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地理学课程论文

经济地理学课程论文
经济地理学课程论文

经济地理学课程论文

院校:吉首大学城乡资源与规划学院

名称:经济地理学课程论文

题目: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区域竞争力比较分析

学期:2012-2013第一学期

目录

摘要---------------------------------------------------------3

1.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3

1.1交通枢纽作用-----------------------------------------------3

1.2增长极作用-------------------------------------------------4

1.3支撑经济总量的中流砥柱作用---------------------------------4

2.经济竞争力的比较分析------------------------------------------4

3.城市群发展竞争力的比较分析------------------------------------5

3.1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发展现状----------------------------------5

3.2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现状------------------------------------6

4.区域旅游竞争力的比较分析--------------------------------------6 4.1空间网络差异------------------------------------------------6

4.2时间错位差异------------------------------------------------6

4.3生态位扩充差异----------------------------------------------7

5.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竞争力的比较分析-----------------------------7

5.1发展水平----------------------------------------------------8

5.2发展能力----------------------------------------------------8

6.总结-----------------------------------------------------------8

附录:参考文献

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区域竞争力比较分析

摘要

一国的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其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改革开放后,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创造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奇迹,成为我国经济区域中增长最快、投资环境最佳的两大区域。这是邓小平理论的成功实践。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高瞻远瞩,提出创办经济特区和对广东、福建两省在对外开放中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的思路,珠江三角洲先走一步,成为外商投资的一块热土;90年代,邓小平又提出开发浦东、发展上海、带动长江三角洲发展的新思路,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成为继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之后外商投资的又一热点。此后,两大经济区之间为争夺外资而展开的竞争成了人们关注的发展问题。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同样都是快速发展,但在快速发展的背后却有着相当多的差异。笔者就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区域竞争力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

1.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长江三角洲包括上海市,江苏省的南京、苏州、无锡、常州、扬州、镇江、南通、泰州(即苏南地区),以及浙江省的杭州、宁波、湖州、嘉兴、绍兴、舟山(即浙江东北地区),共计15个城市,土地面积99678.5平方公里。1999年,总人口为7470.55万人,国内生产总值为13740亿元。

珠江三角洲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中山、东莞、惠州市区、惠阳县、惠东县、博罗县、肇庆市区、高要市、四会市等14个市县,土地面积41698平方公里。1999年总人口为2262.14万人,国内生产总值为6439亿元。

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分别是我国东部沿海又北而南的两个重要区域,他们不仅分别处于长江经济带、东南沿海地区的核心地位,而且在全国经济发展中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大方面:

1.1交通枢纽作用

长江三角洲位于我国东海岸线的中段,扼长江入东海的出海口,临江濒海,海陆兼备,集“黄金海岸”和“黄金水道”的去诶优势于一体,优良港址众多,上海港、宁波港和南京港与乍浦港、舟山港、镇江港、南通港等一起组成中国最大的港口群。上海港作为我国最大的综合性贸易港口,2000年集装箱吞吐量突破500万箱,居世界第六位,其吞吐量已占全国沿海港口总量的近1/4。

珠江三角洲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带,地处珠江入海口,江海相通,历来是华南、中南、西南地区对外联系的主要通道和我国的南大门,同香港、澳门毗邻,

靠近东南亚,也是我国著名的侨乡之一。珠江口地区优良港址众多,基本形成了以广州港、深圳港、珠海港为枢纽,其他中小港口相配合的珠江口大型综合港口群。广州港以货物吞吐量达到1.01亿吨紧随上海港之后成为第2个亿吨大港。

1.2增长极作用

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既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地区和高新技术发展的领航区,又是我国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率先融入世界经济的重要区域。从1979年至1998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速度来看,广东、浙江、江苏和上海市分别为13.91%、13.45%、12.6%和9.48%,分别居全国第一位、第三位、第四位、第十九位,除上海外均超过全国同期10.09%的年均增长速度。从总体来看,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增长最快,长江三角洲地区次之,这两个区域已经进入全国乃至东亚地区最具活力的增长地区之列,并分别带动各自的经济腹地——珠江流域及华南地区和华东地区及长江沿江省市的经济发展,以市场为纽带的华南经济圈和长江经济带已经初步形成。

1.3支撑经济总量的中流砥柱作用

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力量和国家政策的双重作用下,我国各种经济要素和生产力布局正在逐步向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集聚。从经济地位的变化来看广东省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已由1990年7.94%上升至1998年10.11%,提高了2.17个百分点;长江三角洲国内生产总值也由1990年17%上升到1999年19.5%,提高了2.5个百分点。这两个区域的经济急剧效应十分明显,珠江三角洲以占全国0.43%的土地和1.8%的人口,创造出占全国8%国内生产总值,长江三角洲以占全国1%的土地和5.9%的人口,创造出占全国17.1%国内生产总值。从发展趋势来看,在今后一段时期内,这种区域极化的趋势仍有可能会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2.经济竞争力的比较分析

珠江三角洲在开放之前的经济基础比长江三角洲弱。1978年,长江三角洲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工业总产值和人均投资额分别为837元、1534元和82元,而珠江三角洲则分别为570元、703元和63元。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以后,珠江三角洲利用政策、区位等优势,经济实现了起飞,发展水平追上了长江三角洲。据统计,1990年,珠江三角洲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分别是同期长江三角洲的1.33倍和1.34倍,出口总额和实际利用外资也高出长江三角洲62亿美元和10亿美元。

但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标志,长江三角洲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在经济发展的许多方面已超过珠江三角洲。外向型经济本是珠江三角洲的特点,但现在长江三角洲在这方面已超过珠江三角洲。据统计,2000年与1995年相比,长江三角洲出口额增长了141.9%,而珠江三角洲仅增长了83.8%。

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都生产钢铁、石化、汽车等产品,但长江三角洲的生产规模、技术水平、品牌优势等都高于珠江三角洲,上海的优质钢材和汽车产业,上海、江苏的石化产品等都远远领先于珠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工业发展呈现出三大特点:第一,劳动密集型的轻型加工工业奠定了工业基础。电子、医药、建材等行业产值均居全国之首,纺织业也居第二位,但近来开始面临成本较低的内地产品的挑战,加之工资成本也大幅度增加,在缺乏科技创新的条件下,降低了“广货”竞争力。第二,外向型经济比重很高。珠江三角洲以大进大出的加工贸易起步,其出口额占全省出口总额比重超过七成。出口导出型经济易受外部因素尤其是国际经济气候、经济格局变化的影响。第三,高新技术产业有了长足发展。1999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18.3亿美元,居全国首位,比上年增长17.2%,明显高于同期全省总出口增长2.7%的幅度。长江三角洲工业发展表现出以下三大特点:第一,工业门类齐全,轻重工业都比较发达。作为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其化纤、纺织、机械、电子、钢铁、有色冶金等工业在全国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钢产量占全国1/2,钢材总量占1/4,化纤总量占1/2,汽车产量占1/5。第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目前已经成为我国电子通信、生物医药、新材料等诸多高新技术产业重要基地。第三,外向型经济蓬勃发展。到1999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对外贸易依存度已经达到44.2%,比1990年提高了22.9个百分点,而同期全国只提高6.7个百分点。

3.城市群发展竞争力的比较分析

3.1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发展现状:珠江三角洲作为一个城镇密集、经济相对发达、对外开放程度较高的大经济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试验区和广东省率先实现现代化的龙头地区,已经具有较强的经济综合实力和非国有经济活力,积累了先进的管理经验,聚集了较多的高素质人才,形成了开放竞争创新的社会观念。由于历史上广东城市建设投入长期不足,珠江三角洲的城市群目前虽然已经形成,但就单个城市而言,其城市形象、环境质量、基础设施容量等条件还不能满足其高外向度、吸引更多外资投入的需要。同时,珠江三角洲在劳动力资源、土地资源和市场腹地等要素方面也不具优势。珠江三角洲地区的首位城市香港,由

于产业结构空心化,经济外向依存度过高,对珠江三角洲的直接辐射带动作用也在减弱。

3.2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现状:长江三角洲具有优势的区位条件和良好的经济基础,其区域经济格局由传统的封闭型工业生产城市向经济型、开放型和第三产业带动型转变,城市群开始形成,出现了“沪宁杭城市群区”、“苏锡常城镇群”、“武汉-黄石地区”、“昌九地区”等经济、人口高密集区。但其城市化进程由于受到基础设施的不足的限制而落后于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需要,这是导致一些城市经济结构不合理的外部因素,它限制了城市的规模聚集效应的实现,也影响了农村工业化、现代化和劳动力转移的进程。作为长江三角洲地区中心城市的上海对周边的城市的直接经济带动辐射作用发挥不够,南京作为区域第二特大城市的区域辐射力也表现得并不明显。

4.区域旅游竞争力的比较分析

4.1空间网络差异

长江三角洲区域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杭州、苏州二市为一级节点城市,宁波、南京、绍兴、无锡四市为二级节点城市,其余八市为网络城市的旅游单核地等级圈层格局。珠江三角洲区域则形成了以广州、深圳为核心,佛山、珠海、东莞、中山四市为节点城市,其余的三市委网络城市的旅游双核地等级圈层格局。具体来说,上海发挥其旅游核心城市的作用,统领旅游节点和网络城市的旅游集散中心、综合服务中心的功能,杭州、苏州、宁波、南京、绍兴和无锡起到承接核心地统领网络城市的功能,其余八个网络城市确保辐射范围能覆盖所辖范围;广州和深圳承担旅游组织、接待、集散和辐射中心的功能,以自身的优势向周边城市扩散,推动区域旅游发展,佛山、珠海、东莞和中山发挥珠江三角洲旅游圈节点连带作用,承接核心城市和引领网络城市的功能,其余三个网络城市凭借自身拥有的比较优势,采取各城市间异质产品分散组合的方法,构筑多样化的产品线路,加强与核心和节点城市的合作。

4.2时间错位差异

时间错位是对于某一旅游区域,应正确选择区域旅游开发的时间序位及错开经营时间,确定区域旅游资源开发的时间层次结构,进行时间上的梯度开发。长江三角洲时间错位主要表现在特色文化、娱乐体验等的错位上。如扬州茶馆文化和沐浴文化独特,“早上皮包水(进茶馆),晚上水包皮(泡澡堂)”,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休闲文化个性;舟山推出白天“渔家风情园”,傍晚“渔家灯火乐”等一

批特色旅游项目,达到了昼夜时间错位的效果。珠江三角洲时间错位特点主要表现在主题公园上,同一主题公园昼夜主题形象、主题人物、主题活动的特色营造以及不同主题公园之间的昼夜时间错位。如深圳世界之窗白天世界不同风情的观光和体验,夜晚世界民族歌舞和民俗节目组成的“狂欢之夜”等艺术表演活动;番禺香江野生动物园的白天营业和长隆的夜间野生动物园,各自达到昼夜时间错位的目的。

4.3生态位扩充差异

生态位理论在研究种间竞合关系、群落结构、物种的多样性及种群进化中已被广泛应用,其概念最初用来表示物种在生物群落中的地位和角色,最早定义:恰好被一种或一个亚种所占据的最后单位,最具有代表性是哈钦森的定义,哈钦森把生态位看作一个生物元生存条件的总体集合,将其拓展为既包括生物的空间位置及其在生物群落中的功能地位,又包括生物在环境空间的位置,即所谓的多维超体积生态位。生态位理论在旅游中的应用最早见于黄芳(2001),她认为生态位理论可提供优化旅游系统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独特视角。

区域城市根据自身资源特点和竞争实力,适当进行生态位扩充。在客源不足时,应能够适时而准确地发现旅游地潜在的那部分生态位,并对其进行合理有效的开发和建设,打破发展瓶颈;当客源充足时,应通过资源更新、服务完善和价值提升等方式来扩充城市旅游自身的生态位空间。长江三角洲生态位的扩充主要表现在旅游新品牌的开拓、节事活动的推陈出新;而珠江三角洲生态位扩充特点更体现在对潜在生态位的抢占。如苏州相继推出品名园名府名曲、游小桥人家的东线游,登塔览姑苏风貌,入巷赏人文景观的中线游,访名街名山名胜、探古寺古钟古诗的西线游和环城畅游天堂水,踏浪饱览太湖景的环城线等旅游新品牌,浙江1994年推出钱塘江国际观潮到1999年举办国际沙雕节等;广州和佛山抢占新八景的做法,深圳主题公园从1989年锦绣中华到1998年欢乐谷的演进,广州1997年长隆香江野生动物世界的开业到2006年长隆欢乐世界的推出等做法,都是对潜在生态位的扩充。在这个过程中,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城市旅游不断地引进了新的生态位,实现了城市旅游生态位的扩充。

5.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竞争力的比较分析

可持续发展水平是可持续发展大系统的各个支持子系统的发展程度,反映了某一时期各个支持子系统运行的效果。对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比较、分析是可持续发展度评价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

5.1发展水平

从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平来看,珠江三角洲略胜一筹,二者比较相当,但是其内部的结构差异较大。从经济发展现状来看,由于珠江三角洲早期的经济积累,经济规模略大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国际化是珠江三角洲长期以来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加上毗邻港澳的优势,其经济外向度明显高于长江三角洲。从出口总额来看,2002年,珠江三角洲完成出口总额3152.30亿美元,占全国比重的59.68%,比2000年少了 4.1%,长江三角洲完成出口总额924.51亿美元,占全国比重的17.83%,比2000增加了3.7%。可见,长江三角洲虽然出口总量上远远逊于珠江三角洲,但增长速却十分强劲,明显优于珠江三角洲。

5.2发展能力

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模式总体看呈现十分典型的外向特征,外来资金技术是经济的主要拉动力,外来文化、管理理念与本土的融合逐步形成的岭南商业文化则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珠江三角洲在经济总量、社会发展水平、人文教育科技水平从全国中末位迅速跃登前列,现代化发展水平迅速提高。但随着外部竞争者的加入,政策优势的逐渐弱化以及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整体生产要素比较优势的变化,导致珠江三角洲区域内外部发展条件与竞争环境均发生了显着变化,加上港澳地区在经历1997年经济危机之后,经济发展活力明显不足,珠江三角洲整体发展速度相对减缓,发展动力明显不足。而长江三角洲90年代以来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在政策、区域资源整合、协调联动推进的效应下,迅速激发原有的潜活力,呈现出发展腹地深、增速快、后劲足的经济成长趋势。2000年,珠江三角洲GDP年均增率只有5.59%,而长江三角洲的GDP增率为11.6%,几乎是前者的两倍。因此,在经济发展后劲方面,长江三角洲明显强于珠江三角洲,并开始显示出高速、均衡的后发优势。

6.总结

从总体上看,经过20多年的发展,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地区均完成了经济起飞的早期和中期阶段的主要任务,目前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并在积极创造条件向信息化转型。从综合发展水平判断,两地是我国现代化水平最高的区域,并完全有可能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建设的先行区域。

附录:参考文献:

1、熊艳《城市经济、区域经济》2000年第9期

2、高志刚《城市经济、区域经济》2002年第5期

3、戚怀洋《广东发展导刊》

4、冯之浚、李瑞秋《区域经济与产业结构》华东经济管理,2004年第5期

5、侯景新、尹卫红《区域经济研究方法》。商务印书馆,2004年

6、李维敏、孙贤国《珠三角东西部区域可持续发展对比分析》。生态经济,第8期,15-18

7、任美锷《长江三角洲可持续发展的若干问题》。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1996(Z1)

8、任美锷《再论长江三角洲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科学院院刊,2001年第5期

9、李晓光《长三角都市旅游圈一体化模式探讨》。特区经济,2005年第10期176-177

10、陈有华、赵民《城市规划概论》。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年

11、戴学军、丁登山、林辰《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城市旅游比较研究》。世界地理研究,2002年

12、江清蓉、余构雄《区域旅游城市生态位测评及竞合模式研究——以珠江三角洲为例》。旅游学刊,2008年

13、邹仁爱、陈俊鸿等《旅游地生态位的概念、原理及优化策略研究》。人文地理,2006年

14、汤明《珠三角与长三角城市群竞争力之比较》。城市规划通讯,2001年

经济地理学教学大纲

《经济地理学》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Economic Geography 课程代码:0508312 学分:2 学时:34 适用对象:本科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系专业 先修课程:西方经济学、自然地理学 考试方式:考试 一、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和要求 (一)课程性质和目的 《经济地理学》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着重分析和研究人地关系、全球与地方关系、区域经济发展的公平与效率关系、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使学生能应用所学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如人口、资源、环境、贫富差距等)有较为系统的认识,具有很大的针对性和实务性。 本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为: (1)了解经济地理学研究的对象、学科体系和发展状况。 (2)掌握经济地理学一般研究方法,了解影响经济地域体系的诸多要素,具备综合分析经济地理问题的能力。 (3)了解经济地域格局发展变化的历史过程、各阶段特点、基本规律,培养从时空耦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4)掌握产业分类体系、产业结构理论、产业发展理论和产业空间组织理论。 (5)掌握区位理论、空间结构理论、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区域空间组织理论。 (6)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内涵、特征、表现和动力因素。 (二)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理论教学与专题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要求学生广泛阅读与经济地理学相关的书籍、期刊,撰写读书报告,并围绕某个问题进行辩论、讨论,以进一步清晰本学科的相关概念、范式和逻辑关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安排 本课程的学时分配:总学时为34,其中讲课30,课堂讨论、专题分析4学时。并要求学生课外阅读有关书籍、期刊,撰写小论文。 二、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一章绪论(2学时) 本章重点和难点:熟悉经济地理学发展历程,掌握研究对象、学科体系及与相邻学科关系,了解经济地理学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了解企业、经济地理区域及部门的调查分析方法等。 第一节经济地理学发展概述 一、20世纪前的经济地理学 二、20世纪的经济地理学发展特点 第二节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学科体系 一、研究对象 二、学科体系

最新地理科学《经济地理学》试题库及答案(250道试题)

地理科学《经济地理学》试题库及答案(250道试题)

地理科学专业《经济地理学》试题 一、不定项选择题(1-110) 1.极具价值的中国最早的经济地理名著是( B )。A.《尚书·禹贡》 B.《史记·货殖列传》 C.《汉书·地理》 D.《山海经》2.中国史书中首次出现以“地理”命名的专著是( C )。A.《尚书》 B.《史记》 C.《汉书》 D.《山海经》3.首次提出“经济地理学”这一科学名词的是( D)。 A.(德)戈策 B.(中)司马迁 C.(中)班固 D.(俄)罗蒙诺索夫 E.(古罗马)斯特拉波 4.经济地理从地理学分化、独立出来后,首先是以( C )之名出现于世。A.农业地理 B.工业地理 C.商业地理 D.旅游地理

5.在近代地理学中,对于“生产力分布为何有如此明显的地区差异”命题解释分为(C)。A.宇宙派 B.地志派 C.环境论派 D.区位论派 6.区位论也称为标准化理论,是由德国(A )首创。 A.杜能 B.韦位 C.克里斯泰勒 D.廖什 7.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 B )。 A.地理环境在空间上的变化发展规律 B.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C.生产(力)布局(分布)规律 D.生产地域综合体 8.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比较科学的提法是( ABCD )。A.研究生产(力)布局(分布)规律的科学 B.研究生产地域综合体的科学 C.研究生产力布局和生产地域综合体的科学 D.研究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演变规律的科学 9.下列经济地理学的根本特性是( BC )。 A.阶级性 B.地域性

C.综合性 D.实用性 E科学性 10.下列不属于通论的经济地理学分支的是( D )。 A.经济地理学概论 B.工业地理学 C.城市地理学 D.中国经济地理学 11.下列关于三次产业分类法,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三次产业分类法的依据和标准是产品的性质和生产过程的特征 B.费希尔明确提出了第三次产业的概念,并运用三次产业分类法研究了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变化之间的关系 C.能广泛接受是因为其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和较强的实用性 D.采矿业按其产品的性质来看,理应划到第一次产业,但实践中常把其列入第二次产业。 12.三次产业分类法创始人是( D )。 A.克拉克 B.库茨涅兹 C.配弟 D.费希尔

【地理】经济地理学教学大纲

【关键字】地理 《经济地理学》教学大纲 一、大纲说明: 1、本课程的目的: 本课程通过对经济地理学学科体系及其研究方法与进展、经济活动区位理论、经济活动区域分析和经济活动全球化等内容的讲授,使学生掌握经济地理学学科领域的专业基础知识,并能从经济活动布局条件入手分析不同产业在不同地区的发展优势和制约因素,为高年纪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2、本课程的教学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达到以下几点: (1)了解经济地理学研究的对象、学科体系和发展状况。 (2)把握影响经济地域体系的诸种要素和条件,具备综合分析经济地理问题的能力。 (3)了解经济地域格局发展变化的历史过程、各阶段特点、基本规律,培养从时空耦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4)牢固掌握产业分类体系、产业结构理论、产业发展理论和产业空间组织理论。 (5)牢固掌握区位理论、空间结构理论、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区域空间组织理论。 (6)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内涵、特征、表现和动力因素。 (7)掌握经济地理学一般研究方法,能应用所学理论知识,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问题有系统的认识和心得体会。 3、教学内容体系和教材结构 本课程体系和内容以传统经济地理学理论为基础,结合现代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安排,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章总论;第二部分是第二至第六章,单区位企业——多区位企业——跨国企业的企业区位及空间组织分析;第三部分是第七至第九章,区域内、区域间经济活动空间组织;第四部分是第十至第十二章,经济活动全球化;第五部分是第十 三、十四章,经济地理学研究方法和新近理论研究。 4、教学方法 在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上重在理论基础知识,以课堂讲授的方法完成教学任务。通过课堂讲授来完成专业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与原理的系统学习。同时,通过理论与实践分析相结合的课堂练习或课外作业,使学生分析经济地理现象和问题的能力获得提高,达到对理论知识更深的理解和掌握。根据经济地理学插图较多、内容庞杂的特点,课堂讲授采用多媒体授课方式和传统讲述相结合的方式。 二、教学总体设计方案 1、教学时数分配: 第一章绪论 教学要点: (1)经济地理学发展概述。 (2)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 (3)经济地理学具有的分支学科:通论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地理学、部门经济地理学、公司(企业)地理学。

【发展战略】经济地理学发展概述

第一节经济地理学发展概述 一、20世纪前的经济地理学发展特点 二、20世纪的经济地理学发展特点 第二节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性质、学科体系与任务 一、研究对象与性质 二、学科体系及其任务 第三节经济地理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 一、与经济科学的关系 二、与自然科学的关系 三、与技术科学的关系 第四节经济地理学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一、对经济发展的理论意义 二、对当今重大实际问题的贡献 三、新世纪经济地理学理论研究热点 本章讨论议题: 1、理论上而言,如何认识我国经济地理研究落后于自然地理学? 2、如何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这些认识对经济地理学的发展有何意义? 第一节经济地理学发展概述 一、20世纪前的经济地理学(古代~19世纪末) (一)史志描述阶段(17世纪前) 1、特点 1) 对一些经济地理现象的观察和记述; 2) 多见于各种历史记述; 3) 对经济地理知识积累具有重要作用 2、代表著作 ◆中国:《山海经》、《禹贡》、《史记》、《汉书》。 ◆欧洲:赫尔泰的《地球的描述》(B550-475年);斯特拉波的《地理学》(B64-A20年) 此外,还有如东晋高僧法显的〈佛国记〉、唐三藏的〈大唐西域记〉、《徐霞客游记》、〈马可波罗游记〉等。 (二)商业地理研究阶段(17世纪至18世纪中叶) 1.特点

1)欧洲地理学中的商业地理学逐渐成为地理研究的重点之一。 2)商业地理著作的体系开始形成,对商业地理现象进行解释。 2、代表著作 ◆17世纪中叶,瓦伦纽斯出版了商业地理教科书。 ◆奇泽姆的《商业地理手册》 (三)经济地理学研究阶段 1.概念的提出 ◆1760年,俄国科学家罗蒙诺索夫在《地理考察》中首次提出经济地理学这个学科名称。 2.学科形成的标志事件 ◆1882年,葛茨在《柏林地理学会会志》上发表《经济地理学的任务》标志经济地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 二、20世纪的经济地理学发展特点 (一)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的纵向演变, 环境决定论(1900年—20世纪30年代早期) 区域差异研究(30年代—50年代中期) 区位分析、空间组织、空间系统演化(50年代中期以来) 行为主义方法、生态方法(70年代以来)。 (二)研究区域尺度变化,研究企业组织变化和思维方式变化 1.区域研究尺度的变化 1)区位论 ◆代表理论:杜能农业区位论;韦伯工业区位论;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廖什区位经济论。 ◆特点:侧重于区域内的单体企业的微观分析。 2)区域科学研究 ◆代表理论:艾萨德创立的区域科学。 ◆特点:侧重于区域内各企业之间的联系和协调发展。 此外,其它区域研究及全球化研究—— ◆代表理论:皮鲁的增长极理论,默戴尔的“循环积累论”,赫希曼的“极化-涓滴”理论,弗里德曼的“中心-外围”模式等。 ◆特点:研究的地理尺度进一步拓宽,从区域内转向区域之间,从一个区域转向多个区域。 全球化研究——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活动全球化与信息化日益加强,把区域研究放在全球背景下,以扩大研究视野。 2、研究企业组织的变化 ◆研究客体的变化:企业组织向多部门、多区域、跨国经营和全球性经营发展。 ◆导致变化的原因:以单部门企业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古典区位论,逐渐暴露出研究的局限性,已不能揭示企业的区位原因,更不能揭示“公司帝国”的空间格局及演变。 ◆麦克尼提出的公司地理、企业地理等研究领域形成,关注企业内部不同组分空间结构的研究。 3、研究思维的变化 1)规范性分析(normative analysis) ◆时期:20世纪前期的区位论研究。 ◆特点:主要从与经济区位选定有关的一些基本命题出发,演绎推理出 结果。 2)实证主义分析 ◆时期:20世纪60年代的数量革命。 ◆特点:强调用统计和数学模拟方法探索经济流动空间结构的形成规律 3)行为主义分析

西方经济地理学之演变

西方经济地理学之演变及 海峡两岸地理学者应有的认识 马润潮 (美国艾肯大学地理与规划系,俄亥俄州艾肯市) 摘要:近半个世纪以来,西方主流经济地理学产生了巨大的变革。除了受到世界性生产制度 及新科技发展之影响外,其学术思潮也从早期的叙述性及二战后的科学的预测性,经历了制 度转向及文化转向,进入了8O年代以后的新经济地理学时期。西方主流经济地理学理论的开 展,是以先进的资本主义社会为基础的,在发展中国家不是全然适用。我们不应将中国大陆 及台湾仅仅视为测试西方理论的试验场。应以实况为基础,开发适合国情的理论,建立我们 特有的学术身份,并用它来批判主流理论之不足,与主流对话,变成主流的一部分。这应是 我们学术国际化的主要目标。 关键词:西方地理学;制度转向;文化转向;主流经济地理学;新经济地理学 中图分类号:K902 文章编号:1000-0585(2004)05—0573—09 1 前言 最近半个世纪以来,西方经济地理学经历了数次大变革,大幅度地影响了其理论取 向、学术观点、研究命题及分析方法。在人文地理学的范畴内,近2O年来经济地理更拓 展出了较多的理论,成为人文地理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它对提升地理学在社会科学界之学术地位,起了重要的作用。9O年代以后,所谓的“新经济地理学”在经济学界的出现, 更加强了经济地理之学术地位。以理论研究为基讽詹g经济地理学,特别是区域经济发展及工业地理两个领域,已成为当前西方人文地理自牲流,吸引了较多的精英分子,并主导了 人文地理理论发展之方向。 反观海峡两岸经济地理学近年来的发展,似乎尚未能与西方主流经济地理学建立起令 人瞩目之互动关系。导致此现象之原因,在台湾方面主要是从事经济地理学者人数较少,在国外以英语发表论文的数量不多之故。在大陆方面,经济地理学在改革开放之前,主要是为社会主义生产服务的[1q],与西方学术界缺少交流,更谈不上学术观点之交叉。就国际视野而言,海峡两岸之经济在近年来皆有出色的表现,尤其是大陆的经济在国际上已扮演了一个主要的角色。加之中国又是历史悠久的人口大国,理应在每一门学科上,皆能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作为一个大国,是不能在国际学术界中缺席的,包括经济地理学。从实际的工作考核层面而言,现在海峡两岸学术界皆强调学者须在有较高水平之国际 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因此,我们应该对国际学术之历史及当代的动向有一个较为明确的认识,以免走错方向、绕弯路、或去炒别人已抛弃的观念冷饭。每一个学术领域都是一个多 维的空间,由不同的知识论哲学取向、主要的现行理论在该领域中所占的地位、科研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及该领域的时空特性所构成。学者应知道个人在自己领域的多维空间内,已站在或应该占在什么位置。… 基于上述视野,本文的主要目的是针对西方主流经济地理学之历史演变及其近年来的 新动向提供一个较为广泛的介绍及论述,并借此机会倡导和鼓励海峡两岸的同行们走“学术国际化”的道路。我们要扩大视野,用主流理论来丰富我们的研究工作,以期早日迈向国际学术前沿,并能更上一层楼。本文第二部分先扼要介绍主流经济地理学流派的演变,以便了解当前主流经济学之来龙去脉。第三部分简短地评述经济学的“地理转向”及“新 经济地理学”的性质,并对后一名词之适当性提出一点看法。第四部分讨论新区域地理学及其“制度转向”及“文化转向”之内涵。第五部分分析海峡两岸经济地理学与国际主流 经济地理学应有的关系,并提出未来工作应该努力的目标。

经济地理学课程论文

经济地理学课程论文 院校:吉首大学城乡资源与规划学院 名称:经济地理学课程论文 题目: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区域竞争力比较分析 学期:2012-2013第一学期

目录 摘要---------------------------------------------------------3 1.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3 1.1交通枢纽作用-----------------------------------------------3 1.2增长极作用-------------------------------------------------4 1.3支撑经济总量的中流砥柱作用---------------------------------4 2.经济竞争力的比较分析------------------------------------------4 3.城市群发展竞争力的比较分析------------------------------------5 3.1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发展现状----------------------------------5 3.2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现状------------------------------------6 4.区域旅游竞争力的比较分析--------------------------------------6 4.1空间网络差异------------------------------------------------6 4.2时间错位差异------------------------------------------------6 4.3生态位扩充差异----------------------------------------------7 5.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竞争力的比较分析-----------------------------7 5.1发展水平----------------------------------------------------8 5.2发展能力----------------------------------------------------8 6.总结-----------------------------------------------------------8 附录:参考文献

经济地理学期末复习考试重点

经济地理学期末复习重点知识: 2018年1月1日最新版 区位条件:是区位(场所)所持有的属性或资质,即能够吸引并确定人类活动场所位置的支持条件。 区位理论:是关于区位即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的理论。有两层含义一是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二是与前者正好相反。区位因子: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也就是经济活动在某特定地点进行时所得到的利益或费用的节约。区位因子(经济因子(成本(运费、非运费)、收入)、非经济因子) 经济活动无论是生产活动还是服务活动都要求达到一定规模,这一规模也就是所谓的需求门槛。 市场特性:市场意识、需求特点、竞争环境、管理秩序。 杜能圈以城市为中心,由里向外依次为自由式农业、林业、轮作式农业、谷草式农业、三圃式农业、畜牧业。 区位决策是否合理或合理性如何,取决于在决策时的信息占有量以及决策者的信息利用能力。 中心地:是周围区域的中心,是指能够向周围区域的消费者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的地点。 企业增长的因素:规模经济、内部交易、技术优势、竞争激励。 企业增长在战略上可分为一体化扩张和多样化扩张,一体化分为横向一体化和纵向一体化,实现这些扩张的方法:内部发展和外部发展。 产品周期理论:每个产品都有其生命周期,从研制生产出来到退出市场一般要经历:创新、增长、成熟、衰退、老化等阶段。 跨国投资的微观区位选择:有三个显著特征:趋于经济中心区、邻国边界区和文化社会关系密切的地区。 跨国生产单位分为的几种组织模型:全球集中生产、市场地生产、专业化生产、跨国一体化生产。 区域经济结构:是指一个区域内各经济单位之间的内在经济、技术、制度及组织联系和数量关系,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区域经济发展:是指区域经济总量的增长和结构的演进,是一个多目标的过程,包括了经济目标、社会目标和环境目标。 区域:是指根据一定的目的和原则而划定的地球表面的一定范围的空间,是因自然、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内聚力而历史奠定,并具有相对完整的结构,能够独立发挥功能的有机体。 区域的类型:均质区、结节区和规划区。 配第—克拉克定理:该理论指出,随着经济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相应提高,于是,劳动力就开始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就会向第三产业转移。结果,社会劳动力在产业之间的分布状况是,第一产业劳动力减少,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将增加。原因在于,在经济发展中各产业之间存在着收入相对差异,而劳动力总是倾向于流向高收入的产业。 库兹涅茨法则:第一,随着时间的推移,农业部门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和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均处于不断下降之中。第二,工业部门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人中的比重大体是上升,但是,工业部门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则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第三,服务部门的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基本上都是上升。然而,它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却不一定与劳动力的比重一样同步上升,综合地看,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 区域产业结构合理性评价:第一,评价区域产业结构与区域的资源结构相对应性,即能否有效地发挥本区域在资源方面的比较优势;第二,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系统功能。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应该能够担负起区域在区际或全国地域分工中的任务;第三,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内部关联程度;第四,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转换能力和应变能力;第五,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先进性;最后,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结构性效益。 区域创新网络:就是集聚在某个区域的企业、科研机构、市场中介组织、行业协会、地方政府以及有关个人等创新主体,经过相互之间多渠道、多方式、多层面的长期交流与合作而形成的促进创新发生的相对稳定的关系网络. 区域空间结构的模式:极核式空间结构、点轴式、网络式。 空间近邻效应对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A.促使区域经济活动就近扩张 B.影响各种经济活动的竞争 C.带动各种经济活动之间在发展上的相互促进。 区域经济增长的因素:资源禀赋、资源配置能力、区域条件、外部环境。 增长极的概念:经济增长首先出现和集中在具有创新能力的行业,而不是同时出现在所有的部门。这些具有创新能力的行业常常聚集于经济空间的某些点上,于是就形成了增长极。 增长极对区域经济活动产生的作用:A.支配效应B.乘数效应C.极化与扩散效应。 产业集群:那些在特定领域内既竞争又合作的互相关联的公司、专业化供应商和服务商、相关产业的企业和有联系的

经济地理学教学大纲_李小建主编

经济地理学教学大纲(李小建主编) 经济地理学》教案 第一章:经济地理学学科概论 第一节: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性质与任务 一、经济地理学概念与研究对象 1、概念: 经济地理学是研究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演变规律的科学。换句话说,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2、研究对象; 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演变规律。即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二、经济地理学学科性质 经济地理学的学科性质决定于研究对象的客观性质。 关于经济地理学的学科性质存在三种观点: 观点一:认为经济地理学属于社会科学,因为产业布局规律是一种社会现象。 观点二:认为经济地理学属于自然科学的地理学中的技术经济科学分支,因为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客观存在的经济环境,具体地说是生产力的地域组合。 观点三:认为经济地理学是介于自然、技术、经济三者之间的边缘科学,因为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的发展受这三方面的因素所制约。多数学者同意第三种观点。 三、经济地理学的特性 经济地理学的特性表现在其所特有的地域性(区域性)和综合性。 地域性:是经济地理学的根本特性。地域指的是地表的空间。经济地理学所研究的对象都必须落实到一定的地表空间上,即落实到地域上,这就是地域性。 经济地理学地域性的核心问题是地域分异规律。 综合性:经济地理学的综合性具有三层涵义,涵义一,经济地理学学科性质要求对自然、技术、经济等条件进行综合;涵义二,经济地理学的地域性要求对特定地域内的诸多条件进行综合,也要求对地域之间的差异与分工进行综合;涵义三,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的历史性和发展性,要求对产业布局的历史、现状与发展方向进行综合。

李小建《经济地理学》(电子版)

经济地理学 李小建 目录 ?内容提要 ?序 ?前言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经济地理学发展概述 ?一、 20 世纪前的经济地理学 ?二、 20 世纪的经济地理学发展特点 ?第二节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与学科体系 ?一、研究对象 ?二、学科体系 ?第三节经济地理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 ?一、经济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地位 ?二、经济地理学与经济科学的关系 ?三、经济地理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 ?四、经济地理学与技术科学的关系 ?第四节经济地理学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一、经济地理学对经济发展的理论意义 ?二、经济地理学对当今世界重大实际问题的贡献 ?三、跨世纪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 ?第五节本书编写指导思想、结构及篇章安排?一、本书编写指导思想 ?二、本书的结构安排 ?第一篇经济活动区位 ?第二章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经济活动区位的基本概念 ?一、区位与区位理论 ?二、区位条件与区位因子 ?三、经济活动区位及其理论基础 ?第二节要素投入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一、土地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二、原材料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三、能源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四、资本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五、劳动力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第三节市场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 ?一、市场规模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二、市场战略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三、市场特性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四、其它市场条件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第四节区域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一、产业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二、政府行为与政策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三、环境因素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四、可进入性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第五节交通及其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一、交通要素及其内涵 ?二、交通网的分布与联系 ?三、交通运输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分析 ?第三章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 ?第一节杜能农业区位论 ?一、杜能农业区位论的背景与目的 ?二、杜能农业区位论概要 ?三、杜能农业区位论的应用研究 ?四、杜能农业区位论的意义 ?五、理论与现实第二节韦伯工业区位论 ?一、韦伯工业区位论的背景与目的 ?一、韦伯工业区位论概要 ?三、韦伯区位论的应用研究 ?四、韦伯区位论的意义 ?五、理论与现实 ?第三节其它工业区位理论 ?一、帕兰德的区位理论 ?二、胡佛的区位理论 ?三、区位的相互依存学派 ?四、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 ?五、艾萨德的区位指向理论 ?六、格林哈特的工厂区位理论 ?第四节行为区位理论:收益性空间界限分析与行为矩阵 ?一、史密斯的收益性空间界限分析 ?二、普雷德的行为矩阵 ?第四章中心地理论 ?第一节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 ?一、中心地理论产生的背景与目的

经济地理学论文

论集聚与分散相结合原理在产业发展中的应用 ——以广西贵港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为例 摘要:在当今的世界经济发展中,由产业集聚形成大量颇具竞争力的经济群落,它吸引并粘附着流动着的财富。一个国家或区域竞争力关键往往由集聚而形成的产业集群所支撑。产业集聚在带动区域经济的同时其身后还隐藏着一些问题,某些产业集群在促进区域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付出了资源过度消耗和环境污染严重的重大代价。因此集聚模式的选择应立足于本企业所在地的区域优势和特色产业,应该具有自己的特色。而在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过程中,产业集聚不仅应具有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的作用,减少和控制环境负效应的产生也应是其重要部分。本文通过对广西贵港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研究,运用产集聚与分散的原理分析其作为我国第一个生态园区对于当地的经济影响和环境影响,希望能够供我国其它高能耗高污染产业参考。 关键字:产业集聚循环经济资源配置经济活动分散生态工业园

Abstract: In today's world economic development ,a large number of competitive competitive economic communities are formatted by industrial clustering ,which attracted and adhered the flow of wealth . the industry cluster is often the key support to the competitive of a country or region Industries cluster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gional economy,but there are a number of problems hidden behind at the same time 。some industrial clusters promotes the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region and at the same time at the sacrifice of the excessive consumption of resources and seriou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Therefore the choice of aggregation model should be based on the location of the business advantage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egional industries should have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In China ,in the construction of a resource-saving and environment-friendly society, industrial cluster should not only have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economic benefits, reduce and control the emergence of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the environment should also be an important part of its. Based on the national eco-industrial Guigang Guangxi (model) Research Park, using the principles of concentration and dispersion analysis of its role as China's first eco-park for the local economic impact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 with the hope that other high-pollution industries with high energy consumption will take it as reference . Keyword: Industrial Cluster Circular Economy Resource Allocation Economic Activity Allocation EIPs

区域经济地理学课程作业

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区域经济地理学课程心得 课程名称区域经济地理学 姓名郭付友学号2013200345 专业人文地理学年级 2013 院、所地理科学学院年月日2013年11月25 研究生课程论文评价标准 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制

区域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地域及其系统的学科,也可以说,区域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地域及其系统的发展机制、条件要素、结构网络、构造类型、系统调控及其运动规律的科学。区域经济地理学是一门既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区域经济地理学是地理学与经济学两者的交叉学科。区域经济地理学是用地理学的传统,采用地域综合性的思想,以区域为研究核心,以地域性与差异性为研究思路,以经济地域与经济地域系统为研究对象,以结构功能为主要研究内容,以系统类型为表现形式,以区域关系与协调为最终目的,遵循条件环境—结构功能—系统类型—区域关系与协调的研究路线。 学习《区域经济地理学》首先使我更深入的明晰区域经济地理学的两大基础理论,即劳动地域分工理论与经济地域运动理论。劳动地域分工是指人类社会经济活动按地域进行的分工,即各个地域依据各自的条件(自然、经济、社会诸条件)与优势,着重发展有利的产业部门,以其产品与外区交换,又从其他地区进口其所需要产品。劳动地域分工的形成首先是建立在区域差异基础上的,正是由于各人类经济活动区域在自然条件、资源优势、劳动力状况和历史基础及经济发展程度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才为劳动地域分工提供了前提条件。离开了这个前提,劳动地域分工也就无从谈起,而且劳动地域分工的结果也必然表现在一定地域上。劳动地域分工理论充分揭示了区域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形成发展的内在规律性,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成为学科的一条理论主线,全面而深刻地联系和完善了区域经济学的相关诸理论,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因而成为区域经济地理学的基础理论。 经济地域运动是指经济地域系统的成分(物质成分与非物质成分)、结构(部门结构与空间结构)、功能规模(经济实力与地域范围)、等级(经济发展水平和空间结构演变的层次)性质等在不可逆时间序列中有机的空间演变过程。经济地域运动理论是对地域运动机制和规律的认识,它通过对经济运行的基础要素,地域运动的载体和轨迹,物资流动和组合,企业和部门组合,地域运动和空间结构等方面的研究,揭示地域之间的物质运动、地域的分化与组合和地域系统整体运动的机制和规律。经济地域运动理论是区域经济地理学者、区域经济学者、城市规划学者以及经济学者等分析和解决区域问题的重要理论武器,在实际工作实践中将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其次使我知道了条件论,并且可以运用条件论分析区情。经济地域的形成发展离不开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具体而言,包括自然、经济和社会人文三个方面。确切来说,包括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人口与劳动力和科技条件、位置与交通信息条件、经济条件和社会条件五个方面。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是经济地域形成发展的自然物质基础,任何经济地域的形成发展都离不开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对产业部门门类、规模、形式,对区域的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乃至区域的发展方向等,均有直接影响;人口劳动力和科技条件是经济地域形成发展的劳动力保障与动力源泉,也是区域消费的主体,任何一个经济地

经济地理学复习题参考答案

经济地理学各单元复习题 第一章 1、何谓经济地理学。 答:经济地理学就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2、试述20世纪经济地理学发展的特点。 答:特点一就是研究方法与思维方式的演变;特点二就是研究区域尺度变化、企业组织变化与思维方式变化。 3、试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答:1、经济活动的内容;2、经济活动区位;3、经济活动空间组织;4、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4、简述经济地理学的学科体系。 答:1、通论经济地理学;2、区域经济地理学;3、部门经济地理学--农业地理学、工业地理学、交通运输地理学、商业地理学与信息业经济地理学;4、公司(企业)地理学。 第二章 1、区位:主要指某事物占有的场所,但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含义。 2、区位主体:区位中占有场所的事物。 3、区位理论:就是关于区位即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的理论,它研究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及空间内人类活动的组合,探索人类活动的一般空间法则。 4、区位条件:区位(场所)所特有的属性或资质。 5、区位因子: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6、交通网:一般由基本的点与线组成相互联系的网络。 7、交通网的密度:指在某一区域内单位面积的运输线路的总长度。必须考虑运输线路的类型以及总通过能力的差异。 8、通达性:就是衡量网络中点之间移动的难易程度的指标。用通达指数与分散指数来衡量。 9、连接度:表示交通网络的发达程度。用贝塔指数衡量。 10、可进入性: 11、地理可进入性:指场所对外交往的地理方便程度,它主要决定于地理位置与距离。 12、经济可进入性:指场所的对外交往成本高低,它取决于运费、通信费。费用越低,对外通达性越好,反之则相反。 13、制度可进入性:指由制度因素决定的场所对外生产要素与商品交往的方便程度。 14、社会可进入性:指由社会因素(包括语言、文化等)所决定的场所对外交往的便利程度。 15、简述古典区位理论与现代区位理论的区别。 答:(1) 古典区位理论在区位主体上仅考虑一个生产地,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考虑到企业内外的多个生产地。(2)古典区位理论仅考虑区位主体中的单一部分(如工厂部分),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考虑到区位主体中的研究、开发、设计,零部件加工,部件组装,最终组装,检验修理,培训、流通、办公等。(3)在区位目标上,古典区位理论仅考虑利润(或成本),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还考虑到非金钱上的收益以及满足。4)古典区位理论缺乏或轻视区位选择的具体目标,而现代区位理论则有市场占有率、吸引与稳定人才、形象、名声、市场测试、回避汇率风险、收集信息、避免贸易摩擦等具体目标。(5)古典区位理论的区位选择基准就是成本最小,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考虑前述具体目标中的风险及不确定性。(6)古典区位理论中产品、规模、销售价格、市场、劳动力、设备、土地、运费等都就是事先给定或认为就是固定的,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考虑产品的新、成熟、标准化、差别化、多角化、多样化等,考虑规模的大小,也考虑销售价格的高低,更考虑到市场的地方性、区域性、全国性以及国际性,还考虑到短期、长期、

试论中国经济地理学发展与创新

专论:技术创新与区域发展 编者按 技术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加快技术进步和创新是关系我国未来综合实力的一件大事。21世纪技术创新将进一步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将对我国科技发展和经济建设产生深远的影响。面对这种形势,任何一个学科都将面临如何系统理解技术创新内涵的新问题,都需要在各个方面加以创新,以使本学科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建设和区域发展服务。为促进地理学工作者系统理解技术创新,并把技术创新广泛地应用于学科实践,本刊从2000年第4期开始,将陆续刊登 技术创新与区域发展 方面的专论,殷切希望各方面的专家、学者关心技术创新,关注 技术创新与区域发展 专论栏目,并踊跃参加。 文章编号:1003 2363(2000)04 0001 05 试论中国经济地理学发展与创新 张占仓 (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河南郑州450052) 摘要:从技术创新的基本概念与基本走势分析入手,论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地理学研究取得的成绩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21世纪中国经济地理研究要进一步面向区域发展的重大问题、面向企业、面向基层的发展思想,并认为观念创新、能力创新、基础理论与研究方法创新、研究领域创新及组织管理创新是中国经济地理学的创新重点。 关 键 词:技术创新;经济地理学;市场经济中图分类号:F129.9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00 08 12;修订日期:2000 10 16 作者简介:张占仓(1958 ),男,河南偃师人,研究员,学士,主要从事经济地理研究。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1999年8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1],8月23~26日召开了 全国技术创新大会 。这是一项重大的战略决策,将对我国科技发展和经济建设产生深远的影响。面对这一重大战略决策,如何全面系统地理解技术创新的内涵,贯彻落实技术创新的精神,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对经济地理学未来的发展影响深远。 1 技术创新的概念及其意义 1.1 创新理论 1912年,奥地利著名经济学家约瑟夫#阿洛伊斯#熊彼特(Joseph Alois Schumpeter)在!经济发展理论?中提出了创新理论[2]。按照熊彼特提出的观点, 所谓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是把一种从 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狭义的技术创新主要指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广义的技术创新还包括与产品创新、工艺创新相适应的组织、制度和管理创新等。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家。显然,我们全国技术创新大会所提出的技术创新是广义的技术创新。 美国国会图书馆研究部认为, 技术创新就是一个从新产品或新工艺设想的产生,经过研究、开发、工程化、商业化生产到市场应用的一系列活动的总和 。OECD 报告认为,技术创新是 把一种想法(设想)变成一种投放到市场上的新的或改进的产品的转变过程;把一种想法转变成用于工业中的新的或改进的工艺(操作过程)的过程;或是一种新的社会服务方式的转变过程。 中共中央中发?1999%14号文件称, 技术创新,是指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开发生产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 第19卷 第4期2000年 12月地域研究与开发 AREAL RESEA RCH AN D DEVELOP M EN T V ol.19 N o.4Dec.2000

经济地理学论文1

重庆市沙坪坝区食品加工业布局因素分析 摘要:食品在人们生活水平大量提高的今天,现如今人们对食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制定了各项标准必须严格按规定执行,食品加工厂加工食品所必需要满足的各项条件的要求,有着大量的需求和市场。因此,为了正确并合理的分析一个区域内影响食品加工业布局的因素,我们本着从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经济因素和环境因素等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的综合的分析。只有通过对该区域有了全面的了解之后,才能更深层次地挖掘与之相关的更有力的信息并对此进行分析,才能进一步促进该地区食品加工厂的发展,才能带动该区域经济飞速前进。 关键词:食品加工业布局因素分析 1研究食品加工业的背景 近几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日益改善,人们的消费方式日益多元化、休闲化,为了消遣闲暇时光,人们对于休闲食品数量和品质的需求不断的增长。休闲食品俨然已近成为国人日常食品消费中的新宠,进而推进了食品加工业规模的不断扩展与加大,分析其影响因素势在必行。 2 食品加工业的布局因素 2.1自然因素 沙坪坝区地处重庆市区西部,位于重庆市城区西北面,东隔嘉陵江与江北区、渝北区相望,东南与渝中区接壤,东北与北碚区相连,南与九龙坡区相靠,西接璧山县,紧邻重庆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北部新区;全区幅员面积396平方公里,辖24个街镇,总面积396.2平方千米;是红岩精神的重要发祥地,域内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城市发展繁荣兴旺。 沙坪坝区地貌归属于川东平行岭谷低山丘陵区的一部分,全区呈丘陵、台地和低山组合的地貌结构。中部歌乐山海拔高度在550~650米之间,最高峰歌乐山云顶寺海拔680.25米。嘉陵江由北往东南流经沙坪坝区19.3公里。气候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热量和水分资源丰富,最冷月平均气温7.8℃,最热月平均气温28.5℃,年平均气温18.3℃,无霜期341 .6天,具有冬暖夏热和春秋多变的特点。降水充沛,全年降水量1082.9毫米。中部歌乐山森林区年平均气温比山下低2℃左右。碳酸盐岩裂隙溶洞水的水量丰富。全区水体除嘉陵江外,

经济地理学全套课后思考题复习资料详解

《经济地理学》课后思考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 1 、概念题 《货殖列传》:是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编写的《史记》中的一章,记述了他游历黄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的见闻,包括人口、经济、物产、贸易和城市等,代表着经济地理学发展的史志描述阶段。 《商业地理手册》:由1889 年苏格兰学者奇泽姆(G .G .Chisholm )出版,他先以商品种类为纲,介绍世界的生产与贸易,并以气候与地貌等因素解释这些生产分布的形成原因;之后,以国家为单位,详细描述生产地区分布,以及商业发展的前景,代表着经济地理学发展的商业地理研究阶段。 规范性分析:20 世纪前期的经济地理区位论研究,以规范性分析为主要思维方式,这种研究主要从与经济区位选定有关的一些基本命题出发,演绎推理出结果。 实证主义分析:20 世纪60 年代的数量革命为经济地理研究带来了实证主义分析发,它强调用统计和数学模拟方法探索经济流动空间结构的形成规律。 行为主义分析:20 世纪60 年代末,行为学派在在经济地理研究上强调对区位决策者行为的分析。认为同样的区位影响条件,不同的决策者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决策结果。 结构主义分析:20 世纪60 年代末以来,伴随着发达国家经济结构的转变、社会矛盾的加剧,以哈维为代表的学者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解释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矛盾。强调社会的实际需要,强调政治、社会力量在影响经济区位形成中的作用。 文化转向:20 世纪90 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科学对文化研究兴趣地增加,地理学家开始重视制度和社会文化因素对经济空间现象的影响。如:区域经济增长研究中对文化传统、关系、体制等因素的关注。指导这些研究的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制度主义、经济社会学、女权理论等。它们在经济地理学中的应用,被人概括为经济地理学中的“文化转向”。 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2 、简述经济地理学中的文化(制度)转向。 3 、分析企业在经济地理学研究中的作用及其变化。从企业角度研究经济地理学有何局限性? 4 、布置阅读相关研究文献,讨论新近经济地理学的发展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