某单位对经常迟到早退的职工做出扣发一个月奖金的处罚

分析:所谓法律的强制性是指法律为我们的活动划定了自由的范围,它规定我们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和不应该怎么做.A.C.D项不是法律规定,只有一定的强制性,但不具有国家强制性,B项体现了法律是具有国家强制力的社会规则.例6.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现象:乘车、乘船、乘飞机时,要遵守制度,听从指挥,维护交通安全,不得携带易燃易爆、易腐蚀、巨毒等危险品;参观游览时要爱护游览地的公共财产、文化古迹和花草树木,维护良好秩序,注意卫生,不要随地乱丢垃圾等。请你想一想,这些现象共同揭示了一个什么道理?

分析:给我们一段材料,让我们回答所揭示的道理,这是中考常见的一种简答题,遇到类似的题一般先要认真阅读材料,弄清题意,然后再去找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由针对性去回答。

答案:这些现象共同揭示的道理是(1)在不同的公共生活领域,有不同的行为准则,规范着人们的各种行为,社会生活必须有共同的准则来规范。

(2)社会是由人结合而成的,社会活动是人的活动。人们活动的动机目的往往不同,如果没有行为的规矩,各行其是,社会就会混乱不堪,陷入毫无秩序的彼此冲突之中。所以,有规矩守规矩十分重要。社会生活中的规矩,是人们说话做事所依据的标准,也就是社会成员都应遵守的行为规则。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规矩、守规矩,社会生活需要共同的生活规矩来约束人们的行为,这样才能保障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扫除最后的盲点......老师为你答疑解惑

本节课中学生容易出现的错误有:1.将法律规则与法律原则混淆。2.将法律对于社会成员在行为上的要求当成一种最高准则

例1。“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我们必须遵守的A.法律规则B.法律原则C.道德规则D.道德原则

错解:本题容易将A项法律规则选为正确答案。

错误原因分析:法律规则与法律原则是不一样的,法律规则的规定是明确具体的,只适用于某一类型的行为,可以直接适用,有一定的可操作性。而法律原则不预先设定任何确定而具体的事实状态,也没有规定具体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它具有宏观指导性,其适用范围比法律规则更宽广,一条原则调整较为宽阔的领域。

正解:正确答案是B。

例2。初中生小李和小刚因平时不注意自己的道德修养,由于无钱上网打游戏开始小偷小摸,最后发展到拦路抢劫,结果受到法律的处罚。小李和小刚的行为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错解:小李和小刚的行为告诉我们:法律是人们说话、办事所依据的最高准则,不违反道德是我们的行为底线。

错误原因分析:上述答案是没有正确理道德和法律的不同。与其他规则相比较而言,法律规则最特殊的地方就在于它是一种具有国家强制力的规则。虽然道德、伦理等规则也都具有规范人们行为的作用,但这种规范作用的实现,主要依靠的是人们的自觉遵守以及社会舆论的影响,而没有国家强制力作为其实现的保障。就法律规则而言,虽然实现法律所追求的秩序同样主要依靠人们对法律的自觉遵守,但法律以国家强制力作为实现保障,如果人们违反了法律规则,就会被按照法律的要求受到强制矫正,这种后果是与违背道德规则、伦理规则等其它公共生活规则根本不同的。也正因为如此,所以法律对于社会成员在行为上的要求只是一种最低标准,避免因要求过高而导致大量违法行为的出现并进而导致法律无法实施。

正解:因为违法行为就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所以小李和小刚的行为告诉我们:法律是人们说话、办事所依据的最底准则,不违反法律是我们的行为底线。

布置作业----让学生做些什么

一.单项选择题

1.比赛要遵守比赛规则,借同学东西要按时归还,违反交通规则要受到处罚。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规则,其中和是两种最重要的社会规则.A。章程和守则B。法律和纪律C。法律和道德D.规则和准则

2.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与法律相比较,两者的区别是

A.前者由学校制定或认可,后者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B.前者不具有约束力,后者对社会成员具有约束力

C.违反前者不承担责任,违反后者则要受到法律制裁

D.前者只适用于中学生,后者则适用于全体社会成员

3.法律是具有国家强制力的社会规则,下列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教育部规定部分高校有自主招生权B.环保部门提倡人们不随意丢弃废旧电池C.在公共交通工具上要主动让座D.重庆黑社会团伙头目被执行死刑

二.简答题:小军在学校的水房里检到一块手表,他交给了老师,老师对他这种拾金不昧的行为给予高度表扬,可有的同学说他“都什么年代了,还拾金不昧呢?”;有的同学说:“捡到的东西,又不是偷的,捡到了就是你的了,交不交公都可以的。”小军听了同学的议论,心理很不是滋味,,烦恼极了。。。。。。

如果你是小军的同学,请你从法律和道德两方面帮他解决烦恼。

三.探究实践题

社会生活方方面面都有规则.其中,道德和法律是两种重要的社会规则.请你分别列出道德规则和法律规则各三个.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2.D3.D

二.简答题

答:道德是一种规范人们行为的重要规则,拾金不昧是做人的一种崇高美德。这种美德无论什么时候都应该提倡。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今天,我们更应该提倡并使之发扬,我们应该自觉遵守道德规则。

有的同学认为“拾金不昧”过时的观点是错误的。我国民法通则规定:拾得遗失物,应当归还失主。因此拾得遗失物不归还失主也是违法行为。小军拾到手表自觉交给老师,说明他自觉地遵纪守法。如果他不交还失主,会受到强制制裁,因为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则,具有国家强制性,它规定我们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应该和不应该做什么。一个懂得法律并遵守法律的人就是自己生活的主人。

三.探究实践题

答:道德规则:明礼诚信,勤俭持家;关爱他人,乐于助人;尊老爱幼。

法律规则:禁止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上车;禁止买卖毒品;依法纳税。

我的资料室

让规则看守世界(转载)

白培顼作于 2005年4月23日

1764年的一天深夜,一场大火烧毁了哈佛的图书馆,很多珍贵的古书绝籍被毁于一旦,让人痛心疾首。第二天这场重大事故学校上下得知,有名学生尤其面色凝重。

突发的大火把这名普通学生推到了一个特殊的位置,逼迫他作出选择。在这之前,他违反图书馆规则,悄悄把哈佛牧师捐赠的一本书带出馆外,准备优哉游哉地阅读完后再归还。突然之间,这本书就成为哈佛捐赠的250本书中的惟一珍本。怎么办?是神鬼不知地据为已有,还是光明坦荡地承认错误?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后,惴惴不安的学生终于敲开了校长办公室的房门,说明理由后,郑重地将书还给学校。霍里厄克校长接下来的举动更令人吃惊,收下书表示感谢,对学生的勇气和诚实予以褒奖,然后又把他开除出校。

哈佛的理念是让校规看守哈佛,比用其他东西看守哈佛更安全有效。

与哈佛人相似,德国人也被看作是世界上最守规则的人种之一。一位留学德国多年的中国学生说,他在德国所到之处从未看到过一辆闯红灯的车,即使在深更半夜,空寂无声的街头,德国人依旧沿着横道线,看着红绿灯过马路,德国老人喜欢向别人炫耀的是,在他几十年的驾车历史中,违章记录栏内始终是一片空白。

经济学家茅于轼先生在美国作访问学者时,曾对美国邮局前的排队作过观察。他发现排在队伍前面的顾客,一般距离正在接受服务的顾客至少一米远:一方面避免彼此靠得太近不舒服,一方面也是尊重别人的隐私空间,免遭嫌疑。如果服务窗口不止一个,也不是每个窗口前面都排一个队,而是只排一个队,前面的人依序到空出来的窗口去办事,以保证先来的人先接受服务。没有一个人会打破这种默守的规则。小中窥大,茅于轼先生深有感触地说:“在美国生活的一年中,我无时无刻不在思考,为什么美国如此富有,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对比之下,中国的银行服务窗口前,都画有鲜明的警示线,而有些漠视“请在线外等候”字样的人们,仍然选择无序紧张的拥挤,同样也让外国人百思不得其解。

当我把上面的事例说给周围人听时,我得到不同的意见版本:哈佛人是做作的,书交上来了,人家改过了,还计较什么;德国人是刻板的,能够趁机过马路为什么不过,浪费时间;美国人是固执的,来得早不如站得巧,能够早点把事办完为什么不挤。规则是死的,人是活的。活人为什么要被死规则缠住...... 德国人的名言是,循规蹈矩,一丝不苟才是轻松的活法,而凡事无章可循,才使人疲惫不堪。自由必须有所约束,不然,A的某种自由可能就要以B的另种自由为代价。德国人把用规则看守的世界,称为“天堂”。在这个天堂里,规则首先是科学合理的,其次要有对规则的集体信任。或许有些人会将此视为“刻板固执”,嗤之以鼻。但实际上,德国人是聪明的,他们对待任何事物都认真负责,他们把自己的国家建设得洁净美丽,他们在不争吵不拥挤的环境里,不凭体力、投机取巧或者其他伎俩,就可赢得平静安稳的幸福生活。规则不仅保证着人们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上的公平公正,带给他们高效率,甚至保证着他们心灵的自由:知道有所为,有所不为,灵魂才在高处放声歌唱。

散文家张丽钧也曾在一篇文章中谈到“规则”的重要,肯定地说:“世界上如果真有所谓的天堂和地狱,那么,天堂的规则应该比地狱的规则更详细。”

让规则看守的世界,是生命的圣洁花园,是人之向往的天堂。而生活在那里的人,也将规则时刻放于心中,心甘情愿接受约束,以获得更完满的自由。相反,无视规则,对抗规则的人,必

将受到规则的惩罚,甚至付出全部自由的代价。在好规则面前,懂得捍卫和赞美,才是人类崇高精神的体现。

心中有正义良善的规则,犹如灵魂有了信仰,人的生活才会享受更多的明媚阳光。

第二站遵守法律规则

---------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老师开讲

材料导入

材料一:赵亮乘公共汽车回家,车上上来一位行动迟缓的孕妇,站在一位40多岁男人的座位旁,车开出去一站地,那男人纹丝不动,毫无让座的意思,赵亮看了非常气愤却又无可奈何。

材料二:小松在街上看到两个小伙子与一卖水果的小贩争执起来,旋即,两个小伙子对小贩拳脚相加。小松赶忙拨打“110”报警,警察很快到了,把两小伙子押上了警车。

师提出问题:这两事例有何不同?赵亮为何又气愤有无奈?小松可以报警,赵亮为何没有报警?

学生思考回答:

生甲:因为主动给老、弱、病、残、孕让座是公民道德的要求,中年男子对孕妇站在身边却视而不见,缺乏社会公德,赵亮看到这种情况不好说,又不能报警,所以很气愤又无奈。该男子的行为应该受到道德的谴责。

生乙:材料二中的小松敢于并勇于同违法行为做斗争,积极报警。俩小伙做出了违法的事情,应受到法律的惩罚。

师:不同的行为规则在规范人们行为方面所能产生的作用是各不相同的。法律作为一种具有强制力的行为规则,有什么特点呢?它能够发挥哪些其它行为规则所不能够发挥的作用呢?下面我们来学习——遵守法律规则(板书)

打开知识的大门——师生一起来进行。

(一)法律的特点(板书)

1。法律是唯一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板书)

课堂活动一:看看下列行为会受到什么规则的规范

(1)公交车上,不给老、弱、病、残、孕让座

(2)在河边乱扔果皮纸屑

(3)故意损坏公用电话厅

(4)制造商销售假冒伪劣产品

(5)上课迟到、不完成作业

(6)不履行团的义务

生甲:(1)(2)的行为是不道德的行为,会受到道德谴责,(3)的行为故意损毁公用设施,会受到行政警告罚款.

生乙:(4)的行为扰乱和破坏了经济秩序,会受到法律惩罚,(5)的行为违反了学校纪律,会受到纪律处罚,(6)的行为违反了团章的规定应受到团章的处罚.

师:可见,违反不同的规则会受到不同的处罚,而法律的惩罚是最严厉的,只有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则.

课堂活动二:列表比较道德、法律、章程、宗教等它们是如何产生的法律道德章程宗教纪律

有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在人类社会活动的

生产方式或者经济

关系的基础上自

发形成的,并随着

社会经济关系的变

化而变化

团体或组织内部

形成的规范本团

体和本组织的纪

元古社会人们

对自然现象的

不理解,由无知

和敬畏而产生

了宗教

为维护大多数

人的利益而制

定的规范本部

门、本单位人

们行为的规章

制度

教师解释国家创制法律的两种形式

国家制定法律:是指国家的立法机关依照一定的立法程序直接创制法律。例如;我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按照一定的立法程序,依照宪法,直接创制刑法、民法通则、义务教育法、国家安全法等法律。

国家认可法律:是指国家的立法机关根据实际需要对社会上早已存在的某些风俗习惯、道德规则、宗教教规加以确认,赋予其法律效力,使之成为法律。

课堂活动三:案例分析:

原云南省委副书记、省长李嘉廷,1994-2000年,单独伙同其子李勃收受贿赂共折合人民币1810万余元,2003年5月,李嘉廷以受贿罪被终审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力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2009年,国家开发银行原副行长王益,广东省政协原主席陈绍基,浙江省纪委原书记王华元,深圳市委原副书记、原市长许宗衡,贵州省政协原主席黄瑶等问题官员纷纷“落马”。因犯贪污贿赂、渎职罪而受到刑法的处罚。

师:以上材料说明什么?

生甲:说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管省长职位多高,违反法律也同样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生乙:说明任何社会成员,无论其职位高低、功劳大小、身份贵践,都要受到法律的约束,不能为所欲为。

师:由此而得出法律的另一个特点是:

2、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板书)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中学生守则》约束了哪些人?影剧院里的规定约束哪些人?乘车须知约束哪些人?《中国共产党章程》约束哪些人?这些规则能与法律相抵触吗?

生甲:《中学生守则》约束在校中学生,影剧院里的规定约束看电影的人,《乘车须知》约束乘车的人,《中国共产党章程》约束共产党员.

生乙:这些规则不能与法律相抵触,守则、规定、党章只对相关人员有约束力,而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有约束力。

3、法律通过国家强制力保后实施(板书)

课堂活动四:以案说法:

(1)在我国,公民有依法纳税的义务,但从小爱占他人便宜的个体户孙某,在从事服装生意的三年里,分文税款未缴,还扬言“要钱没有,要命有一条。”由于长期教育劝说无效,税务部门对孙某下达了《限期缴税通知书》。当税务人员把通知书送到他家后,他大发雷霆,当场把通知书塞进灶膛化为灰烬。当天下午和晚上他又两次闯到税务所,气急败坏地漫骂税务人员,并威胁税务所领导:“再向我要税,我就先拿你开刀”,气焰十分嚣张。税务部门未被他的蛮横所吓到,税务检察官及时立案调查,迅速予以查处,迅速予以查处,

公安机关将其逮捕,人民法院依法判处孙某有期徒刑两年,并处拒缴税款三倍罚金。

(2)某市一建筑工程公司在市内居民区昼夜施工,严重扰民,市环保局对其做出了罚款3000元的决定,但该公司经理拒不付款,后经市中级人民法院做出判决强制执行。在法律的强大威慑下,该建筑工程公司经理不仅按期交付了罚款,而且做出了不再扰民的承诺。

师提出问题:

①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②道德水准低的人,能够自觉依照法律的规定办事吗?

③如果没有法律的强制力,法律能够顺利实施吗?

生甲:上述材料说明,法律通过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生乙:道德水准低的人,没有道德观念,法律观念更淡漠,所以不会自觉依照法律的规定办事,只有道德高尚的人才能自觉遵纪守法,所以,要规范人们的行为,不仅要靠道德,更要靠法律的强制作用。

生丙:如果没有法律的强制性,法律就不能顺利实施,就会变成一纸空文,依靠国家强制力对违法犯罪的人予以制裁,是实施法律的必要措施和重要保证。

师:同学们回答的很好,法律必须靠国家强制力才能保证它的实施,警察、法院、监

狱和军队是国家的强制力量,有它们的保证和保障,法律才能得以实施,我们才能安全、平静、有序地生活。

课堂小考:对号连线

公安机关检察机关

各级人民检察院审判机关

各级人民法院侦查机关

监狱刑罚的执行机关

4.法律的目的不在于惩罚,而在于关怀和保障(板书)

课堂活动五:案例分析:

小丽在骑车上学的路上,被一辆快速急驶超车的汽车撞倒在地,造成自行车损坏,手部骨折,司机不仅没有停车,反而想逃走,幸好周围过路人记下了车牌号码,及时报告了交警,才拦住肇事车辆,经交警部门处理,司机赔偿小丽医疗费及家长陪护费、误工费等共5000元,同时对司机做出警告、罚款及强制学习的处罚。

问:(1)上述材料中对肇事司机的处罚是保护谁的利益?

(2)这样的处罚对肇事司机有什么作用?

生甲:对肇事司机的处罚是保护了小丽及家人的利益。

生乙:这样对肇事司机的处罚是为了让司机吸取教训“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师:请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或自己家人受到法律的保护的事例感受法律的关怀。

生甲:我们小时候带着小草帽过马路,司机叔叔都让着我们,使我们能够安全通过,使父母放心。

生乙:我家把钱存在银行,银行替我们保管又对他人保密,很安全。

生丙:我市前一段时间打击“双抢”(拦路抢劫、骑车抢劫)活动,震摄了违法犯罪分子,保护了公民的财产和人身安全,大快人心。

生丁:……

师结:法律对违法行为和不法分子进行惩罚,才能保证我们的正常生活,同时,法律对罪犯的惩罚,也在于“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矫正其罪恶品行,警示并强制其弃恶从善。

(二)法律的作用(板书)

课堂活动六:感受法律的作用

活动目的:通过本活动加深学生对法律在维持社会安全与和谐方面巨大作用的认识

活动步骤:,<一>分组,6——8人一组,选出组长

<二>以“感爱法律的作用”为主题,创作一份小报,一组一份

要求:统一用A4纸,图文并茂,合理安排文章篇目,有案例、分析、说明等,发挥集体的力量。

<三>下次课堂上展示、评比

老师提示:内容提纲

1、法律与其它规则的不同点

2、具体案例、分析

3、名言、警句

4、我们应该怎样做?(在学校、在社会、在生活中)

师:法律具有规范作用,它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使我们知道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提醒每个人远离犯罪,惩罚犯罪;同时具有保护作用,公民日常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是我们生活的“卫士”,保护我们的权利不受侵害;法律还是是国家生活的保障,保障国家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维护社会的安定和谐。所以,我们应该学法用法,从点滴做起,养成自觉遵纪守法的好习惯。

放飞思维的翅膀——让学生在自学中成长

【入门求思路】

例1.我们国家创制法律的形式是

A.由国家制定或认可B.劳动人民制定或认可

C.国家领导人制定和认可D.自然形成的

分析:法律是由国家创制的行为规范,国家创制法律的基本形式主要分为制定和认可两种形式,所以正确答案应该是A.

例2.在我国,任何人不论职位高低、功劳大小,一旦触犯法律,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这表明,法律最主要的特征是

A。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则B。法律只对普通百姓有约束力

C。法律是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D。法律是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或认可的

分析:A项、D项说法正确,但是与题干材料无关,可以排除;B项本身说法就是错误的,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都具有约束力;所以只有C项正确了。

【实践求效益】

例3.法律通过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所谓国家强制力是指

A.警察、法院、监狱和军队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国务院D.道德、法律、制度.

分析:为了保证法律不至于因为个别人的违法行为而无法达到预期目的,这就要求存在一种强制的力量来保障法律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得以落实,那就是警察、法院、监狱和军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国务院是最高行政机关,都不是暴力机关。所以正确答案是A.

例4.交通规则能使我们信步走在车水马龙的大街上,法律保护我们的生命财产不受侵犯,义务教育法保障我们受教育的权利.这些主要体现了法律的目的在于

A.惩罚犯罪B.关怀和保障C.规范人们的行为D.引导人们的行为分析:法律表面上尽管威严冰冷,但实际上我们无时不在法律的关怀和保护之下,我们能安全、平和的生活,依赖法律的保护,材料正是体现了法律的关怀和保障。所以应选B.

【探究求发展】

例5:材料:2000年7月31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以受贿罪依法判处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成克杰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9月14日成克杰被执行死刑。

这位国家高级干部的下场说明了什么?有何启示?

分析:这是一道简答题,主要考查对法律特点的理解和运用。说明的观点从“是什么”角度要用教材的内容回答,启事从“怎么做”的角度回答。

答案:(1)说明了:在社会生活中,无论人从事什么职业,具有什么身份,法律都一视同仁,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具有国家强制力和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2)启示:

①国家干部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依法律己,依法办事,否则一旦触犯法律,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②我们要学法用法,从点滴做起,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

例6: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可以平静地生活,安心地工作,专心学习……全靠法律给我们保障,法律的作用功不可没,那么我们作为青年学生应该为社会的安宁和谐做些什么?请结合自身实际加以说明。

分析:本题是一道开放性试题,重点要结合青少年实际具体回答。

答案:法律具有规范作用,它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同时具有保护作用。公民日常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是我们生活的“卫士,是国家生活的保障”。我们应该学法用法,从点滴小事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自觉遵守学校纪律和社会公德及法律法规,区别美与丑,防微杜渐,远离犯罪,敢于并勇于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做一个守法公民,用实际行动维护社会的安宁与和谐。(结合实际)

扫除最后的盲点——老师为你答疑解惑

本节课中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有:1.将法律的地位与作用混为一谈;2.认为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那么就不需要道德规范了。

例1.法律的规范作用突出地表现为①它规定人们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②规定人们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③如果人们违反法律,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和处理④它处于非常关键的地位。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②③D。①②③

错解:将④项作为法律的规范作用,而选择A项。

错误原因分析:出现错误的原因是将法律的地位与作用混为一谈,“法律在各种规则中处于非常关键的地位”,是说法律的地位重要,不是作用。

正解:①②③描述都是正确的,都是法律规范作用的突出表现,④项是法律的地位,不是作用的表现,所以可以排除,连同包含本项的A、B、C三项都可以被排除,所以D项是正确的。

例2.小刚学习了本课知识后认为: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所以只要法律就可以了,不需要道德规范了。小刚的观点正确吗?

错解:法律就可以代替道德。

错误原因分析:

小刚没有认识到法律和道德既有区别有用联系,法律与道德是互相配合、互相促进、互相补充的。法律的制定体现着道德的要求;法律具有维护道德的作用,它以各中形式将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和重要原则予以确认,成为法律上的义务;道德补充着法律的不足,道德支持、促进法律的贯彻实施。法律的约束力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而道德约束力是靠人们自觉遵守,所以法律不能代替道德,道德也不能代替法律。

正解:小刚的观点是错误的。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无论什么人、具有什么身份,法律都一视同仁。但法律不能代替道德,因为他们调整的范围不同,法律还需要道德的补充。

布置作业----让学生做些什么

一、单项选择题

1.有的国家有这样的法律:如果一个人犯罪以后被处以罚款,他的罚款不允许一次交清,他必须每天交纳固定的数额。例如:他被处罚3600元罚款,法院规定,他每天只能交纳10元,他得连续交纳360天。如果一天不交纳,将受到严厉的惩罚。这种规定主要体现了法律的

A.惩罚作用B.教育和矫正作用 C .关心和保护作用D.特殊作用

2.下列关于法律的说法,正确的一组是

①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一种行为规范

②法律具有国家强制力和普遍约束力

③国家出台的文件都是法律

④法律的目的不在于关怀和和保护,而在于惩罚

A.①②B.②③C.①②④D.①④3.小刚被邻居家的狗咬伤了腿,花了200元医疗费,小刚和母亲找到狗的主人,要求赔偿医疗费,但狗的主人不理,后小刚的母亲将狗的主人告上了法庭,法院依法解决了此事,这件事说明了

A.法律只是人们在“打官司”时才能用到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B.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

C.法律只是约束制裁违法犯罪的

D.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二、简答题

汪平是某市的知名企业家,多次受到市政府的表彰。最近,他厂里发生了一起事故,造成两名工人死亡。当死者家属来厂里交涉时,汪平说:“我们厂里规定,只要发生事故,厂里不负任何责任。”之后,死者家属将汪平告上法庭,最终,汪平败诉,但他拒不执行人民法院的判决。后在人民法院的强制执行下,死者家属拿到了赔偿金。

(1)上述材料体现了我国法律的哪些特点。(6分)

(2)联系材料,说说法律的作用。(4分)

三、分析说明题

一个20出头的年轻人,在明知银行自动取款机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多次恶意从自动取款机中窃取人民币,后被当地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5年,并追缴非法所得。

我们可以从他身上吸取哪些教训?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A.

3.B

二、简答题

答:(1)上述材料体现了①我国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约束力;②法律通过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③法律的目的在于关怀和保护;

(2)材料体现了了法律的作用有规范和保护作用:惩治犯罪,预防犯罪;协调人际关系,维持社会的安定与和谐。

三、分析说明题

答:(1)我们要做一个诚信的人,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守则,在明知银行自动取款机发生故障的情况下,还多次从自动取款机中提取不属于自己的人民币,是不诚信的表现。他应该及时报告银行或报警。(2)我们要自觉遵守法律规则,法律禁止做的我们坚决不做,不能超越法律许可的范围。他做了法律禁止做的事情,必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3)要拒绝金钱的诱惑,对金钱的取得要取之有道,通过合法途径取得。(4)要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增强责任感,对自己对他人负责。

我的资料室:

我国法律规范作用的表现

由于法律的特点,使它能起到规范人们言行的作用。这种规范作用表现在指引、预测、教育、强制五个方面。

1。指引:指法律明确规定人们必须做什么、允许做什么、禁止做什么,指引人们的方向,鼓励人们做出法律所允许的行为。如法律规定适龄青年有服兵役的义务,青年就应该积极履行这一义务。法律严禁吸食、注射毒品,我们就应该严格遵守法律的规范,不去吸食毒品。

2。评价:指判断衡量人们的行为是否正当,是否有效合法。如法律规定什么是正当防卫。有位同学被人欺负了,事后请哥哥来把欺负自己的人教训了一顿。这种行为合法吗?不合法,这不属于“正当防卫”,因为他的行为不符合法律中规定的正当防卫的概念和法定条件。

3.预测:指依靠作为社会规范的法,可以预先估计到人们之间应该如何去做,预测到某种行为可能招致的后果。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对环境造成污染者不仅应当承担治理环境的经济责任,而且污染者的行为损害公私财产、他人健康时,污染者还应该承担民事责任。如果构成犯罪,要依法追究污染者的刑事责任。依照环保法的规定,我们就知道应该注意保护环境,否则将依法受到惩罚。

4.教育:指通过法律宣传和对违法行为的惩戒,教导人们怎样去做。我们法院的宣判书往往在许多公共场所张贴,这样做就是为通过宣传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惩戒来教育人,教育人们守法。另外,犯罪分子在服刑期间,也会受到相关的教育,使他们认清自己的罪行,重新做人。

5.强制:指制裁、惩罚那些触犯法律的人,强迫他们必须做自己该做的事。如:对于欠债不还的人,可以要求法院强制执行。由法院与当事人共同订立还款计划,并强制欠债人履行。

特殊教育的法律法规

第三章特殊教育的法律法规 本章要掌握的基本内容: 1、我国特殊教育相关法规、政策及解读 2、国际相关重要法规及文献解读 一、特殊教育相关法规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立法权。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1982年12月4日通过。 第45条规定:国家和社会帮助安抚盲、聋、哑和其他有残疾的公民的劳动、生活和教育。 第4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二)教育法律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1995年3月18日颁发 第10条:国家扶持和发展残疾人教育事业。 第38条:国家、社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根据残疾人身心特性和需要实施教育,并为其提供帮助和便利。 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1986年4月12日通过,第2、6、11、19、31、43、57条有相应规定。第六条: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善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农村地区、民族地区实施义务教育,保障家庭经济困难的和残疾的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 第十九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需要设置相应的实施特殊教育的学校(班),对视力残疾、听力语言残疾和智力残疾的适龄儿童、少年实施义务教育。 第三十一条:特殊教育教师享有特殊岗位补助津贴。 第四十三条:特殊教育学校(班)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标准应当高于普通学校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标准。

第五十七条学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一)拒绝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少年随班就读的; 3.《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1998年8月29日通过 第9条规定:高等学校必须招收符合国家规定的录取标准的残疾学生入学,不得因其残疾拒绝招收。 4.《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1996年5月15日通过,第7条、15条、32条规定。 第7条规定:国家采取措施扶持残疾人职业教育的发展。 第15条规定:残疾人职业教育除由残疾人教育机构实施外,各级各类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政策接纳残疾学生。 5.《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1990年12月28日通过。P38重要法律,划下 6.《妇女权益保障法》:1992年4月3日通过,第18条、38条规定。 7.《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1991年9月4日通过。第10、28、70条规定。 (三)行政法规 行政法规由国务院起草制定。 1.《残疾人教育条例》:1994年8月23日由国务院颁布。第一部有关残疾人教育的专项行政法规。

法律英语 课程大纲

《法律英语》教学大纲 Legal English一、说明 1、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法律英语》是依据《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对大学英语应用提高阶段在专业英语方面的教学要求,适应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进一步扩大对外交流形式的需要,以培养更多既有扎实法律专业知识又精通外语的法律人才的需求,所开设的法学专业本科必修课程的课程。 本课程以英美为教学核心内容,包括英语法律术语、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的比较、英美律师职业介绍、英美主要部门法、WTO 法律文件选读、国际经贸法律、法学研究技巧与资源的运用。 本课程历时一个学期,其教学目的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在法律领域里应用英语的能力。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阅读一些精选的法律类英语文章掌握法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以及专业术语。在教学过程中着重于扩大学生的专业词汇量,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水平。同时,本课程采用个人发言和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以增加学生的语言实践机会,使他们能将专业知识与英语知识很好地结合,最终具有较强的英语口头交流能力和翻译能力。 2、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一)使学生正确理解课程的性质,全面了解课程的体系、结构,对法学专业英语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二)使学生掌握基本词汇和表达方式; (三)密切联系实际,通过分析研究法学领域的国外案例和法学名家的文章节选,加深对法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把英语的学习融入到对法学理论与实践的认识和研究中,以提高运用英语的能力; 二、教学大纲内容 本课程在学习内容的安排上兼顾英语语言的学习应用和法律专业知识两个方面。 (一)Introduction to Legal English 导论(2课时) 1、基本要求 (1)To categorize law in different ways (2)To learn how to read cases (3)To learn the skills of presenting

论法律原则和法律规则的区别

论法律原则和法律规则的区别 【摘要】在当今社会,我国正处于社会历史转型期,在各种思潮的影响之下,人们的价值观念多元化、利益主体多样化,各种新型社会矛盾层出不穷。在这种大环境下,法律不再单纯归结为规则,原则也是法律不可缺少的要素,法律原则往往在疑难案件当中发挥这重要的作用。中东罗马帝国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指出:“法律的基本原则是:为人诚实,不损害别人,给予每个人他应得的部分。”虽然法律原则不预先设定任何确定的、具体的事实状态,没有规定具体的权利和义务,更没有规定确定的法律后果,但是,它指导和协调着全部社会关系或某一领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调整机制。 【关键词】法律规则法律原则 一.法律原则和法律规则的定义及特点 (一)法律原则 “法律原则”作为法学上一个重要的概念,国内学者一般是如此定义的:“法律原则是指法律的基础性真理或者原理,为其他规则提供基础性或本源的综合性规则或原理,是法律行为、法律程序、法律决定的决定性规则”。【1】 1、非实定的法律原则。从法哲学的角度来看,法律原则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斯多葛学派的自然法学传统,所谓“非实定的法律原则”,是指不是通过现行的实在法明文规定的法律原则,由于其处在自我存在的状态,也可以称为“自存的法律原则”,如那些没有被法律明确规定的“自然法原则”。 2、实定的法律原则。法官在长时间的司法实践中对判例传统的总结、对理论学说的粹取以及自身经验等要素进行整合,所谓“实定的法律原则”,就是那些通过法律明文规定下来的法律原则。实定的法律原则是非实定法律原则的变迁,是后者的法律化,是上升为法律规定的法律原则。 (二)法律规则 关于法律规则的看法,学者持有不同的看法,在由吴斌、杨磊主编的法理学的书中写道“所谓法律规则,又称法的规则、法律规范,是通过法律上的权利义务的规定以赋予某种事实以法律后果和法律意义的准则和标准,旨在建立和维护

第八课 法律是特殊的规则

第八课 法律是特殊的规则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了解法律是具有国家强制力的社会规则以及法律的其他显著特征,懂得我国法律在维护社会公共生活秩序,维护个人生活正常进行方面所具有的重要作用以及自觉遵守法律规则的重要意义。 二、能力目标: 使学生形成对法律规则与其他行为规则的辨别能力;进一步形成在社会公共生活中自觉遵守法律规则的能力;初步形成运用法律知识分析自身行为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具备一定的规则意识;初步形成对社会现象及个人行为进行法律评价的意识,同时在了解法律作用的基础上形成自觉守法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法律规则的特点及其在维持社会的安定与和谐方面的作用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这两个问题既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学生只有在充分认识法律规则特点的基础上,才能够真正理解法律在维护社会安定与和谐方面的作用。 2.如何使学生理解法律是具有国家强制力的社会规则这一部分内容是本课的教学难点。因为与其它行为规则相比较,法律规则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其以国家强制力作为保障,但国家强制力对学生而言是一个较为抽象的概念,学生在理解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因此通过将人们违反道德规则和法律规则的不同后果进行对比分析来认识这个问题。 课时安排 二课时,每站一课时。 本课知识网络 法律和道德是最重要的社会规则 认识法律规则 遵守法律规则 法 律 是 特 殊 的 规 则 法律的作用 社会生活中的各类规则组成一个有机联系 的整体 法律是特殊的社会规则 违反法律会依法受到强制矫正 法律是各类规则中的最低准则 违法行为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法律是具有国家强制力的社会规则 法律的作用 法律是唯一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 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法律通过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法律的目的在于关怀和保障 法律的特点 维护社会的安定与和谐

规则记心中

规则记心中 如果没有堤坝,一泻千里的河水就会泛滥成灾;如果没有铁轨的限制,飞速奔驰的火车将会车毁人亡;如果没有规则,和谐美好的社会就会杂乱无章,没有规则就不成方圆。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校有校规。在我们生活中也有各种各样的规则,道路有交通规则,就连游戏也有规则,各种各样的规则约束着我们,让我们的生活在各种各样的环境中能井然有序地生活。 事情发生在学校,同学们做完早操回到教室,六(2)班的四个男生就理直气壮地跑到我们班教室门口大吼大叫,叫我们班的男生江航跟他们去打架。江航一见这架势,头摇得像波浪鼓一样连声说不打。但六(2)班的男生却是咄咄逼人,一个人扯着江航的帽子,另外三个男生举起拳头就向江航一阵猛打。此时,几个人扭作一团,引来了不少其它班围观的同学,我心想:“他们四个人欺负一个人也太不公平了,而且还有这么多围观的人在看,他们不但不阻拦,还使劲在旁吆喝:“加油,加油!打他……之类的话。 正在大家不经意间,江航突然暴跳如雷,用力地挣脱他们,然后和他们厮打起来。江航使劲撑住一个男生的手,一步一步地顶过去,这位男生使出吃奶的力气,又回撑一拳,此时,又回到了原来开始的地方。旁边的几个男生又穷追不舍地凑上来围住江航,江航立即松开手,然后慢慢退后。这时,我发现江航的脸热辣辣的,像红苹果一样,还不停地在流汗。前面的几个男生又一步一步紧逼过来,江航又一步一步地迎上去,几个人的目光此时迸射出凶恶的光芒。突然,江航冷不防地发出了一个超级无敌炫风腿,吓得几个男生直往后退。但是,他们其中的一个也不甘示弱,扬起拳头就向江航的眼睛砸去,江航的眼睛立刻变得红肿起来。江航愤愤不平地跑进教室,弯下腰,双手举起一张凳子,大步流星地朝教室门口走去,就在这紧急关头,我们班上的男生抓住了江航的手,把凳子拿了下来。此时的江航斗红了眼,还要和他们去拼。然后,我们班的几个男生强硬地把江航按到了墙上。就在这时,老师也闻讯赶来了,江航才总算是停了下来于是,我们班的男生把事情发生的原委告诉了老师。 经过老师的一番教导,他们几个都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答应以后会及时改正,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校有学校的规矩。我们应该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同学之间和平共处,那样学校才会变得更加和谐,更加美好。

法律英语课件

Lesson One Modern Legal Education 1 French lawyers are trained in universities, and English barristers, on the other hand, enter the profession as members of one of four Inns of Court, which are combinations of a law school and professional organization 法国律师是在大学里培养出来的,而英国的大律师是作为四大律师学院之一的成员进入律师这一行的,这些律师学院是由法学院和专业组织组成的。 2 Today, American legal education is almost uniformly postgraduate professional education at a formal law school, usually affiliated with a university. And a degree from an ap proved law school is common requirement for admission to the bar, although the apprenticeship route is still open, theoretically, in a number of states. 今天,美国的法律教育几乎统一都是在正式的法学院进行大学后职业教育,这所法学院通常隶属于一个大学。得到经美国律师协会批准的法学院的学位是进入律师行业的通常要求,尽管在理论上许多州仍允许存在经过学徒期成为律师这样的路径 3 State university law school tend to concentrate on the traditional law courses: contracts, torts, constitutional law, procedure, property, wills, trust and estates, corporation,

浅论法律规则与法律原则之间的关系

研究生论文 浅论法律规则与法律原则之间的关系

论文摘要:本文首先在对法律规则和法律原则进行简要概述的基础上,分析法律规则和法律原则之间存在的区别与联系;再次,通过法律规则和法律原则之间紧密的联系总结与归纳出法律规则和法律原则之间面临的主要问题;最后,针对其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可处理二者之间关系的可操作性的意见,即明确相对稳定的法律原则;正确权衡法律规则和法律原则冲突和恰如其分地处理法律原则与规则的关系,寻求最佳结合点三,这对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具有指导性意义。 论文关键词:法律规则、法律原则、自由裁量权 在法律规则、法律原则及其之间的关系中,存在法律规则中心主义和法律原则中心主义两种理论,而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下,现有法律规则很难跟上社会日益的变化,如过分依赖规则而一味地限制原则适用难以保证法律的公正性。因而,寻求法律规则与法律原则的合理结合之路,才是解决当前诸多法律问题的较好方法。 一、法律规则与法律原则的基本内涵 (一)法律规则 法律规则是规定法律上的权利、义务、责任的准则、标准,或是赋予某种事实状态以法律意义的批示、规定。法律规则具有三大特点:(1)微观的指导性,即在规则所覆盖的相对有限的事实范围内,可以指导人们的行为;(2)可操作性较

强。只要一个具体案件符合规则设定的事实状态,执法人员可直接适用该规则,一般公民也能较容易地依据规则选择自己的行为方式;(3)确定性程度较高。 (二)法律原则 法律原则是指法律的基础性真理或原理,为其规则提供基础性或本源的综合性规则或原理,是法律行为、法律程序、法律决定的决定性规则。原则是规则的灵魂,是规则的根本出发点,它为规则规定了适用的目的和方向以及应考虑的相关因素;而规则就是原则的具体化、形式化和外在化。 (三)法律规则与法律原则的区别 法律原则和法律规则同为法律规范,但它们在内容的明确性、适用范围、适用逻辑、适用方式以及形式上存在明显的差异。 1、在内容上的差异。法律规则的规定是明确具体的,它着眼于主体行为及各种条件情况的共性;其明确具体的目的是削弱或防止法律适用上的“自由裁量”。与此相比,法律原则的要求比较笼统、模糊,它不预先设定明确的、具体的假定条件,更没有设定明确的法律后果。它只对行为或裁判设定一些概括性的要求或标准,但并不直接告诉指明应当如何去实现或满足这些要求或标准,故在适用时具有较大的余地供法官选择和灵活应用。 2、在适用范围上差异。法律规则由于内容具体明确,

心中的规则

心中的规则 学习目标: 能力目标能说出他律和自律的含义,并找出二者的区别和联系 知识目标能简单说出规则与自由、自律与自由的关系。 教学重点他律和自律的含义及其区别与联系 教学难点规则与自由、自律与自由的关系。 一、书中探宝: 1、他律的含义、表现: 含义:个人的行为由他人的要求或外在的规则支配,而且是被动或被迫接受的就是他律 表现:要求“你必须怎样做”“你应该怎样做”“你不应该怎样做”或者“不许你怎样做” 2、自律的含义、表现: 含义:个人的行为由自己的要求或内在的规则支配,主动、自觉约束自己就是自律 表现:“我应该怎样做”“我不应该怎样做”“我愿意怎样做”“我不愿意怎样做” 3、规则与自由的关系:P65正文部分 4、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应如何自律? ①即使当你独自一人时,也不要说坏话或做坏事,而要学得在你自己面前比在别人面前更知耻②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在个人独处或者没有外部约束和监督得情况下,我们应该学会“慎独”,注意修养,自觉遵守规则,做到心中有规则,心中有纪律,心中有法律。 5、青少年应当如何自觉遵守匿名世界的“游戏规则”(网络规则)?P68第一段正文 6、二、大显身手: (一)单项选择题 1、在“5.12汶川地震”期间,人们的心理容易引起恐慌。无业人员王某在没有任何事实依据的情况下,编造虚假的恐怖信息在互联网上公布,煽动群众抢购物品,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其行为已构成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法院依法判处王某有期徒刑三年。上述案例说明我国法律体现的是 A、少数人的意志和利益 B、社会团体的意志和利益 C、人民的意志和利益 D、国家领导人的意志和利益 2、经过繁忙的十字路口,站在整齐的队列中,参观现代化的工厂……我们感受到我们生活的社会既丰富多彩又秩序井然。那么,维护社会有序运行的是()A、人们的内心信念 B、军队、警察、法庭等国家强制力

规矩在我心中

规矩在我心中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想必这句话早已耳熟能详。如果说成功没有捷径的话,我想规矩便是成就一个人的最有力武器了吧。从稚嫩幼苗成长为参天大树,如果没有园丁的精心修理树的一生不会如此顺利;同样从咿呀学语到如今的亭亭玉立,没有老师与家长的辛勤教育和管理,我们也不会有今天的拥有。 规矩在我心中,身处校园要遵守规矩。每一个班级每一所校园都是一个集体,身为这个集体中的一员我们当然要做到遵守规矩。从建校到现在,经历了几十个年头的进化和革新,如今的每一条规矩都是针对数届学子爱的犯的错所制定的,所以我们应做到配合老师,尽量做到守规矩。譬如不要班内吃零食,校园不要吃冷饮等等。作为一名学生我们应遵守规矩,这是对老师的尊重更是为我们自己早早树立责任意识做铺垫。对他人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对教育工作者负责,是对于其辛苦工作的肯定和鼓励,国家的发展基于教育的成功,如此说来,我们的守规矩也是及其有意义的。做好每一个小我,成就一个大我,用自己有限的生命历程,做一些有意义的事,将自己的价值体现出来。做有意义的事,从现在起做一个守规矩的典范。 规矩在我心中,步入社会要守规矩。社会是又一个大家庭,对于现在我们或许社会还是一个比较遥远的话题,到终究有一天我们要离开校园,步入社会,我们要做一名社会好公民,贡献于社会,得益于社会。曾经在延安的时候,毛主席去医院看望关向应政委。两人愉快的在病房里交谈起

来。护士进来说:“同志,医生吩咐,病人要安静,不能会客。”毛主席谦和的说:“对不起,小同志。”随即辞别关向应离开了病房。伟大的一国领袖毛主都如此遵守规矩,我们一介普通公民又有什么理由不去遵守社会的规矩呢。无论是在医院,还是其他的公共场合,我们都应遵守规矩,做文明人,彰显一个中国共民的风采。把规矩永远刻在心中,无论走到哪里,时常提醒自己,守规矩,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社会大家庭,遵守规矩,做优秀好公民。 规矩在我心中,身处异国要遵守规矩。无论是那个国家,我们不少会看到这样的文字:“垃圾请分类扔!”一个个醒目的汉字无异于是对于我们极大的侮辱,对于这些专门写给中国人看的警示语,我们只能默默低头接受,因为长时间来中国人在国门外给他人留下的印象。但是,我们不服,中国一个有着两千年历史的泱泱大国,不能就这样被异国人看作是没有素质的人。我们应该如何做,从现在起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向哪些看低我们的人证明我们不再是从前他们眼中哪些低素质的人,如今的我们甚至比他们更加有素质!当我们迈出国门的那一天起,我们所代表的是整个中国,我们不能丢国家的脸,要时时刻刻彰显我们的文明形象。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去回击哪些看不起我们的人,告诉他们无论是谁曾经犯过什们样的错,他都是有改的机会都是有被原谅的机会的,不能总是以一成不变的眼光去看待别人,每个人都是会成长的。 规矩是束缚一个人的武器,也是成就一个人的梯子。没有规矩就们有万事的成功,没有规矩,就没有人的成功,任何一个人的成功想必都一定是一遵守规矩为前提的成功,如果一个人不遵守规矩的话,那他定不会有

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作为法律起始课,力求从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生活实践、未来发展“三个起点”出发,坚持知识性与思想性、理论性与实践性、科学性与趣味性、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四个统一”原则,贯穿促使学生养成终生学法、用法的素养“一条主线”,师生共同推开法律神圣的大门。 2、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讲法律的含义,一从横向维度,即法律作为社会行为规范中的一种与社会道德、风俗习惯、规章制度等的区别;二从纵向维度,即通过探究起源和演变,理解法律的本质(特别是我国法律的本质)。 理论性强,概念多,知识点散,科学性要求高,难度大。 学生情况 注:我校为市重点学校,学生基础好,综合素质较高。 a(生活实际)在媒体、生活中经常会接触到一些具体的法律案例,零散的法律条文,有一些感性认识和简单思考。 b(认知实际)学生具备一定观察生活、发现问题、分析处理信息、探索研究的能力。本节属于法理范畴,需要具备一定的历史和社会发展史的知识,学生在这方面比较欠缺。 c(发展需求)学生进入青春期,独立意识增强,强烈渴望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因此对法律特别是与他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兴趣浓厚,求知欲强。 教学方式 总体为讲授课方式,包含:小组合作式、探究式等 前期教学状况分析及对本节的影响 在此之前思想品德课以学生的情感体验为主,法律教育作为“成长中的我”需要的一部分,虽与前面有内在联系,但它从全新的角度去探索社会行为规则,因此要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引导他们法律是一门有趣、有用、好学的科目。 教学硬件要求 多媒体设备 安装有:PPT播放软件、FLASH软件播放器、媒体播放器 3、教学目标及内容框架设计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树立尊重规则,尊重权利,尊重法律,追求公正的公民意识 过程与方法(能力) a培养观察生活,发现问题,探究思考的能力 b培养加工整理、归纳总结社会信息,逻辑推理的能力 c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 d培养从纵、横两个维度认识事物的方法能力 知识与技能 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依靠国家强制力实施的特殊行为规范。 教学重点和难点 a“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b“我国法律的本质”是难点 内容框架设计 (也可作为板书)

法律规则与法律原则的冲突适用

法律规则与法律原则的冲突适用 【摘要】法律规则与法律原则作为两个不同的法律要素,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德沃金、阿列克西、哈特等学者的研究给了我们以深刻的启发,本文就试图对这两个要素的冲突适用做浅显的分析。 【关键词】法律规则;法律原则;冲突适用 一、法律规则与法律原则的内涵 (一)法律规则 法律规则是规定法律上的权利、义务、责任的准则、标准,或是赋予某种事实状态以法律意义的指示、规定。法律规则具有三大特点:(1)微观的指导性,即在规则所覆盖的相对有限的事实范围内,可以指导人们的行为。(2)可操作性较强,只要一个具体案件符合规则设定的事实状态,执法人员可直接适用该规则,一般公民也能较容易地依据规则选择自己的行为方式。(3)确定性程度较高,与原则相比,法律规则的确定性程度要高得多,这个确定性包括它的内容相对明确与恒定,它的效力也较为清楚明确。[1] (二)法律原则 《牛津法律大辞典》中法律原则的含义为:“用来证立、整合及说明众多具体规则与法律适用活动的普遍性规范,它

是高层次法律推论的权威性出发点”。法律原则是法律的基 础性真理、原理,或是为其他法律要素提供基础性或本源的 综合性或出发点。[2]哈特认为法律原则有三大特性。一是广泛性,这是指它的不具体;二是原则是一种值得追求、坚持的事物,它不仅为具体的规则说明理由,而且在证立规则上也 发挥“些许作用”;三是“非决断性”,即原则不是如规则那样“全有或全无”的适用,它的适用并不“确保”一个决定,只是“指向或有利于某种决定”,或者导出某种可以“被凌 驾的理由,这个理由可以被法院纳入考虑以使其倾向某个方向”。[3] (三)二者不同: 法律规则与法律原则同属法律要素,但是作为两个不同 的要素,它们之间存在显著地差异: 1、确定性程度: 法律规则具有确定的权利、义务、责任的准则和标准, 相比之下法律原则的确定化程度就明显较低,既没有权利义 务内容,也没有行为的法律后果。 2、变化速度:较之法律规则,法律原则的稳定性更强,因为其与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利益和法律价值追求息息相关,随着法的本质的变化而变化。

关于规矩的句子

关于规矩的句子 1、这个伟大的世界永远旋转,不断地改变陈规。作者:丁尼生 2、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作者:孟子出处:离娄篇 3、一个普通人,只能作出规规矩矩的东西,只有非凡的天才才能驾驭创作。作者:雨果 4、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5、悬衡而知平,没规而知圆。作者:韩非子 6、宁愿跑起来被拌倒无数次,也不愿规规矩矩走一辈子。就算跌倒也要豪迈的笑。 7、人都是一半好,一半坏的嘛。 好坏没有一半一半的,规矩就是规矩。出处:风暴 8、延缓年老展长青春的第一条规矩,是避免一切情绪上的烦扰。作者:林语堂 9、搞一次特殊,就降低一分威信;破一次规矩,就留下一个污点。谋一次私利,就失去一片人心。 10、一切法律都是无用的,因为好人用不着它们,而坏人又不会因为它们而变得规矩起来作者:德谟耶克斯 11、做人做了个女人,就得做个规矩的女人,规矩的女人偶尔

放肆一点,便有寻常的坏女人梦想不到的好处可得、 12、现在,在船坚炮利面前,古老的金城汤池被打开,宗教自由以国际约章形式在中国大地被定为规矩。 13、一字一板,即说话的人吐字清晰,也指严肃认真,毫不苟且或正正经经,合乎规矩。 14、凤九倒退一步,握着白浅的手,诚恳道:“我觉得,身为一个寡妇,我还是应该守一些妇道,不要这么抛头露面的好。” 白浅轻飘飘打断她的话:“哦,原来你是觉得,陪着我来赴这宴会,不若陪着昨儿上天的折颜去驯服赤焰兽给四哥当新坐骑更好,那、、” 凤九抖了抖,更紧地握住白浅的手:“但,好在我们寡妇界规矩也不是那么的严明,抛头露面之事偶为之一二,也是有益、有益、、”益了半天,违心道:“有益身心健康。” 白浅笑眯眯地点了点头:“你说的很对。”作者:唐七公子出处:三生三世枕上书 15、做人处事六原则:一要守本分。二要守规矩。三要守时限。四要守承诺。五要重方法。六要重效果! 16、在这个流氓当道的国际体系下,国际关系是大流氓们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而定下的规矩。

法律是一钟特殊的行为规范

第1课法律是一钟特殊的行为规范 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 (1)识记目标 ①法律的含义。 ②我国制定法律的主要方式。 ③)对社会全体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是法律的特征之一 (2)理解目标 ①)列举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事例,表明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是法律的最重要的特征 ②列举实例表明,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具有共同的目标。 ⑶运用目标 提高道德水平有助于公民守法、护法。对此谈谈个人的体会和认识。 2.能力目标 培养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能正确理解法律等一些较为抽象的概念;培养初步的辩证思维能力,能正确理解法律与道德的关系,为思想觉悟目标的实现打下基础。 3.思想觉悟目标 ⑴认识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提高遵守法律的自觉性,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 ⑵认识法律与道德的密切关系,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更加自觉地遵守法律。 教学重点: 什么是法律。 教学难点 我国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的关系。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在初中二年级思想政治课中,我们将学习法律常识。从国家角度讲,要依法治国,建设社

会主义“法治国家”;从每一个公民来讲,要做——个知法、守法、护法的好公民而依法律己、依法办事、依法治国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要知道“什么是法律”。那么,什么是法律呢? [讲授新课] 一、什么是法律(板书) 提问:观看教学课件——法律的词源和词义,回答法律是什么。 (展示教学课件——法律的词源和词义) 教学课件: ①背景是一个“?”,“?”上面是“法律”二字,先“法”和“律”分开,后“法”和“律” 合并。 (画外音:什么是法律呢?让我们先从法律的词源和词义中来了解。在汉语中,“法”和“律”二字最初是分开使用的,含义也不尽相同,以后发展为复合词,便称为“法律”) ②“法”字,占全屏。法的古体字“灋之”,先占全屏,后缩小到1庀屏,并出示文字:“灋,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东汉《说文解字》。 ③出现“一碗水”,水在碗中漾来漾去,但最终归于水平的样子。 ④再出现“廌”的样子,及“廌”用头上的角去触罪犯的情景。 (画外音:什么是法呢?据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文字学书东汉许慎所著《说文解字》记载:“法”的古体是“灋”。“灋”,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可以看出,在古代,法和刑二字是通用的。“平之如水,从水”,意味法代表公平。“廌”据说是古代的一种神兽,在审判时被廌触者被认为是有罪的人,所以“去之,从去”。这是神明裁判的一种形式) ⑤“律”字,先占全屏,后缩小到1/2屏,并出示文字:“律,均布也。”——《说文解字》;“律者,所以范天下之不一而归于一,故曰均布也。”——(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画外音:什么是律呢?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记载:“律,均布也。”什么又是“均布”呢?在清代段玉裁所著的《说文解字注》中有这样的记载:“律者,所以范天下之不一而归于一,故曰均布也。”“律”的意思是说,应该一致遵循的格式、准则) ⑥出示文字:“法,常也;律,常也。”——《尔雅·释诂》 (画外音:据我国历史上最早的解释词义的书《尔雅·释诂》篇记载:“法,常也;律,常也。,’由此町见,早在秦汉时,“法”和“律”二字已经同义。在秦汉日寸,已将“法”和“律”二字合为“法律”一同) (说明:有多媒体教学条件的学校可以采取上述方法进行教学,以此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没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将相关的知识制作成投影,并结合教材提供的文字和图片,让学生阅读了解即可)

法律英语课程教学教案

《法律英语》课程教学教案 (Legal English) 适用专业:外语(专科) 总学时数:88课时学分:6分 编制单位:外语系法律英语教研室 编制时间:2005年11月30日 一、课程的地位、性质和任务(The Status, Character and the Teaching Purpose) 《法律英语》是依据《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对大学英语应用提高阶段在专业英语方面的教学要求,适应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进一步扩大对外交流形式的需要,以培养更多既有扎实法律专业知识又精通外语的法律人才的需求,所开设的课程。 本课程历时一个学期,其教学目的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在法律领域里应用英语的能力。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阅读一些精选的法律类英语文章掌握法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以及专业术语。在教学过程中着重于扩大学生的专业词汇量,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水平。同时,本课程采用个人发言和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以增加学生的语言实践机会,使他们能将专业知识与英语知识很好地结合,最终具有较强的英语口头交流能力和翻译能力 According to the Teaching Criteria of the College English, Legal English, as a required course for the law school students, is aimed at training much more law experts whom are familiar with the foreign legal system. Legal English lasts one semester with its purpose of developing students’ability to take use of English in the legal field. With help of the teachers, the students can successfully master some basic legal terminology and theories, and in Law by reading some well-selected English legal essays. In process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the emphasis is placed on enlarging students’vocabulary in legal English and on raising their English reading comprehensive levels. Meanwhile, the course adopts

试述法律规则与法律原则的联系与区别

试述法律规则与法律原则的联系与区别 法律规则指经过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关于人们行为或活动的命令、允许和禁止的一种规范。著名法学家张文显的解释是:“……是指具体规定权利义务以及具体法律后果的准则,或者说是对一个事实状态赋予一种确定的具体后果的各种指示和规定”;法律原则是指在一定法律体系中作为法律规则的指导思想、基础或本源的综合的、稳定的法律原理和准则,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无禁止即权利等。法律规则与法律原则两者间即有联系又相互区别。 两者间的联系主要体现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法律规则与法律原则都属于法律规范的范畴。二是法律规则和法律规则都需要法律概念进行表述。三是法律规则和法律原则都是法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律规则可以反映出法律原则,法律原则可以弥补法律规则在适用过程中的不足和漏洞。法律原则是为法律规则提供某种基础或根源的综合性、指导性的价值准则或规范,是法律诉讼、法律程序和法律裁决的确认规范。 两者间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在来源上,法律规则在国家法上只能出自立法者之手,这在成文法国家中显得尤为突出;而法律原则的来源刚较为广泛。

二是在内容上:法律规则是明确、具体的;法律原则是笼统、模糊的; 三是在适用范围上:法律规则只适用于某一类行为,其无法具有普遍适用性;法律原则对人的行为及其条件有更大的覆盖面和抽象性,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能贯穿于任何法律事实之中。因此,原则的适用范围也宽于规则。一条规则只能对一种类型的行为加以调整,而一条原则却调整较为宽阔的领域,甚至涉及大部分社会关系的协调和指引。 四是在适用方式上:法律规则是以“全有或全无的方式”应用于个案当中;法律原则不是以“全有或全无的方式”应用于个案当中的,不同强度的原则甚至冲突的原则都可能存在于一部法律当中。 五是适用条件上:法律规则与法律原则相比具有优先适用性,法律规则在针对具体案例时可以具体有针对性的应用,切实做到一对一的针对性适用;法律原则只有在以下方面方可适用:在穷尽法律规则时,除非为了实现个案正义否则不得舍弃法律规则而直接适用法律原则,没有更强理由不得径行适用法律原则。 六是从表现形式上看;任何法律规则均由假定(条件)、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三个部分构成,而法律原则一般情况下无固定的表现构成形式。 七是从功能上看:法律规则的基本功能在于对人们行为

第八课心中的规则.doc

第八课心中的规则 第八课心中的规则(两课时完成)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理解自律与他律的概念,自律与他律有什么不同。2、了解规则、自律与自由的关系,在实践中体验他律与自律,懂得自由必须是符合规则前提下的自由,否则就没有自由。3、通过讨论交流,懂得自律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自律的良好习惯。学习重难点:1、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是本课的学习重点。2、懂得自律与自由的关系以及自律的重要性是本课的难点。学习过程及学习引导:第一部分:自律与他律知识点一:什么是自律,什么是他律 1、情景模拟分析: (a组)场景一:老师宣布这场考试无人监考,小明仍能独立思考,认真完成试卷。场景二:天已经很晚了,刘晶骑自行车回家,路口的红灯亮了,此时路上一个人也没有,刘晶仍然停下,等绿灯亮起才走。场景三:上微机课,老师让自由练习,张宁宁认真的练习着老师讲课强调的重点内容。 (b组)场景一:考试时,巩强左顾右盼,并回头问同学答案,班长批评了他,巩强才自己思考起来。场景二:王小亮上学路上遇到了红灯,为了赶时间他飞驰着冲过了停车线,被交通协管员拦住,只得停了下来。场景三:微机课上,李雷趁老师不注意,偷偷上网玩起了游戏,被老师发现后才开始听讲。分析:a组中的三位同学能够自觉地遵守纪律,属于。b 组的同学需要经过别人的要求才能遵守纪律,属于。(小结):1、自律是个人的行为由或支 配,、约束自己。他律是指个人的行为由

或支配,而且是或接受的。 2、 他律是规则要求“你怎样做”“ 你怎样做” “你怎样做”或者“ 你怎样做”,违反了规则就会受到相应的惩处。自律表现为“我怎样做”“我怎样做” 和“我怎样做”“我怎样做”。 3、他律是必要的,但其作用是。活动:检查自己哪些行为属于他律行为,哪 些行为属于自律行为3 2019--19 第八课心中的规则(两课时完成)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理解自律与他律的概念,自律与他律有什么不同。2、了解规则、自律与自由的关系,在实践中体验他律与自律,懂得自由必须是符合规则前提下的自由,否则就没有自由。3、通过讨论交流,懂得自 律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自律的良好习惯。学习重难点:1、培养学生的 自律意识是本课的学习重点。2、懂得自律与自由的关系以及自律的重要 性是本课的难点。学习过程及学习引导:第一部分:自律与他律知识点一:什么是自律,什么是他律 1、情景模拟分析: (a组)场景一:老师宣布这场考试无人监考,小明仍能独立思考,认真完成试卷。场景二:天已经很晚了,刘晶骑自行车回家,路口的红灯亮了,此时路上一个人也没有,刘晶仍然停下,等绿灯亮起才走。场景三:上微机课,老师让自由练习,张宁宁认真的练习着老师讲课强调的重点内容。 (b组)场 景一:考试时,巩强左顾右盼,并回头问同学答案,班长批评了他,巩强

如何区分法律与其他社会规范

如何区分法律与其他社会规范社会规范指人们社会行为的规矩、社会活动的准则。它是人类为了社会共同生活的需要,在社会互动过程中衍生出来、相习成风、约定俗成或者由人们共同制定并明确施行的。其本质是对社会关系的反映﹐也是社会关系的具体化。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法律(Law)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以规定当事人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法律虽有其特殊性,但仍属于社会规范的范畴。 自觉存在的社会规则甚多,举凡纪律规则、乡规民约、公司章程、合作协议等都是自觉地存在的社会规则,但是,它们并不是法律规则,相反,在一个法制健全的社会里,它们必须受制于法律规则的规范。自然规则不存在自觉存在的问题,即使在“人化自然”的情形下,人们仍然是借助于自发存在的自然规则本身来改造自然的结果。但自然规则可以转化为人们的行为操守,从而成为人们“按照自然的规定性行动”的社会规则。例如,传染病是自然现象,但我们可以通过掌握其发病的规律,并将其制定在“传染病防治法”中,以作为人们在防止该病症方面的社会行为准则。但即使这样的规则,要成为法律规则,也必须经过有权主体(立法者)的加工,因为人们不能随意地成为他人的立法者,也不能相互成为立法者,否则,就不可能在人们的交往行为中形成整

齐、划一的秩序。 法律的特征主要体现于法律是国家意志的体现,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和法律的实施以国家强制力作为保证,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两方面。其也是法律区别与其他社会规范的最显著特征。具体而言法律与其他社会规范的区别体现为: 第一,产生的社会条件不同。其他社会规范与人类社会的形成同步,法律是私有制、阶级和国家出现后才有的。 第二,表现形式不同。法律不论是成文法还是判例法都以文字形式表现出来。 第三,体系结构不同。法律是国家意志的统一体现,有严密的逻辑体系,有不同的位阶和效力。其他社会规范不具有法律那样的严谨的结构体系。 第四,推行的力量不同。法律当然主要是靠广大干部群众自觉守法来推行,但也要靠国家强制力来推行。 第五,制裁的方式不同。违法犯罪的后果有明确规定,是一种“硬约束”;其他社会规范则更多的体现为一种“软约束”。

让规则之花在你我心中绽放作文

让规则之花在你我心中绽放作文 让规则之花在你我心中绽放作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让规则之花在你我心中绽放作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生命是唯一,安全排第一,时刻须谨记;珍爱生命,平安定能常伴你我。 曾经,她是一个成绩优异的三好学生,备受同学与老师的欢迎。谁能想到,就在那一瞬间竟让我们阴阳相隔。那天,天下起了大雨,大地盖上了一层薄薄的雾,她撑着伞坐在哥哥的摩托车上回老家。忽然刮起一阵风,她手中的雨伞被风吹歪了,挡住了哥哥的视线,摩托车像着了魔般撞向了一辆迎面驶来的大货车,“轰”的’一声,一场悲剧就这样发生了…… 一把伞,夺走了妈妈的爱女,夺走了老师的爱徒……原来,生命是如此的脆弱,如此的不堪一击。逝者已去,而亲

者呢?却要与痛常伴一生。 从这活生生的例子中,你学到了什么呢?是否懂得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了呢? 澳大利亚,一个令我无比向往的国度。我喜欢那儿,因为那儿的人们会将“规则”二字刻进自己的心里。而在我们的身边,丑陋的规则尽收眼底:马路上的中线只有在“天眼”和交警的陪伴下才起作用;红绿灯成了摆设…… 我知道,单凭一人之力不可能改变全局。但我坚信,只要人人都从我做起,将“交通规则”四个字刻进我们的心里,我们的身边还愁看不到“美丽的规则”吗? 过马路时遵守交通规则,看准红绿灯;不在道路上扒车、追车、强行拦车和抛物击车……这些很难做到吗? 有人曾说过,生命是一根蜡烛,如果你不珍惜它,它就会熄灭。朋友们,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让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成为我们的美德吧!

初中政治知识点归纳:规则法律

初中政治知识点归纳:规则法律 规则及其重要性: 规则有法律、道德、纪律、章程、风俗、宗教戒律等。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如果没有行为规则,各行其是,社会就会混乱不堪,毫无秩序; 什么是法律: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以规定权利义务为内容,具有国家强制力和普遍约束力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法律的三个基本特征: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 法律是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法律的本质: 法律是统治阶级利益和意志的体现,这是法律的一般本质。 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我国法律体现人民的利益和意志,这是我国法律的本质。 法律的内容:规定人们享有什么权利、应该履行什么义务,并对侵犯他人权利和不履行义务的行为予以制裁。 .法律的作用:

法律具有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解决人与人之间的纠纷或矛盾的作用。 法律具有制裁违法犯罪行为的功能,并通过制裁违法犯罪来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保障社会生活的有序与和谐。 公民的生活离不开法律,国家的治理离不开法律。 .青少年要: 树立法制观念,要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以宪法和法律作为行为准则; 要学法、守法、懂法、护法。从点滴做起,增强法制观念,依法规范自身行为,依法维护国家利益,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公民如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按照法定程序,向有关部门、机关和团体寻求法律保护,可以通过协商和解、提起诉讼等途径,依法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从而使自己的合法权益得到维护。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法与道德有区别: ①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道德是约定俗成的; ②法律具有强制性。道德靠人们的信念、习俗和社会舆论的力量发挥作用。 ③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某种道德并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